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西南地区旱灾原因

西南地区旱灾原因

西南地区旱灾原因
西南地区旱灾原因

浅析西南五省特大干旱的成因

农田龟裂、水井干涸、水库见底……2009年秋季以来,高温少雨天气导致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和重庆西南五省市持续严重干旱。其范围和强度均突破历史极值。且仍呈发展趋势,对群众生活、工农业生产包括经济社会发展都造成了严重影响,损失十分严重。如此大旱,除了天灾的原因,人类的行为是否也应当负有一定的责任?

大力开发西部,曾是各级政府呼吁和努力做的事。西部的矿产在挖掘,西部的河流在开发,西部的原生态林变成了桉树林、橡胶林,西部的荒原变成了城镇。让西部的人民也富裕起来,无可厚非。但是在挖掘时,开发时,种植时,建设时,西部的环境却在慢慢的被破坏。我就这次干旱的分为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做出简单分析:

1.人为因素

人类对生态的破坏包括很多个方面。片面追求经济利益,不当开发矿产资源,过度砍伐森林,开垦土地用于农业生产,过度放牧,导致了林地面积急剧下降,土地石漠化,土地抗御干旱能力降低,水土流失变得更快。众所周知森林植被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原有的天然植被已遭严重破坏,,西南山区土层甚薄,过度或无计划地砍伐森林导致地表裸露,植被土壤系统涵养水分的功能降低,一旦缺少有效降水必将引发局地干旱,多点的局部地区干旱将会提高发生大范围特大干旱的概率。与此同

时当地却大力种植经济林,经济林地中,桉树和橡胶树对生态水文系统影响很大,这两种速生丰产林都被形象地称之为“抽水机”,大面积种植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涵水能力很差。此外,桉树还是“霸王树”,它生长了,其他物种会慢慢地退缩,最后造成桉树林都是地表光秃秃的,生态遭受颠覆性的破坏。没有了森林,怎么能够保持水土。地面干燥,空气中水分稀薄,即使冷空气来了,大气中也没有水分凝结,怎么能形成降雨呢?

此外,这些年对水资源过度开采可以说是一种大规模的极其盲目的破坏性水电开发热潮。西南地区的水电站建设密集,一座水电站,就会对河流的流域生态带来重大改变,上游对江水的蓄积,不仅让下游的河道干枯,也会使地下水位降低。这些水电工程打破了原有的生态平衡,对当地的植物、气候等都造成了直接的破坏。

矿产开采及大型工程建设破坏了水文系统。滇黔桂等受灾地区喀斯特岩溶地貌发育,岩坡陡峭,但有色及贵金属矿产资源和水能资源丰富。矿业已成为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增长点。资料显示,西南地区矿山企业星罗棋布,现有3万余个矿山企业,重要的矿企达300余个。矿山开采工程在占用土地的同时,对森林、草地等植被也造成了毁灭性破坏。上世纪80年代以来,西南地区的炸山修路和开矿等工程大量上马,由于水土保持及土地复垦工作不到位,项目的实施不仅损毁或破坏了原有的天然植被,加剧地表水土流失,产生的弃渣还破坏植被、掩埋农田、淤

塞河道及水利工程并污染水源。另一方面关于饮水工程和农田水利设施方面的建设却停滞不前,一些早期建成的水库年久失修,缺乏管理。从此次干旱可以看出,西南的很多农村地区的饮水工程根本就没有得到很好的建设,水保措施、雨水集蓄以及合理的水资源调配等措施并不完善且未能得到合理的实施,农民的生活、生产饮水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很多乡村都是一口水池然后全村人靠天吃水,而且地下水资源也极度匮乏。可以想象灾区人民在旱灾之前饮水就已经是一种困难了。据有关资料显示,西南水电开发的总装机容量预计将达到几十个三峡大坝的水平,如此巨大规模的水电开发、矿产开发将造成怎样的生态影响,它是否也是大旱的一个原因?

人类不合理利用水资源及水体污染导致可利用水资源减少。

地球表面的70%被水覆盖,但淡水资源仅占所有水资源的2.5%,其中能被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只有不到1%的淡水可为人类直接利用,中国的人口又众多。即使我们拥有的水资源如此之少和珍贵,但我们并没有认真地对待它。大面积的水体污染,水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管理不当已经造成可利用水资源水量和水质的大幅下降。

当干旱发生了大家才知道要珍惜水资源。我想节约用水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全球气候变暖,人类燃烧煤、油、天然气和树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和甲烷排放到大气层后使地球升温,使碳循环失

衡,改变了地球生物圈的能量转换形式。造成地球大气和海洋温度上升的现象。整个带起循环系统的降水重新分布。从而较极端的干旱天气出现频率、强度都会相应增加。

2、自然因素

在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下,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偏暖,副热带高压整体偏强,东亚季风携带的水汽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导致我国东部降水较多,北方降雪频繁。相反之下,我国西南地区是下沉气流占优势,常出现晴好少雨天气。

冷空气时机没有掌握好。虽然今冬有数次冷空气影响我国,但大多数冷空气在北方开始偏东移动,加上秦岭的关系,如果冷空气不够“强势”,翻不过山,依然无法造成影响。即使有时候冷空气进入该地区,与暖空气形成了降雨的第一个条件:对流天气。但形成降雨的第二个条件“水汽”如果不丰富,依然无法形成较好的降水。

西南五省的干旱,部分天灾部分人祸。我们应该以和谐相处的态度对待大自然,保护环境没有谁能说是旁观者。干旱仍在持续,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西南干旱高考地理热点

高考地理热点:聚焦西南五省市干旱问题原因及应当措施 背景材料:2009年秋季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降雨少、来水少、蓄水少、气温高、蒸发大、墒情差,致使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5省(自治区、直辖市)遭受旱灾。其中云南、贵州、广西等省(自治区)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五成以上,部分地区降雨偏少七至九成,主要河流来水为历史最少,水库蓄水较常年同期偏少二成以上,土壤含水量普遍仅20%左右,旱情极为严峻。目前云南全省、贵州大部、广西局部持续受旱时间超过5个月,且仍呈发展趋势,对群众生活、工农业生产包括经济社会发展都造成了严重影响,损失十分严 重。 请用地理知识具体解释一下西南地区干旱产生原因和详细 应对措施

一.原因 1. 四川方面:当前气候变暖是大背景,在此前提下,比较容易产生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而四川处于我国东亚季风、南亚季风、高原季风等多种季风环流影响的交叉过度地带,受 多种季风影响,气候复杂。 四川干旱的原因有: 一是青藏高原的高原热力因素影响。我省和西南其他省份受“世界屋脊”的影响较大,青藏高原去年冬季积雪偏少,高原热力条件好,导致印缅低槽弱,南亚季风弱,输送到我国西南地区上空的水汽不充沛,加之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偏东偏北,造成我省及西南地区出现干旱。 二是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在此影响下,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偏暖,副热带高压整体偏强,东亚季风携带的水汽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导致我国东部降水较多,北方降雪频繁。相反之下,我国西南地区是下沉气流占优势,常出现晴好少 雨天气。 三是冷空气时机没有掌握好。虽然今冬有数次冷空气影响我国,但大多数冷空气在北方开始偏东移动,直接从我省的边缘“溜”了过去。加上秦岭的关系,如果冷空气不够“强势”,翻不过那座山,依然无法对盆地造成影响。即使有时候冷空气进入盆地,与暖空气形成了降雨的第一个条件:对流天气。

山东干旱的原因

山东干旱的原因 从1999年开始,我省夏季降水量持续偏少。1999年夏季降水量为265毫米,较常年偏少37%;2000年和2001年夏季降水量为401毫米和410毫米,分别较常年偏少5%和3%;今年夏季全省平均降水量208毫米,较常年偏少52%。 邹树峰认为,造成我省持续少雨干旱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与这几年所处的少雨干旱的气候背景有关。我省年降水量和夏季降水量均有较明显的阶段性,如1951年到1964年是降水量偏多阶段,1965年到1978年为正常阶段,1979年到1989年为降水量偏少阶段,1990年以后降水比80年代增多,但仍处在旱涝交替、以旱为主的气候阶段,目前我省仍处在这一气候阶段中,所以这几年降水以少为主。 与这几年处在太阳黑子活动的高值期有关。从1999年开始,太阳黑子活动进入高值阶段,2000年为太阳黑子活动的峰值年。1999年至2002年均处在太阳黑子活动的高值阶段,资料统计表明,太阳黑子活动的高值阶段对应山东省降水以偏少为主。 与这几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活动异常有关。1999年至2001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弱、位置偏北,1999年和2000年西伸脊点位置较常年明显偏东;而副高位置明显偏东是1999年、2000年夏季降水偏少的主要原因。2002 年夏季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强,副热带高压的主体位置不仅较常年偏北而且又明显偏东,山东上空缺少水汽来源。 与这几年出现的明显冬暖现象有关。降水明显的1999年夏季和2002年夏季的前期,1998年和2001年冬季气温均较常年偏高,历史资料分析表明,冬季气温明显偏高,对应夏季降水以偏少为主,出现大范围多雨洪涝的可能性较小。 与这几年出现异常气候事件的频率增多有关。这几年山东与全国及世界各地一样,出现异常气候事件的频率增多,如1998年、2001年冬季的气温是近50 年来历史同期的次高值和最高值;2000年、2001年春季持续2年降水偏少,且2001年春季降水是历年同期的最少值;2000年、2001年春季持续2年气温偏高,且为历史同期的次高值和最高值;2002年1—2月、3月的气温是历史同期的最高值;2002年7、8月的降水量是解放以来历史同期的次少值和最少值等。所以这几年我省出现异常天气和气候事件的可能性较大,要警惕和做好防范出现异常天气和气候事件的准备。

2019年【湘教版】高中地理:2.2《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第1课时)导学案(含答案)

2019年【湘教版】高中地理:2.2《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第1课时)导学案(含答案)

23____________分配不均,因此我国洪涝灾 ○ 害主要集中在○24________季。 25____________所导致的长时间持续暴 3.○ 雨,是造成我国洪涝灾害的○26________原因。我 27________面积缩小、○28国河流上游地区的○ ____________加重,造成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河流排水不畅等,也是引起洪涝灾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基础达标练 考查点1 旱灾的特征 1.下列关于我国干旱灾害的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出现次数多 B.持续时间长 C.影响范围广 D.南方成灾率高于北方 考查点2 旱灾的成因 2.关于我国干旱的社会经济因素,分析正确的是( ) A.冬小麦播种面积的增加将减少干旱的发生 B.耕地复种指数增加可增加干旱的发生频率和程度 C.人口数量增加是用水量增加的唯一因素

D.为减少干旱发生,应减少工业生产 考查点3 洪涝的成因 3.形成我国洪涝的原因有( ) ①锋面雨带②热带气旋③寒潮④西风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考查点4 我国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 4.下列关于我国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洪涝灾害北方多于南方 B.我国东北一定不会出现洪涝 C.我国长江以南以6~9月份降水最集中 D.华北地区容易出现夏季洪涝 方法技巧练 方法我国季风气候对洪涝灾害形成的影响 影响我国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造成危害最大的洪水灾害是 ( ) A.暴雨洪水 B.融雪洪水 C.冰凌洪水 D.其他洪水 方法技巧(1)夏季风的进退与降水的关系 时间强降水集 中地区 原因 4、5月份华南一带夏季风开始盛行,锋面雨带控制本

大家都来关注西南地区百年大旱

大家都来关注西南地区百年大旱- 农田水利 极端天气事件,使云贵地区在去年夏秋连旱基础上,延续发生了历史罕见的冬春连旱,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损失。引起了政府、各界媒体及社会人士的普遍关注,究其原因,本人分析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这次特大干旱是在去年的夏秋连旱的基础之上,连续发生的冬春连旱,受旱时间长,土壤失水严重,可谓是天灾。 这次特大干旱之所以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主要是时间太长,有些地方缺水已达200天。大家如有机会可来云贵地区看看,即使不是在这样长的缺水年份,而在正常平水年份,山区老百姓也常会有十几天或一两个月缺水期,要去很远的地方去挑水。云贵地区,前些年搞的“三小”工程就是针对这种平水年和一般的缺水年,老百姓只要挖个水池、水窖,搞个小山塘就基本可以解决一两个月的喝水问题。但这次干旱时间确实太长了,小水池、小水窖的容量小,那能承受这样长时间的干旱,这些地区的乡镇供水工程抗旱能力根本抵抗不了这样长时间的干旱。这也暴露出了一些乡镇或人饮工程标准定得过低,设计供水能力无法保证长期受旱对水的需求等问题。 二、云贵地区特有地形地貌,使之本身存在工程性缺水问题。 通过这次大旱的发生、发展能看出,受旱情况首先是高山地区,其次是半高山地区,再蔓延到各地;而受旱最严重的地方,基本上是在

高山和半高山地区。 云贵高原特有的喀斯特地貌,大多岩层没有隔水层,不能阻止降水下渗,地表径流直接流入地下暗河和地下溶洞,导致高山区和半高山区缺水现象严重。一个网上转载很广的事例“云南一老百姓到几百米深的溶洞中去找水,就是这一地区特有地形的真实写照”。 山区还有一个特点是高差大,有些地方的落差甚至达到几百米,河水一般引不到老百姓家中,有些地方要搞三到四级泵站才能将河水提到村寨,成本很高。比如:某些座落在乌江边的村寨也会发生干旱缺水的原因,就是由于落差太大了。 近年,水利部门搞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大多投向“三小”工程,骨干水源工程少,这些“三小”工程对一个月、两个月的轻旱作用效果到是明显;但对于这样罕见的特大干旱,作用不大。起码有95%以上的“三小”工程都已干枯。因此,在云贵地区建设一批骨干水源工程迫在眉睫。 值得一提的是,东部平原地区捐献的一批抗旱应急机具,如扬程才19米的水泵,而流量却达800米/时,由于扬程低、流量大,运来这些地区,基本派不上用场,只能作摆设罢了。不过,水利部派出支援干旱地区的地下水钻探队、钻探设备和地质专家的到来,钻探深井、抽取地下水作为抗旱应急水源点的措施,对缓解云贵地区旱情,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存在石漠化现象,土壤、植被不能含养水源,储存不了水份。

干旱形成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干旱形成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一、温带沙漠形成的原因 1.塔克拉玛干(卡拉库姆)沙漠形成的原因 深居大陆内部,远离海洋,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2.南美洲南部巴塔哥尼亚沙漠的成因 地处温带,盛行西风,在安第斯山脉的东侧,处于背风坡,降水稀少。 二、热带沙漠沙漠形成的原因 1.撒哈拉(维多利亚)沙漠形成的原因(详情查看荒漠化问题成因和措施) 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或信风控制,终年炎热干燥。 2.南亚塔尔沙漠的成因 西南季风不易到达,原始植被遭到破坏,地面缺乏植被保护。 3.智利沙漠南北狭长的原因 ①安第斯山直逼西海岸,使热带沙漠气候难以向东扩展; ②受秘鲁寒流影响,使热带沙漠气候向北延伸; 三、东非高原热带草原气候形成的原因 地势较高,气温低,对流弱,降水少,不具备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条件. 四、华北春旱原因

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降水稀少。 五、东北无春旱的原因 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春季有积雪融水。 六、华北地区缺水问题 1.产生原因 ①自然原因: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降水变率大;春季蒸发旺盛。 ②人为原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浪费多,利用率低;春季春种用水量大。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b10435929.html,高考圈-让你的大学对得起高三 更多详细内容见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2.治理措施 ①南水北调; ②修建水库; ③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 ④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 ⑤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

⑥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技术,提高利用率; ⑦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 ⑧海水淡化等。 七、死(咸)海面积缩小的原因 ①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自然原因) ②工农业引用约旦河水(棉田面积扩大,引阿姆河、锡尔河灌溉),使汇入死(咸)海的河流径流量减少.(社会经济原因) 八、我国干旱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 1.降水方面 一般来说,降水量低于平均值就容易出现干旱。在我国季风气候(详情查看不 同自然带气候成因)区内,不同地区的降水季节变化时形成全国季节性易干旱地区分布的基础。 2.水资源方面 我国南方水多,耕地少,北方水少,耕地多。这种地区之间水资源的不平衡状况,是造成我国干旱灾害的重要因素。 3.社会经济方面 主要是指近几十年来我国工农业生产用水的提高。其一,我国耕地复种指数(一个农业生产地区一年内作物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的百分比)的增加,灌溉面积的扩大,造成农田需水量的增加;其二,我国北方地区冬小麦播种面积的增加,北方受春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洪涝与干旱

⑴孟加拉国涝灾严重的原因: 自然原因:①西南季风强盛,多暴雨,降水丰沛;②地势低洼,排水不畅;③恒河与布拉马普特拉河在此交汇且同时进入汛期; 人为原因:④人口密度大,上游植被破坏较多,水土流失严重。 ⑵印度旱涝灾害频繁的原因: 西南季风强盛,或来得早,退得晚,易造成涝灾;反之会造成旱灾。 ⑶亚马孙河流量大的原因: ①地处赤道附近,受赤道低压影响,多上升气流,降水丰沛 ②平原地形及三面高、向东敞开的地形地势,利于大西洋水汽进入 ③水汽进入内陆后,受高原、山地的抬升,多地形雨 ④流域面积广,地表水从三面向亚马孙河汇集. 干旱小专题: ⑴温带沙漠-----塔克拉玛干(卡拉库姆)沙漠形成的原因: 深居大陆内部,远离海洋,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变式:南美洲南部巴塔哥尼亚沙漠的成因: 地处温带,盛行西风,在安第斯山脉的东侧,处于背风坡,降水稀少。 ⑵热带沙漠-----撒哈拉(维多利亚)沙漠形成的原因: 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或信风控制,终年炎热干燥。 变式:南亚塔尔沙漠的成因: 西南季风不易到达,原始植被遭到破坏,地面缺乏植被保护。 ⑶智利沙漠南北狭长的原因: ①安第斯山直逼西海岸,使热带沙漠气候难以向东扩展; ②受秘鲁寒流影响,使热带沙漠气候向北延伸;

⑷东非高原热带草原气候形成的原因: 地势较高,气温低,对流弱,降水少,不具备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条件. ⑸华北春旱原因: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降水稀少。 ⑹东北无春旱的原因: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春季有积雪融水。 ⑺华北地区缺水问题: 产生原因:①自然原因: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降水变率大;春季蒸发旺盛。 ②人为原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浪费多,利用率低;春季春种用水量大。 治理措施:①南水北调; ②修建水库; ③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 ④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 ⑤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 ⑥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技术,提高利用率; ⑦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 ⑧海水淡化等。 ⑻死(咸)海面积缩小的原因: ①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自然原因) ②工农业引用约旦河水(棉田面积扩大,引阿姆河、锡尔河灌溉), 使汇入死(咸)海的河流径流量减少.(社会经济原因)(

2010西南旱灾思想汇报

2010西南旱灾思想汇报 当春暖花开之际,本应春花烂漫的南方却迎来了百年未遇的干旱。本应湿润胖沃的土壤却干涸龟裂,本应郁郁葱葱的庄稼却都枯黄干死,那一组组别断攀升的数字,那一幕幕触目惊心的画面无别牵动着亿万人民的心。据国家防总办公室统计,戒指3月25日,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和重庆五省(区、市)耕地受干旱妨碍面积9654万,占全国的85%,因旱饮水困难人数达1794万人,占全国的79%。并且受干旱妨碍,西南旱区森林火险等级居高别下,森林火灾时有发生。因为旱灾,西南地区的人们正日子在水深火热之中。为了解决旱灾,仔细做好抗尽量减轻旱灾的妨碍,中央积极采取各种措施缓解灾情,解决人民的基本日子咨询题。国家拨款修筑深井,完善水利设施的建设,在天气适合的事情下进行人工增雨。并且加紧修筑南水北调的工程。在特大旱情发生以来国家积极应对,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共启动5次国家救灾应急响应,其中,二级响应一次,三级响应一次,四级响应三次,派出5个工作组紧急赶赴灾区,协助开展救灾工作。财政部仔细做好抗旱和减灾救灾工作,及时拨付救灾资金,全力支持受旱地区开展解决人畜饮用水困难、受灾群众日子救助、恢复农业生产等抗旱救灾工作。这些都能够见证中国政府的成熟,自02年非典以来,我们面对紧急事情也能从容应对。国家采取的这一系列措施适时的缓解了灾区的困境,拯救人民于水火之中。 面对百年一遇的旱灾各地也纷纷出台政策应对,例如:南宁铁路局开发“绿色通道”抢运旱灾货物,在广西自然灾区救助二级应急响应启动后,南宁铁路局迅速采取特别措施,对密集到达的抗旱春耕货物采取及时甩挂、到卸分流、火车汽车对卸等措施;南宁启动今年首个抗旱应急响应,优先保证日子用水,目前南宁市启动了抗旱IV级响应;云南各地积极组织力量运水保证群众的基本日子用水;遵义市投入抗旱资金1亿3千万元;浙江企业面向灾区招工,帮助灾民解决生计······与此并且社会各界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为旱灾区人民捐款捐物的活动在别断进行凉爽。 灾害无情人有情,值得庆幸的是,在党中央的带领下西南地区的旱灾的妨碍正在逐步减轻,我们有理由相信,西南地区的人民可以顺利度过灾害。 事实上面对旱灾最让我感动的是人民子弟兵奋战的背影,他们奋战在抗旱第一线,全力投入抗旱救灾工作之中,做到哪里灾情最严峻、那儿群众最需要,哪里就有消防官兵,想方设法为群众运水送水,尽量缓解人畜饮水困难。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在我国西南大旱面前,人民军队让我们见证了他们的英勇。日夜奋战在旱灾前线,那熟悉的绿色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漂亮动人,感动人心。 因为拉尼娜现象造成的西南干旱,让我们的西南人民饱受干旱的折磨,灾害兴邦,大灾大难不过在磨砺一具民族,相信我们一定会度过这一难,西南地区的人民也能很快走出困境。昔日的漂亮西南也能很快回来!

造成干旱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有哪些

造成干旱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有哪些 干旱从古至今都是人类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它通常指淡水总量少,不足以满足人的生存和经济发展的气候现象。今年入夏以来,受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影响,甘肃定西市农作物因旱受灾391.02万亩,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2830.1万元。从历史气象资料分析,定西市年内连续发生春旱、初夏旱和伏旱的年份以前只出现过6年。那么造成干旱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有哪些呢? 干旱的原因是什么 从自然因素来说,干旱的发生主要与偶然性或周期性的降水减少有关。从人的因素上来考虑,人为活动导致干旱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人口大量增加,导致有限的水资源越来越短缺。二是森林植被被人类破坏,植物的蓄水作用丧失,加上抽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和土壤水减少。三是人类活动造成大量水体污染,使可用水资源减少。四是用水浪费严重,在我国尤其是农业灌溉用水浪费惊人,导致水资源短缺。 怎样预防干旱

1、兴修水利,发展农田灌溉事业; 2、改进耕作制度,改变作物构成,选育耐旱品种,充分利用有限的降雨; 3、植树造林,改善区域气候,减少蒸发,降低干旱风的危害; 4、多管齐下,防治水土流失; 5、研究应用现代技术和节水措施,例如人工降雨,喷滴灌、地膜覆盖、保墒,以及暂时利用质量较差的水源,包括劣质地下水以至海水等。 防治水土流失的具体措施

1、多植树,多种草。 2、沙地不种植农作物,用来种草和树以防止土地沙化。 3、防止土壤板结。 4、多用农家肥,尽量少用无机肥,尤其是含磷一类的化肥。含磷化肥由雨水进入河流使水富营养化,会造成藻类大量繁殖破坏生态平衡。 5、以年为单位,隔年种植农作物,这样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

西南旱灾心得体会——旱灾,缺的不仅是水

西南旱灾心得体会——旱灾,缺的不仅是水 干旱!缺水!一场历史罕见的旱灾突击北方冬麦区,农田龟裂,麦苗枯黄,人畜干渴…… 可喜的是,从中央到地点,各方面力量积极抗旱,调水、引水、抽水,最大限度地落低旱灾损失。在10日国务院新闻办凉快的新闻公布会上,国家防总秘书长、水利部副部长鄂竟平透露,目前北方八省冬麦区抗旱浇灌面积已超过六成,再过10天大部分受旱冬小麦能够浇完,并且人畜饮水困难也得到有效缓解。 当前抗旱能取得如此的成效,离别开这些年水利基础设施的巩固,离别开抗旱机制的完善,离别开抵御水旱灾难能力的别断增强。 这样大范围的旱灾,落雨偏少是要紧原因。但透视旱灾,缺的别仅是水,也暴露出背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仍然薄弱、抗旱意识别强、水资源的粗放利用等咨询题。这次特大旱灾又一次敲响了警钟。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入别脚,我国农业整体依然“靠天吃饭”。都说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由于历史欠账多、投入别脚,一些水利设施多年运行老化失修,或是山塘废弃,有水留别住;或是渠道淤积,有水引别来。这些薄弱的水利设施,在抗旱中成了摆设。一旦遇到大旱,只能靠暂时调动大量的抽水机来抽水浇地,或靠水车拉水灌溉,往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财力,捉襟见肘。 抗旱意识别强,一些地点的干部群众“重涝轻旱”。这种思想容易滋生靠天等雨的意识和松懈麻痹的思想,使得一些地点抗旱手段单一,投入别脚。“水来一条线,旱灾一大片”。其实,相关于洪涝灾难,旱灾的妨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但其危害同样别容忽视。从长远看,干旱缺水对我国经济社会进展的妨碍更深远。 节水意识淡薄,在水资源这样紧缺的现实下,白费水的现象还是大量存在。就在黄河下游部分群众别得别靠咸水度日的并且,上游有些地点别是还存在大水漫灌现象吗?在许多缺水的地区,别是还在上马高耗水项目吗? 抗旱须治本,治本就要加大投入,切实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应急抗旱减灾能力。抗旱是个系统工程,科学抗旱必须实行综合管理,从单一抗旱转向全面抗旱,变被动抗旱为主动抗旱。缓解水资源紧缺的状况,别仅要促进日子方式的改变,更重要的是要进行生产方式的变革。抗旱需要从农业扩展到各行各业,从农村扩展到都市,从生产、日子扩展到生态。 当前即将进入冬小麦返青水灌溉和春播用水高峰,用水需求将进一步加大。必须要树立抗大旱、抗长旱的思想意识,科学调度水资源,高效用水、精细化治理,夺取抗击旱灾的胜利。(赵永平)

中国西南干旱研究进展综述 Drought in Southwest China - A review

中国西南干旱研究进展综述 最近十几年,中国西南地区出现了极端干旱事件频发的态势,对当地的农业、水资源、生态系统以及社会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西南干旱已成为政府和学术界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内外学者针对中国西南干旱事件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虽然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较快,但仍缺乏综合性和系统性,因此作者对中国西南干旱的科研成果和发展动态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并希望对今后的研究有所启示。目前而言,对西南干旱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对西南地区过去和未来干旱演变特征的分析和预估,二是对西南干旱事件发生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和成因分析。研究表明,过去50年,西南干旱事件发生的频率增加、强度也增强,而且干旱风险在21世纪很可能将继续增加。但是关于西南干旱成因和预估的一些关键问题还存在争议,特别是海洋强迫和大气环流异常影响西南干旱的过程和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同时,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对理解和预测西南干旱也构成严峻的挑战。尽管目前对西南干旱事件发生规律和机理的认识有限,但采取措施有效应对干旱的影响已刻不容缓。 关键词:干旱,中国西南,历史变化,未来预估,机理 下载地址: http://159.226.119.58/aosl/EN/abstract/abstract570.shtml 相关链接: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b10435929.html,/syky/201506/t20150615_4373967.shtml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b10435929.html,/newsroom/research_news/201506/t20150616_148920.shtml

P R E L I M I N A R Y A C C E P T E D V E R S I O N Drought in Southwest China: A Review WANG Lin 1 , CHEN Wen 2, ZHOU Wen 3, and HUANG Gang 4,5 1Key Laboratory of Regional Climate-Environment for Temperate East Asia, 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29, China 2Center for Monsoon System Research, 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90, China 3Guy Carpenter Asia-Pacific Climate Impact Centre, School of Energy and Environment,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China 4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Numerical Modeling for Atmospheric Sciences and Geophysical Fluid Dynamics, 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29, China 5Joint Center for Global Change Studies, Beijing 100875, China Received 29 April 2015; revised 20 May 2015; accepted 17 June 2015; published 16 November 2015 Abstract The clustering of severe and sustained droughts in Southwest China (SWC) during the last decade has resulted in tremendous losses, including crop failure, a lack of drinking water, ecosystem destruction, health problems, and even deaths. Various attempts have been made to explore the variability and causes of drought in SWC. Here, the authors Corresponding author: WANG Lin, wang_lin@https://www.wendangku.net/doc/db10435929.html,

2018年西南旱灾心得体会:西南大旱是“天灾”还是人祸-范文精选

2018年西南旱灾心得体会:西南大旱是“天灾” 还是人祸-范文精选 大旱之时,救急当然是首先要做的。但从长远治本来看,我认为还要重新检点我们对西部的认识,那里是生态脆弱地区,能不能像目前一些地区那样盲目大开发? 西南大旱,上至国家总理,下至平民百姓都在为此着急。我想到的是,天灾如同人体的重大疾病,疾病往往不是一天两天得上的,一定有一个积累的过程。一个地区的气候变化,与本地生态系统的改变往往存在紧密的联系。 大力开发西部,曾是各级政府呼吁和努力做的事。西部的矿产在挖掘,西部的河流在开发,西部的原生态林变成了桉树林、橡胶林,西部的荒原变成了城镇。让西部的人民也富裕起来,无可厚非。但是西部生态的脆弱,西部物种的珍惜,以往西部人与自然是如果相处的?在挖掘时,开发时,种植时,建设时,我们认真地研究过西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吗? 西南大旱原因当然还有待全面去分析,不过,从已透露的信息看,还是可以发现一些人祸的蛛丝马迹,在抗旱的同时,这些因素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为了经济效益,西南一些省份一直在砍伐原生态林,大力种植橡胶林和桉树林,而这两种速生丰产林都被形象地称之为“抽水机”,大面积种植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涵水能力很差。此外,桉树还是“霸王树”,它生长了,其他物种会慢慢地退缩,最后造成桉树林都是地表光秃秃的,生态遭受颠覆性的破坏。根据有关有资料,云南橡胶林集中的西双版纳地区,上世纪80年代后,有雾日减少了30天,现在更减少了60天,说明当地湿润度下降,区域性气候出现变化。而现在,云南橡胶林面积达300万亩,桉树林的规划面积更达到3000万亩,如此庞大的生态系统改造是不是造成大旱的一个诱因? 此外,这些年,西南地区的水电站建设密集上马,一座水电站,就会对河流的流域生态带来重大改变,金沙江上游现在有“一库八级”电站在修建中和将要修建,上游对江水的蓄积,不仅让下游的河道干枯,也会使地下水位降低。而西南水电开发的总装机容量预计将达到几十个三峡大坝的水平,如此巨大规模的水电开发,将造成怎样的生态影响,它是否也是大旱的一个原因? 其实,且不说水电站对生态的改变,水电站对水资源的“挟

干旱成因分析与与对策

合肥位于北纬31度52分、东经117度17分,安徽省省会,下辖巢湖市、肥东县、肥西县、长丰县、庐江县。合肥地处中纬度地带,处于江淮之间,全年气温冬寒夏热,春秋温和,属于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带气候类型,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7℃,降雨量900~1100毫米,大多数年份的降水距平百分率都在±25%以内,日照2100多个小时。 众所周知,自古以来,水源就是一个城市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居民生活、农业灌溉、工业生产都需要大量的水资源供给。由于合肥市拥有众多水库,如:董铺水库、大房郢水库、陶冲水库、梅冲水库、三十头水库、罗集水库等,加之合肥市通过淠河干渠从大别山引水,使合肥市占据充足的水资源,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可以得到充分保障。但农业灌溉由于灌溉难度大,受灌溉技术的限制,使气候因素仍是使农田出现干旱,形成旱灾的主要因素。下面主要分析合肥地区农田干旱、旱灾成因与对策。 1.旱灾成因分析 1.1 降雨量的时空分布与农作物需水之间的矛盾 降雨持续偏少,梅雨量失常,不雨时间长,且发生在作物需水的关键时期,是造成旱灾的最主要原因。如2011年1至4月份合肥降雨量出现50年的同期最小值。这便是2011年旱灾出现的主要原因。 1.2 水利工程现有供水能力相对下降与需水领域相对扩大之间的矛盾 以长丰县为例,尽管全县农田水利40多年的不断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工程年久失修、管理不善等多方面的原因,支撑和保障能力明显不足。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供水的领域相对扩大,不仅要保证农作物的需水,更要保证城乡供水、工业用水等其他发面供水,从而降低了水利工程的供水保证率。 1. 3 作物种植结构与水利工程布局不适用之间的矛盾 近年来,虽然不断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但仍有部分地区在水利条件较差的地方习惯于种植需水量大的作物,一旦受旱容易成灾。 1.4农业效益低与较大抗旱成本之间的矛盾 越是干旱严重的地区,农民困难越大,抗旱成本高,缺少劳动力,农业效益比较低,严重影响群众抗旱积极性。

干旱、洪涝、寒潮灾害

旱灾、洪涝、寒潮 旱灾 旱灾指因气候严酷或不正常的干旱而形成的气象灾害。一般指因土壤水分不足,农作物水分平衡遭到破坏而减产或歉收从而带来粮食问题,甚至引发饥荒。同时,旱灾亦可令人类及动物因缺乏足够的饮用水而致死。此外,旱灾后则容易发生蝗灾,进而引发更严重的饥荒,导致社会动荡。 旱灾对农业影响的特点 1.晚 多种作物不能及时播种,普遍形成晚播晚发。有效积温相对减少,生长发育后延,成熟期推迟,普遍变成晚茬作物。 2.弱 长期干旱造成了农作物植株小、根系弱、叶片面积小,生物产量大幅度减少,直接影响经济产量。 3.乱 由于受害程度不同,农作物播种有早有晚,品种杂乱,长势不整齐,给管理造成困难。 4.慢 受害的农作物脆弱,抗逆能力差,管理措施效应慢,养分吸收慢,光合积累慢。 洪涝 水灾分为“洪”和“涝”两种“洪”,指大雨、暴雨引起水道急流、山洪暴发、河水泛滥、淹没农田、毁坏环境与各种设施等。 “涝”,指水过多或过于集中或返浆水过多造成的积水成灾。 对农业的危害 洪涝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由于持续较长时间的强降水或者雨量过分集中,常常导致农田被淹或积水。当农作物被水浸没时,就切断了作物与大气的接触,致使作物

呼吸作用受抑制而引起生理障碍。这时作物仅能靠水中溶解氧获得氧气供应,时间过长就会发生呼吸困难,导致体内碳水化合物被迅速消耗,进而出现呼吸停止,根系变黑,以致枯死。同时由于洪水进入农田夹带的泥沙沉积,造成植株被埋没、折断、倒伏等直接机械损伤,并诱导病菌侵染,加重危害。 目前,我国平均每年受洪涝面积约一亿亩,成灾6000万亩,因灾害造成粮食减产上百亿公斤。 寒潮 是指冬半年引起大范围强烈降温、大风天气, 常伴有雨、雪的大规模冷空气活动, 使气温在24小时内迅速下降达8℃以上的天气,且最低气温在4℃以下,陆地上伴有5-7级大风,海洋上伴有6--8级大风,就可讽为寒潮发生。还会引起大范围强烈降温、大风天气,常伴有雨、雪的大规模冷空气活动。 寒潮天气对农业的影响最大。寒潮冷空气带来的降温可以达到10℃甚至20℃以上,通常超过农作物的耐寒能力,造成农作物发生霜冻害或冻害。 寒潮天气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剧烈降温,低温能导致作物霜冻害、冻害和河港封冻、交通中断灾害,常会给工农业带来经济损失。寒潮冻害特指冬季严寒对越冬作物的冻害。寒潮天气过程是高纬地区大规模的强

西南旱灾

西南旱灾 "哎,西南的孩子真可怜!" "我们这下这么大的雨,西南那却干旱!" ...... 同学们,你一句,我一句,可不热闹了! 这几天,西南的旱灾已成为我们班最热点的新闻。自从西南的旱灾在全球爆发以后,它已成为了人人关注的话题。 在星期四的下午,全校同学举行了捐款仪式,我们班是第一名,因为,我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 在每一天的新闻联播里,总能知晓有关于西南旱灾的最新情况。现在,果树因为没有水而将被炎热的太阳烧蔫了。而聪明的果农们可不怕,他们为果树打"吊针"。只要在吊瓶里放满满的一瓶水,就能维持果树一天的生命。星期五的时候,科学老师给我们看了一篇视频,叫正负2度。里边说了人类将面临的危险,地球的温度只能增加2度。要不然就会给地球带来灾难。 只要我们爱护、保护地球,《XX》、《阿凡达》,只会是传说! "哎,西南的孩子真可怜!" "我们这下这么大的雨,西南那却干旱!" ...... 同学们,你一句,我一句,可不热闹了! 这几天,西南的旱灾已成为我们班最热点的新闻。自从西南的旱灾在全球爆发以后,它已成为了人人关注的话题。 在星期四的下午,全校同学举行了捐款仪式,我们班是第一名,因为,我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 在每一天的新闻联播里,总能知晓有关于西南旱灾的最新情况。现在,果树因为没有水而将被炎热的太阳烧蔫了。而聪明的果农们可不怕,他们为果树打"吊针"。只要在吊瓶里放满满的一瓶水,就能维持果树一天的生命。星期五的时候,科学老师给我们看了一篇视频,叫正负2度。里边说了人类将面临的危险,地球的温度只能增加2度。要不然就会给地球带来灾难。

只要我们爱护、保护地球,《XX》、《阿凡达》,只会是传说! "哎,西南的孩子真可怜!" "我们这下这么大的雨,西南那却干旱!" ...... 同学们,你一句,我一句,可不热闹了! 这几天,西南的旱灾已成为我们班最热点的新闻。自从西南的旱灾在全球爆发以后,它已成为了人人关注的话题。 在星期四的下午,全校同学举行了捐款仪式,我们班是第一名,因为,我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 在每一天的新闻联播里,总能知晓有关于西南旱灾的最新情况。现在,果树因为没有水而将被炎热的太阳烧蔫了。而聪明的果农们可不怕,他们为果树打"吊针"。只要在吊瓶里放满满的一瓶水,就能维持果树一天的生命。星期五的时候,科学老师给我们看了一篇视频,叫正负2度。里边说了人类将面临的危险,地球的温度只能增加2度。要不然就会给地球带来灾难。 只要我们爱护、保护地球,《XX》、《阿凡达》,只会是传说! "哎,西南的孩子真可怜!" "我们这下这么大的雨,西南那却干旱!" ...... 同学们,你一句,我一句,可不热闹了! 这几天,西南的旱灾已成为我们班最热点的新闻。自从西南的旱灾在全球爆发以后,它已成为了人人关注的话题。 在星期四的下午,全校同学举行了捐款仪式,我们班是第一名,因为,我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 在每一天的新闻联播里,总能知晓有关于西南旱灾的最新情况。现在,果树因为没有水而将被炎热的太阳烧蔫了。而聪明的果农们可不怕,他们为果树打"吊针"。只要在吊瓶里放满满的一瓶水,就能维持果树一天的生命。星期五的时候,科学老师给我们看了一篇视频,叫正负2度。里边说了人类将面临的危

干旱的原因

干旱的原因 华南区以夏秋旱为主,长江区多为伏旱,华北区旱灾频率最大以春旱最为严重,个别年有春、夏、秋连旱;西南地区四季都可能发生旱灾,云南和川西山地多春旱,四川盆地西部与北部地区多夏旱。它们分别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另外,东北地区到底是以春旱为主还是以夏旱为主?教材上是说盛夏季节常引起旱灾,可人教社星图社地理室合编的星图社出版的地图册上 p19“中国的干旱灾害和季节干旱地区分布”一图却又用春旱表示东北区。 干旱在我国是影响面最广,最为严重的气象灾害。 干旱的概念:指在农业技术水平不高的条件下,由于长期降水偏少,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引起农作物对水分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影响正常生物发育而减产失败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 干旱的类型: 1、按干旱发生的原因分类 (1)土壤干旱 土壤含水量少,土壤颗粒对水份的吸附力,植物的根系难以在土壤中吸收到足够的水分去补偿蒸腾的消耗,植物体内的水分收支便失去平衡,从而影响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以至发生旱害。 (2)大气干旱 虽然土壤中具有一定的、可供植物利用的有效水分,但由于空气极度干燥、光照强、气温高,植株蒸腾加剧,终使水分入不敷出,植株体内水分平衡遭到破坏而遭致旱害。 2、根据干旱发生的季节分类 (1)春旱 春旱主要发生在3-5月份,这时我国华北、西北和东北的许多地方,春季温度回升很快,空气干燥,太阳辐射较强,风力大,蒸发力强,在这些地区冬季降水稀少,一量春季长时间无雨或雨量明显偏少,就易发生春旱。 (2)夏旱 日射强烈,气温很高,空气温度低,因而土壤蒸发及植物蒸腾都很强,如长期少雨或无雨极易造成干旱。 (3)秋旱 秋旱的特点与夏旱相类似,但强度稍弱。秋夏主要影响夏播作物和部分晚熟春播作物的灌浆成熟,影响越冬作物的播种和出苗。 (4)冬旱 由于冬季,大陆性干冷气团控制我国广大地区,降水稀少,且多西北大

2020高中地理 第二章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第二节 课时1 干旱与洪涝学案 湘教版选修5

课时1 干旱与洪涝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干旱灾害类型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2.了解我国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及主要影响因素。 一、我国的干旱灾害 1.主要特征:一是出现次数多。二是持续时间长,经常出现季节连旱,时间长达数月,极少数旱灾甚至长达几年。三是影响的范围广。一般来说,我国北方地区平均受旱率、成灾率高于南方地区。 2.成因 (1)降水方面的因素。我国季风气候区内,不同地区的降水季节变化是形成全国季节性易旱地区分布的基础。长江以南地区在7、8月份降水较少,易形成伏旱;华北和东北地区,易形成春旱和春夏连旱;西南地区冬春连旱比较严重。 (2)水资源方面的因素。我国南方水多、耕地少,北方水少、耕地多。这种地区之间水土资源的不平衡状况,是造成我国干旱灾害的重要因素。 (3)社会经济方面的因素。一是我国耕地复种指数的增加,灌溉面积的扩大,造成农田需水量的增加;二是我国北方地区冬小麦播种面积的增加,北方受春旱威胁的农田面积进一步扩大;三是我国人口增加,导致生活用水量持续增大,工业的发展,又造成工业用水量、需水量不断增多。 二、我国的洪涝灾害 1.成因 (1)自然原因:由降雨尤其是暴雨所形成的。 夏季的锋面雨带和热带气旋是直接引发暴雨的重要天气因素;气候异常所导致的长时间持续暴雨是我国洪涝灾害多发的直接原因。 (2)人为原因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重,造成河流中下游地区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河流排水不畅。 围湖造田:使湖泊对洪水的调蓄能力减弱。 2.时空分布 (1)空间分布:我国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南方地区降水量大,雨季长,暴雨多,是洪涝灾害的多发地区。 (2)时间分布:我国洪涝灾害多发生于春、夏、秋季,以夏季最为集中。

西南干旱情况调查表

楚雄州抗旱实况调查 ——以楚雄市及武定县为例 调查时间:2010年7月15日 调查地点: 楚雄师院新老校区、校园附近地区、尹家嘴水库和武定县调查对象:师院在校学生、学校附近楚雄市民、尹家嘴周边农田及武定县各受灾地区 调查方法:制作问卷调查表分发到调查对象手中,自由填写;现场访谈、实验法等 调查人:楚雄师范学院大学生就业与职业生涯规划协会成员。 调查分工:以小组形式分别在不同地点对各行各业市民展开调查。 一、灾情简介 最近以来,楚雄、贵州、四川、广西和重庆西南五省市持续严重干旱。其中楚雄秋、冬、春连旱,出现百年一遇旱情,贵州秋冬连旱,出现80年一遇旱情。 据国家防总办公室统计,截至3月26日18时,楚雄、贵州、广西、重庆、四川5省(区、市)耕地受旱面积9500万亩、占全国的84%,作物受旱7034万亩,重旱2539万亩、干枯1487万亩,待播耕地缺水2466万亩;有1893万人、1173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分别占全国的80%和75%。 重庆长江及嘉陵江水位持续下降,自2月下旬以来,干旱又有加重趋势,本月下旬,降水总趋势仍以偏少为主,预计中部和东部部分地区干旱仍将持续或发展。 贵州全省88个县(市、区)中有86个发生旱情,1700多万人出现吃水困难。

广西 14个市中已有12个市出现旱情,176万人、87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 四川自去年冬春以来的持续旱情已使四川600多万亩农作物受灾。 河水断流、水井干涸、农田龟裂……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导致中国西南五省的旱情不断加重。其中楚雄、广西的部分地区的旱情已达到特大干旱等级,严重干旱对群众生活、工农业生产包括经济社会发展都造成了严重影响。 近期楚雄州气象干旱发展迅速,旱情严重,导致土壤表层墒情不足,农业受灾严重,森林火险气象等级持续偏高。干旱出现早、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干旱程度重是楚雄省气象干旱发生发展的主要特点。楚雄干湿季分明,降水量在季节上分配极为不均。每年11月至次年4月的冬春季为楚雄旱季,降水量只占全年的10%至20%,冬春季干旱多发。特别是从2002年以来,楚雄处于夏秋季降水偏少、气温偏高的气候背景下,这也为2009年秋季以来干旱的发生提供了干暖的气候背景。气象专家分析说,降水持续偏少、气温持续偏高、水汽蒸发量大、雨季提早结束是造成楚雄气象干旱的主要原因。监测显示,2009年7月1日至2010年2月23日,楚雄省平均降水量为521.6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偏少30%,打破了1959年以来同期平均降水量的最少纪录;平均最高气温为23.7℃,比多年同期平均偏高2.0℃,打破了1959年以来同期平均最高气温纪录;2009年7月至12月,楚雄省平均水汽蒸发量为822.5毫米,比多年同期平均偏多12%;2009年9月1日至今年2月23日,楚雄省平均降雨日数为31天,比多年同期平均偏少44%,打破了1959年以来同期降雨日数的最少纪录。 二、调查目的: 西南地区的旱情可以说无人不知晓,西南五省2千万人饮水困难,旱情百年一遇。为了让楚雄市民进一步了解灾情和提高节水意识。

干旱的成因与危害

干旱的成因与危害 什么是干旱,可造成哪些灾害? 干旱是人们都很熟悉的,但是,由于研究的目的和对象不同,其定义和具体指标是不同的。通常所说的旱灾,是指因久晴无雨或少雨,降水量较常年同期明显减少而形成的。其干旱程度的确定均与前期降水量、干旱持续日数、地下水位以及农作物种类、品种及其生长发育时期等有密切关系。因此,干旱的具体指标因地因时因农作物而异。 干旱可影响到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农业。据统计,近40年来全国农田受旱灾面积平均每年达3亿亩以上,约占全国受灾总面积60%;减产粮食数百亿斤:其次是造成水资源不足,例如华北地区,近30年来由于降水量呈现减少趋势,加上长期以来对地下水超采,水位逐年下降,沿海一些城市出现地面下沉,海水倒灌现象。这一切不仅已成为很多大中城市进一步发展的制约条件,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甚至会危及整个城市的安定。长期干旱还会使生态环境恶化,诸如沙漠化、风蚀加剧等。 我国旱灾的分布有哪些特点? 我国地处亚洲季风气候区,降水不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而且年际变化很大,由此引起的干旱,除具有普遍性外,还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全国各地皆以冬春旱或春旱发生的机会最多,持续时间最长。干旱出现频率在40%以上,华南和西南地区达50-60%以上。最严重的是冬春连旱,大旱年一般都属冬春连旱的情况。其次,1 我国干旱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东北地区由于降水比较稳定,干旱出现较少;黄淮海地区的降水变化大,干旱频率全年各季均较多;华南地区干旱主要集中在冬春和秋季两个时段;晒南地区则主要集中在冬春和夏季两个时段。第三,我国干旱具有持续性。在我国历史上,干旱连年出现是经常的,例如北京地区在1470一1949年间发生干旱170次,其中有115次是连年发生的。1637一1643年和1939一1945年干旱竟连续7年之久。1949年以后,干旱仍有连年发生的现象,如长江、中下游地区1958一1961年连续4年干旱,农业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