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地表水水质评价

中国地表水水质评价

中国地表水水质评价
中国地表水水质评价

中国地表水水质评价

作者简介:周怀东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环境研究所

为全面了解我国地表水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系统分析水污染程度、污染物种类和数量,我们从污染源评价、地表水化学特征、河流湖库现状水质、水质变化趋势、底质污染、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水功能区水质评价以及供水水质评价等8个方面系统评价和分析了我国地表水资源质量状况。

本次地表水水质评价以水利、环保等部门的大量监测资料为基础,并进行了补充监测,评价收集数据的规模是我国水水质评价中最大的一次。水化学特征分析选用2442个测站。现状水质评价测站数6981个,其中河流现状水质评价测站个数为5952个,湖泊水质评价测站个数为237个,水库水质评价测站为813个。水质变化趋势选用测站846个。底质污染评价对881个断面进行了取样分析。饮用水水源地评价个数1073,其中重点水源地评价个数467,评价有毒有机物水源地个数630。

本次水质评价体现了8个结合:点面源结合、污染成因与污染表征结合、天然与现状结合、水质水量结合、历史(趋势)与现状结合、常规项目与特定项目结合、水资源质量与功能使用结合、水资源分区与行政分区结合。首次明晰了全国点面源贡献率、水功能区达标比例、底质污染状况、有毒有机物污染特征、供水水质合格比例等关系我国地表水资源保护和管理的重要参数。本次评价完成了与先进国家在水质评价方法和内容上的全面接轨,是我国迄今为止最全面、真实地反映全国地表水水质状况的一次评价,对今后中国水资源管理保护及水质评价具有及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示范作用。

一、污染源调查

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对地表和地下水水质的污染,依排放方式可分为点污染源和非点

污染源。点污染源主要由工矿企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形成;非点污染源也称面污染源,指在较大范围内,溶解性或固体污染物在降雨径流等作用下,通过地表或地下径流进入受纳水体,造成的污染。本次点污染源调查评价包括工矿企业废污水排放调查、城镇生活污水调查及集约化、规模化养殖污染源调查三部分。非点污染源调查包括农田径流营养成分流失调查、农村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排放量调查、分散式禽畜养殖污染物排放情况调查、城市径流污染物流失调查、水土流失状况及非点源污染负荷调查等五大类。调查项目主要为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和总磷。

(一)点源污染调查

1、工业污染源调查

2000年我国工业废水排放总量为515亿m3,相当于工业用水量的64%左右。其中COD 排放量为1249万t,氨氮为112万t。平均万元产值废水排放量37.4m3;万元工业产值COD 排放量为9.1kg、氨氮为0.8kg。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工业化程度不同,工业污染源排放量也不同。东部地区工业废水、COD和氨氮的排放量分别为253亿m3、681万t、46万t;中部地区则分别为179亿m3、388万t和45万t;西部地区分别是84亿m3、180万t、22万t。

2000年全国一般工业万元GDP排水量为135m3,工业废水排放系数为。废水排放系数呈由北向南、由西向东增加的趋势。南方水资源丰富地区排放系数较高,一般在以上;北方水资源短缺地区排放系数较低,一般在以下。各水资源一级区工业污染源调查成果见表1。

2、城镇生活污染源调查

2000年全国城镇(包括所有具有下水管网的建制市和建制镇)生活污水排放总量为231

亿m3,约相当于城镇生活用水量的72%。其中COD排放量为672万t,氨氮为72万t。东部地区城镇生活污水和污染物COD、氨氮的排放量分别为133亿m3、416万t、41万t,中部地区分别为62亿m3、179万t、22万t,西部地区分别是36亿m3、77万t、8万t。2000年全国城镇生活污水排放系数为,人均生活污水排水指标为151L/人日。城镇生活污水排放系数和人均排污指标呈现出由北向南、由西向东增加的趋势。北方地区城镇生活污水排水指标一般在95~130L/人日,南方地区一般在130~260L/人日。各水资源一级区城镇生活污染源调查成果见表1。

3、点源排放总量

2000年中国点污染源(包括工业污染源和城镇生活污染源)废污水总排放量为747亿m3,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为515亿m3,占废污水总排放量的69%;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为231亿m3,占废污水总排放量的31%。在工业废水排放量中,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场废水排放量为6102万m3,占工业废水排放量的%,占废污水排放总量的%。

化学需氧量(COD)总排放量为1920万t,其中工业废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1249万t,占总排放量的65%;城镇生活污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672万t,占总排放量的35%。氨氮(NH3-N)总排放量为184万t,其中工业废水氨氮排放量为112万t,占总排放量的61%;城镇生活污水氨氮排放量为72万t,占总排放量的39%。全国废污水污染物COD和氨氮的平均浓度分别是L和L。2000年各水资源一级区城镇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量见表1。

4、点源污染程度分析

根据各水资源一级区1980~2000年天然河川径流量均值计算得出全国污径比为%,其中,太湖流域和海河区污径比最高,分别为%和%,其次是淮河、辽河和黄河区,污径比分别为%、%、%,松花江、长江、珠江、东南诸河区等约为~%,西北诸河约为%,西南诸河仅

为%,这与目前地表水的水质污染状况较为一致。

5、点源污染入河量

全国共监测调查了16432个入河排污口。其中连续排放式排污口占%,间歇排放式占%。2000年全国水功能区废污水和污染物COD、氨氮的入河量分别为534亿m3、1259万t和111万t,分别占全国水功能区对应陆域范围内废污水排放量、污染物COD、氨氮排放量的79%、73%和66%。各水资源一级区水功能区废污水和污染物入河量见表2。

全国“全口径”点污染源废污水和污染物COD、氨氮排放量分别为747亿m3、1920万t、184万t,其中有677亿m3的废污水、1732万t的COD和167万t的氨氮排入全国水功能区对应陆域范围内,受纳系数均为;而水功能区对应陆域范围内的废污水和污染物排放量中,分别有534亿m3的废污水、1259万t的COD和111万t的氨氮进入水功能区,入河系数分别为、和。

此外,在本次划分的水功能区对应陆域范围外,尚有工业及城镇生活废污水排放量约70亿m3,约41亿m3进入全国水功能区以外的其它地表水体中。因此,合计全国“全口径”的废污水入河量约为575亿m3,相应COD和氨氮污染物入河量分别为1364万t和116万t。(二)非点源污染调查

本次评价基于源强产生、产污和入河三个过程,对农田径流、农村生活、城市径流、水土流失、畜禽养殖等五大类的非点源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估算。

1、非点源污染源强估算

据调查估算,2000年全国非点源污染物源强COD、氨氮、总氮、总磷分别为6457万t、398万t、3056万t、1864万t。在调查的五种非点源污染类型中,对源强产生最大影响的

的是农田径流和水土流失污染,其次是畜禽养殖和农村生活。其中COD污染源强主要由畜禽养殖产生,约占55%,其次是农村生活,约占40%;氨氮污染源强主要由农田径流产生,约占75%,其次是畜禽养殖,约占15%;总氮、总磷源强主要由农田径流和水土流失产生,分别约占45%和40%。

非点源污染物源强的分布,以长江区源强产生量最大,珠江区次之,东南诸河区最小。

2、非点源污染负荷

非点源污染负荷产生量指在降雨径流作用下、将源强中的污染物冲刷渗出的数量,此值与源强的比率被定义为产污系数。2000年全国非点源污染负荷产生量COD、氨氮、总氮、总磷分别为1081万t、76万t、999万t、379万t。全国平均COD、氨氮、总氮、总磷的产污系数分别为、、、。在调查的五种非点源污染类型中,COD的产生量以畜禽养殖和农村居民点为主,分别占%和%,城市径流仅占%;氨氮的产生量以农田径流为主,占%,畜禽养殖、农村居民点和城市径流分别占%、%、%;总氮的产生量以水土流失和农田径流为主,分别占%和%,畜禽养殖、农村居民点和城市径流分别占%、%、%;总磷的产生量以农田径流和水土流失为主,分别占%和%,农村居民点、畜禽养殖和城市径流分别占%、%、%。

3、非点源污染入河量

2000年全国非点源污染负荷入河量COD、氨氮、总氮、总磷分别为796万t、71万t、527万t、230万t。

(三)点源与非点源贡献率

2000年全国点污染源污染物COD、氨氮、总氮、总磷入河量分别为1259万t、111万t、120万t、34万t。2000年全国非点污染源污染物COD、氨氮、总氮、总磷入河量分别为796万t、71万t、527万t、230万t。污染物COD、氨氮、总氮、总磷总入河量分别为

2055万t、182万t、647万t、274万t。污染物COD、氨氮入河量的点源贡献率分别为%、%,进入河流、湖库等地表水体的COD、氨氮以点污染源排放为主;污染物总氮、总磷入河量的非点源贡献率分别为%、%,进入河流、湖库等地表水体的总氮、总磷以非点污染源排放为主。全国点污染源和面污染源污染物入河量的相互关系见表4。

二、地表水水化学特征

地表水化学特征评价包括矿化度、总硬度和水化学类型三部分。

(一)矿化度

我国地表水矿化度总体状况良好,大部分地区水体的矿化度能够满足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需求。全国地表水矿化度变幅在L~10.1g/L之间,小于50mg/L的极低矿化度水、50~200mg/L的低矿化度水、200~500mg/L的中等矿化度水、500~1000mg/L的较高矿化度和大于1000mg/L的高矿化度面积比例分别为%、%、%、%和%。受降水量等因素影响,全国地表水矿化度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升高(附图1)。

(二)、总硬度

我国地表水总硬度分布规律与矿化度基本一致(附图2)。全国地表水总硬度间于~15614mg/L。东南诸河总硬度最小,西北诸河及黄河中游局部地区总硬度最大。总硬度小于150mg/L的软水和及软水面积占%,150~300mg/L的适度硬水占%,300~450mg/L的硬水占%,大于450mg/L的极硬水占%。总硬度在300mg/L以下的适度硬水面积占全国面积的%,说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总硬度适宜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用水。

(三)水化学类型

根据阿列金分类法,我国地表水的水化学类型共划分为13种,其中重碳酸钙、重碳酸

钠、硫酸钙、硫酸钠、氯化钠等五种水为主要类型。地表水以重碳酸盐类水分布面积最广,约占全国水体总面积的78%(附图3)。陕甘宁等黄土高原、海河平原盐渍土地区、沿海非石质性海岸段河水以及局部受盐湖影响的河流,绝大部分为氯化钠或硫酸盐类水,分布面积分别占全国水体面积的17%和1%。藏北高原分布有重碳酸盐、氯化物、硫酸盐三种类型水,约占全国面积的4%。我国地表水优势阳离子为钙质,面积占67%,其次为钠质(钾加钠),占31%,少量为镁质,占2%左右。

三、地表水现状水质评价

根据我国地表水水资源质量特点、水质监测状况、水体功能评价要求,地表水水质评价包括必评项目、选评项目和参评项目三个层次的水质项目。其中必评项目包括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氨氮、挥发酚和砷,共六项;选评项目包括五日生化需氧量、氟化物、氰化物、汞、铜、铅、锌、镉、铬(六价)、总磷、石油类等项目;参考评价项目三项:pH值、水温和总硬度。此外,各地还根据水质监测情况和当地水环境特点,选择其他具有当地特点的水质监测评价项目。

地表水水质评价以Ⅲ类地表水标准值作为水体是否超标的限值,水质类别Ⅰ类至Ⅲ类定义为水质合格,超过水质类别Ⅲ类(Ⅳ类、Ⅴ类、劣Ⅴ类)定义为污染,劣Ⅴ类水质类别定义为严重污染。

(一)河流水质评价

根据2000年全国5846个水质测站的监测资料,对284978.7km河长的水质进行了评价。河流水质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84978.7km河长中,Ⅰ类水河长19687.9km,占评价河长的%,Ⅱ类水河长106822.8km,占%,Ⅲ类水河长61765.4Km,占%。Ⅳ类水河长33231.8km,占%,Ⅴ类水河长17925.5km,占%,劣Ⅴ类水河长,占%。全国合格河长(即水质为Ⅰ类、Ⅱ类、

Ⅲ类河长的总和)188276.2km,占评价河长的%(图1)。

6项水质参数的单项评价结果显示:全国化学需氧量污染范围最广,污染河长占评价河长的%,高锰酸盐指数次之,占评价河长的%。氨氮占%;溶解氧居第四位,占%;挥发酚占评价河长的%;砷污染范围最小,仅占评价河长的%。

我国河流污染以有机污染为主,主要参数为氨氮、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溶解氧和挥发酚。重金属污染重点出现在西南、长江等局部区域。黄淮海平原、辽河平原、太湖水系、珠江三角洲的河流及珠江三角洲上游的南盘江受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溶解氧污染较大;海河南系、淮河中上游是我国挥发酚的重点污染区,局部区域污染程度惊人,最大超标倍数达。

我国河流水质的地域分布特点大致为:河流上游河段水质优于中下游,城市及其下游河段水质普遍较差;南方河流水质整体优于北方,东部发达地区,如环京津地区、长三角和珠三角等人口密集、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水质差于中西部地区。从各水资源一级区对比分析看,太湖水系、海河区、淮河区是我国河流水质状况最差区域,其劣Ⅴ类河长比例均达到或接近50%,即有近一半的河流被严重污染,丧失了使用功能;辽河区和松花江区受河流源头河段天然水质状况较差和中下游人为污染的双重影响,劣Ⅴ类河长比例分别为%和%,水质状况较差;黄河区水质尚可;除沱江和嘉陵江外,长江中上游区域及珠江区水质状况良好;西南诸河、西北诸河和东南诸河水质状况优良。

从时段分布看,全国非汛期水质合格河长183812.4km,占评价河长的%。汛期合格河长174443.4km,占评价河长的%。汛期水质略逊于非汛期。

对78条流域面积较大、地位较重要的大江大河及其重要支流进行的重点水质评价结果显示:我国重要江河水质状况相对较差,在评价的46774.7km河长中,合格河长占%,低于全国%的平均合格比例,而劣Ⅴ类河长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为%。

(二)水库湖泊水质评价

本次全国评价水库636座,其中大(一)型水库58座,大(二)型水库211座,中型水库318座。评价的636座水库中,全年水质合格水库474座,占评价总数的%。其中Ⅰ类水质水库64座,占%,Ⅱ类234座,占%,Ⅲ类176座,占%。污染水库中,Ⅳ类水质水库80座,占%、Ⅴ类和劣Ⅴ类各41座,占评价水库总数的%。水库水质汛期略差于非汛期。

从水库蓄水量看,全年评价蓄水量亿m3,合格蓄水量占评价蓄水量的%,其中,Ⅰ类水量占%,Ⅱ类占%,Ⅲ类占%。被污染的蓄水中,Ⅳ类水占%,Ⅴ类占%,劣Ⅴ类水仅占%。水库蓄水水质汛期、非汛期差别不大,详见表5。

全国水库的主要污染项目是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和挥发酚,显示出我国水库主要受有机污染影响。

总体来说,我国中南、华东两地区水库水质状况较好,西北、西南和华北地区次之,东北地区最差。此外,水库水质状况与其规模及蓄水量密切相关,水库蓄水量越小,水库水质状况越差。我国大型水库水质状况最好,大(一)、大(二)型水库的合格率分别为%和%;中型和小型水库水质状况相对较差,低于大(二)型水库近10个百分点。

全国评价湖泊92个,其中湖泊面积大于1000km2的7个,面积在500~1000km2的3个,100~500Km2的34个,10~100km2的37个,小于10km2的11个。

对92个代表性湖泊的综合评价显示,我国湖泊水质合格面积为19332.8km2,占评价面积的%。,其中,Ⅰ类水域水面占%,Ⅱ类和Ⅲ类湖泊水面分别占%和%,汛期、非汛期湖泊合格水面比例差别不大。见表6。

全国7个面积大于1000km2的湖泊中,南四湖水质最差,劣Ⅴ类水面占%;其次为洪泽湖,有%的水面为Ⅳ类;青海湖和呼伦湖水质良好,分别为Ⅲ类和Ⅱ类;鄱阳湖、太湖和洞

庭湖合格水面达到90%以上。

(三)水库湖泊营养状况评价

全国水库营养状况以中富营养为主。在评价的633座水库中,贫营养水库3座,为评价水库总数的%,占评价蓄水量的%;中营养水库391座,占评价水库总数的%和蓄水量的%;富营养水库239座,占评价水库总数的%,蓄水量%。

评价的58座大(一)型水库中,有17座为富营养,38座为中营养;211座大(二)型水库中,有65座为富营养,143座为中营养,3座为贫营养,大(一)型及大(二)型中营养水库分别占该类型评价水库的%和%。318座中型水库中,富营养和中营养水库各占%和%,无贫营养水库。46座中型以下水库中,富营养和中营养水库各占%和%,无贫营养水库。

综上所述,全国大型水库以中营养为主,中、小型水库则中营养与富营养并重。富营养化程度则由南向北、自东向西渐趋严重。此次共对84个湖泊进行了营养状况评价,评价面积为26727.8km2。所评湖泊中,面积在1000km2以上的有7个,500~1000km2的3个,100~500km2的29个,10~100km2的36个,10Km2以下的9个。

我国湖泊富营养化程度总体极其严重。全年评价的84个湖泊中,有45个湖泊呈富营养状态,为评价湖泊总数的%,占评价湖泊面积的%;39个湖泊为中营养,为评价湖泊数量的%,占湖泊面积的%,无贫营养湖泊。

面积在1000km2以上的湖泊以中营养比例最高,营养状态水平相对较好。面积间于500-1000km2的3个中,乌伦古湖为中营养,巢湖和博斯腾湖属于富营养。面积间于100-500km2的29个湖泊中,洪湖、洱海、抚仙湖等13个湖泊为中营养状态,滇池、白洋淀、岱海、阳澄湖、武昌湖和东平湖等16个湖泊为富营养状态。面积间于10~100km2的

36个湖泊中,17个处于中营养状态,19个为富营养状态。面积小于10km2的9个湖泊中,中、富营养湖泊各为3个和6个。

(四)底质污染评价

底质是矿石、岩石、土壤自然侵蚀及生物活动、降解有机物质等过程的产物,人类排放到环境中的各种污染物质大部分会迅速转移到河湖底质中,这些污染物滞留、堆积在水体内,不仅会降低水体的自净能力,还会成为新的污染源。因此,要正确评价水体质量,就不能忽略对河湖底质的研究。此次底质评价选择的水质参数包括对水环境安全有重要影响的重金属元素铜、锌、铬、镉、铅、汞、砷以及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总有机质、总氮和总磷。

1、底质重金属污染评价

在所评的881个底质断面中,受重金属污染的断面有706个,污染率为%,其中,受铅、镉和汞污染的断面最多,污染率分别是%、%和%,受砷污染的断面最少,污染率为%。重金属超标断面有311个,超标率为%,超标最严重的是镉,超标率为%。全国底质重金属污染分布状况大致为:铜、锌、镉、砷等主要集中在西南诸河、珠江区、东南诸河和长江区,南方的污染状况较重于北方;铬、铅则主要分布在北方的西北诸河、黄河区、海河区、松花江区和辽河区;汞污染仅在北方河流中普遍存在。全国底质重金属污染评价成果见表7。

2、底质营养物污染评价

全国所评的871个总有机质底质监测断面中,含量<%的清洁断面占评价断面总数的%,含量在~%之间的较清洁断面占%,含量在~%之间的轻度污染断面占%,含量>%的重度污染断面占%(见图2)。各省级行政区中,总有机质重度污染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有:江西(%)、贵州(%)、黑龙江(%)、河南(%)、河北(%)、湖南(%)、新疆(%)、福建(%)等

8省区;辽宁、山西、广西、广东、安徽、江苏、内蒙、吉林、山东、云南等10省区“重度污染”率大于3%;其他各省未发现重度污染断面。

全国所评的658个总磷底质监测断面中,含量<730mg/kg的清洁断面占监测总数的%;含量在730~1100mg/kg之间的较清洁断面占%;在1100~1500mg/kg之间的轻度污染断面占%;>1500mg/kg的重度污染断面占%,(见图3)。各省级行政区中,底质总磷重度污染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有:陕西(25%)、宁夏(%)、河北(%)、山西(%)、内蒙(%)、福建(%)、云南(%)、山东(%)、湖北()等9省区;青海、江苏、吉林、广东、辽宁等5省底质总磷重度污染率大于2%;其他各省未发现底质总磷重度污染断面。

全国所评的619个总氮底质监测断面中,含量<的清洁断面占监测断面总数的%;含量在~%之间的较清洁断面占%;在~%之间的轻度污染断面占%;>%的重度污染断面占%。(见图4)。各省区中,底质总氮重度污染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区有:北京(%)、云南()、贵州(%)、吉林(%)、河南(%)、湖南(%)、黑龙江(%)、广东(%)、辽宁(%)、甘肃(%)等10省区;底质断面总氮重度污染率大于2%的省区有新疆、河北、湖北、内蒙、山东、陕西等6省区;其他各省区未发现底质总氮重度污染断面。

四、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及供水水质

饮水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健康,也是反映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此次评价涉及了保护区、开发利用区中的1073个饮用水水源地,对规模以上的重点饮用水水源地(规模以上是指人口逾20万、日供水量逾5万吨城镇的饮用水水源地及大型调水水源地等)除进行常规水质项目评价外,还增加了有毒有机污染物项目的评价。(一)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评价

此次评价的1073个水源地中,水质为Ⅰ类的水源地占%,Ⅱ类占%,Ⅲ类占%,即合格

水源地比例为%,被污染的水源地中,水质为Ⅳ类的水源地占%,Ⅴ类的占%,劣Ⅴ类的占%,见图5。

总体上说,我国北方水源地水质状况劣于南方,长江区的太湖水系、西北诸河、淮河区、黄河区和海河区有近一半的水源地水质不合格;松花江区和辽河区不合格水源地占三分之一;珠江区、长江区水源地合格率在80%以上、东南诸河和西南诸河水源地的合格率则在90%以上。

(二)重点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评价

重点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评价标准采用的是中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常规水质评价采用该标准的Ⅲ类限值,有毒有机物评价采用该标准的“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标准。评价方法为单因子评价法,即所有参评项目中如有一项超标,则该水源地为不合格。

在所评的467个重点饮用水水源地中,合格水源地占%,其供水水质合格率为%。从水情期看,重点饮用水水源地合格率汛期低于非汛期,供水水质合格率则汛期高于非汛期,见表8。

重点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状况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从水体类型看,河流、水库类水源地的水质状况好于湖泊类。

2.从所属水功能区类型分析,保护区内水源地的水质状况好于非保护区。

3.从污染物分布看,全国各水源地均不同程度地受到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铁和锰的污染。其中,黄河区污染较严重的是化学需氧量,东南诸河和珠江区是铁和锰,西北诸河则由于地质原因,硫酸盐、硝酸盐污染较为突出。

(三)水源地有毒有机物污染状况评价

有毒有机化合物具有潜在的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三致”效应及干扰内分泌作用,且多难于降解,易于积累在生物脂肪中,并通过食物链经生物富集、浓缩后传递。在其迁移、转化过程中,浓度可提高数倍乃至上百倍

目前我国对水体有机物的常规监控只有化学耗氧量和生物需氧量两项综合指标,起作用仅限于概括性衡量水体中有机物的状况,而不能达到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及组成的辨别。因此,本次对重点饮用水水源地进行了43项有毒有机污染物的评价。

在所评的630个重点饮用水水源地中,合格水源地有388个,合格率为%。

在水源地评价的43项有毒有机物中,最普遍的有毒有机污染物只有7项,它们是:四氯化碳、六氯丁二烯、多氯联苯、苯并(a)芘、苯、2,4-二硝基甲苯和1,2-二氯乙烷,具体情况如下:

出现频率最高的污染有机物是四氯化碳、六氯丁二烯和多氯联苯,其不合格率分别为%、%和%;次之是苯并(a)芘和苯,不合格率均为%;再次是2,4-二硝基甲苯和1,2-二氯乙烷,仅有个别水源地不合格。

概括来说,我国重点饮用水水源地有毒有机化合物污染南方重于北方,南方地区主要是六氯丁二烯、四氯化碳和苯污染;北方地区以2,4-二硝基甲苯污染居多,多氯联苯和苯并(a)芘则主要由面源污染引起,遍及全国。

(四)地表水供水水质

全国地表水供水水质总体良好。2000年全国地表水总供水量亿m3,供水合格率%。其中生活供水亿m3,供水合格率%;工业供水亿m3,供水合格率%;农业供水亿m3,供水合

格率%。我国南方流域供水水质合格率高于北方,人口相对稀少的西南、西北地区又好于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东部区域。各水资源一级区供水水质合格率见图6。

五、水功能区状况评价

《中国水功能区》采用两级区划,即:水功能一级区,分为保护区、保留区、开发利用区和缓冲区四类;水功能二级区,在一级区划的开发利用区中,再划分为饮用水源区、工业用水区、农业用水区、渔业用水区、景观娱乐用水区、过渡区和排污控制区七类。《中国水功能区》区划河长合计274,574km,水库、湖泊水面面积共计48143km2。水功能区一级区4,451个,其中保护区、保留区和缓冲区共计2764个,河流长度为174933km,开发利用区1687个。水功能二级区为3890个,区划河流长度99641km。

本次评价水功能区6857个,其中一级水功能区2936个(不包括1793个开发利用区),二级水功能区3921个。评价水功能区中属于《中国水功能区划》范围内的水功能区占评价总数的%,其余水功能区为省或省级以下行政单位区划的水功能区。(一)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状况

本次共评价水功能区6857个,全年达标比例为%;其中一级水功能区2936个(不包括1793个开发利用区),达标比例为%;二级水功能区3921个,达标比例为%,一级水功能区达标比例高于二级区。

所评水功能区中,河流类水功能区全年评价河长284612.0km,达标比例为%;湖泊类水功能区全年评价面积31108.5km2,达标比例%;水库类水功能区全年评价蓄水量亿m3,达标比例%,。上述三类水功能区汛期与非汛期达标比例差别不大,河流、水库类水功能区达标比例高于湖泊类。具体评价结果见表9。

全国各类水功能区现状水质与目标水质类别的要求,通常差1个级别。其中保护区、

保留区和饮用水源区水质相对较好,以Ⅱ类为主,与水质目标差距最小,缓冲区、景观娱乐用水区现状水质与目标水质差距最大,见图7。

造成水功能区不达标的主要原因是有机物氨氮、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溶解氧、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挥发酚污染,其次为重金属汞、铅、镉、砷和六价铬污染,其中我国西南诸河水功能区重金属污染无法达标是由于地域因素影响造成的,见图8。

从全国范围来看,北方水功能区达标状况差于南方,城镇率高的水功能区劣于城镇率低的水功能区。各水资源一级区水功能区评价统计成果见表10,西北、西南及东南诸河的达标比例分别为%、%和%,达标状况良好。珠江区和长江区的达标比例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黄河区的达标状况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海河区、淮河区、松花江区和辽河区由于有机污染严重,水功能区水质现状与目标要求存在较大差距,达标比例相对较低,均在40%以下。

(二)分类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状况

保护区:全国共评价保护区1202个,达标比例为%。其中评价河流长度66597.3km,达标长度比例为%;评价湖泊面积22391.4km2,达标比例为%;评价水库蓄水量亿m3,达标比例%。

保留区:全国共评价保留区1200个,达标比例为%。其中评价河流长度98041.7km,达标长度比例为%;评价湖泊面积6326.9km2,达标比例为%;评价水库蓄水量亿m3,达标比例%。

缓冲区:全国共评价缓冲区536个,达标比例为%。其中评价河流长度14064.4km,达标长度比例%,评价湖泊面积468.6km2,达标比例%,评价水库蓄水量亿m3,达标比例%。

饮用水源区:全国共评价996个饮用水源区,达标比例为%。其中评价河流长度

21721.0km,达标长度比例为%;评价湖泊面积1878.9km2,达标面积比例%,评价水库蓄水量亿m3,达标比例为%。

工业用水区:全国共评价工业用水区613个,达标比例为%。其中评价河流长度12546.8km,长度达标比例为%;评价湖泊面积347.5km2,达标比例为0;评价水库蓄水量亿m3,达标比例为%。

农业用水区:全国共评价1115个农业用水区,达标比例为%。其中评价河流长度55766.9km,长度达标比例%;评价湖泊面积385.2km2,达标比例为%;评价水库蓄水量亿m3,达标比例%。

渔业用水区:全国共评价107个渔业用水区,达标比例为%。其中评价河流长度2894.4km,达标比例为%;评价湖泊面积2108.9km2,达标比例%;评价水库蓄水量亿m3,全部达标。

景观娱乐用水区:全国共评价景观娱乐用水区327个,达标比例为%。其中评价河流长度4114.9km,达标比例%,评价湖泊面积492.2km2,达标比例,评价水库蓄水量亿m3,达标比例%。

过渡区:全国共评价397个过渡区,达标比例为%。所评过渡区全部为河流类功能区,长度为5275.3km,达标比例是%。

排污控制区:全国共评价344个排污控制区,全部为河流类功能区。只有%的排污控制区通过稀释、降解等自然净化作用,未对其下游相邻水功能区的水质达标构成威胁。排污控制区评价河流长度3616.6km,达标比例为%,因此对排污控制区的管理有待加强。(三)水功能区受纳污染物状况

1.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分析

根据水功能区2000年现状纳污能力设计条件计算得出:全国水功能区现状纳污能力总量为:化学需氧量1329万t/a,氨氮80万t/a。全国一级水资源现状纳污能力统计结果见表11。

全国单位河长现状纳污能力是:化学需氧量km·a,氨氮万t/km·a。其中,东南诸河区单位河长现状纳污能力居全国之首;西南诸河尽管水资源量丰沛,但由于92%左右的水体被划分为保护区、保留区,致使入河污染物量受到限制,其现状入河量及单位河长现状纳污量均处于全国最低水平。

2、水功能区承载状态分析

水功能区点源入河量和纳污能力对比分析成果表明,6638个水功能区中的2197个存在化学需氧量或氨氮超载,点源负荷超载比例为%。

化学需氧量超载水功能区为1871个,超载比例为%。超载部分水功能区化学需氧量纳污能力为242万吨,入河量为967万吨,亏欠725万吨。其中开发利用区亏欠668万吨,占总亏欠量的%,开发利用区超载比例37%。不超载部分水功能区纳污能力1086万吨,入河量235万吨,盈余851万吨。

氨氮超载水功能区个数为2025个,超载比例%。超载部分水功能区氨氮纳污能力为18万吨,入河量为89万吨,亏欠71万吨,其中开发利用区亏欠66万吨,占%。不超载部分水功能区氨氮纳污能力63万吨,入河量20万吨,盈余43万吨。

化学需氧量超载的水功能区,其化学需氧量纳污能力占总纳污能力的%,承载%的入河量;氨氮超载的水功能区,氨氮纳污能力占总纳污能力的%,承载%的入河量。因此我国地表水体的纳污能力与入河量的空间分异加剧了水环境状况的恶化。

六、地表水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水质趋势分析是水质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通过定性定量结合的分析方法,揭示一定时段内水质变化的规律及地理分布模式。为了解过去近十年的水质变化趋势,选用1993~2000年间的水质数据,对全国大江大河大湖及重要水库的控制站、独流入海河流的出口控制站以及50万人口以上重要城市下游等具有代表性的水质站进行趋势分析。分析项目包括总硬度、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溶解氧、挥发酚和镉等8项。对湖泊、水库水体的分析还要增加总磷、总氮两项;城市下游河段和入海口增加氯化钠一项;内陆河流增加硫酸盐一项。

上述分析结果表明,全国近三分之二测站的地表水质量无明显变化,约四分之一的测站水质趋于恶化,约十分之一的测站水质状况有明显改善,水质状况恶化的测站多于改善的测站,因此全国水资源质量呈下降态势。

从硬度、氯化钠、硫酸盐、氨氮、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总磷、总氮、挥发酚、溶解氧和镉诸水质参数的趋势变化来看,全国地表水水质正在发生如下变化:1.地表水总硬度上升趋势比例为%,远大于下降趋势;氯化钠和硫酸盐的上升百分比分别为%和%,下降百分比为%和%,上升态势明显。表明因水资源开发利用范围和强度的加大,造成水污染加剧,导致我国地表水硬度日趋增高,天然水化学特征正在发生不利变化。2.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和五日生化需氧量的上升百分比均高于下降百分比,平均差值为%,显示出我国以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和五日生化需氧量为特征的有机污染总体仍然未得有效控制,且有加重趋势。

3.作为水体营养状态评价两项重要指标的总磷和总氮,其上升百分比为%,下降百分比为%。

表明我国水库湖泊的营养盐水平呈升高趋势,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

4.挥发酚污染在评价时段内出现明显缓减态势。其下降百分比为%,上升百分比%,下降趋势显着。溶解氧及重金属镉的上升和下降百分比基本持平。

七、中国地表水水质特征

1、我国地表水天然状况良好,大部分地区水体的矿化度能够满足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需求。

2、我国点源污染不断加剧,非点源污染日趋严重,是造成我国地表水资源质量不断恶化的主要原因。

全国工业和城镇废污水年排放量从1949年的20多亿t增加到1980年的239亿t,年增长率为%,到2000年全国工业与城镇生活废污水量增加到747亿t(620亿t)。1980~2000年,全国城镇生活用水由81亿m3增加到325亿m3,年均增长率达%,工业用水量由418亿m3增加到1163亿m3,年均增长率达%,城镇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之和占总用水的比例由%提高到%。与用水量增长趋势一致,城镇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量也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我国废污水排放量的快速增长以及较低的处理率和处理程度对江河湖库的水体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对水资源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程度的加大和范围的扩大,非点源污染的影响日趋严重。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入河量,全国仍以点源为主,但非点源的贡献亦已经上升到40%左右,致使全国地表水水质汛期状况稍差于非汛期,个别区域,如松花江区,汛期水质状况远差于非汛期。

3、我国河流污染以有机污染为主,主要参数为氨氮、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溶解氧和挥发酚。重金属污染重点出现在西南、长江等局部区域。黄淮海平原、辽河平原、太湖水系、珠江三角洲的河流及珠江三角洲上游的南盘江受化学需氧量、高锰

地下水水质分析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4848-9 1、引言 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防止和控制地下水污染、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建设,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是地下水勘查评价、开发利用和监督管理的依据。 2、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2.1、本标准规定了地下水的质量分类、地下水质量监测、评价方法和地下水质量保护 。 2.2、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地下水,不适用于地下热水、矿水、盐卤水。 3、引用标准 GB 5750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4、地下水质量分类及质量分类指标 4.1、地下水质量分类 依据我国地下水水质现状、人体健康基准值及地下水质量保护目标,并参照了生活饮用水、工业、农业用水水质最高要求,将地下水质量划分为五类: Ⅰ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低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 Ⅱ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 Ⅲ类: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 Ⅳ类:以农业和工业用水要求为依据,除适用于农业和部分工业用水外,适当处理后可作生活饮用水 Ⅴ类:不宜饮用,其他用水可根据使用目的选用 4.2、地下水质量分类指标(见表一) 表一地下水质量分类指标 项目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 色(度)≤5 ≤5 ≤15 ≤25 >25 嗅和味无无无无有 浑浊度(度)≤3 ≤3 ≤3 ≤10 >10 肉眼可见物无无无无有 PH 06.5~8.5 5.5~6.5 8.5~9 <5.5,>9 总硬度(以CaCO3计)(mg/l)≤150 ≤300 ≤450 ≤550 >550 溶解性总固体(mg/l)≤300 ≤500 ≤1000 ≤2000 >2000 硫酸盐(mg/l)≤50 ≤150 ≤250 ≤350 >350 氯化物(mg/l)≤50 ≤150 ≤250 ≤350 >350 铁(Fe)(mg/l)≤0.1 ≤0.2 ≤0.3 ≤1.5 >1.5 锰(Mn)(mg/l)≤0.05 ≤0.05 ≤0.1 ≤1.0 >1.0 铜(Cu)(mg/l)≤0.01 ≤0.05 ≤1.0 ≤1.5 >1.5 锌(Zn)(mg/l)≤0.05 ≤0.5 ≤1.0 ≤5.0 >5.0 钼(Mo)(mg/l)≤0.001 ≤0.01 ≤0.1 ≤0.5 >0.5 钴(Co)(mg/l)≤0.005 ≤0.05 ≤0.05 ≤1.0 >1.0 挥发性酚类(以苯酚计)(mg/l)≤0.001 ≤0.001 ≤0.002 ≤0.01 >0.01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mg/l)不得检出≤0.1 ≤0.3 ≤0.3 >0.3

地下水质量标准(GB14848-93)

1 引言 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防止和控制地下水污染,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建设,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是地下水勘查评价、开发利用和监督管理的依据。 2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2.1 本标准规定了地下水的质量分类,地下水质量监测、评价方法和地下水质量保护。 2.2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地下水,不适用于地下热水、矿水、盐卤水。 3 引用标准 GB 5750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4 地下水质量分类及质量分类指标 4.1 地下水质量分类 依据我国地下水水质现状、人体健康基准值及地下水质量保护目标,并参照了生活饮用水、 工业、农业用水水质最高要求,将地下水质量划分为五类。 Ⅰ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低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 Ⅱ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 Ⅲ类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 Ⅳ类以农业和工业用水要求为依据。除适用于农业和部分工业用水外,适当处理后可作生活饮用水。 Ⅴ类不宜饮用,其他用水可根据使用目的选用。

表1 地下水质量分类指标

根据地下水各指标含量特征,分为五类,它是地下水质量评价的基础。以地下水为水 源的各类专门用水,在地下水质量分类管理基础上,可按有关专门用水标准进行管理。 5 地下水水质监测 5.1 各地区应对地下水水质进行定期检测。检验方法,按国家标准GB 5750《生活饮用 水标准检验方法》执行。 5.2 各地地下水监测部门,应在不同质量类别的地下水域设立监测点进行水质监测,监 测频率不得少于每年二次(丰、枯水期)。 5.3 监测项目为: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氰化物、砷、汞、铬(六价)、总硬度、铅、氟、镉、铁、锰、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氯化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代替GB3838-88,GHZB1-1999 2002-04-28发布 2002-06-01实施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3)为首次发布,1988年为第一次修订,1999年第二次修订,本次为第三次修订。本标准自2002年6月1日起实施,《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ZB1-1999)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负责修订。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2年4月26日批准。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解释。 1 范围 1.1本标准按照地表水环境功能分类和保护目标,规定了水环境质量应控制的项目及限值,以及水质评价、水质项目的分析方法和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1.2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地表水水域。具有特定功能的水域,执行相应的专业用水水质标准。 2 引用标准 《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卫生部,2001年)和本标准表4~表6所列分析标准及规范中所含条文在本标准中被引用即构成为本标准条文,与本标准同效。当上述标准和规范被修订时,应使用其最新版本。 3 水域功能和标准分类 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 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Ⅲ类主要适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

地下水调查评价规范

地下水调查评价规范 一、资质内容 根据《资质管理办法》第二条规定,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资质业务范围分以下5项内容。同时,结合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的特点和承担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业务单位的实际情况,分列相应的单项业务范围: (一)水文水资源监测:地表水水量监测、地下水水量监测、水质监测、水文调查、水文测量、水平衡测试、水能勘测。 (二)水文水资源情报预报:水文情报预报、水质预测预报、地下水预测预报。 (三)水文测报系统设计与实施。 (四)水文分析与计算。 (五)水资源调查评价:地表水水资源调查评价、地下水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质评价。 二、资质分级标准 根据《资质管理办法》第五条规定,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资质分为甲、乙两级。具体分级标准如下: (一)甲级 1、单位资历和能力 a、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具有专门从事水文、水资

源调查评价工作的机构,具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和必备的工作条件,内部管理制度健全。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或有专门的项目管理制度。 b、注册资金或开办资金不低于200万元。 c、从事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或相关工作10年以上,是行业的骨干单位。 d、从事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或相关工作的专职技术人员不少于30人,其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技术骨干不少于10人。聘用专职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不得高于技术人员总数的10%,以上人员不得同时在其他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机构从业。 e、熟悉和掌握流域和区域的水文水资源状况,能够独立承担和完成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一个大江大河流域范围的水文水资源监测、水文水资源情报预报、水文测报系统设计与实施、水文分析与计算、水资源调查评价的一个以上单项业务工作。 f、近5年内完成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或相关工作10项以上,其中不少于3项通过省部级或流域机构业务主管部门审查,或者不少于2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参加过相关国家、行业、地方技术标准、规范及定额的编制工作。 2、单项资质要求 ⑴水文水资源监测 ①地表水水量监测 a、技术力量:从事地表水水量监测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25人,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含大专,下同)学历、从事本专业工作

地表水水质和地下水水质评价20 9

XX省水资源综合规划培训教材 地表水水质和地下水水质评价(《细则》第2.7-2.8节) XX省院 年月

目录 2.7 地表水水质 (2) 2.7.1 评价内容 (2) 2.7.2 水化学类型分析 (2) 2.7.3 现状水质评价 (2) 2.7.4 现状底质污染评价 (4) 2.7.5 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4) 2.7.6 水资源分区水质现状评价 (5) 2.7.7 水功能区水质达标分析 (5) 2.7.8 地表水供水水源地水质评价 (6) 2.8 地下水水质 (6) 2.8.1 基本技术要求 (6) 2.8.2 地下水化学分类 (7) 2.8.3 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 (7) 2.8.4 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9) 2.8.5 地下水污染分析 (10) 2.8.6 大型及特大型地下水水源地水质评价 (11) 附录Ⅱ-2 地表水化学类型阿廖金分类法 (12) 附录Ⅱ-3 地表水水质趋势回归分析日历年与十进位年折算方法 (14) 附录Ⅱ-3(增)趋势分析方法 (15) 附录Ⅱ-4 地表水水质综合指数评价方法 (21) 附录Ⅱ-5 地下水化学类型舒卡列夫分类法 (26)

2.7 地表水水质 2.7.1 评价内容 地表水水质是指地表水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特征和性质。地表水水质评价内容包括各水资源分区地表水的水化学类型、现状水质(含污染状况)、水质变化趋势、地表水供水水源地水质以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情况等。要求广泛收集各有关部门的水质监测资料,并注意对其口径与标准的均一化。 2.7.2 水化学类型分析 (1)本次水化学类型分析要求在第一次全省水资源评价相关成果及其他有关工作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补充、分析。选用钾、钠、钙、镁、重碳酸根、氯根、硫酸根、碳酸根等项目,采用阿廖金分类法划分水化学类型,并调查分析总硬度及矿化度。将所选用水质监测站点的监测资料填入附表2-7-1中,并绘制总硬度分布图(附图2-7-1)、矿化度分布图(附图2-7-2)和地表水化学类型图(附图2-7-3)。 (2)总硬度等值线线值为:15mg/L、30mg/L、55mg/L、85mg/L、170mg/L、250mg/L。 (3)矿化度等值线线值为:50mg/L、100mg/L、200mg/L、300mg/L、500mg/L、1000mg/L。 (4)地表水化学类型着色图例为:重碳酸盐类为绿色,硫酸盐类为黄色,氯化物类为蓝色;阳离子分组,Ca组为空白,Na组为横线,Mg组为竖线;水型图例为,Ⅰ型为圆圈,Ⅱ型为圆点,Ⅲ型为十字。 (5)阿廖金分类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及方法见附录Ⅱ-2。 2002年下半年全省断面增加钾、钠、钙、镁、重碳酸根、碳酸根、矿化度7个项目。 2.7.3 现状水质评价 (1)地表水水质现状评价的基准年采用2000年,若2000年资料不全,可进行补测或以2000年前后1~2年的数据代替。 (2)评价范围应为进行了水功能区划的所有江、河、湖、库。 (3)按单站及河长或断面水质类别统计地表水水质现状评价成果,要求按河流、湖泊(水库)分别进行评价。 1)河流水质现状评价

地表水评价方法

一、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根据国家环保部环办[2011]22号文的规定,地表水水质评价指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除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以外的21项指标(pH、DO、高锰酸盐指数COD Mn、BOD5、NH3-N、TP、TN、铜、锌、氟化物、硒、砷、汞、镉、铬(六价)、铅、氰化物、挥发酚、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硫化物)。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作为参考指标单独评价(河流总氮除外)。 湖泊、水库营养状态评价指标为:叶绿素a(chla)、总磷(TP)、总氮(TN)、透明度(SD)和高锰酸盐指数(COD Mn)共5项。 河流断面水质类别评价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即根据评价时段内该断面参评的指标中类别最高的一项来确定。描述断面的水质类别时,使用“符合”或“劣于”等词语。断面水质类别与水质定性评价分级的对应关系见表1。 表1 断面水质定性评价 指标浓度算术平均值,然后按照“断面水质评价”方法评价,并按表1指出每个断面的水质类别和水质状况。 对断面(点位)、河流、湖泊不同时段的水质变化趋势分析,以断面(点位)的水质类别或河流、湖泊水质类别比例的变化为依据,按下述方法评价。

按水质状况等级变化评价: ①当水质状况等级不变时,则评价为无明显变化; ②当水质状况等级发生一级变化时,则评价为有所变化(好转或变差、下 降); ③当水质状况等级发生两级以上(含两级)变化时,则评价为明显变化(好 转或变差、下降、恶化)。 按组合类别比例法评价: 设△G为后时段与前时段Ⅰ~Ⅲ类水质百分点之差:△G=G2-G1,△D为后时段与前时段劣Ⅴ类水质百分点之差:△D=D2-D1; ①当△G-△D>0时,水质变好;当△G-△D<0时,水质变差; ②当│△G-△D│≤10时,则评价为无明显变化; ③当10<│△G-△D│≤20时,则评价有所变化(好转或变差、下降); ④当│△G-△D│>20时,则评价为明显变化(好转或变差、下降、恶化)。 二、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评价项目及标准 按照环境保护总局(环函[2005]47号)《关于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实施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月报的通知》要求执行,地表水水源水质评价标准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评价项目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表1、表2和表3 (1-35项)中的项目。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指城市市区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得的水量中,其地表水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和地下水水质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 Ⅲ类的数量占取水总量的百分比。计算公式: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各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量之和÷各饮用水水源地取水量之和)×100% 三、排污口评价项目及标准 排污口评价指标为《2011年武汉市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工作实施方案》(武环[2010]104号)中规定的各排污口所监测的项目。评价标准根据排污口不同的受纳水体规定:长江、汉江、东湖、汤逊湖、知音湖排污口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府河、墨水湖排污口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标准。

全国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2006

全国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 一、总体成果与进展概述 全国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项目2006年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与成果。 北方各主要平原(盆地)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在经过第一阶段四年工作的基础上,系统地开展了综合研究,完成了各平原(盆地)成果报告的编写和图件的编制及数据库建设,取得重大阶段进展: 基本完成了我国北方八个平原(盆地)大约77万平方公里1/25万区域水文地质修测;完成了八个平原(盆地)地下水系统结构、补径排条件及其变化特征调查,取得了一大批新的地下水动态调查资料和阶段成果; 开展了上述重点区域地下水功能评价试验研究,拓展了地下水评价范畴,更好地体现了地下水调查评价的社会服务功能; 以国际先进的信息化设计理念,建立了统一构架的地下水与环境数据库、流域(含重点区)数值模拟模型,初步形成了八个平原(盆地)地下水与环境动态评价能力; 建立了规范的地下水与环境调查评价技术体系;开展了若干重大专题问题研究,地下水调查评价的科技支撑能力有明显提高; 稳定了一支产学研相结全的骨干水工环队伍。 正在实施的六个地调项目按计划完成了设计的各项实施工作量,年度进展明显。 二、各工作项目进展与成果 1.完成了五个平原(盆地)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成果报告,建立了调查评价空间数据库和初步构建了调查评价的技术支撑体系。 本计划项目所属的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河西走廊(疏勒河)、银川平原、山西六大盆地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项目完成了成果报告的编写,通过了承担单位的初审;建立了野外调查和成果数据库,通过了实施单位组织的预审。 (1)采用钻孔资料收集、补充钻探、物探等手段,查明了平原(盆地)

多级模糊模式识别模型在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多级模糊模式识别模型在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程云,陈森发 东南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南京(211189) E-mail: chengyun0823@https://www.wendangku.net/doc/d48312605.html, 摘 要:介绍多级模糊模式识别的基本方法。应用多级模糊模式识别模型进行地下水水质分类评价,克服了最大隶属度原则所不适用的地方,而且以相对隶属度、隶属函数为基础理论,使隶属度、隶属函数的计算更容易。建立了多级模糊模式识别模型,并应用于哈尔滨城区地下水水质分类评价中,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合理、可行。 关键词: 水质评价;相对隶属度;多级模糊模式识别 中图分类号:N945-TV 1. 引言 埋藏在土壤、岩石的孔隙、裂隙和溶隙中各种不同形式的水统称为地下水[1]。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地下水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同时,由于对地下水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往往会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水质恶化等环境问题,制约了经济的发展[2],因此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需要对地下水质量做出科学可靠的评价。文献[3]提出了基于模糊数学的多级模糊模式识别与特征值方法,已成功运用于环境评价、纺织工程和船舶工程等领域,其结果合理,可行[4,5],本文尝试将该法应用于地下水水质评价。 2.多级模糊模式识别 2.1 指标特征值矩阵 设n 个样本组成的集合X ,有m 个指标特征值表示样本的整体特征,则建立样本集关于模糊概念或模糊子集A 的指标特征值矩阵: n m ij mn n n m m x x x x x x x x x x X ×=?????? ??????=)(212 221212111M L L L M M (1) 式中:ij x 为样本j 指标i 的特征值,m i ,,2,1L =;n j ,,2,1L =。 如样本集依据m 个指标按c 个状态或级别的已知指标标准特征值进行识别,则有指标标准特征值矩阵: c m ih mc c c m m y y y y y y y y y y Y ×=????????????=)(212 221212111M L L L M M (2) 式中:ih y 为状态或级别h 指标i 的标准特征值,m i ,,2,1L =;c h ,,2,1L =。 2.2 指标相对隶属度 根据指标的性质,通常将指标分为递减型与递增型两类:(1)从1级至c 级指标标准特征值减小;(2)从1级至c 级指标标准特征值增加。指标特征值介于1级与c 级标准值之间对A 的相对隶属度按线性变化来确定。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

附件: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 (试 行) 二○一一年三月 —3—

目 录 一、基本规定 (6) (一)评价指标 (6) 1.水质评价指标 (6) 2.营养状态评价指标 (6) (二)数据统计 (6) 1.周、旬、月评价 (6) 2.季度评价 (6) 3.年度评价 (6) 二、评价方法 (7) (一)河流水质评价方法 (7) 1.断面水质评价 (7) 2.河流、流域(水系)水质评价 (7) 3.主要污染指标的确定 (8) (二)湖泊、水库评价方法 (9) 1.水质评价 (9) 2.营养状态评价 (10) (三)全国及区域水质评价 (11) 三、水质变化趋势分析方法 (12) (一)基本要求 (12) (二)不同时段定量比较 (12) —4—

(三)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13) 1.不同时段水质变化趋势评价 (13) 2.多时段的变化趋势评价 (14) 附录一:污染变化趋势的定量分析方法 (15) 附录二:术语和定义 (17) —5—

为客观反映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有关技术规范,制定本办法。本办法主要用于评价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评价按功能区划分的有关要求进行。 一、基本规定 (一)评价指标 1.水质评价指标 地表水水质评价指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除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以外的21项指标。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作为参考指标单独评价(河流总氮除外)。 2.营养状态评价指标 湖泊、水库营养状态评价指标为:叶绿素a(chla)、总磷(TP)、总氮(TN)、透明度(SD)和高锰酸盐指数(COD Mn)共5项。 (二)数据统计 1.周、旬、月评价 可采用一次监测数据评价;有多次监测数据时,应采用多次监测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进行评价。 2.季度评价 一般应采用2次以上(含2次)监测数据的算术平均值进行评价。 3.年度评价 国控断面(点位)每月监测一次,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年度评—6—

地表水水质标准

地表水水质标准

您的位置:首页>>法律法规>>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3838-2002) GB 3838-2002 代替GB 3838-88 GHZB 1-1999 批准日期2002-04-26 实施日期2002-06-01 目次 前言 1 范围 2 引用标准 3 水域功能和标准分类 4 标准值 5 水质评价 6 水质监测 7 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表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制 表2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标准限制 表3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标准限制 表4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分析方法 表5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分析方法 表6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分析方法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防治水污染,保护地表水水质,保障良好的生态系统,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将标准项目分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和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适用于全国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地表水水域;集中式生活引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和特定项目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集中式生活引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区地表水水质特点和环境管理的需要进行选择,集中式生活引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和选择确定的特定项目作为基本项目的补充指标。 本标准项目共计109项,其中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24项,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5项,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80项。 与GHZB 1—1999相比,本标准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中增加了总氮一项指标,删除了基本要求和亚硝酸盐、非离子氨及凯氏氮三项指标,将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铁、锰调整为集中式生活引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修订了pH、溶解氧、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铅、粪大肠菌群等七个项目的标准值,增加了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40项。本标准删除了湖泊水库特定项目标准值。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按本标准对地表水各类水域进行监督管理。 于近海水域相连的地表水河口水域根据水环境功能按本标准相应类别标准值进行管理,近海水功能区水域根据使用功能按《海水水质标准》相应类别标准值进行管理。批准划定的单一渔业水域按《渔业水质标准》进行管理;处理后的城市污水及与城市污水水质相近的工业废水用于农田灌溉用水的水质按《农田灌溉水质标准》进行管理。 《地面水环境标准》(GB 3838—83)为首次发布,1988年为第一次修订,1999年为第二次修订,本次为第三次修订。本标准自2002年6月1日起实施,《地面水环境标准》(GB 3838—83)和《地表水环境标准》(GHZB—1999)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负责修订。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2年4月26日批准。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解释。

地下水有机污染调查与评估

地下水有机污染调查与评估 姓名:王学良学号:110924 专业:自动化成绩; (北京石油化工科学院自动化系,北京102617)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中制造的垃圾也急剧提升,从最原始的灰尘到白色污染的塑料和生活中的废弃物,都是越来越多。在我国主要城市,其中有机污染物的占有率更是越来越多,那么对这些有机物污染的处理问题与技术也是越来越迫在眉睫,在当今社会,对有机污染物的处理技术到底处于何种间断,这是我们这里需要讨论和研究的重点。,采用一些技术进行评价,并对不同方法评价和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同时,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意识,环保意识和参与意识,这样才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的途径。本文主要论述地下水有机污染的状况,和对地下水的有机污染物的影响地下水有机污染物迁移转化的作用和因素、地下水有机污染自然衰减和主动修复技术等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地下水;有机污染;技术评估 一、地下水有机污染的来源与状况 人类在生产实践活动中对有机物的不合理排放及不适当处理,导致其进入地质环境,造成地下水的有机污染。近年来,由于我国城市急剧扩张,导致城市污水排放量的大幅增加,由于管网建设相对滞后、维护保养不及时,管网漏损导致污水外渗,部分进入地下水体;雨污分流不彻底,汛期污水随雨水溢流,造成地下水污染。 部分行业威胁地下水环境安全,2009 年全国5亿多吨生活与工业有机废物未得到有效综合利用或处置,生活有机废气液体渗漏污染地下水事件时有发生;石油化工行业勘探、开采及生产等活动显著影响地下水水质,加油站渗漏污染地下水问题日益显现;部分工业企业通过渗井、渗坑和裂隙排放、倾倒工业废水,造成地下水污染;部分地下水工程设施及活动止水措施不完善,导致地表污水直接污染含水层,以及不同含水层之间交叉污染。 在国内,地表水污染对地下水影响日益加重,特别是在黄河、辽河、海河及太湖等地表水污染较严重地区,因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连通,地下水污染十分严重。部分沿海地区地下水超采,破坏了海岸带含水层中淡水和咸水的平衡,引起了沿海地区地下水的海水入侵。 在国外,据已有调查资料,美国的50个州均有微量有机物的报道,且污染物的种类很多,远远大于无机污染物的种类。1987年美国地下水中已发现了175种有机化合。从统计数据来看,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是地下水中检出率很高的有机污染物。日本东京的地下水中于1974年首次发现有"ICE存在。随后的调查表

某市地下水水质评价

摘要 本文在对本市地下水监测数据的基础上,采用水质综合评价法和水质开发利用功能法评价了地下水污染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地下水污染预防措施与对策,得出主要结论有:地下水评价结果为优良的有1眼井,占监测井数的10%;评价结果为较差的有1眼井,占监测井数的10%;评价结果为极差的共8眼井,占监测井数的80%。符合饮用水标准的井仅占10%,大部分井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地下水污染整体比 较严重,已经不适合作为饮用水水源。主要的污染因子为Hg、NO 3-、NO 2 -和Mn。针对 评价结果,提出来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建议,为遏制地下水污染趋势,改善地下水环境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地下水污染水质评价地下水污染预警污染防治

Abstract Based on the groundwater monitoring data in the city, on the basis of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of water quality and water quality e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function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groundwater pollution, on the basis of groundwater pollution prevention measures and countermeasures are discussed, the main conclusions are: groundwater evaluation result for the fine well in 1 eye, accounting for 10% of the monitoring well number;The evaluation results for the poor have 1 Wells, accounting for 10% of the monitoring well number;The evaluation results for the poor, a total of 8 Wells, accounting for 80% of the monitoring well number.Up to the standard of drinking water well accounted for only 10%, most of the well irrigation water quality standards.Groundwater pollution is more serious whole, is not suitable for drinking water sources.The main pollution factor for Hg, NO3 - and NO2 - and Mn.According to the evaluation results, bring up groundwater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suggested, to curb trend of groundwater pollutio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groundwater environment, provide a reference basis. Keywords: water quality evaluation of the groundwater. pollution early warning .pollution prevention.control of groundwater pollution. 目录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环办[2011]22号)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文件 环办[2011]22号 关于印发《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解放军环境保护局,各派出机构、直属单位: 为客观反映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规范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工作,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有关技术规范,我部制定了《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本办法主要用于评价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评价按功能区划分的有关要求进行。 附件: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 二○一一年三月九日 主题词:环保地表水评价办法通知 抄送:机关各部门。 —3—

附件: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 (试行) —3—

二○一一年三月 目录 一、基本规定 (6) (一)评价指标 (6) 1.水质评价指标 (6) 2.营养状态评价指标 (6) (二)数据统计 (6) 1.周、旬、月评价 (6) 2.季度评价 (6) 3.年度评价 (6) 二、评价方法 (7) (一)河流水质评价方法 (7) 1.断面水质评价 (7) 2.河流、流域(水系)水质评价 (7) 3.主要污染指标的确定 (8) (二)湖泊、水库评价方法 (9) 1.水质评价 (9) 2.营养状态评价 (10) (三)全国及区域水质评价 (11) 三、水质变化趋势分析方法 (12) (一)基本要求 (12) —4—

(二)不同时段定量比较 (12) (三)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13) 1.不同时段水质变化趋势评价 (13) 2.多时段的变化趋势评价 (14) 附录一:污染变化趋势的定量分析方法 (15) 附录二:术语和定义 (17) —5—

地表水水质评价

地表水水质评价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中国地表水水质评价 作者简介:周怀东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环境研究所 为全面了解我国地表水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系统分析水污染程度、污染物种类和数量,我们从污染源评价、地表水化学特征、河流湖库现状水质、水质变化趋势、底质污染、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水功能区水质评价以及供水水质评价等8个方面系统评价和分析了我国地表水资源质量状况。 本次地表水水质评价以水利、环保等部门的大量监测资料为基础,并进行了补充监测,评价收集数据的规模是我国水水质评价中最大的一次。水化学特征分析选用2442个测站。现状水质评价测站数6981个,其中河流现状水质评价测站个数为5952个,湖泊水质评价测站个数为237个,水库水质评价测站为813个。水质变化趋势选用测站846个。底质污染评价对881个断面进行了取样分析。饮用水水源地评价个数1073,其中重点水源地评价个数467,评价有毒有机物水源地个数630。 本次水质评价体现了8个结合:点面源结合、污染成因与污染表征结合、天然与现状结合、水质水量结合、历史(趋势)与现状结合、常规项目与特定项目结合、水资源质量与功能使用结合、水资源分区与行政分区结合。首次明晰了全国点面源贡献率、水功能区达标比例、底质污染状况、有毒有机物污染特征、供水水质合格比例等关系我国地表水资源保护和管理的重要参数。本次评价完成了与先进国家在水质评价方法和内容上的全面接轨,是我国迄今为止最全面、真实地反映全国地表水水质状况的一次评价,对今后中国水资源管理保护及水质评价具有及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示范作用。 一、污染源调查

北京地下水资源和环境调查评价

首都地区地下水资源和环境调查与评价 初步完成成果的编制。通过本次工作,进一步查明了工作区水文地质条件,获得了大量的水文地质资料,对地下水资源和环境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评价,并提出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调蓄的规划方案,建立了反映客观实际的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同时开发了技术含量高、功能全面的空间分析系统(GIS),项目工作圆满完成了项目书规定的各项任务,各项工程质量符合规范及规程要求,达到了预期目标。取得的研究成果为北京奥运建设和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及南水北调工程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对解决首都水资源紧缺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项工作成果具有实用性、公益性和可操作性。现将主要工作成果总结如下: 1)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1)2000年北京市开发利用水资源40.48亿m3,工业、城市生活和农村各项用水共37.48亿m3,地表水输水损失和自来水供水损失共3.00亿m3。 (2)全市2000年共有各类水井5.17万眼,其中地下水源厂开采井537眼,城镇工业生活自备井7290眼,农业井4.39万眼。地下水总开采量为27.08亿m3,地下水开采占全市用水量2/3以上。北京平原区2000年地下水开采量25.51亿m3,不同地区开采强度不同,全市平原区平均开采模数39.08万m3/ km3。城近郊和密怀顺(永定河和潮白河冲洪积扇)地区是北京城市供水水源地,开采较为集中,地下水开采量占全市地下水总开采量的近50%。 (3)首都邻区平原区范围内2000年水资源利用总量为12.2亿m3,其中地下水开采量10.4亿m3,占总用水量85.2%;地表水1.8亿m3,占总用水量14.8%。 2)地下水质量状况 (1)监测结果表明,第四系地下水主要开采层中主要超标指标是总硬度、硝酸盐氮、溶解性总固体;其它超标指标项目还有总铁、锰;个别监测点有检出超标的项目有氨氮、亚硝酸盐氮、硫酸盐、氯化物、高锰酸盐指数、挥发酚类、砷、六价铬、氟化物、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等,呈点状分布。其中检出超标项目较多、含量较高的地区主要在城市中心区、近郊区和房山区的部分地区。 (2)北京市平原区第四系地下水主要开采层水质量优良、良好地区主要分布在海淀区、朝阳区北部、昌平的西部地区、大兴的东南部、通州的东部、顺义东北部以及怀柔、密云、平谷,延庆,面积约4512 km2;第四系地下水主要开采层水质量较差、极差区,北京地区主要分布于城近郊区,以及大兴、房山和顺义、昌平、通州部分地区,面积约2016 km2。首都邻区水质量较差、极差区主要分布 在永定河、潮白河冲洪积平原廊坊各县市、天津、武清的大部分地区,面积3991km2。 3)地下水资源计算与评价 (1)北京市多年平均补给资源量(1980年-2000年)为36.05亿m3,包括平原区地下水补给资源量27.73亿m3,山区地下水补给资源量15.17亿m3,山区与平源的重复计算量,总计6.85亿m3。北京平原区地下水多年平均自然消耗量3.90亿m3。首都邻区平原地下水多年平均补给量:9.94亿m3。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评价

6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6.1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级别 6.1.1 建设项目分类 本项目生产及生活用水全部厂区由2口自备水井(供水能力80m3/h)供给;生产废水酸碱废水(脱硫用水、栈桥冲洗及煤场喷洒)、脱硫废水(中和处理后回用于灰渣加湿)、锅炉排污水(冷却后回用于脱硫工艺用水、灰渣加湿与煤场喷洒)、非经常性废水(锅炉酸洗废水、空气预热器冲洗水等,中和后用于煤场喷洒)不外排,循环冷却水排污水(950.4m3/a)和生活污水(480m3/a)满足《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B级标准的进水水质标准要求后经市政管网排入鱼台绿都水质净化有限公司处理厂集中处理。因此,本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的各个过程中,可能引起地下水流场或地下水水位变化及导致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可能造成地下水水质污染,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 610-2011),本项目属Ⅲ类建设项目。 6.1.2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级别 6.1.2.1、项目工作等级划分依据 本项目(Ⅲ类)工作等级划分依据见表6.1-1。 表6.1-1 本项目(Ⅲ类)工作等级划分依据表

6.1.2.2、项目评价工作等级 本项目(Ⅲ类)评价工作等级见表6.1-2。 表6.1-2 本项目(Ⅲ类)评价工作等级表 综上可知,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 610-2011),本

项目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 6.2 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 6.2.1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 6.2.1.1监测布点 根据评价区内地下水流向,在项目区等处设置3个地下水监测点位。监测布点具体位置见表6.2-1及图6.2-1所示。 表6.2-1 监测布点具体位置表 6.2.1.2 监测项目 pH、总硬度、高锰酸盐指数、氟化物、硫酸盐、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酚、氨氮、氰化物、氯化物、溶解性总固体、砷、汞、六价铬、铅、铁、锰、铜、锌、镍21项。同时测量水温、井深和地下水埋深。 6.2.1.3 监测分析方法 表6.2-2 地下水监测方法一览表

地表水评价

航天与建筑工程学院 城市水资源规划与评价 学号:S310020058 专业: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 学生姓名:李玉莹 任课教师:陆洪宇教授 2011年5月

区域地表水总体水质评价 广义地讲,以液态或固态形式覆盖在地球表面上的自然水体,都属于地表水;狭义的地表水主要包括河流水、湖泊水、冰川水和沼泽水。 水环境质量评价是按照评价目标,选择相应的水质参数、水质标准和评价方法,对水体的质量、利用价值及水的处理要求做出评定。水环境质量评价是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一项基本工作。通过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弄清区域水环境质量变化发展的规律,为区域水环境系统的污染控制规划及制定区域环境系统工程方案提供依据,只有在水环境质量评价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搞好环境区划和环境规划工作。所以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是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的基础,是改善区域水环境质量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对水环境进行质量评价及预测研究,为水环境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是水环境质量评价的目的。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己有多年历史。最初是通过对水的感观认识来评价水质的优劣,如水的色、味、嗅等。然而,随着西方工业的发展以及城市化的影响,工业和城市污水的排放不断增加,使得河流湖泊的污染日趋严重,水质的破坏己经不能简单的根据感观来判断。因此大量的水质评价指标形成,水质的评价标准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 长期以来,环境质量评价一直是环保部门及学者关心的课题,在国外于6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70年代蓬勃发展。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把环境评价以法律形式肯定的国家。纵观环境评价的发展,有由单目标向多目标,由单环境要素向多环境要素,由单纯的自然环境系统向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综合系统,由静态分析向动态分析发展的趋势。 环境质量评价在我国的开展也有30年左右的历史,经过多年的发展,在评价理论、评价方法等方面均有了较大的进展。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各种数学方法的应用,使得环境质量评价更加规范化,评价的整体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1.1国外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进展 20世纪初,世界上一些河流水质日趋恶化,用水安全得不到保证,水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水质评价工作也随着发展起来。1902-1909年,德国柯克维兹和莫松等提出了生物学的水质评价分类方法;1909-1911年,英国根据河流水质情况,提出以化学指标对河流进行污染分类。1965年,R.K.Horton提出了水质评价的质量指数法(QI),以此标志着水质现状评价工作的开始。随后R.M.Brown等于1970年提出了水质现状评价的质量指数法(WQI)N.L.Nemerow在其《河流污染的科学分析》一书中提出内梅罗指数法,并对纽约州的

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一、熟悉描述地下水水文地质条件的基本内容和常用参数 描述地下水水文地质条件的基本内容是: 地下水的分布、埋藏、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水质和水量及其形成地质条件等的总称。 常用参数: 表征地层水文地质特征的数量指标,主要包括渗透系数、释(储)水系数(分给水度和弹性释水系数),其他参数包括导水系数,导压系数(渗透系数和释水系数之比)。 二、掌握地下水水质现状调查与评价的方法 1.评价因子的选择 大气、地面水、土壤中的污染物都有可能进入地下水,因此,地下水中的污染物种类繁多,无机化合物有几十种,有机化合物有上百种。污染源不同,不同地区的土壤成分、结构不同,地质构造不同,地下水污染物种类也不同。但是,在一般情况下,可以把地下水的污染物分为如下几类: 第一类是地下水的一般理化指标:有K+、Na+、Ca+、Mg+、SO42-、CL-、HCO3-、NH4+、NO2-、NO3-、NH4+、pH、矿化度、总硬度、溶解氧、耗氧量等。 第二类是重金属和非金属物质:Hg、Cr、Cd、Pb、As、F、CN等。 第三类为有机有害物:酚、有机氯、有机磷等。 第四类为卫生学指标: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病虫卵、病毒等。 在进行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时,应根据拟建工程排放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地面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和土壤中的主要有害组分,参照上述四类污染指标选择评价因子。 2.评价标准的选择 评价标准是地下水评价的标尺,标尺选得如何,直接关系到评价结论。 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应选择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中的某一类标准作为评价标准。当地下水直接用于某一目的时,也可用这一目的对应的水质标准或水质要求作为评价标准。当把地下水用作生活饮用水时,应该选择《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作为评价标准。当把地下水用作锅炉用水时,应选择锅炉用水水质标准。当把地下水用作冷却水时,应选择冷却水的水质标准。当把地下水用作工业生产用水时,应把国家各工业行业的现行水质标准选为评价标准。 3.地下水监测 地下水污染和大气、地面水、土壤污染密切相关。因此,地下水监测不仅是其自身,还应包括大气降水监测,地面水的监测,污水的监测,土壤的监测。这四种监测资料可向有关环境监测站索取。在没有监测站的地区,或监测资料不全情况下,应在地下水的主要补给区设监测点,进行监测,取得这四种资料。 地下水监测必须通过地下水监测井(孔)或生产井进行。在有生产井的地区优先采用生产井,它能代表实用的地下水水质情况。在没有生产井(或农村水井)的地区应打监测井(孔)。由于打井价格昂贵,在满足监测精度要求的前提下,采样网的密度应尽量小,监测井应具有代表性。监测网的设置应采取点面结合的方法,抓住重点,对整个评价区的情况作适当的控制。监测的对象主要是有害物质排放量大,危害性大的污染源,重污染区,重要的供水水源地。监测井的布点方法,主要根据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扩散形式来确定。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扩散形式按污染途径和水动力条件可分为五类,具体情况如下: a) 渗坑、渗井形成的带状污染,是污染物质在含水层渗透系数大的地区的一种扩散形式。在这类地区,地下水监测点应沿地下水流向采用平行和垂直地下水流向的两种监测断面布点,两监测断面之间距,视污染范围、污染程度而定,监测范围(控制范围)应包括评价的全部地区,即重污染区、轻污染区、污染边缘地区及未污染区,未污染区采样点可布置得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