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学设计流程图模板

教学设计流程图模板

教学设计流程图模板
教学设计流程图模板

教学设计流程图模板

教学设计是为了方便我们更好的进行教学,这个时候,大家可以看看下面的流程图模板,欢迎大家阅读哦!

教学设计流程图模板

1.章节名称

按照教科书上的章、节(或课)的顺序和名称填写。

在一般情况下,是以教科书上的一节(或一课)为单位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如果教科书上的一节(或一课)在实际教学时需要两堂以上的课(我们把它称为学时)才能完成,那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既可以统一设计、分段教学;也可以按学时分别设计、各成体系。

如《初中化学》第二章第二节:原子,统一设计时章节名称可填写为:§2.2 原子;分别设计时则为:§2.2 原子(第一学时)和§2.2 原子(第二学时)两个设计表。

2.计划学时

按照设计的授课实际需要填写。如上述统一设计,需要两堂课来完成“原子”这一节的教学内容,因此在“计划学时”栏中应填写“ 2”;若按照第二种分学时的设计方案,则在对应的“计划学时”栏中填写“1”。

3.教学目标

应根据本课程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和分析教学对象(学生)的特点,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编写一般包括了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三方面的内容。按新课标的要求,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尤其是情感目标,应在深入研究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挖掘、提炼对学生思想、品德发展有积极意义的方面,因势利导、自然贴切。

教学目标的叙述应简洁、准确、精炼,概括性强,包括对象、行为、条件和标准四个要素。它和表下方的各知识点学习目标有着直接的关系,但又不是所有学习目标的简单相加。

另外要注意的是,教学目标涉及的范围要和上面“章节名称”栏中所确定的范围相符合。如果是一节(课)的统一设计,教学目标也应是整节(课)

的;若是按学时分别设计的,则教学目标应是对应该学时教学内容的那一部分,而不是该节(课)的全部。

4.学生特征

填写学生在学习本节(课)时的学习准备情况,作为解决教学重点、难点,选择教学策略,设计课堂教学过程的依据。如果在课程教学设计时,已经对教学对象做过分析,没有新的内容,此栏可以不填或删去。

5.学习目标描述

学习目标描述的内容分三个部分:

(1)知识点编号指该知识点的代号,它在本课程中具有惟一性。知识点编号由两部分组成:前边为章、节(或课)的代号,后边为该知识点在本节(课)中的顺序号,中间用短横线相连。如:

2.6-1 代表第二章第六节的第一个知识点;

3.2-3 代表第三章第二节的第三个知识点;

28-4 代表第28课的第四个知识点;

1.3.4-2 代表第一编第三章第四节的第二个知识点。

(2)学习目标指每个知识点所具有的学习目标层次。

(3)具体描述语句指对学习目标各个层次的具体描述。

在课堂教学的条件下,教学对象特指授课班级的学生,因此在目标描述中可以省略而不致引起误解;教学条件一般都在教室、实验室等教学场所进行,如非必要也可以省略;评价标准除了特指以外,都以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或本知识点的学习目标层次为依据,因此也不必再重复说明。对于学习目标的具体描述,只要用动宾短语来说明与学习目标相对应的学习行为就可以了。如:

知道电路各组成部分的名称和基本作用。

画出常见电路组件的符号和简单的电路图。

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了解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树立环保意识。

6.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构成本课程的知识和能力体系中最重要和最本质的学习内容。教学难点主要指由于知识的深度和知识的模糊性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

在填写此栏时,除应简要地说明重点、难点的内容外,更重要的是考虑如何突出和强化教学重点、突破和化解教学难点。在填写“解决措施”一栏时,应把考虑的具体措施简要地加以说明。

7.教学媒体(资源)的选择

本栏是对课程教学设计表中教学媒体(资源)列表的具体落实,此栏共有9项内容:

(1)知识点编号同前。

(2)学习目标同前。

(3)媒体类型指选用的教学媒体的物理形态。一般常用的媒体有:图表、照片、标本、模型、幻灯、投影、电影、录音(CD)、录像(VCD)、课件(文本、图片、动画、视频、音频)、网络等。除此之外还包括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活动,如演示、示范、实验、上网等。

(4)媒体内容要点指选用的教学媒体的主要内容,用一句简洁的话来概括。一般情况下,媒体的名称(题目)大多可以反映它的内容要点。

(5)教学作用指媒体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它已经在表中列出,选用时只要把相应的代号A、B、……等填入栏内即可。

(6)使用方式指媒体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方法。它也在表中列出,只要把相应的代号A、B、……等填入栏内即可。

(7)所得结论指媒体使用后预期的结果。如阿基米德演示实验预期的结果是学生将认识到: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系。

(8)占用时间指媒体使用过程需要的时间。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充分估计到实际教学过程进行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计划好媒体使用的时间。这样有利于教学进度及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合理掌握。

(9)媒体来源包括自制、购入、库存、取自××资源库、网上下载等。

8.板书设计

板书是指教师讲课时在黑板(白板)上所写的文字、公式符号和所画的图表等内

容。它是整个教学思路和内容的浓缩,是课堂教学重要的一环。

板书设计的目的不仅仅是从表面上要求做到美观、整齐,充分合理地利用板面,更重要的在于

板书可以使课堂讲授的主要内容按一定的形式有条理地呈现在黑板上,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突破难点、掌握重点,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因此,要求板书设计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做到重点突出、内容完整,系统性、逻辑性强,符合视觉心理,便于学生的学习。

“板书设计”一栏,整体可作为一幅板面,也可分为4幅板面,或者作为8幅投影片(只限板书内容)使用。如果需要在板面上书写的内容较多,设计时可以只用符号“×××”代替板书内容即可,不必把字符一一写出。

我们通常所用的板书,多为逻辑式的,如:

一、×××××××

1.×××××

(1)××××

①×××××××

其实,板书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果精心设计,学生得到的将不仅仅是学习的内容,而且是一种艺术上的享受和审美情趣的陶冶。

9.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

课堂教学过程结构图通常称为流程图,这是课堂教学设计的关键所在。前面所进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策略(包括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媒体(资源)的选择,课堂教学结构类型的选择与组合等工作,都将在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中得到体现。

为了便于教学和交流,我们规定在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中统一使用下列图形符号:

内填写教学内容和教师的活动内容;

内填写媒体的类型和媒体的内容要点;

内填写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进行的活动内容;

内填写教师进行逻辑判断的内容;

为课堂教学过程开始和结束的符号。

10.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思路

详细叙述课堂教学过程每一步骤的设计依据、教学结构四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资源)的相互关系,以及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的指导作用等。既可以用文字叙述,也可以采用以下任意一种表格形式叙述。如果课堂教学设计只是为自己的教学使用,不准备和别人交流,可以不填写此栏,只保留流程图即可。

11.个性化教学

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和需要帮助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促进他们的发展。

12.形成性检测

它是按照教学目标编制的一组检测题,用以考核学生对本节课(或本知识单元)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它不同于课堂练习和课外作业,需要教师自己设计、编制。

形成性检测题的编制,应按如下要求进行:

(1)将每个知识点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检测题与之对应;

(2)将每个知识点上每个层次的学习目标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检测题与之对应;

(3)将所有的检测题由简单到复杂顺序排列;

(4)在满足上述三项要求的前提下,检测题要尽量精简,要求做到题量少但满足检测的需要。这就需要任课教师深入钻研、精心设计。

13.评价量表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如果需要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和成果评价,应该设计相应的评价量表。此栏可根据需要确定其大小。如果不需要,可将此栏删去。

14.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对每节课(或知识单元)教学情况的评价,在本栏中应填写以下内容:

(1)形成性检测题的检测结果;

(2)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反馈信息;

(3)批改作业中发现的问题;

(4)遇到有测验和考试时,记录其评价结果。

此栏应在每节课后及时填写。对上述反馈信息中发现的问题,应在后续教学中及时解决,以保证教学效果最优化。

15.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思考,不断进步的总结和记录,反映了教师成长的经过。此栏在需要时填写,内容较多时,可另加附页。

工业流程图教案教学反思

工业流程图教案教学反思 工业流程图题 工业流程图题的内容往往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因此从题干部分看一般都是采取流程图的模式。解题方法是阅读完流程图后结合相关信息回答问题。 (1)流程图的形式各异,有的以操作名称作为框图形成流程的主线,有的以物质作框,也有以设备作框,但每一题都固定以上一种形式为框,从近几年的试题看尤以一种常见:以操作名称为主线,物质随着操作发生变化。 (2)此外,这类题目中通常还包含简单的实验设计,且实验一般为制备或对样品的定性定量分析实验。 一、中考流程图题命题问题情境归纳整理 1.考查内容 (1)化学反应原理 (2)元素化合物知识。 (3)实验操作及名称。 (4)物质除杂、分离 (5)流程中的物质转化和循环 2.特点 (1)情境真实 (2)框图信息新颖。 (3)问题设计广泛。 (4)综合性强。 (5)思维容量大 三、化工流程图题型的结构、解题方法和思路 1.化工流程图题型的结构 题头(引入信息)→题干(提取信息,应用解题)→题尾(得出结论或产品)。 2.解题方法和思路

(3)关注流程“三线”和“核心”(如下图)。 题型1 海水资源的利用 [解题指引]实质是考查混合物的除杂、分离、提纯的有关实 验基础知识、基本操作和技能。当遇到这类题目时,要求考生一 定要认真在流程(图)中找出得到的主要物质是什么,混有的杂质 有哪些;认真分析当加入某一试剂后,能与什么物质发生反应, 生成了什么产物,要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将杂质除去。只有这样 才能明白每一步所加试剂或操作的目的。 1.制盐工业 [例1]粗盐中含有MgCl2、CaCl2等杂质,工业提纯粗盐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1)Ca(OH)2 溶液的pH________7( 填“>”、“=”或 “ <”) 。步骤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③操作 a 的名称是______。步骤④加入适量盐酸的目的是除去滤液中的Na2CO3 和__________。 (3)若步骤①和步骤②的顺序颠倒,则最后所得的精盐水中还含有________________

程序框图教案

§程序框图 授课人:从化三中黄林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设计流程图来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流程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分支结构、循环结构。理解掌握后两种,能设计简单的流程图。 2.过程与方法:通过模仿、操作和探索,抽象出算法的过程,培养抽象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通过算法实例,体会构造的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欣赏数学美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大胆探索,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和循环结构的理解及应用 教学难点:难点是能综合运用这些知识正确地画出程序框图。 教学过程: 一、引入:算法可以用自然语言来描述,但为了使算法的程序或步骤表达得更为直观,我们更经常地用图形方式来表示它。 二、程序框图基本概念: (1)程序构图的概念:程序框图又称流程图,是一种用规定的图形、指向线及文字说明来准确、直观地表示算法的图形。 (2)构成程序框的图形符号及其作用 提问:画程序框图要注意什么规则?

三、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 (1)顺序结构:顺序结构是最简单的算法结构,语句与语句之间,框与框之间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的,它是由若干个依次执行的处理步骤组成的,它是任何一个算法都离不开的一种基本算法结构。 顺序结构在程序框图中的体现就是用流程线将程序框自上而下地连接起来,按顺序执行算法 步骤。如在示意图中,A 框和B 框是依次执行的,只有在执行完A 框指定的操作后,才能接着执行B 框所指定的操作。 例1、写出下列流程图的执行结果。 若R=8,则b= (2)条件结构: 条件结构是指在算法中通过对条件的判断,根据条件是否成立而选择不同流向的算法结构。 它的一般形式如图所示: 注意: 上图此结构中包含一个判断框,根据给定的条件P 是否成立而选择执行A 框或B 框。无论P 条件是否成立,只能执行A 框或B 框之一,不可能同时执行A 框和B 框,也不可能A 框、B 框都不执行。

教学流程图及其绘制说课讲解

教学流程图及其绘制 盐城市教师进修学校洪国娟 一、教学流程图的概念: 1、流程图。人类在社会生产实践中,为取得预期效果,事先必须做好计划,并采用图的形式将活动内容、进程、结构排列出来,使实践活动有所遵循,收到预期效果。流程图是线性的动态过程,从中可以看出全部进程的时间、内容。 2、教学流程图。“教学流程图”顾名思义是关于教学过程的流程图,它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蓝图,是教学设计方案的组成部分和图示。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将教学双边活动的进程、内容、结构、层次用图形固定下来,依此开展教学活动。这种图称为教学过程结构流程图,也称教学活动流程图、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流程图要反映教学过程、活动内容、教学结构,是时间和空间的展示。 教学流程图对教学实践有指导意义。目前很多教学研究、评比活动要求附流程图。 二、教学流程图的特点: 和传统的教学设计(教案)相比,教学流程图具有以下特点: 1.直观地显示整个课堂活动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比重; 2.简洁地呈现出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部分; 3.较好地反映出教师教学过程设计的逻辑性、层次性等。 教学过程流程图是浓缩了的教学过程,它层次清楚、简明扼要、一目了然。 三、教学(过程结构)流程图的作用。 (1)教学作用:与教案有相同作用,可以用于教学。因为,图所表示的是教学设计方案的内容,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都在流程图上展现。图中每一环节都具有必要的逻辑联系,能准确反映教学的内容、方法、媒体使用。 (2)科研作用。可以为教学研究、科学研究提供材料,也可以作为评价教学活动的依据。通过图上所展示的内容,可以看出教师设计的施教方案是否体现了教学改革的新理念; (3)美感作用。好的教学流程图可以给人以美感,规则的图形、或方或圆,图内准确的文字将教学环节、内容、策略、媒体应用等,表述得清楚明白,使人对教学活动一目了然。创作设计教学流程图,为教师的艺术潜质开辟了一片施展才华的天地,每节课、每个人都可以进行创作。

教案算法初步算法与流程图

第一部分算法与程序框图 ※知识回顾 1.算法的概念:算法通常是指按一定规则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明确和有限的步骤. 2.程序框图又称流程图,是一种用程序框、流程线及文字说明来表示算法的图形. 3.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是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 4.算法的描述方式有:自然语言、程序框图、程序语言. 5.算法的基本特征:①明确性:算法的每一步执行什么是明确的;②顺序性:算法的“前一步”是“后一步”的前提,“后一步”是“前一步”的继续;③有限性:算法必须在有限步内完成任务,不能无限制的持续进行;④通用性:算法应能解决某一类问题. ※典例精析 例1.如图所示是一个算法的程序框图,则该程序框图所表示的功能是 这类题型,有两种方法: 第一,代人特殊值法:具体带几个数进去看看它在干嘛? 第二,抽象的分析法:具体分析每个语句,看看这个程序在干嘛? 解析:首先要理解各程序框的含义,输入a,b,c三个数之后,接着判断a,b的大小,若b小,则把b赋给a,否则执行下一步,即判断a与c的大小,若c小,则把c赋给a, 否则执行下一步,这样输出的a是a,b,c

评注: 求a,b,c 三个数中的最小值的算法设计也可以用下面程序框图来表示. 例2.下列程序框图表示的算法功能是( ) (1)计算小于100的奇数的连乘积 (2)计算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的连乘积 (3)计算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的连乘积, 当乘积大于100时,计算奇数的个数 (4)计算≥1×3×5××n 100成立时n 的最小值 这类题型,有自己的方法,这里是高考的重点,每年必考的题型。 这类题,具体步骤: 将程序运行; ----》把每一步都写成一行(注意,不要算值) ----》竖直方向我们找规律 ----》找结束的时候的点,做最后项。 解析:为了正确地理解程序框图表示的算法,可以将执行过程分解,分析每一步执行的结果.可以看出程序框图中含有当型的循环结构,故分析每一次循环的情况,列表如下: 第一次:13,5S i =?=; 第二次:135,7S i =??=;

《画杨桃》教学设计及流程图

《画杨桃》教学设计及流程图 教材解读: 《画杨桃》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主要讲图画课上,对杨桃进行写生练习,“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像个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好笑。老师通过这件事,既启发我们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有不同结果,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同时又教育我们要尊重他人的多元理解,要设身处地地去看待事物。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课文内容。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 3、学会本课生字词语,理解“叮嘱”、“教诲”、“半晌”等词语。 4、练习用“不像……而像……”、“不要……要……”说话。 过程和方法 1、让学生亲身体验,自主阅读,合作学习。 2、体会出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应该实事求是,坚持科学的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事实,尊重他人的好习惯。 学习任务: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 2、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从课文内容体会做什么事都要实事求是的道理。 教学时间:两课时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习者情况分析: 小学三年级刚好是个过渡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学习的自觉、自律性差。而他们的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刚刚起步,有待增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知识的培养,还要贯穿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 1、采用直观的教学手段 我们这里的学生都没有见过杨桃,多媒体教学的运用,让学生亲眼看见杨桃,明白“我”画的杨桃为什么会是像五角星。这样教学,非常直观,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要劳逸结合

课堂教学设计及流程图

课堂教学设计及流程图 17、《长城》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长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生字,理解新词,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内涵; 3、利用课文内容、网络资源,使学生感受到长城的气魄雄伟。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和高大坚固,激发学生探究中国“世界遗产”的兴趣; 2、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和网络的拓展阅读材料,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信息素养: 1、会利用网络搜索、筛选、处理和加工资源。 2、会使用论坛与同学进行交流讨论。 二、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的分析 《长城》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17课。这篇课文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与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这是一篇学习观察和表达的好文章,也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好教材。课文重难点段落是二、三自然段。通过学习课文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是难点,很多学生对长城的认识都是停留在感性的认识上,而长城的内涵则要深入发掘。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学校自主开发的学习网站为基础开展学习,提供丰富的资源,让学生自主学习,突破重难点。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及分组情况 1、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经过小学阶段三年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识字、阅读和写作能力; (2)学生思维活跃,肯动脑筋,有一定的自学能力; (3)学生信息技术能力较强,能自觉运用网络搜索收集有用的资料帮助学习;

《流程图》教案(1)

流程图 教学目标 了解常用流程图符号(输入输出框、处理框、判断框、起止框、流程线)的意义.能用流程图表示顺序结构.能识别简单的流程图所描述的算法. 重点难点 流程图框的分类和应用;用流程图表示顺序结构的算法.将自然语言表示的算法转化成 流程图;各种图框的正确应用. 引入新课 1.问题: (1)=++++100321 ; (2)=++++n 321 ; (3)求当2004321>++++n 时,满足条件的n 的最小正整数; 请设计第(3)个问题的算法: 程序框 名称 功能 起止框 表示一个算法的起始和结束 输 入 输出框 表示一个算法输入和输出的信息 处理框 赋值、计算 判断框 判断某一个条件是否成立,成立的在出口处标明“是”或“Y ”; 不成立时标明“否”或“N ”. :写出作△ABC 的外接圆的算法,并用流程图表示. 4.顺序结构的含义及其表示. 例题剖析 例1 已知两个单元分别存放了变量x 和y 的值,试交换这两个变量值. 例2 半径为r 的圆的面积计算公式为2r S =π,当10=r 时,写出计算圆面积的算法,画出流程图.

例 3 已知点()00y x P ,和直线0:=++C By Ax l ,写出求点()00y x P ,到直线l 的距离d 的算法,并 画出流程图. 巩固练习 1.画出下列图框: (1)起止框 (2)输入输出框 (3)处理框 (4)判断框 2.依次进行多个处理的结构称为 结构. 3.写出作棱长全为2的正三棱柱的直观图的算法. 4.写出解方程组?? ???=+=+=+453x z z y y x 的一个算法,并用流程图表示算法过程. 课堂小结 了解流程图框的分类和应用,能用流程图表示顺序结构的算法.

流程图教学设计教学教材

《化学流程图习题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沈巷中学于志敏 一、教材分析 考试手册对学生优秀水平标准提出,能综合运用适当的化学概念和原理解决目标、结构清晰的化学问题,能解释化学知识在实践中的一些应用,能有依据的解释给定化学实验过程,能有依据的陈述情境陌生的探究性任务的解决思路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学生需要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对获取的信息加以分析、归纳、重组,并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初中化学流程图题是化学综合实验试题的一种常见的表现形式,对学生综合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考查的知识点主要围绕着物质的检验、推断、转化、分离和提纯等,涉及到大部分综合知识,是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表达能力的一种主要方式。 本课题围绕着常见的流程图(主要是化学工艺流程图)进行的专题复习课,选取了矿石冶炼、工业废水中金属的回收、海水的开发利用等符合初中化学知识体系的题目背景,容纳了金属、酸碱盐的知识、化学基本实验操作等多个知识块。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各化学知识点的复习,注重加强各知识块间的联系,以达到化学学科内各知识点之间的融会贯通。 二、学情分析 本课题放置在5月中旬,模拟考试之后,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复习,对基础知识点有了一定的把握,更需要综合的训练以便能熟练的将杂糅在一起的基础知识梳理、分析、归纳、总结。单一的知识点的复习已不能满足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需要实在的、有现实意义的、有些难度的课题的学习。化学知识与科技、社会生活紧密关联,学生需要对习题的背景有一定的实际的接触,近而才不会被复杂的生产背景吓到。这类题目的综合性强,要求考生既要熟知工业生产的基本原理,又要对流程图中所给出的信息进行提取、筛选,对考生的学科能力要求较高。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以化学实际问题为背景的流程图题的分析、归纳,认识流程图组成特点, 了解解题思路,理解物质的检验、推断、转化、分离和提纯等知识的综合应 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习题分析过程中,学会提取有效信息,学会分析流程图题方法,熟练应 用基础知识综合分析化学问题,提高科学素养,体会学科知识的实用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对化学题型的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体会“绿色化学” 思想的重要性,养成关注与化学有关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的习惯。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流程图题的解题思路的形成; 理解物质的检验、推断、转化、分离和提纯方法在工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难点:流程各步所得的产品分析及分离方法的选择。 五、教学过程:

《流程图》教案1(1)

流程图(1)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顺序结构的特点,并能解决一些与此有关的问题. 教学重点: 顺序结构的特性. 教学难点: 顺序结构的运用. 教学过程: Ⅰ.课题导入 算法内容是将数学中的算法与计算机技术建立联系,形式化地表示算法.为了有条理地、清晰地表达算法,往往需要将解决问题的过程整理成程序框图.流程图是一种传统的算法表示法,它利用几何图形的框来代表各种不同性质的操作,用流程线来指示算法的执行方向.由于它简单直观,所以应用广泛. 问题: 右面的“框图”可以表示一个算法吗? 按照这一程序操作时,输出的结果是多少? 若第一个“输入框”中输入的是77,则输出的 结果又是多少? 答:这个框图表示的是一个算法,按照这一程序 操作时,输出的结果是0;若第一个“输入框”中 输入的是77,则输出的结果是5。 Ⅱ.讲授新课 一般算法由顺序、条件和循环三种基本结构组成. 顺序结构是由若干个依次执行的处理步骤组成的,这是任何一个算法都离不开的基本主体结构. 例1:半径为r的球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S=4πr2,当r=10时,写出计算球面的面积的算法,画出流程图. 解析:算法如下: 第一步将10赋给变量r; 第二步用公式S=4πr2计算球面的面积S; 第三步输出球面的面积S. 例2:已知两个单元存放了变量x和y的值,试交换两个变量值. 解析:为了达到交换的目的,需要一个单元存放中间变量p. 其算法是 第一步p←x;(先将x 的值赋给变量p,这时存放变量x的单元可作它用)第二步x←y;(再将y 的值赋给变量x,这时存放变量y的单元可作它用)

第三步y←p.(最后将p 的值赋给y,两个变量x和y的值便完成了交换)上述算法用流程图表示如右 例3:写出求边长为3,4,5的直角三角形内切圆面积的流程图. 解析:直角三角形的内切圆半径r=ab a+b+c (c为斜边). Ⅲ.课堂练习 课本P9 1,2. Ⅳ.课时小结 顺序结构的特点:计算机按书写的先后次序,自上而下逐条顺序执行程序语句,中间没有选择或重复执行的过程. Ⅴ.课后作业 课本P14 1,3.

《流程图》教案(1)

流程图 教学目标 了解常用流程图符号(输入输出框、处理框、判断框、起止框、流程线)的意义.能用 流程图表示顺序结构.能识别简单的流程图所描述的算法. 重点难点 流程图框的分类和应用;用流程图表示顺序结构的算法.将自然语言表示的算法转化成 流程图;各种图框的正确应用. 引入新课 1.问题: (1)=++++100321 ; (2)=++++n 321 ; (3)求当2004321>++++n 时,满足条件的n 的最小正整数; 请设计第(3)个问题的算法: 2.流程图: 程序框 名称 功能 起止框 表示一个算法的起始和结束 输 入 输出框 表示一个算法输入和输出的信息 处理框 赋值、计算 判断框 判断某一个条件是否成立,成立的在出口处标明“是”或“Y ”; 不成立时标明“否”或“N ”. 3.问题:写出作△ABC 的外接圆的算法,并用流程图表示.

4.顺序结构的含义及其表示. 例题剖析 例1 已知两个单元分别存放了变量x 和y 的值,试交换这两个变量值. 例2 半径为r 的圆的面积计算公式为2r S =π,当10=r 时,写出计算圆面积的算法,画出流程图. 例 3 已知点()00y x P ,和直线0:=++C By Ax l ,写出求点()00y x P ,到直线l 的距离d 的算法,并 画出流程图. 巩固练习 1.画出下列图框: (1)起止框 (2)输入输出框 (3)处理框 (4)判断框 2.依次进行多个处理的结构称为 结构. 3.写出作棱长全为2的正三棱柱的直观图的算法. 4.写出解方程组?? ???=+=+=+453x z z y y x 的一个算法,并用流程图表示算法过程. 课堂小结

教学设计方案后附教学流程图

教学设计方案后附教学流程图

教学设计方案(后附教学流程图) 标题:美的追寻 设计者: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新城小学黎妙英 一、教学内容: 《三峡之秋》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四组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描写的是中秋这一天从早晨到夜晚三峡景色的变化,本文作者方纪按时间顺序,对同一景物的变化进行精心描绘,使人不禁陶醉于祖国的山水美景中。学习本文,既让学生受到三峡美景的熏陶,培养审美情趣,又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文章的表示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学生分析: 由于所任教的学生大多是南方农村的孩子,平时到外地旅游的机会较少,知识面相对较窄。本文内容对于她们来说,是既陌生又好奇。但随着近几年学校、家庭中电脑的普及,很多学生已具有上网查阅学习资料的能力,对于上网查阅资料的兴趣很浓,因而,只要作适当引导,学生经过上网查阅,对三峡的景色、风土人情也会有所了解,这对于课文内容理解也会有很大的帮助。可是,如何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让学生走进文本,发现美、感受美,在不断追寻美的过程中激发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她们爱生活,创造美的热情这是教学本文时的难点。 三、设计思想: 1、把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究

和发现的操作平台。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把学习课文设计成旅游的形式,鼓励学生选择喜爱的句段学习,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鼓励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展示学习收获。 2、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以文本为依托,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 3、拓宽学习语文的渠道,注重课内与课外的紧密结合,注重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读懂课文,品味重点词句,领略三峡秋天景物从早晨到夜晚的不同特点; (2)学习作者按时间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3)能有感情地朗读,经过感情朗读,感受语言美。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爱好自主地选择学习、探究的内容,选择展示的方式,提高学习的技能和表现自我,交流表示的能力。 (2)经过小组协作学习,使学生形成合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让学生走进文本,发现美、感受美,在不断追寻美的过程

教学设计及流程图

长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生字,理解新词,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内涵; 3、利用课文内容、网络资源,使学生感受到长城的气魄雄伟。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和高大坚固,激发学生探究中国“世界遗产”的兴趣; 2、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和网络的拓展阅读材料,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信息素养: 1、会利用网络搜索、筛选、处理和加工资源。 2、会使用论坛与同学进行交流讨论。 二、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的分析 《长城》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17 课。这篇课文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与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这是一篇学习观察和表达的好文章,也是培养

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好教材。课文重难点段落是二、三自然段。通过学习课文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是难点,很多学生对长城的认识都是停留在感性的认识上,而长城的内涵则要深入发掘。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学校自主开发的学习网站为基础开展学习,提供丰富的资源,让学生自主学习,突破重难点。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及分组情况 1、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经过小学阶段三年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识字、阅读和写作能力; (2)学生思维活跃,肯动脑筋,有一定的自学能力; (3)学生信息技术能力较强,能自觉运用网络搜索收集有用的资料帮助学习; (4)学生有较强的合作意识,愿意和同学进行交流。 2、学习者分组情况 分组的原则:网络环境下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习惯和学习兴趣为分组依据。 学生根据自己能力、习惯和兴趣选择“稳健组” 、“提高组”和“拓展组”。 四、学习策略及教法设计: 本课将分层教学和网络环境下的协作知识建构结合起来,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入不同的组别进行学习,达到相应的学习目标,教师更多的时候是引导和点拨,扮演的是指导者的角色。同时,在

教案及流程图

《小露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苏教版国标本第五册)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部分生字。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猜谜语:(1)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河里看不见。(雨) (2)天上有面鼓,藏在云深处,响时先冒火,声音震山谷。(雷)刚才,小朋友们猜出的雨和雷都是自然现象,老师再出一个有关自然现象的谜语给你们猜: (3)闪亮透明小圆球,不大不小像豆豆。花草、树叶作摇篮,摇来摇去真自在。太阳出来去无踪,那是自然一奇观。(小露珠) 二、导入新课: 1、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为我们小朋友写的故事。揭示课题。 2、看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板:?)你们的这些问题,老师都知道, 你们想不想老师告诉你们?请小朋友轻轻地打开课本。 三、自由读课文 1、其实,老师并不担心你们能不能回答这几个问题,担心的是你们能不能把 课文读正确、流利。 2、你们知道读书时,应注意什么? 3、你们真会读书,下面请小朋友们自由读课文,读时注意三点。出示要求: (1)借助拼音读课文,划出课文中生字词。 (2)读通课文。(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不读破句) (3)用序号标出自然段。指第二点,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任务就是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4、刚才,老师看了一圈,发现有几位小朋友很会学习,边读边画,很认真, 这就是读书的好习惯。 四、检查初读效果 1.出示生字,指名读。 2.出示小卡片,指名当小老师检查同学们读词语。 3.生字词,你们都会读了,放到了课文里你们还会读吗? 指名分节读课文,老师相机纠正。 五、指导读熟课文 1、读第一自然段 2、读2-4自然段师:读时注意什么。(段与段之间停顿) 3、引读第5自然段 4、读第6自然段

教学设计方案(后附教学流程图).docx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内容: 《三峡之秋》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四组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描写的 是中秋这一天从早晨到夜晚三峡景色的变化,本文作者方纪按时间顺序,对同一景物的变化进行精心描绘,使人不禁陶醉于祖国的山水美景中。学习本文,既让学生受到三峡美景的熏陶,培养审美情趣,又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学生分析: 由于所任教的学生大多是南方农村的孩子,平时到外地旅游的机会较少,知 识面相对较窄。本文内容对于他们来说,是既陌生又好奇。但随着近几年学校、 家庭中电脑的普及,很多学生已具有上网查阅学习资料的能力,对于上网查阅资料的兴趣很浓,因而,只要作适当引导,学生通过上网查阅,对三峡的景色、风 土人情也会有所了解,这对于课文内容理解也会有很大的帮助。可是,如何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让学生走进文本,发现美、感受美,在不断追寻美的过程中激 发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他们爱生活,创造美的热情这是教学本文时的难点。 三、设计思想: 1、把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究和发现的操作 平台。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把学习课文设计成旅游的形式,鼓励学生选择喜爱的句段学习,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鼓励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展示学习收获。 2、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以文本为依托,引导学生进 行个性化的阅读。 3、拓宽学习语文的渠道,注重课内与课外的紧密结合,注重信息技术与语 文学科的整合,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读懂课文,品味重点词句,领略三峡秋天景物从早晨到夜晚的不同特点;(2)学习作者按时间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3)能有感情地朗读,通过感情朗读,感受语言美。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爱好自主地选择学习、探究的内容, 选择展示的方式,提高学习的技能和表现自我,交流表达的能力。 (2)通过小组协作学习,使学生形成合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让学生走进文本,发现美、感受美,在不断追寻美的过程中激发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他们爱生活,创造美的热情。 (2)让学生在探究、发现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3)让学生在搜集学习资料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体会一天中三峡秋天景物的特点。 六、教学难点: 使信息技术与文本更好地整合,帮助学生发现美,感受美,激发他们爱生活,创 造美的热情。 七、教学过程 教学教学活动时教学活动设计意图内容环节间(约)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导1、谈话 2 分钟同学们,请看看,入新导出课老师今天跟以往有什课,激题么不同吗 兴趣是最好的老 师。大多的学生都 爱玩,爱旅游,把1、学生汇报

《程序框图与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教案

《程序框图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教案 教学目标: 掌握程序框图的概念; 会用通用的图形符号表示算法, 掌握算法的三个基本逻辑结构. 掌握画程序框图的基本规则,能正确画出程序框图. 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通过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灵活、正确地画程序框图.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程序框图的基本概念、基本图形符号和3种基本逻辑结构. 难点:教学综合运用框图知识正确地画出程序框图 教学基本流程:复习回顾引出探求算法表达方法的必要性――程序框图―――算法的三种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课堂小结 教学情景设计 一、新课引入 从1.1.1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算法的概念和特征,即知道了“什么是算法”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算法的表达问题,即解决“怎样表达算法”问题。我们已知道用自然语言可以表示算法,但太烦琐,我们有必要探求直观、准确表示方法。(S通过预习解决下面四个问题) 1.算法的含义是什么? 2.算法的5个特征. 3.算法有几种基本的结构? 4.如下图所示的几个图形在流程图中,分别代表什么框? 5、任意给定一个正实数,设计一个算法求以这个数为棱长的正方体的体积。 二、问题设计: 1. 教学程序框图的认识: ①讨论:如何形象直观的表示算法?→图形方法. 教师给出一个流程图(上面5题),学生说说理解的算法步骤. ②定义程序框图:程序框图又称流程图,是一种用规定的图形、指向线及文字说明来准确、直观地表示算法的图形. ③基本的程序框和它们各自表示的功能:

④ 阅读教材P7的程序框图. → 讨论:输入15后,框图的运行流程,讨论:输出的结果。 2. 教学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 ① 讨论:P7的程序框图,感觉上可以如何大致分块?流程再现出一些什么结构特征? → 教师指出: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 ② 试用一般的框图表示三种逻辑结构. (见下图) ② 出示例1: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3,4,5,计一个算法,求出它的面积,并画出算法的程序框图. (学生用自然语言表示算法→师生共写程序框图→讨论:结构特征) T :点明顺序结构的定义与特征及其对应的程序框图。 ④ 出示例2:已知函数x y =,写出求o x 函数值的一个算法, 画出这个算法的程序框图. (学生分析算法→写出程序框图→试验结果→讨论结构) T :点明条件结构的定义与特征及其对应的程序框图。 三、巩固提高 1、已知函数23)(2--=x x x f ,求)5()3(-+f f 的值,计一个算法,求出它的面积,并画出算法的程序框图. 2. 已知两个单元分别存放了变量X 和Y 的值,试交换这两个变量值,并写出一个算法,并用流程 3、某铁路客运部门规定甲、乙两地之间旅客托运行李的费用为 ????-+?≤=50 ,85.0)50(53.05050,53.0 w w w w c

高中数学 1、1、2、1程序框图及顺序结构教案(已修改)

1、1、 2、1程序框图及顺序结构 讲义编写者:数学教师孟凡洲 一、【学习目标】 1、掌握程序框的画法和功能. 2、了解什么是程序框图,掌握学习程序框图的意义. 3、掌握顺序结构的应用,并能解决与顺序结构有关的程序图的画法. 【教学效果】:教学目标的给出,有利于学生对课堂整体的把握. 二、【自学内容和要求及自学过程】 1、阅读教材第6—7页内容,回答问题(程序框图) <1>什么是程序框图? <2>请说出程序框、流程线的符号与功能. 结论:<1>程序框图又称流程图,是一种用程序框、流程线及文字说明来表示算法的图形.在程序框图中,一个或几个程序框的组合表示算法中的一个步骤;带有方向箭头的流程线将程序框连接起来,表示算法步骤的执 行顺序.<2>①椭圆形框:表示程序的开始和结束,称为终端框(起止框),表示开始时只有一个出口,表示结束时只有一个入口.②平行四边形框:表示一个算法的输入和输出信息,又称为输入和 输出框,它有一个入口和出口.③矩形框:表示计算、赋值等 处理操作,又称为处理框(执行框),它有一个入口和出口.④菱形框: 是用来判断给出的条件是否成立,根据判断结果来决定程序的流向,称为判断框,它有一个入口和两个出口.⑤流程线:表示程序的流向.⑥圆圈:连接点.表示相关两框的连接处,圆圈内的数字相同 的含义表示相连接在一起. (具体见教材第6页). 【教学效果】:要让学生能真正的理解并熟记程序框、流程线的符号与功能. 2、阅读教材第7—8页内容,回答问题(顺序结构) 材料: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分别称为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和循环结构,尽管算法千差万别,但都是由这三种基本逻辑结构构成的.如图: <3>上图哪一个是顺序结构、条件结构、逻辑结构?

《程序框图》教案

《程序框图》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序框图的概念;会用通用的图形符号表示算法,掌握算法的三个基本逻辑结构;掌握画程序框图的基本规则,能正确画出程序框图. 2.过程与方法: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通过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灵活、正确地画程序框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使我们对程序框图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掌握算法语言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明确程序框图的基本要求;认识到学习程序框 图是我们学习计算机的一个基本步骤,也是我们学习计算机语言的必经之 路. 教学重点 重点:程序框图的基本概念、基本图形符号. 教学难点 难点:能综合运用这些知识正确地画出程序框图. 教学方法与手段分析 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法,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论证、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体现在计算机和图形计算器的使用,利用它们来演示程序的设计过程,让学生们能很清楚直观地看到整个经过,并激起他们学习 程序设计的兴趣. 教学过程分析 1.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回顾前面我们如何用自然语言来描述算法,然后向学生们提出问题: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有什么缺陷性?是不是不够直观清楚地让我们看到整个算法的程序和步骤?我们平时一般为了能让一个过程呈现得更加直观,我们一般会选择如何解决?解决方法就是作图.通过这几个问题,然后引出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那就是为了能更形象直观地让我们看到算法的整个程序和步骤,我们选择用一种新的描述方式来描述算法——程序框图. 2.启发诱导,探索新知 (1)认识基本图形符号:认识程序框图里出现的基本图形符号,并且能很好地掌握他

必修三-算法与程序框图(优秀教案!).docx

算法与程序框图 教学目标:明确算法的含义,熟悉算法的三种基本结构。 教学重点:算法的基本知识与算法对应的程序框图的设计. 教学难点:与算法对应的程序框图的设计及算法程序的编写. 教学过程: 1.算法的定义:广义的算法是指完成某项工作的方法和步骤,现代意义的算法是指可以用计 算机来解决的某一类问题的程序和步骤,这些程序或步骤必须是明确和有效的,而且能够在有限步之内完成 . 2.流程图的概念:流程图是用一些规定的图形、指向线及简单的文字说明来表示算法几程序 结构的一种图形程序.它直观、清晰,便于检查和修改. 其中,图框表示各种操作的类型,图框中的文字和符号表示操作的内容,带箭头的流程线(指向线)表示操作的先后次序. 构成流程图的图形符号及其作用 程序框名称功能 表示一个算法的起始和结束,是任何算法 起止框 程序框图不可缺少的。 表示一个算法输入和输出的信息,可用在 输入、输出框 算法中任何需要输入、输出的位置。 赋值、计算。算法中处理数据需要的算式、 处理框公式等,它们分别写在不同的用以处理数 据的处理框内。 判断某一条件是否成立,成立时在出口处 判断框标明“是”或“ Y”;不成立时在出口处标 明则标明“否”或“ N”。 流程线算法进行的前进方向以及先后顺序 循环框用来表达算法中重复操作以及运算 连结点连接另一页或另一部分的框图 注释框帮助编者或阅读者理解框图

3.规范流程图的表示: ①使用标准的框图符号; ②框图一般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方向画,流程线要规范; ③除判断框外,大多数框图符号只有一个进入点和一个退出点. ④在图形符号内描述的语言要非常简练、清楚. 4、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 课本中例题的讲解得出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 (1)顺序结构:顺序结构描述的是是最简单的算法结构,语句与语句之间,框与框之间是 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的。 例 1: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2、3、4,利用海伦公式设计一个算法,求出它的面积, 并画出算法的程序框图。 算法分析: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只需先算出 p 的值,再将它代入公式,最后输出结果,只用顺序结构就能够表达出算法。 解:程序框图: 开始 p=(2+3+4)/22 s=√p(p-2)(p-3)(p-4) 输出 s 结束 点评:顺序结构是由若干个依次执行的步骤组成的,是任何一个算法都离不开的基本结构。 (2)条件结构:根据条件选择执行不同指令的控制结构。 例 2:任意给定 3 个正实数,设计一个算法,判断分别以这 3 个数为三边边长的三角形是否 存在,画出这个算法的程序框图。 算法分析:判断分别以这 3 个数为三边边长的三角形是否存在,只需要验收这 3 个数当中任意两个数的和是否大于第 3 个数,这就需要用到条件结构。 程序框图: 开始

流程图(循环结构)教学设计范文

流程图(循环结构)(第1课时) 教学目标 掌握流程图的概念与含义,了解(流程图)循环结构,学会流程图循环结构的简单运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节课重点是理解循环结构的意义与作用,难点是循环结构中条件的设定. 学情分析 1.在前期教学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算法流程图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等内容。 2.在顺序结构、选择结构的教学中,教师已经使用了RAPTOR作为算法建构以及算法实验的工具。有条件的学生已经学习并初步了解了RAPTOR的软件环境与使用方法。 技术工具的使用 Raptor算法原型工具.(the Rapid Algorithmic Prototyping Tool for Ordered Reasoning--用于有序推理的快速算法原型工具)作为教学用辅助信息技术工具,RAPTOR允许学生用连接基本流程图符号来创建算法,然后可以在其环境下直接调试和运行算法,包括单步执行或连续执行的模式。 教学过程 零、问题情境 1.【问题】请构造算法解决计算问题:1+3+5+7+9=? 【回顾】教材P5例1:给出求1+2+3+4+5的一个算法. 算法1:按照逐一相加的方法. 算法2:利用. 2.【情境】 在校运会的万米比赛中,你每跑1圈,会想是否跑完了全程,如果没有跑完全程,那么又会想,离终点还有多远? 这一过程用算法语言表述如下: S1 起跑 S2 跑一圈; S3 如果未跑到10000m,那么转S2,否则转S4; S4 结束 如何用流程图表示这个算法? 【演示】

【问题】如何将其数学化? 【演示】 揭示课题:循环结构 【分析】我们发现需要反复使用加法.能否用循环结构完成这一操作? 【教师】利用白板与学生一起手工绘制流程图主体部分,并讨论循环控制条件的选择。

教学设计方案(后附教学流程图)

教学设计方案(后附教学流程图) 标题:美的追寻 设计者: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新城小学黎妙英 一、教学内容: 《三峡之秋》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四组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描写的是中秋这一天从早晨到夜晚三峡景色的变化,本文作者方纪按时间顺序,对同一景物的变化进行精心描绘,使人不禁陶醉于祖国的山水美景中。学习本文,既让学生受到三峡美景的熏陶,培养审美情趣,又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学生分析: 由于所任教的学生大多是南方农村的孩子,平时到外地旅游的机会较少,知识面相对较窄。本文内容对于他们来说,是既陌生又好奇。但随着近几年学校、家庭中电脑的普及,很多学生已具有上网查阅学习资料的能力,对于上网查阅资料的兴趣很浓,因而,只要作适当引导,学生通过上网查阅,对三峡的景色、风土人情也会有所了解,这对于课文内容理解也会有很大的帮助。可是,如何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让学生走进文本,发现美、感受美,在不断追寻美的过程中激发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他们爱生活,创造美的热情这是教学本文时的难点。 三、设计思想: 1、把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究和发现的操作平台。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把学习课文设计成旅游的形式,鼓励学生选择喜爱的句段学习,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鼓励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展示学习收获。 2、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以文本为依托,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 3、拓宽学习语文的渠道,注重课内与课外的紧密结合,注重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读懂课文,品味重点词句,领略三峡秋天景物从早晨到夜晚的不同特点;(2)学习作者按时间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3)能有感情地朗读,通过感情朗读,感受语言美。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爱好自主地选择学习、探究的内容,选择展示的方式,提高学习的技能和表现自我,交流表达的能力。 (2)通过小组协作学习,使学生形成合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让学生走进文本,发现美、感受美,在不断追寻美的过程中激发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他们爱生活,创造美的热情。 (2)让学生在探究、发现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3)让学生在搜集学习资料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框 图—流程图教案

§4.1.1框图—流程图【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具体实例,进一步认识程序框图,了解工序流程图 (2)能绘制简单实际问题的流程图,体会流程图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 掌握流程图的画法;能画出常见的简单流程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并能画流程图;体会流程图在整理资料信息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学会绘制简单实际问题的流程图,体会流程图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绘制简单实际问题的流程图. 【课前准备】: Powerpoint或投影片

怎样用程序框图表达? 条件结构 )第四步中是什么逻辑结构? 怎样用程序框图表达? 循环结构 o m f x f φ)()(1?m x =1是 否m x =2第二步第三步 输出? )(或021=<-m f x x ε

2 )f(2-=x x 输入误差和的初值 ε2 1, x x 0 )(2 2 1=+= m f x x m 是 否 输出m o m f x f >?)()(1m x =1是 否 m x =2? )(或021=<-m f x x ε是 否 结束 开始 用合适流程线把上面四步的程序框图连起来,在加上终端况,就得到上述算法的程序流程图。 四、 巩固 新知 程序框图的特点和本质及不足P78 特点:用程序框图表示的算法,比用自然语言描述的算法更加直观、明确、流向清楚,而且更容易改写成计算机程序, 作用:可以直观、明确地表示动态过程从开始到结束的全部步骤。 本质:程序框图就是算法步骤的直观图示。 不足:不能轻易地从中分解出算法的基本步骤。 总结归纳 你能说说绘制流程图的一般过程吗? 首先,用自然语言描述流程步骤; 其次,分析每一步骤是否可以直接表达,或需要借助于逻辑结构来表达; 再次,分析各步骤之间的关系; 最后,画出流程图表示整个流程。 练习与测试: 1、根据右边程序框图,当输入10时,输出的是( ) A .12 B .19 C .14.1 D .-30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