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犊牛病毒性腹泻及其综合防治

犊牛病毒性腹泻及其综合防治

犊牛病毒性腹泻及其综合防治

摘要:犊牛病毒性腹泻感染主要分布在牛场,感染对象大多是刚出生的牛犊。这种病毒的主要特征是出现发烧、腹泻、体内水分严重流失,严重的将会造成流产。并且该种病毒一旦感染,持续的时间较长,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的发展与牧民

的经济收入。

关键词:犊牛;防护方法;病因

犊牛腹泻病是牛类一种常见的疾病,这种病毒发病率极高,在一年中春、夏、秋三个季节发病尤为严重。由于刚出生的小牛犊免疫力低下,身体素质较差是该

种病毒很好的寄宿体,一旦感染该种病毒主要症状表现为出现腹泻、排泄物没有

固定的形状,颜色偏向深褐色,同时使小牛犊出现精神萎靡、食欲缺乏、肛门以

及尾巴附着粪便污渍的情况。据调查研究显示,该种病毒发病率非常高,犊牛一

旦感染将会在一周之内出现体内水分严重流失,最后出现死亡的现象。这种病毒

对畜牛业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困扰,所以深入调查该种病毒发病原因及主要的救治

措施变得刻不容缓。

1.流行病学

该种病毒最容易发生在处于怀孕阶段的母牛与刚出生不久的小牛犊,与其他

牛相比这两者发病率以及死亡率都相当高。犊牛病毒腹泻感染情况也包含不同的

品种与性别的不同,但对一些身体素质强、免疫力好的成年牛来说感染情况不明显,感染症状也表现为轻微的腹泻。从流行病毒角度来讲,牛感染这种病毒,其

主要原因是饲料营养成分相互不平衡、饲养环境差,容易滋生各种病毒去、管理

员工作不到位等等行为都为病毒的繁衍提供了基本条件,感染的主要途径是食用

了发病牛与症状不明显的牛的排泄物污染的饲料与水,然后再通过消化道以及食

道等内部结构循环进行传染以及生育过程中造成感染,这种病毒传播性极强可以

通过植物作为媒介进行传播,严重影响了养牛行业的发展空间。

2.发病原理

该种病毒主要通过出生以后侵入呼吸道,然后通过血液进入体内各部位,从

而导致内部结构出现坏死,功能丧失。所以病毒可以直接侵入并释放大量毒素属

于典型的溃烂特征。

3.犊牛腹泻病毒感染的原因

导致怀孕阶段的母牛与刚出生不久的小牛犊感染犊牛腹泻病毒的原因主要分

为感染因素和非感染因素两大类;感染因素主要是饲养环境脏、乱、差造成细菌

滋生、寄生虫大量繁殖,非感染因素主要是母牛在孕育阶段管理人员工作疏忽,

管理欠缺所造成的。

3.1 感染性因素主要指的是小牛犊在出生不久后,自身的免疫抵抗能力低下

难以抵御外界环境的侵害,容易被环境中生存能力极强的病毒、细菌或微生物寄

宿在体内感染而导致出现腹泻现象[1]。

3.1.1 细菌性腹泻

犊牛腹泻的主要病菌是由于细菌感染,光细菌感染就占犊牛腹泻概率的一半。其中,大肠杆菌是最主要的细菌,另外巴氏杆菌属于作为引起腹泻的病原菌。病

原菌增殖速度快,主要寄生在牛的肠道内,导致牛的肠道内大多数都是病原菌,

打破了肠道内部菌种的平衡,肠道内过多的细菌产生的毒素造成肠道消化功能减弱。

3.1.2 病毒性腹泻

导致犊牛腹泻的除了细菌感染之外还有部分病毒也直接影响犊牛出现腹泻,

常见的病毒有冠状病毒以及类冠状病毒等多种病毒。这几种病毒危害较大,一旦

感染身体自我免疫能力严重下降,进一步引发病毒感染,使得腹泻现象变得更加

严重[2]。

3.1.3 寄生虫性腹泻

另外,寄生虫也是引起犊牛腹泻的关键要素。其中,刚出生的小牛犊主要是

由于隐孢子虫而导致出现腹泻;对于出生1月至1年的牛来说,导致引起腹泻的

主要寄生虫是球虫。

3.2 非感染性因素是指不包含自然因素如:病菌、寄生细菌的影响,主要是

因为母牛在孕期阶段由于相关管理人员对饲料营养成分搭配不均衡,导致还未出

生的小牛犊在胎内缺乏必要的营养物质,出生好难以抵挡外界环境的入侵[3]。

3.2.1 饲养缺乏规范化管理

处于孕期阶段的母牛对饲料的营养要求较为严格,除了必要的营养物质以外,还需相应的矿物元素,一旦母牛缺少营养成分时,将会造成胚胎中的小牛犊出生

后自身免疫力差,不能很好地抵抗外界环境病菌的感染,其次,牛棚环境卫生条

件相对较差细菌、病毒、各种寄生虫大量繁殖,另外牛棚早晚温度相差过高,以

及相关饲养人员不及时清理排泄物等等因素,都会直接导致犊牛出现腹泻情况[4]。

3.2.2 外界过激因素

由于刚出生的犊牛身体素质较差,不能对于外界的变化做出很好地适应。例如:牛棚内外温度相差太大、更换饲料的营养成分、改变居住环境等等外界因素

的变化,冬季与夏季没有完善的防寒与防中暑措施以及在出生时出现难产都属于

过激的外界因素,从而导致犊牛肠道蠕动出现问题,不能很好地消化营养物质,

出现腹泻现象。

4诊断注意事项

为了很好地很好地解决犊牛腹泻的问题,在诊断时需要将主要表现症状与当

地以往的发病情况以及流行性病毒特征三者结合起来进行诊断,才能确诊。为了

确保真实性还需要将病毒进行分割利用病毒中的血清中和实验来进行更进一步的

确诊,在鉴别过程中对于还有生命特征的犊牛应该采用血液、排泄物以及眼泪作

为主要的检验物质;而对于那些已经没有基本生命特征的犊牛,则利用内部结构,比如:淋巴结、骨髓作为重要的检验材料。这对病毒进行分割时,除了可以用犊

牛肾细胞以外,还可以将幼兔用于分离病毒。在进行血清中和实验时,应该采用

时间间隔为21天至28天的血清,结果显示为滴度升高至四倍以上,则证明呈现

阳性。犊牛病毒性腹泻的主要表现症状与牛瘟疫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需要在实

验的基础上才能确诊。

5犊牛腹泻的治理方法

5.1 加强犊牛饲养规范化管理

要想真正的救治犊牛腹泻问题,加强对处于孕期阶段的母牛月刚出生的小牛

犊饲养管理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要确保母牛饲料含有日常所必

需的营养成分,建立一套荤素搭配,营养均衡的饲养计划,才能更好地促进小牛

犊在胎内更好的生产,拥有良好的自身免疫能力;在对母牛进行分娩时要注意,

确保产房通风条件良好、卫生条件干净整洁以及实现全面无菌;犊牛出生以后要

确保能及时汲取到母乳并确保每日都能汲取到充分的母乳[5]。同时也应对居住环

境进行进一步的改造,确保干净整洁,不会这样大量细菌,病毒、寄生虫,同时

也应使牛棚内外温度相差适当,避免外界环境因素的过度应激。

5.2 结合具体的症状进行治疗

对于犊牛出现腹泻问题,不仅需要依靠抑菌药物治疗,还需要根据犊牛体内

水分含量及时适当补充能量与盐水,确保体内不会因水分过多流失而出现危险;

如果是由于自身免疫力低下而导致出现腹泻现象,则可以使用提高免疫力的药物;对于是细菌感染则需要使用相关抗生素抑制细菌的滋生,犊牛肠道内含有大量寄

生虫的话,需要及时使用驱虫类药物以促进肠道主动吸收营养物质。

5.3 及时补充体液

犊牛如果出现时间的腹泻,在需要及时补充体验可以达到机体内电解质相对

平衡,避免因体内营养物质跟随排泄物而流失。对于那些腹泻情况不严重的,则

可以直接饮用盐水就能保持基本生理所需的物质保持平衡,犊牛一旦出现食欲缺

乏的情况需要及时补充水分、葡萄糖等有机营养物质,对出现腹泻同时伴有发热

的犊牛,确保不再腹泻的同时也应及时用降低体温的药物。

5.4 做好预防准备

提前做好预防准备是减少犊牛出现腹泻情况的最有效措施之一。虽然犊牛出

现腹泻可以通过疫苗来得到控制,但最主要的还是对母牛进行合理的营养搭配,

确保胎内的犊牛具有良好的自我免疫能力与抵抗病毒侵略的能力,同时对犊牛的

居住环境进行定期的打扫、消毒。

结束语

[1]柳国锁,祁燕蓉,田雪. 宁夏地区部分规模奶牛场牛病毒性腹泻病的流行、防控与净化[J]. 中国乳业,2021(05):47-50.

[2]王标,吴妍妍,陈红莉,魏勇,齐亚银. 新疆某牧场牛病毒性腹泻的诊断及

防控[J]. 中国牛业科学,2020,46(05):19-23.

[3]王炜. 牛主要呼吸道病毒病血清学调查、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分离株鉴定

及疫苗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

[4]刘勃兴. 河北部分地区四种肉犊牛腹泻病原调查及BVDV抗体检测方法建

立[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21.

[5]李智杰.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NM株全基因分析及感染性克隆构建的初步研

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21.

犊牛腹泻发生的原因及防治

犊牛腹泻发生的原因及防治 一、犊牛腹泻发生原因 1、环境应激因素致使出生犊牛的抵抗力降低 新生犊牛消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发育不够完善,加上中枢神经系统对胃肠道的调节功能较差,在某些饲养管理上的不利因素诱发下,条件致病菌就会大量繁殖,此时肠道菌群出现变化,特别是双歧杆菌、乳杆菌等正常优势菌与致病型大肠杆菌、产肠毒素型大肠杆菌等条件致病菌的比例发生变化,致使犊牛腹泻病的发生。 2、集约化牛舍的环境污染 集约化畜牧生产不仅导致了动物舍内外空气微生物和尘埃含量的急剧增加,直接影响牲畜的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发挥,而且也导致传染性、条件性感染疾病的蔓延和环境的生物污染。据报道,牛舍空气中含有葡萄球菌、链球菌、需氧芽孢形成菌、大肠杆菌、假单胞菌和霉菌;也有研究表明,牛舍空气中需氧菌总数为31~562个/立方米,包括非致病菌、致病菌及选择性致病菌。高含量的选择性致病菌可以借助于非微生物因素引起敏感动物体的传染性条件性疾病。在集约化动物生产过程中,选择性致病菌对动物健康比传统的传染病更具有威胁性。 3、病原的控制 现有资料表明犊牛腹泻是由病毒、微生物、寄生虫、细菌引起的疾病。虽然有预防犊牛腹泻的疫苗制剂,但是抗轮状病毒和抗冠状病毒疫苗往往激发犊牛群发生暴发性胃肠炎;而大肠杆菌有许多血清型,

若牛场存在的致病大肠杆菌与制作疫苗所用的菌种血清型不符,预防大肠杆菌的效果并不理想。 二、犊牛腹泻的综合防治措施 1.增加犊牛机体抵抗力,促进犊牛肠道内快速形成正常菌落,提高肠道菌落维持平衡的能力。 2.采用不同的方式净化舍内环境,降低舍内空气微生物(尤其是致病微生物)含量,使犊牛避免感染致病微生。 目前采用加强通风和消毒是降低牛舍内微生物最常用的方法。牛舍内消毒常用方法是喷雾消毒或薰蒸消毒。喷雾消毒往往不均匀,还可能导致舍内湿度增加;薰蒸消毒刺激性较大,不能带畜熏蒸。 3利用疫苗或兽药防治犊牛腹泻。 养牛场应用疫苗预防犊牛腹泻时,不仅要注意疫苗的类型和选择合适的菌种,还要注意疫苗的副作用。对于引起犊牛腹泻的大肠杆菌,规模化牛场应注意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鉴定,利用分离菌株自制疫苗,往往达到预期的目的。采用抗生素防治犊牛腹泻,用药前最好做药敏试验。 4加强犊牛的饲养管理。 定期清理牛舍,保证环境的安静清洁;定时定量饲喂优质饲料,供应充足的清洁饮水;在断奶前后,适当补充抗应激物质。

犊牛腹泻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分析

犊牛腹泻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分析 犊牛腹泻是犊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一旦发生会对犊牛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甚 至会导致犊牛死亡。犊牛腹泻的发病原因有很多,例如病菌感染、营养不良、气候环境等 因素都可以引起腹泻。在防治上,我们需要从疫苗预防、环境控制、营养均衡等方面入手,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 一、病原体感染 犊牛腹泻最常见的病原体是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链球菌等细菌以及病毒。环境对这 些病原体的渗透性很强,特别是繁殖季节,易造成病原菌污染。因此,预防疫苗是防治犊 牛腹泻的重要措施之一。犊牛在出生后的第一个月内应接受草履虫疫苗、大肠杆菌和沙门 氏菌疫苗的预防接种。 二、营养不良 犊牛生长发育需要充足的营养,如果犊牛喂养不当或食物不卫生,会造成营养不良, 导致免疫力下降,犊牛易患腹泻。为了保证犊牛的健康,应着重改善饲料质量,加强对犊 牛的营养补给,特别是在繁殖季节,要加强对母牛的营养补充,提高母牛分娩后的身体免 疫力。 三、气候环境条件 温度、湿度对犊牛的健康影响很大,如果室温过高或太低,加上多雨多湿等不利因素,容易诱发犊牛腹泻。应注意加强空气和水的消毒和保洁,保持合适的环境温度,以提供适 宜的成长环境。此外,定时清理牛舍内的粪便、拍打蒿草、改善饲喂条件等也是防治犊牛 腹泻的重要措施。 防治措施: 1. 增强卫生防疫意识。加强对犊牛的环境卫生和保洁工作是预防、控制犊牛腹泻的 关键。要定期清理牛舍内的污物,保证房间空气流通;外出回来先更换鞋子或消毒,减少 外部感染的可能; 2. 营养均衡。平衡饲料的营养成分,为犊牛提供充足的营养,增强犊牛的体质和免 疫力; 3. 合理喂食。一般情况下,每天喂奶约2~3次,每次250~300毫升为宜。喂奶前要 先剥奶器消毒、过滤,防止细菌感染; 4. 早期预防。在犊牛出生后,应及时对犊牛进行草履虫、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疫苗 的预防接种,降低感染腹泻的几率;

犊牛病毒性腹泻及其综合防治

犊牛病毒性腹泻及其综合防治 摘要:犊牛病毒性腹泻感染主要分布在牛场,感染对象大多是刚出生的牛犊。这种病毒的主要特征是出现发烧、腹泻、体内水分严重流失,严重的将会造成流产。并且该种病毒一旦感染,持续的时间较长,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的发展与牧民 的经济收入。 关键词:犊牛;防护方法;病因 犊牛腹泻病是牛类一种常见的疾病,这种病毒发病率极高,在一年中春、夏、秋三个季节发病尤为严重。由于刚出生的小牛犊免疫力低下,身体素质较差是该 种病毒很好的寄宿体,一旦感染该种病毒主要症状表现为出现腹泻、排泄物没有 固定的形状,颜色偏向深褐色,同时使小牛犊出现精神萎靡、食欲缺乏、肛门以 及尾巴附着粪便污渍的情况。据调查研究显示,该种病毒发病率非常高,犊牛一 旦感染将会在一周之内出现体内水分严重流失,最后出现死亡的现象。这种病毒 对畜牛业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困扰,所以深入调查该种病毒发病原因及主要的救治 措施变得刻不容缓。 1.流行病学 该种病毒最容易发生在处于怀孕阶段的母牛与刚出生不久的小牛犊,与其他 牛相比这两者发病率以及死亡率都相当高。犊牛病毒腹泻感染情况也包含不同的 品种与性别的不同,但对一些身体素质强、免疫力好的成年牛来说感染情况不明显,感染症状也表现为轻微的腹泻。从流行病毒角度来讲,牛感染这种病毒,其 主要原因是饲料营养成分相互不平衡、饲养环境差,容易滋生各种病毒去、管理 员工作不到位等等行为都为病毒的繁衍提供了基本条件,感染的主要途径是食用 了发病牛与症状不明显的牛的排泄物污染的饲料与水,然后再通过消化道以及食 道等内部结构循环进行传染以及生育过程中造成感染,这种病毒传播性极强可以 通过植物作为媒介进行传播,严重影响了养牛行业的发展空间。 2.发病原理

犊牛腹泻的原因及犊牛腹泻的治疗技术

犊牛腹泻的原因及犊牛腹泻的治疗技术 犊牛腹泻发生率比较高,治疗费用也比较高,该疾病全年都会有发病,治疗不当会影响犊牛生长,甚至死亡。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犊牛腹泻的原因及犊牛腹泻的治疗技术。 1、消化不良性原因导致犊牛腹泻 饲养管理不合理,犊牛的饲料不易消化或者吃奶太多均会发生腹泻。断奶的时候,饲料随意的更换,会让体内的消化酶无法适应,导致腹泻。 生产实践证肯,如果是因饲料变质而发生的腹泻,则排水样化粪便,机体消瘦。 2、细菌原因导致犊牛腹泻 大肠杆菌会引起犊牛腹泻,该类腹泻属于急性传染性的腹泻疾病,患病牛会有腹泻和败血症出现,然后出现衰竭和酸中毒症状。 引起发病的大肠杆菌血清型有020、035、075、0101,其中075

致病性最强。 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多发于3日龄以内的犊牛,具有地域流行特点,全年都有几率发病。大肠杆菌具有致病性,母牛营养不良、犊牛没有及时吮吸初乳就会导致该疾病的发病。 3、病毒因素导致犊牛腹泻 患病初期会有呼吸道症状出现,体温超过40℃,该阶段会持续4~7天,急性发病的犊牛死亡率非常高,精神萎靡,眼睛有浆液性分泌物,3天内会出现鼻和口腔糜烂,呼吸有异味。 有些还会存在蹄部疾病,急性发病后2周内会死亡,部分会拖延到1个月,但是恢复的情况非常少。 4、球虫感染引起犊牛腹泻 球虫感染多在2月龄以上的犊牛发生,牛群拥挤、卫生不良可促使本病暴发。

急性发病的犊牛表现为腹泻、粪便带血和黏液、里急后重、精神沉郁、食欲下降、脱水、消瘦以及被毛粗乱。轻度感染的表现为轻微腹泻、体况差、生长缓慢、被毛粗乱、粪便中偶尔有血液和黏液。 5、犊牛腹泻的治疗技术要点 (1)补液。配方是:25%葡萄糖注射液200 ml,犊牛三宝每 50kg10ml,地噻米松5 mg,维生素C10 mg,10%安钠咖10 ml,混合后一次静脉注射,每天1次,连用3 天。 (2)抗炎。犊牛三宝每50kg10ml,头孢噻呋钠,每次1 g,用蒸溜水稀释,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用3 天。 (3)收敛。胃蛋白酶10 g、酵母粉10 g、稀盐酸5 ml、加温水1 000 ml,犊牛每次喂服30~50 ml。腹泻有食欲者,可用磺胺米、苏打粉各4 g,乳酶生2 g,一次内服,每日2~3次。

浅谈犊牛腹泻症的临床症状及防治

浅谈犊牛腹泻症的临床症状及防治 【摘要】 犊牛腹泻症是犊牛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了养 殖业的发展。本文从犊牛腹泻症的临床表现、病因、防治措施、治疗 方法和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为了加强犊牛腹泻症的防治 意识,建议养殖户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犊牛腹泻扩散,从而提高犊 牛养殖的生产效益。通过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以降低犊牛腹泻症的发 生率,保障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希望本文能够为有关养殖户提供参 考和帮助,进一步提升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犊牛腹泻症、临床症状、病因、防治措施、治疗方法、预防措施、养殖业影响、防治意识、生产效益、扩散防止 1. 引言 1.1 犊牛腹泻症的重要性 犊牛腹泻症是犊牛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见的疾病,其重要性不容 忽视。一旦发生犊牛腹泻症,不仅会严重影响犊牛的生长发育,还会 给养殖业带来一系列的经济损失。犊牛腹泻症会导致犊牛的消化系统 受损,影响其对饲料的吸收,从而导致生长速度减缓,体重下降,严 重者甚至会导致犊牛死亡。犊牛腹泻症会增加养殖者的兽医费用和药 物费用,同时还会因为犊牛死亡而造成种牛损失,给养殖业带来直接

经济损失。犊牛腹泻症还会引起养殖场环境污染,增加清洁卫生的工 作量,给养殖业带来一系列的管理问题。对犊牛腹泻症的重要性必须 引起养殖者的高度重视,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提高犊 牛养殖的生产效益。 1.2 犊牛腹泻症的定义 犊牛腹泻症是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主要发生在幼年犊牛身上。病因一般为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引起的消化道炎症。犊牛腹 泻症会导致犊牛出现腹泻、粪便稀水、食欲不振、发热、虚弱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危及犊牛生命。在养殖业中,犊牛腹泻症不仅会造成养殖 成本的增加,影响犊牛生长发育,还会传播给其他牛只,造成疫情扩散,给整个养殖业带来严重损失。及时防治和预防犊牛腹泻症对于保 障养殖业的稳定发展至关重要。对于犊牛腹泻症的定义,不仅要了解 其临床表现和病因,还要掌握有效的防治方法,以提高犊牛养殖的生 产效益,并确保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1.3 犊牛腹泻症对养殖业的影响 犊牛腹泻症是犊牛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如果得不 到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将给养殖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犊牛腹泻症 会直接影响犊牛的生长发育,导致生长速度减慢,体重下降,从而影 响养殖业的生产效益。犊牛腹泻症还会增加兽医费用和药物成本,加 重养殖企业的负担。由于犊牛腹泻症的传染性较强,若不及时控制, 将导致疫情扩散,造成更大范围的损失。犊牛腹泻症对养殖业的影响

犊牛发生腹泻的原因及综合防治

犊牛发生腹泻的原因及综合防治 腹泻是指犊牛腹部肌肉蠕动加快,消化道蠕动高度亢进,导致粪便稀薄、次数增多的 疾病。腹泻不仅会导致犊牛的生长发育不良,还会增加养殖者的经济负担。以下是犊牛腹 泻的几个常见原因和综合防治方法。 1. 饮用生水或有污染的水源:犊牛对生水或有污染的水源非常敏感,其中包括饮用 潜在带菌的粪便污水。一些细菌、病毒和寄生虫会通过水源传播给犊牛,引发腹泻。解决 方法是在给犊牛用水前,要确保水源清洁,井水要定期检测,水质检测合格后才可以使用。要保持给水设施的卫生清洁,定期消毒水槽和水管。 2. 饮食不当:不良的饮食习惯也是导致犊牛腹泻的原因之一。比如:过度喂食、灌 注乳酸饮料、突然改变饲料种类或过早加饲料等。这些不良的饮食习惯会影响犊牛的消化 系统,引起胃肠道不适,从而导致腹泻的发生。要防止这些问题,应该合理安排饲料的种 类和数量,并逐渐增加犊牛对固态饲料的适应能力。 3. 环境不洁净:犊牛生活环境的不洁净也是导致腹泻的因素之一。犊牛的牛舍、饮 水槽和饲料槽等地方如果经常积存粪便,就会增加细菌和寄生虫的滋生,而这些病原体会 引发腹泻。要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应该定期清理牛舍、饮水槽和饲料槽,并进行消毒处理。在牛舍内设置合理的通风系统,保持空气流通,有助于降低感染传播的风险。 4. 预防接种不足:合理的疫苗接种是预防腹泻的重要措施之一。犊牛在生长过程中,会面临许多细菌和病毒的侵袭,如果没有接种足够的疫苗,很容易感染相关的疾病,从而 引发腹泻。养殖者需要根据犊牛的生长特点和地区的常见疾病,制定合理的疫苗接种计划,并给予充分的疫苗注射。 5. 定期体检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定期体检是预防和治疗犊牛腹泻的关键,特别 是对于出现腹泻症状的犊牛。通过检查犊牛的粪便样本、病史、体温等指标,可以判断出 犊牛患病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治疗腹泻的方法包括使用抗生素、消炎药、止 泻药等药物,并调整饲料种类和数量,帮助犊牛恢复健康。 犊牛腹泻的原因主要包括饮用生水或有污染的水源、饮食不当、环境不洁净、预防接 种不足等。为了综合防治腹泻,养殖者应合理安排饮食,确保水源的安全和卫生,保持牛 舍环境的清洁,定期接种疫苗,定期体检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通过这些综合措施,可 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犊牛的腹泻,保证犊牛健康成长。

牛病毒性腹泻的病理变化与防治

牛病毒性腹泻的病理变化与防治 1临床症状。临床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病例,可突然发病,体温升高到40~42℃。精神沉郁,厌食,腹泻,发病2~3天内,鼻镜与口腔粘膜表面糜烂,舌面上皮坏死,流涎增多。在口腔损害之后常发生严重的腹泻,粪便从水样逐渐到粘稠,含有大量粘液和气泡,甚至带血,腹泻过程长者可持续3~4周,病牛常在发病后5~7天内死亡。急性病例犊牛较多见,慢性病例呈持续性或间歇性腹泻,病程较长,可持续数月。 2病理变化。病变主要在消化道和淋巴结。特征性病变是食道粘膜有不同形状和大小不规则的烂斑,呈线状纵行排列,如虫蚀样。皱胃炎性水肿和糜烂。小肠急性卡他性炎症,大肠有卡他性、出血性、溃疡性以至不同程度的坏死性炎症,肠淋巴结肿大。 3类症鉴别。本病应与牛瘟、口蹄疫、传染性水疱性口炎、传染性鼻气管炎、副结核病、恶性卡他热、蓝舌病等相区别。其区别要点如下: (1)牛瘟。口腔粘膜有坏死性病变,有腹泻,这一点与粘膜病相似,但牛瘟腹泻剧烈,小肠粘膜有坏死性炎症,病死率很高。而粘膜病腹泻粪便从水样逐步变为粘稠,小肠粘膜主要是卡他性炎症,肠淋巴结肿大,病死率不高,病程比牛瘟长。 (2)口蹄疫。在口腔唇内面、齿龈、颊部粘膜以及蹄冠皮肤、趾间、乳头等处出现水疱为其特征,病死率低,传染性强。而粘膜病口腔粘膜虽有糜烂病灶,但无明显水疱过程,此外,粘膜病病牛会发生严重的腹泻,腹泻可呈持续性,病程长,有一定的病死率。 (3)传染性水疱性口炎。口腔有水疱及糜烂面,而粘膜病口腔粘膜虽也会有糜烂病灶,但无明显水疱过程,而且水疱性口炎除可感染偶蹄兽外,还可感染单蹄兽,且在自然情况下发病率低,发生死亡者极少,也没有腹泻的症状。 (4)恶性卡他热。在口腔粘膜也有糜烂,鼻粘膜和鼻镜有坏死病变,此点易与粘膜病相混淆。但恶性卡他热有几个本身的主要特点: ①呈散发性。 ②全身症状重笃。 ③眼睑、头部肿胀,眼球发生特异的上翻状态,眼角膜浑浊。 ④病死率高。这几点可与粘膜病相区别。 (5)传染性鼻气管炎。传染性鼻气管炎又称坏死性鼻炎。特征是上呼吸道粘

牛病毒性腹泻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牛病毒性腹泻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摘要;牛只在感染病毒性腹泻之后,常常会表现出较为复杂的临床症状,严 重影响牛只的生产性能。同时,此类病毒能够通过胎盘持续影响犊牛,从而造成 犊牛出现发育畸形或死胎,并且出生后的犊牛会由于受到感染后而出现腹泻。病 毒性腹泻除了能够危害牛群之外,还会感染羊群、鹿等反刍类动物,影响广泛。 基于此,本文就牛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特征、临床症状、诊断方式进行分析,提供 了几点简单的防治管理措施,希望能够避免牛群养殖期间此类疾病的发生影响。 关键词;牛病毒性腹泻;流行特征;诊断方式;防治管理 在牛群养殖生产期间,病毒性腹泻疾病属于一种发病较为特殊的传染性疾病。牛只在患病后会引起繁殖障碍,犊牛持续出现腹泻,严重危及到整个牛群的生产 性能。因此,养殖户在开展牛群养殖期间,应当对此类疾病的发生流行趋势有一 定的了解,掌握诊断鉴别方式,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避免造成疾病的大范围传播,影响养殖经济效益。 1流行特征 牛病毒性腹泻又名为黏膜病,致病菌为黄病毒科瘟病毒属,任何年龄、品种 的牛群对该病毒都具有易感性,犊牛时期病毒感染的概率最大,发病症状最为严重。病毒性腹泻病毒的危害群体除了牛群之外,其他常见的羊、猪、鹿等动物也 会感病[1]。牛群中,犊牛和老龄牛在感染病毒性腹泻后,会出现持续性的影响, 同时出现较高的死亡率。通常,牛群中成年牛只在感染此病毒后会表现出慢性发 病或隐性发病,日常养殖期间不会出现较为显著的临床症状,但是此种隐性发病 会促使感病牛只成为整个养殖场的传染源头,不断的排出致病原,健康牛只接触 后就会形成病毒的传播感染。身体中带腹泻病毒的牛只其分泌物中会有大量的致 病菌,病毒通过排泄物进入牛舍环境中,污染牛舍中的饲料、工具、饮水、环境等,健康牛只在接触致病菌后直接造成疾病的感染,形成传播。牛病毒性腹泻一 年四季均会发病,通常以春、秋两季发生流行概率最高。病菌在侵入牛体中潜伏

牛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特点 牛病毒性腹泻的诊断与防控要点 - 养牛技术

牛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特点牛病毒性腹泻的诊断与防控要点-养牛技术 牛病毒性腹泻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各种年龄的牛都易感染、以幼龄牛易感性最高。发病时大多呈隐性感染,仅少数(5%-25%)呈急性发作,以发热、厌食、消瘦、咳嗽、鼻漏、腹泻、消化道黏膜发炎糜烂、淋巴组织显著损害及白细胞减少为特征。应用实验室诊断法对该病进行确诊。该病需与牛瘟、口蹄疫、牛恶性卡他热等相鉴别。该病目前尚无有效疗法,重在管理和预防。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牛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特点牛病毒性腹泻的诊断与防控要点。1、病原病毒性腹泻的病原是一种RNA病毒,至今还不能归属于任何病毒属。病毒大小约为35~55um的圆形颗粒。在胎牛皮肤肌肉或肾细胞中生长繁殖的病毒一般不引起细胞致病,有些毒株则可引起细胞致病作用。感染病毒后可获得长期而坚强的免疫力。2、流行特点该病很易通过病牛粪便经口感染或将病牛血液、脾或其他组织注射于健牛而传播。病毒人工接种还可使家兔、绵羊、仔猪、鹿和羚羊等动物感染。通过分离病毒和血液检查发现血清中和抗体,证明该病在世界各地分布很广。由于这是一种能形成病毒血症的疾病,研究人员设想在感染的急性期,病畜的分泌物中可能含有病毒,粪便、血液和脾组织均可能含有病毒。研究人员曾从3周前接种病毒的牛的血液棕黄层(白细胞)分离到病毒,经口或注射方式接种病毒均能感染成功。在自然情况下该病极易传播,临床病例仅见于牛,常于冬春季节流行。绵羊、山羊或猪在自然情况下是否能感染该病尚未查明,但在牛群中传播病毒方

面起重要作用,在美国曾见H尾鹿等动物发生类似该病的疾病。各种年龄的牛对该病都有易感性,但幼龄牛常易表现临床症状,可能易感性较高。有抗体的牛所占比例很高,说明大多数牛为轻度或隐性感染。 3、症状和病变病毒性腹泻,人工感染潜伏期为2~3天,自然感染潜伏期为7~10天左右,该病有时在牛群中仅见少数轻病例,严重时可引起普遍口腔和胃肠道的病变。有时可全群突然表现临床症状,拒食和腹泻是主要症状。对肉用牛最重要的影响是食欲不振,使其增重缓慢,增加饲料成本,严重时可发生流产或死亡。急性型最初的症状是流浆液黏性鼻漏、咳嗽、呼吸急促、流涎、委顿、白细胞减少、发热至4O~42℃。在此阶段,该病类似其他呼吸道传染病(如牛鼻气管炎、副流感、病毒感染等),当疫病进一步发展时鼻镜干裂,组织剥落。腹泻是最有特征性的症状,可持续3~4周,或可间歇持续几个月之久。初时,粪稀如水样瓦灰色,恶臭,以后逐渐稠厚,混有大量乳液和含有无数气泡,有时成糊状呈浅灰色。有时发生跛行,特别是慢性型。跛行的牛,球节部皮肤发红肿胀,有的蹄冠部皮肤充血,步态蹒珊,病变类似腐蹄病,但照此治疗往往无效。在急性暴发的初期,蹄叶炎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在肉用牛群中有25%~35%感染。其中很多发生慢性蹄叶炎,蹄壳变得长而弯曲。发生急性和慢性蹄叶炎时走路显得痛苦,常拱背,大部分时间卧地。病牛被毛粗乱,消瘦,角膜混浊病例可占10%左右。急性病例常见于幼犊,犊牛死亡率高于年龄较大的牛。成年奶牛的症状轻重不等,奶量减少或停止,有时发生流产。病牛H 细胞常减少,但程度不等。死亡率一般为4%~8%。主要病变在消化道

犊牛腹泻的病因临床症状及治疗

犊牛腹泻的病因临床症状及治疗 犊牛腹泻是指犊牛出现腹泻症状的一种常见疾病,严重影响着犊牛的生长发育和养殖 效益。腹泻病的病因复杂,主要包括病原微生物感染、饲料不洁、环境条件恶劣等因素。 本文将从犊牛腹泻的病因、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病因 1. 病原微生物感染: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是引起犊牛腹泻的主要原因。细菌感染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链球菌等,病毒感染如牛冠状病毒、小病毒等,寄生虫 感染如球虫、旋毛虫等。这些病原微生物会侵入犊牛的肠道,引起肠道黏膜炎症和组织损伤,导致腹泻症状的发生。 2. 饲料不洁:犊牛在饲养过程中,饲料的不洁和不合理搭配也是引起腹泻的一个重 要因素。比如饲料中含有霉变、变质或毒素严重的饲料,或者饲料中含有过多的淀粉、蛋 白质和脂肪等,都会刺激犊牛的肠胃,引起腹泻症状的发生。 3. 环境条件恶劣:犊牛饲养环境的恶劣条件也是导致腹泻的重要原因。如圈舍过于 拥挤、通风不良、温度变化大等,都会使犊牛产生焦虑和压力,降低免疫力,易受感染腹 泻病原微生物。 二、临床症状 犊牛腹泻的临床症状表现多种多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大便异常:犊牛腹泻的主要表现就是大便异常。大便持续性地出现水样便或半流 质便,颜色呈黄色、绿色或灰白色,有的甚至带有血迹和泡沫。 2. 食欲不振:犊牛在发生腹泻后,食欲明显下降,不愿进食或者进食量明显减少。 3. 消瘦:腹泻持续时间较长的犊牛,由于营养吸收不良,会出现明显的消瘦现象, 体重不断下降,体质减弱。 4. 发热:部分患有腹泻的犊牛会出现发热现象,体温超过40℃,甚至出现发抖等症状。 5. 体温异常:正常犊牛的体温在37.5℃-39.5℃之间,患有腹泻的犊牛会出现体温升高或者下降的情况。 6. 精神萎靡:腹泻的犊牛一般表现出异常的情绪,精神状态不佳,行为活跃度下降,兴趣减退。 三、治疗方法

犊牛和保育牛腹泻病的预防与治疗

犊牛和保育牛腹泻病的预防与治疗 作者:冯亿佳 来源:《兽医导刊》 2017年第9期 随着养牛业规模扩大,犊牛及保育牛疾病的发生率不断上升,特别是腹泻病其发病率、死 亡率较高,严重影响了犊牛早期的生长发育和保育牛生产性能的提高。 一、致病原因 由于饲养条件较差以及饲养管理水平较低,导致消化道致病菌的大量产生而引起犊牛和保 育牛腹泻;以及由于感冒而引起腹泻,由于感冒同时继发支原体感染,支原体转移而引起腹泻;由于哺乳奶牛感染致病菌,犊牛吃带致病菌的奶引起的腹泻;保育牛由于长途运输因应激导致 条件性致病菌暴发而产生腹泻;以及饲养管理不当等原因也可能导致犊牛及保育牛发生腹泻。 二、临床症状 犊牛腹泻是指新生10 日龄左右犊牛所发生的急性腹泻,患牛临床表现精神沉郁、高热、 腹胀、腹痛、废食、呼吸短促;粪便恶臭、发黑,间或混有血丝气泡;急性患牛出现水样腹泻,呈进行性脱水,呈现酸中毒症状。保育牛发病多数是由于长途运输因应激导致的腹泻,主要临 床症状是咳嗽、流脓性鼻涕、牛粪便成粥状并带血,严重的呈水样腹泻。 三、预防 1. 加强干奶母牛饲养管理,合理搭配日粮,增喂青干草和添加VA(可饲喂胡萝卜),限 喂精料。预产前母牛接产、助产都要用方通无迪(戊二醛癸甲溴胺溶液) 消毒。 2. 圈舍、器具必须定期消毒,牛舍地面及运动场每星期用2% 苛性钠水喷洒消毒1 次。 温度16℃~19℃,相对湿度50% ~ 70%,气流速度9 ~22 cm/s 适宜。重视饮水卫生,注意 对排泄物的处理和病牛的隔离。减少环境因素刺激,增强犊牛抵抗力(给犊牛灌服方通芪贞增 免颗粒或者方通茵栀解毒颗粒)。 3. 精心哺育幼犊,坚持喂鲜奶,喂奶要“四定”,即定时、定量、定温、定饲养员。奶温,夏季39℃~40℃,冬季40℃~41℃。饲养员要“三看”,即看食欲、看粪便、看精神。 4. 干奶母牛产前1 星期肌内用方通菌必治(注射链霉素粉剂),用方通金刚(鱼腥草注 射液)稀释,1次/d,连用3 ~ 5 d。产犊母牛产前3 d 和产后4 d,饲喂方通益母生化合剂450 ml,1 次/d ;幼犊生后3 ~ 5 d 灌服方通白龙散+ 复合VB可溶性粉可预防腹泻。 四、治疗 根据犊牛脱水程度和酸中毒情况,采取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兼治的原则。中西 结合,提高疗效,促使犊牛快速恢复健康。根据犊牛腹泻程度进行补充丢失的体液和电解质。 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寄生虫引起的用驱虫药,细菌引起的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高敏药物治疗。治疗病毒引起的腹泻无特效药,但可以用方通四黄止痢颗粒(或亚硒酸钠VE)配合方通芪 贞增免颗粒、复合VB 可溶性粉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此外,还要结合使用保护性止泻药,如方通白龙散、次硝酸铋、鞣酸蛋白等;以及适量配合吸附药,如方通三白散,采取综合 治疗措施,其治愈率较高。

牛病毒性腹泻病的危害及防控

牛病毒性腹泻病的危害及防控 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 第一篇示例: 牛病毒性腹泻病是一种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该病毒主要通过与感染牛接触、食用受污染的食物或接触受污染的物体传播。这种疾病对牛的生产和健康产生了巨大的危害,给养牛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加强对牛病毒性腹泻病的防控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牛病毒性腹泻病主要危害表现为牛的腹泻、脱水和发热。严重感染的牛可能出现死亡的情况。由于疾病传染性强,一旦发生疫情,可能会迅速传播,导致整个养牛场的健康状况恶化,严重影响牛的生产性能和质量。由于牛病毒性腹泻病病毒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强,加之没有特效药物和治疗方法,所以预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有效防控牛病毒性腹泻病,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针对牛病毒性腹泻病,目前已经研发出了相应的疫苗,可以有效地提高牛的免疫力,减少患病的可能性。养牛场的管理者应该根据病毒的传播规律和养殖季节的变化,制定合理的疫苗接种计划,定期进行疫苗接种,以确保牛的免疫系统处于较高的防御状态。 2. 加强卫生管理。定期对牛舍、饮水和饲料设施等进行清洁消毒,减少病毒在环境中的存活时间,降低疫情的传播风险。要注意饲料和饮水的卫生,避免因食物和饮水受到病毒污染而导致感染。 3. 严格管控动物流通。减少动物的流通,避免与患病区域的牛进行接触,尽量减少病毒的传播路径,从根本上阻断疫情的蔓延。 4. 提高个体免疫力。在日常管理中,要注意为牛提供充足的饲料和饮水,保证牛的健康状况。加强对牛群的监测,一旦发现牛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隔离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牛病毒性腹泻病对养牛业来说是一种极具威胁的疾病,加强防控工作对于保护牛的生产和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加强管理、做好预防工作,才能有效地遏制疫情的爆发,减少经济损失,确保养牛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希望相关部门和养牛业者都能重视这一问题,共同努力,保护牛的健康,促进养牛业的繁荣发展。 第二篇示例: 牛病毒性腹泻病的危害及防控 牛病毒性腹泻病(BVD)是一种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疾病。该疾病主要通过接触感染或气溶胜型的病毒传播,感染后会出现发热、腹泻、流涎、掉毛、全身乏力、营养不良等症状,严重影响牛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 牛病毒性腹泻病对养牛业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牛病毒性腹泻病会造成养牛业的巨大经济损失。感染牛只会出现生长发育受阻,生产性能下降,母牛易流产,新生犊牛易死亡等情况,大大减少了牛只的产出。牛病毒性腹泻病会影响牛只的免疫力,导致其易感染其他疾病,如乳房炎、肺炎等,严重影响养牛业的健康发展。牛病毒性腹泻病的传染性极强,一旦有病例出现,很容易传播给其他牛只,形成传染链,导致牛只群体大面积感染,给养牛业带来成片的损失。 为了有效防控牛病毒性腹泻病,牧场和养牛户需要采取一系列防控措施。加强对牛只的管理,做到严格隔离。对患病牛只要进行隔离治疗,并对接触过患病牛只的环境和器具进行彻底消毒。做好牛只的免疫工作。及时对牛只进行疫苗接种,提高牛只的免疫力,减少感染几率。加强牛只的营养管理,保证牛只有足够的养分,增强免疫力。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持牛舍干净卫生,定期对牛舍和饮水设施等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 还要加强对兽医人员和养牛户的防控意识和培训。养牛户要加强对牛只的观察,及时发现牛只出现异常症状,立即进行隔离和治疗。兽医人员要提高诊断水平,及时发现和诊断病例,采取必要的措施,断绝传染链。 牛病毒性腹泻病对养牛业的危害不可忽视,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防控措施,从源头上减少病毒传播风险,保障牛只的健康。只有牧场和养牛户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遏制牛病毒性腹泻病的传播,保障养牛业的可持续发展。

牛病毒性腹泻诊断与防治措施

牛病毒性腹泻诊断与防治措施 摘要:病毒性腹泻使现代牛养殖领域危害较为严重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 接触性传染性疾病,除了会造成犊牛出现严重的腹泻症状之外,该类疾病还会很 容易导致牛群出现严重的免疫抑制,使得机体的抵抗能力逐渐变差,很容易引发 继发感染、并发感染,表现出复杂的临床症状,给疾病的诊断防控工作带来很大 难题。防控牛病毒性腹泻应该掌握该种疾病的流行特征,并明确最佳的诊断方法,构建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尤其是应该加强对牛群的净化,处理培养健康无病的牛群,将该种疾病的发生流行率降低到最小程度,确保养殖安全。 关键词:牛病毒性腹泻;诊断;防治措施 当前病毒性腹泻在世界各地的牛养殖主产区广泛分布,已经成为威胁牛养殖 产业的常发病和高发病,上世纪80年代病毒性腹泻在我国牛养殖领域爆发流行。随着疫苗免疫接种密度的不断增强,该种疾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在某些地区仍 然呈现地方性流行或者散发流行。由于病毒性腹泻对牛养殖业造成的危害巨大, 所以应该加强对该种疾病的有效防范保障,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注重做好牛群 的有效净化,确保在短时间内控制病情,避免造成更为严重的危害。 1、流行病学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属于黏膜病毒,该种病毒是RNA病毒,病毒外观存在囊膜 直径大小通常在40~60纳米之间,电子显微镜下大多呈现球形或者圆形[1]。病毒 性腹泻病毒和猪瘟病毒、羊边界病毒同属于同属于同一属的病毒,三种病毒具有 相似的抗原结构,该类病毒能够在牛的肾脏、睾丸、肌肉、气管或者猪肾脏等多 种细胞当中繁殖培养,并且根据病毒是否能够引发细胞形成空泡死亡,将其划分 成致病性的病毒性腹泻病毒和非致病性的病毒性腹泻病毒。病毒主要存在于患病 牛的血液、精液以及妊娠母牛的胎盘、脏器组织当中,同时牛群的鼻腔呼吸道当 中也会携带有大量的病毒。自然条件下病毒性腹泻病毒的抵抗能力相对较弱,当 外界温度升高到56度以上,pH值小于3时,病毒会迅速失去活性,但在低温条

牛病毒性腹泻一黏膜病的病原、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防控 - 养牛技术

牛病毒性腹泻一黏膜病的病原、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防控-养牛技术 牛病毒性腹泻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各种年龄的牛都易感染、以幼龄牛易感性最高。牛病毒性腹泻病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种病理过程复杂、临床症状多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发热、腹泻、黏膜溃疡、母畜繁殖障碍、持续性感染、免疫耐受与免疫抑制等为主要临床特征。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牛病毒性腹泻一黏膜病的病原、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防控。1、病原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属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成员,与猪瘟病毒、边界病毒在基因结构抗原方面存在着相关性。该病毒是一种具有囊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该病毒仅有一种血清型,但不同毒株间存在一定的变异,根据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引起细胞病变的能力,可分为致细胞病变型和非致细胞病变型两种生物类型。该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不强,但处于血液和组织内的病毒在低温条件下稳定,真空冻干的病毒可在- 70℃~- 60℃的温度下保存多年,在26℃~37℃的条件下放置24 h,大部分病毒丧失活性,在pH值3以下或56℃条件下几分钟即可将其完全灭活。对氯仿、乙醚、胰酶等较敏感,一般消毒药即可将其杀灭。2、流行特点牛病毒性腹泻的发病和流行无明显季节性变化,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季、春季发病率较高。该病常呈地方性流行,在规模化牛场常呈暴发性流行,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牛对该病都有易感性,但以6~18个月龄的牛发病率较高。肉牛的发病率要高于奶牛。由于牛病毒性腹泻病毒与同属内的猪瘟病毒和绵羊边界病毒存在抗原相关

性,血清学上存在交叉反应,而且能够突破宿主特异性发生交叉感染,牛病毒性腹泻病毒不仅可感染牛,也能感染绵羊、山羊、猪、鹿和其他反刍动物。病牛和康复带毒牛是主要传染源。病牛及带毒牛的分泌物、排泄物、精液以及流产的胎儿都含有大量病毒。该病主要传播途径是消化道和呼吸道,健康牛可通过与病牛直接接触被感染,也可经被病牛污染的饮水、饲料、器具等被感染。3、临床症状牛病毒性腹泻病的潜伏期为7~14天,人工感染2~3天,根据感染后的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类。急性型多发生于犊牛,表现为突然发病,病牛精神不振,流涎,食欲下降,呼吸急促,伴有咳嗽,眼、鼻有浆液性分泌物流出,体温升高达40~42℃,持续4~7天,随病程发展体温可能再次升高,白细胞先减少后增加,病牛鼻镜糜烂,表皮脱落,口腔黏膜糜烂,舌面上皮坏死,流涎增多,呼气恶臭。随后发生特征性腹泻,开始排出瓦灰色的水样粪便,气温恶臭,后期排带有黏液的血便。部分病例出现趾间皮肤糜烂坏死。急性病例死亡率较高,通常发病后1~2周死亡。慢性型临床较为少见,病程2~6月,最长可达12个月。临床表现为发热症状不明显,病牛被毛粗乱无光泽,体质消瘦,伴有间歇性腹泻。最常见症状是鼻镜发生成片的糜烂,眼分泌浆液分泌物。门齿齿龈通常发红。球结部皮肤红肿,蹄部趾间皮肤发生糜烂坏死,病牛步态蹒跚,跛行。通常2~6个月内发生死亡。妊娠母牛感染该病表现为流产,或产下先天性缺陷的犊牛,常见的缺陷是小脑发育不全。患犊表现轻度共济失调、完全不协调和不能站立。4、病理变化病牛死后剖检可见,主要病变集中与消化道和淋巴组织,食道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