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自体血清皮肤试验与自体血浆皮肤试验的比较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自体血清皮肤试验与自体血浆皮肤试验的比较

目录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III 目录.............................................................................................................................IV 第一章前言.. (1)

第二章资料和方法 (3)

2.1研究对象 (3)

2.2实验 (3)

2.3统计学方法 (5)

第三章结果 (6)

3.1基本资料 (6)

3.2 ASST和APST (8)

3.3 D-二聚体 (15)

第四章讨论 (16)

4.1基本资料 (16)

4.2 ASST和APST (16)

4.3 D-二聚体 (17)

第五章结论 (19)

第六章展望 (20)

参考文献 (21)

附录1文献综述 (24)

附录2附表 (34)

论文发表情况 (36)

致谢 (37)

个人简历 (38)

IV

第一章前言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hronic spontaneous urticaria,CSU)是指皮肤粘膜反复出现风团伴瘙痒,每天或几乎每天发生,持续6周以上,伴或不伴血管性水肿,排除慢性可诱导性荨麻疹(chronic inducible urticaria)与荨麻疹性血管炎[1]。本病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至今尚不完全清楚,其中心环节是肥大细胞活化脱颗粒释放递质从而引起平滑肌收缩、黏液分泌增加和血管通透性增加,涉及到免疫和非免疫介导的两种方式,免疫性包括IgE介导和补体介导,非免疫性可直接由肥大细胞释放递质或由花生四烯酸代谢障碍所致。因大多数患者找不到明确原因而其发病机制又不清,病情迁延,临床治疗以对症为主,病情容易反复而较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1986年,有学者发现12 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中的7例真皮下注射自体血清时,立即发生风团与红晕样反应,此反应在外观、组织学特征及反应时间上均类似于自然发生的荨麻疹,提示血清中存在某种能使肥大细胞活化的介质;陆续有研究证实这种介质为相对分子量>100000的IgG型免疫球蛋白,其中主要是抗FcεRIα自身抗体和(或)抗IgE自身抗体,从而揭示了部分慢性荨麻疹的自身免疫机制,也提出了临床可行的判别免疫相关慢性荨麻疹的检测方法-自体血清皮肤试验(autologous serum skin test, ASST)[2,3]。ASST是一种通过皮内注射自体血清,观察皮肤对自体血清反应的人体内试验,在慢性荨麻疹患者中的阳性率为30-67%[3,4,5]。

研究证实约30%的CSU以自身免疫机制异常为发病基础,ASST作为检测CSU患者是否存在自身反应或自身免疫异常的临床方法自提出以来被受肯定和广泛应用[4,5]。但近年来有学者开始质疑ASST的临床特异性,因为在ASST操作时,凝血过程中产生的缓激肽和C5a可能导致ASST假阳性[6,7]。Asero等首先提出将CSU患者自体血浆(autologous plasma skin test,APST)替代血清做皮内实验,结果发现用柠檬酸钠抗凝血的APST(86%)阳性率高于ASST(53%),认为APST优于ASST[8]。陆续有学者对ASST、APST的临床诊断价值进行研究,但评价不一。APST与ASST 的主要区别在于血浆中含有纤维蛋白原和凝血因子,两种检测方法结果的差异提示部分患者可能有凝血过程中的某些因子不同程度地参与了自身反应过程,已有研究提示凝血酶途径可能参与参与慢性荨麻疹的发病:Sheldon PJ等对股动脉瘤患者进行经皮注射凝血酶治疗,可诱发荨麻疹样反应;Parslew R

1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