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鲁迅的美术观

鲁迅的美术观

鲁迅的美术观
鲁迅的美术观

早年的鲁迅谈美术,有篇重要文章叫《拟播布美术意见书》。发表的时间是1913年,正是他在教育部工作时期。鲁迅所说的美术,包括了五个内容:雕塑、绘画、文章、建筑、音乐。即今人所说的“艺术”。他借用了西洋人的看法,把美术视为娱性的非功利的存在,旨在强调心灵的净化与提升。故将其要素归结为三:一是天物,二曰理想,三为美化。用这三把尺子衡量中国遗产,就许多存在不在合格之列,他写道:

“刻玉之状为叶,髹漆之色乱金,似矣,而不得谓之美术。象齿方寸,文字千万,核桃一丸,台榭数重,精矣,而不得谓之美术。几案可以弛张,什器轻于携取,便于用矣,而不得谓之美术。太古之遗物,绝域之奇器,罕矣,而非必为美术。重碧大赤,陆离斑驳,以其戟刺,夺人目睛,艳矣,而非必为美术,此尤不可不辨者也。”

在现代的眼光看,旧中国的一些作品,精神层面出现了问题,难以引起心灵的愉悦。问题之一是过于实用的态度。意识被功利的东西压碎了。艺术固然是一种文化的表现,又能辅翼道德,但最终还是发扬真美,以娱人情,将人从俗界中脱离开来。人的意义,是从动物本能中走出,有爱美之心。但那美的存在,并非客体的简单复制;乃是糅进想象与爱意。将心从污浊里拯救于彼岸。这个看法和古希腊朴素的美学观有着逻辑上的联系,说其受到康德的某些影响也未尝不对。鲁迅后来的审美观从这里延伸开来,那是不错的。

尼采爱看血写的文字,钟情于飞腾的艺术,这在鲁迅的心里也投下了影子。他的审美观里,带一点灵动的、悲壮的气息。青年鲁迅喜欢尼采,这印记直到中年依然保存着。与尼采相似的一些诗人、艺术家,也是喜欢的。鲁迅说自己年轻时读过拜伦的作品,心神俱动。还看过拜伦的肖像画,也留下了好的印象。诗与画,如果能刺激出人的自我觉醒,有种新生的意志在,那是殊为有益的。可惜在中国人的作品里,看不到多少英雄而有人气的脸。反而倒是“天女散花图”、“黛玉葬花图”引人注意。鲁迅觉得士大夫与民众的审美眼光,是有病态的东西的。1924年,鲁迅在《论照相之类》一文中写到社会的艺术心理,不无讽刺意味。他说“中国的最伟大最永久的艺术是男人扮女人”。言外近乎矫饰,且多阴柔得别扭的病态相。相反,一些阳刚之美的艺术家,思想的图像则显得怪诞,并不使人关注:

“我所见的外国名伶美人的照相并不多,男扮女的照相没有见过,别的名人的照相见过几十张。托尔斯泰,伊孛生,罗丹都老了,尼采一脸凶相,勖本华尔一脸苦相,淮尔新穿上他那审美的衣装的时候,已经有点呆相了,而罗曼罗兰似乎带点怪气,戈尔基又简直像一个流氓。虽说都可以看出悲哀和苦斗的痕迹来罢,但总不如天女的…好?得明白”。

鲁迅写文章喜用反语,他用了讽刺的逻辑点画国人的欣赏水准,其实是刺痛了一些读者的。那时他把绘画、照相与诗是放在一个层面上加以考察的,印象是中国艺术在整体上爬在了地下,被一种浑浊的暗流驱使,灿烂的、神灵飞动的光泽被遮挡了。中国的艺术家需要一次洗脑,至少是一种换血,否则骨子里仍不过是子曰诗云之类的小玩艺。而这样的玩艺是没有出息的。

在教育部工作的那几年里,鲁迅开始有意在美育上用心。第一是输来洋人的作品,开阔大家的眼界。其二是倡议建立美术馆,以陈列天下珍品。其三是建立奖励机制,助艺术精品的流布。其四成立研究机构,使那些伟力的作品得以认识与解析。上述几个设想,只是那时他文化视野的一部分。他还在文物保护、报刊编辑等方面,多有见识。北京最早的图书馆、博物馆、公园的建立,他付出的心

血也是世人皆知的。

我觉得鲁迅的生命里,透出的是真人的气概。如果细品鲁迅的书,发现他对文字、线条、色彩的敏感,是超常的。人的一言一行,一吟一咏,本可千姿万态,呈精妙之姿。而中国却千人一面,了无生气,连一点点粗俗的性灵之光也滑落到暗色里了。鲁迅厌恶中国园林中的小家碧玉及书画里的经学气。他的血气蒸腾,常常高悬于天幕之中,有驰跨纵横的潇洒。喜看大漠惊沙,也留连惊涛之魂。著文时神色幽默,玩天下于股掌之中。艺术者,乃人的天性与神思的互动。得之于天地之气,又出自于神灵之谷,于是高蹈于江湖之上、绿林之野。我们看先生的文章,其大美之处,在于放自我于囚牢之外,得真的大自在。千百年间,国人一直住在笼子里,而他却飞到旷野里去了。

鲁迅的小说和思想启蒙

第一讲鲁迅的小说和思想启蒙 授课教师:黄乐琴 鲁迅的小说,我们想重点讲两篇——《狂人日记》(1917年)和《阿Q正传》(1921年),这中间相差了四年。要了解这两部小说的意义,我们先要了解鲁迅在创作这两部小说前的心态。他当时居住在北京,心态是非常的寂寞和无聊的,这来源于他几个方面的人生的失败。首先,是他看到了革命的失败。他在南京矿务学堂读书时感受到了革命的思潮,特别是赫胥里的进化论影响,产生了进行社会革命的强烈愿望,推翻当时黑暗的社会。但是革命他当时心存激烈振奋的思想,自号“ga剑生”“戎马书生”,这是当时时代精神的体现。但是革命总是失败,是一个循环复辟的过程,所以他此时对革命有一种失望。其次,是思想启蒙的失败。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感受到一个社会的发展不仅需要改变社会的面貌,更重要的是要使国人的精神面貌为之一新,其中以“幻灯片事件”对他的影响最大。他认为改造国民的精神,首先要文艺救国,试验了《新生》杂志和翻译《域外小说集》,但都遭到了失败。再次,是婚姻失败和兄弟失和给他造成的人生的创伤。他与发妻朱安十几年行同陌路的生活,以及与弟弟周作人的不和给他造成了严重的打击,使他更深地感受到人生的寂寞和无聊。 他在《呐喊·自序》中自述无人呼应的寂寞“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呵,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他在北京度过了整整十多年抄古碑,校古籍的寂寞生活后,终于开始了文学创作。《新青年》的发起人之一钱玄同劝说鲁迅和他们一道用文艺唤起民众,引发了著名的“铁屋子之争”,他被钱“毁坏这铁屋子的希望所感染”。在这种情况下,鲁迅创作了他的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叫出了“吃人”的声音,震撼了文坛。而创作于1921年的《阿Q正传》使人们从阿Q身上看到了自己,再次震撼了文坛。 第一节鲁迅小说创作的政治、文化背景 一创作背景 (一)首先来自于西方科学,主要是人的两次发现。 1 牛顿力学的发现,带来了人的第一次发现。 牛顿力学产生于15世纪中叶到16世纪,他发现了人类能够认识自然、把握自然,改造自然的巨大能力,人的价值和尊严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世界的哲学观也从“上帝中心论”转移到“人类中心论”,这是人的第一次发现。 2 人的第二次发现与量子物理学、非理性哲学产生有关。 16世纪末,随着量子物理学的出现和非理性哲学的发现,人们对人类的理性万能、人类中心论产生了怀疑,导致了非理性哲学的盛行以及人的第二次发现。具体说来,首先是量子物理学的产生导致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从宏观进入到微观世界,人类对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希望破灭了,人不再是宇宙的中心和万物的中心。第二点是非理性哲学的重要人物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的出现,强调人都是利己主义者,人的生活意志难以满足,人生充满了痛苦,所以人不再是完美无缺天使,而一半是天使一半是恶魔。第三跟这个联系的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打开了人内心的神秘之门。本我是本能;自我节介于理性和非理性之间,已经具有理性但不否定本能的要求;超我是最高级的,代表了理想、良知、秩序,是社会理性的象征。 (二)西方的民主、科学产生的同时,中国的专制还在继续。

七下美术教案

美术教案 (七年级下学期) 孙 倩 大沙坝仡佬族侗族乡九年制学校 第一单元《红色记忆》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美术与情感,美术与时代,美术与历史等方面的关系,从而更深刻地理解美术的社会功能。 2、用美术语言描述美术作品。 3、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革命历史题材美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分析 难点:革命历史题材美术作品的人文内涵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学会用美术语言描述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教学重难点:学会分析美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及人文内涵 课前准备: (学生)美术常规课本 (教师)课件及相关图片 三、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1)放映人民英雄纪念碑,引出其中三幅巨大的汉白玉浮雕《虎门销烟》《抗日游击战》《胜利渡长江解放中国》 问:“你能说出这几幅雕塑各自表现什么历史事件?”教师简要讲述,带动学生对历史革命的红色情绪,引入新课《红色记忆》 2、深入理解 1)放映《开国大典》视频,引导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再放映历史照片中的《开国大典》,影视剧中的《开国大典》,最后引入董希文创作的油画作品《开国大典》 2)举例分析《开国大典》,教师引导学生用美术语言分析作品 构图上:(1)左实右虚(2)主体人物突出 色彩上:(1)西方油画和中国传统工笔重彩结合 (2)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绘画 3)引导学生自主尝试从色彩,构图等方面去欣赏《启航》、《占领总统府》 4)将三幅作品结合,提问这三幅画的视觉中心在哪里?画家为何这么处理?引导学生思考整理革命历史题材美术作品的基本创作内容,创作手法,并强调作品中要突出重点,强化视觉中心。 3、分析讨论,层层深入 1)放映《太行山铁壁》《狼牙山五壮士》问:画家采用了什么样构图?画面产生什么气氛?对人塑造又产生哪些影响? 2)放映《支柱》《艰苦岁月》问艺术家为何会选择这样的场景表现战争,你可体会艺术家的独具匠心的创作么? 引导学生从作品的构图、情感、题材去分析作品。 4、欣赏评述 通过《母亲》和《血衣》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综合评述的方法。 第二单元《鲁迅与美术》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鲁迅与美术的关系 2)能用多种美术手法表现鲁迅的作品 3)进一步了解鲁迅作品的精神并思考鲁迅与当下社会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鲁迅和美术的渊源,学习鲁迅精神的内涵,了解鲁迅的装帧艺术以及与中国现代版画艺术的关系。学会欣赏解读版画的重要表现语言和手段,培养综合探索的能力。 难点:领悟鲁迅精神的真正内核,提高探索与实践的能力。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初步了解鲁迅与美术的关系,欣赏鲁迅的书籍装帧作品并尝试用美术语言去分析理解。 教学重难点:了解鲁迅的装帧艺术/用美术语言去分析理解。 三、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学生)常规作图工具 (教师)多媒体课件 1、创设情境,感受印象中的鲁迅

鲁迅与美术教案

鲁迅与美术教案 【篇一:走进美术教案1】 厚德树人笃学致用 ****************************************************************** 遵义师范学院(教案) 教案题目:走进美术 系别美术学院 专业美术教育学 年级 10级 姓名杨贝 学号 10411202009 指导教师古玉 时间 2013年3月 走近美术(教案) 一、课题:《走近美术》 二、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七年级上册第一课,属于“欣赏评述”领域的知识。 三、课时:二课时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有关优秀美术作品的图片及ppt课件 2.学生准备:自己喜欢的图片 五、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美术的主要门类以及其艺术特点。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美术欣赏的入门知识以后学生能提高视觉感受和欣赏美术作品。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感受分析各种美术作品,提高美术鉴赏的能力,学会初步鉴赏各类美术作品。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理解各类美术作品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情和文化内涵以及审美趣味。从而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提高其精神境界和艺术素质及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六、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美术的主要门类中的国画和油画及其艺术特点 和区别。难点:掌握美术的类别及不同角度的分类进行初步鉴赏各 类美术作品 七、教学方法:运用讲授法、比较法、提问法,等。 八、教学过程: 同学们,大家好!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杨贝,大家可以叫我杨 老师。这学期将由我担任大家的美术课老师,首先恭喜大家升到初一,到了新的学校,结交了新的朋友。新的学期,新的起点,希望 能与大家一起学的开心,玩的愉快!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近美术吧! 1、导入:同学们,你们心中的美术课是什么样的呢?对我们小学已 经接触到了美术课,学习了绘画,手工制作,剪纸等等,美术=绘画吗?想不想知道美术到底有哪些分类呢?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归纳一下吧。 美术的主要门类:绘画、雕塑、设计、工艺、建筑、书法、篆刻、新 媒体艺术等八个主要门类。下面就有老师一一给你们讲解一下。 打开课本第2页,(讨论)对比欣赏油画《父亲》与国画《粒粒皆 辛苦》,两幅画同样是表现农民形象,但它们也存在一些不同之处,思考: (1)、所用的材料和表现形式有何不同? (2)、谈谈对这两幅画的感受。 《父亲》是油画,十分逼真,写真,十分精致,细到汗珠和刀刻一 般的皱纹,构图饱满; 2、《粒粒皆辛苦》是中国画,简洁,以线勾勒人物,构图留有空白,给人以想 象空间。 3、今天我们就《走近美术》,了解绘画不同种类的特点和区别(1)、中国画:中国画简称国画,一般是指用毛笔在宣纸或绢、帛上,用墨和国画颜料所画的水墨画、淡彩画、重彩画等。 a、从材料上可分为水墨画、淡彩画、重彩画 b、出示材料、宣纸、毛笔、中国画颜料,让学生上来体会一下 c、认识中国画颜料分为石色——有一定的覆盖能力,水色——透明。 d、从表现形式上可分为写意如《粒粒皆辛苦》和工笔《鸳鸯戏水》。(比较两幅画在艺术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e、从题材上分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

鲁迅与美术(1)

课题:《鲁迅与美术》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鲁迅与美术的关系 2)能用多种美术手法表现鲁迅的作品 3)进一步了解鲁迅作品的精神并思考鲁迅与当下社会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鲁迅和美术的渊源,学习鲁迅精神的内涵,了解鲁迅的装帧艺术以及与中国现代版画艺术的关系。学会欣赏解读版画的重要表现语言和手段,培养综合探索的能力。 难点:领悟鲁迅精神的真正内核,提高探索与实践的能力。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初步了解鲁迅与美术的关系,欣赏鲁迅的书籍装帧作品并尝试用美术语言去分析理解。 教学重难点:了解鲁迅的装帧艺术,用美术语言去分析理解。 三: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学生)常规作图工具 (教师)多媒体课件 1、创设情境,感受印象中的鲁迅 1)放PPT《百草园与三味书屋》的文字片段(学生在语文课上已学)提问:你心目中的鲁迅是一位怎样的人? 2)教师简介鲁迅(文学中的鲁迅)并为引出一个“艺术家的鲁迅”形象做铺垫 2、深入了解,发现另一个鲁迅 1)介绍鲁迅与美术的渊源,并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中鲁迅设计的图像标记(如“火鸟”“猫头鹰”等) 2)以北大校徽为例,让学生分析其特征和意义,从而引出鲁迅和美术的关系。 注:“北大”代表天圆地方和北大学子的思想自由,兼收并蓄 象形之意:代表三人(人民,人本,人文,实则为之所以为人民大学)上面两人坐于下面第三人肩上,各代表文科,理科,下面为广大人民群众,代表人民群众依附性,同时也代表老师,学生,人民大众团结一心,共同建设中国,突显了学校办学理念:即以人为本。 3)欣赏并解读鲁迅装帧设计的书籍作品 A:以字为主的“素封面”:取《呐喊》为例,引导学生欣赏理解(结合课本找出相同设计形式的素封面) B:以汉代石刻图案的古雅形式:以《国学季刊》为例,引导学生欣赏解读C:采用插图做封面的装帧设计,以“铁烈”为例,引导学生欣赏解读。 D:喜欢在版式上留出很宽的天地头,并喜用毛边装“自称毛边党”,也喜用线装外国画集“旧瓶装新酒” 4)课堂延伸,深入理解 1)请学生分析一下鲁迅的装帧设计特点 2)教师总结

鲁迅美术学院历年美术校考试题

鲁迅美术学院2018年美术校考考题 辽宁考点 素描考题:男青年半身像写生。 色彩考题:创意色彩,盆栽一个,透明剥离力被一个,睡觉婴儿石膏像一个,勺子一个。 速写考题:场景默写,运动会。 (成都考点) 素描考题:半身像男青年写生, 色彩考题:提供照片,塑料杯,勺子,一个婴儿躺着形状的工艺品,一个植物盆。速写考题:四开场景速写默写,运动会,要有三个人。 鲁迅美术学院2018年设计类校考考题(省外考生) 考点信息:沈阳、桂林、太原、兰州、郑州、杭州、成都考点 小时2人像产品设计模型、一个漏斗、一把锤子。时间::素描静 物.

创意色彩:一个放盘子的陶罐、一个茶壶、一个仙人球盆景、一个玩具模型 创意设计:《数字化生活》 要求:

一、用下面提供的基本素材组成一幅彩色装饰画面。 1、外卖小哥(必选) 2、共享单车、二维码、表情包、游戏柄、无人机、VR眼镜(任选其中三个) 二、尺寸:24cm×30cm 三、画面中不允许出现汉英等文字 ) 黑白除外(四、限用五种以下颜色. 五、限用水粉、水彩、马克笔表现六、横式使用试卷,条码在左侧。 时间:3小时 鲁迅美术学院2017年美术考题 设计类考题 省外考试第一场: 素描:半身人物像写生 色彩:食盒,水烟壶,马形布偶,某种透明酒瓶

速写:劳务市场 第二场:素描:2小时,满分75分某种水壶,钳子,青椒【,4K】 色彩: 】4K分,75小时,满分2旱冰鞋,围巾,报纸 【.

创意设计: 分】150小时,满分3题目:《经典与自然》【.

沈阳校区考题 沈阳第一场: 素描:男青年 色彩:老式听筒电话,白瓷器的酱油桶,变了形的奶瓶,七星瓢虫的小摆件速写:以美术馆为背景2女1男为画面场景的场景速写 第二场: :几何体素描 色彩:书、电熨斗、提包、盛满水的杯子。 创意设计:风筝与屋檐 大连校区考题 素描:青铜鼎,扇子,青铜铲形币,串 珠.

鲁迅与版画反思

鲁迅与美术教学反思 《鲁迅与美术》这一课属于欣赏与评述以及综合探索这样一个领域,通过对鲁迅美术作品的欣赏以及鲁迅对版画兴起的贡献,了解鲁迅与美术的渊源,学习鲁迅精神内涵。了解鲁迅的装帧艺术以及与中国现代版画的关系。学会欣赏、解读版画的主要语言,培养综合探索的能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一方面让学生对鲁迅有新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爱好。更深刻的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另一方面,通过作业实践,开发学生的创意能力,思维能力。 课堂以两个抢答题(1,学生观看视频,让他们猜这是属于美术哪个种类?2,版画最早产生于哪个国家?)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感知认识版画的相关知识,为本节课对于版画的欣赏和理解做好铺垫。然后让学生认识鲁迅做为中国版画兴起的引领者,他所做的事,加深学生对鲁迅的认识,主要是激发他们的人文情怀和爱国情怀。接着让学生认识鲁迅所推崇的德国版画家珂勒惠支,欣赏评述其作品,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力,观察力,想象力。最后明确什么是版画,版画的制作过程,版画与其他绘画的不同艺术形式,感受木味和刀味。作业:让学生创作一幅版画稿。让学生学以致用,培养他们的探索力和思维能力。 课后,经过反思,我觉得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 1、版画这一绘画种类对于学生来说太陌生,对于乡镇学生更是个难点。在欣赏与理解上还欠缺一些,版画的制作过程,版画的独特的美,

都是不太好理解的。如果能再讲解详细点就更能帮助学生理解了。 2、学生活动时间相对不足,和预设有一定的差距, 3、因为材料工具有限,学生不能体验版画创作过程,这一点非常遗憾。如能在这点上改进就更能让学生体会版画了。 4、通过手绘版画稿让学生创作设计版画,这个环节过高的估计孩子们地理解能力,使得孩子没有很快的完成我的设想。学生创作的作品还是无法深刻的表现版画的味道 5、其实我知道每一堂美术课生成的东西远远比预设的要多的多,在课堂生成时把握的不够即使、不够理想。 6、教学语言有待于进一步简练和提高。

鲁迅与美术 教案

课题:鲁迅与美术 课型:欣赏评述
1.初步了解鲁迅与美术的关系。
教学 2.能用多种美术手法表现鲁迅的作品。 目标 3.进一步了解鲁迅作品的精神并思考鲁迅与当下社会的关系。
教学重点:了解鲁迅与美术的袁媛,学习鲁迅精神的内涵。
教学难点:领悟鲁迅精神的真正内核,提高探索与实践能力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感受评价 1.教师播放纪录片《先生鲁迅》片段,让学生感知鲁迅的形象。 2.让学生说说阅读鲁迅的作品有什么体会感受。 3.在欣赏评述中归纳鲁迅的相貌特征与精神气质。
二、新课讲授: (一)加深理解,感知“艺术家”鲁迅
1.出示课件,欣赏鲁迅的早期美术作品。 2.请学生谈谈看过鲁迅的早期美术作品后,对鲁迅有了什么新 的认识? (二)理解分析,欣赏评述
1.欣赏鲁迅装帧设计的书籍作品 2.请学生归纳鲁迅的装帧设计有什么特点?教师点评总结 3.课件展示鲁迅作品中的任务版画形象,提问:“你知道这是 哪种美术类型吗?” 4.教师介绍鲁迅不仅是文学家,而且也是中国现代版画的倡导 者,随后展示鲁迅所推介的德国女版画家珂勒惠支的版画作品。 5.出示鲁迅参与木刻讲习班的图片。说明鲁迅与新兴木刻运动 的关系,教师介绍木刻的过程。 三、欣赏品评,激发创意。 1.欣赏艺术家创作的以鲁迅作品为主题的版画并做评价。 2.教师展示与鲁迅的作品主题相关的图片资料。(如电影角色 剧照、鲁迅不同时期的肖像照等。) 四、巩固新知,课外拓展。 1.要求学生从多种途径收集有关鲁迅与美术的资料,制作有关
备注

“艺术家”鲁迅的专题板报。 2.以鲁迅作品为题材,进行书籍封面设计,体会鲁迅精神。
五、课后延伸,课外拓展。本课小结,宣布下课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北大校徽竟是鲁迅设计的,他可是美术全才

北大校徽竟是鲁迅设计的,他可是美术全才 鲁迅先生在众多回忆鲁迅的文章中,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是写得尤为真挚自然的名篇。其中讲到某一日,萧红穿了新裙子来鲁迅家,讨教先生的意见,鲁迅说她用红上衣配咖啡色格子裙显得太浑浊,继而发了一通评论:“人瘦不要穿黑衣裳,人胖不要穿白衣裳;脚长的女人一定要穿黑鞋子,脚短就一定要穿白鞋子;方格子的衣裳胖人不能穿……”萧红于是问:“周先生怎么也晓得女人穿衣裳的这些事情呢?”鲁迅答曰:“看过书的,关于美学的。”“什么时候看的……”“大概是在日本读书的时候……”在日本留学期间的鲁迅此番鲜活的对话至今读来仍忍俊不禁。实际上,鲁迅对美学或曰美术颇有研究。鲁迅爱买书,据学者统计,从他到北京工作至逝世的25年间,收入的1/10都用来购书,位列家用、购房后的第三大开销。鲁迅的书账也记得格外详细,在他庞杂的书单中,美术相关书籍约占每年购藏的1/5。收藏家鲁迅周氏兄弟长大后先后负笈东瀛。明治时期的日本处于艺术西化风潮兴盛、现代美术制度确立的时期,鲁迅在日本大量接触西洋美术,开始有意识地收集画谱。鲁迅向来对图像的功能十分敏感,1906年直接触动他弃医从文的,并非文学,正是“关于战事的画片”上麻木的中国人。1908年他和周作人、许寿裳等一起筹划创办介绍外国文学和美术的刊物《新生》,

虽然《新生》最后因“资本逃走了”而夭折,但那时鲁迅就计 划“准备利用图画做宣传工具了”。1912年,鲁迅受教育总长蔡元培之邀北上京城,被聘为教育部佥事、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主管美术馆、博物院、图书馆等事宜。除了有同乡这层关系,蔡元培也略知鲁迅对美学美育富有心得,他毕生注重美育,提倡“美育代宗教”,但时人能体会的非常少。蔡 元培指派鲁迅到教育部暑期演讲会讲授《美术略论》,鲁迅 日记中记载一共演讲了5次,不过听众多则二十几人,少则几人,有次他冒大雨赴约,结果一个人也没来。局面如此惨淡,也没让他完全挫败,鲁迅在1914年还组织开办了中国 第一次儿童艺术博览会,并择优作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参展。鲁迅与萧伯纳、蔡元培合影鲁迅的公务员生涯长达14年, 过得并不很开心。他刚到北京的头几个月,蔡元培就被迫辞职,新任总长范源濂用道德教育代替了美育课,鲁迅对此愤愤道:“闻临时教育会议竟删美育,此种豚犬,可怜可怜!” 教育部的差事是个闲职,鲁迅在日记中写“枯坐终日,极无聊赖”。为了不白白浪费时间,鲁迅开始搞收藏,那时琉璃厂还叫“留黎厂”,他一有空就饶有兴味地去淘宝,搜集了不少金 石拓片、碑帖、版画、古钱币,甚至古砖,并辑校《嵇康集》等古籍。民初乱象发展到袁世凯决计称帝时,政治空气日益紧张窒息。抄古碑成了鲁迅逃避世事浊恶、麻醉自我的一种方式。设计家鲁迅鲁迅与美术青年交流时自谦不懂画,在给

美术与鲁迅的启蒙思想

鲁迅一生与美术绘画有不解之缘,这是人所共知的。他从小爱好美术,痴迷于绘画,青年时代的鲁迅对书法金石、墓志碑拓、石窟造像、中国绘画和西洋美术等均有浓厚兴趣,且有广泛的涉猎。我们从鲁迅的日记中可以发现,在他历年购买书籍的帐单中,美术类图书占了很大的比重,其中画册又占较大比例。尤为突出的是在一九一二年,鲁迅当年购书帐单显示,美术类图书竟占购书总量的百分之三十左右。 鲁迅还钻研美术史理论,早在20世纪一十年代便大力传播新的美术思想,在他似乎除了兴趣之外,是把新美术的启蒙作为他的思想文化启蒙工作的一个部分来看待的,如在鲁迅一九一二年壬子日记中,就有(六月)“二十一日,下午四时赴夏期讲演会演说《美术略论》,听者约三十人,中途退去五六人”。的记述,此后类似的演讲还有多次。鲁迅在整理自己收藏的画册和绘画作品时还亲自动手绘画,一九一二年六月六日,“下午雨。得二弟信,三十日发。夜补绘《於越三不朽图》阙叶三枚”。鲁迅的一生不遗余力地介绍西方美术,推动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他对中国木刻版画艺术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鲁迅毕竟不是一位画家,也非真正意义上的美术家,他之浸淫于美术,热爱、鼓吹、推动中国新美术的原因,除了个人的爱好之外,更多地是看到了美术对于改造国民性的影响,美术在思想文化启蒙方面的作用,同时也看重进步的新美术在批判揭露旧世界方面的意义。 美术在鲁迅的眼中,首先是具有不可替代的启蒙作用的。他自幼即爱绘画,然而他的童年,却生活在一个充满晦暗的封建文化氛围的年代。从鲁迅的回忆自述中可以看到,唯有自发接触到的美术这种艺术形式,才是闪现着微弱的人性之光的东西。他并不太喜欢幼年时的保姆阿长,幼年时那些稀奇古怪的习俗和规矩,在他看来“都是些烦恼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而阿长给他讲述长毛将女人掳去,脱了裤子站在城墙上一字排开,以污秽驱赶阻挡敌人枪炮的故事,更是愚昧荒诞。童年的鲁迅最大的乐趣就是到一个远房叔祖处观摩《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最吸引他的是《绘图山海经》。人面兽头、九头蛇、三脚鸟、生着翅膀的人等图画令他流连忘返,然而欣赏的机会并不多。他便想用压岁钱自己买一部,却又买不到。因此“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来,我就记得绘画的《山海经》”。(引文同上)于是一本绘画的《山海经》彻底改变了他对阿长的态度,当阿长为他买来绘画的《山海经》时,鲁迅记述道:“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的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他因此对阿长——一个为他带来最大的快乐的人——充满着怀念感激:“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的怀里永安她的灵魂!”(引文同上)美术在鲁迅看来就是一种快乐和美的启蒙艺术,它能给生活在荒凉愚昧的文化环境中的儿童带来快乐、幸福,启迪他的人的性灵。这是对美术的启蒙作用的充分肯定,同时又是对封建的文化的批判和否定。 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作者回忆批判了腐朽的封建文化教育对儿童的束缚、戗害,对人的天性的压抑与扼杀。与游戏、自然界的动植物等东西一起,绘画是作为与传统的文化教育相对立的启蒙元素出现在文章中的。与枯燥、了无生气的,陈腐刻板的封建文化教育相比,生动鲜活的自然界、充满情趣的绘画,才给了他幼小心灵以最初的美的熏陶,给了他无比的快乐。“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我们是很相宜的。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画画儿,

启蒙的断裂与传承_以鲁迅早期的启蒙思想为例

2009年12月第4期 外语艺术教育研究 Educati onal Research on Foreign Languages &A rts Dec .2009No .4  启蒙的断裂与传承 ———以鲁迅早期的启蒙思想为例 陈 莉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工商管理系,广东 广州 510650) 摘 要:启蒙主义思潮在现代中国产生着重大影响,随着启蒙思潮的新旧更替,从鲁迅《摩罗诗力说》 中的“摩罗”到“抵抗的知识分子”,启蒙的内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变化中既有复杂的“断裂”,也有贯穿批判精神的“传承”。知识分子们肩负着启蒙思想不断前行。 关键词:鲁迅;启蒙;断裂;传承 作者简介:陈莉(19812),女,广西北海人,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助教、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学艺术。 启蒙主义这一源于西方的学说和思潮在现代 中国开花并嫁接出新的果实,为五四启蒙运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世纪文学的现代知识分子话语是在世纪之交的思想启蒙运动中萌芽的,鲁迅早期的启蒙思想与严复、梁启超等人的文化活动为其奠定了思想基础,并使其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立的话语空间。 一 启蒙主义思想影响着鲁迅的早期思想,他的《摩罗诗力说》无疑是中国近代以来最具有启蒙思想的论作之一。《摩罗诗力说》的启蒙主义立场,具有巨大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鲁迅在该文中系统介绍、评论了欧洲近代的“摩罗”,从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出鲁迅早期的启蒙思想,还可以看出鲁迅肩负知识分子的启蒙责任。相对于一般的革命民主主义的启蒙者而言,鲁迅更注重人精神力量的作用,更强调启发觉悟解放思想对于救国救民的重要性。从社会进步的意义上来说,精神革新对于一个民族或群体的生存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而从人格塑造的意义上来说,鲁迅独特的人格姿态对于现代知识分子的角色扮演也具有重要的启示。 (一)“个”与“群”糅合的摩罗精神鲁迅推崇“摩罗”,他们具有强烈的个性主义色彩,反抗专制的束缚,而这又常常是和个性解放的要求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八位“摩罗”诗人都是孤军奋战的英雄,愤世嫉俗,张扬个性以 至不为时人所容。拜伦“重独立而爱自 繇”[1](P80) ,“……所通常抗,所向必机贵力而尚强,尊己而好战,其战复不如野兽为独立自由人 道也……”[1](P81) ,雪莱则“时既艰危,性复狷介,也不彼爱,而彼亦不爱世,人不容彼,而彼 亦不容人”[1](P83) 。 鲁迅在谈及拜伦“重独立而爱自繇”的同时,又指出:“苟奴隶立其前,必衷悲而疾视, 衷悲所以哀其不幸,疾视所以怒其不争。”[1](P80)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既是拜伦对劳苦大众的情感态度,也是鲁迅根据自己的切身经历和人生体验而发出的对“病态社会不幸的人们”的深切感叹。这种感叹植根于鲁迅的启蒙主义思想,其思想中摩罗式的崇高人性主义、个人主义中隐含着深深的民族和群体的思想,“个”之中隐含着“群”的意识,“个”是“群”中之“个”,“群”是“个”的根基。 “欲扬宗邦之真大,首在审已,亦必知人, 比较既周,爰生自觉”[1](P81) ,“审已”是为了“扬宗邦”。“稽求既往,相度方来”、“取今复古,别立新宗”是“为今计”。在《文化偏至论》中鲁迅提出的“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 数”[1](P46) 代表了其早期的个人主义思想。他对“个人”的认肯,是他认识到人类精神发展的不平等,“荡无高卑”的平等理想是对“个人特殊之性”的漠视。鲁迅强调个性的重要是看到了蔑视个性的平等主义致使整个社会精神水平下降,最终“全体以沦于凡庸”。“人既发扬踔厉矣,则

鲁迅的美术观

早年的鲁迅谈美术,有篇重要文章叫《拟播布美术意见书》。发表的时间是1913年,正是他在教育部工作时期。鲁迅所说的美术,包括了五个内容:雕塑、绘画、文章、建筑、音乐。即今人所说的“艺术”。他借用了西洋人的看法,把美术视为娱性的非功利的存在,旨在强调心灵的净化与提升。故将其要素归结为三:一是天物,二曰理想,三为美化。用这三把尺子衡量中国遗产,就许多存在不在合格之列,他写道: “刻玉之状为叶,髹漆之色乱金,似矣,而不得谓之美术。象齿方寸,文字千万,核桃一丸,台榭数重,精矣,而不得谓之美术。几案可以弛张,什器轻于携取,便于用矣,而不得谓之美术。太古之遗物,绝域之奇器,罕矣,而非必为美术。重碧大赤,陆离斑驳,以其戟刺,夺人目睛,艳矣,而非必为美术,此尤不可不辨者也。” 在现代的眼光看,旧中国的一些作品,精神层面出现了问题,难以引起心灵的愉悦。问题之一是过于实用的态度。意识被功利的东西压碎了。艺术固然是一种文化的表现,又能辅翼道德,但最终还是发扬真美,以娱人情,将人从俗界中脱离开来。人的意义,是从动物本能中走出,有爱美之心。但那美的存在,并非客体的简单复制;乃是糅进想象与爱意。将心从污浊里拯救于彼岸。这个看法和古希腊朴素的美学观有着逻辑上的联系,说其受到康德的某些影响也未尝不对。鲁迅后来的审美观从这里延伸开来,那是不错的。 尼采爱看血写的文字,钟情于飞腾的艺术,这在鲁迅的心里也投下了影子。他的审美观里,带一点灵动的、悲壮的气息。青年鲁迅喜欢尼采,这印记直到中年依然保存着。与尼采相似的一些诗人、艺术家,也是喜欢的。鲁迅说自己年轻时读过拜伦的作品,心神俱动。还看过拜伦的肖像画,也留下了好的印象。诗与画,如果能刺激出人的自我觉醒,有种新生的意志在,那是殊为有益的。可惜在中国人的作品里,看不到多少英雄而有人气的脸。反而倒是“天女散花图”、“黛玉葬花图”引人注意。鲁迅觉得士大夫与民众的审美眼光,是有病态的东西的。1924年,鲁迅在《论照相之类》一文中写到社会的艺术心理,不无讽刺意味。他说“中国的最伟大最永久的艺术是男人扮女人”。言外近乎矫饰,且多阴柔得别扭的病态相。相反,一些阳刚之美的艺术家,思想的图像则显得怪诞,并不使人关注: “我所见的外国名伶美人的照相并不多,男扮女的照相没有见过,别的名人的照相见过几十张。托尔斯泰,伊孛生,罗丹都老了,尼采一脸凶相,勖本华尔一脸苦相,淮尔新穿上他那审美的衣装的时候,已经有点呆相了,而罗曼罗兰似乎带点怪气,戈尔基又简直像一个流氓。虽说都可以看出悲哀和苦斗的痕迹来罢,但总不如天女的…好?得明白”。 鲁迅写文章喜用反语,他用了讽刺的逻辑点画国人的欣赏水准,其实是刺痛了一些读者的。那时他把绘画、照相与诗是放在一个层面上加以考察的,印象是中国艺术在整体上爬在了地下,被一种浑浊的暗流驱使,灿烂的、神灵飞动的光泽被遮挡了。中国的艺术家需要一次洗脑,至少是一种换血,否则骨子里仍不过是子曰诗云之类的小玩艺。而这样的玩艺是没有出息的。 在教育部工作的那几年里,鲁迅开始有意在美育上用心。第一是输来洋人的作品,开阔大家的眼界。其二是倡议建立美术馆,以陈列天下珍品。其三是建立奖励机制,助艺术精品的流布。其四成立研究机构,使那些伟力的作品得以认识与解析。上述几个设想,只是那时他文化视野的一部分。他还在文物保护、报刊编辑等方面,多有见识。北京最早的图书馆、博物馆、公园的建立,他付出的心

鲁迅美术学院历年考题(-年)

鲁迅美术学院历年考题(2009-2016年)2016年鲁美考题汇总 考点信息:广州考点(设计类) 结构素描:2朵牡丹花,旧式电话 设计色彩:20个人一张图片轮流看;然后默写:里面有玻璃壶,陶罐,纸巾盒,安全帽,锤子,装有螺丝刀等工具的工具袋; 摄影考题: 构图内容:在教堂外的木台阶上,一个木制长条椅,一双皮靴子,一只长笛,一束花。 考试要求:①在不少于构图内容所提供的物品和数量的前提下,完成四副不同的构图画面,画面尺寸约为18CM×14CM,构图不可雷。②可适当添加物品、环境等因素。③可考虑光线效果、黑白灰关系、空间关系等因素。④横式使用试卷。⑤画面采用单色完成,限用铅笔或炭笔。 考点信息:大连校区(本科招生) 创意设计: 考点信息:杭州考点(设计类)

结构素描(2小时):如右图 创意色彩(静物(2小时):如右图 创意设计(3小时):收集中 考点信息:沈阳考点 素描考题:人物全身像 考点信息:天津、长春考点(设计类)结构素描:

创意色彩:

设计考题:牛仔裤与玫瑰花 2015年鲁美考题汇总 鲁美省外北京、杭州考点 素描考题:男模特半身像写生 色彩考题:铁壶,玻璃茶壶,盆栽,两个橙子,一块橘子,5个草莓。 速写考题:回家,在候车厅,两人为主体。 设计:主题是“健”,鞋作为主体。 鲁美省外长沙、郑州考点 素描考题:男模特半身像写生 色彩考题:铜锅,玻璃水壶,鱼和菠萝 速写考题:两个环卫工人在扫地 设计:主体物是吸尘器 鲁美省外长春考点 素描考题:男模特半身像写生 色彩考题:铜火锅.陶罐.玻璃杯.蔬菜若干 速写考题:场景速写(公交车站两个人物刻画) 设计:以自行车为元素进行设计创作 2014年考题 辽宁考点 素描考题:4开男青年半身带手写生。 色彩题目:4开创意色彩提供黑白图片,一个老式铜火锅,一个海螺,一个手提袋,一个菜篮子里放一颗大白菜。 创意设计: 1、以台灯为原型设计3个图形,可以是形状,大小,角度的变化,三个9*9的 2、以三个原型做一幅24*24的彩色装饰画。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