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近代三次教育改革述论

中国近代三次教育改革述论

中国近代三次教育改革述论
中国近代三次教育改革述论

第27卷第6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11月 Vol. 27 No.6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Nov. 2005

──────────

收稿日期:2005-06-26 作者简介:李璐(1981-),女,河北邯郸人,浙江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 - 96 -

中国近代三次教育改革述论

李 璐

(浙江大学 历史系,浙江 杭州 310028)

摘 要:在中国近代史上,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至清末新政,都不同程度地对教育进行了改革。这三次教育改革,内容不断丰富,体系渐趋完善,并对当时社会产生积极影响。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终于完成由封建教育向近代教育的转轨。

关键词:教育改革;近代教育;封建教育

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5)06-0096-04

19世纪60年代初期,既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天朝上国”再一次被“夷人”所打败,惨痛的教训使得一些封建官吏和士大夫们感到了学习西方、研究西方的迫切需要,以求得正确的对策。于是晚清政府进行了第一次改革——洋务运动,这其中洋务教育也随之兴起。其内容主要包括创办以培养近代人才为目的的各类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出国留学。

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堂包括外国语学堂、军事学堂和科学技术学堂。对于兴办新式学堂的初衷,清政府说得很明白“自五口通商,英法联军入京后,朝廷鉴于外交挫衄,非兴学不足以图强。先是交涉重任,率假手无识牟利之通事,往往以小嫌酿大衅,至是始悟通事之不可恃。又震于列强之船坚炮利,急须养成翻译与制造船械及海陆军之人才。”[1](P23)可以看出其目的:(1)为了应付频繁的对外交涉的需要,认识到了培养本国自己的翻译人才和外交人才的重要性;(2)有感于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要培养自己的军事人才及与军事相关的“制造船械”的军事技术人才。在这里,洋务派已清楚地认识到了兴办新式学堂,改革传统的教育方式、教学内容与国家强盛之间的必然联系;认识到了“兴学”在中国近代这个特殊环境中所具有的以往历朝历代所不可比拟的重要作用。而且,这时期的“兴学”已不再囿于传统的四书五经的范围内,不再是像以往朝代那样回归到先贤圣哲的教导之中去寻找兴国安邦的途径,而是在传统的教育体制之外,另设一批以往所没有出现过的新式学堂。学习英、法、俄、德等语言文字,学习天文、算学、代数、几何、化学等自然科学,学习航海、制炮、行军布阵等现代化的军事技术及电报、矿务、医学等实用技术知识。并且这些学堂的创立及课程的设置,都是从军事方面考虑,为军事服务的:“如

舆图、算法、步天、测海、造船、制器等事,无一不与用兵相表里。”[1](P112)这种情况自然源于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对于西方“船坚炮利”的直观认识及应对。在当时情况下,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洋务派急于寻找一种能立竿见影的图强、御侮的方法。但由于本身的局限性,洋务派来不及更不可能深刻思考隐藏在这些现象之下的本质内容。因此“强兵”自然成为洋务运动赤裸裸的目标。不论洋务派开设工厂,设立电报,开办医院,都是围绕这一主题。李鸿章在《请设南北电报片》中明确表示:“用兵之道,必以神速为贵,……而数万里海洋,欲通军信,则又有电报之法。……是电报实为防务必需之物。”[1](P101-102)洋务教育作为可以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在具体实施上,自然无一不与其相联系。即使派遣学生出国留学,也是希望他们能“学习军政、船政、步算、制造诸学,约计十余年,业成而归,使西人擅长之技,中国皆能谙悉,然后可以渐图自强。”[1](P112)

同时洋务教育作为一场以往所没有出现过的新式教育改革,又是处于近代化的大背景之下,它不可避免地会冲击、动摇传统的科举取仕的教育考试制度。在1866年奕訢提出京师同文馆增设天文算学馆,规定“招取满汉举人及恩、拔、岁、副、优贡,……年在二十以外者,……并准令前项正途出身五品以下满汉京外各官……愿入馆学习者,……一体与

考。”

[1](P182)

原来读儒家经典的科举人员入洋务学堂学习西方科学知识,接受洋教习的传授,这就动摇了传统教育的思想观念。在1887年,江南御使陈琇莹上奏建议将数学科列为科举考试科目,明习算学人员可以量予科甲出身。清政府采纳了这一建议,第一次将“西学”与“中学”同考。这又冲击了科举取仕的唯一性。

作为中国近代新式教育开端的洋务教育,从它诞生的第

李 璐:中国近代三次教育改革述论

- 97 -

一天起,就带有种种缺陷:教育内容与洋务运动仅仅停留在器物、技术层面相对应,只局限于一才一艺的语言、技术方面;在教育体系上,学堂的设置也只是督抚大员根据需要而临时奏请设立,缺乏系统性,更没有统一、全面的规划;就连它的出现,也并不源于主动与自觉的改革,是近代化的活动驱动了教育的发展。今天,后人通过研究尽可以指责洋务运动及洋务教育的措施是只布新而不除旧,可以指责在教育改革上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从当时的条件来看,面临着西方侵略所造成的民族危机的巨大压力;背负着振兴、图强的沉重的历史使命;身处于儒家教育一统天下的局面中,中国人中只有极少数知道西学、西艺为何物的环境中,能在当时为数不少的人仍坚信“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的氛围里,能顶住重重压力,开办了新式学堂,聘请外国人当教习,去学习西方的语言文字及一直被嗤之以鼻的“奇巧淫技”;并首次以政府名义派遣留学生,从而拉开了近代留学教育的帷幕。这无论是对传统的教育内容还是教育观念都是一个重大突破:它在中国传统的教育体制中撕开了一道口子,让“西学”得以正大光明地进入,并在不自觉中播下了新式教育的种子。

而这颗小小的种子在当时所收获的,不仅仅是培养了中国近代第一批翻译人才、外交人才、科技人才、军事人才;更是随着“西学”“西艺”的传入,西方资本主义先进的思想文化也不可避免地随之涌入,最终不但是促进了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更是推动了现代化的进程。

由洋务运动发轫的中国近代新式教育到了戊戌变法时期又有了新的发展。戊戌时期的教育在近代教育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作用,并由于有新的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参与、领导,而更具有新的特点。

甲午战后,中国面临着豆分瓜剖的危机。维新派把教育提高到了挽救民族危亡的高度,他们认为中国积贫积弱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没有良好的教育。为了变法,必须先改革教育。康有为在探究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强盛的原因后就认为“泰西之所以富强,不在炮械军器,而在穷理劝学”。[2](P148)梁启超也多次指出“中国之大患,在教育不兴,人才不足”。[2](P21)因此,他们主张“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急于教育”。[2](P9)在教育内容上,维新派从发展资本主义的需要出发,主张建立有关工商、矿务、农桑、医学、声光化电等多项内容的专业学堂。在学制建构上,维新派也积极提出自己的设想,康有为在《请开学校折》中,曾建议“远法德国,近采日本,以定学制”。[3]还提出了一个包括8年小学、2年中学、4年大学,并对各级学校有着具体培养目标的蓝图。同时,他们还十分重视像师范教育、女子教育之类的旁系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对女子教育的重视,无论是在中国教育史上,还是在中国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的历史上,

都有十分积极的意义。维新派从男女平权的基本政治观点出发,认为妇女同样应当享受教育的权利。从郑观应的《女教》,到梁启超的《论女学》,再到严复的《论沪上创兴女堂》,都积极提倡女学。正是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在1897年,梁启超与经元善等人在上海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女子特设学校——经正女学,在中国近代女子教育发展史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因此,维新派的教育思想在内容上具有全面性;在教育体制上更具系统性;在教育主体上,突破了洋务运动时期对新式人才的培养仅着眼于“科举正途人员”的局限,主张“开民智,育新民”,认为从事农、工、商等各业各阶层的国民及妇女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具有教育主体上的广泛性和普及性。可以说维新派的教育宗旨较之洋务派有了明显的进步:洋务派有感于西方的船坚炮利,于是奋然抗争,办学以采西学、制洋器。而维新派则从中西悬殊的对比中,看到了人的重要性,看到了教育对于国民素质提高的重要性;还在更深的层面上思考着教育改革的问题。

在百日维新期间,由于社会条件的限制,他们关于教育改革的种种美好设想只能部分得以实现。在这期间,主要的教育改革措施有:将书院改为学堂;废八股,改试策论;建立各种专业学堂和实业学堂;成立京师大学堂。

这些措施,比起维新派的教育思想来,仍有一定的差距。但与洋务教育改革相比,显然更加深入地触动了传统教育。最为明显的是对科举考试内容的改革:在1898年6月23日光绪帝下达谕旨“著自下科为始,乡会试及生童岁科各试,向用《四书》文者,一律改试策论”。[4](P82)其后又在科举考试中设立经济特科,增添了考中国历史、政治、时务的内容。这无疑是对科举制度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大手术;不仅冲击了传统的科举取仕的制度,更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在1898年8月6日《申报》上发表的评论中就写道:“一时缙绅士庶,田夫市侩,以及识字妇女,学语小儿,莫不交口而訾曰:八股无用,八股无用。”[4](P101)既然代表科举制度最本质的内容已被人们所否定,那离科举制度被彻底摒弃的年代还远吗?而科举制度对封建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又具有重要的维系作用,当科举制已一步步走向灭亡,难道它所支撑的社会还会一成不变吗?

关于将书院改为学堂,并改革传统的教育方式、教学内容,在维新变法之前,早有一些有识之士进行了这方面的实践。而在百日维新期间这项教育措施的颁布,则代表了最高层对这种行为的肯定与鼓励。并以政府权威的力量,自上而下地推行,更是推广了西学的普及,促进了各种专门实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而且还提出“以省会之大书院为高等学,郡

城之书院为中等学,州县之书院为小学”,

[1](P422)

其中已经略显近代学制建构之端倪。

在这期间所设立的新式学堂,已经超出了洋务运动期间

第27卷第6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

- 98 -

只限于外国语、军事、科技学堂的范围,涉及到了矿务、铁路、农务、工学、商学、茶务、蚕桑、医学、翻译等诸多方面,体现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各种专门人才的需要。这些学堂为以后各种专业性实业技术学校的创办,为各种专门人才的培养,积累了办学经验,奠定了中国近代实业技术教育的基础。而京师大学堂的建立,更是中国近代最早的一所综合性大学,为以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奠基作用。

可以说,戊戌维新运动既是一次惊世骇俗的政治改革运动,又是一次振聋发聩的教育改革运动。据不完全统计,戊戌年康有为自上和代人草拟的68件奏折中,涉及教育改革的就有21件,占30%强。如果说洋务教育只是“布新而不除旧”的话,这时期的教育改革则是除旧布新同时进行。并且,不同于上一时期办理洋务教育的真正实行者只是各地督抚大员的情况,这些措施均是由当时中国最高统治者光绪帝以最高命令上谕的形式颁布推行,具有比以往更高的权威性,从而也就具有了更广泛、更为深刻的社会影响力。它使得在很短的时间内,有那么多的人关心西学、关心学校,以至出现了“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2](P156)的前所未有的热烈景象。使得“西学”的影响在社会上日益增强,新式教育比以往更加深入人心。传统教育更进一步受到人们的怀疑与否定。从而为新式教育向更深更广方面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随着戊戌变法的失败,其教育改革措施也大都被废止,除了京师大学堂被改头换面地保存了下来。到了此刻,历史发展的长河,似乎被一道看似坚固的堤坝所暂时拦截,可是当顽固的堤坝一旦破裂,水势必将更加不可阻挡。

当历史的车轮滑过1901年,戊戌变法被镇压的短短三年后,经历了“庚子国变”的清政府又一次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即使仅仅从维护自身的统治出发,也不得不开始了晚清第三次新政,史称清末新政。虽然在颁布的上谕中依然强调

“不易者三纲五常”“可变者令甲令乙”

[4](P116)

,但笼罩在“创钜痛深”中的清政府也同样认识到“至近之学西法者,语言文字制造器械而已,此西艺之皮毛而非西政之本原也”,[4](P116)认识到“为政之道,首在得人,况值时局艰危,尤应破格求

才,以资治理”,[4](P120)

认识到了人才对于国家兴亡的重要性。

因此,这次新政的教育改革措施,不仅包括曾被清政府极力否定的戊戌变法时期曾施行过的,更有一些是维新派尚未来得及实施以及由于种种原因还不敢实行的措施。

这次教育改革措施,包括继续将各地书院改为大中小学堂,“人才为政事之本,作育人才,端在修明学术……除京师已设大学堂,应行切实整顿外,著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均改设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均改设中学堂,各州县均改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4](P453-454)对于留学,政府则鼓励学生出国留学,并对归国留学生予以任用,还颁发了一系列章程如《鼓励游学毕业生章程》《奏定考验学生章程》等予以规范。并且最终废除了科举制度“著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5]终结了封建教育制度,取而代之的是《奏定学堂章程》及“癸卯学制”的确立,建立了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并包括师范教育、实业教育、女子教育在内的完整的教育体系,使得近代教育制度在形式上得以正式确立。尤其是在女子教育方面,清政府颁行了《奏定女子小学堂章程》和《奏定女子师范学堂章程》,使女子教育正式纳入法制的轨道,促进了清末女子教育的发展。在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上,在中央设立了学部,各省设提学使司,府州县设劝学所,改变了中国传统的中央教育行政机关依附于礼部的状况,确立了由中央到地方较为完整的新教育行政管理体系,为新式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在1906年,清政府还颁布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政府法令形式明定的教育宗旨“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虽然这一教育宗旨仍没有跳出“中体西用”的圈子,且仍是清政府为维护统治而统一思想,培养对其忠实有用的人才的措施;但从其具体内容上看提倡“尚公”目的是从道德上训导国民,“务使人人能视人犹己,爱国如家”[1](P566);“尚武”目的是从信仰和军力上锤炼国民,使之树立为国家“咸知捐一生赴万死”的信念,并提出人人“有当兵之义务”[1](P567);“尚实”目的是从生计上训练国民,使“人人有可农可工可商人才,斯下益民生,上俾国计,此尤富强之要图”,并认为是“教育中最有实益者”[1](P568)。这其中已含有将教育的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兴衰、国民素质的提高相联系的意味,进一步折射出了时代的精神;而且颁布教育宗旨这一举措本身就体现了国家力量在推动国民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这一宗旨的颁行,对于各级各类学堂的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无疑具有导向作用。

清末新政中的教育改革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从未有过的广泛而系统的改革,不管是清政府自愿还是为时代潮流、社会要求所驱使,最终终结了封建教育制度,完成了由封建教育向近代教育的转轨。新政中的改革措施不仅留下了许多有形的成果,这些成果大多被继起的民国所接受,为中国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根基。而且,还产生许多无形的成果,如推动了社会观念形态的更新,使得近代文化和思想在逐渐扩大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接受先进思想的知识分子群体日益壮大,为推翻清王朝埋下了伏笔。这些人在民国成立后,在各行各业为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做出了贡献。

综观清朝这三次教育改革,每一次都是在国际国内形势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清政府为维护自身统治而不得不为之的情形下进行的。虽然在主观动机上仍有其狭隘性,改革措施也囿于清政府本身而有局限性;但或多或少的适应了近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并且教育自身的规律、特点也决定了它一旦开始运行,必然会冲破预先

李 璐:中国近代三次教育改革述论

设定的轨道,引领整个社会向前发展进步。清政府从维护其统治的目的出发,最终却走上了埋葬自己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2] 中国史学会.戊戌变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3] 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150.

[4] 朱有献.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5] 朱有献.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113.

Review of Three Educational Reforms in Chinese Modern History

LI Lu

(History Department, Zhejiang University, Zhejiang Hangzhou 310028, China)

Abstract:In Chinese modern history, traditional feudal education became less and less adaptable to social development as national crises worsened. Education was improved to a different extent as a result of Westernization Movement, the Reform Movement of 1898 and the New Deal in the end of Qing Dynasty. These three reforms increasingly enriched the content of education as well as perfecting its system, in which case they had a great impact on traditional education and a positive influence on current society. Until the New Deal in the end of Qing Dynasty, the transition from feudal education to modern education was accomplished.

Key words: educational reform; modern education; feudal education

责任编辑、校对:马桂秋

(上接第73页)

[5] 翁贝托·梅洛蒂.马克思与第三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6] 罗荣渠.论一元多线历史发展观[J].历史研究,1989,(1).

[7] 冯钢.关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现代化范式”[J].天津社会科学,2000,(5).

[8] 董正华.从历史发展多线性到史学范式多样化——围绕“以一元多线论为基础的现代化范式”的讨论[J].史学月刊,2004,(5).

[9] 吴英.关于现代化的含义、模式和规律——对《现代化新论》几个理论观点的评析[J].天津师大学报,2001,(5).

[10] 孙厚生.“制度化”及其在历史过程中的意义——非线性历史发展观散论[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1).

[1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31-32.

The Study of Modernization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Concept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SUN Hou-sheng

(Historiography Research Institute,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Hebei Tangshan 063000, China)

Abstract: The study of Modernization evolved from the study of the origin of European capitalism in 19th century. Along with various perio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ization, there came theories of Classical Modernization, Subsequent Modernization and Post-Modernization. The theories of the Modernization not only reflect people’s different perspectives on the history, reality and practice of Modernization, but also the continuous transformation of the concept of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This study will contribute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s and the reform in the study of world history.

Key words: modernization; the theory of modernization; the concept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责任编辑、校对:马桂秋

- 99 -

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历程及其启示

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历程及其启示 中国近代史初期,面对西方文化的侵入,最早的有识之士曾提出“睁眼看世界”、“师夷制夷”的主张。“师夷”就是学习西方先进文明,意味着发展教育,提高国人的素质。由于那时人们的思想守旧,“师夷”的主张未能得到呼应,中国人以固有的思维和习惯度过了近代初期的20年。 19世纪60年代初,经历了太平天国起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大动荡,清政府中的改革派开始兴办洋务,中国近代化正式起步。洋务运动是从发展军事工业开始的,但发展新教育也提上日程———这是个良好的开端。1862年,近代第一所新式学校京师同文馆诞生,它被视为中国近代教育的起点。当时顽固势力对此表示不满和反对,但洋务派顶着压力把教育改革继续向前推进,先后创办了外语学堂、船政学堂、矿务学堂、机械学堂、电报学堂、武备学堂等新式学校,还向国外派遣了留学生,使近代教育第一次出现较大发展,培养了一些人才,一定程度上转变了社会风气。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开端。近代新教育的发展对此有促进作用。 近代教育第二次较大发展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甲午中日战争后,面对民族危机的严峻形势,社会各界有识之士表达了发展教育、民族自强、与列强抗争的强烈愿望。维新派有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封建官员有张之洞、盛宣怀、李端、陈宝箴、袁世凯,其他人士有张元济、汪康年等。由于维新派的共识,近代教育又出现较大发展:1895年,王文韶、盛宣怀在天津创办西学学堂,这是近代官办的第一所学堂,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的大事件。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1898年戊戌变法中,光绪皇帝批准设立京师大学堂,同时颁布了一系列文化教育改革措施,促进了社会风气的变化。可惜戊戌变法在顽固派的反对下夭折了,几乎所有的新政都被废止。然而,京师大学堂却例外被保留。 20世纪初,清政府不得不正视现实,加大各方面改革的力度,其中也包括教育改革。此后几年中,除京师大学堂重新正式开办外,许多省相继建立了大学堂,这是中国开办大学最多、最快的时期。此外还有几件很有影响的举措:1902年,清政府制定《钦定学堂章程》。1903年,又制定并正式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次制定国家教育体系。1905年9月,在袁世凯、张之洞等人联名奏请下,清政府终于下令废除科举制,产生了积极影响。1905年12月,清政府中央设立学部,作为最高教育行政机构,同时各省设提学使司,各府厅州县设劝学所,以便加强对教育发展的协调与管理。清政府这一时期的教育改革是与其政治上“筹备立宪”的改革同时进行的,这也可以说是清王朝“最后的改革”。没过多久,辛亥革命爆发,封建制度寿终正寝。但客观地说,清政府的教育改革是有积极意义的。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在中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件。然而以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为代表的旧官僚却玩弄阴谋窃取了革命的成果,使中国陷入军阀割据、专制的局面。1915年9月,新文化运动开始了。 新文化运动作为广泛的、深刻的思想文化运动,极大的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对中国社会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由于这一点,人们更加坚定了对教育发展重要作用的认识。鲁迅以改造“国民性”为重要使命,张伯苓、陈嘉庚创办了多所名校,蔡元培将民主和科学精神植入北大,陶行知积极探索发展平民教育、乡村教育。除此之外,政治集团的领导人也特别注重发展教育。1924年,国共合作,进行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为了培养革命人才,孙中山在广州创办了黄埔军校。 从上述近代教育发展的历程不难看到:教育的发展进步始终与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相关联,并为社会变革做出了重要作用。 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提高了人的素质,这就为中国走向近代化打下一定的基础,促进了社会方方面面的变迁。不仅如此,人的素质的提高也直接推动了反帝反封建斗争。过去列强

关于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文献综述

关于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文献综述 教育10901班熊黎 摘要:中国是一个经历了漫长封建社会的国家,妇女在封建家长制的男权社会里只是一个陪衬,她们只能忍辱负重,栖牲自我。因此中国近代女子教育发展历经坎坷,但正是同时代有识之士的呐喊,才使得妇女的教育问题举步维艰地前进着,妇女的地位也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提高。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为女子学校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但我国女子教育发展并非尽如人意,总的来说还是有其历史局限性。本文将从我国近代女子教育的背景、发展历程及其重要意义来进行必要论述。 关键词:我国近代解放进步局限女子教育 妇女问题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始终处于被遗忘的状态。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延续,使得男尊女卑的伦理观念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信条,直接导致了时至19世纪末叶的中华帝国尚无一所可供广大女性读书学习的校园。女性文盲状态的普遍性,与中华民族拥有数千年文明史极不协调的尴尬局面,终于在欧风美雨东渐的晚清时期受到了世人的关注,并且被提到了事关国家存亡的高度。 一、我国近代女子教育产生的历史背景。 关于近代新式女子教育产生的原因的分析和阐述的文献数量很多,并且分析已经很深入,但总体上都大同小异,其中“西学东渐”和“民族危机”是他们大多数的共同点。 余丽芬在《西学东渐和近代女学》中写到:“近代女学是在民族危机刺激下,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政治内容,近代中国的新旧递殖无不带有外力冲撞、浸渗的痕迹,女子教育的兴办即是由西学东渐触发的近代化运动之一”。[1]程利副教授在《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与女子教育的发展》指出“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是中国社会由传统的农业宗法社会向现代工商业社会变迁和转型的开始,接踵而来的民族灾难、亡国灭种的危机,强烈刺激着国人寻求救亡图强的道路因此,争取国家独立富强,实现社会进步,学习发达国家的文明习俗,成为近代先进中国人的执著追求。近代中国的女子教育,正是伴随着这一社会变迁而产生、发展的,它既是社会变迁的产物,又是推动社会变迁的重要力量。”。[2] 二、我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历程 近代中国女子教育思想的发展,大致经历了思想启蒙、萌芽、肇始、繁荣发展四个阶段。本文试图通过对其进行历史考察,以期探讨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状况,进而对现代女子教育的发展提供启迪和借鉴。 (一)洋务运动时期:教会女校的思想启蒙

中国教育发展历程及改革

中国教育发展历程及改革 摘要: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明中形成了一部深厚的教育史。我国古代以四书五经为教育内容;近代引进西方先进思想,中国的教育步入近代化轨道;当今教育愈加完善,但仍存在着许多弊端;展望中国教育前景,在社会的呼吁和教育学专家的努力下进行教育革新。高考制度亟待革新,学生学习需要民主自由,高校教育需要进一步改革。 关键字:中国教育制度发展现状弊端改革方向教育民主 一、中国教育制度的发展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在《新教育大纲》一书中曾指出:“教育的发生就根植于当时当地的人民实际生活的需要,它是帮助人经营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自有人生,便有教育。因为自有人生,便有实际生活的需要。”原始人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在学习制作工具的经验和技术,传递经验中产生了原始教育。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经济条件成熟;社会事务日渐复杂,需要专门的管理人员,政治条件具备;文字不断产生,文化积累增加,文化条件形成。在这个背景下,学校作为一种专门的教育场所产生。 西周官学制度产生,国学和乡学作为两种主要的学校形式。当时以六艺为教育内容,《礼记·王制》记载:“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当时教育管理的特点是学在官府政治上实行分封制,等级制度森严;思想上强调以礼治国。这些决定了西周统治者对教育的高度

重视和垄断,形成了“学在官府”的局面。 封建官学教育在汉代正式确立。汉代实行独尊儒术的政策,太学确立,以四书五经为教学内容。与此同时以儒家“人学”为理论基础形成中国教育思想,此后经过一代代儒学家的改造和发挥,融合其他学派的教育思想,发展成中国独特的教育学思想体系。提出以“修身为本”的主题思想,追求人格境界,即个人与家庭、国家、社会的和谐,注重教导人自觉修养人格,强调理性自觉原则。采用以学习和修养为基础的教育方法,主要包括: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由“教事”至“穷理”安排合理的顺序,及师生共同研讨。 封建教育制度和思想在大一统制度的影响下,形成教育的国家化、政治化和伦理化的传统特色造成了以圣人之是非为是非的权威主义的教育传统,存在着弊端,禁锢了学生的思想自由和创造性。 近代以来我国的教育发生重大转变,先是从欧美输入,后又学习苏联。洋务教育开始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中国教育开始近代化进程。“五四运动”后,在中共的领导下,教育开启新的历程,为革命培养了先进人才。在输入赫尔巴特学派的教育学后,我国教育界人士创编了自己的教育学,先后出现了蔡元培、陶行知等著名教育家,为中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做出突出贡献。蔡元培提出教育独立的思想,他在《教育独立议》中指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所以教育事业当完全交与教育家,保有独立的资格,毫不受各派政党或各派教会的影响”于人类文化上能进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的器具,给抱

中国近代史纲要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为了广大同学的需求!~~~~~ 特此发表几造福同学们的答案!!! 考试么就没问题了~~~~~~~~~~~~~~~~~HAHAHHA ------------------------------------------------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第一,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近代的贫穷与落后。 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勒索大量战争赔款,直接割占中国大片领土。设立租界,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列强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 列强通过公使驻京直接向清政府发号施令,通过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通过控制中国海关直接干预中国内政外交,他们还扶植收买代理人,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从而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特权,迫使中国开放通商口岸,通过协定关税,使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被宰割的地位,同过大规模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使中国逐步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并操纵了中国的主要经济命脉。 列强还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一些传教士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他们还宣扬“种族优劣论”,“黄祸论”,目的是为了帝国主义侵略有理论制造舆论。 所以,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对人民的压迫,是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 第二,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组滞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虽然,列强在侵华的时候也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把西方资本主义的及其技术带入中国,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但是,其主观上并不希望中国成为独立自主富强的近代化国家。因此,总是千方百计的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挠和破坏中国社会的进步。历史证明,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才有可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 第一,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 帝国主义列强一次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绝不仅仅是为了通商,而是为了掠夺和扩大殖民地,为了他们自身的殖民扩张利益。每一次战争,都伴随着更大的贪梦目的和更多的利益要求。但每一次侵略都遇到了中国人民的反抗,使他们的狂妄野心无法得逞。正是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爱国主义精神,也给外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和深刻教训,使他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很难征服的国家。他们虽然可以强迫清政府签订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但是始终无法把中国变成他们的完全的殖民地。尤其是甲午战争以后,在瓜分危机的严重关头,中国各阶层人民救亡图存的努力探索和奋起抗争,使侵略者看到了中国人民中所隐含的不甘屈服的伟大力量,不得不放弃了瓜分中国的政策。 第二,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鼓舞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志,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 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灾难,但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作为补偿的。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以及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考、探索和奋起直追。 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痛定思痛,注意了解国际形势,研究外国历史地理,总结失败教训,寻找救国的道路和御敌的方法,于是有了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提出。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

中国近代史的时间:1840(鸦片战争)---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 2 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革命任务:反帝反封 4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5先后经过了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的探索救国活动。还有农民阶级的救国活动。 (1)地主阶级的活动:抵抗派林则徐,魏源等的师夷长技以制夷。19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 洋务派李鸿章,曾国藩等的师夷长技以自强。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2)资产阶级的活动: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激进派的新文化运动 (3)无产阶级的活动:五四爱国运动 中国共产党的救国活动。 (4)农民阶级的活动: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6历次侵华战争:鸦片战争(1840---184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中法战争(1884--1885)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日本全面侵华(1937---1945)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第14、15页)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 主要矛盾是:1.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2.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历史任务是:1.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2.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如何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的落伍(第6、7页)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是自给经济,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这种小农经济限制生产力的发展,对新的生产方式具有较强的排斥力和抵抗力。中国封建政府还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在社会内部,缺乏促使工业迅速发展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有效机制,造成封建经济发展的迟滞。 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和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机和活力。 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保守性日益增强,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入佛教、道教和法家思想,实行文化专制统治。 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是社会前进缓慢甚至迟滞,并造成不可克服的周期性政治经济危机。 18世纪的中国走到了封建社会的末世,危机四伏,而且闭关锁国,固步自封,而工业革命使许多西方国家迅速强大,因此中国与新兴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拉开了很大的差距。近代中国社会因此而落伍了。 3.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通过条约内容来展现) 列强通过迫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领土,勒索巨额战争赔款,并享有一系列的特权,使中国丧失了主权,进而在中国形成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局面,使中国社会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态:

中国教育改革的改革与发展

中国教育改革的改革与发展 中国教育改革的改革与发展 11 化本 1 班 李石磊 2011364142 一、中国教育改革背景 自我国改革开放至今的 30 多年,中国教育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仍存在一些不 足。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教育还不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 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现在,接受良好教育成为人民群众强烈期盼,深化教育改革 成为全社会共同心声。b5E2RGbCAP NO1. 中国教育发展中取得的成就 1、中国已拥有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 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我国教 育事业发展十分迅速。高等教育已由改革开放之初的“精英式教育”发展成“大众式教 育”;p1EanqFDPw 2、义务教育进入全面普及巩固的新阶段,基础教育水平全面提升。 3、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在改革和创新中加快速发展。 4、高等教育跃上新的台阶,人才培养和创新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5、教师队伍建设迈开新的步伐,教师整体素质水平不断提高。 6、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7、教育法制建设开辟了新的局面,教育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8、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稳步展开,成效显著。 NO2. 中国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公平问题仍然突出。 中西部的教育明显落后于东部的教育。同一地域的城市与乡村之间的教育差距较大。从 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比较看,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正规学校教育和非正规的学历教育之间, 也不够协调。DXDiTa9E3d 2、政府对教育经费的投入长期严重不足。 3、教育行政化色彩较浓厚,学校办学自主权短缺。 由于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教育的行政化色彩较为浓厚。这使得教育权利过于集 中于政府,而各类学校则往往缺乏必要的办学自主权。RTCrpUDGiT 4、国民总体教育程度不高,职业教育水平较差。 目前我国的整体教育程度和劳动力的素质仍然是较低的。目前大概全世界十分之一的文 盲还在我们国家,受劳动力素质的制约,我国的劳动生产率、科技创新的能力也相对较低。
5PCzVD7HxA
二、改革的主要内容 1、学前教育 基本普及学前教育;明确政府职责;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1/6

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2[2019全国卷Ⅲ,44,15分] 材料甲午战后①,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开议院。随着维新运动的高涨,康有为认为“民智未开”,开议院为时过早。1898年①,康有为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提出:设制度局,负责“审定全规,重立典法”,“撰叙仪制官制诸规则”,甚至“酌定宪法”;制度局议定章程之后,交由法律局、税计局、学校局、农商局等12个专局来负责执行;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议事程序是“派王大臣为总裁,体制平等,俾易商榷,每日值内,同共讨论”,最终由皇帝裁决②。开制度局的建议得到了光绪皇帝的重视和支持,但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最终未能实现。 ——摘编自《戊戌变法档案史料》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康有为从主张设议院转向开制度局的原因③。(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有为所设计的制度局的特点。(9分) 本题通过档案史料考查戊戌变法的内容,凸显时空观念①、史料实证②、历史解释③等学科核心素养。 第(1)问,依据材料中“康有为认为‘民智未开’,开议院为时过早”可得出其自身认识的转变;依据材料中“开制度局的建议得到了光绪皇帝的重视和支持”可得出争取光绪皇帝的支持;结合所学知识从保守派的态度予以完善。第(2)问,依据材料中有关制度局地位的信息可得出其是变法的核心机构;依据材料中“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以及“最终由皇帝裁决”可得出其注重维护皇帝权威;通过制度局的职能可得出其具有议院的性质。 (1)减少变法的阻力;争取光绪皇帝的支持;自身认识的转变。(6分) (2)变法的核心机构;注重维护皇帝权威;一定程度上具有议院的性质。(9分) 解题反思 评价改革的原则及对改革规律性的认识 1.原则 (1)要把每次改革放在它所属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加以评价。首先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历史要求,再看这些改革在多大程度上适应或者违背了这一历史要求。据此,对改革作出基本的肯定或否定的评价。 (2)一场改革的成败,不是看改革者个人的结局如何,而是看改革是否顺应历史潮流。具体从以下两个方面看:一是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二是改革是否被中断。改革达到了预期目标,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不管改革者处境怎样,都能继续下去的改革才是成功的改革。 2.规律性认识 (1)改革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每一个国家或民族要发展进步,都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 (2)改革必然会因损害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到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不会一帆风顺,这就需要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3)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是改革能否成功的根本原因。 (4)分析改革成败的具体原因要看改革派与保守派双方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

中国近代教育(一)

中国近代教育(一)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活动不属于梁启超的是 A.重视儿童教育 B.重视师范教育 C.主张女子有受教育权 D.有关高等教育的举措 答案:D [解答] 他曾提到过儿童、师范、女子教育,高等教育不曾专门论述过。 2. 《大同书》体现的教育意义是 A.中国传统大同思想 B.近代空想主义 C.对普及教育的美好生活的追求 D.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答案:C [解答] 《大同书》体现的教育意义是对普及教育的美好生活的追求。 3. 下列不属于维新派创办的报刊的是 A.《中外纪闻》 B.《万国公报》 C.《强学报》 D.《新报》 答案:D [解答] 《中外纪闻》、《万国公报》、《强学报》属于维新派创办的报刊。

4. 科举制的废除是在 A.1906年 B.1905年 C.1912年 D.1919年 答案:B [解答] 1905年废科举。 5. “百日维新”中全国最高学府且为全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的是 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 C.上海江南制造总局 D.福建船政学堂 答案:B [解答] “百日维新”中重要的教育改革措施就是建立京师大学堂。 6. 有关新学制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以实用主义为指导思想 B.采用6—3—3学制 C.中小学、大学年限延长,中学缩短 D.采用不少弹性措施 答案:C [解答] 应是中小学、大学年限缩短,中学延长。 7. 20世纪时,各种教育思潮蜂拥,下列不属于的是 A.平民教育 B.职业教育思潮 C.实用主义思潮

D.洋务运动 答案:D [解答] 时间不对,洋务运动早的多。 8. 对中国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过程描述不包括 A.洋务教育 B.维新教育 C.资产阶级民主教育 D.新文化教育 答案:D [解答] 新文化教育是现代教育。 9. “中体西用”思想在教育上的积极意义是 A.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B.自强求富 C.中学更加巩固 D.打破封建教育僵化的体制 答案:D [解答] 封建教育仍很顽固,但开始有转机,有点活力。 10. 我国近代颁布的第一个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答案:A [解答] 壬寅学制是我国近代颁布的第一个学制,并未实施。

浅谈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改革

浅谈洋务运动时期教育改革 生命科学学院 1000012106 【摘要】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侵略势力的进一步扩张,以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逐渐发展,清朝封建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了分化。以奕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为首的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进行了洋务运动。兴办新式教育是洋务运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具有开创性的历史意义,其举措包括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科举制度改革等。洋务运动为近代教育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洋务运动教育改革影响 1.教育形式的改变——兴办新式教育 1.1学堂教育 洋务运动时期的学堂教育主要有如下几种。 (1) 创办外国语学校 (2) 创办技术学校 (3) 创设军事学校 洋务派认识到战舰枪炮的制造依赖于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于是在引入制造技术的同时,也把近代自然科学引入了课堂。通过传授,不仅使学生学到了西方科学技术知识,使他们迅速成为工业社会所需的实用人才,而且也大大促进了西方科学技术在中国社会的广泛传播。从1862年洋务派开办第一所近代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开始,到1895年创办江南陆师学堂为止,近40年间共创办新式学堂30所,包括7所外国语学堂和13个科学技术学堂以及10所军事学堂。这些学堂与旧式的私塾及书院相比有着本质的区别。从教育方针看,培养的不再是为求取功名而走读书做官之路的封建士子,而是适应时代要求,掌握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军事知识的近代人才。从教育体制讲,旧式学堂的教学内容是经学诗赋,即学习写八股文章和诵解儒学经典;而在新式学堂中,单一的儒家经学内容已被多样化的近代知识所取代。外语和近代西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进入课堂。大量西学课程的设置无疑破坏了科举仕途的唯一性,也就必然动摇传统文化的正宗地位。另外,教学方法也由过去死读书、读死书转变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1.2留学生教育 鸦片战争以后,近代中国留学生的派遣具有不同于以前的时代特点,那就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逼迫的危机感深入其内涵。为了更全面、深入、系统地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洋务派向美国、欧洲、日本派遣了200多名幼童。 此时期的留学教育带有明显的目的性。洋务派对出国留学的学生有明确的要求,比如,回国时要掌握手工造船技术。而且,对学生严加考核,实时监督留学生的发展状况。 实践证明,洋务运动期间,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留学教育培养了一批实业人才、海军人才、外交人才和科技人才,也使中国融入了近代国际社会,推进了中外文化的相互交流。然而,由于封建地主阶级的局限性,留学教育在实施上具有浓厚的封建性、买办性,在向西方学习上也有很大的片面性,学习内容仅限于科学技术而缺乏思想理念。留学教育又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外国的教育并不完全符合中国国情,这些也是洋务运动时期留学教育的局限性之一。 1.3对根深蒂固的科举制度的改革 中国传统的科举考试取仕制度自隋朝开始,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培养选拔人才的主要手

近代中国女性教育的发展

近代中国女性教育的发展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教育是使上下五千年中华文化得以传承与延续的重要手段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便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无论身份与地位,无论贫富与国籍,一概可以拥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但纵观历史,其实不然,直至近代,女性教育才开始大规模地发展起来,并逐渐占据了人类教育中的一半比重,其地位也越来越不可或缺。而在两千五百年前的孔圣人的时代,只空有“无类”的主张,却做不到真正的无差别教育,这从女性教育权利的被剥夺中可窥见一斑。 中国从父系社会时期开始,女性便一直处于附庸地位。生产能力的低下以及封建道德规范的束缚使得女子在古代社会一直处于劣势,其对于自身低下地位的反抗通常也不了了之。儒家礼教提倡男尊女卑,对女性的行为作出了“三从四德”的要求,这更进一步加强了男性社会对于女性权利的剥夺力度和对女性身份的贬低。由此,与身份地位相关联的教育也对女性关上了大门,中国产生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古训。 虽然历史上不乏著名的才女,但她们与古代发达的男性社会相比,只不过是凤毛麟角罢了,她们的卓越才华经常得不到表现,不能获得深造的地位,更有甚者,受到男性的打压。而在古代社会,受到良好教育的女性大多分为两类——名门之后与青楼女子。前者因家庭环境良好,故获得了受教育的机会;后者因生活环境较为无束缚,常与骚客迁人往来,杯盏之间才情毕露。但绝大部分的古代中国女子,还是被困于“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家庭生活之中,纵是钟灵毓秀,也只眼看他起朱楼。 世事变迁,鸦片战争后,西方侵略者获得了在中国兴办教会学校的权利,这为中国女性教育开辟了新道路,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同时这也是近代中国女性教育的开端。在同一时期,中国的先进女性亦为谋求自身受教育权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海外留学。中国早期的女性留学生主要有两类,举家迁徙海外并在当地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以及受在华传教士资助外出留学的女性。无论是教会学校或是海外留学,都为闭塞的中国以及守旧的中国教育体制带来了一丝曙光,中国女性的教育权也开始有了希望。 清末郑观应曾于1892年发表《女教》一文,表明中国应向西方学习,重视女性教育。维新派代表人物梁启超也曾经撰写《论女学》一文,尝试在女性教育方面有所发展,与维新运动相辅相成,以达到复兴中国的目的。二十世纪初,状元实业家张謇率先创办女子师范学校,采用“中体西用”的思想,使西方先进的女性教育与中国文明将结合,为我所用。虽然这所女子师范学校存在的时间不长,但对当时的中国来说,不可谓不是一次有意义有价值的创新与尝试。 中国近代女性教育真正的发展,是在戊戌变法至五四运动时期出现的。戊戌变法激起了中国人自己兴办女学的愿望,而辛亥革命时期社会风气的变化及三民主义的提出,推动了女

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史

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史 一、发展模式的不断转换 综观百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其发展模式的转换大致可分为七个时期。 第一时期(1862年至1894年)。甲午战争以前,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处于酝酿时期。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了一批培养外语人才和军事技术人才的专门学校。它们不同于传统封建教育机构,不是培养作为各级封建官吏的“治才”,而是培养通晓各国语言和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的所谓“艺才”。最典型的代表即是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和1867年创办的福建船政学堂。至1894年前后,我国共创办了30所左右的此类学堂。这些学堂毫无例外地都是在外来因素的诱发下创办的。所谓外来因素的诱发,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它们是清政府在外力胁迫下应急反应的产物,是为了培养应付西方殖民主义者侵略所急需的人才而开办的;第二层意思是,这些学堂都标榜以西方为榜样,然而,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却并不明确,笼而统之地把西方称之为“泰西”。从时人留下的大量文献分析,所谓“泰西”,包括了英、法、德、美等国。可见,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西方”是一种泛称,还没有具体而明确的模仿对象。 第二个时期(1895年至1911年)。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时期。1895、1896和1898年分别成立的天津中西学堂、上海南洋公学和京师大学堂一般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大学的雏型。20世纪初,清政府颁布了第一部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具有近代意义的全国性学制——《癸卯学制》。直到辛亥革命前的十多年时间里,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无论是理论层面、制度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弥漫着一种浓厚的“以日为师”的氛围。1898年创办的京师大学堂的第一份章程就是由梁启超“略取日本学规,参以本国情形草定规则八十余条”[1],即主要是参照日本东京大学的规程制定的。《癸卯学制》中有关高等教育的条文也几乎与日本学制中的相关规定一致。与前一个时期相比,学习的目标由泛化而集中,“泰西”一词被一个具体的国家——日本所取代,价值取向明确而单一。可以说,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步时期,是以日本为模式的。 第三个时期(1912年至1927年)。1912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1912年至1927年的十几年间,可以说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多元化时期。民国初年在蔡元培主持下所进行的教育改革形成的新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对清末颁布的《癸卯学制》中有关高等教育的内容作了相应的改革。其间,教育部还陆续公布了《大学令》、《大学规程》、《专门学校令》、《公立、私立专门学校规程》和《高等师范学校规程》等一系列有关高等教育的法规法令。众所周知,作为民国初年教育改革的总设计师,蔡元培非常关心高等教育,《大学令》就是由他亲手制定的。他多次谈到,《大学令》中许多内容是“仿德国制”,“仿德国大学制”[2]。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借鉴德国高等教育是蔡元培多年的宿愿。但是,从实践的层面考察,蔡元培的理想并未实现。摆脱日本单一模式束缚的努力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大学设评议会、教授会的条文列入了《大学令》,但在当时的高等学校中并未实行。直到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之后,他的高等教育的理念——学术自由和教授治校,才部分地在他所主持的北京大学付诸实施。 就在蔡元培以德国高等教育为模式对北京大学进行深刻改造的同时,另一所国立大学——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东南大学迅速崛起。留美归教育博士郭秉文主持下的东南大学以美国大学为榜样,延揽一批留美学生到校任教,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为一体,从管理体制、系科设置、课程内容以至经费筹措等,全面学习、借鉴美国高等教育。至20年代中期,东南大学声誉日隆,影响日广,成为与北京大学南北呼应、交相辉映的中国高等教育的又一重镇。 第四个时期(1927年至1949年)。在此22年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主旋律是,在融合美国和欧洲各国特点的进程中,以美国模式为基本走向。如果说20年代后期曾经是美国高等教育影响最盛的时期,从对地方分权制的教育体制的模仿,到大学实行选科制、学分制,以至于大学各专业缺乏明确的课程标准等等都显示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强大影响;那么,进入30年代,则表现出一种比较主动地吸收和借鉴欧洲各国高等教育经验的倾向。如在高中毕业生中实行会考制度,以整齐大学生的入学程度;教育部制订并实行有关大学教师任职资格的法令;强调大学毕业考试制度等等,这些举措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吸收了欧洲各国高等教育的具体做法。但是,这一时期从总体上讲是以美国模式为基本走向。其间,有一个短暂的插曲,即1927年至1929年期间实行的大学区制。实行“大学区制”用蔡元培的话来说是“仿法国制度,以大学区为教育行政之单元”[3]。众所周知,大学院制试行不及两年就无疾而终,对全国高等教育的实

中国近代教育史

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 如果说中国古代高等教育是独立形成与发展的,那么中国近现代的高等教育则是中西教育结合的产物。 时间划分: 近代时期: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高等教育——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 现代时期:1949年新中国成立——今 近代时期 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萌芽时期 1、以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为标志,直至19世纪90年代,洋务派共创办类似这样的高等学堂近30余所。以培养外语翻译、洋务人才为目的,教学内容以所谓“西文”与“西艺”为主。这一时期的新式教育机构无一定体系,大都带有鲜明的母体胎记,反映了新式学堂、新式教育处于草创时期的特色。 重要人物: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他们都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伴随的重大事件:洋务派洋务运动 2、1895年创办的天津西学堂(1903年改为北洋大学堂)是近代中国第一所大学。1898年7月,京师大学堂设立,成为第一所正式以“大学”为称谓的高等学府。20世纪初,官办大学进一步发展,到辛亥革命的1911年统计,清末高等学校,除官办京师大学堂、北洋大学堂、山西大学堂外,还有各省设立的高等学堂27所,此外,还设立了一批专门学堂,这批学堂的举办,可视为我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先声。这一时期改造书院,筹办高等、中等、初等和专门各级各类学堂,废科举、兴学校、学西学已深入人心。 3、20世纪初(1902——1903年间),清政府颁布了第一部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具有近代意义的全国性学制——《癸卯学制》。壬寅癸(gui)卯学制作为中国近代一个较为完备的学制,为中国近代学制的建立和完善奠定了基础。1905年科举制正式被废除。直到辛亥革命前的十多年时间里,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无论是理论层面、制度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弥漫着一种浓厚的“以日为师”的氛围。 重要人物:康有为、梁启超等 伴随的重大事件:维新派“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小结:从洋务高等学堂的创办到京师大学堂的诞生,从癸卯学制的颁布到废科举、立学部,中国传统高等教育在西方高等教育的冲击之下,开始被迫纳入西方的现代高等教育某些制度和形式,开始了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但由于封建思

中国近现代科学教育的改革历程及思考

2005年第1期No.1.2005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 r nal o f H angzhou Teachers College (Social Scien ces Edi t ion ) 2005年1月 Jan.2005 收稿日期:2004-11-01 作者简介:李双玲(1965-),女,浙江金华人,杭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孙铭钟(1943-),男,北京市人,杭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中国近现代科学教育的改革历程及思考 李双玲,孙铭钟 (杭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浙江杭州310012) 摘要:通过对近现代以来我国科学教育发展的历史考察,从文化的角度分析我国在科学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科学教育应确定的价值和目标,并就如何改进科学教育的课程和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科学;科学教育;科学文化;科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293P Z(2005)01-0113-03 中国的科学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功利主义到科学精神的发展过程。洋务运动时期以实用主义为目的的科学教育虽为近代中国培养了大批实用型人才,但尚未形成制度化的内容。从5奏定学堂章程6开始,我国的科学教育才真正走上制度化的轨道。虽然我国的科学教育起步较晚,但期间也经历了多次变革。每次变革都为后一次的变革提供了经验和思考。从我国近现代科学教育的改革历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传统的科学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注重科学知识传授,追求严密的学科结构,知识偏深、偏难,科学课程与社会和生活相脱离,学生学习兴趣低下等。如何使科学教育摆脱填鸭式教育的枷锁?怎样树立正确的科学教育观?科学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科学教育目标应如何确立?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进行了思考。 一 中国近现代科学教育的历史回顾 我国近现代科学教育是与近现代教育制度一起从西方引进的。鸦片战争之后,无人怀疑西方的/坚船利炮0,主张/师夷长技0。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0的著名论点,认为应虚心学习西方文化,特别是科学技术。洋务派则抱着强兵救国的愿望兴建了一大批以军事为目的,包括科技教育 的学堂。至此,科学教育以实用为目的进入到我国的教育体制中,科学课程如算学、绘图、军事、炮法、地舆图说、数学、天象测量、驾驶诸法、化学格物等也得以教授。科学与技术在近代第一次被国人所接受。但它只是一种工具。 制度化的科学教育源于1904年颁布并实行的5奏定学堂章程6。该章程规定普通中学学制五年,科学课程设置为博物、物理及化学两门。其中博物包括植物、动物、人体生理卫生、矿物。 民国以后,科学课程在学校中的地位不断得到加强。在1912年颁布的5普通教育暂行办法6中,虽然科学课程仍设置为博物、物理化学两门,但教学内容按不同学科进行教授,注重分科教学。 1922年11月,受国内外教育思潮特别是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科学教育呈现出新的特点,即提倡民主与科学,尊重人的个性发展,强调儿童本位。具体举措有:高中增设科学概论课,包括科学发达史、当代科学大势、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初中课程分为六大门类,即社会科、言文科、算学科、自然科、艺术科和体育科,自然科内容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生理卫生内容归入体育科中。科学教育模式既有分科教学,也有综合教学,但更侧重于综合教学。例如,当时自然科的教材编写形式就有两种:一种是三门学科教材(物理、化学、生物)分别编写,另一种是三门学科混合成一门课程,合

近代中国女性教育的发展

精心整理 近代中国女性教育的发展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教育是使上下五千年中华文化得以传承与延续的重要手段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便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无论身份与地位,无论贫富与国籍,一概可以拥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但纵观历史,其实不然,直至近代,女性教育才开始大规模地发展起来,并逐渐占据了人类教育中的一半比重,其地位也越来越不可或缺。而在两千五百年前的孔圣人的时代,只空有“无类”她两类,无论教育权也开始有了希望。 清末郑观应曾于1892年发表《女教》一文,表明中国应向西方学习,重视女性教育。维新派代表人物梁启超也曾经撰写《论女学》一文,尝试在女性教育方面有所发展,与维新运动相辅相成,以达到复兴中国的目的。二十世纪初,状元实业家张謇率先创办女子师范学校,采用“中体西用”的思想,使西方先进的女性教育与中国文明将结合,为我所用。虽然这所女子师范学校存在的时间不长,但对当时的中国来说,不可谓不是一次有意义有价值的创新与尝试。

精心整理 中国近代女性教育真正的发展,是在戊戌变法至五四运动时期出现的。戊戌变法激起了中国人自己兴办女学的愿望,而辛亥革命时期社会风气的变化及三民主义的提出,推动了女子教育的普及。 1898年,经元善等官员开办经正女学堂,梁启超为其起草《倡设女学堂启》及《女学堂试办略章》,可惜不久后关闭。1902年,蔡元培开办上海爱国女学。此时的女性学堂多为私人兴办,未获统治者的直接肯定。 至1906年,慈禧太后下令“振兴女学”,次年,清政府颁布《女子小学堂章程》及《女子师范学堂章程》。这意味着中国女性教育正式被纳入中国教育制度的范畴,中国女性的教育权终于获得 至1920方针》

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地域非均衡布局考察

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地域非均衡布局考察 2011-04-19 18:01:23 宋伟/韩梦洁 【英文标题】On the Non-balanced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Modern Higher Education before the Founding of PRC 【作者简介】宋伟,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韩梦洁,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开封 475001) 【内容提要】中国近代高等教育诞生于晚清,在军阀混战的北洋政府时期与国民政府时期艰难发展。近代高等教育地域分布的非均衡情形,引起各时期中央政府的高度关注,并努力追求均衡布局。但由于受到政局动荡、外患不断的干扰和影响,很难从根本上实现高等教育地域布局的公平发展。 【关键词】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地域布局非均衡历史考察 目前,研究者关注高等教育地域布局问题时,往往关注当代高等教育的地域布局均衡问题,并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而从历史的视角,对中国近代高等教育诞生之初的近百年的地域布局的研究成果,却不多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试图考察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地域分布情况,以图为我们更好的研究当代高等教育的地域布局非均衡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历史的叙述帮助我们触及基础,接触系统的基本特性以及它们的原因和后果。历史成为与变革和稳定有关系的事情,特别是那种不被人承认和未见到的事情。”①目前,高等教育地域布局非均衡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招致公众批评的主要原因。然而,这一问题是有历史根源的。考察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地域布局的历史演变轨迹,将给我们很多启示,也有助于我们对中国高等教育地域布局非均衡的现状有一个科学的认识,

中国近代教育

洋务运动时期 1,教会学校:近代中国第一所教会学校是1839年在澳门创办的马礼逊学堂 2,早期教会学校的特点:第一,在课程上传播圣经的同时也传授儒学,自然科学也是重要教育内容;第二,规模较小,文化教育起点低;第三,缺乏科学性、系统性、第四,引入了较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对中国传统教育产生了强大的冲击 3,洋务学堂的类型:方言学堂(外国语学堂);军事学堂;技术学堂【1862年在北京设立 4,福建船政学堂(1866年左宗棠建立)。学堂分前后两堂,前堂学习法文,训练造船技术; 后堂学习英文,又称“英国学堂”,训练驾驶技术。课程除外文及专业技术科外,还讲授儒经并兼习策论。福建船政学堂为中国近代培养了一大批军事人才,加强了中国的海军力量 5,洋务派派遣留学:幼童留美以及派遣留欧(容闳是发起者);洋务派派遣留学生是中国第一次官费留学,开中国近代留学之风,有一定贡献:一是培养了一批中体系统的洋务人才;而是留学生一经接触西方文明,学到了一些近代自然科学和生产技术知识,并把这些知识介绍到了中国;三是传播了西方社会的政治学说和哲学思想,促进了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

维新变法时期 维新学堂:万木草堂(康有为创办于广州,变法派第一所学校,并撰有《长兴学记》为学规)、时务学堂(谭嗣同等创办于长沙,中西学并重,分经史子和西学几类,功课分作普通课和专门课两大类。学完普通课后,再根据每人的志愿和特长,分别学习各种专门性的课程,以充实专门知识 维新运动中的教育改革和维新运动家的教育思想(见下页) 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 颁布学制、废科举(1905年废除;废科举标志着封建教育在形式上的结束,推动了新教育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各地纷纷开始兴学;标志着天下士子所以来入仕的途径不复存在,使中国知识分子的出路发生巨大变化;去掉了知识分子思想上的紧箍咒,为新思潮传播奠定基础)和建立行政体制(1905年清政府效仿日本建立学部,作为中央教育行政机构。1966年,在地方设劝学所,管辖当地学务;至此,从中央到基层的教育行政体制遂告建立)制定教育宗旨(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留学教育(庚款兴学与留美教育;留日教育) 中国近代学制的比较(见下页) 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 1,制定教育方针: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部颁布了新的教育方针,“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基本体现了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教育观点。 2,颁布课程标准: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普通教育暂行课程之标准》,规定了中小学课程总的科目,还具体规定了各级学校各学年的科目及相应教学时数,颁行了各级学校的暂行课程表。 教会教育的扩张与收回教育权运动 1,教会教育的扩张:自20世纪初开始,教会教育不仅进入了较快发展时期,而且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第一产生了一批教士教育家;第二教会学校数量和学生数都有增加;第三学校层次的提高。 收回教育权运动:特指20世纪20年代的反对欧美传教士在中国所办教会教育的运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