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八卦点穴

八卦点穴

手掌八卦点穴按摩法

手掌点穴按摩法,是对手掌上的相关穴位进行点压或按摩。从而达到治病健身目的的一种疗法。这种疗法,是运用中华民族的易医原理,根据手掌中八卦穴位来取穴点按。通过对相关穴位的外部刺激以达到疏通经络、调节气血、平衡阴阳,大道至简,安全有效。

手掌的八卦方位

1、手掌八卦方位的简要说明:手掌八卦方位,与后天八卦的方位一致。即左东右西、上南下北,具体地说就是:

离:为上、为南、为头、为心、为目等:

坎:为下、为北为会阴,为肾、为耳等:

震:为左、为东、为左肋、为左手臂、为肝、为足等:

兑:为右、为西、为右肋、为右手臂、为口、为肺等;

艮:为左下、为东北、为左腿、左足、为胃、为手等:

巽:为左上、为东南、为左肩、左肩臂、为胆、为股等;

坤:为右上、为西南、为右肩、右肩臂、为脾、为腹等;

乾:为右下、为西北、为右腿、右足、为大肠、为首等。

特别提示:不论男女,不论左右手,不论手掌或手背.均以大姆指一侧的方向为左、为东,以小指一侧的方向为右、为西。

2、手掌八卦穴位与治疗疾病例举

乾穴:可治疗头部之疾,右腿、右足、大肠之患。骨病、急性暴病、便秘壅结、气管之疾。胸部疾病、气亏、低血压、嗜睡症、倦怠乏力、眼疾、脊椎疾病、发育不良等。

坤穴:可治疗腹部、脾胃之疾,右肩、右肩臂、便秘、血管硬化、浮肿、肌肤糜烂、肿瘤、晕症、劳累、肝阳上亢(如高血压)、皮肤病、失眠多梦、妇科病、血液病、耳鸣、头鸣等。

震穴:可加速代谢、吐故纳新、故可加速创伤后的行气活血、排

泄异物,促进创伤后愈合。可治疗左肋、左手臂、肝、足之患,可治疗耳聋、羊痫风(癫痫)、惊吓、妇科病、运动障碍等。

巽穴:可治疗左肩、左肩臂、胆股之疾、四肢疾病、大小肠之患、血管之疾、气亏、伤风感冒、抽筋、肺及气管之患。可治胀气、风湿、皮肤病、萎缩性疾病、眼疾、咳嗽、气喘、无汗等。

坎穴:可治会阴部疾病、肾及膀胱之患,可治耳病、血液病、中毒、大便不通、小便异常、腰背之患、津亏口渴、妇科病、骨病、牙齿之患。可治失眠盗汗、头部之疾以及血滞血亏、热性病等。

离穴:可治头部之疾、心、目之疾、眼病、血脉、火伤、烫伤、乳房之疾。可治充血、发烧、贫血、心烦不眠、红肿、神志之患以及囊肿、多汗、口干等。

艮穴:可治胃病、手部之患.可治左腿足之病、头晕、牙齿不固、骨发育不良、多种痘疹、各种关节之患.可治头部之患、结石之患。可治中气虚、子宫脱垂、脱肛、肿瘤、鼻病、麻木之症以及背部之患等。

兑穴:可治右肋、右手臂、肺口之疾,可治口、鼻、目、耳之患(兑为诸孔窍),可治气管之患、皮肤病、高血压、肿瘤、结石之患。可治蛀牙、咳嗽、痰喘、肛门、会阴部之患,可治气亏、外伤、头部受伤等。

以上各穴位,可根据不同疾病,将各穴位相互配合施用,亦可单独施用。总之,要辩证施治。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八卦配八穴

最近中医养生专家岳奇峰教授讲,用八卦阴阳点穴器点按“人体手掌八卦穴配人体有关八大穴位”可治很多凝难杂症,其效果比针炙要好得多,八卦配八穴是:

1,坤卦穴配照海穴。可治咽喉肿痛(包括扁桃体炎,咽炎,喉

炎,声带麻癖症),心肾两虚所致失眠症。对强肾降火,治肾虚很有用。还能治糖尿病肾病和血糖升高者。

2,坎卦穴配申脉穴。可治五庚泻,对中老年人和小孩经常爱感冒,能有效缓解头昏,双眼发红,腰酸背痛,足怀关节痛,肾阳虚等有特殊调治效果。

3,艮卦穴配内关穴,女同志可以美容,祛除脸上皱纹和面斑而使面色红润,对更年期综合症,乳腺增生,卵巢囊肿,子宫肌瘤,胃气不下引起的打膈及各种胃病都有很也治疗作用。

4,震卦穴配外关穴。可治急性腰扭伤,耳鸣耳聋听力下降,肺囊肿和脂肪肝。

5,离卦穴配列缺穴。对偏头痛,口眼歪邪,面部神经麻痺,下牙疼痛,咳嗽,哮喘,感冒,流涕,打喷嚏,全身关节痛及落枕有治疗效果。

6,兑卦穴配后溪穴。可治腰间盘突出或膨出,颈椎骨质增生,腰颈部肌肉劳损,腰椎管狭窄,坐骨神经 痛,腰部神经炎,下肢肌肉萎缩,疲劳综合症,肺气虚及视力下降。

7,乾卦穴配公孙穴。可调治痛经,心绞痛,胃惊挛,胸膜炎疼痛,中焦受寒引起腹泻及呕吐症。

8,巽卦穴配足临泣穴。可治疗胆囊系统疾病,肝淤引起的头痛,眼疾及肌肉惊挛,老年性抽筋,腰腿痛,脂肪肝和肝阳上亢引发的高血压等症。

二、手掌点穴按摩的工具

1、可直接用大拇指点按:

2、可用一圆头的木棒或钢笔、圆珠笔的笔杆的圆头以及其它类似的工具进行点按。

三、手掌点穴按摩的补泻方法

1、补法

(1)一按一点,其手法要较为轻揉。

(2)顺时针方向边点、边按、边转。其力较轻揉。

2、泻法

(1)点按时其力较重、较快:

(2)逆时针方向点按旋转.其力较重。

3、平补平泻

以不轻不重之力点按,即一按、一起或顺时针方向与逆时针方向交替旋按。

四、“晕针”现象的出现及处理

由于点按过猛,而产生剧痛时,有的患者会出现头晕、恶心或面色苍白、汗出等类似“晕针”现象。遇到此种现象,即刻停止点按,令患者放松休息或喝些开水,稍待片刻即可缓解。若反应较为强烈则令其卧床,并用手指轻揉患者手心。或边点边念80·70·40或650·430即可。亦可据患者具体情况,可施以不同象数配方。

五、点按穴位时对左右手的不同选择

手掌点按穴位时,一般情况下男取左手,女取右手;或男以取左手为主,配以右手:女以取右手为主,配以左手。另,不论男女亦可右侧之患取右手,左侧之患取左手。或交*取手点按施治。

六、手掌点按穴位治疗疾病的原理

1、手掌点按穴位时,通过补或泻,或平补平泻的手法,疾病得以缓解或治愈。其原理为通过相关穴位的点按可通经络、活气血、调和阴阳、消瘀散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与象数疗法的原理相通。

每个卦穴不仅对应了相关的方位、部位、脏腑器官,还对应了相关的经络与相关的疾病;故点按手掌穴位,可调节不同的部位,不同的脏腑器官、经络及千变万化的疾病。总之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

2、点按相关的手掌穴位,除了调节相关的局部外,同时调节周身。易学认为宇宙同一切事物均为八卦的组合模式,所以当某一脏器发生疾病时,局部的“八卦场”已紊乱,同时影响周身“八卦场”。即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故点按相关的穴位,除了调节局部,同时可调节周身。这是同步共振、同气相求、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的“八卦场”效应。

七、辩症施治

(请参阅《中国象数八卦疗法讲义》中的有关部分)

八、手掌

手掌点穴按摩的配方与八卦象数疗法的“取数”配方原理相同,其区别为象数疗法为按五种配方原则取数,配方持以默念,而手掌如下:

1、按八卦之象取穴点按

按八卦之象取穴点按。如腰扭伤可取坎穴。腰扭伤多为急性扭伤,可取泻法。如一九九八年七月十一日。赤峰松山区一农民周某不慎跌入一深坑而伤腰。即用车送来求治。待他放松片刻后。我即为其点按坎穴、震穴、艮穴。术后即可正常站立、行走。如此点按三日即愈。其方义为:坎为腰、震为肝,有疏泻功能。可通瘀活血,艮穴为止痛、扶助正气。又如便秘可取坤穴、乾穴、坎穴。一般取平补平泻法。如邻居王氏老太太多年便秘,约六、七日通一次大便。为其点按上述穴位。当日通便。通便后令其默念80·16000。通便良好。其方义为:坤为腹、脾,加强脾胃运化:又坤为浊物、为软:乾为大肠。强化大肠功能。尤其扶助机体元气,调节气机的升降出入;坎穴为肾。扶助肾气又通利。故而有效。

2、按脏象理论取穴点按

按脏象理论取穴点按。如阴虚火旺所致头晕头痛,可取坎穴、兑

穴,据“虚则补之”之理,补其不足之阴。如赤峰郊区一小学教师高××,经常头晕、失眠、乏力、血压低。经查实属肝肾阴亏、虚火上挠神明之故,为其点按坎穴、兑穴,取平补平泻法。待二次复诊即告日:点按当夜睡眠大改善。如此点按五次基本告愈。并说血压亦正常,浑身轻松。为巩固疗效,嘱其持念60·20。不料,约过二个月后该患者疾病又复发,因期末考试紧张所致。于是又如上法点按,加一艮穴,即缓解。令其默念象数60·20·70。其方义:坎为肾、为水。可滋补肾阴:兑为泽、为缺,故可补阴、降虚火;艮为山、为固、为扶正、为安稳,故滋阴潜阳而得效。

3、按君臣佐使取穴点按

君臣佐使的配伍为中医配方的法度,同样可用于点按穴位配方。如赤峰地质队家属一小孩田×轻度脱肛,大便不畅,胃纳不佳,面黄、体弱,即以补法为其点按离穴、艮穴。术后,孩子在回家的路上即要吃东西。家长十分惊喜。后,隔日点按(小孩、老人、孕妇、体弱者,其点按手法宜轻不宜重)六次即愈。其方义:离为火、为上、为扶助胃气(火生土)。又为下病取上(提气)为臣;艮为山、为固、为中气、为君。

在取君臣佐使配方时,并非君臣佐使面面俱到,而是根据病情灵活取穴。所以有的配方中君、臣、佐、使全到位,而有的配方中可能只有君、臣、佐或只有君、臣,或只有一君等。总之,完全根据辩证所需而定,要灵活运用。

4、按经络循行取穴点按

点按穴位同样可按经络循行取穴配方点按。十二经脉均属于十二脏腑,故取相关的经脉时则取相关的穴位即可。如肺经可取兑穴,脾经可取坤穴,大肠经取乾穴(另督脉取乾穴、任脉取坤穴),心经、小肠经取离穴,肝经取震穴,胆经取巽穴,胃经取艮穴,肾经取坎

穴,膀胱经取坎穴,三焦经、心包经取离穴(关于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均有相关的穴位在十二经与十四经中相交会、相联络。故调节了十二经脉,即可疏通相关的奇经八咏及十五络脉,不必另归类于八卦)。

赤峰松山区木兰街一理发师夏××,左手大拇指内侧(左侧)红肿疼痛,打针服药已多日,其效不佳而来求治。观其部位正属肺经循行的末端,即为其点按同侧手掌兑穴,用泻法快速点按:由于兑穴疼痛,她当时尖叫一声,但随即曰:“奇怪,有这么快吗?”我

说:“是不是轻了?”她说:“几乎不痛了,真神”。但观其手,肿势并未消退,只见颜色淡了一些。嘱其常揉同侧食指(食指左侧为大肠经循行部位与兑穴肺经互为表里)。第三日特意来告,一次即愈。

5、按五行生克规律取穴点按

由于五行生克制化规律能使宇宙保持相对平衡,所以点按手掌穴位能调节人体阴阳平衡。按五行生克规律取穴点按,是手掌点穴按摩的重要方法。如胆结石、肾结石均需克去多余之石,即损有余,可取震、巽、艮穴等点按。反之,如气血亏损者,则需补其不足。如赤峰教育学院一蒙族学生斯××,右乳部增生,其肿块犹如鸡蛋大小,平时常感到局部不适。每遇经期或情绪不佳时尤甚。为其点按坤、兑、震等穴位,隔日一次,四次即消大半,又点三次即愈,后巩固治疗二次。其方义为:坤为柔软、为浊:兑为坤之子,为破损,取之可软化肿块、排浊、破损肿物,又可补气。取震为木,木克土,克肿物、消瘀结。合而取效,其中坤、兑穴取平补平泻,震穴取泻法。总之,只有通过五行生克规律,方可达到补不足,损有余。

上述取穴点按的五种方法。可据病情酌情选用。

九、注意事项

1、心血管患者(如心疾、高血压、脑血栓、脑溢血等),其手法

需轻揉,并密切观察患者的变化。

2、孕妇、妇女经期,手法不宜过重,多用揉按。如赤峰教育学院一职工李××,一日由于经血不调为其点按后,其坐在诊桌旁又有意无意地自我点按,结果当日夜间即经血过多,大伤气血。

3、小孩、老人、体虚者,手法要轻揉。一般相隔1-3日点按一次。而体质较壮、或实证多,可每日点按一次。

4、每当点按相关穴位出现异常疼痛时(如胃痛点按艮穴往往异常疼痛)。故首次点按时,手法宜轻,不宜重。

5、一般情况下,若以点按为主时,在点按过程中不宜同时默念象数配方,待点按后可据病情配以象数配方,令其默念。若以象数疗法为主,则待默念象数配方后,再行点按。如果点按穴位与默念象数同时进行,则不易分辩何种方法有效,也不易分辨何种方法引起的不适。

八卦的基础知识

人的八卦场:整个人体、 眼睛、鼻子、嘴唇、耳朵、舌头、乳房(一侧)、臀部(一侧)、肚脐(可诊出大病、重病、要命的病,培补元气)、手(掌心部位可诊病,可实施八卦脏腑点穴法)、脚。八卦场可诊断疾病、可针对重病、大病、一体多病有直接的调理。

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看卦象时是从下向上看,最下的是最基本的),

乾三连,为阳金,对应大肠,乾卦容易得大肠中的实症,如肠梗阻、实热型的便秘、大肠中长结石、大肠息肉、肠癌。

坤六断,为阴土,对应脾脏,主要指阴症,容易得脾阳虚之症,特别是人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身体虚弱时,容易得脾寒之症:不能吃凉东西,浅表性胃炎、胃寒症、脾不运化而导致的脾湿淤阻,脾内湿气过重时,会肌肉松弛,皱纹增多,走路走不动道,晚上睡眠还会受影

响,到冬天四肢冰凉。

震仰盂,为阴木,对应肝,卦象为下边有个底,开口向上的,代表肝气必须散发出来,不应该给扣住。老爱自己想事,钻牛角尖,小心眼就容易得肝病。

艮覆碗,与震相反,为阳土,为胃,气是向下走的,有些人打嗝,反酸、反流性胃炎,反流性食道炎为艮卦。

离中虚,为火脏,为心,上下为实的,中间为虚的,上下为实热,中间要加水,否则,浑身会有炎症。

坎中满,为肾,为水卦,中间要有真阳,否则阴气过重,容易导致急性肾衰竭。

兑上缺,为阴金,为肺,兑卦有问题,说明肺不好。

巽下断,为阳木,为胆,为实热症。如:胆结石、胆囊炎、胆息肉(气血淤滞生的实热)、胆壁粗糙、胆管中的结石、胆的湿热证而形成的湿热郁结——胆汁性反流胃炎。

三焦洗髓术包括:

1) 上焦洗髓术:

梳头:坐在床上,十指代梳。从前额梳到枕部,从两侧颞颥梳到头顶,反复指梳数十次。可改善头部发根的血液营养供应,并有醒脑爽神之益。

搓脸:先用双手中指同时揉擦两个鼻孔旁的“迎香穴”数次。然后上行搓到额头,再向两侧分开,沿两颊下行搓到颊尖汇合。如此反复搓脸20次。有促进面部血液循环,有醒脑及预防感冒之功效。

叩齿:轻闭嘴唇、上下牙齿相叩击36次,间宜旋舌,以舌头舐动上颚数次。能促进口腔、牙齿、牙床和牙龈的血液循环。

弹脑:坐在床上,两手掌心分别按紧两侧耳朵。用三指(食、中和无名指)轻轻弹击后脑壳,可听到咚咚声响,每晨弹三四下,有解

疲劳、防头晕、强听力、治耳鸣的作用。

转睛:运转眼珠,宜不急躁地进行。可先左右、后上下,各转十多次眼珠。有提高增强视力和减少眼疾之功效。

搓喉:坐、卧和站立时均可,单手以虎口托住下合,由上至下推至锁骨,左右交替,左手搓时吸气,右手搓时呼气,每手算一次,各做36次。

2) 中焦洗髓术:

揉腹:用手来回擦或搓介于胸和骨盆之间,包括腹壁、腹腔及其内脏的一种养生保健法。

挺腹:平卧、伸直双腿,作腹式深呼吸。深吸气时,腹部有力地向上挺起,呼气时松下。反复挺腹十多次,可增强腹肌弹性和力量,预防腹壁肌肉松弛,并有健壮胃肠功能之益。

3)下焦洗髓术:

提肛:坐、卧和站立时均可进行提肛运动。思想集中,收腹,慢慢呼气,同时用意念有意识地向上收提肛门,当肺中的空气尽量呼出后,屏住呼吸并保持收提肛门2-3秒钟,然后全身放松,让空气自然进入肺中,静息2-3秒钟,再重复上述动作,同样尽量吸气时收提肛门,然后全身放松,让肺中的空气自然呼出。每日1-2次,每次30下或5分钟。锻炼中要避免急于求成,以感到舒适为宜,关键在于持之以恒。

摩脚:仰卧,以双足跟交替蹬摩脚心,使脚心感到温热,因脚心有涌泉穴,被称为“第二心脏”,蹬摩脚心可促使全身血液循环,有活经络、舒体健脾、强心安神等功效。

五脏洗髓导引术练习

一。调肝明目法:

平坐,轻闭双目,均匀呼吸,双手搓热,手心轻按在眼睛上,运转眼球:上下3次,左右3次,顺转3次,逆转3次,双手离开,目仍

闭,再搓手按眼,重复以上动作,总共12遍,做完后闭目一分钟,配合“嘘”字诀练习。

二。搓喉理肺法:

平坐,搓热双手,单手虎口托住下颌,另一手由脖子到肺下叶,自上而下搓相应胸部,原则上男左女右,即男的先用左手搓左肺,吸气,再用右手搓右肺,呼气,女的则相反,每只手算1次,总共搓36次,配合“呬”字诀练习。

三。摩腹强脾法:

平坐,搓手,绕肚脐顺时针揉腹,吸气,逆时针揉腹,呼气,总共36次,配合“呼”字诀练,对于腹泻者,顺时针揉,对于便秘者,逆时针揉。

四。搓足强心法:

平坐,一只脚放在另一条腿上,先把脚趾向脚背方向掰一下,用大拇指从脚跟经涌泉穴向脚趾方向搓,再以脚脖为轴顺时针转一周,此为1次,总共9次,配合“呵”字练习。

五。提肛缩肾法:

站立,鼻子吸气,收紧肛门,脚跟稍抬起,停2秒钟,用口呼气,全身放松,脚跟回复原地,此为1次,共练36次,配合“吹”字练习。

六。三焦洗髓法:

两脚分开站立,平视,放松,鼻吸气,脚趾抓地,两臂上伸过头,翻掌,屏气上提足停十秒,口呼气,十指分开,两旁慢慢放下,此为1次,做36次,配合“嘻”字练习。

以上六种洗髓导引法,是我听岳奇峰讲座记下的,如有出入,以老师原文为准。

简单实用的“六字气诀”----强身健体效果显著

第一章 “健身气功·六字诀”功法源流

综合文献资料和现存各种六字诀相关功

法内容分析,六字诀流传到现在,在功法上已形成了较完整的体系:功法理论保持了唐宋以来按中医五行五脏学说来阐述的主体框架,对呼吸口型及发声方法的认识渐趋统一,肢体的动作导引与意念的导引原则上遵循中医经络循行规律。但是,在功法的规范性上,尚存在一些疑难问题。如,个别字诀(呵、四)的发音、六字的吐音口型及发声与否、六字与脏腑的对应、六字在练习中的排列顺序等都存在着一些歧义;各种功法的呼吸发音与肢体导引动作之间的关系各有特色,尚缺乏统一的科学论证。

正是在此基础上,“健身气功·六字诀”课题组作了进一步的规范化研究论证,以此来编创便于群众习练、科学健康的健身气功新功法。

一、关于六字的脏腑归属

综合有关文献,如南北朝时,梁代的陶弘景所著《养性延命录·服气疗病篇》,唐代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隋代高僧智顗在《童蒙止观·治病第九》,唐代道教学者胡愔的《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泄图》,和宋代邹朴庵的《太上玉轴六字气诀》等著述根据《河洛精蕴》五音五行五脏的论述,创编新功法的课题组专家认为六字诀与脏腑的对应关系应为:呵为吞音正对应于心———火,呼为喉音正对应于脾———土,吹为唇音正对应于肾———水,嘘(嘻)为牙音正对应于肝(胆)———木,为齿音正对应于肺———金。“嘻”通少阳经脉,既可疏通胆经,又可疏通三焦经脉。中医认为“少阳为枢”,通少阳即可调理全身气机,三焦的作用正是通行全身诸气。因此,在六字的脏腑对应上,“呵———心, ———肺,嘘———肝,呼———脾,吹———肾,嘻———三焦”是合理而规范的。

二、关于六字的习练顺序

在六字的习练顺序上,历史上有代表性的论述主要有三种。

课题组认为,在习练六字诀中,若以治病为主要目的,应以五行相克的顺序习练:呵—嘘—呼—吹—嘻。若以养生为主要目的长期习练,则应近五行相生的顺序:嘘 —呵——呼—吹—嘻。“健身气功·六字诀”用后者。

三、关于六字的读音与口型

(一)关于六字的读音

明清以前,由于没有统一的汉字注音方法,读音主要*已知之字音互切而说明。这样,就造成了人们对六字诀发音的歧义,出现了“同字不同音、同音不同字”的现象。

课题组经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呼(hū)字正好为喉音,五行属土,对应脾;呵(hē)字正好为舌音,五行属火,对应心;嘘、嘻为牙音,五行属木,对应肝、胆;吹(chuī)字正好为唇音,五行属水,对应肾。字读(sī)则正好为齿音,五行属金,对应肺。这些,恰恰形成了五行五音五脏的对应关系,符合传统中医理论。六字都为清音平声。

(二)关于六字的口型

在六字读音确定后,由于受地方口音的影响,仍会造成六字诀读音发声的差异。用现代普通话来规范和统一,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

课题组用以上唇齿舌喉牙,五行五音的系统原则对六字的口型与气息要点进行了规范化探索(结果详见表)。

四、关于六字诀的吐纳法

历史文献认为,六字诀的吐纳法为鼻吸口呼,匀细柔长。但在吐气时是否出声的问题上,认识各不相同。陶弘景《养性延命录》

中“气声逐字”是出声的,孙思邈也基本沿用其法,而唐代胡愔以后

的大多数文献改为呼吸皆应令“耳不得闻其声”。“养气功六字诀”主要应用的是发声法。认为,临床应用时发声比不发声收效快;只有发声才能区分宫、商、角、徵、羽,才能配合五脏,更好地治病,并称其为“风呼吸”。但同时也要求:“初学者,一定要出声,便于气机通畅和掌握口型;等口型正确、腹式呼吸练熟了,自然呼吸深长……真气调动起来,水到渠成,就不期然而然地不出声了。”

课题组认为,陶弘景与孙思邈的吐气出声法主要应用于治疗疾病,而后世“吐气无声”则是治病与养生相结合并向养生应用转变。古人常称六字诀为“六字气”“六气诀”或“六字气诀”。这说明,气息为六字吐气时的关键,而不是声音。发声是气息由慢变急、由清变浊的表现,中医认为它偏重于泻法的作用。

另外,是否出声还与是否配合动作及导引动作的特性有关。动作有力、转折停顿明显的,自然应以出声为好,像武术家对六字诀等声法的运用;而静功或动作舒缓、圆转自然者,则应以不出声为好。具体运用上应区别对待,辩证施功。

对于“健身气功·六字诀”,根据习练对象的不同,要求并不一样。总的要求是,“吐气不出声”。具体来说,对于初学者,可以吐气出声,主要是为便于口型校正,防止憋气;功法熟练后,则应逐渐转为吐气轻声,乃至匀细柔长的无声状态。

试验中,课题组专门观察了“呼”字不同状态对练功人群平均肌力的影响,以探索对以上问题的科学验证方法。结果显示:单纯读字出声与不出声比较虽然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握力平均值出声组高于不出声组。这可能与测试对象大都是六字诀初学者和评价方法(肌力)与发声的用力状态更接近有关(因为发声用力可调动肌肉的工作能力)。对此,尚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五、关于六字诀中导引动作的配合

明代以前六字诀没有动作配合的记载,基本是单纯的吐纳方法。明代以后,才开始有关于动作配合的资料。其中“嘘字诀”是眼睛的动作,“呼字诀”是口型,其他几种也是单纯的定式动作描述。另外,在宋、元、明、清等不同时期各种健身术中,也有配用六字诀作为其辅助练习的记载,如八段锦、易筋经、峨眉庄、形意拳、八卦掌、大雁功等,但都未形成独立的六字诀导引功法,而是各种特色的六字诀应用,与原始的静功六字诀已不完全一样,在武术动功中大多已变成了助力练气的声法练习。

经过对文献及各种实践经验的研究分析,课题组确定了“健身气功·六字诀”动作设计原则:(一)应符合六字诀吐纳法对人体气机的调整规律和节律,简捷明了,切实做好吐纳的辅助,而不应是导引与吐纳的简单相加。(二)新功法以健身为主,动作配合上也应与临床治疗相区别,做到舒缓圆活,连绵不断,养练结合。(三)每个字诀的动作特点都要符合它所对应脏腑的气化特点,如肝之升发、肾之闭藏等。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课题组博采众长,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编创了“健身气功·六字诀”的辅助导引动作(详见第四章“健身气功·六字诀”动作说明)。

同时,通过“呼”字不同状态对练功人群的平均肌力影响的实验,探讨导引动作与吐纳之间的关系。从实验结果来看,虽然目前有动作组与无动作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但有动作组的肌力平均值大于无动作组。这些表明,呼吸与动作相结合,效果较为理想,二者有相辅相成的作用。

六、关于六字诀中的呼吸法

传统六字诀文献中对呼吸法的介绍主要集中在“鼻吸口吐”、吐气有声或无声上,对呼吸方法则没有具体论述。而根据气功养生的基本原则和六字诀要求深长细柔的呼吸要领来分析,应为“腹式呼

吸”。

在“健身气功·六字诀”中,主要运用逆膜式呼吸方法,配合圆缓的以肚脐为中心的升降开合动作。动作开合与内气的呼吸开合相应,能进一步调动人体内气的平衡,使“健身气功·六字诀”更具有养生健身的特色。

第二章 “健身气功·六字诀”功法特点

一、读音口型,系统规范

本功法在呼吸吐纳的同时,通过特定的读音口型本调整与控制体内气息的升降出入,形成分别与人体肝、心、脾、肺、肾、三焦相对应的“嘘、呵、呼、口四、吹、嘻”六种特定的吐气发声方法,进而达到调整脏腑气机平衡的作用,在众多气功功法中独具特色。各字诀之间既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又各具独立性,相辅相成。

二、吐纳导引,内外兼修

本功法在注重呼吸吐纳、吐气发声的同时,配合了科学合理的动作导引,内调脏腑,外练筋骨,共同达到内壮脏腑、外健筋骨的养生康复作用。

三、舒缓圆活,动静结合

本功法动作舒展大方,缓慢柔和,圆转如意,如行云流水,婉转连绵,似人在气中、气在人中,表现出独特的宁静与阴柔之美,具有浓郁的气功特色。同时,要求吐气发声匀细柔长,动作导引舒缓圆活,加上开始和结束时的静立养气,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练养相兼,既练气,又养气。

四、简单易学,安全有效

本功法在“嘘、呵、呼、口四、吹、嘻”六字发声吐气基础上,

每个字诀都配以典型而简单的导引动作,加上启动气机的起势和导气归元的收势,连预备势在内共9个动作,简单易学,易记易练。

第三章 “健身气功·六字诀”习练要领

一、校准口型,体会气息

吐气发声是六字诀独特的练功方法,因此,应特别注意口型的变化和气息的流动。

此外,习练时还要掌握好“先出声,后无声”的原则。

二、寓意于气(呼吸),寓意于形

本功法强调意念与舒缓圆活的动作、匀细柔长的吐气发声相结合,不过分强调意念活动。习练时要注意协调自然,勿忘勿助。倘若用意过重,则易导致动作僵硬、呼吸急促,反而达不到松静自然的要求。同时,在形体上也要放松自然,不要过多注意肢体运动的规格,形松神静才能使呼吸渐缓、脉搏频率降低,使气机的升降开合调整到最佳状态。

三、注意呼吸,微微用意

呼吸方法主要是逆腹式呼吸。其方法与要领是:鼻吸气时,胸腔慢慢扩张,而腹部随之微微内收,口呼气时则与此相反。这种呼吸方法使横膈膜升幅度增大,对人体脏腑产生类似按摩的作用,有利于促进全身气血的运行,并且功效非常明显。但初学者应切记,呼吸时一定要注意微微用意,做到吐惟细细,纳惟绵绵,有意无意,绵绵若存,不能用力,绝不可故意用力使腹部鼓胀或收缩。

四、动作松柔舒缓,协调配合

动作导引有活动关节、强筋健骨的作用。习练时要注意与呼吸吐纳、吐气发声的协调配合,动作要做到松、柔、舒、缓,以不破坏呼

吸吐纳的吐气发声的匀细柔长为基本规律。

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练功时宜选择空气清新、环境幽静的地方,最好穿运动服或比较宽松的服装,以利于动作的完成与身体气血的流通。

第一式 嘘(xū)字诀

动作一:接上式。两手松开,掌心向上,小指轻贴腰际,向后收到腰间;目视前下方。两脚不动,身体左转90°(图1);同时,右掌由腰间缓缓向左侧穿出,约与肩同高,并配合口吐“嘘”字音;两目渐渐圆睁,目视右掌伸出方向(图2)。

动作二:右掌沿原路收回腰间;同时身体转回前方;目视前下方(图3)。

动作三:身体右转90°;同时,左掌由腰间缓缓向右侧穿出,约与肩同高,并口吐“嘘”字音;两目渐渐圆睁,目视左掌伸出方向(图4)。

动作四:左掌沿原路收回腰间,同时,身体转回正前方;目视前下方。

如此左右穿掌各3遍。本式共吐“嘘”字音6次。

动作要点

1、“嘘”字吐气法:“嘘”字音xū,属牙音。发音吐气时,嘴角后引,槽牙上下平对,中留缝隙,槽牙与舌边亦有空隙。发声吐气时,气从槽牙间、舌两边的空隙中呼出体外(图5)。

2、穿掌时口吐“嘘”字音,收掌时鼻吸气,动作与呼吸应协调一致。

易犯错误

1、穿掌、吐气不协调。

2、穿掌向斜前方。

3、转体时,身体重心前倾或后坐。

纠正方法

1、穿掌与吐气要同始同终,势成气尽。

2、穿掌时手指向左(或右)侧。

3、两脚不动,身体中线保持垂直做水平旋转。

功理与作用

1、中医认为,“嘘”字诀与肝相应。口吐“嘘”字具有泄出肝之浊气、调理肝脏功能的作用。同时,配合两目圆睁,还可起到疏肝明目的的功效。

2、掌心向上从腰间向对侧穿出,一左一右,交替练习,外导内行,使肝气升发,气血调和。

3、身体的左右旋转,使腰部及腹内的组织器官得到锻炼,不仅能提高中老年人的腰膝及消化功能,而且还能使人体的带脉得到疏通与调节,全身气机得以顺利升降。

第二式呵(hē)字诀

动作一:接上式。吸气,同时两掌小指轻贴腰际微上提,指尖朝向斜下方;目视前下方(图1)。屈膝下蹲,同时,两掌缓缓向前下约45°方向插出,两臂微屈;目视两掌(图2)。

动作二:微微屈肘收臂,两掌小指一侧相*,掌心向上,成“捧掌”,约与肚脐相平;目视两掌心(图3)。

动作三:两膝缓缓伸直;同时屈肘,两掌捧至胸前,掌心向内,两中指约与下颏同高;目视前下方(图4)。

动作四:两肘外展,约与肩同高;同时,两掌内翻,掌指朝下,掌背相*(图5)。然后,两掌缓缓下插;目视前下方(图6)。从插掌开始,口吐“呵”字音。

动作五:两掌下插至肚脐前时,微屈膝下蹲;同时,两掌内旋外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