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医护理学发展概况

中医护理学发展概况

中医护理学发展概况
中医护理学发展概况

一、建国以后的中医护理(1949至1965年)

(一)低谷时期

建国以后,中医工作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制定了一系列保护和发展中医的政策。1949年,毛主席指示:“必须很好团结中医,搞好中医工作,才能担负起几亿人口艰巨的卫生工作任务。

1950年,毛主席为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题词:“团结新老中西医各部分医药卫生工作人员,组成巩固的统一战线,为开展伟大的人民卫生而奋斗。”由于在建国初期,卫生行政领导部门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发挥中医的作用问题,使整理和发展中医的工作进展缓慢。

(二)起步时期

1953年,毛主席批评了卫生部某些领导轻视、排斥中医的错误做法。1954年,毛主席对当时中医存在的问题作了重要指示:“中医对我国人民贡献是很大的,中国有六亿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民所以能够生衍繁殖,日益兴盛,当然有许多原因,但卫生保健工作必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这方面首先要归功于中医,今后最重要的是西医学习中医,而不是中医学习西医。”

1954年,毛主席指示:“即时成立中医研究院,罗致好的中医进行研究,派好的西医学习中医,共同参加研究工作。”

为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加强对中医的研究和提高,1955年12月19日,由卫生部直接领导的第一所中医研究院在北京正式成立。中医研究院所属的附医院和中医研究班也同时宣告成立并举行了开学典礼。

1956年,卫生部和高教部决定,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四城市筹建中医学院,培养具有研究、教学、医疗工作能力的高级中医人才。1958至1959年,南京和北京先后开办中医护士学校。可以认为,中医护理教育是自50年代后期随着落实党的中医政策,全国各地大力开展中医事业,为了适应中医护理工作的需要,而开始举办的。从此改变了过去的由西医护校毕业分配到中医医院后再重新学习中医护理知识的局面。

随着中医治疗、教学和研究机构的建立,广大护理人员通过学习中医药理论和临床实践,不断总结出具有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方面的经验和论著,如《小儿肺炎的中西结合护理》、《破伤风的中医治疗和护理》、《中暑的中医护理》、《中医护理概论》等,为中医护理发展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二、“文革”十年动乱中的中医护理(1966至1976年)

在十年“文革”动乱期间,中医护理工作受到很大的损失。

(一)正常秩序被破坏,原有机构被拆散。

“文革”开始后,正常工作秩序被破坏,原有的护理指挥系统被打乱,有效地规章制度和护理常规被废除,使整个护理工作处于半瘫痪状态。大批干部和医护人员下放到“五七”干校进行“劳动锻炼”,短者一年半载,长则2至3年。

1969年,中医系统一批医护人员下放到甘肃,青海等地安家落户。这些人员虽在基层卫生单位,但多数不在中医护理岗位,或因条件所限,无法开展中医护理工作,不但造成人才的极大浪费,也给刚刚起步的中医护理工作再次受到损失。

(二)中医护士学校停办,中医护理队伍后继乏人

当时全国仅有的两所中等中医护校也于1962年停办,直到1971年。为解决护士短缺,许多地区以医院办护训班形式招生,但由于当时学生文化基础不一,系统学习业务时间少,基础理论缺乏,大多数学生很难达到中等专业护士水平。

在十年动乱中,因护理人员不能及时补充,造成人才的后继缺乏人和青黄不接,并在年龄结构、职称层次和学术水平等方面无法形成合理的梯队,阻碍了中医护理事业的发展和队伍建设。

(三)中西医结合护理工作的开展

“文革”期间,中医护理虽受到一定损失,但广大护理人员在困难条件下,抱着对护理事业执著的精神,刻苦学习业务,积极参加西医学习中医班和新医学习班学习,掌握了中医药基础理论和中医常用技术操作。在贯彻落实“六·二六”指示中,积极参加农村医疗队,送医送药上门,帮助农村建立合作医疗,培养赤脚医生,搞好计划生育和爱国卫生活动。利用一根针、一把药为群众防病治病,开展新医疗法等。通过实践,掌握了针灸、拔火罐、刮痧、捏脊、推拿、耳针、耳穴刺激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等多种中医传统护理技术,为中西医结合护理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基础。

三、中医护理发展与兴盛时期(1977至1995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中医事业的振兴和发展,全国加快了中医护理工作的步伐。经过拨乱反正,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主要表现在:

(一)初步培养了一支中医护理专业队伍

目前,在全国2522所中医医疗机构内,有8万余名护士以上职称人员从事中医护理工作。她们经过专业教育及多种形式的在职培训和临床实践锻炼,掌握了中医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对常见病症进行辩证施护,成为发展中医事业中一支必不可少的专业队伍和重要力量,其中还涌现出一批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又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护理骨干或学科带头人。

(二)中医护理理论体系已初步形成

随着全国中医护理临床、教育科研工作的迅速发展,各地认真做好中医古医籍中有关护理内容的收集、整理和发掘提高工作。通过临床的不断实践,陆续编写出版中医、中西

医结合方面的护理专著。1958年,江苏率先编写出版《中医护病学》填补了我国护理学中中医护理著作的空白。1978~1985年北京、南京等地中医医院相继编写出版《中医护理学》、《中西医结合护理浅说》、《中医护理管理》等。1986至1996年的十年中,据不完全统计,上海、北京、南京、广州、湖南、江西、陕西、四川、河南等地,编写出版了《中医护理手册》、《中医内儿科护理学》、《中医用药护理指南》、《中医护士常用中医术语浅释》、《中医古籍汇要》、《仲景护理与临床》、《中医护理诊断与施护指南》、《中医护理研究》、《中医护理常规,护理文件书写,技术操作规程》、《辩证施护手册》等。以上诸多著作的编写出版,预示着中医护理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正在不断发展,日臻完善。

(三)中医护理科研成果

建国以来,中医护理科研工作从无到有,逐渐发展,并取得一定成果。1986年,中国中医研究院吕素英主编的《中医护理学》获全国部级中医药重大科技成果进步乙等奖。1986年以后,随着全国省、市级中医院中医护理研究室的建立,各级政府在人力、设备、经费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投入。1989年,成都中医学院附院的护理研究项目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招标中首次中标,对中医护理的模式,辩证施护内涵,中医护理管理等进行研究,并取得成果。1993年,中华护理学会在北京召开的首届护理科技进步奖颁奖会上,北京针灸骨伤学院附属中医药学校吕素英主编的《中医护理学》获一等奖,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张淑良的论文《中药空气消毒液消毒作用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获二等奖,青海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刘静的论文《青番黄胶囊用于泌尿系造影前肠道准备80例观察》、成都中医学院附院王之渠的论文《中医护理病历标准化研究》和湖北中医学院附院龚美娴的论文《净肠饮代替清洁灌肠的实验及临床研究》获三等奖。填补了中医护理科研成果的空白。

1995年,在中华护理学会召开的第二届护理科技进步奖颁奖会上,上海中医学院吴霞的论文《现代中医护理的应用与研究》获二等奖,贵阳中医学院一附院段亚萍的论文《一次性多功能手套简介及使用体会》,武汉市中医院龚有珍的论文《银花清口液治疗口腔疾患的临床研究》,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景俊英的论文《肌注后硬结护理与治疗述要》,天津市中医医院范淑芬的论文《肾衰灌肠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操作方法的临床研究》获三等奖,为中医护理科研成果又增添了新的一页。

(四)中医临床护理规范化、标准化

中医临床护理在较长时间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已逐步总结出一套从理论到临床实践的辩证施护方法和具有中医特色的操作技术。1984年卫生部中医司组织湖南、北京、南京的护理专家编写《中医护理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对中医护理提出了初步的规范和要求。199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为加强临床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和护理文件书写质量管理,进一步完善全国中医院分级管理中护理工作的检查评分办法,组织全国有关人员对《中医护理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1984年版)进行全面修订和补充,形成了有内、外、妇、儿等各科常见证护理常规和有21项常用的技术操作规程,增加了五种护理文件书写规范,并附有评分标准和流程图。从而解决了长期以来中医医院护理工作中存在的职责不明和无章可循的问题,为中医临床护理实现规范化、标准化提供了依据。

(五)学术活动生机蓬勃,学术水平不断提高

由于历史原因,中医护理长期以来未能形成一门专业学科。1978年前,全国各地中医院在护理方面几乎互不往来,更无什么学术交流。中医护理技术只是在热心于护理事业的老护士带领下,自发地、散在地、进行临床实施和积累经验,进展相当缓慢。

自1983年中华护理学会第十九次理事会上决定增设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委员会后,中医护理学术活动开展得十分活跃而有成效。

1984年6月18日至23日,在南京市召开首届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会议。正式代表107名,列席代理35名。卫生部中医司、中华护理学会、江苏省卫生厅、省科协及南京中医学院等领导出席了会议。中华护理学会林菊英理事长致开幕词。大会收到论文517篇,80篇在大、小会议上交流。论文内容有:中医护理理论、教育、科研及内、外、妇、儿等科的护理经验。不少论文对中西医结合护理途径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提出一些新的见解。会上宣布成立中华护理学会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委员会。孟锦余任主任委员,何宝昌、裘月娟任副主任委员。

1985年,在北京举办首次全国中医护理理论提高学习班,邀请中医和护理专家讲课。内容包括:中医护理发展简史及展望,论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及其产生的物质基础,八纲辩证方法,情志所伤和心理护理,中医护理要突出中医特色,漫谈辩证施护,近年我国针灸经络进展,中医的预防与气功,中医营养学展望,谈中医食疗与护理,中医护理科研刍议等。参加学员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共49名。

1986年10月31日至11月4日,在南宁召开第二次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会,出席会议代表171名。这次会议是在“七五”计划开始之际,举国上下经济政治形势大好,国务院作出成立国家中医管理局的形势下召开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术会上,共交流论文73篇,论文特点是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在第一次学术大会的基础上对中医护理特色和内涵有了进一步的探讨。如天津南开医院裘月娟的论文《对中医时间护理学的几点设想》,湖北中医学院附院王玉瑛的论文《适时阴阳护理浅识》、从“生物钟”理论和祖国时间医学理论,结合护理实践,探索如何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时间护理学,为中医护理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也体现了中医护理的特色和精华。

同年3月20日至27日,在北京召开首界中美护理学术会议。中医护理方面有四篇论文在大会上交流。包括:《应用舌诊指导急腹症的临床护理》,《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压缩骨折垫枕练功的护理》、《单纯性屈曲型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护理》和《中医护理发展概况及展望》等。获得国内外护理界的关注与好评。

同年7月,在北京举办了第二期全国中医护理理论提高学习班,学员84人。

1987年6月15日至21日,在大连市召开首次辩证施护研讨会。出席会议正式代表92名,列席代表35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张宏贵副司长,潘筱秦副处长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大会收到论文530篇,其中62篇在大、小会上交流,论文重点探索了责任制护理与辩证施护的关系,八纲辩证施护原则及有关病症的施护经验。通过研讨,明确了责任制护理与辨证施护更加完善和丰富,从而看到中医护理发展的远景,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护理学打开思路。

同年10月15日至19日,在南宁市召开的中华护理学会第二十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及优秀论文交流和颁奖会上,天津中西医结合急腹症研究所邹英杰撰写的论文《应用舌诊指导急腹症的临床护理工作》获一等奖,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护理部的论文《中医病房护理探讨》获二等奖,广州中医学院省中医院护理部的论文《单纯性屈曲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护理》和天津医院刘骏的论文《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脊柱压缩性骨折垫枕练功的护理》获三等奖,中国中医研究院吕素英主编的《中医护理学》和中医护理编辑部的《中医护理报》获荣誉奖。

同年,第三期中医护理理论提高班在北京举办,学员68人。

继八纲辩证施护研讨会后,为对脏腑辩症施护的概念、内涵和施护原则进行探讨,于1988年9月10日至14日,在沈阳市召开第二次全国辩证施护研讨会。出席会议代表139名,护理界老前辈王琇瑛、梅祖懿,河南省卫生厅副厅长许桂华,中医处处长韩俊钦等领导出席开幕式,中华护理学会副理事长王敏致开幕词。会上交流论文46篇,论文重点突出脏腑辩证内容。如《补脾胃泻阴火理论指导辩证施护》等,比较全面的总结了施护具体方法和效果,还交流了用中医古籍中的理论指导护理的实施的经验,如《论时间生物学在护理中的运用》,用《伤寒论》六经欲解的理论指导护理,为中医护理病情观察和服药护理进行新的探索。

1988年在北京举办第四期全国中医护理理论提高学习班,参加学员92人。

为迎接全国等级中医院评审,全国不少省、市不同程度开展了中医护理病历书写。为使中医护理病历书写的格式和内容更加完善,并具有科学性、实践性,于1990年6月6日至9日在济南市召开中医护理病历书写研讨会。会议代表133名,山东省中医管理局局长蔡剑前、省中医学会向克理事长和中华护理学会副理事长王敏等领导参加开幕式。中华护理学会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吕素英致开幕词。大会收到论文265篇,交流52篇。通过研讨提高了对护理病历书写重要性的认识,初步统一了护理病历书写格式。

1991年5月7日至10日,全国首届中医护理工作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这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的建国以来首次中医护理专业工作会议。出席会议代表的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卫生厅(局)和中医药管理局负责人,部分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护理学会和有关部委的领导,共126名。全国有95名优秀中医护理工作者和两个先进集体受到表彰。

党和国家领导人宋任穷、薄一波、陈慕华、赵朴初等为大会写了贺信、贺词,鼓励中医药战线上全体中医护理工作者,发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勤奋工作,为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护理工作新局面而共同努力。

国家领导人的题词有:

弘扬民族文化,开拓中医护理学科

薄一波

1991年5月

发展中医护理学科为建设具有我国特色的护理学作贡献。

宋任穷

辛末年夏

振兴护理造福人类

陈慕华

辛未年夏

弘扬中国民族文化发展中医护理学科

赵朴初

中华护理学会名誉理事长陈慕华给大会的贺信中着重指出:“中医护理是中医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中医医事活动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加强中医护理工作,是关系到振兴中医事业,发展祖国医学宝库的大事,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中医政策指引下,我国的中医护理事业稳步发展,取得可喜的成绩。这次会议在回顾总结工作的基础上,交流了经验,表彰了先进,讨论制定了”八五“期间的发展计划,必将成为中医护理事业发展进程中一个新的起点。”

以上诸多领导的贺词、贺信,在我国护理史上尚属首次。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中医护理工作重视、支持和关怀,对中医护理事业是极大的鼓舞。

首届中国护理工作会议在回顾总结建国以来中医护理工作基础上,交流经验,表彰先进,制定“八五”期间中医护理发展计划,是中医护理迈向二十一世纪一个重要里程碑,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为进一步探讨中医护理的内涵,1991年5月24日至29日在杭州召开了中医护理问题研讨会。

通过济南和杭州会议,不论从中医护理病历书写的项目、格式,还是辩证分析,护理问题的指出,护理措施的制订,以及护程记录,出院小结,出院指导等内容都能体现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护两大基本特点和原则,为中医护理病历书写规范奠定了基础。

为发现、造就和培养中青年护理人才,使中医护理事业后继有人,1992年《中医护理报》编辑部发起“全国中青年中医护理有奖征文”活动。收到论文473篇,通过评审,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10名,四等奖49名,并于同年10月在郑州市召开颁奖暨学术交流会。

随着我国省、市级中医院中医护理研究室的陆续建立,1993年4月13日至15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医护理研究室工作研讨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潘筱秦处长,中华护理学会副理事长王敏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两位领导重点强调建立护理研究室的重要性,同时对会议提出希望和要求。通过研讨,对中医护理研究室的体制、隶属、职责范围和任务取得一致共识,对科研经费、立题、招标等有关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同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组织北京、南京、上海、广州、辽宁等地护理专家对1984年版《中医护理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进行了全面修订和补充,同年11月正式出版发行。

1994年,为庆祝中华护理学会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10月6日至10日在南京召开“庆祝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暨学术交流会”。代表们来自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共113名。中华护理学会副理事长王敏、江苏省中医管理局丁冠明副局长、省科协陈家林教授、江苏省护理学会名誉理事长袁雪等领导出席开幕式,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吕素英致开幕词。大会收到论文178篇,有106篇进行了交流。论文内容面广,有十年来中医护理工作成就和展望,中知护理科研、教育、管理及内、外、妇、儿科病症辩证施护经验等。

本年内,学会配合《中医护理报》编辑部,在北戴河召开“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研讨会”,有218篇论文在会上进行交流。

1995年,为总结交流中医护理和技术在临床应用情况及全国创等级中医院中的经验。于6月21日至25日在黄山市召开“全国中医护理临床应用学术交流会”。出席代表65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吴厚新,中华护理学会副理事长王敏,安徽省中医管理局邓大学局长等领导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会议收到论文200余篇,有39篇在大、小会上交流。论文内容以临床应用为主,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在新形势下,中医护理工作取得的新进展。

中医护理是我国独有的护理学科,随着改革开放和中医事业的振兴,日益受到国际护理界的关注和认可。自1986年参加中美护理学术会,1989年至1995年,先后参加中日护理学术会3次,国际护理学术会和海峡两岸(港、澳、台)学术会各1次,有27篇论文在大会上交流,受到国际护理同仁的关注和好评。北京及各省、市级中医院多次接待国外护理代表团参观访问加增了国际及两岸的学术交流。许多国家的护理代表团先后来我国参观或考察中医护理工作,中医护理学在国际上的影响越来越大。

(六)创建三级甲等中医院和示范中医院

1、建立健全护理管理体制,护理工作实行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2、加强护理管理干部培训和使用,建立护理人员技术档案,定期考核,长期保存。

3、全国省、市级中医院和示范中医院建立中医护理研究室,明确职责范围和任务,保证护理科研工作的开展。

4、建立和完善护理部指挥下的护理质量控制机构。护理部通过目标化管理,健全规章制度,制订考核标准和奖惩办法,加强对各护理单元质控组织的管理,用各种形式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使护理质量、业务水平和医德医风等到全面提高。

5、护士长工作进入科学化管理,实行护士长手册、业务查房和护理质量查房等,达到病区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6、技术质量方面:基础护理严格按分级护理原则、内容和要求执行,中、西医技术操作达到正规、熟练。其中要求护理人员掌握和运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项目不少于7种。

7、辩证施护病种:每一病区辩证施护病种不少于两个,每病区每月书写中医护理病历不少于两份。

8、护理文件写书方面,按《中医护理文件书写规范》执行,并制订出中医护理病历的考核评分标准。

(七)创办《中医护理报》

1986年,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河南省卫生厅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委员会和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主办的《中医护理报》创刊。十几年来,作为广大中医护理人员唯一的专业报刊,在学术交流,继承、发扬中医护理理论,传播国内外护理信息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深受全国护理工作者的欢迎和好评。

四、中医护理教育概况

1973年和1974年,北京、南京等地创办中医护(卫)校,至今全国有中医护校两所,在55所中医或中医药学校开设了中医护理专业。多年来全国各地相继培养了大批具有中等专业技术水平的中医护理人才,承担了大量的中医临床护理、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的工作。1984年党和政府决定恢复高等护理教育,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为中医护理专业高等教育首开历史先河,于1985年在全国率先成立了中医护理系,开始招收中医护理专业大专生。以后全国有10所中医学院相继开办了中医护理大专班,如南京、黑龙江、湖北、湖南、安徽、河北、河南、山西等。培养了一批具有大学专科水平,既掌握中医学理论和中医护理学理论与中医护理技术,又掌握现代医学基础知识和现代护理学理论与技术的高级护理人才,充实了中医护理人员队伍,提高了中医护理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广东等省还开办了中医护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以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系为例,自1985年开始至今共招收8届学生(1988年和1989年未招生),其中除1987年招收在职护士37人以外,其他7届均为高中毕业生。目前已毕业学生155名,这些学生分配在全国各地中医医院或西医医院,承担了临床护理,护理教育与科研的重任。大部分已成为医院护理工作的骨干,有的已担任护士长、教师工作,有的还担任了西医医院监护病房护士长、教师工作,有的还担任了西医医院监护病房护士长。据用人单位反映,中医护理专业培养的大专生理论水平比较高,知识面较广,经过1至2年临床实践明显的超过同年毕业的中专生,她

们能够承担技术要求高,护理难度大的工作,更是护理教学的骨干。在三级医院评审中,护理大专生同样发挥了自己的优势,为三级甲等医院的评审贡献了自己的才智。

目前,中医护理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中医护理教育体系正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形成。大专、中专、夜大、函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及短训班等各种中医护理教育大量涌现。中医护理的科研工作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学术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现代护理事业的飞速发展。中医护理学正在不断吸取现代护理学理论,结合中医护理学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护的特色,丰富和完善中医护理学理论体系。为适应中医护理学的发展,中医护理教育也要相应提高到大学本科教育,逐渐向更高层次发展。目前各地正在努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水平,努力提高中医护理教材的知识层次,争取尽快达到本科教育水平。

中等中医护理专业教材,从基础课到内、外、妇、儿科护理学于1988年编写出版,目前已普遍使用。

中医护理学试卷

、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人体是有机的统一整体,在生理方面是以() A、五脏中心 B、六腑为中心 C、经络为中心 D、精气血津液为中心 2、“热极生寒”“寒极生热”属阴阳的() A、相互对立 B、相互消长 C、相互转化 D、相互累及 3、临床症见呼吸少,吸气困难,动则气喘属() A、肺气虚 B、心气虚 C、宗气虚 D、肾不纳气 4、能转化成血液又是血液组成部分的是() A、原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5、内风的产生是由于() A、肝脏功能失调 B、心脏功能失调 C、情志失调 D、邪气偏盛 6、膀胱贮藏排泄尿液的功能是依靠() A、膀胱的气化 B、肾的气化 C、肾与膀胀的气化 D、三焦的气化 7、麻疹的隔离时间一般为() A、疹退 B、透疹后 C、透疹后6天 D、透疹后2周 8、风热证感冒汗多湿衣时防止受凉复感护理应() A、随时擦汗衣 B、汗止后更衣 C、擦汗后盖上被子 D、温水擦浴 9、暴盲肝阳上亢证饮食禁忌() A、酒及辛辣之品 B、生冷瓜果 C、多饮水 D、荤腥 10、水痘隔离时间从发病开始到() A、水痘透布 B、水痘完全干燥结痂后二周 C、水痘完全干燥结痂后一周 D、水痘完全干燥结痂 11、芒刺舌主() A、热盛 B、阴虚 C、食滞 D、气滞 12、语音低微或断续不相接的多属() A、虚证 B、实证 C、寒证 D、热证 13、便有腥味为() A、消化不良 B、胃热证 C、虚证 D、实热证 14、疼痛喜按多属() A、虚证 B、实证 C、气滞证 D、瘀血证 15、迟脉主() A、表证 B、里证 C、寒证 D、热证

初一英语期末考试试题

初一英语期末考试试题 姓名:得分: 一、选择填空.(25) 1.____is the first day of the week. A.Monday B.Tuesday C.Saturday D.Sunday 2.—What day is it today ?—It's ____ . A.seven B.February C.Friday D.a nice day 3.—Can I have a cake?—Yes,________. A.here is it B.give you C.here you are D.I can 4.How many ____ are there? A.bread B.rices C.dumplings D.milks 5.—Could you help me,please?—____. A.Thanks B.Certainly C.No D.You're welcome 6.Who is ____ duty today ? A.in B.with C.on D.at 7.Let's ____ the lost books. A.to go and find B.to go and to find C.go and find D.go and go find 8.He has______ English story-book. He likes _____it very much. A. a , reading B. an , reading C. an , looking D. a , looking 9.____ Sunday morning, we have no classes. A. On B. At C. In D. For 10.They have ___ useful dictionary. We want to borrow it ____them. A. an, for B. a, from C. an, to D. a, to 11. There is________“t”and________“s”in ________ word “thanks”. A. a; an;× B. a; a; × C. a; an; the D. a; an; a 12. Listen ________ the tape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________ page 100. A. to; of B. of; from C. to; on D. at; in 13 .________a bird. ________ name's Polly. A. Its; It's B. It's; It's C. Its; Its D. It's; Its 14 Do you want________? A. to go to school B. speak English C. go home D. to the tree 15. ________is this blouse? ________ knows? A. Who's; Who B. Whose; Who's C. Who; Who's D. Whose; Who 16 —Is that boy twelve? —No,________. He's only eleven. A. isn't B. isn't he C. he isn't D. he not 17. We get up ___ half past six ___the morning.

中医护理的发展历史简介

中医护理的发展历史简介 中医护理同中医学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自从有了人类,有了疾病,就有了医和护,医护是同源的。中医护理学的发展史可分七个时期。 萌芽时期约距170万年前,我们的祖先为了生活和生存,在与疾病作斗争中,逐步积累了不少护理知识。如从西安半坡村发掘的带有门户通道房屋的遗址,说明上古人已懂得筑房可避狂风暴雨和野兽的袭击。用兽皮和树皮作衣可避寒防邪等护理。氏族公社后,随着部落间斗争,当受伤后采用泥土、树叶、草茎等涂裹伤口的外用护理法。定居下来后,通过对动、植物的长期观察和尝试,认识到更多的动、植物和药物,并用于病人,《史记》中记载有神农氏尝百草的例证。 护理学基本形成时期夏、商、周至春秋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文化的发展,护理学也得到相应发展。如河南安阳殷王墓中发掘出来的甲骨文中记载的“沐”字,很像人在盆中用水洗澡,说明当时人们已有定期沐浴的卫生习惯。周代,人们已懂得凿井和饮食护理。如《左传》记载:“土厚水深,居之不疾”和“土薄水浅……其恶易觏”的论述,说明当时已知水土等居住条件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并开始进行灭鼠、除虫、改善环境卫生等防病调护等活动。 春秋时期,人们已了解四时气候变化与疾病的关系,如《周礼》记载四季发病:“春时有病首疾,夏时有痒疥疾,秋时有疟寒疾,冬时有咳上气”说明四季气候变化影响人体的健康,气候失常导致疾病的流行。它提示人们要做好气象、起居等护理,顺应四时气候避免疾病的发生。从《周记?天官》中有:“凡民之疾病分而治之,死终则各书其所以而入医师。”说明当时已开始分科治疗和护理,并已建立了治疗、书写死亡报告等医疗文件的记录制度。这一时期护理学基本形成的另一标志,是护理和治疗病人不再求助于巫术占卜,而是通过客观检查和观察来判断疾病的吉凶。如《周记》记载以五音(角、徵、宫、商、羽五个音阶)、五声(呼、笑、歌、哭、呻)和五色(青、紫、蓝、白、黑)来判断疾病的吉凶。这是运用中医五音、五声和五色配肝、心、脾、肺、肾五脏的学说,通过声音和面色观察来推测五脏病变和吉凶。同时随着文化的发展,针药知识也得到发展,从而扩大了给药的途径和方法。 理论体系确立时期战国时期,七国争雄,新兴封建制度建立,思想文化领域中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我国最早医学理论专著《黄帝内经》,系统地总结了古代医学成就和护理经验,运用当时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对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等方面作了较全面的阐述,初步奠定了中医护理的理论基础。《黄帝内经》中有关护理的内容十分丰富,它不但提出了“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正护原则,和“热因热

中医护理学基础:中医护理发展简史——形成

中医护理学基础:中医护理发展简史——形 成 中医护理学的初步形成阶段(战国──东汉时期)任何一门学科都要有理论作基础的,虽然我们认为护可能早于医,因为,原始人生了病,开始并没有医药,只有他的亲人照料他、看护他。后来有了医疗活动,但有关护理方面的知识均散在于各医家的著作中,没有护理专著。 《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护理学的基础 《皇帝内经》是我国第一部医学典籍,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实为历代医家的经验总结和汇编。全书分《素问》、《灵枢》两部分。 基本观点有整体观、阴阳平衡观、邪正斗争观、重视预防观。 基本学说有阴阳五行学说、藏象经络学说、病因病机学说、诊法治则学说等。同时也论述了中医护理学的理论知识。 《神农本草经》与用药护理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重要典籍,和《内经》一样,非一时一人之手笔,大约是秦汉以来

许多医药学家不断搜集,直至东汉时期,才最后加工整理成书的。全书共分三卷,共收载药物365种,其中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根据药物性能、功效的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品。 本书概括地讲述了君、臣、佐、使的药物学理论,另外还有药物的七情合和、四气五味等理论,对药物的配伍、组成方剂有具体的指导意义,对临床护理观察药效和毒性反应也有指导价值。 《伤寒杂病论》开创了辨证施护的先河 《伤寒杂病论》是汉代医家张仲景所著。 张仲景继承了《黄帝内经》等古典医籍的基本理论,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论杂病,提出了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辨证论治原则,使祖国医学的基本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不仅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也为临床辨证施护开了先河。本书强调服药护理、饮食护理对疾病的作用,并创建一些护理技术。 华佗-医疗体育的奠基人 华佗是我国后汉时期的名医,精通内、外、妇、儿、针灸等,以外科著称。首创麻沸散,创编了“五禽戏”。其在古代气功导引的基础上,模仿虎、鹿、猿、熊、鸟等五种动物的活动姿态,创编了一套保健体操,名叫“五禽戏”,使头、身、腰、四肢等各个关节都得到活动。认为“人体欲

期末测试一

期末测试一 一、单项选择题 1.投资人最关心的财务信息是()。 A.总资产收益率B.销售利润率C.净资产收益率D.流动比率 2.某公司的部分年末数据为:流动负债60万元,速动比率2.5,流动比率3.0,销售成本50万元,则年末存货周转次数为()。 A. 1.2次 B.2.4次 C.1.67次 D.1.5次 3.在杜邦财务分析体系中,假设其他情况相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权益乘数大则财务风险大B.权益乘数大则净资产收益率大 C.权益乘数等于资产权益率的倒数D.权益乘数大则资产净利率大 4.某企业2005年年初所有者权益总额为10 000万元,年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为15 000元,本年没有影响所有者权益的客观因素,则企业的资本保值增值率为()。A.50% B.150% C.100% D.120% 5.不影响净资产收益率的指标包括()。 A.总资产周转率 B.主营业务净利率 C.资产负债率 D.流动比率 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发展能力分析指标的是()。 A.资本积累率 B.资本保值增值率 C.总资产增长率 D.三年资本平均增长率。 7.资产负债率这项指标的作用主要在于( )。 A.分析企业偿还债务的物质保证程度 B.揭示企业财务状况的稳定程度 C.分析企业所有者权益资本对偿债风险的承受能力 D.揭示企业全部资产的流动性 8.采购成本控制的责任人是()。 A.生产车间 B.仓库管理人员 C.采购部门 D.计划部门 9.反映资产经营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是()。 A.总资产报酬率 B.净资产收益率 C.可持续增长率 D.股东权益报酬率 10.利息保障倍数不仅反映了企业获利能力,而且反映了()。

-《中医护理学》教学大纲

《中医护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一)课程编号: 02020061 (二)课程名称:中医护理学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三)学分: 2 (四)总学时: 36学时 (五)理论学时: 24学时 (六)实践学时: 12学时 (七)课程类别:选修 (八)开课时间:第 3 学期 (九)适应专业:护理学专业四年制本科 二、课程简介: 中医护理学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的预防、保健、治疗和康复活动。《中 医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讲述了中医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本课程既突出了中医特色,又根据学科发展需要引入了现代护理学的思想及概念。《中医护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综合性课程。其实验课 ( 中医护理基础技术操作 ) 主要讲授各实验项目的目的、用物准备、操作程序及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其中针刺法、灸法、拔罐法、刮痧法等是中医 护理基础操作的特色。这些实验不仅是中医护理学基础学习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整个护理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践,学生可以验证、巩固和补充课堂讲授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观察、综合分析能力及运用所学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中医护理理论知识;掌握各种中医护理基础 技术操作;能够运用中医理论对常见的临床疾病进行整体护理,并且能将现代护理学的思想与传统医学护理有机的结合起来,培养中西结合的高级护理人才。 三、跟相关课程的衔接:健康评估、系统解剖学、生理学 四、学时安排 (一)中医护理学课程总学时一览表 章次教学内容理论学时实践学时合计 第一章绪论 2 2 第二章中医基本理论 10 4 14 第三章中医护理基本知识 4 4 第四章中医护理基本技术 4 8 12 第五章辩证施护 4 4 总计 36 (二)实践项目教学一览表 序号实践项目名称实践项目提要学时方法备注 耳穴压豆法、穴位按摩 1 护理技术一 4 实验 法、拔罐法等 2 护理技术二针灸、刮痧 4 见习

中医护理学基础

中医护理学基础 第一章 *1中医护理学的概念: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整体观念,对疾病进行辨证护理,结合预防,保健,康复等措施,并运用独特的传统护理技术,对患者及人群施以健康照顾与服务,以保护人民健康的一门应用学科。 *2中医护理学的研究领域和服务对象:研究领域:(1)在研究对象对方面,既涉及患者的疾病护理,病后调摄与康复,又涉及人群的养身保健与防未病;(2)在临床实践方面,既涉及医院的专科护理,又涉及社区护理,(3)在学科任务方面及包括临床护理,还包括护理管理、护理教育和护理科研。服务对象:既包括患者,又包括健康人群。 3中医护理学的两个基本点:(1)整体观念—即人是一个有机整体及人和自然界的统一。中医护理学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人体五脏六腑的完整统一以及人与自然环境、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和谐,运用整体观念,对患者进行整体护理。(2)辩证施护—辩证施运用中医学理论,通过望闻问切四诊的方法收集患者有关疾病的病史、症状、体征等发生、发展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判断,对疾病进行证候定性。施护施在辩证的基础上,从疾病的证候定性确立相应的护理原则和方法,制定出护理计划和具体的护理措施,对患者实施护理。辩证施决定护理的前提与依据,施护施护理疾病的手段和方法。 4中医整体护理:施指在观察判断病情和护理疾病时应注意把人体的局部病变与机体整体病理变化统一起来,重视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根据四时气候、地理环境、居住条件及一天昼夜晨昏变化等各方面因素,制定出适宜的护理计划。 5证、症、病三者的关系与区别:“病”是疾病的总称,概括疾病的全部病理过程,因此,“病”可以概括“证”,“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症”施指症状,而“证”施证候,是辩证所得到的结果,概括了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出现的各种症状。“证”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准确的揭示了疾病的本质。 6八纲辩证的概念: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辩证将疾病的病位深浅、病位性质、邪正盛衰、证候类别等情况加以综合分析,归纳为八类证候,称为八纲辩证。 7扶正祛邪的概念:疾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从邪正关系来说是正气与邪气矛盾双方互相斗争的过程。 8护病求本的概念:护病求本就是在护理患者时必须先抓住疾病的本质,针对疾病的本质进行护理,这是辩证施护的根本原则。 9三因制宜的概念:三因制宜护理施指在护理工作中,要注意因时,因地,因人的差异性,区别对待,采取适宜的护理措施。 10治未病的概念: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维持机体阴阳平衡的健康状态即被称为“治未病”。 11阴阳:(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 寒证、里证、虚证属于因证热证、表证、实证属于阳证 (1)阴证:多因体内阳气虚衰或寒邪凝滞所致。临床可见面色暗淡,精神萎靡,形寒肢冷,倦怠无力,语声低怯,纳差,便溏,尿清,舌淡胖嫩,苔润滑,脉沉迟等。 (2)阳证:多因体内热邪炽盛或阳气亢盛所致。临床可见面赤身热,神烦,烦躁不安,声高气粗,口干,渴喜冷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降,苔黄黑起芒刺,脉象浮数、洪大等。 (3)阴虚证:病理机制是阴液亏损,阴部制阳表现:阴液亏损,阳气相对偏盛而生虚热(4)阳虚证:病理机制施阳气亏损,阳不制阴表现:机体功能减退的气虚证候,阴气相对偏盛而生虚寒 (5)亡阳证:指由于体内阴液大量消耗所表现出阴液衰竭的证候。阴虚而阳亢,表现出一

中医护理学发展史

中医护理学发展史及基本特点 时间:2015年5月6日地点:六楼会议室主讲人:姜艳华 主讲内容:中医护理学发展史 一、古代中医护理学得形成与发展 1、早在远古时代期,原始人类为了生存,以植物和野兽为食,用兽皮或树叶遮体,是过着“巢穴而居”的生活。在生活和劳动过程中,偶然受伤便设法涂裹包,身体疼痛不适便揉捏按压,天气变化则趋避寒温,并通过对动物、植物的长期观察和尝试,逐渐熟悉和认识了动、植物的营养、毒性和药用价值。原始人类这些本能的保护自身、减轻痛苦的自疗和互动活动,即是医护的开始。当人们发现一些本能的方法具有预防疾病和康复的作用,从而有目的地去实施时,即形成了护理学的萌芽。 2、战国至东汉时期,随着科学文化的迅速发展,为中医护理学理论体系的逐步形成奠定了基础。初步建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 《皇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和《伤寒杂病论》等医学典籍相继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也为中医护理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3、杰出医家华佗是我国后汉时期外科和医疗体育的奠基人,他不仅创造性地使用酒服麻沸散作为外科手术的麻醉剂,还吸取前人“引导”的精华,模仿虎、鹿、熊、猿、鸟的姿态,创造了五禽戏,使头、身、腰等各个关节都得到运动,认为“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把体育和医疗护理结合起来。 这是最早的康复护理的方法,也对体育保健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4、晋隋唐时期是中医护理理论和专科护理全面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医学理论和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出现了众多名医著作,促进了中医药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发展 5、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救卒方》集中医急救、传染病、内、外、妇、五官、精神、骨伤各科之大成,书中对各科护理均有详细的阐述 6、唐代孙思邈所著的《千金翼方》和《备急千金要方》是两本以记载处方和其他各种治病手段为主的方书 《备急千金要方》一书载方5300首,较系统地总结和反应了自《皇帝内经》以后至唐代初期的医学成就,并详细论述了临床各科的临证护理、投药、食疗及养生、婴幼儿保健、护理等内容,对妇女怀孕、养胎、分娩乃至产褥期的护理作了详细的叙述,同时还记载了许多小儿喂养和护理方法 7、宋金元时期是中医学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时期医学发展迅速,流派纷呈 8、元代宫廷饮膳太医忽思慧编撰的《饮膳正要》是这一时期饮食营养学得代表作 9、明清时期是中国医药学深化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的诸多医家在丰富的临床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哲学研究成果,经过反复探讨,提出了许多创见,

期末基护试题

渭南技师学院-东校区2011-2012(1)期末考试 《护理基础学》试题时间:90分钟 适用2010级军护1、2、3班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注:【将答案填写在最后页的答题卡内,否则视为无效。】 1、处于护理历史上黑暗时期的护士形象() A、宗教形象 B、教师形象 C、母亲形象 D、仆人形象 E、白衣天使形象 2、属于爱与归属感需要的问题是() A、病人的病理变化 B、从生物学观点考虑问题 C、通过护理措施能解决的问题 D、对疾病本质的判断 E、类似医疗诊断 3、门、急诊护理工作下列有错的() A、预科分诊护士应做到先预检分诊后挂号 B、心理上受到威胁的问题遇到病情突变患者应提前安排就诊 C、急诊护士要做到一问二检查三分诊 D、医生未到前,急诊护士应根据病情给予紧急处理 E、各种急救药品空瓶、输血空袋须本人再次查对后弃去 4、关于医嘱种类叙述中不妥的是() A、长期医嘱有效时间在24h以上 B、长期备用医嘱须写明间隔时间 C、临时医嘱有效时间在12h以内 D.、临时备用医嘱仅在规定时间有效 E、长期医嘱由医生注明停止时间方为有效 5、使用无菌持物钳(镊)的错误说法是()A、浸泡持物钳的容器口要大,一瓶一钳B、液面应浸没镊长的1/2以上 C、使用时保持钳端向下 D、取放钳时不可触及容器口 E、持物钳疑被污染不能再放回容器内 6.、隔离操作错误的是() A、口罩取下后将污染面向外折叠 B、刷手顺序安前臂到指甲 C、隔离帽要把头发全部遮住 D、隔离衣挂半污染区,清洁面向外 E、取避污纸从页面抓取 7、长期卧床病人为防止褥疮,于身体空隙处垫软垫的主要目的是( ) A、减少压力,减少压强 B、扩大受力面积,减少压强 C、架空受压部位 D、减少受力面积,减少压强 E、减少对皮肤的摩擦刺激 8、输血前准备错误的是() A、取血标本做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 B、取血时必须由两人认真核对 C、库血保存日期超过三周不可使用 D、血液从血库取出后要避免震荡 E、库血可在室温中放置30~60min后再输入 9、输液过程中,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气促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可能发生() A、发热反应 B、急性肺水肿 C、静脉炎 D、空气栓塞 E、热原反应 10、长期鼻饲患者,护理操作中错误的做法是() A、每日做口腔护理 B、每次鼻饲间隔时间不少于两小时 C、注入流质或药物前后注入少量温开水 D、每次鼻饲量不超过200ml E、胃管应每日更换,晚上拔出,次晨由另一鼻孔插入 11、灌肠时,如灌肠液流入受阻,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 ) A、抬高灌肠筒 B、拔出肛管重新插入 C、移动肛管 D、嘱咐病人放松腹肌 E、更换肛管 12、输液后主诉局部疼痛,检查溶液滴入不畅,局部无明显肿胀,挤捏胶管无回血,其可能的原因及处理的方法是()

河南中医学院2007至2008学年第一学期中医护理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A

河南中医学院2007至2008学年第一学期中医护理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A 河南中医学院2007至2008学年第一学期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A卷 (供护理本科专业使用) 学号:姓名:座号: 系别:年级:专业: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计 得分 总分合计人:复核人: 得分评卷人一、单项选择题 (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 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40分) 1.病室光线过亮,不适宜哪类病人 ( ) A.感受风寒 B.阳虚 C.里寒证 D.肝风内动 E.感受风湿 2.致病后可导致肢体困重,头重如裹的邪气是 ( ) A.风 B.寒 C.湿 D.燥 E.火 3.被称作“百病之长”的邪气是 ( ) A.风 B.暑 C.湿 D.燥 E.寒 4.七情影响脏腑气机,恐则 ( ) A.气上 B.气下 C.气结 D.气乱 E.气消 5.下列哪项为实证的临床表现 ( ) A.二便失禁 B.神疲体倦 C.五心烦热 D.面容憔悴 E.以上都不是 6.张仲景的著作是 ( ) A.《伤寒论》 B.《诸病源候论》 C.《温热论》 D.《温疫论》 E.以上均非7.宋代李东恒创立了 ( ) A.火热论 B.相火论 C.脾胃论 D.攻下论 E.伤寒论 8.属“金元四大家”中的“寒凉派”医家是 ( ) A.朱震亨 B.张从正 C.李杲 D.刘完素 E.李中梓

9.煎药最好的容器是 ( ) A.不锈钢锅 B.砂锅 C.铁锅 D.铜锅 E.铝锅 10.推法中刺激较强,适用于腰及四肢部的劳损、宿伤及痹证的按摩手法是 ( ) A.拇指平推法 B.掌平推法 C.拳平推法 D.一指禅推法 E.食指平推法 11.用治肺虚久咳、痰少咽燥之证,宜选 ( ) A.浙贝母 B.川贝母 C.陈皮 D.黄芩 E.牛蒡子 12.小便不利、大便干燥宜选用 ( ) A.车前子 B.冬葵子 C.萹蓄 D.瞿麦 E.泽泻 13.针刺胸椎、腰椎棘突下穴位 ( ) A.平刺 B.直刺 C.斜刺 D.向上斜刺 E.向下斜刺 14.所谓“从治”是指 ( ) A.寒者热之 B.热者寒之 C.虚则补之 D.实则泻之 E.以上都不是 15.煎煮药物的描述,哪项不正确 ( ) A.一般药物宜先武火煮沸后再用文火 B.解表药宜文火快煎 C.矿物质类药宜武火久煎 D.补益药类药宜文火久煎 E.一般药可煎两次 16.施温针疗法需将艾绒团捻于针柄上点燃,这一步骤在何时进行 ( ) A.进针前 B.进针后 C.针刺得气前 D.针刺得气后 E.与进针前后无关 17.经络系统的组成是 ( ) A.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经筋、皮部 B.经脉、络脉、经筋、皮部 C.经脉、别络、经筋、皮部 D.经脉、经别、经筋、皮部 E.正经、奇经、经别、皮部 18.手三阴经的走向为 ( ) A.胸走手 B.手走头 C.头走足 D.足走腹 E.腹走头 19.足少阴经络于 ( ) A.胆 B.胃 C.大肠 D.小肠 E.膀胱 20.加强表里两经在体表联系的是 ( ) A.十五别络 B.十二经脉 C.十二经别 D.十二经筋 E.奇经八脉 21.“金元四大家”中,被称"养阴学派”的医家是 ( ) A.朱震亨 B.李杲 C.刘完素 D.张从正 E.张景岳

第一章 护理学的发展史

第一章护理学的发展史 一、A1型题(第1~62题): 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世界上第一所正式护士学校创建于 A.1860年,英国 B.1888年,伦敦 C.1809年,英国 D.1860年,德国 E.1890年,圣多马 2.我国的第一所护士学校创建于 A.1907年,广州 B.1865年,湖南 C.1921年,上海 D.1922年,北京 E.1888年,福州3.中国护理界的群众性学术团体最早名为 A.中华护士会 B.中国护士会 C.中华护士学会 D.中华护理学会 E.中国护理学会 4.南丁格尔就读的护士学校是 A.圣托马斯医院护士学校 B.凯撒斯威斯护士学校 C.克里米亚护士学校 D.沙弗诺城护士学校 E.佛罗伦萨护士学校 5.南丁格尔著有 A. 《医院札记》 B. 《护理》杂志 C. 《护士进修》杂志 D. 《护理研究》杂志 E. 《中华护理》杂志 6.护理专业化开始形成于 A. 医院护理 B. 自我护理 C. 近代护理 D. 家庭护理 E. 现代护理 7.中华护士会成立于 A.1835年广东 B.1888年福州 C.1909年江西 D.1921年北京 E.1922年上海 8.自1964年起,中国护理界的群体性学术团体改名为 A.中华护理学会 B.中华护士学会 C.中华护士会 D.中国护士学会 E.中国护士会 9.1948年,WHO对健康的定义不包括下列哪项 A.躯体没有疾病 B.有完整的生理状态 C.有完整的心理状态 D.有一定的劳动能力 E.有社会适应能力 10.“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者是 A. 罗伊 B. 恩格尔 C. 奥瑞姆 D. 马斯洛 E. 莉迪亚 11.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由于南丁格尔的努力,使伤兵的死亡率从50%下降到 A. 4% B. 2.2% C. 4.4% D. 5% E. 2% 12.国际红十会首次颁发南丁格尔奖是在 A. 1907年 B. 1910年 C. 1920年 D. 1953年 E. 1912年 13.国际护士节定于 A. 南丁格尔诞生日 B. 南丁格尔获奖时间 C. 南丁格尔去世时间 D. 南丁格尔创办第一所护士学校时间 E. 以上都不是 14.中医理论“三分治、七分养”中的七分养实质是 A. 护士 B. 护理 C. 护理患者 D. 护理教育 E. 护理改革 15.明代巨著《本草纲目》的作者是 A. 扁鹊 B. 李时珍 C. 孙思邈 D. 陈子明 E. 华佗 16.我国护理事业的兴起是在 A. 抗日战争时期 B. 土地革命时期 C. 鸦片战争时期 D. “五四”运动前后 E. 解放战争时期 17.唐代孙思邈所著的《备急千金药方》,宣传和首创了 A. 消毒技术 B. 饮食技术 C. 导尿术 D. 观察病情 E. 以上都是 18.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特点是 A. 医护双方是合作的伙伴 B. 重视整体、忽视局部 C. 重视高等护理教育 D. 护理从属于医疗 E. 实施整体护理 19.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特点是

《中医护理学基础》习题集、考试及答案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集 第一章绪论 二、填空题 1、医疗体育的奠基人是(1华佗)。 2、《伤寒杂病论》开创了(1辨证施护)先河。 3、头有疮则(1沐),身有疡则(2浴)。 4、首创“麻沸散”的是(1华佗)。 5、我国第一部医学典籍是(1《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基本观点有整体观、(阴阳平衡观)、(邪正斗争观)、重视预防观。 6、张仲景开创了(辨证施护)的先河,首创(药物灌肠)法。 7、中医护理是以(调养)为特色,它包涵(调理)和(护理)两种医护手段。 8、元代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是一部营养学专著。 三、选择题 1.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个中医护理系创建(1983年天津中医学院)。 2、开创了辨证施护先河的医学巨著为(《伤寒杂病论》)。 3.最早记载了细葱管导尿术的医学巨著为(《千金方》)。 4、医疗体育的奠基人是(华佗)。 5、首创猪胆汗灌肠法的医家是(张仲景)。 6、在对自溢提出急救护理与现代人工呼吸法相似的医学巨著为(《伤寒杂病论》)。 7、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巨著是(《神农本草经》)。 8、首创汤剂的是(伊尹 9、首创中药灌肠法解决便秘的著作是(《伤寒论》)。 10、首创细葱管导尿术的著名医家是(孙思邈)。

11、(张仲景)创建辨证施护的理论。 A、孙思邈 B、张仲景 C、华佗 D、叶天士 四、简答题 1、简述孙思邈对中医护理的贡献。 2、《黄帝内经》这本医著主要从哪几方面描述了护理观点? 四、简答题 1、①妇、幼儿护理:孙思邈从妇人怀孕养胎,到分娩乃至产褥期的护理,都做了详细的叙述;②重视食疗③生活起居④饮食护理⑤精神调养⑥老年人的护理⑦投药护理⑧护理操作技术:首创细葱管进行导尿。 2、《黄帝内经》这本医著主要从哪几方面描述了护理观点? (1)对饮食宜忌做了详细的说明,对中医临床饮食调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2)做好生活起居护理,顺应四时气候,避免疾病的发生。 (3)重视情志护理,认为情志过极可导致人体气血不和,脏腑功能紊乱,诱发或加重疾病。同时强调医护人员与患者交谈时要注意方式和方法。 第二章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和原则 第三章整体护理 一、名词解释 1、通因通用:用通利的药物,通利的护法,治护通泄症状的方法。但其实质通泄症的病因本质是实证,如因积滞伤食所致腹泻,因瘀血内滞所致崩漏,但取攻下治护法,就是“通因通用”法。 2、寒因寒用:用补塞药,补塞护法,治护闭塞不通的症状的方法。但其实质塞证为其假象,又称假塞,故治疗护宜取补塞。 3、辨证施护:就是运用中医的理论,对四诊所收集的有关病史、症状、体征加以分析、综合、概括、判断,对疾病进行证候定性,从而找出病人存在的护理问题或护理诊断。并在辨证的基础上,即从疾病的证候定性中确立相应的施护原则和方法,并按其实施,从而达到护理目的。

《中医护理学》课程标准

《中医护理学》理论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04204072 适用专业:五年制护理专业 课程类别:公共课 修课方式:必修 教学时数:64学时 总学分数:4学分 一、课程定位 1.课程地位与作用 课程的地位:《中医护理学》课程是我院护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课程的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中医理论知识和技能对患者提供有效的整体护理。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和临床见习,在教学实践中以职业伦理道德作为指导行为的准则,并认真完成个案护理计划。 2.课程基本理念 本课程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以护理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任务引领为课程设计基础,以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结合护理岗位能力需求和临床护理岗位工作过程,对应护士执业资格标准和学生个性发展,以培养学生的执业能力为核心,遵循必须、够用的原则整合《中医护理学》课程内容,实现实践性和开放性教学理念。以多种教学手段并用的教学理念,开展教学活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 1.课程的性质 《中医护理学》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护理学的重要分支,它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研究探讨中医护理理论和护理技术为主的一门学科。在古代中医是

医护不分的,随着中医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工作的发展,中医护理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开始建立。中医护理除了讲授中医基础理论之外,还要介绍针灸、推拿、情志护理、饮食疗法、常见病的中成药应用、预防与护理等。 2.课程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和体现中医护理基础操作。课程着重体现辩证施护和整体护理,将传统医学的化内容充实精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和临床见习,在教学实践中以职业伦理道德作为指和整体护理,将传统医学的精化内容充实于临床护理之中,使中医护理更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为护理的人员在工作中拓宽思路、提高临床工作水平发挥积极作用。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和临床见习,在教学实践中以职业伦理道德作为指导行为的准则,并认真完成个案护理计划。 三、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正确解释和理解中医名词术语。 2.能理解解释中医基本特点。 3.能区分中西医脏器的异同,熟悉理解中医各脏腑的功能,正常与异常的表现。 4.能解释理解人体的必需物质精气血津液的概念、生成、运行、功能之间的关系及正常与异常的表现。 5.能说出各种病因的含义、治病特点。 6.能熟悉20个以上的常用中成药的功效、适应症。 7.能解释和理解腧穴的含义、分类、作用。 8.说出常见病症的病型。 9.能完成一般的中医基础护理。 (二)能力目标 1.具备自学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终身学习打好惯,为医护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2.能用网络信息、相关的参考书、专业杂志搜集信息,不断的积累知识。 3.有不耻下问的精神,虚心学习别人的经验,丰富临床经验。 4.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三)素质目标 1. 培养学生刻苦勤奋、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学会关心、爱护、尊重病人,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细心严谨的工作作风。 2. 通过任务驱动、服务驱动来展开知识、技能的教学活动,突出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妇产科护理教学活动,使学生能运用护理程序与护理技能对中医健康问题、疾病问题提供服务。 3.培养学生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意识,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在教学实践中以职业伦理道德作为指导行为的准则,并认真完成个案护理计划,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浙大数据结构期末考试2007-2008

浙江大学2007–2008学年秋季学期 《数据结构基础》课程期末考试试卷 开课学院:软件学院、计算机、竺可桢学院,考试形式:闭卷,允许带_ 无入场考试时间:_2007_年_11_月_17日, 所需时间: 120 分钟 考生姓名: ___学号:专业: ____教师:题序一二三四总分得分 评卷人 Answer Sheet Part I 1. 2. 3. 4. 5. 6. 7. 8. 9. 10. Part II 1. c d e 2. c d 3. c d Part III 1. (a) (b) 1. (c)

2. (a) 2. (b) 3. 4. (a) 4. (b)

Part IV void Dijkstra( Table T )

NOTE: Please write your answers on the answer sheet. 注意: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I. Please select the answer for the following problems. (20 points) (1)The time complexity of the following piece of code is (2 points) for(i=0; i0; j/=2) j); printf(“%d\n”, O(nlogn) d. O(n*i) c. O(n*n) a. O(n) b. (2)Suppose that the time complexities of two programs are given by T1(N)=O(f(N)) and T2(N)=O(f(N)). Which of the following equations is true? (2 points) a. T1(N)+T2(N)=O(f(N)) b. T1(N)-T2(N)=o(f(N)) c. T1(N)/T2(N)=O(1) d. T1(N)=O(T2(N)) (3)Given an empty stack S and an empty queue Q. A list of characters are pushed into S in the order of a, b, c, d, e, f and every character that is popped from S will be inserted into Q immediately. If the output of Q is b, d, c, f, e, a, the minimum capacity of S must be . (2 points) 5 c. 3 4 d. 6 b. a. (4)Suppose that the size of a hash table is 11, and the hash function is H(key)=key%11. The following 4 elements have been inserted into the table as Addr(14)=3, Addr(38)=5, Addr(61)=6, Addr(86)=9. When open addressing with quadratic probing is used to solve collisions, the address of the element with key=49 will be . (2 points) 7 c. 10 8 d. 4 b. a. (5)For a binary tree, given the postorder traversal sequence FDEBGCA and the inorder traversal sequence FDBEACG, the corresponding preorder traversal sequence is . (2 points) ABCDEFG ABDFECG d. ABDEFCG c. a. ABDFEGC b. (6)Insert 10, 12, 1, 14, 6, 5, 8, 15, 3, 9, 7, 4, 11, 13, 2 into an initially empty binary min heap one at a time, after performing three DeleteMin operations, the last element of the heap is . (2 points) 8 d. 11 c. 5 10 b. a. (7)Let T be a tree created by union-by-size with N nodes, then the height of T can be . (2 points) a. at most log2(N)+1 b. at least log2(N)+1 c. as large as N d. anything that is greater than 1 (8)Given a weighted and connected undirected graph G, there is/are minimum spanning tree(s) of G. (2 points) a. only one b. one or more c. more than one d. zero or more (9)To find the shortest path between a pair of given vertices, method can be used. (2 points) Critical Path Hashing d. Dijkstra c. a. Kruskal b. (10)Among the following sorting algorithms, has the average run time O(NlogN) with O(N) extra spaces. (2 points) a. Quick sort b. Heap sort c. Merge sort d. Insertion sort

中医护理学

湖南中医药大学本(专)科课程教学大纲 《中医护理学》 适用护理学专业(湘杏本科) 执笔人:杨金花 审定人:潘晓彦 学院负责人:罗尧岳 湖南中医药大学教务处 二○一四年十月 一、理论与实验课时教学时间分配表

二、课程性质和教 学目的 《中医护理学》是建立在中医基础理论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上的一门基础学科,是高等中医药院校护理学专业的必修核心课程,是其他中医护理专科学习的基础,也是护理学专业的特色课程,在中医护理学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课程适用于护理学专业。其任务是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中医护理基本理念,掌握中医护理学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整体观念开展辨证施护,在今后的临床工作实践中更好地为人的健康服务提供高水平的护理。 三、课程目标 第四篇 中医护理基本技能

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特点:整体观念与辨证施护;中医护理的一般方法(生活起居、饮食调护、情志护理、用药护理等);中医护理的基本技术操作(拔罐、艾灸、刮痧等),最终使学生能够应用中医护理学基础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满足临床护理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社会需求。同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和临床实践环节,帮助学生认识作为一名护士的自身价值,建立积极的专业情感和专业态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和发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日后的护理专业学习和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坚实的专业信念、知识和技能基础。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篇概述 第一章概述 第二节中医护理学概述 【教学内容】 一、中医护理学的概念 二、中医护理学发展简史 三、中医护理与现代护理的关系 四、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 【目的要求】 一、重点与难点 重点:中医护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发展史,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 难点:中医护理学发展史。 二、教学要求 1、掌握中医护理学的概念,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 2、熟悉:中医护理学发展简史,特别是有关著作; 3、了解中医辨证施护与现代护理的关系。 【教学方法】 多媒体授课,运用讲授法、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等。 【参考学时】 2学时。 第二篇中医基础理论 【教学内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