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师职业倦怠论文

教师职业倦怠论文

教师职业倦怠论文
教师职业倦怠论文

浅谈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对策

刘燕 100107203044 乌审旗河南学校

内容摘要: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其职业倦怠对教师和学生的身心发展都有严重影响。本文首先对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进行了阐述,然后通过对一部分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导致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从自身职业、社会、学校三个方面提出了缓解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策略。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表现原因对策

职业倦怠(job burnout)”是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鲁顿伯格(Freudenberger)于1974

年首次提出的一个专门用以说明工作者工作状态的概念。众多研究表明,职业倦怠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在中小学教师中也普遍存在。教师职业倦怠主要指教师对所从事的工作缺乏兴趣,却又不得意而为之时,感到厌烦,产生一种身心俱疲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持续存在就会导致自身潜能难以充分发挥,工作能力和工作绩效下降。①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使得从刚参加工作的一些年轻教师到教几十年的老教师,甚至一些校长,都感受到了极大的职业压力;还带有失去耐心、爱心、兴趣、甚至待人冷漠等不适应的反应。心理学上把这些在职业环境中由于对长期的情绪紧张和人际关系紧张而导致的应激反应所表

现出来的一系列心理、生理反应的综合症称之为职业倦怠。然而职业倦怠对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生活质量、对学生发展有消极影响。美国教育协会主席麦克古瑞曾感叹:“职业枯竭的感受正打击着无数具有爱心、理想、乐于奉献的教师,使他们逐渐放弃自己的专业工作,这个重大的疾病正在折磨着教学职业,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纠正,那么就会达到流行的程度。”②从这方面来讲,研究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基本状况不仅是我国目前“科教兴国”的现实需要,也是保障广大中小学教师安教乐教,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和规格的迫切要求。因此,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

1.在认识方面,表现为对工作失去了兴趣,缺乏工作的热情和创新力,认为工作无意义,无价值,只有枯燥乏味、机械重复的繁琐事务;逐渐对学生失去爱心和耐心,开始疏远学生,备课不认真甚至不备课,教学活动缺乏创造性,并过多地运用权力关系(主要是

奖惩方式)来影响学生,而不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时常将教学中的正常阻力扩大化、严重化,情绪反应过度。如将一个小小的课堂问题看成是严重的冒犯,处理方式简单粗暴,甚

①吴良根.当前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分析及对策[J] .中国农村教育.2008年03期

②许燕,余桦,王芳.心理枯竭:当代中国教师的职业疾病[J] .中国教师2003年03期

至采用体罚手段。或者有些教师在尝试各种方法失败后,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置之不理,听之任之。

2.在意向方面,表现为疏于工作,无心投入,感觉工作付出不少,但成绩不大,对事业追求失去信心,觉得教学生没有成就感,于是开始在工作上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得过且过;

3.在情绪方面,由于对工作感到厌倦,所以情绪就会波动很大,失去自信和控制感,成就动机和自我效能感降低;内疚、自责,易激怒,如发脾气,对外界持敌视、抱怨的态度等。

二、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不是对工作中某一特定事件的即时反应,而是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对工作中所遇到的压力,在情绪上产生的一种低强度递进的反应过程。导致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及职业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笔者将从中小学教师职业本身的特点、社会因素、学校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自身职业方面

中小学教师职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服务行业,其自身的一些特点决定了中小学教师在工作中必然处于持续的高压力状况之中,从而极易导致中小学教师产生倦怠心理。

首先,教师被尊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以许多教师对自身要求过于严格,常把“完美”当作自己职业生活的目标,但现实和自己的愿望是有很大的差距的,这样就导致他们常常在无意识中压抑和否定自己的正常要求来满足职业需要。其结果就是:对自身要求越高,其自身的压力也就越大。持久的压力必然会导致倦怠的产生。

其次,中小学教师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随着学校的发展,教师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多,。主要包括:学习的指导者,道德行为规范的示范者,心理健康的辅导者,班集体活动的领导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学校与社会的沟通者等等。教师多种角色的承担导致了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从而导致了角色的过度超载。无论从角色职责,还是从社会文化的继承而言,教师一直是社会提倡的价值模范,且被作为一种价值传播的工具。但现在,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社会的价值观念在不断改变,人的价值观趋向于多元化。许多教师的价值观念也在不断改变,于是就产生了角色价值观与教师个人价值观的冲突。而这些冲突是很多教师感到压力和紧张的根源。这种多重角色的承担,使教师感到心力交瘁,从而放弃教师这一角色。

最后,有些教师工作效率不高,高效率工作的教师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常设计高层次的目标,对教学活动投入。而低效率工作的教师遇到困难容易放弃,在工作中常常怀疑

自己的能力,也常常设想失败带来的后果,新一轮新课改的全面展开和不断深化以及新的课程标准的出现,新的教育理念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基本达标,综合素质却普遍较底。以低素质去应付现代化的教育,就难以解决工作中的诸多问题,产生焦虑感和挫折感,失去工作信心,诱发倦怠。

(二)社会因素

从过去到现在,教师职业一直被视为崇高的职业。中小学教师不但承担着传递人类千百年来所积累的人类文明成果的重任,而且承担着为国家的建设培养合格的各级各类预备人才的重任,因此,其所承受的社会期望也就较高。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进一步得到强化,家长对教师的要求也就相应地不断提高。认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教师也由此产生了心理及精神负担。其次,人们认为:最穷的是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低收入,地位低,也被认为仅仅是“教书匠”。与社会赋予的崇高使命并不相称。特别是随着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的正式启动,只要符合中国公民身份、思想品德条件、学历条件和教育教学能力条件的就可以申请当教师,从业压力越来越大,这些都使得一部分教师处于焦虑和危机之中,没有归宿感,没有荣誉感,只是被动机械工作。最后,教师也承受着较大的社会舆论,一些媒体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出现的某些问题往往不恰当地进行大肆渲染。一些家长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推到教师身上,成绩差就指责教师,有的甚至上访、上诉。教师在一些人眼里成了嘲讽的对象。在这种情形下,教师面对着尴尬的局面,忍受着多方面的烦扰。

(三)学校因素

现有的学校教育模式和教师评价标准,使学校和教师片面追求升学率。在现有的学校教育模式中,教师从事的不是知识的创造而是知识模块的复制和迁移,这种简单的重复操作把教师逐渐逼成了一个机械的脑力操作者,长期如此的结果是教师对职业的厌倦和下意识的拒绝。现在的中小学教育缺乏人文精神,不仅伤害学生也伤害教师,在大多数中小学中,教师就是会走路、说话、思维的工作机器,很多教师7点之前到校,晚7点后才回家。而评价一位教师好坏,就看教师的工作态度和考试成绩,没有考试成绩对教师来说一切劳动都是无效的。在目前,升学率的高低已成为我国各级中小学学校的教育目标和绩效标准,好像教师的天职是提高升学率,而把学生教好的标准也是你的升学率。对于教师来说,评先进、发奖金、人事调动以及是否保得住“饭碗”都要靠升学率来保证。学校给教师施加行政压力,指定升学目标,在这种压力下,教师无可选择而又无可奈何地片面追求升学率,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过程中,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长时间处于身心疲劳状态,而又

不敢有丝毫的松懈和怠慢,长期如此必然导致教师对职业的倦怠。

现在的中小学中,教师的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据调查,我国中小学教师人均日劳动时间为9.67小时,比其他岗位的一般职工日平均劳动高出1.67小时,其中睡眠时间比一般职工平均少1小时,娱乐时间少0.5小时左右,积累起来,年超额劳动时间为420小时。教师除了课堂授课以外,还要备课,批改作业,组织活动,个别辅导,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等等,班主任还要做班级管理工作,每天考查学生的作息情况,学生的思想工作等等。由于长时间超负荷的运转,使得教师疲惫不堪,没有活力,没有激情,怎能不产生职业倦怠?学生的品行和学习情况与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密切相关。学生的品行及学习情况是评估教师的重要标准,但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不易为教师所掌握,社会上许多不良风气和精神污染,不可避免地渗入校园,抵消了教师辛苦建立起来的教育成果。学生中的矛盾,不良行为,厌学情绪,学习成绩差,对教师的不良态度等,这都是教师每日面对并必须加以解决的问题,这一切往往使教师产生厌倦感和压力感,从而导致职业的倦怠。

在学校里,中小学教师缺乏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紧张容易产生对立情绪,引发自卑、怯懦等不良心态。据调查发现,在校内,除工作关系外,教师经常与他人交往的只有16.99%,在校外经常与他人交往的只有11.49%。同一所学校的教师之间的教学互助和合作行为少得可怜,教师之间的竞争也不断加剧。有人认为,教师职业实际是一项“孤独的职业”。人际交往的贫乏,使教师感到无聊压抑,厌倦工作。

三、缓解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职业倦怠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而且不同的因素对倦怠三个维度具有不同影响力。因此,缓解倦怠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社会各界各阶层的广泛关注,还必须在学生和教师个人层面上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学校办学和管理现状,为教师的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要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和负担,缓解其倦怠的心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对社会的建议

首先切实提高教师社会地位,重建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促进教育公平、学校均衡、政府投入有法律保证。一种职业的社会地位,取决于它的经济地位和职业声望。从事高地位职业的人容易受到人们的羡慕、尊敬和优待,他自己也更多地感到自豪和优越。无疑,他们也会热爱自己的职业。因此,要想使教师热爱自己的职业并立志献身于该职业,必须通过国家政策的倾斜和舆论的宣传等手段,广泛树立起“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一观念,切实做到教师职业无论在城市或农村都处于比较优越dedi位。只有这样,教师才会对

自己的职业产生光荣感和自豪感,并以健康而积极的情绪从事教育工作,才能真正使这份职业成为人人仰慕的职业,从根本上缓解中小学教师内心的冲突。

其次,建立合理的期望,全社会、家庭要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共同担负起培育下一代的职责和使命。

最后,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教师不是全能选手,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要多尊重教师创造性劳动,以换位思考的方式对教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育人工作,多一份理解和支持。

(二)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管理的建议

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作为教师本人,应清醒认识到倦怠是源于自己所遇到的压力,努力提高自己的耐压能力。加强锻炼,做一个充满朝气的人,把压力看作是一种挑战,在解决压力的过程中体验胜利的喜悦,增强自信心。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教师,培养教师敬业、乐业的精神,热爱教育事业,用于面对各种困难,在挫折面前有顽强的一致,有乐观进取的精神。

2.应充分重视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影响。要尽可能地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氛围,更多地了解每一位教师的实际状况、以人为本、全方位考虑问题、合理安排工作。在工作中,尽可能地发现每一位教师的闪光点,运用物质和精神的方法给予激励,满足他们合理的需要。

3.给教师“减负”,即尽可能地减轻教师不必要地心理负担,改变以学习成绩好坏、升学率的高低来评价教师并且与各种福利待遇挂钩的做法,建立教师发展性的评价机制。可以采取职业压力分解法。 (1)分担法。同一班级的教学问题,教师可与其他任课教师协商,还可以向师范院校的教育学科教师请教,大家共同寻找解决的办法。(2)分段法。一个问题如果一时难以解决,就不要勉强,可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中的哪一部分是当前急需解决的,哪些是可以后续解决的,集中精力对付问题的一小部分,难度与压力定会小许多,而这一部分问题的解决定然会使人产生成功感,从而增强信心、激发斗志

4.减少检查、评比次数,尽量以教育、教育工作为中心,取消无意义的检查、台账资料编写,加大教育投入,使事业发展任、待遇留住人、感情温暖人。

5.建立面对教师的心理咨询机构,组织教工业余文体活动。教师可以对照心理健康标准及方法建议,自觉调整自己的心理,提升心理承受能力,增强对自我、职业、学生、同事的好感与宽容,以保持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切实培养出具有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具有良好情绪意志品质和能竞争、善合作的一代新型教师。

6.为中青年教师搭建专业化平台,关注这个群体的发展,提高能力,增进修养。改善工作环境、降低师生比、创设宽松自由气氛、给予教师工作自主权和一定的灵活度、提供培训提高的机会、关心教师生活问题,也可以有效改善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内容和有效措施。

7.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的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教师生活情趣。

8.建立教师发展学校的理念,以教师为本,加强教师对组织、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三)对教师的建议

1.正确对待压力,及时调整认知心态。心理负荷时客观事物在人的身心上的反映,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自我的心理负荷和情绪体验有三层含义:一是教师对自身能力、水平认识不足,过高估计自己,自我期望不切,经常导致活动失败而引发心理负担、焦虑不安;二是教师本身的人格缺陷,如名利思想、患得患失、追求完美、意志力差造成的心理压力;三是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角度不正确而造成的心理压力。因此作为个体老师,正确对待工作压力和境遇,及时调节认知心态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对自己认识越深刻,越能帮组自己有效地调适工作、生活、内心中的困境。

2.放松情绪,减轻心理压力感。心理压力一旦产生,必然随着情绪上的焦虑和高度的紧张,而高度紧张的情绪又作为一种刺激反馈到人身上,使人产生更强的压力感。情绪紧张和心理压力就是这样相互影响,逐渐升级增强训练、转移注意、与人交流等方法。

3.磨练意志,增强个人抗压性。外界刺激到底给人造成多大的心理压力,实际上是由每个人自身的抗压性所决定的。对于相同的刺激,抗压性较强的人感受到的心理压力较小的,反之较大。人的抗压性是靠后天炼就得,教师们要加强人格方面的修养,加强意志独立性、果断性、自制性等品质的培养,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压力面前不屈服,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学会自觉、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克服不良情绪的干扰。

4.学会交往,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学家早就提出,人类的心理适应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的个人性格开朗,对挫折的承受力强,实践证明:成功的教师往往是乐于和学生及他人交往的,尤其是善于与学生打交道的教师,教师应从心理期待中真正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5.积极进取,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随着社会的变迁,教师只有了解自己所处的角色情境,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适应能力,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具备先进教育理念,努力钻研教法,探究学法的教师,才能放松自如地挥洒教坛,减少倦怠,以自身的高素质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邵光华,顾泠沅.关于我国青年教师压力情况的初步研究[J].教育研究.2002(9).

[2]罗晓杰.缓解教师职业压力,关注教师身心健康[J].中国教育学刊.2003(9).

[3]张伟平.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现状怎样了[J].《全球教育展望》编辑部.2003(3).

[4]俞国良,林崇德.心理学视野中教师的培养与发展[J].教育研究.1999,237(3).

[5]俞国良,辛自强.教师信念及其对教师培养的意义[J].教育研究.2000,244(5).

[6]李江霞.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理论给我国的启示[J].教育科学.2003(2).

[7]杨秀玉,杨秀梅.教师职业倦怠解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2(2).

[8]高明书.教师心理学[M].浙江: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9]柳斌,张梅,欧阳慧.教师素质培养手册[M].北京:九州图书出版社.1998.

[10]柳海民.教育原理[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1]杨汉青(主编).比较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12]高明书.教师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13]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社.2001.

[14]刘维良.教师心理卫生[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

附件

教师工作倦怠调查问卷

亲爱的老师:

您好!为了解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倦怠情况,寻求缓解教师工作倦怠的策略,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身心健康,我进行了本次调查。本问卷目的是了解您对工作相关情况的看法,获取相关数据。

请根据您的真实情况和感受对下列描述进行选择。谢谢您的参与!

1.您的教龄是 *

?2年以下(含2年)

?3-5年

?6-10年

?11-15年

?16-20年

?20年以上(含20年)

2.您担任的主要工作是 *

?行政工作

?教学工作

?其它

3.您对自己的收入满意吗? *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无所谓

?基本不满意

?非常不满意

以下问题请根据您的真实想法与感受回答(题后的数字表示同意/符合的程度:1表示“完全不同意/符合”,5表示“完全同意/符合”,数字越大表示越同意/符合。

4.早上起来,一想到要面对一天的工作,我就无精打采。 *

?完全不符合

?比较不符合

?不确定

?比较符合

?完全符合

提示:请您根据您的真实想法回答下列问题(题后的数字表示您同意的程度:1表示“完全不符合”,5表示“完全符合”,数字越大表示越符合。

5.我不喜欢整天跟学生和同事打交道。 *

?完全不符合

?比较不符合

?不确定

?比较符合

?完全符合

提示:请您根据您的真实想法回答下列问题(题后的数字表示您同意的程度:1表示“完全不符合”,5表示“完全符合”,数字越大表示越符合。

6.工作让我疲惫不堪。 *

?完全不符合

?比较不符合

?不确定

?比较符合

?完全符合

提示:请您根据您的真实想法回答下列问题(题后的数字表示您同意的程度:1表示“完全不符合”,5表示“完全符合”,数字越大表示越符合。

7.我对人越来越冷淡了。 *

?完全不符合

?比较不符合

?不确定

?比较符合

?完全符合

提示:请您根据您的真实想法回答下列问题(题后的数字表示您同意的程度:1表示“完全不符合”,5表示“完全符合”,数字越大表示越符合。

二、请您根据您工作后的实际感受选择(1表示“从未如此”,2表示“很少如此”,3表示“有时如此”,

4表示“经常如此”,5表示“一直如此”,.感受程度依次增强。

8.我觉得自己在工作中做了很多有价值的事情。 *

?从未如此

?很少如此

?有时如此

?经常如此

?一直如此

提示:请您根据您工作后的实际感受选择(1表示“从未如此”,2表示“很少如此”,3表示“有时如此”,4表示“经常如此”,5表示“一直如此”,.感受程度依次增强。

9.我对工作的事情总往后推,而且没心情做。 *

?从未如此

?很少如此

?有时如此

?经常如此

?一直如此

提示:请您根据您工作后的实际感受选择(1表示“从未如此”,2表示“很少如此”,3表示“有时如此”,4表示“经常如此”,5表示“一直如此”,.感受程度依次增强。

10.工作中我感觉不到挑战和新意。 *

?从未如此

?很少如此

?有时如此

?经常如此

?一直如此

提示:请您根据您工作后的实际感受选择(1表示“从未如此”,2表示“很少如此”,3表示“有时如此”,4表示“经常如此”,5表示“一直如此”,.感受程度依次增强。

11.我总是能够高效率地完成本职工作 *

?完全不符合

?比较不符合

?不确定

?比较符合

?完全符合

12.我觉得学校行政人员管理不够人性化。 *

?完全不符合

?比较不符合

?不确定

?比较符合

?完全符合

13.我觉得学校的待遇不公平,常有受委屈的感觉。 *

?完全不符合

?比较不符合

?不确定

?比较符合

?完全符合

14.您认为学校应如何应对教师的的工作倦怠现象?(多选) * [多选题]

?(1) 合理安排教师的休假、集体旅游,增进员工之间的交流

?(2) 关注教师的工作、生活、家庭、心理情况

?(3) 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

?(4) 重视教师的培训

?(5) 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

?(6) 其它

浅谈教师职业倦怠及应对策略

浅谈教师职业倦怠及应对策略工作倦怠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是正常的社会问题。人对所从事的工作缺乏兴趣,却又不得不为之时,就会感到厌烦,产生一种身心俱疲的心理状态,导致自身潜能难以充分发挥,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下降,这种状态就是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一旦产生,人对待工作的态度、行为都会发生很大化,对工作会产生极强的破坏力。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称誉与现实的反差、劳动价值与劳动报酬的背离、片面追求分数与升学率的阴影、对教师职业要求的巨大压力……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教师对待自身工作的态度。那样,究竟怎样才能避免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呢?这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和原因 刚参加工作时,人们一般工作热情度高、资源充足,他们感到自己的工作是具有社会意义的,并产生个人满足感。但随后,热情不断降低,资源和能量不断消耗,倦怠便开始袭来,到四年左右达到高峰。由于教学中不可避免的困难、个人问题、社会压力以及价值观念等的影响,尤其如果工作投入越多,实际回报越低,就会产生挫折感。因此,有些教师在教学上的要求开始减少,心情愈加烦躁,再加上班级管理的困难,家长要求的增多,领导关心的不够等,容易产生愤怒,变得没有耐心。随着情况的恶化,个人一旦有放弃教师这个职业的想法,此时的工作就失去了最初工作时的意义,工资成为维持勉强上班的唯一动机,工作倦怠就出现了。具体的反应表现为:

1 .情绪耗竭。这个阶段的教师表现为疲劳、烦躁、易怒、过敏、情绪紧张。情绪上耗竭的教师常常畏惧早晨去上班,形成为对学生消极的、玩世不恭的态度。 2 .性格解体。性格解体一般通过减少和断绝与学生的联系表现出来。例如,教师减少与学生接触,从身体距离上远离学生,不理睬或拒绝了解学生,给学生取贬损性的称呼、外号,或给学生贴标签等,这些都是性格解体的标志。 3 .降低成就感。教师的职业是使学生获得知识,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教师一旦发现他们的职业为他们提供较少的积极反馈时,他们就不再做出努力了。低成就感,再加上情绪耗竭和性格解体,就引起动机上的变化,进而使生活和事业方面表现出失败感。 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 1 .职业因素。( 1 )外在期望的重压。教师的职业是神圣和伟大的,然而在当今社会里,价值取向多元化,家长、学生及社会各界对教师的期望也日渐分歧,因而无形增加了教师的工作压力,感到当教师越来越不容易,压力很大。( 2 )期望与现实的差距。教师一般都有较高的成就动机,他们追求个人成功的价值,渴望在工作中得到应有的反馈。但由于教师职业的工作过程复杂、周期长,不易立即显出功效,因此缺乏及时的成就认可。( 3 )职业的低创造性。创造性是教师职业的重要特点,而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有许多原因限制了这种创造性的发挥,多是重复性劳动,长时间单调的工作导致身心的疲惫状态。

浅析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

浅析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主要原因及调节策略 重新中学:申世睿 各行各业的工作倦怠现象在我国呈上升趋势,并已成为社会“流行病”,教师职业也不例外。我就个人工作倦怠的实际情况,谈谈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主要原因及听了专题讲座后可采取的有效调节策略。 一. 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教师要完成各种教学任务,面对越来越个性化的学生,要适应国家教育的改革与变化,而且教学工作量大,任务繁重,工作时间长,极易产生职业倦怠。具体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 1.教学热情消失,消极应付工作,产生厌教心理,缺乏敬业精神,教学工作得过且过,教学方法简单、落后。 2.教学兴趣转移:往往将兴趣转移到自己所爱好的事情上去,并从中获得满足感,丧失教师职业自豪感。 3.降低成就感:低成就感,再加上情绪衰竭和性格改变,就会在生活和事业方面表现出失败感。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导致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除了有教师本身的内部原因外,还有环境的原因。 1个人原因:单调的教学环境,落后的教学设施,传统的教学方法,都比较容易使人产生倦怠,除了教学工作之外,还面临出科研成果、发表论文、职称评定、职务聘任、按绩取酬、年终考核评优等一系列压力,在情绪和心理上产生挫折感和失落感。

2. 环境原因:国家对于教育越来越重视,对于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国家与社会都普遍认为,教育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一旦出现教育质量下降,学生问题增多,人们就会认为是教师教育不当造成的。 学校对于教师的重视程度,学校对于教师的工作安排与评价,学校对于教师的工作安排与使用是否恰当。现在许多教师都感觉,学生越来越难教了,许多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与热情,不肯付出艰辛的劳动,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不良局面。 三.教师职业倦怠的调节策略 如何改变自己让自己的身心摆脱倦怠感,重新找回工作的愉快呢? 1.正视工作倦怠:教师应认识到这是人人都可能会有的正常心理现象。不要过于责备自己,有时适度的压力反而是进步的原动力,正是有了压力才会使工作充满了干劲。 2.积极应对,培养良好心态:要成为工作上的主人,必须从了解自己开始。尽量摒除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不要老纠缠于工作压力等消极方面。 3.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注意劳逸结合,保证足够的睡眠,以及进行适度的、有节奏的锻炼,适时适当的休假,让身心恢复。能够保持良好的状态工作和生活,努力克服职业倦怠,不断调节心理状态,一定会在工作、生活中拥有一种属于自己的幸福!

浅谈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对策

浅谈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对策 摘要:通过榆林市幼儿教师的问卷调查、交流谈话等方式了解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分析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形成的原因,并针对产生的原因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调查结果显示,影响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包括幼儿教师职业特点等方面。社会、幼儿园和个人都应采取积极有效的解决方法,以保证幼儿教师队伍健康、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对策 引言:学前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在幼儿教育中,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已成为幼儿教师失范行为的主要原因之一。所谓职业倦怠,是指从业者因不能有效地缓解由于各种因素所造成的工作压力,或深感付出与回报不对等而表现出的对所从事的职业的消极态度和行为。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是指长期从事幼儿教育职业,导致幼儿教师情绪和精力消耗过多,而出现的身心疲惫状态,对工作以及工作对象的疏离感。据研究表明,职业倦怠不仅给教师自身带来生理、心理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还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和幼儿的发展,最终受害者将是幼儿。为了了解榆林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通过问卷调查、谈话交流等多种方式对城区幼儿教师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榆林市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

现状比较严重,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和缓解倦怠现象。 一、榆林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现状 教育在当今社会与个人的发展中承担着重要而艰巨的任务,而教师又起着关键的作用。教师是一个特殊的专业技术职业,是需要连续的、紧张的与他人互动的助人行业。幼儿教育属于基础教育范畴,是基础教育的根基,但在制度认定上又不在义务教育范围之列,社会历史原因长期的影响,使大众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幼儿教师的关注度也不够。根据国家政策,教育改革不断地推进,学前教育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青年教师面临着诸多挑战与考验。榆林市是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地区,较东南部发达城市起步更晚,幼儿教师多趋于年轻化,多缺乏经验。面对压力,幼儿教师无措的同时也产生了较严重的职业倦怠问题,多数的教师有明显的倦怠倾向。教师职业倦怠对幼儿教师自身和教育幼儿产生明显的消极影响。 二、影响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 (一)幼儿教育的特点 1、幼儿教育具有主动性和不成熟性。由于幼儿具有主动性,他的活动又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活动范围时常会超出预想,这就使教师的劳动具有复杂性,经常会遇到许多不可

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厌倦甚至厌恶教育教学工作的现象

教师的职业倦怠之我见 花坪小学左江荣 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厌倦甚至厌恶教育教学工作的现象。材料中的现象表明的是危机期的倦怠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师因为各方面已基本形成定势,很难超越现状,所以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这一阶段的需求是应主要关注教师的心理需求和精神支持。 我认为产生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社会对教师过高的期望。新的课程标准相聚出台,教材更新力度加大,速度加快;新的教育、教学和课程理念广泛传播,现代教育技术理念纷纷涌现。所有这一切都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学生问题的困扰。由于家庭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很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心理素质差,问题行为很多,难于教育。再加上班级人数很多,程度参差不齐,要进行正常化教学确实有困难。三、教师的工作强度大,充当角色多。现在教师除了正常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外,还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对基础差的学生要个别辅导,从事教育教学研究,要面对上级各种各样的检查评比等等,班主任还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学生的思想工作和家长的沟通等,由于长时间超负荷的运转,使得教师身心疲惫不堪,压力增大,没有活力,没有激情。四、对教师的评价与认可制度不健全。由于教师工作业绩主要是由学生的进步与成长来体现的,而学生的进步、成长又不是很直观明显的。因此教师的成就感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体现,难以对教师做出公平、公正、科学有效地评价。 克服教师的职业倦怠,我觉得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一是教师要依靠自己的努力来化解。在课堂上用微笑和赞许的目光激励学生,肯定学生的进步,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教师才能从中体会到教书育人的价值,体验成就感,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职业。当遇到困难和苦衷的时候,多和领导、同事沟通,彼此增加理解和信任,及时消除不良情绪,保持健康的心态。二是学校不断完善对教师的评价方式,不在以分数作为唯一的尺度,要综合考察,学校要构建一种客观、公平、公开、合理的评价机制,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教师在一个舒心的环境中工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也要客观公正的评价老师,多尊重教师的创造性劳动,以换位思考的方式对教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育人工作多一份理解和支持。三是积极参加各类文体娱乐活动,丰富的活动可以极大的改善一个人的心态,调节一个人的情绪,使教师的压力得到释放,还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交往,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学校的和谐发展。 为了更好的克服职业倦怠,我决定这样走好以后的职业道路:一是保持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因为只有热爱,才有兴趣,才有动力。二是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与道德素质,真正成为学生的表率,对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三是转变观念,形成终身学习的思想意识,课堂上和学生共同学习,课后及时反思与总结,是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加成熟、更加理性。四是忙里偷闲,积极参加各类文体娱乐活动,不把工作带回家,充分享受亲情与友情,永远保持健康的心态。

教师职业倦怠的困惑与应对策略

教师职业倦怠的困惑与应对策略 ——校长提高班学习心得这次很有幸参加合肥市教育局组织的校长提高班赴南京师范大学学习,为期一周。教授们的精彩讲座,使我们的管理水平得到了提升,我带着《当前教师职业倦怠的困惑》问题和教授们进行了探讨,并将所学运用于我校的管理工作之中。 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当教师的时间长了,从教之初的豪情壮志逐渐消失了,桃李满天下的希翼淡漠了。安于现状、平淡无为、得过且过的想法增多了,原先可爱的学生似乎都变得令人生厌,甚至有了放弃教师职业的消极思想,实际上这就是教师职业倦怠的症状表现。 一、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 教师职业倦怠是一个不容忽视,不可回避的问题。它的出现不仅影响教师的教学,而且阻碍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 1、教师工作的特殊性。教师所从事的是一门周期性长、复杂的、见效慢的辛苦职业。教师工作的特殊性还表现在工作对象和工作内容的特殊性上。教师整天面对的是少不更事的孩子,天真、贪玩的本性决定了对错误的纠正是不厌其烦的反复提醒。对知识的传授也是三番五次的不断重复。如我校的张浩同学,从本学期开学以来,拒不写作业,虽是留守儿童,但我们给予了极大的关爱,一堂课看着他,也只能写到百把个字,任由你恩威并施,他就不写,一副“玩世不恭”的架势,你怎么办?回家,对他的奶奶拳打脚踢,他父母却一心挣钱,在家里几乎无人管束,孔子说:“诲人不倦”,如果真那么容易,他老人家就不会提出来了。也许正因为学校这个特定的工作场所,孩子这

个特殊的工作对象,才造就了教师队伍的相对单纯和人们常说的啰嗦吧。教师一般都有较高的成就动机,他们追求个人成功的价值,渴望在工作中得到应有的回报,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年龄的不断增大,在工作和生活上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烦心事,严重影响了教师对工作的控制感和成就感,甚至产生严重的消极、逆反心理。一旦造成教师的职业倦怠,工作年限稍长的教师就容易出现“任何事情都无所谓,工作就那么回事,怎么干都一样“等感受和行为表现,而且现代社会对人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工作量大、管理学生的压力、学生家长的压力、考试压力、课题研究、职称评定等压力,使教师承载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这些压力给教师带来严重的影响。当教师一旦感到没有什么发展机会了,一旦陷入绝望的境地,他们便会停滞于现状而不思进取,之所谓听之由命的地步。 2、学校内部管理者的问题 人都是有情感的。情感本就有轻重之分,管理者面对的是一群几十个上百个教师。倾向性可以表现在心里,一旦表现在行为上,对某些教师便会变成不满或打击,自然会消怠。一次、两次……,热情变为冷静、淡漠…….。 就拿现在的学习机会来说吧,培训的总是那么几个教师,别的教师心里便会思量:难道我们就没有潜力和前途吗?还是不被重视呢?久而久之,等到不思量的时候可能就接近倦怠了。 学校管理者更多的是关心教师工作,几乎很少关注教师的生活。有些领导者是注重依法治校、制度管人,而忽视了以德治校、一情感人。有的校长整天板着面孔显示其威严,树立其威信,对教师的缺点进行面斗粗暴的批评,不分场合的电闪雷鸣,丝毫不留情面甚至辱骂,

教师职业倦怠一般表现

教师职业倦怠一般表现为:工作缺乏激情,消极敷衍,丧失职业理想,无成功追求,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情绪上常常表现为焦躁不安、紧张、萎靡不振,效能感降低,猜疑、自责等等。 作为学校一名中层管理者,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我深深感受到教师职业倦怠在许多教师身上都有所表现。如:总有少数教师无视学校的规章制度,迟到早退;部分教师对待问题学生缺乏应有的耐心,简单粗暴;对学校安排的公开课、竞赛任务,认为是给自己找麻烦,不愿意接受;要求撰写业务学习笔记,下载敷衍;不种好自己的责任田,乐意办有偿培训班;对待绩效考核,毫不在乎…… 教师职业倦怠带来的影响肯定是负面的,需要我们从多方面寻找原因,以便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结合文章中的观点,加上自己的思考,我认为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至少有以下几方面。 一、教师职业收入过低。 一谈到职业倦怠,几乎所有的中小学教师都会这样讲:“一个月就那么点工资,强勉养家糊口,还要求你做这做那,老师们不烦才怪呢!能敷衍去完成就不错了。”这话说的一点都不过分。自古以来,教师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并被定下了“乐守清贫、甘于奉献”的行为准则。在世人眼中,教师就应该是精神上的富有者,物质上的贫困者。然而,教师是人不是神,需要物质生活,有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权力。特别是当今物质横欲的社会,看到别人有房和车,腰缠万贯,教师心理难免失衡,心想自己从事的是培养祖国未来和希望的职业,有什么理由独守清贫?于是,当面对

国家发放的不到2000元的工资,面对日益增长的物价时,对生活前景充满忧虑,对从事的教书育人工作也就失去了信心。 二、教师多重角色,身心疲惫。 在学校从事高强度的脑力劳动,大量付出自己的体力、脑力、情感。回到家里还要处理家务,照顾家人,这让许多教师感到体力不支,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整天和几十个学生打交道,有些教师难免将工作中的情绪带回家中,对家人大发脾气,牢骚满腹,影响家庭和睦。更有少数家人,不理解当教师的家属在学校辛苦付出,不愿意让其为那么点成绩“拼命”,为了家庭团结,一些教师尤其是女教师宁愿选择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做贤妻良母足矣。 三、应试教育导致精神压力大。 素质教育喊了十几年,但对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方式仍然没有变革。考试仍然是以卷面分数论英雄。而学生的分数又与教师的众多利益挂钩,如:绩效工资、职称晋升、评优表模等等。中考和高考的升学压力让老师们喘不过气,如今,这种升学压力又蔓延到小学,导致为了综合指数和名次,教师不得不加班加点,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师生都苦不堪言。 四、行政干预过多,教师工作压力大。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从事教育教学研究也是教师份内的事。“备课、教学、批改作业、辅导差生、讲公开课”这些常规工作何尝不是教师们梦寐以求的事?然而如今教师们平日忙碌的事务并不是那么单纯。许多行政部门都可以向教育安排工作,而这些工作都

浅析幼儿教师流失严重及其原因分析

浅析幼儿教师流失严重及其原因分析 【字体:大中小】【打印此页】【返回】【关闭】 论文关键词:幼儿教师流失职业倦怠社会地位论文摘要当前:我国幼儿教师队伍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也面临着流失严重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有社会地位低下、保教工作负担过重、幼儿在园安全责任大和职业倦怠严重等。幼儿教师是学前教育主体之一,解决好幼儿教师的问题具有重大意义,因此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并积极探寻解决办法。 随着学前教育的蓬勃发展,出现了一支庞大的幼儿教师队伍。然而这只队伍却面临着严峻的形势:珠三角地区幼儿教师职业压力调查结果表明,想改行的幼儿教师所占比例为57.8%,而年轻教师中想改行的人数比例更是高达66.1%。①据天津师范大学韩映虹介绍,从1998年开始,天津师大共培养了专科层次的幼儿教师2000多名,目前一直从事幼教工作的不到1/4。幼儿教师是学前教育主体之一,解决好幼儿教师的问题具有重大意义。造成幼儿教师流失严重的原因是多重的,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 社会地位不高 1.1 待遇普遍偏低 幼儿教师的收入偏低已是众所周知,这种情况在公立幼儿园和私立幼儿园中都存在,尤其是聘用制的老师。据了解,江苏公办幼儿园在编教师的年薪是3-5万,民办幼儿园的教师年薪平均仅有1-2万。我国现有115.8万名幼儿园教职工,其中90%以上是长期聘用的非公办教师,②即有100多万的幼儿教师生存在体制外,她们与编制内的老师同工不同酬,甚至干的多拿的少,这种同工不同酬的现象严重打击了编制外老师的工作积极性。农村幼儿教师的待遇情况更加不容乐观。有研究对福建省沿海部分地区的52所农村幼儿园的教师生存状态作了调查:“36.4%的教师月收入在500元以下,进一步访谈得知,月收入500元以下的教师实际收入仅为二三百元;月收入在500—1000元之间的教师也大多限于五六百元。”农村小学教师的基本收入平均每月1000元左右,而幼儿园教师平均每月五六百元左右(无编制教师的工资只有三百元左右)。跟当地农村的整体收入水平相比,幼儿园教师的收入偏低。③ 1.2 专业化程度不高和入职条件低 尽管《幼儿园管理条例》对幼儿教师的任职标准做了明确规定,但实际并未”依法”执行。许多民办幼儿园为了降低成本,招聘了一些学历较低、也没有专业基础的人作为幼儿教师,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幼儿教师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在很多地方,尤其是县级城市和农村,许多初高中毕业生走上了幼教岗位,由此来看,至少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幼儿教师的入职条件低;二是幼儿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不高,使人们认为幼儿教师不需要什么专业知识和技能。由于幼儿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低、入职条件较低、经济待遇又不高,从而导致了其低落的社会地位。因此提高幼儿教师社会地位的根本在于加强和提高幼儿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和入职标准的建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5届国际教育大会提出:“在提高教师地位的整体政策中,专业化是最有前途的中长期政策。”因此,在教师专业化的过程中,教师个人的努力才是关键。幼儿教师只有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才能保障其社会地位。 1.3 大众对教师缺乏理解与尊重 学前教育专业实质上是一门跨学科的专业,它涵盖了心理学、儿科学、人类

教师职业倦怠案例评析

案例评析---“众人拾柴火焰高” 李老师是光明中学的班主任,她已经任班主任将近20年了,每年九月有新的教师来到学校来任课,李老师都要给新教师做关于如何适应教师生涯的讲座。李老师亲切的讲授,使得新教师不仅对教学工作有一定的了解,而且也被李老师的教学热情深深地感染。我们知道,教师工作压力大,整天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繁琐的事情,那么李老师如何调节自己维持对教学工作持续的热情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对李老师进行了采访。 李老师告诉我们,当她工作后不久,常常被学校工作的事情压的喘不过气来,整天除了上课,还要开会、与家长联系、处理班上的各种事情,这么多的事情让年轻的李老师觉得压力很大,有时候想放弃教师这一职业。在那段时间,李老师工作效率下降、对教师工作产生了倦怠。可是,让李老师感到欣慰的是,她的家庭一直很支持她,每当李老师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都已经天黑。回到家,丈夫常常会给李老师讲一些笑话,或者让李老师休息,自己做家务。每当想到这些,李老师的嘴角总是会漏出一丝微笑。李老师暗自下决心,为了学生,为了家里的支持,一定要当人民的好教师。从此以后,每当李老师教学中遇到困扰或压力,她会向丈夫倾述,共同面对难题。 评析要点: ◆问题表现 当教师遇到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时,可以向相关的人求助。例如,工作中的问题可以跟领导沟通、跟专家请教、跟同事倾诉、家人倾述。

教师尤其要关注自己的家庭,因为家庭是最重要的社会支持源。李老师正是借助于家庭的支持,缓解了自己的职业倦怠。有关研究表明,强大的社会支持系统,不仅有助于教师解决实际的工作难题,更为教师提供了强大的情感和心灵援助。 ◆问题诊断 人是社会的人,自出生之日起便每日都要与其他个体打交道,社会支持就来源于身边的这些个体,它是一种资源,一种保护,一种归属。常言道:“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当身处逆境、压力重重之时,亲朋好友亲切的问候、深切的理解和热情的帮助是每一个人都热切渴望的。社会支持对于个人,特别是个体的心理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 目前已有不少研究证明,教师的社会支持越完善,其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反之,社会支持越不完善或者越匮乏,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就越低。 2 .缓冲心理压力 临床心理学研究表明,社会支持是决定心理压力与身心健康的重要中介因素之一,它对心理压力起缓冲作用,可降低我们对压力严重性的感受性,减轻各种应激性事件对身心健康所造成的消极影响作用。 3 .调节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即社会支持越完善,职业倦怠程度越低。可见,社会支持对教师的职业倦怠具有调节作用。

教师职业倦怠文献综述[1]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感现状探究及分析 自从弗鲁顿伯格(Freudenberger)于1974年首次提出“职业倦怠”(burnout)以来,该领域的研究便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1980年第一届国际职业倦怠研讨会的召开,更加凸显了它的重要性。不仅如此,近年来国际职业倦怠的相关研究也已延伸到教学领域。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才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教师的职业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由于激烈的社会竞争和高校改革的深化对教师发展带来的压力,加之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对教师全面能力的要求,高校教师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2004年12月,中国第一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报告显示,在15个行业中,教师的倦怠程度仅低于公务员和物流从业人员,居第三位。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对全国72所高校的教师进行调查,发现94.6%的教师感到有精神压力,其中35.6%的教师表示压力很大。另有人对黑龙江省三所中学的教师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有半数以上(52.1%)的教师认为自己的压力很大或极大(注:转引自徐长江《中学教师职业紧张状况及其原因的调查研究》,《浙江师大学报》(社科版)1998年第6期,第120—123页。)。教师的职业倦怠造成了对自身、学生及教育发展的危害,所以对教师进行相应的职业倦怠问题分析势在必行。 1、“职业倦怠”的界定 职业倦怠(burnout)是纽约基础临床心理学家弗鲁顿伯格(H.J.Freudenberger)1973 年在《职业心理学》杂志上首次提出的。“burnout” 一词在一般的字典中指失败、耗尽、精疲力竭。自从弗登伯格提出这个概念后,它被专门用以说明助人职业的“职业倦怠”现象。 马斯拉池(Maslach)是首批系统研究助人行业的职业倦怠现象的学者之一。她认为,职业倦怠是那些任职于需要连续的、紧张的与他人互动的行业中的人们在经历长期连续压力下的一种行为反应。那些人因不能有效地缓解工作压力而产生了情绪上的疲惫感,对顾客的消极心态,以及认为自己在工作中再也不能取得成就的挫败感。皮特斯(Peters)在1981年将职业倦怠定义为“燃尽或耗竭个人的心智、生理、情绪资源,其主要特征为:疲乏、冷漠、理想幻灭、沮丧,显示个人已耗尽其能源或适应的能量。” 尽管上述有关职业倦怠的定义彼此不一,但我们仍可发现其共同之处,即职业倦怠是个体因不能有效地缓解工作压力或妥善地应付工作中的挫折所经历的身心疲惫的状态。 2、“教师职业倦怠” 2.1“教师职业倦怠”内涵 教师职业倦怠内涵是指教师对从教工作缺乏事业的动机和兴趣,勉强维持教学工作,在教师内心产生一种对教书育人的厌烦和心力俱疲的状态,导致教学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降低的一种现象。 也有说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伴随于长时期压力体验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在长期从事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能顺应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所产生的情绪、对工作任务的退缩、畏难、情感的衰竭,以及各种各样的心理症状,如易激怒、焦虑、悲伤和自尊心降低等。它会使教师对教育工作缺乏动机和兴趣,勉强维持教育工作,在内心对教育产生厌烦并感到心力交瘁,从而导致教学能力和工作业绩降低的一种现象。 2.2“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 近年来,国际上有关职业倦怠的研究已延伸到教学领域。大多数学者在教师职业倦怠问题上已达成以下一些共识,即认为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有效解决工作压力的一种反应。并且认为,教师在经历职业倦怠时有以下三种典型的心理或行为表现:

如何预防和克服教师职业倦怠 (4)

如何预防和克服教师职业倦怠 新城初级中学袁健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从事教师职业的人,当教师的时间长了,大概都有这样一些感觉:从教之初的豪情壮志逐渐消失了,桃李满天下的希冀淡漠了,安于现状、平淡无为、得过且过的想法增多了;原先可爱的学生似乎都变得令人生厌;走进课堂的神圣感没了,无奈当老师的感觉却增强了。实际上,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中小学教师,尤其是山村中小学教师,不断经历着身心疲惫、心力交瘁的感觉,不断感受到工作热情的减退以及自我评价的降低。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教师职业倦怠。教师倦怠现象如今非常的普遍,给社会、学校、学生,甚至教师自身都带来了重要的影响。 一、何谓教师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弗鲁顿伯格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的一个概念,主要用来描述个体在长期的工作压力下,由于得不到有效缓解而产生的心理、生理上的疲惫。具体表现为:工作能力下降,工作热情衰退,对他人逐渐冷漠,自我成就感降低等等。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成人群,山村初中教师尤甚。 教师职业倦怠的危害是明显的。它不仅会影响教师工作状况和学生的发展,还会影响教师本人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职业倦怠已经成为困惑教育界的一个社会热点问题。 二、山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 1.长年没有成就感引起倦怠。在山村中小学,有一部分教师既没有承担学校事务,所任教学科目也不是所谓的重点科目,多年工作得不到肯定,因而在工作中没有成就感而产生倦怠。 2.升学压力造成教师倦怠。在山村中小学,特别是初中和高中,为了追求升学率,教师普遍加班加点,常年超负荷的劳动,容易使老师身心俱疲。另外还有应付上级检查、学校检查及教学比武等一系列活动,教师经常处于一种紧张状态而产生倦怠。 3.生活困境造成教师倦怠。县乡镇山村初中教师,普遍工资不高,存在着购房、赡养老人、子女上学等生活压力,使家庭生活处于困境中,从而失去了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而产生倦怠。 4.知识欠缺造成教师倦怠。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一大批教师普遍有力不从心之感。由于学校经费紧张,外出学习机会少,新的理念不能接受;自己工作担子重,自学时间不能保证;年龄渐老,失去学习兴趣和动力等,从而造成知识匮乏产生倦怠。 另外,由于近年来山村一些重点中小学实行了扩招生源的政策,导致一些山村的普通中小学招生较为困难,学生的素质不高,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学习成绩不够理想,加上现在有些家长对教师一些做法不理解,导致教师在教学中频频受挫,从而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三、解决山村中小学老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1.从学校管理层面上看,应从以下途径让教师远离倦怠。 第一,创造“和谐校园”,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和关爱每一位教师,让教师成为学校的主人,使教师有归属感,从而树立职业自豪感和主人翁精

应对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的有效方法

应对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的有效方法 在长期的幼儿园走访工作中,笔者除了切身感受到了孩子的天真烂漫,纯真无邪,也深深地感到幼儿园老师的工作很辛苦!在得到这些收获地同时也发现了幼儿园中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家长和孩子甚至笔者的同事一直反映的幼儿园老师好“凶”、老师的脾气发的是很没有道理、老师的牢骚没完没了等问题。家长和孩子普遍认为是因为老师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出了问题,所以她们会将脾气发在孩子身上。但是笔者通过走访以及在和老师的谈话中了解到“工作没劲”“工作单调乏味”“工作繁杂辛苦而毫无成就感”“园领导水平低未能调动起老师的工作积极性”这些感受也时时在困扰着众多的幼儿园老师。通过查证大量的研究资料笔者发现,很多研究结果和笔者走访得到的结果都是非常相似的。 了解到这样的情况,笔者就在思考本来开朗活泼的幼儿园老师们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他们明明知道这样做是不符合老师的职业要求的。因为情况比较普遍几乎每个幼儿园里都有这样的情况存在,于是笔者决定要弄关注这个问题: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我们的幼儿园老师从“金太郎”变成了“大灰狼”? 一个偶然的巧合,在与朋友的学术沙龙中,“职业倦怠”这个话题成为了一个焦点话题。听着朋友们的讨论,我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我们的幼儿园老师,隐约觉得大多数幼儿园教师都存在职业倦怠的情况,并且有的老师程度已经很深了。从笔者查的一些资料来看,有的幼儿园管理者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有的根本没有认识到这一问题。 二、分析 所谓“职业倦怠”,是指丛业者因不能有效缓解由各种因素造成的工作压力,或深感付出与回报不对等而表现出的对所从事职业的消极态度和行为。 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资料表明:职业倦怠最容易发生在助人行为的丛业者身上。教师职业作为一种典型的助人行为,自然也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现象。职业倦怠不仅影响幼儿教师对幼教工作的情感和精力的投入,而且还影响她们教育能力的发挥和发展;不仅影响幼儿教育的质量,而且对幼儿及幼儿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也会有极大的危害。因此,关注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倦怠已经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了。 大量的国内外研究表明,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倦怠原因主要有教师没有专业发展和拓宽的机会、幼儿园的管理制度过于局限老师的生活和工作发展等原因。研究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原因的文章很多,但是笔者发现,真正探讨如何解决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研究并不多见。 三、建议 1.充分的专业发展机会 随着二期课改、教学优化等活动的开展幼儿园教师也越来越重视自己的专业素质的发展了,因此他们也要求自己所在的幼儿园能够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专业发展机会,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在社会的竞争中更加有竞争力,所以幼儿园是否能够为老师提供这样的机会,就直接会影响到老师对所在幼儿园的满意程度。如果幼儿园不能为老师提供这样的机会,或者是对机会的分配严重不公平都会加重教师的职业倦怠,因此,作为管理者应该密切关注每个老师的发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相关调查结果显示,随着社会发展与竞争形势的严峻,教师职业成为当前最具压力的职业之一,特别是中小学教师,其整体倦怠现象较为明显,职业成就感低。如果该现象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和改善,教师的身心健康将会受到倦怠问题的严重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会因此而受到威胁。就此,根据职业教师倦怠的现状做了倦怠问题的相关分析,结合调查实情、资料查阅、文献研究等方式着重对职业倦怠的表现形式、形成因素做出重点研究,并提出了解决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相关对策,与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表现形式;形成因素;对策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形式 职业倦怠主要是指教师由于心理压力、不良情绪或环境因素造成的无法正确对待教学工作的应激反应,是教师在长期工作量大、工作强度高的状态中形成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衰竭的现象。笔者通过相应资料的查询与实际状况的研究提出教师职业倦怠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生理疾病多发 职业倦怠产生的因素是工作上的压力,但产生效果则对工作、生活、身体均有较大影响。职业倦怠能够导致教师发生一定的生理疾病,例如失眠、头痛、内分泌失调等,甚至造成周期性的焦虑、沮丧、恐惧、绝望。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生理上的病态,容易造成身体健康上的严重问题,特别是针对抗压能力弱、心理素质低的教师,导致其产生厌倦教学工作、工作停滞不前的状态,严重的甚至产生自暴自弃等不良现象。 2.工作热情低下 在进行任何一项工作时,倦怠现象都会影响其工作热情,教师工作在此问题上体现得更为明显。教师一旦在工作上产生倦怠,对待教学工作的热情就会随自己的情绪发生波动,不利于学生听课学习,教师的情绪更加焦躁,以此恶性循环,教师将彻底失去工作热情,再加之成就感的下降,枯燥无味的繁琐感将充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工作效率将大打折扣。 3.消极情绪明显 在入职前,教师的目标及志向在一开始都是比较远大、积极的,然而一旦发生倦怠得不到合理控制的现象,教师就会产生强烈的挫败感,再加上工作过程中学校对教师教学的严格要求,长此以往使教师产生愤世嫉俗的情绪,对最初的目标完全失去前进动力,形成得过且过的工作状态,对未来工作失去信心,放弃对工作的积极态度,甚至产生茫然、抑郁的倾向。 4.人际交往出现问题 工作上出现倦怠,教师的生活也会受到工作负面情绪的影响。有倦怠感的教师常常在工作中出现拒绝参加集体活动、攻击性言辞较多的行为,造成严重的心理偏差,从而导致同事的关系疏远,家庭的关系紧张,加之个人性格的原因,甚至有可能产生自闭的现象,使教师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怯懦、自卑、消极的态度,以至于影响生活中正常的交往圈。 二、教师职业倦怠形成因素的分析 引起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往往包含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大方面,笔者通过数据分析和文献检索将职业倦怠的形成因素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以便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策略。 1.学生教育难度大,家长要求高 当今社会更加开放,大多数家庭对子女的教育问题十分重视,且独生子女数量偏多,学生存在依赖性强、娇生惯养的现象,在简单的教育问题上存在过多的思考而导致教学的复杂性,例如在选派班干部、安排座位等简单问题上稍有考虑不周,就会遭到学生的反对和家长的指责。再加之存在心理问题严重、性格独特等学生的存在,老师的教育从简单的传授知识增加到调节学生心理问题,甚至调节学生在学校的违规、暴力等不良现象,教育难度不断加大,使教师产生严重的职业倦怠。 2.工作性质单一、枯燥、重复

教师职业倦怠及应对策略

教师职业倦怠及应对策略 主讲人—李虎亮 一、职业倦怠的概念 职业倦怠(Occupational burnout),也称“工作倦怠”,国内也有翻译为“工作衰竭”、“职业枯竭”、“职业过劳”等等,通常发生在人际接触较为频繁、密切的服务性行业中。19世纪60年代,美国作家格林尼出版了一本小说,名为《一个倦怠的案例》,书中描写一位才华横溢的建筑设计师事业到达巅峰之时,却感到自己的工作热情在慢慢耗尽,对工作的热忱和成功的渴望消失殆尽,在经历了一段内心的痛苦挣扎后,他辞掉了在人们眼中充满光环的工作,远离故土,只身前往非洲原始丛林开始自己新的生命旅程。这部小说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读者们纷纷表示自己也有类似的体会和冲动。从此“倦怠(burnout)”一词便进入美国大众的语汇,并逐渐为世人所熟知,用来描述一种歪曲的人职关系。20世纪70年代,美国精神分析学家费登伯格(Freudenberger)在看了这本小说后,发现自己和书中所描写的,事业如日中天却对工作毫无热情的建筑师一样,有一种对工作挥之不去的消极心境,便根据自己以及相类似人群的生活写照提出了“职业倦怠”这一新名词,并于1974年将其第一次应用在心理健康的领域,用以描述助人行业的从业人员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而导致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他指出,倦怠是一种最容易在助人工作中出现的情绪耗竭症状。当工作本身对个人的能力、精力以及资源过度要求,从而导致工作者感到情绪枯竭、精疲力竭时,

职业倦怠就产生了。 二、职业倦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情绪衰竭(Emotional Exhaustion)?它是倦怠的个体压力维度,表现为个体情绪和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情感资源干涸,工作热情完全丧失? 2.去人性化(Depersonalization)?它是倦怠的人际关系维度,表现为个体以一种消极的?否定的?麻木不仁的态度和情感去对待他人,甚至把人看成一件没有生命的物体? 3.个人成就感降低(Reduc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它是倦怠的自我评价维度,表现为个体对工作的意义和价值的评价下降,自我效能感丧失,时常感觉到无法胜任,从而在工作中体会不到成就感,不愿意付出努力? 我国的王芳?许燕认为,职业倦怠是个体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时,所产生的生理?情绪情感?行为等方面的身心耗竭状态?她们的研究表明,我国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包括:“情绪衰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降低”和“知识枯竭(Intellectual Burnout)”?“知识枯竭”是指教师不能适应社会的快速变革和知识的急剧更新,难以应付学生的问题,再学习的能力差,知识上有枯竭感? 三?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 已有的研究表明,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有客观?主观两个方面?客观原因主要涉及职业?社会和学校三个方面,主观原因主要指教

教师职业倦怠一般表现

教师职业倦怠一般表现(总2 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教师职业倦怠一般表现为:工作缺乏激情,消极敷衍,丧失职业理想,无成功追求,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情绪上常常表现为焦躁不安、紧张、萎靡不振,效能感降低,猜疑、自责等等。 作为学校一名中层管理者,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我深深感受到教师职业倦怠在许多教师身上都有所表现。如:总有少数教师无视学校的规章制度,迟到早退;部分教师对待问题学生缺乏应有的耐心,简单粗暴;对学校安排的公开课、竞赛任务,认为是给自己找麻烦,不愿意接受;要求撰写业务学习笔记,下载敷衍;不种好自己的责任田,乐意办有偿培训班;对待绩效考核,毫不在乎…… 教师职业倦怠带来的影响肯定是负面的,需要我们从多方面寻找原因,以便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结合文章中的观点,加上自己的思考,我认为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至少有以下几方面。 一、教师职业收入过低。 一谈到职业倦怠,几乎所有的中小学教师都会这样讲:“一个月就那么点工资,强勉养家糊口,还要求你做这做那,老师们不烦才怪呢!能敷衍去完成就不错了。”这话说的一点都不过分。自古以来,教师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并被定下了“乐守清贫、甘于奉献”的行为准则。在世人眼中,教师就应该是精神上的富有者,物质上的贫困者。然而,教师是人不是神,需要物质生活,有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权力。特别是当今物质横欲的社会,看到别人有房和车,腰缠万贯,教师心理难免失衡,心想自己从事的是培养祖国未来和希望的职业,有什么理由独守清贫?于是,当面对国家发放的不到2000元的工资,面对日益增长的物价时,对生活前景充满忧虑,对从事的教书育人工作也就失去了信心。 二、教师多重角色,身心疲惫。 在学校从事高强度的脑力劳动,大量付出自己的体力、脑力、情感。回到家里还要处理家务,照顾家人,这让许多教师感到体力不支,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整天和几十个学生打交道,有些教师难免将工作中的情绪带回家中,对家人大发脾气,牢骚满腹,影响家庭和睦。更有少数家人,不理解当教师的家属在学校辛苦付出,不愿意让其为那么点成绩“拼命”,为了家庭团结,一些教师尤其是女教师宁愿选择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做贤妻良母足矣。 三、应试教育导致精神压力大。 素质教育喊了十几年,但对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方式仍然没有变革。考试仍然是以卷面分数论英雄。而学生的分数又与教师的众多利益挂钩,如:绩效工资、职称晋升、评优表模等等。中考和高考的升学压力让老师们喘不过气,如今,这种升学压力又蔓延到小学,导致为了综合指数和名次,教师不得不加班加点,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师生都苦不堪言。 四、行政干预过多,教师工作压力大。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从事教育教学研究也是教师份内的事。“备课、教学、批改作业、辅导差生、讲公开课”这些常规工作何尝不是教师们梦寐以求的事?然而如今教师们平日忙碌的事务并不是那么单纯。许多行政部门都可以向教育安排工作,而这些工作都需要教师去办理。例如办理学生保险、代收各类费用、整理迎检档案、分发学生奶、对家长进行培训、参加文体竞赛

克服职业倦怠,做一名幸福的教师

克服职业倦怠,做一名幸福的教师教师职业是最容易给人带来紧张压力的职业之一,作为教师,如果不善于缓解压力,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表现为:工作热情消减,上课无精打采,思想走神,情绪抑郁,有时还伴有头痛、失眠、食欲不振等身体不适。这种状态既损害教师本人的身心健康,又危害学生的学业,同时也不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努力克服职业倦怠,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 一、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 当教师的时间长了,许多人都有这样一些感觉:工作热情丧失了,和学生距离疏远了,对待学生的态度冷漠了,安于现状、平淡无为、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增多了,甚至有了放弃教师职业的消极想法。实际上,这就是教师职业倦怠的症状表现,职业倦怠一旦产生,人的态度、行为都会发生很大变化,对教育教学工作必然产生一定的影响。那么,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对教师的期望。教师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师的精心培育。但是,人们对于教师的要求也是相当高的,教师被称为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教师肩负着为每个家庭培养下一代的重任,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面对的学生,是一个个在家庭中的地位极高的独生子女,一个家庭将自己全部希望寄托于子女身上,所以对老师的教育教学有极高的要求,一旦老师的教育教学质量有所下降,社会、家长对于老师的批评也是十分严厉的。近年来,学校安全问题和学生心理问题的凸显,使得教师在教学管理方面的难度加大,个人心理压力增大,教师整天在充满压力的环境中工作,因而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二)教师在社会中的地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师在社会中的经济收入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教师行业与公务员等其他行业相比,其经济地位明显偏低,使越来越多的教师产生了心理的不平衡。教师工资待遇偏低、几乎无任何福利待遇、以至教师群体的自尊心受到影响,自信心降低,工作热情下降,已经直接体现在工作中。教师的经济地位是其社会地位的基础和标志,微薄的薪金使教师的社会地位难以真正体现和得到提升,不少教师产生了沮丧、焦虑的情绪。一部分索性离开教师岗位,还有一部分则陷入了观望和彷徨,不安与躁动笼罩着这部分教师,在这种情绪影响下必然会导致职业倦怠。 (三)教学工作压力。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和家长对学生的分数看得很重,合格率、升学率、考入名校的人数等各学校都有指标。为了达到目标,教师不得不在课后花费大量时间备课、批改作业、辅导,丧失了个人的时间与空间,教师的日平均工作时间是和其他行业无法比拟的,从早晨天刚亮一直忙到晚上才能够得到休息,节(假)日补课也是家常便饭,而且教师的教学任务也非常繁重,教师间的相互评比,人为加重教师间的竞争,迫使教师处于高负荷运转中。同时,教师工作又是一份具有创造性的脑力劳动,为了应对各类检查、听课评课等活动,要付出艰辛的劳动。有时教师为了上好一堂公开课,往往花费很长时间,思前想后、精心设计、绞尽脑汁,生怕出现问题,这些无不需要巨大的体力和精神消耗。使得教师不堪重负,极易导致心理上的疲劳。 (四)教师的社交环境。教师所处的环境是相对封闭的,由于学校管理的要求和工作性质的关系,教师的工作环境除了教室就是办公室和家庭,由于时间关系,少有机会与同学、朋友、家人交流。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是单调的,除了备课、上课外,就是批改作业、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和回家休息,这样使他们缺乏与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