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胶体与溶液练习题

胶体与溶液练习题

胶体与溶液练习题
胶体与溶液练习题

第一章胶体与溶液章节测试题

单项选择题

1.溶质溶于溶剂之后将会引起。

A. 沸点降低

B. 凝固点升高

C. 蒸气压下降

D. 蒸气压、沸点、凝固点都不变

2.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蔗糖溶液与氯化钠溶液,其蒸气压。

A. 前者大于后者

B. 两者相同

C. 后者大于前者

D. 无法判定相对大小3.稀溶液依数性的核心性质是。

A. 溶液的沸点升高

B. 溶液的凝固点降低

C. 溶液具有渗透压

D.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4.在稀溶液凝固点降低公式△t f=K f b中,b表示的是溶液的。

A. 摩尔分数

B. 质量摩尔浓度

C. 物质的量浓度

D. 质量分数5.在25℃时,0.01 mol?kg糖水的渗透压为π1,0.01 mol?kg食盐水的渗透压为Π2,则两者的渗透压。

A. 无法比较

B. Π1>Π2

C. Π1=Π2

D. Π1<Π2

6.5.8%(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产生的渗透压接近于的渗透压。

A. 5.8%蔗糖溶液

B. 5.8%葡萄糖溶液

C. 2.0 mol?dm-3蔗糖溶液

D. 1.0 mol?dm-3葡萄糖溶液

7.胶体具有稳定性的原因是胶核表面带有电荷。

A. 异种

B. 同种

C. 正

D. 负

8.质量摩尔浓度的定义是中含有溶质的物质的量。

A. 1 dm3溶液

B. 1 kg溶液

C. 1 kg溶剂

D. 1 dm3溶剂

9.相同浓度的下列四种溶液,溶液的沸点最高。

A. Al2(SO4)3

B. CaCl2

C. MgSO4

D. HAc

10.As2O5溶胶在电场中向正极移动,要使其发生聚沉,下列电解质中聚沉能力最强的是。

A. NaCl

B. CaCl2

C. Na3PO4

D. Al2(SO4)3

11.下雪后,往马路上撒融雪剂使雪融化是利用稀溶液性质中的。

A. 沸点升高

B. 蒸汽压下降

C. 凝固点降低

D. 渗透压降低

12.“类似物容易吸附类似物”的原则,一般极性吸附剂适宜于从中吸附极性物质。

A. 极性溶剂

B. 非极性溶剂

C. 水

D. 溶剂

13.称取相同质量的两种非电解质A和B分别溶于相同质量的水中,测得A溶液的凝固点比B溶液的高,则M A与M B的关系是。

A. M A>M B

B. M A <M B

C. M A = M B

D. 无法确定

14.用10 cm3 0.1 mol?dm-3KI溶液与20 cm3 0.01 mol?dm-3AgNO3溶液制备的AgI 胶体,其胶粒所带电荷为。

A. 正电荷

B. 负电荷

C. 电中性

D. 无法确定

15.下列关于乳状液描述不确切的是。

A. 乳状液是液-液的粗分散体系

B. 乳状液分为W/O和O/W两大类型

C. 乳化剂使乳状液能稳定存在

D. 乳化剂都是表面活性剂

2018人教版高中化学10总复习:溶液和胶体(提高)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1选项符合题意) 1.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A .根据纯净物的元素组成,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B .根据物质的元素组成,将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C .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 D .根据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分解、复分解、置换”四类 2.下列说法都正确的是( ) ①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通常与胶体的性质有关 ②四川灾区重建使用了大量钢材,钢材是合金 ③“钡餐”中使用的硫酸钡是弱电解质 ④ 太阳能电池板中的硅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位置 ⑤常用的自来水消毒剂有氯气和二氧化氮,两者都含有极性键 ⑥水陆两用公共汽车中,用于密封的橡胶材料是高分子化合物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⑥ C .①②⑤⑥ D .③④⑤⑥ 3.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B .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C .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 D .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 4.(2015 玉山一中高三检测)关于溶液、胶体、悬浊液、乳浊液的说法:①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②溶液是纯净物,而胶体、浊液是混合物;③在溶液中化学反应通常进行得比较快;④在河海的交汇处易形成沙洲(如珠江三角洲);⑤浊液中分散的都是固体小颗粒;⑥浊液都是不均一、不稳定的;⑦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溶液静置多久都不分层;⑧由水和酒精构成的溶液中,酒精既可作溶质,也可作溶剂;⑨向稀盐酸中滴加硅酸钠可制得胶体,胶体粒子直径大小在1~100 nm 之间;⑩胶体、溶液和浊液属于不同的分散系,其中胶体最稳定。正确的组合是 A.③④⑤⑥⑧ B. ③④⑥⑦⑧⑨ C.③④⑥⑦⑨ D. ③④⑥⑦⑨⑩ 5.(2014 济南质检)在200 mL 某硫酸盐溶液中含有1.5N A 个硫酸根离子(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同时含有N A 个金属阳离子,则该硫酸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1 mol/L B .2.5 mol/L C .5 mol/L D .2 mol/L 6. t ℃时,向硫酸铜的饱和溶液中加入ag 无水硫酸铜,析出bg 硫酸铜晶体,则 (b -a )g 是( ) A. 饱和溶液失去溶剂的质量 B. 减少的饱和溶液的质量 C. 析出无水物的质量 D. 饱和溶液失去溶质的质量 7.某温度下,在100 g 水中加入m g CuSO 4或加入n g CuSO 4·5H 2O ,均可使溶液恰好达到饱和,则m 与n 的关系符合 A.m =n 250 160 B.m = n n 925001600+ C.m =n n 1625001600+ D.m =n n 2525001600+ 8. (2014 洛阳高三检测)已知300 mL Al 2(SO 4)3溶液中含Al 3+ 1.62 g ,在该溶液中加入0.1

知识讲解_溶液与胶体(提高)

高考总复习溶液和胶体 编稿:房鑫审稿:张灿丽 【考纲要求】 1.了解分散系的概念、分类 2.了解胶体的概念、制备、性质、应用 3.了解溶解度的概念及其影响,利用溶解度表或溶解度曲线获取相关物质溶解度信息4.理解溶液的组成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等概念,并能进行相关计算【考点梳理】 要点一、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定义: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前者属于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后者起容纳分散质的作用,称作分散剂。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的状态。 要点诠释:分散系的分类【高清课堂:溶液和胶体】 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的聚集状态(气、固、液)来分,分散系可以有以下9种组合: 2.溶液、胶体和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不同的分散系,其外观、组成等不同,其根本原因是分散质粒子大小不同。现将三种分

要点诠释: 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溶液中分散质粒子小于1nm,溶液中的分散质我们也称为溶质;浊液中的分散质粒子通常大于100nm;胶体中的胶体粒子大小在1nm~100nm之间。因此,溶液和胶体的分散质都能通过滤纸,而悬浊液的分散质则不能通过滤纸。 这三类分散质中,溶液最稳定;浊液很不稳定,分散质在重力作用下会沉降下来;胶体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属于介稳体系。 要点二、胶体及其性质 1、定义:分散质粒子大小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 常见的胶体:Fe(OH)3胶体、淀粉溶胶、蛋白质溶液、肥皂水、有色玻璃、牛奶、豆浆、粥、江河之水、血液等。 2、胶体的分类: 分散剂是液体——液溶胶。如Al(OH)3胶体,蛋白质胶体(1)按分散剂的状态分分散剂是气体——气溶胶。如雾、云、烟 分散剂是固体——固溶胶。如烟水晶、有色玻璃。 (2)按分散质的粒子分粒子胶体——胶粒是许多“分子”的集合体。如Fe(OH)3胶体。 分子胶体——胶粒是高分子。如淀粉溶胶,蛋白质胶体等。 3、胶体的制备和精制: (1)Fe(OH)3胶体的制备:向烧杯中煮沸的蒸馏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 继续加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就得到Fe(OH)3胶体。FeCl3+3H2O △ Fe(OH)3 (胶体)+3HCl 使一束光线通过所得液体混合物,有丁达尔效应,证明形成了胶体。 (2)H2SiO3胶体的制备: Na2SiO3+2HCl=H2SiO3 (胶体)+2NaCl (3)胶体的提纯与精制——渗析:利用半透膜将溶液和胶体分离的操作。 渗析是利用溶质粒子能通过半透膜而胶体粒子不能通过半透膜进行 溶液和胶体的分离。但渗析过程是可逆的,要达到分离目的应反复进行渗 析或在流水中进行渗析。 性质 (或操作) 定义解释应用 丁达尔现象光束通过胶体时,形 成光亮的“通路”的 现象 胶体分散质的粒子使 光波发生散射 区别溶液和胶体

无机及分析第一次习题课(05[1].12.):溶液与胶体、热力学、动力学(05-06)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一次习题课习题 一.选择题 () 1、 Fe(OH)3正溶胶在电场作用下,向负极移动的是 A 胶核 B 胶粒 C 胶团 D 反离子 () 2、分析铁矿石中Fe的含量4次,测得结果为1.61%,1.53%,1.54 %,1.83%.在置信度为 90 %时,用Q检验法判断,查表Q0.90=0.76。则 A、1.53%为可疑值 B、1.83%为可疑值 C、无可疑值 D、1.53%和1.83%均为可疑值 ( ) 3 . 试剂中含有微量被测组分会产生系统误差,消除的方法是: A.用化学方法除去微量被测组分 B.作对照试验 C.作空白试验 D.加入掩蔽剂 ( ) 4. 反应3H2(g) +N2(g) = 2NH3(g) 的△r Hθ< 0 ,欲增大正反应速率, 下列措施中无用的是 A. 增加H2的分压 B.升温 C. 减小NH3的分压 D.加正催化剂 ( ) 5. 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状态函数的是 A. P Q V B. H U W C. U H G D. S △H △G ( ) 6. 如果相对误差表示为: (40.31-40.28)/40.28 ,则按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其结果应为 A. 9.926×10-4 B. 9.925 ×10-4 C. 9.93×10-4 D. 0.001 ( ) 7.A= B+C 是吸热的可逆反应,正反应的活化能是Ea(正), 逆反应的活化能是Ea(逆), 那么,Ea(正) 与Ea(逆) 的关系是 A.等于 B. 小于 C. 大于 D. 无法确定 ( ) 8.某温度下,反应2SO2(g) + O2(g) = 2SO3(g) 的平衡常数为K, 则同一温度下,反应 SO3(g) = SO2 (g) +1/2O2(g) 的平衡常数为 A.1/(Kθ)1/2 B.Kθ/2 C.1/Kθ D.2Kθ ( ) 9.与拉乌尔定律有关的主要是 A. 凝固点降低 B.蒸汽压降低 C. 沸点升高 D.渗透压降低 ( ) 10.用因保存不当失去部分结晶水的草酸(H2C2O4.2H2O) 作基准物质来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标定结果 A. 偏高 B. 偏低 C. 准确 D. 不确定 ( ) 11.CaO(s) + H2O(l) = Ca(OH)2(s),在298K及标准状态下反应自发进行,高温时其逆反应为自发,这表明该反应的类型是 A. △rH mθ< O ,△rS mθ< O B. △rH mθ< 0 ,△rS mθ> 0 C. △rH mθ>O ,△rS mθ> 0 D. △rH mθ> 0 ,△rS mθ< O ( ) 12. 反应B→A ,B→C 的恒压热效应分别为△H1,△H2则反应C→A的恒压热效应为: A.△H1+△H2 B △H1-△H2 C.△H2-△H1 D.2△H1-2△H2 ( ) 13. 已知化学反应2H2(g) +2NO(g) = 2H2O(g) + N2(g) 速率方程式为V=KP H2P2NO. 则该反应的级数为 A.1 B.2 C.3 D.4 ( ) 14. 在恒压下,任何温度时都可自发进行的反应是 A. △Hθ> 0 △Sθ < 0 B.△Hθ < 0 △Sθ > 0 C. △Hθ> 0 △Sθ > 0 D.△Hθ < 0 △Sθ <0

全国卷高考化学专题突破—《溶液和胶体》

2019年全国卷高考化学专题突破—《溶液和 胶体》 【考纲要求】 1.了解分散系的概念、分类 2.了解胶体的概念、制备、性质、应用 3.了解溶解度的概念及其影响,利用溶解度表或溶解度曲线获取相关物质溶解度信息4.理解溶液的组成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等概念,并能进行相关计算【考点梳理】 要点一、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定义: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前者属于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后者起容纳分散质的作用,称作分散剂。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的状态。 要点诠释:分散系的分类 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的聚集状态(气、固、液)来分,分散系可以有以下9种组合: 2 不同的分散系,其外观、组成等不同,其根本原因是分散质粒子大小不同。现将三种分

实例食盐水、碘酒肥皂水、牛奶泥水 要点诠释: 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溶液中分散质粒子小于1nm,溶液中的分散质我们也称为溶质;浊液中的分散质粒子通常大于100nm;胶体中的胶体粒子大小在1nm~100nm之间。因此,溶液和胶体的分散质都能通过滤纸,而悬浊液的分散质则不能通过滤纸。 这三类分散质中,溶液最稳定;浊液很不稳定,分散质在重力作用下会沉降下来;胶体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属于介稳体系。 要点二、胶体及其性质 1、定义:分散质粒子大小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 常见的胶体:Fe(OH)3胶体、淀粉溶胶、蛋白质溶液、肥皂水、有色玻璃、牛奶、豆浆、粥、江河之水、血液等。 2、胶体的分类: 分散剂是液体——液溶胶。如Al(OH)3胶体,蛋白质胶体(1)按分散剂的状态分分散剂是气体——气溶胶。如雾、云、烟 分散剂是固体——固溶胶。如烟水晶、有色玻璃。 (2)按分散质的粒子分粒子胶体——胶粒是许多“分子”的集合体。如Fe(OH)3胶体。 分子胶体——胶粒是高分子。如淀粉溶胶,蛋白质胶体等。 3、胶体的制备和精制: (1)Fe(OH)3胶体的制备:向烧杯中煮沸的蒸馏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 继续加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就得到Fe(OH)3胶体。FeCl3+3H2O△Fe(OH)3 (胶体)+3HCl 使一束光线通过所得液体混合物,有丁达尔效应,证明形成了胶体。 (2)H2SiO3胶体的制备:Na2SiO3+2HCl=H2SiO3 (胶体)+2NaCl (3)胶体的提纯与精制—渗析:利用半透膜将溶液和胶体分离的操作。 渗析是利用溶质粒子能通过半透膜而胶体粒子不能通过半透膜进行溶液和 胶体的分离。但渗析过程是可逆的,要达到分离目的应反复进行渗析或在流水中 进行渗析。 性质 (或操作) 定义解释应用 丁达尔现象光束通过胶体时,形 成光亮的“通路”的现 象 胶体分散质的粒子使 光波发生散射 区别溶液和胶体 电泳现象在外加电场的作用 下,胶体粒子在分散 剂里向电极(阴极或 阳极)做定向移动的 现象 胶体粒子具有相对较 大的表面积,能吸附离 子而带电荷。有些胶体 粒子为中性分子,如淀 粉溶液,无电泳现象 冶金厂、水泥厂、硫酸厂 等常用高压电对气体作 用,除去烟尘;分离蛋白 质、氨基酸;血清电泳用 于诊断疾病;电泳电镀 聚沉中和胶体粒子所带的 电荷,使胶体粒子聚 胶体粒子带电,加电解 质或带相反电荷的胶 制豆腐;明矾净水;不同 血型的人不能相互输血;

表面与胶体习题答案

1 第十三章 界面现象 §13.1 表面张力及表面吉布斯自由能 一、表面张力 在两相(特别是气-液)界面上,处处存在着一种张力,它垂直与表 面的边界,指向液体方向并与表面相切。把作用于单位边界线上的这种力称 为表面张力,用γ 表示,单位是N ·m -1。 二、表面功与表面自由能 温度、压力和组成恒定时,可逆使表面积增加dA 所需要对体系作的功,称 为表面功。 用公式表示为:s W dA γ?=,式中γ为比例系数,它在数值上等于当T ,p 及 组成恒定的条件下,增加单位表面积时所必须对体系做的可逆非膨胀功。 B B B B ,,,,,,,,()()()()S V n S P n T V n T P n U H A G A A A A γ????====???? ( 广义的表面自由能) 表面自由能考虑了表面功,热力学基本公式中应相应增加s dA γ一项,即 由此可得:B B B B B B B B B B B B d d d d d d d d dA d d d d d d d s s s s U T S P V A dn H T S V P A dn S T P V A dn G S T V P A dn γμγμγμγμ=-++=+++=--++=-+++∑∑∑∑ 狭义的表面自由能定义:B ,,()p T n G A γ?=?,表面吉布斯(Gibbs )自由能,单位:J ·m -2。 三、界面张力与温度的关系,,,,S B B A V n s T V n S A T γ??????=- ? ???????,,,,S B B A P n s T P n S A T γ??????=- ? ??????? 四、溶液的表面张力与浓度的关系 对于纯液体,当温度、压力一定时,其表面张力一定。但对于溶液,由于溶 质的加入形成了溶液,表面张力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大致有三种情况: A.表面张力随溶质浓度增大而升高如:NaCl 、KOH 、NH 4Cl 、KNO 3等无机盐类; B.表面张力随浓度增大而降低,通常开始降低较快而后减慢,如醇类、酸类、醛 类、酮类等极性有机物; C.一开始表面张力急剧下降,到一定浓度后几乎不再变化,如含8个碳以上的有 机酸盐、有机胺盐、磺酸盐等。下面就是这三种情况的γ-C 曲线。

第一章-溶液与胶体习题Word版

第一章溶液与胶体习题 1.是非判断题 1-1状态相同的体系不一定是单相体系。 1-2根据相的概念可知,由液态物质组成的系统中仅存在一个相。 1-3所有非电解质的稀溶液,均具有稀溶液的依数性。 1-4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不仅与溶质种类有关,而且与溶液的浓度成正比。 1-5难挥发非电解质溶液的蒸汽压实际上是溶液中溶剂的蒸汽压。 1-6有一稀溶液浓度为C,沸点升高值为ΔT b,凝固点下降值为ΔT f,则ΔT f必大于ΔT b 。 1-7溶液在达到凝固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均以固态析出,形成冰。 1-8纯净的晶体化合物都有一定的熔点,而含杂质物质的熔点一定比纯化合物的熔点低,且杂质越多,熔点越低。 1-9体系的水溶液随着温度不断降低,冰不断析出,因此溶液的浓度会不断上升。 1-10纯溶剂通过半透膜向溶液渗透的压力叫渗透压。 1-11溶剂通过半透膜进入溶液的单方向扩散的现象称作渗透现象。 1-12 将10% 葡萄糖溶液用半透膜隔开,为使渗透压达到平衡,必须在某侧溶液液面上加一压强,此压强就是该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 1-13将浓溶液和稀溶液用半透膜隔开,欲阻止稀溶液的溶剂分子进入浓溶液,需要加到浓溶液液 面上的压力,称为浓溶液的渗透压。 1-14 0.3mol·kg-1的蔗糖溶液和0.3mol·kg-1的甘油溶液的渗透压相等。 1-15 在相同温度时,凝固点为-0.52℃的泪水与0.81% NaCl水溶液具有相同的渗透压,互为等渗溶液。 1-16人血浆在37℃的渗透压为780Kpa,因此血红细胞在1.2% NaCl溶液中皱缩而沉降。 1-17用渗透压法测定胰岛素的摩尔质量,将101mg胰岛素溶于10.0mL水中,测得25℃渗透压为4.34Kpa,则胰岛素的摩尔质量为5760g·mol-1。 1-18反渗透是外加在溶液上的压力超过了渗透压时,溶液中的溶剂向纯溶剂方向流动的过程。 1-19渗透压较高的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一定较大。 1-20由于乙醇比水易挥发,故在相同温度下,乙醇的蒸汽压大于水的蒸汽压。 1-21对于难挥发性溶质的稀溶液,依数性(ΔT b = K b×b) 中b指溶液中溶质质点的质量摩尔浓度的总和。 1-22两种或几种互不发生化学反应的等渗溶液以任意比例混合后的溶液仍是等渗溶液。 1-23溶胶是指分散质颗粒直径在1-100nm分散体系。 1-24核胶带电表面与均匀液相之间的电势差称ζ电势。

溶液和胶体.

第二章溶液和胶体 § 2- 1溶液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分散系的分类。 2?掌握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3?掌握溶液的组成量度的表示方法。 4?掌握等物质的量规则及其应用。 二、教学重点: 1?各物理量的概念及相互间的换算。 2?等物质的量规则及其应用。 三、教学难点:“基本单元”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 五、教学时数:2学时 六、教学过程: (一卜分散系 概念: 分类: (二卜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1?物质的量(n) 重点讲“基本单元”,举例后让学生练习。 2?物质的摩尔质量 3?物质的量的计算 (三)、溶液的组成量度 1?质量分数与体积分数 强调:无量纲,不能用基本单元表示。 2?质量浓度 3?物质的量浓度C B 一般地,有Q B = 1C B

a 4?质量摩尔浓度b B 1kg溶剂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称为溶质 B的质量摩尔浓度。 对于浓度较稀的水溶液来说,b B~ C B (四)、有关计算 例2- 1已知浓硫酸的密度为1.84g mL —1,硫酸的质量分数为96.0%,试计算c(H2SO4)及c(l H2SO4)。 2 例2 —2欲配制c( H2SO4)=0.10mol L -1的溶液500mL,问应取密度为 1.84g mL 1质量分数为2 96.0%的硫酸多少毫升?如何配制? 例2 —3 有一质量分数为4.64%的醋酸,在20C时,p= 1.005g mL — S求其浓度和质量摩尔浓度。 (五)等物质的量规则及其应用 对于任意反应: aA + bB = cC + dD 若各物质的基本单元分别为aA、bB、cC、dD,则: n (aA) = n (bB) = n (cC) = n (dD) 例2—4 有一种未知浓度的 H2SO4溶液20mL,如用浓度为c(NaOH)=0.100mol ? L —1的溶液25mL恰好中和完全,试问 c ( 12H2SO4)为多少? 七、小结: 1.认真领会“基本单兀”。 2.正确进行各物理量的换算。 3.在解题中始终贯穿“等物质的量”的基本思想。 § 2 —2稀溶液的依数性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掌握稀溶液依数性及其应用。 二、教学重点:稀溶液依数性及其应用。 三、教学难点:稀溶液依数性及其应用。

高考化学知识点考点总结溶液与胶体

考点十四溶液、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溶液的组成:溶液=溶质+熔剂 溶质:被分散的物质。如食盐水中的NaCl;氨水中的NH3;碘酒中的I2 溶剂:溶质分散其中的物质。如食盐水、氨水中的水;碘酒中的酒精 3.溶解过程:溶质分散到溶剂里形成溶液的过程叫溶解。物质溶解时,同时发生两个过 程: 溶解是一个物理、化学过程,并伴随着能量变化,溶解时溶液的温度是升高还是降低,取决于上述两个过程中放出和吸收热量的相对大小。如:浓硫酸稀释溶液温度升高,NH4NO3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 4.溶解平衡 在一定条件下,溶解速率等于结晶速率的状态叫溶解平衡。溶解平衡是动态平衡,溶解和结晶仍在进行。达到溶解平衡的溶液是饱和溶液,它的浓度一定,未达到溶解平衡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通过加入溶质、蒸发溶剂、改变温度等方法可使不饱和溶液成为饱和溶液。 未溶解的固体溶质溶液中的溶质 [例1](2011·眉山市)向200C的饱和澄清石灰水(甲溶液)中投入适量的氧化钙粉末,充分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溶液温度末冷却到200C时,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溶液温度末冷却到200C时,溶质质量分数比甲溶液大 C.溶液温度恢复到200C时,溶液质量比甲溶液小 D.溶液温度恢复到200C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和甲溶液的相等 [解析]Ca(OH)2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向200C的饱和澄清石灰水中投入适量的氧化钙粉末,加入的CaO会与水反应生成Ca(OH)2,不仅消耗了溶剂水,并且 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使溶液的温度升高,所以当溶液的温度等于200C时,肯定 会有溶质Ca(OH)2析出,所得的溶液仍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答案]B 考点十五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 1.固体的溶解度 (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

溶液与胶体复习题

第一章物质的聚集状态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由于乙醇比水易挥发,故在相同温度下乙醇的蒸气压大于水的蒸气压。( ) 2.在液体的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图上,曲线上的任一点均表示气、液两相共存时的相应温度及压力。( ) 3.将相同质量的葡萄糖和尿素分别溶解在100g水中,则形成的两份溶液在温度相同时的Δp、ΔT b、ΔT f、Π均相同。( ) 4.若两种溶液的渗透压力相等,其物质的量浓度也相等。( ) 5.某物质的液相自发转变为固相,说明在此温度下液相的蒸气压大于固相的蒸气压。( ) 6.0.2 mol·L-1的NaCl溶液的渗透压力等于0.2 mol·L-1的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力。( ) 7.两个临床上的等渗溶液只有以相同的体积混合时,才能得到临床上的等渗溶液。( ) 8.将浓度不同的两种非电解质溶液用半透膜隔开时,水分子从渗透压力小的一方向渗透压力大的一方渗透。( ) 9.c(NaCl) = c(C6H12O6),在相同温度下,两种溶液的渗透压力相同。( ) 10.一块冰放入0℃的水中,一块冰放入0℃的盐水中,两种情况下发生的现象一样。( ) 11.所有非电解质的稀溶液,均具有稀溶液的依数性。() 12.根据相的概念可知,由液态物质组成的系统中仅存在一个相。() 13.稀的水溶液随着温度的不断降低,冰不断析出,因此溶液的浓度会不断上升。 () 14.因为0℃的冰与0℃的水的蒸汽压相同,所以把冰投入到0℃的溶液中必可存在两相共存。 15.溶液达凝固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均以固态析出,形成冰。( )

二、选择题 1. 在什么情况下,真实气体的性质与理想气体相似() A.低温和高压 B. 高温和低压 C. 低温和低压 D. 高温和高压 2. 在标准状况下,25L气体重50g,则气体相对分子质量最接近于() A. 22 B. 34 C. 45 D. 56 3. 混合气体中某组分的分体积是() A. 在该气体分压下该气体的体积 B. 混合气体总压力下该组分气体所 占的体积 C. 101.235KPa下该组分气体的体积 4. 同温同压下,气体某组分A的摩尔分数与其体积分数在数值上的关系是()A.成正比 B. 相等的 C. 既不相等,也不成正比,但有一定关系 5. 同温同体积下,气体某组分A的摩尔分数和其分压与总压之比P A/P在数值上的关系()A.成正比 B.相等 C. 既不相等,也不成正比,但有一定关系 6. 在25o C,总压为101.325kPa的混合气体中,分压最大是( ) A. 0.1g H2 B. 1.0g He C. 1.0g N2 D. 1.0g CO2 7. NO2在密封容器中,如果温度在100o C时压力为101.325kPa,温度降低到5o C 时压力应为 A. 5.066 kPa B. 70.928 kPa C. 75.994 kPa D. 三者都不对 8. 在等温条件下,1L密闭容器中,装有A和B两种气体,总压力为100kPa,气体A的分压为50kPa,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的物质的量的分数为0.5 B. A与B的物质的量相等 C. A的体积为0.5 L D. A与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9. 将空气相对密度为0.293的N2与H2混合气体通入合成塔,从合成塔出来的 气体在1020K,101.325kPa压力下,密度为0.12g/L,则N2的转化率为() A. 10.2% B. 30.7% C. 69.3% D. 31% 10. 101.325kPa和313.15K下,4L空气慢慢通过CHCl3(每个气泡都为CHCl3 饱和,CHCl3在313.15K下的蒸汽压为49.3kPa),则被空气带走的CHCl3质量为() A. 17.64g B. 138.04g C. 35.28g D. 8.82g 11. 295.15K和100kPa下,在水面上收集0.1g氢气,在此温度下水的饱和蒸汽压

溶液和胶体溶液例题(1)

例1-1.计算298.15K 和热力学标准压力下1mol 理想气体的体积。 解: pV = nRT ; V = nRT /p = 1 X 8.314 X 298.15÷10000 = 24.79 X 10-3m 3 例1-2 某气体在293 K 和 9.97·104 Pa 时的体积为 0.19 dm 3, 质量为 0.132 g 。求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它可能是什么气体? 解: pV = nRT ;n = m /M ; pV = RTm /M ;M = RTm /pV 134mol g 1710 19.01097.92938.314132.0--?=?????==pV mRT M 该气体的相对分子量为 17 g/mol ,可能是NH 3。 例1-3 一个 280 K 的敞开广口瓶里的气体需加热到什么温度才能使三分之一的气体逸出瓶外? 解: pV = nRT ;V 、p 一定时, n 1T 1 = n 2T 2 ;T 2 时瓶内气体物质的量为 n 2 = n 1·2/3 T 2 = n 1T 1/n 2 = T 1×3/2 = 280 K ×3/2 = 420 K 当温度到达420K 时,有三分之一的气体逸出瓶外。 例3-4 混合气体中有14 g N 2和12.8 g O 2,总压为2.026·105 Pa ,求各组分气体的分压。 解:先求得各组分气体的物质的量分数(摩尔分数),即可得各组分气体的分压。 n (N 2) = 14 /28 = 0.50 mol n (O 2) = 12.8 /32 = 0.40 mol 56.0)]O ()N ()N ()N (2222=+= n n n x 44.0)] O ()N ()O ()O (2222=+=n n n x p (N 2) = 0.56×2.026·105 Pa = 1.1×105 Pa p (O 2) = 0.44×2.026·105 Pa = 9.0×104 Pa 例1-5在298K, 常压下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到“氢气”2.500X 10–1 L, 已知298K 下水的饱和蒸气压为3.167 kPa, 问:收集到的氢气物质的量和干燥氢气的体积多大? 解: 排水集气法得到的气体是饱和水蒸气与某种纯净气体的混合气体,若忽略水柱的压力,混合气体的总压等于环境压力(即外压)。设该混合气体遵从理想气体方程,可以求得干燥气体的量。设p 为总压,即常压。 p = p (H 2O) + p (H 2) p (H 2) = p – p (H 2O) = 101.325–3.167= 98.158 kPa p (H 2) = n (H 2)RT /V n (H 2) = p (H 2)V /RT = (98.158X 0.2500)÷(8.314X 298.2) = 9.898X 10–3 mol

溶液和胶体分散系习题解答

第一章溶液和胶体分散系习题解答 一、填空题 1.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在不断沸腾时,它的沸点______;而在冷却时,它的凝固点______。 答案:逐渐升高;逐渐降低。 2.用半透膜将渗透浓度不同的两种溶液隔开,水分子的渗透方向是______。 答案:由渗透浓度较低的溶液进入渗透浓度较高的溶液。 3.将红细胞放入低渗溶液中,红细胞______;将红细胞放入高渗溶液中,红细胞______。 答案:膨胀;皱缩。 4.质量浓度相同的葡萄糖(C6H12O6)、蔗糖(C12H22O11)和NaCl溶液,在降温过程中,最先结冰的是______,最后结冰的是______。 答案:蔗糖溶液;NaCl溶液。 5.产生渗透现象的两个必要条件是______和______。 答案:渗透浓度不同;有半透膜存在。 6.液体的蒸发是一种______过程,所以液体的蒸气压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当温度升高到液体的蒸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力时,此温度称为该液体的______。 答案:吸热;增大;沸点。 7.将两根胡萝卜分别放在甲、乙两个量筒中,在甲中倒入浓盐水,在乙中倒入纯水。由于渗透作用,量筒甲中的胡萝卜将______,而量筒乙中的胡萝卜将______。 答案:皱缩;膨胀。 二、是非题 1.液体的蒸气压与液体的体积有关,液体的体积越大,其蒸气压就越大。 答案:× 2.通常所说的沸点是指液体的蒸气压等于101.325 kPa时的温度。 答案:√ 3.电解质的聚沉值越大,它对溶胶的聚沉能力越大。 答案:× 4.难挥发非电解质的水溶液在沸腾时,溶液的沸点逐渐升高。 答案:√ 5.当渗透达到平衡时,半透膜两侧溶液的渗透浓度一定相等。 答案:× 6.两种溶液相比较,渗透压力比较高的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也一定比较大。 答案:× 7.由于血浆中小分子物质的质量浓度低于大分子物质的质量浓度,所以血浆中晶体渗透压力也低于胶体渗透压力。 答案:× 8.由于乙醇比水易挥发,因此在室温下,乙醇的蒸气压大于水的蒸气压。 答案:√ 9.0.1 mol·L-1葡萄糖溶液与0.1 mol·L-1甘油溶液的凝固点和沸点均相等。 1

第12章胶体练习题

第十二章胶体化学练习题 一、是非题(对者画√,错者画×) 1、溶胶是均相系统,在热力学上是稳定的。() 2、长时间渗析,有利于溶胶的净化与稳定。() 3、有无丁达尔效应是溶胶和分子分散系统的主要区别之一。() 4、亲液溶胶的丁达尔效应应比憎液胶体强。() 5、在外加直流电场中,碘化银正溶胶向负电极移动,而其扩散层向正电极移动。() 6、新生成的Fe(OH)3沉淀中加入少量稀FeCl3溶液,会溶解,再加入一定量的硫酸盐溶液则又 会沉淀。() 7、丁达尔效应是溶胶粒子对入射光的折射作用引起的。() 8、胶束溶液是高度分散的均相的热力学稳定系统。() 9、胶体粒子的扩散过程和布朗运动本质上都是由粒子的热运动而发生的宏观上的定向迁移现 象。() 10、在溶胶中加入电解质对电泳没有影响。() 11、溶胶粒子因带有相同符号的电荷而相互排斥,因而在一定时间内能稳定存在。() 12、同号离子对溶胶的聚沉起主要作用。() 13、大大过量电解质的存在对溶胶起稳定作用,少量电解质的存在对溶胶起破坏作用。() 14、由瑞利公式可知,分散介质与分散相之间折射率相差愈大,则散射作用愈显著。是不是 () 15、溶胶是亲液胶体,而大分子溶液是憎液胶体。() 16、乳状液必须有乳化剂存在才能稳定。() 17、晴朗的天空是蓝色,是白色太阳光被大气散射的结果。() 18、加入电解质可以使胶体稳定,加入电解质也可以使肢体聚沉;二者是矛盾的。() 19、溶胶在热力学和动力学上都是稳定系统。() 20、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统是溶胶。() 二、选择题: 1、大分子溶液分散质粒子的线尺寸为:() (1)>1μm(2)<1μm (3)1nm- 1μm 2、溶胶和大分子溶液: () (1)都是单相多组分系统(2)都是多相多组分系统 (3)大分子溶液是单相多组分系统, 溶胶是多相多组分系统 (4)大分子溶液是多相多组分系统, 溶胶是单相多组分系统

【9A文】武汉大学版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溶液和胶体

溶液和胶体 1.什么叫稀溶液的依数性?试用分子运动论说明分子的几种依数性? 答:稀溶液的某些性质主要取决于其中所含溶质粒子的数目而与溶质本身的性质无关,稀溶液的这些性质叫做依数性,它包含溶质的蒸气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和椮透压。 分子运动论说明: 蒸气压下降,溶剂的部分表面被溶质所占据,因此在单位时间内,溢出液面的溶剂分子就相应减少,结果达到平衡时溶液的蒸气压必然低于纯溶剂的蒸气压。 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都是由于蒸气压下降而引起。 2.利用溶液的依数性设计一个测定溶质分子量的方法。 答:物质摩尔质量的测定可用沸点升高法和凝固点降低法,尤其是后者,一般说现象较明显,利用△T b=K b·m或△T b=K b·m m:溶剂的质量摩尔浓度,即1Kg溶剂所含溶质的摩尔数。 3.溶液与化合物有什么不同?溶液与普通混合物又有什么不同? 答:溶液:一种物质以分子,原子或离子状态分散于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的均匀而又稳定的体系叫溶液,其特征是均匀而又稳定,这与普通混合物相区别,在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相对含量在一定范围内可变化,这与化合物相区别。 4.试述溶质、溶剂、溶液、稀溶液、浓溶液、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过饱和溶液的含意。 答:在液态物质与液态物质组成的溶剂中,一般将含量较多的组分叫做溶剂,含量较少的称为溶质, 溶液:一种物质以分子,原子或离子状态分散于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的均匀而又稳定的体系叫溶液,把单位体积中含少量(大量)溶质的溶液称为“稀溶液”(“浓溶液”)。 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再继续溶解某溶质的溶液叫做该溶质的饱和溶液,反之,称为不饱和溶液。有时,溶液中所含的溶质可以超过它的溶解度这种溶液叫过饱和溶液。 5.什么叫做溶液的浓度?浓度和溶解度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固体溶解在液体中的浓度有哪些表示方法? 比较各种浓度表示方法在实际使用中的优缺点。 答:溶液的浓度使溶液中各组分相对含量的一种定性描述,它是一个相对值,相对于溶液中各个组分而言,溶解度是指提定温度下,对某溶质而言,它是确定的,溶液的浓度有好多表示方法:①质量摩尔浓度, ②物质的量浓度,③质量分数,④摩尔分数⑤体积分数。 6.如何绘制溶解度曲线?比较KNO3、NaCl和NaSO4的溶解度曲线,说明为什么着三条曲线的变化趋势 (及斜率)不一样? 答:以溶解度为纵坐标,以温度为横坐标所做出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 KNO3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NaCl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几乎不变; NaSO4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7.为什么NaOH溶解于水时,所得的碱液是热的,而NH4NO3溶解与水时,所得溶液是冷的?

2018人教版高中化学10总复习:溶液和胶体(提高)知识讲解

高考总复习溶液和胶体 【考纲要求】 1.了解分散系的概念、分类 2.了解胶体的概念、制备、性质、应用 3.了解溶解度的概念及其影响,利用溶解度表或溶解度曲线获取相关物质溶解度信息4.理解溶液的组成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等概念,并能进行相关计算【考点梳理】 要点一、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定义: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前者属于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后者起容纳分散质的作用,称作分散剂。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的状态。 要点诠释:分散系的分类【高清课堂:溶液和胶体】 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的聚集状态(气、固、液)来分,分散系可以有以下9种组合: 2.溶液、胶体和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不同的分散系,其外观、组成等不同,其根本原因是分散质粒子大小不同。现将三种分

要点诠释: 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溶液中分散质粒子小于1nm,溶液中的分散质我们也称为溶质;浊液中的分散质粒子通常大于100nm;胶体中的胶体粒子大小在1nm~100nm之间。因此,溶液和胶体的分散质都能通过滤纸,而悬浊液的分散质则不能通过滤纸。 这三类分散质中,溶液最稳定;浊液很不稳定,分散质在重力作用下会沉降下来;胶体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属于介稳体系。 要点二、胶体及其性质 1、定义:分散质粒子大小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 常见的胶体:Fe(OH)3胶体、淀粉溶胶、蛋白质溶液、肥皂水、有色玻璃、牛奶、豆浆、粥、江河之水、血液等。 2、胶体的分类: 分散剂是液体——液溶胶。如Al(OH)3胶体,蛋白质胶体(1)按分散剂的状态分分散剂是气体——气溶胶。如雾、云、烟 分散剂是固体——固溶胶。如烟水晶、有色玻璃。 (2)按分散质的粒子分粒子胶体——胶粒是许多“分子”的集合体。如Fe(OH)3胶体。 分子胶体——胶粒是高分子。如淀粉溶胶,蛋白质胶体等。 3、胶体的制备和精制: (1)Fe(OH)3胶体的制备:向烧杯中煮沸的蒸馏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 继续加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就得到Fe(OH)3胶体。FeCl3+3H2O △ Fe(OH)3 (胶体)+3HCl 使一束光线通过所得液体混合物,有丁达尔效应,证明形成了胶体。 (2)H2SiO3胶体的制备: Na2SiO3+2HCl=H2SiO3 (胶体)+2NaCl (3)胶体的提纯与精制——渗析:利用半透膜将溶液和胶体分离的操作。 渗析是利用溶质粒子能通过半透膜而胶体粒子不能通过半透膜进行 溶液和胶体的分离。但渗析过程是可逆的,要达到分离目的应反复进行渗 析或在流水中进行渗析。 性质 (或操作) 定义解释应用 丁达尔现象光束通过胶体时,形 成光亮的“通路”的 现象 胶体分散质的粒子使 光波发生散射 区别溶液和胶体

无机化学内容精要及习题 第三章 溶液和胶体溶液

第三章 溶液和胶体溶液 一、关键词 (一)溶液的组成标度及其关系 溶液的组成标度 换算关系 ρB ωB c B b B 质量浓度ρB - ωB d c B ·M B B B B B 1b M b M ρ+ 质量分数ωB d B ρ - B B c M d B B B B 1b M b M + 物质的量浓度c B B B M ρ B B M ρω - B B B 1db b M + 质量摩尔浓度b B B B B )(M ρρd - ()B B B 1M ωω- B M c d c B B - - 换算中的注意事项: 如果涉及质量与体积间换算时,必须以溶液的密度为桥梁; V ρm B B = 如果涉及质量与物质的量间换算时,必须以溶液的摩尔质量为桥梁。 B B B M n m = (二)稀溶液的依数性 1.计算 稀溶液的依数性 计算公式 蒸气压下降 沸点升高 凝固点下降 渗透压 Δp =Kb B ΔT b =K b b B f f B ΔT K b = Π= icRT 2.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 (1)渗透浓度:1L 溶液中能产生渗透效应的所有溶质微粒的总的物质的量浓度。用符号cos 表示,常用单位为常用mmol/L 。 (2)等渗、低渗和高渗溶液:在临床上,凡是渗透浓度在280~320mmol/L 的溶液为等渗溶液;渗透浓度低于280mmol/L 的溶液为低渗溶液;渗透浓度高于320mmol/L 的溶液为高渗溶液。

(3)晶体渗透压与胶体渗透压:人体体液中电解质解离出的小离子和小分子物质产生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压,蛋白质等高分子化合物产生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 (三)胶体溶液 溶胶、高分子溶液和溶液的性质比较 溶胶高分子化合物溶液溶液 胶粒直径为1~100nm 分散相粒子是许多分子、原子、离子的聚集体 多相不稳定体系 扩散速率慢 不能透过半透膜 丁铎尔现象明显 加入少量电解质时聚沉高分子直径为1~100nm 分散相粒子是单个大分子 或离子 单相稳定体系 扩散速率慢 不能透过半透膜 丁铎尔现象微弱 加入大量电解质时聚沉 分子或离子的直径小于1nm 分散相粒子是单个分子或离子 单相稳定体系 扩散速率快 能透过半透膜 丁铎尔现象微弱 电解质不影响稳定性 二、学习感悟 重点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以渗透压为例,逐渐学会由现象到本质的推理方法。 三、难点辅导 1.如何区别密度ρ与质量浓度 B ρ? 密度ρ与质量浓度 B ρ表示符号相同但含义不同。 溶液中溶质B的质量(m B)与溶液的体积(V)之比称为溶质B的质量浓度,用 符号 B (B) ρρ 或表示,即 B B / m V ρ=。质量浓度的SI单位是kg/m3,实际工作中常用的单位是g/L、mg/L和μg/L。 溶液的质量(m)与溶液的体积(V)之比称为溶液的密度,用符号ρ表示,即 / m V ρ=。单位是kg/L或g/ml。 2.溶液的沸点和凝固点不断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溶剂的沸点和凝固点都是恒定的,但溶液的沸点和凝固点却是不断变化的。 溶液的凝固点是指刚有固态溶剂析出时的温度。当溶液达到凝固点时,固态溶剂会不断从溶液中析出,致使溶液浓度逐渐增大,溶液的凝固点也随之不断降低,直至成为饱和溶液。达到饱和溶液时,在固态溶剂析出的同时,溶质也相应析出,溶液浓度不再变化,凝固点才维持恒定。

溶液与胶体

溶液与胶体 考点1 溶液 1.溶液 (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2)特征:均一性、稳定性。 (3)组成 ①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②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常见的溶剂有水、酒精等。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不饱和溶液。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饱和溶液 ①升高温度;②增加溶剂 ①降低温度;②增加溶质;③蒸发溶剂不饱和溶液 温度对Ca(OH)2等少数物质的溶液的影响与上述规律相反。 [温馨提示] (1)“饱和”与“不饱和”是相对的,随溶剂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2)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只是不能继续溶解这种物质,但是还可以继续溶解其他物质。 (多选)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等体积混合,在室温下振荡一会,静置后,能够形成溶液的是() A.四氯化碳、水B.乙醇、水C.汽油、水D.乙酸乙酯、乙酸考点2 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 一、溶解度 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1)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 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2) (3)影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的因素:温度。 2.气体物质的溶解度 (1)定义:压强为1.01×105 Pa和一定温度下,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的气体体积。 (2)影响因素:压强、温度。 二、溶质的质量分数 1.定义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指溶质质量和溶液质量之比。

2.推导公式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g 溶液质量g ×100%=溶解度S 溶解度S +100 g ×100% [温馨提示] (1)固体物质 ①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②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不大。 ③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2)气体物质 ①压强:随着压强的增大,气体溶解度增大。 ②温度:随着温度的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 1.(2017·广东学业水平测试T22)50 g 某物质在80 ℃时完全溶解在100 g 水中,随后逐渐降温,溶液中析出溶质的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则( ) A .该物质的溶解度为50 g B .20 ℃时,溶液质量为150 g C .40 ℃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5 g D .在0~60 ℃范围内的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2.(2015·广东学业水平测试T24)将40 ℃ 的饱和NH 4Cl 溶液冷却至10 ℃,有NH 4Cl 固体析出。该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是( ) A .溶剂的质量 B .溶质的质量分数 C .NH 4Cl 的溶解度 D .溶液中NH + 4的数目 3.(2015·广东1月学业水平测试T25)下图为4种物质在水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示意图,其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大的物质是( ) A .KNO 3 B .NaNO 3 C .NaCl D .K 2Cr 2O 7 4.(2014·广东学业水平测试T8)25 ℃时,向KCl 溶液加入少量KCl 固体至溶液刚好饱和。在这一过程中,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A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B .溶液中KCl 质量分数 C .溶液中溶剂的质量 D .KCl 溶液质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