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完整版实验一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

完整版实验一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

完整版实验一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
完整版实验一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

实验一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加深理解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各元件的作用。

2.掌握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的调试方法。

二.实验内容

1.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的调试。

2.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各点波形观察,分析。

三.实验线路及原理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主要由脉冲形成和放大,锯齿波形成,同步移相等环节组成,其工作原理可参见“电力电子技术”教材。

四.实验设备及仪器

1.NMCL系列教学实验台主控制屏

2.NMCL-32组件和SMCL-组件

3.NMCL-05组件

4.双踪示波器

5.万用表

五.实验方法.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图1-1

触发“V端,NMCL-051.将面板左上角的同步电压输入接到主控电源的U、。锯齿波”电路选择”拨向“端地。7'上的Ug端,‘2. 将锯齿波触发电路上的Uct接着至SMCL-01面板右下角的电源开关。用示波器NMCL-053.合上主电路电源开关,并打开7”端。观察各观察孔的电压波形,示波器的地线接于“1”点波形的关系。1”、“2”孔的波形,了解锯齿波宽度和“同时观察“”“3RP1,使“5”孔波形及输出电压UG1K1的波形,调整电位器”观察“3~U5与3的锯齿波刚出现平顶,记下各波形的幅值与宽度,比较“”孔电压U3 的对应关系。.调节脉冲移相范围4调至零,用示波器观Uct0V,即将控制电压输出电压调至SMCL-01的“Ug”将=180°。Ub的波形,调节偏移电压(即调RP2),使α电压(即察U“1”孔)及U51Uct=0观察脉冲的移动情况,要求增加Uct,NMCL-01调节的给定电位器RP1,°°°°=30的要求。,以满足移相范围α=30~180,时,α=180Uct=Umax时,α°的及输出脉冲电压,使α5.调节Uct=60,观察并记录U1~U5U,U G2K2G1K1波形,并标出其幅值与宽度。U的波形,调节电位器和U用双踪示波器观察UU,使RP3和G3K3G1K1G3K3G1K1.

间隔180°。

六.实验报告

1.整理,描绘实验中记录的各点波形。1孔波形

2孔波形

孔波形3

4孔波形

5孔波形

锯齿波波形

(下).

二、调节脉冲移相范围

2孔波形

波形波形和UG1KIUG2K2

UG1K1波形和UG3K3波形

.总结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移相范围的调试方法,移相范围的大小与哪些参数2有关?。Ub,从而改变α调节电位器RP2,改变偏移电压的大小等参数有关RP1,Uct移相范围与电位器°=90,应如何调整?Uct=03.如果要求时,α用示波器观察Uct调至零,输出电压调至0V,即将控制电压“Ug”将SMCL-01的°),使α=90UbU电压(即“1”孔)及U的波形,调节偏移电压(即调RP2514.讨论分析其它实验现象。UG1K1UG3K3的波形,后发现由于脉冲实验中一时无法

观察到脉冲UG1K1和UG1K1故观察输出脉冲电压波形时,需将输出端和

UG3K3输出端有电容影响,分别接到晶闸管的门极和阴极,才能观察到正确的脉冲波形。和UG3K3七.注意事项双踪示波器有两个探头,可同时观测两路

信号,但这两探头的地线都与示波(1)所以两个探头的地线不能同时接在同一电路的不同电位的两个点器的外壳相连,为了保证测量的顺利进为此,上,否则这两点会通过示波器外壳发生电气短路。这样从可将其中一根探头的地线取下或外包绝缘,行,只使用其中一路的地线,必须在被测电路上找到这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当需要同时观察两个信号时,只有这样才探头各接至被测信号,两个信号的公共点,将探头的地线接于此处,能在示波器上同时观察到两个信号,而不发生意外。如需将α我们设计移相电路的调节范围较小,由于正弦波触发电路的特殊性,2).

调节到逆变区,除了调节RP1外,还需调节RP2电位器。

(3)由于脉冲“G”、“K”输出端有电容影响,故观察输出脉冲电压波形时,需将输出端“G”和“K”分别接到晶闸管的门极和阴极(或者也可用约100Ω左右阻值的电阻接到“G”、“K”两端,来模拟晶闸管门极与阴极的阻值),否则无法观察到正确的脉冲波形。

(完整版)实验一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

实验一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加深理解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各元件的作用。 2.掌握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的调试方法。 二.实验内容 1.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的调试。 2.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各点波形观察,分析。 三.实验线路及原理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主要由脉冲形成和放大,锯齿波形成,同步移相等环节组成,其工作原理可参见“电力电子技术”教材。 四.实验设备及仪器 1.NMCL系列教学实验台主控制屏 2.NMCL-32组件和SMCL-组件 3.NMCL-05组件 4.双踪示波器 5.万用表 五.实验方法

图1-1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 1.将NMCL-05面板左上角的同步电压输入接到主控电源的U、V端,“触发电路选择”拨向“锯齿波”。 2. 将锯齿波触发电路上的Uct接着至SMCL-01上的Ug端,‘7’端地。 3.合上主电路电源开关,并打开NMCL-05面板右下角的电源开关。用示波器观察各观察孔的电压波形,示波器的地线接于“7”端。 同时观察“1”、“2”孔的波形,了解锯齿波宽度和“1”点波形的关系。观察“3”~“5”孔波形及输出电压UG1K1的波形,调整电位器RP1,使“3”的锯齿波刚出现平顶,记下各波形的幅值与宽度,比较“3”孔电压U3与U5的对应关系。 4.调节脉冲移相范围 将SMCL-01的“Ug”输出电压调至0V,即将控制电压Uct调至零,用示波器观 察U 1电压(即“1”孔)及U 5 的波形,调节偏移电压Ub(即调RP2),使α=180°。 调节NMCL-01的给定电位器RP1,增加Uct,观察脉冲的移动情况,要求Uct=0时,α=180°,Uct=Umax时,α=30°,以满足移相范围α=30°~180°的要求。 5.调节Uct,使α=60°,观察并记录U1~U5及输出脉冲电压U G1K1,U G2K2 的 波形,并标出其幅值与宽度。 用双踪示波器观察U G1K1和U G3K3 的波形,调节电位器RP3,使U G1K1 和U G3K3

实验一:西门子TCA785集成触发电路实验V3.0版.doc

实验一西门子TCA785集成触发电路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加深理解锯齿波集成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各元件的作用。 (2)掌握西门子的Tca785集成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调试方法。 二、实验所需挂件及附件 三、实验线路及原理 单相集成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内部框图如图3-3所示。 Tca785集成块内部主要由“同步寄存器”、“基准电源”、“锯齿波形成电路”、“移相电压”和“锯齿波比较电路”和“逻辑控制功率放大”等功能块组成。 同步信号从TCA785的第5脚输出,“过零检测”部分对同步电压信号进行检测,当检测到同步信号过零时,信号送“同步寄存器”。 “同步寄存器”输出控制锯齿波发生电路,锯齿波的斜率大小由第9脚外接电阻和10脚外接电容决定;输出脉冲宽度由12脚外接电容的大小决定;14、15脚输出对应负半周和正半周的触发脉冲,移相控制电压从11脚输入。

图3-3 Tca785内部框图 典型应用电路如下图所示: 图3-4 Tca785锯齿波移相触发电路原理图

电位器RP1主要调节锯齿波的斜率,电位器RP2则调节输入的移相控制电压,脉冲从14、15脚输出,输出的脉冲恰好互差180O,可供单相整流及逆变实验用,各点波形请参考图3-5。 图3-5 单相集成锯齿波触发电路的各点电压波形(α=900)电位器RP1、RP2均已安装在挂箱的面板上,同步变压器副边已在挂箱内部接好,所有的测试信号都在面板上引出。 四、实验内容 (1)Tca785集成移相触发电路的调试。 (2)Tca785集成移相触发电路各点波形的观察和分析。

五、预习要求 阅读有关Tca785触发电路的内容,弄清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 六、思考题 (1)Tca785触发电路有哪些特点? (2)Tca785触发电路的移相范围和脉冲宽度与哪些参数有关? 七、实验方法 (1) 将DJK01电源控制屏的电源选择开关打到“直流调速”侧,使输出线电压为200V(不能打到“交流调速”侧工作,因为DJK03-1的正常工作电源电压为220V 10%,而“交流调速”侧输出的线电压为240V。如果输入电压超出其标准工作范围,挂件的使用寿命将减少,甚至会导致挂件的损坏。在“DZSZ-1型电机及自动控制实验装置”上使用时,通过操作控制屏左侧的自藕调压器,将输出的线电压调到220V左右,然后才能将电源接入挂件),用两根导线将200V交流电压接到DJK03-1的“外接220V”端,按下“启动”按钮,打开DJK03-1电源开关,这时挂件中所有的触发电路都开始工作;用双踪示波器一路探头观测15V的同步电压信号,另一路探头观察Tca785触发电路,同步信号“1”点的波形,“2”点锯齿波,调节斜率电位器RP1,观察“2”点锯齿波的斜率变化,“3”、“4”互差1800的触发脉冲;最后观测输出的四路触发电压波形,其能否在30°~170°范围内移相? ①同时观察同步电压和“1”点的电压波形,了解“1”点波形形成的原因。 ②观察“2”点的锯齿波波形,调节电位器RP1,观测“2”点锯齿 波斜率的变化。 ③观察“3”、“4”两点输出脉冲的波形,记下各波形的幅值与宽度。 (2)调节触发脉冲的移相范围

锯齿波同步电压电路

1、此电路由哪几个基本环节组成? 2、简要分析各环节工作原理; 3、画出各个标注点的电压波形。 答案如下: 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由以下五个基本环节组成:①同步环节;②锯齿波形成及脉冲移相环节;③脉冲形成、放大和输出环节;④双脉冲形成环节;⑤强触发环节。 一、同步环节 同步环节由同步变压器Tr,晶体管V2,二极管VD1,VD2,R1及C1等组成。锯齿波是由起开关作用的V2控制的,V2截止期间产生锯齿波,V2截止持续时间就是锯齿波的宽度,V2开关的频率就是锯齿波的频率。 二、锯齿波形成及脉冲移相环节 电路中由晶体管V1组成恒流源向电容C2充电,晶体管V2作为同步开关控制恒流源对C2的充、放电过程。晶体管V3为射极跟随器,起阻抗变换和前后级隔离作用,以减小后级对锯齿波线性的影响。 工作过程分析如下:当V2截止时,由V1管、Vs稳压二极管、R3、R4组成的恒流源以恒流IC1对C2充电,,调节R3可改变IC1从而调节锯齿波的斜率。当V2导通时,因R5阻值小,电容C2经R5、V2管迅速放电到零。所以,只要V2管周期性关断、导通,电容C2两端就能得到线性很好的锯齿波电压。锯齿波电压Ue3与Uc、Ub进行并联叠加,根据叠加原理,分析V3管基极电位时,可看成锯齿波电压Ue3、控制电压U4(正值)和偏移电压Ub(负值)三者单独作用的叠加。当三者合成电压Ub4为负时,V4管截止;合成电压Ub4由负过零变正时,V4由截止转为饱和导通,Ub4被钳位到0.7 V。电路工作时,往往将负偏移电压Ub调整到某值固定,改变控制电压Uc就可以改变Ub4的波形与横坐标(时间)的交点,也就改变了V4转为导通的时刻,即改变了触发脉冲产生的时刻,达到移相的目的。 三、脉冲形成、放大和输出环节 如图所示,脉冲形成环节由晶体管V4、V5、V6组成;放大和输出环节由V7、V8 组成;同步移相电压加在晶体管V4的基极,触发脉冲由脉冲变压器二次侧输出。 当V4的基极电位Ub4<0.7 V时,V4截止时,V5、V6分别经R14、R13提供足够的基极电流使之饱和导通,因此⑥点电位为一13.7 V(二极管正向压降按0.7 V,晶体管饱和压降按0.3 V计算),V7、V8处于截止,脉冲变压器无电流流过,二次侧无触发脉冲输出。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及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

实验三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及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一.实验目的 1.熟悉正弦波同步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各元件的作用。 2.掌握正弦波同步触发电路的调试步骤和方法。 3.加深理解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各元件的作用。 4.掌握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的调试方法 5.对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在电阻负载及电阻电感负载时工作情况作全面分析。 6.了解续流二极管的作用 二.实验内容 1.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的调试。

(一)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 1.将MCL-05面板上左上角的同步电压输入接MCL —18的U 、V 端,“触发电路选择”拨向“锯齿波”。 2.三相调压器逆时针调到底,合上主电路电源开关,调节主控制屏输出电压U uv =220v ,并打开MCL —05面板右下角的电源开关。用示波器观察各观察孔的电压波形,示波器的地线接于“7”端。注:如您选购的产品为MCL —Ⅲ、Ⅴ,无三相调压器,直接合上主电源。以下均同 同时观察“1”、“2”孔的波形,了解锯齿波宽度和“1”点波形的关系。 观察“3”~“5”孔波形及输出电压U G1K1的波形,调整电位器RP1,使“3”的锯齿波刚出现平顶,记下各波形的幅值与宽度,比较“3”孔电压U 3与U 5的对应关系。 3.调节脉冲移相范围 将MCL —18的“G ”输出电压调至0V ,即将控制电压Uct 调至零,用示波器观察U 2电压(即“2”孔)及U5的波形,调节偏移电压Ub (即调RP ),使α=180O ,其波形如图4-4所示。 调节MCL —18的给定电位器RP1,增加Uct ,观察脉冲的移动情况,要求Uct=0时,α=180O ,Uct=Umax 时,α=30O ,以满足移相范围α=30O ~180O 的要求。 4.调节Uct ,使α=60O ,观察并记录U 1~U 5及输出脉冲电压U G1K1,U G2K2的波形,并标出其幅值与宽度。 用导线连接“K1”和“K3”端,用双踪示波器观察U G1K1和U G3K3的波形,调节电位器RP3,使U G1K1 5 图3-3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 5.锯齿波触发电路各测试点波形 co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

重庆三峡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实验名称 实验类型学时 系别专业 年级班别开出学期 学生姓名学号 实验教师成绩 年月日

填写说明 1、基本内容 (1)实验序号、名称(实验一:xxx);(2)实验目的;(3)实验原理;(4)主要仪器设备器件、药品、材料;(5)实验内容; (6)实验方法及步骤(7)数据处理或分析讨论 2、要求: (1)用钢笔书写(绘图用铅笔) (2)凡需用坐标纸作图的应使用坐标纸进行规范作图 实验二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加深理解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各元件的作用。 (2)掌握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调试方法。 二、实验所需挂件及附件 序号型号备注 1 DJK01 电源控制屏该控制屏包含“三相电源输出”等几个模块。 2 DJK03-1 晶闸管触发电路该挂件包含“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等模块。 3 双踪示波器自备 三、实验线路及原理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原理图如图1-11所示。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由同步检测、锯齿波形成、移相控制、脉冲形成、脉冲放大等环节组成,其工作原理可参见1-3节和电力电子技术教材中的相关内容。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I、II由同步检测、锯齿波形成、移相控制、脉冲形成、脉冲放大等环节组成,其原理图如图1-12所示。

图1-12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I原理图 由V3、VD1、VD2、C1等元件组成同步检测环节,其作用是利用同步电压U T来控制锯齿波产生的时刻及锯齿波的宽度。由V1、V2等元件组成的恒流源电路,当V3截止时,恒流源对C2充电形成锯齿波;当V3导通时,电容C2通过R4、V3放电。调节电位器RP1可以调节恒流源的电流大小,从而改变了锯齿波的斜率。控制电压U ct、偏移电压U b和锯齿波电压在V5基极综合叠加,从而构成移相控制环节,RP2、RP3分别调节控制电压U ct和偏移电压U b的大小。V6、V7构成脉冲形成放大环节,C5为强触发电容改善脉冲的前沿,由脉冲变压器输出触发脉冲,电路的各点电压波形如图1-13所示。 本装置有两路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I和II,在电路上完全一样,只是锯齿波触发电路II输出的触发脉冲相位与I恰好互差180O,供单相整流及逆变实验用。 电位器RP1、RP2、RP3均已安装在挂箱的面板上,同步变压器副边已在挂箱内部接好,所有的测试信号都在面板上引出。

电力电子技术报告(1) 实验一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报告 教室机电楼101 学院自动化学院 专业班级自1103 姓名高云峰 学号41151092 同组人员 2013年11月

目录 实验一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 实验二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实验 实验三单相桥式有源逆变电路实验 实验四三相桥式全控整流及有源逆变电路实验 (示波器使用注意:如两个波形不共地,不能同时测量,根据波形幅值大小,有的波形需要选择*10档。) 实验五直流斩波电路(设计性)的性能研究 13 实验六单相交直交变频电路 16

实验一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加深理解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各元件的作用。 2.掌握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的调试方法。 二.实验线路及原理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主要由脉冲形成和放大,锯齿波形成,同步移相等环节组成,其工作原理可参见“电力电子技术”有关教材。 三.实验设备及仪器 1.MEL—002组件 2.NMCL—31A组件 3.NMCL—05E组件 4.NMEL—03组件 5.双踪示波器 6.万用表 四.实验方法 1.将NMCL-05E面板上左上角的同步电压输入与MEL—002的U、V端相接,触发电路选择锯齿波。 2.合上主电路电源开关,用示波器观察各观察孔的波形,并记录各点波型,示波器的地线接于“7”端。 观察“1”~“6”孔的波形,了解锯齿波脉冲发生器的原理,记录各点波形。 3.调节脉冲移相范围 (1)将NMCL—31A的“G”(给定)接到NMCL-05E的U g 孔,并将输出电压U g 调至0V, 即将控制电压Uct调至零,用示波器观察U2电压(即“2”孔)及U 5 的波形,调节偏移 电压U b (调锯齿波触发电路中RP),使α=180O (即Uct=0时,α=180O),继续调节RP,观察角的变化,直到α=30O,。 (2)在Uct=0时,使α=180O,调节NMCL—31A的给定电位器RP1,增加U ct ,观察脉冲的移动情况,增大Uct直到α=30O,以满足移相范围α=30O~180O的要求,记录α=30O时 U max (Uct)值。 4.调节U ct ,使α=60O,观察输出脉冲电压U G1K1 ,U G6K6 的波形,并标出其幅值与宽度。 用导线连接“K1”和“K3”端,用双踪示波器观察U G1K1和U G3K3 的波形,并标出其幅值 与宽度,记录U G1K1和U G3K3 的相位关系。 五.实验结果分析 1.整理,描绘实验中记录的各点波形。 1)合上主电路电源开关,用示波器观察各孔的波形

实验二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报告

实验二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加深理解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各元件的作用。 2.掌握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的调试方法。 二.实验内容 1.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的调试。 2.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各点波形观察,分析。 三.实验线路及原理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主要由脉冲形成和放大,锯齿波形成,同步移相等环节组成,其工作原理可参见“电力电子技术”有关教材。 1)电源控制屏位于NMCL-32/MEL-002T等 2) MCL-01调速系统控制单元中 3) Uct位于锯齿波触发电路中 图3-1 四.实验设备及仪器 1.教学实验台主控制屏2.晶闸管 3.锯齿波触发电路4.可调电阻 5.二踪示波器(自备)6.万用表(自备) 五.实验方法 1.将触发电路面板上左上角的同步电压输入接电源控制屏的U、V端。

2.合上电源控制屏主电路电源绿色开关。用示波器观察各观察孔的电压波形,示波器的地线接于“7”端。 同时观察“1”、“2”孔的波形,了解锯齿波宽度和“1”点波形的关系。 观察“3”~“5”孔波形及输出电压U G1K1的波形,调整电位器RP1,使“3”的锯齿波刚出现平顶,记下各波形的幅值与宽度,比较“3”孔电压U3与U5的对应关系。 3.调节脉冲移相范围 将低压单元的“G”输出电压调至0V(逆时针调节电位器),即将控制电压U ct调至零,用示波器观察U2电压(即“2”孔)及U5的波形,调节偏移电压U b(即调RP),使α=180O,(也可以用示波器观测锯齿波触发电路“1”脚与“6”脚之间电压波形,来判断α的大小)调节低压单元的给定电位器RP1,增加U ct,观察脉冲的移动情况,要求U ct=0时,α=180O,U ct=U max时,α=30O,以满足移相范围α=30O~180O的要求。 4.调节U ct,使α=60O,观察并记录U1~U5及输出脉冲电压U G1K1,U G2K2的波形。(没做到) 六.实验报告 1.整理,描绘实验中记录的各点波形,并标出幅值与宽度。 答:1孔电压波形——幅值:1×10V=10V,周期:2×10=20ms; (1)1、2孔波形比较 2孔电压波形——幅值:10V,周期:20ms; (2)1、3孔波形比较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及单相半波可控整流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报告 题目: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及 单相半波可控整流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及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实验报告1.1 实验内容 1.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调试。 2.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各点波形的观察。 3.单相半波整流电路带电阻性负载时特性的测定。 4.单相半波整流电路带电阻—电感性负载时,续流二极管作用的观察。 1.2 实验设备及仪器 ⑴MCL-III型教学实验台 ⑵NMCL-33组件:触发电路和晶闸管主电路 ⑶NMCL-05(E)组件:触发电路 ⑷MEL03A组件:可调电阻 ⑸双踪示波器 ⑹万用表 1.3实验方法 1.3.1 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调试及各点波形的观察 先不接主电路,NMCL-32的“三相交流电源”开关拨向“直流调速”侧。将NMCL-05E面板左上角的同步电压输入端与NMCL—32的U、V端相连,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中G、K接线端悬空,“2”端(地)与脉冲输出“K”端相连。 按下“闭合”按钮,用示波器观察触发电路单相半波整流输出(“1”),梯形电压(“3”、“4”),锯齿波电压(“5”)及单结晶体管输出电压(“6”)和脉冲输出(“GK”)等波形。 调节移相可调电位器RP,参照图1-1,观察输出脉冲的移相范围,之后使相 位角 =180°。 图1-1 单相半波整流相位角的观察 观察完毕,断开主电源。 注:由于在以上操作中,脉冲输出未接至晶闸管的控制极和阴极,所以在用示波器观察触发电路各点波形时,特别是观察脉冲的移相范围时,可用导线把触发电路的地端(“2”)和脉冲输出“K”端相连。但一旦脉冲输出接至晶闸管,则不可把触发电路和脉冲输出相连,否则造成短路事故,烧毁触发电路。

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

市高级技工学校理论教学教案首页

教学步骤 一、课前准备: 场地、常用工具、电子元器件、示波器、测量仪表等 二、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出勤情况 检查学生劳保用品穿戴情况 三、入门指导 实训课题: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锯齿移相触发电路可分为脉冲的形成与放大、锯齿波和形成与脉冲移相、同步信号等三个基本环节。 1、锯齿波的形成和脉冲移相环节 锯齿波的形成和脉冲移相环节包括VT1、VT2、VS、C等元件,其中VT1、V1、RP3、R5、R4组成一个恒流源电路。当VT2截止时,恒流源电流对电容C6充电,C6两端电压按线性增长,也就是VT3的基极电位按线性增长。调节电位器RP3,即可改变C6的充电电流值,因此,RP3是用来调节锯齿波斜率的。UB3波形如图所示,当VT2导通时,C6通过R6、VT2迅速放电,由于R6阻值很小,使VT3的基极电位UB3(2)点迅速降到零伏附近。当VT2周期性地关断—导通时,UB3就形成一个锯齿波,同样UE3(与UB3相差一个PN结正向压降值)也是个锯齿波电压。射极跟随器VT3的作用是减小控制电路的电流对锯齿波的影响。 晶体管VT4的基极电位是由锯齿波电压UE3、直流控制电压

UCT和直流偏置电压UB三者叠加合成后所得,UE3、UCT和UB分别通过R9、R8、R10加到VT4基极。加入UB的目的是确定控制电压UCT的为零时的初始相位。调节UB的大小使产生脉冲点移至锯齿波的中间,相当于a=90°的位值。如果UCT为正值,则脉冲前移,a≤90°,晶闸管电路处于整流工作状态,如果UCT是负值,则脉冲后移,a≥90°晶闸管电路处于逆变工作状态。 2、同步信号环节: 它主要包括同步变压器,VT2、R3、C5、VD1、VD2等。其作用是保证锯齿波与主电路电源同步。同步变压器二次电压U2经二极管VD1间接地加在VT2的基极上。当U2负半周下降段时,VT1导通,电容C5被迅速充电,(1)点电位波形如图所示,在这一阶段VT2基极为反偏置,VT2截止。在负半周的上升段,+15V电源通过电阻R3给电容C5反向充电。U(1)上升比U2上升绶慢,故VD1截止。当U(1)上升到1、4V时,VT2导通,U(1)被箝位在1、4V。等到U2下一个负半周到来时,VD1重新导通,C5迅速放电后又被充电,VT2截止,如此周而复始。这样在一个正弦波周期,VT2包括截止与导通两个状态,对应锯齿波形恰好是一个周期,与主回路电源频率完全一致达到同步的目的。从电路原理分析,锯齿波的宽度是由充电时间常数R3、C5所决定的。 3.脉冲的形成与放大环节 如图所示,晶体管VT4、VT5组成脉冲形成环节:放大环节由VT6等组成,触发脉冲由脉冲变压器T1的二次绕组输出。当晶体管VT4

电力电子技术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报告 教室 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同组人员

目录 实验一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 实验二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实验 实验三单相桥式有源逆变电路实验 实验四三相桥式全控整流及有源逆变电路实验 (示波器使用注意:如两个波形不共地,不能同时测量,根据波形幅值大小,有的波形需要选择*10档。) 实验五直流斩波电路(设计性)的性能研究 13 实验六单相交直交变频电路 16

实验一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加深理解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各元件的作用。 2.掌握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的调试方法。 二.实验线路及原理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主要由脉冲形成和放大,锯齿波形成,同步移相等环节组成,其工作原理可参见“电力电子技术”有关教材。 三.实验设备及仪器 1.MEL—002组件 2.NMCL—31A组件 3.NMCL—05E组件 4.NMEL—03组件 5.双踪示波器 6.万用表 四.实验方法 1.将NMCL-05E面板上左上角的同步电压输入与MEL—002的U、V端相接,触发电路选择锯齿波。 2.合上主电路电源开关,用示波器观察各观察孔的波形,并记录各点波型,示波器的地线接于“7”端。 观察“1”~“6”孔的波形,了解锯齿波脉冲发生器的原理,记录各点波形。 3.调节脉冲移相范围 (1)将NMCL—31A的“G”(给定)接到NMCL-05E的U g 孔,并将输出电压U g 调至0V, 即将控制电压Uct调至零,用示波器观察U2电压(即“2”孔)及U 5 的波形,调节偏移 电压U b (调锯齿波触发电路中RP),使α=180O (即Uct=0时,α=180O),继续调节RP,观察角的变化,直到α=30O,。 (2)在Uct=0时,使α=180O,调节NMCL—31A的给定电位器RP1,增加U ct ,观察脉冲的移动情况,增大Uct直到α=30O,以满足移相范围α=30O~180O的要求,记录α=30O时 U max (Uct)值。 4.调节U ct ,使α=60O,观察输出脉冲电压U G1K1 ,U G6K6 的波形,并标出其幅值与宽度。 用导线连接“K1”和“K3”端,用双踪示波器观察U G1K1和U G3K3 的波形,并标出其幅值 与宽度,记录U G1K1和U G3K3 的相位关系。 五.实验结果分析 1.整理,描绘实验中记录的各点波形。 1)合上主电路电源开关,用示波器观察各孔的波形

实验二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测试实验

实验二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测试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加深理解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各元件的作用; (2)掌握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调试方法。 三、实验线路及原理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原理图如图2-1所示。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由同步检测、锯齿波形成、移相控制、脉冲形成、脉冲放大等环节组成,其工作原理可参见电力电子技术教材第二章第九节中的相关内容。 图2-1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原理图 四、实验内容 (1)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调试; (2)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各点波形的观察和分析。 五、预习要求 (1)阅读电力电子技术教材中有关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内容,弄清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 (2)掌握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脉冲初始相位的调整方法。 六、思考题 (1)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有哪些特点? (2)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移相范围与哪些参数有关? 七、实验方法 (1)将DJK01电源控制屏的电源选择开关打到“直流调速”侧,使输出线电压为200V(不能打

到“交流调速”侧工作,因为DJK03-1的正常工作电源电压为220V±10%,而“交流调速”侧输出的线电压为240V。如果输入电压超出其标准工作范围,挂件的使用寿命将减少,甚至会导致挂件的损坏。在“DZSZ-1型电机及自动控制实验装置”上使用时,通过操作控制屏左侧的自藕调压器,将输出的线电压调到220V左右,然后才能将电源接入挂件),用两根导线将200V交流电压接到DJK03-1的“外接220V”端,按下“启动”按钮,打开DJK03-1电源开关,这时挂件中所有的触发电路都开始工作,用双踪示波器观察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各观察孔的电压波形。 由V3、VD1、VD2、C1等元件组成同步检测环节,其作用是利用同步电压U T来控制锯齿波产生的时刻及锯齿波的宽度。由V1、V2等元件组成的恒流源电路,当V3截止时,恒流源对C2充电形成锯齿波;当V3导通时,电容C2通过R4、V3放电。调节电位器RP1可以调节恒流源的电流大小,从而改变了锯齿波的斜率。控制电压U ct、偏移电压U b和锯齿波电压在V5基极综合叠加,从而构成移相控制环节,RP2、RP3分别调节控制电压U ct和偏移电压U b的大小。V6、V7构成脉冲形成放大环节,C5为强触发电容改善脉冲的前沿,由脉冲变压器输出触发脉冲,电路的各点电压波形如图2-3所示。 电位器RP1、RP2、RP3均已安装在挂箱的面板上,同步变压器副边已在挂箱内部接好,所有的测试信号都在面板上引出。 ①同时观察同步电压和“1”点的电压波形,了解“1”点波形形成的原因。 ②观察“1”、“2”点的电压波形,了解锯齿波宽度和“1”点电压波形的关系。 ③调节电位器RP1,观测“2”点锯齿波斜率的变化。 ④观察“3”~“6”点电压波形和输出电压的波形,记下各波形的幅值与宽度,并比较“3”点电压U3 和“6”点电压U6 的对应关系。 (2)调节触发脉冲的移相范围 将控制电压U ct调至零(将电位器RP2顺时针旋到底),用示波器观察同步电压信号和“6”点U6的波形,调节偏移电压U b(即调RP3电位器),使α=170°,其波形如图2-2所示。 图2-2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 (3)调节U ct(即电位器RP2)使α=60°,观察并记录U1~U6及输出“G、K”脉冲电压的波形,标出其幅值与宽度,并记录在下表中(可在示波器上直接读出,读数时应将示波器的“V/DIV”和“t/DIV”微调旋钮旋到校准位置)。 八、实验报告 (1)整理、描绘实验中记录的各点波形,并标出其幅值和宽度。 (2)总结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移相范围的调试方法,如果要求在U ct=0的条件下,使 α=90°,如何调整? (3)讨论、分析实验中出现的各种现象。

经典版 锯齿波同步移向触发电路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 实验一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 一、实验目的 1、加深理解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各元件的作用。 2、掌握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调试方法。 3、熟悉与掌握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及其主要点的波形测量与分析。 4 、熟悉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故障的分析与处理。 二、实验所需挂件及附件 表2.1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所需挂件及附件 三、实验线路图及原理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由同步电压检测、锯齿波形成、移相控制、脉冲形成、脉冲放大等环节组成,工作原理可参见教材中的相关内容。

四、实验内容 1、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调试。 2、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各点波形的观察和分析。 调试正弦波

锯齿波的实物图

产生的负波形 实验最后的脉冲图 五、预习要求 1、阅读教材中有关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内容,弄清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 2、掌握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脉冲初始相位的调整方法。

六、思考题 1、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有哪些特点? 2、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移相范围与哪些参数有关? 七、实验方法 1、将DJK01电源控制屏的电源选择开关打到“直流调速”侧,使输出线电压为200V(不能打到“交流调速”侧工作,因为DJK03-1的正常工作电源电压为220V 10%,而“交流调速”侧输出的线电压为240V。如果输入电压超出其标准工作范围,挂件的使用寿命将减少,甚至会导致挂件的损坏)。用两根导线将200V交流线电压接到DJK03-1的“外接220V”端为挂件提供电源,并为触发电路引入同步信号。按下“启动”按钮,打开DJK03-1电源开关,这时挂件中所有的触发电路都开始工作。 1、用双踪示波器观察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各观察孔的电压波形。 (1)同时观察同步电压引入端和测试点①的电压波形,了解其形成的原因。 (2)观察测试点①和②的电压波形,了解锯齿波宽度和①点电压波形的关系。 (3)调节电位器RP1,观测②点锯齿波斜率的变化。 (4)观察③~⑥点电压波形和输出电压的波形,记下各波形的周期﹑峰值电压﹑脉冲幅值﹑脉冲宽度,并比较③点和⑤点波形间的对应关系。 2、观察触发脉冲的移相范围

实验一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

实验一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 晶闸管装置的正常工作与其触发电路的正确、可靠的运行密切相关,门极触发电路必须按主电路的要求来设计,为了能可靠触发晶闸管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1)触发脉冲应有足够的功率,触发脉冲的电压和电流应大于晶闸管要求的数值,并保留足够的裕量。 (2)为了实现变流电路输出的电压连续可调,触发脉冲的相位应能在一定的范围内连续可调。 (3)触发脉冲与晶闸管主电路电源必须同步,两者频率应该相同,而且要有固定的相位关系,使每一周期都能在同样的相位上触发。 (4)触发脉冲的波形要符合一定的要求。多数晶闸管电路要求触发脉冲的前沿要陡,以实现精确的导通控制。对于电感性负载,由于电感的存在,其回路中的电流不能突变,所以要求其触发脉冲要有一定的宽度,以确保主回路的电流在没有上升到晶闸管擎住电流之前,其门极与阴极始终有触发脉冲存在,保证电路可靠工作。 DJK03-1挂件是晶闸管触发电路专用实验挂箱。其中有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正弦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I和II,单相交流调压触发电路以及西门子TCA785集成触发电路。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I、II由同步检测、锯齿波形成、移相控制、脉冲形成、脉冲放大等环节组成,其原理图如图1-12所示。 图1-11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I原理图 由V3、VD1、VD2、C1等元件组成同步检测环节,其作用是利用同步电压U T来控制锯齿波产生的时刻及锯齿波的宽度。由V1、V2等元件组成的恒流源电路,当V3截止时,恒流源对C2充电形成锯齿波;当V3导通时,电容C2通过R4、V3放电。调节电位器RP1可以调节恒流源的电流大小,从而改变了锯齿波的斜率。控制电压U ct、偏移电压U b和锯齿波电压在V5基极综合叠加,从而构成移相控制环节,RP2、RP3分别调节控制电压U ct和偏移电压U b的大小。V6、V7构成脉冲形成放大环节,C5为强触发电容改善脉冲的前沿,由脉冲变压器输出触发脉冲。 本装置有两路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I和II,在电路上完全一样,只是锯齿波触发电路II输出的触发脉冲相位与I恰好互差180O,供单相整流及逆变实验用。 电位器RP1、RP2、RP3均已安装在挂箱的面板上,同步变压器副边已在挂箱内部接好,所有的测试信号都在面板上引出。 一、实验目的

《机电传动控制》实验一

《机电传动控制》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锯齿波触发电路的调试 一、实验目的 1.熟悉锯齿波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掌握各主要元件的作用并观察各主要点的波形。 2.掌握锯齿波触发电路的调试方法和同步定相方法。 锯齿波触发如下图所示。 二、实验线路及原理 三、实验内容 1)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调试。 2)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各点波形的观察和分析。 四、实验方法 1.按图实2-1接通各直流电源及同步电压,选定其中一块触发器(如1CF),检查RP1~RP3电位器当顺时针旋转时,相应的锯齿波斜率应上升,直流偏移电压U b的绝对值应增加,控制电压U c也应增加。 2.用双踪示波器检查各主要点波形 1)同时观察同步电压和“1”点的电压波形,了解“1”点波形形成的原因。

2)观察“1”、“2”点的电压 波形,了解锯齿波宽度和 “1 ”点电压波形的关系。 3)调节电位器RP1,观测“2” 点锯齿波斜率的变化。 4)观察“3”~“6”点电压波形和输出电压的波形,记下各波形的幅值与宽度, 并比较“3”点电压U3和“6”点电压U6的对应关系。 5)调节触发脉冲的移相范围将控制电压Uct调至零(将电位器RP2顺时针旋到底), 用示波器观察同步电压信号和“6”点U6的波形,调节偏移电压Ub(即调RP3电 位器),使α=170°,其波形如下图所示。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 6)调节Uct(即电位器RP2)使α=60°,观察并记录U1~U6及输出“G、K”脉冲 电压的波形,标出其幅值与宽度,并记录在下表中(可在示波器上直接读出,读 数时应将示波器的“V/DIV”和“t/DIV”微调旋钮旋到校准位置)。 五、实验报告 1)整理、描绘实验中记录的各点波形,并标出其幅值和宽度。 2)总结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移相范围的调试方法,如果要求在Uct=0的条件 下,使α=90°,如何调整? 3)讨论、分析实验中出现的各种现象。 三锯齿波排对图

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

杭州市高级技工学校理论教学教案首页

教学步骤 一、课前准备: 场地、常用工具、电子元器件、示波器、测量仪表等二、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出勤情况 检查学生劳保用品穿戴情况 三、入门指导 实训课题: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锯齿移相触发电路可分为脉冲的形成与放大、锯齿波和形成与脉冲移相、同步信号等三个基本环节。 1、锯齿波的形成和脉冲移相环节 锯齿波的形成和脉冲移相环节包括VT1、VT2、VS、C等元件,其中VT1、V1、RP3、R5、R4组成一个恒流源电路。当VT2截止时,恒流源电流对电容C6充电,C6两端电压按线性增长,也就是VT3的基极电位按线性增长。调节电位器RP3,即可改变C6的充电电流值,因此,RP3是用来调节锯齿波斜率的。UB3波形如图所示,当VT2导通时,C6通过R6、VT2迅速放电,由于R6阻值很小,使VT3的基极电位UB3(2)点迅速降到零伏附近。当VT2周期性地关断—导通时,UB3就形成一个锯齿波,同样UE3(与UB3相差一个PN结正向压降值)也是个锯齿波电压。射极跟随器VT3的作用是减小控制电路的电流对锯齿波的影响。 晶体管VT4的基极电位是由锯齿波电压UE3、直流控制电压UCT和直流偏置电压UB三者叠加合成后所得,UE3、UCT和UB 分别通过R9、R8、R10加到VT4基极。加入UB的目的是确定控制电压UCT的为零时的初始相位。调节UB的大小使产生脉冲点移至锯齿波的中间,相当于a=90°的位值。如果UCT为正值,则脉冲

前移,a≤90°,晶闸管电路处于整流工作状态,如果UCT是负值,则脉冲后移,a≥90°晶闸管电路处于逆变工作状态。 2、同步信号环节: 它主要包括同步变压器,VT2、R3、C5、VD1、VD2等。其作用是保证锯齿波与主电路电源同步。同步变压器二次电压U2经二极管VD1间接地加在VT2的基极上。当U2负半周下降段时,VT1导通,电容C5被迅速充电,(1)点电位波形如图所示,在这一阶段VT2基极为反偏置,VT2截止。在负半周的上升段,+15V电源通过电阻R3给电容C5反向充电。U(1)上升比U2上升绶慢,故VD1截止。当U(1)上升到1、4V时,VT2导通,U(1)被箝位在1、4V。等到U2下一个负半周到来时,VD1重新导通,C5迅速放电后又被充电,VT2截止,如此周而复始。这样在一个正弦波周期内,VT2包括截止与导通两个状态,对应锯齿波形恰好是一个周期,与主回路电源频率完全一致达到同步的目的。从电路原理分析,锯齿波的宽度是由充电时间常数R3、C5所决定的。 3.脉冲的形成与放大环节 如图所示,晶体管VT4、VT5组成脉冲形成环节:放大环节由VT6等组成,触发脉冲由脉冲变压器T1的二次绕组输出。当晶体管VT4截止时,+15V电源通过电阻R12使晶体管VT5饱和导通,VT5集电极电位接近—15V,从而使晶体管VT6截止,脉冲变压器无脉冲输出。此时,+15V电源经电阻R11、VT5、VD3和-15V电源向电容C7充电,使C7两端电压接近30V,极性为左正、右负。当VT4导通时,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

实验二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加深理解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各元件的作用。 (2)掌握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调试方法。 二、实验所需挂件及附件 三、实验线路及原理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原理图如图1所示。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由同步检测、锯齿波形成、移相控制、脉冲形成、脉冲放大等环节组成,其工作原理可参见电力电子技术教材中的相关内容。

图1 四、实验内容 (1)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调试。 (2)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各点波形的观察和分析。 五、预习要求 (1)阅读电力电子技术教材中有关锯齿波同步移相 触发电路的内容,弄清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 (2)掌握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脉冲初始相位的调整方法。 六、思考题 (1)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有哪些特点? (2)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移相范围与哪些参数有关? (3)为什么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脉冲移相范围比正弦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移相范围要大? 七、实验方法 (1)在“DZSZ-1型电机及自动控制实验装置”上使用时,通过操作控制屏左侧的自藕调压器,将输出的线电压调到220V左右,然后才能将电源接入挂件),用两根导线将200V交流电压接到DJK03的“外接220V”端,按下“启动”按钮,打开DJK03电源开关,这时挂件中所有的触发电路都开始工作,用双踪示波器观察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各观察孔的电压波形。 ①同时观察同步电压和“1”点的电压波形,了解“1”点波形形成的原因。 ②观察“1”、“2”点的电压波形,了解锯齿波宽度和“1”点电压波形的关系。 ③调节电位器RP1,观测“2”点锯齿波斜率的变化。 ④观察“3”~“6”点电压波形和输出电压的波形,记下各波形的

实验一 正弦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

电力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64班 姓名:邱进钦 学号:6101116093 南昌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电气与自动化实验中心

目录 实验一正弦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 (1) 实验二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 (3) 实验三单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实验 (6) 实验四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实验 (9) 实验五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实验 (11) 实验六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实验 (12) 实验七直流降压斩波电路实验 (14) 实验八直流升压斩波电路实验 (16)

实验一正弦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一.实验目的 1.熟悉正弦波同步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各元件的作用。 2.掌握正弦波同步触发电路的调试步骤和方法。 二.实验内容 1.正弦波同步触发电路的调试。 2.正弦波同步触发电路各点波形的观察。 三.实验线路及原理 电路分脉冲形成,同步移相,脉冲放大等环节,具体工作原理可参见“电力电子技术”有关教材。 四.实验设备及仪器 1.MCL系列教学实验台主控制屏 2.MCL—18组件(适合MCL—Ⅱ)或MCL—31组件(适合MCL—Ⅲ) 3. 4 5 1 2. 压U uv 3 波形与图4-3b中的U1波形相同,这时正好有脉冲输出,α接近180O。 4.保持Ub不变,调节MCL-18的给定电位器RP1,逐渐增大Uct,用示波器观察U1及输出脉冲U GK的波形,注意Uct增加时脉冲的移动情况,并估计移相范围。 5.调节Uct使α=60O,观察并记录面板上观察孔“1”~“7”及输出脉冲电压波形。

(a )α<180O (b )α接近180O 图4-3 初始相位的确定 六.实验报告 1.画出α=60O 时,观察孔“1”~“7”及输出脉冲电压波形 1 2 3 4 5 6 (a) U U U (b)

锯齿波触发电路及单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电力电子技术 指导老师: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和单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实验 实验类型:操作 同组学生姓名: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七、讨论、心得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 一、实验目的 (1)加深理解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各元件的作用。 (2)掌握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的调试方法。 二、实验线路及原理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主要由脉冲形成和放大,锯齿波形成,同步移相等环节 组成,其工作原理可参见有关《电力电子技术》教材。 三、实验内容 (1)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调试。 (2)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各点波形观察和分析。 四、实验设备 (1)MCL 现代运动控制技术实验台主控屏。 (2)给定、零速封锁器、速度变换器、速度调节器、电流调节器组件挂箱。 (3)单结晶体管、正弦波、锯齿波触发电路组件挂箱。 (4)双踪记忆示波器。 (5)数字式万用表。 五、实验方法 1、接线与开关设置 将单结晶体管、正弦波、锯齿波触发电路面板上左上角的同步电压输入接主控制屏 输出电压的U 、V 端,“触发电路选择”拨向“锯齿波”。 2、触发电路调试 (1) 合上主电路电源开关,调节主控制屏输出电压U uv=220V ,并打开单结晶体管、 正弦波、锯齿波触发电路面板右下角的电源开关。 (2) 用示波器观察各观察孔的电压波形,示波器的地线接于7端。同时观察2、3端 的波形,了解锯齿波宽度和2点波形的关系。 (3) 观察3~5端波形及输出电压u g 的波形,记下各波形的幅值与宽度,比较3端电 压u 3与u 5的对应关系; 3、脉冲移相范围调节 将给定器的U ct 输出电压调至0V ,即控制电压U ct 为零,用示波器观察u 2电压(即2 端)及u6的波形,调节偏移电压U b (即调RP2),使a =180O ,其波形如图4-3所示。 调节给定器的电位器RP 1,增加U ct ,观察脉冲的移动情况,要求U ct=0时,a=180°, Uct =U max 时,a =30°,以满足移相范围a =30°~180°的要求。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姓名: 学号: 日期: 地点:教二116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