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诗经两首《关雎》《蒹葭》

诗经两首《关雎》《蒹葭》

诗经两首《关雎》《蒹葭》
诗经两首《关雎》《蒹葭》

●出示目标

1、了解关于《诗经》的基本知识。

2、反复朗诵诗歌,理解诗歌中蕴涵的思想感情。

3、揣摩体会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

●预习导学

新课导入

雎鸠啼鸣,荇菜参差,晨雾朦胧,芦苇飘荡……这一切,在心中荡漾爱意的恋人眼中,大概会更多一层温馨与幽怨吧?你听,他们各自为自己倾心的“淑女”“伊人”唱出了缠绵悱恻的情歌。

文体链接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又叫“国风”、“十五国风”,共160篇,为当时15个王国的土风民谣。风格清新质朴,民歌情调浓厚,多出自下层人民之手。“雅”是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31篇,主要用于统治者的朝会宴享,以歌功颂德为主;小雅74篇,多为贵族所作,表现当时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思想。“颂”是统治者用于宗庙祭祀的舞乐,包括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内容以颂扬为主。

《诗经》的艺术特点以写实为主,大多数作品是作者以自己的生活为素材,进行具体逼真的表现,很少有幻想、夸张的内容,即所谓“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其基本表现手法为“赋、比、兴”。

“赋”:陈述铺叙的意思。

“比”:就是比喻,对人或事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兴”: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唱的内容。

《诗经》的诗体格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时而重章叠句、反复咏唱。其语言生动传神,并时常运用叠字、双声、叠韵等修辞手法。

《诗经》的这些艺术特点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字词积累

《关雎》:雎(jū) 鸠(jiū)窈(yǎo) 窕(tiǎo) 逑(qiú)荇(xìng) 寤(wù) 寐(mèi) 芼(mào)

《蒹葭》:蒹葭(jiān jiā)溯洄(sù huí)晞(xī)湄(m éi)跻(jī)坻(chí)涘(sì)沚(zhǐ)

●合作探究

整体感知

初读两首诗歌,思考:

1、两首诗所吟唱的对象各是谁?

2、两首诗的大意各是什么?

【交流点拨】:

1、淑女;伊人

2、《关雎》:关雎鸟关关和唱,夜长长相思不断,在河心小小洲上。尽翻身直到天光。好姑娘苗苗条条,哥儿想和她成双。长和短水边荇莱,采荇人左采右采。水荇莱长短不齐,好姑娘苗苗条条,采荇菜左右东西。弹琴瑟迎她过来。好姑娘苗苗条条,追求她直到梦里。水荇莱长长短短,采荇人左拣右拣。追求她成了空想,好姑娘苗苗条条,睁眼想闭眼也想。娶她来钟鼓喧喧。

《蒹葭》:芦花一片白苍苍,逆着曲水去找她,清早露水变成霜。越走越高道儿

难。心上人儿她在哪,逆着直水去找她,人儿正在水那方。像在小小洲上水中间。逆着直水去找她,绕来绕去道儿长。一片芦花照眼明,逆着直水去找她,太阳不出露水新。像在四面不着水中央。心上人儿她在哪,隔河对岸看得清。芦花一片白翻翻,逆着曲水去找她,露水珠儿不曾干。曲曲弯弯道儿拧。心上人儿她在哪,逆着直水去找她,那人正在隔水滩。好像藏身小岛水中心。

文本探究

再读诗歌,研讨:

1、两首诗的内容有什么不同?

2、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交流点拨】:

1、《关雎》:第一节,开篇用比兴,从成双成对的鸠鸟的鸣叫联想到人间的爱情和婚姻;用雎鸠的忠贞比喻人间男女和谐恩爱、真诚专一的爱情。

第二节,通过描写所爱之人双手在水中灵动勤快地采摘荇菜的劳动情景,直白的表达自己的爱慕追求之情。

第三至第五节,在追求不得后并没有沉浸在愁苦的情绪中,而是想象总有一天会把那姑娘娶过来,过上幸福的生活。

《蒹葭》:诗人在一个深秋的早晨,来到一条长着芦苇的大河边,访寻他心爱的人,而那人却使人感到行踪不定、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他找呀找呀,从“白露如霜”的黎明,找到“白露未晞”,“白露未已”的午前,在长着芦苇的秋水边奔波,徘徊了好几个小时。全诗三章,每章前两句写景,点明时令,烘托气氛;后六句写寻求“伊人”不得的心情。

2、《关雎》:这是一首热情的恋歌,它表现了古代青年对爱情婚姻大胆执著的追求,感情坦率、朴实。

《蒹葭》:表现了诗人对“伊人”的一往深情,而且写出了他的欲见不得的焦急和怅惘的心情。

语言赏析

这两首诗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试从诗中找出一两处,反复朗读,加以体会。

【教师范例】:如“关关”是叠字,形容水鸟叫声;“窈窕”是叠韵,表现淑女的美丽;“参差”是双声,描绘水草的状态;“辗转”是叠韵,刻画因相思而不能入眠的情状。

【交流点拨】:

“白露为霜”为霜花遍地,“白露未晞”是霜露未干,“白露未已”是指露珠尚未完全消散的情形,这表示时间的层层推进,也表现主人公焦急的心情。

“蒹葭苍苍”、“蒹葭萋萋”、“蒹葭采采”写出芦苇的不同状态,富有清凄悲凉的意味。“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从道路的漫长、崎岖、曲折三个角度表现道路的艰难阻隔,表现主人公求索意中人的艰难情景。

“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写地点位置的变换。整诗通篇重叠重唱,情景相生,深入地抒写了可见而不可求的企慕深情。

拓展延伸

1、“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伊人”的这个形象深深的根植于中国人的潜意识中,她遥远而又美丽,可望而不可即,构成人们心灵中一个永远怅惘的情结,而距离和朦胧正是她的动人之处。这是作为爱情诗我们所理解的“伊人”形象,实际上“伊人”的内涵可以有更为丰富的理解:人生中有许多美好的东西是

我们执著追寻和向往的,你能举个例子吗?

【交流点拨】:

如爱情、事业、亲情、友情、理想、自由……还可以把伊人看作是一个尽善尽美的境界。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追寻者,而伊人就是我们的目标,它指引我们在平庸琐屑的生命历程中不断前行,上下求索,不论成败与否,只要执著地追求,我们的生命就会因此而诗意精彩。

3、朗读下面这首诗,体会诗经的语言风格。

木瓜

《诗经.卫风》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当堂训练

关雎蒹葭带答案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一、诵读点拨 本诗是一首四言诗,读时要采用“二二”拍,对诗中运用的重章叠句要格外注意,对诗中变换的词要通过重读进行强调,突出文章的抒情效果。要注意读好双声、叠韵的连绵词,多用拖音,将诗的音韵美充分表现出来。 二、知识清单 1.《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故又称“诗三百”。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民间歌谣、士大夫作品以及祭祀的颂词。《诗经》按用途和音乐分“风”“雅”“颂”三部分,“风”指各地方的民间歌谣,“雅”大部分是贵族的宫廷正乐,“颂”是祭祀宗庙的乐歌。《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2.赋,即铺写陈述客观事物或抒发主观思想感情的创作手法。 比,借助某些客观事物的形象打比方的创作手法。 兴,是一种借助其他事物开头,通过联想,引出主题的创作手法。 30.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一、翻译: 雎鸠鸟不停地鸣叫,在那河中沙洲上。文静美好的少女,小伙殷切的追求。长长短短鲜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捞。文静美好的少女,日日夜夜想追求。 追求没能如心愿,日日夜夜思念。长夜漫漫不到头,翻来覆去难成眠。 长长短短鲜荇菜,两手左右去采摘。文静美好的少女,弹琴鼓瑟表示亲近。长长短短鲜荇菜,两边仔细来挑选。文静美好的少女,敲击钟鼓使她快乐。 二、文学常识 《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也称“诗三百”。 三、中心思想: 这首诗通过一个男子在河边遇到一个采摘荇菜的姑娘,并为姑娘的勤劳、美貌和娴静而动心,随之引起了强烈的爱慕之情,充分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内心的朴实愿望,突出表达了青年男女健康、真挚的思想感情,以及他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诗经两首(关雎、蒹葭)教案

24 《诗经》两首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 3、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4、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5、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教学重点、难点 1、创造性地运用朗读手段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2、学习两首诗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3、品析语言,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方法:教师点拨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关雎》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论语》曰:“不学诗,无以言。”古人认为经过《诗经》教化,可以使人“温柔敦厚”。《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东汉大字者郑玄家的婢女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今天我们学习冠于三百篇之首的《关雎》。 二、文学常识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本来只称《诗》,后来被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古时也称“诗三百”,汉代儒生始称《诗经》。现存的《诗经》是汉朝毛亨所传下来的,所以又叫“毛诗”。 《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第一篇。古人把它冠于三百篇之首,说明对它评价很高。 《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概括为赋、比、兴。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说: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此物比彼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这种解释比较通行。赋就是陈述铺叙的意思。 诗、书、礼、乐、易、春秋合称“六艺” 《诗经》中的《国风》和《离骚》并称“风骚”,代表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文学传统。“风骚”后代指文学才华。 三、朗读全诗,整体感知 1.学生朗读,正音。 睢鸠(jū jiū)一种水鸟。窈窕(yǎo tiǎo):文静美好的样子。 逑(qiú):配偶。荇莱(xīng):一种可食的水草。 寤寐(wùmèi):这里指日日夜夜。寤,醒时。寐,睡时。 芼(mào):挑选。钟鼓乐(lè)之:使……快乐 2.读准字音、读对节奏。把握语速、读出情感。(诵读的节奏:“二、二”节拍) 句读分明,停顿合理。如“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3、合作交流 (1)学生结合注释,译读全诗。 (2)学生自由翻译,然后抽译。 (3)学生再一次齐读,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四、思读全诗,把握文意 1.教师提问: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生1: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位美丽少女的相思之情,想追而不得。 生2:他日思夜想,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生3:他做梦梦见弹琴奏瑟,迎娶这位姑娘。 教师小结:这首诗很短很完整,既写对爱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但又不陷于难以自拔的低沉哀吟,是一首古老而优秀的民歌作品。 2、请具体分析本诗结构。 第一章(第1节),描写小伙子见到一位漂亮的姑娘,从而引起的爱慕的感情和求婚的愿望。 第二章(第2、3节),描写小伙子求婚,苦于无法,求之不得,因而朝思暮

诗经两首《关雎》《蒹葭》教案

24.《诗经》两首Array关睢蒹葭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习两首诗中的文言词语,理解诗歌内容。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理解这两首诗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爱情是神圣的、纯洁的。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 【教学难点】纯洁的爱情观。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诵读法、理解记忆法。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生字识记 雎(jū):用于古人名,如范雎。雎鸠:古书上说的一种鸟。 窈(yǎo):深远。 窕(tiǎo):与“窈”组成合成词。窈窕:美好的样子。 参:1.(cēn):参差,参错。本文取此义。2.(cān):①进见, 如:参拜。②封建时代指弹劾。如:参劾。3.(shēn):人参。如: 差:1.(chā):①减法运算中,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所得的数。 差数。②稍微,较。如:天气差暖。2.(chà) 差得远。②错误。如:说差了。③缺欠。如:差点儿。3.(chāi):①派 遣。如:鬼使神差。②被派遣去做的事。如:公差。4.(cī):等级,等 次。“参差”为合成词,“长短不齐”的意思。本文取此义。 寤(wù):睡醒。寐(mèi):睡。如:假寐。芼(mào):选择。 蒹(jiān):荻,像芦苇。葭(jiā):芦苇。溯(sù):1.逆着水流的方向 走。如:溯流而上。本文取此义。2.往上推求或回想。如:回溯。 晞(xī):1.干,干燥。如:晨露未晞。本文取此义。2.破晓,天亮。 东方未晞。湄(méi):水和草交接的地方,指岸边。 跻(jī):升高。涘(sì):水边。沚(zhǐ):水中小块陆地。颢(hào): 白而发光。 貂(diāo):哺乳动物的一属,身体细长,四肢短,耳朵三角形,听觉敏 锐,种类很多,毛皮珍贵。 二、词语识记 关关雎鸠:雎鸠鸟在彼此和鸣。关关:雌雄二鸟相互应和的叫声。 洲:水中的陆地。窈窕淑女:美丽善良的姑娘。 淑女:贤良美好的女子。君子好逑:君子的好配偶。 君子: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逑:配偶。 参差:长短不齐。流:寻求,择取。 思服:思念。服,想。悠:思念。反:覆身而卧。 辗:转动。侧:侧身而卧。友:亲爱。 苍苍:茂盛的样子。白露为霜:白色的露水结成了霜。 所谓:所说的。伊人:那人。溯徊从之:沿着河道走向上游去寻找 她。

诗经二首关雎蒹葭教学设计4

12.《诗经》两首 【导学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节的节奏特点。 2.学习两首诗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3.体会两首诗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4.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课时计划】 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关雎》,第二课时完成《蒹葭》。 第一课时学习《关雎》 情景导入:雎鸠啼鸣,荇菜差参。琴瑟钟鼓,君子淑女……这一切,在心中荡漾着爱意的恋人眼中,大概会多一层温馨与幽怨吧!你听,他们各自为自己倾心的“淑女”唱出了缠绵悱恻的情歌。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冠于《诗经》之首的《关雎》。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读准字音,认准字形 雎(jū) 鸠(jiū) 窈窕(yǎo tiǎo) 逑(qiú) 荇(xìng) 寤寐(wùmèi) 芼(mào) 2.文言知识梳理 (1)重点实词 关关:拟声词,一种鸟的叫声。洲:水中的陆地窈窕:文静美好的样子。 逑:配偶。寤寐:指日日夜夜。芼:挑选。 (2)词类活用 ①琴瑟友之(名词做动词用,做朋友,相亲相爱,亲近) ②钟鼓乐之(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快乐) (3)古今异义 左右流之(古义:捞取;今义:流出) 3.作品简介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本来只称《诗》,后来被儒家奉为经典,改成《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基本表现手法为赋、比、兴。 《诗经》的诗体格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时而重章叠句,反复咏唱。其语言生动传神。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一)朗读指导 1.自由朗读课文,教师作诵读指导。 【交流点拨】第一节雎鸠和鸣于河之洲上,淑女是君子的好配偶。这一节的佳处,在于舒缓平正之音,并领起全篇,形成全诗的基调。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统摄全诗。第二节中的“求”字是全篇的中心,写深切的思慕和求而不得的忧思,声调急促,与前后平缓之音有别。第四、五节写幻想中求而得之的喜悦。曰“友”,曰“乐”,用字自有轻重,深浅不同,应读出兴奋和快乐之情。 2.学生齐读,放录音,再听一次,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3.学生结合注释,译读全诗。 教师提示:诗歌重在想象、联想,对于字面意思不必字字落实,可以疏其大意而不求甚解,但重点字词、关键字词要落实。 【交流点拨】雎鸠鸟关关地叫着,在河中央的小洲上,姑娘美丽又善良,是我的好配偶。

诗经两首蒹葭》关雎》教案

诗经两首:《蒹葭》、《关雎》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有关《诗经》的基本知识。 2、诵读诗歌,体会诗歌蕴涵的美的情感、美的意境。 2、揣摩体会诗歌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1、把握诗歌诵读要领,诵读背诵诗歌。 2、感悟诗歌感情,揣摩诗歌语言,学会鉴赏诗歌。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有关《诗经》的基本知识及相关篇目,拓宽视野,增加积累;熟读诗歌,扫清字词障碍。教师:准备投影片、录音带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新课: 在我国几千年古典文学的长廊中,《诗经》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是诗歌文学的鼻祖,是现实主义的源头。《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古时也称“诗三百”。《关雎》是《诗经》的首篇,为“风”之始,是一首产生于两千多年前的古老的民间恋歌,因此倍受重视,为大家所熟习。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来探究《关雎》的艺术特色吧。 二、诵读课文: 1、学生听录音,体会诗情。 2、学生结合注释,默读诗歌,扫除文字障碍(教师可出示用投影)。 窈窕:文静美好的样子。 逑:配偶。 荇菜:一种可食的水草。 简单学习网最新讲座: 王大绩讲现代文阅读王大绩讲高考作文王大绩讲语段压缩 王大绩讲文言文阅读王大绩讲诗歌鉴赏王大绩讲句式仿用 寤寐:时时。寤,醒着。寐,睡着。 唏:干。 埘:在墙壁上做的鸡窝。 3、教师配乐范读课文,领读课文;学生跟读课文,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诗歌的形式特点: A、题目取自于句首。 B、基本句式是四言。 C、采用叠章的形式。 D、大量使用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 三、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歌的内容。 2、结合具体语句分析,诗歌是如何步步推进,表达出小伙子对心上人的思恋与追求的? [明确] 第一章,作者先用起兴开篇,写水鸟,引发读者的联想,酝酿气氛。然后进入正题,点出文静美丽的姑娘才是小伙子的理想配偶。 第二章,写出了小伙子追求心上人的幽思。小伙子日夜思念她,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内心焦灼而苦闷。把一个深受相思之苦的人,写得非常传神。

关雎蒹葭课程重点教学内容

精品文档 1.《关雎》中统领全篇的诗句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2.《关雎》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这首诗运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如本诗开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借和鸣的雎鸠鸟来象征爱情,(比)和下文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产生了意义上的关联。(兴) 3.《关雎》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诗歌表达了怎么样思想感情?) 本诗描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的过程,表达了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梦中求而得之的喜悦。是一种真挚热烈、健康美好的感情。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爱情的追求。 1.《蒹葭》中“白露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在诗歌表达中起到了什么作用?A.点名了诗歌的时节和时间——深秋的早晨; B.渲染的深秋凄清萧瑟的气氛; C.烘托了抒情主人公内心的寂寞和惆怅; D.“为霜”“未晞”“未已”生动地写出了深秋的清晨,露水凝结成霜又转化成水的情态,表现了时间的推移,突出了男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求而不得的惆怅。 2.《蒹葭》中的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 热烈向往爱情,不畏艰险,百折不挠,执着追求,坚贞不渝的人。 3.《蒹葭》巧妙地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这种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A.运用重章叠句的手法,对营造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情感,突出主题,都有重要作用。B.同时它还有效地强化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一种回环反复的美,给人一种委婉而深长的意味。 4.《蒹葭》中主人公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A.诗歌每一小节前两句描写了一种凄清苍凉的景色,衬托出主人公的惆怅;B.每小节后四句写出了主人公对伊人上下寻求,却又寻求不得的情景,既表达了主人公的惆怅,又写出了主人公的相思之苦。 5.《蒹葭》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这是一首情景相生的爱情诗,表达了主人公对远方意中人的执着追求和可望不可即的苦恼。 6.《蒹葭》重章叠句,层层推进手法的赏析。(只是理解,不用背诵) 全诗共三章,每章只换几个字,不仅达到了重章叠句、反复吟咏、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而且产生了将诗意不断推进的作用。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未晞”到“白露未已”,这是时间的推移,象征的抒情主人公凝望之间、追寻时间之久;从“在水一方”到“在水之湄”到“在水之涘”,从“宛在水中央”到“宛在水中坻”到“宛在水中沚”,这是地点的转化,象征着伊人的飘渺难寻;从“道阻且长”到“道阻且跻”到“道阻且右”, 精品文档

诗经二首《关雎》《蒹葭》教案

12.《诗经》二首 关睢蒹葭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习两首诗中的文言词语,理解诗歌内容。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理解这两首诗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爱情是神圣的、纯洁的。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 【教学难点】纯洁的爱情观。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诵读法、理解记忆法。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生字识记 雎(jū):用于古人名,如范雎。雎鸠:古书上说的一种鸟。 窈(yǎo):深远。 窕(tiǎo):与“窈”组成合成词。窈窕:美好的样子。 参:1.(cēn):参差,参错。本文取此义。2.(cān):①进见,谒见。如:参拜。②封建时代指弹劾。如:参劾。3.(shēn):人参。如:参须。 差:1.(chā):①减法运算中,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所得的数。如:差数。 ②稍微,较。如:天气差暖。2.(chà)①不相同,不相合。如:差得远。②错误。如:说差了。③缺欠。如:差点儿。3.(chāi):①派遣。如:鬼使神差。 ②被派遣去做的事。如:公差。4.(cī):等级,等次。“参差”为合成词,“长短不齐”的意思。本文取此义。 寤(wù):睡醒。寐(mèi):睡。如:假寐。芼(mào):选择。 蒹(jiān):荻,像芦苇。葭(jiā):芦苇。溯(sù):1.逆着水流的方向走。如:溯流而上。本文取此义。2.往上推求或回想。如:回溯。 晞(xī):1.干,干燥。如:晨露未晞。本文取此义。2.破晓,天亮。如:东方未晞。湄(méi):水和草交接的地方,指岸边。 跻(jī):升高。涘(sì):水边。沚(zhǐ):水中小块陆地。颢(hào):白而发光。貂(diāo):哺乳动物的一属,身体细长,四肢短,耳朵三角形,听觉敏锐,种类很多,毛皮珍贵。 二、词语识记 关关雎鸠:雎鸠鸟在彼此和鸣。关关:雌雄二鸟相互应和的叫声。 洲:水中的陆地。窈窕淑女:美丽善良的姑娘。 淑女:贤良美好的女子。君子好逑:君子的好配偶。 君子: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逑:配偶。 参差:长短不齐。流:寻求,择取。 思服:思念。服,想。悠:思念。反:覆身而卧。 辗:转动。侧:侧身而卧。友:亲爱。 苍苍:茂盛的样子。白露为霜:白色的露水结成了霜。 所谓:所说的。伊人:那人。溯徊从之:沿着河道走向上游去寻找她。 从:追,追求。溯洄:逆流而上。阻:险阻,难走。

诗经二首 蒹葭

诗经两首《蒹葭》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习两首诗中的文言词语,理解诗歌内容。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理解这两首诗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爱情是神圣的、纯洁的。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 1、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绿草萋萋,白雾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我愿 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方向。却见依稀仿佛,她在水的中央。我愿逆流而上,与她轻言细语。无奈前有险滩,道路曲折无已。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足迹。却见仿佛依稀,她在水中伫立。这是许茹芸的《在水一方》中的歌词,它就出自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蒹葭》 2、出示目标 二、自主学习(一)自学提纲 1、生字识记 蒹(jiān):荻,像芦苇。葭(jiā):芦苇。溯(sù):1.逆着水流的方向走。如:溯流而上。本文取此义。 2. 往上推求或回想。如:回溯。 曦(xī):1.干,干燥。如:晨露未曦。本文取此义。2.破晓,天亮。如:东方未曦。湄(méi):水和草交接的地方,指岸边。 跻(jī):升高。涘(sì):水边。沚(zhǐ):水中小块陆地。 2、词语识记 苍苍:茂盛的样子。白露为霜:白色的露水结成了霜。 所谓:所说的。伊人:指意中人。溯徊从之:沿着河道走向上游去寻找她。 从:追,追求。溯洄:逆流而上。阻:险阻,难走。 游:流,指直流的水道。宛:仿佛。曦(xī):晒干湄(méi):水边 凄凄:茂盛的样子。采采:茂盛鲜明的样子。 已:止,这里意思是“干,变干。”右:向右拐弯,这里是(道路)弯曲的意思。沚:水中小块陆地。 3、疏通诗中的文言词法知识 1.通假字。例如:“蒹葭凄凄”中“凄”通“萋”,意为“茂盛的样子”。 2.古今异义。例如:“道阻且右”中的“右”,古义为“迂回,弯弯曲曲”,今译为“表示方位”。参考译文:河畔芦苇密苍苍,清早露水结成霜。我想念的那个人,她在河水那一边。逆流而上追寻她,河水弯曲道路长。顺着河流向下走,(那人)仿佛在河的中央。 芦苇苍苍密又密,露珠儿未干清滴滴。我想念的那个人,她在河流那一岸。沿着河道往上走,道路崎岖升高难向前。顺着河流向下走,她在水中的小洲边。 芦苇茂盛千万杆,晶莹露珠还未干。我想念的那个人,就在河流那一岸。沿着河道往上走,道路崎岖又弯曲。顺着河水向下走,仿佛她在河沙滩。 4、通过初读诗文,初步感受诗的音乐美。要朗读好诗文,要注意读好它的节奏。要读出 诗歌的音乐美,除了诗歌朗读的一般要求外,尤其要读出她的生气,读出她的音乐美。

《诗经》《关雎--蒹葭-》-教案

《诗经》关雎蒹葭 教学目标: 1. 了解《诗经》朴实清新的艺术风格,体会反复咏唱的章法。 2. 理解和体会诗中所表达的美好情感,并能背诵诗歌。 活动准备: 3. 利用工具书,自我疏通文意。 4. 收集《诗经》的相关资料,熟悉诗歌的内容,并且能够熟读成诵。 教学建议: 诵读欣赏既要诵读更要欣赏,学生应在诵读中培养语感,得到美的享受,在诵读中形成良好的欣赏品味和高尚的审美情趣。需要注意的是,诵读与欣赏不能割裂开来,两者是交融的。诵读欣赏很讲究诵读,但这种诵读不能停留于一般的朗读,它要求融入感情,要读出诗、文的韵律节奏之美,要读出诗、文中字里行间蕴藏的真挚感情。 第一课时 一、关于《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古时也称“诗三百”,汉代儒生始称《诗经》。现存的《诗经》是汉朝毛亨所传下来的,所以又叫“毛诗”,编为“风”、“雅”、“颂”三部分。 据说《诗经》中的诗,当时都是能演唱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可分成风、雅、颂类。“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风、庸阝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组成,称为十五国风,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歌,小部分是贵族加工的作品,共160篇。“雅”包括小雅和大雅,共105篇。“雅”基本上是贵族的作品,只有小雅的一部分来自民间。“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颂是宫廷用于祭祀的歌词。一般来说,来自民间的歌谣,生动活泼,而宫廷贵族的诗作,相形见拙,诗味不多。 《诗经》是中国韵文的源头,是中国诗史的光辉起点。它形式多样:史诗、讽刺诗、叙事诗、恋歌、战歌、颂歌、节令歌以及劳动歌谣样样都有。它内容丰富,对周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反映。可以说,《诗经》是周代社会的一面镜子。而《诗经》的语言是研究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汉语概貌的最重要的资料。 二、学习《关雎》 1. 顺畅朗读: 2. 注意读音: 雎鸠(jū jiū)窈窕(yǎo tiǎo)逑(qiú)荇(xìng)菜寤寐(wù mèi) 3. 有感情地朗读 4. 根据注释,发挥想象,描述内容。(想象、交流) 5. 译诗 (1)关雎鸟关关和唱,在河心小小洲上。 好姑娘苗苗条条,哥儿想和她成双。 (2)水荇菜长短不齐,采荇菜左右东西。 好姑娘苗苗条条,追求她直到梦里。 (3)追求她成了空想,睁眼想闭眼也想。 夜长长相思不断,尽翻身直到天亮。 (4)长和短水边荇菜,采荇人左采右采。 好姑娘苗苗条条,弹琴瑟迎她过来。 (5)水荇菜长长短短,采荇人左拣右拣。 好姑娘苗苗条条,娶她来钟鼓喧喧。

关雎、蒹葭赏析选择题 及答案【部编版八下】

《诗经》两首赏析选择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下】 班级:姓名: 诗词目录: 12.《诗经》两首 一、关雎 二、蒹葭 一、★《关雎》 【习题】 1、下列对《关雎》的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D ) A.这首诗讲述了一个小伙子追求心爱姑娘的经过,表达了纯真、深切的爱情 B.“窈窕淑女”指美好的女子。诗中指主人公心中的爱人。 C.“寤寐思服”表现了男主人公因追求不得而茶饭不思、寝具不安的状态,表现了男主人公对爱人的痴情。 D.全诗运用比兴手法,情真意切,生动感人;但反复咏唱显得啰嗦,语言不够凝练。分析:D、“反复咏唱显得啰嗦,语言不够凝练。”是错误的。 2、对《关雎》中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说明淑女、君子在河滩幽会,营造一种幽静的氛围. B.“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两句反复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反映了古代民歌的特色. C.“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以行动来反映君子的深深思恋,十分生动形象. D.“寤寐逑之”中的“寤”和“寐”分别指醒来和睡着,可见君子思恋之苦. 分析:A、不是比喻手法,而是运用了“比兴”的手法。 3、对下列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 ) A、《关雎》选自《诗经》,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常用“赋”、“比”、“兴”手法。B、艺术手法主要上表现为“兴”和“重章叠句”。在情感特质上主要体现为以礼节情。小伙子虽然非常爱慕“淑女”,但是他没有让这种爱泛滥;虽然追求不到心上人而异常痛苦,但是他又能够自我排解这种痛苦,使情感始终没有超越伦体现出健康明朗的风格。 C关雎描写了一个青年小伙子,偷偷地爱上了一位姑娘那种单相思的动人情景。诗中的“君子”和“淑女”,为贵族“少爷”和“小姐”;诗中的“琴瑟”和“钟鼓”为贵族的专用品。 D全诗运用比兴的表现手法,以物喻人,借景抒情,并以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艺术形式,充分表现了人们对于美满婚姻和幸福生活的追求和愿望。 分析:C、君子是对男子的美称;淑女是指善良、品德好的女子。“琴瑟、钟鼓”是指乐器。 4、对《关雎》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八年级《关雎》《蒹葭》知识点总结教学提纲

《关雎》《蒹葭》知识点总结 一、《诗经》 1.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还是【北方】文学代表,与时代稍晚的南方文学代表【楚辞】并为先秦文学双璧。 2.诗经内容汇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三百零五】篇作品,古人举其成数,称为“诗三百”。 3.诗有“六义”,即【风、雅、颂、赋、比、兴】 【风】地方民歌 【雅】宫廷乐歌 【颂】祭祀乐曲 【赋】重章叠句、铺排 【比】比喻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二、《关雎》————《诗经》开篇之作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赏析: 《关雎》是《诗经》的第一篇。全诗可分为三章。 第一章爱慕:一个男子在河边遇到一位美丽的姑娘,于是萌发了爱慕之情。这一章开头用关关雎鸠起兴,运用比的手法点出了恋爱的主题。因为雎鸠雌雄常不相失,亦不曾相近,情意相与而未尝狎,以雎鸠的关关和鸣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贴切而有深意,确是匠心独具。 第二章思念:男子对姑娘思念不止,以至梦寐以求,辗转反侧。在他眼前出现的是这位美丽姑娘采摘荇菜时左右流之的苗条、优美的身姿,使他夜不能寐;然而,大约这只是一厢情愿,他只有独自在床上辗转反侧,直到天明。这一章既有直接的心理描写优哉游哉,写其绵绵情意,思念不绝,又有动作描写辗转反侧,突出其内心状态的不平静,形象逼真地表现了主人公的深深的思念之情。 第三章愿望:表达了希望与姑娘成婚的美好愿望。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设想与姑娘结婚时鼓乐齐鸣的欢乐场面。 这首诗采取了重章叠唱的手法,每一章都有些句子重复咏唱。这体现了《诗经》语言的一个特色。诗的感情真挚热烈,回环咏唱的章法,使热恋之情步步推向高潮。诗的每一章,都用起兴的艺术手法,将自然景象与人物的内心情感和谐地融会起来,景中含情,情中蕴景。 1. 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本诗用来形容美丽善良的姑娘的成语是窈窕淑女。” 3.《关雌》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关雎》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表达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之情。 4、《诗经》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等,《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运用这种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兴的艺术手法。如本诗开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它原是诗人

《关雎》《蒹葭》赏析

《关雎》赏析 班级和学号姓名 . 【简介】 《关雎》出自《诗经?国风?周南》,是《诗经》的首篇,它是反映一个青年对一位容貌美丽姑娘的爱慕和追求,写他求而不得的痛苦和想象求而得之的喜悦。它是我国爱情诗之祖。不仅反映的是令人喜闻乐见的爱情题材,还具有独到的艺术特色。关雎:篇名它是从诗篇中第一句中摘取来的。《诗经》的篇名都是这样产生的。《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前三个说的是内容,后三个说的是手法。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译文】 雎鸠关关在歌唱,在那河中小岛上。善良美丽的少女,小伙理想的对象。 长长短短鲜荇菜,顺流两边去采收。善良美丽的少女,朝朝暮暮想追求。 追求没能如心愿,日夜心头在挂牵。长夜漫漫不到头,翻来覆去难成眠。 长长短短鲜荇菜,两手左右去采摘。善良美丽的少女,弹琴鼓瑟表爱慕。 长长短短鲜荇菜,两边仔细来挑选。善良美丽的少女,钟声换来她笑颜。 【赏析】 这是我国古老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首篇。古代说《诗》本有?四始?之说,列《关雎》为?风?之始,故倍受重视,为大家所熟习。《诗经》的?十五国风?大多数是民歌,民歌作品本多男女爱情之作,《关雎》正是一篇产生于两千多年以前的古老的民间恋歌。诗中写一个男子思慕着一位美丽贤淑的少女,由于爱恋的深切,这位少女的形象反复在他脑中出现,使他不安,使他难以忘却。他幻想着终有—天,能与这位少女结为永好,成为夫妇,过上和谐美满的幸福生活。诗中所表达的感情直朴、真率,千年后读起来,还是那么清新动人。 这首诗有人把它分为四句一章,计五章;有人则把它分为四、八、八句,共三章。从全诗结构和内在脉络上看,分做三章则较适宜。首章见物起兴,直写自己的爱情和愿望。次章写自己的寤寐不忘。三章则写愿望实现时的欢乐之情,实际上是向往之辞。 全诗以滩头水畔的一对雎鸠鸟的叫声起兴,然后写出自己的一片情思。雎鸠,水鸟;古代传说它们雌雄形影不离。关关,指其一递一声的相和而鸣。?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或者是作者的即目所见,或者解做以挚鸟为比,以挚鸟的求偶为兴。一个青年小伙儿,见到河洲上一对水鸟的相亲相爱,听到它们一唱一和的鸣叫,自然会引起自己的无限情思,何况他心目中正有着一位所爱的人儿呢!?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他向往着那位美丽贤淑的好姑娘,能够成为自己理想的配偶。细绎这四句诗,第一句?关关雎鸠?,是写传来的鸟鸣,是听;第二句?在河之洲?,是寻声而望,是所见;第三句?窈窕淑女?,是对自己倾心人之所思,是想;末句?君子好逑?,是主人公强烈的向往,默默的自我祝愿。虽短短四句,却极有层次,而语约义丰。 第二章,以缠绵悱恻之情,直率地写出自己的追慕之心和相思之苦。这个青年男子所恋的乃是河边一位采荇菜的姑娘,?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荇菜,一种水生植物,叶径一二寸,马蹄形,可食(见李时珍《本草纲目》)。?左右流之?,即顺着水流忽而侧身向左,忽而侧身向右的去采摘。?流,顺水之流而取之也?(朱熹《诗集传》)。正是这位采荇菜的姑娘在水边劳动时的窈窕身影,使他日夜相思,不能须臾忘怀。?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思念)?极写他追求、想念的迫切心情;?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是写他相思之苦,已到了长夜不眠的程度。悠,长,形容其夜长不寐时绵绵不断的忧思。这里把两?悠?字,双双以感叹语气出之,着意加重了感情色彩,把长夜无眠、思绪万千以至难耐的相思之苦,都深深地表现了出来。 情到极处必生幻。紧接着第三章,突然出现了“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欢快、热闹的场面。这不啻是个戏剧性的转变。?琴瑟友之?,?友?,亲密相爱;以弹琴奏瑟,喻其相会相处时的谐和愉快。?钟鼓乐之?,则是结婚时的热闹场面。无疑这正是这位害相思之苦的男子对未来的设想,是他寤寐求其实现的愿望。幻想当然并非现实,但幻由情生,也是极自然的。而这位抒情主人公,却简直陶醉在预想的成功之中了。这一爱情心理的描写,正与《秦风〃蒹葭》中的主人公追寻所爱不得,而出现了?宛在水中央?的幻影一样,富有浪漫情调。而其实这又正是对生活中所习见的爱情心理的深微的捕捉和真实的刻画。 《关雎》作为一篇爱情诗篇,它写思慕,写追求,写向往,既深刻细微,又止所当止。它既写对爱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但又不陷于难以自拔的低沉哀吟。它感情率直、淳朴、真挚、健康,正是一篇古老而优秀的民歌作品。 随堂练习: 1、统领全诗的句子是,。 2、诗中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句子是,,, 。 3.这首诗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4.诗中有许多句式相同相似的重章叠句,这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2分) ①可以充分表达诗人思想感情(1分),②增加诗歌节奏感和音乐美(1分)。 5.诗中写河洲的水鸟,写采摘荇菜,起什么作用?引起后文(或:起兴作用) 6.诗中描写感情波澜的诗句是,,,。 7.谈谈你对“琴瑟友之”的“友”字的理解。 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她,把她当成知音、知己,和她相亲相爱。 8、对下列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说明淑女、君子在河滩幽会,营造一种幽静的氛围。 B、“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两句反复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反映了古代民歌的特色。 C、“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以行动来反映君子的深深思恋,十分生动形象。 D、“寤寐逑之”中的“寤”和“寐”分别指醒来和睡着,可见君子思恋之苦。 9、本诗所表现的内容是由爱情引起的相思之苦,运用的艺术手法是手法 10、结合你平常所学,谈谈你对文中“君子”“淑女”的理解。 君子淑女 11、诗中被后人常引用的名句是:,,,。

诗经两首《关雎》《蒹葭》

24《诗经》两首 ●出示目标 1、了解关于《诗经》的基本知识。 2、反复朗诵诗歌,理解诗歌中蕴涵的思想感情。 3、揣摩体会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 ●预习导学 新课导入 雎鸠啼鸣,荇菜参差,晨雾朦胧,芦苇飘荡……这一切,在心中荡漾爱意的恋人眼中,大概会更多一层温馨与幽怨吧?你听,他们各自为自己倾心的“淑女”“伊人”唱出了缠绵悱恻的情歌。 文体链接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又叫“国风”、“十五国风”,共160篇,为当时15个王国的土风民谣。风格清新质朴,民歌情调浓厚,多出自下层人民之手。“雅”是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31篇,主要用于统治者的朝会宴享,以歌功颂德为主;小雅74篇,多为贵族所作,表现当时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思想。“颂”是统治者用于宗庙祭祀的舞乐,包括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内容以颂扬为主。 《诗经》的艺术特点以写实为主,大多数作品是作者以自己的生活为素材,进行具体逼真的表现,很少有幻想、夸张的内容,即所谓“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其基本表现手法为“赋、比、兴”。 “赋”:陈述铺叙的意思。 “比”:就是比喻,对人或事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兴”: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唱的内容。 《诗经》的诗体格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时而重章叠句、反复咏唱。其语言生动传神,并时常运用叠字、双声、叠韵等修辞手法。 《诗经》的这些艺术特点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字词积累 《关雎》:雎(jū) 鸠(jiū)窈(yǎo) 窕(tiǎo) 逑(qiú)荇(xìng) 寤(wù) 寐(mèi) 芼(mào) 《蒹葭》:蒹葭(jiān jiā)溯洄(sùhuí)晞(xī)湄(méi)跻(jī)坻(chí)涘(sì)沚(zhǐ) ●合作探究 整体感知 初读两首诗歌,思考: 1、两首诗所吟唱的对象各是谁? 2、两首诗的大意各是什么? 【交流点拨】: 1、淑女;伊人 2、《关雎》:关雎鸟关关和唱,夜长长相思不断,在河心小小洲上。尽翻身直到天光。好姑娘苗苗条条,哥儿想和她成双。长和短水边荇莱,采荇人左采右采。水荇莱长短不齐,好姑娘苗苗条条,采荇菜左右东西。弹琴瑟迎她过来。好姑娘苗苗条条,追求她直到梦里。水荇莱长长短短,采荇人左拣右拣。追求她成了空想,好姑娘苗苗条条,睁眼想闭眼也想。娶她来钟鼓喧喧。

《蒹葭》《关雎》赏析

1、对下列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说明淑女、君子在河滩幽会,营造一种幽静的氛围。 B、“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两句反复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反映了古代民歌的特色。 C、“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以行动来反映君子的深深思恋,十分生动形象。 D、“寤寐逑之”中的“寤”和“寐”分别指醒来和睡着,可见君子思恋之苦。 2、对下列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这首诗讲述了一个小伙子追求心爱姑娘的经过,表达了纯真、深切的爱情 B.“窈窕淑女”指美好的女子。诗中指主人公心中的爱人。 C.“寤寐思服”表现了男主人公因追求不得而茶饭不思、寝具不安的状态,表现了男主人公对爱人的痴情。 D.全诗运用比兴手法,情真意切,生动感人;但反复咏唱显得啰嗦,语言不够凝练。 对下列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 ) A、《关雎》选自《诗经》,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常用“赋”、“比”、“兴”手法。 B、艺术手法主要上表现为“兴”和“重章叠句”。在情感特质上主要体现为以礼节情。小伙子虽然非常爱慕“淑女”,但是他没有让这种爱泛滥;虽然追求不到心上人而异常痛苦,但是他又能够自我排解这种痛苦,使情感始终没有超越伦体现出健康明朗的风格。 C关雎描写了一个青年小伙子,偷偷地爱上了一位姑娘那种单相思的动人情景。诗中的“君子”和“淑女”,为贵族“少爷”和“小姐”;诗中的“琴瑟”和“钟鼓”为贵族的专用品。D全诗运用比兴的表现手法,以物喻人,借景抒情,并以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艺术形式,充分表现了人们对于美满婚姻和幸福生活的追求和愿望。 5.选出对《关雎》赏析有误..的一项。(▲B )(2分) A.《关雎》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位女子的思念、追求的过程,表达了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 B. 全诗运用比兴手法,情真意切,生动感人;但反复咏唱显得啰嗦,语言不够凝练。 C.“寤寐思服”表现了男主人公因追求不得而思绪万千的状态,表现了男子对爱人的痴情。 D.“琴瑟友之”“钟鼓乐之”,写男子对未来的的设想,是他寤寐求其实现的愿望。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 这首诗现在一般认为是一首优美的爱情诗,“关雎”是以诗歌首句中的两个字作 为题目。 B 诗中第二章中重叠“悠哉”,形容小伙子心情舒畅,洋洋得意。 C 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表现为兴和重章叠句。 D “琴瑟”和“钟鼓”并非写实,是想像之词。 7、选出不正确的一项(C ) A.这首诗采用四言句式,从诗的内容看,一般认为是一首优美的爱情诗,孔子高度评价它“乐而石淫,哀而不伤”。 B.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主要表现为“兴”和“重章叠句”诗的第一章先用起兴开篇,描写水鸟情谊深挚,引起读者的相关联想,酝酿气氛。 C.这首诗诗题“关雎”取首句的两个字,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悠哉”叠用,表现出此时的小伙子心情舒畅,洋洋自得。 D.这首诗四、五节中表现小伙子在幻想中得到了心上人,欢喜之情溢于言表。但他的情感始终没有超越伦理的制约。体现了健康、文明的心态。其中“琴瑟”与“钟鼓”并非实写。

诗经两首《关雎》《蒹葭》知识点梳理

【文学常识】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按用途和音乐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的风是指各地方的民间歌谣,其中的雅大部分是贵族的宫廷音乐,其中的颂是周天子和诸侯用以祭祀宗庙的舞乐。 《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其中赋直陈其事;比喻叫比;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叫兴。 《诗经》表现手法分为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 《诗经》多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关雎】 关关雎(jū)鸠(jiū),在河之洲。 窈(yǎo)窕(tiǎo)淑女,君子好(hǎo)逑。 参差荇(xìng)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wù)寐(mèi)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zhǎn)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mào)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lè)之。 一、注释 (1)关关:雌雄两鸟的和鸣声。雎鸠:一种水鸟,亦名王雎,状类凫鹥,生有定偶,常并游。 (2)在河之洲:(雌雄雎鸠)在河中陆地上居住着。洲:河中沙洲。

(3)窈窕:文静美好的样子。淑:品德好。 (4)好逑(hǎoqiú):理想的配偶。逑,配偶。 (5)参差:长短不齐。荇(xìng)菜:一种水生植物,叶子略呈心形,浮在水面上,茎可以吃。 (6)左右流之:在船的左右两边捞。流,捞取。 (7)寤寐:这里指时时。寤(wù),醒时;寐,睡时。 (8)思:语助词。服:思念、牵挂。 (9)悠哉悠哉:意为“悠悠”,就是长。这句是说思念绵绵不断。 (10)友:亲近。 (11)辗(zhǎn):半转。反侧:侧身。 (12)钟鼓乐之:敲击钟鼓使他快乐。 (13)芼:择取。 (14)乐:同“悦”,娱悦。 二、参考译文 雎鸠关关在歌唱,在那河中沙洲上。文静美好的少女,小伙理想的伴侣。 参差不齐的荇菜,顺流两边去捞取。文静美好的少女,朝朝暮暮想追求。 追求没能如心愿,日夜心头在挂牵。长夜漫漫不到头,翻来覆去难成眠。 参差不齐的荇菜,两手左右去采摘。文静美好的少女,弹琴鼓瑟表爱慕。 参差不齐的荇菜,两边仔细来挑选。文静美好的少女,钟声换来她笑颜。 【蒹葭[jiān jiā]】 蒹葭(jiān jiā)苍苍,白露为霜。

《诗经》两首原文对照翻译《蒹葭》《关雎》

蒹葭 蒹葭(jiān jiā)苍苍,白露为霜。 河畔芦苇碧色苍苍,深秋白露凝结成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我那日思夜想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方。 溯(sù)洄(huí)从之,道阻且长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而又漫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的中央。 蒹葭萋萋(qī),白露未晞(xī)。 河畔芦苇一片茂盛,清晨露水尚未晒干。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méi)。 我那魂牵梦绕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边。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ī);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坎坷艰险难攀。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í)。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沙洲中间。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河畔芦苇更为繁茂,清晨白露依然逗留。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ì)。 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头。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迂回难走。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ǐ)。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中沙洲。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雎鸠关关在歌唱,在那河中小岛上。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善良美丽的少女,小伙理想的对象。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长长短短鲜荇菜,顺流两边去采收。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善良美丽的少女,朝朝暮暮想追求。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追求没能如心愿,日夜心头在挂牵。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长夜漫漫不到头,翻来复去难成眠。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长长短短鲜荇菜,两手左右去采摘。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善良美丽的少女,弹琴鼓瑟表爱慕。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长长短短鲜荇菜,两边仔细来挑选。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善良美丽的少女,钟声换来她笑颜.。

《关雎》《蒹葭》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2课】

《关雎》《蒹葭》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2课】 班级:姓名: 资料内容:【原文】【课下注释】【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赏析】【精品习题及答案】 一、★《关雎》 【原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 关关和鸣的雎鸠,栖息在河中的小洲。贤良美好的女子,是君子好的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忽左忽右把它摘取。贤良美好的女子,日日夜夜都想追求她。追求却没法得到,日日夜夜总思念她。绵绵不断的思念,叫人翻来覆去难入睡。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贤良美好的女子,弹琴鼓瑟来亲近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贤良美好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作者】 《诗经》,原称《诗》,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所以又叫《诗三百》。相传孔子曾整理过这些诗并用来传授弟子,后来被尊为儒家的经典之一,称为《诗经》。 《诗经》的“六义” 三大基本内容: “风”:指十五国风,是各地的民间歌谣。 “雅”:分大雅、小雅,大部分是贵族作品。

“颂”:是宗庙祭祀用的乐歌及史诗。 三大表现手法: “赋”:“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叙事抒情) “比”:“以彼物比此物也”。(比喻)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引出) 【背景】 周代由文、武奠基,成、康繁盛,昭、穆以后,国势渐衰。后来,厉王被逐,幽王被杀,平王东迁,进入春秋时期。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兼并,夷狄交侵,社会处于动荡不安之中。 周代设有采诗之官,每年春天,摇着木铎深入民间收集民间歌谣,把能够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给太师(负责音乐之官)谱曲,演唱给天子听,作为施政的参考。 反映周初至春秋中叶社会生活面貌的《诗经》,就整体而言,正是这五百年间中国社会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其中有先祖创业的颂歌,祭祀神鬼的乐章;也有贵族之间的宴饮交往,劳逸不均的怨愤;更有反映劳动、打猎、以及大量恋爱、婚姻、社会习俗方面的动人篇章。 周南指周以南之地,是周公旦的封地,即今河南西南部及湖北西北部一带。《周南》大多数诗是西周末年、东周初年的作品。其中第一篇《关雎》是有关爱情的诗篇。 【主题思想】 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表达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之情。 【赏析】 它是《诗经》的第一篇,而《诗经》是中国文学最古老的典籍。虽然从性质上判断,一些神话故事产生的年代应该还要早些,但作为书面记载,却是较迟的事情。所以差不多可以说,一翻开中国文学的历史,首先遇到的就是《关雎》。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