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天然气是能源低碳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和趋势

天然气是能源低碳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和趋势

天然气是能源低碳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和趋势
天然气是能源低碳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和趋势

天然气是能源低碳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和趋势

摘要: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能源的开发从低效发展成高效,从高碳发展成低碳,能源的替代问题成为了以化石能源为主体及新能源为主体的发展过程。天然气以它常规及非常规的丰富资源和高储采比成为了低碳化石能源发展的关键阶段,并且会成为第一能源。运用化石能源里的低碳能源--天然气,成为了世界瞩目的话题,天然气会成为迈向低碳能源的关键一步。天然气作为新能源,具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天然气能源低碳现状趋势

步入21世纪以来,开发知识经济以及循环经济已经变成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可是,我国的经济社会却面临着资源特别是能源短缺的现象。天然气属于高质、高效、洁净的化石燃料,在所有的化石能源里它的碳排放系数最少。天然气已经被大面积地应用在老百姓的生活以及生产等方面,当前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里所占的比率约为24%左右。

一、全球天然气能源利用趋势的变化

1.非常规能源井喷

在过去的10~15年期间,钻探非常规性天然气已经演变成北美上游区域的主要投资战略。据估计,到了2017年时,非常规性的天然气供应量会占到北美地区湿气总供应量的50%以上。

2.成本持续上涨

尽管公众始终关注油价的走向,可是被公众忽略的天然气勘探以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趋势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我国更是将其列入到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中。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我国减少石油消耗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举措之一,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对其发展高度关注,陆续出台了各种扶持培育政策,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行业标准、产业联盟、企业布局、技术研发等方面也取得了明显进展,有望肩负起中国汽车工业“弯道超车”的历史重任。针对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国研网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王晓明。 一、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国研网:目前世界各主要国家的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和趋势是怎样的? 王晓明:目前,全球能源和环境系统面临巨大的挑战,汽车作为石油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大户,需要进行革命性的变革。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已经形成了共识,从长期来看,包括纯电动、燃料电池技术在内的纯电驱动将是新能源汽车的主要技术方向,在短期内,油电混合、插电式混合动力将是重要的过渡路线。目前来看,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面临着一些共同的难题,例如关键技术的突破、汽车工业的转型、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消费者的接受度等。 具体到各国,应该说,引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还是美国、日本以及欧洲的一些国家,这些国家起步比我国要早很多,它们的发展也各有侧重。 美国长期侧重降低石油依赖、确保新能源安全的战略,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交通领域实现根本上摆脱石油依赖的重要措施,并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了新能源汽车的战略地位。早在克林顿时期,美国就提出了以提高燃油经济性为目标的计划,混合动力是当时主要的技术解决方案。到了布什时期,变为追求零排放和零石油依赖,技术解决方案主要是氢燃料电池汽车,后来还有一个计划,想用十年的时间实现20%的石油替代和节约,主要措施是生物质燃料。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奥巴马政府将大力发展电动汽车作为实施新能源战略的重要内容,提出了总额40亿美元的动力电池以及电动汽车研发和产业化的计划,产品上,选择了以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车为重点。

天然气是能源低碳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和趋势

天然气是能源低碳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和趋势 摘要: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能源的开发从低效发展成高效,从高碳发展成低碳,能源的替代问题成为了以化石能源为主体及新能源为主体的发展过程。天然气以它常规及非常规的丰富资源和高储采比成为了低碳化石能源发展的关键阶段,并且会成为第一能源。运用化石能源里的低碳能源--天然气,成为了世界瞩目的话题,天然气会成为迈向低碳能源的关键一步。天然气作为新能源,具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天然气能源低碳现状趋势 步入21世纪以来,开发知识经济以及循环经济已经变成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可是,我国的经济社会却面临着资源特别是能源短缺的现象。天然气属于高质、高效、洁净的化石燃料,在所有的化石能源里它的碳排放系数最少。天然气已经被大面积地应用在老百姓的生活以及生产等方面,当前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里所占的比率约为24%左右。 一、全球天然气能源利用趋势的变化 1.非常规能源井喷 在过去的10~15年期间,钻探非常规性天然气已经演变成北美上游区域的主要投资战略。据估计,到了2017年时,非常规性的天然气供应量会占到北美地区湿气总供应量的50%以上。 2.成本持续上涨 尽管公众始终关注油价的走向,可是被公众忽略的天然气勘探以及开发成本也在迅速上升。它的上升速度远远超出了通货膨胀率。 3.更改输运方式 不论在使用范围还是便利方面来讲,天然气依旧是运输领域的重要燃料。这个事实在短时间内是不会更改的。一旦油价继续增长,运输领域将会试着用其他非常规性燃料给予动力。 4.投资清洁能源 由于人们逐渐关注天气的转变,处理天然气能源问题的核心已经从现在怎样满足供应的一方而转变成需求的一方。天然气能源方面为可行的新技术营造了非常良好的投资环境。 二、我国天然气能源消费现状和发展趋势

最新中国低碳能源的发展方向

中国低碳能源的发展 方向

中国低碳能源的发展方向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码: ___________) [摘要]低碳能源是领先世界的机遇。能源低碳化是全球趋势,也是中国目标,中国发展低碳能源的意义重大。实现低碳化的、有序的能源结构是中国能源战略定位的根本。中国低碳能源发展的战略重点在于:大力发展分布式能源系统;重点加强建筑、交通两大消耗领域低碳能源利用;尽最大可能促进生物质能源的有效利用;全方位推进太阳能、风能、水能和核能的安全利用;等等。 [关键词]低碳;能源;低碳能源;发展 一、低碳能源是领先世界经济的新机遇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与能源类型的利用和开发的水平密切相关。能源既是“工业的粮食”甚或“现代工业的血液”,但却持续释放着巨大的外部性影响。能源对环境造成的巨大影响,远甚于其他产业。人类从19世纪开始工业化进程以来已经经历了两次能源构成的转型。图1 给出了世界能源构成变化的历史轨迹[1]。第一次大转型开始于19世纪,

由蒸汽机的发明和推广应用所促成的由薪柴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向煤的转化。在图上,曲线是从1850年,再生能源占80%,煤炭占20%,油气为零的A点开始,一直朝煤炭比率增加的右方延伸的。第二次是在20世纪初的20年间;从煤转向石油,推动力是汽车和飞机的普遍使用。在图上可以看到曲线在1900年和1920年附近转折的B点;然后一直向上。到1990年至今的近20年间,在油气占60%多、煤炭占约30%、非化石能源占10%的区域徘徊。而从现在开始,人类间将开始第三次能源大转型,即重点转向可再生能源,并且化石能源内部结构重组。发展的大方向就是图上的两个直朝向右下方红色的箭头。2030年的目标是非化石能源占到40%、油气和煤炭各占30%左右;到2100年,非化石能源趋近60%、油气和煤炭各占20%左右。这次大转型的推动力主要是气候变化。自开始工业化一百多年来,特别是自1990年开始的近20年来,由于化石能源加速消耗、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急剧增加而导致的气温上升、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和各种灾害性气象增加的频度和速度都大大增加了。气候变化是我们这一两代人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化石能源的过度使用加速了气候变化和地球表面升温人为的过程。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是人类迄今为止面临的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影响最为深远的挑战之一,也是影响未来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重构全球政治和经济格局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以化石能源为主体的能源格局是推动世界进入工业化时代的基础。高强度化石能源开发和利用在大大增加人类财富、改善人们生活的同时,也严重损

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趋势总结

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趋势 新能源汽车是全世界正在进行研究的热点项目,世界汽车大国如中国、日本、美国、 德国等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进行相关的研究和推广。在当今社会,汽车已经和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国内外科技实力竞争的一个关键点。发展新能源汽车是解决全球能源和环境系统严峻问题的必由之路,是汽车行业技术和产业革新的必然趋势。 发展新能源汽车对解决能源和环境系统问题以及提高国家的综合能力具有非常重要 的意义。一方面解决能源短缺、环境污染、气候变暖等全球汽车行业面对的共同问题。 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迅速,国内汽车保有量呈递增趋势。预计2015年的汽车保 有量将达到1.5亿辆,2020年中国的汽车保有量更是将达到2亿辆以上。传统汽车在 行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排放的污染物有碳氢化合物、氮氢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对人类健康也有很大的影响。此外,传统汽车主要采用燃油发动机,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影响全球的气候变化。现有的车用内燃机的动力技术的改进处于一种渐进式的状态,进展缓慢,已经不能应对环境、能源系统的挑战,汽车行业亟待一场革命性的技术变革。 另一方面,汽车产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带动钢铁、机械加 工、电子等多个行业的发展,容易形成产业集群,是提升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实力的重要因素。相对于欧美国家,我国的汽车工业起步较晚,一直采取以市场换技术的方式推动汽车行业的发展,没有形成原始创新的技术,没有形成自己的关键技术。新能源汽车方面,世界各国处于同一起跑线上,我们国家只有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才能在汽车工业上实现“弯道超车”,才能有机会与西方发达国家在汽车工业上一较高下。 1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及种类 根据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有关规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了《新能 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后文简称《规则》),提出了新能源汽车的新概念。实用非常规车用燃料来作为动力源的汽车便是新能源汽车,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汽车拥有先进的理论和技术,结构也较为新颖。《规则》还指出: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 )、其他新能源(如超级电容器、飞轮等高效储能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出现以来,动力形式主要有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三种。这也是当前世界各国主要的研究方向。 混合动力汽车在汽车上配置了两种动力系统,一般是在传统燃料的动力系统基础上 再匹配发电机、电动机等以电能为动力的系统。在混合动力汽车中,电能的来源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采用外部充电,即通过充电桩直接给汽车中的蓄电池充电。二是采用能量回收装置,在车辆运行过程中将制动时、下坡时、怠速时的能量回收,转换为电能存储在蓄电池中。三是采用前述两种方式的组合,既可以直接给蓄电池充电,也配有能量回收装置。 纯电动汽车,从字面就可以看出,该类汽车采用电能为唯一的动力来源,无需内燃机或其它动力装置。纯电动汽车只有电能一种动力来源,在行驶过程中没有尾气排放,也不会形成二次污染,是一种“干净”的汽车。纯电动汽车由于受续航里程、充电桩的数量及位置的影响,目前主

中平能化:高碳能源低碳化

中平能化:高碳能源低碳化 中平能化:高碳能源低碳化 ——访全国人大代表、中平能化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陈建生 “低碳经济”当前正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也已明确表示要将“低碳经济”写入“十二五”规划,将其纳入国家的中长期发展战略。作为一家大型资源企业,中平能化集团在“高碳”能源企业低碳化上的做法和经验,为推动低碳经济发展作出了表率。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低碳经济”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对于以开发自然资源,进行后续加工,依靠自然资源的消耗实现成长的资源型企业而言,大力培育低碳产业链,不仅有助于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且也是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两会期间,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平能化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陈建生在北京接受了记者采访,畅谈了中平能化集团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实现“高碳”能源企业低碳化的做法和经验,也表达了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继续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企业发展需“低碳”

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平能化集团),是由原平煤集团和神马集团两个中国500强企业联合重组创立的一家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国经营的特大型能源化工集团。旗下拥有两家上市公司、两个国家级技术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是国内品种最全的炼焦煤、动力煤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尼龙化工生产基地。2009年实现营业收入801.6亿元,位居中国企业500强第80 位、中国企业效益200佳第92位。 提髙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实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目标,是打造健康低碳产业链、实现企业跨越发展的根本途径。对此,陈建生有着深刻的认识: “未来的竞争,是产业链与产业链的竞争。资源型化工企业,就应该立足自身所拥有的资源优势和特点,以资源为主干,向后续延伸,发展健康产业链,种植一棵'化工常青树'。舍此,再大的资源型企业也难以走远。对于中平能化集团来讲,我们必须进一步做强核心产业,深化上下游产业协同,提高资产和资源的综合配置能力, 使布局更集中、产业更集群、要素更集聚、资源更集约,形成各产业既能独立生存、竞相发展,又能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格局,提高整个产业链核心竞争力。” 谈到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陈建生说:“低碳经济与我们过去所说的循环经济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低碳经济着眼经济发展和气候变化的关系,侧重于对能源结构特别是消费结构的考虑,目的是要达到温室气体减排和对气候影响的最小化。循环经济是低碳经济的基础。在下一步的企业发展中,只要我们继续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进行产业布局,延伸产业链条,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就可能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目标,也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循环发展“四个一” 中平能化集团是国家2005年确定的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之一,也是以高碳能源开采、加工、利用为特征的能源化工企业。在这样一个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空间会更大,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将大有作为。近年来,集团构建了以煤炭采选、尼龙化工、煤焦化工、煤盐化工四大核心产业和电力、高新技术、建工建材、装备

低碳经济形势下的新能源发展

低碳经济形势下的新能源发展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能源生产国、消费国,能源供求紧缺已对中国经济 和生态环境构成重大挑战。需将开发利用新能源上升至国家摆脱能源 危机、占领未来经济新增长点的战略高度,加快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转型升级”变革,推动煤炭化石能源向电能转化、液态燃料转化利 用的同时,加快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核能等新型能源的开发利用,促动产业和能源协调可持续发展。 1开发利用新能源是保障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1.1常规能源利用的供需矛盾日趋突出中国能源消费一直以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供给不足已影响经济发展。a)常规能源储量急剧下降。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仅够开采20a、50a、100a。石油消费对外依 存度已达59.50%,天然气供需缺口超过30%1;b)能源结构严重失衡。 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68.50%、石油占17.70%、水能占7.10%、天 然气占4.70%、核能占0.80%、其它占1.20%2。且在未来几十年“富煤、贫油、少气”的储量结构难以发生根本性改变;c)环境污染加剧。过 度开采煤炭等常规能源,已造成雾霾、地表沉陷、水位下降、气候变 化等环境污染。空气污染造成的疾病损失已使每年GDP折损1.2%,世 行预测到2020年仅燃煤污染导致的损失将高达3900×108美元,相当 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3%;d)使用低效。中国能源消费平均效率约 33.40%,比国际先进水平至少低10个百分点左右。单位能耗为世界 平均水平的2.50倍,高于巴西、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2;e)应对能源 风险水平弱。中国已成为煤炭、石油、天然气和铀资源净进口国,能 源安全问题突出。面对常规能源的短缺及开发利用的负环境效应,政 府需加速构建“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新能源体系。 1.2开发新能源拥有巨大潜力符合低碳环保发展潮流新能源因污染小、储量大、分布广,更能满足低碳经济与生态文明新要求。国际能源署(IEA)2000年—2030年国际电力需求研究显示,新能源发电总量年 平均增长速度最快,各国普遍将新能源领域作为开发重点。中国可利

旅游业的低碳化发展

旅游业的低碳化发展 目录 旅游业的低碳化发展 (1) 一、旅游产业结构 (1) 二、技术处理 (2) (一)核心层面 (2) (二)辅助层面 (3) (三)延伸层面 (3) 三、低碳化措施 (4) (一)消费者思想意识 (4) (二)政府的引导 (4) (三)旅行社作用 (4) (四)景区管理措施 (5) (五)酒店的参与 (5) (六)非政府组织的责任 (5) 四、根据资源状况所构建的旅游低碳化发展的响应模式 (6) 五、市场运作 (6) 一、旅游产业结构 旅游低碳化可谓是当今时代的时尚话题。一般地说,人们将旅游业视为天然的低碳产业,而事实上传统的旅游业生产方式存在很多不低碳的行为与方式,促进旅游产业化发展既是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 年,我国单位国民生产总值 CO2排放强度比2005 年下降 40%~45%,并实现碳排放“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 在旅游产业结构当中,我们都知道在过去的时代,科技还没发达,旅游行业的人也没有低碳意识。对于景区方面,旅游资源无序开发、治理措施不当、游客环保意识薄弱等因素引起了破坏植被、垃圾增多、水资源污染等问题;对于酒店方面,酒店追求的只是经济利益最大化,在酒店经营管理过程中没把重点放在低碳发展上,从而出现了“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对于旅游城市方面,旅游者的能源消耗量和污染排放量都超过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排放量;对于餐饮方面,旅游景区餐饮主要属“快餐式”消费;餐饮碳排放量受景区碳汇系统制约。 针对以上问题,各个行业如今对它们做出了相应的调整。(1)景区方面: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监管机制,加强服务质量监控力度,合理编制旅游规划,

未来五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趋势

未来五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趋势 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我国更是将其列入到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中。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我国减少石油消耗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举措之一,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对其发展高度关注,陆续出台了各种扶持培育政策,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纯电驱动的电动汽车发展,以纯电为重点,分别提出了2012年、2016年、2020年的产业化和市场化目标。我国新能源汽车呈现爆发式增长,产量37.9万辆,同比增长3.5倍,中国也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的增量市场。在未来五年全国新能源汽车将达500万辆保有量的政策目标的预期之下,我们预计到2020年前新能源汽车产量将会保持大约40%的年复合增速,未来五年继续高增长势头。 基于环保性、能源安全等原因,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新兴产业是我国的基本国策,2015年新能源汽车呈现爆发式增长,尽管随着补贴政策的逐步退坡,但新能源汽车产业面临着诸多亮点和政策利好,值得期待。为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培育良好的新能源汽车服务和应用环境,五部委起草了《加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各省市新一轮新能源汽车即将开跑。

宝马、奔驰、凯迪拉克等豪华品牌均发布了自身混动车型,在燃油经济性、续航里程以及动力输出等参数方面优势明显。 通用:三款国产混动车型同台首发,其中迈锐宝XL混动版和新君越30H混动版采用相同混动系统,均为横置化混动系统布局,而凯迪拉克PHEV为纵置混动平台打造。上汽通用三大品牌三款主力产品混合动力车型,充分展现出上汽通用汽车扎实推进的 2016-2020“绿动未来”五年战略,以及加速布局新能源市场的决心和行动。 丰田:新PRIUS普锐斯、TOYOTAFCVPLUS概念车,尽显其强大的技术实力和扎实推进节能新能源技术的决心,此外为顺应中国市场的新能源趋势,丰田还计划推进PHEV 等新一代汽车的研发。 现代:正式发布IONIQ,新车是重点打造的一款“源生”新能源车型,全面对标丰田普锐斯,此外新车将提供混动版、插电混动版和纯电动版三个版本,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要。在电池技术没有质的飞跃之前,混合动力其实是目前汽车节能的最现实的选择,作为节能先锋的普锐斯,丰田又将其进行了换代,全方面的提升让其综合竞争力得到提高。 比亚迪: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引领者,比亚迪201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6.17万辆,超过特斯拉、日产等品牌,在本次车展上,比亚迪携新能源军团亮相,产品涵盖了乘用车、出租车、物流车等多个细分市场领域。 江淮:推出三款新能源车型,产品布局十分丰富,实现从纯电小型车到纯电SUV车型的覆盖,选择丰富价格厚道、外观出众,看出江淮在新能源方面的不断创新,不断实现新能源战略发展。

中平能化:高碳能源低碳化

中平能化:高碳能源低碳化

中平能化:高碳能源低碳化 ——访全国人大代表、中平能化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陈建生 “低碳经济”当前正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也已明确表示要将“低碳经济”写入“十二五”规划,将其纳入国家的中长期发展战略。作为一家大型资源企业,中平能化集团在“高碳”能源企业低碳化上的做法和经验,为推动低碳经济发展作出了表率。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低碳经济”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对于以开发自然资源,进行后续加工,依靠自然资源的消耗实现成长的资源型企业而言,大力培育低碳产业链,不仅有助于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且也是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两会期间,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平能化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陈建生在北京接受了记者采访,畅谈了中平能化集团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实现“高碳”能源企业低碳化的做法和经验,也表达了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继续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企业发展需“低碳” 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平能化集团),是由原平煤集团和神马集团两个中国500强企业联合重组创立的一家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国经营的特大型能源化工集团。旗下拥有两家上市公司、两个国家级技术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是国内品种最全的炼焦煤、动力煤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尼龙化工生产基地。2009年实现营业收入801.6亿元,位居中国企业500强第80位、中国企业效益200佳第92位。

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实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目标,是打造健康低碳产业链、实现企业跨越发展的根本途径。对此,陈建生有着深刻的认识:“未来的竞争,是产业链与产业链的竞争。资源型化工企业,就应该立足自身所拥有的资源优势和特点,以资源为主干,向后续延伸,发展健康产业链,种植一棵‘化工常青树’。舍此,再大的资源型企业也难以走远。对于中平能化集团来讲,我们必须进一步做强核心产业,深化上下游产业协同,提高资产和资源的综合配置能力,使布局更集中、产业更集群、要素更集聚、资源更集约,形成各产业既能独立生存、竞相发展,又能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格局,提高整个产业链核心竞争力。” 谈到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陈建生说:“低碳经济与我们过去所说的循环经济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低碳经济着眼经济发展和气候变化的关系,侧重于对能源结构特别是消费结构的考虑,目的是要达到温室气体减排和对气候影响的最小化。循环经济是低碳经济的基础。在下一步的企业发展中,只要我们继续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进行产业布局,延伸产业链条,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就可能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目标,也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循环发展“四个一” 中平能化集团是国家2005年确定的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之一,也是以高碳能源开采、加工、利用为特征的能源化工企业。在这样一个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空间会更大,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将大有作为。近年来,集团构建了以煤炭采选、尼龙化工、煤焦化工、煤盐化工四大核心产业和电力、高新技术、建工建材、装备制造、物流贸易5个辅助产业为内容的“4+5”产业格局。 与此同时,他们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方向,努力打造全国循环经济示范企业。通过努力,该集团逐渐形成了点、线、面相结合的循环经济发展格局,走出了一条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适合企业特点的资源节约型发展道路,基本实现了“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发展。概括起来说,就是做到了“四个一”:

发展低碳技术的意义

发展低碳技术的意义 低碳技术是消耗化石能源少、向生物圈排放温室气体少的经济,是一种以能源效率高、碳排放强度低为特征的新的发展模式。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制度安排、措施保障,推动提高能效可再生能源和温室气体减排等技术开发和利用,促进社会经济朝着低碳模式转型。低碳技术的统计和考核指标是碳强度(单位GDP排放的二氧化碳),核心是提高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比例。简单说,低碳技术是从保护全球环境的角度评价经济发展的环境代价。 一、发展低碳技术是我国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 从“九五”我国提出转变增长方式以来,虽然单位GDP资源、能源和废弃物排放强度有了较大程度的降低,但资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重、粗放式发展等问题还相当严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是我国主动调整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发展低碳技术是我国迈向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虽然中央早已提出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但一些地方仍以资源高消耗和环境重污染来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还把GDP作为发展的全部,还以廉价卖资源或补贴低价出口换取GDP。如果我们口袋里的钱多了,但生存的环境恶化了,空气变脏了,水变黑了,就与发展本意背离了,也不是中央要求的科学发展。发展低碳技术更多的是转变发展方式,减轻单位GDP的资源量和环境代价,把提高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作为发展目标,既要重视资源的经济价值,也要重视其生态价值、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通过

向自然资源投资来恢复和扩大资源存量,运用生态学原理设计工艺与产业流程来提高资源效率,通过宣传引导来改变消费习惯,使发展的成果更好地为人民所共享。 发展低碳技术是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在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中,工业比重偏高,低能耗的服务业比重偏低;而工业结构中,高碳的重化工业占工业比重的70%左右。我国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阶段,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钢材、水泥、电力等的供应保证,这些“高碳”产业既是我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带动产业,也无法通过国际市场满足国内的巨大需求,即这些产业的发展有其合理性。但以此为理由,千方百计地推进重化工业的发展,我国的资源支撑不了,环境容纳不了;更何况还要给子孙留有足够的资源和空间。因此,通过发展低碳技术,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经济的碳强度,成为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要求,是促进我国经济结构和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 发展低碳技术是我国优化能源结构的应有措施。虽然我国能源结构在不断优化,但一次能源生产的2/3仍然是煤炭,燃煤发电约占电力结构的80%。煤多油少气不足的资源条件,决定了我国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煤炭仍将是主要的一次能源。煤炭属于“高碳”能源,我国也没有了廉价利用国际石油、天然气等“低碳”能源的条件;资源和能源密集型产品大量出口,又增加了我国单位GDP的碳强度。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约束下,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权成为发展的资源;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中减排指标的确定和分解实际上

2021年新能源汽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新能源汽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欧阳光明(2021.03.07) 摘要:在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压力下,寻找替代石油 的新能源车成了必然的选择。本文对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 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定义、分类及特点进 行了总结,综述了各类新能源汽车最新技术进展及其性能, 通过分析新能源汽车应用现状,指出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 汽车推广应用需解决的问题,对各类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 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技术, 现状,应用前景。 1 前言 1.1寻求新动力源的背景 随着世界能源危机和环保问题日益突出,汽车工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石油资源短缺,汽车是油耗大户,且目前内燃机的热效率较低,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大约只有35%—40%用于实际汽车行驶,节节攀升的汽车保有量加剧了这一矛盾;另一方面,汽车的大量使用加剧了环境污染,城市大气中CO的82%、NOx的48%、HC的58%和微粒的8%来自汽车尾气,此外,汽车排放的大量CO2加剧了温室效应,汽车噪声是环境噪声污染的主要内容之一。我国作为石油进口国和第二大石油消费大国,污染严重,世行

与国外差距很大,平均油耗高出10%—30%,排放约为15—20倍,汽车工业面临的压力更大。 《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已于2009年7月1日正式实施,《规则》强调说明: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储能器、二甲醚)汽车等各类别产品。 1.2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意义 (1)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我国用于汽车能源的石油资源是有限的,在几十年后必然会出现枯竭,要大量依赖从国外进口石油。届时世界石油资源也会出现匮乏,各国对石油资源的竞争必将更加激烈,石油在国家安全方面的重要性日益上升。所以节制使用石油资源,发展新能源汽车将会促进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控制城市污染的需要 燃油汽车的尾气排放已给环境带来了破坏,世界各国都己认识到这一点,纷纷制定了相关严格的汽车排放标准,以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因此寻求无污染或低污染的“绿色汽车”成为各国的基本国策,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3)发展新能源汽车能够缩短我国汽车工业与世界先进汽车工

低碳经济与新能源 论文

环境科学与人类文明 课程论文题目低碳经济与新能源 姓名 学号 院系 专业 年月日

低碳经济与新能源 专业:学号: 摘要: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意味节能,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因此新能源的开发显得至关重要。 关键字:低碳;能源;经济;可再生能源 近来,“低碳”在媒体上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几天前,温总理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也提到了“低碳经济”。那么,何谓低碳经济呢?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能源的清洁开发与高效利用为基础,以低能耗、低排放为基本经济特征,顺应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要求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是新的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本质上就是可持续发展经济。低碳经济的核心是低碳产业、低碳能源、低碳技术和低碳消费,它是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世界经济形态新出现的革命浪潮,即低碳革命。低碳经济已成为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主要特征,成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主流模式。 低碳经济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产业的领域。著名学者林辉称之为“第五次全球产业浪潮”,并首次把低碳内涵延展为:低碳社会、低碳经济、低碳生产、低碳消费、低碳生活、低碳城市、低碳社区、低碳家庭,低碳旅游、低碳文化、低碳哲学、低碳艺术、低碳音乐、低碳人生、低碳生存主义。 二.新能源的含义 (一)新能源的概念 所谓的新能源是指非传统矿石能源以外的其他能源形式,具有来源上的可再生性以及使用上的低污染性。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开始研究新能源,在风电、太阳能光伏与光热、生物质能发电、潮汐利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初步具备了产业化的条件。 (二)新能源的主要特点 (1)能量密度较低,并且高度分散; (2)资源丰富,可以再生; (3)清洁干净,使用中几乎没有损害生态环境的污染物排放; (4)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资源具有间歇性和随机性; (5)开发利用的技术难度大。 (三)新能源的种类 1、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分为三大类:①大中型水电;②新可再生能源,包括小水电、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③传统生物能。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趋势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趋势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我国更是将其列入到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中。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我国减少石油消耗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举措之一,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对其发展高度关注,陆续出台了各种扶持培育政策,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行业标准、产业联盟、企业布局、技术研发等方面也取得了明显进展,有望肩负起中国汽车工业“弯道超车”的历史重任。针对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国研网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王晓明。 一、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国研网:目前世界各主要国家的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和趋势是怎样的? 王晓明:目前,全球能源和环境系统面临巨大的挑战,汽车作为石油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大户,需要进行革命性的变革。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已经形成了共识,从长期来看,包括纯电动、燃料电池技术在内的纯电驱动将是新能源汽车的主要技术方向,在短期内,油电混合、插电式混合动力将是重要的过渡路线。目前来看,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面

临着一些共同的难题,例如关键技术的突破、汽车工业的转型、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消费者的接受度等。 具体到各国,应该说,引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还是美国、日本以及欧洲的一些国家,这些国家起步比我国要早很多,它们的发展也各有侧重。 美国长期侧重降低石油依赖、确保新能源安全的战略,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交通领域实现根本上摆脱石油依赖的重 要措施,并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了新能源汽车的战略地位。早在克林顿时期,美国就提出了以提高燃油经济性为目标的计划,混合动力是当时主要的技术解决方案。到了布什时期,变为追求零排放和零石油依赖,技术解决方案主要是氢燃料电池汽车,后来还有一个计划,想用十年的时间实现20%的石油替代和节约,主要措施是生物质燃料。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奥巴马政府将大力发展电动汽车作为实施新能源战略的重要内容,提出了总额40亿美元的动力电池以及电动汽车研发和产业化的计划,产品上,选择了以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车为重点。 日本长期坚持确保能源安全和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双重战略,通过制订国家目标引导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同时高度重视技术创新。2006年,日本提出了新的国家能源战略,目标是到2030年交通领域对石油的依赖从100%降到80%,为了

新能源汽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新能源汽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在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压力下,寻找替代石油的新能源车成了必然的选择。本文对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定义、分类及特点进行了总结,综述了各类新能源汽车最新技术进展及其性能,通过分析新能源汽车应用现状,指出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需解决的问题,对各类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技术,现状,应用前景。 1 前言 1.1寻求新动力源的背景 随着世界能源危机和环保问题日益突出,汽车工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石油资源短缺,汽车是油耗大户,且目前内燃机的热效率较低,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大约只有35%—40%用于实际汽车行驶,节节攀升的汽车保有量加剧了这一矛盾;另一方面,汽车的大量使用加剧了环境污染,城市大气中CO的82%、NOx的48%、HC 加剧了温室效应,汽车的58%和微粒的8%来自汽车尾气,此外,汽车排放的大量CO 2 噪声是环境噪声污染的主要内容之一。我国作为石油进口国和第二大石油消费大国,污染严重,世行认定的20个污染最严重的城市有16个在中国。国内汽车产品水平与国外差距很大,平均油耗高出10%—30%,排放约为15—20倍,汽车工业面临的压力更大。 《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已于2009年7月1日正式实施,《规则》强调说明: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储能器、二甲醚)汽车等各类别产品。 1.2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意义 (1)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我国用于汽车能源的石油资源是有限的,在几十年后必然会出现枯竭,要大量依赖从

新能源汽车:低碳还是高碳

中国是否应该鼓励发展纯电动汽车 化生系09化学本马济继2009467 在以火电为主的中国,纯电动汽车无助于节能减排。 低碳,可能是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远期目标,但绝不是当前目标。 纯电动汽车的时代,果真如想象的那么美好吗。 低碳节能是个谎言。 新能源汽车的技术问题是最好解决的,更强的挑战在等待着不可预知的未来。 “目前在中国搞纯电动汽车,既不节能,也不减排,价格还高。”----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试验室副主任宋健。 “目前所有的新能源汽车,没有一辆是低碳的。”----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 在纯电动汽车最核心的部件——电机和电池上,国内厂商还面临很大的技术问题。尽管主流电池已从铅酸电池过渡到锂电池,性能因此大幅提高。但本质上,使用的电池依然是化学电池,一没效率,二是充放电不能瞬间完成。在物理电池取得突破之前,新能源汽车不可能普及。与依靠氧化还原反应充放电的化学电池不同,电子进出物理电池的过程中没有能量损耗,可以完全克服化学电池的缺点。 很多人认为,发展电池汽车的最大瓶颈在于技术。但其实,只要是技术上的问题,都很好解决。 纯电动汽车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资源。制造电机所使用的铜,稀土以及制造电池所使用的锂,都是稀缺金属。尤其是铜,中国对其进口的依赖太大。生产电机的材料中,铜的价格是每吨六万,稀土钕铁每吨十万,硅钢片每吨两万,而生产传统汽车使用的内燃机的铸铁,每吨只要两千元。成品的差距更大:一个50千瓦的内燃机不足三千,控制器一千;一个50千万瓦的电动机需要一万多元,控制器一万多元,电池还得七万元。一部电动汽车,比传统汽车贵了近十万元。 纯电动汽车给很多人的印象,就是低碳,节能,环保。但是在中国,却意味着不。中国电力目前八成电量由煤炭提供,每烧一吨煤,将产生27吨二氧化碳。目前发一度电要400克标准煤,煤炭能量仅有30%变成电。纯电动车耗电20度/百公里,从碳排放来看并不比传统轿车好。 以核能为主的欧洲国家,发展纯电动汽车确实是有助于节能减排的。但在以火力为主的中国,纯电动汽车无助于节能减排。低碳,可能是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远期目标,

促进低碳发展的公共政策

促进低碳发展的公共政策 摘要:在气候变化备受国际关注的大背景下,低碳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发达国家对于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应对全球气候问题的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工具,总结了他们对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启示,提出中国应该在全面理解低碳经济内涵的基础上增加研发投入,以技术和市场为根本,综合运用各种政策促进低碳经济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气候变化低碳经济公共政策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ing about climate change, the development of low-carbon economy has been gaining increasing attention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Developed countries have accumulated a certain number of experience. As the biggest developing country in the world, no doubt, China is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response to global climate change.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policy instruments used by developed countries to promote their respective low-carbon economy development, summing up the inspiration and revelation of these polies on China. Then the conclusion has been made: China is supposed to fully understand low-carbon economy, increasing R&D investment, fundamentally depending on the technology and market, making full use of various policies to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low-carbon economy. Keywords: Climate change Low-carbon economy Public policy 一、引言 全球范围的气候变暖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全球农业粮食安全、资源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在带来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引发全球能源供给的严重不平衡;各种自然灾害和极端气候在世界各国亦频繁出现。气候问题、能源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从《京都议定书》到“巴厘岛路线图”,各国都在为解决气候问题而努力。在保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降低经济增长所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在此背景下,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应运而生。

市政基础设施低碳化的发展与实现

市政基础设施低碳化的发展与实现 发表时间:2018-06-15T13:10:38.36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期作者:侯永清 [导读]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温室效应的日趋显著,人们对于环境的关注开始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 300222 摘要:市政基础设施低碳化,是实现低碳社会的重要环节,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价值。文章首先针对市政体系中的低碳化整体思路展开分析,而后进一步结合实际情况,就如何切实推动市政基础设施低碳化加以讨论,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 关键字:市政;基础设施;低碳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温室效应的日趋显著,人们对于环境的关注开始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如何在可持续的整体理念指导之下,为人类构建出健康、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环境,尤其是城市环境,已经成为市政建设领域共同关注的重点问题。作为支持城市发展和正常运行重要基础力量的市政建设,更应当对环境保护以及相关低碳问题展开持续关注。 一、市政体系中的低碳化思路 所谓城市低碳,主要是指引入科学的方式,实现对于能源的节约,从而有效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总量,以期实现对于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最终达到人类与环境,尤其是人类城市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共生。对于我国城市环境而言,作为经济活动的核心节点,其能源消耗占据了相对较大的份额。有统计表示,城市的能源消耗占据到了全国能源消耗的60%以上,依据人均计算,城市达到了农村能源消费的三倍左右。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人口不断涌入城市,一方面为推动经济建设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支持力量,另一个方面也从能源的角度带来了新的挑战。而在这样的整体环境之下,市政建设作为公共服务的基础所在,必须首当其冲担任起低碳化的典范,这不仅仅是面向整个社会居民以及各个行业的示范,更加是推动城市环境本身低碳化实现的重要环节。 市政基础建设的低碳化,是城市低碳化得以实现的重要标尺,通常认为,所谓市政基础建设低碳化,就是指在市政基础从建设、运营使用一直到拆除或者废弃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都以低能耗、低污染以及低排放作为重要指导思想予以实现,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市政建设的低碳化,并不以牺牲城市相关功能,或者市民可获取的服务作为途径,而是着力于从思想和技术两个层面展开优化,改变当前市政基础设施的实现方式,甚至于推动城市工业生产以及居民生活的模式,从而达到低碳的目标。 就目前城市市政基础建设体系而言,其本身发展速递,带动了对应的碳排放密度大,排放基数大两个重要特征的愈加突出。在中国,市政基础设置建设和运行以及维护,包括高能源碳密度原材料产品以及化石燃料与相关的消耗等,其大体占据了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14.4%-21.4%水平。而从发展速度上看,早在2009年,《中国城市发展报告》就应经明确指出,中国进入了城镇化加速阶段,并且预计到2020年将会有全国人口的50%居住在城市,并且这一比重还会在未来不断呈现上升趋势。这种人口的密集状态发展,必然推动着市政基础建设的不断深入与规模的不断扩大,如果不对其运行模式进行调整,则必然会带来不断加剧的碳排放总量。相关数据研究表示,如果依据当前的发展状况,则到2020年市政基础建设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会达到1.97-2.96亿吨水平,而到2050年则会达到2.93-4.40亿吨水平,其对于环境的压力可想而知。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节能减排,从市政基础设施体系开始展开有效的低碳化的策划,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其实推动市政基础设施低碳化发展 对于市政基础设施的低碳化实现而言,考虑到当前社会环境中复杂的需求,如果单纯对其实现能源供给的压缩,必然会为整个社会的运行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但是如果从技术的改进以及新能源开发等角度展开,则其收效周期会有所延长,不利于对于现阶段的低碳控制。因此综合整个社会环境的发展特征,需要同时从不同的层面展开低碳化的相关行动,从而兼顾长期以及短期效益,最终达成市政低碳化的总体目标。 在这样的思路之下,想要实现市政基础设施体系低碳化,需要加强内部和外部两个层面的目标。从内部看,就是通过低碳化自身发展的内生力量来推动实现,这是达成低碳化的根本,但是通常其作用周期较长。在这一领域中,社会范围内的低碳文化传播以及价值观的塑造,和低碳技术的成熟以及应用,是主要的两个支持性力量。与之对应的,低碳外部作用力,在形成短期效益,以及推动低碳化自身体系成长的过程中,同样不容忽视。外生力量主要指相关的政策法规,但其范围相对宽泛,包括了面向社会居民群体的,以及面向相关产业环境的,对于市政基础设置方面而言,则会同时受到多个方面政策力量的影响。对于低碳化的实现而言,通常是在当前阶段首先从政策层面展开,给予高碳领域必要的压力,从外界环境的角度推动其朝向低碳的方向实现转变。与此同时,积极投入资金和力量展开相关低碳技术的研发,对应地,市政基础设施作为能源消耗的重点需求大户,技术力量的研发可以考虑优先以市政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倾斜。这不仅仅是因为市政本身能源需求量大,更加是因为市政本身的国有属性,会让低碳技术在投入应用的过程中获取良好的支持态度,除此以外,市政基础设施本身与社会环境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其社会示范作用要显著大于常规产业,选择市政基础设施领域作为低碳化的主要引入阵地,具有不容忽视的社会价值。 对于市政基础设施低碳化的实现,需要从规划设计、施工、运营以及拆除四个方面切实展开行动。在规划设计领域,即从城市基础设施生命周期伊始的第一个环节,就应当注重低碳化技术的引入。在当前低碳化相关技术尚不成熟的整体环境下,对于这一类技术的选择,可能会带来较高的一次成本,但是从基于相关设施的长远角度看,这一成本可以得到缓解,如果均衡环境影响因素来进行考虑,低碳技术的引入必然具有不容忽视的进步意义。施工方面,市政基础设施施工过程中要尽量使用低碳材料,运用节能低排放的施工工艺,同时降低施工管理中的能耗及碳排放。对于运营而言,咋既有的技术条件下,虽然对于碳的排放问题不能从根本上加以改善,但是可以不断对具体工作细节的优化来降低碳的排放,从而降低一次性能源消耗带来的碳排放量。最后,基础设施的拆除本身也应当秉承低碳的态度,一方面降低拆除过程中对环境带来的各种不利影响,另一个方面则是需要尽量实现拆除残留的物料再利用,从多个角度实现低碳的目标。 三、结论 市政基础设施低碳化是低碳经济的重要方面,是实现低碳城市和低碳社会的前提。市政基础设施低碳化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政府、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