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生物制药工艺学考试要点

生物制药工艺学考试要点

生物制药工艺学考试要点
生物制药工艺学考试要点

1.抗生素:由生物在其生命过程中产生的一类在低浓度下能选择性抑制他种生物或细胞生长的生理活性物质及其衍生物。

2.生物制品: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原虫、动物病毒素、人、或动物血液或组织等直接加工制成,或用现代生物技术方法制备的,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特定传染病或其他有关疾病的药品。疫苗、抗血清、抗毒素、类毒素、免疫制剂、诊断制剂等。

3.生化制药技术基本原理:一、利用,混合物中几个组分分配系数的差异,把它们分配到两个或几个相中(盐析、有机溶剂提取、层析、结晶)二、将混合物置于单一物相中,通过物理力场的作用使各组分分配于不同区域(离心、超滤、电泳)

4.生化制药基本工艺:材料的选择及预处理,组织与细胞的破碎及细胞的分离,活性物质的提取和纯化,活性物质的浓缩、干燥和保存。

5.胰脏:“酶库”

6.放线菌是抗生素生产菌

7.生物材料选择的基本原则:有效成分高、原料新鲜。(动物:年龄与性别。采集后立即出去结缔组织、脂肪组织,速冻。)(植物:生长季节最佳采集时间。择时采集并就地去除不需要部分,有用部分保鲜处理)(微生物:对数生长期,酶和核酸含量最高。以微生物为材料时的两种情况:一、利用微生物菌体分泌到培养基中的代谢产物和胞外酶。二、利用菌体含有的带白纸、核酸和胞内酶。及时将菌体细胞与培养液分开。)

8.机械破碎:组织捣碎法、匀浆器破碎、研磨器破碎

9.物理:超声波破碎(降温)、渗透压法、温度差法

10.化学:1)溶剂处理,丙酮、甲苯、丁醇、氯仿。

2)表面活性剂处理:十二烷基硫酸钠、氯化十二烷基吡啶、吐温和胆酸盐。

11.酶学:1)自溶法,在一定PH和适当的温度下,利用组织细胞内自身的酶系统将细胞破碎的方法。此过程需较长时间,常用少量防腐剂如甲苯、氯仿等防止细胞的污染。

2)酶溶法利用各种水解酶,如溶菌酶、纤维素酶、蜗牛酶、半纤维素酶、脂酶等,将细胞壁分解,使细胞内含物释放出来

12.细胞器分离:差速离心。离心介质:蔗糖、葡聚糖、聚乙二醇。

13.提取:在一定条件下,用一定的溶剂处理样品,使被提取的生物大分子充分释放出来。固液提取、液液提取。溶解度大小(相似相容、少量多次)、固相扩散到液相的难易程度。

14.提取方法:水溶液。表面活性剂(SDS提取核酸)水盐系统难以提取的蛋白质、酶、核酸。有机溶剂(乙醇、丙酮、丁醇)脂类、脂蛋白、膜蛋白结合酶

15.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1沉淀法:盐析、等电点、有机溶剂。2.膜分离法:透析、超滤。3.层析:吸附、离子交换、凝胶、亲和。4.电泳:纸、薄膜、薄层、凝胶、等电聚焦。

5.离心:差速、等密度(浮力密度差。离心介质:氯化铯)、密度梯度(颗粒大小不同而密度相近的组分:DNA与RNA的混合物、核蛋白体亚单位及线粒体、溶酶体及过氧化物酶体)。

16.浓缩:粗分离:盐析、有机溶剂法、减压薄膜浓缩、超滤法。精制分离纯化:吸收法、超滤法、有机溶剂沉淀。

17.干燥:真空干燥、冷冻干燥

18.保藏:干粉保藏、液态保藏

19.菌种保藏:①斜面低温保藏:菌种接种在固体斜面培养基上,充分生长后,置2~8℃冰箱保藏。霉菌、放线菌和有芽孢细菌、酵母菌②液体石蜡保藏:斜面菌种加入液体石蜡高出斜面顶端1cm,使隔绝空气。直立、低温保存。霉菌、放线菌、芽孢细菌、酵母菌、无芽孢细菌、脑膜炎球菌。③沙土管保藏法:一份黄土三分沙混合均匀装入安啵管,灭菌烘干,无菌水洗下培养成熟的菌种,制成孢子悬液,加入管中搅匀,使孢子吸附在沙土中,真空泵抽干。能产孢子的霉菌、放线菌。④液氮冷冻保藏:用保护剂将菌种制成菌悬液密封于安啵管,经

控制速度冷冻后,置于—196~—150℃的液氮保藏器或液氮超低温冰箱中保存。防止菌种退化。支原体、衣原体、氢细菌、难以形成孢子的霉菌、噬菌体及动物细胞。⑤冷冻干燥保藏法:用保护剂将菌种制成菌悬液,快速冷冻,真空干燥、低温避光保存。生命力强的微生物及其孢子以及无芽胞菌、脑膜炎球菌、淋病。

20.前体:在产物的生物合成中。被菌体直接用于合成产物而自身结构没有显著改变的物质。

21.接种量:移入种子液的体积和接种后培养液体积的比例。

22.预处理的目的:使发酵液中的蛋白质和杂质沉淀,增加过滤速度,有利于后续工作,并尽可能地使产物转入便于以后处理的相中。(酸化、加热、加絮凝剂)

23.诱导剂:使代谢途径或代谢强度改变的物质。调节代谢进程的某些酶活性,并能对某些关键酶在转录水平上进行调节,包括一些无机盐、真菌提取液、葡聚糖。

24.反义技术:根据碱基互补原理,通过人工合成或者是生物合成的特定互补的DNA或RNA 片段,抑制或封闭某些基因表达的技术。

25.多肽与蛋白质类药物材料:动物脑垂体制造的生长素对人体无效,幼年动物胸腺发达。

26.有机溶剂沉淀法:利用不同蛋白质在不同浓度的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从而使不同的蛋白质得到分离。

27.酶单位:1分钟内能转化1μml底物的酶量。

28.多肽类药物p72、酶类药物p95

29.低聚糖的生理功能:①低热值、能防肥胖②一直腐败菌生长繁殖③促进肠道中有益菌群双歧杆菌的增殖④抗龋齿、抗肿瘤。

30.多糖的纯化:乙醇沉淀法、分级沉淀法、季铵盐络合法、离子交换层析法。

31.W—3,不饱和键自脂肪酸碳链甲基端的第3位碳原子开始。

32.牛黄为病牛胆囊、胆管及肝管中结石。

33.真菌产抗生素:青霉素、头孢菌素

34.斯巴德疫苗之父

35.类毒素:有关细菌产生的外毒素经脱毒后制成。白喉、破伤风、肉毒素及葡萄糖球菌类毒素

36.人工主动免疫:人为给机体输入疫苗、类毒素等抗原性生物制品。使免疫系统因抗原的刺激而产生类似感染时所发生的免疫过程,从而产生特异性免疫力。

37.人工被动免疫:人为将抗毒素、正常人免疫球蛋白等现成免疫效应物质输入机体,是机体立即获得特异性免疫力,以达到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38.体液免疫:B细胞产生抗体。细胞免疫:淋巴细胞执行免疫功能。

39.灭活疫苗: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病原微生物杀死或灭活后制备的生物制品,如霍乱菌苗、百日咳菌苗。多次接种,注射量大。

40.减毒活疫苗:人工筛选或诱导变异制备的使毒力高度减弱或基本无毒的活生物制品。

41.亚单位疫苗:提取病原微生物体内能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的有效抗原成分制备的疫苗。乙肝亚单位疫苗。

42.合成肽疫苗:依据有效免疫原性肽段的氨基酸序列设计与合成免疫原状性多肽。

43.基因工程疫苗:将编码免疫原的基因进行克隆、修饰、改造并借助载体转移至另一生物体基因组中,使之表达并产生所需抗原肽而制成的疫苗。

44.病毒的繁殖:动物培养、鸡胚培养、组织培养、细胞培养、

疫苗的灭活:甲醛溶液(乙型脑炎疫苗)、酚溶液(狂犬病疫苗)

45.冻干:将疫苗冷冻至共熔点以下;在真空状态下将水分直接由固态升华为气态;缓慢升温,不使疫苗在任何时间下有融解情况发生;冻干好的疫苗在真空或充氮后密封保存,是其残留水分不超过3%

46.杀菌:热杀菌法、甲醛溶液杀菌、丙酮杀死伤寒杆菌

47.MLD:minimal lethal dose 最小致死剂量。MID:minimal infectious dose 最小感染量。ED50、ID50:50%有效免疫剂量。LD50:50%致死剂量

48.保护指数(免疫指数):动物经制品免疫后,其耐受毒菌或活毒攻击量相当于未免疫动物耐受量的倍数为保护指数。

49.絮状单位(L1):能喝一个单位抗毒素首先发生絮状沉淀反应的(类)毒素量,即为一个絮状单位。表示类毒素或抗毒素的效价。

50.卡介苗:Calmette和Guerin经历十三年,传了231代

51.DNA重组药(基因工程药物):利用DNA重组技术研制和生产的药物,主要包括重组蛋白质药物、多肽药物、反义核酸药物、DNA药物和基因工程抗体等。

52.基因治疗:p201

53.反义RNA:与mRNA互补后,能抑制与疾病发生直接相关基因表达的RNA。

54.手性化合物分子空间构型的标记一半采用D、L或R、S命名法

55.不对称合成法:化学:在手性试剂、手性催化剂或手性溶剂的作用下,利用化学反应动力学和热力学的差异合成单一对映异构体。生物:利用酶或生物细胞为催化剂不对称合成手性药物或手性中间体。

56.手性源合成法:以光学活性化合物为原料合成另一种新的光学活性化合物。

57.生物催化剂:以酶或整体细胞为生物催化剂所进行的化学反应。

卫生事业管理制度考试要点

卫生事业管理考试要点

————————————————————————————————作者:————————————————————————————————日期:

P4卫生事业管理的过程:计划、组织、控制。 P30 管理的基本职能。管理职能是管理者实施管理的功能程序,即管理者在实施管理中所体现出的具体作用及实施程序或过程。管理的职能主要有:计划、组织、指挥、调节、控制。管理的五大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激励。 P47 访问法,又称访谈法,是通过询问的方式向访问对象了解情况。访问法的类型: 1)根据访问过程的控制程度分类:结构式访问、非结构式访问、半结构式访问。 2)根据访问对象的构成分类:个体访问、集体访问(专家会议法、德尔菲法、头脑风暴法)。卫生管理中常见定性资料分析方法:P52 1.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S(strength)优势、W(weakness)劣势、O(opportunity)机会、T(threats)威胁。对内在条件进行分析。 2.PEST分析法:是战略外部环境分析的基本方法之一,通过政治的(politics)、经济的(economic)、社会的(society)和技术的(technology)角度胡四个方面的因素分析从总体上把握宏观环境,并评价这些因素对企业战略目标和战略制定的影响。 3.利益相关者分析法。 4.情景分析。 5.定性资料的计算机辅助分析。 常用定量资料分析法:P54 1.在定量资料分析中的基本统计方法:主要包括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2.卫生管理中常见定量资料分析法: 1)投入-产出分析法:又称为部门联系平衡法; 2)综合指数:是一种无量纲的评分分析法,资料的定量的; 3)层次分析法 4)系统分析法 卫生规划的步骤:P65 1)背景分析:目的是综合性概括过去各项有关工作的开展情况,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为确定今后工作的重点提供背景材料。 1、卫生服务需要:是依据人们实际健康状况与“理想健康水平”之间存在的差距,而提出的对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服务的客观需要,包括个人意识到得需要,由专业人员banding 的需要,以及个人未意识到的需要。是人群健康状况的客观反映,主要由以下一些因素:人口数量、人口组成、医疗质量、预防保健、文化教育、气候地理条件、居住地点和条件、婚姻、行为心理因素。人群的行为心理特征是决定卫生服务需要量的因素之一。 2、卫生服务需求:可从个人需求和市场需求两方面谈。卫生服务的个人需求,是指一个人在一定时间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将购买的某种卫生服务数量,其实现类型及数量取决于消费者相对于价格、保障状况的收入水平(预算约束)、卫生服务上效果和个人或家庭的消费目标偏好。卫生市场需求是指在某一特定市场、在一定时间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所有消费者将购买的某种卫生服务的数量,它是个人需求的总和。凡是影响到个人需求的因素均会影响到市场需求。影响因素:一般的经济学因素、健康状况、供给状况、医疗保健制度、时间。 3、卫生服务供给; 4、卫生服务利用 2)拟定目标 3)修正目标 4)制定战略 5)实施战略 6)监测评估

材料科学基础期末试题

材料科学基础考题 I卷 一、名词解释(任选5题,每题4分,共20分) 单位位错;交滑移;滑移系;伪共晶;离异共晶;奥氏体;成分过冷答: 单位位错:柏氏矢量等于单位点阵矢量的位错称为单位位错。 交滑移:两个或多个滑移面沿着某个共同的滑移方向同时或交替滑移,称为交滑移。滑移系:一个滑移面和此面上的一个滑移方向合起来叫做一个滑移系。 伪共晶:在非平衡凝固条件下,某些亚共晶或过共晶成分的合金也能得全部的共晶组织,这种由非共晶成分的合金所得到的共晶组织称为伪共晶。 离异共晶:由于非平衡共晶体数量较少,通常共晶体中的a相依附于初生a相生长,将共晶体中另一相B推到最后凝固的晶界处,从而使共晶体两组成相相间的组织特征消失,这种两相分离的共晶体称为离异共晶。 奥氏体:碳原子溶于丫-Fe形成的固溶体。 成分过冷:在合金的凝固过程中,将界面前沿液体中的实际温度低于由溶质分布所决定的凝固温度时产生的过冷称为成分过冷。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在体心立方结构中,柏氏矢量为a[110]的位错(A )分解为a/2[111]+a/2[l11]. (A)不能(B)能(C)可能 2. 原子扩散的驱动力是:(B ) (A)组元的浓度梯度(B)组元的化学势梯度(C)温度梯度 3?凝固的热力学条件为:(D ) (A)形核率(B)系统自由能增加 (C)能量守衡(D)过冷度 4?在TiO2中,当一部分Ti4+还原成Ti3+,为了平衡电荷就出现(A) (A)氧离子空位(B)钛离子空位(C)阳离子空位 5?在三元系浓度三角形中,凡成分位于( A )上的合金,它们含有另两个顶角所代表的两 组元含量相等。 (A)通过三角形顶角的中垂线 (B)通过三角形顶角的任一直线 (C)通过三角形顶角与对边成45°的直线 6?有效分配系数k e表示液相的混合程度,其值范围是(B ) (A)1vk e

《生物制药工艺学》复习思考题

《生物制药工艺学》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生物药物概论 1、生物药物有哪几类?DNA重组药物与基因药物有什么区别? 2、生物药物有哪些作用特点? 3、DNA重组药物主要有哪几类?举例说明之。 4、术语:药物与药品,生物药物,DNA重组药物,基因药物,反义药物,核酸疫苗,RNAi 第二章生物制药工艺技术基础 1、生物活性物质的浓缩与干燥有哪些主要方法? 2、简述生物活性物质分离纯化的特点和分离纯化的主要原理。 3、怎样保存微生物菌种?何谓菌种退化?如何检查菌种退化? 4、诱变育种的总体流程是怎样的?选择出发菌需注意哪些事项? 5、生物制药工艺中试放大的目的是什么? 6、酶固定化的方法有哪些类别? 7、术语:冷冻干燥,喷雾干燥,薄膜浓缩,自然选育,诱变育种,蛋白质工程,转基因动物,蛋白质组学,酶工程,immobilized enzyme,抗体酶,模拟酶,组合生物合成,药物基因组学,DNA Shuffling,定向进化,甘油冷冻保藏法,液氮保藏法,斜面保藏法,沙土管保藏法 第三章生物材料的预处理 1、去除发酵液中杂蛋白有哪几种方法? 2、去除发酵液中钙、镁、铁离子的方法有哪些? 3、影响絮凝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细胞破碎有哪些方法?各有什么特点? 5、超声波破碎细胞的原理? 6、术语:凝聚作用,絮凝作用,渗透压冲击法,错流过滤,超声波破壁,酶法破壁,高压匀浆法,高速珠磨法,反复冻融法,渗透压冲击法,液氮研磨法,丙酮粉 第四章萃取法 1、溶剂萃取法的基本原理,其特点是什么? 2、溶剂萃取法按操作方式不同,可分为哪几类?各有什么特点? 3、影响有机溶剂萃取的因素有哪些?萃取剂的选择需遵循哪些原则? 4、使用有机溶剂萃取时,改变pH值将如何影响酸性或碱性抗生素的分配系数? 5、乳化剂为何能使乳状液稳定? 6、破坏乳状液的方法有哪些?

生物制药工艺学

三、名词解释 1. 生物制品(Biological Products)生物制品是以微生物、细胞、动物或人源组织和体液等为原料,应用传统技术或现代生物技术制成,用于人类疾病的预防、治疗和诊断。人用生物制品包括:细菌类疫苗(含类毒素) 、病毒类疫苗、抗毒素及抗血清、血液制品、细胞因子、生长因子、酶体内以及体外诊断制品,以及其他生物活性制剂,如毒素、抗原、变态反应原、单克隆抗体、抗原抗体复合物、免疫调节剂及微生态制剂等。 2. 分叉中间体在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一些中间代谢产物既可以被微生物用来合成初级代谢产物,也可以被用来合成次级代谢产物,这样的中间体被称为分叉中间体。 3. 热阻和相对热阻热阻是指微生物在某一种特定条件下(温度和加热方式)的致死时间。 相对热阻是指某一种微生物在某一条件下的致死时间与另一种微生物在相同条件下的致死时间之比。 4. 种子(广义和狭义)广义种子: 从菌种开始,到发酵罐接种之前的所有生产过程。 狭义种子:种子罐中的种子。 5. 摄氧率单位体积发酵液每小时消耗氧的量。 6. 呼吸强度单位重量的菌体(折干)每小时消耗氧的量。 7. 呼吸临界氧浓在溶氧浓度低时,呼吸强度随溶氧浓度增加而增加,当溶氧浓度达到某一值后,呼吸强度不再随溶氧浓度的增加而变化,此时的溶氧度称为呼吸临界氧浓度。影响因素:微生物的种类、培养温度以及生长阶段。 8. 凝聚价或凝聚值电解质的凝聚能力可用凝聚价或凝聚值表示,定义为使胶粒产生凝聚作用的最小电解质浓度。化合价越高,凝聚能力越强。凝聚能力:Al3+>Fe 3+>H+>Ca2+>Mg2+>K+ >Na+>Li+ 常用的凝聚剂:Al 2(SO 4 ) 3 ·18H 2 O、AlCl 3 ·6H 2 O、FeCl 3 、ZnSO 4 、MgCO 3 等 9. 凝聚作用在某些电解质作用下,使扩散双电层的排列电位降低,破坏胶体系统的分散状态,而使之凝聚的过程。影响凝聚作用的主要因素是无机盐的种类、化合价以及无机盐的用量。 10. 絮凝作用某些高分子絮凝剂存在下,在悬浮粒子之间产生架桥作用而使胶粒形成粗大的絮凝团的过程。 11. 多级错流萃取料液经萃取后的萃余液再用新鲜萃取剂进行萃取的方法。 12. 多级逆流萃取在第一级中加入料液,萃余液顺序作为后一级的料液,而在最后一级加入萃取剂,萃取液顺序作为前一级的萃取剂。 13. 超临界流体抗溶剂法(Supercritical Fluid Anti-solvent,SAS)先用有机溶剂溶解溶质,再加入超临界流体作抗溶剂,使溶质的溶解度大大下降,溶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 14. 超临界溶液快速膨胀法(Rapid Expansion of Supercritical Solution, RESS)是利用高密度的超临界流体溶解固体溶质,通过喷嘴快速泄压至1个大气压的低密度气体,溶质的溶解度急剧减小至万分之一以下,造成固体溶质结晶析出。 15. 道南电位由于带电荷粒子在不同相间的分布不同而产生的相间电位差即为道南电位。 16. 吸附等温线当固体吸附剂从溶液中吸附溶质达到平衡时,其吸附量与溶液浓度和温度有关。当温度一定时,吸附量与浓度之间的函数关系称为吸附等温线。 17. 批一次性投入料液,不补料,直到放罐。(或许) 18. 浓差极化当溶剂透过膜而溶质留在膜上时,它使得膜面上溶质浓度增大而高于主体中溶质浓度,这种现象称为浓差极化。为避免浓差极化现象,通常采用错流过滤。 19. 亲和色谱(Affinity Chromatography)具有很高的选择和分离性能以及较大的载量,纯化倍数高,并能保持较高的活性。 20. 疏水相互作用色谱(Hydrophobic Interaction Chromatography)利用蛋白质表面存有的疏水性部位,与带有疏水性配基的载体在高盐浓度时结合,洗脱时将盐浓度逐渐降低,蛋白质因疏水性不同而逐个地先后被洗脱而分离。该法中蛋白质与固定相结合力较弱,利于保持活性。 21. 膨胀床色谱传统色谱的最大缺点是不能处理含固体颗粒的料液。色谱吸附剂直接与原料液在搅拌罐中混合来吸附目标产物或流化床吸附。膨胀床色谱操作过程:被处理的料液从膨胀床底部泵入,床内的吸附剂将不同程度地向上膨胀,料液中的固体颗粒可以顺利地通过床层,目标产物在膨胀床内可被吸附剂吸附,从而可达到从料液中吸附和初步纯化目标化合物的目的。原理:吸附介质颗粒在向上流动液体的作用下膨胀起来,液体中的目

《材料科学基础》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2019年6月

第1页(共11页)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 ########专业####级《材料科学基础》期末考试试卷 (后附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日期:2019年6月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 分 得 分 评卷人 复查人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入表中相应题号处,本题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答案 1. 在形核-生长机制的液-固相变过程中,其形核过程有非均匀形核和均匀形核之分,其形核势垒有如下关系( )。 A. 非均匀形核势垒 ≤ 均匀形核势垒 B. 非均匀形核势垒 ≥ 均匀形核势垒 C. 非均匀形核势垒 = 均匀形核势垒 D. 视具体情况而定,以上都有可能 2. 按热力学方法分类,相变可以分为一级相变和二级相变,一级相变是在相变时两相自由焓相等,其一阶偏导数不相等,因此一级相变( )。 A. 有相变潜热改变,无体积改变 B. 有相变潜热改变,并伴随有体积改变 C. 无相变潜热改变,但伴随有体积改变 D. 无相变潜热改变,无体积改变 得分 专业 年级 姓名 学号 装订线

3. 以下不是材料变形的是()。 A. 弹性变形 B. 塑性变形 C. 粘性变形 D. 刚性变形 4. 在固溶度限度以内,固溶体是几相?() A. 2 B. 3 C. 1 D. 4 5. 下列不属于点缺陷的主要类型是()。 A. 肖特基缺陷 B. 弗伦克尔缺陷 C. 螺位错 D. 色心 6. 由熔融态向玻璃态转变的过程是()的过程。 A. 可逆与突变 B. 不可逆与渐变 C. 可逆与渐变 D. 不可逆与突变 7.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晶界上原子与晶体内部的原子是不同的 B. 晶界上原子的堆积较晶体内部疏松 C. 晶界是原子、空位快速扩散的主要通道 D. 晶界易受腐蚀 8. 表面微裂纹是由于晶体缺陷或外力作用而产生,微裂纹同样会强烈地影响表面性质,对于脆性材料的强度这种影响尤为重要,微裂纹长度,断裂强度。() A. 越长;越低 B. 越长;越高 C. 越短;越低 D. 越长;不变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再结晶期间,位错密度下降导致硬度上升 B. 再结晶期间,位错密度下降导致硬度下降 C. 再结晶期间,位错密度上升导致硬度上升 D. 再结晶期间,位错密度上升导致硬度下降 10. 下列材料中最难形成非晶态结构的是()。 A. 陶瓷 B. 金属 C. 玻璃 D. 聚合物 第2页(共11页)

生物制药工艺学思考题和答案解析

抗生素发酵生产工艺 1. 青霉素发酵工艺的建立对抗生素工业有何意义? 青霉素是发现最早,最卓越的一种B-内酰胺类抗生素,它是抗生素工业的首要产品,青霉素是各种半合成抗生素的原料。青霉素的缺点是对酸不稳定,不能口服,排泄快,对革兰氏阴性菌无效。青霉素经过扩环后,形成头孢菌素母核,成为半合成头孢菌素的原料。2. 如何根据青霉素生产菌特性进行发酵过程控制? 青霉素在深层培养条件下,经历7个不同的时期,每个时期有其菌体形态特性,在规定时间取样,通过显镜检查这些形态变化,用于工程控制。 第一期:分生孢子萌发,形成芽管,原生质未分化,具有小泡。 第二期:菌丝繁殖,原生质体具有嗜碱性,类脂肪小颗粒。 第三期:形成脂肪包含体,积累储蓄物,没有空洞,嗜碱性很强。 第四期:脂肪包含体形成小滴并减少,中小空泡,原生质体嗜碱性减弱,开始产生抗生素。 第五期:形成大空泡,有中性染色大颗粒,菌丝呈桶状。脂肪包含体消失,青霉素产量提高。 第六期:出现个别自溶细胞,细胞内无颗粒,仍然桶状,释放游离氨,pH上升。 第七期:菌丝完全自溶,仅有空细胞壁。一到四期为菌丝生长期,三期的菌体适宜为种子。 四到五期为生产期,生产能力最强,通过工艺措施,延长此期,获得高产。在第六期到来之前发束发酵。 3. 青霉素发酵工程的控制原理及其关键点是什么? 控制原理:发酵过程需连续流加葡萄糖,硫酸铵以及前提物质苯乙酸盐,补糖率是最关键的控制指标,不同时期分段控制。在青霉素的生产中,及时调节各个因素减少对产量的影响,如培养基,补充碳源,氮源,无机盐流加控制,添加前体等;控制适宜的温度和ph,菌体浓度。最后要注意消沫,影响呼吸代谢。 4. 青霉素提炼工艺中采用了哪些单元操作? 青霉素不稳定,发酵液预处理、提取和精制过程要条件温和、快速,防止降解。提炼工艺包括如下单元操作: ①预处理与过滤:在于浓缩青霉素,除去大部分杂质,改变发酵液的流变学特征,便于后续的分离纯化过程。 ②萃取:其原理是青霉素游离酸易溶于有机溶剂,而青霉素易溶于水。 ③脱色:萃取液中添加活性炭,除去色素,热源,过滤,除去活性炭。 ④结晶:青霉素钾盐在乙酸丁酯中溶解度很小,在乙酸丁酯萃取液中加入乙酸钾-乙醇溶液,青霉素钾盐可直接结晶析出。 氨基酸发酵工艺 1. 如何对谷氨酸发酵工艺过程进行调控? 发酵过程流加铵盐、尿素、氨水等氮源,补充NH4+;生物素适量控制在2-5μg/L;pH 控制在中性或微碱性;供氧充足;磷酸盐适量。 2. 氨基酸生产菌有什么特性,为什么? L-谷氨酸发酵微生物的优良菌株多在棒状杆菌属、小短杆菌属、节杆菌属和短杆菌属中。具有下述共同特性:①细胞形态为短杆至棒状;②无鞭毛,不运动;③不形成芽孢;④革兰氏阳性;⑤生物素缺陷型;⑥三羧酸循环、戊糖磷酸途径突变;⑦在通气培养条件下产生大量L-谷氨酸。 3. 生物素在谷氨酸发酵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

卫生事业管理试题整理

卫生事业管理复习提纲 第一章卫生事业管理绪论 一、名词解释 1.管理:所谓管理,就是创造并保持一种环境,使组织(群体)中成员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潜能,为实现组织(群体)的崇高目标努力奋斗的过程。 2.卫生事业:卫生事业是国家和社会在防治疾病、保护和增进居民健康方面所采取措施的综合。 3.卫生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是研究卫生事业发展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用管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探索如何通过最佳卫生服务把卫生资源和科学技术进行合理分配并及时提供给全体居民,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健康的一门应用学科。 简答题 5.影响卫生事业发展的因素是:社会制度、经济基础、管理水平、文化背景、人口状况、科技发展和生态环境; 6.卫生事业管理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实态性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分析研究、理论研究; 1.简述管理的基本职能 管理的基本职能有计划工作、组织工作、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工作。计划工作是全部管理职能中最基本的一个职能,也是组织中各级管理人员的一个基本职责,它与其它四个职能有着密切的联系。计划工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计划工作指编制计划、实施计划和检查评价计划的全部过程。狭义的计划工作则仅仅指计划的制定过程;计划工作是事先决定做什么,如何做,在哪儿做,什么时候做和由谁做。组织工作是指设计合理的组织结构,并使组织结构有效地运转起来,为成功地实现既定目标而采取行动的全过程。人员配备是对各种人员进行恰当而有效地选择、任用、培训和考评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配备合适的人员去充实组织机构中所规定的各项职务,以保证组织活动的正常进行,进而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指导与领导工作就是对组织内每个成员(个体)和全体成员(群体)的行为进行引导和施加影响的活动过程。领导工作主要涉及激励、领导模式(风格)和方法。控制工作是指为了确保组织的目标以及为此而拟订的计划能得以实现,各级主管人员根据事先确定的标准或根据发展的需要而重新拟订的标准,对下级的工作进行衡量、测量和评价,并在出现偏差时进行纠正。 2.卫生事业具有哪些特点? 2.卫生事业的特点:(1)卫生事业是增进居民健康、防治疾病、提高民族质量的服务性行业,服务性行业的关键是质量,而卫生服务质量不容易建立统一的标准;(2)卫生事业的服务对象是整个人群,即不仅包括病人,也包括正常人和二者之间的人;(3)卫生事业政策体现了社会和政府的责任,国家和政府有责任保证国民享有基本的卫生保健,其政策是责任的具体体现;(4)卫生服务的垄断性,由于卫生医疗服务的特殊性,决定了居民对卫生服务的没有选择性。 3.简述影响卫生事业发展的因素。 3.影响卫生事业发展的因素是:(1)社会制度:社会制度不同,国家体制就存在差异,卫生事业发展的重点、方针政策及管理方法都会不同。(2)经济基础:卫生事业与其他事业一样,其很大程度上受经济基础的制约,即经济落后的国家,难以将更多的资金用于卫生事业,其卫生事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必然受到影响。(3)管理水平:同样的资源条件,管理水平的高低、管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预期结果。(4)文化背景:文化背景主要从三个方面影响卫生事业的发展:①卫生人力资源,即培养的卫生技术和管理人员的质和量;②健康教育水平,人们实施或接受健康教育,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都与文化背景有关; ③卫生保健的可接受性,卫生保健措施在文化背景高的国家和地区,其接受程度也高。(5)人口状况:人口状况既受卫生事业发展的影响,又反过来影响着卫生事业的发展。(6)科技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促进了卫生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祖国医学事业得到了发展。(7)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对卫生事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态环境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另外,突发事件的紧急处理也是卫生事业发展的一个标志之一。

材料科学基础期末考试

期末总复习 一、名词解释 空间点阵:表示晶体中原子规则排列的抽象质点。 配位数:直接与中心原子连接的配体的原子数目或基团数目。 对称:物体经过一系列操作后,空间性质复原;这种操作称为对称操作。 超结构:长程有序固溶体的通称 固溶体:一种元素进入到另一种元素的晶格结构形成的结晶,其结构一般保持和母相一致。 致密度:晶体结构中原子的体积与晶胞体积的比值。 正吸附:材料表面原子处于结合键不饱和状态,以吸附介质中原子或晶体内部溶质原子达到平衡状态,当溶质原子或杂质原子在表面浓度大于在其在晶体内部的浓度时称为正吸附; 晶界能:晶界上原子从晶格中正常结点位置脱离出来,引起晶界附近区域内晶格发生畸变,与晶内相比,界面的单位面积自由能升高,升高部分的能量为晶界能; 小角度晶界:多晶体材料中,每个晶粒之间的位向不同,晶粒与晶粒之间存在界面,若相邻晶粒之间的位向差在10°~2°之间,称为小角度晶界; 晶界偏聚:溶质原子或杂质原子在晶界或相界上的富集,也称内吸附,有因为尺寸因素造成的平衡偏聚和空位造成的非平衡偏聚。 肖脱基空位:脱位原子进入其他空位或者迁移至晶界或表面而形成的空位。 弗兰克耳空位:晶体中原子进入空隙形而形成的一对由空位和间隙原子组成的缺陷。 刃型位错:柏氏矢量与位错线垂直的位错。 螺型位错:柏氏矢量与位错线平行的位错。 柏氏矢量:用来表征晶体中位错区中原子的畸变程度和畸变方向的物理量。 单位位错:柏氏矢量等于单位点阵矢量的位错 派—纳力:位错滑动时需要克服的周围原子的阻力。 过冷:凝固过程开始结晶温度低于理论结晶温度的现象。 过冷度:实际结晶温度和理论结晶温度之间的差值。 均匀形核:在过冷的液态金属中,依靠金属本身的能量起伏获得成核驱动力的形核过程。 过冷度:实际结晶温度和理论结晶温度之间的差值。 形核功:形成临界晶核时,由外界提供的用于补偿表面自由能和体积自由能差值的能量。 马氏体转变:是一种无扩散型相变,通过切变方式由一种晶体结构转变另一种结构,转变过程中,表面有浮凸,新旧相之间保持严格的位向关系。或者:由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的

生物制药工艺学名词解释

生物制药工艺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 1.药品:一定剂型和规格的药物并赋予一定的形式(如包装),而且经过有关部门的批准,有明确的作用用途。 药物:能影响机体生理、生化和病理过程,用以预防、诊断、治疗疾病和计划生育的化学物质。 2.生物药物Biopharmaceuticals:以生物体、生物组织或其成份为原料综合应用生物学、物理化学与现代药学的原理与方法加工制成的药物。 3.生物活性Biologicalactivity,Bioactivity:对活组织如疫苗有影响的特性。 4.酶工程enzymeengineering:酶学与工程学互相渗透结合,发展形成的生物技术,它是从应用目的出发,研究酶和应用酶的特异催化功能,并通过工程化过程将相应原料转化成所需产物的技术。 5.固定化酶immobilizedenzyme:是指借助于物理和化学的方法把酶束缚在一定空间内并具有催化活性的酶制剂。 6.组合生物合成combinatorialbiosynthesis(组合生物学combinatorialbiology):应用基因重组技术重新组合微生物药物的基因簇,产生一些非天然的化合物。 7.药物基因组学:一门研究个人的基因遗传如何影响身体对药物反应的科学。

8.凝聚作用coagulation:指在电解质作用下,胶粒粒子的扩散双电子层排斥电位降低,破坏了胶体系统的分散状态,使胶体粒子发生聚集的过程。 9.萃取extraction:将物质从基质中分离出来的过程。一般指有机溶剂将物质从水相转移到有机相的过程。 10.反萃取stripping/backextraction:将萃取液与反萃取剂相接触,使某种被萃入有机相的溶质转入水相的过程。 11.萃取因素/萃取比:萃取溶质进入萃取相的总量与该溶质在萃余相中总量之比。 12.分离因素separationfactor:在同一萃取体系内两种溶质在同样条件下分配系数的比值。 13.双相萃取技术two-aqueousphaseextraction:利用不同的高分子溶液相互混合可产两相或多相系统,静置平衡后,分成互不相溶的两个水相,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两水相间分配系数的差异来进行萃取的方法。 14.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利用处于临界压力和临界温度以上的一些溶剂流体所具有特异增加物质溶解能力来进行分离纯化的技术。 15.固相析出分离法solidphasecrystallization:通过改变溶液条件,使溶质以固体形式从溶液中分出的操作技术。 16.盐析法saltprecipitation:利用各种生物分子在浓盐溶液中溶解度的差异,通过向溶液中引入一定数量的中性盐,使目的

卫生事业管理学考试重点

,. ; .. 六.卫生事业管理的方式 1.计划方式2.法律方式3.经济方式 4.行政方式5.项目方式 七.我国卫生事业取得的成就和挑战 成就:1.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2.重大传染病防治取得明显进展 3.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4.基本医疗保险体系不断健全 5.妇女儿童卫生保健水平不断提高 6.卫生法制化建设升入推进 7.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正式启动挑战:1.健康需求发生变化 2.医疗卫生体系制度安排 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 看病难、看病贵 医疗卫生保障体系 药品供应体系问题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问题 第三章卫生事业管理研究方法 科学研究的步骤 第一步 课题来源: 实际工作 日常生活 文献资料 (1)重要性(2)科学性(3)可行性(4)创新性 选择课题 陈述假设 第二步 研究目的:(1)探索(2)描述(3)解释 制定研究方案 第三步 收集资料 第四步 整理和分析资料 第五步 解释结果 研究方案的制定与完善 (1)研究目的意义 (2)确定研究内容(或理论假设) (3)确定研究对象和分析单位 (4)确定研究方法和抽样方案 (5)说明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方式,问卷调查/访谈 (6) 说明调查人员的组成、管理与培训安排 (7) 说明调查场所、时间进度和经费使用计划 卫生管理常用定性研究方法: 4.1.德尔菲法 5.含义:是一种以反馈性、匿名性、预测结果的统计特性为特征的预测方法.通过多轮匿名专家信函调查得到. 三、卫生管理常用定量研究方法抽样调查 四、特点:数据化 精确化 标准化 系统化 操作化 五、1.投入-产出分析预测法 六、2.关键路径/临床路径 七、第四章 卫生规划 3.卫生事业管理的督导与评估 卫生规划的步骤: 卫生服务需要 卫生服务需求 卫生服务供给 卫生服务利用 五、区域卫生规划工作的基本步骤卫生规划评价 1.形势分析和战略定位 2.建立目标及指标体系 3.目标差距分析 4.确定发展战略重点 5.针对战略重点的政策策略研究 卫生规划评价 1.适合程度评价2.足够程度评价 3.进度评价4.效率评价5.效果评价 6.效益评价7.影响评价 第五章 中国卫生事业概述 卫生组织 1. (一)取得的巨大成就 1.人民健康水平逐步提高 2.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3.基层卫生服务系统逐渐发展 4.建立了新形势下的医疗保健制度 5.重大传染病防治取得了明显进展 6.妇幼卫生保健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7.医学教育全面发展,卫生法制化建设深入推进 8.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正式启动 (二)卫生工作面临的挑战 1.公共卫生系统存在薄弱环节,重大疾病的预防控制,任务艰巨,缺乏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 2.医疗服务体系不适应群众的健康需求,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仍然突出, 3.卫生资源总体不足,卫生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卫生资源配置失衡,卫生服务的公平性有待提高 4.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弱势人群无有效保障 5.药品和医用器材生产流通秩序混 乱,价格过高,公立医疗机构出现 了市场化倾向,公益性质淡化 卫生组织包括: 1.卫生行政组织 2.卫生服务组织与卫生相关的第三方组织国际卫生组织 3.卫生行政组织的基本职能 4.规划 准入 监管 5.卫生经济调控 发布医疗卫生有关信息 促进公平竞争 卫生服务组织的特征? ①卫生服务的性质复杂,变异性大 ; ②很多工作救急性强,不能延误; ③高度专业化,需要不同专业群体的密切协作; ④在服务过程中,不允许出现任何模糊或错误; ⑤服务产出的界定和衡量比较困难; ⑥组织成员重视职业的忠诚,而不是对组织的遵从; ⑦对医的诱导需求与费用倾向缺少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手段 卫生服务组织的变革的动因? ①承担两次卫生革命的双重任务,防治任务严峻 ②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 ③人们要求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卫生服务 ④卫生机构功能重复、机构重叠、效率下降、患者不满意 ⑤环境的变化,新项目、新技术开发 ※卫生行政组织改革的动因? 1..机构重叠,职能交叉 2.机构膨胀,人员结构不合理,协调困难,效率不高 3.宏观管理功能薄弱,微观干预过多 法制不健全,监督不力 4.权力过于集中,不宜发挥地方积极性 ※卫生组织变革的原则? 明确政府职能,落实政府责任 2.建设四项基本卫生制度,增加卫生

材料科学基础期末考试

《材料科学基础》考试试卷(第一套) 课程号 6706601060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 名词解释(简短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空间点阵 线缺陷 吸附 渗碳体组织 适用专业年级(方向): 材 料 科 学 与 工 程 专 业 2006 级 考试方式及要求: 闭 卷 考 试

固态相变 稳态扩散 形核率 调幅分解 霍尔-配奇方程 平衡凝固 二、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10分)

1、弯曲表面的附加压力△P 总是( ) 曲面的曲率中心。 A.指向 B.背向 C.平行 D.垂直 2、润湿的过程是体系吉布斯自由能( )的过程。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变化无规律 3、一级相变的特点是,相变发生时,两平衡相的( )相等,但其一阶偏微分不相等。 A.熵 B.体积 C.化学势 D.热容 4、固溶体合金的凝固是在变温下完成的,形成于一定温度区间,所以在平衡凝固条件下所得到的固溶体晶粒( ) A.成分内外不均匀 B.不同温度下形成的各晶粒成分是不同的 C.晶粒内外,晶粒形成不分先后,同母液成分是一致的 5、强化金属材料的各种手段,考虑的出发点都在于( ) A.制造无缺陷的晶体或设置位错运动的障碍 B.使位错增殖 C.使位错适当的减少 6、既能提高金属的强度,又能降低其脆性的手段是( ) A.加工硬化 B. 固溶强化 C. 晶粒细化 7、根据显微观察,固液界面有两种形式,即粗糙界面与光滑界面,区分两种界面的依据是值大小( ) A. α<=2为光滑界面 B. α>=1为光滑界面 C. α>=5为光滑界面 8、渗碳处理常常在钢的奥氏体区域进行,这是因为( ) A. 碳在奥氏体中的扩散系数比在铁素体中大 B. 碳在奥氏体中的浓度梯度比在铁素体中大 C. 碳在奥氏体中的扩散激活能比在铁素体中小 9、界面能最低的相界面是( ) A. 共格界面 B. 孪晶界 C. 小角度晶界 10、铁碳合金组织中的三次渗碳体来自于( )

生物制药工艺学试题4参考答案

湖南城市学院生物工程专业 《现代生物制药工艺学》考试试卷标准答案及评分细则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时量:120 分钟试卷类型:A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6分分) 01、用于预防、治疗人类疾病,有目的的调节人体生理功能,并规定有适应症和用法、用量的物质。 02、利用抗生素对敏感菌的杀死或抑制程度作为客观指标来衡量抗生素的效力。 03、有些抗生素如四环素,在弱酸性条件下不对称碳原子可逆的发生异构化,形成差向四环素。 04、一种生物制药中的温和”多阶式”分离,即将药物中的杂质一级一级分离。 05、在压力差的驱动下用可以阻挡不同大小分子的滤板或滤膜将液体过滤的方法。 06、药物从片剂或胶囊等固体口服制剂,在规定的介质中在一定条件下,溶出的速度和程度。 07、是指接入的种子液体积和接种后的培养液总体积之比。 08、以多肽激素和多肽细胞生长调节因子为主的一大类内源性成分。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题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 案 B B A C B B C A D C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答案 19、砂土管冷冻管 20,、四并苯 21、对数生长期 22、微生物发酵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培养工程 23、链霉二糖胺 24、阳离子交换纤维素阴离子交换纤维素 25、丙酮 26、青霉素酸 27、羟基 28、供体,受体载体 四、回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29、简述胸腺素的生产工艺流程。 答:胸腺(绞碎)→胸腺碎块(生理盐水)→提取液组分1(加热去蛋白)→上清液组分2(丙酮、-10°C)→丙酮粉组分3(磷酸盐缓冲液、硫酸铵饱和度0.25)→上清液组分4(硫酸铵饱和度0.50)→盐析物(tris-HCl缓冲液)→超滤液(脱盐、干燥)→胸腺素 30、请简述生物药物质量检验的程序。 答:①药物的取样,取样应具有科学性、真实性、代表性。②药物的鉴别试验检验其是否为此品③杂质检查④药物的安全性保证药物无毒无菌等⑤药物的含量测定⑥检验报告的书写必须真实和有原始记录。 31、如何减少四环素成品的差向四环素和ADT的含量? 答:首先四环素发酵液通过加入草酸除去钙离子和促使蛋白质凝固等手段进行预处理,为了使差向四环素和ADT的含量降低,此过程应在低温、短时下进行。此外,还可此外还可在母液中加尿素,使其与四环素形成复合物而纯化;也可加入丁醇:乙醇(3:1)混合溶剂,加入乙醇可降低母液四环素损失;但降低成品中的ADT含量的最有效方法是筛选不产生ADT的菌株。

生物制药工艺学

《生物制药工艺学》四年制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0705060 课程名称:生物制药工艺学 英文名称:Bio-pharmaceuticals 课程性质:专业课 总学时:48学时(理论学时:36学时) 学分:2.5学分 适用专业:药学、药物制剂专业 预修课程:有机化学、药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 建议教材:《生物制药工艺学》(吴梧桐主编,中国医药出版社出版) 课程简介: 生物制药工艺学是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是从事各种生物药物的研究、生产、制剂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根据药学专业培养的目 标和要求,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当前生物制药所需的基本理论和 技术,重点讨论各类生物药品的来源、结构、性质、用途、制造原理、工艺过程与生产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旨在着重培养学生具备从事生 物药品研究、生产和开发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通过本 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达到以下要求: 1. 掌握生物制药所需的基本理论和技术

2. 掌握各类生物药品提取分离的基本原理和技能 3. 熟悉各类生物药品的来源、结构、性质、用途 4. 了解本学科的成就、新进展 本课程总教学时数为 48 学时,其中理论课教学为 36 学时,实验课教学为 12 学时。 大纲的使用说明:凡本大纲所列各章节项目中划有横线“”的,表示必需掌握熟识的重点内容.注明“*”的,一般课堂上不作讲授,供学生参阅或学有余力的自学提高,其余均为应当了解的理论和知识.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篇生物制药工艺基础 第一章生物药物概述 (一)目的要求: 掌握生物药物的含义及特点;熟悉生物药物的分类;了解生物药物研究范围,用途和研究趋势。 (二)学时安排:理论课:2学时 (三)教学内容 1、基本概念或关键词:生物制药;生物药物;特性;分类 2、主要教学内容: (1)概述生物制药的含义 (2)生物药物的研究范围。 (3)生物药物的特性、分类与用途 (4)生物制药的研究发展前景 第二章生物制药工艺技术基础 (一)目的要求: 掌握生物材料的来源,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方法及生化物质分离纯化的基本

卫生事业管理方案学考试卷试题.docx

《卫生事业管理学》练习题 1 .“事先决定做什么,如何做,在哪儿做,什么时候做和由谁做”所体现的是管理的哪个基本职能?() A计划工作 B组织工作 C协调工作 D控制工作 2 .卫生事业费占GDP 的百分比是反映()的指标。 A卫生筹资水平 B国家对卫生事业投入 C国家财政投入 D卫生发展水平 3 .整体把握、科学分解、组织综合说明的是管理学的哪个原理?() A系统原理 B整分合原理 C封闭与开放原理 D弹性原理 4 .管理活动中,最重要、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要素是() A财 B人 C时间 D信息 5 .老龄化人口是指() A 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超过总人口的10%。 B 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超过总人口的10% C 7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超过总人口的10% D 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超过总人口的7% 1 .A 2 . B 3 . B 4 . B 5 . A 1.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不包括哪项() A 农村卫生 B 预防保健 C 康复服务 D 发展中医药 2.公共政策的主体不包括以下哪项内容?() A 行政决策机关 B 行政执行机关 C 公共政策目标群体 D 大众传媒 3.公共政策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这是公共政策的( A 层次性 B 阶段性 C 稳定性 D 普遍性 ) 4.下列哪项不是公共政策的客体包含的内容( A 社会问题 B 政策的作用对象 C 行政决策机关) D 人们之间的利益

5.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通常人们将制定政策的政策称为() A 元政策 B 总政策 C 基本政策 D 具体政策 6、问题的严重性评价是属于() A 适宜度评价 B 恰当性评价 C 进度评价 D 结果评价 7.评价的基本原理是() A 确定价值 B 判断可行性 C 比较 D 调查测量 8.对卫生计划目标及其实施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论证性评价是() A 适宜度评价 B 过程评价 C 恰当性评价 D 进度评价9.评价的前提是() A 获得信息 B 确定价值 C 完善计划 D 建立指标 10.卫生服务研究主要是探讨(P98-104)三者之间的关系。 A 居民卫生服务需要、卫生资源和卫生服务利用 B 居民卫生服务需要、卫生费用 和卫生服务利用C居民卫生服务需求、卫生资源和卫生服务利用 D 居民卫生服务 需求、卫生费用和卫生服务利用 11.以下哪个指标不属于卫生服务需要量指标?() A 两周患病率 B 两周卧床率 C 慢性病患病率 D 住院率 12.未住院率的计算公式是() A 需住院而未住院患者数 / 调查人数× 100% B 需住院而未住院患者数 / 调查患者人数× 100% C需住院而未住院患者数 / 需住院患者数× 100% D 需住院而未住院患者数 / 需就诊患者数× 100% 13.下面哪句话正确?() A卫生服务利用直接反映卫生系统对人群健康状况的影响 B卫生服务利用间接描述卫生系统为人群提供卫生服务的数量 C卫生服务利用间接反映卫生系统通过卫生服务对居民健康状况的影响 D卫生服务利用直接反映卫生系统通过卫生服务对居民健康状况的影响 14.下列哪项属于间接卫生费用?() A 营养费 B 检查费 C 药费 D 材料费 15.卫生服务效率是反映()之间的比值。 A卫生服务需要和卫生服务利用 B卫生服务需求和卫生服务利用 C卫生服务需要和卫生服务资源 D卫生服务利用和卫生服务资源 16.工作任务分析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 A 人群特征和卫生服务需求 B 卫生服务需求和工作描述 C工作描述和任职说明书 D 人群特征和任职说明书 17.卫生人力业务能力考核中非认知领域考核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 A 笔试、面试和观察 B 面试、观察和操作 C有组织的现场观察 D 有组织的群体

2019年材料科学基础期末总结复习资料

材料科学基础期末总结复习资料 1、名词解释 (1)匀晶转变:由液相结晶出单相固溶体的过程称为匀晶转变。 (2)共晶转变:合金系中某一定化学成分的合金在一定温度下,同时由液相中结晶出两种不同成分和不同晶体结构的固相的过程称 为共晶转变。 (3)包晶转变:成分为H点的δ固相,与它周围成分为B点的液相L,在一定的温度时,δ固相与L液相相互作用转变成成分是J 点的另一新相γ固溶体,这一转变叫包晶转变或包晶反应。即HJB---包晶转变线,LB+δH→rJ (4)枝晶偏析:合金以树枝状凝固时,枝晶干中心部位与枝晶间的溶质浓度明显不同的成分不均匀现象。 (5)晶界偏析:晶粒内杂质原子周围形成一个很强的弹性应变场,相应的化学势较高,而晶界处结构疏松,应变场弱,化学势低,所以晶粒内杂质会在晶界聚集,这种使得溶质在表面或界面上聚集的现象称为晶界偏析 (6)亚共晶合金:溶质含量低于共晶成分,凝固时初生相为基体相的共晶系合金。 (7)伪共晶:非平衡凝固时,共晶合金可能获得亚(或过)共晶组织,非共晶合金也可能获得全部共晶组织,这种由非共晶合金所获得的全部共晶组织称为伪共晶组织。

(8)离异共晶:在共晶转变时,共晶中与初晶相同的那个相即附着在初晶相之上,而剩下的另一相则单独存在于初晶晶粒的晶界处,从而失去共晶组织的特征,这种被分离开来的共晶组织称为离异共晶。 (9)纤维组织:当变形量很大时,晶粒变得模糊不清,晶粒已难以分辨而呈现出一片如纤维状的条纹,这称为纤维组织。 (10)胞状亚结构:经一定量的塑性变形后,晶体中的位错线 通过运动与交互作用,开始呈现纷乱的不均匀分布,并形成位错缠结,进一步增加变形度时,大量位错发生聚集,并由缠结的位错组成胞状亚结构。 (11)加工硬化:随着冷变形程度的增加,金属材料强度和硬 度指标都有所提高,但塑性、韧性有所下降。 (12)结构起伏:液态结构的最重要特征是原子排列为长程无序、短程有序,并且短程有序原子集团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一种此消彼长、瞬息万变、尺寸不稳定的结构,这种现象称为结构起伏。 (13)能量起伏:能量起伏是指体系中每个微小体积所实际具 有的能量,会偏离体系平均能量水平而瞬时涨落的现象。 (14)垂直长大:对于粗糙界面,由于界面上约有一半的原子 位置空着,故液相的原子可以进入这些位置与晶体结合起来,晶体便连续地向液相中生长,故这种长大方式为垂直生长。 (15)滑移临界分切应力:晶体的滑移是在切应力作用下进行的,但其中许多滑移系并非同时参与滑移,而只有当外力在某一滑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