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结题报告格式及写作方法

结题报告格式及写作方法

结题报告格式及写作方法
结题报告格式及写作方法

结题报告格式及写作方法

结题报告中格式

社会科学课题基本完成以后,需要撰写结题报告。结题报告的写法没有固定的格式,但有大致的框架结构。课题结题报告不同于课题报告。课题报告侧重于研究成果的表述,而结题报告则侧重于回顾过程和评价成果。从应用写作的角度考察,课题结题报告可以分为标题、前言、正文、结尾和附件等5个部分。

一、结题报告的标题:

课题名称和文种——结题报告。

二、结题报告的前言:

简述课题概况,包括课题来源及级别、历时,对课题成果的总体评价及作用意义。

三、结题报告的正文:

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1)课题的一般情况,阐述列题的背景;指明课题目标、研究思路及原则;说明研究历时及阶段,并分析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和特点。

(2)课题的研究成果,简要阐明本课题的基本观点及其逻辑联系;着重揭示本课题的特色和创新之处;强调本课题与实践的关联性,乃至在实践工作中应用的阶段性成果。

(3)课题的评价意见,自我评价——根据国内外、所在地区和同类单位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现状,对本课题的地位给予正确的定位,并揭示本研究成果的作用及前景。

专家评价——综述专家对本课题的意见,并点明典型评语。实践工作者的评价——如果本课题在实践中已有应用端倪,则可给出实践者的反馈意见。

四、结题报告的结尾:

对与本课题相关的问题,指出进一步探索的方向;对本课题的应用推广等问题,表明课题组需作出的努力。结尾的写作应视情而定。

五、结题报告的附件:

列具课题组成员名单;附上课题研究过程中已发表的论文篇目,研究成果已被采纳或开始应用的佐证材料,致谢等其他材料。

上述结题报告,在课题鉴定会结束以后,可根据专家意见作适当的修改。然后经课题组长签署后存档。根据课题级别的高低、研究成果的大小、研究者认识的深浅,结题报告将各具特色,但其总体要求是,反映全貌,突出重点。反映全貌,要求撰写者把握从立项到结题的“全程”轨迹,把握课题预定目标、探索重心和研究成果的“全素”关节,把握研究者、评价者乃至实践者的全员意见。突出重点,既需要突出研究成果的创新特色,更需要突出实践中已有效果的评述和将有效果的预测。

结题报告中常见问题及对策

一、结题报告中常见的问题

1.从研究进度看,有的缺少部分研究、探索过程的叙述性材料。比如外出考察报告(有的写了, 但仅用几十个字写出到某某地方考察就完了) 、基本情况调研报告、验收申请书等。

2.从课题结题总结看, 有的基本情况部分概述不全;有些地方缺少应有的数据及过程; 有的有一定成果,但缺少推广方面的材料。

3.从结题报告看, 主要有3个问题:一是缺少引文或引文附录, 看不出通过研究得出的创新理论以及该理论和支撑实验研究的理论有什么区别或联系; 二是有的课题负责人把学校的常规教学活动作为课题的实验研究成果展示, 给人一种勉强凑材

料的感觉; 三是有的课题负责人把课题立项之前的成果当作课题立项后的实验研究成果。

4.从研究结论看, 大多数结题报告或论文都缺少理论上的升华, 对材料及论文没有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与提炼, 没有理论的提升, 结题报告只见“材料”不见“观点”, 苍白无力说服不了人, 更不具有可操作性, 不能推而广之。

5.从所附资料看, 也有两大问题值得注意: 一是一些所附调查报告或科技小论文撰写不规范; 二是一些研究论文比较粗糙, 不仅行文不太规范, 而且内容也不大充实。

二、撰写结题报告须注意的几点

1.多参阅立项时所引的支撑理论和近年来国内外的有关新信息。

2.仔细阅读课题立项时的研究进度计划, 尽量搜齐各阶段的过程性探索、研究资料。

3.重新审视整个实验研究过程, 尤其是认真审视实验研究论文里的观点。

4.整合所有研究资料, 进行科学的归纳、演绎,尽量提炼出该课题的创新观点, 而不是罗列“你有我有全都有”的普遍观点。

参考样文

《微课设计、制作及使用案例研究》

结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与价值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领域也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发生着变化。尤其是手机、电脑在全社会的普及与运用,更是让教学形式的改革势在必行。传统的教学形式已越来越无法满足当代教育对教学的需要,学生的生活也越来越离不开手机、电脑,如何有效的将学生的学习与日常所需的手机、电脑结合起来,让现代技术真正为教育所用成为全社会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课题。

…………

二、研究的目标与内容设计

(一)研究目标

作为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我们决定从微课设计、制作及使用案例展开研究。期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达到如下目标:

1.通过研究,探索出微课的价值和必要性。

2.以优秀教师为案例,探索出微课设计与使用的基本方法。

3.通过研究,探索出适合微课设计与使用的有效评价方式。

4.通过研究,探索出提高微课设计与使用效果的学校保障机制。

(二)研究内容

1.微课使用的必要性研究。

在研究中计划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是微课的使用依据。计划通过研究微课的特点和使用范围、研读课程标准了解微课使用的依据,进而研究出微课使用的范围和时机。

二是学生对微课的适应情况研究,计划采取调查、访谈和课堂观察,对比常规课堂的学习情况,研究微课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影响以及制约因素,为后续的微课使用和调整提供依据。

三是微课的基本形态研究。根据课程标准以及学生微课的适应情况,计划采取调查、文献研究以及访谈等方式,研究出有效使用微课的内容和基本形式。

2.微课的使用方式研究。

一是微课设计与制作方式的研究。通过组织培训,购买软件与电脑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掌握微课设计与制作的技术,为微课使用与推广提供保证。

二是微课类型与适用范围的研究。根据微课分类与具体课型进行分配,通过学生的学习与达标检测情况,研究不同类型微课的适用范围,为微课的后续研究提供依据。

三是微课使用时间的研究。选择课上、课上和放学后的晚上分别让学生观看微课,通过座谈、调查以及测验等方式研究不同时间学生学习效率情况,确定微课的学习时间。

3.微课使用的评价方式研究。

一是教师评价,即教师在微课使用过程中的表现评价。通过观看微课视频、教师对微课态度对教师进行评价。教师评价不仅包括微课使用教师的自我评价,也包括其他教师的评价。

二是学生评价,即学生在微课使用过程中的表现评价。通过座谈、观后检测等手段,了解学生对微课的兴趣度,对学生在微课使用情况进行分析评价。

三是质量评价,即教师通过使用微课组织教学所获得的教学质量评价。对比常规教学与微课教学的教学质量,通过相同题目进行检测,检验微课使用的效果。

(4)微课使用的保障机制研究。

具体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是微课来源的研究。计划通过网络搜集与教师自主设计、制作两种方式进行。网络搜集需要到正规网站注册账号,向学校申请经费下载优秀微课案例。教师自主设计需要组织教师培训,掌握PPT的制作以及录屏软件的使用,为微课的使用提供依据。

二是学生观看微课载体的研究。观看微课需要电脑或手机,计划通过调查和访谈等形式,了解学生群体中电脑、手机使用情况,研究出微课使用的普及情况。

三是学校提供教师设计、制作微课所需的软、硬件条件。计划通过组织专家培训教师微课设计、制作与使用,提高教师的微课创作与使用技能,通过学校组织微课技能大赛展示教师设计能力,为微课的使用做好技术保障。

三、研究过程、方法、阶段性成果

(一)研究过程

1.课题准备阶段(2016年3月——2016年4月)

(1)组建课题组,制定课题研究的过程性细则,明确各阶段、各成员的研究内容和要求,掌握相关研究方法。

(2)进行调查,问卷调查教师及学生对于微课的认识及学生中手机、电脑的使用情况,对于传统授课及录像课例有什么看法等,确定研究方案。

(3)针对课题提出可操作的对策研究,并组建网上QQ群,进行网络交流。

2.课题实施阶段(2016年4月——2017年7月)

(1)对前面回收到问卷进行数据分析,了解教师对微课的认识情况,写出调查报告,论文形式呈现,**负责。

(2)针对前面调查的结果,结合微课发展,针对教师开展微课制作、使用等方面的专题培训,**负责。

(3)在实践中对微课的选择使用的环节进行研究,探索适合学生的微课案例。结合前面的研究,开始进行微课制作,在设计制作过程中发现不同微课在

不同学科教学活动的共通和不同之处:在此过程中,不定期开展微课讨论交流会,交流各自关于微课的思考。

(4)对教师进行教育技术培训,尤其是录屏软件和视频处理软件使用的培训,解决教师们实现微课设计过程中遇到的技术困难,**负责。

(5)组织教师积极参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微课比赛,希望能够在教师中间培养一批微课设计制作高手,以及创作一批优秀的微课作品,全体参与。

3.课题总结阶段(2017年10月——2017年11月)

对课题研究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归类、比较,总结老师们在微课设计、制作、使用中遇到的问题,分析原因,汇编课题研究资料,撰写总结报告,举行课题结题报告会。

(二)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实施研究活动时,采用“预设方案→实施方案→回顾反思→调整方案→再实施→再反思→进一步调整”的研究方法,及时总结经验,调整、完善方案,逐步探究出有效的微课探究案例。

2.调查法

(1)通过对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学生群体中手机、电脑使用情况,分析微课在学生中的普及可能性;调查学生对微课学习的反映情况,根据学生兴趣度调整课题发展方向。

(2)通过对教师进行调查,了解教师对微课制作及使用的兴趣度,分析教师对微课制作的熟练程度,根据调查结果开展微课制作与使用培训。

3.文献研究法

通过《微课开发与制作技术》、《新建构主义:网络时代的学习理论》、《泛在学习环境中的学习资源设计与共享——“学习元”的理念与结构》、《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自主学习型高效课堂建设研究与实践》等相关文献的研究,为此课题奠定理论基础;同时,了解同类课题研究的现状,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借鉴,为创新性研究奠定基础。

4.案例研究法:课题研究中通过制作、使用以初中数学、地理、思想品德等学科微课进行研究。

5.经验总结法:在研究过程中,及时对各阶段进行小结,撰写经验总结,为课题研究积累材料。

(三)阶段成果

具体表现在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

1.微课相关理论方面

对《微课设计、制作及使用案例研究》及有关课堂教学等方面的理论有了深刻的认识,为后期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理论成果如下:

(1)本课题的研究可以在全校普及微课概念,让教师们充分了解微课资源库建设的发展与走向。

(2)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促进一线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一方面可以提高教师制作课件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大大提高教师使用录屏软件和剪辑视频的能力。促成大部分教师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制作、使用微课。

(3)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丰富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鉴于微课的特点,适合我校学生自学,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保持,符合人的注意力集中规律。

2.初步掌握和了解临沂褚墩中学学生课堂使用微课及其效果

(1)问卷调查

①根据第一题你以前接触过“微课”吗?受调查学生没有以任何形式接触过微课;据了解本校老师仅有三分之一通过各类培训了解过微课,没有人使用微课优化教学;

②据二至四题可看出学生普遍喜欢老师应用“微课”进行课堂教学,认为会获得比书中更大的收获达到98%;91%学生认为“微课”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③第六题反映出学生愿意尝试课外利用微课学习,占受调查的98%以上,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开展研究;

④从七至九题调查数据来看,学生对微课教学形式有兴趣,并希望可以拓展更多知识,多进行难点讲解和学法指导;

⑤第十题学生提出许多建议有效的观点认为:多一些视频动画和图片,这样吸引人;多补充资料有利于拓展视野等。

(2)座谈情况

根据和受访的对比班级学生交谈了解:①运用微课教学的班级学生发言积极,认为课堂有趣,和传统课堂相比收获大,而其他班级学生则急于了解微课;

②学生对于利用微课突破知识点有期待;③希望其他课堂能使用微课,并表示想拷贝观看!

(3)作业情况分析

①利用微课教学的班级,学生作业普遍观点明确,正确率90%以上,体现出对知识点理解透彻,分析问题思路清晰,结论精炼;相反,其他学生多照课本抄写,由于课堂老师讲解瞬息而过,不能重复,加之注意力不强,对一些问题理解模糊难以正确作答;

②从第二题作业回答情况可以看出利用微课教学的班级,学生阅读分析资料能力增强,对应准确,观点明了正确率高。

3.评***老师微课教学

***老师本节微课教学的优点:……。

缺点:……!

四、研究的结论

(一)初步建构了微课设计、制作及使用案例研究的基本理论

……,在学习与借鉴国内外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经过微课教学效果的调查、统计、分析、思考,并最终形成符合时代特征的微课设计、制作及使用案例研究理论。

1.界定了核心概念

“微型视频网络课程”简称为“微课”,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的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 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 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课程资源(关中客,2011:14) 。

……

2.进行了微课设计、制作及使用案例研究的意义与价值探索

……。

(二)微课设计、制作及使用效果调查与分析

2016年4月12、13日,课题组就《微课设计、制作及使用案例研究》的课题研究进行讨论,为了能够更好的了解学生现状和课堂使用微课效果,在研究时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倾听学生的心声,然后根据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展开研究,优化课堂教学。

1.调查目的

了解学生对微课教学模式的看法和课堂使用微课效果,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学习能力。

2.调查方法

本调查分三种调查方法,一是对使用微课教学的七年级1、2班和八年级1、2班进行问卷调查和座谈;二是对是七年级3、4班和八年级3、4班进行座谈;三是对全体学生的课后有针对性的作业分析。

3.调查对象及范围

学校七、八年级学生均在调查范围之内,随机抽取调查对象,问卷:七八年级学生各50人;座谈:七八年级学生各20人;作业抽样:每班15人。

4.调查数据、作业检查分析及结果归纳

(1)问卷调查(调查问题见问卷)

分析结论:

①……

②……

③……;

④……;

⑤……。

(2)座谈情况

根据和受访的对比班级学生交谈了解:①运用微课教学的班级学生发言积极,认为课堂有趣,和传统课堂相比收获大,而其他班级学生则急于了解微课;②学生对于利用微课突破知识点有期待;③希望其他课堂能使用微课,并表示想拷贝观看!

(3)作业情况分析

①利用微课教学的班级,学生作业普遍观点明确,正确率90%以上,体现出对知识点理解透彻,分析问题思路清晰,结论精炼;相反,其他学生多照课本抄写,由于课堂老师讲解瞬息而过,不能重复,加之注意力不强,对一些问题理解模糊难以正确作答;

②从第二题作业回答情况可以看出利用微课教学的班级,学生阅读分析资料能力增强,对应准确,观点明了正确率高。

(三)微课设计、制作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微课从提出概念到现在,虽然各地都在积极地筹备与建设,但有价值的学术成果相当少,无论是微课的理论基础还是实践经验总结都极度缺乏,问题主要如下:

1.重视度、认知度低,没有有效推广

……

2.制作水平、应用水平低

……

3.评价机制不健全

……

五、反思与展望

(一)微课设计、制作及使用的理论与实践有待进一步完善与深化

加强微课建设的相关理论研究极为重要,尤其是微课建设标准的制定、微课有……。

(二)提高微课设计的针对性与应用性

微课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微课的应用:是为谁服务的?适合哪种类型学生学习?……。

(三)建立科学的微课评价标准

微课的形式可以多样,但还是需要有一个统一的基础性的标准来约束,使微课制作更加规范化、系统化。微课建设及其应用同样需要一套完整的规范和体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