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最新影像学各种“征象”综合

最新影像学各种“征象”综合

最新影像学各种“征象”综合
最新影像学各种“征象”综合

影像学各种“征象”

综合

影像学各种“征象”综合

01、视神经轨道征:

表现:在增强的横断面视神经CT或脂肪抑制的T1加权磁共振图像上最明显.

在这些图像上,视神经表现为相对于其两侧强化的视神经鞘的条状低密度(信号)带.

解释:

视神经轨道征最常用于描述视神经鞘脑膜瘤.视神经鞘脑膜瘤常表现为节段性或弥漫性视神经鞘增厚.当注入增强剂后,视神经在CT或MR图像上表现为非强化的低密度(信号)线样结构,被周围强化的脑膜瘤包绕.在横断面或矢状面上产生类似轨道的征像,其两条轨道即被低信号的视神经分隔开的肿瘤的两部分.在冠状面上表现为炸面包圈样结构.当肿瘤发生线样钙化时,该征像在非增强CT上也可看到,但不如增强CT者常见.

讨论:

轨道征用于鉴别视神经胶质瘤与视神经鞘脑膜瘤.视神经胶质瘤无论何种生长类型,都与视神经紧密相连,因而肿瘤与视神经之间没有明确界限,表现为视神经-鞘结构均质性增大,没有可分辨的低密度视神经结构.

视神经鞘脑膜瘤起源于沿视神经鞘的蛛网膜上皮细胞,早期于硬膜下生长,包绕视神经,而不侵犯视神经,沿视神经生长,位于眶内、视神经管内、颅内视神经管开口者都可具轨道征表现。于增强CT表现为a)视神经低密度,b)脑膜瘤组织肿块样高密度,c)与视神经邻近的平行线样高密度增强区。

轨道征并非特异性征像,也可见于其他眶内疾病,如眶内炎性假瘤,视周神经炎,结节病,白血病,淋巴瘤,转移瘤,视周出血等,均需注意鉴别.

02脑膜尾征,白质塌陷征

这是脑外肿瘤,特别是脑膜瘤与脑内肿瘤相鉴别非常重要的两个征象

增强冠状面示白质坍陷征(箭头)及脑膜尾征(三角)。

Gd-DTPA时,脑膜瘤可显示肿瘤相邻脑膜强化,多呈短、细规则的条状高信号的强化影,此即脑膜尾征。其形成原因可能与脑膜瘤长期刺激压迫邻近的脑膜,造成脑膜充血有关;也可能为脑膜瘤直接侵犯脑膜所致。脑膜尾征并不是脑膜瘤所独有的征象,只要病变侵犯或长期刺激脑膜均可形成脑膜尾征,如脑膜转移瘤、神经瘤等。白质塌陷征可理解为脑外肿瘤对脑实质的推移压迫。另外其它一些脑外肿瘤的特点还有邻近肿瘤的蛛网膜下腔增宽或脑沟、池内异常占位

影等。

03剪影征

边缘轮廓征(silhouette sign 剪影征,边缘掩盖征):叫法很多,用法也不少,但是实际应用

得比较多的是右中叶和左舌叶病灶的判定。

1、右中叶、左舌叶炎症的时候,常规后前位胸片上可使心缘模糊。如果心缘清楚的话说明病

灶在心后下叶肺组织。

2、病灶如果位于上叶前段,可使升主动脉、左肺门模糊,若在后段则清楚。

3、主动脉结部边缘模糊为左上叶尖后段病变或临近淋巴结改变所致,若清晰则病灶位于较远

隔的部位如上叶前段或下叶背段。

4、降主动脉边缘不清,提示病灶为左下叶后基底段。

5、后纵隔肿瘤与心脏和升主动脉距离较远,心影和升主动脉边缘清晰,若模糊,提示病灶位

于前纵隔。

6、引起横膈模糊的为前肋膈角区的炎症,反之为后肋膈角炎症。

04含气支气管征

支气管气象(含气支气管征):经典征象,实变区内可见含气的支气管影,双上叶和右中叶较常见,一般作为良性病变的诊断依据,但不是金标准,如肺泡癌也可以出现类似的征象。

05剑鞘样气管

剑鞘样气管:常见于慢阻肺,测量点取主动脉弓上方1cm,气管指数<2/3。诊断必须除外纵隔外压性改变及气管肿瘤本身造成的狭窄。

06印戒征

印戒征

表现:

印戒征见于胸部CT扫描。它是由一小圆形软组织密度影邻接一围绕大圆形低密度空气影的环状软组织密度影构成。

说明:

在横断面CT扫描上,环状软组织密度影代表扩张的支气管壁,圆形低密度空气影代表扩张的支气管内气体。与环邻接的圆形软组织密度影代表与扩张支气管伴行的肺动脉的横断面影像。讨论:

印戒征是支气管扩张患者的CT表现。支气管扩张定义为不可逆性支气管异常扩张。扩张的支气管一般在中等大小的支气管最广泛。同时,可以发生支气管肌肉萎缩,支气管壁破坏,支气管周围炎症和纤维化。由于纤毛活动减弱和支气管动力学异常,大量粘液聚集在这些扩张的支气管内。

支气管扩张常由于坏死性病毒性或细菌性支气管炎后支气管壁损伤引起,常发生在婴幼儿期。支气管扩张也可发生在阻塞的支气管远端,当分泌物聚集在阻塞支气管的远端导致它们扩张。进展期肺纤维化或放射性肺损伤也能引起支气管扩张。囊性纤维化;通气压增高,例如正压通气;纤毛功能紊乱,如Kartagener综合症以及各种免疫缺陷都同样与支气管扩张有关。

支气管扩张一般分为三种形态学类型。柱状支气管扩张,最轻的形式,特征是支气管轻度均匀扩张。静脉曲张样支气管扩张是指支气管中度扩张,呈不规则串珠样。囊状扩张是最严重的,支气管显著囊样扩张,伴有数量不等的分泌物池。

支气管扩张的临床表现常为非特异性的。慢性咳嗽,过量痰,反复肺部感染,咯血都可以出现。尽管胸部平片可以显示扩张的支气管,CT可以提高我们发现支气管扩张的能力。事实上,CT已经取代支气管造影,成为评估支气管扩张可能的研究选择。薄层CT对发现支气管扩张的敏感性为87%-97%,特异性为93%-100%。

支气管扩张的胸部平片表现包括扩张的充气支气管,支气管壁增厚,肺实质体积减小,支气管聚集。也能见到由于肺炎或纤维化所致的肺透亮度异常。在薄层CT可见到支气管扩张,缺乏支气管尖端变细,在胸膜1cm内见到支气管,支气管壁增厚和印戒征等。支气管与动脉比率随不同参数而变化,例如CT扫描的海拔高度,因此,仅发现支气管直径大于相邻动脉不足以诊断支气管扩张。

以CT为基础诊断支气管扩张有几个缺陷,包括呼吸运动或心脏搏动所致的运动伪影,与层厚和窗相关的技术因素。因此常需要用薄层CT来诊断支气管扩张。

再发一个“印戒征”

图1:支气管扩张患者,右肺横断面CT扫描。一小圆形软组织密度影邻接一围绕大圆形低密度空气影的环状软组织密度影构成印戒征(箭号)。

图2:支气管扩张患者肺大体标本。注意到小的肺动脉邻接巨大扩张支气管,两者在横断面上都可以见到。

图3:珍珠戒指照片。是否珍珠比印章更像在图1中见到的肺动脉?

07胸膜凹陷征

胸膜凹陷征(pleural indenlation sign 兔耳征、胸膜尾征):为肿瘤内成纤维反应收缩牵引胸膜所致帐幕状改变,以和X线方向不同而呈线形、V形或Y形,完全横断时可呈星形。出现

率:肺泡癌>腺癌>鳞癌>未分化癌。早年曾将此作为肺癌的金标准,如今CT普遍应用以后已基本改观。慢性炎症、结核瘤也可以有此表现。炎症时线样纤维的表现有时可误为此征。

08空泡征

空泡征(bronchus encapsulated air sign ):指肿块内1~3mm(或说1~2mm)的低密度区,多见于直径1~3(一说1~2mm,总之不会很大),是早期周围型肺癌的重要征象。发生率肺泡癌>腺癌>鳞癌。与支气管气象的区别在于支气管扭曲变形甚至闭塞。

胸部影像征象集锦 1、串珠样间隔征 胸部高分辨扫描图像上,在肺野周边部或外1/3的肺内小叶间隔表现为不规则、结节状增厚。这是肿瘤细胞在毛细血管或淋巴管内不规则膨胀性生长以及继发的血管周围和间质水肿及纤维化。串珠样间隔征的形成,主要是转移瘤细胞或瘤栓经血型或淋巴播散以及逆行性淋巴管转移在肺周边部的毛细血管或淋巴管内,致使转移灶远测血管或淋巴管扩张;转移灶阻塞引起肺间质水肿;病灶在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周围不规则生长;长期间质水肿继发纤维增生;周边部毛细血管或淋巴管内肿瘤生长并填充其间。该征主要见于肺转移瘤,其次也见于肺结节病和先天性肺小叶周围纤维化。 2、多结节聚合征 胸部高分辨CT扫描时,这种表现有三种表现:花瓣状、桑椹样和葫芦状。花瓣状病灶一般直径在2公分以内,纵隔窗下可见由3~5个1~5mm的小结节聚合而成,每个小结节之间有低密度分隔,形如花瓣;桑葚样病灶大于2公分,由10个左右的小结节聚合而成;葫芦状结构呈多个椭圆形堆彻排列,胸膜侧的结节最大,直径可达3~5公分,其内密度较低,近肺门侧直径较小,直径约1.5公分,形如葫芦状。花瓣状聚合被认为是周围性肺癌的早期表现;桑葚样多结节聚合征可能是小叶间隔纤维增生,肺癌各部生长不一,肿瘤生长遇到阻力;葫芦样结节被认为是肿瘤组织以连续浸润方式进行扩散,由于肿瘤不断增大,从原发肿瘤脱落下来的流组织经组织间隙、淋巴管、血管等侵入并破坏周围正常组织且继续生长(肿瘤成团的充满肺泡腔,并沿肺泡空向周围继续生长,膨胀性扩大)或肿瘤沿肺泡壁伏壁生长,都可以形成此征。 3、反晕征 和晕征的表现相反,在高分辨胸部CT肺窗上观察,病灶中心密度低呈磨玻璃状,周围是新月形或环形高密度,厚度至少2mm。这种表现是由于中心为低密度由肺泡间隔浸润和细胞碎片,周围环形或新月形高密度是肺泡管机化性肺炎或致密、均匀肺泡间细胞浸润所导致的致密气腔实变。起初认为对诊断隐原性肺泡炎

影像学各种“征象”综合 01、视神经轨道征: 表现:在增强的横断面视神经CT或脂肪抑制的T1加权磁共振图像上最明显. 在这些图像上,视神经表现为相对于其两侧强化的视神经鞘的条状低密度(信号)带. 解释: 视神经轨道征最常用于描述视神经鞘脑膜瘤.视神经鞘脑膜瘤常表现为节段性或弥漫性视神经鞘增厚.当注入增强剂后,视神经在CT或MR图像上表现为非强化的低密度(信号)线样结构,被周围强化的脑膜瘤包绕.在横断面或矢状面上产生类似轨道的征像,其两条轨道即被低信号的视神经分隔开的肿瘤的两部分.在冠状面上表现为炸面包圈样结构.当肿瘤发生线样钙化时,该征像在非增强CT 上也可看到,但不如增强CT者常见. 讨论: 轨道征用于鉴别视神经胶质瘤与视神经鞘脑膜瘤.视神经胶质瘤无论何种生长 类型,都与视神经紧密相连,因而肿瘤与视神经之间没有明确界限,表现为视神经-鞘结构均质性增大,没有可分辨的低密度视神经结构. 视神经鞘脑膜瘤起源于沿视神经鞘的蛛网膜上皮细胞,早期于硬膜下生长,包绕视神经,而不侵犯视神经,沿视神经生长,位于眶内、视神经管内、颅内视神经管开口者都可具轨道征表现。于增强CT表现为a)视神经低密度,b)脑膜瘤组织肿块样高密度,c)与视神经邻近的平行线样高密度增强区。 轨道征并非特异性征像,也可见于其他眶内疾病,如眶内炎性假瘤,视周神经炎,结节病,白血病,淋巴瘤,转移瘤,视周出血等,均需注意鉴别. 02脑膜尾征,白质塌陷征 这是脑外肿瘤,特别是脑膜瘤与脑内肿瘤相鉴别非常重要的两个征象增强冠状面示白质坍陷征(箭头)及脑膜尾征(三角)。 Gd-DTPA时,脑膜瘤可显示肿瘤相邻脑膜强化,多呈短、细规则的条状高信号的强化影,此即脑膜尾征。其形成原因可能与脑膜瘤长期刺激压迫邻近的脑膜,造成脑膜充血有关;也可能为脑膜瘤直接侵犯脑膜所致。脑膜尾征并不是脑膜瘤所独有的征象,只要病变侵犯或长期刺激脑膜均可形成脑膜尾征,如脑膜转移瘤、神经瘤等。白质塌陷征可理解为脑外肿瘤对脑实质的推移压迫。另外其它一些脑外肿瘤的特点还有邻近肿瘤的蛛网膜下腔增宽或脑沟、池内异常占位

现代影像学:运用现代化的影像仪器、器材和技术进行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的一门科学。 DR:数字X线成像是将普通X线摄影装置或透视装置同电子计算机相结合,使X线信息由模拟信息转换为数字信息,而得到数字图像的成像技术。 CR:是以影像板(IP)代替X线胶片作为介质,IP上的影像信息需要经过读取、图像处理和显示等步骤才能显示出数字图像的成像技术。 CT值:为了反映组织的密度而以水为参照,即设水的CT值为0,以骨皮质和空气为上下限,定为±1000,来显示组织相对水的衰减系数,单位为HU。 窗宽:至于观察的组织图像中上下限CT值之差,越宽所观察图像的组织内容越多,分辨率越差。 窗位:指所观察的图像窗宽范围的中心值。 界面:两种不同声阻抗物体的接触面。 多普勒效应:超声束遇到运动的反射界面时,其反射波的频率将发生变化的现象。 #Acoustic shadow:在超声检查中骨质、结石、钙化可出现带状或块状强回声区,由于透声差,下方声能衰减,而出现无回声暗区,即声影。 #流空效应:由于采集信号需要一定的时间,快速流动的血液在MRI上不产生信号或只产生极低信号,而与周围组织结构产生良好对比。 驰豫:为磁化矢量恢复到平衡态的过程,磁化矢量越大,MRI探测到的信号就越强。 #Codman三角:引起骨膜反应的病变进展可将骨膜新生骨再破坏,破坏区两侧的残留骨膜新生骨呈三角形称之。 骺离骨折:骨折发生在儿童长骨,由于骨骺尚未与干骺端结合,外力可经过骺板达干骺端而引起骨骺分离,骨折线不能显示,只见骺线增宽、干骺端对位异常或后与部分干骺端一并撕脱。 Green stick fracture青枝骨折:在儿童由于骨骼柔韧性较大,外力不易使骨质完全断裂,仅表现为局部骨皮质和骨小梁的扭曲,不见骨折线或只引起骨皮质发生皱褶、凹陷或隆突。 Colles骨折:又称伸展性桡骨远端骨折,为桡骨远端2-3cm以内的横行或粉碎性骨折,骨折远段向背侧移位,断端向掌侧成角畸形,可伴尺骨茎突骨折。 肺纹理:在充满气体的肺野,可见自肺门向外呈发射分布的树枝状影,称肺纹理。主要由肺动静脉组成。#air bronchogram支气管充气征:肺实变扩展到肺门附近时,较大的含气支气管与实变肺组织常形成对比,在实变区中可见含气的支气管分支影。 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介入放射学 MRI:磁共振成像 PACS:图像存档与传输系统 Contrast medium:对比剂 Ultrasound:超声 Spin echo:自旋回波 Ossification center:骨化中心 Protrusion of intervertebral disc:椎间盘突出 ASD:房间隔缺损 Intravenous pyelography:静脉性肾盂造影 Epidural hematoma:硬膜外血肿 1. 根据组织密度的高低,人体组织可概括分为高密度组织如骨中等密度组织如肌肉和低密度组织如呼吸道。 2.在X线胸片上,中央型肺癌最常见的支气管阻塞性改变为炎性实变和肺不张。 3.后纵隔最常见的肿瘤是神经源性肿瘤 4.连续致密的骨膜反应提示骨的病变是良性或慢性。 5.在胸片上确定心脏增大最简单的方法为心胸比率法。

胸部影像学征象丨肺部'驼峰征' 概述 驼峰征(Hampton hump sign)为肺栓塞患者中,胸部CT显示胸膜下楔形实变影,其底部宽基于胸膜面,尖部指向肺门,常提示肺栓塞患者。 “驼峰征”影像表现 胸部CT肺窗提示右下肺胸膜下楔形实变影(白箭)、宽基于 胸膜面。 纵隔窗显示右下肺动脉充盈缺损(白箭) 影像学表现驼峰征(Hampton hump sign)为肺栓塞患者中, 胸部CT显示胸膜下楔形实变影,其底部宽基于胸膜面,尖部指向肺门。临床意义驼峰征提示肺栓塞患者,其栓塞动脉供血远端的肺实质出现肺梗死,约可见于30%的肺栓塞患者。在吸收期,肺梗死灶可出现另一个征象,即冰山融解征(melting iceberg sign),表现为实变影周缘模糊,自外周起体积缩小,类似冰块融解。 相关疾病:肺栓塞 概述肺栓塞(PE)是指肺的部分血供,因供应血管为来自栓塞的凝块所阻塞而中断的情况。常见的栓子是深静脉脱落的血栓。广义的肺血栓病还包括由脓毒性、肿瘤、羊水、脂肪、空气等所致的栓塞。

肺栓塞后因血流阻断而引起肺组织坏死,称为肺梗死。 病因长期卧床不起或制动,妊娠或大手术后,心功能不全,风湿性心脏病,组织损伤,癌,播散性血管内凝血,存在狼疮抗凝因子等。临床表现突发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喀血、低血压、心动过速、发热和胸膜磨擦音、休克、死亡等。病理特征肺泡腔内充满嗜酸性、不可溶性、均匀一致、无结构富磷蛋白物质,同时见肺泡间质内有淋巴细胞浸润,小叶间隔因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而水肿、增厚;大体标本肺的体积多正常,但重量可增加3~4倍,切面见坚硬、灰白色的结节。有时肺切面有黄白色的渗出。影像学表现胸部X 线虽有异常表现,但缺乏特异性:区域性肺血管纹理稀疏、变细或消失,肺野透亮度增加,肺野的局部浸润影,尖端指向肺门的楔形影,膈上外周楔形密实影(驼峰征),右下肺动脉增宽或截断征,右下肺动脉呈香肠和威斯特麦克征;小量胸腔积液。无梗塞的急性肺栓塞1.局部肺血流减少,检出率2.主或下肺动脉增粗。 3.盘状肺不张。 4.有梗塞的急性肺栓塞 5.病后12-24小时出现病灶,多位于下肺,楔状,尖指向肺门,无空气支气管征。 6.早期边缘模糊,以后变得清楚;几周后才吸收,留有纤维。 7.大于4cm者可出现空洞。50%有胸水。 CT增强检查CTA是一种无创性、能为病人和医生都能接受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重点总结 第一章总论 1.X线的产生条件:电子源、两端有高电压、阳极靶面。 2.X线图像的特点:A.X线图像是由从黑到白不同灰度的影像所组成,图像清晰,空间分辨力高 B.X线检查的特点:操作简便、检查速度快、经济 3.X线的主要用途:○1骨关节疾病的诊断○2胸部疾病的诊断、心脏大血管疾病○3胃肠道疾病的诊断○4泌尿系统的疾病○5其他,子宫输卵管造影等 4.X线的特性:穿透作用、感光作用、荧光效应、电离作用。 5.软X线定义:管电压在40kV以下时所产生的X线能量低,穿透力较弱,故为~。 6.CR:(计算机X线摄影)是以X线成像板IP作为载体记录X线曝光后形成的信息,再由激光读出信息并经图像后处理形成数字影像的检查技术。 7.DR:(数字X线摄影)是将X线穿过人体后由平板探测器FPD探测的模拟信号直接数字化而形成数字影像的检查技术。 8.X线检查技术应用的限度:○1X线照片是2D影像,组织结构相互重叠。重叠的结构不容易辨别,易漏诊。○2X线的密度分辨力有限,密度差异较小的组织和器官、病变不容易分辨。○3造影检查时,少数患者对对比剂有不良反应,有绝对禁忌症。○4X线有辐射作用,对于剂量过大,或检查频率过多、检查时间长的项目受到严格的控制。 第二章X线检查技术 第一节X线成像质量影响因素 1.构成照片影像的五大要素:密度、对比度、锐利度、颗粒度、失真度 2.X线照片影像质量受X线管焦点、X线摄影条件、影像信息探测系统、被照体及图像处理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3.照片的密度:指透明性照片的暗度或不透明程度,也称黑化度。 4.X线照片的特性曲线的组成:足部、直线部、肩部、反转部。

胸部病变基本医学影像征象 1、串珠样间隔征 胸部高分辨扫描图像上,在肺野周边部或外1/3的肺内小叶间隔表现为不规则、结节状增厚。这是肿瘤细胞在毛细血管或淋巴管内不规则膨胀性生长以及继发的血管周围和间质水肿及纤维化。串珠样间隔征的形成,主要是转移瘤细胞或瘤栓经血型或淋巴播散以及逆行性淋巴管转移在肺周边部的毛细血管或淋巴管内,致使转移灶远测血管或淋巴管扩张;转移灶阻塞引起肺间质水肿;病灶在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周围不规则生长;长期间质水肿继发纤维增生;周边部毛细血管或淋巴管内肿瘤生长并填充其间。该征主要见于肺转移瘤,其次也见于肺结节病和先天性肺小叶周围纤维化。 2、多结节聚合征 胸部高分辨CT扫描时,这种表现有三种表现:花瓣状、桑椹样和葫芦状。花瓣状病灶一般直径在2公分以内,纵隔窗下可见由3~5个1~5mm的小结节聚合而成,每个小结节之间有低密度分隔,形如花瓣;桑葚样病灶大于2公分,由10个左右的小结节聚合而成;葫芦状结构呈多个椭圆形堆彻排列,胸膜侧的结节最大,直径可达3~5公分,其内密度较低,近肺门侧直径较小,直径约1.5公分,形如葫芦状。花瓣状聚合被认为是周围性肺癌的早期表现;桑葚样多结节聚合征可能是小叶间隔纤维增生,肺癌各部生长不一,肿瘤生长遇到阻力;葫芦样结节被认为是肿瘤组织以连续浸润方式进行扩散,由于肿瘤不断增大,从原发肿瘤脱落下来的流组织经组织间隙、淋巴管、血管等侵入并破坏周围正常组织且继续生长(肿瘤成团的充满肺泡腔,并沿肺泡空向周围继续生长,膨胀性扩大)或肿瘤沿肺泡壁伏壁生长,都可以形成此征。

3、反晕征 和晕征的表现相反,在高分辨胸部CT肺窗上观察,病灶中心密度低呈磨玻璃状,周围是新月形或环形高密度,厚度至少2mm。这种表现是由于中心为低密度由肺泡间隔浸润和细胞碎片,周围环形或新月形高密度是肺泡管机化性肺炎或致密、均匀肺泡间细胞浸润所导致的致密气腔实变。起初认为对诊断隐原性肺泡炎有特异性,但随后发现该征象也见于类球孢子菌病的描述中。和晕征相似,当该征象见于多种疾病后,可能失去其特异性。 4、方形征 病变临近胸膜或叶间胸膜时,两侧缘可垂直于胸膜,呈刀切样,致病变呈方形。肺部炎症时,炎性渗出物沿肺泡孔向上下、左右、前后均匀扩散,形成各经线均匀相近的炎性病灶,但是当炎性渗出物扩散受胸膜或小叶间隔阻挡时,病变扩散受阻。方形征是球形肺炎的特征性表现,其CT表现有: (1)病灶多位于肺野背侧,靠近胸膜; (2)病灶多呈方形、楔形、三角形、圆形等表现,病灶临近胸膜侧常表现为典型的方形;

医学影像学实习指导 第一篇各系统学习指导 第一章概论 根据医学影像学专业教学大纲要求,课堂讲课与课间实习之比为1:1。课间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加深理解,正确掌握诊断技术的过程,也是锻炼独立思考,培养综合分析能力的过程。同学们在学习课堂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必须通过课间实习深入理解各种影像学表现所代表的解剖结构和病理、生理基础,并切实掌握其诊断技术。因此,同学们应根据每次实习的目的和要求,实习内容及学习重点等循序渐进,并通过认真读片,达到深入理解和切实掌握的目的。本指导配合课堂教学,实习以读片为主,配合录像、多媒体、幻灯片、教学挂图、模型以及临床参观(见习)等多种形式。每次实习主要是研究和分析各种疾病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达到进一步巩固基础理论及正确使用影像诊断为临床医疗服务的目的,并正确掌握各系统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方法。 本《指导》是根据讲课的内容提出学习、实习应当达到的目的和要求,提示主要的实习内容,并指出学习重点、难点;对实习起到指导作用,以开阔学生的思路,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实习方法 (1)实习开始,先由带教老师说明本次实习目的和要求,讲解主要的实习内容和分析思考的方法;指出实习的重点和必须掌握的内容;并适当复习前一次课程的内容并加以提问,以了解学生学习效果。 (2)分组读片,实习用影像教学片由各小组按顺序集中阅读,逐一认识各片的主要影像表现,并相互讨论,深入理解,加深印象。 (3)通过共同读片,每位同学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再进行单独读片,以加深印象。 (4)学习必须循序渐进,从正常到异常,从影像学基本表现到各种疾病的典型表现。既要独立思考,又要相互讨论。 (5)辅导教师在巡回指导中,应采用启发式提问,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忌单纯灌输。 (6)实习课结束前,应由辅导教师予以总结并布置课后作业以提高学习效果。 第二章总论 一、目的和要求 (1)了解医学影像学设备的主要结构和基本成像原理。 (2)了解影像诊断的工作程序和对疾病诊断的作用。 (3)掌握影像图象得分析原则、方法及诊断方式 (4)了解当前医学影像学的进展。 二、内容 1、多媒体展示: (1)各种影像设备的主要结构和各种类型的x线机、CT机、MRI机等检查仪器。 (2)各种常用的影像检查方法。 (3)影像教学片的观察顺序和各种征象的综合分析方法。 (4)医学影像学的进展。 ①计算机X线成像(CR)和DR:a.CR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CR是将透过人体的X线影象信息记录于影像板(IP)上,经过读取,计算机影像处理,经由数字/模拟转换器转换,于荧屏上显示出人眼可见的灰阶图像。设备除X线机外,主要有IP、影像读取装置、影像处理装置、影像记录装置、影像存储和显示装置及计算机等。b.CR的临床应用:CR图像处

胸部医学影像征象集萃 [图片] 1、串珠样间隔征 胸部高分辨扫描图像上,在肺野周边部或外1/3的肺内小叶间隔表现为不规则、结节状增厚。这是肿瘤细胞在毛细血管或淋巴管内不规则膨胀性生长以及继发的血管周围和间质水肿及纤维化。串珠样间隔征的形成,主要是转移瘤细胞或瘤栓经血型或淋巴播散以及逆行性淋巴管转移在肺周边部的毛细血管或淋巴管内,致使转移灶远测血管或淋巴管扩张;转移灶阻塞引起肺间质水肿;病灶在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周围不规则生长;长期间质水肿继发纤维增生;周边部毛细血管或淋巴管内肿瘤生长并填充其间。该征主要见于肺转移瘤,其次也见于肺结节病和先天性肺小叶周围纤维化。 2、多结节聚合征 胸部高分辨CT扫描时,这种表现有三种表现:花瓣状、桑椹样和葫芦状。花瓣状病灶一般直径在2公分以内,纵隔窗下可见由3~5个1~5mm的小结节聚合而成,每个小结节之间有低密度分隔,形如花瓣;桑葚样病灶大于2公分,由10个左右的小结节聚合而成;葫芦状结构呈多个椭圆形堆彻排列,胸膜侧的结节最大,直径可达3~5公分,其内密度较低,近肺门侧直径较小,直径约1.5公分,形如葫芦状。花瓣状聚合被认为是周围性肺癌的早期表现;桑葚样多结节聚合征可能是小叶间隔纤维增生,肺癌各部生长不一,肿瘤生长遇到阻力;葫芦样结节被认为是肿瘤组织以连续浸润方式进行扩散,由于肿瘤不断增大,从原发肿瘤脱落下来的流组织经组织间隙、淋巴管、血管等侵入并破坏周围正常组织且继续生长(肿瘤成团的充满肺泡腔,并沿肺泡

空向周围继续生长,膨胀性扩大)或肿瘤沿肺泡壁伏壁生长,都可以形成此征。 3、反晕征 和晕征的表现相反,在高分辨胸部CT肺窗上观察,病灶中心密度低呈磨玻璃状,周围是新月形或环形高密度,厚度至少2mm。这种表现是由于中心为低密度由肺泡间隔浸润和细胞碎片,周围环形或新月形高密度是肺泡管机化性肺炎或致密、均匀肺泡间细胞浸润所导致的致密气腔实变。起初认为对诊断隐原性肺泡炎有特异性,但随后发现该征象也见于类球孢子菌病的描述中。和晕征相似,当该征象见于多种疾病后,可能失去其特异性。

医学影像征象 01、视神经轨道征: 表现:在增强的横断面视神经CT或脂肪抑制的T1加权磁共振图像上最明显. 在这些图像上,视神经表现为相对于其两侧强化的视神经鞘的条状低密度(信号)带. 解释:视神经轨道征最常用于描述视神经鞘脑膜瘤.视神经鞘脑膜瘤常表现为节段性或弥漫性视神经鞘增厚.当注入增强剂后,视神经在CT或MR图像上表现为非强化的低密度(信号)线样结构,被周围强化的脑膜瘤包绕.在横断面或矢状面上产生类似轨道的征像,其两条轨道即被低信号的视神经分隔开的肿瘤的两部分.在冠状面上表现为炸面包圈样结构.当肿瘤发生线样钙化时,该征像在非增强CT上也可看到,但不如增强CT者常见. 讨论: 轨道征用于鉴别视神经胶质瘤与视神经鞘脑膜瘤.视神经胶质瘤无论何种生长类型,都与视神经紧密相连,因而肿瘤与视神经之间没有明确界限,表现为视神经-鞘结构均质性增大,没有可分辨的低密度视神经结构. 视神经鞘脑膜瘤起源于沿视神经鞘的蛛网膜上皮细胞,早期于硬膜下生长,包绕视神经,而不侵犯视神经,沿视神经生长,位于眶内、视神经管内、颅内视神经管开口者都可具轨道征表现。于增强CT表现为a)视神经低密度,b)脑膜瘤组织肿块样高密度,c)与视神经邻近的平行线样高密度增强区。 轨道征并非特异性征像,也可见于其他眶内疾病,如眶内炎性假瘤,视周神经炎,结节病,白血病,淋巴瘤,转移瘤,视周出血等,均需注意鉴别. 02脑膜尾征,白质塌陷征 这是脑外肿瘤,特别是脑膜瘤与脑内肿瘤相鉴别非常重要的两个征象 增强冠状面示白质坍陷征(箭头)及脑膜尾征(三角)。 Gd-DTPA时,脑膜瘤可显示肿瘤相邻脑膜强化,多呈短、细规则的条状高信号的强化影,此即脑膜尾征。其形成原因可能与脑膜瘤长期刺激压迫邻近的脑膜,造成脑膜充血有关;也可能为脑膜瘤直接侵犯脑膜所致。脑膜尾征并不是脑膜瘤所独有的征象,只要病变侵犯或长期刺激脑膜均可形成脑膜尾征,如脑膜转移瘤、神经瘤等。白质塌陷征可理解为脑外肿瘤对脑实质的推移压迫。另外其它一些脑外肿瘤的特点还有邻近肿瘤的蛛网膜下腔增宽或脑沟、池内异常占位影等。 03剪影征 边缘轮廓征(silhouette sign 剪影征,边缘掩盖征):叫法很多,用法也不少,但是实际应用得比较多的是右中叶和左舌叶病灶的判定。 1、右中叶、左舌叶炎症的时候,常规后前位胸片上可使心缘模糊。如果心缘清楚的话说明病灶在心后下叶肺组织。 2、病灶如果位于上叶前段,可使升主动脉、左肺门模糊,若在后段则清楚。 3、主动脉结部边缘模糊为左上叶尖后段病变或临近淋巴结改变所致,若清晰则病灶位于较远隔的部位如上叶前段或下叶背段。 4、降主动脉边缘不清,提示病灶为左下叶后基底段。 5、后纵隔肿瘤与心脏和升主动脉距离较远,心影和升主动脉边缘清晰,若模糊,提示病灶位于前纵隔。 6、引起横膈模糊的为前肋膈角区的炎症,反之为后肋膈角炎症。 04含气支气管征 支气管气象(含气支气管征):经典征象,实变区内可见含气的支气管影,双上叶和右中叶较常见,一般作为良性病变的诊断依据,但不是金标准,如肺泡癌也可以出现类似的征象。 05剑鞘样气管 剑鞘样气管:常见于慢阻肺,测量点取主动脉弓上方1cm,气管指数<2/3。诊断必须除外纵隔外压性改变及气管肿瘤本身造成的狭窄。 06印戒征 印戒征

胸部影像学征象丨肺部'弯刀综合征' 概述弯刀综合征又称肺发育不良综合征,属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心下型。右侧肺部的大部分或全部肺静脉,形成右共同肺静脉,经右侧肺门前方或后方,从心包右侧下降,在右心房与下腔静脉交界处,呈弯刀状向左侧行进,引流入下腔静脉,故称弯刀综合征。通常合并先心或其他畸形。“弯刀综合征”典型图部分肺静脉畸形引流型 弯刀综合征示意图胸片提示右下肺近心缘旁吟唱刀样致密 澎(白箭)。CT最大密度投影阁像提示弯刀样肺静脉流入下腔静脉(白箭)影像学表现:弯刀综合征表现为正位胸片中右下肺野近心缘旁弯刀样致密影,呈刀尖向外上、刀柄向内下走行。 临床意义:弯刀综合征是肺静脉畸形引流的一种。右侧肺部的大部分或全部肺静脉,形成右共同肺静脉,经右侧肺门前方或后方,从心包右侧下降,在右心房与下腔静脉交界处,呈弯刀状向左侧行进,引流入下腔静脉,其入口多数位于肝静脉入下腔静脉开口处的偏上方。 弯刀综合征: 病因及分类本征的原因仍不清楚,但是多数学者认为与胚胎期肺的发育异常有关。弯刀综合征含有以下三种畸形:1、右肺发育不全;

2、体动脉供血; 3、全部或部分右肺静脉回流到右心房或/和下腔静脉。 病理 1.右肺异常:常见右肺发育不全或发育不良,可伴支气管畸形。2、体动脉供血:最常表现为右肺上、中叶为肺动脉供血,而下叶有1根或更多体动脉血管供血,其可能起自胸主动脉下段或腹主动脉,穿过脑肌进入下肺韧带。体动脉供血的肺组织可正常通气或如隔离症样无通气,且显示肺血管高压。 3、肺静脉回流异常:多有1根或2根右肺静脉引流全肺或仅限中、下叶静脉血,回流至下腔静脉,故此综合征形成左向右分流,异常肺静脉与腔静脉的汇合点可在膈上或腮下。症状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活动时加重,可反复发作右肺感染,出现咳嗽,咯血,发热等症状,也可有慢性咳嗽,哮喘,眩晕,发绀,有的终生无症状,发病年龄不一,多见于10~20岁之间,男女发病率1∶2,部分病例有发育异常。体征心浊音界右移,似右位心,心脏听诊在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收缩期杂音,右肺呼吸音低,心肺也可无异常体征,如心脏杂音广泛,应注意伴有其他先天性心脏病的可能。诊断1.女性稍多于男性,年龄在10~40岁,早期可无症状,也可见反复呼吸道感染、乏力、呼吸困难等,晚期则为充血性心衰表现。

胸部影像学 (一)检查技术 1. X线——平片:透视、摄片(摄片方法:PA位/AP位;侧位;前弓位;侧位水平投照;呼吸气相对比;分层;支气管造影……)体层,CR,DR,CT,DSA 2. 其它影像检查手段MRI、PET、SPECT等 3 胸部X线检查的作用和限制 作用:天然对比好;功能观察:透视 限制:分辨率不足:指对比分辨率和重叠现象;敏感性不足:有些病变如大叶性肺炎的充血期,尽管临床症状表现明显,但X线并不能显示异常;特异性不足:不同疾病相似表现;相同疾病不同表现(同病异影、异病同影)。 (二)正常胸廓影像解剖:构成:软组织+骨骼 (三)正常肺纵隔影像学解剖lung and mediastinum 一、肺、支气管分叶分段(Lobe Segment) 肺野分区Lung field 横向第2,4肋骨前端下缘划水平线上中下野 纵向3等分内中外带 间隙第1肋以上为第1肋骨圈1、2肋间为第1肋间隙,依此类推 二肺部结构 1肺门: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及淋巴管进入肺组织的门户,范围包括第二至五前肋间的肺内带,为以上结构的综合投影。 2 肺纹理: 由肺门向肺野分出的树枝状阴影,由肺血管、支气管、淋巴管以及结缔组织支架构成。 3 肺实质与肺间质: 肺实质包括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和肺泡壁毛细血管网,具有换气功能。 肺间质包括支气管、血管周围的结缔组织、肺泡间隔、小叶间隔、胸膜下结缔组织支架。 4 纵隔mediastinum: 胸廓入口以下、横膈以上、胸骨之后、脊柱之前、两肺之间的组织构成,平片为致密阴影。主要包括:心脏大血管、气管主支气管、食管、胸腺、淋巴组织、神经等器官。 平片的作用有限。目前主要用CT和MRI诊断 纵隔分区 4分法:胸骨柄下缘至T4下缘划一水平线分上、下; 下纵隔以心血管气道为中分前、中、后。 9分法:3×3=9区 胸骨柄下缘至T4下缘、T8下缘各划一水平线分上、中、下; 以心血管气道前缘、食管前缘为界分前、中、后; 5 小儿胸腺 在上纵隔的一侧或两侧见三角形或帆形阴影(Sail Sign)。勿误认为纵隔肿瘤或肺内病变。 6 横膈(diaphragma) 为胸腹间薄的肌腱性间隔,呈圆顶状,轮廓光整,亦可呈波浪状。 肋膈角:横膈与胸壁形成锐角,前高后低。心膈角:横膈与心包之间形成,为锐角。 位置:膈顶在第十后肋水平;右侧较左侧高1~2cm;两侧对称,运动范围为1~3cm,深呼吸时可达3~6cm。 透视下可观察运动状况。 7 胸膜(pleura) :是极薄的浆膜,分为脏层和壁层;

医学影像自我鉴定总结 医学影像是指为了医疗或医学研究,对人体或人体某部分,以非侵入方式取得内部组织影像的技术与处理过程。下面收集了有关医学影像自我鉴定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 篇一:医学影像自我鉴定 光阴荏苒,转眼间三年的专升本学习即将结束。回首这三年,它将是我一生的重要阶段,因为通过再次系统全面的学习医学影像专业知识,我的专业技能得到了全面地提高,为实现人生的价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人主要从思想品德和学习情况及专业技能方面总结如下: 在思想品德上,遵守校纪校规,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政治上要求进步;时间观念强,有着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派作风。我牢记着医学生的誓词,努力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在学习上,我不断地充实自己,挑战自我,在圆满地完成了全部 课程并系统地掌握了医学影像专业课程的同时,也注重于对各种相关医学知识的学习。重点掌握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且对于一些常见病的影像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重点掌握,为以后更好地运用到的临床实践工作中去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三年的自学经历,使我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在边工作边学习中,我合理安排空闲时间,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三年的业余学习,时间虽短,但本人觉得受益还是很大的。业余本科文凭不应该是我追求的终点,而是我走向新生活寻求更高发展的新起点,我将努力向更高的医学知识高峰继续攀登,并以此作为回报社会的资本和依据,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做出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和贡献! 篇二:医学影像自我鉴定总结 一、情况介绍 医学影像学是将现代放射学、微电子学、电子计算机、图像处理等最新科技成果用于诊断、治疗疾病的一门新兴学科。现代医学成像技术飞速发展,无论是普通x线、核素、超声照旧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磁共振成像等技术,影像的密度分辨率与空间分辨率大大提高,使各种影像相互配合、相互增补、相互印证,可以更清晰地展示人体的器官结构,结合病史、身子骨儿检查、化验等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较着地提高了临床诊治水平。 目前学生已经通过了两年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等系统的理论学习,进入到最后一年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阶段——毕业实习阶段。 在32周的毕业实习中,使学生对医学影像学各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操作及常见并高发病的诊断能较全面较系统地掌握,更好地完成实习使命,为他们此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矗 二、实习目标

胸部病变的基本影像学征象 一、肺的异常影像学征象 1、局限性异常: (1)片状影:斑片状、小片状及大片状的渗出与实变 渗出——炎症的病理过程 实变——肺泡内气体被病理渗出液或组织所代替,见于肺炎、渗出性结核、肺出血、肺水肿等。(渗出引起实变,渗出不等于实变。)a)X线表现:斑片状、云絮状较均匀密影,边缘模糊;中心密度高,周边渐低;全叶实变以叶间裂为界。 b)支气管气像——肺内实变的影像中可见到含气的支气管分支影。 (2)条状影:通常是病变吸收消散后遗留所致,病理基础是肺的局部纤维化;也可见于肺癌向肺门的引流或向外围的扩散。 (3)空洞与空腔 空洞:肺内坏死组织→引流支气管→排出。洞壁为坏死组织、肉芽组 织、纤维组织、肿瘤组织或薄层肺不张组织。 空腔:肺内腔隙的病理性扩大。腔壁为肺组织、 a)X线表现: 空洞:无壁(虫蚀样):实变肺野内多发小透明区,形状不一。 薄壁:<3mm,境界清,内壁光滑的圆形透亮区。 厚壁:>3mm,形状不规则透明区,周围实变区,内壁不整齐或光滑。 空腔:似薄壁空洞,但壁较薄,周围无实变。 (4)结节影:圆形或类圆形直径小于2cm。单发(早期肺癌、结核球),多发(转移瘤)。 腺泡结节状影:直径1cm内,边界清楚,花瓣状,相当于腺泡范围的实变。 病理基础为肉芽肿、肿瘤、出血等。 粟粒状结节影:4mm以下的小点状结节影,多呈弥漫分布。见于结核、转移 瘤、肺泡癌、癌性淋巴管炎、特发性含铁血黄素沉着等。(5)肿块影:直径大于2cm,可单发,亦可多发。 肺内球形块影: X线表现:肿瘤:良性→边缘锐利、光滑、球形、生长缓慢、一般不坏死 恶性→边缘欠光滑、毛刺、分叶、中心可有坏死 转移性→多发、大小不等 非肿瘤:肺含液囊肿→纵膈良性肿瘤,但呼吸运动时有形态改变 结核球、炎性假瘤。 (6)钙化影:发生于退行性变或坏死组织内,囊肿壁或肿瘤内 X线表现:高密度,边缘锐利,形状不一(点、块、球状)肿块内爆米花样—肺错构瘤肺门蛋壳样—尘肺 2、弥漫性异常 (1)粟粒病变:两肺弥漫分布的粟粒样大小(≤4mm)的小结节影。发生于肺间质内。见于结核、转移瘤、肺泡癌、癌性淋巴管炎、特发性含铁血黄素沉着等。(2)网状病变:病理上为肺间质病变的反映,多为弥漫性,且多呈对称性。早期位于胸膜下区,后弥漫分布于两肺。

含气支气管征:(支气管气象)是指肺实变时,其内含气,支气管呈树枝状低密度影的现象,多见于炎症病变。 印戒征:是支气管扩张患者的CT表现。 胸膜凹陷征:是指肿瘤与胸膜之间的线性或三角形影,尖端指向病变,在胸膜陷入的部位结节可形成明显的凹陷。多见于肺内恶性肿瘤。 轨道征(双轨征):慢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扩张 毛刺征:肿块边缘不同程度棘状或毛刺样突起,仅见于肿块和肺实质交界面 月晕征:在周围型肺癌的CT表现中常见,表现为肿瘤周围环绕毛玻璃样影,其病理基础为出血性肺梗死和癌组织细胞浸润。 串珠征: 双环或三环征:肝脓肿CT表现脓肿壁和分隔明显强化,脓腔和周围水肿不强化 袖口征:溶骨型骨肉瘤,骨膜新生骨亦被破坏,边缘部分残留,成三角形,称Codman‘s 三角,又叫“袖口征”。 支气管扩张:肺纹理增多,粗大,紊乱或呈网状;可见“双轨征”或蜂窝状阴影 原发综合征:以中上肺野多见,由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及淋巴结炎组成。三者并存时称双极现象或哑铃征。 垂柳征:肺结核 三阻征象:中央型肺癌的表现 阻塞性肺气肿(出现早、病程短、实际工作中难于发现) 阻塞性肺炎(同一部位反复发作、吸收缓慢的炎性实变) 阻塞性肺不张(不张范围取决于肿瘤部位) 反“S”征:右上肺中央型肺癌伴肺不张时,肺叶体积缩小并向上移位,其凹面向下的下缘与肺门肿块下凸的下缘相连,形成反置横向的“S”状,称为反“S”征 项圈征: 狭颈征: 牛眼征:是肝转移瘤的典型表现,即病灶中心为低密度灶,边缘呈环状强化,最外缘密度又低于正常肝,形如牛眼,成“牛眼征”。 腊肠征:梗阻扩张的回肠多表现为连贯的均匀透明的肠管,形似腊肠,多位于中下腹部,称为“腊肠征”。 鱼肋征:表现为在扩大的空肠内见到较多横贯肠腔,密集排列的线状皱襞,形似鱼肋骨,称之为“鱼肋征”,多位于上腹或左上腹部,是空肠梗阻的重要X线征。 假瘤征:由于梗阻的肠襻内充满既不能吸收又不能排出的血性液体,在邻近充气的肠曲衬托下形成类圆形软组织包块影,轮廓清晰,常位于下腹部且位置较固定,因其形似肿瘤,故称“假瘤征”。 激惹征: 半月综合征:胃癌的龛影不规则,多呈半月形,外缘平直,内缘不整,呈大小不一尖角样指向外周,龛影周围绕以较宽的透亮带,称“环堤”征,环堤内常见结节状、指压痕状充盈缺损,上述综合征象称为半月综合征。(恶性溃疡龛影的特点) 脑白质塌陷征:脑膜瘤生长于颅骨内板之下,脑嵌于灰质,使脑灰质下方呈指状突起的白质压平,同时受压的白质与颅骨内板距离增加。 脑膜尾征:脑膜瘤多以广基底与硬膜相连、边界清楚。MRI增强后肿瘤均一性强化,邻近脑膜亦强化似尾,称为脑膜尾征。 Codman三角:随骨骼病变进展,已经形成的骨膜新生骨可被病变破坏,破坏区两侧的骨膜新生骨残端与母骨间呈三角形外观,称为Codman三角,也称骨膜三角,常见于骨肉瘤。

胸部 一、胸部基本病变 1.渗出与实变:渗出多见于急性炎症、渗出性肺结核、肺出血及肺水肿,肺渗出呈略高密度的磨玻璃密度;实变多见于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肺泡性肺水肿、肺梗死、肺结核;在实变的高密度阴影中显示含气的支气管影称空气支气管征。 2.增殖性病变:多见于慢性炎症或肺结核,病灶呈多发小结节状,密度增高,边缘清晰。 3.纤维化:局限性纤维化为结节、斑块、索条及线样僵直的致密影;弥漫性纤维化为弥漫分布的网状、线状及蜂窝样影,还可见网状结节病灶。 4.钙化:CT值达100HU以上,可呈细粒状、结节状、层状及斑块状;层状钙化多见良性;“爆米花”状钙化多见于肺错构瘤;肺门淋巴结蛋壳状钙化常见于肺尘埃沉着病。 5.结节与肿块:肺=<2mm者为结节,大于2mm,为肿块;良性多有包膜,呈膨胀性生长,多为球形,边缘光滑;恶性呈浸润性生长,形状不规则,可呈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肺当出现直径1-3mm的透亮区时称空泡征或小泡征;结核球增强可呈周边环形强化。 6.空洞与空腔:空洞是肺病变组织发生坏死液化后,经引流支气管排出后形成的透亮区;虫蚀样空洞又称无壁空洞,为大片状致密阴影中多发的边缘不规则的虫蚀状透亮区,常见于干酪性肺炎;薄壁空洞的洞壁<3mm,多见于肺结核,也可见肺脓肿及肺转移瘤;厚壁空洞的壁厚>3mm,可见肺结核、周围性肺癌及肺脓肿,后者常有液平。空腔是指肺生理腔隙的病理性扩大,如肺大泡、含气肺囊肿及肺气囊;X线为壁菲薄的无结构透亮区,腔一般无液体,囊壁周围肺野无实变。CT上空洞大于3mm多为肿瘤,即癌性空洞,特点是壁可见壁结节,外壁不规则或呈分叶状;空洞壁<3mm多为良性,大于15mm多为恶性;偏心性空洞与壁之间形成半月形空气影称空气新月征,是空洞曲菌球的特征。 7.肺间质改变:X线外周间质改变为网状、细线状或蜂窝状。 二、支气管基本病变 1.阻塞性肺气肿:是指终末细支气管以远的含气腔隙过度充气、异常扩大。局限性X线为肺透亮度增加,肺纹理稀疏,横膈和纵隔可移位。弥漫性X线为桶状胸、肋骨平举、肋间隙增宽、前后径增宽,肺透亮度增加、肺纹理稀疏、纤细、变直,膈肌低平、活动度减弱,心影居中下长、呈垂位心。 2.阻塞性肺不:肺叶体积缩小,不处呈均匀一致性密度增高影,无空气支气管征,胸廓塌陷,肋间隙变窄,叶间裂向患侧移位,膈肌升高,对侧可有代偿性肺气肿。 三、胸膜病变 1.胸腔积液:少量胸腔积液:指在250mm左右,立位胸片表现为肋膈角变浅、变钝。 中量胸腔积液:积液上缘呈典型的外高低的弧形线影(即渗液线)。 大量胸腔积液:一般指积液上缘达第2肋前端以上,表现为患侧肺叶均匀致密影,肋间隙增宽,纵隔向健侧移位。 胸腔包裹性积液:由于脏壁胸膜粘连使积液局限于胸膜腔,多见于侧后胸壁。X线为自上胸壁向肺野突出的半圆形致密度影,上下缘与胸壁呈钝角,边缘清晰,其密度均匀。 叶间积液:侧位表现为沿叶间裂方向走行分布的梭形阴影,密度均匀,边缘清楚。 肺底积液:指液体位于肺底与相应的膈肌之间,以右侧多见,表现为假性的“膈升高”。2.气胸和液气胸:空气进入胸膜腔称气胸,进入胸腔的原因是脏层或壁层胸膜破裂,X线表现为胸壁与被压得肺脏边缘之间的条带状无肺纹理的含气区;CT表现为肺脏的前外侧带状无肺纹理的低密度透亮区,其侧可见弧形的脏层胸膜呈细线状。胸膜腔液体与气体同时存在称液气胸,立位X线为横贯胸腔的气-液平面,侧是被压缩的肺脏,CT肺窗示胸腔可见上方无肺结构的低密度气体影,下方为气液平面,纵隔窗气液平面下方可见水样密度,侧可见压

影像学各种“征象” 综合

影像学各种“征象”综合 01、视神经轨道征: 表现:在增强的横断面视神经CT或脂肪抑制的T1加权磁共振图像上最明显. 在这些图像上,视神经表现为相对于其两侧强化的视神经鞘的条状低密度(信号)带. 解释: 视神经轨道征最常用于描述视神经鞘脑膜瘤.视神经鞘脑膜瘤常表现为节段性或弥漫性视神经鞘增厚.当注入增强剂后,视神经在CT或MR图像上表现为非强化的低密度(信号)线样结构,被周围强化的脑膜瘤包绕.在横断面或矢状面上产生类似轨道的征像,其两条轨道即被低信号的视神经分隔开的肿瘤的两部分.在冠状面上表现为炸面包圈样结构.当肿瘤发生线样钙化时,该征像在非增强CT上也可看到,但不如增强CT者常见. 讨论: 轨道征用于鉴别视神经胶质瘤与视神经鞘脑膜瘤.视神经胶质瘤无论何种生长类型,都与视神经紧密相连,因而肿瘤与视神经之间没有明确界限,表现为视神经-鞘结构均质性增大,没有可分辨的低密度视神经结构. 视神经鞘脑膜瘤起源于沿视神经鞘的蛛网膜上皮细胞,早期于硬膜下生长,包绕视神经,而不侵犯视神经,沿视神经生长,位于眶内、视神经管内、颅内视神经管开口者都可具轨道征表现。于增强CT表现为a)视神经低密度,b)脑膜瘤组织肿块样高密度,c)与视神经邻近的平行线样高密度增强区。 轨道征并非特异性征像,也可见于其他眶内疾病,如眶内炎性假瘤,视周神经炎,结节病,白血病,淋巴瘤,转移瘤,视周出血等,均需注意鉴别. 02脑膜尾征,白质塌陷征 这是脑外肿瘤,特别是脑膜瘤与脑内肿瘤相鉴别非常重要的两个征象 增强冠状面示白质坍陷征(箭头)及脑膜尾征(三角)。

Gd-DTPA时,脑膜瘤可显示肿瘤相邻脑膜强化,多呈短、细规则的条状高信号的强化影,此即脑膜尾征。其形成原因可能与脑膜瘤长期刺激压迫邻近的脑膜,造成脑膜充血有关;也可能为脑膜瘤直接侵犯脑膜所致。脑膜尾征并不是脑膜瘤所独有的征象,只要病变侵犯或长期刺激脑膜均可形成脑膜尾征,如脑膜转移瘤、神经瘤等。白质塌陷征可理解为脑外肿瘤对脑实质的推移压迫。另外其它一些脑外肿瘤的特点还有邻近肿瘤的蛛网膜下腔增宽或脑沟、池内异常占位 影等。 03剪影征 边缘轮廓征(silhouette sign 剪影征,边缘掩盖征):叫法很多,用法也不少,但是实际应用 得比较多的是右中叶和左舌叶病灶的判定。 1、右中叶、左舌叶炎症的时候,常规后前位胸片上可使心缘模糊。如果心缘清楚的话说明病 灶在心后下叶肺组织。 2、病灶如果位于上叶前段,可使升主动脉、左肺门模糊,若在后段则清楚。 3、主动脉结部边缘模糊为左上叶尖后段病变或临近淋巴结改变所致,若清晰则病灶位于较远 隔的部位如上叶前段或下叶背段。 4、降主动脉边缘不清,提示病灶为左下叶后基底段。 5、后纵隔肿瘤与心脏和升主动脉距离较远,心影和升主动脉边缘清晰,若模糊,提示病灶位 于前纵隔。 6、引起横膈模糊的为前肋膈角区的炎症,反之为后肋膈角炎症。

呼吸系统(蔡叙东) ●支气管管壁增厚与扩张:树芽征、轨道征、戒指征、囊状扩张、葡萄串样。●支气管粘液栓、指状征 ●周围纤维变、慢性炎症 ●肺出血、毛玻璃征 ●支气管动脉扩张 五、肺部MRI优缺点 优点: ●软组织分辨率高,显示肺部病变对心脏大血管、脊椎、脊髓等的侵犯优于CT。 ●没有辐射。 缺点: ●空间分辨率较低,肺部信号弱,不能显示肺部微细结构。 ●成像速度较慢,受呼吸影响较大。 ●禁忌症较多。 六、肺部x线优缺点 透视 ?优点:可变换体位观察

◆缺点:分辨率较低,没有影像记录,辐射较大 摄片 ●优点:肺部具有良好的自然对比,影像清晰,空间分辨率高,是呼吸系统的基本检查方法。 ●缺点:结构重叠,密度分辨率较低,不利于早期诊断和精确诊断。 七、浸润性肺结核X线表现 1.活动性: ●斑片状实变——边缘模糊,病理为渗出。 ●肺断或肺叶实变——边缘模糊,密度不均,可见支气管充气征和空洞,常见于干酪性肺炎;病理为渗 出和干酪性坏死。 ●结核性空洞。 ●支气管播散——沿支气管分布的斑点、斑片实变。 2.稳定性: ●间质结节——呈花瓣样排列,肺结核典型表现;病理为增殖。 ●结核球——边界清晰的类圆结节,密度较高,常有钙化、空洞,周围可见卫星灶;病理为纤维结缔组 织包绕局限性干酪样肺炎。 3.愈合征象: ●钙化,纤维索条。 支气管充气征:实变的肺组织与含气的支气管相衬托,其内有时可见透亮的支气管影,称为支气管充气征。 A.间质性肺炎(婴幼儿多见)X线:肺纹理增强,网状及小结节状阴影,肺气肿,且多呈对称性。 B.支气管肺炎(小叶性肺炎)X线:肺纹理增强,边缘模糊。沿肺纹理有模糊的小结节和斑块状阴影。 C.大叶性肺炎X线: ?充血期——局限肺纹理增强(毛玻璃密度阴影); ?实变期——全肺呈密度增高阴影,密度均匀; ?消散期——阴影密度降低,不均匀,呈散在斑块状阴影。 1.肺充血:常见于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如房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亦可见于循环量增 加,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和贫血等。X线——肺门影增大,肺门搏动增强(肺门舞蹈征),肺纹理增粗、增多但边缘清晰。 2.肺缺血X线:肺门影缩小,肺纹理纤细,稀疏,肺野透亮度增高。 3.肺淤血X线:肺门影增大,肺纹理增粗并边缘模糊,肺野透亮度降低,上肺纹理多于下肺纹理。 食管三个压迹:一般于右前斜位观察食管,其有三个压迹,自下而上依次为主动脉压迹、左主支气管压迹、左心房压迹。 主动脉弓压迫食管左侧壁,相当于第四胸椎水平;左主支气管压迫食管左前壁,相当于第四胸椎下缘水平;左心房压迫食管前壁。第一、二压迹处可同时表现为解剖性狭窄,故也可认为食管有上、下括约肌、胸廓入口、主动脉弓及左主支气管等5处狭窄。了解以上的生理狭窄及压迹,可指导临床定位及定性,如:避免在食管造影时误诊为食管肿瘤;左心房压迹加深,提示左心房扩大;胃镜见食管壁有主动脉搏动点(主动脉压迹),以此测量距病变的距离。 心胸比率:在后前位片上心脏横径与胸廓横径之比。 法洛四联症的影像学征象 1.X线: ?心脏不增大或轻度增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