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金融危机解决措施

金融危机解决措施

美国——金融危机的开始

在经历了1929年至1933年的世界性金融危机后,2008年由美国开始的金融危机再次对世界造成影响。

一:金融危机的根源

08年美国的金融危机是由银行的次贷危机开始,相对于给资信条件较好的按揭贷款人所能获得的比较优惠的利率和还款方式,次级按揭贷款人在利率和还款方式,通常要被迫支付更高的利率、并遵守更严格的还款方式。这个本来很自然的问题,却由于美国过去的6、7年以来信贷宽松、金融创新活跃、房地产和证券市场价格上涨的影响,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施。这样,次级按揭贷款的还款风险就由潜在变成现实。在这过程中,美国有的金融机构为一己之利,纵容次贷的过度扩张及其关联的贷款打包和债券化规模,使得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次级按揭贷款违约事件规模的扩大,到了引发危机的程度。

具体的原因:(一)长期的低利率政策造成泡沫及经济的虚假繁荣。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美联储连续13次下调利率,联邦基金利率由6.5%降至1%的历史最低水平,并且在1%的水平上停留了一年之久。过低的利率引发了宽松信贷,也直接刺激了民众的贷款投资热潮,越来越多的生活状况不稳定的民众通过银行贷款加入到购房者的行列中,正是市场对美国房市前景普遍预期过高,极大的刺激了美国房市,房价在1996年至2006年飞涨了大约85%,为次贷危机的爆发埋下了种子。宽松的信贷条件导致了经济的过分繁荣,在繁荣时期,生产的高涨引起信用的扩张,生产企业借助于信用,譬如发行有价证券、利用银行贷款和商业信用,把生产尽量地扩大,并使它超出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范围,于是促成爆发危机条件的成熟。

(二)华尔街对金融衍生品的滥用。美国的金融衍生品在近几年发展很快,其复杂程度日益加剧,衍生工具是柄双刃剑。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华尔街投行将原始的金融产品分割、打包、组合开发出多种金融产品,根据风险等级的不同,出售给不同风险偏好的金融机构或个人,在这个过程中,最初的金融产品被放大为高出自身价值几倍或十几倍的金融衍生品,极大地拉长了交易链条。

(三)美国民众的消费观念。美国的民众从来都是今天花明天的钱。房子到汽车,从信用卡到电话账单,贷款无处不在。在低利率的诱惑下,及时没有还贷的能力,他们也理所当然地和银行签约,住上了高楼大厦。正是这种理所当然埋下了此次金融危机的祸根。

(四)信用评级机构的失职。次贷危机爆发后,穆迪、标准普尔、惠誉等主要评级机构成为最直接的批评对象。各评级机构被认定过高的提升了次贷产品的评级,并极大地促进了次贷市场的发展,这些评级机构的收入主要来源于证券发行商,却要求它们对市场投资者负责,这种评级制度上的漏洞已经引起广泛关注。当市场评级机构这一环出现问题的时候,信任危机也便随之开始了。

二:金融危机的特点

范围广,从美国银行的次贷危机开始,美国各大企业纷纷遭受影响,致使全世界的企业都受到影响。

程度深,美国有不少企业都受到影响。

三:解决金融危机的措施

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金融救援和财政刺激计划。重点:重拾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建立起一套比较系统的危机应对机制和政策框架。

主要方面:金融机构资产负债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方

1)资产方:机构亏损严重,低价抛售金融资产,使资产价格进一步下降

主要应对措施——政府出资购买机构的不良资产

2)负债方:机构惜贷,市场资金流动性短缺

主要应对措施——央行通过各种形式向金融机构提供贷款,缓解信贷紧缩的困境。

3)所有者:遭受损失的机构减少自由资本金,甚至资不抵债

主要应对措施——通过直接向有问题的金融机构注入资本,实现“国有化”控股

美国两轮金融救援计划

为实现上述目标和途径,布什政府(7000亿)和奥巴马政府(1.5万亿)实施了总规模达2.2万亿美元的两轮金融援助计划:

1、布什政府的金融援助计划(TARP)

内容要点:2008年10月3日,美国总统布什批准了《2008年紧急经济稳定法案》,推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7000亿美元计划。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授权美国财政部处理问题资产救助计划(TARP),在两年有效期内分步使用7000亿美元资金,通过“资本收购计划”、“目标投资计划”以及“资产保证计划”等购买金融机构受损资产;二是建立问题资产处置计划后,允许财政部向金融机构受损失资产提供保险;三是成立金融稳定监督委员会和独立委员会对法案的实施进行监督;四是要求将美国国债最高法定限额从现有的10.6万亿美元提高到11.3万亿美元,以便为政府实施救援计划留下资金空间;五是将保护纳税人利益放在重要位置;六是增加对丧失抵押品赎回权的房贷申请人帮助。

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增发国债,而联储方面筹措资金的渠道则来自资产置换、财政注资和货币政策工具创新(杠杆化),其中,资产置换超过3000亿美元,财政注资2000亿美元,其余部分为货币政策工具创新。

资金使用及实施情况:7000亿美元的“不良资产救助计划”(TARP)横跨两届美国政府。TARP下辖8个项目,在保尔森担任财长期间,分配给其的3500亿美元额度主要用于收购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到了奥巴马政府,财长盖特纳把TARP余下的3000多亿美元重点用于救助房地产业,以及用于帮助消费者和中小企业贷款等方面。此外,盖特纳还在2009年上任之初用TARP资金做了银行业的压力测试。根据财政部的最新数据,截至今年3月底TARP的账面支出为5355亿美元,剩下的1645亿美元何去何从,目前尚不确定。

2、奥巴马政府的金融救援计划(FSP)

计划目标:为了刺激消费、投资和借贷信心,奥巴马上台后将解决危机的着眼点从挽救问题银行转移到修复金融系统以促进实体经济复苏方面,实施了总额高达1.5万亿的新一轮综合金融援助计划(FSP)。

内容要点:一是美财政部将设置一个名为“金融稳定信托”的新信托基金,帮助清理银行有毒资产。该基金的启动资金为5000亿美元,最终将扩大到1万亿美元。希望这一基金能够推动银行业恢复房贷,以促进经济活力但必须确保每一笔援助资金所产生的放贷都高于没有政府资助时可能产生的水平;二是财政部将联合美联储、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和私营机构建立一个“公共-私有投资基金”,目标针对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提供目前私有市场无法提供的融资;三是与财政部相协调,美联储也将扩大一个旨在促进信贷流动的贷款项目,其规模从建立前的2000亿可增至1万亿美元左右,此计划主要针对小型企业信贷、学生贷款、消费者和汽车贷款市场,用于刺激二级信贷市场。

美联储的非常规货币政策

金融危机以来,尽管实施了大规模的金融救援和问题资产救助计划,但美国金融市场风险溢价仍居高不下,信贷市场紧缩严重,以短期利率为主的传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在此特殊情况下,以“量化宽松,流动性援助”为特点的超常规货币政策成为美联储应对危机的主要工具。

(一)连续降息进入零利率时代

从2007年9月开始在2008年2月底,美联储连续10次降息,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从5.25%下调至0-0.25%,共下调500个基点,在一年多时间里,将利率政策发挥到极致。同时,美联储通过再贴现率工具适时调整再贴现率总量及利率,明确再贴现票据选择,实现货币信贷总量调控目标,合理引导资金流向和信贷投向,为缓解金融机构资金压力提供了较好的支持。

(二)创新流动性管理手段

2007年底以来,美联储除了常用的三大传统政策工具(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和存款贮备金率)外,还启动了“信贷与流动性计划”(Credit and Liquidity Programs),试图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以对金融市场提供流动性支持。美联储货币政策工具创新主要分五类:第一类是针对存款机构的工具创新:包括期限拍卖工具(TAF)、定期贴现措施(TDWP)、不良资产救济计划(TAPP);第二类是针对交易商的工具创新,包括一级交易商信贷工具(PDCF)、定期证券贷款工具(TSLF);第三类是针对货币市场的工具创新,包括资产支持商业票据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工具(AMLF)、货币市场投资基金便利(NMIFF)等;第四类是针对向借款人和投资者提供的流动性,包括投资者融资便利工具(MMIF)、定期证券借贷工具(TSLF)、商业票据融资工具(CPFF)、定期资产抵押证券贷款工具(TALF)等。这些金融创新工具旨在延长贴现贷款的期限、扩大贴现贷款的对象范围和抵押品范围,降低金融机构的融资门槛和融资成本。

美联储为缓解金融危机的影响而推出的多项非常规支持项目已于2010年2月1日到期失效。美联储的多项非常规流动性供应项目已于2月1日结束。预计,大规模的资产收购举措将按计划于1季度末完成。虽然TAF、TALF等少数项目将保留较长时间,但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扩张将在1季度末停止。

(三)对金融机构的直接救助

为了妥善处理两房(房地美、房利美)、贝尔斯登、AIG等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金融机构的破产,美联储启用紧急预防条款,亲自入市收购部分资产,为其提供融资。为了支持AIG重组,美联储先后成立了Maiden LaneⅡLLG和Maiden Lane ⅢLC两家公司来收购AIG的MBS(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和CDO(担保债务权证担保债务凭证)。金融危机爆发至今,美国政府在救助两房救助资金已达1600亿美元、救助AIG方面已累计投入1823亿美元。

(四)向商业银行准备金支付利息

长期以来,美联储和其他主要国家的中央银行均不为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支付利息。在金融危机冲击下,为了增加商业银行的可贷资金,2008年10月6日,美联储宣布向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支付利息。其中,向法定准备金支付的利息比准备金交存期的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均值低10个基点,向超额准备金支付的利息初定为比准备金交存期的最低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低75个基点。

(五)启动“国债和MBS”购买计划

2009年3月18日,美联储宣布将购买3000亿美元的长期国债,同时美联储还准备再次购买8500亿美元机构债(主要是“两房”担保的房地产抵押债券),标

志定量宽松货币政策进入新的阶段。截至2010年第一季度美联储购买1.25万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2000亿美元的机构债券,购买债券金额总计高达1.725万亿美元,其中2009年10月已完成3000亿美元的长期国债购买任务。

(六)不断扩大货币互换规模

2007年12月12日、2008年3月11日和9月18日、10月8日和10月13日,为了应对不断恶化的金融危机冲击,美联储先后与欧洲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和日本银行等进行了大规模的国际联合援助行动。主要内容包括:(1)各主要国家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等渠道向本国货币市场注入流动性。(2)美联储与主要国家的中央银行签订双边货币互换协议(RCA),并根据形势发展调整互换的期限和规模。(3)2008年10月8日,美联储、欧洲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加拿大中央银行、瑞典中央银行和瑞士国家银行等联合宣布降息50个基点。

经济刺激计划

在金融救援的同时,为刺激实体经济,美国财政政策在减税、增加公共开支等方面不遗余力,经济刺激计划与财政政策主要围绕美国两届政府的经济刺激方案而展开。

(一)2008年《一揽子经济刺激法案》

2008年2月14日,布什总统签署以减税为核心的《一揽子经济刺激法案》,减税总额高达1680亿美元。该法案的目的是通过大幅退税刺激消费和投资,推动经济增长,以避免经济衰退。计划使1.17亿户美国家庭获得了退税支持。该计划分两年实施,2008年落实1520亿美元的退税,2009年落实160亿美元的退税。

(二)2009年《美国恢复与再投资法案》

随着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蔓延,奥巴马政府财政刺激政策力度更大,2009年2月,奥巴马政府通过名为《美国恢复与再投资法案》(American Recovery and Reinvestment Act)财政刺激计划,该计划又被称为“奥巴马新政”。该计划具有三个显著的特点:一是用于经济刺激的财政资金规模非常庞大,二是减税和政府支出并举,三是刺激经济复苏和实现美国经济结构的战略转型相结合。

政策要点:7872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的金额约占美国GDP的5.4%,7872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主要分配方案具体包括:政府公共开支和减税两大部分:

1、三分之二用于公共开支和投资

主要包括:(1)1200亿美元用于基建计划和科学研究投资。改善公共交通系统,兴建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加强宽带网络覆盖;替国防设施实施能源效益计划;洁净水源;清理前核武和研究场地的环境。基建项目中的72亿美元将用于改善网络宽带通路,特别是偏远地区。(2)199亿美元投资在再生能源及节能项目,其中131亿元用于对再生能源生产的税收抵减。(3)110亿美元用于提升美国的电力网。(4)437亿美元用于公共卫生与社会服务紧急基金,其中269亿用于帮助失业者维持他们的医疗保险。(5)190亿美元投资于医疗信息技术领域。(6)1059亿美元投资教育建设,包括对各州政府掀出536亿美元修缮学校建筑。(7)145亿美元用于环境计划,包括消除已废弃的武器和能源研究中心,改善食水设施等。

2、三分之一用于减税

减税部分的支出占整个经济刺激计划的三分之一,包括针对个人减税和企业减税两部分。根据公布的计划细则,针对个人和家庭减税规模逾2500亿美元,是整个减税计划的重心,未来两年将有95%美国家庭从中享受税收减免。

进展情况及效果预估:该计划将分10年实施,2009-2010财年将支出该计

划的78%左右,其中2010财年的实施规模最大,将增加财政支出2193亿美元,减少财政收入1801亿美元。国会预算办公室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第一季度为止,美国联邦政府已经批准支出了5250亿美元。同时,政府打算将每月的政府刺激基金支出额度由2009年的平均每月290亿美元提高到2010年的320亿美元。根据国会预算办公室的初步匡算,认为《美国复苏和再投资计划》的刺激效果将集中在2009年底至2010年显现

(三)针对三大重灾区的经济刺激计划

此外,美国政府还对受危机影响最严重的住房、汽车和就业市场,出台了一揽子更具针对性的经济刺激法案:

1、住房市场

美国对金融危机的源头——住房市场的救助几乎涵盖了购房的各个环节。除了在金融救援中救助两房外,美国还出台了一些更具针对性的措施。根据美国房贷协会的估计,目前,95%的居民房地产贷款和80%的购房合同不同程度地享受了政府优惠政策的支持。

(1)成立住房专项稳定基金

2008年7月30日,布什签署《住房和经济恢复法案》,宣布拨款3000亿美元建立专项基金,向总计约40万户申请30年期固定利率房贷的购房者提供担保。

(2)联邦住房管理局(FHA)放松贷款标准

2009年12月2日,美国住房和城市发展部(HUD)提出,联邦住房管理局将在2010年1月底以前提请恢复原有的贷款标准,原有的贷款标准与现行贷款标准相比:强调贷款人的财务状况;售房者的折扣权限降为3%,目前为6%;提高订金比例,目前为3.5%;提高联邦住房管理局保险费率。

(3)推出140亿美元防止房贷违约计划

2010年3月26日,美国政府推出140亿美元防止房贷违约计划,将联邦房屋计划扩大至那些失业或者房价低于抵押贷款价值的困难业主,以帮助购房者减轻还款压力并降低住房止赎率。该计划所需的140亿美元资金来自现有的750亿美元“房主稳定基金”。新计划预计在2012年前,向300万至400万住房所有者提供第二次修改和减少住房贷款的机会,以达到稳定住房市场的目标。

2、汽车市场

(1)《汽车业重组及资产盘活救助方案》

2008年12月19日布什公布《汽车业重组及资产盘活救助方案》。根据方案,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公司获得总共174亿美元的政府资助,174亿贷款将分两个阶段发放,首批贷款总额为134亿美元,主要从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援方案中拨出。第二批40亿美元贷款于2009年2月与TARP第二批救助资金一同发放,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首先获得贷款。

(2)“旧车换现金”计划

2009年7月1日开始实施“旧车换现金”计划,于8月底结束。“旧车换现金”计划向美国车主提供3500美元至4500美元的补贴。,鼓励其淘汰高能耗的旧车,换购低能耗的新车。根据美国交通部公布的“旧车换现金”数据显示,“旧车换现金”计划的总销量略低于70万辆,退款总额达28.7亿美元。

3、就业市场

(1)2010新财年的三项促进就业政策

雇佣新人的税收抵扣(Hiring Tax Credit)。总规模约300亿美元。2010年企业每新雇佣一名员工,可以获得税收减免,减免金额因工作岗位而异,企业新雇佣一个年薪6万美元的员工,可以获得4000美元的税收减免。

为州政府财政减压(State Fiscal Relief)。总规模约1500亿美元。通过向州政府提供财政支持,避免州政府减少关键社会服务(如教育、医疗、失业保障)和增加税收,从而间接增加或保住就业岗位。

向小银行提供资金(Provide Capital to Small Banks)。总规模300亿美元。用于向小银行及社区银行提供资金,以支持这些银行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

(2)《雇佣激励以恢复就业法案》

2010年3月1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正式签署了一项总额180亿美元的促进就业一揽子方案,即《雇佣激励以恢复就业法案》。《雇佣法》的核心内容是对私营企业价值130亿美元的税收优惠,用以改善2010年对失业者的雇佣状况。“雇佣即减税”政策结合了以下两方面激励措施:其一,雇主可为符合法定条件的新雇员享受社会保障税豁免;其次,如果此后雇主至少连续52周对该员工持续留用并发放工资,便可获得一定的税收抵免。

迄今为止,美国超常规的救市政策在稳定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金融市场方面,作为银行间信贷成本指标的3个月LIBOR基本恢复到危机前水平,中长期住房抵押贷款的利率水平也明显降低,消费信贷开始缓慢复苏;实体经济方面,美国经济呈现出政策刺激主导下的强劲复苏,2009年三季度走出衰退,并于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分别实现5.6%和3.0%的增长。失业率虽然处于9.7%的高位,但基本趋稳。然而一方面,大规模的货币投放和财政刺激计划也带来了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急剧膨胀和财政赤字的飙升的,这些救市政策的负外部性将在未来逐步显现。

二、着眼于后危机时代的改革与战略规划

奥巴马为自己的经济计划设定的目标是,“不仅要振兴经济,还要为持久的经济繁荣奠定新的基础”。因此,在促进经济复苏的同时,美国政府也着眼于改革与长远规划。

金融监管改革

从2008年3月开始的《现代金融监管构架改革蓝图》,到2009年3月《金融监管改革框架》,再到刚刚通过的美国金融监管法案,改革的核心是注重提升美国政府的权威、注重扩大美联储的职能、控制金融资本的过度投机、注重保护投资者利益。其改革的深度与广度都是美国金融监管体系史上史无前例的。

第一个方案:保守方案。2008年3月31日,布什政府领导下的财政部公布了起草于次贷危机爆发前的《现代金融监管构架改革蓝图》。时任财政部长保尔森建议赋予美联储自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为广泛的监管金融市场的权力,将7家监管机构精简为3家。提出从规则导向监管向目标导向监管、从机构导向监管向业务导向监管转变、从监管局部性风险向监管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的转变。

第二个方案:变革方案。2009年6月17日,奥巴马政府公布了《金融监管改革:新基础》,由此拉开了美国自1932年以来最大规模的金融监管改革大幕。改革方案包括三个核心部分:一是将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打造成“超级监管者”,全面加强对大金融机构的监管;二是设立新的消费者金融保护署,赋予其超越目前监管机构的权力;三是推动提升全球金融监管水平。该方案中,美联储被赋予更大的权力:(1)监管范围扩大到所有可能对金融稳定造成威胁的企业,除银行控股公司

外,对冲基金、保险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将统统纳入美联储监管视野;(2)取消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联合监管计划,建议由美联储接替SEC行使对投资银行控股公司的监管;(3)加强系统性重要支付、交易和结算的能力,拓宽其获取流动性的渠道;(4)修订美联储紧急贷款权利,增强美联储的危机反应能力。该方案已于2010年5月20日获得通过。

医疗保险改革

今年3月23日,奥巴马签署了医疗改革方案——《美国大众卫生保健法案》,这是美国最近几十年来最大的社会福利制度改革。法案实施后全美将有大约3000万没有医疗保险的人获得保险,美国医疗保险覆盖率将从85%上升至95%左右,距离全民医疗保险只有一步之遥,低收入者也将获得政府补助。根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的估计,未来10年中,政府将为新法案的执行花费9380亿美元,同时,法案的执行也将在未来10年中减少1380亿美元的联邦赤字

“出口倍增”计划

金融危机使美国的宏观经济政策正在经历战略转型,其中突出的一点就是从依赖消费转向增加出口,“回归”实体经济领域。2009年1月,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把“出口倍增计划”的最终目标概括为,“确保21世纪仍然是美国的世纪”。按“出口倍增计划”的目标测算,美国出口将以年均15%的速度增长,5年后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总出口额将超过3万亿美元,解决200万个就业岗位。其中货物出口额达到2.1万亿美元,将回归世界第一的位置。为此,奥巴马政府提出一系列措施:

(一)大幅提高出口企业尤其中小出口企业的贸易融资

根据“国家出口计划”,白宫将继续提高进出口银行的贸易融资,其中包括每年20亿美元专门面向中小企业的新增贸易贷款。

(二)提供“一站式”出口促进服务

2010年3月,奥巴马签署行政令,成立由国务院、财政部、商务部、农业部、贸易代表处、小企业署和进出口银行等部门领导人组成的“出口促进内阁”。国务卿希拉里正在推动“商业外交战略”,要求美国所有驻外使馆创设高级访客业务联络员,以扩大对驻在国的出口机会;商务部长骆家辉也忙着向美国所有涉外高级官员发布关于促进出口的指导性建议。

(三)通过推动多边、双边和区域经贸谈判

执行更严格的贸易法律,确保美国公司可以自由、公平地进入海外市场。为此,奥巴马提出要改革美国出口管制体系,希望更好地兼顾双重目标:控制美国核心技术出口以确保美国安全,同时加强美国关键行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新能源计划

奥巴马政府认识到,转变美国经济发展模式,对原有经济结构重建的另一个途径是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这是后危机时代美国抢占先机的战略制高点。为此,奥巴马积极推动新能源计划:

(一)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新能源计划提出,一方面应增加国内油气供应,有限度地开采近海油气;另一方面,鼓励投资研发,提供技术,以减少石油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预计到2030年,石油消费量至少将减少35%,化石燃料在美国能源供应中的比例将下降到

79%;进口石油依存度将从2007年的58%下降到41%,天然气进口依存度从16%下降到14%。

(二)重视新能源开发,鼓励新能源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发展新能源需要依靠技术突破。因此,奥巴马在新能源计划中提出,未来10年将投入1500亿美元,资助替代能源的研究,包括乙醇燃料、混合燃料动力汽车研发等。同时,通过投资于有突破性的研究,使家庭和企业有更高的能效,开发太阳能、风能、生物能和其他清洁能源,将确保美国在面对经济、能源和气候方面的挑战时,成为世界的领导。

(三)提高燃料经济性标准,降低碳排放

按照新能源计划,将通过调整经济结构、调节价格、提高利用率等措施,减缓电力消费增长速度。20世纪90年代,美国电力消费年增长率为2.4%,2000年至2007年为1.1%,计划2007年至2030年下调到1%。计划到2012年,可再生资源发电量比例将达到10%,到2025年提高到25%。奥巴马政府计划强行执行2007年众议院的决定,到2020年把联邦燃油经济的标准从现在的每加仑汽油行驶27.5英里提高到35英里。

(四)建立碳排放限制和交易制度

美国各利益集团已经针对这个计划进行了大量游说,参众两院领袖和有关委员会也都在积极推动通过相关法案,该法案极有可能在今年内被制定出来。美国的企业希望建立一个由联邦政府制定的全国统一的温室气体排放标准,而不是由各州自行制定和管理的标准。

(五)加强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三年内将新能源产能扩大一倍,为600万美国家庭提供电力;新建或维护总长为4828公里的输电线路,并为美国家庭安装4000万部“智能电表”;为200万低收入家庭修缮房屋,改善御寒条件,平均每户每年可节省350美元取暖费用;对75%的联邦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总计每年为纳税人节省20亿美元;设立新的“清洁能源融资计划”,由金融当局对清洁能源项目提供贷款担保和其他资金支持。

A10行政1班

胡莹杰

日本银行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与措施

日本银行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与措施 摘要:本文在分析金融危机对日本经济影响的基础上,阐述了日本银行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与措施,并与以往相比较分析了这次的政策特点,指出日本银行的政策对于确保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金融政策成本的角度评价,日本银行以注资为主的金融政策是高成本和低效益的政策。 关键词:日本银行;金融危机;金融政策与措施 2008年9月,美国次贷危机演变成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经济造成严重冲击,日本经济也深受其害,经济下滑幅度甚至超过危机发源地的美国。为应对金融危机,日本政府和日本银行积极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与措施。最近,鉴于急剧的日元升值和物价持续下降,日本政府和日本银行进一步加强了政策操作力度。本文将对日本银行的政策与措施进行探讨。 一、金融危机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这次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对日本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一)对日本股市的影响 2006年,日本随着通货紧缩形势好转,股市不断回升,日经225种平均股价升至17000日元以上。2007年4月,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一些国际投资资本从美国市场出逃流入日本股市,促使日本股价持续上涨,2007年6月底,日经平均股价涨至18138日元(为本世纪最高价)。之后,随着国际资本的流出转为下落,到年底最后一个交易日,日经平均股价报收于15307日元。2008年8月降为13073日元,9月15日,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引起国内外市场极度不安,使日本股市急剧下挫,9月底日经平均股价跌至11260日元。之后,10月8日、10日、16日股价下跌幅度连创新高,分别为9.4%、9.6%、11.4%,到11月底跌至8512日元,仅仅3个月就跌去35%。2009年3月3日,日本股市大幅下挫,日经225种平均股价跌至7229.7日元,为上世纪90年代日本股市泡沫崩溃以来最低值。随着股价不断下跌,股市总值也相应收缩,2008年底,东京股市总值收缩为283.4602万亿日元,比2007年同期减少200.3687万亿日元,这意味着200多万亿日元(约占当年GDP的40%)股票资产蒸发。①因此,日本企业和金融机构资产负债比例发生逆转,经营严重恶化。可见,金融危机对日本实体经济的影响已大大超出虚拟经济范围。 (二)对日元汇率的影响 美国金融危机还引发了新一轮日元对美元的升值。2008年8月危机发生前,日元兑美元为1美元=109日元,此后日元不断升值,12月升至1美元=91日元。进入2009年日元进一步升值,2009年1月22日,升至1美元=87日元。2009

金融危机来临时各方的应对措施列举

金融危机来临时各方的应对措施列举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其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国政府针对金融危机先后采取的具体应对措施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金融危机应对措施1、注入流动性 为缓解金融市场流动性紧张问题,各国央行纷纷向金融市场注人流动性。自次贷危机爆发以来,欧美日等各国央行一直都在不断地向金融市场注资。自2008年9月以来,这种注资的规模和范围更加扩大,反应更为迅速。仅以雷曼申请破产的一周为例,美国、欧洲央行、英国、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印度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货币当局共计向流动性紧张的金融市场紧急注入4960多亿美元。 金融危机应对措施2、金融机构国有化 为了防止危机进一步扩散,对已经陷入或面临破产境地的金融机构,政府出面接管实行国有化。自2008年9月以来,美国已先后接管了受金融危机影响而陷入困境的全美最大的两家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美联储还通过向陷入困境的AIG 提供850亿美元紧急贷款,持有了AIG79.9%的股份。在欧洲,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凭j 国政府为挽救陷入困境的富通集团达成协议,分别出资40亿、47亿和25亿欧元,购买富通集团在各自国家分支机构49%的股份。英国政府接管了陷人困境的最大住房抵押贷款机构——布拉德福德宾利银行。周正业老师,领导力管理专家,团队建设专家。南京师大文学学士、法学硕士。上海交大客座教授,历任美资跨国公司高级经理。欧洲最大培训公司合作讲师。现任天下伐谋咨询公司高级合伙人、营销学院执行院长。德国政府对濒临破产的德国第二大商业地产借贷机构——德国地产融资抵押银行提供贷款保证。冰岛政府为保持金融市场的稳定,将该国前三大银行全部收归国有。乌克兰央行接管乌工业投资银行。此外,各国还纷纷推出了各自的金融机构国有化计划。例如,英国政府宣布了一项核心为国有化的银行救援案。英国政府将动用总额500亿英镑的“银行资本调整基金”,向英国各大商业银行注资。法国、意大利和俄罗斯也都有相似的国有化计划。 金融危机应对措施3、降低官方利率 为了降低借贷成本,缓解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冲击,各国央行纷纷降息。2008年9月份澳大利亚央行7年来首次降息25个基点。10月7日,澳大利亚央行进一步大幅减息100个基点,是其继1992年经济萧条以来的最大降幅。全球央行降息序幕由此拉开。10月8日,全球包括美国、欧洲、英国、加拿大、瑞典和瑞士央行在内的七大央行同时宣布降息,降息幅度高达50个基点。这些央行减息均为“非常规”减息,因为减息均未在央行例行会}义期

美国应对金融危机的经济刺激措施及实施情况

美国应对金融危机的经济刺激措施及实施情况2010/08/11 --------------------------------------------------------------------------------------------------- 为应对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美国政府、财政部和美联储联手推出力度空前的金融救援和财政刺激计划。在危机发展的不同阶段,连续不断出台了一系列救市措施,从金融救援到实体解困,从应急式的“危机处理”到长期性的“结构调整”,其使用频率之高、政策范围之广、实施力度之强实属罕见,对遏制经济深度下滑,提振美国经济,促进美国可持续增长的基础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着眼于应对金融危机的金融救援与经济刺激计划 在应对经济危机的过程中,美国政府重拾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手段,建立起一套比较系统的危机应对机制和政策框架。 金融救援计划 (一)金融救援的目标与途径 美国金融机构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损失惨重。数据显示,金融机构的资产减记规模相当于其国内生产总值(GDP)总和的13%,家庭金融资产缩水20%。为挽救频临崩溃的金融系统,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决策当局“三管齐下”,从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方入手,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非常规的政策,实施全面的金融救市方案。第一,从资产方来看,危机之后金融机构亏损严重,不得不低价抛售金融资产,导致金融资产价格进一步下跌,救助的办法是政府出资购买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第二,从负债方来看,危机之后金融机构纷纷“惜贷”,导致金融市场上流动性短缺,救助的办法是央行通过各种形式向金融机构提供贷款,试图缓解信贷紧缩的困境。第三,从所有者权益来看,遭受损失的金融机构不得不减少自由资本金,甚至出现了资不抵债的情况,救助的办法是通过直接向有问题的金融机构注入资本金,实施“国有化”控股。 (二)美国两轮金融救援计划 为实现上述目标和途径,布什政府(7000亿)和奥巴马政府(1.5万亿)实施了总规模达2.2万亿美元的两轮金融援助计划: 1、布什政府的金融援助计划(TARP) 内容要点:2008年10月3日,美国总统布什批准了《2008年紧急经济稳定法案》,推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7000亿美元计划。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授权美国财政部处理问题资产救助计划(TARP),在两年有效期内分步使用7000亿美元资金,通过“资本收购计划”、“目标投资计划”以及“资产保证计划”等购买金融机构受损资产;二是建立问题资产处置计划后,允许财政部向金融机构受损失资产提供保险;三是成立金融稳定监督委员会和独立委员会对法案的实施进行监督;四是要求将美国国债最高法定限额从现有的10.6万亿美元提高到11.3万亿美元,以便为政府实施救援计划留下资金空间;五是将保护纳税人利益放在重要位置;六是增加对丧失抵押品赎回权的房贷申请人帮助。 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增发国债,而联储方面筹措资金的渠道则来自资产置换、财政注资和货币政策工具创新(杠杆化),其中,资产置换超过3000亿美元,财政注资2000亿美元,其余部分为货币政策工具创新。

领导应对金融危机的讲话稿

领导应对金融危机的讲话稿 Speech document of leaders' response to financial crisis 编订:JinTai College

领导应对金融危机的讲话稿 小泰温馨提示:讲话稿是参加会议者为了在会议或重要活动上表达自己意见、看法或汇报思想工作情况而事先准备好的文稿。本文档根据题材主题讲话稿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正在冲击着全球经济,我国、我省、我市经济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如何面对金融危机,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是当前全党全社会的重要任务。经济发展要始终遵循应有的规律,违背经济规律必将会受到惩罚。就我市经济发展走势看,下一步可能会有更大的影响和冲击,主要表现在重点产品市场萎缩,企业效益明显下滑,投资者的信心有所下降,重点项目投产达产难度已经显现。这些冲击和影响有企业自身管理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与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密切相关。我们要面对危机,正视困难,增强应对危机的紧迫感,增强忧患意识,趋利避害,积极应对。 要迎接挑战,在危机中实现国民经济新的转机。任何一次危机都必然带来新的商机和发展机遇,我们要善于在困难中看到希望,在不利的条件下捕捉加快发展的良机。一是工业经

济已经走出低谷,为今后发展奠定了基础。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市在结束了10年工业亏损历史,结束了10年财政低迷历史,结束了10年没有大项目支撑历史的基础上,今年 全市经济仍然实现了健康快速发展。市委、市政府年初提出的“一个巩固、两个领先”的目标基本实现。到10月末,全市 生产总值增幅仍在20%以上,全口径财政收入增幅33.7%,固 定资产投资增幅51.8%,工业总产值增幅40.3%,工业增 加值增幅22.9%,利润增幅44.2%。全市地方级财政收入增幅、工业增加值增幅、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都排在全省前三位,为加快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二是企业体制、机制的适应力明显增强。企业改制后,机制的灵活、体制的创新,为适应市场经济提供了有力保障,为应对今天的金融危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三是转化经济风险的优势明显、特色突出。我市工业企业多、产业门类全,在金融危机面前,风险和冲击大大分散,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四是支柱骨干企业发展的势头仍然良好。在这场金融危机面前,很多企业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可喜的是**的骨干企业仍然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在冶金业受到巨大冲击的情况下,红钢仍满负荷生产,市场前景看好。其他一些骨干企业虽受到一些冲击,但下一步发展的机遇大干挑战,将给企业发展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五是经济发展的软环境不断改善,金融部门对地方发展

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分析

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经济失衡会导致国际资本在全球范围内重新配置。从某种意义上说,国际经济失衡和国际货币体系缺陷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前提条件,而国际游资的攻击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实现条件。 标签:经济全球化金融危机 0 引言 金融危机是由外部因素还是由内部因素造成的,历来学术界有两种比较对立的观点:阴谋论和规律论。阴谋论认为金融危机是经济体遭受有预谋和有计划攻击造成的,是外因造成的,特别是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这种观点较为流行。规律论认为金融危机是经济体的自身规律,是内因造成的。三代金融危机理论基本上是承认规律论。随着金融监管技术提高,一个国家因监管或管制出现问题而导致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变小;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现代的金融危机基本上表现为在国际经济失衡的条件下,国际资本在利益驱动下利用扭曲的国家货币体系导致区域性金融危机爆发,因而从本质上说,金融危机的性质和成因都发生了变化。 1 金融体系失衡 国际收支失衡导致国际货币体系失衡,虚拟经济导致流动性过剩,进而导致全球经济失衡和金融危机。黄晓龙是国内较完备地从外部因素来研究金融危机的,然而从根本上说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源应该是实体经济的失衡,国际收支失衡只是实体经济失衡的表象,实体经济失衡导致货币资本的国际流动,国际资本流动导致虚拟经济膨胀和萧条,由此形成流动性短缺,最终能够导致金融危机。因而全球实体经济的失衡是导致金融危机的必要条件,而虚拟经济导致的流动性短缺是金融危机的充分条件。 纵观金融危机史,金融危机总是与区域或全球经济失衡相伴而生的。 从国际经济失衡导致金融危机的形成路径可以看出,国际经济失衡通过国际收支表现出来,国际收支失衡的调整又通过国际货币体系来进行,如果具备了完善和有效的国际货币体系,那么完全可以避免国际经济强制性和破坏性调整,也就是说可以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然而现实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受到大国操纵的,因而国际经济失衡会被进一步扭曲和放大。 2 货币体系扭曲 徐明祺是国内学术界较早把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的原因归结为国际货币体系内在缺陷的学者。徐明祺认为,一方面是秩序弱化在改革和维持现状间徘徊的国际货币体系;另一方面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投资和债务方面的弱势地位;处于双重制约下的发展中国家不得不一次次吞下金融危机的苦果,因而现存国际

美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及实施情况

美国应对金融危机的经济刺激措施及实施情况 2010/08/11 --------------------------------------------------------------------------------------------------- 为应对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美国政府、财政部和美联储联手推出力度空前的金融救援和财政刺激计划。在危机发展的不同阶段,连续不断出台了一系列救市措施,从金融救援到实体解困,从应急式的“危机处理”到长期性的“结构调整”,其使用频率之高、政策范围之广、实施力度之强实属罕见,对遏制经济深度下滑,提振美国经济,促进美国可持续增长的基础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着眼于应对金融危机的金融救援与经济刺激计划 在应对经济危机的过程中,美国政府重拾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手段,建立起一套比较系统的危机应对机制和政策框架。 金融救援计划 (一)金融救援的目标与途径 美国金融机构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损失惨重。数据显示,金融机构的资产减记规模相当于其国内生产总值(GDP)总和的13%,家庭金融资产缩水20%。为挽救频临崩溃的金融系统,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决策当局“三管齐下”,从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方入手,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非常规的政策,实施全面的金融救市方案。第一,从资产方来看,危机之后金融机构亏损严重,不得不低价抛售金融资产,导致金融资产价格进一步下跌,救助的办法是政府出资购买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第二,从负债方来看,危机之后金融机构纷纷“惜贷”,导致金融市场上流动性短缺,救助的办法是央行通过各种形式向金融机构提供贷款,试图缓解信贷紧缩的困境。第三,从所有者权益来看,遭受损失的金融机构不得不减少自由资本金,甚至出现了资不抵债的情况,救助的办法是通过直接向有问题的金融机构注入资本金,实施“国有化”控股。 (二)美国两轮金融救援计划 为实现上述目标和途径,布什政府(7000亿)和奥巴马政府(1.5万亿)实施了总规模达2.2万亿美元的两轮金融援助计划: 1、布什政府的金融援助计划(TARP) 内容要点:2008年10月3日,美国总统布什批准了《2008年紧急经济稳定法案》,推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7000亿美元计划。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授权美国财政部处理问题资产救助计划(TARP),在两年有效期内分步使用7000亿美元资金,通过“资本收购计划”、“目标投资计划”以及“资产保证计划”等购买金融机构受损资产;二是建立问题资产处置计划后,允许财政部向金融机构受损失资产提供保险;三是成立金融稳定监督委员会和独立委员会对法案的实施进行监督;四是要求将美国国债最高法定限额从现有的10.6万亿美元提高到11.3万亿美元,以便为政府实施救援计划留下资金空间;五是将保护纳税人利益放在重要位置;六是增加对丧失抵押品赎回权的房贷申请人帮助。 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增发国债,而联储方面筹措资金的渠道则来自资产置换、财政注资和货币政策工具创新(杠杆化),其中,资产置换超过3000亿美元,财政注资2000亿美元,其余部分为货币政策工具创新。

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主要措施和特点

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主要措施和特点 1.一条中心红线,八大关注点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科学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注重保增长与调结构、促改革与惠民生的有机结合,增强经济社 会发展的内在力量,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精心运筹危机下“国计民生”的中心主题,也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中心红线。围绕这条中心 红线,采取了8个方面具体措施和部署,在实践中取得了好的效果。 (1)扩大内需 扩大内需是中国促进经济长远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也是这一战略方针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相结合的基本政策和首要措施。外需大幅回 落,抑制经济下行和通货紧缩。要实现保增长,就要扩大国内需求。扩大内需,既号准了应对经济下滑之脉,又抓住了保增长的要害。去年11

月初,国务院常务作出进一步扩大内需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后,高频率出台了各种社会建设政策,始终把民生放在突出位置,加快加大 推进医疗卫生改革、提高养老金标准、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扩大社保覆盖面等,减少人们花钱消费的后顾之忧,扩大居民消费。同时,调整现 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调动社会和企业的投资积极性,扩大投资需求,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 (2)稳定外需 稳定外需是把坚持对外开放、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提高我国经济国际化水平的基本政策,也是这一政策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相结合 ,维护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重要措施,对于增加就业、促进企业发展、进而拉动国内消费具有重要作用,也可以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 展方式创造有利条件。外部需求萎缩导致出口减少,是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最大冲击,也是实现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最大困难。国务院

要求坚持扩大内需和稳定外需相结合,通过扎实细致的工作,千方百计稳定外需,努力把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并推 出一系列相应的政策措施。稳定的外需与日益扩大的内需相结合,将为中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3)推动产业振兴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战略决策。这一重要战略决策与利用国际金融危机的倒逼机制相结合的 重要举措,则是推动产业振兴,实现持续快速稳定发展。产业兴,则经济兴。今年1—2月,国务院连续审议通过了汽车、钢铁、纺织、装备制 造、船舶、电子信息、轻工、石化、有色金属、物流等十项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产业振兴的关键在于调结构,把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结 构作为保增长的主攻方向,使扩内需和调结构紧密结合起来,淘汰落后产能,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

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

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 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及其效果评述1 2007年爆发的美国金融危机引发了一场严重的全球经济衰退。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2009年全球GDP 增长率将降至0.5%,其中发达国家的增长率为-2%。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出台刺激经济举措,以应对二战后最严峻的全球经济形势。全球经济刺激力度之大、范围之广、数额之巨,为世界经济史上所罕见。在危机刚刚爆发之后,主要经济体应对金融危机政策的着力点在于救助金融机构,防止金融危机再度恶化。金融危机很快波及到实体经济,主要经济体应对措施的着力点在于采取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阻止经济下滑,促进经济复苏;金融危机已将全球经济带入了未知的境地,展望未来,主要经济体刺激政策的着力点还落在扶植新兴产业,提前谋篇布局,抢占制高点。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恢复市场信心,促使经济回暖,但全球经济复苏的基础仍然脆弱。全球经济走出衰退,尚需要更多的后续政策支持,现有经济刺激政策中的缺陷将在未来逐渐凸现。 主要经济体应对金融危机采取的措施 1. 金融救助方案 金融机构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损失惨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发布的《全球金融 1 本文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专题报告。参与讨论并提供材料的成员包括:张明、姚枝仲、李众敏、郑联盛、曾省存、马锦。执笔人为何帆。 June. 1, 2009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31186959.html, Policy Brief No. 09038

稳定报告》估计,全球金融体系因亏损导致的资产减记约为4.4万亿美元。按照2008年的水平计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算的减记规模相当于37年的官方发展援助,美欧金融机构的资产减记规模相当于其国内生产总值(GDP)总和的13%。 危机爆发以来,主要经济体“三管齐下”,从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方入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规模和非常规的政策,实施全面的金融救市方案。第一,从资产方来看,危机之后金融机构亏损严重,不得不低价抛售金融资产,导致金融资产价格进一步下跌,救助的办法是政府出资购买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第二,从负债方来看,危机之后金融机构纷纷“惜贷”,导致金融市场上流动性短缺,救助的办法是各国央行通过各种形式向金融机构提供贷款,试图缓解信贷紧缩的困境。第三,从所有者权益来看,遭受损失的金融机构不得不减少自由资本金,甚至出现了资不抵债的情况,救助的办法是通过直接向有问题的金融机构注入资本金,实施“国有化”控股。 美国的金融救助政策最早强调购买不良资产。2008年10月,美国政府通过的紧急经济稳定法案(Emergency Economic Stabilization Act)中就包括高达7000亿美元的不良问题资产救助方案(Troubled Assets Relief Program,TARP),用于购买金融机构问题资产以及帮助金融机构注资。为了向金融机构提供更多的流动性,美联储还推出了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创新。相对而言,美国在向金融机构直接注资方面,因为担心有“国有化”嫌疑,表现较为迟疑。欧洲在金融救助政策方面则较强调政府通过注资获得金融机构股权。比如,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三国向富通集团注资112亿欧元,英国向苏格兰皇家银行等三大银行注资370亿英镑,法国向六大私营银行注资105亿欧元等。在这些注资方案中,以英国的方案最具代表性。英国向本国银行注资后获得的是银行的优先股股权,因而英国政府虽然是被注资银行的股东,但不干预银行的经营活动,只享有优先分红的权利。英国政府还承诺,一旦对这些问题银行的注资在未来获得盈利,会把这部分盈利注入社保体系。在问题更严重的冰岛、瑞典,政府甚至直接接管金融机构,实施完全的国有化。欧洲各国政府一般不直接购买金融机构的“有毒资产”,现在看到的案例主要是2009年3月7日英国政府接手该国第三大银行莱斯银行集团2600亿英镑的“有毒资产”,作为交换条件,政府对该行持股从现阶段的43.5%上升为65%。日本的金融机构经营较为保守,在金融危机中受到的损失相对较少。日本也采取了收购不良资产、注资等方式帮助出问题的金融机构,但规模相对较小。比如,日本用于收购金融机构问题资产的资金约为10万亿日元(约1000 2

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分析

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分析 发表时间:2009-05-21T14:43:58.293Z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年5月上旬刊供稿作者:常玉珍 [导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经济失衡会导致国际资本在全球范围内重新配置。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经济失衡会导致国际资本在全球范围内重新配置。从某种意义上说,国际经济失衡和国际货币体系缺陷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前提条件,而国际游资的攻击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实现条件。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金融危机 0 引言 金融危机是由外部因素还是由内部因素造成的,历来学术界有两种比较对立的观点:阴谋论和规律论。阴谋论认为金融危机是经济体遭受有预谋和有计划攻击造成的,是外因造成的,特别是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这种观点较为流行。规律论认为金融危机是经济体的自身规律,是内因造成的。三代金融危机理论基本上是承认规律论。随着金融监管技术提高,一个国家因监管或管制出现问题而导致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变小;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现代的金融危机基本上表现为在国际经济失衡的条件下,国际资本在利益驱动下利用扭曲的国家货币体系导致区域性金融危机爆发,因而从本质上说,金融危机的性质和成因都发生了变化。 1 金融体系失衡 国际收支失衡导致国际货币体系失衡,虚拟经济导致流动性过剩,进而导致全球经济失衡和金融危机。黄晓龙是国内较完备地从外部因素来研究金融危机的,然而从根本上说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源应该是实体经济的失衡,国际收支失衡只是实体经济失衡的表象,实体经济失衡导致货币资本的国际流动,国际资本流动导致虚拟经济膨胀和萧条,由此形成流动性短缺,最终能够导致金融危机。因而全球实体经济的失衡是导致金融危机的必要条件,而虚拟经济导致的流动性短缺是金融危机的充分条件。 纵观金融危机史,金融危机总是与区域或全球经济失衡相伴而生的。 从国际经济失衡导致金融危机的形成路径可以看出,国际经济失衡通过国际收支表现出来,国际收支失衡的调整又通过国际货币体系来进行,如果具备了完善和有效的国际货币体系,那么完全可以避免国际经济强制性和破坏性调整,也就是说可以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然而现实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受到大国操纵的,因而国际经济失衡会被进一步扭曲和放大。 2 货币体系扭曲 徐明祺是国内学术界较早把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的原因归结为国际货币体系内在缺陷的学者。徐明祺认为,一方面是秩序弱化在改革和维持现状间徘徊的国际货币体系;另一方面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投资和债务方面的弱势地位;处于双重制约下的发展中国家不得不一次次吞下金融危机的苦果,因而现存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难逃其咎。也就是说国际货币体系在调解国际收支不平衡时遵循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本原则和理念,而各国在制定货币政策协调国际经济失衡时却失去了原有的秩序和纪律性,因而现在的国际经济的失衡被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放大了,加剧了。 以美元为例,美元的价值调整是通过美元利率的调整实现的。美联储在制定美元利率时,不可能顾及盯住美元或以美元作为储备的国家(地区) 宏观经济状况,因而当美元利率调整时,往往会对其他经济体,特别是和美国经济联系比较密切或者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国家和地区造成冲击。首先,以美元为支柱的不完善国际货币体系,不论采取浮动汇率政策还是固定汇率政策,美国的经济影响着所有与其经济密切相关的国家及这些国家的货币价值变化。如果浮动汇率政策能够遵守货币体系下的货币政策制订的纪律约束,那么世界金融市场上就不会出现不稳定的投机性攻击,也不会出现由此造成的货币市场动荡乃至金融危机。由于制定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和经济全球化相关性存在矛盾,因而目前的货币体系不能够保证美元在浮动汇率的前提下的纪律性,因而一个国家的宏观政策将会导致经济相关国家的货币市场动荡,在投机资本催化下爆发金融危机。就目前现状来看,虽然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崩溃,但是相对于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美元不论是升值还是贬值,依然会造成这些国家经济的强烈波动。美国经济繁荣时,美元升值会导致资本的流出;当美国经济萧条时,美元贬值会导致这些国家的通货膨胀。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保留了原来国际货币体系的理念和原则,但却失去了原来的秩序和纪律,强势经济体可以利用这样的体系转嫁金融危机和获取更多利润,而不需要承担过多的责任。 3 国际游资的攻击 国际经济失衡是金融危机的前提条件,不完善的国际货币体系会加剧国际经济失衡,然而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是国际游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金融危机离不开国际游资的攻击。 国际游资为什么能够摧毁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 众所周知,国际游资规模较大,它完全有能力影响和缩短被攻击国家的金融周期。金融周期是指一个国家金融市场由繁荣到萧条的自然过程。当国际游资进入被攻击国家,它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利率和汇率变化,从而加快金融市场由理性发展向非理性繁荣转变[6] 。按照金融市场的心理预期自我实现原理分析,当大量国际游资进入一个国家时,即使这个国家经济发展表现一般,在大量资本进入的情况下,也会带动金融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在国际金融家掌握话语霸权的情况下,他们通过有意识地夸大被攻击国家发展中的成绩或存在的问题,以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心理预期。从拉美国家和东南亚国家的实际情况来看,一般先用“经济奇迹”、“新的发展模式”来吹捧经济成就,然后用“不可持续”、“面临崩溃”来夸大经济中出现的问题。在整个过程中,国际游资有预谋进入和撤退,就会导致金融市场的崩溃。国际游资娴熟地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在金融繁荣时期赚取高额利润,也可以利用金融危机赚取高额利润或者收购危机国家的优质资本,进而控制被攻击国家的经济命脉。这就是在新兴市场国家爆发金融危机后,国际直接投资( FDI) 为什么会低价收购危机国的优质资产,形成新的经济殖民主义的根本原因。 4 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分析 当前,全球经济失衡的特征较为明显,首先美国经济进入萧条时期,次级债危机使得美国经济雪上加霜,而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经济持续增长。其次,美元的发行泛滥导致美元对欧元和人民币持续贬值,致使其他国家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再次,国际游资在世界范围内流动的规模越来越大。美国为了振兴经济采取降低利息的货币政策,美元对其他货币也在快速贬值。 中国要能够有效地预防上述攻击性金融危机,首先必须严格控制虚拟经济的非理性发展,快速压缩楼市和股市泡沫,套住国际游资刺激实体经济的增长。套住国际游资有两种思路:一是由国际游资短期内获得暴利向长期内正常利润转变,降低使用外资的成本,让外资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二是构建长期的心理预期,使外资留在中国;其中,很重要一点是保持中国实体经济的持续增长。其三是有计划地减持我国

我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

我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 2009年06月30日 扩大内需中严防腐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8年11月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措施。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初步匡算,实施扩大内需的十项工程建设,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四万亿元。在中央宣布的四万亿元投资计划中,中央企业成为执行投资项目的一大主力。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李荣融表示,国资委将严查中央企业项目进展和资金使用情况,严防腐败现象发生。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2009年2月19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上表示,从去年11月到目前的审计结果看,没有发现重大的违法违规或者重大损失浪费的问题。但审计中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和完善的问题,比如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配套资金不能及时完全到位,此外,还发现了重复建设问题。因此,将加大对重特大投资项目、重特大资源环境保护项目、重特大民生工程项目、重特大突发性公共事件等的全程跟踪审计。 十大行业振兴计划 为贯彻落实国家经济增长“保八”目标,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临危受命,相继出炉。短期来看,这些规划将有利于解决上述产业目前遇到的实际问题,缓冲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长远来看,将对中国产业技术升级改造以及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产生深远影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月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纺织工业和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2月11日审议并原则通过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2月14日审议出台了汽车产业和钢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18日审议并原则通过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规划; 19日审议并原则通过轻工业和石化产业调整振兴规划;2月25日审议并原则通过有色金属产业和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制订重点产业的振兴规划,其短期目标十分明确,即是要通过扶持产业发展,应对经济下滑的局势,为实现保增长、保就业的目标作贡献。但就长期目标来说,还是希望通过对各个重点行业进行梳理、重组,并借助财政、税收政策等,形成长久的产业竞争力。 保就业 2008年12月15日,中国社科院举行“2009年《社会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预计2008年大学毕业生560万左右,估计到年底的时候,会有150万人难以找到工作。再加上制造业关、停、并、转所造成的农民工失业问题,2009年,中国就业压力将进一步加大,明年的调查失业率有可能超过9.4%,将是官方登记失业率的两倍。在目前经济下行环境下,保就业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中央政府将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中央财政拟投入420亿元就业资金。由财政部提交大会审议的《关于200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0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显示,这一金额比去年增加168.12亿元,增幅高达三分之二,在所有有关公共服务的开支中,此项资金的增幅高居榜首。

2008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和应对措施

2008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与应对措施 2008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本次金融危机起源于美国,金融危机原因:信用扩张,,虚拟经济引起的经济泡沫破裂就是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次贷危机就是导火线。次贷,又称次级(住房)按揭贷款、次级债,次贷危机也就就是由于贷款机构把钱贷给信誉度不高、没有经济能力还款的人,同时房地产市场低迷、房价下跌而造成的金融机构资产缩水的现象。 主要原因有: 一就是按揭贷款证券化。房地产按揭贷款证券化,在为美国房地产市场提供源源不断巨额资金的同时,也衍生出由各类机构与个人组成的复杂利益链条,导致原始的借贷关系模糊不清,责任约束松散,为危机的产生埋下伏笔。 二就是宽松的货币政策。2000年以来美联储实行低利率的宽松货币政策,导致房地产泡沫持续膨胀。从2004年开始启动的加息周期,大大加重贷款利息负担,推动房贷违约率上升,导致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 三就是放松金融监管。由于美联储放松风险管理,助长市场对央行的投机心理,从而使金融机构缺乏风险防范。。 四就是全球化的负面影响。美国金融机构把次级贷款打包成债券,大量出售给国际投资者,包括中国的一些金融机构,形成以美国金融市场为中心的全球资金循环,导致美国的金融危机迅速演化为全球金融危机。 当然有人说2008金融危机产生的更深层次原因主要有,一就是超前消费长期积累酿成的恶果。二就是美国的银行为高薪所累。三就是美国目前缺乏新兴的产业。直接导火索就是 CDS。由于经济全球化美国的次贷危机很快演变成全球的金融危机。 世界各国应对2008金融危机采取的措施: 为应对数十年不遇的严重金融危机,各国政府纷纷推出拯救措施,一场史无前例的全球救市行动正在紧张进行。 一就是援助或接管问题金融机构。2008年3月14日,美联储向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公司提供应急资金;9月7日,美国联邦政府宣布接管房利美与房地美两大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9月16日,美联储向陷入困境的美国国际集团提供850亿美元紧急救助,以避免发生更大范围的金融危机。 二就是直接注资资本货币市场。日本央行从2008年9月16日开始连续14个工作日向短期金融市场注资26、1万亿日元。英国政府10月8日推出向各大商业银行注入最多高达500亿英镑的一揽子银行救助计划,以稳定国内金融市场。 三就是全力保障个人存款安全。爱尔兰、德国、希腊、丹麦、瑞典与法国等欧洲各国政府相继出台规模不等的银行个人存款保护措施,以保障储户利益。 四就是大规模收购不良资产。2008年10月3日美国推出高达7000亿美元、通过授权政府购买银行以及其它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金融救援方案,以缓解信贷紧缩局面。 五就是全球主要央行同步降息。2008年10月8日美国、欧元区、英国、加拿大、瑞典与瑞士等全球六个央行史无前例联手下调短期利率半个百分点。中国央行与澳大利亚央行也分别推出了减息举措。随后,阿联酋央行下调借款利率,台湾央

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及其效果评述

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及其效果评述 内容摘要】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为促进经济复苏,纷纷采取了包括实行金融救助方案、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及推行各种产业促进政策在内的一系列应对措施。现有刺激政策对市场信心的恢复和加速经济回暖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要使全球经济再次步入高增长仍需经历较长的时期,并很可能导致通货膨胀等新的问题。这就需要各国政府继续出台新的政策,预计主要经济体政策走向的着力点会在继续刺激经济、防范新的风险、及时选择退出以及争夺未来制高点等方面。 【关键词】金融危机应对措施效果 2007年爆发的美国金融危机引发了一场严重的全球经济衰退。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2009年全球GDP增长率将降至0.5%,其中发达国家的增长率为-2%。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出台刺激经济举措,以应对二战后最严峻的全球经济形势。全球经济刺激力度之大、范围之广、数额之巨,为世界经济史上所罕见。在危机刚刚爆发之后,主要经济体应对金融危机政策的着力点在于救助金融机构,防止金融危机再度恶化。金融危机很快波及到实体经济,主要经济体应对措施的着力点在于采取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阻止经济下滑,促进经济复苏;金融危机已将全球经济带入了未知的境地,展望未来,主要经济体刺激政策的着力点将落在扶植新兴产业,提前谋篇布局,抢占制高点。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恢复市场信心,促使经济回暖,但全球经济复苏的基础仍然脆弱。全球经济走出衰退,尚需要更多的后续政策支持,现有经济刺激政策中的缺陷将在未来逐渐凸现。 一、主要经济体应对金融危机采取的措施 (一)金融救助方案 金融机构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损失惨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发布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估计,全球金融体系因亏损导致的资产减记约为4.4万亿美元。按照2008年的水平计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算的减记规模相当于37年的官方发展援助,美欧金融机构的资产减记规模相当于其GDP总和的13%。 危机爆发以来,主要经济体“三管齐下”,从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方入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规模和非常规的政策,实施全面的金融救市方案。第一,从资产方来看,危机之后金融机构亏损严重,不得不低价抛售金融资产,导致金融资产价格进一步下跌,救助的办法是政府出资购买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第二,从负债方来看,危机之后金融机构纷纷“惜贷”,导致金融市场上流动性短缺,救助的办法是各国央行通过各种形式向金融机构提供贷款,试图缓解信贷紧缩的困境。第三,从所有者权益来看,遭受损失的金融机构不得不减少自由资本金,甚至出现了资不抵债的情况,救助的办法是通过直接向有问题的金融机构注入资本金,实施“国有化”控股。 美国的金融救助政策最早强调购买不良资产。2008年10月,美国政府通过的紧急经济稳定法案(Emergency Economic Stabilization Act)中就包括高达7000亿美元的不良资产救助方案(Troubled Assets Relief Program,TARP),用于购买金融机构问题资产以及帮助金融

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

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 出手快出拳重 与时间赛跑,与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赛跑。中央对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迅速出手,坚决有力。 9日向社会公布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有关精神,包括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重大调整。 最近3天,国务院及相关部委密集召开会议,频出配套政策。 10日上午,国务院紧急召集省区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部门主要负责人在北京开会,部署落实中央政策措施。 随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召开紧急会议,安排今年新增1000亿元中央政府投资工作;中国人民银行就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提出了明确的措施;财政部就增值税转型改革作出了明确的安排…… 出手不但要快,出拳还要重。本轮宏观调控政策的重大调整雷厉风行,体现了速度和力度的有机统一,发出了应对挑战、战胜困难、力保增长的强烈信号。 中央出台的10项措施,两年多时间约需投资4万亿元。如此集中、大规模,以政府投资作引导和示范,无疑是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一记重拳,体现了从根本上扭转经济增速过快下滑的信心和决心。 解近忧谋长远 “既解近忧又谋长远,是这次宏观调控政策调整的一大特点。”北京大学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中心研究员蔡志洲说。 投资增幅下滑、出口增幅下滑……这次考试#大&收集政策重大

调整,就是要扭转经济下滑的势头。 除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外,我国当前还存在着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产业结构亟待升级、低水平建设容易反弹等问题。这次出台的政策,选准了着力点,强调扩大投资与优化结构并重,把解决眼前问题和有利于长远发展结合了起来。 从产业投资看,优化结构的意图十分明显。对于急需发展的产业大力支持,除了基础设施的投资外,还专门拿出资金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支持高技术产业化、服务业发展以及产业技术进步;但对于那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仍然坚决控制、决不放松。 既促进经济增长,又避免重复建设;既拉动当前增长,又增强发展后劲。面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紧急行动,又从容应对,发展既要快更要好。 保民生促增长 “过去我们常说经济发展改善了人民生活,这次政策调整我觉得从某种意义上改变了人们以往观念和思路,其实改善人民生活也是促进经济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许光建说。 从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到加大农村沼气、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力度;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到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从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到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民生工程被摆在10项扩大内需措施中的首要位置。 重大民生工程,首先以政府的投入弥补历史欠账、改善人民生活,还在于能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内需,眼前靠投资,长远靠消费。消费

金融危机解决措施

美国——金融危机的开始 在经历了1929年至1933年的世界性金融危机后,2008年由美国开始的金融危机再次对世界造成影响。 一:金融危机的根源 08年美国的金融危机是由银行的次贷危机开始,相对于给资信条件较好的按揭贷款人所能获得的比较优惠的利率和还款方式,次级按揭贷款人在利率和还款方式,通常要被迫支付更高的利率、并遵守更严格的还款方式。这个本来很自然的问题,却由于美国过去的6、7年以来信贷宽松、金融创新活跃、房地产和证券市场价格上涨的影响,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施。这样,次级按揭贷款的还款风险就由潜在变成现实。在这过程中,美国有的金融机构为一己之利,纵容次贷的过度扩张及其关联的贷款打包和债券化规模,使得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次级按揭贷款违约事件规模的扩大,到了引发危机的程度。 具体的原因:(一)长期的低利率政策造成泡沫及经济的虚假繁荣。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美联储连续13次下调利率,联邦基金利率由6.5%降至1%的历史最低水平,并且在1%的水平上停留了一年之久。过低的利率引发了宽松信贷,也直接刺激了民众的贷款投资热潮,越来越多的生活状况不稳定的民众通过银行贷款加入到购房者的行列中,正是市场对美国房市前景普遍预期过高,极大的刺激了美国房市,房价在1996年至2006年飞涨了大约85%,为次贷危机的爆发埋下了种子。宽松的信贷条件导致了经济的过分繁荣,在繁荣时期,生产的高涨引起信用的扩张,生产企业借助于信用,譬如发行有价证券、利用银行贷款和商业信用,把生产尽量地扩大,并使它超出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范围,于是促成爆发危机条件的成熟。 (二)华尔街对金融衍生品的滥用。美国的金融衍生品在近几年发展很快,其复杂程度日益加剧,衍生工具是柄双刃剑。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华尔街投行将原始的金融产品分割、打包、组合开发出多种金融产品,根据风险等级的不同,出售给不同风险偏好的金融机构或个人,在这个过程中,最初的金融产品被放大为高出自身价值几倍或十几倍的金融衍生品,极大地拉长了交易链条。 (三)美国民众的消费观念。美国的民众从来都是今天花明天的钱。房子到汽车,从信用卡到电话账单,贷款无处不在。在低利率的诱惑下,及时没有还贷的能力,他们也理所当然地和银行签约,住上了高楼大厦。正是这种理所当然埋下了此次金融危机的祸根。 (四)信用评级机构的失职。次贷危机爆发后,穆迪、标准普尔、惠誉等主要评级机构成为最直接的批评对象。各评级机构被认定过高的提升了次贷产品的评级,并极大地促进了次贷市场的发展,这些评级机构的收入主要来源于证券发行商,却要求它们对市场投资者负责,这种评级制度上的漏洞已经引起广泛关注。当市场评级机构这一环出现问题的时候,信任危机也便随之开始了。 二:金融危机的特点 范围广,从美国银行的次贷危机开始,美国各大企业纷纷遭受影响,致使全世界的企业都受到影响。 程度深,美国有不少企业都受到影响。 三:解决金融危机的措施 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金融救援和财政刺激计划。重点:重拾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建立起一套比较系统的危机应对机制和政策框架。 主要方面:金融机构资产负债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方 1)资产方:机构亏损严重,低价抛售金融资产,使资产价格进一步下降 主要应对措施——政府出资购买机构的不良资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