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文化软实力的意义

论文化软实力的意义

论文化软实力的意义
论文化软实力的意义

论文化软实力的意义

吴婷

摘要: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国与国之间的之间的竞争已经由曾经的政治、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竞争转向由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的竞争。软实力主要是一个国家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认同力、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吸引力、基本路线和战略的执行力、公民的凝聚力、民族的创造力、文化的感召力以及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等。今天文化软实力的提出具有特殊的时代背景及内涵,提升文化软实力在现时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软实力;概念;现实意义;途径

Abstract: with the arrival of globalization and information era competition between nations has been the ever between the political , economic and military hard power competition shifts from the cultural and ideological appeal reflected the “soft power”competition .Soft power is primarily a nation ideology and identity strength values ,social systems and development models of the appeal ,the basic line and strategy execution ,civil cohesion ,national creativity ,cultural appeal ,and international affairs influence and so on .Today’s proposed cultural soft power has a special background and content ,improving cultural soft power in the present era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

Key Words: Soft power,Cultural soft power ,connotation ,realistic meaning ,approaches.

对于中国人来说,软实力的概念并非什么新事物。古代中国有关“王道”和“霸道”的观念,分别对应于重视软实力和忽视软实力而一味强调硬实力的行为方式;“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民心者得天下”、“欲王天下,务博其德”等表现出了对政治价值观和政策的政治功能的重视;“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等则表现出了人们对软硬两种实力运用方式的价值取向。这一系列言论和观念可以说是软实力的中国式表达。

在国外,软实力观念也很早就受到关注。在17和18世纪中,法国在欧洲广泛推广其文化。法语不仅成为外交用语,而且也成为普鲁士和俄国的法庭用语。20世纪30年代晚期,美国政府深信“美国的安全有赖于跟其他国家的人民对话并赢得他们的支持的能力”,当时的罗斯福总统特别担心德国在拉丁美洲的宣传。这种文化的传播与强势,就是软实力发挥作用的表现和证明。

一、文化软实力提出的时代背景

1990年,约瑟夫·奈最初提出软实力的概念,旨在反对当时流行的美国衰退论。20世纪80年代末,作为世界超级大国的苏联显示出了明显的衰退迹象,人们普遍认为另一个超级大国美国也将步入其后尘。约瑟夫·奈认为德国和日本经济上的成功相对削弱了美国的地位,但美国还有他们难以企及的软实力。将软实力和军事实力、经济实力等硬实力综合在一起看,美国仍独占鳖头。其后不久,随着苏联的解体,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衰退论也很快销声匿迹。正是在这种事实的支持下,约瑟夫提出的软实力概念非但没有消失反而日渐流行。究其原因,最为根本的一条,就是不同国家之间的竞争已经由硬实力竞争的时代,转向了综合国力竞争的时代,软实力的地位日益凸显。

具体说来,造成国家之间竞争方式转变的时代元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民主化浪潮。发端于19世纪初的全球范围的民主浪潮,在经历了两次挫折之后,再度兴起,并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向前前进。尽管其间也碰到了抵制和挫折,迈向民主化的运功几乎变成是不可挡的世界潮流。据统计,目前所有发达国家都已经实现了民主化,部分发展中国家也已经建立起民主政体。民主政体具有限制强制手段,放大文化与意识形态的作用与功能,从这一角度看,扩大了柔性手段相对于强制手段的优势,民主化就是还权于民,还安全于社会,也就是权利的扩散。民主化浪潮的推进,民主国家阵营的扩大,意味着社会在政治生活中获得更大的力量,更具政治影响力。因此,一国可以向对象国国输出文化和意识形态,重塑他国民众精神,借此间接影响其国家政策。另外,也由于社会力量在国际政治领域的崛起,它们本身也成为国际政治中需要直接关注的问题和对象,这也是公共外交在这个时代得到空前重视的主要原因。

其二,通信革命。通信革命包括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两方面的变革。人们经常将现在的时代称之为“信息时代”。这足以证明通信革命意义之重大——它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凭借着遍布全球的资讯网络,地球上任何两个角落都被联系在一起,传统意义的时间和空间被大大压缩,这使得文化、意识形态等信息资源的价值得到空前的提升,重塑国内外大众的精神变得可行;同时也极大满足了人们知情权的要求,促进了社会舆论的发展,极大推进了民主政治。

其三,全球化浪潮。全球化对凸显软实力的作用不一而足,其中最重要的是它所造成的经济和文化上的融合。经济上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依赖,不仅造成投鼠忌器的国际格局,而且为对象国提供了反强制的平台和手段,从而严重削弱了其中任何一方采取强制措施的意愿——尽管未能彻底避免强制。在中美贸易纷争中,无论是中国方面还是美国国内,都反对美国采取贸易强制手段。可以说,全球化的过程,同时也就是大多数国家提升并发挥软实力的作用的过程,和新的全球化还在不断推进中一样,世界各国提升和推进软实力作用的平台也在不断拓展中。全球在借助于各类主体的软实力而不断深化的同时,也在不断成就软实力。

二、文化软实力的概念解读

“软实力”(soft power)概念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教授约瑟夫·奈提出,在不同时期又对“软实力”做出了不同的界定。在1990年发表的“软权力”一文中,他指出,“同化权利”(软实力)是一个国家造就一种情势、使其他国家仿效该国倾向并界定其利益的能力;这一权利往往来自于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国际机制的规则和制度等资源。在2002年发表的“为何不再单纯依赖军事力量”(“Why military power is no longer enough”)一文中,他认为软实力就是“让别人也想要你所想要”的能力。而在2006年发表的“软实力的再思考”(“Think

Again :Soft power”)一文中,他将这一概念简单定义为通过吸引而非强制力或者利诱的方式改变他方的行为,从而使己方得偿所愿的能力。在《政治学季刊》和《外交杂志》上发表《变化中世界政治力量的本质》和《软实力》等一列论文基础上,约瑟夫·奈出版了著作Bound to lead :The Changing Nature of American Power(中译本《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书中指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文化和意识形态表现出来的“软实力”。“……硬实力和软实力依然重要,但是在信息时代,软实力正变得比以往更突出。”

根据约瑟夫·奈在《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一书中的表述,我们可以将软实力集中归纳为四个方面的影响力,即文化影响力、意识形态影响力、制度影响力、和外交事务上的影响力,这些影响力要通过大众媒体体现出来。

由于中美两国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并具有不同的民族的性格气质,中国学者倾向于以不同的方式来界定“软实力”概念。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阎学通认为,“软实力是一国的内外政治动员能力,即对国内外硬实力的调动和使用能力。”这种看法不仅强调了软实力的对外维度,也包含了对内维度。还有观点认为,软实力主要是一个国家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认同力、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吸引力、基本路线和战略的执行力、公民的凝聚力、民族的创造力、文化的感召力以及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等。这种观点表现出更强的内向型。

因此,对于理解“软实力”概念至关重要的问题在于准确把握软实力与硬实力之间的关系。二者之间关系如下:

(一)硬实力为软实力的提升创造条件

其一,文化、价值观等的传播需要以物质为载体。首先,在现代社会文化一般以文化产业为其物质载体。作为经济体系的一部分,文化产业既是一种硬实力资源,又是一国文化软实力的物质基础。文化产业受益于潜在的文化软实力,从文化中获取养分,也实现着潜在的文化软实力,甚至创造性的提升一国的文化软实力。其次,文化产业之外的其他机构也构成一国文化的载体,为一国的软实力做出重要贡献。再者,文化、价值观、制度和政策等的宣传与推介也需要一定的基础设施为前提。

其二,硬实力的发展可以推动软实力的提升。在这一点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中国的经济活力是日益增长的实力的核心,而且也是软实力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推动力。中国不得不承认是其经济增长唤起了全球人学习汉语的热情。即使中华文化具有经济利益之外的、独立的价值,国外的人们也最终会发现这种价值并被这种价值所吸引,但至少大多数人的兴趣首先是被经济利益激发出来的。

同样中国对外政策和外交理念的巨大吸引力也依赖于经济和军事实力的提高。其中的逻辑在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越雄厚,其影响某个国家乃至左右局势的能力就越大,国际地位就越高,在人们思考当前和未来的国际形势时,它就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

(二)软实力的提升是硬实力发展的前提

生产力对文化、制度等因素具有依赖性,或者说文化、制度是生产发展的前提,这事生产力度发展推动生产关系演变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很多情况下,只有推动作为前提的文化、制度等因素的变革,生产力才能为自身建立新的平台和空间,其进一步的发展和才能才成为可能。

在21世纪,综合国力的博弈对一个国家在未来世家秩序中的排序起着关键

作用。文化软实力作为一个国家和地区文化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在国与国之间的影响越来越大,世界各国纷纷重视软实力的建设,这是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相伴随的,也是一个国家强盛和自信相统一的。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把它作为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提升到去爱你所未有的高度。标志着我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达到一新的境界。

三、提高文化软实力的现实意义

表面上文化似乎很“软”,但却是一种不可忽略的伟力。任何一个国家在提升本国政治、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的同时,提升本国的文化软实力也是更为特殊和更加重要的。“提高文化软实力”,这不仅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一个战略重点,也是我国建设和谐世界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

(一)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前提

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对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古往今来,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博大精深的文化,每一个现代国家都把文化作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文化是凝聚民族精神的一条特殊纽带,深深熔铸在民族的血脉之中,始终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取之不尽和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文化是引导社会进步的罗盘,是张扬真善美的旗帜。文化对思想解放起着引领作用,对经济发展起着先导作用,对社会和谐起着滋润作用。哪里有文化哪里就有文明的足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国脉传承的精神纽带,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和推动力量。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波澜壮阔,改革开放时间多姿多彩。只有把人民群众中蕴藏的文化创造热情和活力最大限度激发出来、凝聚起来,不断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才能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传递给世界的名片,人们记住意大利、希腊和埃及,首先是因为他们曾经有过的文化辉煌;而长城、兵马俑、中国文化年等,让世界知道了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中国。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经济发展与文化进步相辅相成。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文化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利器。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占得先机。文化的巨大作用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千方百计提升本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如今,美国、欧盟、日本、韩国、新加坡等,都是新一轮文化软实力博弈的积极推动者。文化化产业成为主导美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它的媒体娱乐业年出口额达900亿美元,目前美国的文化产业产值占GDP的20%左右,其音像制品占据了国家级市场40%的份额。日本动漫产业的总产值就超过了1兆亿日元,成为日本排名第六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中国要在新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维护国家发展利益和文化安全,继续弘扬文化创造精神,发挥文化的创造力,努力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文化优势。

(三)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有利于提高民众的文化素质和生活水平

30年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恩格尔系数平均已降到0.5以下,城市已降到0.4以下,这标志着在我国社会性的精神文化需求在迅速增长,精神文化产品的消费能力大大增强,并呈现出多层次性、多样性的特点。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消费需求越来越旺盛,对物质产品的文化内涵不断提出

新的要求,消费不仅仅是使用产品的消费,还包括了产品文化品位的消费,从而推动了整个社会物质消费与文化消费相统一。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有利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同时,文化软实力是精神产品,对人们的意识形态产生重要影响,大量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也有利于提高民众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这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是民众的热切愿望,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标志。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日趋旺盛,求知求美的愿望更加强烈。殷实富足的小康生活,离不开文化的滋养和补充。健康的文化产品和丰富的精神享受,能够陶冶情操、愉悦身心、温润心灵,可以充实精神世界、提高生活质量、舒缓心理压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需要富“口袋”,也需要富“脑袋”,“口袋”“脑袋”一起富,才能在小康道上越走越好、越走越快。与人民群众的的新期待相比,目前我国文化发展的整体水平不高,文化产品服务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只有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让老百姓享受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才能充分体现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必要性。

(四)提高文化软实力有利于吸收劳动力、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

文化产业是高层次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够吸纳大量的劳动力,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文化产业吸收劳动力的能力超过劳动总量的2%。我国是一个劳动力极其丰富的国家,就业问题是当前极其严峻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能够吸纳大量的劳动力进入这个行业,既可以创造巨大的经济财富,又可以缓解就业压力,并从根本上提高国民素质和国家综合实力。

四、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途径

从世界各国提高软实力的实践来看,要把文化建设作为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最为关键的是构建主流文化,并发挥其对非主流文化的引领和统领作用。这一点对我们党说尤为重要。轻者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实现,重者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和生死存亡。这就要求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以构筑主体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提高国民综合素质,是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基础。文化软实力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国民的精神状态、意志品格和内在凝聚力,这一切主要来自于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作为一个约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拥有56个民族的大国,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首要任务。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文化部门和广大文化工作者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文化工作最重要的任务,贯穿于文化建设的全过程,融汇于文艺创作、文化活动和文化建设的实践中。

(一)加强文化交流与传播,提高中华文化的渗透力。文化的征服是人心的征服,“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往往能够起到政治经济难以达到的作用。一是制定科学合理的对外传播策略,形成长期有效的对外传播机制,扩大在国际传播中的份额,是国际社会更好的了解中国,使它的语言文化、价值观念、发展模式为更多的人所认同,从而消除误解与偏见,形成有利于我国的国际舆论环境。促进汉语言的标准化、规范化使用,提高世界对汉语和中华文化的认知与认同,形成有利于中文信息的全球性传播与分享的语言环境。二是采取各种方式输出文化产品和服务。全力打造文化产业的中国品牌,生产一批知识含量多、科

技含量高、信息含量大、原创性强的文化产品,形成精品集聚优势,打造在消费者心中享有一定声誉占有一定文化市场的中国文化产业品牌,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三是加大对外文化交流的力度和力量。主动进行文化输出,以多种形式推广、介绍中华历史悠久的文化,展现优美、和谐的文化大国形象,让世界逐步理解和认同。要采取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从事对外交流,在赚到掌声和喝彩的同时,也能够赢得经济效益,化解“中国威胁论”,在国际上一直树立“热爱和平”的文化大国形象,同时也是可靠的贸易伙伴和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大国。

(二)推进文化创新和文化体制改革。改革创新是推动文化大力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强大动力。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推进文化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文化创新包括思想观念的创新、体制机制的创新、内容形式的创新和传播方式的创新。首先,要解放思想,不断深化新形势下文化发展的地位、方向、动力、思路、格局,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符合、与现代科技发展相协调的新的文化发展观。其次,要坚持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的文化体制改革和一系列重大政策,根据十七大的新精神新要求,继续破除妨碍改革的思想观念,树立勇于克难攻坚的精神状态。第三,要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尊重艺术家的创造精神,保护艺术家的创新成果,在全社会形成尊重艺术创造、尊重艺术人才、尊重创造全一点良好氛围。

(三)要充分发掘中华传统文化的优势。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首要资源和重要基础。要充分发掘传统文化的优势,全面认识祖国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与时代特征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与人民的生活和国家的行为相联系,自觉实现民族文化的现代化的转化。

(四)加大文化产业的发展。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文化博览、动漫游戏、数字传输等新兴产业。要大力拓展传播渠道,丰富传播手段,加快构筑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传播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方便快捷的文化服务方式和途径。

古往今来,每一个伟大民族都有自己博大精深的文化,每一个现代国家都把文化作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是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报告这一新的提法,表明我们党和国家已经把提升文化软实力作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新的战略着眼点。但是我们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还不容乐观,人均经济总量偏小,居民文化消费消费有限;整体人口素质偏低,文化消费者成熟度还不高;经济发展和文化需求不平衡;文化创新能力弱,消费者文化需求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和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因此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只有认识文化价值,重视文化建设,才能大力发展、大有可为;只有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文化优势,我们才能在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和碰撞中掌握主动权,有效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

文化软实力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一个民族的复兴,必须有文化的复兴做支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而繁荣兴盛中华文化,必然以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为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1】约瑟夫.奈.注定领导世界:美国权利性质的变迁.1990

【2】约瑟夫.奈.Think Again :Soft Power.2006

【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25,(1-2)

【4】李瑞环.弘扬民族优秀文化[J].新华文摘,2006(11):6

【5】江蓝生,谢绳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J].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2 【6】祁述裕.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8

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

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 一个国家是存在两种实力的,一种是硬实力,一种是软实力。硬实力通常是指国家的GDP、硬件设施等,而文化、制度、传媒等被称为软实力,软实力是近年来风靡国际关系领域的最流行关键词,它深刻地影响了人们对国际关系的看法,使人们从关心领土、军备、武力、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地域扩张、军事打击等有形的“硬实力”,转向关注文化、价值观、影响力、道德准则、文化感召力等无形的“软实力”。 让我们先看看一些发达国家是如何扩张自己的文化实力的,以美国为例近来美国《混合语》杂志不断曝料:美国中央情报局在1996年后加紧了对第三世界学术界的渗透,出巨款让一些人宣传推进全盘美国化,打压第三世界那些保护和振兴本民族文化的人。 在弗朗西丝·斯托纳·桑德斯的《文化冷战与中央情报局》一书披露:为了渗透美国的霸权思想,中央情报局在文化领域展开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文化输出活动:举办讲座和研讨会,创办学术刊物,开设图书馆,资助学者互访,捐助讲座教授位置等。 实际上,冷战本质上是一场文化战争,就连西方内部,文化冷战也从未断绝。战后美国文化强势进入欧洲,包括西欧和东欧。但是,欧洲文化绝非被动全盘接受文化美国化,法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一致致力于维护本国本民族的文化,尤其以法国为甚。为抵制美国文化的入侵,保护法国文化,针对美国在关贸总协定的乌拉圭谈判中提出的文化产品贸易自由化,法国坚持“文化例外”政策,反对将视听产品纳入世贸组织贸易规章制度中。法国为此对欧洲各国进行不懈的游说,终于使得1993年欧洲议会采纳了“文化例外”原则。2001年12月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了《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该宣言第五条规定:“文化权利是人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创造多样性的繁荣有赖于文化权利的全面实现。” 近些年来,中国经济日渐崛起令世人瞩目,与之相匹配的文化魅力和影响则亟待拓展。有数据表明,目前美欧占据世界文化市场总额的76.5%,亚洲、南太平洋国家19%的份额中,日本和韩国各占10%和3.5%。美国文化产业创造的价值早已超过了重工业和轻工业生产的总值。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我们需要培养一批具有世界眼光的知识分子和文化工作者,他们知道什么是最中国的、最优秀的、最能成为世界性的文化;知道什么是全球市场;知道谁在消费中国,谁在了解中国,否则很可能将导致文化生产过剩或者错位。 西方中心主义的文化立场在许多地方都有所表现。长期以来,西方对于中国有定式化的“印象”,将其视为比西方要弱小甚至带有女性气质的“第三世界”,因此尽管中国文化不乏其雄强自信的一方面,但西方很少意识到,中国也很少去展示。张艺谋的《英雄》进入美国后出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公映时间推后了40天。因为审片专家组看了电影以后大惑不解,说过去看中国电影《秋菊打官司》、《大红灯笼高高挂》,大都是以女性为中心。《秋菊打官司》中那位又丑又脏奔跑在黄土高坡、说着宝鸡方言的女性,使西方的男性眼光很容易就能俯视这片黄土地上孤独行走的人。同样,他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 一个国家是存在两种实力的,一种是硬实力,一种是软实力。硬实力通常是指国家的GDP、硬件设施等,而文化、制度、传媒等被称为软实力,软实力是近年来风靡国际关系领域的最流行关键词,它深刻地影响了人们对国际关系的看法,使人们从关心领土、军备、武力、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地域扩张、军事打击等有形的“硬实力”,转向关注文化、价值观、影响力、道德准则、文化感召力等无形的“软实力”。 让我们先看看一些发达国家是如何扩张自己的文化实力的,以美国为例近来美国《混合语》杂志不断曝料:美国中央情报局在1996年后加紧了对第三世界学术界的渗透,出巨款让一些人宣传推进全盘美国化,打压第三世界那些保护和振兴本民族文化的人。 在弗朗西丝·斯托纳·桑德斯的《文化冷战与中央情报局》一书披露:为了渗透美国的霸权思想,中央情报局在文化领域展开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文化输出活动:举办讲座和研讨会,创办学术刊物,开设图书馆,资助学者互访,捐助讲座教授位置等。

浅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现状

浅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现状 作者:杨红涛 来源:《新农村》2012年第07期 一个国家的实力,不仅包括物质层面的“硬实力”,还包括制度、文化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软实力”,是一个总括了各种要素的、系统的综合国力。而且,和器物层面的硬实力相比,制度和文化所体现的软实力对于一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壮大具有更为深远、更为持久的意义。 一、软实力与文化软实力 软实力是近年来风靡国际关系领域的最流行关键词,它深刻地影响了人们对国际关系的看法,使人们从关心领土、军备、武力、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地域扩张、军事打击等有形的“硬实力”,转向关注文化、价值观、影响力、道德准则、文化感召力等无形的“软实力”。 “软实力”(Soft Power)的概念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小约瑟夫·奈提出来的。他指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硬实力和软实力依然重要,但是在信息时代,软实力正变得比以往更为突出。” 按照我国学者王蒙的观点,软实力主要分为四个方面: 第一,它能提供越来越好的生活质量与生活乐趣,提供受这种文化熏陶的人众以幸福、满足、欣悦与尊严,它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使人们喜爱与尊敬这种文化。简单地说,它是以人为本的文化而不是以人为敌或为奴的文化。 第二,它有足够的凝聚力与亲和力,能够使受这种文化的覆盖与影响的人,聚拢起来,友好起来,而不是恶斗不已,仇视与分裂。 第三,它能坚持自身的特色,自己的性格,独树一帜而又友好立身,正确地处理与异质文化的关系,能够与外来影响切磋交通,也能撞出火花,取长补短,互利互补,既不会动辄失去自信,屈服于强势的文化压力,自我瓦解;也不会盲目排斥异端;不会在急剧的全球化现代化进程中陷入认同危机即失去自身的身份认定,陷入绝望与仇恨。 第四,它有足够的想象力与创造性,有足够的自我调整、自我更新与抗逆抗压的能力,它能够与时俱进,自强不息。同时又有足够的对于自身的传统的珍爱与信心——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如果说“硬实力”是国力较量中具有强制力的刚性因素,那么“软实力”就是一种春风化雨般吸引他国认同甚至依循自己政治主张和价值原则的“柔性资源”。毋庸置疑,“软实力”要发挥作用,需要一定的“硬实力”作为基础和保障。无法想象一个经济、军事和科技都十分落后的国家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意义

文化研究

独立力量。 首先,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能够促进综合国力的提升。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政治水乳交融,文化的力量,深深渗透于各国经济、政治的发展进程中,成为推动经济、政治发展的重要力量,进而促进综合国力的提升。一方面,文化为经济实力的提升提供精神动因。文化的发展能够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劳动者将其智力、理念等要素渗入到生产过程中去,从而不断提高生产产品的效率和质量。在消费环节,消费者更愿意选择接近于自己精神喜好的产品和服务,在这个时候,产品和服务背后的智力因素和文化价值理念将成为决定交易成败的关键因素。在我们身边,有很多鲜明的例子可以证明这一点:肯德基、麦当劳在全世界安家落户,韩国电视连续剧风靡全球,日本动漫深受世界青少年喜爱。文化价值观的吸引力成为刺激消费、带动经济效益提高的深层次力量。另一方面,文化为政治实力的提升提供价值支持。文化的软实力,在国际竞争的角度,主要体现在一国文化价值和文化理念对国际社会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比如西方国家的独立、自由、民主等价值观念、中国的和谐、和平理念等等,这些精神层面的内容对世界人民心灵的感染和行为的影响程度决定了一个国家参与国际事务、制定议程和表达话语的能力。目前,我国正面临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形形色色"中国威胁论"的挑战,只有加强对中华文化普世价值理念的提炼与倡导,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才能有力的回击各种负面言论,才能在激烈的国际政治竞争中站稳脚跟。 其次,文化软实力成为显示国际竞争力强弱的独立力量。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所体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等的吸引力所体现出来的"软实力"。文化,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形象,是一个国家在国际交往中的名片。对一个国家的认识,往往从对文化的直观感知开始。因为文化内涵着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能够很好地亲近人们的心灵。文化发展的程度,决定了一个国家在世界上被理解和被尊重的程度,也显示了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可以说,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文化的竞争。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没有先进文化的引领,没有化创新的持久推动,在竞争中就要落后,就要被淘汰。"[6]国家文化软实力已成为现代社会国家的一种核心竞争力。综观当今世界,但凡综合国力占据优势的国家和地区都有着很强的文化竞争力。而我国,虽然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是一个文化资源大国,但却不是文化强国。在文化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形势下,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与实现强国目标的智慧之举。 三、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的内容,从根本上是由作为物质内容的经济基础决定的。然而,经济的发展又离不开文化的支撑。如今,人类社会正步入文化经济时代。文化以其深邃的人文精神和丰富的科技含量渗入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力量。首先,文化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引导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文化的发展能够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在全社会形成朝着共同目标而奋斗的理想信念和文明健康的道德风尚,从而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积极向上的环境氛围。而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思想意识多元多变,各种社会问题深刻复杂。可以想象,如果没有主流意识形态的有效引领,社会将会面临崩溃的危险。所以,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驾护航"作用,必须重视文化软实力的提高。其次,文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文化的发展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从而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增强劳动产品的人文内涵,刺激消费。另外,文化除了意识形态属性外,也有商品属性,它本身也可以发展成为一种产业来获得经济收益。目前,我国经济水平虽有所提高,但经济发展方式存在诸多不合理,其中一个表现便是经济发展过于片面,长期以来忽视了文化的建设,文化不能和经济很好的融合,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与发达国家仍然相去甚远。因此,要提高经济的增长速度,必须考虑社会主体的因素,必须发展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综上所述,文化已成为推动国家发展、世界进步的重要力量。在当今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大势以及我国文化发展相对弱势的情形下,党中央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决策,合乎时宜、意义重大。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一文化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参考文献: [1]刘云山.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 荣[N].人民日报,2007-10-29. [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胡锦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EB/OL].http: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f11135213.html,/gn/2010/07-23/2422727.shtm,2007-7-23. [4]江海燕.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与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11(1). [5]胡锦涛.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 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06-11-11. [6]王克群,陈晓东,刘巍.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意义与对策[J].宝 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8(2). (责任编辑/宋伯伟)

浅谈中国文化软实力及其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与实践研究课程论文 题目谈中国文化软实力及其作用 学院动物科学学院 专业水产养殖 年级2012级 学号21217059 姓名彭超 任课老师潘于旭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 年10 月31 日

浅谈中国文化软实力及其作用 彭超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杭州 310000 摘要:当今中国的主导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主导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文化软实力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较强的普世性、后发性、开放融合性、和谐共赢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的基本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具有诸多的表现形式,我们应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进一步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软实力体系。 关键词:文化文化软实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的文化表现出来的影响力、凝聚力和吸引力,对国家综合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社会,文化慢慢成为整个民族的凝聚力及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整个综合国力相互竞争的一项重要的指标,让精神文化生活丰富起来越来越变成人们的热切愿望,需要坚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前进的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鼓励整个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综合提高国家文化的软实力。”[1]可见文化不仅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神,文化中所蕴含的文化软实力还是整个国家快速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动力。要了解文化软实力,我们先要了解文化的内涵。 1 “文化”的内涵与分类 什么是“文化”?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多达500多种的定义。各学科对于文化都有不同的定义,现在只列举三个影响较为广泛的定义。 第一个给“文化”下明确定义的是英国人类学家泰勒,他认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伦理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个人通过学习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社会学家在“文化”的定义方面与人类学家比较相近,美国社会学家戴维·波普诺在分析文化定义时认为,文化是人类群体或社会的共享成果,这些共有产物不仅包括价值观、语言、知识而且包括物质对象。语言学家所给出的定义是:“文化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的一切精神和实践活动的总和,包括人类世代所共享的物质财富和非物质财富。狭义的文化则是使用特种语言表达思想的某一社会群体的独特生活方式及其表达形式。”[2] H. H. Stern根据文化的结构和范畴把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种种物质文明,包括交通工具、服饰、日常用品,等等,是一种可见的显性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指生活制度、家庭制度、社会制度以及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审美情趣,它们属于不可见的隐性文化,包括文学、哲学、政治等方面内容。狭义的文化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等[3]。 Hammerly把文化分为信息文化、行为文化和成就文化。信息文化指本族一般受教育语者所掌握的关于社会、地理、历史等知识;行为文化指人的生活方式、实际行为、态度、价值

如何看待综合国力中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

河南工业大学 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如何看待综合国力中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院系班级:土木建筑学院工管1102 姓名:马体奔 学号: 201114020220 完成日期: 2012-04-28

如何看待综合国力中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 现如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而时代的发展让我们越来越意识到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的艰巨性,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性。可以说,文化软实力已成为未来国际竞争的关键所在。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影响国人已有两千多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中,有许多有益的思想观点与当今时代的主旋律相契合,这对于提升我国文化的软实力,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们国家要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近些年来,中国经济日渐崛起令世人瞩目,与之相匹配的文化魅力和影响则亟待拓展。有数据表明,目前美欧占据世界文化市场总额的76.5%,亚洲、南太平洋国家19%的份额中,日本和韩国各占10%和3.5%。美国文化产业创造的价值早已超过了重工业和轻工业生产的总值。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我们需要培养一批具有世界眼光的知识分子和文化工作者,他们知道什么是最中国的、最优秀的、最能成为世界性的文化;知道什么是全球市场;知道谁在消费中国,谁在了解中国,否则很可能将导致文化生产过剩或者错位。 当今世界,各种文化的交流日趋频繁。一些西方发达家凭借其经济科技优势,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任务十分紧迫;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不可避免地出现社会意识的多样化。在这样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全面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共同理想,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由于我国国际地位显着提高、国际影响不断扩大,各国普遍看好中国的发展前景,与我合作的愿望日趋强烈,这为我们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发展壮大自己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这个机会,全面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同时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需从以下几点着手: 1、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文化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国民的精神状态、意志品格和内在的凝聚力,而这一切主要来自于人们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所以我们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中国文化软实力现状和建议

中国文化软实力现状和建议 杨飞101002079 生技2班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世界各国正积极利用这一战略发展机遇期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升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世界竞争力。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交通运输、城市建设等重大基础性工程纷纷破土动工,国防武器装备更新换代,军队战斗力水平不断提升。国家各项“硬实力”发展水平较新中国成立之初有了质的飞跃。但是我国“软实力”建设长期以来受重视程度低,相对欧、美等发达国家而言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学者约瑟夫?奈首先提出了“软实力”的概念,在西方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2004年奈在他的着作《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中对“软实力”作出了进一步规范,他提出“软力量是通过吸引而非强迫或收买的手段来达己所愿的能力。它源于一个国家的文化、政治观念和政策的吸引力。”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的身份。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在历史上曾经占据过重要地位,对世界产生过深远影响。由于受近代战乱所致,中国文化的自身实力和影响力一度跌至谷底。新时期,我们再度扬帆起航,依托先辈们留下的文化宝库,结合本国的发展,使文化软实力有了大步提升. 一时间,世界各国掀起了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的热潮,人们正热切地想通过各种方式深入地了解中国。我国文化“软实力”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不断的提升和增强,对我国综合国力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中国虽然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但其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还尚未达到应有的水平。因此我国虽是文化大国,但却不是文化强国. 虽然华夏五千年文明孕育出大量的文化结晶,如仁义礼智信的道德理念、琴棋书画的艺术才能,四大发明更是令世界为之惊叹。但事实的情况却是:人们渐渐记不起《道德经》,传统的文化节日受不到人们的重视。中国虽然拥有这么多优秀的文化成果,但却没有把这些文化资源转化为强有力的文化竞争力。 首先,人们对文化资源的重视不够。在国家大力主导经济发展的时候,人们对文化发展的注意

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

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 性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重要性 【摘要】:当今时代,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我国软实力具有紧迫性,所以我们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以增强国家综合国力。而且我们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以增强国家综合国力。同时,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应该采取切实有效措施。 一、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意义 (一)文化软实力是生产力,在当前国际形势下,文化作为软实力的主要载体,既是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方面,又是经济领域的一个重要产业,体现为强大的生产力。文化软实力首先具有一种超越时空的感召力,它让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凝聚在一种文化的氛围当中,形成伟大的向心力、凝聚力。许多来自五大洲的人们到"孔圣人"像前磕头作揖,甚至美国、日本、加拿大、瑞典、肯尼亚等很多国家都建起了"孔子学院";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汉话,比起国人当年的学外语高潮是有过之无不及,"汉文化"热在全世界方兴未艾;少林武术、太极拳等中国功夫也风靡全球。近些年来,我国传统文化每每在国外产生轰动效应:这些都充分展示了软实力的威力和作用。

(二) 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递给世界的名片。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经济发展与文化进步相辅相成。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文化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利器。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占得先机。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是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显着标志。 (三)文化软实力能促进社会政治的可持续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大大提升国家政治实力,从而使国家、社会、人民的核心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高度趋同和目标一致。促进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使人文理念和人文关怀融入党的执政理念,融入党和政府的发展理念,融入我们的城市规划、建设、城乡统筹,融入中国人民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融入思想和意识形态的形成提炼发展过程,使后代子孙能够在我们保护完好的文化血脉中,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自豪和尊严。 (四)使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民民主、民主政治、人文素质提升产生巨大认同感和使命感,从而提升整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培育成熟大国的公民责任和公民文化,推进自上而下的自主创新、原始创新、创造创新、实践创新进程,促进中华民族全面复兴。促进科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造就一代又一代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要求的成熟的政治公民,推动全社会精神素质的提升,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

怎样认识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

怎样认识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为实现社会主义强国宏伟目标你个人有何打算 “文化软实力”概念是“软实力”的子概念。“文化软实力”是指软实力的构成要素,它是相对区别制度、意识形态、政治价值观、外交政策等因素而存在的软实力形态:在“软实力”要素构成中,文化软实力是其基石,是软实力的核心,之文化的凝聚力、影响力与感召力。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所以文化软实力成为了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个民族的复兴,必须有文化的复兴作支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而繁荣兴盛中华文化,必然以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为根本途径。 一.我国现阶段的文化软实力的现状 (一)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取得的成绩。1.文化产业的发展成为“新亮点”。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不断追求,国民用于娱乐、休闲等方面的文化消费支出也越来越大,这给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2. 文化价值观逐步得到认同。新时期下,我国文化价值观取得了进一步发展,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这源自于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和为贵”的思想。3. “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深得人心。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给世人的国际形象一直是友好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处理国家之间的问题提供了基本的行为规范;中国长期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援助,获得了第三世界人民的好评;中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坚持和平友好的对外政策,更是获得了全世界国家的赞扬和尊重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二)我国文化软实力存在的问题1.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人们对文化资源的重视不够。导致大量优秀的文化资源被我们主观所忽略,潜在的文化软实力没有被发掘;文化市场运行的不规范化。2.文化逆差现象严重。传统文化的背景不同以及民族文化的差异性给我国对外

当代大学生应该怎样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

当代大学生应该怎样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一个强大的民族往往具有强烈的文化自信和民族尊严,从而增强民族凝聚力,使这个民族焕发出强烈的创造力.使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表现在政治、军事、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可以反过来助推硬实力的提升,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提高国家形象,促进人得全面发展。 文化代表着国家身份和民族形象。对比政治与经济,其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更为持久,是软实力的主要载体和具体体现。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不断深化的国际环境中,文化日益成为国家软实力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有着5000年的文明史和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传统。但是在文化软实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形势下,中华文化在对外文化交流与竞争中却处于弱势,文化软实力展示和运用不足,民族文化面临着被侵蚀和渗透的危险。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各国纷纷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主要发展战略,千方百计增强本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广大青年学生应当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抓住难得机遇,义不容辞地挑起振兴中华文化、迎接新挑战的重担。 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明显提升,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的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然而,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刚刚起步,文化软实力“西强我弱”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与我国不断上升的国际地位和丰富的文化资源现状不相适应,同时也与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得经济实力极不相称。再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如何进一步提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意义和基本路径

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意义和基本路径 李亮 (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重庆北碚400715) 摘要:文化是软实力的重要表现形式,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对于增强我国文化的凝聚力、竞争力、创造力、影响力、持续力,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改变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滞后、“疲软”状况,推动我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要切实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就必须探索适合我国实际的现实路径。 关键词:增强;文化软实力;战略意义;基本路径 Abstract: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expressive form of the soft power, with cultural soft power being the core of a country.Enhancing China's cultural soft power is of strategic significance to strengthen the cohesion, competitiveness, creativity, influence, sustainability of our culture and promote the great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of our culture.To effectively enhance China's cultural soft power, it is necessary to explore an actual path which is suitable to our realistic condition.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经济实力不断提升,但与经济这种硬实力的“强劲”相比,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却呈现出相对“疲软”的发展态势。为了改变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滞后、“疲软”状况,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必须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当前,要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必须使广大人民特别是广大文化教育工作者明确: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战略意义和基本路径。 一、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意义

最新文化软实力现状

三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现状 就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不少学者都结合国内外的环境来研究,表示了相当的担忧,认为存在着许多问题。刘洪顺《关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几点思考》一文认为,国家文化软实力就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的生产基础上形成的,通过文化的形式在较长时期内对本国家公民以及其他国家产生的综合力量。纵观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他认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受到西方国家的某种钳制;我国文化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发展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存在较大的文化逆差;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仍然存在较大的文化“误读”;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的冲撞也对我国文化软实力产生了冲击。武铁传《我国文化“软实力”存在问题及提升路径探析》一文也指出了文化“软实力”存在的诸多问题,如文化发展不平衡与政府定位不明确,文化管理体制与机制制约文化发展,文化市场发育不成熟,文化产业集约化程度低,文化出口能力弱,文化贸易逆差严重等。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借鉴经济发达国家重视发展文化产业,增强文化“软实力”的国际经验,加快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步伐,以文化产业集群化带动文化“软实力”提升,以人才培养夯实文化产业繁荣之本。孟淑媛《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之管见》一文则重点讨论了我国文化软实力所存在的几个问题,如民族文化流失严重,文化发展不平衡,文化产业落后,文化建设工作起步晚水平低等,认为这些问题导致了诸多不和谐的文化现象,再加上强权国家不断推行“文化殖民”战略,向发展中国家传播西方文明的价值观,我国文化事业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和侵略。我国文化的现状和时代要求之间的差距还很大,所以要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切实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 还有许多学者则认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虽然也有着一定的不足,但优势相当明显。孙西辉《论加快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大意义》一文对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有较全面的论述。该论文指出,一方面,中国拥有丰富的文化软实力资源,如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风靡全球的中国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独特的中国发展模式、中国外交理念与政策、海外华人圈等;另一方面,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还存在 一些问题,如传统文化中有一些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东西,国家认同和国民凝聚力的下降,国民素质的缺憾和人才的流失,国际机制建设与安排中的身份不相称。邓显超《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机遇与挑战》一文认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正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起点,既面临有利条件和大好机遇,也面临一些制约因素和严峻的挑战。机遇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提供了相对雄厚的物质基础和日益广阔的市场空间;文化发展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是文化软实力进一步提高的新起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是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直接源泉;现代科技进步与创新为文化软实力的提高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为我国提高文化软实力提供了难得的世界市场和国际环境;’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文化建设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提供了战略支持和政策保障。挑战则有:文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尚有差距;文化建设与政治、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还不完全适应;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文化软实力建设与高科技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不相适应;文化建设与对外开放和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新形势不相适应;文化建设与我国灿烂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资源大国的地位不相适应;文化软实力建设面临着文化人才缺乏和文化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挑战。

充分认识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大意义

充分认识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大意义 孙桂华 (中共青岛市黄岛区委党校山东青岛266404) 一个国家的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等实力所体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由文化、意识形态等吸引力所体现出来的“软实力”。所谓“软实力”主要是指理想凝聚力、道德教化力、舆论导向力、科技创造力等,它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通过自身吸引力而不需要诉诸经济制裁或军事手段就能实现自身发展的非物质力量。软实力通过一国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其核心部分主要是文化价值观及其政治价值观念的认同及影响力,因此,软实力集中体现为文化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的文化、价值观以及政策对他国、他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文化软实力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有助于通过文化或是制度上的吸引力增强一个国家的有形的硬实力。文化软实力渗透于国家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 文化软实力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一个民族的复兴,必须有文化的复兴作支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然伴随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这就必然要求以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为根本途径。 一、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之义 我们现在正阔步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走好这条道路,要求我们在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能够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可现在的实际情况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的文化发展成效显著,但是文化发展与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却不太协调、不很匹配,文化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显现出的发展不均衡、不协调问题仍然存在,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有机联系尚待加强。 现在,我们的城乡文化发展状况很不平衡。城里人平时可以上图书馆、文化馆,孩子很小就学画画、弹钢琴;大城市里的人周末可以看芭蕾舞、歌剧,听交响乐。可是,广大农村虽然说有文化站这个阵地,但投入相对较少,导致相当部分的文化站常年没有或很少有活动经费,设备简陋,很多文化站名存实亡。农村基层文化生活单调,多数农户几乎没有文化消费概念,有些家庭文化生活年支出几乎为零。农民文化生活方式单一,多数乡村的文化生活仍是比较贫乏。偶尔看场电影,听场戏等等,而这些活动大多逢年过节才有。文化生活品味不高,劳作之余,农民的消遣活动大多集中在走亲访友、串门、闲聊、看电视、聚众喝酒,甚至赌博打牌和从事封建迷信活动之中。在农村,不健康文化活动在农村依然大有市场,一些乡村神汉、巫婆、看相、算命、看风水等封建迷信活动还时有出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是城市与农村文化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要改变当前城乡文化发展的这种不均衡、不协调局面,靠的就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文化软实力。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了什么?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通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和桥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好了,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经说:“一个只能出口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的国家,成不了世界大国。”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的断言,虽然听起来刺耳,但却发人深省,我们一定要正确理解。

中国文化软实力及其重要性

中国文化软实力及其重要性 10物本李宏100800029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自然拥有很深的文化底蕴。有很多值得继承和发扬的文化品质和道德情操。从万里长城到北京奥运,从儒家思想到如今孔子学院的国际化,从封建主义到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经历了荣辱与兴衰,我们走过了太过漫长的路了,我们很少回头,所以我们忘记很多。 时至今日,我国的综合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年产GDP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实力的到飞速发展,但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特别是近年来,我们愈发感觉到我国软实力的短板,文化的发展已经跟不上经济的发展,这样便使我们对未来社会的发展的宏观调控感到力不从心了。一个国家真正的强盛仅仅依靠经济和军事的强大是不够的,外在的强悍只能够起到威慑作用,那是不长久的。只有正真宝贵和深刻的文化软实力才能深入人心,才能赢得世界的尊重和敬畏。可见,一个国家软实力的发展是多么重要啊。 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如何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要加强我国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提高“硬实力”,为增强文化“软实力”夯实基础; ②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③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进行文化创新; ④吸收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在文化交流、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会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 ⑤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与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硬实力相互影响、相辅相成,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进入新世纪,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提高文化软实力有着迫切而深远的重大意义。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了全面阐述和部署,充分阐明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极端重要性。 完成十七大提出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奋斗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全社会以及宣传文化战线长期的不懈努力和艰辛劳动。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首要任务。文化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国民的精神状态、意志品格和内在凝聚力。历史经验表明,任何一个国家要把全社会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都必须有一套与经济基础、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核心价值体系。我们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首要任务,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不断增强人们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信心。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使之成为全体社会成员普遍理解接受、自觉遵守奉行的价值理念,成为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壮大文化产业,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要通过文化产品这种载体来体现,文化事业的繁荣程度、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文化软实力的强弱。因此要抓住我国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努力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中,一个国家文化的影响力,不仅取决于其内容是否具有独特魅力,而且取决于是否具有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能力。特别是在当今网络媒体高度发达的背景下。化的传播能力已经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决定性因素。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一方面要不断丰富和创

中国文化软实力作用

中国文化软实力作用 篇一:中国文化软实力及其作用分析 中国文化软实力及其作用分析 软实力是近年来风靡国际关系领域的最流行关键词, 它 深刻地影响了人们对国际关系的 看法,使人们从关心领土、军备、武力、科技进步、经济发 展、地域扩张、军事打击等有形 的“硬实力”,转向关注文化、价值观、影响力、道德准则、 文化感召力等无形的“软实力”。 “软实力” 是美国著名政治学家约瑟夫· 奈于上世纪 90 年代首先提出来的。 其意为: 一 个 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 ,也包括文化、教育、 意 识形态、政治价值观、国民素养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所体现出来的 “软实力” 中 。 国 的“软实力”一说, 则源于一位美国记者的报道, 意思是说“对中国最近取得的成功的一种尊 重或者着迷, 以及它的影响力的自然增强”。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喻国明指出: “一个 国 家是存在两种实力的,一种是硬实力,一种是软实力。硬实力通常是指国家的 GDP、硬 件设 施等,而文化、制度、传媒等被称为软实力。” “软实力”的思想在人类思想史上由来已久。道家思想的创始人老子就提出“天下之至 柔, 驰骋天下之至坚”,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提出了 “以德服人”,兵家的代表人物孙子提 出了“上 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些思想都蕴含了丰富的“软实力”的思想。软实 、 力是通过一个 国家公民的有意的和无意的、感性的和理性的、强制的和习惯的、宗教的和世 俗的思想和行 为发生作用的,以此展现这个国家或民族的整体形象、族群特征和精神面貌。 中华民族有雄厚的文化资源和文化潜力, 但它并不一定必然会转化为当代中国文化软 实 力。这就需要有一种文化自觉,有一种文化新思维,有一种国家、社会、人民大众的共同 创 业之举。 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构建 2010 年的上海世博会是继北京奥运会后我国举办的又一个世界盛会。举办世博会是上 海在建设国际经济、 金融、 贸易和航运中心进程中的一件大事, 将大大推进上海的现代化和 国 际化。世博会已经经历了 150 多年,而上海世博会将成为在我国、也是在发展中国家第 一次 举办的综合性世界博览会。 上海世博会将为全面推进中华文化的复兴、 展示和提升中国 的 软实力,提供一个很好的契机。 一 在 21 世纪,综合国力的博弈对一个国家在未来世界秩序中的排序起着关键性作用。文 化软实力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吸引力、 凝聚力和影响力, 在国与国之间的影响也在不 断地扩大, 世界大国纷纷重视软实力的建设, 这是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相伴随的, 也 是与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强盛和自信相统一的。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提高国家文化 软实 力”,把它作为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标志着我们党对文化建设 的认识 达到了一个新境界。 1 / 11

怎么认识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doc

怎么认识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 文化软实力“指的是区别与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硬实力”的以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來的实力。 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提升软实力对于国际竞争的重要意义,并试图从软实力的角度思考国家战略。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国学者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在软实力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文化软实力的概念。认为文化是贯穿软实力的经纬,是维系软实力的灵魂。软实力之所以关乎民族兴衰、国家强弱、人民贫富,主要取决于其中的文化因素。对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进行冷静分析,发掘其优势,认识其问题与不足,是进一步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理论前提。综合研究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取得的成绩与面临的挑战,可以引发一些对策性思考。 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所取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 1宣传思想文化教育不断加强改进,强化了文化软实力的核心与灵魂。自1992年党的十四大以来,宣传思想文化教育坚持“高举旗帜、围绕中心、服从大局、服务人民”的总体纲领,以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思路不断拓宽,方法不断改进,目标日益明确具体,效果日益显现。 2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不断深化拓展,创新和加固了文化软实力的经纬。自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指出“社会科学也是科学”以来,学界、政界、商界,乃至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们日益认同哲学社会科学的功能: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人们日益认清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意义: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培养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家与培养高水平的自然科学家同样重要,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与提高自然科学素质同样重要,任用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与任用好自然科学人才同样重要。各类社科基金推出了一系列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对策研究项目,取得了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高质量研究成果。 3文化体制改革思路越来越清晰,为文化软实力增强自身造血功能提供了政策保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等政策的出台,充分体现了由外层制度改革进入到核心制度改革这一演进改革路径的特点。 、4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拓展了文化软实力发展的平台和载体、。中国的文化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统计数据表明,2008年全国文化事业费达248.04亿元,比2007年增加49.08亿元,同比增长24.67%。2008年,中国电影票房连续2年保持26%以上增速,增幅居全球之首。国内电影票房总收入(不含农村市场)预计42.15亿元,首次进入了全球市场前十。2009年堪称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转型之年”。在宏观经济复苏的大背景下,文化产业在多数领域实现了超常增长,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最为亮眼的领域,文化产业已经登上了国家战略性产业的位置。 5区域文化软实力发展不断出现新亮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