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骨科前20种疾病诊疗指南(脊柱部分)

骨科前20种疾病诊疗指南(脊柱部分)

骨科前20种疾病诊疗指南(脊柱部分)
骨科前20种疾病诊疗指南(脊柱部分)

骨科前20种疾病诊疗指南(脊柱部分)

1、过伸性颈椎损伤

2、腰椎间盘突出症

3、腰椎椎管狭窄症

4、颈椎病

5、胸腰椎骨折

兴义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

2013年12月28日

过伸性颈椎损伤

[定义]

颈椎过度伸展性暴力造成的颈脊髓损伤,常伴有轻微或隐匿的骨损伤,X 线多无异常表现,故易被疏漏,影响治疗。该损伤可占全颈椎各类损伤的29~50%,多见于中老年人,常伴脊髓中央管综合征。

[诊断]

一、症状

额面及鼻部擦伤和皮肤裂伤是最明显、多见的临床表现,系损伤时额面部或鼻部撞击物体或遭受打击所致。该特征常能提示颈椎损伤的外力作用机制,是判断颈椎过伸性损伤较有价值特征之一。因神经系统损伤程度不一,临床表现轻重程度有很大差别。

二、体征

局部压痛及活动机能受限。损伤节段椎前压痛明显,而后结构压痛少见。神经系统损伤多表现为脊髓中央综合征和前脊髓综合征,少数表现为部分和严重脊髓损伤。脊髓中央综合征典型表现为:上肢瘫痪重于下肢,手部重于臂部,触、痛觉损害重于深感觉。严重和部分脊髓损伤无明显的脊髓中央管损伤的特征。

三、特殊检查:无。

四、辅助检查

X线表现:颈椎过伸性损伤以软组织损伤为明显,骨性损伤小而隐匿,需仔细观察,以免漏诊。其主要X线征象有:

(一) 伤椎体前下缘三角形撕脱骨折片,需与前纵韧带节段性骨化鉴别。

(二) 损伤节段颈椎间盘和椎前软组织影的变化。颈椎椎前损伤出血或水肿时,造成损伤处椎前软组织影肿胀,椎间隙增宽。

(三)中老年患者常伴有颈椎退行性改变及椎管矢状径缩小,损伤多发生于C4~5、C5~6节段。

MR检查是必要的,可明确脊髓损伤程度和范围,以及脊髓受压的程度和致压物的来源和性质。

[鉴别诊断]

颈椎过伸性损伤易漏诊,诊断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详尽病史的采集,常能提供损伤机制;颅脑伤患者,也应设法了解损伤时姿势和暴力。

二、颅面部损伤均应常规摄颈椎X线片,以免因其他部位损伤而掩盖颈椎损伤。

三、侧位X线片必须清晰显示上下颈椎结构。上颈椎损伤而神经症状表现低位时,需注意观察低.位颈椎有无变化。伸屈侧位X线片有一定诊断价值。但必须慎用,以免加重脊髓损伤。

四、典型脊髓中央综合征,常能提示颈椎过伸性损伤;而其他类型脊髓损伤,必须结合上述各项再作判断。

五、考虑其他机制引起的颈脊髓伤,如椎体垂直压缩骨折也可造成脊髓中央综合征。

[治疗]

一经确诊,以非手术治疗为首选。

一、非手术治疗

常规应用颌枕带或者头环牵引,重量2~3kg,牵引位置宜取颈椎略屈150,持续牵引2—3周,然后以头颈胸石膏或颈托固定1~2月。

牵引期间,应用速尿或地塞米松10~20mg,静脉滴注,每日2次,以利减轻脊髓水肿及提高机体应激能力。

二、手术治疗

(一)适应证:

1、脊髓损伤后经非手术治疗无明显效果,并已准确确定损伤节段者;

2、影像学检查显示有明显骨损伤,并对脊髓形成明显压迫者;

3、临床症状持续存在,保守治疗过程中有加重趋势者;

4、合并颈椎病和后纵韧带骨化,因外伤诱发发病者,待病情稳定后行手术治疗。

(二)手术方法:根据脊髓致压物的部位和范围,选择适宜的手术入路和减压方法。单个或少数节段的前方压迫宜施行前路减压;以后方为主的压迫或广泛后纵韧带骨化的前方压迫,行后路减压。

(1)、颈椎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加钛板内固定术(颈5/6为例)

手术步骤:1.患者麻醉成功后,取仰卧位,肩部垫高,头自然后仰。

2.取右胸锁乳突肌内侧长约4-6厘米斜行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颈阔肌,于颈动脉鞘与颈内脏鞘间隙分离达椎体前部,将颈内脏鞘牵向左侧,切开颈椎前筋膜,用注射针头标记,C型臂透视定位颈5/6椎间隙,将指示钻芯的扁刀打入颈5/6椎间隙正中,用13mm环锯套入指示钻芯,加压并顺时针旋转,钻通颈椎后将环锯连同钻芯和骨与椎间盘组织取出,再用刮匙刮除残留椎间盘和边周骨质进行充分减压,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清除组织碎片。

3.取左髂前上棘后外侧长约6厘米切口,逐层切开,暴露髂骨后凿取适当大小骨块,再根据减压孔大小进行修整后用槌骨器轻轻打入。再于颈5

、6椎体前方正中置入4孔H型钛板,依次经钻孔、攻丝后拧入螺钉4枚固定,术中观察及C型臂透视钛板服帖良好,位置满意。

4.充分冲洗切口,颈部切口置橡皮引流条或引流管1根,逐层缝合,手术顺利,术中出血不多,纱布器械清点无误,术后患者安返病房。

(2)、颈椎病后路单开门减压术

手术步骤:患者右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单,取颈部后正中长约15厘米纵行切口,逐层切开,定位明确后,紧贴颈3-7棘突两侧切断剥离竖棘肌,显露颈3-7两侧椎板,逐个咬断颈3-7左侧椎板以及颈2-3棘间韧带和颈7-胸1棘间韧带,切除黄韧带,显露硬膜,术中见硬膜搏动良好。再咬断颈3-7右侧椎板外板,咬除颈6、7部分棘突,颈3-7棘突打孔后穿入双粗线。将颈3-7棘突向右侧翻开,使左侧椎板开口约1.5厘米,再用粗丝线将棘突缝系至右侧小关节周围。用大量生理盐水充分冲洗切口,切口内置引流管一根,逐层缝合,手术顺利,术中出血不多,纱布器械清点无误,术后予颈托外固定,患者安返病房。

三、药物治疗

牵引期间,应用速尿或地塞米松10~20mg,静脉滴注,每日2次,以利减轻脊髓水肿及提高机体应激能力。

四、康复治疗。

(一)功能锻炼:1),四肢力量及关节活动度训练。2),肺功能训练。3)。

膀胱功能训练。4),被动按摩肌肉。

(二)物理治疗:电针、神经肌肉治疗仪等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

[定义]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又称腰椎纤维破裂症、腰椎髓核突出症,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本病好发于20~50岁的青壮年,男性和重体力劳动者多见。

[诊断]

一、诊断依据

(一)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史。大部分患者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

(二)腰痛并向臀部和下肢放射,腹压增加疼痛加剧(咳嗽、喷嚏时),可有间歇性跛行,并局限于特殊体位以缓解疼痛,少数病人有大小便功能障碍。

(三)脊柱活动受限,并有侧弯,腰椎生理前凸减少或消失,病变部位棘突旁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表现为典型的跛行步态,又始需扶拐行走,甚至不能行走。

(四)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减退或过敏,肌肉无力或萎缩,甚或瘫痪,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偶有二便失控或/和鞍区麻痹。

(五)直腿抬高和加强试验阳性,起坐屈膝试验阳性,抬头屈颈试验阳性、健腿抬高试验阳性(根腋型),屈髋屈膝试验阳性,仰卧挺腹试验阳性。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L2~3、L3~4)。

(六)X线摄片检查见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隙变窄,相邻椎体边缘有骨赘增生,碘油造影摄片准确率在70%~90%,CT和MRI检查可确诊椎间盘脱出的部位和程度。

二、临床分型

病理分型

1、旁侧型

多数为一侧突出,少数为双侧突出。

(1)肩上型

髓核突出位于神经根的外前方,将神经根压向后内侧,临床表现为根性放射痛,脊柱多向健侧弯曲,向患侧突起,患侧椎旁压痛及放射痛。

(2)腋下型

髓核突出位于神经根前方,将神经根向后挤压,临床表现为严重根性放射痛,脊柱生理前凸消失,前后活动均受限,多无侧弯畸形,椎旁压痛及放射痛明显。

2、中央型

髓核从间盘后方中央突出。

(1)偏中央型

髓核突出位于椎间盘后方中央偏于一侧,主要压迫一侧神经根及马尾神经,或两侧均受压,但一侧较轻而另一侧较重。

(2)正中央型

髓核突出位于椎间盘后方正中央,一般突出范围较大,主要表现为广泛瘫痪及鞍区感觉障碍,二便功能障碍,并无神经根刺激或压迫症状。

[鉴别诊断]

一、急性腰肌筋膜炎

又称纤维组织炎。好发于腰背筋膜、棘上和肌腱韧带以及髂嵴后部等肌筋膜附着处,属软组织风湿性疾病。其发作时腰痛剧烈、活动受限、腰肌痉挛,疼痛有时牵扯到臀部、大腿两侧,甚至小腿,但其性质属牵扯性疼痛,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所引起的根性疼痛实质不同。该病缺乏阳性体征,无感觉及反射改变,偶可摸到硬结或条索状物,可有明显的压痛点,痛点封闭可使疼痛症状消失。

二、腰椎管狭窄症

多发生于中年人,起病缓慢,主要症状为腰痛、腿痛及神经性间歇性跛行,站立行走时症状加重,休息、下蹲时减轻,一般影像学检查可明确鉴别。

三、腰3横突综合征

该病可有外伤或劳损史,表现为腰痛、臀部疼痛,活动时加重,疼痛可牵涉到大腿后侧,少数到小腿。但查体直腿抬高试验阴性,无下肢放射痛及神经根受累改变。常可触及腰3横突过长,于骶棘肌外缘横突处,局部有明显压痛点,作横突及周围浸润封闭,症状可明显缓解。

四、梨状肌综合征

常为慢性也可急性发作,走路活动时加重,休息后可减轻,直腿抬高试验可为阳性,但神经症状不明显,虽有感觉异常,但无具体分布。查体时可有臀肌萎缩,坐骨大切迹区有压痛,屈髋位抗阻外旋或被动内旋髋关节可诱发疼痛。梨状肌局部痛点封闭可使症状缓解或消失,此乃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鉴别要点。

五、慢性腰肌劳损

该病病程较长,多有急性腰部扭伤或外伤史,患肢常诉腰骶部有酸痛、钝痛感,有时出现下肢反射性疼痛,但症状具有休息时轻、劳累后重的特点,病人常以拳击腰部以缓解疼痛,且症状与风寒湿关系密切。一般经休息、理疗、推拿按摩可治愈。

六、脊柱肿瘤

脊柱肿瘤的腰痛为持续性进行性加重,不因卧床休息而减轻,随肿瘤的生长侵润,压迫神经根产生坐骨神经痛,当侵及脊髓时可产生截瘫现象,患者一般多伴有身体日趋消瘦、贫血、血沉增快、碱性磷酸酶增高等。影像学检查多显示椎体或椎管内有占位性病变。

七、腰椎结核和骶髂关节结核

部分腰椎结核患者可出现以腰痛或坐骨神经痛为主的临床表现,易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相混淆。但结核病发病缓慢,进行性加重,无间歇期,多伴有午后潮热、全身乏力,身体逐渐瘦弱,且血沉加快,肺部多有原发病灶。X线片可发现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模糊不清,有明显骨质破坏及寒性脓肿形成,有时可发现腰椎小关节及骶髂关节的破坏。

[治疗]

一、手法治疗

(一)仰卧推拿法

适用于症状较轻,脊柱侧弯不重,直腿抬高可达50°者,患者仰卧,术者在腰腿痛处及相关穴位依次作按压揉摩、拿捏、提腿拌动等手法。

(二)斜搬伸腿法

适用于个别症状严重,不能起坐的急性期患者,患者仰卧,术者一手按其髂骨后缘,一手放于病人肩部,两手同时向相反方向用力斜搬,这是可在腰骶部闻及弹响声,然后伸直下肢作腰髋过伸动作各3次,术毕可换体位作另一侧。

二、牵引治疗

牵引可以拉宽椎间隙,扩大椎间孔和神经根管,促使突出物回纳和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常用骨盆牵引,每侧牵引重量10~20gk,每次牵拉30min,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三、封闭治疗

常用痛点、穴位封闭,封闭液为醋酸强的龙松2ml加0.5%普鲁卡因4ml,也有采用硬脊膜外腔激素封闭。

四、经皮椎间盘射频臭氧消融术

手术步骤:1、取俯卧位,腹下垫枕减轻腰骶角,按术前检查、体查或椎间盘造影阳性椎间盘为治疗椎间盘(责任椎间盘)。2、C型臂下定位,以脊柱旁开10-20cm视患者体形调整)及

棘突旁经椎板间隙为穿刺入路点(椎板间隙入路主要针对有下肢症状者)。3、局麻下,予射频针穿刺进入椎间盘,拔出针芯后插入射频热凝针,分别在椎间盘2点、中心、8点用70

°进行一次热凝,时间60S,将温度调至80°再进行一次热凝,时间2-3分钟。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可出现疼痛复制,同时表示责任椎间盘正确。伴有下肢症状患者,可经同侧椎板间隙穿刺到椎间盘后缘,拔出针芯后插入射频热凝针,予70°进行一次热凝,时间60S,将温度调至80°再进行一次热凝,时间根据患者术中耐受程度决定,通常情况下为2分钟。对MRI提示椎间盘纤维环后方高信号区病例,可直接在C型臂下定位下穿刺至椎间盘纤维环后方高信号区进行热凝,温度调至80°,时间2分钟。拔出射频热凝针,在椎间盘中心或中后1/3交界脉冲式注入浓度50ug/ml臭氧。根据患者耐受情况可推注5-10ml不等。术后卧床休息1-2天,佩戴弹力腰围下床。

五、手术治疗(“开窗”腰4/5椎间盘摘除术)

对于症状严重,影响工作,生活,不能接受牵引、手法治疗,或经保守治疗无效者,应采用手术治疗。手术多选用局部侵润麻醉或硬脊膜外麻醉,手术切口为腰部后正中或稍偏向患侧的纵切口,长度应包括术前诊断病变的椎间隙上、下各一椎体。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后显露椎板,根据术前病变部位的确定及椎间盘突出的程度,选择性的进行开窗式椎间盘髓核摘除术,Quadrant通道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一)“开窗”腰4/5椎间盘摘除术

手术步骤:1.患者麻醉成功后,取俯卧位,常规消毒铺单。

2.以腰4、5棘间为中心,取腰正中长约7厘米纵行切口,切开皮肤、浅筋膜、腰背筋膜,紧贴腰4、5棘突左侧向前向外切断剥离骶棘肌,分离显露腰4、5左侧椎板,通过C型臂透视确认定位后,咬除腰4椎板下缘以及腰5椎板上缘,进行“开窗”,再剥离切除黄韧带,分离显露硬膜以及腰5左侧神经根,术中见椎间盘髓核组织突出,压迫腰5神经根。

3.手术扩大神经根管,游离神经根,切除黄韧带,将神经根与硬膜轻柔牵向内侧后,掏取髓核组织,并深入至椎间隙将髄核组织取干净。观察取出量满意,探察神经根管通畅。再次C

型臂透视确认椎间隙无误。

4.清点器械无误,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椎间隙及切口后,切口内置引流管一根,逐层缝合切口。手术顺利,术中出血不多,标本送病理,术后患者安返病房。

术中在分离粘连以及牵拉神经根及硬脊膜时,必须手法轻柔,避免造成对神经根和马尾神经的损伤;术中要彻底止血,术后常规放置引流条,防止渗血压迫神经。

(二)Quadrant通道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手术步骤:1.患者麻醉成功后,取俯卧位,常规消毒铺单。

2.切口位于腰4、5棘间左侧约0.5-1cm,长约3cm,切开皮肤、浅筋膜、腰背筋膜,沿骶棘肌肌间隙剥离骶棘肌,安装Quadrant通道分离显露腰4、5左侧椎板,咬除腰4椎板下缘以及腰5椎板上缘,再剥离切除黄韧带,分离显露硬膜以及腰5左侧神经根,术中见椎间盘髓核组织突出,压迫腰5神经根。

3.手术扩大神经根管,游离神经根,切除黄韧带,将神经根与硬膜轻柔牵向内侧后,掏取髓核组织,并深入至椎间隙将髄核组织取干净。观察取出量满意,探察神经根管通畅。

4.清点器械无误,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椎间隙及切口后,切口内置引流管一根,逐层缝合切口。手术顺利,术中出血约20ml,标本送病理,术后患者安返病房。

(注:术中在分离粘连以及牵拉神经根及硬脊膜时,必须手法轻柔,避免造成对神经根和马尾神经的损伤;术中要彻底止血,术后常规放置引流条,防止渗血压迫神经。)

六、药物治疗

气血瘀阻型宜活血化瘀,舒筋止痛,药用桃红四物汤加味内服,也可选用三七片,红药片等中成药;肝肾亏虚型宜滋补肝肾、舒筋通络,方用杜仲散加味内服,也可选用六味地黄丸等中成药;寒湿侵袭型治疗宜祛风除湿,药用独活寄生汤加味内服,中成药可选大活络丹,疏风定痛丸等。

七、功能锻炼

(一)重手法治疗后,应严格卧床3d,再配合床上腰背肌锻炼1周,注意限制腰部前屈活动,然后带护腰下床活动,逐步做腰部前屈、下蹲活动。

(二)开窗摘除术后4周可下床活动,椎板切除后摘除者适当延缓下床活动时间。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痊愈:腰部疼痛基本消失,直腿抬高试验隐性,恢复正常工作;

显效:腰部疼痛部分消失,无明显压痛点,直腿抬高试验阴性;

有效:有轻度腰腿疼痛,直腿抬高可疑阳性,部分恢复工作;

无效:腰腿疼痛好转,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不能胜任工作。

腰椎椎管狭窄症

[定义]

是指腰椎椎管、神经根管及椎间孔变性或狭窄并引起腰腿痛,间歇性跛行等临床症状。多发于40岁以上中年人,尤其是体力劳动者。

[诊断]

一、诊断依据

(一)常有慢性下腰痛病史,部分病人有创伤病史。

(二)多发于40岁以上中年患者。体力劳动者多见。

(三)长期反复的腰腿痛和间歇性跛行。站立或走路过久症状加重,躺下或蹲位以及骑自行车症状可减轻或消失,前屈时减轻,后伸时加重。大多数患者在走路或锻炼时出现单侧或双侧下肢麻木,沉重、疼痛、乏力,休息或下蹲后好转。偶有尿频或排尿困难。

(四)脊柱可有侧弯,生理前突减小,可有下肢感觉障碍,腱反射迟钝以及肌力减弱或肌肉萎缩。

(五)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腰部过伸试验阳性。

(六)X线摄片可以帮助诊断,CT及MRI能进一步确定并定性。

二、临床分型

病理分型

1、中央椎管狭窄

腰腿疼痛,双下肢麻木,跛行,可一侧轻,一侧重。重者有鞍区感觉减退,排尿功能障碍,下肢感觉与肌力减退范围也较大。

2、侧隐窝狭窄

体征较局限,常有明显的腰肌紧张及相应的椎旁压痛点,相应神经根支配区功能减退或障碍。

3、神经根管狭窄

也是压迫单一神经根,症状和体征与侧隐窝狭窄相似,主要表现为神经根痛,而无明显的间歇性跛行。临床上很难与单纯后外方椎间盘突出症相鉴别,前者症状较重。

4、混合型狭窄

兼有以上两个或三个原因,症状与体征更严重。

[鉴别诊断]

一、腰椎间盘突出症

本病多见于青壮年,急性起病,腰痛合并下肢放射痛,多有腰前屈受限,查体可有脊柱侧凸,棘旁压痛、叩击痛阳性并向下肢放射,屈颈试验、颈静脉压迫试验、直腿抬高试验和加强试验均为阳性。

骨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

骨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 第一节儿童肱骨髁上骨 【概述】 肱骨髁上骨折是最常见的儿童肘部骨折,约占全部肘关节损伤的50% ~ 70%,常见于3一10岁的儿童,以5 ~7岁的男孩最多见,肱骨髁上骨折多发生在手的非优势侧。早期处理不当可致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导致V olkmann挛缩,造成终身残疾。骨折畸形愈合形成肘内翻,影响患儿的肘关节外观,需行截骨术矫正畸形。因此,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肘部的严重损伤。 【影像检查】 肱骨髁上骨折的诊断以普通X线片检查为主。因肘关节肿胀和疼痛,不能完全伸直肘关节,拍标准的肘关节正侧位片困难。怀疑肱骨髁上骨折时应拍肱骨远端正侧位片。若怀疑无移位或轻度移位骨折而正侧位片未发现骨折线,应拍斜位片。建议术前加照对侧肘关节,对于粉碎性骨折和陈旧性骨折常规行CT检查。 【分类】 根据远端骨折块移位方向,可分为伸直型与屈曲型骨折。远端骨折块向后上移位者为伸直型骨折,向前上移位则为屈曲型骨折;伸直型骨折又可细分为伸直尺偏型(远端向尺侧移

位);伸直桡偏型(远端向桡侧移位)。伸直尺偏型多见(75 % ),可能与肌肉轴线偏内侧和受伤时多处于伸肘、前臂旋前位有关,易合并肘内翻。伸直桡偏型虽仅占伸直型骨折的25 %,但易伴发血管、神经损伤。Gartland依据骨折块移位程度,将伸直型骨折细分为三型: 1、I型骨折无移位; 2、Ⅱ型仅一侧皮质断裂,通常后侧皮质保持完整,骨折断端有成角畸形。 3、Ⅲ型前后侧皮质均断裂,骨折断端完全移位。 【诊断】 严重移位骨折容易诊断,但要注意有无其他伴发骨折和神经血管损伤。约5%的患儿同时伴发同侧其他骨折(通常为桡骨远端骨折)。因而对诊断肱骨髁上骨折的患儿,应作详细检查,以免漏诊。查体可见肘关节肿胀,髁上处有环形压痛,肘伸屈时可及异常活动。肿胀严重者,肘后三点触摸不清。检查时应注意有无合并神经血管损伤,并详细记录。早期检查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这是由肱动脉被骨折近端前侧皮质压迫绷紧所致。可试行轻柔手法复位,以解除对动脉的压迫。 【鉴别诊断】 严重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需同肘关节脱位及其他类似损伤相鉴别,如肱骨远端骨骺分离、Milch II型肱骨外髁骨折。

最新骨科诊疗指南

目录 第一章上肢骨折 (1) 第一节锁骨骨折 (1) 第二节肱骨外科颈骨折 (2) 第三节肱骨干骨折 (5) 第五节尺桡骨骨折 (9) 第六节桡骨远端骨折 (12) 第二章手外伤 (14) 第三章下肢骨 (18) 第一节股骨颈骨折 (18) 第二节股骨转子间骨折 (21) 第三节股骨干骨折 (22) 第四节髌骨骨折 (24) 第五节胫腓骨干骨折 (25) 第六节踝部骨折 (27) 第七节跟骨骨折 (29) 第四章脊柱脊髓损伤及骨盆骨折 (30) 第一节脊柱骨折 (30) 第二节脊髓损伤 (34) 第三节骨盆骨折 (39) 第四节髋臼骨折 (42)

第五章关节脱位 (45) 第一节肩锁关节脱位 (45) 第二节肩关节脱位 (46) 第三节肘关节脱位 (48) 第四节桡骨头半脱位 (49) 第五节髋关节脱位 (49) 第六节髌骨脱位 (51) 第六章周围神经损伤 (54) 第一节总论 (54) 第二节桡神经损伤 (58) 第三节正中神经损伤 (59) 第四节尺神经损伤 (60) 第五节股神经损伤 (61) 第六节坐骨神经损伤 (61) 第七节胫神经损伤 (62) 第八节腓总神经损伤 (62) 第七章运动系统慢性损伤 (63) 第一节概论 (63) 第二节肩关节周围炎 (65) 第三节腰肌劳损 (68) 第四节狭窄性腱鞘炎 (70) 第五节肱骨外上髁炎 (71)

第八章颈,腰椎退行性疾病 (76) 第一节颈椎病 (76) 第二节腰椎间盘突出症 (82) 第九章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 (89) 第一节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89) 第二节慢性血源性骨髓炎 (90) 第三节化脓性关节炎 (91) 第十章骨与关节结核 (93) 第一节脊柱结核 (93) 第二节髋关节结核 (95) 第三节膝关节结核 (96) 第十一章非化脓性关节炎 (98) 第一节强直性脊柱炎 (98) 第二节骨关节炎 (101) 第三节类风湿性关节炎 (103) 第四节大骨节病 (106) 第十二章运动系统畸形 (110) 第一节先天性肌性斜颈 (110) 第二节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112) 第三节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116) 第四节特发性脊柱侧凸 (119)

腰椎间盘突出症分级诊疗指南(2015年版)

安徽省腰椎间盘突出症分级诊疗指南 (2015年版)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柱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引起下腰痛和腰腿痛的常见原因。其发病机制是腰椎间盘髓核突出或退变同时纤维环变性破裂髓核脱出压迫和刺激神经根和马尾神经所引起的一种综合征。多数本病患者经正规保守治疗症状可以得到缓解,约有10%~20%的患者最终需要手术治疗。 一、流行病学特点 腰椎间盘突出症多见于20~40岁青壮年,约占患者人数的80%,男性多于女性,这与劳动强度大及外伤有关。90%以上腰椎 间盘突出症发生在L4~L5和L5~S1椎间隙。青少年也可偶发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因明显外伤使软骨板破裂所致。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合并骨质疏松或退变性不稳导致椎间盘脱出、多节段腰椎管狭窄及腰椎畸形,病情较为复杂。 二、临床表现 因腰椎间盘突出部位、程度、病理变化、椎管管径以及个体敏感性等不同,其临床表现有一定差异。 (一)症状:

1.腰痛伴一侧或两侧下肢放射性疼痛; 2.下肢麻木无力; 3.大小便功能障碍(巨大突出或中央型突出); 4.腰椎活动受限,姿势异常。 (二)体征: 1.立位检查:腰椎畸形,生理前凸变小、消失,甚至变为后凸,不同程度侧凸;腰部压痛点,可引发下肢放射痛或麻木感;腰椎活动受限。 2.仰卧位检查:直腿抬高加强试验阳性;下肢受累神经根支配区皮肤感觉、肌力及反射异常。 3.俯卧位检查:腰部压痛点;股神经牵拉试验。 (三)辅助检查: 1.腰椎正侧位X线片:可提供一些间接征象,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大致定位及初步诊断。同时为鉴别诊断腰椎其他疾病提供依据。 2.CT、MRI检查:可清晰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大小、形态和神经根、硬膜囊受压移位情况,是明确腰椎间盘突出诊断最重要的方法。 三、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率较高,但真正需要住院治疗者甚少,一般早期仅卧床休息加服药物均可缓解或治愈。对需进行特殊治疗的一定要明确诊断,影像学检查有突出者并非称之为腰椎间盘

骨科常见疾病分级诊疗指南(修订版)

骨科常见疾病分级诊疗指南 117.股骨颈骨折 上转指南 经X 线摄片确诊为Garden分型Ⅱ-Ⅳ级的股骨颈骨折病人。需要手术治疗者,经过患者同意,并充分尊重自主选择权的情况下,将患者转往二级以上的医院。 下转指南 经X线摄片确诊为Garden分型Ⅰ型,或年老体弱,全身合并疾病多,不能耐受手术或不愿手术,采取保守治疗的患者,经患者同意,并充分尊重其选择权的情况下,将患者转往基层医院卫生机构治疗或管理。 118.股骨粗隆间骨折 上转指南 GAGGAGAGGAFFFFAFAF

经X 线摄片确诊为Evans分型Ⅱ-Ⅳ型的股骨粗隆间骨折,骨折不稳定的病人。需要手术治疗者,将患者转往二级以上的医院。 下转指南 经X线摄片确诊为Evans分型Ⅰ型,骨折稳定或年老体弱,全身合并疾病多,不能耐受手术,患肢伤前不能行走或不愿手术,采取保守治疗的患者,经患者同意,并充分尊重其选择权的情况下,将患者转往基层医院卫生机构治疗或管理。 119.股骨远端骨折 上转指南 经X线拍片发现股骨远段骨折(股骨远段7cm以内)Seinsheimer分型Ⅱ-Ⅳ型,需手术治疗者,经患者同意, GAGGAGAGGAFFFFAFAF

并充分尊重其选择权的情况下,将患者转往二级以上的医疗机构。 下转指南 经X线摄片确诊为Seinsheimer分型Ⅰ型,或年老体弱,全身合并疾病多,不能耐受手术或不愿手术,采取保守治疗的患者或经手术治疗,伤口愈合好,骨折固定可靠,需住院康复者,经患者同意,并充分尊重其选择权的情况下,将患者转往基层医院卫生机构治疗或管理。 120.胫骨平台骨折 上转指南 GAGGAGAGGAFFFFAFAF

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指骨骨折

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指骨骨折 1 目的和范围 1.1本《指南》的目的旨在为成人闭合性指骨骨折患者的中医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与规范,提高指骨骨折的中医临床诊疗水平。 1.2本《指南》提出指骨骨折的诊断、辨证、分类、治疗和功能锻炼。 1.3本《指南》限用于16岁以上成人单纯外伤性闭合性指骨骨折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儿童骨折、骨骺损伤、病理性骨折及合并脱位或神经、血管、肌腱、韧带等软组织损伤的指骨骨折不在本指南适用范围。 1.4本《指南》适用于中医骨伤科、中西医结合骨科、骨科、中医科、康复科等相关临床医师。为其在进行成人闭合性指骨骨折的中医诊疗过程中,提供循证证据参考。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2.1术语:指骨骨折、fracture of phalanges、phalangeal fracture、fracture of finger bones 2.2定义:人体手部指骨在损伤及外力作用下,骨骼的连续性或完整性受到破坏。 3 诊断[1] 3.1病史 手指外伤史。 3.2症状体征 指骨骨折处疼痛,并见局部肿胀、功能障碍,可触及压痛,伤指纵轴挤压痛阳性,或可见畸形、骨擦感及异常活动。 3.3影像检查 X线摄片检查多可明确骨折部位和类型,对于部分无移位骨折或应力性骨折,可结合CT 或MRI进一步协助诊断。 3.4分类[1][2][3] 根据受伤时间可分为新鲜指骨骨折与陈旧性指骨骨折。根据骨折部位不同,则分为近节指骨骨折、中节指骨骨折与远节指骨骨折。根据骨折是否累及关节面分为关节内骨折与关节外骨折。 3.4.1 根据受伤时间分类 3.4.1.1新鲜指骨骨折:受伤时间在3周以内者; 3.4.1.2陈旧性指骨骨折:受伤时间超过3周者。 3.4.2 根据骨折受累部位分类 3.4.2.1 近节指骨骨折:多由直接暴力造成,因骨间肌与蚓状肌的收缩,多向掌侧成角; 3.4.2.2 中节指骨骨折;亦多由直接暴力造成,如骨折位于指浅屈肌止点以远,易造成掌侧成角,反之,则多见背侧成角。 3.4.2.3 远节指骨骨折:多见挤压伤造成,或肌腱止点撕脱骨折。根据骨折部位再细分为甲粗隆骨折、干部骨折、基底骨折。 3.4.3 根据骨折是否累及关节分类 3.4.3.1关节外骨折:骨折端可位于指骨颈、指骨干及指骨基底部。近、中节指骨颈骨折多向掌侧成角;指骨干骨折根据骨折线走行分为为横形、斜形、螺旋形以及粉碎形骨折。

脊柱融合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第十章脊柱融合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脊柱外科 邱勇 脊柱融合术是指以病椎为中心,从病损区上位的正常脊椎到下位的正常脊椎做植骨术,使多个脊柱节段发生骨性融合,形成一个力学整体,从而达到治疗脊柱疾患、消除疼痛、控制畸形发展、重建脊柱稳定性及保护脊髓神经的目的。 第一节脊柱融合的历史回顾 脊柱融合术的历史可追溯到1911年,Albee用脊柱融合术治疗脊柱结核,以达到阻止结核感染播散的目的,同年,Hibbs亦用脊柱融合术控制脊柱侧凸患者畸形的发展。Albee和Hibbs的开拓性研究取得成功后,脊柱融合术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脊柱畸形和其他脊柱疾患,如脊柱侧凸、后凸,脊柱骨折、脱位,脊柱滑脱及椎间盘疾病。 在脊柱融合的适应证扩大的同时,融合技术、手术入路、术中监测及植骨材料亦不断发展。1932年,Capener首先采用前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1934年,Ito描述了旁正中腹膜后入路及前路脊髓减压植骨融合的方法。1946年Jaslow首次报道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LIF),Cloward促进了PLIF的发展。1968年,Hoover提出用环形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Kim报道采用环形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融合率由70%提高到88%。 20世纪40年代起,脊柱内固定开始蓬勃发展。Toumey应用关节突螺钉和融合术治疗腰椎疾患;Straub 将棘突钢板用于腰骶部融合;Harrington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研制了Harrington系统,提高了脊柱畸形的矫正能力和脊柱融合的成功率;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是脊柱外科发展史上的另一个里程碑。 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体间融合,可防止植骨块的移位,但仍未解决植骨块的塌陷及椎间高度的丢失等问题,因此,椎间融合器(Cage)便应运而生了。Cage的雏形来源于Bagby设计的不锈钢篮子内填自体松质骨,用于融合马的颈椎。其后,许多学者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发展出多种Cage。目前,Cage 尚缺乏可靠的远期随访资料,大多数资料认为其疗效是满意的,也有资料显示了高并发症发生率和可疑疗效,如Elias等报道的一组67例病人中,15%的病例术后1年仍有腰痛,2例因Cage移位而需取出,假关节发生率为18%。 第二节脊柱融合的生物力学 脊柱融合术的位置可在脊柱的前方、后方或侧方。植骨越接近脊柱的运动中心或重力传导线,融合效果越好。 脊柱的各运动节段的中心多位于椎间盘内,脊柱发生运动时,接近运动中心的质点位移很小,远离运动中心的质点位移较大。植骨区受运动影响越小,越有利于骨融合,因此,椎体间植骨的融合效果最好。人体处于站立位时,身体重力线通过脊柱的前方,通过骶棘肌和臀肌收缩来对抗重力维持站立姿势,使重力在脊柱的传导主要经过椎体和椎间盘,而椎体间植骨是处于重力传导线上的,故融合效果最好。近年来,许多作者报道了后路椎体间融合(PLIF)的临床疗效,一致认为PLIF是一种生物力学健全且稳定的手术,因为植骨块置于相应承载椎体融合的最佳位置,可撑开椎间隙,从而保持了纤维环及后纵韧带结构的张力,这种撑开有助于增加椎间孔高度而使狭窄的椎间孔减压。 植骨块的融合还受应力刺激的影响:若融合区处在压应力下,则融合块将更为坚强;若融合区受到张 99

骨科诊疗指导

伊金霍洛旗人民医院骨科诊疗指南

目录 一、肱骨髁上骨折诊疗指南 二、肩关节脱位诊疗指南 三、股骨颈骨折诊疗指南 四、股骨干骨折诊疗指南 五、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疗指南 六、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 七、脊柱脊髓损伤诊疗指南 八、颈椎病(脊髓型)诊疗指南 九、腰椎峡部不连伴椎体前滑脱诊疗指南

一、肱骨髁上骨折诊疗指南 目的:规范肱骨髁上骨折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达到使症状体征消失,促进骨折愈合,恢复关节功能,预防并发症的治疗效果。 范围:临床确诊为肱骨髁上骨折,可应用本诊疗规程。 职责:由主治医师及其以上的专科医生负责手术或手法复位外固定。住院医师主刀,需由主治医师及其以上专科医生监督指导。 诊断规程 诊断 1了解损伤的姿势。 2 肘部肿胀,疼痛,功能障碍.移位明显时,肘向后方突出。髁上部压痛明显。有假关节活动。肘后三角关系正常。 3 肘部X线片检查可明确骨折类型(伸直型、屈曲型)及移位情况。 4 应常规检查有无肱A、正中N、桡N及尺神经损伤。 治疗方法 1手法复位加外固定。如石膏或小夹板。如肿胀严重或粉碎性骨折或软组织损伤、感染者,应行尺骨鹰嘴骨牵引,肿胀消退后行石膏外展架固定。 2 手术治疗:有神经、血管损伤者尽早手术探查修复,同时作骨折复位、克氏针固定。开放性骨折或骨折经手法复位失败者,可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 肘内翻畸形合并症的治疗:轻度肘内翻畸形无需处理.畸形明显时,可待年过14岁后行髁上截骨术。 治愈标准:骨折愈合,肘关节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 二、肩关节脱位诊疗指南 目的:规范肩关节脱位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达到使症状与体征消失,恢复关节功能,预防并发症的治疗效果。 范围:临床确诊为肩关节脱位可应用本诊疗规程。 职责:由住院医师及其以上的专科医生负责。 诊疗规程 诊断 1 伤后肩关节主动活动丧失,被动活动受限,且伴有剧痛。 2肩部呈方肩畸形、三角肌下空虚,且可于腋部或肩前或肩后触及肱骨头。Dugas征阳性。 3肩关节X线片可明确诊断及关节脱位类型(肩关节前脱位、肩关节后脱位)。 治疗方法:

脊柱外科实习心得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脊柱外科实习心得 篇一:骨外科实习心得3篇 骨外科实习心得3篇 骨外科是医疗机构的一个诊疗科目,是创伤、脊柱外科的总称,下面是骨外科实习心得,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一:骨外科实习心得 我在骨科实习的这段时间里,不仅在基本的护理操作能力得到提升,如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导尿,卧床病人更单和床上洗头操作。还学到了几种骨科的专科操作,如神灯治疗仪,骨折治疗仪的使用,牵引口的换药的方法,以及专科理论知识,包括骨折,腰椎间盘突出症,膝、髋关节置换术,牵引病人,打石膏病人以及颈椎病人等相关疾病知识和护理方法,还有过床板的使用等等。 骨科的知识很具有专科性,比如在体查方面,如腰椎间盘突出症,我们通过病人四肢的感觉和肌力来大概判断病人的哪几个椎体出现损伤。又如寰枢关节半脱位,我们通过比较面部的感觉和肢体的感觉来判断第一第二颈椎之间的关

节损伤有无对四肢体造成损害。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全髋关节置换术,特别是术后的病人,我们通过用皮尺比较两腿的长度来判断有无假体脱位。 在这段时间里,我发现自己还有很多的不足,如查房的能力,在体查方面做得不到位,还有给病人做宣教这方面还有些欠缺,可以说就是沟通方面欠缺。总体来说,理论知识还不够扎实,所以我需要不断地从书上汲取知识,希望可以做到灵活地应用到临床上。 在这里,我还要谢谢教给我很多临床知识的老师们,是因为有你们的教导,我才不断从临床中学到知识,还发现自己很多的不足。和你们一起工作的时间很难忘,真的非常感谢。 篇二:骨外科实习心得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把自己当作是一名护士,要用护士的行为规范来要求自己,很多时候,我都觉得自己是实习生,不敢动手,不该发问,不管来叫老师做什么都觉得理所当然的。其实我们有时候失去了很多锻炼机会,实习很重要,如果实习的很好对以后走上工作岗位,会懂得的更多一点。实习期间必须不怕苦、脏、累,付出比别人更多一点,这样你才能比别人学的更多。假如你多看、多想那么在你以后的工作中你可以不那么费劲,不要让自卑埋没你的才能。 当我们还在学校的时候,是多么地羡慕,那些学姐们看

骨伤科常见病及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沛县中医院骨伤科 2016 年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骨伤科 二〇一六年一月修订

目录 腰痹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 (1) 一、病名 (1) 二、诊断 (1) (一)疾病诊断 (1) (二)疾病分期 (2) (三)证候诊断 (2) 三、治疗方案 (2) (一)手法治疗 (2) (二)辩证使用中药和中成药 (3) (三)牵引疗法 (4) (四)针灸疗法 (4) (五)手术治疗 (4) (六)护理 (4) 四、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5) 五、疗效评价 (5) (一)评价标准 (5) (二)评价方法 (5) 桡骨下段骨折(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7) 一、病名 (7) 二、诊断 (7) (一)疾病诊断 (7) (二)证候诊断 (7) (三)骨折分期与分型 (8) 三、治疗方案 (8) (一)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 (8) (二)手术治疗 (10) (三)药物治疗 (10) (四)康复治疗 (11) (五)护理 (11) 四、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11) 五、疗效评价 (12) (一)评价标准 (12) (二)评价方法 (12)

腰痹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 一、病名 中医病名:腰痹病TCD 编码:BMY091 西医病名:腰椎间盘突出症ICD-10 编码:M51.202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 1994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多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寒湿史。 (2)常发于青壮年。 (3)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弧度消失,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 (4)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5)腰部活动受限,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踺反射减弱或消失,踇背伸或趾屈肌力可减弱。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年)。 (1)腰痛合并“坐骨神经痛”,放射至小腿或足部,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2)在 L4、L5 或L5、S1 棘间韧带侧方有明显的压痛点,同时有至小腿或足部的放射性痛。 (3)小腿前外或后外侧皮肤感觉减退,趾肌力减退,患侧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 (4)X 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变浅,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应边缘有骨赘增生。CT 或 MRI 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快速成型技术在脊柱外科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快速成型技术在脊柱外科中的应用研究 现状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快速成型是一种进行物理模型快速制作的新兴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颌面外科、神经外科、矫形外科等医学领域。本文介绍了脊柱外科中常用的快速成型技术及其应用原理,综述了快速成型脊柱实物模型及个体化模板在术前规划、手术模拟、定制植入物和内固定装置、辅助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等方面的应用研究现状,对快速成型技术在脊柱外科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快速成型;脊柱外科;实物模型;个体化模板Abstract:Rapid prototyping is a generic name given to newly emerging technologies that may be used to fabricate rapidly physical objects directly from Computer Aided Design data sources.It has been applied widely to a range of medical specialties,including maxillofacial surgery,neurosurgery and orthopedic surgery.In this article,various kinds of rapid prototyping technologies and their principles of application in spine surgery are

创伤骨科常见疾病诊疗规范

创伤骨科常见疾病诊疗规范 闭合性骨折 【诊断要点】 1. 病史:外伤史。 2. 体征:具有骨折专有体征:异常活动、局部畸形、骨摩擦音(感)等。 3. X线照片。 【治疗原则】 1. 凡疑有骨折者,一律按骨折处理。 2. 有休克者须先抗休克;有内脏损伤者,先处理内脏损伤,然后再处理骨折。 3. 疼痛剧烈,可给予镇痛药物。 4. 在恰当的麻醉下,早期手法复位。复位时要按X线片所示纠正骨折移位,动作要轻柔。 5. 不稳定型骨折,应用牵引术或切开复位。 6. 切开复位时机按具体情况决定。局部肿胀严重、伤后超过48小时者,可消肿后手术。 7. 四肢长骨干骨折复位后,应用石膏或夹板固定。 8. 复位后及时进行X线正侧位摄片或透视,复查治疗效果。 9. 早期指导病人作主动性功能锻炼。 10. 骨折应固定到临床愈合为止,一般时间是:锁骨4~8周,肱骨干5~6周,尺桡骨干6~ 8周,股骨7~9周,胫腓骨8~10周。颈椎4~6周,胸椎6~8周,腰椎10~12周。 11. 去除外固定前,必须摄X线片,确定骨折愈合为止。 小夹板固定术 【适应证】 1. 四肢闭合性骨折,但骨折不稳定型者,应配合应用皮牵引或骨牵引。 2. 四肢开放性骨折已进行内固定者,如股骨髓内针固定后。 【注意事项】 1. 所选择夹板长短、宽窄应当合适。太宽不能固定牢靠,太窄容易引起皮肤坏死。夹板应占 肢体周径五分之四。 2. 应合理放置固定垫,并且位置要准确。 3. 应用夹板前应准确判断病人神经、血管等损伤情况,以利于观察。 4. 缚带要松紧合适,要求缚后所打的结可以上下移动1厘米。 5. 有计划指导病人作功能锻炼,并嘱病人随时复诊。 石膏绷带固定 【包扎前准备】 1. 物品:适当大小石膏绷带卷、温热水(约40℃左右)、石膏刀、剪、针、线、衬垫物、颜 色笔。 2.患者的准备:

脊柱外科医疗质控方案

脊柱外科医疗质量控制制度 医疗质量是医院发展之本,优质的医疗质量必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保证我院脊柱外科在医疗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不断发展,特此制定全程医疗质量控制方案,以求正确有效地实施标准化医疗质量管理。 一、指导思想 (一)、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和全程质量控制。建立从患者就医到离院,包括门诊医疗、病房医疗和部分院外医疗活动的全程质量控制流程和全程质量管理体系。明确管控内容并将其纳入医疗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实施动态监控并与科室目标责任制结合,保证质控措施的落实。 (二)、以规章制度和医疗常规为依据,并不断修订完善。 (三)、强化各种医疗技术把关制度,如三级医师负责制度、会诊制度和病例讨论制度等,将医务人员个人医疗行为最大限度地引导到正确的诊疗方案中。 (四)、质量控制部门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对多因素影响或多项诊疗活动协同作用的质量问题,进行专门调研,并制定全面的干预措施。 二、管理体系 (一)医院医疗质量控制小组 为了医院医疗质量而成立的质量控制小组。是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者。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作为常设的办事机构。其职责分述如下: 1、质量控制小组的职责 (1)、教育各级医务人员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改进医疗作风,改善服务态度,增强质量意识,保证医疗安全,严防差错事故。 (2)审校医院内医疗、护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并制定各项质量评审要求和奖惩制度。 (3)、掌握各科室诊断、治疗、护理等医疗质量情况.及时制定措施,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4)、对重大医疗、护理质量问题进行鉴定,对医疗护理质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 (5)、对院内、科内有关医疗管理的体制变动,质量标准的修定进行讨论,提出建议,提交院长办公会审议。 2、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职责 (1)、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接受主管院长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 领导,对医院全程医疗质量进行监控。 (2)、定期组织会议收集科室主任和质控小组反映的医疗质量问题,协调各科室质量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3)、抽查各科室住院环节质量,提出干预措施并向院长或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汇报。 (4)收集门诊和病案质控组反馈的各科室终未医疗质量统计结果,分析、确认后,通报相应科室人员并提出整改意见。 (二)科室医疗质量职责 (1)、结合本专业特点及发展趋势,制定及修订本科室疾病诊疗常规、药物使用规范并组织实施,责任落实到个人。 (2)、定期组织各级人员学习医疗、护理常规,强化质量意识。 (3)参加医疗质控办公室的会议,反映问题。收集与本科室有关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三)医务人员自我管理 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医务人员的个人行为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其个人素质、医疗技术水平对医疗质量影响较大,是质量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是质量控制的基本点。在质控过程中,特别要强调医师负责制度、会诊制度和病例讨论等把关制度,确保医疗质量控制的正确实施。对各级医务人员的要求分述如

骨科常见疾病的诊疗指南2017

骨科常见疾病的诊疗指南 第一节儿童肱骨髁上骨 【概述】 肱骨髁上骨折是最常见的儿童肘部骨折,约占全部肘关节损伤的50% ~ 70%,常见于3一10岁的儿童,以5 ~7岁的男孩最多见,肱骨髁上骨折多发生在手的非优势侧。早期处理不当可致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导致Volkmann挛缩,造成终身残疾。骨折畸形愈合形成肘内翻,影响患儿的肘关节外观,需行截骨术矫正畸形。因此,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肘部的严重损伤。 【影像检查】 肱骨髁上骨折的诊断以普通X线片检查为主。因肘关节肿胀和疼痛,不能完全伸直肘关节,拍标准的肘关节正侧位片困难。怀疑肱骨髁上骨折时应拍肱骨远端正侧位片。若怀疑无移位或轻度移位骨折而正侧位片未发现骨折线,应拍斜位片。建议术前加照对侧肘关节,对于粉碎性骨折和陈旧性骨折常规行CT 检查。 【分类】 根据远端骨折块移位方向,可分为伸直型与屈曲型骨折。远端骨折块向后上移位者为伸直型骨折,向前上移位则为屈曲型骨折;伸直型骨折又可细分为伸直尺偏型(远端向尺侧移位);伸直桡偏型(远端向桡侧移位)。伸直尺偏型多见(75 % ),可能与肌肉轴线偏内侧和受伤时多处于伸肘、前臂旋前位有关,易合并肘内翻。伸直桡偏型虽仅占伸直型骨折的25 %,但易伴发血管、神经损伤。Gartland依据骨折块移位程度,将伸直型骨折细分为三型: 1、I型骨折无移位; 2、Ⅱ型仅一侧皮质断裂,通常后侧皮质保持完整,骨折断端有成角畸形。 3、Ⅲ型前后侧皮质均断裂,骨折断端完全移位。 【诊断】 严重移位骨折容易诊断,但要注意有无其他伴发骨折和神经血管损伤。约5%的患儿同时伴发同侧其他骨折(通常为桡骨远端骨折)。因而对诊断肱骨髁上骨折的患儿,应作详细检查,以免漏诊。查体可见肘关节肿胀,髁上处有环形

微创脊柱外科手术的发展现状

微创脊柱外科手术的发展现状 作者简介:谢克恭,男,副主任医师,医学学士,研究方向:骨外科。E?mail:137********@https://www.wendangku.net/doc/e311258045.html, 谢克恭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脊柱骨病外科,百色533000) 【关键词】 微创脊柱外科;经皮穿刺技术;内窥镜技术;胸腔镜技术;腹腔镜技术;机器人手术 中图分类号:R681.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6.01.026 微创脊柱外科手术(Minimally Invasive spine surgery,MISS)是指经非传统手术途径并借助特殊手术器械、仪器或其他手段进行脊柱疾患诊治操作 的微创技术和方法[1]。相对于传统开放脊柱外科手术,脊柱微创手术对人体的创伤进行了微小化,在减 少患者的手术创伤以及术后后遗症的同时解决需要 常规手术解决的问题。随着显微内窥镜技术的发展 和微创手术器械与设备的临床应用,脊柱外科医师 通过一个或多个微小的切口就能完成以往开放手术 的操作。神经减压,脊柱稳定与融合,以及脊柱畸形 的矫正均可在微创手术下实现。MISS 起源自20世 纪3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MISS 已经取得了可 喜的成绩,其中椎间孔镜、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后 凸成形术、胸腔镜和腹腔镜等微创技术等在临床上 得到广泛应用。笔者对MISS 的发展现状做一综述。 首次在X 线透视下应用木瓜凝乳蛋白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获得了较好的疗效,随即又有研究发现,胶原酶对退变的椎间盘髓 核胶原具有特异的降解作用。现如今,基于胶原酶 溶解原理代表特征的新型材料物质不断研发出现,Bellini M [3]等通过注射乙醇凝胶治疗颈、腰椎间盘 突出症患者,85%的腰椎间盘突出和83%的颈椎间 盘突出症状显著改善。Touraine S [4]将乙醇凝胶应 用于42例保守治疗无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 后1个月和3个月随访发现,疼痛强度分别下降了44%和62.6%。经皮注射乙醇凝胶对于治疗椎间盘突出引起的顽固性坐骨神经痛的方法是可行的,且 该方法并不影响可能的后续开放手术。据国外研究 报道,经皮穿刺凝胶植入术治疗4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0%以上取得良好的疗效。该手术是通过突出的椎间盘注入吸水凝胶,凝胶会吸收周围组织内多余的水分而膨胀2~3倍形成软垫,形成的软垫增加了椎间盘的厚度,抑制突出的椎间盘对神经的压迫。由于在治疗的过程中可能导致不明原因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单纯化学溶解的应用受到影响,但新型凝胶材料的不断研发出现, 在治疗椎间盘疾病中必将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5]首先应用经皮穿刺椎间盘切除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随后改良发明了经皮椎间盘自动切削系统,该系统可以进行椎间盘切割、冲洗、抽吸等一系列操作。PLD 治疗机制主要通过手术切除降低椎间盘内压,在椎间盘内很小的体积改变就可导致较大 的压力变化,通过PLD 钻孔并切除少部分髓核后, 椎间盘内的压力明显下降。再者,PLD 破坏或者改 变椎间盘及周围神经周边的致病化学物质,一定程 度上有助于减缓患者疼痛 。 [6]在奥地利格拉茨大学首次进行了PLDD 试验,1989年,他们报道了PLDD 临床研究进展,518例采用Nd:YAG 激光进行腰椎间盘减压术患者,手术成功率75%~89%,并发症0.14%~1%。Brouwer PA [7]对比研究57例PLDD 手术和58例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发现PLDD 手术比传统开放手术更有利于患者恢复及具有更低的复发率。目前,PLDD 技术有了新的发展,侯岩珂等[8]报道,PLDD 和臭氧(O 3)溶解术(oxygen ozone chemoly?sis)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6例,有效率· 101·右江医学2016年第44卷第1期 Chinese Youjiang Medical Journal 2016袁Vol.44No.1

实用脊柱外科手术图解概论

实用脊柱外科手术图解【田慧中 本书系作者从事脊柱外科半个多世纪临床诊疗的经验总结。系统论述了脊柱外科的诊断与手术治疗,侧重对脊柱畸形进行详尽介绍。全书分为四篇,总论篇包括:绪论、脊柱外科解剖、Ilizarov牵拉成骨技术在脊柱外科的应用价值、临床检查与诊断、术前准备与术后处理、术后外固定、脊柱的牵引疗法、脊柱植骨融合术。脊柱畸形篇介绍各种脊柱畸形的牵引疗法、手术技术、截骨矫正术、器械内固定术及其诊断治疗原则。脊柱疾病篇主要对脊柱常见疾病的诊治进行详尽的论述,并对少见病例和疑难病症做了深入的探讨。脊柱外伤篇讲解了脊柱外伤的治疗方法。全书简明实用,配有1000余幅插图,详细讲解了手术步骤。适合我国广大骨科、脊柱外科医师和研究人员阅读参考。 田慧中 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生于1928年,毕业于国立河南大学医学院。现任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脊柱外科名誉主任兼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脊柱外科研究所名誉所长。终生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从事骨科、脊柱外科50余年,亲临各种手术13000余例,1980年以后专攻脊柱脊髓外科,是我国脊柱外科创始人之一。在脊柱外科领域中有突出贡献,如“全脊柱截骨矫正重度脊柱侧弯”为国际首创。发明了许多新手术,设计了许多新器械,如:田氏脊柱骨刀、田氏分叉棍、小儿轻便头盆环牵引装置等,均取得国家专利。曾获国家发明奖,国际金牌奖。曾担任和兼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脊柱外科研究所所长、新疆脊柱外科医院院长、新疆建工医院名誉院长、日本东京大学整形外科客座研究员、日本弘前大学整形外科客座教授、美国中华医学会骨外科学会副会长、《美国中华骨科杂志》主编、中国脊髓损伤研究会副会长、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外科学组委员、中国医科大学脊髓损伤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医科大学全国脊柱中心总顾问、广东省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顾问、广州中山医科大学二附院脊柱疾病中心顾问等职务。主编专业书籍:《脊柱外科论文集》、《脊柱畸形外科学》、《脊柱畸形与截骨术》、《强直性脊柱炎治疗学》。参编专业书籍:《脊柱外科手术学》一版和二版、《中国矫形外科新进展》英文版、《脊柱变形》日文版、《截骨术》、《骨科医师进修教程》等脊柱外科和骨科方面的参考书和教科书。在国内和国际上发表论著代表作66篇。 第1章绪论 一、脊柱外科的发展史 自从1945年Smith Peterson为强直性脊柱炎驼背做截骨矫正手术,1962年Harrington器械

脊柱外科发展现状

脊柱外科发展现状 我院脊柱外科(骨科三病区)自2011年6月成立以来,坚持建立学习型组织,通过派出去、请进来及自身不断刻苦学习研究,近年来开展了多项新技术、新项目,其中多项居省内先进水平,极个别项目在国内属高风险、高难度手术。现将我院脊柱外科目前开展的情况介绍如下: (1)脊柱创伤:根据骨折特点采用开放、微创或经皮切口,前方、后方、侧前方或前后联合扩大椎管、减压脊髓或硬膜,挽救神经功能,让患者得到最大限度恢复。其中开展的枢椎齿状突骨折经前路复位固定术,寰枢椎骨折经后路复位减压固定融合术、颈椎骨折脱位单纯前路复位固定术、高位胸椎后壁切除减压固定术、高位胸椎骨折脱位复位减压固定术、腰椎经后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固定融合术在省内仅有少数几家医院开展,特别是寰枢颈椎骨折脱位经后路复位减压固定融合术及腰椎经后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固定融合 术在国内能开展的医院也为数不多。 腰2骨折(A3型)经皮伤椎置钉骨折撑开复位内固定

腰3骨折(C1型) 经后路椎体次全切除椎管减压钛网支撑钉棒内固定术 颈6-7椎体骨折脱位前路复位内固定术

齿状突骨折前路复位内固定术 复位前复位后齿状突陈旧骨折后路复位内固定术

胸6、7骨折(C3型)后路钉棒复位内固定椎管扩大减压术 (2)颈椎病:更新对颈椎病诊治的理念,对其诊断、治疗(特别是手术)及康复都取得了较大的突破。颈椎前路椎间减压固定融合,颈椎前路一个或多个椎体次全减压固定融合术,后路单开门、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属治疗颈椎病的经典术式,目前已常规开展。 脊髓型颈椎病:发育性椎管狭窄后路单开门颈3-7椎管扩大成形术(3)腰椎:腰椎侧突矫形手术、长节段减压固定融合

骨科诊疗指南

临床诊疗指南 医院编辑委员会名单 主任:马爱群吕毅 副主任:贺大林薛武军刘正稳 秘书:王彬翀 临床诊疗指南·骨科诊疗分册 编辑委员会名单 主编:王金堂 秘书:白斌 编写人员:(以姓氏笔划为序) 王民马巍白斌 邱希江张小卫张银刚 李曙明李新友周双利 杨康平赵卫公韩学哲

目录 第一章上肢骨折..................................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锁骨骨折..............................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肱骨外科颈骨折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肱骨干骨折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节尺桡骨骨折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节桡骨远端骨折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手外伤....................................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下肢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股骨颈骨折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股骨转子间骨折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股骨干骨折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髌骨骨折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节胫腓骨干骨折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节踝部骨折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节跟骨骨折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脊柱脊髓损伤及骨盆骨折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脊柱骨折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脊髓损伤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骨盆骨折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髋臼骨折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关节脱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常见病临床诊疗规范指南规范常见病.doc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床诊疗指南 前言 当前,医学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广大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给医疗卫生管理工作和临床医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提高我院

医疗技术队伍整体素质,规范各临床科室医务人员执业行为已经成为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势在必行,而《医疗事故处理条约》、《侵权责任法》、《执业医师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又为《临床诊疗指南与技术操作规范》的编写赋予了新的内容。 《临床诊疗指南与技术操作规范》的编写和面世旨在对临床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提出具体要求,使临床诊断与治疗做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使医务人员的临床诊疗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此举,将有利于提高我院广大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有利于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有利于加强对医疗卫生工作的管理;有利于为广大群众与患者提供同质化服务。 该书内容丰富,涵盖了相关专业众多疾病的诊疗与技术操作规范,以科学性、权威性、指导性、可操作性为主旨,供我院各级医务人员在临床实践中遵循。 为了高质量完成该书的编写,我院各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在2015年版的基础上,积极查阅国内相关疾病指南及规范,结合院、科工作实际,积极讨论,反复修改,力求使该书既能反映目前国内外医疗技术发展的水平,又能符合我院具体情况,具有可操作性。 由于编写时间有限,问题和不足在所难免,希望各级卫生管理部门和广大临床医务人员对《临床诊疗指南与技术操作规范(2016年版)》在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我们,以便再版时修订,让该书籍能够更好的指导临床工作,促进我院医疗工作的更快更好发展。 本《临床诊疗指南与技术操作规范(2016年版)》自2016年1月1日起执行,同时2015年版废止。 2015年12月 目录 一、内科各系统常见疾病 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03) 2、支气管哮喘 (12) 3、呼吸衰竭 (18) 4、肺炎 (26) (1)社区获得性肺炎 (34) (2)医院获得性肺炎 (39)

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 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康复

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人工髋关节置换 围手术期康复 1 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康复的评定和治疗。 本指南适合中医骨伤科、中西医结合骨科、中医科、康复科等相关临床医师使用。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康复peri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of the hip arthroplasty 人工髋关节置换主要用于治疗髋关节毁损性疾病[1]。 3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遵守卫生部发布《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WS/T335-2011)标准: 3.1适应证: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适用于患髋关节疾病而引起慢性不适和显著功能障碍的患者,包括:a)原发性或继发性髋关节骨关节炎;b)股骨头缺血性坏死;c)类风湿性关节炎累及髋关节;d)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髋关节;e)髋部创伤骨折的老龄患者;f)骨关节肿瘤;g) 血友病性关节炎等多种疾患。 此外,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对活动量的需求、职业情况以及对手术的期望等。 3.2禁忌证:分以下两类:a)绝对禁忌证: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绝对禁忌证包括髋关节或其他任何部位的活动性感染以及患者同时患有可能显著增加后遗症发生危险或死亡率的疾病等;b)相对禁忌证:对于其他如神经源性疾患、骨质破坏快速的任何病变、髋关节周围肌力不佳或同时合并有其他脏器疾患等患者,可视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相对禁忌证,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时应慎重,须术前对手术可行性进行充分评估。 4 髋关节置换的类型 4.1 根据是否使用骨水泥固定关节假体分为骨水泥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及无骨水泥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人工髋关节部分使用骨水泥而部分不使用骨水泥称为混合型。 4.2根据是否包括髋臼置换分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及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使用较多,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主要运用于高龄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和粗隆间骨折患者。 5 人工髋关节置换康复评定 5.1人工髋关节位置评定: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位置的评定主要依靠X线来评定,康复治疗前,应对人工关节假体的位置进行评定。理想的假体位置是髋臼前倾15°±10°,外展40°±10°,股骨柄旋前5°~10°。假体位置合适,术后关节较稳定,可按常规康复程序进行康复;否则人工关节假体容易脱位,康复治疗要十分小心。注意不同手术入路对关节稳定性的影响:后外侧入路较少出现髋关节伸展外展位时不稳,但术后发生后脱位概率较高;前方入路较少出现髋关节屈曲时不稳;侧方入路关节囊完整者,髋关节屈伸活动时最为稳定。 5.2髋关节功能评定: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是目前国内外最常用的临床评估手段,用来评估髋关节炎的的程度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效果。该评分包括了量化疼痛、功能和物理检查发现。患者的功能评估包括了行走能力、支撑能力、上下楼梯的能力、坐的耐力、使用交通工具的能力和穿鞋袜的能力。物理检查包括了跛行和活动度。满分100分,得分90~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