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回顾 盘点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参加过的海外阅兵

回顾 盘点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参加过的海外阅兵

回顾  盘点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参加过的海外阅兵
回顾  盘点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参加过的海外阅兵

回顾:盘点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参加过的海外阅兵

“每一个中国军人站出来代表的就是中国军队,就是中国。”国庆60周年大阅兵,你一定为我国三军仪仗队的雄姿英发而惊艳、而赞叹、而感慨,甚至流泪。这样的人生瞬间难得而珍贵。千载难逢的机会又来了!今年是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应俄罗斯政府邀请,我国三军仪仗队将参加9日的大阅兵。除了看到

仪仗队身影而震撼外,外国友人对此发出的惊叹之情也令国人倍感自豪。其实,这并非我国三军仪仗队首次亮相海外。墨西哥、意大利、委内瑞拉等国都曾邀请我国三军仪仗队参加当地阅兵仪式。

1吨汗水、7双皮鞋与两万五千里长征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队隶属北京卫戍部队,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礼炮队等共同承担不同规格的国事活动和司礼任务,包括迎送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军队高级将领等。

1946年3月4日,为迎接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上将,解放区党中央决定组

建一支仪仗队。500名从解放军驻南泥湾部队某团挑选出来的战士,组成了我军历史上第一支仪仗队。

组建60多年来,三军仪仗队共完成3200多次国家司礼任务,每一次国家和军队重大历史事件,都会闪现他们的身影:新中国成立35周年、50周年和60

周年首都国庆阅兵式,香港和澳门回归的政权交接仪式,第29届奥运会、第13届残奥会、第11届北京亚运会以及第16届广州亚运会等等。

每位战士每年流的汗水将近1吨重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组数字形象地展现了飒爽英姿背后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1吨汗水:每位战士每年流的汗水将近1吨重;7双皮鞋:每人每年穿破七双皮鞋;8000公里:一名仪仗兵一年的训练行程超过8000公里;25000里:每名仪仗队员服役期间所踢出的正步,相当于一个两万五千里长征。

随着我国对外交流合作越来越多,三军仪仗队的司礼任务量也随之增加。特别步入新世纪以来,三军仪仗队官兵也开始走出国门,积极与其他国家仪仗队开展友好交流活动。2003年11月和2010年5月,他们派员两赴加蓬共和国指导该国仪仗队的训练任务。墨西哥、委内瑞拉、意大利政府先后邀请我国三军仪仗队参加当地重大活动庆典。

海外首次亮相

为庆祝独立200周年,墨西哥在2010年15日和16日举办庆祝活动。为此,墨西哥政府邀请了中国、美国、俄罗斯、巴西等16个国家的仪仗方队参加16日在首都墨西哥城举行的阅兵仪式。这是我国三军仪仗队首次海外亮相。

“我们方队人员主要从参加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的阅兵队伍里挑选,我们的旗手和分队长都是参加过国庆阅兵的,”北京卫戍区副参谋长刘士胥说。

他介绍说:“我们在国内参加的阅兵很多,但是成建制地出来还是第一次,编排的动作要能够体现中国5000年的文化底蕴,又能体现我们军队的威武雄壮。在设计上,我们编排指挥官带指挥刀参加阅兵,这在国内阅兵时是没有的。我们的训练既根据往年墨西哥阅兵的录像来设计,又参照国内历次国庆阅兵一些模式来排练。”

9月11日,墨西哥城,我军仪仗方队与各国仪仗队一起举行第一次联合彩

排队列训练后与外国仪仗队员合影

除了威武,中国三军仪仗队队员还有卖萌的一面据了解,参加此次阅兵的中国仪仗队由36人组成,其中34人编成方阵,最前方是1名旗手、5名护旗手,后随1名指挥官,其身后陆海空三军战士各排成1列,每列9人。他们身着陆海空三军礼服,在鲜艳的五星红旗引导下,以挺拔的军姿,迈着雄壮有力、整齐划一的步伐列队走过总统府观礼台。

圆满执行完任务后,我军仪仗队队员在登机前向送行的人们挥手告别

3个人的雄姿

2011年6月2日是意大利共和国成立65周年纪念日,也适逢意大利统一150周年,国庆日庆典阅兵在该国显得更为重要。

应意大利邀请,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护旗组3名官兵高擎鲜艳的五星红旗亮相当天阅兵仪式。这3名精心选拔了的队员都参加了墨西哥独立200周年庆典阅兵。

登台委内瑞拉

为庆祝委内瑞拉宣布独立200周年,我国三军仪仗队应邀参加于2011年7月5日举行的大型阅兵庆典。他们于6月29日抵达委内瑞拉。连日来他们不顾

疲劳和时差反应,迅速投入阅兵前的演练。这是中国三军仪仗队第二次建制式出国参加国外大型庆典表演。

威武再震墨西哥

为庆祝墨西哥独立203周年暨墨西哥陆军成立100周年,墨西哥政府2013年于9月16日“独立日”当天,在宪法广场和改革大道举行盛大阅兵仪式。我国三军仪仗队同美国、俄罗斯、巴西、阿根廷等共18个国家的仪仗队,与墨西哥陆、海、空三军方阵一同亮相墨西哥城。

这是中国三军仪仗队继2010年墨西哥独立200周年阅兵后,第二次踏上墨西哥的土地,受邀参加墨西哥庆典阅兵。

本次阅兵活动总指挥米格尔?巴尔加斯少将对中国三军仪仗队赞誉有加,“中国仪仗队是中国军队的杰出代表,以英勇、有秩序、讲纪律而著名。我们墨西哥的军队也有着自己的特点,也富有纪律性,但是中国军队却是与众不同的,集中体现出了中国的伟大。”

一名当地护士与中国三军仪仗队战士合影

训练国外仪仗队

2001年4月,加蓬国防部长阿里·邦戈应邀访问中国。当他踏上红地毯,检阅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时,一下子被三军仪仗队威武的阵容和排山倒海的气势所震撼。检阅仪式完毕后,他就诚恳而急切地向当时任中国国防部长的迟浩田上将提出请求,希望中国能派三军仪仗队的专家去加蓬,帮助他们组建、训练一支具有国际水准的专业化礼仪部队。

此后,每有重大外事活动,加蓬驻华大使都要在公开场合向中国有关方面提出相同请求。2003年3月,中国国防部终于同意了加蓬方面的请求,并将任务下达给三军仪仗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培训组一行四人于2003年11月29日抵达加蓬首都利伯维尔。半年多来,培训组不畏艰辛、积极工作,为培训这个被赤道线穿越的中非国家的礼仪部队作出了贡献。

观察者网综合国际在线、中国网、环球网、新华网、中广网等综合报道

峥嵘岁月——中国公安特警的前世今生

峥嵘岁月——中国公安特警的前世今生 特警,翻译成英文单词就是SWAT,这一词汇最早出现在美国,而洛杉矶警察局成立了世界上第一支特种警察部队,LA SWAT的成立源于上世纪60年代日益恶化的洛杉矶治安形势,黑人暴动加上持枪犯罪率的飙升,促使洛杉矶警方成立了特警队,SWAT是Special Weapons And Tactics 的英文缩写,意为特别武器和战术,早年也曾被解释为Special Weapons Attack Team(后来被认为太具攻击性而改掉)。而在当时的中国,根本没有特警这一概念,武警部队的编制体制一改再改,直到上世纪80年代,随着摩加迪沙劫机和英国伊朗大使馆劫持事件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恐怖事件引起关注,中国政府才开始意识到恐怖势力对于国内稳定的重大威胁,1982年,在北京,中国的第一支特警部队诞生,被称为中国地面反劫机特种警察部队,人员从民航总局、空军和公安等部门抽调而来,到了1983年,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重组成立,反劫机特警划入武警部队序列并改名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特种警察大队,而后几经改编,如今的它就是声名显赫的武警国家级反恐力量之一~武警特警学院特种作战大队猎鹰突击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武警特警一直是中国唯一的专业反恐力量。 1.起步阶段 到了80年代末期,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以及社会治安形势的不断变化,严重暴力犯罪和边境恐怖活动开始慢慢滋生,白岩沟枪战、东北二王、洛阳黄河大桥劫持公交惨案以及上海于双戈持枪抢劫银行案等一些影响恶劣的暴力刑事犯罪深入人心,根据国务院公安部关于成立处置严重暴力犯罪专门力量的指示精神,广东省佛山市于1988年年底成立了中国首支公安特警队(根据资料记载),这标志着中国公安系统有了一个全新的警种,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佛山特警队成立后,从广州军区、南海舰队海军陆战1旅和武警广东总队招收了20多名军事骨干作为第一代公安特警队员,佛山特警队的成立,也加速了全国各大城市组建公安特警(防暴)力量的步伐。 下面这个视频是关于佛山特警队的简介 图为1996年组建的上海女子公安特警队,1991年,根据公安部的指示精神,上海市公安局治安处巡警大队脱离并独立,成立了上海市公安局特警总队(和后来在05年新成立的特警总队是两码事),各分局巡警队则改编为特警大队,到了1994年这一编制被打破,上海市局巡警总队成立,特警总队降级为巡警总队特警支队,各分局特警队改回巡警大队,下辖多个巡逻勤务队和一个特警中队(上海公安志记载) 1994年,图为进行硬气功训练的上海公安特警队员,在那个特警刚刚起步的年代,很多在如今看来非常可笑的科目和动作都被用于训练,这也是一个探索发展的过程

200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国庆首都阅兵

2009-26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国庆首都阅兵(J) 2009年10月1日上午,首都各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20万军民以盛大的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欢庆伟大祖国的这一盛大节日。10时整,庆祝大会开始。胡锦涛主席乘国产红旗牌检阅车,经过金水桥,沿着宽阔的长安街,依次检阅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和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预备役部队组成的44个精神抖擞、装备精良的地面方队。10时37分,阅兵分列式开始。由陆海空三军仪仗队组成的方队,护卫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走在最前面;由军区、军兵种、武警部队和总部直属部队以及北京市民兵预备役部队组成的13个徒步方队,雄赳赳气昂昂依次通过天安门广场;由坦克、战车、火炮、导弹等组成的30个装备方队整装进发、以崭新的阵容接受检阅;11时10分,由陆海空三军组成的12个空中梯队呼啸而至,预警机、轰炸机、加受油机、歼击机、直升机等151架飞机低空飞过天安门广场。这是当代中国的第14次大阅兵,一场具有中国特色、富有中国气派、振奋民族精神、展现时代风采的阅兵盛典。集中展示了人民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辉煌成就;人民军队威武、文明、和平之师的崭新风貌;人民军队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建设信息化军队、维护国家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的强大力量。 2009-26 《国庆首都阅兵》大版【商品名称】:2009-26 《国庆首都阅兵》大版 【全套数量】:4版 【单张枚数】:12枚 【发行日期】:2009-10-1 【单枚规格】:60×30mm 【齿孔度数】:13.5×13度 【设计者】:任国恩袁学军 【版别】:影写版 【印刷厂】:北京邮票厂

三军仪仗队新式礼宾服亮相

◎1953年6月29日公安部队首长签署命 令,抽调公安警卫师警卫营 和第二团三营组建仪仗队, 并在各野战部队中挑选仪 仗队员,组建中国人民解放 军仪仗队。当时,仪仗队的 服装却与其它部队无异,衣 服布料为棉平布,颜色为草 绿色。◎1955年我军首次实行军衔制, 全军军服进行了一次重大 改革,设礼服、常服,简称55 式军服。仪仗队是从这次军 服调整开始穿着礼服的,其 样式为当时的军官礼服。◎1965年6月1日随着我军军衔制的取消,仪仗队礼服也即废止。三军仪仗队在经历了第一个10年礼服时期后,迎来长达近20年的没有礼服穿的时代。◎1983年8月1日三军仪仗队正式配发新式礼宾服。从此也拉开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军服装改革的序幕。伴随当时的服装改革,陆、空军仪仗队队员戴大檐帽;海军战士戴水兵帽,干部戴大檐帽。◎1987年军委领导再次要求总后对礼服进行改革,但这次 改革后的礼服试穿不久,便 被淘汰了。 ◎1992年10月1日三军仪仗队换着新式礼服。这是三军仪仗队第四次礼服改革。新改革的礼服不仅第一次脱离了当时现行军服的样式,颜色也由原来的三种改为六种,区分了军种,结束了陆海空军混色的模式,同时提高了主料的档次。冬服面料用礼服呢制作,使服装显得高雅大方,更体现出美男子的仪态万千。◎2007年7月3日全军军服再次调整。与普通军服一样,仪仗礼服的颜色也进行了调整。同07式军服一样,仪仗礼服整体上还是传承了解放军“红”的元素,包括帽徽、臂章、国防服役章等多处都有体现。据《京华时报 》解放军三军仪仗队着新式礼宾服亮相。中新社发解放军仪仗队、军乐 团新式礼宾服19日在乌 兹别克斯坦总统访华欢 迎仪式中首次亮相。新式 礼宾服在样式、颜色等方 面进行了创新,新增仪仗 队女礼宾服、夏礼宾服和 军乐团夏仪式演奏服、行 进演奏服等品种。 2014年8月22日星期五 编辑: 胡扬理

解放军仪仗队唱的那首苏联情歌

解放军仪仗队唱的那首苏联情歌 2015年5月4日夜,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官兵,伴着军乐,用俄文高唱苏联歌曲《喀秋莎》,正步走过红场。现场俄罗斯观众边拍照,边欢呼,喝彩,有人甚至动情流泪。中国军人在红场放歌《喀秋莎》,拨动了俄国人的心弦,只因为这不是一首普通的苏联歌曲,而是一首有着特殊由来的情歌,在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期间,成为家喻户晓的军旅情歌。由于《喀秋莎》具有了超乎音乐生活之外的特殊意义,苏联时期,便具有其特殊的社会地位。 《喀秋莎》作为苏联著名军旅情歌,已经约定俗成地成为苏俄伟大卫国战争纪念活动指定歌曲,从战后一直沿袭到今日。 根据笔者亲临红场胜利日阅兵式现场观察,《喀秋莎》不仅成为红场阅兵开始前后,高音喇叭中随时和反复播放的歌曲,更是胜利日晚会必唱歌曲,同时也是胜利日前后,俄罗斯各兵种、军种以及各种伟大卫国战争老兵聚会和联欢,台上台下必唱歌曲。2005年,笔者应俄罗斯英雄协会主席,前国防部部长瓦连尼科夫大将的邀请,前去红场观摩阅兵式,阅兵结束后,红场举办了老兵寻找当年的战友和战旗的活动,数千位老兵,身穿苏军的军服,在鲜花的海洋里,伴随着《喀秋莎》的歌曲,与昔日的战友相见。俄罗斯英雄协会与国际战友协会,还出版了《苏联战争金曲十五首》,《喀秋莎》也名列其中。瓦连尼科夫大将说,无论是苏联还是俄罗斯,没有《喀秋莎》的胜利日,根本就不是节日。 起初,《喀秋莎》的歌词,只是几行未完成诗,其作者,是1938年,由苏联著名的诗人和歌词作者伊萨科夫斯基所写,作曲是布兰德尔,二者均为斯大林奖金获得者。 伊萨科夫斯基在回忆《喀秋莎》创作的时候说,他写了8行就写不下去了,不知道接下去该写什么。恰在此时,布兰德尔来找伊萨科夫斯基,问他要歌词谱曲,伊萨科夫斯基对他说:“歌词我倒有,名为《喀秋莎》,就是没写完,你看怎么办?”说罢,就把未完成稿交给了布兰德尔。此后,伊萨科夫斯基由于各种原因,彻底忘记了他和布兰德尔的这场谈话,他想,一份没有写完的歌词,作曲家也不会谱出什么好曲子吧。 但是,布兰德尔却从伊萨科夫斯基的歌词中看出了门道,他觉得,尽管歌词只有8行,但修辞美妙,音调婉转,特别是诗行重音很为特别,可谓标新立异。于是,布兰德尔立即投入《喀秋莎》的作曲,一口气写下多个草案。布兰德尔把他谱曲的事,告诉了伊萨科夫斯基,不久,后者即将歌词写完,交给布兰德尔。布兰德尔根据完整版的歌词,再次修改曲子,并 给《喀秋莎》主题定性,说这是边防军战士的情歌,描写战士思念远方少女,美丽的喀秋莎,也在期盼边防战士回到身边。 伊萨科夫斯基多年后谈到《喀秋莎》时说,他和布兰德尔似乎预感到战争将临,因为创作这首歌曲的时候,西班牙内战正酣,世界反法西斯运动如火如荼,歌中所传达的情感已在他们心中点燃,因此,创作一首保卫祖国的抒情歌曲,是时代的要求,所以,《喀秋莎》刚一发表,即成为军旅文艺作品的典范,《喀秋莎》的词曲作者,开创了当时苏联抒情作品创作的新路。此后,苏联战争题材歌曲趋势,呈井喷式爆发,一直持续到战后。苏联歌坛专家认为,《喀秋莎》的美学意义,在于作者塑造了一位带有忧郁感的少女形象,她对爱人的期盼和热望,唤醒了人类心底的情愫。歌曲《喀秋莎》里面有忧郁,而无哀伤,而给人更多的是信心、希望和力量,这些亮丽的情感之光穿透时空,化作少女的骄傲,因为她爱慕的人,是一位“远方边疆的战士”。 《喀秋莎》成为军旅情歌之前,曾是1938年苏联国家爵士乐团的演奏曲目之一,该乐团的艺术指挥,正是布兰德尔。1939年2月,该乐团在莫斯科首演,曲目之一就是《喀秋莎》,演唱者,是苏联著名独唱演员巴基谢娃。 此歌在苏联唱红之后,一些著名歌唱家,如维诺格拉多夫、鲁斯兰洛娃及克拉索维斯卡亚等纷纷翻唱,使这首歌曲流传更广。紧接着,一些专业乐团,特别是苏军各个文工团,便将此歌列入演出必唱歌曲,在全国各类文化活动和剧场演出中反复演唱,据《苏联文学报》报道,战前的1939年,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西部的民众迎接苏联红军的时候,唱的就是这首歌。1940年,苏联人在家庭聚会时,都要唱《喀秋莎》,它真可谓即走进了艺术殿堂,也流行于千家万户,成为苏联的一种独特文化现象。 在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期间,歌中少女“喀秋莎”,是广义“爱情”的意象,她不仅是苏联红军的大众情人,炮火纷飞战场上的爱情偶像,而且也是将军人的希望与寄托。不少红军战士听完这首歌,竟然给“喀秋莎”写起了情书,有个红军小战士给“喀秋莎”写道:“假如一颗流弹飞向远方,我的亲人,请不要忧伤,告诉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队

执行礼节性任务的武装部队。由陆、海、空三军人员组成或由某一军种单独组成。人数按各国规定不等。通常用来迎送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和高级将领等。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队隶属于北京卫戍部队,它与军乐队,礼炮队共同承担不同规格的司礼任务。三军仪仗队的任务通常分为三种规格;最大阵容由151人组成,队长一名,副旗手两名,队员147名,用来迎接外国首脑,第二种规格是由127人组成的陆海空三军仪仗队,用来迎接外国军队的高级将领,第三种规格是由101人组成的单军种仪仗队,用来迎接外国军队的单军种司令。此外,仪仗队还担负着外国领导人向天安门广场人民纪念碑献花圈,重大活动升旗的仪仗任务。 随着中国军队的发展,仪仗队的礼服经过了5次变革。第一次是建国初期,礼服上佩戴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章,第二次是1955年,礼服上佩戴着军饺,第三次是1965年,礼服上佩戴着红领章,红帽徽,第四次是1985年,为过渡时期的礼服,第五次,1988礼服作了较大的变革,它是目前最具中国特色的礼服。 仪仗队的选拔,过去建队初期,是从全军训练好的新兵中挑选。60年代开始,是从全国各地征选。选拔的条件非常苛刻,身高要求一米八零以上,体重八十公斤左右,还要求五官端正,目光有神等等。选拔的条件甚至超过飞行员,潜水员。 现在的仪仗队选拔的身高要求在1米85到1米90之间! 仪仗队的兵源主要来自山东,山西,江苏,河北等四省五十多个市县。 训练内容 【军姿训练】军姿是军人最基本的姿态,也是军人的必修课目,在三军仪仗队中,每一个仪仗兵的站姿都要求挺拔,自然,并能在炎炎烈日和凛冽的寒风中纹丝不动的站立三个小时以上。 【正步训练】正步是仪仗队的基本步伐,也是仪仗队员最基本的训练,同时也是对他们

红场阅兵 ,解放军唱苏联歌曲

红场阅兵:解放军仪仗队唱的那首苏联情歌 2 2015年5月4日夜,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官兵,伴着军乐,用俄文高唱苏联歌曲《喀秋莎》(?Катюша?),正步走过红场。现场俄罗斯观众边拍照,边欢呼,喝彩,有人甚至动情流泪。中国军人在红场放歌《喀秋莎》,拨动了俄国人的心弦,只因为这不是一首普通的苏联歌曲,而是一首有着特殊由来的情歌,在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期间,成为家喻户晓的军旅情歌。由于《喀秋莎》具有了超乎音乐生活之外的特殊意义,苏联时期,便具有其特殊的社会地位。 《喀秋莎》作为苏联著名军旅情歌,已经约定俗成地成为苏俄伟大卫国战争纪念活动指定歌曲,从战后一直沿袭到今日。 根据笔者亲临红场胜利日阅兵式现场观察,《喀秋莎》不仅成为红场阅兵开始前后,高音喇叭中随时和反复播放的歌曲,更是胜利日晚会必唱歌曲,同时也是胜利日前后,俄罗斯各兵种、军种以及各种伟大卫国战争老兵聚会和联欢,台上台下必唱歌曲。2005年,笔者应俄罗斯英雄协会主席,前国防部部长瓦连尼科夫大将的邀请,前去红场观摩阅兵式,阅兵结束后,红场举办了老兵寻找当年的战友和战旗的活动,数千位老兵,身穿苏军的军服,在鲜花的海洋里,伴随着《喀秋莎》的歌曲,与昔日的战友相见。俄罗斯英雄协会与国际战友协会,还出版了《苏联战争金曲十五首》,《喀秋莎》也名列其中。瓦连尼科夫大将说,无论是苏联还是俄罗斯,没有《喀秋莎》的胜利日,根本就不是节日。 起初,《喀秋莎》的歌词,只是几行未完成诗,其作者,是1938年,由苏联著名的诗人和歌词作者伊萨科夫斯基(МихаилИсаковский)所写,作曲是布兰德尔(МатвейБлантер),二者均为斯大林奖金获得者。

科学:神气的解放军

科学:神气的解放军 活动目标 1、认识解放军,知道解放军分海、陆、空三大军种,能区分他们的服饰与武器。 2、知道解放军时刻保卫着祖国的领土、领海和领空,是解放军给我们带来了和平与安全。 3、懂得热爱、崇敬解放军,并学习解放军的勇敢精神,自觉克服生活、学习上的困难。 活动准备: 1、“三军仪仗队护旗入场”的视频 2、自制课件《神气的解放军》。 3、提供每个小组一份图片三军代表性服饰(常服与帽子)与武器(机枪、舰艇、战斗机、 潜艇、坦克等)每组一个有海浪、青草、云朵背景底板。 活动过程: (一)看看说说,激发兴趣。 1、播放“三军仪仗队护旗入场”的视频 师:小朋友,请你们看一段电视片,等一会把你看到的、听到的说给大家听。 2、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二)看看比比,认识三军。 1、认识三军服饰。 (1)播放课件(仪仗队升旗时的三军画面),提问: 画面上的解放军他们的服装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服饰颜色的不同:有白色、绿色、蓝色三种。 (2)师:中国解放军分海、陆、空三大军种,不同的兵种他们衣服的颜色不同。谁能判断出哪个是海军、哪个陆军和空军?下面我们就来仔细地看看他们服装是怎样的吧。 (3)用课件引导幼儿观察、比较三军的服饰。 2、认识三军领地与武器。 (1)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说说:海陆空分别在哪里战斗,使用哪些武器? (2)播放课件:海陆空作战的一些画面,引导幼儿观察相互交流,海陆空分别在哪里战斗,用了哪些武器? (3)请部分幼儿在集体面前说说:海陆空分别在哪里战斗,用了哪些武器? (4)教师归纳小结 (三)摆摆说说,巩固对三军的认识 (1)师:现在我们来做个摆摆说说的游戏,请每个的小朋友拿出箩筐中一张小图片,看看卡片上是什么?想想是谁穿的?谁用的?他是在哪里战斗的?放到相应的背景上。提醒幼儿合作按三个兵种分类。 (2)展示幼儿的分类板,集体检查分类情况并纠正。 (四)师小结: 教育小朋友要热爱解放军,学习解放军的勇敢精神。自觉克服生活、学习上的困难。

国庆阅兵解说词分列式的解说词

国庆阅兵解说词(分列式的解说词) 【分列式开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由中国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组成,参加分列式的14个徒步方队、30个装备方队和12个空中梯队由军区各兵种、武警部队和总部直属及北京市民兵预备役部队组成,他们将依次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 受阅部队将以强大的阵容和恢宏的气势向祖国展示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辉煌成就,展示我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的崭新风貌;展示我军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坚强决心;展示我军维护国家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强大力量。 沿着漫漫长征的英雄足迹和巍巍太行的烽火硝烟,踏着滚滚长江的汹涌波涛,穿过战争与和平的峥嵘岁月,肩负着新世纪、新阶段的光荣使命,人民军队正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阔步走来。 率先通过天安门广场的是陆海空三军仪仗队,他们护卫着解放军军旗。陆海空三军仪仗队,曾代表中国执行了三千余次司礼仪仗任务,见证

了香港、澳门回归等重大历史时刻,向世界展示了人民军队的风采和共和国的荣耀。 接着走来的是由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组成的陆军学员方队,解放军院校建设形成了院校教育与部队训练衔接、军事教育与依托国民教育并举、国内培养与国外培训结合的新型教育格局,一大批受过高等教育的新型军事人才成为军队建设中的中坚力量。 紧随陆军学员方队走来的,是由某集团军红一师组成的步兵方队。解放军陆军已发展成由步兵、装甲兵、炮兵、防空兵、电子对抗兵、航空兵等组成的现代化陆军,按照机动作战、立体攻防的战略要求,努力提高空地一体、远程机动、快速突击能力。 接着走来的是首次在国庆首都阅兵中亮相的特种兵方队。解放军特种作战力量正逐步实现由传统侦查部队向新型特种作战部队的历史性转变,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特种兵严格教育训练,全面提高战斗力,努力建成能够经得起任何考验的拳头和尖刀部队。 现在走过来的是参加过历次国庆首都阅兵的大连舰艇学院的海军学员方队。经过六十年建设,海军已发展成为由水面舰艇、潜艇、航空兵、岸防和陆战力量等组成的综合性军种,按照近海防御、远海防卫的战略要求,努力提高战略威慑、远海机动和近海综合作战能力。

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被美国总统称为:“是他见过的最出色的一支队伍”;英国女皇对三军仪仗队的评价是:“举世无双”! 天安门、莫斯科红场,每一个独立的国家都有自己的军队仪仗队,它象征着本国尊严、对他国家的友谊,亲善、尊敬、友好。前苏联仪仗队组建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仪仗队队员是以高大、彪悍,动作整齐、优美而著称于世,也给中国的领袖们留下了深刻的、难忘的印象。美国仪仗队组建于200年前,由历史上战功卓著的陆军第一师第一团第一营担任。中国仪仗队在世界仪仗队的家族中是后起之秀,但以其独特的礼宾形势、严整的军容、干练的姿态,赢得了世界各国首脑的赞誉、夸奖。 从1927年8月1日-----1952年3月以前,中国人民解放军没有专门的仪仗队伍,但也用过仪仗队参与欢迎外宾的礼仪活动,却可追溯到1946年2月,在亚南迎接美国五星级上将马歇尔的部队时,可以说是人民解放军中出现的第一支仪仗队迎宾队伍。 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于国务繁忙的原因,急需一只真正的仪仗队,1952年3月中国领导人决定在中央警卫队队员中,选调一批骨干人员和力量,组建中国的仪仗队。仪仗队接过祖国授予的八一军旗后,代代的仪仗兵高举着鲜红的军旗,前赴后继,勇往直前,为中国军队、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巨大的荣誉。这些年轻的士兵,人人都树立了仪仗队的一切职责重于生命的信念,事业高于青春的坚定信念,他们把这些信念注入到了面向世界人民的一举手、一投足之中,用青春和热血随着国旗,国歌铸造出中国仪仗队的雕像。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队,隶属于北京卫戎部队,他

与军乐队、礼炮队共同承担着不同规格的司礼任务。三军仪仗队的任务通常分为三种规格;最大阵容由151人组成,队长一名,副旗手两名,队员147名,用来迎接外国首脑;第二种规格是由127人组成的陆、海、空三军仪仗队,用来迎接外国军队的高级将领;第三种规格是由101人组成的单军种仪仗队,用来迎接外国军队的单军种司令。此外,仪仗队还担负着外国领导人向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献花圈等重大活动、升旗的仪仗任务。 随着中国军队的快速发展,仪仗队的礼服也经过了5次变革、更换。第一次是建国初期,礼服上佩戴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章;第二次是1955年,礼服上佩戴着军徽;第三次是1965年,礼服上佩戴着红领章,红帽徽;第四次是1985年,为过渡时期的依仗礼服;第五次,是1988礼服作了较大的变革,它是目前最具中国特色的礼服。 仪仗队队员的选拔,建队初期是从全军训练好的新兵中挑选。60年代开始,是从全国各地征选。选拔条件非常苛刻,身高要求一米八零以上,体重八十公斤左右,还要求五官端正,目光有神等等。选拔的条件甚至超过空军的飞行员,海军的潜水员。 【军姿训练】:军姿是军人最基本的姿态,也是军人的必修课目,在三军仪仗队中,每一个仪仗兵的站姿都要求挺拔、自然、大方、端庄,并能在炎炎烈日、凛冽寒风中纹丝不动地站立三个小时以上。 【正步训练】:正步走是仪仗队队员的基本步伐,也是仪仗队员最基本的训练科目,同时也是对他们毅力和耐力的培养与锻炼。为了从练兵场走向阅兵场,他们每个人每年平均要穿破七双皮鞋,每一个士兵

三军仪仗队

三军仪仗队 60年代开始,是从全国各地征选。选拔的条件非常苛刻,身高要求一米八零以上,体重八十公斤左右,还要求五官端正,目光有神等等。选拔的条件甚至超过飞行员,潜水员。 【军姿训练】 军姿是军人最基本的姿态,也是军人的必修课目,在三军仪仗队中,每一个仪仗兵的站姿都要求挺拔,自然,并能在炎炎烈日和凛冽的寒风中纹丝不动的站立三个小时以上。 【正步训练】正步晒仪仗队的基本步伐,也是仪仗队员最基本的训练,同时也是对他们以治理和耐力的培养与锻炼。为了从练兵场走向阅兵场,他们每个人每年平均要穿破七双皮鞋,每一个士兵交上都有磨破得伤痕。整部伴随着每一个士兵走完他的军旅生涯。每一个仪仗兵队员在服役期间说走出的正步相当于一个两万五千里长征。 【表情训练】在三军仪仗队中,表情是对内在气质修养等多方面的检验。在这里,每个仪仗兵,面对外宾时要求神采奕奕,不卑不亢.他们要在迎风迎光的条件下训练眼神,30秒不能眨眼,不能流泪.透过他们的目光,体现出的是中国军人的精,气,神. 【军刀训练】中国仪仗队的持刀礼节是从1992年开始的.它是跟中国历史上无数用到何其并用稻种的有关理解,参照国际惯例设计出的拔刀,撇刀,立刀,托刀,举刀.刀入鞘这六中具有中国军人特色的持刀礼节,军刀与仪仗队的结合构成了中国军队仪仗兵特有的风帆. 【营区生活】仪仗队是一群特殊而普通的军人.说他们特殊,是因为他们直接肩负着国家的使命,代表着民族的尊严.说他们普通是因为他们和其他军人有着同样的待遇,有着正常的一日生活秩序. 在新中国50年的发展历程中,三军仪仗队的发 展无不与国家的历史和繁荣紧密相连.除完成正常的仪仗任务外,他们多次担任特殊的历史使命,是中华任命共和国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年来,宫举行13次国庆阅兵,1952年以后的历次阅兵,三军仪仗队都作为第一方队走在阅兵部队的最前列.建国五十周年的大典,是中国在20世纪最后一次大阅兵,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自大的一次阅兵.作为陆海空三军的先导,仪仗队组 成的方队第一个通过天安门广场.为了买好这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仪仗队员们付出了太多的汗水和艰辛! 三军仪仗队队员身高的选择标准是1.80m~1.93m 是在各个部队中精心挑选各方面素质都过硬的战士 三军仪仗队的司礼任务通常分为三种规格:最大阵容由151人组成,队长一名、旗手一名、副旗手两名、队员147名,用来迎接外国首脑。第二种规格是由127人组成的陆海空三军仪仗队,用来迎接外国军队的高级将领,第三种规格是由101人组成的单军种仪仗队,用来迎接外国军队的单军种司令。此外,仪仗队还担负着外国领导人向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献花圈、重大活动升旗等仪仗司礼任务。随着中国军队的发展,仪仗兵的礼服经历了5次变革。第一次是建国初期,礼服上佩戴着中国人民解放军胸章;第二次是1955年,礼服上佩戴着军衔;第三次是1965年,礼服上佩戴着红领章、红帽徽;第四次是1985年,为授衔

三军仪仗队

高大、挺拔、威武、帅气——这是我对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队的印象,平时只能在电视中看到他们的英姿,现在我却来到三军仪仗队训练和生活的地方,与他们近距离接触,来上我的第一节博识课,我的心里即兴奋又好奇。 走进队史馆,看着图片和展品,我对仪仗队有了进一步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队组建于1952年,主要担负迎送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军队高级将领及纪念、庆典等重大国事活动的仪仗司礼任务。三军仪仗队自建队以来,先后圆满完成了外国首脑访问,香港、澳门回归政权交接仪式升国旗,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国旗升降、颁奖等3000多次仪仗司礼任务,被中央军委授予“军旅标兵”荣誉称号,赢得了国内外公众和舆论的广泛赞誉。 礼仪是一个国家文化的精华,军人执行的国礼、军礼更是一种精粹。为了展现国威军威,仪仗官兵们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苦。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仪仗兵,就必须经历从地方青年到合格军人、从合格军人到合格仪仗兵的两个转变。每个战士都要经过精神、体力、心理和生理上的艰苦磨练。虽然没有亲眼看到仪仗队训练,但观看的录像片却真实反映了训练生活的艰苦。为了保持头颈挺直,在领口上别大头针;为了保持军姿挺拔,在背上绑T型木架;为了让踢腿更有劲,在小腿上绑沙袋;为了训练神采奕奕的眼神,在迎风迎光的条件下训练40秒不能眨眼、不能流泪。到了冬天,在人们穿上厚厚的羽绒服的时候,他们仍然穿着单薄的衣服训练,依然被汗水浸透,身上热气腾腾,头发上的汗水都冻成了冰溜子,可见训练的强度之大。 再有就是他们的宿舍,屋内物品摆放的极其整齐,连一个小小的水瓶都要靠着窗户摆成整齐的一列,被褥就更别说了,那被子根本就不像人叠出来的,正正方方,全都一样大。 这次博识课给我带来的收获可真不小,一定要学习军人那种不怕苦累,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党的利益高于一切,祖国利益高于一切,为了一个国家的脸面,舍弃自己的青春,刻苦训练的精神。

世界各国仪仗队礼仪参考

世界各国仪仗队礼仪参考 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队于1952年正式组建,主要担负迎送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军队高级将领及纪念、庆典等重大国事活动的仪仗司礼任务。作为中国唯一一支以训练队列为主的部队,三军仪仗队的换装直接关系到国家形象问题。在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三军仪仗队跟随着外交、军事等时势的发展完成了多次转变。 每个战士两年流的汗水将近1吨重;每人每年要穿破7双皮鞋;每名队员服役期间所踢出的正步,相当于一个两万五千里长征……这就是有着“军旅标兵”之称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队。“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伴随着新中国诞生历程一路走来的仪仗兵,用自己的正步展示着大国威仪的光荣史是如何炼成的。 近年来,作为我军唯一一支担负迎外司礼任务的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不仅圆满完成了党和国家赋予的各项重大活动司礼仪仗任务,还经常应邀走出国门,参加一些国家的阅兵活动,并为一些国家的军队培训仪仗队员,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誉,被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靓丽封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友好名片。 美国军方仪仗队 美国军方仪仗队驻扎于华盛顿特区,这支部队每年都要

在华盛顿、美国各地以及世界各国参加各种礼仪活动并进行表演(如表演礼兵舞等)。据统计,这支部队每年参加的仪式超过300场!虽然是仪仗队,但该部队同样拥有严格的纪律,美国还成立了以军方仪仗队为核心的“礼仪和特殊事务办公室”,该机构由华盛顿特区军方指挥。 美国军方仪仗队常常在白宫“露脸”,因为要在那欢迎各国政要对美国的来访,所以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领导人都认识这支仪仗队。目前驻扎于华盛顿的仪仗队成员约有700人,在举行仪式时,会有一名年龄较长的仪仗队队员负责举美国国旗。美国军方规定:担任仪仗队旗手的队员身高不能低于米。在仪仗队举旗组的旁边,还会有手持步枪的海军陆战队士兵担任护旗手。 除了迎送政要之外,军方仪仗队还需要为华盛顿地区提供安全维护。作为美国国防部在首都地区的代表,军方仪仗队还有一项很重要的任务:为在美国阿灵顿国家公墓举行的葬礼提供礼仪服务。阿灵顿国家公墓是美国最著名的军人公墓,军方仪仗队主要为该公墓内举行的葬礼提供鸣枪队和扶棺小组等。当年,美国著名将领——奥马尔·布莱德利将军下葬时,军方仪仗队就曾为他举行了庄严的仪式。 英国女王近卫队 英国女王近卫队的成员大部分驻扎于英国伦敦,这支部队包括了步兵和骑兵两个兵种。近卫队的士兵负责保卫英国

回顾 盘点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参加过的海外阅兵

回顾:盘点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参加过的海外阅兵 “每一个中国军人站出来代表的就是中国军队,就是中国。”国庆60周年大阅兵,你一定为我国三军仪仗队的雄姿英发而惊艳、而赞叹、而感慨,甚至流泪。这样的人生瞬间难得而珍贵。千载难逢的机会又来了!今年是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应俄罗斯政府邀请,我国三军仪仗队将参加9日的大阅兵。除了看到 仪仗队身影而震撼外,外国友人对此发出的惊叹之情也令国人倍感自豪。其实,这并非我国三军仪仗队首次亮相海外。墨西哥、意大利、委内瑞拉等国都曾邀请我国三军仪仗队参加当地阅兵仪式。 1吨汗水、7双皮鞋与两万五千里长征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队隶属北京卫戍部队,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礼炮队等共同承担不同规格的国事活动和司礼任务,包括迎送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军队高级将领等。 1946年3月4日,为迎接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上将,解放区党中央决定组 建一支仪仗队。500名从解放军驻南泥湾部队某团挑选出来的战士,组成了我军历史上第一支仪仗队。 组建60多年来,三军仪仗队共完成3200多次国家司礼任务,每一次国家和军队重大历史事件,都会闪现他们的身影:新中国成立35周年、50周年和60 周年首都国庆阅兵式,香港和澳门回归的政权交接仪式,第29届奥运会、第13届残奥会、第11届北京亚运会以及第16届广州亚运会等等。 每位战士每年流的汗水将近1吨重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组数字形象地展现了飒爽英姿背后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1吨汗水:每位战士每年流的汗水将近1吨重;7双皮鞋:每人每年穿破七双皮鞋;8000公里:一名仪仗兵一年的训练行程超过8000公里;25000里:每名仪仗队员服役期间所踢出的正步,相当于一个两万五千里长征。 随着我国对外交流合作越来越多,三军仪仗队的司礼任务量也随之增加。特别步入新世纪以来,三军仪仗队官兵也开始走出国门,积极与其他国家仪仗队开展友好交流活动。2003年11月和2010年5月,他们派员两赴加蓬共和国指导该国仪仗队的训练任务。墨西哥、委内瑞拉、意大利政府先后邀请我国三军仪仗队参加当地重大活动庆典。 海外首次亮相 为庆祝独立200周年,墨西哥在2010年15日和16日举办庆祝活动。为此,墨西哥政府邀请了中国、美国、俄罗斯、巴西等16个国家的仪仗方队参加16日在首都墨西哥城举行的阅兵仪式。这是我国三军仪仗队首次海外亮相。 “我们方队人员主要从参加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的阅兵队伍里挑选,我们的旗手和分队长都是参加过国庆阅兵的,”北京卫戍区副参谋长刘士胥说。

1962年边境作战时中国军队的武器

1962年边境作战时中国军队的武器 花生米九 1962年10月至11月,中国军队在中印边境地区对侵入我领土的印军进行反击,大破印军。中国士兵穿着缀有军衔标识的领章的军服,手持56式轻武器,从高海拔的雪山一直打到低海拔的山谷,摧枯拉朽,印军溃不成军。这场云上的战斗让印度人一直耿耿于怀至今。与以往中国军队参加的战争不同的是,在这场定义为反击作战的战斗行动中,中国军队手中的武器不再比对手的差,而是略占优势,尤其在轻武器方面,56式轻武器大显威风。这是因为解放军此时已全面用苏式武器完成了制式化,其陆军装备水平已居当时世界前列。 156式冲锋枪 该枪仿自大名鼎鼎的AK-47突击步枪。1956年定型,正式名称为“1956年式冲锋枪”。当时我国轻武器研究刚起步,在枪械分类上的观点趋传统,认为凡是单兵使用的连发枪械都是冲锋枪;另外56式冲锋枪在使用上也是取代50式和54式冲锋枪,所以这支突击步枪被命名为冲锋枪。 空枪重4.03kg(带弹匣);枪长1100mm/874mm(枪刺展开/枪刺折叠);弹匣容量30发;枪口初速710~730m/s;有效射程400m,直射距离275m;理论射速600发/分。发射56式7.62x39mm步枪弹。 56式冲锋枪在外形上同AK-47稍有不同。AK-47准星为半包式两侧护翼,而56式冲锋枪为全包式护环,护环顶端有开孔。另56式采用了折叠式三棱刺刀。 56式冲锋枪的胸挂式弹药携行具仿自AK-47的弹药携行具,共3个盖口使用绳结搭扣的弹匣袋,可放3个30发弹匣,加上枪上1个,单兵携弹量共120发。携行具两侧各有2个放无柄卵形手榴弹的小袋,但解放军通常使用木柄手榴弹,为此有专门的携弹量为4枚的木柄手榴弹袋,因此这些小袋成为放枪油壶、零散子弹的杂物袋,有些士兵还将左侧的小袋作为急救包袋。 在1962年时,56式冲锋枪在解放军中装备比例并不大。当时一个典型的步兵班编制中,只正副班长2人装备56式冲锋枪。1979年对越反击作战,在与全部装备自动武器的越军作战时,我步兵火力居于劣势,因此战后解放军开始撤装56半自动,换装56式冲锋枪,再后便开始换装新的81式枪族。但56式冲锋枪仍在许多部队中继续服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