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为什么要构建“橄榄型”型分配格局

为什么要构建“橄榄型”型分配格局

为什么要构建“橄榄型”型分配格局
为什么要构建“橄榄型”型分配格局

为什么要构建“橄榄型”型分配格局

一、前言:

“橄榄型”分配格局,又称“纺锤型”分配格局,通俗的说法就是“两头大,中间小”,是指低收入者和高收入者相对较少,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一种收入分配结构。“橄榄型”分配格局是一部分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在政府的宏观调控及法律规范下逐步形成的。目前,有不少发展中国家也实际存在着不同于“橄榄型”的其他分配格局,主要表现为“金字塔型”、“哑铃型”、“倒丁字型”等多种分配格局。然而一个真正现代化的、稳定的国家必然是以中等收入阶层为主体,高、低收入者所占比重都不大的“橄榄型”分配结构。

那么,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在新一轮的收入分配改革中,为什么要确立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形”分配格局呢?

二、分析问题:

“橄榄型”分配格局拥有庞大的社会中间层,即中产阶级。在社会中间层大规模的社会里,社会资源的配置一般都比较合理,经济分配差距比较小,大多数社会成员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获得比较丰足的经济收入和公平的发展机会,生活比较安定,社会成员在现代化过程中都能普遍受益。

目前,我国正处于“十一五”的最后一年,我国正进入新一轮收入分配改革阶段。而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是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因此,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是落实中央有关收入分配改革精神,推进收入

分配改革的迫切需要。邓小平同志曾说过:“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

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构建“橄榄型”格局,是贯彻科学发展

观的要求。

2、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上解决我国当前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

的迫切需要。目前,我国的贫富差距较大。一方面,很多富人大肆购买

奢侈品,甚至让发达国家都感叹“中国人真有钱”;而另一方面,我国还

有很大一部分贫困人口,有的人甚至连饭都吃不饱,每天都有流浪者在

街头冻死或饿死。另外,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就像

电视剧《蜗居》里描述的一样,很多人连房子都买不起,还谈什么美好

人生啊?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才能有效解决我国贫富悬殊所引发

的各种社会问题。

3、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是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扩大内需的迫切需

要。从古到今,中等收入的人群既是经济生产的主体,又是稳定的消费

群体。因此,中等消费群体的扩大,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一定有很大的

促进作用。

4、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由于贫富差距大,人民群众对收入差距拉大已经意见很大,并且成为许

多社会矛盾的深层次原因。如果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必将成为影响经

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社会矛盾的激化,也将严重影响我国的

综合国力的发展和壮大。而逐步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橄榄型”分配

格局,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5、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是按期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实现共

同富裕的迫切需要。“橄榄型”分配格局,必将大龄我国走上不断兴旺的

道路。

由此可见,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是维护国家的稳定与繁荣、促进国家经济不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小结

构建“橄榄型”社会,还需要全国人民的不懈努力,我们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政策向中低收入者倾斜,促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2、调整产业结构创造更多能产生中等收入的职业和职位;

3、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稳定中等收入群体;

4、推进综合配套改革,为“橄榄型”社会建设提供和体系保障。

四、结语

第一次写论文,没有多少经验,有不足之处希望老师多多批评和指正。五、参考文献

《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作者:苏海南常风林

橄榄型分配制度

中国离橄榄型格局多远? 对于当今国际格局的划分,想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中国最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仍有较大的差异,首当其冲的体现在了政治经济领域。我国走的是中国特设社会主义路线,坚持公平分配的制度。但遗憾的是,不得不承认中国当前实行的分配制度还不够完善,以至于在收入分配这块中国较为落后,尤为基尼系数体现上,中国早已越过0.4的警戒线成为国际上有名的贫富差距大国。 当今国际上的分配格局主要有,金字塔型、倒丁字型、哑铃型,橄榄型等。而中国仍处于发达国家形成橄榄型前的金字塔型,相比于发达国家,中国的“贫困”人口实在过于庞大。但相比于落后国家的倒丁字型而言,中国倒也显得稍微有些合理。鉴于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的不完善,国家经济研究院将发达国家的收入分配模式分为4类。 第一类是以瑞典为代表的社会民主主义式的国家。同英国一样,它是一个从摇篮到墓地的福利国家,不仅追求经济安全以保护人民免受各种风险,而且追求公平的收入分配以保证所有的公民能享受满意的生活水平。无论是住房,就业。医疗保险。。。瑞典的福利面面俱到,而且水平相当高。以上种种向世人证明的瑞典的低基尼系数不是空穴来风,是以高福利来造就社会的公平。 第二类是以德国为代表的合作主义的福利国家。主要包括社会救济,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这三点与目前中国所提倡的方针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政策虽好,实现却难。因为德国的公共支出较多,据统计德国有80%的家庭受到政府的某种补贴。虽然德国的福利与瑞典

一类的摇篮墓地福利有所差距,但其本身雄厚的经济实力使得德国公民在收入方面差距很小,基尼系数也一直保持较低。 第三类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资本主义式的福利国家。它的税收制度是其缩小贫富的根本,例如贫穷的家庭不支付所得税,中等家庭支出15%,而富裕家庭则需要支出30%不等。但不得不提的是,美国这一超级大国,能源消耗大国,经济大国却也是一个贫富差距大国,从美国的数位大亨其资产可顶过国际上最贫穷的10个国家的收入,其富裕可见一斑。 第四类是以日本为代表的互惠式分配机制,虽然其社会保障支出很少,甚至不如中国,但它的维持农产品高价,对小企业优惠等从第一次分配入手,使得它成为有名的低基尼系数国家。 而反观中国的公平分配制度,政策市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从改革开放到2008年,我国的人均GDP上涨了60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上涨过46倍,而农民的纯收入仅涨了36倍。2005年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最高的上海,北京,浙江,广东比最低的新疆,甘肃等搞了10000左右,而2000时候仅是5000元,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不断扩大的差距冲击着刚刚睡醒的中国,中国的崛起充满坎坷,处理不好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问题,很可能引发出种种问题。例如:经济增长缓慢,甚至是经济负增长;特权者增多,引起社会动乱。。。因此缩小贫富差距,建设橄榄型的收入分配模式迫在眉睫。 建设橄榄型的分配格局对于中国而言具有重大的意义。首先,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这事从改革开放起就已经提出

橄榄形

个真正现代化的、稳定的国家必然是以中等收入阶层为主体,高、低收入者所占比重都不大的“橄榄型”结构。现代社会或者工业化社会的分配格局应该是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它有庞大的社会中间层即中产阶级。在社会中间层规模大的社会里,社会资源的配置一般都比较合理,经济分配差距比较小,大多数社会成员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获得比较丰足的经济收入和公平的发展机会,生活比较安定,社会成员在现代化过程中普遍受益。 测算显示,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偏低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存在着较高的收入分配不均等,以及比较大的城乡收入差距。2009年收入低于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人群比例高达62%。这部分低收入人群主要在农村,占农村总人口的85%左右。因此,中国现在的居民收入分布结构,类似于一个宽底座的金字塔,与“橄榄型”收入分布还有不小的距离。 针对收入分配格局的调整,我国前几年提出了“提低、扩中、调高”的思路。周天勇认为,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是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的关键。而中低收入者绝大多数是主要依靠劳动获得收入,因此“提低”最重要就是扩大就业。与直接“给钱”、让利相比,让低收入者安居乐业,收入快速增长,才是更加可持续的方式。 周天勇说,“扩中”则需要大力鼓励创业,发展能增加中等收入人口和能增加就业的小企业,以改善创造和分配财富的结构,让更多“小老板”成为中等收入者的有生力量。 专家认为,政府在二次分配方面也应该发挥更大作用,通过发挥财税政策的收入转移作用,确保财政的公共性和满足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等有关方面的发展目标。通过加大二次分配领域的调控力度,将公共支出和基本公共服务的重点,逐步转向城市低收入者和广大农民,更好地满足人们这方面的需求。 就“限高”而言,要让高收入者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例如,加强针对高收入者的税源监控和税收征管,适当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适时开征物业税、遗产税等主要由高收入者承担的新税种,鼓励高收入者发展社会慈善事业等。同时,要调整不合理的高收入、规范灰色收入、打击非法收入。 在税收杠杆中,消费税调节收入差距的作用也应当得到重视。2006年,我国对消费税税目、税率进行了调整,新增了实木地板、游艇、高尔夫球及球具、高档手表等税目,但对一些新出现的高档消费项目如高档娱乐设施,健身类、保健类设施,高档住宅仍未列入征税范围。有专家建议,应当对消费税税目和征收范围进行适时适当调整,增强其在调节收入差距方面的作用。“有社会责任心的中间阶层应该是社会中坚,但这有待于这个阶层的“自我意识”亦即常说的公民意识的形成。” 在当今中国,随着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社会学理论中“橄榄型社会是稳定的社会”的判断,也已经得到学界和公众的普遍认可。 社会学理论认为,一个社会大致可分为4个阶层:富裕阶层、中间(中等)阶层、劳工阶层和贫弱阶层。中间阶层的出现,使原来对立的贫富两极变成了一个连续的数列,收入和财产从富裕到贫穷逐级递减,这就让每一个社会成员看到拾级而上的希望,有助于缓和贫富

从西方国家分配制度的变迁看和谐分配

摘要:建设和谐社会是我国现阶段的发展目标,而我国目前收入分配领域的不和谐是制约社会和谐的显著因素。西方国家分配制度的变迁过程告诉我们:和谐分配就是要形成效率和公平兼顾的“橄榄型”分配格局,它是市场和政府两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初次分配通过市场机制促进效率,再分配通过国家宏观调控体现公平。 关键词:和谐分配;“橄榄型”分配格局;公平;效率;初次分配;再分配 中图分类号:f014.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3-0020-03 建设和谐社会是我国现阶段的发展目标。目前,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很多,其中,经济领域中的收入差距过于悬殊是制约社会和谐的最显著因素。因此,和谐社会首先要求和谐的分配。那怎样才算和谐的分配呢?西方新制度学派认为“公平优先,兼顾效率”。我们在改革初期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而近来又提出了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且先不论二者孰轻孰重,有一点是肯定的:和谐分配,公平、效率一个也不能少。换言之,和谐的分配应该是社会经济稳定健康发展,但又充满生机活力的状态。 一、我国分配不和谐的主要体现 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分配体制具有“干多干少都一样”的“大锅饭”情节,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铁饼型”分配格局。它的特征是最高收入人群和最低收入人群没什么差别,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相当平均。在这样的分配方式下,无法突显每个人的经济贡献,严重地挫伤了劳动者的积极性[1]。尽管公平,却以牺牲效率为代价,这显然不是我们要求的和谐分配。 计划经济导致效率缺失,使我们在改革开放初期十分重视经济增长问题。这20年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然而经济快速发展通常带来的不是“帕累托”改进,更多的时候是一种非均衡的发展。改革中利益的调整,使社会成员在收入总水平提高的同时各社会群体间的收入差异也在逐年拉大。例如,不同经济成分员工的收入差距的扩大,同一工作岗位在不同行业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区域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新兴和传统产业就业者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在岗位者与下岗失业者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等等。从而形成了第二种“尖帽型”分配格局。尖帽型的显著特点就是贫富悬殊,贫多富寡,社会上很少数人的收入水平远远处于平均水平之上,而有少数人的收入水平处于平均水平左右,但是大多数人的收入大大低于平均水平,仅仅处于贫困和温饱之间。这种格局可以从我国的一系列数据中体现出来。我国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人口约占中国总人口的1%,这1%成为了中国最富有的人口,构成了中国尖帽型收入分配的帽尖部分。其次,占另外少数人口的帽身部分,无疑就是城市广大的工薪阶层和农村少数的先富农民。这些人口约占总人口的35%左右,即4.5亿人。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4年,中国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 422元,不及“帽尖阶层”10万元的10%。再次,在占中国总人口64%,即8.3亿左右的农村低收入水平人口和少数城市贫困人口中,2004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 936元,在城市的受贫困救济人口平均水平只有2 700元左右。这些人口的低收入,仅相当于“帽身阶层”居民平均收入水平的31%,并且不足“帽尖阶层”收入水平的3%。无疑,所有这些64%左右的低收入人口构成了中国收入分配中最广大的“帽沿阶层”。于是,由帽尖、帽身和帽沿三个阶层就构成了中国完整的“尖帽型”收入分配格局。不难看出,“尖帽型”收入分配状况意味着收入分配两极分化,大多数人陷入生活不能同经济增长而同步改善的“发展陷阱”,造成社会不稳定,其结果很有可能使经济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正处于人均gdp由1 000美元向3 000美元过渡的特殊时期,而这一时期,正是社会矛盾集中且多发的敏感期。其中,

略议“橄榄型”分配格局

略议“橄榄型”分配格局 一、什么是“公平的”分配? 一些人认为要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橄榄型'分配格局,这个社会存在着大量的不公平、不公正现象,需要用一个橄榄来拯救。这对于广大贫弱的下层小民来说,无疑是一个大大的福音。 问题在于:在目前富人阶级已经牢牢地占据了统治地位、占有了一切财富资源和生产资料的情况下,所谓的“公平”、“公正”是可能的吗? 这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了,准确点说:它已经相当陈腐了。 150 年前,当社会主义开始在欧洲兴起的时候,一些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们便打出了“公平分配”的招牌,而一些庸俗的社会主义者又鹦鹉学舌、从资产阶级那里接过这个口号,把自己的政治纲领规定为“要求公平分配劳动所得”。对此,马克思指出: “什么是‘公平的 '分配呢?难道资产者不是断定今天的分配是‘公平的'吗?难道它事实上不是现今的生产方式基础上唯一‘公平的 '分配吗?难道经济关系是由法权关系来调节,而不是相反地由经济关系产生出法权关系吗?难道各种社会主义宗派分子关于‘公平的 '分配不是有各种极为不同的概念吗? “把所谓分配看作事物的本质并把重点放在它上面,那是根本错误

的。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分配的结果。庸俗的 社会 主义仿效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把分配看成并解释成一种不依赖于生产方式的东西,从而把社会主义描写为主要在分配问题上兜圈子。”(《哥达纲领批判》) 在“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这三十年,资本所有者利用强力迫使一部分工人离开工厂,剥夺了他们的劳动权;而在农村,那些由于权力和资本的劣势在“竞争”中处于下风的广大农民,则不得不背井离乡,去为那些肚饱肠肥的资本所有者打工卖苦力,以换得一点养家糊口的工钱。那些掌握着生产资料的资本大佬们呼风唤雨、恣睢横行,恃强凌弱、为所欲为。这种情况下,他们会甘心把吃到嘴里的肉吐出来,把已经装到口袋里的金币拿出来,分给那些依附于他们权力和生产资料上、不得不对他们百依百顺的穷鬼吗? 二、所谓的“中等收入者”会是劳动者吗? 社会主义应该在自己的旗帜上鲜明地书写两个大字:劳动! 而所谓的“中等收入者”又会是些什么人呢?会是劳动者吗?工业化开始后的西方资本社会是如何分配社会财富的,我们可以从一位早期社会主义者的一段文字中窥到大概: 在一个100人的部落中,其中10 个最富的人就会对另外10个人说:如果你们做我的听差,你们就可以有饭吃;对另外10 个最强壮的人说:你们来保卫私有财产的法律;又对另10 个人说:你们来保管我们储存的物品;又对另外20 个人说:你们来给我们建设宫殿、围墙和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章节训练-第4章

第四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 [单选题] 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的关键是( )。 A.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B.完善再分配机制 C.让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 D.保护劳动所得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的关键是让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 2 [单选题] 对党的十八大关于“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的部署,理解错误的是( )。 A.必须健全初次分配制度和着重保护劳动所得 B.必须在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上强化政府责任 C.扩大中等收入比重,形成金字塔型分配格局 D.在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方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党的十八大对收入分配制度作出的部署。党的十八大对收入分配制度作出新的部署:(1)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必须健全初次分配制度和着重保护劳动所得;(2)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必须在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上强化政府责任;(3)形成合理有序的收人分配格局,还要在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方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3 [单选题] 我国必须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主要是由()决定的。 A.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B.社会主义的本质 C.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 D.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不发达的阶段。我国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一个特殊的初级阶段.这主要是由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4 [单选题]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之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之间的矛盾 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两个阶级之问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5 [单选题]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公有制经济在其运行过程中采取的()。 A.具体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 B.国家干预方式 C.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方式 D.国家税费征缴方式 参考答案:A

“橄榄型”分配格局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新思维

“橄榄型”分配格局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新思维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实现了历史性的变革,在促进生产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使地区间、阶层间贫富差距不断扩大,贫富悬殊问题日益凸显。为构建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收入分配结构,“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被提高到战略高度。因此,不断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尤其是农民收入分配问题是构建“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的关键,进而完善收入分配调节机制和收入稳定增长机制,推行建立第三次分配体系,对于我国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橄榄型”;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从古典经济学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从亚当?斯密到大卫?李嘉图,到马克思,再到当今的主流经济学家,都高度重视和关注财富的分配。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问题不仅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关注点,而且也重在反映现实经济生活中社会公平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平衡关系。 一、对我国收入分配格局以往研究的整合 现阶段对收入分配和收入差距的研究多集中于对我国 收入分配格局的探讨。总结已有研究表明,对当前我国收入分配格局的界定学术界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

1. 由“纺锤型”逐渐向“金字塔型”过渡。葛成,刘震(2010)根据中国社科院中国收入分配课题组在1988年、1995年以及2002年开展的三次全国范围城镇住户抽样调查数据(CHIPS数据)为基础,对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结构变化进行了测算。测算数据显示,1988年我国收入分配结构中,最高与最低收入人数都较少,呈现出比较标准的“纺锤型”结构。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由改革开放初期的“纺锤”型逐渐向“金字塔”型过渡。 2. “洋葱头型”结构。市场经济日臻完善的情况下,市场要素与财富分配之间关联也就日趋密切,并成为决定收入分配格局结构的主流条件,成为影响中国社会分化的重要因素,进而引发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周建国(2008)在对相关数据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我国的收入分配结构呈现“洋葱头型”,且未来的发展具有有可能朝着“金字塔型”和“橄榄型”两种方向发展。他进一步强调指出,如果社会分配结构朝着两级分化格局演变,那么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未来将可能由现在的洋葱头型转化为金字塔型甚至出现“断裂”的结果。 3. “倒钻石型结构”。钟茂初,宋树仁,许海平(2010)采用指数平滑法(Exponential Smoothing)对2007年我国居民收入格局进行了实证性刻画,以求得平均数的指数平滑预

构建“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途径分析

构建“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途径分析 摘要: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之相对应的居民收入也在日益提高,但与此同时居民收入分配不均,分配差异两极分化现象日益突出,这也成为当前最受民众关注的重大热点问题。针对当前收入分配不均状况,国家审时度势,提出“橄榄型”收入分配这一创新理念。本文围绕国家收入分配两极化现状,分析“橄榄型”收入分配的作用及要求,深度探讨政府在“橄榄型”收入分配中应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橄榄型”收入;分配不均;政府作用

Analysis on the Ways to Constructing an " the Olive Model " Income Allocation Author’s Name: Zhao Sifang Tutor:Li Xiang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corresponding income is also increasing,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 residents income inequality, difference of distribution of polarization phenomenon is increasingly outstanding, which has also become the most popular attention to the significant issues . In view of the uneven distribution of income status, country situation, put forward "olive" income allocation of this innovative concept . This paper around the national income allocation polarization analysis of status quo, "olive" income distribution function and requirement, depth of government in the "olive" income allocation should play the role of. KEYWORDS: " The olive model " income ;Uneven distribution ;The role of government.

从当今社会形势如何看待我国的经济分配格局

【题目】从当今社会形势如何看待我国的经济分配格局 【摘要】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这一科学论断精辟概括了当前一个时期国际形势演变的基本特征,也反映了当今国际战略形势的主要特点。目前国际战略形势中出现的深刻变革和复杂调整,是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三大趋势深入发展的推动下,各国利益出现新的变化、实力出现新的消长、政策出现新的变动等多方面因素交织互动的结果。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国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与此同时,收入分配方面存在的问题日趋明显,对我国社会的稳定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相关部门应采取积极措施处理初次分配中出现的不公平现象,以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橄榄型”分配格局指的是低收入者和高收入者相对较少,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收入分配结构。与“橄榄型”分配结构相对的是“金字塔型”分配结构,即低收入者占大多数的分配结构,这是一种两极分化的结构。当前,收入分配问题已经到了必须下大力气解决的时候。如果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必将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良好,各方面承受能力增强,应该说有条件、有能力逐步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词】国际势形经济全球化区域合作收入分配现状分配差距构建橄榄形分配格局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这一科学论断精辟概括了当前一个时期国际形势演变的基本特征,也反映了当今国际战略形势的主要特点。目前国际战略形势中出现的深刻变革和复杂调整,是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三大趋势深入发展的推动下,各国利益出现新的变化、实力出现新的消长、政策出现新的变动等多方面因素交织互动的结果。 一、当今国际势形势特点及对我国的影响 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世界加速进入经济大动荡、格局大调整、体系大变革的新阶段。世界经艰难复苏,风险犹存;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突出,传统安

“橄榄型”分配格局

2010年下半年《形势与政策》课专题五:加快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 苏海南常风林 古语云:“不患寡而患不均”。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大幅增长,但分配失衡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当前,我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收入差距较大,并且在一些领域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分配不公、收入差距,引起了人民群众的不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改革现有的收入分配制度势在必行。那么,应该构建一种什么样的分配格局呢?对此,党和国家非常重视。早在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要“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高屋建瓴地勾画出我国分配格局的基本框架。进入2010年,中央领导同志更是多次就收入分配改革提出指导性意见,胡锦涛总书记在年初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强调,要“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温家宝总理在4月1日出版的《求是》杂志上,发表文章《关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几个问题》中指出,“逐步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橄榄型’分配格局”,这些指导意见为我们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理顺分配格局指明了方向。 一、为什么要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 1,什么是“橄榄型”分配格局?、 所谓“橄榄型”分配格局,又称“纺锤型”分配格局,通俗的说法就是指~个以中产阶层为主体,而富人阶层和贫穷阶层比例都较小的、“两头小,中间大”形如“橄榄球”的社会群体收入分配结构。 目前,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经过上百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历程,到今天基本都形成了中产阶层占大多数、富人阶层和相对贫穷阶层占少数的“橄榄型”分配格局。其中,大多数国家的中产阶层占60%以上,有的国家甚至达80%的比重。“中产阶层”或“中产阶级”,最早是由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赖特,米尔斯于1951年出版的《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一书所界定的。他指出,在工业发

对制度定型的分析

刘锋:2020年中国制度定型的疑问 正文 本文来源于 打印| 字号:

实。想在世界市场上获得认可和赞誉,中国还需要更大程度的经济开放。真正开放了,才有资格去参与制度全球市场经济规则,才能最大限度地服务本国的经济发展。 (3)学习型社会。执政党提出这个目标也有11年了,但是要实现它着实不易。比如,2013年,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项目数据发布,2012年我国 18-70周岁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76.3%,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为4.39本。这些数据看上去还不错,但从周围了解的情况来看,实际的阅读现状并没有数据显示那么乐观,浅读化、碎片化、快餐化阅读现象已经很普遍了,而深度阅读现状并不理想。 (4)资源节约型、环境优化型社会。执政党提出这个目标也有8年多了,但是民众一看到雾霾天,就觉得这个目标更像是一个响亮的口号和美丽的谎言。自1996年以来,逐年上升29%的涉及环境保护的群体性事件表明,中国的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还处在一个复杂的利益博弈的关口,想在短期内制度定型恐怕还不现实。 (5)橄榄型分配格局。执政党提出橄榄型分配格局,而不用橄榄型社会结构,着眼点在于收入分配层面,但是,制度定型会加固利益定型,利益定型又会加固收入分配定型,这显然与橄榄型分配格局的目标相矛盾。不知道收入分配制度的调整、定型在2020年会形成一个橄榄型分配格局,还是会促成一个更加两极分化的哑铃型分配格局。 (6)服务型政府。执政党提出这个目标已经有10年了,但是越来越紧迫的反腐败形势让民众感觉不到一个真正的服务型政府的存在。有学者指出,政府官员的职业病就是腐败。如何让这样一个庞大的官员群体去实在地服务民众,恐怕仅凭现有的制度难以实现。如果没有一个民众切实监督官员的制度存在的话,服务型政府的口号再响亮,也不会增加它的公信力。 (7)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执政党提出此“三型”目标,意在保障执政地位的同时,又能给民众办点实事。但是,一个数量庞大的、涵盖方方面面事务的中央集权政党能否做到这“三型”仍需要民意的测量。在一个专制传统浓厚的国家里,民众接受一个集权执政党的统治,能否发育出现代文明意义上的民主制度,仍然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橄榄型”分配格局

橄榄型”分配格局指的是低收入者和高收入者相对较少,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收入分配结构。与“橄榄型”分配结构相对的是“金字塔型”分配结构,即低收入者占大多数的分配结构,这是一种两极分化的结构。尽管对于当前我国是否属于“金字塔型”分配结构,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但收入差距过大,并且呈现继续拉大的趋势,是当前不容忽视的事实。一方面,一些富人在世界各地购买豪宅、名车及各种奢侈品一掷千金,甚至令发达国家的民众都感慨“中国人真有钱”;另一方面,我国大多数人只是实现初步小康,还存在数量众多的贫困家庭。许多国家的实践都证明,收入分配结构呈“橄榄型”的社会比呈“金字塔型”的社会要稳定得多。在我国,人民群众对收入差距拉大已经意见很大,并且成为许多社会矛盾的深层次原因。如果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必将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因此,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逐步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橄榄型”分配格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要形成“橄榄型”的分配格局,必须双管齐下,既要加大对高收入的调节力度,更要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从而不断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 加大对高收入的调节,并非不鼓励人们致富,更不是剥夺富人的财产。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必须以社会财富的增加为基础,因此要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继续鼓励一部分人通过劳动和创造先富起来,并切实保护公民的合法收入和私人财产。调节高收入,一是要让高收入者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例如,加强针对高收入者的税源监控和税收征管,适当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适时开征物业税、遗产税等主要由高收入者承担的新税种,鼓励高收入者发展社会慈善事业等。二是要调整不合理的高收入、规范灰色收入、打击非法收入。例如,要完善对垄断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政策,严格规范国有企业、金融机构高管的收入;清理和规范工资外的各种津贴补贴、非货币性福利等;严厉打击各种经济犯罪,切断违法违规收入渠道;等等。 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是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的关键,也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目标。中低收入者绝大多数是主要依靠劳动获得收入的群众。要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必须处理好按劳分配与其他分配方式的关系,强调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必须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强调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当前,要把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作为调整收入分配的重点,加强国家的调控和指导,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制度,确保企业职工工资能够正常增长、足额发放,确保农民和农民工的收入能够加快增长。此外,还要通过健全制度、创新机制,加大对城乡低收入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力度,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力度,使困难群体不仅基本生活和基本权益得到保障,而且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

中国收入分配类型、差距及其政策取向

中国收入分配类型、差距及其政策取 向 关于《中国收入分配类型、差距及其政策取向》,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从宏观上看,一个国家的个人收入分配的状况可以表现为三种类型:一是铁饼型,二是尖帽型,三是橄榄型。 铁饼型收入分配类型的特征是中间的最高收入人群和边沿的最低收入人群没有什么差别。这样的分配类型,其可能的有利之处是人与人之间的收入平等程度高,大家在收入水平上没有多少可攀比的;其不利之处是每个人的经济贡献不能够显示出来,人们在收入水平上铁板一块,不能做到奖勤罚懒、优绩优薪。所以,铁饼型收入分配不能适用于发展中经济和市场经济社会。

尖帽型收入分配类型的特征是社会上很少数人的收入水平远远处于平均水平之上,而有少部分人的收入处于平均水平左右,但是大多数人的收入大大低于平均水平,仅仅是处于贫困线和温饱水平之间。因此,宏观经济分析上使用的人均收入指标在这一分配类型中,无法反映大多数人的收入状况。尖帽型收入分配的优点是能够在短期内打破平均主义的分配局面,鼓励冒尖和竞争,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其缺陷是形成贫富分化,或收入分配两极分化,大多数人陷入生活不能随着经济增长而改善的发展陷阱,社会不稳定,经济无法持续的发展。因此,尖帽型收入分配只能适用于市场经济从计划经济刚刚转轨过来的初期阶段。就是说,它只能适用于一个很短的历史时期,当社会上大多数人具备了关于基本人权、公平竞争和公民权利意识的时候,尖帽型收入分配的负面作用就可能会超过其正面作用。 橄榄型收入分配类型在现代经济学中被研究得最多。橄榄型收入分配已经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中大多数国家所采用的模式。不过需要注意,“橄榄型”常常存在一个误解,即这个“橄榄”被躺着看,认为分配状况是左边和右边都小,只有不左不右的中产阶级的收入大;但是,正确的视角是把它立着看。橄榄型收入分配的特征是腰圆膀大、小头小尾,即最富有的人口较少,社会的大部分成员的收入处于中等水平,构成人数最为众多的中产阶级,而最贫穷的边沿人口也占很少数。所以,与铁饼型收入分配相比,橄榄型分配的优势是有一定收入差距,便于人们之间展开竞争;

逐步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橄榄型分配格局

逐步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橄榄型分配格局 ?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特点出发,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 五、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改革分配制度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发生了深刻变化,打破“大锅饭”和平均主义,形成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近些年来,我们采取一系列措施,努力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的收入,积极调节收入分配,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一是普遍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在城市,不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并严格执行,引导企业职工工资合理增长,促进城市居民财产性收入较快增加。在农村,全面取消农业税,对种粮农民实行直补,实行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等,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加收入。2002年到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7703元增加到17175元,年均实际增长9.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2476元增加到5153元,年均实际增长7.2%。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二是重点改善低收入群体和困难群众生活。在城市,从2005年起连续5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在农村,五保户由集体供养改为国家供养;大力开展开发式扶贫,提高了扶贫标准。全面建立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并稳步提高保障标准。积极开展城乡医疗、教育等社会救助。从2009年开始,计划用3年时间解决750万户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240万户林区垦区煤矿等棚户区居民的住房问题。三是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我们不断健全公共财政体制,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规模不断扩大,2009年达到2.4万亿元。深化个人所得税改革,调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从2010年1月起,对个人转让限售流通股所得,按照“财产转让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 但是必须看到,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至今仍相对滞后,主要是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偏低,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都有拉大的趋势,收入分配秩序不规范。对这些问题,人民群众意见很大。 当前,收入分配问题已经到了必须下大力气解决的时候。如果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必将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普遍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也有利于平衡不同群体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让全体人民都能够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良好,各方面承受能力增强,应该说有条件、有能力逐步解决这一问题。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理顺收入分配关系,要坚持正确的指导原则:一是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人通过

山东省威海市高考政治二轮专题训练:专题7个人收入的分配

山东省威海市高考政治二轮专题训练:专题7 个人收入的分配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4题;共28分) 1. (2分) (2018高一上·黑龙江期中)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分配制度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 ①能够鼓励人们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以造福于人民 ②确认了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 ③体现了国家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④能促进社会分配公平和全民同步富裕的实现 A . ①③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2. (2分) (2019高一上·江苏期中) 小吴是一家国有企业的员工,月薪5000元,其名下有一套房屋用于出租,月租为2000元,又将自己的专利以20000元的价格转让给某企业。小吴的收入中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共计() A . 5000元 B . 22000元 C . 2000元 D . 27000元 3. (2分) (2020高一下·黄冈月考) 下列选项中具有缩小收入差距功能的再分配措施有() ①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②个人工薪所得实行超额累进税率 ③扩大财产性收入④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4. (2分) (2017高一上·越秀期中)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品牌众多,竞争激烈,2016年,多数国际厂商出货量同比下滑。中国某厂商依托技术创新和流程创新,自主开发芯片、电池等核心部件,生产出功能更强、性价比更高的手机,出货量逆势增长58.4%。该厂商的成功得益于() A . 依托自主开发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使商品价值增加 B . 个别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劳动生产率,获得竞争优势 C . 依托自主创新提高商品的使用价值,扩大了商品需求 D . 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价值增加 5. (2分) (2019高三上·赣州期末) 2018年8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表决通过,此次改革将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每月的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首次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或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专项附加扣除;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等四项劳动性所得首次实行综合征税。这些改革有利于() ①减轻企业税负,加大企业的创新投入力度 ②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③减轻居民个人税负,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 ④减少财政收入,实现国家财政的收支平衡 A . ①④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决定》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

《决定》: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2013-11-16 02:26:00来源: 东方网有0人参与 分享到 东方网11月16日消息:据《劳动报》报道,15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有不少新看点:政府政绩考核今后将不能再唯GDP论英雄;自贸区将不断“扩容”等。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 让更多人迈入中等收入阶层 收入分配改革,是近年来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呼唤最迫切的改革之一。 决定明确指出,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表示,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偏低、规模过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关键是要尽快制订可操作的综合性行动计划。 此外,决定还明确提出了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以及“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 政绩考核不以GDP论英雄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一些地方过度重视‘GDP’数据,有的不惜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甚至造假,这样的‘GDP’毫无意义,也不可持续。”G20与新兴国家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家张其佐说。 决定明确指出,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加大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产能过剩、科技创新、安全生产、新增债务等指标的权重,更加重视劳动就业、居民收入、社会保障、人民健康状况。 张其佐表示,中央此次明确在增长导向上“纠偏”,特别是加大了除GDP增长以外的考

哑铃型 橄榄型 社会结构

社会形态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橄榄形结构,及中产阶级占整个国家全部人口的70%以上,而富人和穷人只占少数,这种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就是橄榄形的社会,这种社会结构比较稳固,大家都知道橄榄球无论怎么摔,都能够保持外形不变,当然轻易也不会被摔碎。 还有一种社会结构叫做哑铃型社会。这种形态中产阶级占少数,而富人和穷人却占了很大的比例,尤其是穷人的比例最大。这种两头大,中间小的外型和哑铃完全一致。哑铃虽然是强身健体的好武器,但是由于中间太过于细小,所以摔起来很容易断裂,这就是为什么橄榄球不做成哑铃的重要原因。 中国当前的社会结构可以称作为“准哑铃型结构。”改革开发商30多年来,貌似产生了大量的白领阶层,号称过着无忧无虑的小资情调生活,但实质上白领比蚂蚁还脆弱。在高房价的淫威下,白领们一个一个的被消灭,最终沦落为房奴。号称为“社会中坚、精英阶层”的白领沦落为新时代的穷人,导致穷人的队伍异常庞大。 相比穷人数量的增加,富人的数量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在官商控制中国经济命脉的年代,财富迅速集中到少数人手里。电信、能源以及房地产是加速财富分化的最有力武器,直接导致的结果是,0.7%的富裕阶层掌握了整个国家70%的财富,这是一个骇人听闻的数据。要知道中国的GDP可是世界第三,如此庞大的总量被掌握在极少数人手里。可以预见,在不远的未来,如果照此发展趋势,世界富人排行榜上前20一定全是中国人,对于这一点,和房价下跌相比,我永远充满信心。 对于穷人来说,穷其三代人和数个家庭的财富也买不起一套房,即使付得起首付,也还要做数10年的房奴,去偿还银行的房贷;而对于富人和官员阶层来说,依靠垄断国家资源和权钱交易,谋取了大量的社会财富,因此买套房完全是小菜一碟的事情。当山西煤老板在全国一线城市一买房就是一个单元甚至整栋楼,今日媒体报道的一贪官案发后,从其家中查抄除10多本房产证就是最好的证明。 由于独有的二元土地供应体系,商品房的建设用地必须是国有土地,集体土地除了农民宅基地之外,其他的不容许流通成为建设用地,因此我国的土地稀缺性非常明显。而有限的资源,却成为少数富人的投资游戏,普通人只能永远靠边站,当然要想参与进来,付出的代价和富人就不可以同日而语。所以在当前的楼市,存在一个明显悖论,那就是80%的人高喊房价太高,买不起房,但楼市却如日中天,开发商从来就不愁没有人买房。 所以地产“大嘴”任志强的一番话值得我们所有人深思:开发商只为富人盖房子,穷人的房子我们解决不了。这话虽然刺耳,但绝对是实情。毕竟只要当前的体制不变,富人和官僚阶层不断壮大,依靠这部分人的房地产消费就足以让楼市繁荣昌盛,把房价进一步推高。这也是为什么开发商不把普通消费者放在眼里的最真实原因。任何一家开发公司都是经济动物,在考虑商品房定价时只考虑经济效益,而不会考虑民众的承受力,开发商是不讲道德的。

橄榄型社会思考

对建设橄榄型社会的思考 所谓“橄榄型”社会,是指社会阶层结构中极富极贫的很少,中间阶层却相当庞大。从社会学意义上说,中间阶层的壮大,使得对立的贫富两极成为一个连续性的排列,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看到拾级而上的希望,有助于舒缓贫富差距蕴蓄的对立情绪、以及由此衍生的系列社会问题。 为什么要建设橄榄型社会: 一,对社会来说,橄榄型社会是最稳定的。中产阶层在政治上被看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在经济上被看做是促进消费和内需的重要群体,在文化上被看做是承载现代文化的主体。因此,建设橄榄型社会有助于缓和贫富差距造成的社会对立情绪。通常认为,一个社会应该有60%——70%的人口或家庭属于中层阶级,这样的橄榄型社会才是稳定的。 二,对民众来说,橄榄型社会更有安全感。在金字塔的社会结构中,经济社会资源的分配存在很大的问题,贫富分化比较严重,阶层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比较激烈,没有庞大的中产阶层作为缓冲带。当学历不在保证工作机会,薪资成长被上升的物价侵蚀成负数,中产阶级抓不到任何上升的希望,开始觉得向下流动,就会成为社会的痛苦。而中产阶级的流失将直接造成社会安全感的流失。 目前,中国社会各群体间收入悬殊,已超出了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1978年,城镇居民的收入相当于农村居民收入的257倍,到2001年,差距接近3倍。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坦承,农民收入中有40%是实物性收入,而不是货币性收入,真正能跟城市居民一样购买商品、服务的货币只有1800多元,平均每个月也就150元左右,这里面还有20%要用于第二年买种子、农药、化肥、柴油等扩大再生产的开支。再考虑到城市居民的隐性福利,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将达到6∶1。在城镇这一块,也是苦乐不均。占城市人口比例55%的中低收入和低档收入阶层的收入增长缓慢,甚至不及农民。一些下岗人员的生活状况甚至比农民还艰难。 近年来,国家统计局等权威机构以及国际社会不约而同地对中国社会收入分配差距拉响警报。这是因为繁荣并不足以保障社会稳定,财富鸿沟却可以让整个社会断裂。马迪厄在《法国革命史》中说得好:“革命不是发生在一个贫穷的国度,而是发生在一个富裕的国度。不是发生在大饥荒中,而是在整个国家欣欣向荣的时期。”恰恰是在社会发展最快的时候,社会结构极容易因失衡出现震荡。这点已被古今中外无数次历史事件证明。 显然,对于收入增幅的差距,如果缺乏有效对策,差距还将逐年扩大,中国社会危机的可能性就将进一步累积。面对新世纪,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已不容忽视。所以,当《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出来,反而让榜上人惶惶不已,好比是在财富的喜马拉雅山上看到深渊而倒吸一口冷气。 因此,在部分人富裕起来后,收入差距不能再有恃无恐地扩大,是到了让更多人富裕起来的时候了。个中关键,就是“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它事关中国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如果说稳定是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的话,那么,“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同样是迫切的政治任务。所以,中国如果要修得现代化的正果,就要想办法让中产阶级成为未来中国社会的主流,让他们代表未来中国社会的富裕程度,代表着时代的精神文明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