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立德树人”——高校教师的使命与从业之本(2014)

“立德树人”——高校教师的使命与从业之本(2014)

“立德树人”——高校教师的使命与从业之本(2014)
“立德树人”——高校教师的使命与从业之本(2014)

“立德树人”——为师之道与从业之本

——楚雄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李云峰

(2014年11月日)

当代中国的高等教育,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业中,任重道远。既担负着培养优秀人才,繁荣学术研究,推动科技进步,服务社会发展,传播、创新和引领文化等诸多的艰巨重大使命。同时,又担负着实现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根本性转变,以及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高等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等,这样一系列艰巨的社会责任。高校的教师队伍则因此而被赋予了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倾心培养高素质人才,潜心致力于学术科研,为国家和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生态建设提供优质服务等重要职责。然而,高校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对高校教师能否担负起、担负好这些重大使命与责任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为,高校教师的师德修养不仅直接关系到这一特殊群体的价值追求、精神境界、行为动力和道德自律,而且也极大地影响着到高校的校风培育、质量提升,乃至办学的成败与大学使命的担当。唯有教师爱教敬业,立德树人,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才能有真正的提高;唯有教师潜心学问、弘扬学德,高校的学术科研水平才能有真正的提升;唯有教师自觉关心和积极参与社会的发展,高校才能主动和高质量的为社会提供服务;唯有教师具备强烈的文化自觉和人文关怀,高校才能积极承担起传播、创新和引领文化发展的使命。正因如此,但凡加入到高校教师队伍中来的成员,要走好合格、优秀、乃至

成为名师之路,我认为首先就应该解决好对“立德树人”的理解、领悟、认同,并在此基础上将其内化为引领职业发展的理想和信念,外化为自觉和不懈的行为追求。唯其如此,方能不辱时代和社会赋予高等教育和高校教师的历史使命,真正肩负起国家、人民和学校赋予我们的重大责任。同时,为自己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奠定下有着大本大源的坚实根基,找准奋发努力的航向,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职业发展与学校发展及社会发展的和谐相融。为此,我围绕“立德树人”所谓何意、何以必要、如何践行这三个问题与各位交流一些自己的体会与思考。

一“立德树人”所谓何意

通俗和简约的讲,“立德树人”就是指教师要通过自觉修炼和努力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去引领和实现对优秀人才的培养。然而,如果深入钻研,细细品味,你就会发现,“立德树人”又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久远的文化传承,以及深刻的时代内涵和丰富的具体要求。

首先,在我们中华民族渊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遗产中,注重“立德”、注重“育人”真可谓一以贯之、相互关联、特色鲜明、积淀厚重。它不但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穿越时空,具有永恒价值的真知灼见与人文智慧,培育了一大批杰出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而且为大学精神的塑造和高校教师自觉认同和内化“立德树人”,加强自身的师德建设留下了一笔丰富而宝贵思想财富。比如在中华文化典籍中,占据“四书”之首的《大学》,讲求的是治国安邦和造就“大人之学”。它开篇的第一句话讲的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其次,推崇“立德为本”、“以德为先”,是我们优秀的文化传统之一。大概自《左传》提出“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之后,“立德”就成为我们这个民族立身处事、建功立业、著书立说,以及从事百行百业最根本和首要的准则。比如,习武者首先要讲武德,做文人首先要修文德,经商者首先要重商德……。在“修齐治平”这个中华传统文化所倡导的最典型的理想人格范式中,修身的目的和关键,就在于通过内在的立德正心,而后去实现外在的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理想追求。

再次,在“立德树人”的简约表述中,蕴涵着教师这一特殊职业具有的深遂人文智慧。这就是:教师立德树人实现的是一种双向的价值追求与创造。因为,在“立德”与“树人”互动融合过程中,教师这支“蜡烛”首先要用立德来点亮自己,然后才能照亮和引领学生。教师只有在“立德树人”实践中,将自身的“德”真正“立”起来,才能实现修德立己、以身立教,以更高的境界和情操去做好“树人”和“育人”。因此,“立德树人”的本质,就是一种要求教师育人先育己、育己先立德,从而更好的树人、育人的双向互价值追求与创造过程。我认为,这一古老智慧值得我们为师者去深刻领悟、自觉光大,它所蕴含的价值需要我们去努力追求,共同创造。

二、“立德树人”何以必要

我们为师者为什么需要自觉和坚定地把“立德树人”作为为师之道和从业之本,除了必须传承和弘扬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之外,还需要了解和把握它是由外在的要求和内在的需要相互交织和所共同决定的。这对我们自觉认同和内化和努力践行“立

德树人”很有必要。

(一)国家和社会的外在要求

首先,“立德树人”,是国家和社会赋予我们高校教师的首要职责。当今国家和社会赋予了我们高校诸多重大使命。然而,在这诸多使命中,“立德树人”既是首要的,也是最根本的。因为,国家和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首要和最根本要求,就是要为圆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人力资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大业,培养出大批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高校的其它使命,最终也要通过高素质人才的培育去担当、去实现。然而,育人必先育师,育师须先“立德”,这是一条被高等教育的实践所反复印证了的规律。正因如此,不仅极力倡导教师要德高、身正,要以身立教,而且在我国的《高教法》中明确把“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作为是高校教师任职的首要条件。在我国《教师法》的第一章、第一条,就把建设具有良好思想品德修养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为重要的立法依据。在其第三条中更是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在第二章教师的权利和义务中,一是规定教师要遵纪守法,遵守职业道德,为人师表;二是强调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的引导;三是要求教师要关心和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四是要求教师要切实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五是要求教师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而在第八章的法律与责任中,一方面对维护教师合法权益提供法

律保护,另一方面又赋予了学校对教师有损师德的行为给予行政处分,直至解聘的权力。

事实上,整个人类社会对于教师要“立德树人”都是极为重视的。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书》中,就对师德理想、师德规范的指导原则提出了十分明确、具体的主张。2001年在泰国召开的第三届国际救援组织世界大会所通过的《关于教师职业道德宣言》中,又从教师必须对职业、对学生、对同事、对管理层、对家长等方面做出的承诺中,针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提出了多方面的具体要求。美国则早在1929年就制定颁布了《教师专业伦理规范》,并根据社会发展对教师职业的要求而不断加以修订完善。日本也在1952年的教师联合大会上就通过了《教师伦理纲领》,并且对教师应该遵循的师德内容作了10个方面的严格规范。德国则以什么才是好教师作为导向,把“立德树人”的内涵从8个方面作了德国版的诠释。尽管显得珊珊来迟,教育部和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也于2011年底颁发了我国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它结合国情、教情和师情,从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这六个方面,对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提出系统性、导向性、针对性都十分鲜明规范。历史上和国内外这些以法规、倡导、承诺、规范等不同形式提出的师德要求,不论是倡导内在的觉悟。还是进行强制的规范,本质上都体现了人类社会对教师包括高校教师应该和必须履行“立德树人”的职责所寄予的殷切期望,所厘定的职业规范,以及所规定的法律责任。

2007年8月31日,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

上,向全国的教师提出了四点希望:一是要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二是要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三是勇于创新,奋发进取;四是淡泊名利,志存高远。这四点希望实际上是从如何对待职业、对待岗位、对待学生、对待治学、对待职业发展和应该树立什么样的从业境界等方面,代表党和国家向广大教师提出了一系列至关重要的师德要求。他还特别强调:“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希望广大教师要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祖国发展、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高尚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中,又再次把加强思德建设摆在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之首。时任总理温家宝在2010年召开的本世纪首次全国教育工作会上语重心长地指出,以教育为职业者,必须具有淡泊名利的高尚志趣,刻苦勤学的精神,诚挚友爱的感情。强调师范教育的目标绝不是造就只能授业的“教书匠”,而是要造就堪为人师的教育家。他阐释说:师范教育的专门训练,不应该限于教学的技能,尤其要在多年教育文化氛围的涵濡浸渍中,使学生对教育实践的兴趣油然而生,对教育事业的敬仰日益坚定。并且十分精辟地概括说: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今年教师节习总书记在与北大师生代表座谈时强调: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

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地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并且对做好老师的特质作了四个方面的凝练,即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学识、要有仁爱之心。国家教育部着眼于推动高校教师师德建设持续发展,提出了“创新师德教育,引导教师树立崇高理想;加强师德宣传培育重德养德良好风尚;健全师德考核、促进教师提高自身修养;强化师德监督,有效防止师德失范;注重师德激励,引导教师提升精神境界;严格师德惩处,发挥制度规范约束作用”这六方面提出了《关于建立建全高校教师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并且严肃告诫高校教师不得有下列情形:

记得唐代大思想家韩愈在《师说》中曾说过:“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而我认为,凡为师者首先应自觉和坚定的将“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为师之道和从业之本。有人曾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深奥、最难以捉摸的概念:“道”,做了这样的诠释:所谓“道”,就是“面之所向,行之所达”。那么,肩负着国家、社会和学生、人民期盼与重托的高校教师,难道不应该将“立德树人”作为我们教师铸就师魂,以身立教的终极价值取向和不懈实践追求吗?

其次,“立德树人”是大学文化与大学特质对教师提出的必然要求。当代大学作为传承、研究、整合、发展文化的特殊社会组织,在人类文化的传承、研究、整合与发展中,也在传承、创新着自己的大学文化。然而,在这二者的合一与传承、创新中,“立德树人”无疑是最具有核心性意义的内涵之一。它不仅应该成为当代中国大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之一,更应该成为当代中国大学构建自身文化的核心价值追求和

首要的价值创造。因为,正是在“立德树人”的价值追求与创造中,当代中国大学育人的本真价值和根本特质才能得以充分彰显和根本保障,而世界大学精神中的育人内涵才能以中国式的凝练和表述得以传承和光大弘扬。在大学所担负的众多社会功能与艰巨使命中,育人既是首要的,又是最根本的。如果颠倒了,弱化了育人这一首要功能和使命,大学就会丧失、扭曲了自身的本真价值,改变自己的本质特性,从而也就不再真正成其为大学(就连清华、北大、上海交大等研究型大学也是把一流创新人才培养放在首位的)。

“教书育人”是大学对教师们的最基本师德要求之一。其中也深刻蕴涵和充分彰显着“立德树人”的丰富内涵。它一是体现了育人过程中要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引导和要求教师不仅要将执教的终极目的和与实现的途径手段相互融合,通过教书去实现育人这一最终目的。二是蕴含了“授业”与“传道”的统一,引导和要求教师把“知性”与“德性”的主体责任相统一,既促进学生成才,又引导学生成长。三是赋予了教书以深切的人文关怀,将教师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与育人的责任与效果紧密关联起来。从而使得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不再单纯是一个业务能力问题。因为,如果书没教好,教学不受学生欢迎,又怎么能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启发、示范,并尽了育人之责呢?所以,把书教好也就成为“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涵。

再次,“立德树人”是办学与育人规律的深刻反映。

大学教育的根本,是“育人”并非“制器”。大学不能办成只偏重于向学生传授知识,使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现成知识的容

器,也不能迫于人才市场和就业巨大的压力而只看重对学生求职谋生技能的提高,而应该着眼于为学生的全面和谐与长远发展负责,由此去真正促进整个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来洞悉育人的真谛、提升育人的境界,实现育人的自觉,把学生培养成知性、能性和德性相融合的发展主体。引导学生学会把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与品格的完善相统一,促进他们学会主动、全面与和谐发展。唯其如此,他们未来发展的根基才会是牢靠的,他们未来发展的前景才会是可持续的,这样的人才资源也才真正是国家和社会所需求的。大学教育的本真价值在于育人,而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以成长去引领成才。因为,学会成长做人是立身之本,学习知识,提高能力是服务社会的手段。有德无才要误事,而有才无德要坏事。成小事靠业务本领,成大事要靠思想人品为根底的综合素质。实现知识改变命运,能力成就未来,离不开品格奠定人生。因此,“立德树人”是人才成长规律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最根本、最核心的要求。而高校教师要认同和践行“立德树人”,首先就要树立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和主动全面和谐发展负责这一根本大德。

为了真正体现育人为本,又必须以德育为先,这是大学最重要的教育规律之一。然而,唯有立德才能树人,树人先要立德,又是大学最重要的育人规律之一,正所谓德高方能为师,身正才能为范。如果把这两条规律的内涵关联、融通起来,我们就能够洞察出其中蕴含着这样的一种理论与现实逻辑:要想真正遵循和体现大学育人为本的特质要求,就首先需要教师自觉和努力去具备优良、高尚的师德,从而能够去潜移默化地影响、促进学生优良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和健康人格的培养,为

他们成为综合素质高的优秀人才奠定坚实的德性基础。这样一来,“立德”就并非和仅仅是教师个体职业道德修养的深厚与提升,而且直接关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进而最终影响学生的成长成人和成才,乃至他们长远的未来。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塑造人格,只有品德才能成就品德。无数学生正是在教师高尚人格与优良品德最直接、最生动的潜移默化与最难忘的示范影响中成长起来,并受益终身的。

第四,“立德树人”是大学持续发展、长盛不衰的基石与灵魂。

纵观中外的大学,许多名校正是由于有了一批师德高尚、学养深厚、倾心育人、潜心学问的名师、大师才能够由弱而强、后来居上、遇危难而不倒、历经沧桑而长盛不衰的。也正是由于有这些名师和大师在做人上以身立教、率先垂范,在学问上诲人不倦、用心点拨,在生活上悉心关怀、排忧解难,在成长上全力扶持、甘为人梯,在交往上平等谦和、教学相长,在要求上严而有格、因材施教,在学生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声张正义、主持公道。学生才会慕名投师,并且得益于内而传扬于外,使学校的知名度、美誉度得以提升,大学的精神得以传扬彰显,从而从根本上大大增强了大学激烈竞争与持续发展中最重要的“软实力”。也正因如此,当年清华大学的梅贻奇校长才会有“所谓大学者,有大师之谓也,非谓有大楼之谓也”的卓见与洞识。而所谓名师、大师,即集人格、学识和教学魅力于一身者。也正因为如此,许多名校在最能集中体现其大学精神的校训中,都蕴含着首先是针对教师的师德要求。比如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师大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中国政

法大学的“厚德明法、格物致公”。云南大学的“立一等品格、求一等学识、成一等事业”。香港大学的“明德格物”。台湾大学的“敦品励学、爱国爱人”。美国普林顿大学的“为国家服务、为世界服务”。宾西尼法尼亚大学的“法无德不立”。西点军校的“职责、荣誉、国家”。日本东京大学的“自重自敬自立独立”等等。与此同时,所有的中外大学都制定了自己的师德规范,并锲而不舍地引领和敦促教师队伍致力于不断提升自己的师德修养。

在我校的发展史中,“立德树人”同样也有着深厚的传统。在师专时期,学校领导就把“人品、才华、功底”,“道德、学问、文章”作为对教师职业发展的要求。并且在雁塔校区的主教学楼前,竖立了一座我国师范教育的大家——陶行知先生的塑像,希望用他“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和“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师魂,去引领和感召教师及所培育的未来教师。升本之后,为了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培育学校的大学精神,砥砺师生的人格品行,又确立了“笃学尚行、扬美崇善”的校训,为了促进师德建设,还从五个方面,对我院教师的职业道德作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规范。在教师每年的履职考核中,严格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并且在全体师生中不断完善、持续开展师德表率和学风标兵工程的建设,在师生中产生了良好的示范影响。当前,学校又立足于新起点上的内涵发展、跨越发展,用“铸师魂、修师德、强师能”,来引领和推进教师队伍的建设。

第五,“立德树人”是莘莘学子及其亲友的衷心期盼。

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不仅事关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也事

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当今,千百万的学子和他们的亲友,不仅希望有大学上,而且更希望有好大学上。然而,上好大学,首先就意味着要有好老师。尽管当下大学生及其家庭对大学教师的期望是多层面和多角度的,然而,正如许多机构和高校专题调查所揭示的那样,绝大多数的学生和家庭仍然把师德高尚、用心育人作为“好教师”的首选标准,也都把得到悉心关爱与用心教诲作为对教师最大的期望。由此可见,要把高校办成让学生健康成长成才、让家长放心和满意的大学,首先就要促使教师队伍不断提升从业境界,注重立德,用心育人,唯其如此,才不辜负学子、家长对我们的衷心期盼。要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首先就要让学子和家长满意,这是育人为本和以生为本的必然要求。而满意的核心就应该锁定在促使我们高校教师能够自觉和努力去践行“立德树人”这一为师之道。

(二)职业发展的内在需要

高校教师要“立德树人”,不仅是由上述种种因素构成了强大的外在要求,同时也是由教师这一特殊职业和教师本身实现角色认同与内化,提升从业境界,以及使自己职业得到持续健康发展等内在需要所决定的。

首先,“立德树人”是从业之本。

教师这一职业,固然应该帮助从业者谋生并立足于社会,从而实现求知与强能的工具价值,然而,如果只为经师而不为人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而不注重从学生的和谐与长远发展去真心和用心育人,那么就会在从业境界上会把自己贬低为一个为“制器”而非育人的工匠,最终就会背离大学教育育人本真的本质,使教师的这一职业应有的特质:用传道引领

授业、解惑、扭曲、异化。有人曾这样评价说:能提升学生求知和做人境界的是大师;能教给学生求知与做人方法的是师;只教给学生现成知识,视学生为盛装知识容器的是匠。学生在这样的匠那里,受到的只能是一种片面乃至畸形的影响,结果只能是误人子弟。因为这种片面和畸形的影响,防碍他们把成长成人与成才融合起来,在他们身上能复制的只能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对立,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分裂,最终导致求知与做人的脱节,德与才不能兼备。

其次,“立德树人”在当下教师队伍的角色定位与回归中十分必要和紧迫。不容否认,在当下的高校中,敬业爱岗、教书育人的仍然是主旋律,在高校教师队伍中唱响这一主旋律的仍然是主流。然而,我们也不可忽视,由于时代与生活的巨变,各种思想的相互激荡,社会对高校的影响与渗透形形色色。与此同时,由于忙于外延式扩张,高校的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受到削弱,以“立德树人”为重要内涵的大学文化建设滞后,在高校教师队伍中,也出现了许多令人担忧,而且值得深刻反思的现象。一是价值取向偏移,热衷个人功利。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席卷,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辐射,高校分配制度改革的冲击,岗位与职称等的激烈竞争,以及急功近利之风的影响下,有一些高校教师顶不住压力,经不起诱惑,静不下心来,把心思、精力都聚焦和投向了如何才能获取更高的学历、职称和收入,怎样才能找捷径多出、快出科研成果等等功利问题上。从而导致这些教师从业理想趋向实际,价值标准趋向实用,职业发展寻求实在,行为选择注重实惠,使从业的追求与“立德树人”的内外要求渐行渐远。二是师德失范增多,负面影响增大。正

是由于价值的偏移和趋功近利,一些高校教师从观念、态度到行为,既有悖于人师,甚至也不佩称之为经师,在社会上没有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在学生中没有形成良好的口碑。相反,背弃职业道德,甚至触犯法律法规。更为有害的是他们身上那些有损教师形象的言行,使一些涉世不深、辩识不强、心存困惑的学子,因为受到他们的反面示范和消极影响而无心向学,重利轻义,荣辱颠倒,甚至选择了错误的人生,与国家、人民和家庭的期盼背道而弛。因此,回归“立德树人”的角色地位,弘扬“立德树人”的优秀传统,实为高校教师队伍提高自身从业境界,矫正职业价值取向和践行为师之道的当务之急和关键所在。教师在职业发展中不仅应该用“立德树人”去引领自己积极向“前”看,而且还要以它来正确引导自己不能只向“钱”看。

再次,“立德树人”是教师与学生良性人格互动的本源。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通过教与学的双向互动,以及平时的交往,也包括当下流行的网络与手机等交流等方式,而且是在一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实现的。然而,要想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首先就要成为一个让学生都愿意接近你,直到真心敬佩你的人。学生接近教师有着很多种的原因。此如学识、权力、外表、个性特点、道德和人格等等。但是我们为师者应该明白:学识只能满足学生一时的求知欲望,然而学无止境;权力只能维系短暂的顺从与违心的亲近;外表所吸引的只能换得一种表浅的关注;某些性格的特点也只能维持一时的魅力。而唯有道德力量和人格的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才是最深刻,也是最长远的。因为,“以身立教”才能使学生在与教师的人格互

动中潜移默化地确立自己未来的立身、做人、做事之本,从而真正去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人们常说“亲其师,而信其道”,而亲其师首先是服其德,敬其行。正是教师道德垂范与人格力量的感染、感召成为学生奋发成才,学会做人的激励和示范。正如厦门大学的王伟廉教授生动概括的那样:学生看老师既看才,也看德,无才无德,学生厌恶你;有才无德,学生敬畏你;有德无才,学生同情你;德才兼备,学生才会真正拥戴你。

“立德树人”的互动关系与互动价值是双向的:教师越是自觉和倾心去“立德树人”,他就越能在与学生的人格互动中产生日益增强的影响力和化育力。反过来,又以学生的敬佩、效法和奋发努力,去进一步地激励、鼓舞教师更加执着和不懈地去践行和升华“立德树人”,从而真正实现教育本真价值层面上的“教学相长”。当下,有一些教师总在抱怨自己虽然教了一辈子的书,生活却过得很一般,感到活得没有什么意思(价值)。那么为何不反思一下,为什么那么多的同行却无怨无悔,并乐在其中呢?为什么还有很多教师被他们的学生敬重、感佩而永远铭记呢?因为,成功和持久的师生互动,正是教师爱岗敬业、安之若命,并富有成就感,以及获得顶峰体验的源泉。

第四,“立德树人”是引领教师职业发展之魂。

我想,凡是选择了教师这一行业的人,大都希望自己的职业发展顺利、持续,并在其中有所作为和建树。然而,如果入了行却不悟道,或者悟道而不笃行,即使初衷良好,愿望美好,也经不起从业历程中的种种诱惑、磨炼与挫折。因为我们不是在纯净、幻想出来的环境中去从教履职的,各种思想、压力、诱惑都会对我们形成大大小小、持续不断的干扰,甚至会屡屡

迫使我们选择放弃。只有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逐步牢固确立起“立德树人”的从业信念与境界,我们才会使自己的职业发展找到定向的航标、精神的支撑;才会为自己孜孜以求,坚持不懈的努力提供淳淳不竭的内在动力;才能在自己身上不断修炼出成为名师与大师的人格魅力;也才能真正有希望充分实现用“立德树人”这只“蜡烛”去照亮学生的成长成人与成才之路,同时也照亮自己的人生与职业发展之路的双重意义和双重价值。

三、“立德树人”如何践行

在当今的现实环境中,要使我们在座的新同行认同“立德树人”已是很不容易,但即便今天的这番交流能使大家达到了“若有所悟”,“介然有知”,对于各位也只有着表浅和短暂的意义。要使“立德树人”能够为我们深刻领悟并自觉践行,从而产生使育人与育己融合互动的成果和长远价值,就需要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完成一系列的内在转化,在自己职业生涯中自觉和不懈地加以修炼与外化。对此,我的体会和建议是:首先,要化外在的要求为内在的觉悟。

一个人的行为,如果总是处于一种被外在的要求和力量控制和支配之下,他的行为就只能是被动的,甚至是被迫的。而且,一旦遇到了现实和履职中的艰难、挫折与诱惑,就容易迷失方向、角色错乱。只有通过把国家、社会、学校发展,以及学生及其家庭等对我们高校教师的规范、期望,与我们的角色定位,职业发展的需要真正贯通、融合起来之后,我们才能将“立德树人”真正内化为我们从业的高度自觉,从而掌控自己人生寄托的职业之舟,使它在与各种风浪的抗击中,作出正确

判断和选择,不偏航、迷航。使自己的人生与事业追求真正被自己所主宰,真正成为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良师和益友。

其次,要使内在觉悟提升为价值追求。

一个人,只有当他把对职业和角色的理解、认同进一步提升为一种事业及人生的价值追求时,他的意志行为才会进入更高的境界,才会获得更强大和更持久的精神动力,从而表现出坚韧不拔的执着追求。对于教师这种既崇高,也更加艰辛的职业来说,就更是如此。如果我们不能把对“立德树人”的理解、认同所获得的觉悟,在执教育人的体验、反思中,不断提升为一种职业与人生的价值追求,那么我们“立德树人”的意志行为,一是难以得到坚定信念的支撑,二是难以获得持久的内在动力,三是难以经受住来自内外的诱惑与干扰。因为,在职业生涯中有信念坚定的支撑,才会有敬业爱岗的坚实根基;才会有教书育人的持久内在动力,才会有奋发进取的执着追求;有高境界的自我调节,才能成功抗拒和排除来自自己和外界的种种干扰。一句话,完成这样的提升,“立德树人”才能成为引领、统帅自己教师职业发展的灵魂。

再次,要将规范的它律内化为自觉的内在的自律。

为了使“立德树人”的要求规范化、制度化,并使之对广大教师形成有效的导向与激励,在《教师法》、《高教法》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当前各高校都在不断完善各自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师德评价考核机制。然而,这种外在的规范约束和引导激励,要想真正、持久地发挥作用,最终还要取决于教师能否通过自己的接受、认同、内化、提升为自己的从业的内在自律,并在“立德树人”的各个层面和细节中去

自觉贯彻、自觉体现。离开了这种自律的建立和作用的发挥,任何外在的规范和评价、考核,不仅难以真正和持久地发挥影响,反倒会使教师感到承受了束缚、压制,或者视之为一种不值得去认真对待的形式和教条。如果教师处在这两种心态的支配下,“立德树人”就会我们失去内在的认同与追求,就不会转化为行为的不竭动力,也就不可能使教师在践行中获得成就感和终身难舍的宝贵体验,我们的职业生涯也由此丧失她的生命活力与成长乐趣。总之,师德修养如果缺少了内在觉悟与行为自律,它要么沦为对外在的要求与约束的被动服从,要么就会形成对这种要求与约束的藐视和违反。

第四,领悟内涵,把握结构,用心去以“修”促“立”。

高校教师应立之德内涵十分丰富,需要我们去系统把握和不懈修养,对照《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就包括了教师应该如何对待国家、法律、职业、学生、教学、治学、社会和自己诸多方面。如果我们不去系统的了解和把握蕴含于这些复杂层面中的师德内涵,所立之德就会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缺少师德应有的博大胸襟和深厚的人文情怀,摆脱不了肤浅与狭隘。另一方面,教师应立之德又有其特定的结构。它是由核心和顶层的师德理想、从业信念,中层的具有很强概括性的师德原则,以及将这种理想、信念和原则辐射、运用到教师职业生涯方方面面中去的具体师德规定所组成。它把我们应立之德从理想、信念、情感到行为层面作了系统的构建。对它的把握,有助于我们去全面地了解、规划和推进自己的师德建设,并有效地诊断和发现其中存在的差距与不足。从而使我们的立德的思考与实践更加具有系统的眼光和理性的智慧,并且有助于增强我们

在以修促立中的自觉性、系统性、协调性和可操作性,摆脱盲目性片面性或自以为是。为此,需要强化我们师德建设的主体意识,深化对师德内涵,结构的把握、内化,自觉地担负起师德自我修养的责任。

第五,努力将“立德”的内化之功,外化为“树人”的创价之效。

“立德”,强调和注重的是把外在的师德希望、师德规范,通过师德主体——教师的认同、内化、提升,转化为自己职业的意识、信念和自励动力、自律能力。然而,如果不能把这种内功的修炼与“树人”的外化实践融合、互动起来,不仅会使内功的修炼虚空不实,知行脱节,也会使内功的修炼缺少实践的体验、检验而难以深化、提升。更不利的是,还会导致内功的修炼由于不能外化在“树人”的意志行为中而失之它双向的价值——育人和育己。因此“立德树人”,不能搞“闭关修练”。试想,如果我们不能将“立德树人”的价值追求,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具体活动中,去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转化为学生优良的思想道德素质,那么何以检验和体现我们应立之德呢?如果我们不能把对高等教育的忠诚转化为对自己职业、岗位的热爱、敬重,并外化为用心提高从业素质,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的实践行动,那么我们又怎样去确立和体现对高教事业、教师职业的应立之德呢?如果我们不能在教学和交往中去真心和热忱去关爱、尊重学生,并在教学互动中与学生一起成长,那么我们又如何能够把经师与人师相融合,真正有助于学生的成长成人和成才呢?如果我们在治学与科研中急功近利、弄虚作假,或者庸碌无为、毫无建树,那么学德

何在,又会给学生以什么样的治学影响呢?如果我们在与同事的相处中,不在和谐、合作中公平、双赢地开展竞争,我们又会给学生一种什么样的做人印象和人格影响呢?如果我们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我行我素、不顾身份和形象,甚至有损学生的合法权益,那么我们立的什么身,树的什么教呢?因此,“立德”的内在修炼,不能脱离“树人”的外化实践,需要二者的结合与互动,否则二者皆误。

总之,“立德树人”之路漫漫而修远,“立德树人”之道需要我们上下求索。让我们在共同的职业生涯中,用“立德树人”之烛去不断照亮学子,也照亮自己。从而去努力实现“立德树人”价值追求与价值创造的互通和圆融。

谢谢!

教师立德树人主题演讲稿

教师立德树人主题演讲稿 里德庶人老师的主题演讲 2021 演讲应该有一个集中而鲜明的主题。没有中心,没有优先权,没有秩序,没有人愿意听一个演讲。以下是第一模联编的立德庶人老师的主题演讲。欢迎阅读。 立德庶人老师的主题演讲1 尊敬的领导和老师: 各位下午好。我演讲的题目是《立德树人,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人们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因为教师一生都在用笔耕耘,用文字播种,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人们还说,老师就像“春蝉”、“蜡火把”,因为老师奉献了一生,可谓“丝枯泪落”。人民教师是多么高尚的职业啊!当我第一次以老师的身份踏上三尺讲台时,我是如此激动和自豪。教师的职业是教书育人,但到底是什么呢?怎么教育人? 古人云:“人生之初,性本善。”人一出生,天性善良,气质非常相似。但是,随着他们生活环境的不同变化和影响,每个人的习惯也会不同。 教师作为指路明灯,旨在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因此,教育应该把德育和文化教育放在同一高度,统筹培养国家的人才。但是,怎么教育人呢?在我看来,老师应该首先做学生被要求做的事情。老师不仅要注意言行,还要注意例子。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被学生看到,记在心里。在孩子的成长阶段,老师对他们的影响甚至会超过父母。如果老师的不良言行被学生记住或模仿,可能会对学生的生活造成不可挽回的不良影响。因此,教师不仅要给学生树立好榜样,还要胸怀宽广,以德服人,做“灵魂的工程师”。

其次,用一颗关爱的心去关爱学生。我教过很多孩子,每个孩子的家庭背景也不一样,所以教育也不一样。在我教的班里,有一个孩子,他父亲因病去世,母亲体弱多病,经济拮据。当她看到其他孩子吃零食时,她情不自禁地看着。有一天,她终于把手伸进了同学的口袋。当我发现他不寻常的行为时,目标就在他身上。我没有公开批评她的教育,只是偷偷和她聊了聊。他承认了他所做的,并说他再也不会做这样的事了。我们更应该尊重孩子,因为孩子是幼苗,幼苗能否茁壮成长,直接关系到周围的影响和教育。“少年智慧是民族智慧,少年力量是民族力量;少年在地球上是男的,他在地球上就是男的!”面对一个新技术、新信息、新系统不断涌现、竞争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在科学文化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培养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尤为重要。 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小学老师工作量大,没有固定的教学方法。只要我们以“爱”为基础,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灵活创新的教育方式为动力,以“勤奋”二字为统领,就一定能把教育做好。每个人都应该在自己的岗位上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如果个人的力量汇聚成中国的力量,中国梦就能在世界之巅腾飞。 今天,中国梦带来的兴奋就像春天的藤蔓,中国梦需要我们脚踏实地的努力去实现! 立德庶人老师的主题演讲2 我想每个人都被问过:你是做什么的?你会脱口而出:我是小学老师!你说这个答案是什么感受?我想,从你睿智的眼神,从你脸上慈祥的笑容,我会体会到你内心的滋润,体会到你永远年轻的心,因为不断的修炼,不断的爱!因为你已经体会到了作为小学老师教书育人的真谛!是的,爱和责任是我们师德的灵魂。 身边的每一位同事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精心耕耘,无私奉献同一片土地。青年教师无怨无悔地把青春扎根在三尺讲台;中年教师抛开家庭,投身教学工作;老教师不会因为即将退休而懈怠。他们仍然努力工作,不知疲倦。从他们身上,我深深体会到了当老师的荣耀和骄傲。

高校教师如何立德树人

高校教师如何立德树人 十八大报告将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调整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调整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样的调整进一步明确了的教育的任务和目的,有助于一线教育工作者更好地观察党的教育方针,增加“努力”二字,不是降低要求,而是更加务实。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对教育工作者的殷切希望和要求。作为高校教师,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首先就要立德树人。 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作为灵魂的工程师,高校教师的思想道德和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发展,更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调查显示,当前我国高校教师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广大高校教师热爱教育事业,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定,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看待社会问题更加理性务实,但也存在工作压力加大、心理状态欠佳等突出问题。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激励广大教师坚定立德树人的职业理想,应该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自古以来便是教师这一行业始终不渝的价值信条。教师的品德是为人师的前提。现代高等教育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项重要社会职能,而人才培养是其核心和根本。教师如果没有“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的美德,就难成就“立德树人”之大业,难以承担“教书育人”之重任。因此不论高校的类型、规模和特色如何,都必须把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作为根本任务。

而完成这一任务的主体是教师,因此教师的职业道德的养成是关键。 立德树人——要立“师德”。因为“师德”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人们常这样说:“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对教师的“师德”要求也比较高,至少要做到:政治坚定、业务精湛、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其次,立德树人,还要有“师爱”。因为师爱是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一个不爱学生的老师,即使他(她)的讲课水平再高,也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更谈不上学生的喜欢。 首先要“立德”。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就要热爱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努力地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是育人,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育人。所以,做教师首先做人师,自己要有较高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积极的思想政治表现;高尚的道德品质;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人师表。作为教师要修养德性。教人先正己,要胸怀坦荡、仪表端正、言语行为规范、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谦虚,甘于奉献、发扬风格。要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坚持真、善、美,远离并反对、抵制假、丑、恶。为人正直、办事公正、对人诚实、讲究诚信、乐于助人、与人为善。对工作认真负责、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对他人,尊重、关心、爱护、积极帮助、助人为乐。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人格影响学生,只有这样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其实是“树人”。做教师,教人做学问,首先自己就要不断地追求学问,要精通自己所教学科,要有比较渊博的知识。没有精通的业务知识和渊博的学问,就不配人师。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在

如何做一位立德树人、学生爱戴、社会称道的好老师.曹少文

浅谈如何做一名立德树人、学生爱戴、社会称道的好老师 南漳县长坪中学曹少文 粗暴极端地蛮横处理。这怎与“教师”这神圣字眼相符合,“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气,说上一句话来惊天动地。”歌声激荡着我的青春岁月,那时的我就仰慕于神圣的教师职业,希冀成为歌中那美丽的角色。于是,怀揣着满腔热情和赤诚,登上三尺讲台,圆了我的教师梦。工作二十六年,我不仅深深感受到为人师的艰辛和压力,更多的还是艰辛压力背后那无法释怀的平凡和奉献。正象歌里所唱,“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奉献,擦去的是名利。” 如果说,教育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那么师德是教育的光辉;如果说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师德就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人梯,给求学的攀登者以无穷的帮助;师德是绿叶,衬托着千万朵桃李之花尽情地开放;师德是渡船,搭送着求知者驶向成功的彼岸;师德是彩虹,是驿站,是理想之火,生命之光,是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育的全部生命。我为什么成为一名教师,我要做一名什么样的教师?这是师德的实质。在物欲横飞金钱至上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对金钱趋之若骛。人们总以一种功利目的看问题、做事情。而教师这一字眼使它自然呈出几许平淡,原本就与世风格格不入。今年市、县教育局将师德教育月活动的主题确定为:“立德树人,做德艺双馨的人民教师”,这项活动如一缕春风,吹进了教师的心田,使我受到了极大地教育,也促使我认真的反思自我,立志做一名立德树人、学生爱戴、社会称道的好老师。那么如何做一名立德树人、学生爱戴、社会称道的好老师呢?下面结合我对师德的认识和自己的教育实践谈些体会,以求抛砖引玉。 一、爱是教育的灵魂,教育是爱的事业。 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他对教育的爱的理解;著名教育艺术家李燕杰教授曾深有感触地说:“一切好的教育方法,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师对学生无比的挚爱之中”。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均在学生的监督之下,并对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爱是教育的动力。爱学生能激励教师个体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之中,去实现自我的人生追求。教师爱学生才会赢得学生的尊敬与爱戴,同时教师从学生的尊敬与爱戴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进而引发教师职业道德的升华。 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有些教师认为,只要自己课讲得好,学生就能学得好,其实不然。心理学揭示的规律告诉我们,愉悦的情感体验可以使学生感知敏锐,思想活跃,积极向上。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即只有学生在情感上比较亲近老师时,对老师传授的知识才会乐意接受。由此可见,教学是否成功,离不开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若教师不了解学生心理需要,不和学生进行情感沟通、不去倾听学生们的心声,而是一味指责,会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严重的抵触情绪,影响双方的教学活动。只有把学生当做朋友,与其交心谈心,才能让他们接受你的教育,获得教育的成功。 三、采取“正面反思”,防患于未然。 有些学生在进校时,学习成绩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有些老师认为他们基础差,不好教,当学生表现不佳时,更是冷潮热风。这种消极态度,会使这些各方面原本差的学生心理上再一次受挫,变得沮丧,放弃努力,甚至自暴自弃。那么优秀的

立德树人成就最美教师演讲词

立德树人成就最美教师演讲词 立德树人成就最美教师演讲词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关爱学生,立德树人》。 我是始丰中学一名普通的老师,在始丰中学,我收获着一个个惊喜,品尝着一份份感动。学校实行教改,全体领导和老师都拧成一 股绳,为了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而努力,更是为了教改的最后成 功而努力。看!这边教室里班主任在给初一学生做小组培训,那边初 二教室又在开展学习小组推进会。在初三教室里,我们看到了学生 大胆的展示自我,听到了学生流畅的语言表达,全体学生用他们的 自信、阳光相互感染着,使得整个校园呈现出团结、合作、积极向 上的校园氛围。 我校的庞丽云老师,白天她想着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晚上她关心着学生的生活就寝,庞老师把工作当作了她的生活。“我的 快乐来自与学生的相处”,庞老师如是说,所以不管白天黑夜,无 论刮风下雨,她蹲守学校,与学生同甘共苦,学生成绩的提升、习 惯的养成、品德的培养都倾注了她的心血。在庞老师的努力下,班 级风气和谐,家长无比信任。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庞老师 一直在践行着“身正为范”。 我校的杨云芳老师,她用爱心、耐心、细心铺就了一条教育大道,无数学生在这里快乐成长。带着“以爱育人”的初衷,杨老师踏上 三尺讲台,秉着用情去感染每一个学生的宗旨,她让学生成长快乐 如花。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都有她忙碌的身影,谈心、辅导;无论 是学困生还是德困生,都有她不懈的付出,尊重、理解。俗话说 “种树先护根,育人先培心”,杨老师收获的是学生的尊重和信任。 当教师发自内心的对学生关心、尊重、信任时,学生便会激发出积极向上的热情,从而能够更好实现我们育人的目的。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如何立德树人,做新时代学生的引路人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如何立德树 人,做新时代学生的引路人 (总2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如何立德树人,做新时代学生的引路人“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对师德最普遍的解释,师德古来有之,飞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对师德又赋予了新的内涵。高校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在师德师风上尤其要注重,如何做好立德树人,是每一位高校教师应该去思考的问题。 所谓师德,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等等,这都是师德;师风,即教师的行为作风。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等等,这都是师风。而师德师风也有其重要意义,也就是必须要从政治思想品德感染熏陶学生,以达到学生进步的目的。师德师风建设的核心应该是提高教师的素质。所谓教师素质,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着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 一、师德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师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 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我们所认为的教师的道德素质并不是指规范、准则本身,而是教师把这些规范、准则逐步内化,成为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准则。例如在教学工作中,对学生的孜孜不倦和有教无类就是一种师德,平等地去看待每一个学生,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去感化他们,每一个班级都存在着能力品德方面参差不齐的学生,对于老师而言,一视同仁的去对待他们是师德的体现。作为教师基本上都知道教师道德,但许多教师并没有把道德规范、准则内化,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而失去自己的内在准则,与师德的要求背道而驰,因此,他们在实际教学中表现出言行不一致性,因而造成不良后果,这就丧失了师德。由于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业,因此,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 二、良好的师风诠释教师素质,提升教育质量 所谓师风,即教师从教的道德作风。师德师风建设要坚持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敬业爱岗、为人师表为基本准则,以阶段性职业行为禁行规定为底线。我们要以“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精神来要求自己。对教师

教师关于立德树人演讲稿6篇

教师关于立德树人演讲稿6篇 爱心立德奉献树人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爱心立德奉献树人》2001年, 我从学校走进学校,开始了向往已久的教学生涯,这三尺讲台和我 接下了不解之缘。弹指一挥间,12年的岁月就在绘声绘色的讲课中,就在埋头批改作业的笔尖下,就在上课铃与下课铃的交替声中滑过,生活因教师这一阳光下最美丽的职业而精彩。 《左传》曰:“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管子》云:“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立德树人自古以来就是一种强有 力的教育力量,它夯实了教师,立德树人的基础—爱心。 冰心老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爱是教育的基础,是老师教育的源泉,有爱便有了一切。”踏上三尺教台,我正为实现这一切而 努力着,我们带着一颗为学生的爱心走上讲台,学生犯错误了,老 师与之谈心,有难处了,老师帮助解决,我们不断地向学生“提醒 幸福”,而学生也不断地让我们感受到幸福。 有了一颗爱心,才会有一张笑脸。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现代教育追求的目标。给学生一张笑脸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是教育 因为有了爱,地更阔,天更蓝;因为有了爱,花更艳,草更芳。 而心中的那份爱,将激励着我在人生的道路上艰苦跋涉,用热血和 汗水去浇灌一茬茬幼苗、一簇簇花蕾,用爱心去托起明天的太阳! 甘愿吃苦,乐于奉献,不断进取的教师精神,铸成了教师立德树人的核心—奉献。

带给他们无限欢乐! 我们是教师,就要奉献,淡泊名利、安贫乐道,时刻不忘责任,一心想着事业。“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为了学生能共同 进步,促膝谈心;为了学生能受到教育;不知付出了多少时间与精力! 但我无怨无悔。因为我从事着“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一腔热 血温故土,四季甘霖润嘉禾”,我无悔我的选择。“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我将永不懈怠我的追求,我深信,终有一天,我会“满载一船星辉,在星光斑斓里放歌”。 我们的奉献应该是赤诚的奉献、无私的奉献、崇高的奉献。 我们的奉献像火把,是无怨无悔的燃烧,是至死不渝的真情。 我们的奉献像一泓清泉,是长年的流淌,是不计名利的付出。 桃花开了又谢了,燕子去了又来了,学生来了又走了,我依然坚守在这儿,守着我们的乐士,守着我们的精神家园。山还是那座山,河还是那条河,日子就这样过着,平凡却不平淡。一切都好像没有变,唯一变化的是我日益衰老的容颜,与之沉淀的,是我依旧年轻 不变的情怀! 爱心立德,奉献树人,将使我们教师拥有充实的人生,我相信,当我们离开这三尺讲台时,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天空没有留下我 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尊敬的各位评委、给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很荣幸能在站这里和大家分享我的演讲稿,我今天要演讲的题目是《立德树人,做爱的使者》。 曾在儿时,我的老师就在我的心中播下了一颗种子,一颗对“教师”这一职业期望的种子,这颗种子在老师爱的雨露和关怀的阳光下,渐渐地在我心中生根发芽。今天,它终于结出果实,我也成为 一个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立德树人教师演讲稿3篇

立德树人教师演讲稿3篇 立德树人教师演讲稿篇1 各位老师、同志们: 师德,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拥有一个无私奉献的教师,是学生的幸福;拥有一支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是学校的光荣.为了更好的让师德深入到每一个教师的一言一行中,从本学期开始,我们将通过一系列活动,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让师德内涵在工作行动中加以落实升华. 加强师德修炼,看似很难,实则很简单,关键在于你想不想做,愿不愿去践行.只要你持之以恒去做.师德的修炼,或许通过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就可以达到一定的“修炼”效果,有一句名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它说明了人们最崇尚知识高的人,最尊敬有德行的人.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身教最为美,知行不可分.既然老师是为人师表的人,就应该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美好形象去影响学生,这就要求我们做教师的首先就要立好德. 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从这个层面讲,老师也应该与众不同.而这与众不同的东西,就是他人所没有的师德.为了“传道”,我们要有一颗爱心,一颗责任心.有爱就有一切,就懂得责任的重大,就可传“真”道.为了“授业”,我们要有一颗恒心,一颗事业心.只有安心工作,任劳任怨,才能教给学生真本领.为了“解惑”,我们还要有一颗耐心,一颗宽容心.面对学生的困惑,我们要真心帮助,耐心引导,使他们扬起理想的风帆.

今天我想就我校开展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谈三点意见. 一、全体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开展师德师风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 首先我们必须明白什么是师德?所谓师德,就是一种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为什么要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 一是形势发展的需要. 教育部重新修订颁发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教师提出了六条要求,即: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重塑教师文化建设肩负立德树人使命学习心得体会(5篇)

重塑教师文化建设肩负立德树人使命学习 心得体会(5篇) 众所皆知,没有高质量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就没有高质量的人才。因此,一个老师是否具有良好的师德,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首要条件。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工作观念。在工作中更加关注每个学生的内心需求、个性特征和成长背景,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指导,调动他们通过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实现自我发展和完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德服人”对一个班主任来说,就不是一句口号。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道德情操、处世方式、行为准则、治学态度等,对学校教育至关重要。一个没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的教师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美好灵魂的人是有难度的。青少年学生最大的特点是可塑性大,模仿性强,他们总是从父母和老师的身上寻找自己行为的规范和道德标准。古语言“性相近,习相远”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作为一名班主任,首先应该取信于自己的学生,用自身的德性折服他们,教师的教学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自己的言谈举止、衣着仪表、待人接物、诚实守信等一切行动无不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正如孔子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由此可

见,教师的行为规范、为人师表是我们做好学生德育工作的前提,离开了这个前提,也就不能把学生教育好。 用心关怀、关爱每一个孩子。“为师者以爱心酬学子。”这是很多教师的座右铭。好老师会把每一个学生的欢乐、苦恼都装在心里。优等生固然要爱,但是后进生更需要老师的关爱理解。通常,每个班都有后进生,他们普遍有较强的自卑感,对自己的学习和进步缺乏信心,容易自暴自弃。老师若能给予给他们以真诚、炽热的爱,能给予信任,发自内心地去开导他们、启发他们,并设身处地去体察他们,帮他们发现被掩盖与歪曲的优点与长处,耐心引导,并对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微小进步都加以鼓励和肯定,激发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和上进心,他们就能逐步克服自己的旧习和不足,争取上进。 提高自身素质,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作为一名教师,在今后教育教学中应进一步去学习,做到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成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人类灵魂工程师,以人格魅力、学识魅力和有效工作赢得广大学生和全社会的尊重。 总之,我会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加强自我修养,以德树人,把孩子的发展放在第一位,努力做一名人民群众放心、家长放心、学校放心、学生放心的合格的教师。

浅谈如何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浅谈如何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摘要: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立德树人就是自身树立德业,给学生做榜样,培养人才。教师是教育者,承担着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延续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责。与其他职业相比,由于教师的职业特殊性,教师的职业角色特别丰富。它包括“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示范者角色等等。教师职业的这些角色特点,决定了教师职业的高素质要求,也决定了教师必须给学生做好榜样。 关键词:树立榜样以德育人为人师表 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立德树人就是自身树立德业,给学生做榜样,培养人才。教师是教育者,承担着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延续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责。与其他职业相比,由于教师的职业特殊性,教师的职业角色特别丰富。它包括“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示范者角色等等。教师职业的这些角色特点,决定了教师职业的高素质要求,也决定了教师必须给学生做好榜样。 法国作家卢梭说过:“榜样!榜样!没有榜样,你永远不能成功地教给儿童以任何东西。”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也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我想,我们每个教师的师德就如同这里的“榜样”和“阳光”。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所以说教师是旗帜,学生如影随形般地追着走;教师是路标,学生毫不迟疑地顺着标记前行。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们教师若不是路标,你讲的道理再透,教育的形式再好,艺术性再强,都是无根之树、无源之水每个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思一想、一情一态,都清晰而准确地印在学生的视网膜里、心光屏上,都有意或无意地进行着现场的观摩表演,这就是无声路标的示范性,这种示范性将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形成一股排山倒海般的内化力。学子对恩师的追随,如同云翔而影从。没有什么比老师的榜样更有无比的功能的了。小学生正处在身心迅速成长时期,模仿性极强。教师怎样做,他们就会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如何立德树人,做新时代学生的引路人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如何立德树人,做新时代学生的引路人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对师德最普遍的解释,师德古来有之,飞 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对师德又赋予了新的内涵。高校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 在师德师风上尤其要注重,如何做好立德树人,是每一位高校教师应该去思考 的问题。 所谓师德,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 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等等,这都是师德;师风,即教师 的行为作风。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等等,这都是师风。而师德师风 也有其重要意义,也就是必须要从政治思想品德感染熏陶学生,以达到学生进 步的目的。师德师风建设的核心应该是提高教师的素质。所谓教师素质,就是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 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 一、师德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师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 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和 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 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我们所认为的教师的道德素质并不是指规范、准则本身,而是教师把这些规范、准则逐步内化,成为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准则。例如在教学工作中,对学生的孜孜不倦和有教无类就是一种师德,平等地 去看待每一个学生,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去感化他们,每一个班级都存在着能力 品德方面参差不齐的学生,对于老师而言,一视同仁的去对待他们是师德的体现。作为教师基本上都知道教师道德,但许多教师并没有把道德规范、准则内化,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而失去自己的内在准则,与师德的要求背道而驰,因此,他们在实际教学中表现出言行不一致性,因而造成不良后果,这就丧失了师德。由于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业,因此,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 化素质更为重要。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 二、良好的师风诠释教师素质,提升教育质量

教师立德树人演讲稿

教师《立德树人》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 今天我很荣幸能在站这里和大家分享我的演讲稿,我今天要演讲的主题是《立德树人,做爱的使者》。 在师范求学时,老师告诉我,作为未来的一名老师需要终生铭记的一句话-——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我第一次接受师德的训诫。懵懂中似乎明了老师应努力做到“身正”,应有高于一般人的品德修养和境界。 在教育战线上,我也曾经疑惑于自己的选择,这就是自己梦寐以求的职业吗?理想和现实的差距让我有一丝的退却。但是在我身边,就在我的生活当中,在荥阳九小,这个充满朝气,充满活力,充满凝聚力的集体当中,我也不时被深深地感动着,因为有着许多平凡却又伟大的领导和老师,他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用语言播种,用粉笔耕耘,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着相同的信念和追求:那就是用自己博大的爱心演绎着无悔人生!用无私的奉献谱写幸福的人生!用自

己的的青春智慧和热血诠释人民教师的内涵,用真和善哺育纯洁的心灵,用爱与美铸造闪光的灵魂!他们用自己的行动,用自己生命的痕迹激励着我这个后来人。 我目睹了太多太多敬业与奉献的忙碌身影,聆听了太多太多不畏艰苦,孜孜不倦的感人事迹:例如,我们亲爱的董青华老师,再过一两年就该退休了,在今年体检中查出甲状腺需要做手术,可是他却说:“我们学校缺老师,我离开了,一班的孩子怎么办?等暑假放假我再做手术吧”,却坚持在三尺讲台上辛勤的耕耘;我们的学校王爱青老师,再教育岗位上工作了30个春秋了,仍然坚持每天晚上都批改作业到十一二点,有一次在上班路上突然晕倒,等醒来后,第一句话是:“我要赶快去学校,我们班的孩子还等着我上课呢!”;还有刚参加工作两三年的年轻的金鑫老师老师,主动要求当班主任,每天和学生打成一片,她说:“当班主是幸福的,我从孩子身上能学到很多,也让我班主任的能力有所提高,非常感谢学校给我了这个锻炼的机会…… 一幕幕动人的场景,一段段真挚的师生情,让我喜欢孩子们的世界。在孩子中间,那种放松融洽的气氛深深地吸引着我。慢慢地我爱上了这份职业。

高校如何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017072974.html, 高校如何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作者:罗煜韬 来源:《知识文库》2019年第24期 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因此,各高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切实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立德树人。 当今时代是一个全球化、科技化、市场化、信息化的时代。在西方强势文化渗透的今天,良莠信息同在,西方文化中糟粕文化对人的消极影响和侵蚀作用不容低估。这种社会信息的全球化碰撞客观上导致了信息纷繁复杂,让人更难明辨是非,增加了人的信息选择难度和价值选择的难度,也就增加了我们道德修养的难度。因此“立德树人”的提出无异于能够正确抵制外来文化的不良思想,让我们在纷杂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保持一份清醒,从而更好的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己任。同时,我国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高校面对严峻复杂的社会环境必须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旗帜鲜明地坚守意识形态阵地,牢牢把握意识形态斗争的主动权,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不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时代的命题,我们要把“立德树人”重大意义置于时代背景下审视,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找坐标、找定位,这是历史所赋予的不可推脱的使命。 立德树人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要探究“立德树人”的基本含义,首先应当把“立德”与“树人”应拆解开来,弄清楚立什么样的德和树什么样的人。“立德”本意指树立德业;“树人”本意思是培养人才。而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立德树人是通 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建立社会主义道德,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立德——立社会主义道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我国经济基础的现实反映,同时反映着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方面的现状。其站在了无产阶级的角度,心系全体人民的的根本利益所反映出的道德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我国的现实需要,也是当代高校学生需要迫切学习的内容。我们只有先“立德”,才能后“树人”。 树人——树社会主义接班人。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社会主义建设的顶梁柱,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则提出了新的希冀:树立好理想、锻造好本领、发挥强担当,做“三有”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汇聚磅礴力量。教育以树人为本,有了立德这个基本前提,立德的目标——培养社

教师立德树人总结报告8(总结类)

教师立德树人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师德师规,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不用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学生,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在优秀品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科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切教育都源于爱。”师爱是师德的核心,不仅能够提高教育质量,也能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因此我们要用我们的爱去浸润学生的心灵。爱心是教好学生的必要条件加强对师德师风的学习。自古就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但“育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有新的内容,现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要求老师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其中在业务素质上,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要求老师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师德师风应注入新内涵、新时代的师德师风应注入新的内涵:一是视野和思维不能仅仅着眼于学生的现在,要像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第二,不能用过去的社会意识形态来教育现在的学生。 从我们的民族传统上讲,当教师最重要的就是要诚信、守礼,这也是人的品德的形成。受教育者要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还是品德。教师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他的性格、品德包括价值观都会影响到学生的成长。 我觉得新时代的师德师风应该是与传统的标准揉在一起的。我们教师的选择标准应该是平易近人、严中带慈、公平待人、勤奋好学。严厉并不是苛刻,老师也是有七情六欲的,但不能把学生当作发泄的对象,这不是教育学生。我觉得传统中的师德师风与新时期的师德师风都应该是一样的,但现在存在的区别在于:师生关系的变化。以前的学生对教师要绝对服从,但现在则要求教师对学生也应尊重,这是个进步。因此,新时代的教师在关爱和严格要求学生上要提出新的标准。 通过“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学习,我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或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个人的事,应该是学校所有部门和工作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强调素质不等于忽视品德。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早就说过,人者,德为先。未学文而先学文德,未学武而先重武德,学好文武,不光是光宗耀祖,最主要的是报效国民。一个人的品德好坏往往能决定他行事结果的正与负,一个邪恶的天才所造成的灾难,总要好几代人才能扭转过来。如今法治和文明是全球的大趋势,而我们的制度又还不很健全,我们不能再满不在乎于品德素质的培养。自由发展不等于要忽视个性素质。什么是个性素质?就是良好的个性。良好个性体现何在?那就是,合理地进取,合理地忍让,适当时敢于竞争,关键时能顾全大局。其实成功人士们都有很好的个性,他们那很不错的人缘就是最

立德树人教师演讲稿6篇

立德树人教师演讲稿6篇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爱心立德奉献树人》。20xx 年,我从学校走进学校,开始了向往已久的教学生涯,这三尺讲台和我接下了不解之缘。弹指一挥间,12年的岁月就在绘声绘色的讲课中,就在埋头批改作业的笔尖下,就在上课铃与下课铃的交替声中滑过,生活因教师这一阳光下最美丽的职业而精彩。 《左传》曰:“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管子》云:“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立德树人自古以来就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力量,它夯实了教师,立德树人的基础—爱心。 冰心老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爱是教育的基础,是老师教育的源泉,有爱便有了一切。”踏上三尺教台,我正为实现这一切而努力着,我们带着一颗为学生的爱心走上讲台,学生犯错误了,老师与之谈心,有难处了,老师帮助解决,我们不断地向学生“提醒幸福”,而学生也不断地让我们感受到幸福。 有了一颗爱心,才会有一张笑脸。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现代教育追求的目标。给学生一张笑脸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是教育的真理,给学生一张微笑的脸,会让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也知道怎样

去笑看世界,笑对人生。微笑着,欣赏学生做伯乐,给其成功感;微笑着,鼓励学生,做帮手,助其自信感,微笑着,宽容学生, 做弥勒,育其责任感!笑脸下才有欣赏,才有鼓励,才有宽容, 才有爱。 因为有了爱,地更阔,天更蓝;因为有了爱,花更艳,草更芳。而心中的那份爱,将激励着我在人生的道路上艰苦跋涉,用 热血和汗水去浇灌一茬茬幼苗、一簇簇花蕾,用爱心去托起明天 的太阳! 甘愿吃苦,乐于奉献,不断进取的教师精神,铸成了教师立 德树人的核心—奉献。 在讲台上,我们成了孩子们眼中的百科书和指南针,我们能 体会到最温暖的春风和情感,能体会到世上最真最纯的友爱。在 每次的“教师节”的时候,我都会收到一些学生送来的贺卡,里 面写着“老师好”就这么小小一句问候,或者学生的一个微笑, 我就会感到很幸福、很快乐。这种甜美的感受,并不在于学生的 物质回报,而在于教书育人本身所带来无穷的乐趣,以及桃李芬 芳时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作为教师的我们,往往是两袖清风,囊 中羞涩。虽说我们不具备金钱的富有,但我们在精神上是富有的,有谁能像我们一样,一举手、一投足,一个美丽的微笑,一个鼓 励的眼神,一句关切的话语,就能拨动一个个美妙的心弦,就能 带给他们无限欢乐! 我们是教师,就要奉献,淡泊名利、安贫乐道,时刻不忘责

教师立德树人学习总结范文(精选4篇)

教师立德树人学习总结范文(精选4篇) 教师立德树人学习总结内容(精选4篇) 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归根到底,就是立德树人,这是教育事业发展必须始终牢牢抓住的灵魂。下面是作者整理的教师立德树人学习总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教师立德树人学习总结1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从确保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出发,坚持和把握好正确方向。落实这一根本任务,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必须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紧密结合。坚持立德树人,高校当时刻牢记强化政治意识,把握政治方向,教育引导青年学生经常主动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引导更多青年学生保持政治定力,为实现中国梦凝聚青春力量。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要从青年学生的成长实际出发,突出教育创新。一个精神上“缺钙”的人,是不可能承担时代所赋予的历史重任的。有理想就有人生的精神动力,有信念就能开辟美好未来。坚持立德树人,高校要主动适应新常态,把握青年学生思想认知规律,不断改进和创新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用深入浅出、贴近生活的鲜活事例化育青年,感染青年。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要突出师德建设,加强示范引领。按照做“四有”好老师的标准,我们要引领青年学生,自己首先就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否则,我们就会失去对青年人的感召力。其实,全社会对教师的期望不仅包含渊博的学识,还要求教师以高尚的情操、纯净的人格去影响下一代的成长。立德树人是教师责无旁贷的任务,优秀教师是帮助青年学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引路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主力军。每个教师都有机会成为示范楷模,关键是如何充分发挥积极影响,承担更多社会责任。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把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作为工作重点。人才培养的质量,不应只看考试分数,更根本的还要看我们培养的学生是否具备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要不断更新我们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要面向全体学生,牢固

教师如何立德树人心得体会-教师心得体会

教师如何立德树人心得体会-教师心得体会 教师的高尚不在于他培养了多少科学家、艺术家,而在于他的细微之处,以高尚的师德影响人,培育人。下面由精心整理的教师如何立德树人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帮到你哦! 教师如何立德树人心得体会1 我从学校走进学校,开始了向往已久的教学生涯,这三尺讲台和我接下了不解之缘。弹指一挥间,12年的岁月就在绘声绘色的讲课中,就在埋头批改作业的笔尖下,就在上课铃与下课铃的交替声中滑过,生活因教师这一阳光下最美丽的职业而精彩。 《左传》曰:“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管子》云:“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立德树人自古以来就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力量,它夯实了教师,立德树人的基础—爱心。 冰心老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爱是教育的基础,是老师教育的源泉,有爱便有了一切。”踏上三尺教台,我正为实现这一切而努力着,我们带着一颗为学生的爱心走上讲台,学生犯错误了,老师与之谈心,有难处了,老师帮助解决,我们不断地向学生“提醒幸福”,而学生也不断地让我们感受到幸福。 有了一颗爱心,才会有一张笑脸。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现代教育追求的目标。给学生一张笑脸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是教育的真理,给学生一张微笑的脸,会让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也知道怎样去笑看世界,笑对人生。微笑着,欣赏学生做伯乐,给其成功感;微笑着,鼓励学生,做帮手,助其自信感,微笑着,宽容学生,做弥勒,育其责任感!笑脸下才有欣赏,才有鼓励,才有宽容,才有爱。 因为有了爱,地更阔,天更蓝;因为有了爱,花更艳,草更芳。而心中的那份爱,将激励着我在人生的道路上艰苦跋涉,用热血和汗水去浇灌一茬茬幼苗、一簇簇花蕾,用爱心去托起明天的太阳! 甘愿吃苦,乐于奉献,不断进取的教师精神,铸成了教师立德树人的核心—奉献。 在讲台上,我们成了孩子们眼中的百科书和指南针,我们能体会到最温暖的春风和情感,能体会到世上最真最纯的友爱。在每次的“教师节”的时候,我都会收到一些学生送来的贺卡,里面写着“老师好”就这么小小一句问候,或者学生的一个微笑,我就会感到很幸福、很快乐。这种甜美的感受,并不在于学生的物质回报,而在于教书育人本身所带来无穷的乐趣,以及桃李芬芳时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作为教师的我们,往往是两袖清风,囊中羞涩。虽说我们不具备金钱的富有,但我们在精神上是富有的,有谁能像我们一样,一举手、一投足,一个美丽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关切的话语,就能拨动一个个美妙的心弦,就能带给他们无限欢乐! 我们是教师,就要奉献,淡泊名利、安贫乐道,时刻不忘责任,一心想着事业。“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为了学生能共同进

教师立德树人成就最美主题演讲稿

教师立德树人成就最美主题演讲稿 谈到树德立人,我想到在上学时师范学院的墙上有八个大字:“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作为教师,我想所有教师都能做到学高为师,但是身正为范却未必人人都能做到。 许多老师都跟学生说:看到地上有垃圾要主动去捡起来,放到垃圾桶里。我感到很惭愧。我至今还没能做到。每天在学校里我都能看到很多垃圾在地上。每次看到地上的垃圾,捡还是不捡就在脑海中斗争。往往不捡占上风。我这样劝自己:垃圾太多了,即使我花一 节课的时间能把学校里的垃圾捡完,可一下课,又是满地垃圾。我难道再去捡?那我就不 上班去捡垃圾吧。 我很佩服我校周跃明老师,他看见垃圾在地上往往会让学生去捡起来,周围没有学生 就会自己去捡起来。这不是做给别人看。上学期的一天早上七点多,还没上早读课,我组 织了学生读书,然后站在教室门口,面朝天空发呆。突然我看见周跃民老师从南门进了学校,在中央大道上没有学生,没有校长,他自己去把地上的什么垃圾捡了起来,带走了。 我想,如果我们学校多一些这样素质的教师,每天中午吃完饭看见地上学生们扔的果 皮能够去躬身捡起来,我想这比我们在课上说多少遍不要乱扔垃圾更有效,更有说服力。 曾几何时,人们把所有赞美的语言都献给了老师:说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 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塑造未来的雕塑家、是园丁、是蜡烛、是春蚕。 是啊,当我们享受着这些崇高荣誉的时候,我们这些工程师的灵魂又当是什么呢 那就是----师德。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德是为人之师的根本,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灵魂!她是教书 育人,是为人师表,是热爱学生,是爱岗敬业…… 学生应该是幸福的,是老师引导着他们画出了太阳和春天,而老师心中装的只能是春 天和太阳,我们很难相信,一个拜金主义者会教给学生高尚和责任,一个极端利己者会教 给学生宽容和善良,一个伪科学者会教给学生真理和追求。 当我还是一个学生时,在我心中,老师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是完美的。而如今, 我有幸成为一名老师。而正是这样一件小事让我充分认识到“老师”的真正内涵。一次班 里的一个学生感冒了,上课时咳嗽得小脸通红,作为老师,我责无旁贷地引着他去看医生,给他拿了药,倒来开水,哄着他吃下去。没过几天,不巧我也感冒了,上午上课时咳嗽得 连话都说不下去了。下午,我一走进教室,我惊呆了,只见讲桌上堆满了各种各样的止咳药、感冒药,而孩子们一个个都用关切的目光看着我。此情此景,我哽咽了。在以后的从 教路上,这一幕成了我自信和战胜困难的无尽源泉,她让我懂得什么是“老师”。老师是 学生心中的太阳,是学生知识的启蒙者,是智慧的开启者,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是过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