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完美版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完美版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完美版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完美版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四、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曹爱平

【内容标准】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主要主张,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掌握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主要思想。结合当时时代特

征,把握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脉络。

【过程与方法】

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及自已搜集到的资料,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

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在对明清之际思想家的了解过程中,运用比较

法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对明清之际思想家们大胆批判传统文化的行为的学习,使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健全的意志,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

【本目重点、难点】

重点: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主要思想

难点:在于通过对这些思想主张的学习,分析明清之际儒学发展的特征及主要原因。

二、教学过程

基础知识提问

1、李贽反正统思想的主要表现?

2、黄宗羲的思想主张有哪些?

3、顾炎武的成就?主要思想?

4、王夫之政治思想的主旨?政治思想和历史观的特点?

5、唐甄思想主张及其评价?

新授:

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出现的社会背景介绍:

明清两朝,中国封建社会已经进入后期。那时,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并且在封建专制层

层重压下,不断缓慢地发展。旧制度的衰落和新的社会因素产生,如同世界各国的规律一样,

首先在思想界里被敏感地反映出来。于是,在明清时期思想界里一批反对传统儒家思想,反

对封建专制主义腐朽统治的思想家,便成为这一时期文化中新的潮流。他们批判继承了传统

的儒学体系,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

一、李贽的反正统意识

1、李贽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征

结合书中图片和《福建泉州李贽故居》介绍李贽生平

以“异端”自居的思想家李贽。粗看其穿戴的衣冠,就能推断他为明朝人,实际上他生活

的时间为1527~1602年,寿命较长,75岁。细看其面部,五官端正,眼睛中透着一股锐气和

正气。就是这样一位充满正气的思想家,开启了中国古代文化思想的新潮流。这是座落在泉

州市区南门万寿路的李贽故居。它是一座普通的民房,原来有三开间二进深。现存正面一间

和正厅堂,正厅堂宽6米,深9米,前有天井。故居曾一度改为宗祠,现辟为纪念堂。

李贽生活在明朝后期,号卓吾,福建泉州人。受教于王学的泰州学派。青年时代生活困乏,

到处奔波。中年后做过二十多年小官,感受到明末社会的黑暗和官场的腐败。晚年毅然辞官,

专事著述和讲学。后被明政府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迫害致死,著作被列为禁书。

正是这样的生活经历,形成了李贽“离经叛道”的不羁性格。

引导学生将李贽的生活经历概括为三步:“年少时的求学,中年时的做官,晚年时的入狱”年。而前两点经历都直接影响着李贽“离经叛道”性格的形成。

2、探究学习:李贽有哪些“离经叛道”的思想?

解题关键:李贽是反封建思想的先驱

思路引领:李贽“离经叛道”的表现

3、对李贽进步思想的评价:组织学生结合思想家生活的时代背景及其思想主张进行讨论,最后引导得出:李贽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其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

4、学习思考:李贽认为私心是人类的天性。他说:“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我们应当怎样看待李贽的这一认识?

答案提示:李贽在这里强调的是坚持和维护个人利益的合理性,同时,主张承认个性的意见,也是有意义的。李贽所说“私”和“心”的关系,实际上也肯定了思想的独立性。

二、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说

“三大进步思想家”共同的生活背景:明末清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剧烈动荡的时期。当时,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封建社会的危机日益加深,资本主义萌芽在某些地区出现并得到缓慢发展,自然科学也有了一定发展,在此形势下,涌现了一批进步思想家,其中最突出的是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他们有着早年参加抗清斗争、后来隐居著书立说的类似经历。

1、黄宗羲的简介

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南雷,又号梨洲,浙江余姚人。曾参加浙江南明鲁王政权的抗清斗争。鲁王政权失败以后,他带着老母东奔西跑,险些被清政府捕去,后来长期在故乡隐居。黄宗羲的著作很多,最著名的有《明夷待访录》《南雷文集》《宋元学案》和《明儒学案》等。《明夷待访录》是在1663年写成的一本字数不很多的著作,但是鲜明地表达了他的民主思想,因此被清政府长期被列为禁书。

2、思想主张。

(1)黄宗羲的思想特点是反对封建专制统治

(2)思想主张:

三、顾炎武思想的启蒙精神

1、顾炎武简介

顾炎武(1613—1682),号亭林,江苏昆山人。年轻时参加“复社”反宦官斗争。清军南下,参加当地的抗清斗争。抗清失败后,遍游华北,载书自随。所至垦田度地,访问风俗,搜集材料,尤致力于边防和西北地理的研究。顾炎武学问广博,对经史子集、音韵训诂、典章制度、兵农经济、郡邑掌故,都有深入的研究。晚年拒绝清政府的征辟,专志经学的研究。著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等数十种著作。

2、思想主张:

3、探究延伸:

阅读下列材:

材料一:“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材料二:“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臣肉食者得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分别出自哪位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

(2)两则材料反映的共同思想主张是什么?(反对君主专制独裁)

(3)近代学者根据材料二归纳出的用于自勉的警句是什么?你觉得当前我们应该如何实践这句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勤奋学习,忠心报国;以天下为已任历史上无数志士仁人的孜孜追求,当今社会更需要这种意识。学生时代的实践主要在于搞好学习,以便提高未来服务于社会的能力)

四、王夫之的“孤秦陋宋批判”

1、王夫之简介

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1643年,农民起义军势力非常壮大,张献忠曾邀他参加农民军,他拒绝了。1644年,清兵入关,不断往南推进,王夫之和友人管嗣裘一起在衡山起兵抗清。兵败,逃到广东肇庆,效力于南明桂王政权,对桂王政权里许多人结党争权深表不满。不久,他见大势已去,辞职还乡,长期住在湖南湘西苗瑶山区。他隐居在衡山石船山麓,努力著述,人称船山先生。著作现存《船山遗书》288卷,还有一部分已经散失了。代表作有《张子正蒙注》《周易外传》《尚书引义》《读四书大全说》《思问录》《黄书》《噩梦》和《读通鉴论》等。

2、思想主张

3、探究延伸:

(1)明清时期最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是( D )

A、黄宗羲

B、李贽

C、顾炎武

D、王夫之

(2)黄宗羲、顾炎顾炎武、王夫之的进步思想有哪些?

解题思路: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概括进步主张。

答案提示:三大进步思想家的主张有:

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人民为主”。

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和商业,提倡“经世致用”。

思想上: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

4、对三大思想家思想的评价。组织学生结合思想家生活的时代背景及其思想主张进行讨论,最后引导得出:生活在明清之际的三大思想家,他们继承了晚明进步的思想传统,反对民族压迫和封建专制主义,重视手工业、商业,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这些主张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意义。

五、唐甄论“凡为帝王者皆贼也”

1、思想主张

2、评价

3、探究延伸

明清时期,产生民主思想的根本原因是( A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科技进步

C、封建制度衰落

D、理学的演变

参看人民版知识结构

[10401]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清初三大思想家,即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他们在明末清初社会激烈变革之际,提出了许多人本主义论点,比如反对君主专制,提高商人地位,重实践、轻理论的实用主义。他们的思想,在后来君主集权严重的清朝并没有多少发展,但对于中国传统哲学具有重要意义。 王夫之 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晚年隐居衡阳的石船山麓,世称船山先生。明亡,他在衡阳起兵抗清,败后退至广东肇庆,在南明桂王政府中任职;桂林失陷后,长期隐藏在湘西地区的苗瑶山洞,自称瑶人。直到康熙八年(1669)才在石船山麓定居下来。他刻苦钻研,勤于著述,著作有一百余种,主要有《周易外传》、《张子正蒙注》、《思问录》、《黄书》、《噩梦》和《通读鉴论》等。后人集为《船山遗书》。 顾炎武 顾炎武(1613-1682)初名绛,字宁人,江苏昆山亭林镇人。世称亭林先生。少年时参加“复社”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嗣母王氏殉国。他参加昆山、嘉定一带的抗清起义。失败后,十谒明陵,遍游华北,所至访问风俗,搜集材料,特别注重对边防和西北地理的研究。同时垦荒种地,联络同道,不忘兴复。晚年居住华阴,死于山西曲沃。他学问渊博,对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以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很有研究。他一生的著作很多,主要著作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音学五书》、《亭林诗文集》等。 黄宗羲 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梨洲,又号南雷,人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思想家、史学家。父东林名士,为魏忠贤所害。他受遗命就学于刘宗周,19岁入都为父讼冤,以铁椎毙仇人。领导复社成员坚持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他召募义兵,成立“世忠营”抗清。明亡后隐居著述,屡拒清廷征召。学问渊博,研究天文、算术、乐律、经史百家及释道之书,史学上尤有成就。著作有《宋元学案》、《明儒学案》、《明夷待访录》、《南雷文集》等。 三大思想家的特点 三大思想家继承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传统,植根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及生产关系中资本主义的新因素,在明清之际“天崩地解”的形势下,开创了新思潮、新学风,特点如下: ①反对宋明理学,提倡唯物主义思想 宋明理学的哲学思想是唯心主义的。王夫之痛斥陆王心学是误国之学、亡国之学,认为“陆子静出而宋亡”(《张子正蒙注·乾称篇》上),王守仁为“祸烈于蛇龙猛兽”(《老子衍·序》)。他否定了“理本气末”、“理在气先”的谬论,肯定了“理在气中”、“理即气之理”(《思问录·内篇》)的唯物主义一元论,把被程朱颠倒了的物质与精神的关系重新颠倒过来。他反对理学家坐而论道,空谈心性的恶劣风气,提出“形、神、物三相遇而知觉乃发”(同上)的唯物主义认识论。黄宗羲也反对理学家的空谈,倾向于唯物主义思想。 ②反对封建专制主义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教案(1)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课标要求: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情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习,掌握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唐甄等思想家的主要思想。结合当时时代特征,把握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脉络。 (2)过程与方法: 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在对明清之际思想家的了解过程中,运用比较法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进一步激发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对明清之际思想家们大胆批判传统文化的行为的学习,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健全的意志,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 教学课时:2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主要思想。 难点:如何结合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分析明清之际儒学发展的特征及主要原因。 教学建议: 讲述本课具体内容之前,教师先根据“课前提示”向学生指出: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渐趋衰落的转型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之后,又一次思想十分活跃的时期。思想家们对儒学传统教条进行了多方面的批判与修正,儒学正统的权威性受到冲击。预习教材内容,查阅资料,结合相关知识分析:明清之际思想活跃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这一文化现象在哪些方面冲击了传统儒学?它的出现起什么样的作用?由此导入新课的学习。 本节五目教材分三个阶段分别介绍了五个思想家的主要思想,包括的内容有:第一,明朝中后期独具个性的思想家李贽“反正统意识”。第二,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反封建专制和封建道统思想。第三,清初唐甄对专制君主的大胆批判。 一、“李贽的反正统意识” 1.结合课本P20“自我测评”讲述:李贽的生活经历和思想特征(反正统意识产生原因)。 祖父两辈都是伊斯兰教徒,自幼受传统思想的束缚较少,明朝中后期独具个性的思想家;生活在理学占思想统治地位的时代;社会的黑暗和官场的腐败。 2.李贽的反正统思想主张。从课文中归纳: 第一,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主张,挑战“天理”学说; 第二,反对以孔孟学说为权威和教条,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强调人的个性; 第三,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 第四,在诗文写作的风格方面,主张“真心”,反对当时盛行的摹古文风。 3.对李贽进步思想的评价。指导学生根据思想内容,分析评价: 李贽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其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 学术界对李贽评价很高,《明朝史话》说:“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和思想界的保守落后,奋起揭露统治阶级和道学家的空疏与无能;他敢于向封建传统观念挑战,勇于批判盲目尊孔颂经的迷信思想。” 要求识记:李贽的代表作——《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 二、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反封建专制思想 这也是本节的教学重点。教学时,教师应指导学生阅读第二、三、四子目,利用对比的方法,分析这些思想家主张的共同点以及各自特色。

(完整word版)大学语文课后练习题

练习题 第一单元仁者爱人樊迟、仲弓箭问仁\答案原君\答案 樊迟、仲弓问仁 一、填空题1、《论语》是记录的一部书,是家经典著作之一,是 由收集整理而成的。 2、孔子是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 的、,其思想的核心是, 3、“四书五经”中的“四书” 指、、 、;“五经” 指、、 、、。二、单项选择题 1、《樊迟、仲弓问仁》一文中,孔子认为真正有智慧的人是( A、善于识别人的人 B、能够广交朋友的人 C、默默无闻的人 D、敢于行动的人 2、下列不属于儒家所提倡的美德的集中表现的是() A、恭 B、敬 C、怨 D、忠 三、多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论语》的描述正确的是()A、今本《论语》由东汉郑玄厘定B、《论语》中所表述的核心思想是“民本”思想C、《论语》是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D、《论语》语句简洁,文辞闲雅,意蕴丰厚E、善于论辩是《论语》的一大特色2、下列行为中属于实践“仁”的具体表现的有()A、出门如见大宾 B、使民如承大祭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E、居处恭,执事敬重,与人忠3、下列代表儒家思想的著作是()A、《论 语》 B、《左传》 C、《庄子》D、《孟子》 E、《韩非子》 四、解释带点的字词1、使.民如承大祭祀2、在邦.无怨,在家.无怨3、雍虽不敏.,请事.斯语4、 举直错 ....... ..诸枉5、不仁者远.矣6、居处恭,执事敬

五、简答题1、本文在文体上有什么样的特点?2、请从自处和处世的角度来谈一谈“仁”的内涵。3、如何才能够实现“仁”呢 原君一、填空题 1、《原君》是一篇严谨的议论文。 2、《原君》一文从“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引出“”的为君之道,奠定了全篇论证的基础。 3、《》是《明夷待访录》一书的首篇。 4、后人 将、、 并称为“清初三大思想家”。 二、单项选择题 1、《原君》中,对自己夺取的产业沾沾自喜的人是() A、明太祖 B、汉高帝 C、崇祯帝 D、商纣王 2、《原君》中发出“若何为生我家!”的痛苦悲叹的人是()A、明太 祖 B、汉高帝 C、崇祯帝 D、商纣王3、《原君》模仿韩愈《原道》、《原毁》等立题,是从探究人均的(入手的。A、地位 B、声誉 C、财 富 D、职分 三、多项选择题1、《原君》中采用最为广泛的论证手法是() A、比喻论证 B、举例论证 C、引证 D、对比论证 E、类比论证 2、黄宗羲是明末清初著名的() A、思想家 B、文学 家 C、政治家 D、革命家 E、史学家 3、《原君》一文中,主动放弃了做君主的机会的人是()A、许 由 B、尧C、禹 D、务 光 E、舜 4、《原君》文中,作者举出的“耻食周粟”的人是()A、许由 B、伯夷 C、崇祯 D、务光 E、叔齐 四、简答题 1、黄宗羲认为“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而如今的天下人如何看待为君者? 2、黄宗羲在《原君》中引汉高帝“某业所就,孰与仲多”之语是为了说明什么? 3、《原君》文中作者的主要观点及文章的论述方法。五、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2020届湖南省五市十校联考新高考原创精准仿真试卷(四)历史

2020届湖南省五市十校联考新高考原创精准仿真试卷(四) 历史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试题卷启封下发后,如果试题卷有缺页、漏印、重印、损坏或者个别字句印刷模糊不清等情况,应当立马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3、答题卡启封下发后,如果发现答题卡上出现字迹模糊、行列歪斜或缺印等现象,应当马上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4、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5、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7、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8、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9、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红楼梦》中贾宝玉和贾环(宝玉之弟,为贾政的妾室所生)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但两人 的地位却有天壤之别。从传统观念上看,导致两人地位悬殊的主要原因是 A. 宗法观念的影响 B. 个人素质的差异 C. 分封制度的形成 D. 封建家长的喜好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关键信息“贾宝玉和贾环是同父异母的兄弟”,根据宗法制中血缘亲疏关系影响政治地位的特点,造成了剧中两人的地位却有天壤之别,说明是宗法制的影响,故选A项,不

(完整word版)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思想的异同(笔记)

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课标要求: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主张,说明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重点: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主张及影响。 难点:明清之际反封建民主思想兴起的历史背景、影响及其评价。 知识结构: 一、李贽的离经叛道 1、历史背景(明朝后期): ①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②政治上:阶级、民族矛盾尖锐,封建统治危机严重 ③思想文化上:思想文化专制,理学仍占统治地位(八股取士) 2、生平及代表作品:《焚书》、《藏书》等 1527-1602,明朝后期反封建专制启蒙运动的先驱,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 自称“异端”,一生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永不妥协,晚年被捕入狱,死于狱中 3、主要思想: ①否定孔孟及儒学的权威性(反权威)②批判程朱理学的虚伪性(反正统) ③强调人正常的私欲(尊人性)④倡导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倡个性) 4、评价:①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具有进步意义;②将矛头对准封建正统思想,具有鲜明的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是明清时期反封建专制主义启蒙运动的先驱。 二、三大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1、背景和经历(明末清初): ①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并缓慢发展 ②政治上:社会动荡,阶级、民族矛盾尖锐,封建统治危机日益深化 ③思想文化上:思想文化专制(文字狱),自然科学有一定发展,西学东渐 ④生活经历:早年参加抗清斗争,后隐居著书立说

A小结:一大时期(明清时期) 一股思潮(反封建民主思潮) 四位人物(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B比较:明末清初三大启蒙思想家的异同 同:①反封建专制;②批判地继承传统儒学; ③思想都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④早年参加抗清斗争,后隐居著书立说。 异:①黄宗羲政治上激烈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继承先秦民本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经济上主张“工商皆本”。 ②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主张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指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具有强烈的爱国色彩。 ③王夫之是中国古代唯物主义理论的集大成者,认为“气理相依”,认识来源于实践;并具有朴素辨证法思想。 C分析: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是怎样从不同角度批判理学的? 黄宗羲从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角度,批判理学视君臣之义为天理的伦常观。 顾炎武从经世致用的角度提倡实学,批判理学空谈。 王夫之通过气和理的关系,论述物质第一,意识第二,对理学的唯心主义进行批判;通过运动绝对、静止相对的辩证关系批判理学形而上学观点。 D 分析:对三大思想家的评价 ①继承晚明进步思想,反对民族压迫和封建专制主义,提倡民主,重视工商业,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进步意义。 ②提倡“经世致用”的学风和“经世”爱国的优良传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③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掀起中国封建社会晚期思想解放的潮流。 ④冲击了当时的封建专制,但未提出新的社会制度,未能动摇封建统治基础。 E 思考:为何中国明末清初的民主思想没有形成像西欧启蒙运动那样波澜壮阔的景象? ①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极为薄弱,使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②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 ③高度强化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使早期民主思想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 F 归纳: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演变(见练习册P16——“4. 儒家思想的演变”)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教案(3)(1)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一、内容及其解析 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指的是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一第四节的内容,其核心是明末李贽以及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反封建专制和封建道统思想,理解它关键就是要结合明末清初历史背景分析其思想产生的原因及其对中国历史带来的影响。学生已经学过通史中的相关内容及必修一中专题一第四节和本章前三节的相关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由于它还与政治学科及有比较密切的联系,所以在本学科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有知识扩展的作用,是本学科的重要内容。教学的重点是掌握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及影响,解决重点的关键是结合时代背景,运用比较法,从儒学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把握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脉络。 二、目标及其解析 1、教学目标 (1)掌握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主要思想; (2)掌握明清时期进步思想产生的背景,及思想实质,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2、目标解析 (1)掌握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主要思想就是指要理解掌握李贽的基本思想观点,理解掌握黄宗羲的思想主张,评价其思想的历史影响,理解把握顾炎武的思想主张,评价其思想的历史影响,了解王夫之生活时代的历史背景,理解把握他的思想主张和历史影响; (2)掌握明清时期进步思想产生的背景,及思想实质,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就是指要结合当时时代特征,把握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脉络。 三、问题诊断分析 本课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是明清进步思想与传统儒学的关系。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学生分析问题比较片面,从明清进步思想中更多的只看到的是对传统儒学的否定,忽视了其内容中对传统儒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教师要指导学生全面认识传统儒学,结合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状况来分析儒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与变化。 四、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一: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出现的历史背景? 设计意图:知道思想的产生是一定经济政治的一种反映 师生活动:引导学生分析如下: 1、政治:社会动荡,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封建制度趋于衰落,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尖锐。 2、经济: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3、思文:理学空谈义理,八股取得士,限制了思想的自由。 4、外因:西学东渐,西方近代科技开始传入,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例题一:明清之际,下列哪些因素促进了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C) ①封建制度的衰落②封建专制的加强 ③商品经济发展④封建制度的完善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变式训练:明清时期出现反封建进步思想家的根本原因是(C) A、中国古代思想家具有忧国忧民的传统 B、思想家遭受到封建专制的残酷压迫 C、明清时期我国商品经济获得高度发展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 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部分45分)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荀子·礼制》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荀子的这一观点 A.强调了礼的宗旨是满足人的欲望 B.具有强烈的法治意识 C.顺应了春秋战国变革的时代潮流 D.背离了儒家民本思想 2.商鞅认为:“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民以此为教,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无弱也?”显然,在商鞅看来工商业的发展 A.与农耕生产相辅相成 B.有利于国富兵强 C.妨碍耕战政策的实施 D.易助长奢靡之风 3.据载,汉高祖在关中择举“有修行,能帅众为善者”为乡三老;汉文帝下诏嘉奖孝悌、力田、廉吏,派遣谒者赐帛慰问;汉武帝“令礼官劝学……举遗兴礼,以为天下先”。这表明汉代统治者 A.尊儒学为治国思想 B.注重教化以加强社会治理 C.举孝廉以选拔官员 D.始终奉行休养生息的国策 4.曹魏年间,何晏、王弼提出“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的思想。这个“无”,是阴阳、万物赖以化生、成形的根基;就其政治含义说,它是支配社会生活的无形权力,掌握了它就可以“成务”、“成德”、“无爵而贵”。这一贯通天道、人事的思想 A.适应了门阀士族的政治需要 B.构建了程朱思辨哲学的理论基础 C.融合了佛道两教的宗教哲学 D.树立起了唯物主义价值观的旗帜 5.有学者认为,北魏衰落源于孝文帝“深慕华风,锐意模仿改革”,使鲜卑族“消灭雄武之风”。吕思勉则认为,“读史的人都说他是失策……然而不如此,难道想永远凭籍武力和汉族相持么?总而言之,以塞外游牧的民族,侵入中国,其结果和汉族同化而融合是不可避免的。”这种争论表明 A.二者的认识悖离历史事实 B.史学研究无法正确揭示历史本质 C.历史解释具有较大随意性 D.研究历史的角度会影响历史结论 A.宋代发现了磁石指南的特性 B.宋朝统治者重视海外贸易 C.宋朝指南针应用于天文观测 D.宋代航海技术有重大进步 7.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你应帮他选择()

明末清初五大家

明末清初五大家 编辑 明末清初五大师也称清初五大师,是指明末清初的五大学者,他们分别是:黄宗羲、顾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1] 五位学者均参加过明朝末年的抗清战争,失败后均致力于学术。其中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隐居不仕,得以终老。方以智由于秘密策划反清活动,而卷入粤案中,被清政府抓获后不屈投水自尽。朱舜水抗清失败后,东渡日本,其学远播东瀛,终客死他乡。 目录 1简介 黄宗羲 顾炎武 方以智 王夫之 朱舜水 2著作 1简介 黄宗羲 黄宗羲(1610年9月24日—1695年8月12日)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东林七君子黄尊素长子,汉族,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字太冲,一字德冰,号南雷,别号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蓝水渔人、鱼澄洞主、双瀑院长、古藏室史臣等,学者称梨洲先生。黄宗羲学问极博,思想深邃,著作宏富,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或清初三大儒);与弟黄宗炎、黄宗会号称浙东三黄;与顾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并称为“明末清初五大家”,亦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2] 顾炎武 顾炎武(1613年—1682年),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人,著名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本名绛,字忠清;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所以改名炎武,字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季诸生,青年时发愤为经世致用之学,并参加昆山抗清义军,败后漫游南北,曾十谒明陵,晚岁卒于曲沃。学问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诗多伤时感事之作。[3-4] 方以智 方以智(1611—1671),明代著名哲学家、科学家。字密之,号曼公,又号鹿起、龙眠愚者等,汉族,安徽桐城人。崇祯13年进士,官检讨。弘光时为马士英、阮大铖中伤,逃往广东以卖药自给。永历时任左中允,遭诬劾。清兵入粤后,在梧州出家,法名弘智,发愤著述同时,秘密组织反清复明活动。康熙10年3月,因“粤难”被捕,十月,于押解途中自沉于江西万安惶恐滩殉国。学术上方以智家学渊源,博采众长,主张中西合璧,儒、释、道三教归一。一生著述400余万言,多有散佚,存世作品数十种,内容广博,文、史、哲、地、医药、物理,无所不包。[5] 王夫之 王夫之(1619年-1692年),字而农,号姜斋,汉族,衡州府城南王衙坪(今衡阳市雁峰区)人。世界上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史学家、文学家、美学家之一,为湖湘文化的精神源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知识点训练:宋明理学和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宋明理学和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9·揭阳二模)顾炎武认为“今之所谓理学,禅学也”,“古之所谓理学,经学也”,他重申宋人黄震的见解,认为“理具于吾心而验于物”,要破除理学“空谈心性”的弊端,必须回归经学。顾炎武() A.意在否定君主专制制度B.大力倡导经世致用之学 C.促进了乾嘉考据的兴起D.具有近代启蒙思想意识 2.(2019·黄山一模)刘师培对清代学术曾指出:“盖汉学之词举世视为无用,舍闭关却扫外,其学仅足以授徒。若校勘金石,足以备公卿之役,而不足以备公卿之欢。……欲得帝王之尊,必先伪托宋学以自固。故治宋学者,上之可以备公卿,下之可以得崇衔。”其意在强调() A.清代学术氛围相对自由B.明清封建制度日益没落 C.经世致用思想成为主流D.清代宋明理学仍居主流 3.(2019·温州一模)梁启超在《明清之交中国思想界及其代表人物》一文中评论某位思想家:“(他)所注重的问题是:‘我们为什么能知有宇宙?’‘知识的来源在哪里?’‘知识怎么样才算正确?’他以为这些问题不解决,别的话都是空的。”这位思想家是() A.王守仁B.黄宗羲 C.顾炎武D.王夫之 4.(2019·嘉兴二模)他是有多方面成就的学者,开清代考据学的先河,章炳麟尤其景仰其民族精神而更名“章太炎”以示效法。“他”是() A.王守仁B.顾炎武 C.王夫之D.黄宗羲 5.(2019·佛山二模)“二程”认为,宇宙是一个大家庭,天地是父母,人是儿女,人人都应该孝敬上天。朱熹提出,对万物的盛衰,甚至大大小小的动植物,该如何合理地利用它们,“皆所当理会”。这体现了理学() A.将个人、社会及宇宙联系起来 B.形成了精密的体系 C.用哲学论证三纲五常的合理性 D.包含一定的自然观 6.(2019·苏州一模)宋明理学家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传统儒学中寻找能够用来构筑哲学形而上学的因素,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以哲学形而上学为基础的哲学理论体系。这些做法()

明末清初大思想家黄宗羲的传奇人生

明末清初大思想家黄宗羲的传奇人生 生活在明清之际的黄宗羲,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文人、学者、思想家。种种内忧外患,让他的一生历尽劫难,在百折不挠、颠沛坎坷之后,终于成长为一代大师。 生活在明清之际的黄宗羲,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文人、学者、思想家。文人学者有很多,但能称得上“伟大”的,少之又少。由于家世的关系,黄宗羲很早就开始卷入晚明残酷的政治斗争之中,他是在血海深仇中成长起来的。中年时期,他又碰上了历史上最为动荡的一次改朝换代。种种内忧外患,让他的一生历尽劫难,在百折不挠、颠沛坎坷之后,终于成长为一代大师。 为父杀人 黄宗羲是浙江余姚人。他的父亲叫黄尊素,是晚明非常著名的政治家,曾担任过监察御史,这是一个监督百官、控制舆论的重要官职。在黄尊素为官的时候,朝政被以太监魏忠贤为首的阉党所控制,黄尊素则属于与阉党对立的东林党。他很有智谋,是东林党中具备政治智慧的佼佼者,在东林党和阉党的斗争中,往往出谋划策,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因此被阉党记恨在心。1626年年初,黄尊素被诬告贪污,抓捕至京师,随后被拷打至死,年仅43岁。死后5天,他的尸体才被人从监狱中挪出,当时全身已经腐烂,以至于无法辨认,极其凄惨。 当时,17岁的黄宗羲一直在狱外等候。作为长子,他陪着父亲从家乡一路到京师。父亲的被杀,使得少年黄宗羲痛不欲生。他第一次认识到了政治的无耻与黑暗,内心充满了愤怒,一心想报仇雪恨。两年后,新登基的崇祯皇帝清除了魏忠贤等阉党,开始为被害的东林党平反。黄宗羲闻讯后,立刻进京讼冤。血气方刚的他在袖子里藏着一根铁锥,看见仇人,便扑上去将他刺得遍体流血,以发泄自己的怨恨。报仇之后,又“狂哭”。当时,仇恨使他整个人陷入了一种疯癫的状态。崇祯皇帝听到这件事情之后,感慨地说黄宗羲是“忠臣孤子”,特意下旨追封黄尊素为太仆寺卿。 抗清岁月 在为父亲报仇雪恨之后,黄宗羲曾参加过科举考试,可惜没考中。不过,作为忠臣之后,他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很多名士也乐意提携他。黄宗羲先是加入晚明最大的政治社团复社,又遵照父亲的遗命,拜大儒刘宗周为师。年轻的黄宗羲在读书之余,不断结交各地读书人,扩大自己的影响。1636年,黄宗羲参加了复社与阉党余孽阮大铖之间的斗争。当然,这时候的黄宗羲资历比较浅,基本上都是跟在别人后面行动。 1644年,明朝灭亡,清军入主中原。对于35岁的黄宗羲来说,选择很简单——父亲黄尊素是大忠臣,作为忠臣之后,他义无反顾地和老师刘宗周一起加入在南京成立的南明朝廷。然而,掌握南

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福建省三明市A片区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满分:100分) 说明: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第I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32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选错或不答得0分) 1.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至秦汉时期,……一切贵族家庭都倒下了,原本只有一个家,此刻变作了国家。”秦汉时期得以“化家为国”,其直接因素是当时 A.世官制转为察举制 B.分封制转为郡县制 C.神权转为王权 D.百家争鸣转为独尊儒术 2.《汉书》中记载,吏坐赃者皆不得为吏”,“弟犯法不得宿卫”,因罪去官者及其亲属子弟在选官上都受到的限制。这说明 A.察举制有较大弊端 B.汉代通过立法规范官吏的任用 C.汉书记载有失公正 D.秦朝的连坐法在汉代得以延续 3.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怀种族之奇耻,究兴亡之要因,于是排斥夷狄,批评专制”。上述观点表明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A.对宋明理学提出质疑 B. 从明亡中反省君主专制 C.主张民主反对君主专制 D.反对排斥夷狄的落后思想 4.明代中后期,大部分图书采用注释和注音的编写方式。如《唐书志传》一书中“尔兄日前饮酒至酣”,编者对“饮酒至酣”做了注释:“半醉也”;《详刑公案》一书中“事系无辜不究”,编者对“辜”的读音做了注释:“辜音孤”。这类现象反映出当时 A.商业发展冲击了学校教育 B.学术思想适应了时代转型 C.文化发展呈现大众化趋势 D.八股取士影响了图书编写 5.货币的历史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以下对宋代官交子图版理解合理的是

A.明确了纸币的合法性 B.最初由商人私自发行 C.反映了工商皆本思想 D.此纸币可在全国通行 6.有学者指出:“明清之际,江南出现了‘妇女半边天’的说法,显示江南妇女的家庭地位日益重要。”这种现象的发生最可能的因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政府改变“重农抑商”政策 B.高产作物引进改变农业生产方式 C.手工副业成为家庭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D.江南地区许多男性进城务工,造成劳动力缺失 7. 有学者言:“嘉靖朝海禁最紧,时潮州进士登科也很出色。……海禁宽松,靠海生存的人民生计解决,社会矛盾较为和缓,故万历朝潮之进士登科……为潮州整个明代最差一朝。万历后期重申海禁,故崇祯朝潮州进士登科好转。”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A.明朝政府厉行海禁政策有利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B.海禁政策影响沿海民众的经济生活和价值取向

历史期末考试必背宝典(押题)(必修三)

1 历史期末考试必背宝典(押题)(必修三) 、必修三:文化发展历程 全册主线索: 儒家思想 人文主义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① 中国古代儒学的创立及其发展演变的历程; ② 中国古代在科技方面取得的杰出成就; ①经济:出现铁器与牛耕,经济迅速发展 ②政治:宗法分封制衰落,周王室衰微,社会大 以礼为主”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君舟民水” 性恶论 3汉代一一成为主流思想 汉武帝 采纳董仲舒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建议 解读董仲舒新儒学:大一统”思想 天人感应” 三纲五常” 4魏晋南北朝以来:儒学受到佛教、道教的冲击,唐宋逐渐形成“三教合一”的潮流与趋势; 5程朱理学(程颢、程颐;朱熹) 的主要思想 ①核心观点一一理 ②认识论一一格物致知 ③伦理观一一“存天理,灭人欲” 陆王心学一一陆九渊(“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发明 本心') 王守仁(“致良知”) 6明清时期一一批判继承儒家思想 ①“异端”思想家李贽的主要思想一一否认孔孟学说是万世至论;倡导个性自由发展;提 出男女平等;“万物皆生于两” ②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主要思 想:批判君主专制、主张“工商皆本”、 提倡经世致用 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主要线索:1人文主义思想产生、发展、演变的历程; 2西方近代在科技方面取得的成就 1.西方人文主义思想产生、发展、演变的历程 起源一一智者运动 ;复兴一一文艺复兴运动;发展一一宗教改革运动;成熟一一启蒙运动 2智者学派代表 普罗塔哥拉一一“人是万物的尺度” 义②强调了人的价值、作用与尊严) 3苏格拉底的主张 ① “认识你自己” ② “知识即美德”(“有知致善,无知致恶”) 4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①关注人,反对迷信神;②尊重人的价值、作用与尊严。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单元两条主要线索: 变革 ③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④“士”阶层活跃和受重用 2战国时期一一孟子和荀子发展了儒家学派 ①亚圣孟子的主要主张:仁政学说民贵君轻 性善论 先义后利,舍生取义②战国时期 “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荀子的思想:“礼法并施, (①突出了人作为认识主体的意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教案设计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教案设计) 人民版必修三 【内容标准】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主要主张,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掌握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主要思想。结合当时时代特征,把握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脉络。 【过程与方法】 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及自已搜集到的资料,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在对明清之际思想家的了解过程中,运用比较法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通过对明清之际思想家们大胆批判传统文化的行为的学习,使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健全的意志,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 【本目重点、难点】 重点: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主要思想 难点:在于通过对这些思想主张的学习,分析明清之际儒学发展的特征及主要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 师: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宋明理学,理学经过了北宋五子,南宋朱熹,以及陆王心学的发展,从而得到了不断的完善。现在在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简单的回顾一下,儒学从春秋到明前期的大致发展过程。 板书:春秋战国→ 儒学不被重视起步 秦→ 被压制第一个低潮 西汉→ 独尊儒术第一个高潮 魏晋南北→ 严重削弱第二个低潮 宋明→ 复兴第二个高潮 从这副图表中,你们可以发现什么呢? 生:儒学的发展经历了多次的起伏… 师:恩,没错。儒学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明前期之前,就曾出现过两起两落。到了明末清初的时候,儒学再次受到了冲击,这也就是儒学历史上的第三次低潮。但是同学们要注意,这次在思想界的冲击并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儒学作为文化主导的地位。好,现在我们开始进入今天的新

1.4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导学案

四、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一、学习目标 1.知道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 2.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主要观点,简要说明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3、了解明清时期进步思想产生的社会原因。 4.认识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提倡个性”、“批判专制”等主张的思想价值。 二、重点难点 重点: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难点:明清时期进步思想产生的社会原因 三、学法指导 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牢牢把握学习要求。 2.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勾划课本并写上提示语,熟记基础知识,思考回答右栏问题。 四、知识链接 韩非子和黄宗羲对君主专制问题提出了哪些不同主张?结合史实分析他们不同看法产生的原因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通过以上分析你得到什么认识? 五、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明朝中后期思想家 (一)李贽——反正统(号卓吾,福建泉州晋江人) 1、个人经历:祖父两辈都是从事商业活动的伊斯兰教徒,自幼受束缚较少(家庭影响) 2、思想主张: ⑴认为“”存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对思想提出挑战。①反对以“”之言作为标准。②儒家经典不是“”。 ⑵提出“”的“童心说”,反对的虚伪和的欺诈。 ⑶批判封建礼教,提出男女平等的思想。 ⑷诗文写作主张“”,反对摹古之风,对晚清产生重要影响。 3、代表作品:《》《》《》《》等多种著作。 4、思想评价: ⑴李贽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 ⑵他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的色彩。 ★★明末清初:四位思想家 (二)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号梨洲,浙江余姚人) 1、主要经历:①参加抗清斗争;②失败后隐居著述;③是学派创立者。 2、思想主张: ⑴最精彩之处:敢于批判,提出的思想。①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②呼吁废除“”建立“”③提出臣民平等的思想(实质:反君主专制) ⑵具体制度:提出限制主张,认为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是而非君主。

高考文学常识练习

高考文学常识练习 一、中国古代作家作品 1、孔子,名丘,字,与弟子合著语录体专集《》20 篇,在鲁国旧史基础上修成编年体史书《》。 2、春秋笔法: 。 3、孙子,名武,春秋齐国军事理论家,著有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 4、管子,字夷吾,春秋国政治家,著有《》。 5、孟子,名轲,字,战国时邹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著有《》一书。 6、庄子,名周,战国蒙人,家代表人物,著有《》,又名《》。 7、荀子,名况,尊号“卿”,家学派代表人物,著有《》。 8、韩非,战国末韩国人,弟子, 家代表人物,著有《》。 9、苏秦,主张;张仪,主 张,俱为鬼谷子门生,代表人物,主要言论传于《战国策》。 10、吕不韦,代表人物,他集合门客编写了《》。 11、列子,名,战国时郑人,被道家尊为前辈,著有《》。 12、屈原,名平,字原,号,战国楚国人,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另有波 兰、英国、意大 利)。他用楚辞形式写了我国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 13、贾谊,世称贾生、贾长沙、贾太傅,西汉洛阳人,著有《》。 14、司马相如,字长卿,西汉大辞赋家,代表作《》、《》。 15、刘安,汉高祖孙,袭父爵封为淮南王,集体编著《》,又名 《》。 16、司马迁,字子长,太史令司马谈之子,所著《史记》,开创了我国古代纪传体史书创作先河,分为书、十表、本纪、世家、列传,被鲁迅誉为“,”。 17、刘向,西汉文学家,撰有《》、《》,整理修订《》(国别体史书)、《》(我国第一部主义诗歌总集)。 18、班固,东汉史学家,修有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 19、曹操,字,死后追尊为魏武帝。有《》、《龟虽寿》、《蒿里行》等乐府歌辞。 20、曹丕,字,魏文帝,代表作《燕歌行》,其《·》为我国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 21、曹植,字,名作为《名都篇》、《》、《》、《七步诗》。 22、陈寿,字承祚,西晋史学家,著有纪传体、体史书《》。 23、陶渊明,名,字,世号,自称,诗人,我国第一位诗人。 24、干宝,东晋文学家,撰写出我国第一部神话(志怪)小说集《》。 25、范晔,,南朝宋史学家,著有体史《》。 26、刘义庆,南朝宋代小说家,著有我国第一部小说集《》。 27、刘勰,南朝代文学理论家,著有我国第一部文学理论专著《》。 28、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撰成富有文学价值的地理志《》。 29、钟嵘,南朝梁代文学批评家,著有我国第一部诗歌理论专著《》。

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高二历史学案 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课标要点】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1)列举李贽的思想主张及其影响 (2)列举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主张及其影响 【自主学习】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完成以下问题: 1、明清时期儒学思想发展的社会背景是什么?这一时期有哪几位进步思想家? 2、列举李贽的主要思想主张,分析其影响 3、明末清初有哪些著名儒学思想家?他们共同的思想主张有哪些?这些思想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4、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思想又各有何侧重?他们思想共同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5、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是如何促进儒家思想发展的? 6、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顾炎武主张田地制宜、振兴工商业,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王夫之进面鼓吹“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掌握国家命脉)也”。 上述思潮与传统本末观相比发生了什么交化?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 【知识梳理】 一、主要思想家 1、离经叛道的李贽:明朝晚期福建人,号卓吾,有《焚书》和《藏书》等多种著作, 主张:①鞭鞑程朱理学,批判纲常伦理,反对绝对权威,②追求物质享受和个性解放,主张男女平等;③思想:万物的本原是阴阳二气,根本否定天理是万物本原,摇撼了理学的理论基础。 2、唯物思想家王夫之: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世称船山先生,著作《船山遗书》, 思想要点:①天地万物的规律在物质世界中,②正确认识要通过考查客观事物③肯定情感欲望和私利是合理的人性本能 3、批判君主专制的黄宗羲:明末清初浙江余姚人,世称梨洲先生,著有《明儒学案》和《明夷待访录》。 思想要点:①君主是天下之大害;②提出限制君权的设想③工商皆本。

【教学设计】《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人民版) (自动保存的)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主要代表人物;掌握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唐甄等思想家的主要思想主张;分析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脉络。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主要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培养学生从已有的知识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充分利用信息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论证的能力。 通过课堂小组讨论的方法,总结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脉络,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和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明清时期的思想家既继承了前代的优良传统,又对正统理学作出批判,并有所创新,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树立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统。 明清之际思想活跃局面出现的背景、主要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 【教学难点】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脉络。

本节课运用图片、幻灯、课件、录像、计算机、白板等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多媒体的演示和示范。 一、导入新课 明清之际是继百家争鸣之后,又一个思想十分活跃的时期。“天崩地解”的社会大变革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伴随着政治风云的激荡,旧制度的衰落和新社会因素的滋长,沉暮下的知识界掀起了一场推陈出新的思想浪潮,批判继承了烂熟中的传统儒学思想,努力寻求改革社会的方案。并对近代民主革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那么为什么明清之际一度出现了思想的活跃局面呢?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走入今天的课堂。 二、新课讲授 过渡:通过呈现李贽图片的形式,引出李贽的反正统意识。 (一) 李贽的反正统意识 1.李贽的生平与性格:生平:少年求学、中年做官、老年入狱 性格:“离经叛道”的不羁性格 2.李贽的思想代表作:《焚书》、《藏书》 过渡:通过史料分析法,结合课本知识总结李贽的思想主张 3.思想主张:否定儒学正统的权威性;认为“理”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提倡男女平等。 4.评价: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其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 冲击迂腐的纲常名教,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有利于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的产生,其代表了中小地主和工商业者的利益,具有很大的进步性。 过渡:通过呈现黄宗羲图片的形式,引出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说。 (二)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说 1.生平简介: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南雷,又号梨洲,浙江余姚人。是明清之际伟大的启蒙主义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与自然科学家。 过渡:通过史料分析法,结合课本知识总结黄宗羲的思想主张。 材料一“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 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 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明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