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最新执业药师专业知识一重点笔记

最新执业药师专业知识一重点笔记

最新执业药师专业知识一重点笔记
最新执业药师专业知识一重点笔记

最新执业药师专业知识一重点笔记

第1章药物与药学专业知识

一、药物与药物命名

(一)药物来源与分类

药物主要包括化学合成药物、来源于天然产物的药物和生物技术药物。

(二)药物的结构与命名

药物的名称包括药物的通用名、化学名和商品名。通用名也称为国际非专利药品名称(INN)。二、药物剂型与制剂

(一)药物剂型与辅料

1、制剂与剂型的概念

剂型:适合于疾病的诊断、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称为药物剂型,简称剂型,如片剂、胶囊剂、注射剂等。

制剂:将原料药物按照某种剂型制成一定规格并具有一定质量标准的具体品种,简称制剂。制剂名=药物通用名+剂型名,如维生素C片、阿莫西林胶囊、鱼肝油胶丸等。

2、剂型的分类

分类方式具体剂型

形态学液体剂型、气体剂型、固体剂型、半固体剂型

给药途径1、胃肠道给药剂型:散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溶液剂、乳剂、混悬剂。2、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注射、皮肤、口腔、鼻腔、肺部、眼部、直肠、阴道和尿道。

分散系统真溶液、乳剂、混悬液、气体分散、固体分散、微粒

制法不常见,如浸出、无菌

作用时间速释、普通和缓控释

3、药用辅料

药用辅料的作用:赋型、使制备过程顺利进行、提高药物稳定性、提高药物疗效、降低药物毒副作用、调节药物作用、增加病人用药的顺应性。

药用辅料的分类

分类方式具体辅料

来源天然物质、半合成物质和全合成物质

作用用途60余种,如溶剂、助溶剂、崩解剂、润滑剂等

给药途径口服用、注射用、黏膜用、经皮或局部给药用、经鼻或口腔吸入给药用和眼部给药用等

(二)药物稳定性及药品有效期

1、药物制剂稳定性变化

稳定性变化具体变化方式

化学水解、氧化、还原、光解、异构化、聚合、脱羧

物理颗粒结块、结晶生长,乳剂的分层、破裂,胶体制剂的老化,片剂崩解度、溶出速度的改变

生物药物的酶败分解变质

2、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因素

影响因素具体内容

处方因素pH、广义酸碱催化、溶剂、离子强度、表面活性剂、基质或赋形剂

外界因素温度、光线、空气(氧)、金属离子、湿度和水分、包装材料

3、药物制剂稳定化方法:控制温度、调节pH、改变溶剂、控制水分及湿度、遮光、驱逐氧气、加入抗氧剂或金属离子络合剂、改进剂型或生产工艺、制备稳定的衍生物、加入干燥剂及改进包装。

4、药品有效期:对于药物降解,常见降解10%所需的时间,称为十分之一衰期,记作t0.9。

(三)药物制剂配伍变化和相互作用

1、配伍变化的类型

配伍变化具体变化方式

物理溶解度改变;吸湿、潮解、液化与结块;粒径或分散状态的改变

化学浑浊或沉淀;变色;产气;爆炸;产生有毒物质;分解破坏、疗效下降

药理协同作用;拮抗作用;增加毒副作用

2、注射液的配伍变化

注射剂配伍变化的主要原因:溶剂组成改变、PH值改变、缓冲剂、离子作用、直接反应、盐析作用、配合量、混合的顺序、反应时间、氧与二氧化碳的影响、光敏感性、成分的纯度。

(四)药品的包装与贮存

药品包装的分类

分类方式具体包装形式

使用方式I、Ⅱ、Ⅲ三类

形状容器、片材、袋、塞、盖

材料金属、玻璃、塑料、橡胶及上述成分的组合

三、药学专业知识

1、药物化学专业知识:主要研究化学药物的化学结构特征、与此相联系的理化性质、稳定性状况,药物进入体内后的生物效应、毒副作用及药物进入体内的生物转化等化学-生物学内容。

2、药剂学专业知识:主要研究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等5个方面的内容。

3、药理学专业知识:主要研究药物的作用、作用机制及药物在体内的动态变化规律。

4、药物分析学专业知识:主要研究化学药物的结构确认、质量研究与稳定性评价,药品的质量控制方法研究与标准制定,体内药物的检测方法研究与浓度监测及数据评价。

第2章药物的结构与药物作用

一、药物理化性质与药物活性

(一)药物的溶解度、分配系数和渗透性对药效的影响

药物的吸收、分布、排泄过程是在水相和脂相间经多次分配实现的,因此要求药物既具有脂溶性又有水溶性。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根据药物溶解性和肠壁渗透性的不同组合将药物分为四类:

分类体内吸收决定因素代表药

第Ⅰ类高水溶解性、高渗透性的

两亲性分子药物

胃排空速率

普萘洛尔、依那普利、地

尔硫(艹卓)

第Ⅱ类低水溶解性、高渗透性的

亲脂性分子药物

溶解速率

双氯芬酸、卡马西平、吡

罗昔康

第Ⅲ类高水溶解性、低渗透性的

水溶性分子药物

渗透效率

雷尼替丁、纳多洛尔、阿

替洛尔

第Ⅳ类低水溶解性、低渗透性的

疏水性分子药物

难吸收

特非那定、酮洛芬、呋塞

水溶解性——水溶性;渗透性——脂溶性;哪个因素低它就是限速的因素,体内吸收就取决于该因素。

(二)药物的酸碱性、解离度和pKa对药效的影响

酸酸碱碱促吸收,酸碱碱酸促排泄

弱酸性药物胃液中(pH低)呈非解离型,易吸

水杨酸、巴比妥

弱碱性药物胃液中(pH低)呈解离型,难吸收

奎宁、麻黄碱、氨苯

砜、地西泮

肠液中(pH高)呈非解离型,易吸

极弱碱性酸性中解离少,易吸收咖啡因和茶碱

①强碱性

②完全离子化胃肠中多离子化,吸收差

①胍乙啶

②季铵、磺酸

二、药物结构与药物活性

(一)药物结构与官能团

1、药物的主要结构骨架与药效团

药物=母核+药效团(一类药物母核可能不同,可是均含有相同的药效团或者在体内代谢后能生成药效团)例如她汀类药物。

2、药物的典型官能团对生物活性的影响

官能团对生物活性影响举例

烃基改变溶解度、解离度、分

配系数,位阻↑,稳定性

环戊巴比妥引入甲基→海索比妥,不易解离

卤素影响电荷分布、脂溶性及

作用时间

安定作用:氟奋乃静>奋乃静

羟基增强与受体结合力,水溶

性↑,改变活性

①脂肪链上:活性和毒性下降

②芳环上:酸性、活性和毒性增强

③酰化/酯化/成醚:活性降低

巯基形成氢键能力比羟基低,

但脂溶性高,更易吸收

解毒药:与重金属形成不溶性硫醇盐

醚和硫醚醚类在脂-水交界处定向排

布,易经过生物膜

不同点:硫醚类可氧化成亚砜或砜,极性↑

磺酸、羧酸和酯磺酸基——水溶性解离度

↑,不易吸收,仅有磺酸

基一般无活性

羧酸——水溶性解离度较

磺酸小

羧酸成酯:脂溶性↑,易吸收

酯类前药:增加吸收,减少刺激

酰胺增强与受体的结合能力因为:构成受体或酶的蛋白质和多肽结构中含有大量的酰胺键

胺类N上未共用电子:碱性、氢

键接受体(与多种受体结

①活性:伯胺>仲胺>叔胺

②季铵:作用强,水溶性大,难透过生物膜,

无中枢作用

(二)药物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

1、药物化学结构对药物转运、转运体的影响

许多组织的生物膜存在特殊的转运蛋白,系统介导药物跨膜转运,称为转运体。许多药物已被证明是转运体的底物或抑制剂。可经过结构修饰增加转运体对药物的转运,从而增加药物的吸收。例:阿昔洛韦+L-缬氨酸——伐昔洛韦(小肠上皮细胞转运体PEPT1底物),增加其吸收——进入体内后水解为三磷酸阿昔洛韦发挥药效。

2、药物化学结构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

(1)对细胞色素P450的作用

细胞色素P450是主要的药物代谢酶,有很多亚型,但CYP3A4最多,约占总量的50%。

2017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冲分知识点整理(二).

2017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冲分知识点整理(二 4.有利于药材商品规格标准化。通过加工分等,对药材制定等级规格标准,使商品规格标准化,有利于药材的国内外交流与贸易。 5.有利于包装、运输与贮藏。经过产地加工,应使药材形状符合商品要求,色泽好,香气散失少,有效成分含量高,水分含量适度,纯净度高,保证药材的质量和用药的安全。 二、常用的产地加工方法 1.捡、洗 将采收的新鲜药材除去泥沙杂质和非药用部分,但具芳香气味的药材一般不用水洗,如薄荷、细辛、木香等。鲜用药材洗后晾干,进行保鲜处理。 2.切片 较大的根及根茎类、坚硬的藤木类和肉质的果实类药材有的趁鲜切成块、片,以利干燥。如大黄、鸡血藤、木瓜。但对具挥发性成分和有效成分易氧化的则不宜切成薄片干燥,如当归、川芎等。 3.蒸、煮、烫 含浆汁、淀粉或糖分多的药材,用一般方法不易干燥,须先经蒸、煮或烫的处理,则易干燥,同时使一些药材中的酶失去活力,不致分解药材的有效成分。但加热时间的长短不等,视药材的性质而定,如天麻、红参蒸至透心,白芍煮至透心,太子参置沸水中略烫。有些动物药,如桑螵蛸、五倍子蒸至杀死虫卵或蚜虫。 4.搓揉

有些药材在干燥过程中皮、肉易分离而使药材质地松泡,在干燥过程中要时时搓揉,使皮、肉紧贴,达到油润、饱满、柔软或半透明等目的。如玉竹、党参、三七等。 5.发汗 有些药材在加工过程中为了促使变色,增强气味或减小刺激性,有利于干燥,常将药材堆积放置,使其发热、“回潮”,内部水分向外挥散,这种方法称为“发汗”,如厚朴、杜仲、玄参、续断、茯苓等。 6.干燥 除少数药材,如石斛、鱼腥草、地黄、益母草等,有时要求鲜用外,大多数药材经加工后均应及时干燥。干燥的目的是除去新鲜药材中大量水分,避免发霉、变色、虫蛀以及有效成分的分解和破坏,保证药材质量,利于贮藏。 《中国药典》规定药材产地加工的干燥方法如下: (1烘干、晒干、阴干均可的,用“干燥”表示。 (2不宜用较高温度烘干的,则用“晒干”或“低温干燥”(一般不超过60℃表示。 (3烘干、晒干均不适宜的,用“阴干”或“晾干”表示。 (4少数药材需要短时间干燥,则用“曝晒”或“及时干燥”表示。 近年来常使用远红外加热干燥、微波下燥、冷冻干燥等新方法干燥药材。 第五章中药质量标准和鉴定 第一节中药的质量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32条规定:“药品必须符合国家药品标准”,“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药品标准为国家

药学专业知识一重点50题含答案

药学专业知识一重点50题含答案 单选题 1、下列辅料中,可以用作栓剂油溶性基质的是 A巴西棕榈蜡 B尿素 C甘油明胶 D叔丁基羟基茴香醚 E羟苯乙酯 答案:D 可作为栓剂抗氧剂的有叔丁基羟基茴香醚(BHA)、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没食子酸酯类等。 单选题 2、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无吸收过程,生物利用度为100%的给药途径是 A皮内注射 B皮下注射 C肌内注射 D静脉注射 E静脉滴注 答案:B

药物皮下注射的吸收较肌内注射慢,因皮下组织血管较少及血流速度比肌肉组织慢。一些需延长作用时间的药物可采用皮下注射,如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 单选题 3、制备碘甘油时加入碘化钾的作用是 A苯扎溴铵 B液体石蜡 C苯甲酸 D聚乙二醇 E羟苯乙酯 答案:B 非极性溶剂(脂肪油、液状石蜡、油酸乙酯、乙酸乙酯等)。 单选题 4、痛风急性发作期应选择 A秋水仙碱 B别嘌醇 C苯溴马隆 D丙磺舒 E阿司匹林 答案:C

痛风急性发作期应选择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及水杨酸钠禁用)和秋水仙碱;别嘌醇是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来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促尿酸排泄药有丙磺舒和苯溴马隆,苯溴马隆是苯并呋喃衍生物;长期应用秋水仙碱会产生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是严重中毒的前兆,症状出现时应立即停药。 单选题 5、某患者,男,58岁,肺癌晚期,为缓解疼痛医生开具吗啡控释片。关于吗啡控释片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A可减少用药次数,提高患者用药顺应性 B血药浓度平稳,减少峰谷现象 C相对普通制剂价格高 D可减少用药总剂量 E可避免首过效应 答案:E 吗啡控释片是口服制剂,不能避免首过效应,只有不经胃肠道给药的缓控释制剂可以避免首过效应。 单选题 6、表示红外分光光度法的是 AUV BIR CHPLC DTLC EGC

执业药师药学知识一试题

执业药师药学知识一试题 执业药师考试栏目为大家提供“执业药师2017药学知识一复习题及答案(3)”,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盐酸普鲁卡因常用鉴别反应有( A ) (A)重氮化-偶合反应 (B)氧化反应 (C)磺化反应 (D)碘化反应

2. 不可采用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的药物是( D ) (A)Ar-NH2 (B)Ar-NO2 (C)Ar-NHCOR (D)Ar-NHR 3. 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时,一般均加入溴化钾,其目的是( C ) (A)使终点变色明显 (B)使氨基游离

(C)增加NO+的浓度 (D)增强药物碱性 (E)增加离子强度 4. 亚硝酸钠滴定指示终点的方法有若干,我国药典采用的方法为( D ) (A)电位法 (B)外指示剂法 (C)内指示剂法

(D)永停滴定法 (E)碱量法 5. 关于亚硝酸钠滴定法的叙述,错误的有( A ) (A)对有酚羟基的药物,均可用此方法测定含量 (B)水解后呈芳伯氨基的药物,可用此方法测定含量 (C)芳伯氨基在碱性液中与亚硝酸钠定量反应,生成重氮盐 (D)在强酸性介质中,可加速反应的进行

(E)反应终点多用永停法指示 6. 对乙酰氨基酚的化学鉴别反应,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E ) (A)直接重氮化偶合反应 (B)直接重氮化反应 (C)重铬酸钾氧化反应 (D)银镜反应 (E)以上均不对

7. 用外指示剂法指示亚硝酸钠滴定法的终点,所用的外指示剂为( E ) (A)甲基红-溴甲酚绿指示剂 (B)淀粉指示剂 (C)酚酞 (D)甲基橙 (E)以上都不对 8. 亚硝酸钠滴定法中将滴定尖端插入液面下约2/3处,滴定被测样品。其原因是( A )

2017年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一》章节练习题及答案(八)详解

2017年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一》章节练习题及答案(八)第八章 D?与用药者体质相关 E.用药与反应发生没有明确的时间关系 12. 以下有关“特异性反应”的叙述中,最正确的是 A. 发生率较高 B. 是先天性代谢紊乱表现的特殊形式 C. 与剂量相关 D. 潜伏期较长 E. 由抗原抗体的相互作用引起 13. “链霉素、庆大霉素等抗感染治疗导致耳聋”属于 A.毒性反应 B.特异性反应 C.继发反应 D.首剂效应 E.副作用 14. “沙利度胺治疗妊娠呕吐导致无肢胎儿”属于 A.特异性反应 B.继发反应 C.毒性反应 D.首剂效应 E.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 15. “肾上腺皮质激素抗风湿、撤药后症状反跳”属于 A.后遗效应 B.停药反应 C.过度作用 D.继发反应

E.毒性反应 16. 如果不良反应是“药物与人体抗体发生的一种非正常的免疫反应”,则称 为 A?毒性反应 B.继发反应 C.过敏作用 D.过度反应 E.遗传药理学不良反应 17. “应用免疫抑制药治疗原发疾病、导致 二重感染”属于' A.副作用B?继发反应 C.毒性反应 D.后遗效应 E.特异性反应 18. “镇静催眠药引起次日早晨困倦、头昏、乏力”属于 A.后遗反应 B.停药反应 C.毒性反应 D.过敏反应 E.继发反应 19. “四环素的降解产物引起严重不良反应”,其诱发原因属于 A.剂量因素B?环境因素 C.病理因素 D.药物因素 E.饮食因素 20. “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者服用磺胺药引起黄疸”说明其诱因属于A?环境因素 B.病理因素 C.遗传因素 D.生理因素

E.饮食因素 21. “非甾体抗炎药导致前列腺素合成障碍”显示药源性疾病的发生原因是 A. 药物的多重药理作用 B. 病人因素 C. 药品质量 D. 药物相互作用 E. 医疗技术因素 22. “抗肿瘤药引起粒细胞减少”显示发生药源性疾病的主要原因是 A. 剂量与疗程 B. 医疗技术因素 C. 病人因素 D. 药物的多重药理作用 E. 药品质量 23. “他汀类血脂调节药导致横纹肌溶解多在连续用药3个月”显示引发药源' 性疾病的是 A.药物相互作用 B.剂量与疗程 125 药学专业知识(_) i淦■—■丨 C.药品质量因素 D.医疗技术因素 E.病人因素 24. “氨基糖苷类联用呋塞米导致肾、耳毒性增加”显示药源性疾病的原因是 A.药物相互作用 B.药品质量 C.病人因素 D.剂量与疗程 E.医疗技术因素

药学专业知识一重点总结.

药学专业知识一重点总结 第1章药物与药学专业知识 一、药物与药物命名 (一)药物来源与分类 药物主要包括化学合成药物、来源于天然产物的药物和生物技术药物。 (二)药物的结构与命名 药物的名称包括药物的通用名、化学名和商品名。通用名也称为国际非专利药品名称(INN)。 二、药物剂型与制剂 (一)药物剂型与辅料 1、制剂与剂型的概念 剂型:适合于疾病的诊断、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称为药物剂型,简称剂型,如片剂、胶囊剂、注射剂等。 制剂:将原料药物按照某种剂型制成一定规格并具有一定质量标准的具体品种,简称制剂。制剂名=药物通用名+剂型名,如维生素C片、阿莫西林胶囊、鱼肝油胶丸等。 药用辅料的作用:赋型、使制备过程顺利进行、提高药物稳定性、提高药物疗效、降低药物毒副作用、调节药物作用、增加病人用药的顺应性。

3、药物制剂稳定化方法:控制温度、调节pH、改变溶剂、控制水分及湿度、遮光、驱逐氧气、加入抗氧剂或金属离子络合剂、改进剂型或生产工艺、制备稳定的衍生物、加入干燥剂及改善包装。 4、药品有效期:对于药物降解,常用降解10%所需的时间,称为十分之一衰期,记作t0.9。 (三)药物制剂配伍变化和相互作用 1、配伍变化的类型 2、注射液的配伍变化 注射剂配伍变化的主要原因:溶剂组成改变、PH值改变、缓冲剂、离子作用、直接反应、盐析作用、配合量、混合的顺序、反应时间、氧与二氧化碳的影响、光敏感性、成分的纯度。 (四)药品的包装与贮存 药品包装的分类

三、药学专业知识 1、药物化学专业知识:主要研究化学药物的化学结构特征、与此相联系的理化性质、稳定性状况,药物进入体内后的生物效应、毒副作用及药物进入体内的生物转化等化学-生物学内容。 2、药剂学专业知识:主要研究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等5个方面的内容。 3、药理学专业知识:主要研究药物的作用、作用机制及药物在体内的动态变化规律。 4、药物分析学专业知识:主要研究化学药物的结构确认、质量研究与稳定性评价,药品的质量控制方法研究与标准制定,体内药物的检测方法研究与浓度监测及数据评价。 第2章药物的结构与药物作用 一、药物理化性质与药物活性 (一)药物的溶解度、分配系数和渗透性对药效的影响 药物的吸收、分布、排泄过程是在水相和脂相间经多次分配实现的,因此要求药物既具有脂溶性又有水溶性。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根据药物溶解性和肠壁渗透性的不同组合将药物分为四类: 内吸收就取决于该因素。 (二)药物的酸碱性、解离度和pKa对药效的影响

2018年执业药师考试真题《药学专业知识一》完整版

2018年执业药师各科考试真题答案 1.关于药物制剂稳定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A.药物化学结构直接影响药物制的稳定性 B.药用辅料要求化学性质稳定,所以辅料不影响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C.微生物污染会影响制剂生物稳定性 D.制剂物理性能的变化,可能引起化学变化和生物学变化 E.稳定性试验可以为制剂生产、包装、储存、运输条件的确定和有效期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 答案:B 2.某药物在体内按一级动力学消除,如果k=0.0346h-1,该药物的消除半衰期约为()A.3.46h B.6.92h C.12h D.20h E.24h 答案:D 3.因对心脏快速延迟整流钾离子通道( hERG K+通道)具有抑制作用,可引起Q-T间期延长甚至诱发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现已撤出市场的药物是() A.卡托普利 B.莫沙必利 C.赖诺普利 D.伊托必利 E .西沙必利 答案:E 4.根据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属于第Ⅳ类低水溶性、低渗透性的药物是() A.双氯芬酸 B.吡罗昔康 C.阿替洛尔 D.雷尼替丁 E.酮洛芬 答案:E 5.为了减少对眼部的刺激性,需要调整滴眼剂的渗透压与泪液的渗透压相近、用作滴眼剂渗透压调节剂的辅料是() A.羟苯乙酯 B.聚山梨酯-80 C.依地酸二钠 D.硼砂 E.羧甲基纤维素钠 答案:D 6.在配制液体制剂时,为了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通常需要在溶剂中加入第三种物质,与难溶性药物形成可溶性的分子间络合物、缔合物和复盐等。加入的第三种物质的属于()A.助溶剂 B.潜溶剂 C.增溶剂

E.乳化剂 答案:A 7.与抗菌药配伍使用后,能增强抗细菌药疗效的药物称为抗菌增效剂。属于抗菌增效剂的药物是() A.氨苄西林 B.舒他西林 C.甲氧苄啶 D.磺胺嘧綻 E.氨曲南 答案:C 8.评价药物安全性的药物治疗指数可表示() A.ED95/LD5 B.ED50/LD50 C.LD1/ED99 D.LD50/ ED50 E.ED99/LD1 答案:D 9.靶向制剂叫分为被动靶向制剂、主动靶向制剂和物理化学靶向制剂三大类。属于物理化学靶向制剂的是() A.脑部靶向前体药物 B.磁性纳米囊 C.微乳 D.免疫纳米球 E.免疫脂质体 答案:B 10.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行心瓣膜置换术后使用华法林,可发生的典型不良反应是()A.低血糖 B.血脂升高 C.出血 D.血压降低 E.肝脏损伤 答案:C 11.苯唑西林的生物半衰t1/2=0.5h.其30%原形药物经肾排泄,且肾排泄的主要机制是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球分泌,其余大部分经肝代谢消除,对肝肾功能正常的病人,该药物的肝清除速率常数是() A.4.62h-1B.1.98h-1 C.0.97h-1D.1.39h-1 E.0.42h-1 答案:C 12.为延长脂质体在统内循环时间,通常使用修饰的磷脂制各长循环脂质体,常用的修饰材料是() A.甘露醇 B.聚山梨醇

202X年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考试复习笔记(5).doc

202X年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考试复习笔记(5) 为你整理了“202X年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考试复习笔记(5)”,更多有关资讯本网站将持续更新。 202X年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考试复习笔记(5) 药物作用的不良反应 1.治疗作用:符合用药目的,达到防治效果的作用。 2.不良反应:不符合用药目的,甚至给病人带来痛苦的反应。 副作用:药物本身固有的,在治疗剂量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 毒性反应:药物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所引起的机体损伤性反应。 急性毒性:用药后立即出现。多损害循环、呼吸和神经系统。 慢性毒性:长期用药后出现。多损害肝、肾、骨髓、内分泌。 变态反应(过敏反应):少数免疫反应异常患者,受某些药物刺激后发生的免疫异常反应。与毒性反应的区别:与剂量和疗程无关;与药理作用无关;不可预知。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理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因心内膜病变溃烂或脱落,又称溃疡性心内膜炎。此类心内膜炎起病急剧,症状迅猛而严重。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本病的病原菌主要是由毒力较强的化脓菌引起,其中大多数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是溶血型链球菌,由肺炎球菌也可引起。此类心内膜炎多发生于正常心内膜上,多单独侵犯二尖瓣或主动脉瓣,三尖瓣和肺动脉瓣很少受累。病变多发生在二尖瓣的心房面和主动脉瓣的心室面,这与血流冲击瓣膜发生机械性损伤有关。 二、病理变化

肉眼观,瓣膜闭锁缘处常形成较大的赘生物。赘生物呈灰黄*色或灰绿色,质地松软,易脱落形成带有细菌的栓子,引起某些器官的梗死和多发性小脓肿(败血性梗死)。严重者,可发生瓣膜破裂或穿孔和/或腱索断裂,可致急性心瓣膜关闭不全而猝死。 镜下,瓣膜溃疡底部组织坏死,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赘生物为血栓,其中混有坏死组织和大量细菌菌落及肉芽组织。 三、临床病理联系 近年来由于广泛应用抗生素,使本病的死亡率大大下降,但因瓣膜破坏严重,治愈后可形成大量瘢痕,可引起瓣膜口关闭和/或瓣膜口开放发生障碍,导致慢性心瓣膜病。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真题及答案

2017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真题及答案 一、最佳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表示药物有软坚散结、泻下通便作用的味是( D ) A.辛 B.苦 C.酸 D.咸 E.甘 2.根据方剂组方原则,下列关于使药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 B.消除君臣药烈性 C.协助君臣要加强治疗作用 D.直接治疗次要兼证 E.与君药药性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想成作用 3.莪术药材的事宜采收期是( A ) A.秋冬季地上部分枯菱后 B.春末夏初时节

C.桓物光合作用旺盛期 D.花完全盛开时 E.花冠由黄变红时 4.宜用酸水提取,加碱调至碱性后可从水中沉淀析出的成分是( C ) A.香豆素类 B.黄酮类 C.生物碱类 D.蒽类 E.木质素类 5.川乌经炮制,其生物碱类成分结构改变,毒性降低。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C ) A.氧化反应 B.还原反应 C.水解反应 D.聚合反应 E.加成反应 6.含有吡咯里希啶类生物碱,且有肝、肾毒性的中药是( C ) A.防已

B.延胡素 C.何首乌 D.千里光 E.王不留行 7.《中国药典》规定,以苦杏仁苷为含量测定指标成分的中药是( C ) A.益智 B.薏苡仁 C.郁李仁 D.酸枣仁 E.沙苑子 8.丹参中的脂溶性有效成分是( E ) A.丹参素 B.丹参酸甲 C.原儿茶酸n向 D.原杀醛 E.丹参酮ⅡA 9.《中国药典》规定顿含量指标成分是( A )

B.阿魏酸 C.莪术醇 D.柴胡 E.葛根素 10.《中国药典》规定,以总黄酶为含量测定成分的中药是( B ) A.三七 B.槐花 C.五味子 D.细着德弦画 E.天仙子 11.具过氧桥结构,属倍半萜内酯类的化合物是( E ) A.青萨碱 B.天麻素 C.常山碱 D.小檗碱 E青蒿素 12.含胆酸的中药是( B )

2015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历年试题及答案

执业药师考试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历年试题及答案 1、蒸制熟地黄的传统质量标准为 A.外表色黑,内部棕黄 B.质地柔软,辅料吸尽 C.质变柔润,色褐味甘 D.色黑如漆,味甘如饴 E.质柔润,色泽乌黑发亮 题型:A-E:单选 答案:D 2、地黄炮制成熟地黄的作用是 A.清热凉血 B.生津止渴 C.滋阴清热凉血 D.滋阴补血 E.补血止血 题型:A-E:单选 答案:D 3、既能活血,又能凉血的药物是 A.丹参 B.红花 C.桃仁 D.当归 E.鸡血藤 题型:A-E:单选 答案:A 丹参既能活血化瘀,又能凉血消痈,清心除烦;红花能活血通经、祛瘀止痛;桃仁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鸡血藤行血补血,舒筋活络,故选A。

4、半夏不宜用于 A.湿痰咳嗽 B.寒饮呕吐 C.寒痰咳嗽 D.阴虚燥咳 E.瘿瘤痰核 题型:A-E:单选 答案:D 5、随证配伍,可用治头痛证属风寒、风热、风湿、血瘀者的药物是 A.白芷 B.吴茱萸 C.细辛 D.川芎 E.羌活 题型:A-E:单选 答案:D 川芎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为治头痛要药,常配伍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头痛。 6、治气虚水肿,气虚自汗宜选 A.山药 B.白术 C.黄芪 D.A+B E.B+C 题型:A-E:单选 答案:E 7、下列有关制蜜丸所用蜂蜜炼制目的的叙述,错误的是 A.除去水分 B.除去杂质 C.改变药性 D.增加粘性 E.杀死微生物,破坏酶 题型:A-E:单选

8、治湿痰咳嗽,常与橘皮配伍的是 A.枳壳 B.半夏 C.砂仁 D.香橼 E.木香 题型:A-E:单选 答案:B 橘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半夏为燥湿化痰之要药,两药合用燥湿化痰力增强,用治湿痰客肺之咳嗽痰多等证。 9、多与煅石膏研末同用,不用纯品的药物是( ) A.升药 B.砒石 C.斑蝥 D.炉甘石 E.马钱子 题型:A-E:单选 答案:A 升药有大毒,临床很少用纯品,多与煅石膏同用。 10、有止血而不留瘀、化瘀而不伤正之长的中药是 A.三七 B.藕节 C.艾叶 D.蒲黄 E.棕榈炭 题型:A-E:单选 答案:A 11、煅后治疗胃痛泛酸的中药是 A.钩藤

2021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重点归纳十一毙考题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重点归纳十一 1.有效成分:具备生物活性、能起防病治病作用化学成分。如麻黄碱、甘草皂苷、芦丁、大黄素。 2.无效成分:没有生物活性和防病治病作用化学成分,如淀粉、树脂、叶绿素、蛋白质等。 有效成分和无效成分相对性:某些过去被以为是无效成分化合物,如某些多糖、多肽、蛋白质和油脂类成分等,现已发现它们具备新生物活性或药效。 鹧鸪氨酸(驱虫);天花粉蛋白(引产);茯苓多糖、猪苓多糖(抗肿瘤) 第一节绪论 三、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办法 (一)中药化学成分提取

1.浸渍法:常温,适于遇热易破坏或挥发性成分及含淀粉、黏液质、果胶较多中药。缺陷:时间长,效率低,易发霉,体积大。 3.煎煮法:必要以水为溶剂。 缺陷:对含挥发性和加热易破坏成分不合用。 4.回流提取法: 长处:效率较高 缺陷:不合用遇热易破坏成分,溶剂消耗大。 5.持续回流提取法:索氏提取器 长处:提取效率高,节约溶剂,操作简朴。

缺陷:不合用遇热破坏成分。 7.升华法:具备升华性成分。 如樟树中樟脑、茶叶中咖啡因。 8.超声提取法:运用超声波产生强烈空化效应和搅拌作用。 9.超临界流体萃取法(SFE) 最惯用CO2作为超临界流体萃取物质。 长处:低温下提取,对热敏性成分特别合用。 缺陷:对极性大化合物提取效果较差,设备造价高。

(二)中药化学成分分离与精制 1.依照物质溶解度差别进行分离 (1)结晶及重结晶 原理:运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溶剂中溶解度差别。 ①结晶条件结晶核心:选取适当溶剂。 ③溶剂选取 原则:依照相似相溶原则,即极性物质易溶于极性溶剂中,难溶于非极性溶剂中,非极性物质相反。 a、不与重结晶物质发生化学反映。

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执业药师笔记整理

第二章处方调配 不合格处方: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超常处方 超常处方:无适应症用药、无正当理由开具高价药的、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的、 无正当理由为同一患者同时开具2种以上药理作用机制相同药物的 用药不适宜处方:适应症不适宜的、遴选的药品不适宜的、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 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的、用法用量不适宜的、重复给药的、 联合用药不适宜的、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其他用药不适宜的 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不相符的典型 非适应症用药流感、咳嗽——抗生素 1类手术切口——第三代头孢 肠球菌感染——克林霉素 非淋球菌泌尿道感染——大观霉素 超适应症用药黄连素——降糖 坦洛新——降压 阿托伐他汀钙——补钙 二甲双胍——非糖尿病患者减肥 黄体酮——输尿管结石 罗非昔布——结肠癌、直肠癌 撒网式用药轻度感染——使用抗菌谱广或最新的抗菌药物 “随意”无依据或不作抗菌药物敏感试验便应用广谱抗菌药物,经验用药 盲目联合用药病因未明、单一抗菌药已能控制的感染、联合应用毒性较大药物、 “盲”、“合”大处方,盲目而无效果应用肿瘤辅助治疗药、一药多名 过度治疗用药滥用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人血白蛋白、二磷酸果糖及肿瘤辅助药 “滥用”无治疗指征盲目补钙 剂型与疗效的典型 甘露醇——注射液静脉滴注:脑水肿、颅内高压、青光眼 冲洗剂:经尿道作前列腺切除术 醋酸氯已定——水溶液、醇溶液:外用杀菌剂 栓剂:阴道炎、宫颈糜烂 硫酸镁——外敷:消除水肿 注射剂:降压、抗惊厥 口服:导泻50%、慢性胆囊炎33% 尿素——静滴:降低颅脑内压 外用:软化指(趾)甲甲板,抑制真菌治疗甲癣 皮肤病——急性期局部有红肿、水疱、糜烂:溶液剂湿敷 有渗液者:先用溶液剂湿敷,后用油剂 亚急性期红肿减轻,渗液减少:酌情选用糊剂、粉剂和洗剂 慢性期皮损增厚,苔藓样变:软膏剂、乳膏剂 皮试品种:抗生素(青霉素、链霉素)、碘造影剂、局麻药、生药制品 青霉素钠(钾)注射剂、普鲁卡因青霉素注射剂、苄星青霉素注射剂、青霉素V钾片等,皮肤敏感试验的药物浓度均为500U/ml

2018年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一》真题及答案

2018年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一) 真题及参考答案 ——来源于网友回忆版 一、最佳选择题 1.关于药物制剂稳定性的说法,错误的是(B) A.药物化学结构真接影响药物制的稳定性 B.药用辅料要求化学性质稳定,所以辅料不影响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C.微生物污染会影响制剂生物稳定性 D.制剂物理性能的变化,可能引起化学变化和生物学变化 E.稳定性试验可以为制剂生产、包装、储存、运输条件的确定和有效期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 2.某药物在体内按一级动力学消除,如果k=0.0346h-1,该药物的消除半衰期约为(D) A.3.46h B.6.92h C.12h D.20h E.24h 3.因对心脏快速延迟整流钾离子通道(hERGK+通道)具有抑制作用,可引起Q-T间期延长甚至诱发尖端扭转型室自动过速,现已撤出市场的药物是(E) A.卡托普利 B.莫沙必利 C.赖诺普利 D.伊托必利 E.西沙必利 4.根据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属于第1V类低水溶性、低渗透性的药物是(E) A.双氯芬酸 B.吡罗昔康 C.阿替洛尔 D.雷尼替丁 E.酮洛芬

5.为了减少对眼部的刺激性,需要调整滴眼剂的渗透压与泪液的渗透压相近、用作滴眼剂 渗透压调节剂的辅料是(D) A.羟苯乙酯 B.聚山梨酯-80 C.依地酸二钠 D.硼砂 E.羧甲基纤维素钠 6.在配制液体制剂时,为了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通常需要在溶剂中加入第三种物质,与难溶性药物形成可溶性的分子间络合物、缔合物和复盐等。加入的第三种物质的属于(A) A.助溶剂 B.潜溶剂 C.增溶剂 D.助悬剂 E.乳化剂 7.与抗菌药配伍使用后,能增强抗细菌药疗效的药物称为抗菌增效剂。属于抗菌增效剂的 药物是(C) A.氨苄西林 B.舒他西林 C.甲氧苄啶 D.磺胺嘧綻 E.氨曲南 8.评价药物安全性的药物治疗指数可表示为(D) A.ED95/LD5 B.ED50/LD50 C.LD1/ED99 D.LD50/ED50 E.ED99/LD1 9.靶向制剂分为被动靶向制剂、主动靶向制剂和物理靶向制剂三大类。属于物理靶向制剂 的是(B) A.脑部靶向前体药物

2018年药学专业知识一重点题

药学专业知识一练习题(408)答案见最后 单选题 1、半胱氨酸的衍生物是 A苯佐那酯 B乙酰半胱氨酸 C盐酸氨溴索 D羧甲司坦 E孟鲁司特 单选题 2、来源于天然植物,长期使用会产生骨髓抑制作用的抗痛风药物是 A丙磺舒 B苯溴马隆 C别嘌醇 D秋水仙碱 E盐酸赛庚啶 多选题 3、快速释放制剂不包括 A药物以分子、胶态、微晶或无定型状态分散在载体材料中 B不够稳定,久贮会发生老化现象 C可使液体药物固体化 D药物的分散状态好,稳定性高,易于久贮 E固体分散物不能进一步制成注射剂 单选题 4、下列具有肝药酶诱导作用的药物有 A药物的吸收 B药物的分布 药物的代谢C.

D药物的排泄 E药物的转运 多选题 5、下列药物剂型中属于按分散系统分类的有 A注射给药剂型 B呼吸道给药剂型 C皮肤给药剂型 D黏膜给药剂型 E尿道给药剂型 单选题 6、下列关于单硝酸异山梨酯特点正确的是 A硝苯地平 B尼群地平 C尼莫地平 D氨氯地平 E尼卡地平 单选题 7、含手性中心,左旋体活性大于右旋体的药物是A磺胺甲噁唑 B诺氟沙星 C环丙沙星 D左氧氟沙星 E吡嗪酰胺 多选题 8、以下哪些药物在体内直接作用于DNA 长春新碱A. B塞替派 C白消安 D甲氨蝶呤 E顺铂

单选题 9、在药品含量测定中,精密称定照品10mg,精确到A溶质(1g或1ml)能在溶剂< 1ml中溶解 B溶质(1g或1ml)能在溶剂1~10ml中溶解 C溶质(1g或lml)能在溶剂10~30ml中溶解 D溶质(1g或1ml)能在溶剂30~100ml中溶解 E溶质(1g或1ml)能在溶剂100~1000ml中溶解 单选题 10、临床治疗药物监测中最常用的样本是 A血液 B内脏 C唾液 D尿液 E毛发 单选题 11、上述药物中属于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的是 A沙丁胺醇 B噻托溴铵 C倍氯米松 D色甘酸钠 E氨茶碱 单选题. 12、半胱氨酸的衍生物是 A苯佐那酯 B乙酰半胱氨酸 C盐酸氨溴索 D羧甲司坦 E孟鲁司特 单选题 13、药物和生物大分子作用时,可逆的结合形式有A氯胺酮

执业药师考试2018年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笔记(10)

执业药师考试2018年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笔记(10) 每天复习一点点,不断为自己的目标努力。下面是为你收集的执 业药师考试2018年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笔记(10),供你参考学习,更 多资讯请关注出guo执业药师栏目。 1805年,德国药剂师Sertüner从阿片中分离出主要活性成分吗啡。 1923年Gulland and Robinson确定了吗啡的化学结构。 1952年Gazte and Tschudi完成了吗啡的全合成工作。为结构简化、化学修饰和合成镇痛药奠定了基础。 吗啡的化学结构包括5个稠合的环、5个手性中心,5个官能团。 其镇痛活性与立体结构密切相关,左旋体对任何疼痛都有效及多种生 理活性,右旋体不具有活性。 (一)吗啡的基本化学性质 1.吗啡具有酸碱两重性。 2.吗啡分子结构中,6、7、8-位含有烯丙醇结构,D环为二氢呋喃环,在酸性加热的条件下,脱水发生分子内重排,生成阿扑吗啡,兴奋 中枢系统,具有催吐作用。 3.吗啡分子中的3-位含有酚羟基,易被氧化,转化成伪吗啡(双吗啡)和N-氧化吗啡。伪吗啡毒性大,故吗啡应避光保存。 (二)吗啡的结构改造及构效关系 吗啡的分子结构中含有3个极性基团:3-位酚羟基、6-位的羟基和17-位的叔胺片断。结构改造出发点是提高分子的脂溶性。

1.3-位酚羟基烷基化,得到可待因(甲基吗啡)、乙基吗啡和苄基吗啡。活性降低。可待因的镇痛活性为吗啡的1/6-1/12,成瘾性小,可作为镇咳药。体外试验的活性仅为吗啡的千分之一,体内试验的活性为四分之一,表明可待因经代谢后,产生生理活性。如果将可待因直接注入中枢神经系统,则没有生理活性。表明3-位的酚羟基是必需的药效团。 2.6-位的羟基烷基化后,得到的系列衍生物镇痛活性增强,但毒副作用也增强。异可待因的活性是吗啡的5倍。6-位去羟基吗啡的活性与吗啡近似,说明6-位的羟基不是必需的药效团。 3.17位的叔胺是活性必需的,去除甲基,活性降低;季铵化无活性,可能与药物转运有关。N原子上甲基用乙、丙、丁基代替,活性降低。用烯丙基或环丙甲基代替,活性发生逆转,由激动剂转变成拮抗剂。是研究阿片受体的工具药和临床抢救药。在增大体积活性增强,如N-苯乙基吗啡的镇痛作用是吗啡的14倍。 4.7、8-位的双键与活性无关。将7、8-位的双键还原及6-位的羟基氧化成酮,得到氢吗啡酮,活性是吗啡的8倍。在14位引入羟基,得到的羟吗啡酮,镇痛活性明显提高,表明14位的羟基的氢和17位的N形成氢键,减低了N的电荷密度,构象发生了改变,增强了与受体的作用力。 蒂巴因(Thebaine)是天然阿片的组成之一,具有镇痛作用和产生惊厥的副作用。利用蒂巴因的双烯结构,进行D-A反应,得到埃托啡(Etorphine),镇痛活性是吗啡的2千-1万倍。但治疗指数低,抑制呼

药学专业知识一重点总结材料

药学专业知识一重点总结 第1章 药物与药学专业知识 一、 药物与药物命名 (一) 药物来源与分类 药物主要包括化学合成药物、来源于天然产物的药物和生物技术药物。 (二) 药物的结构与命名 药物的名称包括药物的 通用名、化学名和商品名。通用名也称为国际非专利药品 名称(INN )。 二、 药物剂型与制剂 (一)药物剂型与辅料 1、 制剂与剂型的概念 剂型:适合于疾病的诊断、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称为药物 剂型,简称剂型,如片剂、胶囊剂、注射剂等。 制剂:将原料药物按照某种剂型制成一定规格并具有一定质量标准的具体品种, 简称制剂。制剂名=药物通用名+剂型名,如维生素C 片、阿莫西林胶囊、鱼肝油 胶丸等。 2、 剂型的分类 3、药用辅料 药用辅料的作用:赋型、使制备过程顺利进行、提高药物稳定性、提高药物疗效、 降低药物毒副作用、调节药物作用、增加病 人用药的顺应性。 药用辅料的分类 (二)药物稳定性及药品有效期 1、药物制剂稳定性变化

2、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因素 3、药物制剂稳定化方法:控制温度、调节pH改变溶剂、控制水分及湿度、遮光、驱逐氧气、加入抗氧剂或金属离子络合剂、改进剂型或生产工艺、制备稳定的衍生物、加入干燥剂及改善包装。 4、药品有效期:对于药物降解,常用降解10%所需的时间,称为十分之一衰期, 记作t0.9。 (三)药物制剂配伍变化和相互作用 1、配伍变化的类型 2、注射液的配伍变化 注射剂配伍变化的主要原因:溶剂组成改变、PH值改变、缓冲剂、离子作用、 直接反应、盐析作用、配合量、混合的顺序、反应时间、氧与二氧化碳的影响、光敏感性、成分的纯度。 (四)药品的包装与贮存 药品包装的分类 三、药学专业知识

2018年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考试试题及答案(4)

2018年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考试 试题及答案(4) 导读:本文2018年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考试试题及答案(4),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2018年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考试试题及答案(4) 单选题 1. (根据利眠宁的结构特点,对其进行定量分析时不宜采用方法是( ) A. 非水溶液滴定法 B. 紫外分光光度法 C. 比色法 D. 高效液相色谱法 E. 铈量法 答案E 2. (用差示分光光度法检查异烟肼中游离肼,在参比溶液中加入( ) A. 甲醇 B. 乙醇 C. 醋酸 D. 氯仿

E. 丙酮(3%) 答案E 3. (双相滴定法可适用的药物为:( ) A. 阿司匹林 B. 对乙酰氨基酚 C. 水杨酸 D. 苯甲酸 E. 苯甲酸钠 答案E 4. (四氮唑比色法测定甾体激素时,对下列哪个基团有特异反应() A. Δ4-3-酮 B. C17-α-醇酮基 C. 17,21-二羟-20-酮基 D. C17-甲酮基 答案A 5. (用永停滴定法指示亚硝酸钠滴定法的终点,所用的电极系统为( ) A. 甘汞-铂电极系统 B. 铂-铂电极系统 C. 玻璃电极-甘汞电极

D. 玻璃电极-铂电极 E. 银-氯化银电极 答案B 6.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说法是() A. 鉴别反应完成需要一定时间 B. 鉴别反应不必考虑“量”的问题 C. 鉴别反应需要有一定的专属性 D. 鉴别反应需在一定条件下进行 E. 温度对鉴别反应有影响 答案B 7. (中国药典检查残留有机溶剂采用的方法为() A. TLC法 B. HPLC法 C. UV法 D. GC法 E. 以上方法均不对 答案D 8. (注射剂中加入抗氧剂有许多,下列答案不属于抗氧剂的为( ) A. 亚硫酸钠

中药学笔记整理

中药学知识基础归纳与总结 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一、中药的起源 二、中药学的发展(各时期的代表著作) 1.《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载药365种,首创上中下三品分类法。其对四气、五味、毒性、七情等的论述,初步奠定了中药学的理论基础。 2.《本草经集注》,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 3.《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载药844种,开创药物图谱文字说明等图文对照法。 4.《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即《证类本草》,载药1558多种 5.《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载药1892种,集16世纪以前药学成就的大成。 6.《本草纲目拾遗》,作者赵学敏,载药921种,其中新增药物716种。 7.《中华本草》成书于1999年,载药8980种。 第二章中药的产地、采集与贮藏 中药材的产地、采集、贮存对中药质量会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临床效应(安全性与有效性) 第一节中药的产地 道地药材:是某地出产的、在同一品种中质量优等的药材。 第二节中药的采集 采收方法和时间由药物的有效成分的质、量决定,保护药物资源。 一、植物类药物的采收: 1.植物药采收季节与药效的关系; 2.植物药不同药用部分的采收原则; ①全草类:多数在植物充分生长、枝叶茂盛的花前期或刚开花时采收,连根拔起。 ②叶类:通常在花蕾将放或正在盛开的时候进行。 ③花类:一般在花正开放时进行。 ④果实和种子类:多数果实类药材,当于果实成熟后或将成熟时采收。 ⑤根和根茎类:通常秋末至春初时采收。并指出“春宁宜早,秋宁宜晚”。 ⑥树皮和根皮类:通常在清明至夏至间(即春、夏时节)剥取树皮。根皮应于秋后苗枯,或早春萌芽前采集。 二、动物类药物的采收:品种不同,采收各异。 三、矿物类药物的采收 第三章中药的炮制 炮制的含义:药物在应用前或做成各种剂型以前的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 炮制目的: 1.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如半夏、乌头。 2.增强药物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3.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功效,使之更能适应病情需要,如生地制成熟地,生何首乌与制首乌等。 4.改变药物某些性状,便于贮存和制剂。 5.纯净药材,保证药材品质和用量准确。 6.矫臭、矫味,便于服用。 第二节炮制的方法 1.修治(修制) (1)纯净:保证药物质量。 (2)粉碎:便于煎煮、服用、制剂。 (3)切制:便于煎煮、炮制、制剂、干燥、贮藏、调剂称量。 2.水制洗,淋,泡,润,漂,水飞。 (1)润:便于切制。 (2)漂:去腥味、盐分、毒性成分。 (3)水飞:便于煎煮、制剂、服用。

药理学重点汇总笔记全

药理学一、名词解释: 1不良反应:对机体带来不适,痛苦或损害的反应。 2血浆半衰期:是指体内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是表示药物消除速度的一种参数。 3选择性作用: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多数药物吸收后,只对某一.两种器官或组织产生明显的药理作用,而对其它组织作用很小甚至无作用,药物的这种特性称为选择性。 4激动剂:药物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也有较强的内在活性。它兴奋受体产生明显效应。 5拮抗剂:药物与受体亲和力较强,但无内在活性,故不产生效应,但能阻断激动药与受体结合,因而对抗或取消激动药的作用。 6部分激动剂:本类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较强,但只有弱的内在活性,能引起较弱的生理效应,较大剂量时,如与激动药同时存在,能拮抗激动药的部分效应。 7半数致死量(LD50):如以死亡为指标,则称为半数惊厥量或半数致死量。 8安全范围:有人用1%致死量与99%有效量的比值来衡量药物的安全性,5%致死量与95%有效量之间的距离称为药物的安全范围。 9生物利用度:指药物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速度和程度,生物利用度高,说明药物吸收良好,反之,则药物吸收差。10首关消除:口服某些药物时,在胃肠道吸收后,经肝门静脉进入肝脏,在进入体循环前被肠粘膜及肝脏酶代谢灭活或结合贮存,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明显减少。称首关消除。 12.首过效应:口服经门静脉进人肝脏的药物,在进人体循环前被代谢灭活或结合储存,使进人体循环的药量明显减少。 11肝肠循环:药物自胆汁排泄到十二指肠后,在肠道被再吸收又回到肝脏的过程 12量效关系:在一定的范围内,药物的效应与靶部位的浓度成正相关,而后者决定于用药剂量或血中药物浓度,定量地分析与阐明两者间的变化规律称为量效关系。药物剂量与效应之间的规律性变化为量效关系。 13有效量:出现疗效的剂量。 14肝药酶诱导剂:是指有些药物长期使用后能加速肝药酶的合成并增强其活性,这类药物就称为肝药酶诱导剂。15最小有效量:在一定剂量范围内, 随剂量的增加药物效应逐渐增强,出 现疗效的最小剂量称为最小有效量。 16耐药性:是在长期应用化疗药物 后,病原体对药物产生的耐受性。 17身体依赖性:是由反复用药造成 的一种适应状态,中断用药产生一系 列痛苦难以忍受的戒断症状。 18抑菌药:指仅有抑制病原菌生长繁 殖而无杀灭作用的药物 19首剂现象:即部分患者首次给予哌唑 嗪(2mg以上)后出现直立性低血压、 心悸、昏厥等。 20稳态浓度:按一级消除动力学规 律,如恒速静脉滴注药物,血药浓度 平稳上升,没有任何波动,约经5个 半衰期达到稳态浓度,此时给药速率 与消除速率达到平衡,其血药浓度称 为稳态浓度。 21反跳现象长期用药因减量太快或 骤然停药所致原病复发加重的现象。 22半数有效量:是指药物在一群动 物中引起半数动物阳性反应的剂量 23二重感染:正常人体内的菌群处于 一种平衡共生状态,长期应用广谱抗生 素后,使敏感菌受到抑制,不敏感菌乘 机在体内繁殖生长,造成新的感染,称 为二重感染。 24后遗效应:指停药后血浆药物浓度已 降低到浓度以下时残存的生物效应 25抗菌谱:抗菌药物的抗菌作用范围。 26抗菌活性:抗菌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 微生物的能力称为抗菌活性 27钙拮抗剂:主要通过阻断心肌和血 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抑 制细胞外钙离子内流,使细胞内钙离 子水平降低而引起心血管等组织器 官功能改变的药物。 28治疗指数:药物的半数致死量 (LD50)和半数有效量(ED50)的 比值,用以评价药物的安全性,治疗 指数大的药物相对较安全。 29替代疗法:用于补充身体内生理 剂量不足的治疗方法,用于治疗急慢 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脑垂体前叶 功能减退症及肾上腺次全切除术后。 30细菌耐药性:细菌耐药性是细菌 产生对抗生素不敏感的现象,产生原 因是细菌在自身生存过程中的一种 特殊表现形式。耐药性可分为固有耐 药和获得性耐药。 31副作用: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 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可能给病人带 来不适或痛苦。 药理学: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 互作用规律及其原理的科学。 药效学: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 用或在药物影响下机体细胞功能如何发 生变化。 药动学:药动学是研究药物的吸收、分 布、生物转化和排泄等体内过程的变化 规律。 药物:指用以防治及诊断疾病的物质。 在理论上,凡能影响机体器官生理功能 及细胞代谢的物质都属药物范畴。对药 物的基本要求安全,有效,故对其质量, 适应症、用法和用量均有严格的规定, 符合有关规定标准的才可供临床应用。 制剂:是药物经加工后制成便于病人使 用,能安全运输,贮存,又符合治疗要 求的剂型如片剂、注射剂、软膏等。 效能:药物所能达到的最大效应的能力 就是该药的效能,即最大效应。如再增 加药物剂量,效应不再进一步增强。 效价强度:产生相同效应的各个药物在 其达到一定治疗强度时所需要的剂量。 最小有效量:刚能引起效应的剂量称最 小有效量,亦称阈剂量。 半数有效量:能引起半数实验动物阳性 反应的剂量。 半数致死量:引起50%实验动物死亡的 剂量。 对因治疗:应用药物消除致病原因的治 疗。如抗生素杀灭体内的致病微生物。 对症治疗:应用药物来减轻或消灭疾病 症状的治疗。如发烧时的解热作用。 副作用: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目 的无关的作用。如阿托品引起的口干。 毒性反应:由于用药剂量过大而产生的 药物中毒反应,对机体有明显损害甚至 危及生命。可有急性毒性、慢性毒性急 特殊毒性。 后遗效应:停药后血浆药物浓度已降到 阈浓度以下时所残存的生物效应。 变态反应:人体对药物过敏所引起的反 应,与用药剂量无关。 选择性作用:治疗剂量的药物吸收入血 后,只对某个或几个器官组织产生明显 的作用,对其他器官组织作用很小或不 发生作用。 质反应:药物效应以阳性或阴性表示的 反应。 量反应:可以数量分级表示的药理效应 如血压、心率、呼吸等。 治疗指数:指药物安全性的指标,以 LD50/ED50的比值表示,此值越大越安 全。 安全范围:指ED95与LD5之间的距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