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e7880562.html,

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作者:王和暄黄成娅李笑笑

来源:《教育界·下旬》2015年第12期

【摘要】当今主流社会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进步着,与此同时,新媒体正以其至关重要的

角色引领着社会发展。以手机媒体、网络媒体、信息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对人类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处于时代前卫的高教育水平的大学生群体,他们无疑是受新媒体影响最深刻、最长远的集体。

【关键词】新媒体 ; ;大学生 ; ; ;信息 ; ; 影响

新媒体由美国 CBS 技术所所长、NTEC 电视制式的发明者P.戈尔德马克最先提出。对于新媒体的解说,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金兼斌副教授指出,新媒体是一个转变的概念,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见解。美国《连线》杂志称,新媒体在自身的意义上是一种“所有人传播给所有人的信息流”。到今天为止,相对比较权威、广为大家所接受的新媒体概念是,在计算机、互联网、数字化等技术基础之上,通过计算机、互联网络、卫星、无线通信网等传播媒介,以手机、数字电视、各种户外电子媒体等作为内容传输和显示终端,向人类传播信息和服务。

新媒体在大学生中广泛普及。据调查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使用互联网的人口达到5.64亿,其中学生人数占第一,比例为25.1%。主要是大专以上学历的人使用。根据大学生所使用的新媒体类型调查可知,98.1%的大学生使用手机媒体,79.6%的大学生使用网络媒体。经过调查和访问,50%的高校大学生同时使用两种电子产品,其中,电脑和手机是最主要的新媒体形式。

据调查,71%的大学生通过新媒体获取课外信息。新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被广泛使用,新媒体以其即时性与实效性,数字化与交互性特点使得信息的传播速度和准确性进一步提高,而“根据传播影响力,以往依靠某一个(类)媒介的强势覆盖而号令天下”的时代已经灰飞烟灭了。故此,通过新媒体技术,大学生获取信息资料的途径更加快捷,而且能够获取海量的信息。新媒体带来的信息多元化、多侧面化,既能够帮助大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加丰富全面的思想、见解,也能够锻炼学生全面地看待问题。与此同时,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可以在一个开放的交流平台下进行沟通,因其隐秘性、私密性手特点,大学生可以以非面对面的形式敞开心扉,交流学习。

新媒体是大学生获取资讯、学习交流、娱乐、钻研的主要渠道。大学生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活动、工作等也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创新研究的起点和方向之一。根据调查,绝大多数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最主要目的是进行即时通讯(通过新媒体视域下的网络媒体、手机媒体、微信、微博,qq、飞信等),这表明新媒体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其中,一部分学生以休闲娱乐(网络游戏、影视等)为主;一部分学生进行学习进修,钻研学问,查阅资料,获取有用信息,从而能够较好地运用新媒体进行自主学习;还有一部分学生活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及对策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及对策 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已影响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大学生作为新媒体的主要使用群体,他们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与行为模式等也深受影响。如何驾驭和把握新媒体的两面性,加强对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引导,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的优势为教育和管理服务,是当前高校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新媒体媒介素养教育影响 一、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 新媒体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娱乐方式、交往方式,拓展了他们的视野、思维空间和学习阵地。新媒体具有信息资源丰富、交流快捷便利、主体自由平等、娱乐时间碎片化、选择与使用个性化等特点,可以使学生更好更快地获取知识和学习方法,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可以更好地从事各类社会工作,发挥自己的潜力,展示自我;拓展、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大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独立人格的形成。 新媒体在为大学生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带来了负面影响。一方面,新媒体传播的信息十分繁杂,各种信息良莠不齐;另一方面,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成熟,选择信息的能力、是非辨别能力、自我调控能力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如果接受大量不良信息,必然影响到他们的价值取向、政治态度、心理发展、道德观念和行为模式。这些问题对高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二、运用新媒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探索 加强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教育,是推动大学校园健康发展、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需要,也是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的需要。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教育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新媒体的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律,体现社会信息化进程的要求和大学生思想教育的要求,传播先进文化和弘扬主旋律,全面服务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高校承担着教育和培养学生的重任,承载着传播先进思想和文化的功能,如何应对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面临的新问题与新情况,探索与新媒体时代相适应的教育方法与策略,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的能力,是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1.加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媒介分析、判断能力与运用能力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①实际上,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比较欠缺,比如媒介相关知识及运用能力不够、媒介批判能力欠缺、媒介行为失衡、媒介道德水平有待提高、自律意识薄弱等。而高校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也缺乏应有的重视,除了新闻专业的学生开设了媒介素养的相关教育外,非新闻专业的学生难以参与其中。 事实上,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对于非新闻专业的在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是培养他们认识、利用、评价媒介的能力。第二,对于新闻专业的在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旨在培养他们对新闻职业的认识包括职业道德等。②对于占绝对多数的非新闻专业学生而言,高校应该从哪些方面来提高广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呢?首先,要培养大学生对媒介信息的独立思考能力、批判能力。第二,学习媒介信息传播的知识和技巧,提高大学生运用媒介的能力。第

新媒体的发展现状

一、新媒体的发展现状:目前我国出现的新媒体主要有网咯、手机、博客、播客等等。 1、互联网截至2005年12月31日,我国上网用户总数达到1.11亿人。目前,我国网民数 和宽带上网人数均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每天打开网络看新闻、联络同事朋友,已成为相当数量年轻人的生活习惯。 2、手机统计显示,到2005年底,全国手机用户总量已超过3.93亿户,手机普及率达到每 百人30.3 部,手机的普及为其担当媒体重任奠定了基础。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手机进入了彩色多媒体时代,能提供声音与图文并茂的多媒体信息,手机报、手机影视、手机搜索也一一闯进人们的生活。 3、博客从2002年正式在中国兴起以来,学界对它的研究就没有中断过。互联网传播最抢 眼的现象就是博客的大面积普及。 4、播客是英文Podcasting的音译,是一种在互联网上发布音频或视频文件并允许用户免费 或订阅接收的传播形式。尤其是最近一年,播客发展呈现出“井喷”态势。 二、新媒体的特点 1、互动性:触动传媒最大的优势在于互动。出租车内的乘客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与爱好触摸屏幕,选择信息,参与喜爱的活动,这种传播媒体的方式摆脱了广告的隐性弱点,由强制性的被动接受变为亲自体验和主动参与。触动传媒这种通过讲话、说故事、玩游戏的方式,让消费者习惯于从这个平台中获得时效、时尚、实惠的信息与知识,从而接受这样的一个信息平台成为其日常的一种生活方式。 2、针对性:对2万个潜在顾客讲话,也大大好过对200万个“不确定”人物讲话。分众传媒(FOCUS Media),中国生活圈媒体群的创建者,是面向特定的受众族群的媒体,这部分受众群体能够被清晰的描述或定义,同时,这部分群体也恰恰是某些产品或品牌的领先消费群或重度消费群。 3、实时性:与传统媒体相比较,新媒体多属于分众型或小众型的媒体。它们可以在短时间之内对广告内容和广告传播区域进行改变。 4、稀缺性:传媒的终极目标便是广告的到达率与记忆性。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是刻意的做给别人看,而是在别人可以看的地方做”。这是亮角落传媒的服务理念。短短时间内凭借其位置的独特性,充分占据高端商务人士的眼球空挡。针对不同的场所、区域的特点,打造个性化、时尚化、人文化的角落平面媒体平台。在全国高端商务、娱乐、餐饮等场所构建起了以化妆间、电梯按钮等被传媒冷落多年的小小角落为载体的“平面媒体”网络。 三、新媒体的优势 1、新媒体提升新闻时效性 如今许多受众已经已经习惯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通过这种途径得知的新闻往往比随后浏览报纸、观看电视所获知的要新鲜很多。 2、新媒体增强受众主动性 报纸新闻的阅读受报纸发行时间和地点的限制,电视新闻的收看受播出时间段的限制,传统媒体的受众不可能在自己所希望的任何一个时间段随心所欲地接受信息。新媒体的出现则大大改变了这样的格局,受众可以在任何时间段通过网络了解国内外动态,可以通过手机短信接收所希望获知的资讯。新媒体无形中改变了人们与生活对话的方式。 3、新媒体降低信息成本 现在,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成本大幅度下降,无论是在获得信息的量上,还是在获得信息的量上,还是在获得信息的价格上,报纸都在失去其传统优势。新媒体传输技术和终端设备技术的长足进步导致其价格大幅度下降,而且基本不受传输距离,范围和信息量的影响。

大学生对新媒体使用状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对新媒体使用现状调查报告大学生对新媒体使用现状调查报告 调查背景: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具有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等特征。近两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媒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新媒体在业界的繁荣也使得学界对其研究进一步加强,2005年新闻传播学核心期刊关于此论题的文章有数十篇之多,这些文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新媒体进行了分析。 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媒体”必须具备以下几点。 1.媒体个性化突出:由于技术的原因,以往所有的媒体几乎都是大众化的,而新媒体却可以做到面向更加细分的受众,可以面向个人。个人可以通过新媒体制定自己需要的新闻。也就是说,每个新媒体使用者最终接受到的信息内容组合可以是一样的,也可以是完全不同的。这与传统媒体只能被动地阅读或者观看毫无差别的内容有很大的不同。 2.选择性增多:从技术层面上讲,在新媒体那里,人人都可以接受信息,人人也都可以充当信息发布者,用户可以一边看电视一边播放音乐,同时发微博,还可以对信息进行检索,充分满足了信息消费者的细分需要,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更受关注。 3.表现形式多样:新媒体形式多样,各种形式的表现过程比较丰富,可融文字、音频、画面为一体,做到即时的、无线的扩展内容,从而使内容活灵活现的展现在大众的面前,理论上讲,只要满足计算机条件,一个新媒体即可满足全世界的信息储存需要。除了大容量之外,新媒体还有“简易搜索”的特点,查找以前的内容非常方便。 4.信息发布实时:与广播、电视相比,只有新媒体才真正具备无时间限制,随时可以发布信息而且全部免费发布。 而处于新时代,和新媒体打交道已经称为了新一代大学生每天必干必做的事情。每天都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吃饭、走路、逛街...人们无时无刻不在摆弄着手机,聊QQ、发微薄、看新闻等。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原有的生活方式,更好的迎合了人们休闲娱乐时间碎片化的需求,同时满足随时随地地互动性表达、娱乐与信息需要。

大数据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大数据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摘要:大数据而今已经成为了人们备受关注的热点,它给商业经济领域、制造领域、医疗卫生等领域带来巨大影响的同时,也对新闻传播产生了巨大影响。从新闻的来源、新闻的发布、新闻的传播以及新闻的权威四个方面描述了大数据对新闻传播产生的影响,并分别提出新闻媒体在大数据下的应对对策。 关键词:大数据新闻传播 大数据在各领域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传媒业也不能独善其身。大数据下的新闻传播媒体发展迅猛,不断占领传统媒体的市场,对传统新闻传播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巨大冲击和影响。 一、新闻来源的丰富性 传统媒体中,新闻来源于专业记者和个人或机构组成的通讯员。由于人力和资源的有限,专业记者和个人组成的通讯机构无法全面迅速地获取形形色色的新闻信息,使得新闻的来源既费时又稀缺。 大数据时代,资源、网络、移动设备的发展,每天产生的数据资源数量高达TB、PB,ZB,甚至是YB,为新闻来源提供丰富素材。如今,网络也已成为发现许多新闻线索的第

一平台,其中,微博、微信、贴吧、论坛等社交媒体,更为新闻媒体发布新闻提供了丰富的新闻来源。新浪微博的热门微博和热门话题就是利用大数据技术,它每时每刻监控着微博平台,采集用户评论次数、转发次数、点击次数的博文和话题,最后及时把热门微博和热门话题通过微博平台发布于公众。 传统新闻媒体的新闻来源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大数据时代用户对信息的需求,必须改变通过专业记者与通讯员单线联系获取新闻线索的方式,利用新技术、新媒体,采用新方法和途径对数据和信息进行采集、分析和管理。第一,新闻媒体应成立专门的数据和信息采集部门。数据、信息采集部门人员利用网络和智能终端随时关注微博、贴吧、论坛等各种社交新媒体上大众发布的、评论的与本地区相关的数据和信息;然后,利用大数据技术对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处理,形成新闻线索。第二,新闻媒体应开设自己的微博、微信、QQ、等社交媒体官方账号。新闻媒体应利用这个平台联系大众、引起大众关注,发动大众提供新闻线索。第三,新闻媒体可建立自己的QQ或微信群。加强不同部门之间与同部门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协作,提高工作效率和同通讯人员建立紧密联系,及时获取新闻线索。 二、新闻发布的时效性 传统的新闻媒体主要为纸质媒体和广播电视媒体。纸质

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

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 信工1002班 周岸 新媒体是相对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四大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信息网络、无线通信网、卫星等作为平台,以有线和无线作为传送方式的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传播媒体形态。互联网和手机是大学生常常接触的新媒体。新媒体以其独特的功能和魅力强烈吸引着最易接受新生事物的大学生群体。在现代大学生的生活中,新媒体已经逐渐展示了相对于传统媒体的优势。但是新媒体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在给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 1.新媒体技术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 一方面,新媒体技术带给了大学生较之传统社会更为丰富的生活资讯。任何地方的信息,大学生都可以使用网络以最快的速度获得并进行分析整理,从而作出对自己有利的选择;新媒体技术帮助大学生更为快捷地掌握生活技能,为大学生们带来了生活的便捷;新媒体为大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交际领域,加强了他们的人际交往;为大学生提供了一种有别于现实生活的展示自我的舞台,使大学生容易获得为人处世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建立现实生活中可能没有找到的自信。 另一方面,对新媒体的依赖减少了大学生现实生活和交往的时间,从而疏远了现实群体,不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网络信

息更新变化过快,导致大学生接受信息及时却反思太少,增大其心理压力;虚拟世界易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一方面他们是网上交流高手,用各种浪漫且幽默的方式与许多陌生人打交道,另一方面在现实中却沉默寡言,甚至害怕与他人进行感情的交流。这种情况容易导致大学生人际关系淡漠,使他们感到孤独、苦闷、焦虑、压抑。网络犯罪和网上交往不道德行为的增多,也会使大学生觉得交往安全感下降,产生多疑、恐惧、防范等心理;长时间使用新媒体,还会引起一系列不健康或亚健康疾病。 2.新媒体技术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 一方面,新媒体技术以其快捷、广泛性极大地拓展了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和容量,尤其是新媒体的信息共享对于拓展学生的知识广度有很大的作用,能够帮助大学生尽快了解所学专业领域最前沿的知识与信息,有助于专业知识结构的合理构建;能够开阔青年学生的视野,拓展其知识面,学习和掌握专业领域之外的知识。它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学生只能依靠书本和老师传授的学习模式,基于计算机或者在线的网络教学使得课堂学习变得更加生动形象。新媒体比如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交流的机会,不再是基于课堂讨论的局限,可以在论坛和博客上和全世界的朋友一起研究交流。新媒体可以使青年学生及时了解行业就业需求,从而根据就业需求及时调整自己的知识体系以适应压力渐大的就业竞争。

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

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 ——以人人网为例 一新媒体的概念 现在,对新媒体,各界还没有一个统一认可的概念。美国《连线》杂志认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上海戏剧学院陈永东教授认为:“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媒体及各种应用形式,主要有互联网媒体、掌上媒体、数字互动媒体等。”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熊澄宇教授认为:“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新传媒产业联盟秘书长王斌认为:“新媒体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 由上述定义可以看出新媒体的概念是相对的,多层次的。从传播的不同角度出发,会得出不同的定义。概括说起来,就传播的介质形态而言,新媒体是建立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上的,以及其延伸出来的各种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触摸媒体等。他们是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被人们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 二新媒介的特点 1.灵活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同样,身处其中的大学生也不能例外。大学生在应付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的压力之余,他们的时间和精力都十分有限。而新媒体因其快速便捷的特点,在一些特定的场合能够将信息有效地传达给他们。如在像等车这样的零碎时间里看看手机短信、利用手机上网、在寝室上网等。 2.交互 通过传统媒体获得信息往往是单向的。而通过新媒体人们往往即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发布传播者。如我们组的调查问卷中,通过人人网发布和分享信息的的比例分别为67%和84%。 3.科技含量高 新媒体具有移动、便捷、数字化等特性,其运用各种具体传播形式,如文字、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更加形象生动感性地进行信息的传播。这些特点更易被大学生接受和喜爱。 三新媒介对大学生的影响 1.积极影响 (1)新媒介广泛的信息来源,为大学生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网络传播的全球性使得信息的传播不在受时空的限制。这有利于大学生获得多方面的,多角度的信息资源,有利于他们了解社会、世界的各个方面。相对于传统时代的大学生,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大体上而言,眼界、思维都要开阔和开放一些。在我们组的问卷调查中,将人人网用于资讯和学习的

关于新媒体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调查报告

关于新媒体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调查报告 参加者:蒋瑞 主题:调查新媒体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 时间:2012年2月 摘要:新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愈来愈大。现代社会,新媒体作为信息的传播方式,因为其具有直观、生动、便捷、刺激等特点,而在青少年中有着不同寻常的作用和影响。 关键词:新媒体青少年价值观 青少年是传媒受众中最为特殊的一个群体。他们自身人格尚未发展成熟,对事物缺乏分辨力,也因此常常把媒介精心建构的媒介产品和内容当成现实生活的真实情形。而这一“虚拟的现实”成了构成青少年生活中不可分离并对其价值观形成有着重大影响 的客观社会环境。 一、新媒体的定义 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大众媒介,现在还没有具体定义,最常见的新媒体有手机、网络、移动电视、触屏媒体、数字电影、3D电影、数字杂志、数 字广播等等。在许多定义中,我比较认同的是美国《连线》杂志的描述:“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 二、青少年价值观的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西方思潮蜂拥而至,加之当前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市场运作法规和秩序尚不健全,以及中国教育模式存在滞后性,使得一些青少年出现了“自我”倾斜、被“金钱”扭曲、“多元化”的价值倾向,其主要表现为: 1.重个人利益,轻国家集体利益。新时期青少年大多数赞成为国家、为集体做贡献,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在部分青少年中也比较“受欢迎”。部分青少年思想、价值、理想、信念迷失,遇到原则性问题采取双重的价值判断标准:要求别人先人后己,无私奉献,“人人为我,我也为我”甚至为了个人利益不惜牺牲他人和集体利益。部分青少年表现出重个人自我价值、轻个人社会价值;重个人选择,轻社会选择;重个人需要,轻社会需要;重个人独立、自由;轻社会制约。 2.重金钱实惠,轻理想信念。新时期青少年越来越关注现实和自身利益,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更注重学科专业的实用性,注重今后的社会地位、生活质量。虽然大多数赞成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但又往往未将其付诸实践。在理想和信念的选择上,他们更多采取的是实用主义,更多的是从个人的情感和利益的角度来理解“价值行为”,而缺乏远大的理想抱负,重物质利益轻奉献,重金钱实惠而轻理想追求,重等价交换而轻真心实意。 3.重专业知识,轻道德品质。随着近年来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很多青少年充分认识到专业知识的重要性,求知欲增强,学习积极性提高,但他们认为,找一份好的工作只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就够了,而与个人道德品质无直接关系,所以在青少年中出

浅谈大数据时代的新媒体融合

41 融合与发展·研究浅谈大数据时代的新媒体融合 摘 要: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社交网络更加密集,新媒体的融合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成为媒体行业发展的主流。新媒体融合有利于充分发挥媒体舆论引导的影响力,与观众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和拓展传统媒体的发展平台。目前,新媒体的发展主要是视觉传播多元化,信息传播定制化,移动化程度高和社交互动性强。推动新媒体融合,需要转化大数据思维,培养复合型采编人才和整合营销策略,从而更好地迎接信息化、数据化的全媒体时代。 关键词:新媒体;大数据;新媒体融合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34(2018)11-041-02DOI:10.19483/https://www.wendangku.net/doc/ce7880562.html,ki.11-4653/n.2018.11.002 文/姜贵欣 引言 在大数据时代的影响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势在必行。大数据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并且提高信息传播效率。新媒体融合的过程和趋势也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点。张苏秋、顾江[1]指出,新媒体融合主要表现在内容融合、渠道融合和运行机制融合。胡占凡[2]指出,媒体融合是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人才队伍的共享融通,是一场存量改革,是一系列涉及体制机制、利益调整等深层次问题的深刻变革,要求从框架结构、制度设计、运转方式、产品呈现渠道和终端上进行整体革新。陈寿富[3]从媒体融合的精细化定位角度指出,新媒体融合的策略要注重系统思维,明确目标受众,精算成本和释放新体特质。梅宁华、支庭荣[4]指出,媒体融合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有些融媒体平台的建设尚不成熟, 平台之间融合性还比较弱, 平台内部不同传播介质之间存在明显的界限和矛盾;体制机制没有及时改革等问题。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从新媒体融合的优点和现状,以及相应的对策建议展开,以期有可行之处。 1.大数据概念及特点分析 1.1概念 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大数据既不是产品,也不是技术,更重要的是一种现象。在互联网时代,用户为信息库的不断注入,信息的累计,形成海量的信息资源,基于互联网平台,数据不断为人类所利用,并且总结相关规律,是宝贵的信息资源。本文基于大数据时代的新媒体融合,在大数据时代,新媒体迎合用户需求,冲击传统媒体,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是大数据时代的必然之举。1.2特点 大数据时代最显著的特点在于数据量增多,各种工具的使用,移动客户端的应用使得数据的产生和收集比以往更加便利,新媒体的发展也伴随信息收集的高效不断完善;数据的种类更加繁多,不仅有文字,还有音频、视频、图片等,这些都构成大数据;流通速度加快,数据的存储、挖掘以及获取有效信息的速度比以往更加便捷,得益于工具智能化的改进;数据的价值密度降低,随着数据数量的增加,信息的价值并没有成正相关增加,一些信息鱼龙混杂,对新媒体的发展带来挑战。 2.新媒体融合的优点 2.1充分发挥媒体舆论引导的影响力 伴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方式都发生巨大的变化。新媒体借助手机客户端等,不断覆盖信息传播的途径,用户习惯碎片化的快速阅读,新媒体相比传统媒体,更大限度地占据用户市场。新媒体信息传播注重时效性,每一个用户都可以是信息的传播者,信息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受到影响。传统媒体在长期的新闻传播过程中,受广电总局的管辖,内容的权威性被用户所认可。推动新媒体融合,由于进一步激发传统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主导地位,同时,融合新媒体高效便捷的优势,更好地引导社会舆论导向。 2.2与观众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 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过程是单向的,仅仅是向用户传递信息,对于用户的需求,观众对于信息的反馈,媒体处于封闭状态,与观众的互动较少。新媒体的信息传递,更重要的是形成传递的闭环。新媒体融合,既保持传统媒体信息传递的主要功能,又将观众的需求和节目的互动结合,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观众借助新媒体平台发表自己的意见见解,参与到节目过程中,活跃节目气氛,提高节目收视率。打破传统媒体信息来源单一的弊病,新媒体的发展使得每一个用户都成为信息的收集者,拓展信息来源渠道。 2.3拓展发展平台 以“两微一端”为代表的新媒体成为当下媒体发展的主流,越来越多的媒体借助微信、微博和客户端不断拓展发展平台。传统媒体的发展囿于电视传播,但是,

视听新媒体的发展现状与分析

视听新媒体的发展现状与分析 目录

摘要 随着新媒体终端的日益多样化与便携化,手机、ipad、手表、汽车等等新的电子产品已经成为新媒体的新军。而随之而来的微电影、新媒体剧、网络视频栏目、iptv、电子游戏等等新媒体视听内容品类正在不断涌现并发展成熟,其类型特征亟待梳理廓清。在2014年8月份中央《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发布,也可以说2014年是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政策元年。在2013年,国务院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信息消费、发展网络经济的政策措施,中国网络视听业正迎来新一轮高速增长的重要战略机遇期。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也是各行业开始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年。在资本和技术的双重驱动下,原本处于文化产业链上游的内容制作文化娱乐产业,与原本处于媒体传播末端的网络视听行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相互融合。基于资本的产业联系更加紧密,基于原创内容的知识产权、基于融合网络平台的网络视听产业新生态必然在2015年及十三五期间逐步形成。本文系统梳理各方观点,剖析技术融合发展趋势,深入解读中国网络视听业的新发展。 关键词:视听新媒体;发展现状;云计算;网络视听

第一章绪论 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类型的视听新媒体服务应运而生,由于视听新媒体融合了传统广播影视和互联网新兴传播载体,为广大受众提供多元化的视听节目服务,也受到国家相关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国务院一系列政策文件的敦促下,三网融合试点工作一步步推进,视听新媒体作为三网融合的产物,其发展速度也随之加快,形成了一个由内容提供商、集成播控平台、网络服务商等多方构成的比较成熟的产业形态。视听新媒体以其丰富的表现形式、海量的内容资源、多样化的互动功能吸引了大量的受众;传统广电媒体、互联网媒体运营商、电信网络运营商以及各类内容提供商等市场主体争相进入视听新媒体行业。 综观我国视听新媒体行业的发展格局,整体呈现出纷繁复杂、变幻莫测的态势,多元化的市场参与主体、多元化的业务服务种类以及多元化的竞争合作关系,无一不对整体行业发展环境造成影响。本文力图通过对视听新媒体行业各种业务的分类研究,由小及大、由微观及中观、由现象及本质,在深入剖析每一类视听新媒体业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发现视听新媒体行业发展中存在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思路,最后展望视听新媒体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 第二章视听新媒体的基本情况 网络视听新媒体的发展趋势 1996年到2000年为网络视听新媒体发展的萌芽期,2001年到2007年为发育期。2008年至今为快速发展期,期间视听新媒体发展逐步提升到国家文化产业和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在国家媒介格局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 随着三网融合脚步的推进,新媒体业务中将会包含传统的广播、电视等“旧”媒体,同时融入了各类自制视频、微电影等新兴节目,同原有媒体节目相比较,新媒体的节目没有时效性,随时都可以观看,其吸引力将会逐步增强,经过一段时期的新旧共存,可能取代原有媒体。

大学生对新媒体的认知与接触情况调查分析知识交流

大学生对新媒体的认知与接触情况调查分析 【摘要】“新媒体”一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早已数见不鲜。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的生活与所谓的“新媒体”息息相关。但是,当人们被问及什么是新媒体时,绝大多数人显得很迷茫,不知如何诠释。即使少数自认为知道的,事实上也只是一知半解而已。本文对新媒体的使用现状、影响新媒体使用的因素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以期对当代大学生对新媒体的认知与接触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调查分析 1 新媒体概述 随着媒体历史发展的阶段不同,学术界对新媒体的概念界定也有所不同,到目前为止,仍没有确切的定论。新媒体的概念,最早在1967年由美国CBS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提出。当时,新媒体这一概念是指区别于传统印刷媒介的电子媒介,如广播、电视、电影等形式。如今,笔者经过对媒体的研究、大量市场数据分析,以及纵观业内对新媒体认识看法,结合消费者的观点,总结出新媒体相对准确的定义。 必须对新媒体“新”的体现之处有一个清楚的认识。笔者认为,新媒体的“新”主要体现在技术上革新、形式上革

新及理念上革新。在此基础上,新媒体就必须具备以下四点:Value价值、Originality原创性、Effect效应和Life生命力。 最后,必须明确新媒体的基本类型。第一,就其理念而言可分为:细分受众类的,如楼宇媒体、社区媒体、医院媒体、娱乐场所媒体、手机短信彩信手机报媒体等;相对广众的,如公交视频、地铁视频、卖场视频、人口聚集处互动网络媒体终端机等。第二,就其形式而言:室外媒体,楼宇、社区视频等均在此列;也有无线形式的,如彩信、手机报、网络。第三,就其关注度区分:有强制性关注的,如楼宇、电梯、短信等;有选择性关注的,如微博、网络互动、电视购物等。 2 大学生对新媒体的认知和接触现状 为了解大学生对新媒体的认知和接触现状,笔者以问卷形式对11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然而,不得不提的是,为了响应本课题的研究,笔者抛弃了以往传统的纸质调查问卷,而是借QQ、微信、人人等现下大学生普遍使用的网络交际工具开展“问卷星”调查。 首先,由调查结果可见,当被问及“你经常使用的媒体是什么”时,80.36%的大学生选择的是网络,而手机(手机报)以75%的比例成为仅次于网络的第二热门选项。也许有读者会对这些数据产生疑问,在此笔者须申明一点,本题是一道多选题,而下图就是针对此题作出的分析。

新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分析-自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e7880562.html, 新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分析 作者:郝永光 来源:《都市家教·下半月》2016年第03期 【摘要】随着新媒体领域的不断发展,手机等移动终端逐渐侵入青少年实际生活,同时 影响着青少年主要生活方式,并诱发青少年产生沉迷网络且价值观念扭曲等问题,最终影响到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为此,在当前青少年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应着重强调对此问题展开有效处理,继而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平台,提升价值观念。本文从我国青少年手机、网络使用现状分析入手,详细阐述了新媒体的产生对青少年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新媒体;青少年;影响 近年来,我国已全面进入网络信息时代,同时,网络及手机作为新媒体,在一定程度上给青少年学习方式、价值观念的养成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为此,当代青少年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应提高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并注重强调对青少年价值观念作出正确地引导。以下就是新媒体对青少年影响的详细阐述,望其能为当前青少年教育活动的展开提供有力的参考。 一、我国青少年手机、网络使用现状 2013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明,10-29的青少年网民已经占据了总体的60%。例如,浙江在网络调查活动开展过程中即获知6262.41万户互联网用户中,青少年人群占据了较大部分,即新媒体的产生对青少年产生了较大影响。同时,为了深入掌握到我国青少年手机、网络使用现状,2016年1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即CNNIC展开“青少年手 机、网络使用情况”的调查活动,并获知基于手机网民为1.27亿人的背景下,青少年网民人数已经占据了总体的51%,而其中学生人数为25%。即青少年学生手机、网络使用较为普遍, 且部分青少年学生在手机使用过程中逐渐养成了“低头族”的不良习惯,为此,当代教育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应提高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并注重针对网络安全隐患问题展开调研,由此规避新媒体的产生冲击青少年的健康发展。 二、现代手机和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 (一)影响青少年的身体健康 就当前的现状来看,青少年长期而普遍的使用手机和网络主要影响了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就CNNIC调查数据显示,2011年小学生网民中上网时长为5.7小时/周,2012年为6.3小时/周,而到2015年为止已经逐步上升至21小时/周,即呈现出上网时长快速增长的趋势,最终 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小学生的运动时间,致使小学生在手机及电脑的辐射下,“低头族”坏习惯的养成下,逐渐呈现出肥胖、近视、驼背等成长问题,为此,当代小学教育活动过程中应对此问题提高重视程度,对其展开行之有效的处理,即将小学生上网时长控制在标准范围内,就此

大数据对新媒体传播的影响研究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Abstract (3) Key words (3) 引言 (3) 1 新媒体的内涵 (3) 1.1 新媒体的概念 (3) 1.2 新媒体的定义 (3) 1.3 新媒体的发展现状 (4) 2 大数据在新媒体传播中的应用 (4) 2. 1大数据的概述 (4) 2.2 大数据在新媒体传播中的重要性 (4) 2.2.1 大数据在新媒体传播上的应用优势 (4) 2.2.2 大数据在新媒体传播上的应用不足 (5) 2. 3 大数据在新媒体传播上的的应用方式 (5) 2.3.1 改善数据获取路径 (5) 2.3.2 优化传播内容 (5) 2.3.3 增强信息安全性 (6) 2.3.4 建立相关法律 (6) 2.3.5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6) 3 促进大数据下新媒体传播发展的对策 (6) 3.1 利用大数据决策运营方向 (7) 3.2 通过数据精准分析用户画像 (7) 3. 3 通过大数据多方位展现数据关系 (8) 3. 4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编辑 (8) 结论 (9) 致谢 (9) 参考文献: (9)

大数据对新媒体传播的影响研究 摘要:大数据的价值已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很大的体现,但我们仍缺乏对大数据在媒体传播中的应用,特别是在对新媒体领域影响的系统研究。我们分析了新媒体传播的概念及发展现状,探讨和总结了新媒体发展中大数据所起到的作用及其应用中的不足之处,并相应的解决方案。首先,我们有必要弄清楚大数据技术在新媒体传播中应用的重要性,明确大数据在新媒体传播中的应用路径,了解大数据技术在新媒体发展中的机遇和挑战,并且结合科技发展状况给出提升大数据背景下新媒体传播发展的方法。 关键词:大数据新媒体传播 Reseach on the impact of big date on new media communication Student majoring in Printing Engineering Abstract:The value of big data has been greatly reflected in various fields, but we still lack the application of big data on media communication, especially in the systematic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new media. We analyzed the concept and development status of new media communication, discussed and summarized the role of big data i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media and the deficiencies in its application, and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First of all, 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big data technology in new media communication, clarify the application path of big data in new media communication, understand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big data technology i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media, and in the current technology In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we should give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new media under big data. Key words: big date;new media;commiunication 引言随着整个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变迁,人类社会也迎来了信息化社会,科学技术对于各个产业的影响力也不断增加。我国作为一个发展势头迅猛的国家,科学技术在各个行业的应用不断扩展,有力推动了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大数据作为当前最炙手可热的话题,在信息化社会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影响作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已经相对广泛。在此背景下,新媒体行业应当积极拥抱大数据技术,进行产业的适当转型,以适应市场的变化,通过融合大数据技术实现新媒体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1 新媒体的内涵 1.1 新媒体的概念

试论新媒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试论新媒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 新媒体的发展依赖于传统媒体。 新媒体自身存在不足,其中主要是受宽带限制和缺乏信息源,而这些不足都可以从传统媒体中得到有益的补充。一方面电视媒体拥有四通八达的有线电视网,它们具有建成宽带高速传输网的现实可能性,这正是新一轮因特网革命兴起的基础,它将极大提高网络传输速度,并结合网络与电视的优点,为网络进入千家万户创造了条件。 另一方面,传统媒体具有丰富的信息资源,这可以为新媒体提供鲜活的内容和素材,传统媒体具有星罗棋布的信息采集网、经验丰富的信息采集加工人才、丰富多彩的信息数据库,这些在“内容为主”的新媒体竞争中具有重要价值。新媒体借助传统媒体的信息资源就能扩大信息采集渠道,可以不断获取世界上各个领域的最有价值的信息“活水”!【4】另外,传统媒体还拥有雄厚的品牌资源,一些著名新闻机构在广大受众的心中早已树立了良好的传播形象,新媒体与这些机构联合,就可以利用这些名牌效应,提高自身的权威性和可信度,抑制网络信息的虚假性、无效性,阻止信息垃圾的侵入,吸引广大网民的光顾。 (二)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推动下不断改进自身,走向完善。 面对新媒体诸多优势的挑战,传统媒体显得有些底气不足,因而对传统媒体而言,调整机制、自我完善已经刻不容缓。新媒体带给传统媒体挑战的同时,也为传统媒体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传统媒体主动积极利用网络优势来改进自身。如改革新闻机制,大力发展多媒体新闻,开发网上点播新闻、网上图像新闻,甚至实验网上音像新闻等,以便与未来信息高速公路接轨。众多媒体纷纷与网络媒体联姻,获取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网络版或电子版新形态。 (三)传统媒体可以以新媒体为工具,提升自己的各方面质素并达到多层面创收,盈利模式创新可以更加强大。 传统媒体在强大门户或优质网络传媒中,扩大自己的平台、有效整合自己的记者资源及策划资源,解决自身的问题。举个例子来说,中国报业网是一个平面媒体互动交流的平台,各大报业集团通过这个网络专业门户交流资源和信息,以中国报业网的广泛辐射传播特点,他们组织一系列活动,诊断现在各体制内报业集团的市场化问题,资源整合利用问题,推广优秀发展模式问题及每年一度的各种评选,有效地实现了报网平台的互享互利。比如,针对体制内党报报业集团市场化的尴尬困境展开专题研讨,组织专家和事件亲历者论述相关的问题解决方式,并针对各个报业集团市场化道路的特点和困难,做出诊断;对于像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南方报 业集团等比较成功市场化的集团模式,介绍和推广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四)二次传播 随着新媒体的崛起,传统媒体已经从强势主导地位转化成基础内容提供者,相对来说,需要传统媒体在报道或策划专题时要照顾二次传播的效果,要迅速适应这一转变,这样才能生存下去,有活力的发展。在文字的精致化、文稿的精短化、图片的高质化、先网络再印刷的时效化等等既是对传统媒体的挑战,也充满了机遇。 一方面,报纸、期刊等传统媒体过去几年一直都在尝试着利用新的传播技术,通过与新兴媒体的整合和互动来提升自身的价值。另一方面,新兴媒体如果没有上游传统媒体丰富的新闻内容资源的支持,也难以实现飞跃式的发展。可见这两种媒体能够优势互补、互相包容、互相推进、共同

新媒体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

新媒体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调查分析 引言: 处于新时代,和互联网打交道已经称为了新一代大学生每天必干必做的事了。或者说可以把以前的文盲换个词汇问问新时代大学生是否有互联网盲了。互联网用它的方便快捷、安全、经济、省时、宽松自由等特点迅速俘虏了新时代的心,用其独特的功能和魅力强烈吸引着最易接受新生事物的大学生群体。互联网是新时代下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最有效快捷的放大器。 新媒体是相对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四大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信息网络、无线通信网、卫星等作为平台,以有线和无线作为传送方式的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传播媒体形态。互联网和手机是大学生常常接触的新媒体。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以悄无声息润物无声的姿态潜移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娱乐方式甚至是语言习惯,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力,对于了解新时代的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认知世界的角度有重大意义,进而对于学校社会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使用新媒体技术的现状及其影响 调查总体上显示出了如下特点:接触时间早,上网时间长,信息获取重要通道,冷眼旁观多参与少,信息浏览较健康等五大特点。 具体阐述如下:大部分大学生在他的初中时期甚至小学时期就开始接触网络。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庭经济基础的厚实,电子产品迅速普及,几乎人手一3G手机,电子产品大范围普及为大学生使用新媒体技术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也使得学生接触新媒体的时间大大提前。新媒体是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对于自身从互联网获得信息,一半左右的学生会通过自己的综合判断来得出自己的想法,不是很简单的去相信网上的言论。依赖于用互联网来获取新闻等信息,只是鉴于互联网的信息的及时和信息检索的便捷。但是对于互联网上的一些活动(譬如人肉搜索、恶搞图片、散步虚假或恐怖消息、网上言语谩骂或攻击等行为)采取的多是冷眼判旁观的态度。有骑士透出冷眼,看热看闹的鲁迅笔下无形中提起的脖子的国民(网民)形象。对于不良信息(各种门事件、未删节版)具有选择性拒绝。对于新兴词汇,60%的学生有较清楚的了解,说明时代学生时刻关注网络新动态,做到知道了解却不参与的姿态。对于网络,当代学生报的是什么态度呢?绝大部分的人认为网络是虚拟的,但以诚待人,不自欺也不欺人——害

现代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

现代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 媒体对偶像的不断推出,并不是如过去宣传英雄和成功人士的传播方式,它所宣传的不在世英雄和成功人士的奋斗历程和精神境界,而是一种或阳光、或忧郁,美丽大方或帅气的形象。因为媒体的目的无非是迎合青少年的心理,而刺激消费。各种选秀节目频频,成功的偶像除了不断展示自己令人赏心悦目的才艺和美丽外,另就是展示自己成名后的生活,而这种生活刺激的是青少年的欲望。 我们会发现,青少年逐渐将欲望与理想混淆了,或者说他们把欲望放在理想之上,一旦发现自己的理想不能满足自己的欲望时,他们会马上做出调整。他们喜欢说:“我要过怎样的生活。”而不是说,“我要获得什么样的成就。”他们在自我人格完善的过程中变得迷惑,想获知的是如何满足欲望的途径,而不是如何努力来成就自己甚至社会。消费文化的粗线和功利,让青少年变得浮躁而虚妄。而进入社会的各种能力和做人的道理对他们而言变得可有可无。这也是很多青少年步入社会而无法适应的原因之一。 但同时,我们又会发现,因为传播渠道多样化和民主化,相比90年代对四大天王狂的热,现在青少年的偶像追逐多少带点审视的目光,我们会发现在快男、快女的讨论群里总有不少人持有反对和批判态度,在宣传他们“美好形象”的同时,又会出现他们的“难堪举动”。大家对“炒作”一词也日益敏感,对于明星经纪公司的种种策划,他们并不是趋之若鹜。 3.被驱逐的纯真与画面式思维 而在以成年人为信源、信宿为主体的传媒体系中,青少年所获得的信息与他们的年龄所接触到的信息并不相符,无论他们多么具有选择权,但是在不断扩大的传媒环境中,充斥着各种带有商业目的且极具视觉冲击力的传播内容。大众传媒内容的消费主义让其走向媚俗,各种缺乏质量的节目和电视剧不断上演,主持人为取悦观众而大提“前卫”问题,电视剧不顾古典名着的原汁原味,上演各种“床戏”。 美国学者梅罗维茨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媒介情境论”他认为电视这一大众传媒形式促成了社会情境交融,最突出的一点是公私情境合并,原本属于私人领地的事件开始暴露到公众视野里。成年人生活中的“秘密”—平庸、邪恶、暴力、欲望不断暴露在青少年面前。他们不得不去理解本不属于他们理解范畴的事物。种种这些现象很可能会造成青少年的性心理早熟,或潜在的暴力倾向等。 传媒文化的视觉化,让青少年的思维方式也在不断地改变,他们开始走向非逻辑思维模式的后现代,以文本来描述动态的画面,以画面来描绘自己的心情。网络上流传着属于他们的画面感十足的语言:“我泪奔”,“我晕”,“我以45度锐角仰望你”。同时,叙事式的漫画比文字更受追捧。 因为传媒文化的变迁,他们接触到超出年龄的信息,看似有着比过去更加成熟的心理,却又带着种种非逻辑化的“单纯”的思考方式,并以他们的方式思考着、成长着。 4.更多的参与机会 传媒文化的民主特性也在不断发展,虽然网吧禁止18岁以下青少年进入,但是现在家用电脑和手机上网的普及让他们更多的参与到社会信息流中,很多论坛里出现了各种有他们年龄段特色的文字,他们更加乐于展现自我、发表评论。他们在受传媒文化控制的同时,又反过来挑战着成年人的主流思想。如一直以叛逆形象示人的韩寒,从反高考、反成人世界的虚伪和腐朽开始一直受着广大青少年的追捧。他们的声音也逐渐受到重视。 而现在各种电视节目也热衷于将青少年加入进来,早期有有“校园派”的三星智力快车,到现在各种选秀节目。他们开始不断展现着自我。 三、如何给青少年一个健康的环境 青少年因社会经验有限,心理不够成熟,而更加渴望了解这个社会的真实,在面对传媒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