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21年公共政策名词解释(100题)

2021年公共政策名词解释(100题)

2021年公共政策名词解释(100题)
2021年公共政策名词解释(100题)

公共政策名词解释(100题)

欧阳光明(2021.03.07)

1)、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

2)、公共政策主体

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与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共政策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决定作用的组织或个人。

3)、公共政策主体能力

公共政策主体能力是指政策主体能否成功地适应环境挑战及其程度,即在环境的挑战下,政策主体能否应付或适应这些挑战,以及取得成功的程度。

4)、决策权力

决策权力可以定义为一种法津权力,它或者是在一系列可能行动中做出选择的权力,或者是影响政策主体、推动他去选择自己所偏好的某一行动的权力。

5)、公共决策体制

公共决策体制:实质就是围绕决策权力的分配,人为设计出来的包括决策程序、决策规划、决策方式等制度的总称。

6)政策执行资源

政策执行资源:指的是政策执行主体实施政策时必须具备的主观和客观条件,主要包括:经费和人力、信息、权威、执行保护。7)、政策执行矫正

政策执行矫正:是指政策主体采取一定的纠正措施,使政策执行回

到正确的方向并且消除不良后果的过程。

8)、政策均衡

政策均衡:指的是所有政策要素、政策关系维持一定的最好情况的状态,政策供给适应政策需求,人们对既定的政策安排和政策结构处于一种满族或满意状态,因而无意也无力改变现行政策。

9)、政策宣示:

政策宣示:即法定政策主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通过法定和约定俗成的方式,正式向公众发布政策决定,如记者招待会,白皮书,文件,宪报等。

10)、政策监控系统

监控系统是指政策系统之外的人员和机构,对政策行为、政策方案的内容和执行,进行监督和控制的机构。

11)、公共政策评价

公共政策评价:依据一定标准和程序,对公共政策的效益、效率、效果及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政治行为,目的在于取得有关这些方面的信息,作为决定政策变化、政策改进和制定新政策的依据。12)、正式评价

正式评价:指事先制定完整的评价方案,并严格按规定的程序和内容执行,并由确定的评价者进行的评价。

13)、非正式评价

非正式评价:指对评价者、评价形式、评价内容没有严格规定,对评价的最后结论也不作严格要求,人们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对公共政策做出评价。

14)、政策执行

政策执行者通过建立组织机构,运用各种政策资源,采取解释、宣

传、实验、实施、协调与监控等各种活动,将政策观念形态的内容转化为实际效果,从而实现政策目标的活动过程

15)、政策执行再决策

政策执行再决策是指公共政策执行主体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以及公共政策执行任务完成以后,根据信息反馈对原政策所作的必要补充或修正。

16)、公共政策实验

政策实验主要是指党政机关为了验证其决策的正确性、可行性,并取得实施决策的具体方案,而在其辖区内的若干单位进行的局部性决策实施活动。

17)、政策议程

政策议程:通常是有关公共问题受到政府及公共组织的高度重视并被正式纳入其政策讨论和被确定为予以解决的政策问题的过程。18)、元政策

元政策:也叫总政策,是政策体系中总的具有统摄性的政策,对其他各项政策起指导和规范的作用,是其他各项政策的出发点和基本依据,是政策主体用以指导一定历史时期全局性行动的高度原则性指针。

19)、公共决策体制

公共决策体制:实质就是围绕决策权力的分配,人为设计出来的包括决策程序、决策规划、决策方式等制度的总称。

20)、公共政策环境

公共政策环境是指影响政策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21)、公共政策研究组织

公共政策研究组织,又叫"思想库"、"脑库",是政策主体的一个重

要组成部分,是从美国发展起来的政策分析和政策研究机构,由具有不同学科知识背景的专家、学者和有丰富的政策实践经验的实际工作者(如前政治家、行政人员)所组成的组织。

22)、政策制定的民主化:

政策制定的民主化是指在作出公共政策尤其是重大政策过程中要经过咨询、论证、协商、听证、审议及集体讨论等环节。

23)、政策制定的科学化:

政策制定的科学化用科学的观点、程序、方法、工具、及手段进行决策。

24)、政策协调

协调是指调整协同公共政策执行的各种要素,使它们之间相互配合,从而高效率地实现政策目标。

25)、政策监控

监控是指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执行机构和执行人员根据计划标准衡量计划完成情况,纠正执行中的偏差,以确保计划执行和目标实现的一种活动过程。

26)、公共政策监控

为了保证政策内容的合法性和政策结果的有效性而对政策过程进行的监督和控制。

27)、公共政策监控机制

所谓公共政策监控机制就是政策监控主体与政策监控客体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

28)、政策目标可行性分析

政策目标可行性分析:政策目标要素中的指标及其标准是否在特定的政策目标约束下,能否成为现实,能否为社会所接受。

29)、执行评估

执行评估:是对政策执行行为进行的系统分析和评价,重点是对执行条件和执行能力的评估。

30)、预估政策目标的可能效果

预估政策目标的可能效果:针对所分析的政策目标体系实施后可能产生的积极和消极作用的预计。

31)、哥顿法

哥顿法:利用会议形式由参加会议的人员提出创新方案的方法32)、对演法

对演法:将参加制定争夺方案的人员,根据对方案设想的意见的不同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分别制定各自的方案,然后放在一起进行辩论,互相进行指责和批评,以求充分暴露方案的不足,增强所确定的备选方案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

33)、价值分析法

价值分析法:对政策方案进行功能成本的比较研究,力图以最低的成本实现必要的功能,以提高政策价值的一种有组织的活动。34)、边界分析法

边界分析法:就是一种对政策问题的本质属性和实际范围进行分析和界定的方法。

35)、政策诉求:

政策诉求:就是作为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的公共权力机关以外的社会行为主体提出的要求政府对某一社会问题采取行动或不采取行动以及采取何种行动的主张。

36)、政策调整

政策调整:是指对实施过程中的政策作出某些必要的补充或删减,

修订或修改,调整或更新,使其更加完善和科学。

37)、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最早是由美国兰德公司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并使用的,是指对一个系统内的基本问题,用系统观点进行思维推理,在确定和不确定的条件下探索可能采取的方案,通过分析对比,为达到预期目标选出最优方案;也可以说,系统分析就是为政策主体选择一个行动方向,通过对情况的全面分析,对备选方案择优,为政策主体提供可靠的依据。

38)、公共政策的系统分析方法

公共政策的系统分析方法:把政策问题看成一个动态系统,并且将其放到社会大系统中去考察,确定其位置、所起的作用、独有的特征以及和其他社会的相互关系。

39)、政策目标

政策目标:就是有关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为了解决关公共政策问题而采取的行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指标和效果。

40)、政策终结

政策终结:是公共政策的决策者通过对政策进行审慎的评估后,采取必要的措施,以终止那些过时的、多余的、不必要的或无效的政策的一种行为。

41)、公共政策预测

公共政策预测:就是政策研究人员运用预测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运用已有的信息,对未来各个政策领域和各个阶段政策的需求的情况、发展趋势以及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和研究,得出相应的结论,并对未来产生影响的过程。

42)、政策规划

政策规划也称政策构建:是指在建立有关政策议程后,为了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政府组织力量草拟和评估政策方案与行动步骤的过程。

43)、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

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即公共政策的直接生产者,也就是那获得法律授权享有权威和公共资源,能够对社会价值进行权威性分配,并充当政策产品法定生产者的机关或职位(个人),主要有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执政党组织以及某些领袖人物。

44)、公共政策的间接主体

公共政策的间接主体:即那些虽不直接参与政策产品的生产,但由于获得了国家法律的保护或认可,能够通过压力,舆论等方式和渠道,积极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并能够产生一定影响的组织或个人,主要有在野党(民主党派)、利益集团(压力集团)和选民。45)、政策执行的基本手段

政策执行的基本手段:政策执行机关及其执行者为完成一定政策任务、达到一定政策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措施与方法。

46)、行政手段

行政手段:政策执行者依靠国家行政机关的权威,依法采用行政命令、指示、规章制度以及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执行等措施和行为,按照国家行政机关所处的系统、层次和行政区划规范有序地执行各项公共政策。

47)、法律手段

法律手段:通过各种法律、法令、法规、司法、仲裁工作,特别是通过行政立法和司法方式来调整政策执行活动中各种关系的方法。48)、经济手段

经济手段:利用各种经济杠杆调节执行过程中的各种不同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促进政策顺利实施的方法。

49)、公共政策执行偏差

公共政策执行偏差:政策执行者在实施过程中实施政策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其效果偏离政策目标并产生不良后果的政策失真现象。

50)、替代性政策执行偏差

替代性政策执行:政策在实施过程中被换上与原政策表面上一致而事实上背离的内容,其政策内容、目标、性质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51)、观望性政策执行偏差

观望性政策执行: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政策执行主体总是被动观望,通过观察上级的态度、措施以及同级部门的行动再决定反应,因此错失执行的良机。

52)、公共政策监控

公共政策监控:为了保证政策内容的合法性和政策结果的有效性而对政策过程进行的监督和控制

53)、公共政策终结

公共政策终结是公共政策主体在进行评估后,采取必要的措施终止那些过时的、多余的、不必要的或者无效的公共政策及其相关内容。

54)、公共政策周期

公共政策周期:公共政策经过制定、执行、评估终结等阶段后形成比较完整的政策过程。

55)、公共政策案例

公共政策案例:公共管理领域内某个管理问题或政策问题的描述和记录。

56)、公共政策案例分析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是案例分析方法的一种。它是指运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对公共政策案例进行辨析,发现和解决公共政策问题,以促进对公共政策认识和研究的深化,改进公共政策实践的一种研究方法。

57)、选择性执行偏差

选择性执行:完整的政策在执行时只有部分被贯彻落实,其余则被遗弃,使政策内容残损不能有效地、完全地实现原定的政策目标。58)象征性执行偏差

象征性执行:在政策执行中只作表面文章,没有具体措施,在组织、人员、资金上都没有到位的执行活动,"阳奉阴违"。

59)、政策持续

政策持续:泛指一个处于均衡状态的现行政策有原来的执行机构按照既定的方式沿着既定的方向继续得以实行。

60)、政策评估

政策评估:从广义上讲,公共政策评估是对政策运行全过程的分析和评判。从狭义上讲,公共政策评估则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公共政策的效果及价值进行评判的一种政治行为。

61)、公共政策控制

公共政策控制:是指政策监控者为了保证政策的权威性、合法性和政策的有效执行,达成特定的政策目标,对政策过程尤其是政策执行过程的偏差的发现与纠正的行为。

62)、政策诉求

政策诉求:就是作为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的公共权力机关以外的社会行为主体提出的要求政府对某一社会问题采取行动或不采取行动以及采取何种行动的主张。

63)、政策调整的内涵

政策调整的内涵:在政策监督和控制所获得的有关政策系统运行的反馈信息的基础上,对政策方案、方案与目标之间的关系进行不断地修正、补充和发展,以实现预期政策效果的一种政策行为。64)、附加性执行

附加性执行:在政策执行过程附加了不恰当的内容,使政策的调整对象、范围、力度和目标等超出了原政策的要求与范围。

65)、参谋咨询系统

参谋咨询系统:充分开发智力、协助中枢系统决策的组织。66)、信息情报系统

信息情报系统:决策过程中专门从事信息情报收集、贮存、加工和处理的系统。

67)、公共政策时机

公共政策时机:主要是指公共政策的时间安排及当时的公共政策条件。

68)、问题诊断

问题诊断:是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程序的第一步,对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明确问题的性质和范围,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以便有针对性地确定公共政策目标。

69)、方案验证

方案验证:按照若干最有希望的公共政策候选方案,选择一两个点,进行模拟试验。

70)、政策变通

政策变通:在政策执行中,将原则性、时效性和灵活性辨证地统一起来,抓住政策的精神实质,遵循政策要求,结合实际,创造性地贯彻、落实政策。

71)、政策执行偏差

政策执行偏差是指执行者在实施政策的过程中,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其行为效果偏离目标并产生了不良后果的政策失真现象。72)、制定执行计划

制定执行计划:根据政策内容的要求和实际情况,对公共政策的总体目标进行分解,把公共政策规定具体化为一系列行动细节,并制定出可行的行动方案,使公共政策执行活动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执行。

73)、公共政策实验

公共政策实验:主要是指党政机关为了验证其决策的正确性、可行性,并取得实施决策的具体方案,而在其辖区内的若干单位进行的局部性决策实施活动。

74)、政策内部评估

政策内部评估:评估者置于系统内部,对整个过程全面了解,直接参与政策过程,有条件根据自己的评估结果调整政策目标和政策措施。

75)、事前评估

事前评估:是在政策执行前所进行的一种带有预测性质的评估,主要包括:对政策实施对象发展趋势的预测、对政策可行性的预测、对政策效果的预测。

政策预评估:规划阶段对政策方案的可行性评估。

76)、历史分析法

历史分析法:在政策分析中,一种对政策问题进行细致的纵向分析的方法。

77)、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在政策分析中,一种找出对政策问题产生和发展起作用的要素的方法。

78)、类比启发法

类比启发法:在政策分析中,运用类比的创造性思维形式,通过一定的步骤,获得政策方案的方法。

79)、形态分析法

形态分析法:在政策分析中,将所要研究的问题视为一个系统,用系统方法论把该系统分成若干结构和功能各异的形态特征,并加以重新组合,以产生新的观念的方法。

80)、缺点列举法

缺点列举法:在政策分析中,从列举事物的缺点入手,找出现有事物的不足和缺点,然后再探讨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

81)、政策工具

政策工具:人们为解决某一社会问题或达成一定的政策目标而采用的具体手段和方式。

82)、投票悖论

在只存在两个备选方案时,多数票规则是有效的;而当面对三个或更多的备选方案时,多数票规则便会显得不那么有效,通常会出现循环投票现象。即,在多数票规则下,可能,没有稳定一致的均衡结果,而是在各种选择中循环。这种现象被称作投票悖论或孔多塞悖论。

83)、公共政策调整

公共政策调整:指在政策监督和控制所获得的有关政策系统运行的反馈信息的基础上,对政策方案、方案与目标之间的关系进行不断地修正、补充和发展,以实现预期政策效果的一种政策行为84)、政策功能

政策功能:政策所能发挥的功效和作用,通过政策的地位、结构、作用表现出来,总是在与某种社会目标的联系中得到判定。85)、官方的政策活动者

官方的政策活动者是指政治体制内的、行驶公共权力的政策过程的参与者,一般包括国家机构、执政党、政治家和官员。

86)、非官方的政策活动者

非官方的政策活动者是指政治体制外的、不直接行使刚刚权力的政策过程的参与者,主要包括利益团体、公民(选民)、大众传播媒介一级思想库等。

87)、行动理论

行动理论:一种政策分析理论,认为政策执行是指对某一项公共政策所要采取的广泛行动。

88)、组织理论

组织理论:一种政策分析理论,认为政策执行都需要组织,没有组织就没有执行。在人们所建立的各种组织中,执行组织是最严密的。因为它适应了执行中所需要的迅速准确之特点。负责执行的组织,其正式的与非正式的属性,往往影响到该组织执行政策的能力。

89)、公共政策监控机制

公共政策监控机制就是政策监控主体与政策监控客体的构成及其相

互关系。

90)、管理理论

管理理论:认为主要负责政策执行的行政机构,不仅受其合法委任权的影响,而且还要受到与之相关的利益集团的影响,政策系统中立法机关干预的影响,以及特定的政治环境中其它各种因素的影响。该理论把"管理"与"执行"在很大程度上看成了同义语。91)、交易理论

交易理论:认为政策执行是一个政治上讨价还价的过程。这中间,政策执行者与政策对象之间通过不同方式的交易,在各种力量的互动过程中,达成某种妥协、退让或默契。依据某种价值标准制定的政策目标与方案是较为理想的结果,而在实际中是行不通的。92)、系统理论

系统理论:认为政策执行过程的分析,可以理解为外界环境对政策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输入,系统产生了政策输出,由政策结果和反馈提供了政策的评价与再输入过程。

93)、演化理论

演化理论:认为在提出政策问题、制定政策目标、拟定政策方案过程中,都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多重目标实际上会产生矛盾与冲突。政策方案是粗线条的设计。因而在实际执行中,会对原有目标不断地重新设计。政策制定是反复的形成、执行、再形成的演化过程。

94)、公共选择理论

20实际70年代兴起的公共选择理论是政策研究的经济学途径的典型,是一个应用经济学的理论假定和方法来研究费市场决策或公共决策问题的新的研究领域,是政治学和经济学的交叉研究领域,又

被称为"政治的经济学"或"新政治经济学"。

95)、理性主义模型

理性主义模型:决策者依据完整而综合的信息做出理性的决策,即也遵循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的原则,选择最优方案,使用最佳、最适当的手段,达到最大值的政策结果,由这样一组假设构成的一个分析途径。

95)、完全理性思维

完全理性思维:存在一个基本的假定,即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拥有完全理性思维特征的公共决策者追求完美主义类型的决策。他们认为,决策者可以搜集完备所有的决策因素,并且决策系统有足够的能力处理分析这些信息,因此可以选择一个最佳的决策方案。

96)、渐进思维

渐进思维:在渐进思维指导下的公共政策者通常认为,政策制定和贯彻是而且应当是通过缓慢的进展和小心的改变实现的;目标应当用可行的手段去衡量和加以调整;他们认为所谓最优化纯粹是乌托邦,能够较为满意就已经不错了;他们怀疑人类是否有能力来剧烈地改造未来,主张走一步。

98)、顺序决策思维

顺序决策思维:主要用于当知识和意见的一致性尚不充分的时候,在第一阶段,决策者往往同时较多地选择一些处理方法或决策,在取得新的认识和更为一致的意见后再过渡到下一阶段;然后选择比较可行的决策。这种思维有利于在十分不确定的情况和无所适从的条件下进行公共决策。

99)、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是一种专家会议法,可用来产生有助于查明问题和使之概念化的思想、目标和策略。它是1948年由创造性思维专家奥斯本首先提出的一种加强创造性思维的手段。它可以用来产生大量关于解决问题的潜在办法的建议。它通过召集一定数量的专家(通常在10~15人之间)一道开会研究,共同对某一问题做出集体判断。

100)、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是一种直觉预测技术,1948年由兰德公司的研究人员首先发明,以古希腊神话中的神谕之地、可预卜未来的阿波罗神庙原址"德尔菲"命名。这种方法采用函询调查的形式,向与预测问题有关领域的专家分别提出问题,使专家彼此不见面的情况下发表意见,交流信息,而后将他们的答复意见进行整理和综合。经过多次的反复循环,对所得的意见进行技术处理,最后汇总得出一个比较一致的、可靠的预测结果。

公共政策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公共政策:是权威的国家机构及公共团体为了实现特定的公共目的,对社会价值进行合理配置的决定与实施过程。 公共性:是区别于私人而言,是指政策属于从私人领域中抽离出来的,代表公共利益,而不是少数或个别人利益的。 分配性政策:通过合法化途径,对优惠的对象与契约进行法律认定,对社会中较重要部分的要求予以回应。 规制行政策:利用政府的权威对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种不良现象进行管制和约束 再分配性政策:发挥资源的再调配,以达到社会公平的目的 构成性政策:对政府机构和组织制度进行设计、变更、完善的组织政策 公共政策功能:指公共政策通过执行在现实环境中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和影响 公共政策客体:指公共政策实施中将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和会受到影响的目标群体 公共政策主体:指参与和影响公共政策决定、执行、监督等过程的组织、团体、个人。 公共问题: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共同受其广泛影响,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那些公共性社会问题。 政策执行:政策方案被采纳后,政策执行者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运用各种政策资源,以实施、服务和宣传等行动方式将政策观念形态的

内容转化为现实效果,从而使既定的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 自由裁量权:行政主体在行政管理活动中所拥有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自己的意志,自行判断、自行选择采取最为合适的行为方式及其内容的一种行政权力 权力:就是一个或若干个在社会生活中即使遇到参与活动的其他人的抵制,仍能有机会实现他们自己的意愿能力。 权威:来自某个确定源泉的某些命令被某个确定群体的人们服从的概率。 政策议程:指那些引起深切关注并确认必须解决的公共问题被正式列入商讨、规划、研究的议事程序,以决定政府是否需要对其采取行动、何时采取行动、采取什么行动的政策过程。 政策合法化:指行政首长或相应的立法机构根据自己的职责、权限,按照特定程序使各种提议中的政策方案上升到法律或获得合法地位的过程。 公共政策规划:政策行动主体对政策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经过民主的程序和方式,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提出相应的解决政策问题的办法方案 公共政策决策:政策行动主体围绕一定的价值和目标取向,通过一定的程序进行竞争、协商、合作确定政策行动最终方案的过程。 公共政策案例:公共管理领域内某个管理问题或政策问题的描述和记录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指运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对公共政策案例进行

名词解释100题

名词解释100题 1. 高渗性脱水:又叫原发性脱水,水和钠同时缺失,但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大于 150mmol/L,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 2. 低渗性缺水 3.代谢性酸中毒 4.灭菌: 要求无论何种与手术区接触的器械物品,都必须预先采用物理等方法消灭其上附着的细菌。 5.急症手术:指病情危急,需在最短时间内迅速作好准备实施手术,如脾破裂。 6.根治手术:是就恶性肿瘤手术方法而言,根治手术是指切除恶性肿瘤及其邻近组织,加区域淋巴结清扫等。 7.感染手术: 如脓肿切开引流术。 8.择期手术: 在一段不太长的时间内,手术迟早,不致影响治疗效果,容许术前充分准备,达到一定的标准条件,再选择最有利的时机施行手术。 9.局部浸润麻醉:在手术切口及其周围组织分层注射局麻药,使局部神经末梢受阻滞,称局部浸润麻醉。 10.椎管内麻醉:是指将局麻药注入椎管内,使某些脊神经被阻滞,从而产生的一定区域麻醉的方法。 11.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 将局麻药注入蛛网漠下腔使某些脊神经被阻滞,从而产生的一定区域麻醉的方法又称腰麻。 12.麻醉平面:椎管内麻醉,感觉神经被阻滞后,可用针刺法测定皮肤痛觉消失的范围,其上、下界限称为麻醉平面。 13.复合麻醉:指同时或先后应用几种麻醉药或采用多种麻醉方法,相互配合,取长补短,以增强麻醉效果,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和术后良好恢复的麻醉方法。 14.等渗性脱水: 水钠丢失情况大致相等,细胞内,外液均减少,但以细胞外液减少为主。 15. 低血容量休克 16.呼吸性硷中毒: 细胞外液中原发于HCO3-减少者称呼吸硷中毒。 17.休克是人体对有效循环血量锐减的反应,是全身微循环障碍,组织和器官氧合血液灌注

《政策科学》陈振明 名词解释

政策分析:一个应用性的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它采用各种研究或论证方法,产生和转变与公共政策相关的信息,以便帮助决策者或当事人发现和解决公共政策问题 政策系统:由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及其与政策环境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社会政治系统 公共政策:国家(政府)执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动或所规定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方法、条例等的总称 政策网络:一群相互依赖的行动者在互动过程中为政策问题的解决与方案的执行而建立的稳定的关系形态 政策主体:直接或间接的参与到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的个人、团体或组织 政策客体:政策所发生作用的对象,包括政策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事)和所要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人)两个方面 政策环境:影响政策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对公共政策起更直接重要的影响、制约甚至决定的作用) 政策制定:指从发现问题都政策出台的一系列功能活动环节所组成的政策形成过程,包括政策议程、方案规划、政策合法化三个基本环节或阶段 政策议程:将政策问题提上政府议事日程、纳入决策领域的过程 方案规划:对政策问题的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或方案的活动过程,包括问题界定、目标确立、方案设计、结果预测、方案抉择等基本环节 政策合法化:法定主体为使政策方案获得合法地位而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实施的一系列审查、通过、批准、签署与颁布政策的行为过程 政策法律化:政策向法律的转化,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按照立法权限和程序,将成熟、稳定而有立法必要的政策转化为法律 政策执行:将政策意图转变为政策结果的行动过程。是政策执行者通过建立组织机构,运用各种政策资源,采取解释、宣传、实验、实施、协调、监控等各种活动,将政策意图转化为实际效果,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活动过程 政策工具:达成政策目标的手段 政策评估: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政策的效益、效率、效果、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政治行为,目的在于取得有关这些方面的信息,作为政策变化、改进、制定新政策的依据 政策监控:是为了实现政策的合法化和保证政策的贯彻实施而对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终结等活动进行监督与控制的过程,目的在于保证政策系统顺利运行、提高政策制定与执行的质量、促进既定政策目标实现和提高政策效率 政策终结:政策决策者在对政策进行审慎评估后,采取必要的措施,以终结那些过时的、多余的、不必要的或无效的政策的一种行为 政策周期:政策救过制定、执行、评估、监控、终结等阶段后形成一个周期;新政策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常常是原有政策的延续,是为适应新情况对原政策加以调整,从而形成政策的一个新周期,实现新老政策的交替循环。 政策——经济周期:周期性的政策变化使经济发展呈现出经济扩张期和经济紧缩期的交替变化中,使经济发展随周期性的政策变化呈现出不同的发展周期

建筑工程概预算:名词解释100题

概预算名词解释 1建设项目:一般是指有一个设计任务书,能按经过优化的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建设和运营中有按《公司法》构建的独立法人即项目法人负责制组织机构,经济上实行独立核算,并且是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单项工程组成的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统称。 2单项工程:指能够独立设计、独立施工,建成后能够独立发挥生产力或工程效益的工程项目,即由多个类似或性质相近的单位工程组成的工程项目。3单位工程:可以独立设计,也可以独立施工,但不能独立形成生产力与发挥效益的工程项目。 4分部工程:是单位工程的组成部分。是按照建筑物或构筑物的结构部位或主要的工种工程划分的工程分项。 5分项工程:是分部工程的细分,是建设项目最基本的组成单元。 6工程概预算:是以建设项目为前提,是围绕建设项目分层次的工程价格构成体系,是由建设项目总概算、单项工程综合概算即单项工程造价、单位工程施工图预算,或单位工程造价、工程量清单分项综合单价等构成的计划价格体系。 7设计总概算:在初步设计或扩大的初步设计阶段,由设计单位以投资估算为目标,预先计算建设项目由筹建至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的全部建设费用的技术经济文件。 8施工图预算:也称为设计预算,单位工程施工图预算是根据施工图设计图纸,现行预算定额费用定额,以及地区设备、材料、人工、施工、机械台班预算价格。施工组织设计等编制和确定的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的文件。 9竣工结算:是指一个建设项目或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全部竣工,发,承包双方根据现场施工记录,设计变更通知,现场变更签证,定额预算单价和有关取费标准等资料,经过建设单位与有关部门验收,有监理工程师签字等经过一系列的程序,进行分项核算的依据。10施工企业单位竣工决算:是 以工程结算为依据编制的从施 工准备到竣工验收后的全部施 工费用的技术经济文件,用于 分析工程施工的最终的实际效 益。 1.建设单位的竣工决算:由 建设单位以竣工结算的依 据编制的从决算项目筹建 到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全 过程中实际支付的全部建 设费用的技术经济文件。 2.经验估计法:是对生产某 产品或完成某项作业所需 消耗的工人,原材料,机 械台班等的数量,根据额 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 工人等以往的经验,结合 技术资料分析估计,并最 终确定出定额标准的方 法。 3.统计分析法:根据记录统 计资料,利用统计学原理, 进行科学研究后确定定额 的一种方法。 4.比较类推法:它是以精确 测定好的同类型型工序或 产品的定额,经过对比分 析,类推出同类相邻的工 序或产品定额的方法。 5.技术测定:是根据测试所获 的有关数据资料制定定额 的方法。 6.工程建设定额:指在正常 的生产建设条件下,完成 合格单位工程建设产品所 需资源消耗量的数量标 准。 7.施工消耗定额:是施工企 业直接用于建筑工程投标 取价、施工管理与经济核 算的一种定额。是以同一 性质的施工过程或工序为 测定对象,以工序定额为 基础综合而成的确定建筑 工人在正常的施工条件 下,为完成一定计量单位 的某一施工过程或工序所 需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 消耗的数量标准。 8.平均先进水平:指在正常 施工条件下,多数施工班 组或生产者经过努力可以 达到,少数班组或生产者 可以接近,个别班组或生 产者可以超过的水平。 9.劳动定额:也称人工定额, 是建筑安装工程统一劳动 定额的简称,是反映建筑 产品生产中活劳动消耗数 量的标准,或是衡量工人 劳动效率的标准,是指在 正常的施工经济组织条件 下,为完成一定数量的合 格产品,或完成一定量的 工作所预先拟订的必要的 活劳动消耗量。 10.产量定额:是在一定得生 产技术和生产组织条件 下,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 生产合格产品的数量或完 成工作任务量的数量标 准。 11.时间定额:指在一定得生 产技术和生产组织条件 下,劳动者生产单位合格 产品或完成一定的工作任 务的劳动时间消耗的数量 标准。 12.材料消耗定额:是编制材 料需要量计划、运输计划、 供应计划、计算仓库面积、 签发限额领料单和经济核 算的根据。 13.必须消耗的材料:是指在 合理用料的条件下,完成 单位合格施工作业过程的 施工任务所必须消耗的材 料。 14.周转性材料:是指在施工 过程中能多次使用、反复 周转的工具性材料。 15.一次使用量:是指为完成 定额计量单位产品的生 产,一次使用的基本量。 16.周转次数:指周转性材料 从第一次使用起可以重复 使用的次数。 17.摊销量:指为完成一定计 量单位建筑产品,一次所 需要摊销的周转性材料的 数量。 18.机械台班使用定额:又称 机械使用定额,是指在正 常的施工生产条件及合理 的劳动组合和合理使用施 工机械的条件下,生产单 位合格产品所必须消耗的 一定品种、规格施工机械 的作业时间标准。 19.机械时间定额:指在正常 的施工生产条件下,某种 机械生产合格单位产品所 必须消耗的台班数量。 20.机械台班产量定额:指某 种机械在合理的施工组织 和正常施工条件下,单位 时间内完成合格产品的数 量。 21.建筑工程预算定额:是工 程建设进入施工图设计阶 段时,用于编制工程预算 的定额,因而称为施工预 算定额,简称“预算定额”。 预算定额:是指在正常的 施工条件下,规定完成一 定计量单位的分项工程或 一定计量单位结构构件所 必须得人工、材料和施工 机械台班消耗数量标准。 22.基本用工:指完成某一合 格分项工程所必须消耗的 技术工种用工。 23.辅助用工:指技术工种劳 动定额内不包括但在预算 定额内又必须考虑的工时 24.超运距用工:指预算定额 中规定的材料、半成品的 平均水平运距超过劳动定 额规定运输距离的用工。 25.人工幅度差:指预算定额 与劳动定额由于定额水平 不同而引起的水平差。 26.建筑工程基础定额:是完成 规定计量单位分项工程计 价的人工、材料、施工机 械台班消耗标准。是编制 建筑工程地区单位估价 表、确定工程造价的依据。 27.单位估价表:是各个分项 工程单位预算价格的一种 金额货币形式价值指标。 是现行建筑工程预算定额 在某个城市或地区的另一 种表现形式,是该城市或 地区编制施工图预算的直 接基础资料。 28.材料预算价格:是指材料 由来源地或交货地点到达 工地仓库或施工现场存放 地点后的出库价格。 29.折旧费:指机械设备在规 定的寿命期内,陆续收回 其原值及支付贷款利息而 分摊到每一台班的费用。 30.残值率:指施工机械报废 时的残余价值占机械原值 的比率。 31.概算定额:是指生产一定 计量单位的经扩大的建筑 工程结构构件或扩大分项

公共政策分析案例分析二(计划生育)(1)

超生罚款的案例分析 案例:我国南方某县的计划生育工作,多年来一直排在全倒数几位。2005年,新一届县政府领导走马上任,为了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计划生育工作任务,采取了一项新的政策。该县政府希望通过这项新的政策措施的实施来控制生育数量。 措施1:对计划外生育实行罚款;超生第二胎罚款2000元,第三胎罚款5000元,第四胎罚款1万元。措施2:考虑到计划生育的艰巨性,为了调动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也为了解决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经费不足的问题,该政策还规定,罚款所得的收入,村乡两级政府分别可提成30%。政策实施两年后,政府发现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后果:由于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等传统观念在当地群众中还根深蒂固,许多人宁愿交罚款,也要生第二胎、第三胎,即使需要借债来交罚款也是在所不惜。有的群众甚至认为,缴纳罚款就是购买计划生育的权利,在未生育之前便预先把罚款交上去。另一方面,一些乡村干部为了多“创收”,不管超生,只管罚款,甚至暗中鼓励计划外生育。 案例分析过程:

一、政策质量方面:由于我国的计划生育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长期以来,带有很强的计划经济的烙印和色彩,工作方式主要依靠政策和地方条例调整,基本上形成以行政制约、“人治”管理为主的运作模式,法制建设滞后。计划生育工作往往依靠行政强制手段多,提供服务少;要求群众尽义务多,考虑群众的权益少;考虑政府行使的权利多,而考虑政府应承担的责任少。从某种意义上讲计划经济是一种命令经济,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文件与法规政策是计划生育工作中各博弈方的游戏规则,主要是指乡镇级及其以上政府机关所发送和传达的文件和讲话精神等。文件相对于下级土政策是普遍主义的。在基层社会运作中这个因素一直起着宏观支配作用,在具体操作中有各种变通,特殊主义几乎无处不在。不同的博弈方面都在利用规则。比如,“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作为政策力量,就是强大的合法性后盾。村民也在利用文件政策。对生二胎游戏规则的规定和解释中的利用,是村民和干部同时利用同一规则进行互利式合作的一个例子。办二胎准生证的理由之一是,符合“经县级计划生育技术鉴定组织鉴定,报市(地)计划生育技术鉴定组织确诊第一个子女为非遗传性残疾,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的条款。上级的人口生育计划中有这方面的指标,各地都有。于是,村民可以此作为来寻求生第二胎;而乡村等有关干部也可利用这一点从中牟利。例如某村民,花了

公共政策概论名词解释 (2)

一、名词解释 1.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2.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与、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共政策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决定作用的组织或个人。 3.公共政策主体能力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与、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共政策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决定作用的组织或个人。 4.决策权力,一种法律权力,或者是在一系列可能行动中做出选择的权力,或者是影响政策主体、推动其选择自己所偏好的某一行动的权力。 5.集权制是指权力集中于上级决策组织,上级组织包揽较多的决策事务,下级只能依照上级指令行事的决策机制。 6.分权制是指各级决策组织在各自管辖的范围内享有决策权,上级无权干预下级决策活动的决策体制。 7.公共政策监控系统是指由政策系统之外的人员和机构组成,对政策行为、政策方案的内容和执行,进行监督和控制的机构。 8.行动理论认为政策执行是指对某一项公共政策所要采取的广泛行动。 9.组织理论认为政策执行都需要组织,没有组织就没有执行。在人们所建立的各种组织中,执行组织是最严密的。因为它适应了执行中所需要的迅速准确之特点。负责执行的组织,其正式的与非正式的属性,往往影响到该组织执行政策的能力。 10.因果理论大致包括三类内容:(1)把政策决定看成是一种假设,一张“指导人们从当前情况导出设计目标的地图”。政策执行是按地图所指引的方向到达目的地;(2)把政策中的潜在因果假设分为两个因素:贯彻影响力和技术能力。 11.管理理论认为主要负责政策执行的行政机构,不仅受其合法委任权的影响,而且还要受到与之相关的利益集团的影响,政策系统中立法机关干预的影响,以及特定的政治环境中其它各种因素的影响。该理论把“管理”与“执行”在很大程度上看成了同义语。 12交易理论认为政策执行是一个政治上讨价还价的过程。这中间,政策执行者与政策对象之间通过不同方式的交易,在各种力量的互动过程中,达成某种妥协、退让或默契。依据某种价值标准制定的政策目标与方案是较为理想的结果,而在实际中是行不通的。 13.系统理论认为政策执行过程的分析,可以基本掌握为外界环境对政策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输入,系统产生了政策输出,由政策结果和反馈提供了政策的评价与再输入过程。 14.演化理论认为在提出政策问题、制定政策目标、拟定政策方案过程中,都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多重目标实际上会产生矛盾与冲突。政策方案是粗线条的设计。因而在实际执行中,会对原有目标不断地重新设计。政策制定是反复的形成、执行、再形成的演化过程。 15.公共政策评价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公共政策的效益、效率、效果及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政治行为,目的在于取得有关这些方面的信息,作为决定政策变化、政策改进和制定新政策的依据。 16.正式评价指事先制定完整的评价方案,并严格按规定的程序和内容执行,并由确定的评价者进行的评价。 17.非正式评价指对评价者、评价形式、评价内容没有严格规定,对评价的最后结论也不作严格要求,人们根据自己重点掌握的情况对公共政策做出评价。 18.完全理性思维中存在一个基本的假定,即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拥有完全理性思维特征的公共决策者追求完美主义类型的决策。他们认为,决策者可以搜集完备所有的决策因素,并且决策系统有足够的能力处理分析这些信息,因此可以选择一个最佳的决策方案。 19.经济合理性思维是对完全理性思维方式的一种改进或具体化,并且是现实公共决策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这一思维方式将决策者的注意力集中到经济可行性这个核心问题上,用经济的数量规则来限定无限的理性追求,将对于完全理性政策的美好愿望限制在预算约束之内。 20.渐进思维指导下的公共决策者通常认为,政策制定和贯彻是而且应当是通过缓慢的进展和小心的改变实现的;目标应当用可行的手段去衡量和加以调整;他们认为所谓最优化纯粹是乌托邦,能够较为满意就已经不错了;他们怀疑人类是否有能力来剧烈地改造未来,主张走一步看一步。渐进思维是对完全理性思维的又一种修正。 21.顺序决策思维主要用于当知识和意见的一致性尚不充分的时候,在第一阶段,决策者往往同时较多地选择一些处理方法或决策,在取得新的认识和更为一致的意见后再过渡到下一阶段;然后选择比较可行的决策。这种思维有利于在十分不确定的情况和无所适从的条件下进行公共决策。 22.剧烈变革思维主要运用于重新设计,或者是终止和替换现有系统的决策类型。剧烈变革思维强调决策的迅速和彻底性,要求在较早的时间内和较大规模下改变系统的运行情况。当系统的问题很多而且积重难返,关系盘根错节时,就可以运用这种思维方式进行决策。23.头脑风暴法是一种专家会议法,可用来产生有助于查明问题和使之概念化的思想、目标和策略。它是1948年由创造性思维专家奥斯本首先提出的一种加强创造性思维的手段。它可以用来产生大量关于解决问题的潜在办法的建议。它通过召集一定数量的专家(通常在10~15人之间)一道开会研究,共同对某一问题做出集体判断。24.德尔菲方法是一种直觉预测技术。它是1948年由兰德公司的研究人员首先发明的,以古希腊神话中的神谕之地、可预卜未来的阿波罗神庙原址“德尔菲”命名。这种技术最初是为军事策略问题的预测而设计的,后来逐步为政府部门和工商业部门所采用,并扩展到教育、科技、运输、开发研究、太空探测、住宅、预算和生活品质等领域。25.系统指由两个以上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与外部环境发生联系的有机整体。 26.所谓系统方法,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一种方法,即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始终着重从整体与部分(要素)之间,从整体与外部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中,综合而精确地考察对象以达到最优地处理问题的一种方法。 27.“系统分析”最早是由美国兰德公司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并使用的。系统分析就是对一个系统内的基本问题,用系统观点进行思维推理,在确定和不确定的条件下探索可能采取的方案,通过分析对比,为达到预期目标选出最优方案;也可以说,系统分析就是为政策主体选择一个行动方向,通过对情况的全面分析,对备选方案择优,为政策主体提供可靠的依据。 28.决策支持系统是指辅助决策工作的一种计算机系统,由美国麻省

理论知识竞赛100题

理论知识竞赛100题 1、名词解释 (1)锁风:在启封井下火区时,为阻止向火区进风,首先在需要启封的风墙外面增设临时风墙控制风流,或需要缩小火区范围时,随推进先增加临时风墙,在拆除外面的风墙,始终至少保持有一道控制风流的临时风墙的一种控风方法。 (2)井下基地 选择在井下靠近灾区、通风良好、风流稳定、运输方便、不易受灾害事故直接影响的安全地点,用于井下救灾指挥、通讯联络、存放救灾物资、待机小队停留和急救医务人员值班等需要而设立的工作场所。 (3)反风演习 生产矿山用以检查矿井反风设施是否处于灵活、可靠,保证在处理矿山灾害事故需要反风时迅速实现矿井反风的一项安全技术性演练。 (4)风流逆转 由于煤与瓦斯突出或爆炸冲击波及火风压的作用,改变了矿井通风网络中局部或全部正常风流方向的现象。 (5)风流短路 打开入、排风联络巷道的风门或挡风墙,使进风巷道的风流直接进入回风巷。 (6)区域反风 在矿井主要通风机正常运转的情况下,利用通风设施,使井下局部区域实现风流反向的方法。 (7)风门 在需要通过人员和车辆的巷道中设置的隔段风流的门。 (8)煤(岩)与瓦斯突出 简称“突出”.在地应力和瓦斯的共同作用下,破碎的煤、岩和瓦斯由煤体或岩体内突然向采掘空间抛出的异常的动力现象。 (9)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又称应急计划,是针对可能的重大事故(件)或灾害,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的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的有关计划和方案。 (10)人工呼吸 在自然呼吸停止、不规则或不充分时,借助人工的方法,强迫空气进出肺部,帮助伤员恢复呼吸功能的一项急救技术。 2、我国安全生产的方针是什么? 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房地产“限购令” 内容摘要:房地产作为国家的支柱性和先导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持续高速发展,但由于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相对不成熟,房地产投资过热、房价收入比过高、房价涨幅过快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不少城市出现了房价增长幅度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符合、与城市居民收入水平不相协调的现象。为此,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试图抑制房地产过快上涨,而“限购令”无疑是其中调控力度最强的政策,足以体现出中国政府打压房价,抑制房地产泡沫的决心。笔者试图结合公共政策动态运行过程来分析这项政策出台的背景、原因以及效果,并就这项政策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案例回顾 (一)“限购令”的出台: 我国于2010年出台“限购令”,通过加大对购房者购房条件的限制来打击房地产行业的投机行为,控制房价过快增长。2010年4月17日,“新国十条”出台,其中第3条明确指出要实行更为严格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要严格限制各种名目的炒房和投机性购房。条例指出,商品住房价格过高、上涨过快、供应紧张的地区,商业银行可根据风险状况,暂停发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对不能提供1年以上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地居民暂停发放购买住房贷款。地方人民政府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临时性措施,在一定时期内限定购房套数。

“新国十条”出台后,各地根据其房地产现状陆续颁布“限购令”。2010年4月30日,北京出台“国十条”实施细则,率先规定“每户家庭只能新购一套商品房”。2010年9月29日国家多部门再次出台调控新措施,其后深圳、广州等多个城市陆续公布“限购令”。随后有上海、广州、天津、南京、杭州等16个一二线城市推出限购政策。2011年1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指出,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和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城市,在一定时期内,要从严制定和执行住房限购措施。通知明确规定,原则上对已拥有1套住房的当地户籍居民家庭、能够提供当地一定年限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当地户籍居民家庭,限购1套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对已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当地户籍居民家庭、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当地户籍居民家庭、无法提供一定年限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当地户籍居民家庭,要暂停在本行政区域内向其售房。通知还指出,已采取住房限购措施的城市,凡与本通知要求不符的,要立即调整完善相关实施细则,并加强对购房人资格的审核工作,确保政策落实到位。尚未采取住房限购措施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和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城市,要在2月中旬之前,出台住房限购实施细则。其他城市也要根据本地房地产市场出现的新情况,适时出台住房限购措施。 2011年8月17日,住建部下发二三线城市限购标准。12月,住建部知会地方政府,对于限购政策将于2011年年底到期的城市,地方政

公共政策分析名词解释题

公共政策分析名词解释题

————————————————————————————————作者: ————————————————————————————————日期:

名词解释(100题) 1)、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 2)、公共政策主体 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与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共政策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决定作用的组织或个人。 3)、公共政策主体能力 公共政策主体能力是指政策主体能否成功地适应环境挑战及其程度,即在环境的挑战下,政策主体能否应付或适应这些挑战,以及取得成功的程度。 4)、决策权力 决策权力可以定义为一种法津权力,它或者是在一系列可能行动中做出选择的权力,或者是影响政策主体、推动他去选择自己所偏好的某一行动的权力。 5)、公共决策体制 公共决策体制:实质就是围绕决策权力的分配,人为设计出来的包括决策程序、决策规划、决策方式等制度的总称。 6)政策执行资源 政策执行资源:指的是政策执行主体实施政策时必须具备的主观和客观条件,主要包括:经费和人力、信息、权威、执行保护。 7)、政策执行矫正 政策执行矫正:是指政策主体采取一定的纠正措施,使政策执行回到正确的方向并且消除不良后果的过程。 8)、政策均衡 政策均衡:指的是所有政策要素、政策关系维持一定的最好情况的状态,政策供给适应政策需求,人们对既定的政策安排和政策结构处于一种满族或满意状态,因而无意也无力改变现行政策。 9)、政策宣示: 政策宣示:即法定政策主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通过法定和约定俗成的方式,正式向公众发布政策决定,如记者招待会,白皮书,文件,宪报等。 10)、政策监控系统 监控系统是指政策系统之外的人员和机构,对政策行为、政策方案的内容和执行,进行监督和控制的机构。 11)、公共政策评价 公共政策评价:依据一定标准和程序,对公共政策的效益、效率、效果及价值进行判断的一

《公共政策分析》第二次作业答案87.5分

《公共政策分析》第二次作业答案 你的得分:87.5 说明:每道小题括号里的答案是您最高分那次所选的答案,标准答案将在本次作业结束(即2014年09月11日)后显示在题目旁边。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 2.5 分,共7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在政策执行前进行分析与判断并带有预测性的评估,应该注意 的事项不包括以下哪项(): ( D ) A. 准确把握问题、实施对象的发展趋势 B. 重视对政策效果的事先评估 C. 决策模型的合理性 D. 政策的可行性 2. 政策方案可比的条件要坚持两条重要原则,即政策的( ): ( A ) A. 完整性、统一性 B. 完整性、预测性 C. 预测性、统一性 D. 预测性、最优性 3. 不同备选政策方案的比较应满足以下可比条件(): ( B ) A. 政策收益的可比性 B. 政策模型的可比性 C. 政策费用的可比性 D. 时间的可比性 4. 公共政策方案收益性角度分析,政策的收益的性质必须可以比 较,如伦理道德,社会心理等是指方案收益的()方面。 ( D ) A. 量 B. 预测 C. 执行 D. 质

5. 为了对各个方案进行政策费用的比较,费用的之间必须具有一 定的可比性,以下哪项不包括在内(): ( C ) A. 构成 B. 计算方法 C. 数目 D. 计算单位 6. 公共政策问题是()的必要行动。 ( B ) A. 个人 B. 政府 C. 企业 D. 社会团体 7. 当公共权力主体意识到社会公共问题已经妨碍(),充 分了解公众的公意注并认同这种公众的政策要求时,公共问题就变成为公共政策问题。 ( A ) A. 整体社会发展 B. 经济发展 C. 文明进步 D. 社会制度创新 8. 以下各项对公共政策问题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C ) A. 已被大多数人觉察、认同、感受 B. 其是指已经与既定的价值、规范、利益发生冲突的问题 C. 是主观存在于人们思维中的 D. 通过社会中的团体与个人表达出来的问题 9. 公共政策的制订过程是一个()过程,多方面在相互冲 突中获得平衡。 ( D ) A. 冲突 B. 协商 C. 压制

《网络技术》名词解释100题

《网络技术》----名词解释 1、计算机网络: 2、网络节点: 3、通信链路: 4、通信子网: 5、计算机系统: 6、终端: 7、集线器: 8、路由器: 9、协议:指实现计算机网络中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的规则的集合,协议由语义、语法和交换规 则3部分组成。 10、网络通信协议:是实现网络协议的规则和功能的软件,它运行在网络计算机和设备中,计 算机通过使用协议访问网络。协议包括包交换协议(IPX)、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TCP/IP)和以太网协议。 11、设备驱动程序: 12、网络管理系统软件: 13、网络应用软件: 14、局域网: 15、广域网: 16、城域网; 17、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 18、对等网络: 19、数据(11): 20、信道: 21、信道容量: 22、码元、码字: 23、比特率(12): 24、波特率: 25、误码率: 26、吞吐量: 27、信道的传播延迟: 28、信道带宽: 29、数据传输率: 30、数据终端设备: 31、数据线路端接设备: 32、单工通信: 33、半双工通信: 34、全双工通信: 35、基带传输: 36、频带传输:37、宽带传输: 38、虚电路: 39、数据报: 39、信元交换技术: 40、路由选择(92): 41、A TM异步传输模式: 42、TCP/IP协议: 43、UDP协议: 44、IP地址(112): 45、域名:域名是用一些容易记忆的具有一定含义的字符代替数字从而表示IP地址,便于理解、记忆、交流。 46、域名系统: 47、帧中继: 48、网络管理: 49、资源共享: 50、主机: 51、传输介质: 53、网络互联设备: 54、资源子网: 55、数据传输: 56、编码:编码是将数据(模拟或数字)转换成能够在传输介质上传输和处理的信号的过程。信号必须进行编码,使得与传输介质相适应。 57、同步传输: 58、异步传输: 59、实体: 60、接口: 61、网络体系结构: 62、令牌:令牌就是一种特殊格式的数据帧。 63、广域网技术: 64、协议簇: 65、主页:主页是随着浏览器开始打开时出现的信息页,是访问个人或机构网页第1次要看到的,也是详细信息的入口点。用户通过主页上所提供的链接便可进入到其他页面(网页)。 66、搜索引擎:是人们在网络上寻找有关信息(如图片、文本、动画等)的网络搜索服务工具,如搜狐、雅虎、百度等。 67、INTERNET:它的全称是INTERNETWORK,中文称为因特网。Intermet是集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于一体的全球性计算机互联网,它是由世界范围内各种大大小小的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全球性计算机网络。 68、网络资源: 69、网络硬件系统: 70、终端: 71、网卡:

公共政策期末案例分析参考(共8个)

第一节案例 分析: 一体现了国家的一种信念、一种立场、一 种挚爱; 二以人为本,关注民生; 三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 四符合国际惯例的做法; 第二节案例 分析: 一政治性工具: 二经济性工具: 三社会性工具: 第三节案例 此政策坚决依靠群众,积极推行火葬,改革土葬,破除旧的丧葬习俗,节俭办事,但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正常实施,没达到政策精神。 1、自然环境。在农村,土地的获得比城市容易得多。 2、政治环境。很多时候政治环境与公共政策相互影响,其中公共权力的配置是关键。 3、经济环境。镇政府财力薄弱,靠死人剑财,百姓为了改变下辈子的财气,象富人一样地活着。 4、文化环境。传统的民间陋习。 5、社会环境。是指总的社会状况,人口,群体、职业,规范等的总和。现代社会公共政策的实施要求有成熟的公民社会。 第四节案例 核心内容:1、规定商品零售场所不得销售使用不符合相关标准的塑料购物袋,2是规定商品零售场所应当依据相关规定向消费者有偿提供塑料购物袋。 限塑令是一项利在长远的公共政策,要取得好的实施效果,还需要引入利益平衡、责任均衡的理论,让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和政府管理部门都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从人性化管理理念出发,多为消费者提供使得方面动脑筋,设溘减少服从成本,确保政策的更好执行。 比如,本案例中缺乏良好的消费观念才是造成污染根本原因,对环境的破坏不是塑料本身的过错而是人的不良习惯造成的。 第五节案例 存在的主要问题:(1)选择执行(20 附加执行(3) 机械执行 政策执行效能的障碍因素:(1)、政策规划障碍:政策方案含糊不清、模棱两可公共政策缺乏稳定性案例里的政策变化令村民组长尴尬无法和农民交代走上绝路(2、)\政策认知障碍案例对政策的宣传不到位,导致农民误种粮食要被罚款无奈选择自杀(3)、政策资源障碍物力资源与财力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退耕还林的补助很少,无法满足农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再加上宣传的问题,导致农民误种粮食遭罚款,无力支付无奈选择自杀如果你是一名政策执行者,你将如何推行该项政策的执行:(1)、提高公共政策主体的政策执行水平和执行能力;(2)、提高公共政策执行对象的政策认同感;(3)、有效利用公

公共政策名词解释题

公共政策名词解释(100题) 1)、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 2)、公共政策主体 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与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共政策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决定作用的组织或个人。 3)、公共政策主体能力 公共政策主体能力是指政策主体能否成功地适应环境挑战及其程度,即在环境的挑战下,政策主体能否应付或适应这些挑战,以及取得成功的程度。 4)、决策权力 决策权力可以定义为一种法津权力,它或者是在一系列可能行动中做出选择的权力,或者是影响政策主体、推动他去选择自己所偏好的某一行动的权力。 5)、公共决策体制 公共决策体制:实质就是围绕决策权力的分配,人为设计出来的包括决策程序、决策规划、决策方式等制度的总称。 6)政策执行资源 政策执行资源:指的是政策执行主体实施政策时必须具备的主观和客观条件,主要包括:经费和人力、信息、权威、执行保护。 7)、政策执行矫正 政策执行矫正:是指政策主体采取一定的纠正措施,使政策执行回到正确的方向并且消除不良后果的过程。 8)、政策均衡 政策均衡:指的是所有政策要素、政策关系维持一定的最好情况的状态,政策供给适应政策需求,人们对既定的政策安排和政策结构处于一种满族或满意状态,因而无意也无力改变现行政策。 9)、政策宣示: 政策宣示:即法定政策主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通过法定和约定俗成的方式,正式向公众发布政策决定,如记者招待会,白皮书,文件,宪报等。 10)、政策监控系统 监控系统是指政策系统之外的人员和机构,对政策行为、政策方案的内容和执行,进行监督和控制的机构。 11)、公共政策评价 公共政策评价:依据一定标准和程序,对公共政策的效益、效率、效果及价值进行判断的一

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课后习题答案

育明教育 2014年考研视频课程+内部资料笔记+历年真题+公共课阅卷人一对一3次指导=2500元 第一年没过,第二年免费重修,直到考上!!! 此外,现在很多小机构虚假宣传,建议到现场实地考察,并一定要查看其营业执照,或者登录工商局网站查看企业信息。 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笔记 ——育明教育考研咨询师整理汇编·五年积淀第一节:公共政策问题概述 一、公共政策问题的定义 这里又说了一遍关于问题,社会问题的定义,我不再重复。另外并不是所有的社会问题都会成为政策问题,这在前面也说过,有的不需政府解决,有的政府不能解决,有的政府不愿解决。最终,公共政策问题的正式定义是:基于特定的社会问题,由政府列入政策议程并采取行动,通过公共行为希望实现或解决的问题。这一定义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涵,即是“公共政策问题(概念)的内涵” 1.社会客观现象或问题情境:首先是客观的社会问题 2.对上述问题的察觉和感知:社会多数人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后者少数有识之士意识到问题潜在的严重性 3.价值,利益与规范的冲突:社会问题产生之后,价值利益的冲突就会在不同的主体之间产生了,当这 种冲突激烈到一定程度时,(要求解决它的呼声也会相应高涨)就会引起当局的重视和行动 4.团体的活动与力量:某一主体如果想将某一社会问题转化成公共政策问题往往需要借助组织的力量 5.政府的必要行动:政府往往会选择属于自己职权范围内和能力范围内的,与自身利益一致的问题采取 行动,而且政府的必要行动是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最后一部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公共政策问题的特征:关联性;主观性;人为性;动态性(育明教育注:邓恩的观点) 1.关联性:政策问题往往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这增加了解决政策问题的难度,要求树立整 体协调的观念 2.主观性:一方面,一个社会问题能否成为政策问题依赖于人们对它的主观感知;另一方面,对某一政 策问题认识的正确程度和深刻程度,(如何界定)依赖于决策者的认知能力和价值取向。正是政策问题的这一特性才导致了前面所说的第三类错误

免疫100题

期末复习题(第六版教材) 一、名词解释: 1、抗原提呈:P96 2、APC:P93 DC:P93 3、 ELISA:P195 4、MHC限制性:P102 5、免疫忽视:P159 6、同种异体移植:P184 7、体液免疫应答:P110 8、超敏反应:P145 9、肿瘤特异性抗原 10、自身免疫病:P156 11、免疫耐受:P129 12、免疫调节:P137 13、疫苗 14、IDD(免疫缺陷病):P164 15、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P168 16、肿瘤抗原:P173 二、单选 1、具有抗原提呈功能的是 A、辅助性T细胞 B、杀伤性T细胞 C、抑制性T细胞 D、B细胞 E、NK细胞 2、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细胞功能 A、吞噬并清除病原微生物 B、清除衰老细胞,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 C、抗原提呈 D、杀伤肿瘤细胞 E、以上均是 3、能分化为巨噬细胞的前体细胞是 A、单核细胞 B、B细胞 C、T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红细胞 4、巨噬细胞摄取抗原的方式 A、非特异性吞噬颗粒性抗原 B、非特异性吞噬可溶性抗原 C、被动吸附抗原 D、借助表面IgGFc受体结合抗原抗体复合物 E、以上均是 5、APC呈递外源性抗原的关键分子是 A、MHC I类分子 B、MHC II类分子 C、MHC III分子 D、粘附分子 E、协同因子 6、专职APC应排除 A、单核细胞 B、血管内皮细胞 C、B细胞 D、树突细胞 E、巨噬细胞 7、浆细胞 A.能分泌抗体 B.来源于T细胞 C.发育为B细胞 D.分泌大量IFN-γ E.具有细胞毒作用 8、抗原提呈能力最强的APC是 A、DC B、巨噬细胞 C、B细胞 D、内皮细胞 E、纤维细胞 9、内源性抗原肽需经哪种分子转运进内质网 A、LMP B、TAP C、CLIP D、Ii E、(α-β-Ii)3 10、以下哪个是B细胞独有的摄取抗原的受体 A、CR B、FcR C、PRR D、BCR E、TLR 11、 132、浆细胞

《公共政策学》案例分析

《公共政策学》书中案例分析 ①看清题目,找准知识点。如时间充裕,则适当延展。 ②案例的原理,即脱离案例的理论知识。 ③结合原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本案例中哪些做法符合原理,所以成功了;哪些做法不符合原理,所以没成功。因此,要。。。(某些情况) ④案例分析要写得清晰明了,有一目了然的感觉。答题时注意分点,有层次感为佳。 成功的政策分析依赖于上述阶段步骤的不断循环反复。 一、结合案例,论述研究公共政策学的现实意义。(47页) (一)存在的问题: 1、缺少政策制定的科学理论和方法,科学化、程序化的决策水平不高,喜欢采用“试错法”这样一种经验型的方法。 2、有些政策没有经过理论探讨,没有经过专家的详细论证,没有经过多次代表大会的充分、认真的讨论。 3、少数领导者凭经验,按主观设想拍板 4、有些方面的政策缺乏完整性,没有形成有机体系,往往是零散、无系统的就事论事而缺乏远见, 导致前后不一致和不同政策间相冲突。 5、政策制定的法制化程度不高,政策制定和实施往往靠层层发放文件,缺乏完善的有关政策制定和执行的法律手段。 6、政策的实施产生大量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问题,如就业、人口、环境问题等。 7、“温青年方案”:表明政治民主化进程不高,民间参与国家政策的制定程度不够。 (二)意义: 1、提高我国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迫切需要: 以公共政策系统的改进以及提高政策质量为目标,并形成相当完善的理论和方法,要引起人们的重视。 2、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根据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以及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 行、系统完整的宏观经济政策及社会政策,以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特别是必须处理好一些目标易冲突或难以同时达成的经济政策间的关系。如经济增长与公平分配、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 3、深化我国政治体制及行政体制改革、加强政治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在行政体制改革中,政府职能的转变要求政 府运用种杠杆(政治、经济、法律)指导和经济生活。因此,发展公共政策学,探索政策研究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对于改善政策制定系统,提高政策质量,促进社会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三)公共政策学有着我们学习的理由: 1、职业上:使我们更好地利用社会科学的方法解决社会问题。 2、政治行政上:(1)保证国家、政府采纳正确政策,规范社会发展方向,达成目标; (2)加强政治民主化建设。 3、提高行政管理水平:行政管理即政策制定和执行的过程,公共政策分析为行政部门提供政策相关知识。 二、运用政策分析程序,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向市长推荐你所偏好的方案。(80页) (一)相关原理。 1、政策分析过程的八大步骤(68页)。 (1)问题界定:①消除不相关的信息资料,用数字说话,抓住焦点或关键因素,明确界定问题。 ②弄清当事人可能解决的问题是否存在,应能提供第一手关于问题的陈述,应能够估计分析者所需的时间和资料。 ③当备选方案被派生和分析时,问题的其他方面要加以界定,重新界定任务。 (2)标准确立:①当事人提供或间接地从目标或目的概述。②分析者推导。③必须说明与公共利益相关的标准。(3)方案搜寻:①决策者自身。②政策过程的其他参与者。③现行政策,他人经验。 (4)结果预测:①当时间较充分时,用民意测验。②当时间不允许时,使用敏感性分析、快速的决策。 (5)方案抉择:对备选方案进行比较分析(技术、经济、政治、行政可行性的分析) (6)政策执行与监测:政策执行中信息不充分、有限理性、既得利益偏好、意外事件等的影响使得必须对政策执行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监测,及时发现和纠正偏差。 (7)结果评估:其意义①探讨政策是否达到目标,政策执行中所采取的各种措施,行为是否按事先的设计来进行。 ②事后评估所得信息是采取对应措施的基础。 ③为解释或说明某一特殊政策效果或影响提供依据。④解释政策成败的理由。 在实践过程中,这些阶段的先后次序是相对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它的覆盖面的宽度和广度,这些阶段的过程必须重复进行,必须通过分析问题的循环再循环,以使答案越来越集中且更具穿透力。 2、政策分析的作用:帮助决策者找目标;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分析每个备选方案的每个结果; 依一定标准科学修改(效益、效率、适当性、回应性、公正性、充分性)。 二、结合案例分析:按照上面的步骤分析。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