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鸟类图谱大全

鸟类图谱大全

鸟类图谱大全
鸟类图谱大全

下载(26.3 KB)

2009-10-23 10:01

1、蓝喉歌鸲

雀形目> 鹟科> 歌鸲属

PASSERIFORMES > Muscicapidae > Luscinia svecica

描述:雄鸟:中等体型(14厘米)的色彩艳丽的歌鸲。特征为喉部具栗色、蓝色及黑白色图纹,眉纹近白,外侧尾羽基部的棕色于飞行时可见。上体灰褐,下体白,尾深褐。雌鸟喉白而无橘黄色及蓝色,黑色的细颊纹与由黑色点斑组成的胸带相连。与雌性红喉歌鸲及黑胸歌鸲的区别在尾部的斑纹不同。诸亚种的区别在喉部红色点斑的大小(亚种abbotti最小)、蓝色的深浅度(亚种saturator深,svecica浅)以及在蓝色及栗色胸

带之间有无黑色带(svecica)。幼鸟暖褐色,具锈黄色点斑。

虹膜-深褐;嘴-深褐;脚-粉褐。

叫声:鸣声饱满似铃声,节拍加快,包括部分模仿其他鸟的鸣声。有时在夜间鸣叫。告警时叫声为heet似(JI)。联络叫声为粗哑的truk声。

分布范围:古北界、阿拉斯加;冬季南迁至印度、中国及东南亚。

分布状况:亚种saturatior和kobdensis繁殖于中国西北,指名亚种繁殖于中国东北,越冬鸟在中国西南及东南。其他亚种迁徙时经过中国--przevalksii繁殖于西伯利亚,可能在内蒙古及青海也有繁殖,迁徙经中国中部;abbotti繁殖于喜马拉雅山脉西段,在西藏西部也有记录。这些亚种经中国时甚常见于苔原带、森林、沼泽及荒漠边缘的各类灌丛。

习性:惧生,常留于近水的覆盖茂密处。多取食于地面。走似跳,不时地停下抬头及闪尾;站势直。飞行快速,径直躲入覆盖下。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2、八哥

中文别名:鸲鹆、鹦鹆、寒皋、华华

拉丁文学名: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 (Linnaeus, 1766年)

英文名:myna 或mynah

分类: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雀形目

科:椋鸟科

属:八哥属

八哥为鸟纲雀形目椋鸟科八哥属鸟类的通称。额羽甚多,形特延长而竖立,与头顶尖长羽毛形成巾帻;头侧或完全披羽,或局部裸出。两性相似。共有6种,主要分布于亚洲,中国有普通八哥等4种。普通八哥通体黑色,嘴基上羽额耸立,形成羽帻;头顶、颊、枕和耳羽具绿色金属光泽;上体余部沾褐;初级飞羽基部和初级覆羽先端白色,形成大型白色翼斑;尾羽黑色,除中央尾羽外,均具白端。下体灰黑色,尾下覆羽黑而具白端。八哥是中国南方常见的鸟类。自陕西南部至长江以南各省,以及台湾和海南省均有分布。在村寨、田野、山林边缘的灌丛中都有它们的踪迹。喜群居,常数十成群栖息于大树上。杂食性,常尾随耕田的牛,取食翻耕出来的蚯蚓、蝗虫、蝼蛄等;也在树上啄食榕果、乌桕籽、悬钩子等。繁殖期4~7月。每年可繁殖2 次。在树洞或建筑物的裂缝中营巢,有时也利用喜鹊、椋鸟等的旧巢;巢浅盂状,用稻草、树叶、羽毛等堆成。每窝产卵4枚。卵浅蓝色。八哥是笼鸟,性温顺易驯,又

能模仿人言以及其他鸟类的鸣声。

3、渡鸦

概述:渡鸦是体形最大的全黑色的鸦属物种。凸尾;嘴粗大,嘴峰弯曲。喉和上胸部羽毛长呈披针状;上喉、颊和上体及初级飞羽外翈具蓝、淡紫蓝和紫色,这种光泽是由不同角度的入射光不同的变化。后颈羽基淡灰。分布于北半球,是所有鸦科中分布最广泛的一类。目前已知有八个亚种,不同亚种之间在外表上只有些许分别,但在遗传学上有比较明显

的差异。

【中文名称】渡鸦

【中文别名】老鸹、渡鸟、胖头鸟

【拉丁学名】Corvus corax

【命名时间】Linnaeus,1758

【英文名称】Common Raven, Northern Raven, Raven

【科属分类】鸟纲、雀形目、鸦科、鸦属

渡鸦是数种鸟喙厚并具有黑色羽毛的鸟类统称,体型较乌鸦大。渡鸦和乌鸦近缘,同属于鸦属。渡鸦的喙比乌鸦厚得多,羽衣更为蓬松,尤其是喉部的羽毛。渡鸦的羽毛光亮,还带有蓝色或紫色光辉。

渡鸦成鸟身长56-69厘米,翼展116-118厘米,体重690-1600克,寿命16年。是雀形目中最重的鸟类。在较冷的地区,如喜玛拉雅山及格陵兰岛的渡鸦的体型和喙较大;而在温暖地区的渡鸦体型及喙的比例较小。渡鸦的喙很大并略微弯曲,楔形的尾巴明显分层,羽毛大部分都是黑色有光泽,虹膜深褐色。颈羽长尖,脚爪淡褐灰色。幼鸟的羽毛相似但较深,自颏至上胸、颈侧、下腹羽为黑褐,羽片松散,虹膜暗褐,

嘴、跗蹠和趾黑色。虹膜蓝灰色。

渡鸦很长寿,尤其是在笼子中或受保护的环境下。在伦敦塔中就有多于40岁的渡鸦。在野外的寿命则较短,一般只有10-15年的寿命。

4、栗背伯劳中文学名:栗背伯劳

中文目名:雀形目

中文科名:伯劳科

中文属名:伯劳属

中文俗名:无中文俗名

拉丁文名:Lanius colluriodes

英文名:Chestaat-backed shrike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Lesson,1834

物种信息:体长约20厘米。上体栗色,头顶、颈背及上背灰色,具黑色过眼纹而无眉纹。雄鸟额黑,雌鸟额具白色棕纹。两翼及尾黑色,

初级飞羽的白色块斑于飞行中明显,尾羽边缘及尾端白色。与棕背伯劳的区别在尾较短,且具白色羽缘。虹膜红褐;嘴深灰;脚偏黑。时断时续的叫声似红尾伯劳。分布于印度东北部、缅甸、印度支那及中国南方。栖息于山地乔木及灌丛地带,也常停立在枝头、村寨附近的篱笆或电线上,注视地面昆虫并捕食,主食鞘翅目昆虫。本种的生态很少报道。据La Touche(1930)报道,于6月19日采到1巢,位于幼杉树上,距地2.5m,由带有花序的草茎编成,内衬细草棍;卵淡青或淡黄色,上具淡灰、紫及黄褐色斑点。指名亚种(L.c collurioides Lesson)。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5、鹩哥

南亚鷯哥(Gracula religiosa)鷯哥

hill mynah

亦作hill myna。

雀形目(Passeriformes)椋鸟科(Sturnidae)的许多亚洲种鸟类的统称,外形略似鸦。南亚鷯哥(Gracula religiosa)是有名的能学说话的鸟。体长约25公分(10吋),黑色有光泽,翅有白块班,黄肉垂,嘴和脚淡橙色。野生的咯咯地或尖声鸣叫,笼养的能模仿人说话,比它的主要对手灰鹦鹉学得还像。家八哥(Acridotheres tristis)约20公分长,黑、棕色,翅和尾有白色,眼周围有橙色皮肤;已引入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夏威夷。八哥(A. cristatellus)黑色,翅有白色块班,脚和嘴黄色,原产于中国和中南半岛,在1900年引入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温哥华岛,但并未扩

散。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Linnaeus, 1758

鹩哥(Grackle )又名叫秦吉了、九宫鸟、海南鹩哥、海南八哥、印度革瑞克,雀形目、椋鸟科。鹩哥和八哥是“同门兄弟”,但鹩哥鸣声更美且能不学自鸣,其种群数量亦较少。鹩哥是驰名中外的大型、鸣叫型笼养观赏鸟。其歌声嘹亮婉转、富有旋律,并善于模仿其他鸟鸣声,经过训练还能模仿人语,学唱简单歌曲。

分布范围:

印度至中国云南南部、广西南部及海南岛、东南亚、巴拉望岛及大

巽他群岛。

分布状况:

亚种intermedia为留鸟,见于西藏东南部、南方包括海南岛的热带低地。地区性常见,但因被捕捉为笼鸟而数量大为减少。

体形特征:

体长28.1厘米,嘴峰22毫米,翅164毫米,尾80毫米,足30毫米。

6、丝光椋鸟

汉语拼音:sīguāngliángniǎo

拉丁文名:Sturnus sericeus

英文名:Silky stanling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Gmelin,1788

俗名:丝毛椋鸟

分类:雀形目> 椋鸟科> 椋鸟属

描述:体型略大(24厘米)的灰色及黑白色椋鸟。嘴红色,两翼及尾辉黑,飞行时初级飞羽的白斑明显,头具近白色丝状羽,上体余部灰色。

虹膜-黑色;嘴-红色,嘴端黑色;脚-暗橘黄。

叫声:像麻雀叫声,经训练后会说话,说得特别清楚。

分布范围:中国、越南、菲律宾。

分布状况:留鸟于中国华南及东南的大部地区包括台湾及海南岛,冬季分散至越南北部及菲律宾。于农田及果园并不罕见,高可至海拔800

米。

习性:迁徙时成大群。

丝光椋鸟是我国特产鸟类,在海南属于候鸟,也有部分留鸟。丝光椋鸟常在农田和村落等人类居住的区域活动和觅食,一方面易受农药对环境的污染等危害,另一方面也常被人为捕捉,作为笼养观赏鸟出售。近年来,丝光椋鸟无论是分布区域还是种群数量,都呈现明显减少。目前丝光椋鸟已被国际鸟类保护联盟列入世界受威胁鸟类名目。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7、红嘴相思鸟

Leiothrix lutea

Red-billed Leiothrix

[学名]Leiothrix lutea

[中文名]红嘴相思鸟

[英文名]Red-billed Leiothrix

[体长]15.5厘米

[描述]色艳可人的小巧鹛类,具明显红嘴。上体橄榄绿,眼周有黄色块斑,下体橙黄。尾近黑而略分叉。翼略黑,红色和黄色的羽缘在歇

息时成明显的翼纹。

[叫声]响亮、悦耳、欢快。

[习性]群居或与其它小鸟混群,栖于林下植被,动作活泼轻捷。

[分布]我国南方以及印度、尼泊尔到越南北部一带。[繁殖]繁殖期为5~6月,在荆棘或矮树上营巢,产卵3~5枚。

别名:红嘴玉、相思鸟、红嘴绿观音。属雀形目,鹟科,画眉亚科。

留居在长江流域及以江南广大地区。

红嘴相思鸟体长约14厘米。嘴呈鲜红色;上体橄榄绿色,脸淡黄色;两翅具明显的红黄色翼斑,颏、喉至胸呈辉耀的黄色或橙色、腹乳

黄色。

生活在平原至海拔2000米的山地,常栖居于常绿阔叶林、常绿和落叶混交林的灌丛或竹林中,很少在林缘活动。它们不仅活动于树丛下层,也常到中层或树冠觅食,偶尔到地面寻找食物。性喜结群或与其它鸟混群,雌雄形影不离,动作活泼捷巧,不甚畏人。

主食各种昆虫及幼虫以及植物的果实和种子,属杂食性鸟。

4月下旬开始繁殖,延续到6月。营巢在针叶林、常绿林、杂木林等各种类型森林的荆棘或矮树上。巢呈深杯状,以叶梗、竹叶、草或其它柔软物质夹杂少许苔藓构成,内铺以细根或纤细的草。巢常悬挂在离地面0.5—l米的灌木或矮竹的垂直或水平枝上。每巢产卵3—5枚,卵呈绿

白色至浅绿蓝色,散布有暗斑。

8、大嘴乌鸦

中文名:大嘴乌鸦拉丁名:Corvus macrorhynchos 英文名:

Large-billed Crow

物种分类: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鸟纲->今鸟亚纲->->今颚总目->雀形目->->->鸦科->->鸦属->

分布范围: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印度次大陆及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担、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以及中国西藏的东南部地区等。),中南半岛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包括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以及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香港、海南岛。),太平洋诸岛屿(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

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华莱士区(指传统的华莱士线(从棉兰老岛的东侧海域经望加锡海峡至巴厘岛与龙目岛之间)以东、巴布亚新几内亚以西的区域,包括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努沙登加拉群岛、西南群岛、摩鹿加群岛(马鲁古群岛)、东帝汶等岛屿。),中国分布于除西北以外的大部分山区,是常见的留鸟。

动物简介:全长约48cm。全身羽毛纯黑,背、翼及尾带蓝绿光泽。

嘴形粗大,上嘴前缘与前额几成直角。

栖息于平原、山地,多见于村落、农田。常集群活动,取食昆虫、鼠类等。在高大乔木上营巢,5~6月繁殖,每窝产卵3~5枚。分布于我国除西北以外的大部分山区,是常见的留鸟。

9、红尾水鸲

红尾水鸲(雄)中文名称:红尾水鸲

学名:Rhyacornis fuliginosus

英文名:Plumbeous Water-Redstart

俗名:蓝石青儿、溪红尾鸲、石燕

分类:雀形目、鹟科、水鸲属

动物简介:全长约13cm。雄性通体暗蓝色,翼黑褐色,尾及其上、下覆羽均栗红色。雌鸟上体灰褐色,翼褐色并有两道白色点斑[1],臀、腰及外侧尾羽基部白色,尾余部黑色,下体灰色,布以由灰色羽缘形成

的鳞状斑。虹膜深褐。

习性: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多站立在水边或水中石头上、公路旁岩壁上或电线上,有时也落在村边房顶上,停立时尾常不断地上下摆动,间或还将尾散成扇状,并左右来回摆动。当发现水面或地上有虫子时,则急速飞去捕猎,取食后又飞回原处。有时也在地上快速奔跑啄食昆虫。当有人干扰时,则紧贴水面沿河飞行。常边飞边发出’吱-吱’的鸣叫

声,声音单调清脆。

叫声:尖哨音ziet, ziet;占域时发出威胁性的kree声。鸣声为快捷短促的金属般碰撞声streee-treee-tree-treeeh,栖于岩上或于飞行时发出。分布范围: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印度次大陆及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担、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以及中国西藏的东南部地区等。),中南半岛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包括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以及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香港、海南岛。),太平洋诸岛屿(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中国为华北及黄河以南地区的留

鸟。较常见。

10、北红尾鸲

中文名:北红尾鸲

拉丁名:Phoenicurus auroreus

英文名:Daurian Redstart

物种分类: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鸟纲->今鸟亚纲->->今颚总目->雀形目->->->鹟科->->鸫亚科-->>红尾鸲属分布范围: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中南半岛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包括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以及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香港、海南岛。),中国为东北、华北、华中至西南一带的夏候鸟。比较常见。

动物简介:全长约15cm。雄鸟眼先、头侧、喉、上背及翼黑褐色,翼上有白斑,头顶、枕部暗灰色,身体余部棕色,中央尾羽黑褐。雌鸟除棕色尾羽及白色翼斑外,其余部分灰褐色。

栖息于山地森林、灌丛地带,常立在突出的枝条上,尾上下颤动。取食昆虫及植物种子。5~7月繁殖,在树洞、墙缝、石缝中筑巢,窝卵数以6枚居多,卵淡绿色、浅红色或白色并密布点斑。

该鸟是食虫鸟,有一个短健的尖嘴。特别嗜吃昆虫,凡是所能见到的昆虫一律消灭。该鸟非常勤劳,天将亮就开始捕虫鸣唱。清晨早餐之后,雄鸟常常站到巢区一个最高处,引颈高歌,歌声婉转动听。表示了雄鸟对雌鸟的欢迎之意,也表示这块地盘是它的领地,向同性警告。

该鸟喜在墙洞筑巢,所以可以悬挂人工招鸟巢箱,让它为幼树林消

灭害虫。

该鸟因形态漂亮,叫声婉转,经常遭人捕捉。但它喜欢蓝色的天空,绿色的田野和自由自在的生活。一入鸟笼,就不吃不喝,很快死去。因此人们不要任意捕捉杀害它。同时对在村庄附近的鸟和巢卵也要加以保

护。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11、红胁绣眼鸟

鸟种:红胁绣眼鸟

学名:Zosterops erythropleurus

英文名:Chestnut-flanked White-ey

俗名:白眼儿、粉眼儿、褐色胁绣眼、红胁白目眶、红胁粉眼

分类:雀形目、绣眼鸟科、绣眼鸟属

保护: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红胁绣眼鸟描述:中等体型(12厘米)的绣眼鸟。与暗绿绣眼鸟及灰腹绣眼鸟的区别在上体灰色较多,两胁栗色(有时不显露),下颚色较淡,

鸦科(Corvidae):本科鸟类为雀形目中体型最大者,嘴形强壮,嘴缘光滑,没有显著缺刻。鼻孔被羽所掩盖。脚强大,大多数在地面上取食,多数具群栖性。例如:喜鹊(Pica pica)除两肩各有一大块白斑及腹部为白色外,其余部分均为黑色。背部带有蓝绿光辉。嘴脚均为黑色。杂食性。据北京大学生物系师生在海淀附近采集的46只成鸟及9只雏鸟的鸟胃分析,在1—3月及9—11月的6个月中,植物性食物占的比例最大,4—7月动物性食物占多数。按重量计算,成鸟食物中,植物性食物占68%,其中32%为农作物,动物性食物占31%,其中11%为昆虫;幼鸟食物中,动物性食物占82%,植物性食物占16%,在动物性食物中以昆虫为主,内有鞘翅目的甲虫、直翅目的蝗虫卵等。由此看来,在农作物地区喜鹊的成鸟对农作物是有一些害处的,但在繁殖时期,成鸟以及幼鸟吃掉了大量有害昆虫。因此喜鹊的益害要根据具体地区及季节才能确定。喜鹊的营巢活动早在二月底就开始了,雌雄鸟都参加筑巢工作。巢造于高大的树上,巢的外层由粗树枝构成,巢有顶盖,侧方有出入口,巢的内层涂有泥土,铺以麻丝、草根、毛、羽、苔藓等。一窝产卵5—8枚。卵淡绿色,上具灰色及褐色斑点。喂雏期间,曾观察到亲鸟一天回巢喂食达168次。喜鹊在我国遍布各地,为很常见的留鸟。 秃鼻乌鸦(Corvus frugilegus)俗名老鸹。成鸟体羽全部为黑色,带有紫色或金属绿色光泽;幼鸟的嘴基部有须,成熟时脱落,故有秃鼻乌鸦之名。冬季常结成大群。繁殖期3至5月,集群营巢于村落住家附近的树上,曾在一住家院内的一棵槐树上观察到二十多个老鸹巢。 常见的乌鸦还有大嘴乌鸦(Corvus macrorhynchus),成鸟体羽全部黑色,有蓝色和紫色光泽。嘴强而厚,基部有发达的须。 白颈鸦(Corvus torquatus)俗名白脖老鸹。体羽黑色,有金属光泽,惟颈、背至胸部有一宽的白圈。杂食性,常见于稻田附近。 鹟科(Muscicapidae):本科包括东半球的许多食虫鸟类,下设4个亚科: 鸫亚科(Turdinae):体型中等,嘴形较短健,上下嘴缘平滑,或上嘴近尖端有一小缺刻,翼尖形,跗蹠前缘为靴状鳞。例如:红尾斑鸫(Turdus naumanni)。 鹟亚科(Muscicapinae):嘴形宽扁似燕,嘴缘平滑,上嘴先端钩曲,嘴须强而发达,嘴峰显著。跗蹠与脚细弱,跗蹠前缘被以盾状鳞。例如:长尾鹟(Terpsiphone paradisi),俗名寿带鸟或一枝花。 莺亚科(Sylviinae):多数体形纤小,嘴形细弱,嘴缘光滑,或上嘴有一缺刻。跗蹠部细而短,跗蹠前缘具靴状鳞,时或具盾状鳞。羽色大多单纯,两性羽色一般相同。例如: 大苇莺(Acrocephalus arundinaceus)俗名苇子。是莺亚科中体型最大者。背面橄 榄褐色,腹面淡黄色。栖于芦苇丛中,常停在苇秆上不停地鸣叫,声调单纯,因此有“吵闹鸟”之称。食物以昆虫为主,也吃一些扁螺、蠕虫、小青蛙等。营巢于芦苇秆上,由几根苇秆作支柱,用芦苇叶围绕而成。杜鹃常将卵产在大苇莺巢内,大苇莺充当了义亲的角色。 黄眉柳莺(Phylloscopus inornatus)俗名树串儿。体背面橄榄绿色,腹面白色而带绿黄色,有淡绿黄色的眉纹。 画眉亚科(Timaliinae):嘴强,嘴形或下曲或甚短厚,嘴缘平滑或上嘴有一小缺刻。鼻孔被羽或不被羽。翼短圆。跗蹠前缘被以盾状鳞,趾长。本亚科种类众多,世界上计有280余种,主要分布于亚洲南部,亦见于非洲、澳洲和欧洲南部;在我国本亚科共有130种之多,约占世界种类的47%,故我国号称为世界上“鹛类之国”。例如:画眉(Garrulax canorus)背部及尾上覆羽呈橄榄褐色,喉、胸及尾下覆羽为棕黄色,腹部中央灰色,眼圈呈白色,向后延伸成白色眉状,故称画眉。擅长鸣唱,并能仿效其他鸟叫,也能模仿人教的简单话语,为国内珍贵的笼鸟,常被文人引以为诗词的题材。

鸟类图谱大全 鹈形目 企鹅 佛法僧目 咬鹃目 涉禽图片(鸟类图谱) 白鹭图片 白鹭图片 灰鹭图片 粉红火烈鸟图片 鸡形目图片(鸟类图谱) 斑尾榛鸡 Chinese Hazel Grouse 花尾榛鸡 Hazel Grouse 黑嘴松鸡 Spotted Capercaillie 西方松鸡 Western Capercaillie 雁形目图片(鸟类图谱)

普通秋沙鸭 Common Merganser 中华秋沙鸭 Scaly-sided Mergans… 红胸秋沙鸭 Red-breasted Mergan… 白秋沙鸭 Smew 三趾鹑目图片(鸟类图谱) 棕三趾鹑 Barred Buttonquail 黄脚三趾鹑 Yellow-legged Butto… 林三趾鹑 Small Buttonquail #19733形目图片(鸟类图谱) 赤胸拟啄木鸟 Coppersmith Barbe… 蓝耳拟啄木鸟 Blue-eared Barbet 蓝喉拟啄木鸟 Blue-throated Bar… 黑眉拟啄木鸟 Black-browed Barb… 犀鸟目图片(鸟类图谱)

花冠皱盔犀鸟 Wreathed Hornbill 棕颈犀鸟 Rufous-necked Horn bil… 白喉犀鸟 White-throated Brown … 双角犀鸟 Great Pied Hornbill 戴胜目图片(鸟类图谱) 戴胜 Eurasian Hoopoe 咬鹃目图片(鸟类图谱) 红腹咬鹃 Wards Trogon 红头咬鹃 Red-headed Trogon 橙胸咬鹃 Orange-breasted Trogo… 佛法僧目图片(鸟类图谱)

(1)脚适于游泳;有发达的蹼 (2) 脚适于步行;无蹼,或不发达 (8) (2)鼻呈管状.............................................................................................鹱形目--1鼻不呈管状 (3) (3)趾间具全蹼..........................................................................................鹈形目--2趾间不具全蹼 (4) (4)嘴通常扁平,先端具嘴甲;雄性具交接器......................................................雁形目--3嘴不扁平;雄性不具交接器 (5) (5)翅尖长;尾羽正常发达..............................................................................鸥形目--4翅短,或尖或圆;尾羽甚短 (6) (6)翅尖;无后趾..........................................................................................海雀目--5翅圆;后趾存在 (7) (7)向前三趾间具蹼.......................................................................................潜鸟目--6前趾各具瓣蹼(附的两侧附有叶状膜).........................................................鸊鷉目--7(8)颈和脚均较短;胫部全部被羽;无蹼 (11) 颈和脚均较长;胫的下部裸出;蹼不发达 (9) (9)后趾发达,与前趾同在一个平面上,眼先裸出................................................鹳形目---8后趾不发达或完全退化,存在时位置亦较其他趾稍高,眼前常被羽 (10) (10)翅大都短圆,第1枚初级飞羽较第2枚短;眼先被羽或裸出;趾间无蹼,有时具瓣蹼..................................................................................................................鹤形目--9翅形尖或长或短,第1枚初级飞羽较第2枚长或等长(麦鸡属例外);眼先被羽,趾间蹼不发达或缺......................................................................................................鸻形目--10(11)嘴爪均特强锐且弯曲;嘴基具蜡膜 (12) 嘴爪形或平直或仅稍曲;嘴基不具蜡膜(鸽形目例外) (14) (12)足呈对趾型,舌厚而且为肉质,尾脂腺被绒羽................................................鹦形目--11足不呈对趾型,舌正常,尾脂腺被羽或裸出 (13) (13)蜡膜裸出,两眼侧置,外趾不能反转(鹗属例外),尾脂腺被羽........................隼形目--12蜡膜被硬须掩盖,两眼向前,外趾能反转,尾脂腺露出..............................(鹗)鸮形目—13(14)三趾向前,一趾向后(有时无后趾),各趾彼此分离(除极少数外) (20) 趾不具上例特征 (15) (15)足大都呈前趾型,嘴短阔而平扁,无嘴须......................................................雨燕目—14足不呈前趾型,嘴强而不平扁(夜鹰目例外)常具嘴须 (16) (16)足呈异趾型..........................................................................................咬鹃目—15足不呈异趾型 (17) (17)足呈对趾型 (18) 足不呈对趾型 (19) (18)嘴强直呈凿状,尾羽通常坚挺尖出............................................................鴷形目—16嘴端稍曲,不呈凿状,尾羽正常...............................................................鹃形目—17(19)嘴长或强直,或细而稍曲,有时更具盔突,鼻不呈管状,中爪不具栉缘............佛法僧目—18嘴短阔,鼻通常呈管状,中爪具栉缘.........................................................夜鹰目—19(20)嘴基柔软,被以蜡膜,嘴端膨大而具角质(沙鸡除外)....................................鸽形目—20嘴全被角质,嘴基无蜡膜 (21) (21)后爪不比其它趾的爪长,雄者多具距…………………………………………………鸡形目—21后爪较他趾的爪长,无距………………………………………………………………雀形目—22

下载(26.3 KB) 2009-10-23 10:01 1、蓝喉歌鸲 雀形目> 鹟科> 歌鸲属 PASSERIFORMES > Muscicapidae > Luscinia svecica 描述:雄鸟:中等体型(14厘米)的色彩艳丽的歌鸲。特征为喉部具栗色、蓝色及黑白色图纹,眉纹近白,外侧尾羽基部的棕色于飞行时可见。上体灰褐,下体白,尾深褐。雌鸟喉白而无橘黄色及蓝色,黑色

的细颊纹与由黑色点斑组成的胸带相连。与雌性红喉歌鸲及黑胸歌鸲的区别在尾部的斑纹不同。诸亚种的区别在喉部红色点斑的大小(亚种abbotti最小)、蓝色的深浅度(亚种saturator深,svecica浅)以及在蓝色及栗色胸带之间有无黑色带(svecica)。幼鸟暖褐色,具锈黄色点 斑。 虹膜-深褐;嘴-深褐;脚-粉褐。 叫声:鸣声饱满似铃声,节拍加快,包括部分模仿其他鸟的鸣声。有时在夜间鸣叫。告警时叫声为heet似(JI)。联络叫声为粗哑的 truk声。 分布范围:古北界、阿拉斯加;冬季南迁至印度、中国及东南 亚。 分布状况:亚种saturatior和kobdensis繁殖于中国西北,指名亚种繁殖于中国东北,越冬鸟在中国西南及东南。其他亚种迁徙时经过中国--przevalksii繁殖于西伯利亚,可能在内蒙古及青海也有繁殖,迁徙经中国中部;abbotti繁殖于喜马拉雅山脉西段,在西藏西部也有记录。这些亚种经中国时甚常见于苔原带、森林、沼泽及荒漠边缘的各 类灌丛。 习性:惧生,常留于近水的覆盖茂密处。多取食于地面。走似跳,不时地停下抬头及闪尾;站势直。飞行快速,径直躲入覆盖下。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鸟类分类大全(鸟纲) 1、古颚总目 鸵形目: 鸵鸟科:仅鸵鸟一种 美洲鸵目: 美洲鸵科:包括大美洲鸵和小美洲鸵两种 鹤鸵目: 鸸鹋科:仅鸸鹋一种 鹤鸵科:3种鹤鸵 无翼鸟目: 无翼鸟科:也叫几维、鹬鸵,4种 [共鸟]形目: [共鸟]科:分布于中南美的走禽,47种 2、楔翼总目 企鹅目: 企鹅科:分布于非洲、大洋洲、南美洲南部沿海和南极,18种企鹅3、今颚总目 潜鸟目: 潜鸟科:游禽,5种 鸊鷉目: 鸊鷉科:游禽,23种 鹱形目: 鹱科:大型海鸟,约70多种 信天翁科:大型海鸟,14种 海燕科:中型海鸟,21种 鹈燕科:中型海鸟,4种 鹈形目: 鹈鹕科:大型游禽,8种鹈鹕 鸬鹚科:游禽,39种 军舰鸟科:大型海鸟,5种 鲣鸟科:大型海鸟,9种 蛇鹈科:大型游禽,4种 鹲科:热带海鸟,3种 雁形目: 鸭科:种类最多一科游禽,包括鸭类、雁类和天鹅,约160种 叫鸭科:分布于南美的游禽,3种 鹳形目:(约115种) 鹭科:中型涉禽,包括鹭类和鳽,约60多种 鹳科:大型涉禽,17种 鲸头鹳科:仅鲸头鹳一种

锤头鹳科:仅锤头鹳一种 鹮科:包括鹮和琵鹭,约30多种 红鹳目: 红鹳科:即火烈鸟,介于鹳和鹤之间的一类涉禽,过去置于鹳形目,5种鹤形目:(约204种) 鹤科:大型涉禽,15种 三趾鹑科:中型涉禽,16种 秧鸡科:中小型涉禽,135种 鸨科:是现存最大的能飞的鸟,25种;该目还包括鹭鹤科、喇叭鹤科、领鹑科、叫鹤科、日鷉科、日鳽科、秧鹤科等 鸻形目:(约350种) 鹬科:中小型涉禽,87种 反嘴鹬科:中小型涉禽,包括反嘴鹬和长脚鹬,11种 蛎鹬科:11种蛎鹬 鸻科:包括部分鸻类和麦鸡,中小型涉禽,65种 鸥科:中小型海鸟,约20种 燕鸥科:中小型海鸟,约20种 海雀科:中型海鸟,20多种 该目还包括:瓣蹼鹬科、彩鹬科、石鸻科、燕鸻科、雉鸻科、鞘嘴鸥科等鸡形目:(约284种) 松鸡科:陆禽,包括雷鸟、松鸡、榛鸡等,17种 冢雉科:分布于东南亚、大洋洲的陆禽,20种 凤冠雉科:分布于中南美的大型陆禽,50种 珠鸡科:分布于非洲的陆禽,7种 雉科:包括雉类、鹧鸪、孔雀、鹑类等,约170余种 齿鹑科:分布于美洲的齿鹑类,31种 吐绶鸡科:2种吐绶鸡 麝雉目: 麝雉科:仅麝雉一种,分类有较多争议,过去置于鹃形目 沙鸡目:(约16种) 沙鸡科:中型陆禽,过去曾置于鸽形目鸽形目: 鸠鸽科:陆禽中的一个大科,约309种 鸮形目:(约205种) 草鸮科:草鸮、苍鸮等,16种 鸱鸮科:鸱鸮类。夜行姓猛禽,189种 隼形目:(约311种) 隼科:小型猛禽,包括隼类和美洲的卡拉鹰等,63种 鹰科:多为大型猛禽 可分为10个亚科: 蜂鹰亚科:蜂鹰、鹃隼等,13种 齿鹰亚科:齿鹰、啸鸢等,12 鹰亚科:雀鹰、苍鹰等,61种 鹞亚科:鹞类,17种 鸢亚科:鸢类,9种

我国的珍稀鸟类动物图谱 七年级(5班)高春乐搜集整理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多样,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占世界种类总数的10%以上。有160多种闻名世界的特产珍稀动物。如大熊猫等。下面将我喜欢的我国特有的珍稀鸟类动物专门搜集编制图谱,和大家共同认识一下她们。 01四川山鹧鸪 【别名】砣砣鸡、笋鸡【学名】Arborophila rufipectus 【分布】迄今仅发现于我国四川省的屏山、甘洛、马边、峨边、沐川等县。【保护级别】I 02海南山鹧鸪 【俗名】山赤姑【学名】Arborophila ardens【分布】仅分布于海南省【保护级别】I

03白颈长尾雉 【别名】横纹背鸡【学名】Syrmaticus reevesii【分布】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的安徽南部、浙江、福建、江西、湖南、两广。 04黄腹角雉 【别名】角鸡、吐绶鸟、寿鸡【学名】Tragopan caboti【分布】产于浙江泰顺、文成、景宁、云和、丽水、遂昌、衢县、龙游;江西永新、井冈山、铅山、万年、上犹、崇义、大余;广东乳源、阳山、乐昌、曲江、连山、始兴、仁化、南雄、大埔、五华、潮州、怀集;福建武夷山;广西恭城、永福、灵川、兴安、富川、贺县、融安;湖南莽山。【保护级别】I 05雉鹑

【别名】黑鸡、贝母鸡木坪雉雷鸟四川雉鹑四康雉鹑【学名】Tetraophasis obscurus【分布】分布于青海,甘肃文县、康县、祁连山,西藏芒康、江达、察隅、米林、朗县拉多,四川马尔康、松潘,均为留鸟。【保护级别】I 06黑长尾雉 [别名】帝雉【学名】Calophasis mikado Ogilvie-Grant【分布】台湾的特有种。【保护等级】I 07蓝鹇

麻雀又名家雀、琉麻雀。广布于我国南北各地,也广布于欧亚大陆,是一种最常见的雀类。麻雀多活动在有人类居住的地方,性极活泼,胆大易近人,但警惕却非常高,好奇较强。多营巢于人类的房屋处,如屋檐、墙洞,有时会占领家燕的窝巢,在野外,多筑巢于树洞中。除冬季外,麻雀几乎总处在繁殖期,每次产卵六枚左右,孵化期约14天,幼鸟一个月左右离巢。 2.鸽子 一种善于飞行的鸟,品种很多,羽毛的 颜色也多,主要以谷类为食。由于鸽子具有 本能的爱巢欲,归巢性强,同时鸽子又有野 外觅食的能力,久而久之被人类所认识,于 是人们就从无意识到有意识地把鸽子作为 家禽饲养。人们利用鸽子有较强的飞翔力和 归巢能力等特性,培养出不同品种的信鸽。 3.喜鹊 喜鹊体形很大,羽毛大部为黑色,肩腹 部为白色。喜鹊多生活在人类聚居地区,喜 食谷物、昆虫,一般3月筑巢,巢筑好后开 始产卵,每窝产卵5-8枚。喜鹊肉可入药。 喜鹊叫声婉转,在中国民间将喜鹊作为吉祥 的象征,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传说及画鹊兆 喜的风俗在民间都颇为流行。体形特点是 头、颈、背至尾均为黑色,并自前往后分别 呈现紫色、绿蓝色、绿色等光泽。双翅黑色 而在翼肩有一大形白斑。尾远较翅长,呈楔形;虹膜是褐色的;嘴是黑色;脚是黑色。腹面以胸为界,前黑后白。体长435~460毫米。雌雄羽色相似。幼鸟羽色似成鸟,但黑羽部分染有褐色,金属光泽也不显著。

家燕为燕科燕属的鸟类。喙短而 宽扁,基部宽大,呈倒三角形,上 喙近先端有一缺刻;口裂极深,嘴 须不发达。翅狭长而尖,尾呈叉状, 形成“燕尾”,脚短而细弱,趾三前 一后。主要特点是上体发蓝黑色, 还闪着金属光泽,腹面白色。体态 轻捷伶俐,两翅狭长,飞行时好象 镰刀,尾分叉象剪子。飞行迅速如 箭,忽上忽下,时东时西,能够急 速变换方向。常可见到它们成对地 停落在村落附近的田野和河岸的树 枝上,在电杆和电线上,也常结队 在田野、河滩飞行掠过。飞行时张着嘴捕食蝇、蚊等各种昆虫。鸣声尖锐而短促。 5.鹦鹉 鹦鹉大多色彩绚丽,音域高 亢,那独具特色的钩喙使人们很 容易识别这些美丽的鸟儿。它们 一般以配偶和家族形成小群,栖 息在林中树枝上,自筑巢或以树 洞为巢,食浆果、坚果、种子、 花蜜。也有特例:如深山鹦鹉, 这种生活在稀木灌丛中的鸟儿体 形大,羽毛丰厚,独具一付又长 又尖的嘴。除了具有其它鹦鹉的 食性外还喜食昆虫、螃蟹、腐肉。 6.画眉 画眉是中国常见的鸣禽。鸣声洪亮,婉 转动听,并能仿效多种鸟的叫声。还会学人 话,猫狗叫,笛声等各种声音。性机敏好斗。 是一种普遍性留鸟。主要生长在中国的江 苏、浙江、安徽、湖北、四川、云南、贵州、 陕西等地,台湾地区也有,但外表略有不同。 为广州市市鸟。该鸟为普遍性留鸟,主要栖 息于海拔1000公尺以下之山丘的浓密灌木 林中,喜欢在晨昏时于枝头上鸣唱。画眉性格隐匿、胆小,领域性极强,雄鸟性凶好斗。平时只有在秋季才会三五成群的出现,叫声明亮悦耳,为鸣鸟中之佼佼者,常被捕捉饲养而成为笼鸟。

常见鸟类图谱 说明:“生活习性”中介绍的居留类型(留鸟、夏候鸟等)是针对本地而言,不同地区有一定差别。

白喉红臀鹎 生 活 习 性 雀形目、鹎科、鹎属的鸟类。额至头顶黑色而富有光泽,耳羽白色或灰白色。上体灰褐色或褐色、尾下覆羽血红色。 留鸟,栖息地较固定,主要栖息在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带的次生阔叶林、竹林、灌丛以及村寨、地边和路旁树上或小块丛林中,也见于沟谷、林缘、季雨林和雨林。一般不做长距离飞行。多在相邻树木或树头间来回飞翔。晚上常成群栖息在一起,觅食时才开始分散,但彼此仍通过叫声保持松散的群。常呈3-5只或10多只的小群活动。性活泼、善鸣叫,或跳跃于枝头树枝间,或站在树上或灌木上,鸣声清脆响亮。 食性较杂,属杂食性,但以植物性食物为主。植物性食物主要有浆果、榕果、核果、草莓、悬钩子、坚果、豌豆、锁莓、紫浆果、洋海椒种子,以及花、叶和其他植物种子。动物性食物主要有甲虫、蚊、蚂蚁等鞘翅目、膜翅目、鳞翅目和直翅目昆虫。

黄臀鹎 生 活 习 性 雀形目、鹎科、鹎属、中等体型(约18cm)的偏黄色鹎,头及羽冠黑色,上体褐橄榄色,下体近白色,胸具灰褐色横带,尾下覆羽鲜黄色。 留鸟,主要栖息于中低山和山脚平坝与丘陵地区的次生阔叶林、栎林、混交林和林缘地区,尤其喜欢沟谷林、林缘疏林灌丛、稀树草坡等开阔地区。也出现于竹林、果园、农田地边与村落附近的小块丛林和灌木丛中,不喜欢茂密的大森林。 主要以植物果实与种子为食,也吃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但幼鸟几全以昆虫为食。冬季主要以植物种子为食,夏季主要以各种浆果、梨果、马桑泡、锁莓等果实为食,也吃甲虫、步行虫、金龟子、金花虫、铜绿金龟甲、日本金龟甲、红蜻蜓、蜂类、蝇类、蚂蚁、蛴螬等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直翅目昆虫和昆虫幼虫,此外偶尔也吃少量农作物种子,如麦粒、豌豆、油菜子等。

下载 (26.3 KB) 2009-10-23 10:01 1、蓝喉歌鸲 雀形目 > 鹟科 > 歌鸲属 PASSERIFORMES > Muscicapidae > Luscinia svecica 描述:雄鸟:中等体型(14厘米)的色彩艳丽的歌鸲。特征为喉部具栗色、蓝色及黑白色图纹,眉纹近白,外侧尾羽基部的棕色于飞行时可见。上体灰褐,下体白,尾深褐。雌鸟喉白而无橘黄色及蓝色,黑色的细颊纹与由黑色点斑组成的胸带相连。与雌性红喉歌鸲及黑胸歌鸲的区别在尾部的斑纹不同。诸亚种的区别在喉部红色点斑的大小(亚种abbotti最小)、蓝色的深浅度(亚种 saturator深,svecica浅)以及在蓝色

及栗色胸带之间有无黑色带(svecica)。幼鸟暖褐色,具锈黄色点斑。 虹膜-深褐;嘴-深褐;脚-粉褐。 叫声:鸣声饱满似铃声,节拍加快,包括部分模仿其他鸟的鸣声。有时在夜间鸣叫。告警时叫声为heet似(JI)。联络叫声为粗哑的 truk声。 分布范围:古北界、阿拉斯加;冬季南迁至印度、中国及东南 亚。 分布状况:亚种saturatior和kobdensis繁殖于中国西北,指名亚种繁殖于中国东北,越冬鸟在中国西南及东南。其他亚种迁徙时经过中国--przevalksii繁殖于西伯利亚,可能在内蒙古及青海也有繁殖,迁徙经中国中部;abbotti繁殖于喜马拉雅山脉西段,在西藏西部也有记录。这些亚种经中国时甚常见于苔原带、森林、沼泽及荒漠边缘的各 类灌丛。 习性:惧生,常留于近水的覆盖茂密处。多取食于地面。走似跳,不时地停下抬头及闪尾;站势直。飞行快速,径直躲入覆盖下。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珍珠鸟[雀形目梅花雀科草雀属鸟类]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珍珠鸟体长大约10厘米左右。全体羽色青蓝灰色,雌雄鸟羽色有明显的区别,易于识别。珍珠鸟的头部呈蓝灰色,嘴基的两侧及两眼下方,均有黑色的羽纹,眼先为白色,嘴基及眼下方黑羽之间,仿佛是眼下“泪痕”。喉和胸浅灰蓝色,背、肩及翅等蓝、灰棕色。飞羽深灰褐色,尾羽较短,多为黑色,常被长的尾上覆羽所遮盖,尾羽并有较规则的白色横纹,故亦名斑马雀。嘴多为深红色,跗踪及足也为深肉红色。 雄鸟胸部下方两侧及两胁,呈栗红色,并布有小白色圆点,状如珍珠,故又名珍珠鸟、珍珠雀或金山珍珠鸟;雌鸟体羽暗淡,胸下部两侧及两胁无栗红色羽块及小白色圆点。雄鸟喉至上胸色,还具有波状黑纹数条,黑白相问,增添

几分观赏价值。雌鸟喉至上胸无波状黑纹,珍珠鸟在人工饲养培育的环境下,又经过人工选择,产生了白色和驼色的品种,其嘴和脚仍为红色,这些品种的雌雄鸟,可以从嘴的颜色区别,雄鸟多为鲜艳的深红色,富有光泽,雌鸟嘴色较淡,光泽也较差,白色品种名曰“白珍珠”,驼色品种又曰“驼珍珠”。 生活习性 珍珠鸟栖息于干燥的稀疏林带、灌丛、开阔的农田、草地、盐沼、种植园、公园、庭院等。多成对或集群活动,特别是旱季,常在近水域的地方聚集成千万只以上的庞大鸟群。珍珠鸟的雄鸟鸣叫较为频繁,鸣声有单音或单音快速连鸣,连鸣时急促,鸣声不太悦耳动听,但也不使人感到烦噪不安,鸣声不高,鸣叫时鸟头、尾高翘,呈“u”字形,再配上艳丽的羽色,很有观赏价值。雌鸟一般很少鸣唱。成年雌雄鸟,经常形影不离,相互理羽,接吻,点头,大有夫唱妇随之浓厚情谊。珍珠鸟对饮水和水浴

1乌鸦是雀形目鸦科数种黑色鸟类的俗称。为雀形目鸟类中个体最大的,体长400~490毫米;羽毛大多黑色或黑白两色,黑羽具紫蓝色金属光泽;翅远长于尾;嘴、腿及脚纯黑色。乌鸦共36种,分布几乎遍及全球。中国有7种,大多为留鸟。 2麻雀是与人类伴生的鸟类,栖息于居民点和田野附近。白天四出觅食,活动范围在2.5~3千米以内。在地面活动时双脚跳跃前进.翅短圆,不耐远飞,鸣声喧噪。主要以谷物为食。当谷物成熟时,多结成大群飞向农田吃谷物。繁殖期食部分昆虫,并以昆虫育雏。繁殖力强。在北方,3 ~4月开始繁殖,每年至少可繁殖2窝。在南方,几乎每月都可见麻雀繁殖雏鸟。巢简陋,以草茎、羽毛等构成,大都建在屋檐下和墙洞中。每窝产卵4 ~6枚。卵灰白色,满布褐色斑点。雌雄轮流孵卵。孵化期11~12天。雏鸟全身裸露,15天以后才能出飞自行寻食。 海鸥是一种中等体型的鸥。腿及无斑环的细嘴绿黄色,白尾,初级飞羽羽尖白色,具大块的白色翼镜。冬季头及颈散见褐色细纹,有时嘴尖有黑色。海鸥身姿健美,惹人喜爱,其身体下部的羽毛就像雪一样晶莹洁白,海鸥是候鸟,分布于欧洲、亚洲至阿拉斯加及北美洲西部。迁徙时见于中国东北各省。越冬在整个沿海地区包括海南岛及台湾;也见于华东及华南地区的大部分内陆湖泊及河流。海鸥的解释有二:广义的海鸥是鸥科40余种海鸟的总称;狭义的海鸥是鸥科,鸥属的一个物种。 4杜鹃身体黑灰色,尾巴有白色斑点,腹部有黑色横纹。初夏时常昼夜不停地叫。吃毛虫,是益鸟。多数把卵产在别的鸟巢中。也叫杜宇、布谷或子规。普通杜鹃身长约16厘米,羽毛大部分或部分呈明亮的鲜绿色。大型的地栖杜鹃身长可达

90厘米。多数地栖杜鹃呈土灰色或褐色,也有些身上有红色或白色的斑纹。有些热带杜鹃的背上翅膀上有像彩虹一样的蓝色。多种杜鹃的翅短。尾巴较长,有的特别长。尾巴羽毛的尖端还点缀着白色。地栖杜鹃的腿比树栖杜鹃长。脚掌前后有双趾。喙粗壮结实,有点向下弯曲。 5雕属于鸟纲,隼形目,鹰科,雕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别名黑雕、花雕、小花皂雕。雄鸟体长63cm,雌鸟约70cm。体羽暗栗褐色,背面有金属光泽。尾上、尾下覆羽均缀以白色和棕白色,趾黄色、爪黑色。嘴黑褐色,鼻孔圆形有别于其他种。 雕栖息于草原及湿地附近的林地,多在飞翔中或伏于地面捕食,取食鱼、蛙、鼠等动物,也食金龟子、蝗虫。在高山岩石或乔木上筑巢,用树枝、树皮筑成盘状,每窝产卵1~3枚,多为2枚,卵呈淡白色,大小为61-51毫米。孵化期42~44天。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及新疆。 6大雁又称野鹅,天鹅类,大型候鸟,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雁热情十足,能给同伴鼓舞,用叫声鼓励飞行的同伴。同时大雁也是位处内蒙古东北部的一个小镇,以煤业和旅游为主要经济来源。大雁属鸟纲,鸭科,是雁亚科各种类的通称,一种大型游禽。形状略似家鹅,有的较小。嘴宽而厚,嘴甲比较宽阔,啮缘有较钝的栉状突起。雌雄羽色相似,多数呈淡灰褐色,有斑纹。大雁群居水边,往往千百成群,夜宿时,有雁在周围专司警戒,如果遇到袭击,就鸣叫报警。主食嫩叶、细根、种子,间或啄食农田谷物。每年春分后飞回北方繁殖,秋分后飞往南方越冬。群雁飞行,排成“一”字或“人”字形,人们称之为“雁字”,因为行列整齐,人们称之为“雁阵”。大雁的飞行路线是笔直的。中国常见的有鸿雁、豆雁、白额雁等。雁队成6只,或以6只的倍数组成,雁群是一些家庭,或者

---------------------------------------------------------------最新资料推荐------------------------------------------------------ 雀形目鸟类图谱大全 雀形目鸟类图谱大全: 388 张图! | 鸟和鸟类(转载) 1 .蓝喉歌鸲 2.八哥3.渡鸦 4.栗背伯劳 5.鹩哥 6.丝光椋鸟 7.红嘴相思鸟 8.大嘴乌鸦 9.红尾水鸲 1 0.北红尾鸲 1 1 .红胁绣眼鸟 1 2.红喉歌鸲 1 3.红嘴蓝鹊 1 4.黑枕黄鹂 1 5.秃鼻乌鸦 1 6.栗腹矶鸫 1 7.家八哥 1 8.蓝矶鸫 1 9.暗绿绣眼鸟 20.白颈鸦 21 .白尾地鸦 22.灰喜鹊 23.蓝歌鸲 24.小仙鹟 25.黄颊山雀 26.小嘴乌鸦 27.欧亚鸲 28.乌鸫 29.红嘴山鸦 30.喜鹊 31 .黄雀 32.黄嘴蓝鹊 33.赤红山椒鸟 34.栗腹歌鸲 35.棕腹仙鹟36.宝兴歌鸫 37.黄腰柳莺 38.沼泽山雀 39.黄嘴山鸦40.棕腹大仙鹟 41 .虎纹伯劳 42.蓝翅八色鸫 43.白顶溪鸲 44.棕头歌鸲 45.画眉 46.蓝额红尾鸲 47.紫啸鸫48.家鸦 49.寿带鸟 50.棕腹蓝仙鹟 51 .白眉姬鹟52.白腹鹟 53.黑额树鹊 54.台湾蓝鹊 55.黑尾蜡嘴雀56.盘尾树鹊 57.蓝头矶鸫 58.黑尾地鸦 59.灰伯劳60.灰背鸫 61 .灰蓝姬鹟 62.达乌里寒鸦 63.褐河乌64.黑喉红尾鸲 65.黑胸歌鸲 66.塔尾树鹊 67.新疆歌鸲68.绿胸八色鸫 69.黑领椋鸟 70.小太平鸟 71 .星鸦72.红尾歌鸲 73.发冠卷尾 74.鹊鸲 75.橙腹叶鹎 76. 1 / 4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