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独龙江地区生态与文化变迁——以云南省贡山县独龙江乡为例

独龙江地区生态与文化变迁——以云南省贡山县独龙江乡为例

独龙江地区生态与文化变迁——以云南省贡山县独龙江乡为例
独龙江地区生态与文化变迁——以云南省贡山县独龙江乡为例

云南地理自然地域分异自然灾害与环境

第八章自然地域分异、自然灾害与环境 一、自然地域分异 热量、气温、水分条件的成因,是构成云南自然地理环境及其地域分异的区域独特性的最主要的背景。另外云南处于几个主要自然地理区域(热带与亚热带;亚欧大陆、南亚次大陆与中南半岛;东亚季风与南亚热带季风)之间的结合位置,使云南内部差异加大,过渡性明显。云南自然地域分异极其复杂,带中有区、地域不连贯、空间范围小、狭长等,划分中难以取舍等。 云南省自然地域分异方案——综合自然区划分区系统: 1.热带北缘地带(云南南部热带北缘季雨林、半常绿季雨林砖红壤地带) 1.1滇西、滇西南山间盆地地区 1.2滇东南中山河谷地区 2.亚热带南部地带(云南高原亚热带南部季风林常绿阔叶林砖红壤性红壤地带) 2.1滇西南中山山原地区 2.2滇东南岩溶高原山原地区 3.亚热带北部地带(云南高原亚热带北部半湿润常绿阔叶林红壤地带) 3.1滇东高原地区 3.2滇西横断山脉地区 4.亚热带东北部地带(云南东北部山原湿性常绿阔叶林红、黄壤地带) 4.1滇东北中山山原河谷地区 5.寒温高原地带(青藏高原东南缘针叶林暗棕壤地带)

5.1滇西北高山高原区 5.2中甸、德钦高山高原区 二、自然灾害 1、灾害特征 云南的地质、地形、气候等是成灾的背景环境。受南下冷空气和西南暖湿气流共同影响,全省总体上雨量充沛,但时空分布极不均匀,极易形成单点暴雨、风雹等强对流天气,进而导致严重的山洪、泥石流、滑坡、崩塌、风雹等自然灾害。同时,云南地处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带东侧,新构造与现代构造运动强烈,导致地震灾害频繁发生。这种极其复杂的地形、气候特征和特殊的地质构造,使云南成为一个典型的多灾省份。纵观云南50年的自然灾害史,云南的自然灾害呈现出 5个明显特征即:灾害种类多、空间分布广、发生频率高、危害强度大和抗灾救灾工作难度大。 一是灾害种类多。 除台风和海啸外,其余各类灾种都曾在云南出现。干旱、洪涝、风雹、雪灾、低温冷冻、地震、泥石流骨坡、病虫害等灾害都频繁发生。在各灾种中,尤以干旱、地震、泥石流滑坡对云南危害最大。 二是灾害分布广。 根据前面的地震分布图可知。云南全省均处于6度以上的地震烈度设防区,其中,7—9烈度设防区面积占84%,全省基本找不到不发生5级地震的安全地带。由于地质构造松疏,加之山高谷深,泥石流滑坡灾害分布广泛,原有 129座县城中,有 41座受到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危害,1986年以来已有 7 座因此而撤销县制或易地搬迁。 三是灾害发生频率高。 据省地震局提供的数据,仅1970—2003年的30多年间,全省共发生里氏6级以上破坏性地震25次、7级以上大地震8次,地震灾害发生频率之高为我国大陆所罕见。云南国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2018)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2018)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已经2018年12月10日文化和旅游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9年3月1日起施行。 部长雒树刚 2018年12月10日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性整体保护,维护和培育文化生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指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对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保护,并经文化和旅游部同意设立的特定区域。 第三条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贯彻新发展理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第四条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应坚持保护优先、整体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保护孕育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实现“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目标。 第二章申报与设立 第五条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依托相关行政区域设立,区域范围为县、地市或若干县域。 第六条申报和设立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应本着少而精的原则,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履行申报、审核、论证、批准等程序。 第七条具备下列条件的,可以申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一)传统文化历史积淀丰厚,具有鲜明地域或民族特色,文化生态保持良好;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是当地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有序,传承实践富有活力、氛围浓厚,当地民众广泛参与,认同感强;

云南文化产业发展回顾与分析

云南文化产业研究进程与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研究工作同步。 1996年12月,中共云南省委六届四次全委会提出:把云南建设成为“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 大省”。云南省委宣传部随即把筹办首次研讨会的工作交给了云南省社科院,1997~1998年长达近2年的会议筹备期同时也就是研究期。1999年1月召开“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研讨会”,199 9年9月出版会议文选《走向21世纪的云南民族文化》[1],均有1/3的力量用于文化资源开 发和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并视之为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的重要支柱之一。 2000年8月,“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第二次高级研讨会暨云南文化产业展览洽谈会”召开,明确提出了“民族文化产业兴,民族文化大省立”的口号。以此为标志,云南文化产业研究开始独 立走到前台,在2000年8月国家文化部于西宁召开的全国“西部文化工作座谈会”上,在2000年10月文化部和北京市于北京召开的中国首届“大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研讨会”上,引起了外界关注。从此,云南文化产业研究以鲜明的“西部视角”为特色,在国内文化产业研究领域独树一帜。 2004年4月11日,配合“云南文化北京系列宣传活动”,“云南省繁荣民族文化,发展文化产 业,建设文化大省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2004年10月25日,配合“云南文化产业上海推 介周”活动,“滇沪合作文化产业发展论坛”在上海图书馆召开。至此,文化艺术繁荣的“云南现象”,文化产业发展的“云南模式”,开始由研究界的概括转为公众社会的话语。 一、研究工作的主要方面 云南也和全国其他省区市一样,近年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及文化产业研究有来自政界与学界 两股力量,这两股力量的协同和交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一)决策性、应用性研究 1.民族文化大省建设文件的研究起草。2000~2001年,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省委政策 研究室、云南省政府研究室和云南省社科院联合组成起草小组,连续研究起草了《云南民族文化 大省建设纲要》、《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实施方案》、《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十五”规划》[2]等一系列文件,或行文公布或审定刊发,成为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的纲领性、规划性文献,其中均有相应的篇幅涉及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和规划。 2.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研究工作。2001~2002年,云南省委政策研究室、云南省委宣传 部和云南省社科院联合组成研究小组,研究并草拟出《加快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云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纲要》两份草案,由于宏观条件不成熟,未能正式成文,但作为决策咨询研究 的一种基础性准备,为以后的工作延续创造了条件。 3.文化产业发展的应用研究。2002~2003年,云南省社科院文化开发研究中心接替原民 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先前工作职能,承担起省委宣传部部署的“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研

我们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

我们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 ——滇池污染 一、基本知识 滇池古称镇南泽,又名昆明湖,素有“高原明珠”的美称,是云南省最大的高原湖泊,也是我国第六大淡水湖。 滇池位于云贵高原中部,属长江流域金沙江水系,地处长江,珠江,红河三大水系的分水岭地带。滇池流域面积2920平方公里,湖面面积309.5平方公里,湖容15.6亿立方米。滇池被誉为春城昆明的“母亲湖”,是昆明生存发展的基础。具有工农业用水,防洪,旅游,水产养殖,调节气候等多种功能。 滇池无外来水资源补给,多年平均入湖径流量为9.7亿立方米,湖面蒸发量4.3亿立方米,多年实际水资源量为5.4亿立方米。滇池流域总需水量大于流域水资源量,主要依赖滇池水体的半封闭循环利用维持供需平衡,生态用水极度缺乏。 滇池呈南北向分布,湖体略呈弓形,弓背向东,东北部有一天然沙堤,长4千米,将滇池分为南北两部分,称为外湖和内湖;海拔1887.5米(黄海高程系),总面积309.5平方公里,其中内湖面积10.67平方公里,外湖面积287.1平方公里,湖长41.2千米,最大宽度13.3千米,平均宽度7.56米,最大水深11.3米,平均水深5.12米,容积15.931亿立方米;底质内湖肥,有很厚的淤泥,动植物残体、黑色,有极臭味,外湖较肥,褐黄色,有骸泥;上游河流主要有盘龙江、宝象河、新河、运粮河、马料河、大青河、洛龙河、捞渔河、梁王河... 滇池是受第三纪喜马拉雅山地壳运动的影响而构成的高原石灰岩断层陷落湖,海拔1886米,滇池周围有大小数十个山峰,山环水抱,天光云影,构成一幅美丽的天然画卷。 二、滇池污染现况 滇池污染是一个令人揪心的话题。为了净化这五百里滇池的浑浊波涛,“七五”以来国家和云南省相继投入滇池污染治理的经费突破了40亿元。这些来自中央、地方政府的款项和世界银行的贷款虽然有效地缓解了滇池生态环境的恶化,却未完全根治滇池污染。目前仍属5类重污染湖泊。

五年级《云南的自然环境》

五年级(下)《云南的自然环境》 一、从海底升起的高原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知道云岭大地在远古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2、观察某地的动植物化石,根据他们推断这一地区在远古时期的环境。 重难点: 读懂课文内容,知道云岭大地是从海底升起的高原。 教学过程: 一、想一想。 你知道“沧海桑田”这一成语吗你能想象今天的云岭大地在远古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吗 二、讲授新课 1、默读课文,说一说本文讲述了哪些地方 2、澄江古生物化石群发现地——帽天山 (1)帽天山位于什么地方为什么叫帽天山 (2)教师:1984年7月以来,我国科学家先后在这里发掘了许多多细胞海生生物化石,人们把它们称做“澄江古生物化石群”。 (3)澄江古生物化石群形成于什么时候 (4)澄江古生物群门类非常丰富,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有哪些 (5)根据它们的化石可推断,澄江一带在远古时期曾是什么样子的 根据它们的化石可推断,澄江一带在远古时期曾是浅海地区,海水富含矿物质,且这里气候温暖,非常适合各类海洋生物生存、繁衍。 2、昆明市晋宁县梅树村化石 (1)小壳化石发现于什么地方 (2)小壳化石形成于什么时候 (3)科学家根据小壳化石并结合其他资料推断,5、4亿年前,云南中、东部地区是什么样子 科学家根据小壳化石并结合其他资料推断,5、4亿年前,云南中、东部地区是一个三面环岛的海盆,海水最深不超过20米,海底的火山活动十分频繁,海水中含有大量由火山灰带来的营养物质——磷、钙等。梅树村周围海水清澈,波光粼粼,水底漫游着许许多多个体不大、身体表面长有钙质骨刺或骨片的生物。这些小生灵享受着温暖的阳光,在理想的栖息地中生活、繁衍。它们死亡后留下尸体、骨骼碎片,最后演化成为化石。 3、裸蕨植物群化石 (1)裸蕨植物群化石发现于什么地方 (2)裸蕨植物群化石距今多少年就已形成 (3)根据这些化石所在的地层,科学家推断,约四亿年前,曲靖市是什么样子 根据这些化石所在的地层,科学家推断,约四亿年前,曲靖市附近气候炎热,海生蕨类、藻类植物繁盛。后来,由于地壳运动,这里的海底逐渐上升成为陆地,海水大面积退却,原来的滨海、浅海中各种海生蕨类、藻类植物慢慢露出水面,其中的一部分适应了变化的环境,逐渐进化到能在陆地上生活,成为陆生植物。 三、小结 从云南省的这些化石可以推断出今天的云岭大地是从海底升起的高原。 四、动手做 观察某地的动植物化石,根据它们推断这一地区在远古时期的环境。

【VIP专享】“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实验区”挂牌后的调查报告

“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实验区”挂牌后的 工作进展实地调查报告 为求比较深入地了解徽州文化生态保护的近况,特别是“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实验区”挂牌后的工作进展,我们于7月14——18日、8月12——15日,参加了省文史馆组织的 实地调查,分别对黄山市的黟歙二县、宣州市的绩溪县及江西省的婺源县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召开了五次座谈会;江西省文史馆、上饶市政府和文化局派员参加了在婺源的调研和座谈。 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纲要提出在全国设立十个文化生态保护区,徽州是继闽南成 立的第二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实验区,1国家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分别给原徽州府所 属的黄山市及宣州市的绩溪县、江西省的婺源县颁发了实验区牌子,安徽省省长王三运、 省政协主席杨多良、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臧世凯等参加了这一仪式。可以说,徽州文化生态 的全面保护已被提上了上至国家下至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月8日 根据所到之处的所见所闻,深感挂牌以后的8个多月来,以上三地虽然都做了许多工作,但因目前的行政区划和文化生态保护工作不相适应,两省三市缺乏统一领导与协调机构,加之缺乏专项经费与相关人才,又无现成模式可供借鉴,因而没有多少实质性的进展,各地大都处于观望状态,等待上级部门的进一步指示。 我们认为,为要将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工作做好,上级部门似应创新思路,敢于 破题,迅速成立统一领导与协调的机构,做出统一规划并切实推进。 困难与问题 一、徽州老房子在急剧减少 徽州老房子在徽州文化生态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以其鲜明的地方风格为世 人所惊叹,而且也是徽州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徽州文化“物遗”和“非物遗”的优秀结晶。然而它们却一直处于合法、非法和自然的三大破坏之中。 所谓合法破坏,即是具有不可抗拒性的属于政府行为的强力破坏。上世纪八十年代后,以歙县政府名义将有着千百年历史、最具徽州文化特征的标志性建筑——徽州府衙拆改成 了县政府;徽州区潜口的金紫祠更只是因为乡干部想用白果树板打家具,竟将这幢早在建 国后经刘敦桢考察并被写上《徽州明代建筑》、全是白果树用料的举国罕见的宏伟建筑拆毁,致使该村寓京学者汪世清先生闻之痛不欲生。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如果说这些愚蠢的政 府行为发生在二十年前尚可原谅,那么发生于今春在黄山市政府的所在地强行推平屯溪柏 树老街和黎阳老街,拆毁了大量老房子,公然无视“文物保护法”和“皖南古民居保护条例”及专家学者的据理力争、群众的强烈反对,就实在令人难以理解了。 所谓非法破坏,是指那些没有经过政府批准的违法行为。如原歙县建委主任、县政协 副主席、因贪污等罪正在服刑的徐普来所拆建之“徽商大宅院”,即是在歙县一带拆了十多幢老房子及牌坊、古桥胡乱“复原”的,从没有征得文物部门的同意。再如上海郊区新建 的一座休闲公园,也从徽州拆走了几十幢老房子及牌楼等古建筑。据该老板说,象他这样 拆运徽州老房子的就有十多家,其中北京一家比他拆走更多。可以说,收购徽州老房子已 成了一些人新一轮的财富投资乃至洗钱方式,大肆收购徽派古民居已成当下风气。然而这 样的大肆拆迁搬运,政府的主管部门竟然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自然破坏,是指因为无人居住、无人管理、无钱修复等原因而致使一些老房子逐渐毁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广东省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管理办法》解读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广东省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管理办法》解读 一、背景情况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称非遗)区域性整体保护,文化和旅游部出台了《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已于2019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按照《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的通知》,要求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要结合本地区实际,研究制定省级及以下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管理规范,积极推进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会同有关单位在充分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广东省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20年8月1日起正式施行。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以人为核心、以生活为载体,与当地的社会人文、自然等生态环境密切相关。2006年,在《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我国首次提出建立“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之一的构想,即建立“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对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保护;并经文化部批准设立的特定区域”。构建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我国在世界范围内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次创新性实践,使非遗保护工作从静态和单体的保护上升到动态和整体性的保护。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核心在非遗得以孕育传承的生态,表现在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色,吸引力在环境氛围,是遗产与载体、环境的有机结合。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有助于对具有独特价值和深厚内涵的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整体性的活态保护与传承,维护区域内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完整,提高区域内人民群众自觉参与文化遗产保护活动的文化自觉意识,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建立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在我省境内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对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存续状态良好,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岭南特色的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保护,既是对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重要补充,也是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探索和实践。目前,我省共有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9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共涉及9个地级以上市,初步涵盖了客家文化、广府文化、潮汕文化、雷州文化、瑶族文化、侨乡文化、粤剧粤曲文化等岭南代表性文化形态的文化生态保护区体系。 (非正式文本,仅供参考。若下载后打开异常,可用记事本打开)

云南文化产业

云南文化产业 云南已进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第一梯队 不同区域的文化产业只有充分依托具有优势、特色突出的文化资源,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找准定位,才能准确探寻和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实现差异化竞争。10多年来,云南制定的文化产业发展策略,努力实践并遵循了现代社会文化和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通过充分挖掘云南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依托快速增长的本土文化消费市场和旅游产业带来的外部消费市场,找到了被媒体和学术界概括为“云南现象”、“云南经验”的特色化民族文化产业发展路径。2012年,云南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6.1%,成为西部地区惟一一个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5%的省份,与北京、江苏、上海、浙江、广东、湖南等经济发达的中东部地区并肩,进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较快的第一梯队。 26个世居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构成了云南民族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的主体内容。与东部中部地区以都市、历史和现代文化为主体内容不同,以民族文化内容为特色的版权产业、广播影视产业,民族演艺产业、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珠宝玉石产业体现了云南文化产业的特色,成为云南文化产业的重点业态。

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基因 26个世居民族的文化生活,是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基因。文化产业的发展与云南这块土地上世代生息的各民族群体的生产生活、文化传承密切相关。在云南,文化产业以其活跃于民间、拉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产能效应,当之无愧地成为重要的民生产业,其乐民、育民、富民,促进保护、传承、传播,提升民族地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巨大潜能在不断被挖掘和发挥,与之相应的中小历史文化名城、古村古镇、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名村等,构成了云南文化产业特别赖以发展的集聚空间和创意舞台。 随着本土与外部市场关联促动、相互构建的深化,26个世居民族的文化生活顺势应时与全球化时代的科技创新、艺术生产、大众消费实现对接,地方性文化空间得到拓展,文化遗产、茶马古道、藏民家访、主题客栈、农村演出户、文化大院、国家公园等成为地域文化、民族文化进入消费语境后得以展示、销售的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和必要空间,在“他者”对异文化的想象追寻和体验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民族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注定成为地方性知识与世界各民族文化对话与交流的工具。 特色,决定了云南文化产业的创造力、竞争力,也决定了对云南文化产业的评价,不能仅仅停留于数字层面,而要落脚于特色文化产业在推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改善民生、

云南省生态茶园建设现状及发展方向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a3081811.html, 云南省生态茶园建设现状及发展方向 作者:陈红伟汪云刚 来源:《湖南农业科学》2014年第12期 摘要:从生态茶园的概念与要求、生态茶园试验研究与推广、生态茶园到有机茶园的发 展三个方面回顾了云南茶区生态茶园的发展历程,指出了云南茶区生态茶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定的改进措施,同时对云南茶区生态茶园今后的发展方向作了初步的阐述。 关键词:生态茶园;有机茶园;云南茶区;发展 中图分类号:S5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60X(2014)12-0063-03 云南省是中国古老的茶区之一,千百年来,茶叶一直是边疆各族人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云南茶区茶叶生产技术较为落后,特别是在茶树种植方面长期处于“顺山坡、棵对棵、满天星”的原始状态。20世纪50年代以来,科技人员在云南茶区开展了等高条栽、合理密植等试验研究与推广工作,逐步改变了云南茶园的面貌,提高了云南茶区的茶叶生产水平。特别是1986年以来,随着生态茶园概念的提出及有关试验研究与推广工作的不断深入,云南茶叶生产逐渐进入了重生态、论品质、讲效益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阶段。至今,云南生态茶园面积已达28万hm2,占全省茶园总面积的72%,成为云南优质茶叶生产的主体。回顾云南生态茶园的发展历程,总结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及今后的发展方向,以期对各地茶叶生产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1 云南省生态茶园的发展历程 1.1 生态茶园的概念与要求 1986年,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以下简称“茶叶所”)根据农业发展趋势和茶叶生产现状,在胶茶人工群落的启发下,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在《生态学学习笔记》一文中正式提出了生态茶园的概念并概括了生态茶园的5点要求[1]。文中指出:按生态学原理和生态规律建立起来的,具有多层次、多成份、多功能,结构稳定、系统平衡,并具有稳定持久的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茶园,就是生态茶园。生态茶园应达到下列要求:(1)以茶叶为主体、多种生物成分组成多层次群落式的复合茶园,各成员间互为条件,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结构稳定平衡;(2)充分利用阳光、地力,具有高效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功能,茶园综合产出较高;(3)具有连续、完整、稳定的食物链,以生物成员的相互制约达到茶树保护的目的,把化学农药减少到最低限度,确保茶叶优质无害;(4)“有机化”是重要特色,具有丰富的有机质和丰富的土壤微生物,土层营养富集,结构良好,具有持续高产的基础;(5)有很高的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的能力,可使相关地区的农业生态环境及人的生存发展环境得到改善。

绩溪徽州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工作汇报-绩溪文化馆

保护徽州文化,促进非遗传承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报告 绩溪县文化馆 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紧密结合工作实际,针对我县徽州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现状,深入有关乡镇、村走访调研,问情况,找问题,求对策,旨在为进一步促进非遗传承提供决策参考。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分析。一是建立名录保护非遗。全县拥有国家级非遗名录1项,省级名录(含扩展名录)17项,市级名录43项,县级名录108项。内容涉及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戏剧、舞蹈、民俗、游艺与传统体育竞技以及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等方面,项目总数、级别均列全省第一方阵,全市首位。二是创新机制夯实非遗。扎实开展田野调查,共征集非遗线索上千条,登记273项,并率先汇编成册,普查经验在全省会议上作典型交流。启动实施传承人工程,有1位徽墨技师被评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5位民间艺人被评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数量居全省前列,另有市级代表性传承人9人,县级61人。切实加强传习所和民间保护组织建设。先后建立徽墨、徽戏、民歌、抬五帝、三雕等近20家研习社、传习所及徽墨协会、三雕协会、徽菜协会等民间保护组织,其中胡开文墨厂评为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徽厨技师学院等3家单位评为省首批传习基地,徽剧童子班等4家评为文保区示范基地。通过组织兴趣班、专家授课、编写特色教材、实地体验等各种形式,将非遗内

容有效引入中小学课堂,普及优秀的传统文化,例如徽戏童子班的教学,已经成为许多学校的一道独特文化景观。三是开展活动激活非遗。先后组织了“赛琼碗”徽菜民俗表演、“绩溪风味小吃比拼”,“千盏彩灯闹元宵”“徽山绩水迎盛世”“徽韵流芳”等大型民俗展演,成功举办了五届徽菜美食文化节”、六届“安苗节”、“油菜花节”等各类徽文化节庆活动。利用每年的文化遗产日、春节等节日开展文化生态保护系列活动,营造良好的文化保护空间。四是打造精品展示非遗。塑造文艺精品,提升艺术影响力,从而带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以《月亮起山一盏灯》《十绣鞋》《四季歌》为代表的绩溪民歌先后登上全国农民歌会和央视,并荣获江淮群星奖,手龙舞荣获全省民间舞蹈大赛二等奖,先后出版《中国徽派三雕》、《徽州民谣》、《名人故里绩溪》丛书等徽学专著。五是发展产业做强非遗。鼓励支持传统文化产业做大做强,目前徽墨、徽州三雕等非遗产业初具规模,尤其是徽墨产业势头强劲,形成了华阳、上庄为中心,胡开文墨厂和良才墨业为龙头的产业群,“苍珮室”“艺粟斋”等品牌畅销海内外,年产值超千万元。石雕、木雕等工艺品市场趋热,民歌民俗逐渐走俏,以非遗为支撑的文化旅游已成为一大亮点。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新的课题,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难。一是经费短缺。非遗保护传承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传习基地建设、传承人培养、精品创作传播、展演活动组织等所需经费较大,且需要长期持续投入,资金缺口大。二是人才匮乏。

文化旅游产业现状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最好的载体。没有文化,景区的生命力是不可能长久。只有将旅游和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大旅游中有机融入大文化,将文化思想、文化意识、文化理念、文化内涵和文化手段始终贯穿于旅游开发与建设的全过程,做到文化和旅游的全面对接、全面融合、全面整合,促进传统的文化、旅游产业升级,真正意义上实现文化和旅游产业的互利互惠,实惠文化兴盛、旅游强盛的最终目的。 一、云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现状 1.旅游发展理念不断创新。2008年年底,省委、省政府召开了“云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工作会议”。会议全方位提出了文化与旅游两个新兴产业互促的原则、目标、战略和重点工作等,必将推动云南文化与旅游两大产业的快速、协调发展。云南省旅游发展理念的提升为实现旅游业又好又快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推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互动,对于加快建设旅游强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云南是文化、旅游资源集聚区,但同时又是自然生态和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脆弱区,一经破坏就难以恢复。发展和谐旅游凸显了旅游与文化的利益相关性、共生和谐性,要求以科学开发促进合理保护,以合理保护推动科学开发,使文化与旅游有机融合。 2.民族民间文化得到了一定的保护和传承。云南是中国民族成份

最多的省份,在全国56种民族中,云南就有52种。其中,人口超过5 000人的少数民族有25种,人口数为一千多万人,占当年全省总人口数近40%,特别是白族、哈尼族、傣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独龙族15种少数民族世居云南,是云南特有的民族。各民族的语言、建筑、服饰、歌舞和节庆等文化精彩纷呈,堪称“民族文化大观园”。多年以来,云南省采取各种政策和措施,把全省的文化产业做得很红火。云南省在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弘扬优良民族文化传统等方面培育打造了一大批民族文化知名品牌,初步形成了以民族工艺、歌舞、节日、服饰、饮食、医药等为主的民族文化产业。如早期大理白族的《五朵金花》,近年来有著名的舞蹈家杨丽萍的《云南映象》,张艺谋导演的《印象·丽江》,还有楚雄彝族的《太阳女》,西双版纳傣族的《勐巴娜西》,大理白族的《蝴蝶之梦》和世博吉鑫园《吉鑫宴舞》等为代表的旅游演艺产品,享誉国内外。云南民族文化已走向世界,不仅向全世界人民展现了云南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也展示了云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云南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已成为云南旅游的形象品牌。 3.文化旅游品牌初具规模。旅游业是一项经济与文化高度融合的现代产业,旅游业的竞争实际上是文化的竞争、品牌的竞争。除了大理、丽江、香格里拉文化和旅游互动的蓬勃发展外,2008年,云南省在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互动中,印象最深的是楚雄、腾冲、旅游小镇的文化和旅游互动。对于楚雄的旅游发展,楚雄先后推出恐龙谷和

浅谈云南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及保护措施概要

浅谈云南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及保护措施工商管理学院管理 10-1班尹涛 [摘要 ] 20多年来,旅游业正逐渐成为云南省的支柱产业。但目前在云南省很多地区,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已十分严重,已影响到了云南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云南旅游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本文对云南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云南旅游业生态环境问题措施 一、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长期以来, 人们总把旅游发展视为一种经济活动, 偏重追求其经济效益, 而相对忽略了普遍存在的旅游对环境的影响。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质量是旅游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旅游对环境尤其是自然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不仅会阻碍旅游业本身的持续发展, 而且也会带来相关的负效益。本文首先描述了旅游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的矛盾对立, 考察了旅游环境保护的种种制约因素; 并在此基础上, 借鉴西方学者关于旅游景点发展演变的理论研究成果, 提出了旅游持续发展和旅游环境保护周期循环模式以及旅游环境质量的全面管理和保护设想, 以期寻求发展与保护这对矛盾对立面的完美与和谐的统一,使旅游得以持续发展。 二、云南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迅速扩张的工业生产体系在给云南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的同时, 工业“三废” 排放已成为主要污染源。云南环境污染的突出问题之一是城市附近河流和湖泊的水污染呈加剧趋势, 城市和部分城镇的大气污染逐渐加重。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使环境污染向农村蔓延, 随之而来的是云南省大面积的旅游资源也遭到了被污染的命运。云南省其它著名旅游区的不少名山胜水也处于伤痕累累的生态恶化困境。旅游活动会给旅游目的地的环境带来多种污染, 其中包括垃圾污染、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视觉污染等。旅游者在住、食、行、游、娱、购等消费活动中,很容易打破自然生态系统中原有的平衡和协调。

结合生态环境论述云南省植被的分布

结合生态环境论述云南省植被的分布 摘要:云南省所处纬度较低,其气候深受印度洋西南季风和西风环流季节交替的影响,具有浓厚的南亚季风气候的特色,干、湿季分明而年温差较小。但东部也兼受东亚季风的一些影响,并且具有高原气候的太阳辐射强烈、日温差大等特点。由于地貌复杂,使得省内热、水、土等条件的空间差异十分突出,形成了云南植被发育的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关键词:云南、生态环环境、植被分布 On the vegetation distribution in Yunnan Province integrated with ecosystem Abstract: Yunnan is in relatively low latitude, it is deeply influenced by the alternative function of southwest monsoon and west wind circulation season of Indian Ocean. Thereby it is featured with Southern-Asia traits: dry season and wet-season are clearly distinguished while the annual year temperature difference is small, yet the eastern part is impacted by eastern-Asia monsoon and with high mountain climate, the radiation is quite strong of the sun, also, the daily temperature range is wide. Due to the complexity of physical landscape, the heat, water as well as earth condition within Yunnan province are distinct, forming the complex natural environment manifested by the indigenous vegetation. Keywords: Yunn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istribution of vegetation 云南省就其整体而言是一个雄伟的高原 境内地势高耸 呈北高南低的倾斜。由于其内部山岳高耸 河谷深嵌 地貌结构十分复杂。云南省所处纬度较低 其气候深受印度洋西南季风和西风环流季节交替的影响 具有浓厚的南亚季风气候的特色 干、湿季分明而年温差较小 但东部也兼受东亚季风的一些影响 并且具有高原气候的太阳辐射强烈 日温差大等特点。不同的植物种、植物群落或植被类型所适宜的或可能适应的气候范围 即以植被类型作为气候类型或分区的标志。植物、植被、植物群落、土壤的类型以及它们的三度空间分布 都与气候因素有着密切的相关性。植物地理气候指标涉及3方面 ①气候因素的性质 其量度及其在生物学上的重要性 ②各植物种在遗传本质上对气候的需求和反应 ③植被或生物群落与气候因素的特定关系 这不仅是个别种对气候反应的简单总和。 1 云南省影响植被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类型 1.1 云南的气候特点云南气候类型属于热带、亚热带高原型季风气候。 温度带和湿度带与植物的地理分布范围常常是密切相关。许多植物种分布的垂直高度、纬度和大陆度的界限往往限于临界低温 地理界限与最冷月平均温度的等温线通常是对应的。北半球寒温性针叶林带的北界或山地上限,通常与7月份平均温度为10℃的等温线一致 夏绿阔叶林带分布的北界或山地上限 则往往与1月均温0℃的等温线一致。但是由于植物和植被的分布不仅取决于气候 还取决于历史上的原因、生物或人为因素 植物或植被分布界限与等温线并非经常吻合。某种植物可能适应于某个气候区 但还来不及分布到那里 或由于生物竞争、地形障碍等原因而不存在于该地区 植物种的进化和植被的形成也常落后于气候变化。 云南省的气候特点既不同于南亚 也不同于东亚的气候。东亚地区的气候受东亚季风影响较大。冬季受蒙古高压的控制 盛行西北季风 而夏季由于太平洋上高压的影响改为东南季风这两种风向为180°夹角 两者一年完成一次循环。南亚地区受热带季风影响较大 冬季盛行东北风 夏季由于行星风带的南移 盛行西南风。而云南的季风气候则是冬季盛行西南偏西的风向 夏季则盛行西南偏南的风向 两种风向的夹角不到60° 与季风定义有些出入 。故它与南亚、东亚的季风均有所不同。冬季干燥 夏季潮湿多雨。此特点与南亚季风相似。冬季温度偏高 夏季温度偏低 1.2云南省的热量和水分条件

云南省文化产业面临的新问题及对策

作者简介:庞英姿(1976-),女,江西横峰人,昆明学院历史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史学与云南经济文化研究。 《经济问题探索》2010年第10期 云南省文化产业面临的新问题及对策 庞英姿 (昆明学院历史系,昆明650031) 摘 要:近几年,云南文化产业以民族特色主线,强化与旅游业互动发展,走出了一条创新发展、富有云南特 色的发展之路,在全国形成了“云南模式”现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云南文化产业也面临着一些新问题,针对这 些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云南;文化产业;发展 2009年12月底,云南省委八届八次全委会结合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明确提出了将云南省建设成为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 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两强一堡” )的奋斗目标。民族文化强省的建设目标,为全省文化产业的发展进一步 指明了方向。 一、云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云南省加快文化体制改革,以“政府引导、企业投资、市场运作”等方式和一系列扶持优惠政策,围绕民族特色做主线,与旅游业互动发展,在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走出了一条创新发展、富有云南特色的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之路,形成了以影视、民族文艺演出、民族特色文化等多层次发展的文化产业和市场。2008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300亿元,占全省GDP 的5.3%;2009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360亿元,占全省GDP 的5.9%。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新的支柱产业。与此同时,云南文化以其鲜明的文化个性、浓郁的民族特色,不断在中国舞台乃至世界舞台带来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感受和震撼,成为专家、学者关注的文化和经济现象,形成日益为世人瞩目 的“云南现象 ”、“云南模式”。文化产业的发展,给云南带来一系列美誉。 “歌舞云南”。云南各族人民能歌善舞,素有“会说话的就会唱歌,会走路的就会跳舞”之称。傣族的孔雀舞、佤族的木鼓舞、彝族的左脚舞、藏族的锅庄舞等各具特色,彝族的“海菜腔” 、傈僳族的“喉颤”等原生态民族唱法给世人带来不同的听觉感受。近年来,在挖掘、整理、开发、利用民族歌舞资源的基础上,云南歌 舞节目精品迭出,以《云南映象 》、《丽水金沙》、《云南的响声》等为龙头,全省演艺业快速发展,涌现出《勐 巴拉娜西 》、《蝴蝶之梦》、《印象丽江》、《太阳女》等一批极富云南民族特色的歌舞文化精品。原生态民族歌 舞《云南映象》是其中最突出的代表,2004年在全国以 至世界刮起了一场云南旋风,并创下了一场演出收入60多万元的记录。在国内歌坛上,来自云南本土的茸巴莘娜、李怀秀李怀富姐弟俩、香格里拉组合、一窝雀组合等歌手崭露头角,在全国大赛中取得不俗的成绩。与此同时,作为云南文化产业“走出去”的先头兵,近几年,云南已有500多个艺术团体、2万余人次演员,到世界30多个国家及地区演出1500余场,有力地把云南民族歌舞文化推向了世界。 “影视云南”。优美自然环境,浓郁民族特色,吸引了众多的影视作品将云南作为拍摄外景地,全省各地也陆续开发建设一批影视拍摄基地,云南成为众多影视导 演青睐的“天然摄影棚” 。2003年以来,云南省已建设成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昆明玉龙湾影视城、保山哀牢 王宫等十大影视基地。而且,全省影视基地数量还在陆续增加中,如著名陈凯歌导演在昆明投资120亿元建设的东方影城和香港导演唐季礼投资30亿元的昆明影视与新媒体产业基地项目现正在建设中。在影视拍摄基地 建立的同时,曾经诞生过《五朵金花 》、《阿诗玛》等国产电影名片的云南,也在影视创作拍摄方面取得了不俗 的成绩 ,《婼玛的十七岁》、《花腰新娘》先后荣获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故事片奖 、《德拉姆》获得华表奖最佳数字电影奖 、《好大一对羊》荣获加拿大维多利亚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奖 ,《金凤花开》、《滇西1944》、《我的团长我的团》等一批有影响力的本土题材影视佳作也陆续呈现荧屏,为全国人民奉献上一道一道精神大餐。云南在影视拍摄制作这个最具国际文化产业标志性特质的文化品种上,呈现出一个快速推进、成绩卓著、异军突起的喜人态势。 “节庆云南”。云南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庆,如彝族的“火把节” 、白族的“三月街”、傣族的“泼水节” 、苗族的“花山节”、藏族的“赛马会”、景颇族的“目脑节”、傈僳族的“刀杆节”、独龙族的“卡雀哇节” 、佤族的“新米节”、苗族的“盘王节”等民族节5 51

云南生态文明建设

新时期云南的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可见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新的发展时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中国经济发展面临转型所必须进行的任务,同时也是新一代领导集体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有力体现。那么对于我们云南的大学生来说,生态文明建设到底体现在那些方面?云南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时有哪些先天优势和需要注意的地方呢?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和思考,形成以下调查以供交流。 生态文明建设是在过去强调经济发展的速度时造成了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严重退化的严峻形势下提出的治理污染,保护自然;将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协调起来的一种战略,体现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样的发展才能做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云南一直以来都是国家面对东南亚的大通道,在党和国家的支持以及云南人民的努力下,云南的经济较之解放前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但是值得我们注意和思考的是云南的这种大战很大程度上是牺牲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换来的。比如我们所熟悉的“锡都”个旧;曾经的个旧是闻名中外的地方,凭借先天的资源优势,个旧一度成为云南乃至中国闻名的经济体。但是对锡矿的国度开采以及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而不考虑生态环境,当锡矿被开采枯竭以后,个旧环境破坏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表现得越来越明显,而且个旧变成了“著名”的肺癌高发地。环境与经济以及居民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这样个旧党政机关不得不投入较大的资本来治理环境污染。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对我们的影响和制约是尤为严重的,所以我们需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云南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可以说是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云南是全国的旅游大省,各种动植物资源丰富。而且云南是全国污染相对来说较少的地方,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更重要的意义,不必走太多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再者说,云南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治理污染时具有相当的经验。我们上述讲的个旧环境的治理,以及滇池的长期治理等为云南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结合这些条件,云南省委省政府做出了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决定。对于云南未来的发展来看,这无疑是一个战略性的决定。在这项决定

国家自然保护地分类和管控要求

国家自然保护地分类及管控要求 我国的自然保护地,根据两办《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我国自然保护地分三级(按照生态价值和保护强度)三种类型。 先说说这个文件出台的原因,我国经过60多年的努力,已建立数量众多、类型丰富、功能多样的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保存自然遗产、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然存在重叠设置、多头管理、边界不清、权责不明、保护与发展矛盾突出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家层面出台意见,对现有各种保护地进行优化调整,要达到的目的就是形成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分类系统。 第一级第一种国家公园:是指以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实现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定陆域或海域,是我国自然生态系统中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部分,保护范围大,生态过程完整,具有全球价值、国家象征,国民认同度高。2017年李克强总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所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7年9月两办印发《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并设立

10个试点分别是三江源、东北虎、大熊猫、祁连山、湖北神农架、福建武夷山、浙江钱江源、湖南南山、北京长城和云南普达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2020年试点建设即将结束,总结评估,正式设立。 第二级第二种自然保护区:是指保护典型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的区域。具有较大面积,确保主要保护对象安全,维持和恢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及赖以生存的栖息环境。 第三级第三种自然公园:是指保护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和自然景观,具有生态、观赏、文化和科学价值,可持续利用的区域。确保森林、海洋、湿地、水域、冰川、草原、生物等珍贵自然资源,以及所承载的景观、地质地貌和文化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包括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海洋公园、湿地公园等各类自然公园。 时间安排上是到2020年,提出国家公园及各类自然保护地总体布局和发展规划,完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设立一批国家公园,完成自然保护地勘界立标并与生态保护红线衔接,制定自然保护地内建设项目负面清单,构建统一的自然保护地分类分级管理体制。到2025年,健全国家公园体制,完成自然保护地整合归并优化,完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法律法规、管理和监督制度,提升自然生态空间承载力,初步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