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基于城市信息模型的新型智慧城市管理平台

基于城市信息模型的新型智慧城市管理平台

基于城市信息模型的新型智慧城市管理平台

【摘要】自 2012 年我国开展智慧城市建设项目以来,各地智慧城市的建设如火如荼。然而,在实践过程中,现有的智慧城市建设模式仍然反映出许多不足之处,“数据孤岛”、“重复建设”等现象屡见不鲜。近年来,随着城市信息模型技术的诞生,这一结合了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建筑信息模型和物联网等多种先进技术的城市管理手段,将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注入新鲜的血液。从智慧城市和 CIM 技术的内涵出发,两线并行,形成一套基于 CIM 的智慧城市管理平台设计方案,并结合现存的智慧城市建设管理模式,对基于 CIM 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合作模式、内在逻辑、运行优势和建设目标进行细致讨论,最终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

【关键词】城市信息模型; 建筑信息模型; 智慧城市; 新型城镇化

目录

1.引言 (3)

2.智慧城市理论 (3)

2.1. 智慧城市的概念 (4)

2.2. 智慧城市的架构体系 (4)

3.从智慧城市到新型智慧城市 (6)

3.1. 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现状 (6)

3.2. 新型智慧城市 (6)

4.CIM的体系架构 (7)

4.1. CIM的基本概念 (7)

4.2. CIM的核心技术 (8)

4.3. CIM 技术的基本架构 (11)

5.基于 CIM 的新型智慧城市 (12)

5.1. 平台基本架构 (12)

5.2. CIM 平台的应用优势 (13)

6.结语 (19)

1.引言

截至 2016 年,中国城市化率已经达到了 57. 4% ,并且预计在未来将持续增长,年复合增长率超过 1% ,在 2050 年将有望超过 80%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面临的问题也逐渐增多,如何在城市管理过程中解决日益严峻的种种挑战,成为了政府首要考虑的问题,包括人口、医疗、交通、环保和资源短缺等挑战。

智慧城市的出现就是为了给城市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一个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据统计,在投资了智慧科技和基础设施的城市中,失业率可以降低 1. 0% ,GDP 增长率提高 0. 7% ; 投资智能电网、科技、基础设施会使得当地办公用房比例提高 2. 5% ; 并且每提高 20% 的ICTs (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信息通信技术) 设施,该城市的GDP 增长会提高 1. 0%[1]。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国作为城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先进发达国家,早已相继开始了智慧城市的相关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2012 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第一次提出要建设“智慧中国”。后来,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针对城市建设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相关部门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即通过一个一体化的综合平台来解决信息孤岛和重复建设的问题,面向不同的使用对象和不同的城市文化,建立具有特色的因地制宜的功能设置。

城市信息模型( City Information Modeling,CIM)就是这样一个集成的、融合的、包容并蓄的管理平台。CIM 平台是三维地理信息系统 ( Three Dimension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3DGIS) 、建筑信息模型(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的融合,既可以存储城市规模的海量信息,又可以作为云平台提供协同工作与数据调阅功能; 同时如果和物联网、大数据挖掘、云计算等技术结合起来,还能提供满足城市发展需求的集成性管理系统。

2.智慧城市理论

2.1.智慧城市的概念

智慧城市( Smart City) 概念首次提出是在 20 世纪90 年代[6],它被用于形容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科技化、创新化和全球化进程。在 2009 年,随着 IBM 提出“智慧地球( Smarter Planet) ”的概念,“智慧城市( Smart City) ”再次进入了公众的视野,它被定义为以“建立一个由新工具、新技术支持的涵盖政府、市民和商业组织的新城市生态系统”为核心的技术方案。

在学界,由于智慧城市涉及到一个相对较广的概念,需要多学科交叉理解,所以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一些学者试图从智慧城市的功能来定义它,指出智慧城市需实现智慧经济、智慧政府、智慧市民、智慧出行、智慧生活和智慧环境等要素,只有他们充分协同,相互促进才能够实现智慧城市的建设[7,8]。另外一部分学者则倾向于从技术角度来解释智慧城市的概念,他们强调先进信息技术和固有城市组成部分的结合问题,数据的交流和信息的存储与利用是他们首要关心的问题[9,10]。但这两种定义方式并不是完全脱离的,如果浏览后者的研究文献,不难发现他们所提出的信息存储平台并不是智慧城市概念的终点,最终这样的技术设计还是落实到了具体的功能上。

综合来看,可以将智慧城市解释为以实现智慧经济、智慧政府、智慧市民、智慧出行、智慧环境和智慧生活为目标,通过相关的先进信息技术,着重解决数据交流和信息存储与利用等问题,改善城市化进程中的各种问题的过程。

2.2.智慧城市的架构体系

智慧城市的结构体系在经过多年的研究发展后,基本形成了从下而上的四级体系,分别是: 感知层、传输层、数据处理层和应用层( 表 1) 。

3.从智慧城市到新型智慧城市

3.1.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现状

对于智慧城市建设的探索,国内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探索阶段( 2012 年11 月- 2014 年3 月) 、规范阶段( 2014 年3 月- 2015 年12 月) 和新型智慧城市阶段( 2015 年 12 月至今) 。

自 2012 年智慧城市相关政策出台以来,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事业开展得如火如荼,2018 年全国智慧城市的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 6504 亿元人民币,截至2016 年 6 月,全国 95% 的副省级以上城市和超过76% 的地级城市,共五百余座,提出或正在建设智慧城市。

3.2.新型智慧城市

纵观目前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情况,虽然总体态势良好,但是仍然面临着以下问题:数据

孤岛和重复建设: 由于建设智慧城市的数据量非常大而且信息很繁杂,许多领域的信息需要融合起来,而实现数据融合又需要相关科技、资金的支持,其商业价值还暂不明朗,导致数据融合

缺乏动力。这也进一步导致不同部门之间要对某些共同的应用内容或数据模型进行重复建设,

浪费大量人力物力;

缺乏顶层规划: 鉴于每个城市实际情况不一,建设特色不同,城市的各个部门的战略规划

也有差异,导致我国智慧城市发展缺乏统一的总体规划,为日后实现智慧城市群及智慧中国造成了困难;

信息保护缺位: 智慧城市的建设势必要求居民、政府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互通。对于如何保护数据和控制网络安全风险,相关的政策措施和研究创新还需进一步发展;

项目离散明显: 由于各个城市和各个部门的发展规划比较分散,智慧城市不同项目之间的离

为打通传统智慧城市中的“信息烟囱”、“数据孤岛”,实现城市数据采集、共享和利用,建立统一的城市“数据大脑”,“十三五规划”指出要“以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利化、社会治理精细化为重点,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建设一批新型示范性智慧城市”。2016 年 11 月 22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国家标准委联合发布的《关于组织开展新型智慧城市评价工作务实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健康快速发展的通知》指出“新型智慧城市是以

创新引领城市发展转型、全面推进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深度融合并提

高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新形态为目标,同时落

实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促进城市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的系

统工程”。

4.CIM的体系架构

4.1.CIM的基本概念

CIM( City Information Modeling,城市信息模型)概念是对 BIM 相似概念的延展,实际

是将 BIM 的作用对象从建筑物( Building) 扩大到了城市( City) 。总的来说,CIM 就是将 BIM 的应用从建筑上扩展开来[22],到达了市政、城市规划和道桥等建筑业全领域,将模型的规模从单个建筑或者一个项目群放大到了整个城市。香港科技大学 Jack C. P. Cheng 等人在CIM 技术的综述文章中就将 CIM 定义为:“BIM 技术在非构筑物类设施项目中的应用[23]”。实际上,类似于 BIM,CIM 的定义实际有三重涵义:

模型涵义: CIM 是包含城市所有设施物理特性和相关信息的数字模型;

平台涵义: CIM 是一个可以存储、提取、更新和修改所有城市相关信息的数字化平台,相

关部门可以在 CIM 平台上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信息的传递, CIM 应该在城市化的全过程中发挥

作用;

行为涵义: CIM 是指将城市各种信息收集、整理、存储并在规划、设计、分析、运维中提供决策支持的过程。

4.2.CIM的核心技术

CIM 作为一个可以存储、提取、更新和修改所有城市相关信息的数字化平台,需要完成数据采集、数据存储、协同平台、信息传递等多项功能。而要实现这些功能,就不仅仅是 BIM 技术单独作用可以达到的了,CIM 的核心技术涉及物联网( IoT) 、GIS、BIM 及其集成技术,他们分别在不同的阶段发挥作用,物联网是数据采集阶段的主要手段,通过城市中成百上千的感知系统来提取底层数据,为模型的建立服务; GIS 和 BIM 则在数据存储中产生作用,通过 GIS 和 BIM 的集成,形成一个可视化的信息存储、提取、交流平台,是技术架构的重中之重,也是智慧城市等相关城市管理理念发展的技术需求。

4.2.1.GIS 在 CIM 中的应用

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 被定义为可以通过空间或地理坐标来处理数据的信息系统[24],可以抓取、储存、修改、分析、管理和展示所有地理信息,GIS 中的信息可以用于城市规划、气象防灾、农业管理、统计分析、交通出行等多个方面。GIS 的定义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外在来说GIS 是一个城市的数字模型,内在来说 GIS 是承载了城市大量信息数据的平台。

当把 GIS 作为一个软硬件支持下建立的城市数字模型来分析,从建模的角度来说,由于GIS 软件的通用语言是 CityGML ( City Geography Markup Language) ,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 1 ) 采用绝对坐标系; ( 2 ) CityGML 的几何表达方式是边界描述 ( Boundary Representation,B-Rep) 。即当描述一个几何体的时候,这种几何表达方式是通过分别描述几

以存储建筑物内部构件的具体信息; ( 3) 作为语义丰富的数据标准,CityGML 能够支持城市对

象从 LoD0- LoD4( LoD 层级涵义如图 1 ) 共五个层次的细节建模[25]。这里可以理解为,

当不断放大 GIS 模型的时候,模型能够自动载入更细节的信息,但是当不需要细部信息的时候,模型又能以较为轻量的模式运行。这个特点对于大规模的城市级信息存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直接决定了 GIS 在 CIM 系统中作为基本载体。

图 1 CityGML 语义特点

当把 GIS 看作是承载了城市大量信息数据的集中体时,GIS 的信息又分为了几个不同的层级: 地形图—影像图—地下空间—电子地图—地名地址—框架要素—经济人文信息( 图 2 ) 。

其中地形图、影像图和地下空间共同构成了 GIS 的地理模型,而电子地图、地名地址、框架要素和经济人文信息构成了附着于地理空间模型上的第二信息层,并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发挥着

重要的作用。但是 GIS 所涉及的信息模型并不完整,在实际城市中,地理空间上必定无法直接架构信息层,而需要其间的过渡层———建筑设施层来完成信息的架构,这就指向了 BIM。

图 2 GIS 的信息层级图示

4.2.2.BIM 在 CIM 中的应用

BIM(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 的概念是多重的,它既指建设项目( 及其中的设施和功能特性) 的数字化模型,又可以指通过创建和利用数字模型在设计—施工—运营的全生命周期内进行协同工作和集成管理的过程。在 CIM 中对于 BIM 技术的应用也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从数字模型的角度分析,目前 BIM 软件通用由 Building SMART 联盟提出的 IFC 标准,其几何表达方式有三种: 边界几何 ( B-Rep, Boundary Representation) ,扫描体( Swept Solid) 和构造实体( Constructive Solid Geometry,CSG) 。同时 IFC 存储了建筑物及其所有构件的多种语义信息,如所有者信息,模型修改历史记录,以及建筑构件的成本和施工时间表等内容。对比 CityGML 和 IFC,可以总结如表 2。

从模型内承载信息的角度来分析,BIM 又可以较好地弥补 GIS 中建筑及基础设施内部信息的缺失。现今普遍要求从项目规划设计阶段就开始进行 BIM 建模,本身就是对于 CIM 模型的更新,所以说 BIM 天然就是 CIM 的一部分。只要将 GIS 平面的多层级地理环境信息和 BIM 立体的全生命周期建筑设施的内部信息结合,就能将基于 BIM 的三维建筑模型放置在基于GIS 建立的地理环境模型上,继而整合成为全面的城市规模的信息模型。图 3 是 BIM 模型融合入 GIS 场景后的效果图。

图 3 BIM 与 GIS 模型融合图示

4.3.CIM 技术的基本架构

总而言之,BIM 和 GIS 在 CIM 技术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发挥着各自的功用,同时两者需要有效地结合成一个集成化的系统来实现 1 + 1 > 2 的效果。BIM 和 GIS 实际是类似于块和面的作用,BIM用于存储代表具体建筑物的一个个体块的所有信息,而 GIS 用于存储城市从地理信息开始到经济社会数据的一系列面的信息,BIM 是 GIS 的微观补充,GIS 是 BIM 的宏观框架,因此可以总结 CIM 技术的

基本架构如图 4。

图 4 CIM 技术的基本架构

5.基于 CIM 的新型智慧城市

5.1.平台基本架构

基于 CIM 的智慧城市的基本架构包含了智慧城市的概念架构和智慧城市的技术架构两个部分。首先是智慧城市的概念架构。智慧城市是基于现实城市的技术概念,它的主要参与方与现实城市相同,即政府、居民和企业[28]。智慧城市的底层是城市的地理空间模型; 然后是基于地理空间的自然资源如: 湖泊、森林等; 接下来则是城市的基础设施; 最上层即城市的经济社会系统。政府、居民和企业的活动在不同层级间都有出现,并且存在交叉和重叠。

其次是关于智慧城市的技术架构。前文也有讨论把智慧城市的架构体系分为四层: 感知层、传输层、数据处理层和应用层。CIM 平台就是利用物联网技术将 CIM 模型和城市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可更新的数据库,同时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等形成一个可实现信息共享与传递的工作平台,以支持各项应用。综上所述,CIM 其实是实现智慧城市的下层基础,智慧城市是 CIM 技术的上层建筑( 图 5) 。

12

5.2.CIM 平台的应用优势

5.2.1.政府主导、企业助力、居民参与的三方合作模式———由上而

下,顶层规划

CIM 在智慧城市管理中担当着实现应用需求的基础平台的角色。平台的参与方包括政府、居民和企业。CIM 平台的建设具有以下特点:

政府主导———政府是城市的管理者,负责城市的基本政策制定。政府工作的特殊性质决定了政府在 CIM 平台中必须处于领导者的地位,因此由政府来筛选和过滤信息,并且决定CIM 平台的功能导向。故而,政府注定是智能城市建设引导者,也是 CIM 平台的管理者和使用主体; 另外,从实用的角度来说,企业或居民也无需接触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全部信息,提供过量的信息反而会降低效率,譬如: 对于一般居民来说,消防管道的维护信息可用性就非常低。

图 5 CIM 平台的基本架构

13

企业推动———企业在 CIM 平台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和政府合作推进智能城市建设,这

种合作可以是多领域的,包括在融资、技术支持、产品支持等方面双方都可以建立深入的合作。这是双赢的选择,对企业来说,智慧城市的市场潜力是巨大的,由罗兰贝格发布的《2017 全

球战略指数报告》预计未来十年,智慧城市相关全球市场容量预计将会从 2017 年的 130 亿美元增长到 2023 年的 280 亿美元,每年增长率达到 13% 。特别是亚太地区的市场增速将在2023 年提高到 32% ,对于企业来说,这样的市场规模带来的利润是十分可观的; 对于政府来说,企业可以提供很好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只要政府提供良好的商业环境,企业就可以为政府

提供更加高效的技术来源。

居民参与———居民在 CIM 平台中实际上是客体的角色,因为 CIM 平台的最终目的是为城市的发展服务,而城市发展的重要指标就是居民生活幸福。所以实际可以把 CIM 平台的建设看作提升城市居民福利的一个途径,居民在 CIM 平台中享受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物流等带来的便利,并且积极地为政府带来反馈信息。

结合以上特点,CIM 平台是针对同一个物理空间以及附着在其上的信息形成的由政府组织建设和管理,对居民和企业有选择性地开放,从而解决城市发展进程中的一系列问题的信息平台( 图 6) 。这样的建设模式可以提升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所缺乏的顶层规划意识,由政府作为领导者,就可以从城市发展的角度出发,结合政府的长期建设规划,自上而下的以实际需求

为导向来建设智慧城市,可有效地避免重复建设、数据多次采集等问题。

图 6 CIM 平台信息开放分级图示

14

5.2.2.规划—建设—管理的智慧化三步走策略

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存在项目离散性大,发展水平两极分化严重等问题。其中一方面是由于在建设过程中没有顶层规划意识所导致的,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由于面向的对象是已经较为成熟的城市,城市管理者如果单纯从现有的短期实际需求出发,就

容易跳脱出城市固有的发展逻辑,造成部分项目建设如同“空中楼阁”。譬如,硬交通领域没

有推行 BIM 标准,却先要求建设城市软交通大数据模型,导致多次大量建模,重复输入数据,浪费人力物力。在 CIM 平台建设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还原城市建设过程,贯彻规划智慧化—建设智慧化—管理智慧化的三步走策略,最终 CIM 平台的建设将呈现一种树状的发展模式( 图 7) ,其主要特点如下:

CIM 模型作为树根,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它包含了城市发展过程中必要的信息和数据; 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既可以利用 CIM 模型已有的数据进行智慧规划设计,又可以将新建成的项目模型作为

CIM 模型的补充和更新,两者相辅相成;

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智慧化的基础上,结合城市的经济和人文信息( 往往已经包含在 GIS 中) ,政府各部门就可以实现智慧化的城市管理。通过 CIM平台,城市的社会、自然、人文资

源被集成起来,这使得政府可以高效、方便地完成日常工作;

但 CIM 平台建设的最终目的不止于政府的管理,它应该为在城市中生活的居民和城市中的产业经济发展服务,故而在智慧管理中,政府可以通过

CIM 平台为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和生活环境,为城市经济发展助力,最终实现智慧服务和智慧产业。

15

图 7 智慧城市发展树

5.2.3.基于 CIM 的多部门协同平台———消除信息孤岛,避免重复

建设

传统的城市管理理论体系倾向于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来解析城市管理体系,通常分为: 城市规划管理、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城市经济管理、城市社会管理、城市环境管理和城市危机( 应急) 管理六个方面[29]。在实际生活中,这些管理业务又分配给 21 个不同的职权部门。由于各

个部门负责的日常工作差别较大,如果从部门的需求出发,在建设智慧城市的子项目期间往往

会发生项目发展水平差别大、信息孤岛和重复建设的情况: 以上海和杭州为例,2011 年发布的《智慧浦东建设纲要( iPudong 2015) ———浦东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二五”规划》将智慧浦东的规划分为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环保、智慧生活、智慧社区、智慧医疗、城市安全、应急服务和食品安全九个项目。在杭州,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则在民生杭州、信用杭

州和信息杭州三个部分,这主要得益于当地互联网企业的迅猛发展。综上所述,虽然现今智慧

城市功能建设百花齐放,但仍存在功能的割裂和分散、功能分区不清晰、功能指向不明确以及

功能覆盖不全面等问题,这在未来建设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必然会造成信息断层。未来城

16

市管理者需要的是如图 8 所示的互联互通、融合集成的智慧城市建设模式。

图 8 未来融合集成的智慧城市建设模式

针对上述问题,《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 -2020 年) 》提出了“多规合一”的概念,即在城市管理过程中,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交通

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等协调起来,从而整合出城市管理的技术路线。有学者在此基础上整理出了城市运营和“多规合一”的要素关联情况,如图 9,但是这一政策目前还停留在构想阶段。

而通过 CIM 平台的建设可以实现“多规合一”的落地,因为 CIM 平台保留了 BIM技术的协同性,所谓协同性是指通过 BIM 云平台,项目的不同参与方可以同时工作,传递信息,譬如在施工阶段,施工方、设计方和业主方都可以通过BIM 平台来实时监测项目的进展,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问题进行记录、传输和反馈等。在 CIM平台中,协同性就是将城市管理的参与方从施工方、设计方和业主方变成了政府的不同部门,让城市的不同管理部门,通过同一个 CIM 平台,对同一个对象( 城市) 的不同组成部分进行交叉管理,有利于部门间信息传递和数据互通,可以有效地避免信息烟囱、数据孤岛等情况,并有力减少重复建设。

5.2.4. 4. 2. 4 信息惠民,产城融合———两个最终目标

智慧城市的建设最终是要以人为本。要为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服务,就要解决居民生活中

17

的问题,提高城市服务水平,促进城市产业发展,推动城市经济增长。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应该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推动城市可持续经济增长为最终目标。CIM 平台在实现这两个最终目标的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图 9 城市运营和“多规合一”的要素关联图

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方面,国务院办公厅在转发《推进“互联网 + 政务服务”开展信息

惠民试点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信息惠民的目标是要实现“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

一平台共享、一站式服务”的目标。所谓“一号申请”就是要求居民在所有政务服务部门的账

号可以通用,“一窗受理、一网通办”要求政府整合构建一个统一的数据平台和信息系统,即

实现“一平台共享”,最终让市民体会到“一站式服务”。这恰恰和 CIM 平台的集成特性结合了起来,通过 CIM 平台,居民可以实现政务服务一张网,所有的相关信息都可以在平台上找到,所有的政务服务部门也可以在平台上开设窗口,大大便利了居民的生活。同时,CIM 平台还可以提供居民反馈渠道,不仅形成“物联网”更能形成“人联网”,让居民积极地参与到城市治

理中来,打通民意的上升渠道。

在促进当地经济可持续增长方面,近年来,区别于产城分离的传统城市规划模式,有学者

提出了产城融合的理论,产城融合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的过程中,通过经济、社会、文化、产业、生态、功能和空间的多种融合,实现城镇化和工业化协调发展的一种发展模式。通过基于CIM 的智慧城市平台,政府管理者亦可以通过智慧园区规划引导、智慧产业集聚、智慧人才培养等多种手段,促进当地智慧经济发展,提高城市用地结构协调性和产城空间发展契合性等。

18

6.结语

新型智慧城市应该是智慧的、互联的、融合的。

在新型智慧城市中,政府要实现精细化管理,居民要提高生活质量,经济要向更加集成化、智慧化的方面发展。CIM 平台以其协同性、模拟性、多层级性等优秀特性脱颖而出,将有效地避免智慧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重复建设、信息烟囱、数据孤岛、缺乏顶层规划等一系列问题,成

为新型智慧城市实现技术落地的不二之选。

【参考文献】

[1 ]华为.驶入智能联接新赛道———全球联接指数 2018 量化数字经济进程[R].华为技术有限公司,2018.

[2 ] IBM. A smarter planet [EB / OL]. http: / / www. Ibm. com/ smarterplanet / us / en /,[2013 - 05 - 20].

[3 ] Paskaleva. The smart city: a nexus for open innovation[J].

Intelligent Buildings International,2011,3( 3) : 153 - 171.

[4 ] It Strategic Headquarters. i-Japan Strategy 2015 [EB / OL]. http: / / www. kantei. gojp / f0reign / poIicy / it / i-Japanstrategy2015- summary. pdf,[2013 - 05 - 221].

[5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

业发展规划的通知[EB / OL]. http: / / www. gov. cn / zhengce / content /2012 -07 /20 / content _ 3623. htm, ( 2012 - 07 - 09) ,[2018 - 02 - 01].

[6 ] Gibson D V, Kozmetsky G, Smilor R W. Technopolis phenomenon:

19

smart cities,fast systems,global networks[M]. USA,Rowman & Littlefield,1992.

[7 ] Giffinger R, Gudrun H. Smart cities ranking: an effective instrument for the positioning of cities? [J]. ACE: Architecture, City and Environment,2010,4( 12) : 7 - 26.

[8 ] Balakrishna C. Enabling technologies for smart city services and applications[C]/ / Proceedings of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ext Generation Mobile Applications Services and Technologies, Paris,France,2012: 223 - 22.[9 ] Al-Hader M,Rodzla, Sharlfa, et al. Smart city components architecture[C]/ / Proceedings of 200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Modeling and Simulation,Brno,Czech Republic,2009: 93 - 97.[10] Khan Z,Anjum A,Kiani S L. Cloud based big data analytics for smart future cities[C]/ / IEEE / ACM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Utility and Cloud Computing,IEEE,2014: 381 - 386.

[11] Mulligan C E A,Olsson M. Architectural implications of smart city business models: 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J].Communications Magazine IEEE,2013,51( 6) : 80 - 85.

[12] Silva B N,Khan M,Jung C,et al. Planning of smart cities: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using big data analytics approach[C]/ /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s in Computing,Electronics and Communication,2016.

[13] Chavira G,Nava S W,Hervas R,et al. Combining RFID and NFC technologies in an AmI conference scenario[C]/ / Eighth Mexic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urrent Trends in Computer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是一个信息整合平台及协同服务平台。该系统面向城市管理者,从城市综合管理角度出发,将原有和新建的各类业务系统依据统一的标准进行接入,实现城市运营管理信息资源的全面整合与共享、业务应用的智能协同,并依托于城市信息资源数据库,为城市管理者提供智能决策支持。 一、系统建设背景及意义 “十二五”以来各地政府纷纷加大智慧城市建设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力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管理应用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日常业务管理、为公众提供服务等方面发挥了较重要的作用。但是,城市信息化的发展对城市信息化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和共享、城市管理与运行相关系统功能提升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解决如下问题:城市“感知”节点远远不够,无法满足精细化管理需要城市各部门业务系统呈信息孤岛态势,跨部门协同能力较弱;城市管理海量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不足,无法满足城市管理综合监控和智能化决策的需要等。因此,需要通过新的视角、新的思路、新的技术手段和更加全面系统的方法来加以解决和实现。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是一个信息整合平台及协同服务平台。该系统面向城市管理者,从城市综合管理角度出发,将原有和新建的各类业务系统依据统一的标准进行接入,实现城市运营管理信息资源的全面整合与共享、业务应用的智能协同,并依托于城市信息资

源数据库,为城市管理者提供智能决策支持。 通过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的建设,城市管理者能够及时全面了解城市运营管理各个环节的关键指标;以智能分析预测等手段,提高管理、应急和服务的响应速度;逐步实现被动式管理向主动式响应的转型;并以高效率的跨部门智能协同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的水平,从而不断向“智慧化”城市运营管理的目标迈进。 二、系统架构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由业务应用、应用展现、应用支撑和应用集成四部分组成,分别描述如下: (1) 业务应用层 业务应用层包含系统为使用者提供的业务应用功能模块,包括:城市运行信息综合展现:面向区政府及部门、街道的主要领导,通过移动终端、LED大屏幕及PC桌面等各种终端,展现经济财税、城市建设管理、社会发展、社会稳定、热点事件等领域的关键信息。

智慧城市运行管理系统建设案例集

城市运行管理系统建设案例集

目录 一、北京西城区城市运行管理系统 (1) (一)建设理念 (2) (二)建设内容 (2) 1、基于SOA(面向对象服务)的软件架构 (2) 2、一套城市运行监测指标体系与城市管理重心指数 (3) 3、城市运行管理应用系统建设 (4) (1)五大核心平台 (4) (2)六个支撑保障平台 (9) (3)一个综合信息展示门户建设 (10) (4)四类职能工作桌面建设 (10) (三)应用情况 (10) 1、城市运行管理工作能力和效率提高 (10) 2、对城市运行规律性研究更加深入,实现城市管理的智能化、精细化 (11) 3、作业标准实现智能化,提升工作效率 (11) (四)创新情况 (11) 1、管理创新 (11) 2、技术应用创新 (12) 二、智慧南京运行管理中心建设 (13) (一)智慧南京运行管理中心一期建设情况 (13) 1、智慧南京运行管理平台 (13) 2、智慧南京展示中心 (14) (二)智慧南京运行管理中心二期建设情况 (14) 1、总体架构 (15) 2、网络布局 (16) 3、数据中心 (16) 4、基础平台 (16) 5、应用平台 (17) 三、深圳市新型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可视化集成平台 (19) 四、银川“12345一号通”智慧城市管理服务平台 (22) 五、天津生态城公用事业运行维护中心 (24) 六、本溪市城市运行管理扁平化决策平台 (26) 七、浦东打造城市运行管理中心用人工智能等手段治理社区 (27) 八、嘉兴城市大数据中心和嘉兴城市综合运营管理中心 (29) 九、海口龙华区城市运行综合管理联动中心 (32)

大数据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实际应用

大数据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实际应用 大数据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实际应用 2015-09-26 07:38:00 来源:数据观 手机看新闻扫描到手机楼盘消息早知道扫一扫,用手机看本文更加方便的分享给朋友评论 当前,全球范围内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随着互联网和信息化的发展,在云平台、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技术的支持下,率先在美国“智慧星球”概念下诞生的“智慧城市”,逐渐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城市建设的发展趋势和选择。 一国外案例 自21世纪初期,美国、英国、德国、荷兰、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先一步开展了智慧城市的实践,诞生了许多经典案例。 1. 迪比克 美国第一个智慧城市,也是世界第一个智慧城市,它的特点是重视智能化建设。为了保持迪比克市宜居的优势,并且在商业上有更大发展,市政府与IBM合作,计划利用物联网技术将城市的所有资源数字化并连接起来,含水、电、油、气、交通、公共服务等,进而通过监测、分析和整合各种数据智能化地响应市民的需求,并降低城市的能耗和成本。该市率先完成了水电资源的数据建设,给全市住户和商铺安装数控水电计量器,不仅记录资源使用量,还利用低流量传感器技术预防资源泄漏。仪器记录的数据会及时反映在综合监测平台上,以便进行分析、整合和公开展示。 2. 纽约 通过数据挖掘,有效预防了火灾。据统计,纽约大约有100万栋建筑物,平均每年约有3000栋会发生严重的火灾。纽约消防部门将可能导致房屋起火的因素细分为60个,诸如是否是贫穷、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房屋建筑年代是否久远,建筑物是否有电梯等。除去危害性较小的小型独栋别墅或联排别墅,分析人员通过特定算法,对城市中33万栋需要检验的建筑物单独进行打分,计算火灾危险指数,划分出重点监测和检查对象。目前数据监测项目扩大到2400余项,诸如学校、图书馆等人口密集度高的场所也涵盖了。尽管公众对数据分析和防范措施的有效性之间的关系心存疑虑,但是火灾数量确实下降了。 3. 芝加哥 通过“路灯杆装上传感器”,进行城市数据挖掘。在人们的生活里,无处不在的传感器被应用在了芝加哥市的街边灯柱上。通过“灯柱传感器”,可以收集城市路面信息,检测环境数据,如空气质量、光照强度、噪音水平、温度、风速。芝加哥城市信息技术委员会提供的资料表明,“灯柱传感器”不会侵犯个人隐私,它只侦测信号,不记录移动设备的MAC和蓝牙地址。在今后几年“灯柱传感器”将分批安装,全面占领芝加哥市的大小街区,每台传感器设备初次采购和安装调试成本在215~425美元之间,运行后的年平均用电成本约为15美元。该项目得到了思科、英特尔、高通、斑马技术(Zebra Technologies)、摩托罗拉以及施耐德等公司的技术和资金支持。 4. 西雅图 利用数据节省电力能源。该市与微软和埃森哲(Accenture)合作了一个试验项目,以减少该地区的能源使用。该项目收集并分析从市区建筑物管理系统中得来的众多数据集,通过预测分析,找出哪里可以减少能源使用,或者根本不需要使用能源。项目的目标是将该地区的电力消耗减少25%。 5. 伦敦 利用数据管理交通。在2012年奥运会期间,负责运行伦敦公共交通网络的公共机构“伦敦运输(Transport for London)”,在使用者增加25%的情况下,使用收集自闭路电视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是一个信息整合平台及协同服务平台。该系统面向城市管理者,从城市综合管理角度出发,将原有和新建的各类业务系统依据统一的标准进行接入,实现城市运营管理信息资源的全面整合与共享、业务应用的智能协同,并依托于城市信息资源数据库,为城市管理者提供智能决策支持。 一、系统建设背景及意义 “十二五”以来各地政府纷纷加大智慧城市建设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力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管理应用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日常业务管理、为公众提供服务等方面发挥了较重要的作用。但是,城市信息化的发展对城市信息化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和共享、城市管理与运行相关系统功能提升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解决如下问题:城市“感知”节点远远不够,无法满足精细化管理需要城市各部门业务系统呈信息孤岛态势,跨部门协同能力较弱;城市管理海量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不足,无法满足城市管理综合监控和智能化决策的需要等。因此,需要通过新的视角、新的思路、新的技术手段和更加全面系统的方法来加以解决和实现。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是一个信息整合平台及协同服务平台。该系统面向城市管理者,从城市综合管理角度出发,将原有和新建的各类业务系统依据统一的标准进行接入,实现城市运营管理

信息资源的全面整合与共享、业务应用的智能协同,并依托于城市信息资源数据库,为城市管理者提供智能决策支持。 通过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的建设,城市管理者能够及时全面了解城市运营管理各个环节的关键指标;以智能分析预测等手段,提高管理、应急和服务的响应速度;逐步实现被动式管理向主动式响应的转型;并以高效率的跨部门智能协同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的水平,从而不断向“智慧化”城市运营管理的目标迈进。 二、系统架构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由业务应用、应用展现、应用支撑和应用集成四部分组成,分别描述如下: (1) 业务应用层 业务应用层包含系统为使用者提供的业务应用功能模块,包括:

智慧城市运行大数据平台项目概述

智慧城市运行大数据平台项目概述 1.1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西安市城市运行大数据平台。 1.2项目建设单位及负责人、项目责任人 项目建设单位:西安城市一卡通有限责任公司 负责人:马敏 项目责任人:陈凌霞 1.3可研报告编制单位 可研报告编制单位:陕西省信息化工程研究院 1.4可研报告编写依据 (1)《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04〕34号); (2)《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意见》(中办发〔2006〕18号); (3)《关于<印发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通知》(国信〔2006〕2号); (5)《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8)《关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公通字〔2004〕66号文); (9)《GBT17859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标准》; (10)《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征求意见稿)》。 (11)《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专题会议纪要》(第7次,2012年7月24日); (12)《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成立西咸大数据处理与服务产业园区筹建工作组的通知》(陕工信发〔2012〕339号) (13)《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国发〔2015〕50号)(14)《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国发〔2015〕5号) (15)《陕西大数据产业发展战略》 (16)《沣西新城大数据处理与服务产业园发展规划》 (17)《大数据与云计算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 (18)《大数据与云计算产业示范工程实施方案》 1.5项目建设目标、规模、内容、建设期 1.5.1建设目标 依托西安城投集团及下辖一卡通、燃气、供水等18个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成果,先期以西安城市一卡通为基础面向集团18个子公司的现有各类业务系统数据进行整合归集,

智慧城市楼宇集控管理平台解决方案word

智慧城市楼宇集控管理平台解决方案 下载后可编辑修改套用

目录 目录 (2) 1 项目简介 (5) 1.1背景介绍 (5) 1.2建设内容 (6) 1.3建设原则 (8) 1.4建设依据 (9) 2 平台系统设计 (10) 2.1平台优势特点 (10) 2.2逻辑结构设计 (11) 2.3组成架构设计 (12) 2.4拓扑组网设计 (13) 2.5网络互联设计 (14) 2.6安全可靠设计 (14) 2.7系统截图设计 (15) 3 各子系统解决方案 (16) 3.1视频监控系统 (16) 3.1.1 概述 (16) 3.1.2 系统构成 (17) 3.1.3 系统功能 (18) 3.1.4 系统设计 (19) 3.2视频巡更系统 (24) 3.2.1 概述 (24) 3.2.2 系统设计 (25) 3.2.3 系统功能 (25) 3.3智能火焰检测系统 (26) 3.3.1 概述 (26) 3.3.2 系统设计 (26) 3.3.3 系统功能 (27) 3.4云对讲系统 (30) 3.4.1 概述 (30) 3.4.2 系统构成 (30) 3.4.3 系统设计 (31) 3.4.4 设备介绍 (32) 3.5一卡通系统 (33) 3.5.1 门禁管理 (34) 3.5.2 电梯控制 (35) 3.5.3 消费管理 (37) 3.5.4 访客管理 (38) 3.5.5 考勤管理 (39) 3.5.6 通道管理 (39)

3.6停车场系统 (41) 3.6.1 概述 (41) 3.6.2 系统构成 (42) 3.6.3 设备介绍 (43) 3.7周界报警系统 (44) 3.7.1 概述 (44) 3.7.2 系统构成 (44) 3.7.3 系统设计 (45) 3.7.4 设备介绍 (46) 3.8紧急报警系统 (48) 3.9防盗报警系统 (50) 3.9.1 概述 (50) 3.9.2 系统构成 (51) 3.9.3 系统设计 (51) 3.10视频会议系统 (52) 3.10.1 概述 (52) 3.10.2 系统构成 (53) 3.10.3 系统设计 (53) 3.10.4 设备介绍 (54) 3.11办公移动可视电话系统 (62) 3.11.1 概述 (62) 3.11.2 功能特点 (62) 3.11.3 技术亮点 (65) 3.12无线覆盖系统 (67) 3.12.1 概述 (67) 3.12.2 系统构成 (67) 3.12.3 系统设计 (68) 3.12.4 设备介绍 (71) 3.13公共广播系统 (71) 3.13.1 概述 (71) 3.13.2 系统构成 (72) 3.13.3 系统设计 (72) 3.13.4 设备介绍 (73) 3.14信息发布系统 (74) 3.14.1 概述 (74) 3.14.2 系统构成 (74) 3.14.3 系统功能 (76) 3.15程控电话系统 (77) 3.15.1 概述 (77) 3.15.2 系统构成 (77) 3.15.3 系统设计 (78) 3.15.4 设备介绍 (79) 3.16机房监控系统 (83) 3.16.1 概述 (83) 3.16.2 系统构成 (83)

智慧社区服务管理系统

1.智慧社区服务管理系统 1.1.系统简介 智慧社区服务管理系统是依托信息化手段和标准化建设,整合公共服务信息资源,采取窗口服务、电话服务和网络服务等形式,面向社区居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平台。智慧社区建设是国家信息化发展的重点环节,智慧社区建设是社区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程。积极推进智慧社区的建设,有利于扩大政务信息共享,降低行政管理成本,增强行政运行效能,推动基层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有利于减轻社区组织的工作负担,改善社区组织的工作条件,优化社区自治环境,提升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有利于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供给,改进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拓展社区服务内容和领域,为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社区服务体系打下良好基础。按照《关于推进智慧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围绕“重服务、优治理、惠民生”,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资源整合和服务应用为重点,以进一步提高社会管理服务综合水平、提升居民幸福感受为目标,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将基层社会管理、基本公共服务、智能化社会服务等有机结合,构建覆盖城乡社区的系统集约化、管理信息化、服务智能化、运作高效化的综合立体的社会综合管理服务信息网络,努力建设“智慧城西”社区版,使我市成为“智慧社区”建设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1.1.1.智慧社区综合服务门户 为社区居民、社会组织提供集咨询服务、事项服务、交流互动于一体的综合便民服务门户,在服务门户上用户不仅可以实时查询政策咨询、办事指南、组织机构等信息,还可以在线进行事项申请,享受多方提供的便民服务。根据服务范围和管理层级不同的特点,以四层架构方式来设计社区综合服务门户站群。 本期建设包括:濮阳市、2个区、4-5个办事处、30个社区。 1.1.1.1.社区(村)门户 社区(村)级门户实现本社区信息、公共信息、政策文件以及办事指南的发布,提供社区(村)级信箱,开辟本社区(村)居民咨询投诉通道,实现各类事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平台 建 设 方 案

目录 1.概述 (1) 1.1、建设前言 (1) 1.2、发展趋势 (2) 1.3、现状分析 (3) 1.3.1、缺乏统一规划 (3) 1.3.2、存在重复建设 (3) 1.3.3、数据不能共享 (4) 1.3.4、无法统一管理 (4) 1.4、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平台 (6) 1.4.1、地理位置精准化 (7) 1.4.2、动静管理可视化 (8) 1.4.3、指挥调度多维化 (9) 1.4.4、资源管理统一化 (10) 2.整体设计方案 (11) 2.1、整体实现目标 (11) 2.2、整体方案构成 (13) 2.3、整体的示意图 (15) 2.4、相关组织架构 (16) 2.4.1、道路管理子系统 (16) 2.4.2、桥梁管理子系统 (17) 2.4.3、轨道交通子系统 (18) 2.4.4、给水管理子系统 (19) 2.4.5、排水管理子系统 (20) 2.4.6、地下管网子系统 (21) 2.4.7、环卫管理子系统 (22) 2.4.8、绿化管理子系统 (23)

2.4.9、基础综合管理云平台 (24) 3.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平台应用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道路管理子系统 (25) 3.1.1、系统概述 (25) 3.1.2、系统结构 (26) 3.1.3、系统功能 (27) 3.2、桥梁管理子系统 (30) 3.2.1、系统概述 (30) 3.2.3、系统拓扑 (31) 3.2.3、功能框架 (32) 3.3、轨道交通子系统 (34) 3.3.1、系统概述 (34) 3.3.2、系统架构 (34) 3.3.3、系统组成 (36) 3.4、给水管理子系统 (43) 3.4.1、建设背景 (43) 3.4.2、建设价值 (45) 3.4.2.1、对政府的价值 (46) 3.4.2.2、对生产的价值 (47) 3.4.2.3、对市民的价值 (48) 3.4.2.4、对服务的对象 (49) 3.4.3、系统架构 (50) 3.4.4、系统组成 (52) 3.4.4.1、生产运行管理系统 (52) 3.4.4.1.1、水厂集散控制系统 (54) 3.4.4.1.2、社区二次给水及分质监控系统 (55) 3.4.4.1.3、给水远程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 (56) 3.4.4.1.4、给水管网信息管理系统 (57) 3.4.4.1.5、管网水力模型系统 (58)

智慧城市大数据平台项目建议书

智慧城市大数据平台 项目建议书 目前国家高度重视智慧城市规划、建设,云数据中心是推动信息技术能力实现按需供给、促进信息技术和数据资源充分利用的全新业态,是信息化发展的重大变革和必然趋势,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 智慧城市实现资源整合,城市管理涉及城建、交通、医疗、环保、文化、教育、产业发展、社区管理服务等诸多领域,在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下,建立多方协调、资源共享的管理机制相对困难,智慧城市通过建立部门协作、全民参与的公共管理模式,促进官民互动、部门协同、信息共享、政务公开,使碎片化的公共管理和服务资源有效整合,既让政府部门及时摸清群众的需求,又让拉百姓实时了解有关政策,有助于提升政府的效率和决策水平。所以,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是智慧城市成败的核心。 DD州为了提高政府办事效能、提升为民服务水平、跟上时代步伐、创新发展,决定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工作。云数据中心和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核心先行。 一、建设DD州智慧城市云数据中心 (一)建设依据 1.《关于数据中心规划布局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通[2013]13 号),2013年1月

2.《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试点工作方案》,(工信部联节[2015]82 号),2015年3月 3.《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 4.《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 32号) 5.《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6.《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工信部规﹝2011﹞567号) 7.《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顶层设计指南》(工信信函 ﹝2013﹞2号) 8.《智慧城市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规划指南(试行)》(住建部 ﹝2013﹞) 9.《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 10.《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 11.《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部门信息共享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 (发改高技【2013】733号) (二)建设思路 云数据中心的建设应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节约资源和保障安全为着力点,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引导市场主体合理选址、长远规划、按需设计、按标建设,逐渐形成技术先进、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的数据中心新格局。 规划智慧DD云数据中心的设计、建设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

智慧城市运行大数据平台建设项目风险与风险管理办法

智慧城市运行大数据平台建设项目风险与风险管理办法 1.1风险识别和分析 本项目是系统化工程,具有复杂性高,技术含量高,技术更新快,时效性强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该项目具备一定的风险性。因此,对于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应正确识别并加以认真的分析。 1.1.1信息安全类风险 信息化风险首先是信息安全类风险。安全风险威胁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内部威胁:恶意或误操作引起的信息泄漏或毁坏重要信息,以欺诈手段使用重要信息或者令合法用户无法正常使用相关的信息。 外部威胁:主要承受来自互联网的安全威胁。 数据存储风险:该项目有较大的数据存储需求,并且其中的信息都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数据的安全存储将影响到项目建设的安全性。 1.1.2政策类风险 政策风险是项目建设自身无法避免的,关于大数据产业及建设实施相关的政策法规不够完善和健全,无法及时跟进

大数据产业信息化发展的速度,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信息化建设的开展和实施,在项目建设中充分考虑到相关因素,尽可能减少因为政策因素而产生的影响。 1.1.3资金类风险 开发一个新系统所花的成本可能并不大,但要收集原系统的原始数据,所花的成本可能要高于系统本身的开发费用。在项目建设期间,有可能出现资金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这也是规划和资金风险的一个部分,要提前进行风险识别和给予风险分析,为规避此类风险做出相应的对策。 1.1.4技术类风险 信息技术风险,主要是IT行业技术高速发展所带来的风险。IT行业技术日新月异,原来采用的先进设备三五年以后可能就不能满足新的应用要求,甚至不符合行业新的标准了,原生产厂商也不再继续生产,备品备件很难寻找,甚至原来的生产厂商也已不复存在。原来采用的操作系统、应用系统软件已成为过时产品,失去了普遍性,无法与新的技术形成无缝链接等等。这些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在某种程度上很难预测,规避风险很难,无论是哪一个政府部门和企业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

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城市大数据平台

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城市大数据平台 一、城市大数据概述 随着数据处理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数据应用的意识不断提高,人们生活和各行业运行产生的数据呈现爆发式增长,形成了城市大数据。 城市大数据是指城市运转过程中产生或获得的数据,及其与信息采集、处理、利用、交流能力有关的活动要素构成的有机系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用简单、易于理解的公式可以表达为:城市大数据=城市数据+大数据技术+城市职能。 城市大数据的数据资源来源丰富多样,广泛存在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和部门,是政务、行业、企业等各类数据的总和。同时,城市大数据的异构特征显著,数据类型丰富、数量大、速度增长快、处理速度和实时性要求高,且具有跨部门、跨行业流动的特征。 按照数据源和数据权属不同,城市大数据可以分为政务大数据、产业大数据和社会公益大数据。政务大数据指的是政务部门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文件、资料、图表和数据等各类信息资源。产业大数据指的是在经济发展中产生的相关数据,包括工业数据、服务业数据等。

此外,还有一些社会公益大数据。当前,城市大数据多数为政务大数据和产业大数据,所以城市大数据的主要推动者应为一个城市的政府和相关的具有一定数据规模的企业。 为保障城市运转的安全高效,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对海量的数据资源进行收集、整合、存储与分析,并使用智能感知、分布式存储、数据挖掘、实时动态可视化等大数据技术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城市大数据是实现城市智慧化的关键支撑,是推动“政通、惠民、兴业”的重要引擎。 二、新型智慧城市发展面临挑战 数据驱动的新型智慧城市发展面临诸多问题。虽然当前各级地方政府和企业都在积极探索智慧城市建设,但仍存在着特色不明、体验不佳、共享不足等问题。究其根源在于,未能实现城市大数据资源与城市业务的良好融合。 具体而言,挑战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信息系统烟囱林立,阻碍数据共享;二是数据治理普遍薄弱,价值大打折扣;三是数据管理水平不一,缺乏整体联动。 如何应对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困难和挑战?城市大数据平台的建设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通过数据汇集加速信息资源整合应用 第一,城市大数据平台建立了数据治理的统一标准,提高数据管理效率。通过统一标准,避免数据混乱冲突、一数多源等问题。通过集中处理,延长数据的“有效期”,快速挖掘出多角度

整理智慧社区系统有那些

智 慧 社 区 系 统 有 那 些 20 年月日A4打印/ 可编辑

1.智慧社区服务管理系统 1.系统简介 智慧社区服务管理系统是依托信息化手段和标准化建设,整合公共服务信息资源,采取窗口服务、电话服务和网络服务等形式,面向社区居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平台。智慧社区建设是国家信息化发展的重点环节,智慧社区建设是社区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程。积极推进智慧社区的建设,有利于扩大政务信息共享,降低行政管理成本,增强行政运行效能,推动基层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有利于减轻社区组织的工作负担,改善社区组织的工作条件,优化社区自治环境,提升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有利于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供给,改进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拓展社区服务内容和领域,为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社区服务体系打下良好基础。按照《关于推进智慧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围绕“重服务、优治理、惠民生”,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资源整合和服务应用为重点,以进一步提高社会管理服务综合水平、提升居民幸福感受为目标,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将基层社会管理、基本公共服务、智能化社会服务等有机结合,构建覆盖城乡社区的系统集约化、管理信息化、服务智能化、运作高效化的综合立体的社会综合管理服务信息网络,努力建设“智慧城西”社区版,使我市成为“智慧社区”建设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1.智慧社区综合服务门户 为社区居民、社会组织提供集咨询服务、事项服务、交流互动于一体的综合便民服务门户,在服务门户上用户不仅可以实时查询政策咨询、办事指南、组织机构等信息,还可以在线进行事项申请,享受多方提供的便民服务。根据服务范围和管理层级不同的特点,以四层架构方式来设计社区综合服务门户站群。 本期建设包括:濮阳市、2个区、4-5个办事处、30个社区。 1.社区(村)门户 社区(村)级门户实现本社区信息、公共信息、政策文件以及办事指南的发布,提供社区(村)级信箱,开辟本社区(村)居民咨询投诉通道,实现各类事项的一站式受理服务。 2.街道(镇)门户 街道(镇)级门户实现本街道(镇)信息的发布,自动汇聚所辖范围的各社区(村)信息,建立街道(镇)级领导信箱,接收群众意见。 3.区(县)门户 区(县)级门户实现本区(县)信息的发布,自动汇聚所辖范围的各街道(镇)信息,建立区(县)级领导信箱,接收群众意见。 4.市级门户 市级社区综合服务门户实现全市各级信息的汇聚发布,通过建立统一的社区论坛实现各居民与各部门之间的交流沟通,市级平台可以对全市的社区信息进行查询。

智慧环卫社区垃圾综合管理调度平台系统

智慧环卫社区垃圾综合管理调度平台系统 设 计 方 案

目录 1. 综述 (4) 1.1. 设计背景 (4) 1.2. 设计目标 (4) 1.3. 设计内容 (5) 1.4. 设计原则 (6) 1.5. 设计依据 (8) 2. 需求分析 (9) 2.1. 社会发展的需要 (9) 2.2. 环卫管理的需要 (11) 3. 总体设计 (12) 3.1. 平台系统整体架构 (12) 3.2. 总体架构 (13) 3.2.1. 平台总体架构 (13) 3.2.2. 平台系统网络架构 (14) 3.2.3. 平台性能指标 (14) 4. 运行环境支撑层建设 (15) 5. 源数据层建设 (16) 6. 数据支撑层建设 (17) 6.1. 概述 (17) 6.2. 系统功能 (17) 6.3. 非功能性需求 (21) 6.4. 系统技术架构 (22) 6.5. 系统外部接口 (26) 6.5.1. 接口设计原则 (26) 6.5.2. 数据接口适配 (27) 6.5.3. 与GIS地理信息共享平台对接 (27) 6.5.4. 与北斗定位系统对接 (27) 6.5.5. 与城市管理局信息平台对接 (28)

6.5.6. 与城市交通管理系统对接 (29) 6.5.7. 与视频监控系统对接 (29) 7. 功能介绍 (30) 7.1. 智慧环卫基础数据子系统 (30) 7.2. 环卫清扫保洁工作监管子系统 (31) 7.3. 生活垃圾收运监管子系统 (31) 7.4. 环卫车辆清运管理子系统 (32) 7.5. 智能移动环卫子系统 (33) 7.6. 可视化勤务管理子系统 (33) 7.7. 智慧环卫指挥调度系统 (34) 7.8. 通信资源管理子系统 (34) 7.9. 平台运行维护子系统 (35) 8. 功能介绍平台系统功能、参数及成本估算 (35)

智慧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专项试点实施方案

智慧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专项试点实施方案

2.平台创建目标和任务 2.1 创建目标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相对滞后的城市管理和服务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各类突发性事件和自然灾害时有发生,这对增强政府管理服务及快速反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快城市管理与服务建设,依托信息化手段,提供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有利于统筹推进各级各行业信息化系统建设与整合,促进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形成统一高效、功能强大的城市管理服务的联动与协调体系,创新城市管理方式,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及自然灾害的应急决策、指挥与处置能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从城市管理方面来讲,目标是面向政府各部门各单位,构建人口、法人、宏观经济、综合信息库四大基础数据库,对公安、交通、城管、民政、计生、气象、工商、税务、教育、林业、水利、电力、应急、消防、旅游等业务系统进行全面的数据资源整合,并利用公共信息平台实现各部门数据资源信息共享。在整合相关各个智慧应用、整合各部门的公共信息资源的基础上,进行主题化的数据分析和应用呈现,各级城市管理者借助于这个平台,可以直观、便捷地开展城市规划、城市管理、交通管理、综合治理、应急指挥等各项工作。这个平台我们称为“城市公共管理子平台”。 从市民服务方面来讲,目标是致力于以服务民生和便民利民为目的,逐步整合政府行政部门、公共事业部门和商业服务部门的各类资源,以手机APP应用和网站门户为核心,构建一站式、融合式的公共服务平台,该平台为市民提供方便快捷地获取衣、食、住、行、娱、游、购等全方位生活旅游服务;为企业、商家提供开展业务推广、广告宣传、电子商务等各类增值应用服务的平台;为政府部门提供了关

智慧社区服务平台方案

智慧社区解决方案 一、平台概述 智慧社区整合应用信息和网格技术的统一应用平台和通道,构筑居民管理、社区网格、便民服务及互动交流于一体,为政府的政务管理、民生服务提供信息化手段,并通过对社区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利用,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信息化服务。 本系统用于社区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化服务的综合应用。 系统具有很好的三维信息浏览查询功能。 * 提供基础地理信息的数字化管理和维护工具。 * 通过通用图形信息查询功能掌握全面、具体的社区空间信息。 * 提供专项查询与辅助分析功能直接应用于社区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 * 通过本系统对智能化服务设备进行数字化整合,提高社区管理水平。 带来的价值:树立政府主导地位;提高社区工作效率;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塑造执政为民形象。 社区服务平台是一个便民服务平台 通过社区服务平台可以为社区业务发布商品、服务、打折、促销、优惠、活

动信息,社区业主的在线查看便民信息,方便业主居家生活,从而实现社区服务的配套化。 ?社区服务平台是一个政务服务平台 通过社区服务平台为街道办事处提供的电子政务系统,街道办事处可以发布办事机构、办事电话、办事指南、政务公开信息供社区业主查询,同时受理社区业主的咨询投诉和办事预约,从而实现社区政务的在线化。 ?社区服务平台是一个社区娱乐平台 通过社区服务平台为社区业主建立的图书、音乐、电影、游戏等媒体资源库,社区业主可以通过电脑、电视、手机等工具享受在线的社区文化、娱乐服务,丰富社区业主的业余文化生活。 ?社区服务平台是一个社区交流平台 通过社区服务平台为社区业主提供的微博系统,社区业主之间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工具进行在线交流和适时互动,参与社区共建、社区聚落、社区交易和邻里互助。 二、系统特点 ●系统基于“城市地图框架数据标准”构建,系统具有良好的兼容性与可 扩展性; ●基于嵌入式GIS平台和MIS管理平台开发,系统可与现有社区管理信息 系统有机集成; ●面向社区建设发展的需要,系统提供实用的信息辅助分析功能; ●系统提供综合建库工具,支持多元数据导入、建库与更新。 ●手机微门户客户端将实时消息推送。 ●为商户提供的服务: 社区服务平台为每个社区商户提供一套电子商务系统,并通过语音、电 脑、电视、手机、银行自助终端面向业主进行推广。社区商户可以发布 商品、服务、打折、促销、优惠、活动信息,受理社区业主的在线订购, 通过银行卡/翼支付/电子钱包进行结算。 ●为街道提供的服务: 社区服务平台为每个社区街道提供一套电子政务系统,街道办事处可以 发布办事机构、办事电话、办事指南、政务公开信息供社区业主查询,

智慧社区服务平台功能及合作方案建议

智慧社区服务平台功能及合作方案建议 1、智慧社区服务平台核心价值: 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出发点设计系统架构,充分应用移动互联技术,搭建融合媒体/社交/服务要素的社区服务平台,构建人与人交融、人与房互动、社情民意畅通、邻里和谐的智慧社区。 平台能满足社区内居民之间的沟通、活动等社交服务需求,还可以高效聚合物业服务、社区活动、生活服务、金融服务等社区居民的各类服务需求,融合基于硬件子系统的停车、门禁、报警等传统服务内容,构建线上线下信息服务充分交融的新的社区生态,在给社区居民良好居住体验的同时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 2013年以来,万科/金地/保利/绿地/龙湖/万达等各大品牌地产商都重点开展了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社区服务平台项目建设,在大幅提升地产项目品牌营销价值的同时,也成为地产商向综合服务提供商转型、实现“互联网+”的重要举措,各大地产商在平台建设上的投入规模、资源、推广运营力度都很大。 2、智慧社区服务平台功能概览: 2.1. 邻里社交服务: 邻里圈(核心是以解决问题的社交邻里沟通为主,分为社区分享、邻里帮忙、跳蚤市场、失物招领、我来推荐、安全告警等六大板块) 社区活动(由物业或者业主发起小区各种线下,线上互动。报名活动,活动分享、活动后评价等) 兴趣社群(按照业主的兴趣或者物业组织各种兴趣群体进行信息交流和线下活动组织管理。如:羽毛球协会,爱狗群组,广场舞群组等)

社区地图(该功能包含小区、社区周边信息导览。让业主及访客快速熟悉小区服务及周边环境,能够通过地图获取相应商家服务信息) 社区黄页(业主加入好友(加关注邻居)目录,并有加入社区周边配套黄页信息(以社区公众号)形式存在) 社区通(提供一个社区居民、物业、商家、政府参与的即时沟通信息工具) 2.2. 社区物业服务: 物业通知(物业客服人员可以通过后台发送文字及图文通知到手机客户端告知小区业主相关问题,如停水停电等信息。功能包括信息查看、信息发布、信息审核、信息删除、信息修改) 物业报修(业主通过手机端APP能够对室内室外设施维修报修,功能包括:文字描述和图片描述上传。物业客服在接到请求之后会在后台系统中看到服务记录,并根据服务记录内容生成服务工单后指派相应的维修人员进行任务处理。服务完成后业主可以通过后评估功能对其进行后评估) 访客管理(该功能主要对小区内出入访客进行移动化管理。主要内容是由业主在手机上生成来访信息并生成来访二维码发送给访客。访客通过二维码凭证扫码进入小区。临时访客也可以由小区保安生成二维码数据发送以后通行)应急管理(该功能主要用于小区内应急突发事件处理。业主或者物业管理人员发送紧急应急消息给所有业主,通过手机APP、短信、邮件等多种方式推送告知给业主保证消息的快速准确到达,以让业主和物业能够快速应急处理应对突发事件和灾害) 物业缴费(业主可以查询物业费情况,并可以通过支付宝或者其他网上支付

城市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城市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深圳市保千里电子有限公司安防事业部总经理王睿林 随着平安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视频监控系统的规模和业务应用在持续增加,系统的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前端高清的全面推广,随之而产生的海量数据存储,非结构化数据分析,检索以及如何在这些数据基础上拓展实战应用,维护系统设备和服务的稳定运行,都是平台设计需要考虑的问题。 在“智慧城市”如火如荼建设的发展大环境下,单一整合的安防管理平台已经不能满足民众的需求,如何将更多的系统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发挥出1+1>2的效果,成为各大厂商的研究重点。本文结合近年来的发展趋势,阐述安防综合管理平台的市场发展特点——智能化、集成化、可视化等,构建出一个开放式的、多功能的、综合化的安防管理系统平台。 智能视频分析是视频监控领域的前沿技术 十二五期间,国家应急体系、平安建设、科技强警等政府推动的重大工程项目实施,安防综合管理平台的智能化需求更甚。随着“平安城市”工程、技术和成本的改善,以及在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等项目的推动下,智能视频监控市场呈快速增长趋势,据权威机构预测,智能视频监控的个性化和定制服务特征将越来越明显,智能视频监控的发展也从市场培育进入到推广应用阶段,从隐性市场到显性市场过渡。 作为未来监控发展方向的智能视频分析技术,是视频监控技术一个里程碑式的创新,也是视频监控领域最前沿的应用模式之一。目前,国外市场正大量涌出新生的智能视频监控系统,而中国也慢慢出现了各类智能视频监控品牌,掀开了

中国智能视频监控发展的热潮。 在目前的智能视频分析中,大致被分为三类,以故障维护为目的的诊断类智能分析;以视频信息核对为目的的识别类智能分析;以自动分析与跟踪为主的行为类智能分析。在平安城市的建设中,识别类智能分析技术在电子警察系统中已经获得了成熟的应用,特别是车牌识别方面,国内智能分析技术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在智能视频分析的三大类别中,诊断类视频分析主要在于提高视频监控自身的使用效率,改善用户体验,对于视频监控系统的维护运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识别类视频分析则重点在于视频信息的检索能力,重点在于视频监控应用效果的提升。相比之下,行为类视频分析的目的则不仅是对行为信息的识别,更重要在于自动处理信息的能力,如此视频监控不仅成为人类视觉的延伸,更成为大脑思维的延伸。 将视频行为分析管理系统融合到城市安防综合管理平台,能够对系统内的监控点进行高清视频监控和视频行为信息的智能处理。根据不同的应用有不同的具体要求,视频智能分析功能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应用重点,例如针对交通应用领域,主要用于监测违章行驶、拥塞及拥塞程度、交通事故、车辆计数、违章停车、车牌识别、乘客辨识、与车联网技术的结合应用等;在平安城市领域,主要用于警戒线、警戒区检测,对可疑物滞留、目标移走、游荡徘徊、群体定向移动、人物分离、非法入侵、异常奔跑等进行大范围监测和跟踪;在商情应用领域,主要用于密度监测、物品销售分析等。 目前各细分行业已经部署的智能监控平均还不到20%,随着安防行业的整体大发展,平台的智能化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从信息采集到信息处理、从提示到执行、从事后查询到主动预防、从人工分析到智能分析、从人工预案处理到自动预案处理的智能化方向发展,市场前景巨大,将更广泛地应用在公安及国安、军队及武警、钢铁、环保、林业、煤矿业等领域。

第四部分 智慧城市发展首要是建设城市运行体征大数据可视化平台

智慧城市发展首要是建设城市运行体征大数据可视化平台 一、大数据的基本概念 下面这张图大家一定很熟悉,它是今年初央视展示的百度春节迁徙图。大数据是什么?几张图告诉你,玩大数据离不开用技术手段进行存储和分析,否则,更本谈不上应用。 封面那张图说明,基于大数据的智慧经济时代已经来临,让我们顺着一张张图,穿越本期主题:智慧城市运行体征大数据可视化平台建设将如同巅峰上的明珠,须集合全行业的力量才能摘取。

二、基于大数据的智慧经济 基于大数据的智慧经济时代已经开始,除了零售业之外,咨询服务领域利用大数据将创造更多的价值,行业用户的需求存在很大的差异。 智慧经济的核心就是:一切围绕大数据开展业务!

三、城市运行体征监测是大数据的不竭之源 假如我们身处一个物联网建设也已完成的城市,那么,下面的图告诉你大数据的不竭来源在哪儿?如何利用大数据来进行预警?数据业务平台用来干什么?城市运行体征是什么概念?地上、地下、地面的全面可视化将产生多少大数据?可视化意味着什么? 请注意:城市运行体征数据可能每一秒都在变化,这就迫使我们必须构建:城市运营体征大数据中心。 智慧城市中国(smartcitychina)微信公众平台分析师海峰认为,城市运行体征 大数据中心要配备必要的可视化工具,以实现数据的可视化管理。比如,通过对城市进行三维建模,能够实时掌控城市的能耗热点,及时调度电网的供电,并通过对用电热点地区具体到楼、楼层、单元的耗能情况进行实时、长时间的统计分析,对其节能降耗给出具有实质意义的建议。

从上述例子来看,城市运行体征大数据中心是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三大技术支撑之上实现的,物联网是必不可少的前端数据采集工具。那些兼具云平台建设、大数据分析工具、物联网采集设备供应这三大能力的公司,最有可能成为顶尖的智慧城市运营商。

智慧城市综合管理平台

智慧城市综合管理平台 智慧城市综合管理平台是中科智城物联网综合管理核心应用,平台采用中科院软件所大型城市管理平台核心架构,面向智慧城市物联网建设需求进行了数年的打磨,是国内最早一批智慧城市物联网综合管理平台应用。 智慧城市综合管理平台采用了新型的物联网、NB-IoT、电力载波、6Lowpan、人工智能、云计算、视频分析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多种前沿技术,可以面向智慧城市城管、交通、安防、商业、旅游等多个领域、多个维度进行物联网设备的接入和管理,通过统一的管理解决城市物联网设备的综合感知、标准接入、可视化展示及智能化联动,解决传统智慧城市物联网应用重复建设及信息孤岛问题,帮助城市实现不同应用场景下的自主治理。 一、产品功能 监控中心:支持在一张地图下查看所有物联网设备的状态和参数信息; 远程控制:支持通过导航栏在地图模式下快速地控制路灯、摄像头、LED 屏、充电桩、一键报警桩等物联网设备; 数据采集:支持定时采集物联网设备的数据,在地图、列表等模式下快速获取物联网设备的状态数据; 数据统计和分析:支持以九宫格的形式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智能运维:支持物联网设备故障自动巡检与上报、故障信息的自动下发及运维状态跟踪处置; 智慧策略:支持通过设置智慧策略对城市事件进行监听,联动不同的物联网设备,快速进行事件处置; 设备资产管理:支持物联网设备精细化管理; 第三方系统快速接入:支持快速接入第三方物联网管理应用,继承该应用的主要管理功能并与平台其它功能融合。

二、产品优势 成熟、稳定:产品经过多年的打磨与改进,各项功能稳定成熟,是国内少数几款有区级以上应用案例的智慧城市物联网综合管理平台; 快速扩展能力:产品提供双向接口,面向未来,支持快速接入新增物联网设备及第三方应用; 简洁、易用:平台在前端交互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使管理人员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掌握平台的各项操作功能。 智慧城市物联网综合管理平台 三、解决问题 早期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重复建设和信息孤岛问题,立足智慧城市长远规划,帮助城市以低成本建设更高智能、更高效率的物联网综合管理与协作平台。 四、应用领域 领先的开放性架构,支持面向智慧城市城管、交通、安防、旅游、经济等多种场景,快速接入场景下的物联网设备设施,形成具有高针对性、高可用性、高复用性的智慧城市综合管理平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