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西藏农业的巨大成就

西藏农业的巨大成就

西藏农业的巨大成就
西藏农业的巨大成就

西藏农业的巨大成就

西藏和平解放40年来,全自治区广大农牧民在党中央的正确指引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援下,在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实践了伟大的民主改革运动,砸碎了封建农奴制度的枷锁,走向了社会主义康庄大道。民主改革以后,全自治区农牧民以艰苦创业,奋发向前的精神,用自己的双手开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面貌,改善了生产条件,提高了科学种田和养畜水平,农牧业获得了成倍增长,从根本上改善了农牧民生活。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坚决贯彻执行中央改革开放的方针,逐步建立起适应当前生产力水平的新的生产关系,调整了农业内部结构,推广应用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农、牧、林业得到了全面发展,农村社会、经济都有了很大发展,部分农牧民开始走向富裕。40年来西藏农牧业的巨大成就令世界瞩目。

一、农业生产有很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西藏和平解放以来,特别是民主改革以来,党和政府首先把发展农牧业生产作为开发西藏,振兴西藏经济的基础工作来孤,不仅在各方面给予重点扶持,而且在广大农村牧区实行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调动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西藏农业生产的发展。

(一)粮油生产成倍增长

西藏发展粮油生产,意义重大,影响深远。50年代,西藏尚未改革,少数亲帝分裂主义分子,妄图以采用封锁粮食的伎俩饿走人民解放军和地方进藏工作人员。为了粉碎敌人的阴谋,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向荒野进军,向土地要粮,掀起了生产高潮,解决了粮食供应困难,从而站稳了脚跟,保卫了边疆。1960年西藏完成了民主改革,为了让翻了身的农奴群众确实感受到民主改革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党和政府狠抓了粮食生产和畜牧业生产,因而受到了广大农奴群众的衷心拥护,巩固了民主改革成果。7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出现了粮食供需矛盾,且日益紧张。为此,人民政府为缓解供求关系,每年从内地调进一批粮食,从1980年起每年至少要调进6 000万公斤,多的年份达1亿多公斤,国家为此付出的财政补贴年约3 000多万元,多的年份如1984年达8 217万元,1932~1985年平均为4 782万元。为了减轻财政负担,1982年自治区决定建设粮食生产基地,发展粮食生产,到80年代后期,粮食供求紧张才得以缓解。

由此可见,在西藏发展粮食生产,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关系稳定民心、巩固边防的政治问题。

西藏的粮食生产,虽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但总的情况是粮食生产发展较快,成绩很大。

全自治区粮食总产量由1959年的18.29万吨增长到1991年的64.42万吨,增长了2.52倍,农牧民人均占有粮食由1959年的161.5公斤增长到1991年的336.3公斤,增长了1倍多。油菜籽总产量由1959年的2 610吨增长到1991年的1. 85万吨,增长了6倍。农业总产值按可比价格计算,以1959年为100,到1991年为446.98%,即增长了3倍多。1991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542.17元。

(二)蔬菜生产形成产业

解放前西藏的蔬菜生产可说是不成行业,品种少,产量不多,主要是粮菜兼用的土豆、圆根、萝卜等。解放后蔬菜生产被列为各机关的一项生产任务,并逐步发展为具有西藏特点的蔬菜产业。在西藏生产蔬菜,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及藏民族的生活习惯等特殊因素,因而决定了蔬菜生产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西藏蔬菜产业的发展,走过与内地不同的路予,它首先是发展自给性生产,然后再过渡到商品蔬菜生产。从50年代到60年代初,是以机关为单位集体生产,凡是适宜种蔬菜生产的地方,党政机关、军队、企事业单位,都把蔬菜生产列入工作议事日程,安排专人负责,开辟生产菜地,干部、职工定期或不定期地参加劳动。生产的蔬菜全部归食堂,自给自足,干部职工一律在食堂用餐。6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家庭菜园,即干部职工利用屋前屋后的几平方米空地开辟种菜。一户一个家庭菜园,生产自给有余,经济效果好,因此家庭菜园发展起来了t,以至后来取代了机关集体生产。

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带来了新的变革,城镇商品蔬菜生产开始发展,并受到了城镇居民和干部职工的欢迎。自治区七一农场为发展商品蔬菜生产,采用塑料大棚替代冷床、玻璃温室生产蔬菜。试验证明,塑料大棚从造价到生产性能,效益都优于玻璃温室,从而以塑料大棚为主的保护地蔬菜生产迅速发展。

1986年3月,自治区农牧厅经人民政府批准召开了西藏“首次蔬菜工作会议”。会上总结了城镇商品蔬菜生产的经验,明确发展城镇蔬菜生产的指导思想;确定建立蔬菜生产基地;采取个体、集体,国家一齐上的方针;实行产销一条龙的经营方式。从此西藏的蔬菜生产真正纳入了商品生产的轨道,蔬菜事业日益兴旺。1991年,据拉萨、日喀则、泽当和八一等四个城镇统计,商品蔬菜总产量已达3 040.5万公斤,城镇基本实现了蔬菜周年供应,大大丰富了城镇居民和机关干部的物质生活。

(三)果茶生产逐步发展

西藏的果树栽培事业,是解放以后从无到有逐步发展起来的。1956年以陈毅副总理为团长的中央赴藏代表团带给西藏人民的第一批苹果苗4 000株,植于拉萨农试场和日喀则等地,为发展西藏苹果生产奠定了基础。1961~1963年自治区筹委会农牧处先后从辽宁、河北、山东等省引进了大量果树苗木,主要栽培在拉萨市和林芝、米林、加查,朗县、乃东、亚东、察雅、昌都等县,同时在林芝、米林、加查,易贡等国营农场里建立大面积果园,栽植总数达100余万株。由于苗木长途运输受损,加之栽培以后管理粗放,成活率很低,总存苗数只有10余万株。60年代末至70年代,又陆续从河北、山东、河南等省引进苹果、梨、桃等果树10万余株。同时,在生产上培养了一批藏族技术员,使他们掌握了育苗和栽培技术,做到了自繁自育果苗,不再从内地大批购运果苗,不仅避免了损失,而且成活率明显提高,从此西藏的果树栽培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到1991年全自治区有苹果、梨、桃等水果面积达1.23万亩,共有果树30万株,水果总产量4 877.52吨,基本解决了城镇的水果供应问题。

茶叶生产是西藏新开发的一门种植产业。1960年引进茶种,经反复试种成功。1970年在易贡农场、林芝、察隅、亚东、错那等县的局部地方小面积种植,并加工成饮用茶。1981~1984年,易贡农场扩种茶树2 000亩,农场改名为易贡茶场,引进了加工设备,建立了加工车间,当时年产粗细茶20余吨。到1988年全自治区共有茶树面积2 144.89亩,采茶面积为450亩,其余为幼茶园,年产茶叶27.25吨。经专家评定,茶叶品质上乘,主要特点是香味浓郁,回味悠长,无污染。

(四)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牧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大多数农牧民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部分农牧民开始走向富裕。

(1)农牧民人均消费水平随着收入的增长而逐年增加:1980年为209元,1985年为309元,1990年为484元。

(2)住房条件明显改善,在农业区60%以上的农户盖了新房,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房子,部分农区盖新房的比例更大,有些农户建起了两层楼房。

(3)消费结构发生变化,用于食用消费支出减少,用于耐用消费品和高档商品的消费支出增加。1990年平均每百户拥有收录机104架,手表317块,照相机1架,大型家具758件。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生活的消费也在增长,1989年农牧民人均文化生活服务费支出4.46元,比上年增长34.76%,占生活消费的1.54%。

现在,西藏广大农村牧区生产发展,市场繁荣,农牧民安居乐业,生活蒸蒸日上。这种繁荣景象,与旧社会贫苦农奴衣不遮体,食不饱腹,饥寒交迫的凄凉情景形成了鲜明对照。

二、完成了现阶段农业自然资源的调查总结工作

农业自然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和劳动对象,它具有明显的可更新性和可培育性,地域性、整体性和不可逆性也较强。摸清自然资源的家底,是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资源发展农业生产的一项基础工作。西藏自然资源很丰富,由于地处青藏高原的南部,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十分复杂,因而自然资源独具高原特色。搞好自然资源的调查研究工作,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农牧部门十分重视这一工作。早在50年代初,随军进藏的老一代科技工作者,他们第一项工作就是调查研究西藏的自然资源、生产情况和风土人情,为开发西藏奠定了基础。60~70年代,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队多次进藏考察资源情况,对西藏的农业自然资源进行了全面的考察。70年代以后,特别是80年代期间,自治区农牧厅、农委组织了大批力量,耗资数千万元,对土地资源、草资源、品种资源、森林资源、病虫草害及天敌资源、家畜家禽资源等开展了全面、系统的考察、总结、分析工作,取得了重大科研成果,为制订西藏农牧业生产的发展规划乃至西藏整个经济建设的发展规划,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一)土地资源调查

土地资源调查与利用研究,是《1978~1985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重点研究课题的一部分。西藏土地资源调查研究工作,是在国务院和国家土地管理局的支持下,在河北、、山东、湖南、湖北、陕西、四川、新疆和中国科学院遥感所、地理所、南京土壤所、土肥所等7省4所的领导和专家的帮助下完成的。由自治区农业区划委员会办公室在农业区划委员会和农牧厅、农委的直接领导下;具体组织实施的。

土地资源调查研究工作,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有一支强大有力的专业队伍和雄厚的物质力量作后盾,经过数年的努力才能完成。西藏土地资源调查工作,从1979年达孜县土壤普查试点开始,到1991年10月通过国家验收和专家鉴定为止,历时13年,是在以一支812人的专业调查队为主力,有近万名各级领导干部、群众参与下,同心协力,克服了高山缺氧、交通不便,物质供应不足等困难而完成的。这次土地资源调查,全面系统地完成了全自治区(包括各地区、市、县、乡一级)的土壤资源、草地资源、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资源农业适宜性评价四个方面的调查研究工作,基本查清了西藏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及

利用现状,取得了重大科研成果。这些调查研究成果,在西藏的农牧业生产、规划、开发和环境保护以及科研、教学等方面正在发挥并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1.土壤资源情况

西藏地域辽阔,土壤资源丰富,土壤面积为163 029.46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95.25%。全区土壤分9个土纲,28个土类,67个亚类,362个土属和2 236个土种。

全自治区各种土类中,面积最大的是高山土,包括了高山寒漠土、高山漠土、高山草原土、高山草甸土、亚高山草甸土、亚高山草原土、亚高山漠土,合计面积140 378.5万亩,占全自治区土壤总面积的86.51%,主要为天然放牧草场。山地灌丛草原土,是西藏的主要农业土壤资源,面积1 261.95万亩,占全区土壤总面积的O.37%。褐土、灰褐土、黄棕壤、棕壤、暗棕壤、灰化土、黄壤、红壤、赤红壤、砖红壤等土类,合计面积为8 578.72万亩,占全区土壤总面积的5.26%,主要分布在藏南和藏东地区,适宜发展农、林、牧业,其中耕种土壤面积144.01万亩。潮土、草甸土、沼泽土合计面积4 466.24万亩,占全区土壤总面积的2.86%,主要分布在江湖沿岸的平坦阶地或洼地。沼泽土因地下水位高,适宜牧草生长,潮土和草甸土适宜耕种。水稻土和灌淤土面积很小,只有3.48万亩。水稻土分布在察隅和墨脱县,灌淤土分布在普兰和札达县。此外还有寒原盐土、新积土、风砂土、石质土和粗骨土等5个类,合计面积8 140.58万亩,占全区土壤总面积的5%。石质土、粗骨土多为裸露岩石或砾石地,寒原盐土基本上为不毛之地,这些土种很难利用。新积土和风砂土主要分布在洪积扇和河滩地,目前利用较少。

2.草地资源情况

全自治区有各类天然草地121 678.5万亩,占全区土地资源总面积的71.2%。高寒草地类型,是西藏草地的主体,面积为115 523.12万亩,占草地总面积的94.94%,包括高寒草原、高寒草甸、高寒荒漠、高寒草甸草原、高寒荒漠草原等5个草地类,以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分布为最广,面积最大,分别占草地总面积的38.9%和31.3%。温性草地6 099.64万亩,占草地总面积的5.01%,包括温性荒漠、温性草原化荒漠、山地草甸、低平地草甸、暖性草丛、暖性灌草丛和沼泽10个草地类,以温性草原和山地草甸面积为最大,分别占草地面积的2。2%和1.64%。热性草地分布极少,仅55.77万亩,占草地总面积的O.24%。全自治区草地平均亩产草量69.6公斤,低于50公斤的草地占草地总面积的_49.5%;亩产50~100公斤的占28.7%;亩产100~200公斤的占15.9%;亩产200公斤以上的占5.9%。西藏草地理论载畜量为3 385.31万绵羊单位,与现有牲畜3 1138.24万绵羊单位比较,草地超载152.93万绵羊单位,超载4.5%。但地区之间很不平衡,那曲地区超载严重,其次是拉萨市超载较多,其他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潜力。

3.土地利用现状

土地利用现状是指目前土地利用的方式、结构及利用程度。牧草地面积96 934.8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56.73%;林地面积10 715.95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6.27%;耕地面积523.43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0.31%;水域面积8 291.95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4.85%,居民点及工矿用地50.45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O.03%;果园、茶园面积1.76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O.001%;未利用土地面积54 354.8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31.8l%。

4.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养分

西藏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4.56%,其中森林土壤最高,达16.22%;草甸型土壤次之,为5~10%,草原型土壤为2~3%;荒漠型土壤最低,仅为O.37%。以地域分,林芝、昌都两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分别为7.32%和6.32%;其次为山南、拉萨、日喀则和那曲,阿里地区最低,仅为2.35%。

全自治区耕地土壤全氮量在0.2%以上的高氮土壤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26.95%,全氮量为O.1~O.2%的中氮土壤占45.6%;全氮量在O.1%以下的低氮土壤占27.5%。以地区分,

日喀则地区耕地全氮量最低,高氮面积占本地区耕地面积的7%,中氮面积占37%,低氮面积占56%;山南地区耕地高氮面积占本地区耕地面积的40%,中氮面积占48%,低氮面积占12%;拉萨市以中氮面积为主,高中氨面积占全市耕地面积的85%,低氮面积占15%;昌都和林芝地区耕地以高氮面积为主,高中氮面积占94%,低氮面积占6%。

全自治区耕地大部分缺速效磷,小于10ppm的面积占62%;11~15ppm的面积占18%,大于15ppm的面积占20%。拉萨市缺磷耕地面积占全市耕地面积的62.9%,昌都地区缺磷耕地面积占55.2%,山南地区缺磷耕地面积占51.8%,日喀则地区缺磷耕地面积占76%,林芝地区缺磷耕地面积占50.2%。

全自治区大部分耕地速效钾的含量较高,高钾土壤占42%,中钾占24.95%,低钾约占25.7%,缺钾的仅占7%。日喀则地区耕地低钾、缺钾而积最大,占本地区耕地面积的45%以上l山南、拉萨、林芝、昌都等地、市耕地低钾、缺钾面积分别为47.3%、27.9%、29.4%和5.5%。

(二)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征集、考察

西藏农作物种质资源十分丰富,50~70年代曾多次进行过收集和考察,并将收集的地方品种经过试种,筛选出一批优良的品种陆续用于生产。80年代初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将品种资源征集工作列入重点科研项目,由自治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组织全自治区有关地、县共同实施,从1980年到1984年,经过5年的努力,基本完成了品种征集任务。全自治区征集到30余种作物的4 754份种质资源,其中青稞和皮大麦2 706份,小麦760份,油菜391份,豌豆313份,荞麦56份,马铃薯82份,蚕豆29份,小扁豆29份,大豆6份,玉米19份,谷类26份,其他作物及其近缘野生植物135份。通过这次征集工作,基本摸清了西藏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家底,丰富了种质资源库,为深入开展种质资源的研究、利用创造了条件。

同期,国家科委、农业部将西藏作物品种资源考察列入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品种资源所和原西藏农牧科学院共同组织实施。1981年从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的43个科研、教学和生产单位抽调105人,组成西藏作物品种资源考察队,开展工作。1981~1984年历经4年基本完成了全自治区品种资源考察任务,收集各类作物标本14 787份,其中青稞和皮大麦3 536份,小麦2 531份,油菜18份,食用豆类300多份,稻谷30份,大豆47份,谷类93份,燕麦211份,荞麦245份,马铃薯25份,麻类128份,桑树50份,蔬菜655份,果树2 300份,牧草2 500份,蜜源植物1 200份。通过详细考察,基本摸清了西藏高原的作物种类、分布及生态环境,为作物育种提供了丰富的抗源、优质源、专产源;为研究作物的起源、演化,分类等提供了实物资料。这次品种资源考察,对西藏农业生产和作物育种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三)病虫草害及天敌资源考察

西藏对病虫草害及天敌资源的考察,同对其他农业资源的考察一样,始于50年代初。这个时期由于种种原因,考察的面积仅限于拉萨和日喀则两地,60年代以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队,中国科学院登山科学考察队等单位的专家,对西藏的昆虫资源、农业病虫害先后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共采集标本几十万号。同期,西藏自治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和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植保科研人员,对主要农业区的病虫草害进行了较全面的调查,发现农业病害31种,害虫40余种,鸟兽害25种。

1981年,自治区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将病虫草害及天敌资源考察列入自治区的科研项目,由B喀贝n地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和自治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承担。1981~1987年经过7年的时间,完成了这项任务:采集各种标本几十万号;已鉴定出病虫150多种;已知西藏有昆虫4

000余种,隶属于20多目,180余科;还鉴定出39科140属199种杂草。

此外,对西藏的林.、果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家畜、家禽资源以及水资源等,都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察,并著有专题报告。

三、农业生产条件有较大改善,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

旧西藏,农业长期处于自然经济状态,因此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发展缓慢。解放以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农业生产,从财力、物力和技术上扶持农业,从多方面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主要措施有: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抗旱能力;用现代化农机具装备农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用先进技术推动农业,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

(一)农田水利建设初具规模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西藏主要农区年降水量约400毫米左右,属于干旱、半干旱型农业。建设水利设施,扩大灌溉面积,是确保农业丰收、稳收的关键措施。西藏水利资源丰富,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4 482亿立方米,居全国之首,发展农田灌溉事业十分有利。西藏民主改革以后,自治区各级农牧部门,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地坚持“以小型为主,以土为主,自办为主”的“三主”方针,采取引、蓄,提、截多种办法和“以引为主,提蓄补充,防渗配套,综合利用”的原则,发展农田灌溉事业。

引水灌溉在藏中,藏西河谷农区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山高面广,冰雪覆盖面大,地面水丰富,河床水面与耕地平面差距不悬殊,引水工程简单。大部分耕地分布在平坦的河谷地区,引水灌溉方便。全自治区已建成引水灌渠11 200余条,其中控制万亩以上的渠道30条,总长度约26 100余公里,总引水能力达6 000立方米/秒,有效灌溉面积152万余亩,其中保灌面积64万亩。

蓄水灌溉是充分利用降水,保证枯水季节有水灌溉和解决人畜饮水的有效办法。全区已建成塘、库5 080座,总库容已达12 G00万立方米,可保灌耕地面积15万亩。

提水灌溉工程适用于藏东横断山脉地带,这些地方山高水深,农田分散在坡上,无条件引水灌溉。“一江两河”下游沿岸的较高平台地,由于河床切割较深,修渠引灌难度大,在这些地方建设提灌工程投资小,效益大,是解决灌溉问题的有效途径。全自治区已建成提灌站120座,总装机容量7 000千瓦,可保灌面积15万亩。随着农村小水电站的普及,提灌工程将会大大发展。

此外,在地表水缺少而地下水丰富的地方,打机井灌溉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办法。全自治区已打农用机井110眼,配套动力达2 000千瓦,可保灌溉农田20 000余亩。

通过上述措施,全自治区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85万亩,其中保灌溉面积100万亩,分别占全自治区当前总播面积的57%和30.3%。

(二)农业机械广泛应用

用现代农机具装备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因素。农业机械化程度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业发展的水平。西藏和平解放以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西藏农业生产力的发展。1951~1959年,国家无偿发放新式农具30.69万件(部),总值2 170万元。1960年,在拉萨建立了综合农具厂,后更名为西藏农业机械修配制造厂,生产新式步犁和机械化农具及其配件。1962年又成立9个地县农机修造厂和一大批铁木业生产小组,制造修理各种农具,真正实现了农具的大改革,做到了“耕地铁犁化,收割镰刀化,打场滚动化”,大大提高了劳

动生产率。1967年在日喀则、山南、拉萨等三地、市的部分县试办了一批国营拖拉机站,无偿为农民机耕机播。1975年开始发展以社为单位集体办拖拉帆站,实行有偿服务。拖拉机站的建立,使农田的耕、耙、播、收几项主要作业实现了机械化或半机械化,大大减轻了人力、畜力的负担,把农业生产力水平又提高了一步。到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期,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农田作业桃耕、机播、机收、机灌面积分别达到89.2万亩,87.8万亩、14.9万亩、11.6万亩,场上作业机械化程度达90%以上。1990年底,全自治区已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45 426.25万瓦特,大中型拖拉机达到2 320台,小型拖拉机8 415台,大型机引农具1 706部,小型机引农具6 604部,农用汽车3 196辆,农用排灌动力机械3 620台,农用水泵622台,收割机械356台,脱粒机4 679台,农业机械固定资产总值达2亿多元。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不仅解放了农业劳动力,而且有效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

(三)科学技术效益显著

科学技术武装农业,是改善生产条件的最根本措施。由于西藏农村群众文化素质和科学技术基础较差,农业生产上应用先进技术受到了很大影响。因此,全自治区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应本着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原则,逐步普及和提高。西藏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首先是从作物品种开始的,民主改革以来,西藏农业科研单位引进、筛选和培育出了一批各种作物优良品种。这些优良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后,一般比当地品种增产10~15%。到1991年底,全自治区推广优良品种的面积达到210万亩。优良品种在多种增产因素中,效益是最明显的,约占20%。

农药、化肥、农用薄膜等生产资料广泛应用于生产,是西藏农业生产走上新台阶的重要因素。1972年全自治区施用化肥1 700多吨,到1978年突破2万吨,1991年达到4.25万吨。化肥的增产效果十分显著,据多点多次试验和大面积应用结果,每公斤化肥一般增产粮食5~10公斤不等。随着生产的发展,生态环境的改变,作物病虫害也日益严莺,因而植物保护工作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农药的使用量日趋增加,目前全自治区每年使用各种农药达500余吨,对确保农业丰产车收起了重要的作用。

总之,西藏和平解放40年来,农业生产条件有了巨大的改善,生产水平明显提高,这种改善和提高又是随着生产的发展而逐步进行的。它们之间起着互相促进,良性循环的作用。

四、农业科技事业有较大发展,一批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西藏农业生产发展的过程可以充分证明这个科学论断。解放以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把科学技术作为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动力,并取得了显著成就。

(一)农业科研、推广体系的逐步形成

西藏和平解放以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农业科技事业的发展,先后调进西藏一批又一批的农业、畜牧、气象、水利等专业科技人员,充实西藏科技队伍。1952年7月,西藏第一个农业科研机构——“七一农业科学技术试验场”正式创建。1953年1月,七一农试场改建为拉萨农业试验场。1960年7月,“拉萨农业试验场”扩建并改名为“拉萨农业科学研究所”:1963年6月正式更名为“西藏自治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之后,西藏召开了全区科技大会,“科学的春天”来到了高原,科技队伍和机构得到加强。1981年7月成立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加强了对全自治区农业科技

西藏农业害虫防治技术

第五章西藏农业害虫防治技术 【重点和难点】本章的重点是西藏农业植物各类害虫的防治措施,难点是其形态特征和发生规律,要求学生掌握西藏农业植物的主要害虫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并了解其分布和危害;掌握西藏农业植物害虫的形态特征和发生规律;重点掌握西藏农业植物害虫的防治措施。 第一节鳞翅目害虫 一、黄地老虎 黄地老虎〔Agrotis segetum(Schif)〕属鳞翅目夜蛾科。分布于欧洲、非洲、前苏联、朝鲜、日本、印度、锡金等,在我国分布于全国各省。西藏的拉萨、边坝、澎波、林芝、米林、昌都、八宿、萨迦、加查、乃东、察雅等地都有发生,为拉萨河谷地区地老虎的优势种。幼虫可为害小麦、青稞、豌豆、玉米、马铃薯、油菜、白菜、萝卜、甘蓝、灰灰菜、野燕麦、然巴草等多种作物及杂草。青稞、小麦往往刚出苗就开始受害,造成缺苗断垄甚至全田需要重播。有些菜田大白菜腐烂较多,与幼虫的钻心为害有一定关系。近几年还发现幼虫在温室和大棚中为害青椒幼苗等。 (一)形态特征 1.成虫老熟幼虫体长14~19mm,翅展32~43mm。触角雌蛾丝状,雄蛾双栉状,分枝长而向端部渐短,约达触角2/3处,端部1/3为丝状。前翅黄褐色,全面散布小褐点,各横线为双条曲线,但多不明显,变化很大。翅上肾形斑、环形斑、棒形斑都很明显,各斑的边缘黑褐色,中央暗褐色。后翅白色,前缘略带黄褐色。 2.卵扁圆形,底平,高0.44~0.49mm,宽0.69~0.73mm,纵棱显著比横道粗,不分岔。初产乳白色,以后逐渐出现淡红色斑纹,孵化前变为黑色。 3.幼虫老熟幼虫体长33~45mm,头宽2.8~3mm。头部黄褐色,颅侧区有略呈长条形的黑褐色斑纹。唇基三角底边略大于斜边。无颅中沟或仅有很短一段颅中沟,额区直达颅顶,呈双峰。体淡黄褐色,背面有不太明显的浅色条纹,表皮多皱纹。气门椭圆形,气门片黑色,气门筛颜色很浅。腹足趾钩12~21个,臀足趾钩19~21个。臀板有两大块黄褐色斑,中央断开,小黑点较多,基部及各刚毛间都有分布。 4.蛹体长16~19mm,红褐色,腹部未节有粗刺1对。第一至三腹节无明显横沟,第四腹节仅背面中央有稀疏刻点,第五至七腹节刻点相同,气门下边有1 列刻点。 (二)生物学特性 1.年生活史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黄地老虎在拉萨、日喀则等地一年发生2代,以5~6龄(亦有少量幼龄)幼虫在冬播作物田、冬闲田及田边、沟渠等处土壤中越冬。越冬幼虫于次年3月中、下旬平均气温3℃以上时开始化蛹,4月上、中旬平均气温6℃以上、5~10cm 深地温达9℃以上时达化蛹盛期,4月下旬为化蛹末期。4月下旬旬平均气温达10℃以上、5~10cm深地温稳定在11℃以上时越冬代成虫开始出现,5月中、下旬旬平均气温达11~14℃时为发蛾盛期,5月末至6月上旬为发蛾末期。5月中、下旬第一代幼虫开始发生,6月中旬进入盛期,亦是第一代幼虫化蛹始期。7月上、中旬为化蛹盛期,7月中旬末至下旬为化蛹末期。第一代成虫在7月中旬初始发,8月中、下旬为发蛾盛期,9月下旬终见。7月下旬至8月上旬第二代幼虫开始发生,8月中旬开始在田间见到大量幼虫,11月下旬左右开始休眠越冬。 表13 拉萨地区黄老虎年生活史(1979~1980年)

西藏“公益福彩

西藏“公益福彩?情暖高原”走进阿里福彩公益金项目10月19日,在自治区民政厅党组的安排部署下,区福彩中心主任唐慧带队开展了,“公益福彩?情暖高原”走进阿里福彩公益金项目活动。看望慰问阿里地区五保集中供养中心和地区儿童福利院送上福彩公益慰问金7万元及价值2万元的慰问品。在阿里地区民政局的安排下,唐慧一行还看望慰问了部分县城五保集中供养中心的老人,并送上了3万元福彩公益慰问金。 在儿童福利院和五保集中供养中心,唐慧一行参观了孩子、老人生活、学习的宿舍、食堂和活动室,了解了他们的生活、学习情况。 区福彩中心主任唐慧与老人们亲切交谈

唐慧代表区福彩中心向地区五保集中供养中心进行慰问 唐慧代表区福彩中心向地区儿童福进行慰问

阿里地区五保集中供养中心的老人与中心主任唐慧亲切交谈 工作组一行与老人孩子们一起合影留念

唐慧在阿里地区巡检调研彩票市场 在供养中心,唐慧了解了老人们的身体、生活等情况,与老人亲切交谈,向社会福利院负责人了解老人们的身体状况,并向长期照顾老人和孩子的工作人员致敬。 老人们拉住唐慧的手,说:“在旧西藏,我们吃不饱、穿不暖,冻死、饿死是常事。现在,在这里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工作人员照顾得无微不至,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才能老来享福,这种事在以前想都不敢想。真的要感谢共产党,感谢社会主义。”在阿里五保集中供养中心和儿童福利院,大家随处可见,国家领导人的图片,活动室更是张贴了“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标语。 在活动结束后,中心主任唐慧带领中心市场管理部门及维修部工作人员对阿里地区和部分县城进行和市场巡检和调研工作。在巡检中发现问题现场进行了整改,并对阿里地区福彩管理站提出了要求和建议。 “公益福彩?情暖高原”活动充分体现了福利彩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公益特性,秉承福彩社会责任,同时,这次慰问活动也是多年来西藏福彩致力于公益事业的一个缩影,是践行福利彩票“扶老、助残、救孤、济困”发行宗旨的体现。

西藏饮食文化资源旅游分析

西藏饮食文化资源旅游分析 摘要:西藏的饮食传统文化丰富而独特,具有较高的旅游经济开发价值 关键词:饮食文化、经济、旅游、西藏、开发 作为一种传统民俗文化现象,饮食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它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多种需要,促进旅游地的经济发展,在旅游产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西藏地区的饮食文化资源名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浓厚,产品多样而又绿色健康,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西藏是一座文化名城,独特的高海拔自然风景每年都吸引了很多人来此游玩,其中,这里的饮食文化也是别具一格,风味独到。藏式宴席上食品的烹制及摆席方式很多。最古老的方法是根据客人社会地位的高低来决定采用诸如盘中敬餐、手递敬餐、餐巾敬餐、自主餐等用膳形式,还有素宴、荤宴之别。现代在家庭和集体的庆宴上,一般也像汉式餐,摆热菜、冷菜、汤、主食及零食。其中牛羊肉、酥油、糌粑、茶这四种是最常见的食物,每顿并不是特别丰盛但是很实在简单,藏族人民都离不开它们。这里还是佛教胜地,佛教信仰深深烙印在藏族人的骨子里,他们继承了仁爱仁慈之心,关爱生灵又对自身欲望充满不屑,这样,西藏的饮食文化就极其简单。 西藏地处高海拔的青藏高原,恶劣的环境、整年的寒冷不利于一般植物的正常生长,所以主食类的食品比较匮乏,大部分的食品多是肉类和乳品类。当然了既然这里有居民那定会存有抵抗恶劣气候的作物,青稞就是西藏特有的农作物,在艰苦的环境下历经岁月的抗争,坚强的在这片土地上生存下来了为广大牧民提供食物。其中糌粑就是由它制成的便携式食物,制作简单,口味特别,我们可以用手将酥油茶、奶渣搅合在一起,用手抓着糌粑吃,这种看似无厘头的吃法会让初来乍到的游客感到茫然无知不知所措,但是当你真的动手抓着咽入腹中时,特殊的香味便刺激着你的味蕾,忍不住去赞美它。 另外,藏族对牛羊肉特别喜爱,但这不是因为这两种动物的肉是多么的好吃,只是藏族人民在肉食食物方面禁忌颇多,马作为他们的交通工具是禁吃的,许多海鲜类食品也是禁止的,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佛教对藏族人民的影响多么的深刻。在吃牛羊肉的方式上一般采用风干后再吃,风干肉肉质口感极佳,质地松脆,醇

聊城市现代农业示范园简介

聊城市现代农业示范园简介 一、聊城市现代农业示范园概况 聊城开发区辖区面积38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3.6万亩,合224平方公里,约占开发区辖区面积的57%,农村人口23.3万人。 聊城市现代农业示范园位于距离聊城市城区3千米处的聊城经济开发区北环路以北,济邯铁路以南,位山二干渠以东,徒骇河以西的北城街道办事处辖区范围内。园区的地理坐标:东经116°01?16?~116°6?3?,北纬36°30?19?~36°32?57?。园区规划面积约20平方千米,辖20个行政村, 1.2万人口,属暖温带半干旱季风区大陆性气候。 二、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 聊城地处经济发达的山东省,居鲁西,临河南、河北,位于华东、华北、华中三大行政区交界处,位于以济南为中心的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和以天津滨海新区为龙头的环渤海经济区,是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能源基地、内陆口岸和冀鲁豫交界地区的中心城市,是中国北方的物质集散地和“西进东出”的桥头堡,不但可利用东部沿海的先进技术,还可利用西部省份的丰富资源。 铁路:邯济青(邯郸-济南-青岛)铁路与京九(北京-香港九龙)铁路在此交汇,东西与京沪铁路、京广铁路相连。正在建设的京九铁路电气化工程、邯济铁路复线工程和即将建设的聊泰(聊城-泰安)铁路,将使聊城的运输通道更加畅通,通过聊城把西部地区和青岛港、烟台港等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 公路:邯聊济青(邯郸-聊城-济南-青岛)高速、青银(青岛-银川)高速与京福(北京-福州)高速、京珠(北京-珠海)高速相连,向西与欧亚大陆桥相连。德商(德州-商丘)高速正在建设中。 港口:4小时到达青岛港(506KM),3小时到达天津港(450KM),5小时到达烟台港(611KM)和威海港(699KM)。 航空:聊城距济南国际机场110KM,通过邯聊济青高速公路1小时即可到达。 三、丰富的水利电力资源 虽然“江北水城”聊城市地处半干旱大陆性气候,但总体水量比较丰富,年产水总量为48.7亿立方米,其中形成地表径流3.69亿立方米,通过各级河沟泄入徒骇河、马颊河、卫运河或被截留在各种沟渠池塘里,入渗补给地下水9.81亿立方米,其余大部分转化为土壤水,为自然蒸发所消耗;园区选址所在地的水资源更为丰富,地下水位线较浅,东面紧挨徒骇河,西面是黄河支流二干渠,一灌溉一排涝,保证了园区不受水旱灾害威胁,使其成为农业示范园区的理想场所。 园区电力发达,紧靠220千伏蒋庄变电站,供电网络齐全,可为投资落户企业提供充足电力。

西藏农业和工业用水量3年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

西藏农业和工业用水量3年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

序言 西藏农业和工业用水量数据专题报告从用水总量,农业用水量,工业用水量等重要因素进行分析,剖析了西藏农业和工业用水量现状、趋势变化。 借助对数据的发掘及分析,提供一个全面、严谨、客观的视角来了解西藏农业和工业用水量现状及发展趋势。西藏农业和工业用水量专题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及清洗而得。 西藏农业和工业用水量数据专题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西藏农业和工业用水量数据专题报告以数据呈现方式客观、多维度、深入介绍西藏农业和工业用水量真实状况及发展脉络,为需求者提供必要借鉴及重要参考。

目录 第一节西藏农业和工业用水量现状 (1) 第二节西藏用水总量指标分析 (3) 一、西藏用水总量现状统计 (3) 二、全国用水总量现状统计 (3) 三、西藏用水总量占全国用水总量比重统计 (3) 四、西藏用水总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西藏用水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用水总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用水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西藏用水总量同全国用水总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西藏农业用水量指标分析 (7) 一、西藏农业用水量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农业用水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西藏农业用水量占全国农业用水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西藏农业用水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西藏农业用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国农业用水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

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西藏

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西藏

浅谈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西藏 作者:旦增格桑曲古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母亲,大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而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大自然赐给我们的财富。可是近几年来,由于科学的飞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使很多资源濒临灭绝。这一点已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科技的发展,对人类来说当然是好事,可是在一定意义上来说,也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自然资源的减少;动植物的灭绝;对环境的破坏…… 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主体,地势高峻,地理特殊,野生动植物资源、水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素有“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之称。这里不仅是南亚、东南亚地区的“江河源”和“生态源”,还是中国乃至东半球气候的“启动器”和“调节区”。 政府高度重视西藏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为加强西藏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高各族人民的生活质量,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半个多世纪以来,西藏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作为西藏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的提高同步推进,取得了重大成就。 一、西藏生态环境的现状

(1)西藏高原气候寒冷、干旱、缺氧,90%以上国土处在高寒下,自然环境严酷导致生态系统具有不稳定性、敏感性、易变性等脆弱性特征。 (2)西藏生态环境的多样性。由于地形地貌类型多样且地域差异很大,形成了从热带到寒带、从低山谷地到高原高山等多样性生态环境。 (3)西藏高原是全球独特的生态地域,生态安全阈值幅度窄,环境人口容量低,生态系统一旦破坏,很难恢复甚至成为荒漠、裸地。 (4)西藏地区的生态环境受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 呈现出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资源环境压力增大等问题,突出表现为:冰川退缩显著、土地退化形势严峻、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威胁加大与珍稀生物资源减少、自然灾害增多等。 青藏高原地区是我国冰川的集中分布区,冰川储量5590立方千米,近30年冰川消融明显,面积减小15%以上;西藏全区沙漠化呈现不断发展的态势,沙化与潜在沙化土地达21万平方公里,荒漠化面积达43万平方公里,分别占全区总土地面积的18.1%和36.1;2西藏的草原总面积12.44亿亩,其中一半以上的草场严重退化,1/10的草场明显沙化,西藏全区已经退化而不能放牧的草场面积达1.7亿亩3。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公路铁路等交通条件的改善、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 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二、保护生态环境对西藏建设的重要性

西藏的特征与文化

西藏的特征与文化

世界猛犬之首——藏獒 在世界各种名犬中,西藏牧羊犬——藏獒以其勇猛机敏闻名遐迩。西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风沙雪雨变幻无常。在这样严酷的自然环境中,为了保护牛羊,藏獒长期与兽类斗勇斗智,形成了粗犷凶猛、灵活敏捷的特有秉性。藏獒是一种英勇无畏的动物,不论对手多么强大,它们从来不会退缩,而是勇敢地战斗。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在布达拉宫脚下,居住着一群勤劳善良的游牧民族——藏族。有一年冬天,山洪暴发,大地被冰雪覆盖,瘟疫横行,正当藏族人民和他们赖以自下而上的牲畜在饥寒交迫中挣扎时,忽见许多身披袈裟、手摇禅铃盘坐在高大凶猛的坐骑上的活佛从天而降。活佛的坐骑就是藏獒,他们的到来,使冰雪融化、大地复苏、瘟疫消除。善良的藏族人们因此而获救。故在高原上,藏民一提起藏獒,都无不对它崇敬有加,认为藏獒是上天派来的使者,是神犬,是牧民的保护神。 同是还有另一个传说: 在广阔的高原,游牧民族主要的食物来源是牛、羊、豹子、熊和一些野生动物。在放牧间歇

威风漂亮,二是保护它在与野兽搏斗时免遭致命攻击。孔子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古人云:“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苏轼《赤壁赋》中有这样一句:“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关于藏獒最早的记载是来自旅行家马可?波罗的游记公元1275年,他在游记里写到:“西藏人有如此大的犬只,如此凶猛,其形如藏驴,吠声如狮。”中国人说:“大智若愚,大勇若怯”。藏獒的目光很典型,总是微微闭着双眼,眼神之中含有一种蔑视的神态,那种处变不惊的沉稳气度颇具王者风范。 在一个西藏人家,如有人敲门,藏獒会机警地把头朝向门的方向,像往常一样眯着眼睛,用一种警觉的目光等待着事态的进一步发展。开门后,如果家里只有小孩子,而进来的人还是一直往屋里走,似乎有什么企图,藏獒就会用低沉的、浑厚的、具有无穷穿透力的、轻轻的呜鸣声,警告来人,它会维护主人的一切,不要乱动……

现代农业园区简介范本范文

现代农业园区简介范本 大荔尊天现代农业园区简介 大荔尊天现代农业园区位于朝邑镇平罗村,由陕西省尊天农业有限公司2020年投资建设,园区规划面积5000亩,计划投资1.9亿元,利用5年时间,建设三个产业板块(大棚冬枣、温室冬枣、温室瓜菜),四大功能区域(标准化生产区、标准化养殖区、休闲生态区、物流中心区),是一个种养结合、生态发展的现代农业园区。 园区按照政府扶持、企业主导、市场运作、农民参与的原则进行经营,目前已投资6000万元,以整村推进的方式,流转土地1800亩,建成了600亩日光温室示范园、800亩大棚冬枣示范园,完成了园区道路绿化、硬化、供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 园区按照“企业+基地+市场”的模式,以市场为导向,以生产绿色、有机设施瓜果为目标,大力推广土壤脱毒技术、植物全营养技术、富有机硒技术,以及集约化穴盘育苗、一网一板防虫、秸秆生物反应堆、水肥一体化、病虫绿色防控等生态栽培技术,注册了“尊天”牌商标,园区年总产值达2500万余元,园区全面建成后,收入达2.5亿元以上。 园区借助地域资源优势,将现代农业、美丽乡村、湿地公园相结合,加快三产融合发展,建成了无土栽培观光区、精品花卉展示区、瓜果采摘体验区等多个观光农业景点,带动了休闲旅游观光发展,已形成了一产带动三产的立体发展格局,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按照“互联网+农业+旅游”主题,在园区内建成全省首个集科技示范推广、

产业融合发展、产品信息交流、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场馆类农业基地——大荔农展馆,展馆以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为主题,通过全县农业发展规划现状,现代农业看大荔、三产融合、智慧农业、行政创新、农业新技术及特色农产品等展区,以多媒体、沙盘、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全方位展示了大荔农业的发展历史、发展现状和美好远景,截至目前,园区累计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随着园区不断建设与完善,形成一个集现代种植、休闲体验、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大观园,实现农村的城市化、农民的职业化、农业的现代化。 --------------------文章说明--------------------- 本文是经过精选整理后的精品文档,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下载后可对文档进行重新编辑,可按您的想法稍作修改直接套用,标题或正文中所有带XX或空格处可自行修改为需要字词,以便更好的为您所用! 精挑精选精加工的精品文档,感谢您下载使用,希望使您的学习办公更简洁高效!

公益性岗位劳动合同(西藏自治区2015版)

西藏自治区公益性岗位劳动合同 西藏自治区人力资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印制 公益性岗位劳动合同 编号: _________________ 甲方(用人单位)名称: 法定代表人(委托代理人): 联系电话: 地址: 乙方(劳动者)姓名: 性别: 家庭住址: 身份证号码: 联系电话: 根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和《西藏自治区公益性开发管理暂行办法》,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基础上,签订本劳动合同,共同遵守执行。 一、劳动合同期限 第一条本合同,期限为一年。合同期自 _____________ 年 _______ 月 ________ 日起 至________ 年________ 月 ________ 日止。 二、工作内容及工作地点 第二条根据甲方工作需求,乙方同意从事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作。经甲乙双方协商同意, 可以变更工作岗位。

第三条乙方应按照甲方的要求,按时完成规定的工作数量,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 第四条乙方的工作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第五条甲方安排乙方执行____________________ 工时制。 (一)实行标准工时工作制度的,甲方安排乙方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每周不超过40小时。甲方由于工作需要,经与乙方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 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乙方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不得超过3小时,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 (二)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 不得超过40小时。 (三)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由乙方自行安排。 实行综合计算工时或不定时工作制的,要经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批准。 第六条甲方安排乙方延长工作时间,或因需要在法定节假日工作的,应安排相应的补休时间,如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支付劳动报酬,所需费用由甲方承担。 第七条乙方在合同期内享有国家和自治区规定的各项休息、休假、产假的权利,甲方应保证乙方每周至少休息1天。 四、劳动保护,安全卫生和劳动条件 第八条甲方必须执行国家和自治区有关劳动安全卫生的法规标准,采取劳动保护措施,提供和改善劳动条件,保证安全生产和劳动者健康。 第九条甲方应对乙方进行必要的上岗前教育,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岗位,应会同劳动就业服务机构进行岗位培训,并经地(市)及其以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十条甲方应按国家有关规定,不得安排女职工从事禁忌的劳动和工作岗位。

西藏民俗文化

西藏民俗文化 藏族是居住在青藏高原上的主体民族。西藏最古老的宗教苯教和主导了西藏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藏传佛教,其影响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形成了不同于别的民族的民俗风情和审美情趣。西藏民俗文化的内容包含丰富,民俗文物多姿多彩,举凡服饰、饮食、居室、婚丧、节日娱乐等等,都为我们演绎出藏族丰厚的历史文化的变迁与升华的过程。下面就西藏民俗文化的主要内容作一简要介绍。 一、服饰 藏族服饰是青藏高原一道绵延流长的亮丽文化景观,而蕴涵其间的工艺技术、生活情趣、审美观念、道德伦理、宗教信仰都可成为研究西藏文化的活化石。由于地理气候和物产的不尽相同,在藏区内可以说是"百里不同俗,千里不同风",不同的区域在穿着打扮方面各不雷同,呈现出五彩缤纷的风貌。藏袍是藏族的主要衣着,它大襟广袖,用氆氇、呢料、动物皮毛等面料缝制,宽体长身,用带束于腰间。 藏东康巴服饰大气而粗犷,在头、颈、耳、手等处佩戴金、银、象牙、珊瑚、玛瑙、玉石等首饰,腰间挂藏刀、火镰、钱包、鼻烟壶、针线盒等生活用具,既方便实用,又富有装饰效果,整套装束豪气凛然,尽显康巴人桀骜不驯的民族性格。 藏北是广阔的草原和砾石戈壁,那里盛产的羊皮是制作藏袍的主要原料。这种羊皮袍宽大厚重,白日作衣,夜晚当被,就是凭借这种藏袍,人们抵御了藏北高原上严酷的高寒气候。羊皮袍大多是光皮的,有的在袖口、衣襟、下摆等处缝制黑平绒的镶边。夏季牧民们戴着红缨毡帽,腰间佩挂制作精美的火镰、鼻烟壶和腰刀、火枪、扩身符等。这些物品既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用具,也是他们的装饰和财富的体现。 羊皮袍也是藏北牧女们的主要服装。她们的羊皮袍上还缝制红、蓝、绿三色绒条作为装饰,平时腰间挂满奶桶钩、针线盒和牧鞭之类的物件,遇到节日喜庆的时候,还挂起串串项链和金银饰品,头发梳理成多股小辫,戴上缀满绿松石、贝壳、银币等的呢绒或氆氇长披。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之下,整套服饰色彩鲜艳动人,极富民族特色。 拉萨地区气候宜人,长期以来是西藏地区政治、宗教、经济、文化的中心。该地区的装束以严整规范著称。拉萨民间女子以毛料或布帛制作短袖夏装,里面穿藏式衬衫,已婚妇女腰间围各色毛线或丝线织成的彩色帮典。冬季穿羔皮长袖藏装,头戴"杨夏帽"。装饰品有珍珠、珊瑚、绿松石等制成的"巴珠"冠及各种耳坠、项链、戒指。世袭贵族夫人头戴"人"字形的珍珠巴珠和珍珠冠,一般的贵夫人只能戴珊瑚巴珠,至于绿松石的大耳坠、胸饰和各种质地的项链是按自家的财力而佩带的。拉萨地区的贵夫人,装扮珠光宝气,饰物细腻而小巧。男子夏季穿毛料或布帛制成的袍子,里面穿藏式衬衫,头戴礼帽,脚蹬皮靴。贵族服装从样式看,与普通藏袍没有大的区别,但质地和花纹都有严格的等级规定,从服饰上可以看出其社会地位的高低。西藏僧人因其教派不同,装束也有所不同,但服饰颜色大致相同,除噶举派穿白裙外,其余教派均着黄色及红色僧服。 二、饮食 藏族以麦、米、青稞等谷物为食粮,以适宜在高原生长的青稞为主要食物。藏族种植青稞的历史很长,早在距今3500年之前新石器时代晚期贡嘎昌果沟遗址就有古青稞碳化颗粒的出土。青稞炒熟后磨成粉和成面就称作糌粑。糌粑有脱麸的精质糌粑和未脱麸的粗质糌粑之分。糌粑里加入少量的酒、酪浆便可与肉、菜、酥油茶等一同食用。若糌粑内放入

历史考点:古代中国农业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考点1 古代中国农业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知识主线时期 核心考点 史料实证 原始社会 农业起源 (1)最早培植水稻和粟 (2)耕作方法:实行刀耕火种(3)工具有石、木、骨器(4)土地属氏族公社所有 1.史载: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麻缕机织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但乡村妇女“凡耕耘、刈获、桔槔之事,与男子共其劳”。 这则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怎样的生产方式?答案 小农经济。 2.“井田之变,豪人货殖,馆舍布于州郡,田 亩连于方国”。 材料中的豪人指的是谁?答案 东汉时期的豪强地主。 3.南宋诗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云:“下田戽(汲)水出江流,高垄翻江逆上沟;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材料主要反映的经济现象是什么?答案 灌溉工具用于农业生产。 4.《论衡》中记载:“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地力盛者,草木畅茂,一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分”。这体现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的什么特点?答案 精耕细作。 归纳总结: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经历了由刀耕火种向铁犁牛耕的演变。秦汉时期,基本形成了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以精耕细作为特点的封建小农经济模式。至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发展到顶峰。 基础知识 1.古代的农业生产模式: 精耕细作,包括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和一家一户的经营方式,开始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 2.小农经济 (1)含义: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精耕细作,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历程: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贯穿整个封建社会。 (3)弱点:分散性、封闭性、落后性、脆弱性。 (4)评价:①在初期,基本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中华文明的进步;②在后期,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是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原因之一。 3.土地制度

西藏发展农牧业的战略对策

西藏发展农牧业的战略对策 要使农业生产按预定目标发展,取得预期的效果,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和具体措施。 一、农牧林协调发展,提高总体效益 西藏农业的分布,主要在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的川谷地带和藏东三江流域,大部分农区属于半干旱和干旱地带。这一明显的地理和气候特点,决定了西藏农业必须与畜牧业、林业结合发展,走大农业的路子。农、牧、林结合,可以克服单一农业的脆弱性,增强自身发展的能力,同时可以提高自然资源和农、畜副产品的利用率,提高总体经济效益。 (一)调整农业结构,发挥整体功能的作用 1.调整农业结构的原则 调整农业结构,必须根据西藏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国家政策指明的方向,以有利于增强农业的综合发展能力,提高大农业的经济效益,增加群众的收入为原则,进行合理调整。具体把握下面三点: (1)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发展。这是西藏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保持西藏稳定、繁荣的需要。 (2)有利于农、牧、林协调发展,提高总体功能的效益。 (3)促进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方向发展,提高农业商品生产能力,以利群众富裕起来。 根据上述原则和目前西藏农作物结构的实际情况,把目前的二元(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结构调整恢复为三元(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结构。以播种总面积为100,其中;禾谷类作物占70%,豆类作物占109,6,油菜和其他经济作物占10%,饲料和绿肥作物占5%,薯类和蔬菜占5%。这个比例作为自治区掌握的宏观调控比例,具体到各地,县则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 2.调整农业结构的措施 根据目前生产的实际,提出下列几点供调整结构时考虑: (1)现在占总播种面积4%左右的休闲地,要在加强耕作灭草、培肥地力的条件下,全部利用起来播种饲料作物或豆科绿肥作物,取消休闲。 (2)在自治区东部、南部有条件的地方适当扩大玉米播种面积。玉米是高产、含热量高的作物,用途广泛,综合利用,经济效益高。发展玉米生产要采用先进技术,推广杂交制种和地膜覆盖技术,单产可显著提高。 (3)土豆是粮菜兼用的作物,群众喜欢种植和食用,也是一种高产、高淀粉含量的作物。过去扎囊县和南木林县的土豆闻名全自治区,种植面积较大,现在全自治区土豆种植面积明显缩小,品种退化严重。根据发展商品经济的要求,土豆种植面积宜适当扩大,发展土豆加工产品。根据全国粮食统计标准计,土豆产量宜折算成粮食产量,以利于扩大面积。 (4)小麦与青稞种植面积的比例问题:随着群众生活多样性的变化,消费面粉的数量会增加,同时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需求面粉的数量也会增加,因此小麦种植面积应随着需求的增加而适当扩大

浅谈西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及其开发

浅谈西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及其开发 【摘要】西藏民俗文化是西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厚重的文化内蕴和特有的高原风采深受世人的瞩目和关注。然而在旅游这一产业中,旅游产业的性质正在发生变化。西藏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在取得很大成绩。本论文除了介绍了西藏特有的民俗文化之外,还就西藏的民俗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做了一些讨论很提出相关意见,希望西藏的民俗文化在开发中必须更新开发理念,使得经济、社会、坏境效益兼得,保护好西藏的民俗文化资源以及推动西藏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字:西藏民俗文化西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一文献综述 民俗是生活于某一特定地域的民族或人们共同体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习俗惯制,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的活动方式。显然,民俗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 民俗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民俗文化一般分为物质民俗、社会民俗和精神民俗几大类别。物质民俗指人们日常的衣、食、住、行等生产生活方式及相关的习俗礼仪;社会民俗包含家族村社、婚丧嫁娶及人生礼仪等相关内容;精神民俗则以信仰、节日、民间文学和游艺为其代表。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最初于1972年提出,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二西藏民俗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一)西藏民俗文化的形成 考古学和地理学资料表明,青藏高原是人类的故乡之一。至迟在1万至5 万年前,西藏高原便有古人类的活动足迹。发现于藏南定日县苏热、藏北申扎县珠各勒、多格则和各听、阿里日土县扎布等五处地点的达200余件旧石器便是明证。距今四五千年前,西藏各地已普遍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如果说混沌之初人类之始以至旧石器时代民俗文化的具体情形我们还无从知晓,那么,西藏民俗文化的滥觞则有据可考于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昌都卡若原始村落遗址的发掘为我们提供了一幅西藏远古先民生活的图景。卡若遗址位于西藏东部昌都西南约

最新生态农业公司简介范文6篇

生态农业公司简介范文6篇 生态农业简称ECO,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下面是生态农业公司简介范文,欢迎参阅。 生态农业公司简介范文1 湖南精为天粮油有限公司,成立于20xx 年3月,是一家集粮油面收购、储备、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国家粮食局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重点扶持企业。公司办事处设在柳叶湖旅游开发区常德大道东方美景花园,下辖鼎城桃源两个生产基地共5个大米油脂面条生产厂、常德长沙两个营销部、一个容量为9.6万吨的仓储中心和三个粮食收储库;市区拥有10家放心粮油便民店。 生态农业公司简介范文2 飞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属私营股份制企业,它坐落于风景秀丽、环境优美的(福城)郴州市工业大道,毗邻“龙女温泉”,距市区仅5公里,乘坐3路、4路车可直达本公司。公司总占地面积约100余亩。在园区建设方面公司始终坚持以绿色、生态为理念,以健康、环保为目标,倾力为福城人民打造原生态休息度假环境。公司四周青山环绕,流水潺潺,远离城市的喧嚣,是你心灵停泊休憩的理想港湾。 生态农业公司简介范文3 粟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xx年,是屯留县唯一一家创品牌打造有机食品的新型企业。公司立足于名、优、特农产品的开发与推广,以生产和加工姚家岭小米、上莲核桃、黑家口柴鸡蛋为主,纵深开发了家香系列精品杂粮和手工三和面,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公司在紧握传统销售渠道的同时,

不断探索新的销售模式,与省内外几家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达成多项合作,均为公司努力打造上党“四宝”走出长治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粟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秉承“粒粒精品,颗颗诚心”的企业宗旨,致力于提供各类健康、放心的有机食品,耕耘于朝阳的有机食品产业,为国人的健康努力! 公司紧紧围绕“站在新起点,抢抓新机遇,争创新品牌,实现新跨越”的工作思路;全力推进“创造大市场,实施公司加农户,建设健康食谱”的三大战略;着力打造“新型现代农业和环保生态农业”两个基地建设,纵深推进有机食品走进千家万户,食出健康的新理念。 通过三年时间的努力,力争将屯留的有机食品打造的更精细、更丰富、更具有代表性。 生态农业公司简介范文4 安徽本立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蓝莓种植、鲜果销售及生态农业科技、产品开发的大型综合性现代生态农业企业。 公司成立以来,先后投资6000万元,与安徽省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合作,分三期建立3000亩蓝莓生态园和500亩无公害有机茶园;现已投入20xx多万元,建成了1500亩的蓝莓生态园,蓝莓种植达33万株;建成了200亩无公害有机茶园,年产优质茶叶1500公斤。还投资建立了“琥珀蓝莓酒庄”专营店,专业从事“琥珀庄园”牌蓝莓果酒、干红、冰酒;蓝莓果汁、原浆、罐头、果酱、果干等系列产品的销售。 公司在今后的发展中将发挥品牌及资源二大优势,增强品牌战略意识和资本经营意识,把公司建成集食品、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的集约型企业,应用农业现代科学技术,推行农业无公害、绿色、

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演变

古代农业生产工具得演变 农业可以划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等不同得历史形态,它们就是依次演进得.在原始农业时期,使用木石与砍伐农具、刀耕火种、撂荒耕作制就是原始农业生产工具与生产技术得主要特点,它基本上与考古学上得新石器时代相始终。传统农业则以使用畜力牵引或人力操作得金属工具为标志,生产技术建立在直观经验得基础上,而以铁犁牛耕为其典型形态。我国自公元前21世纪进人阶级社会时,黄河流域逐步 从原始农业过渡到传统农业。从那时起,我国农业逐步发展,形成精耕细作得传统,直到封建社会末期。从原始社会到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工具得初步形成阶段。中国农业起源于没有文字记载得远古时代,发生于原始采集狩猎经济得母体之中。从世界范围瞧,中国就是农业起源最早得国家之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发展农业生产得过程中,创造与改进了多种多样得农具,促进了农业得发展.在石器工具得制作方面,除了原有得打制石器之外,出现了磨制石器。特别值得注意得就是在打石山遗址中发现了人类用火得痕迹.到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生产工具虽仍以石器为主,但有了明显得改进,器型有磨制得石刀、石斧、骨椎、骨镞等。 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经济有了新发展,较发达得锄耕农业就是当时主要得经济部门,男子在生产中起着主导作用。从各地区各文化遗址出土得文物来瞧,生产工具有了很大得改进。新石器时代得石器绝大部分就是经过加工磨制得,器形规整,用途分明。如耕作工具有长方形得石斧,形体厚重,适合于砍伐。 夏、商、周时期得农业生产工具比前期有所进步,夏王朝主要还就是

木石与蚌器。青铜器虽有,但仍然就是少数。到了商朝,农业已成为商代最重要得社会生产部门,青铜农具已有铜铲、铜镰与铜斧。但青铜十分稀少,在农业生产上,主要还就是石制、木制与蚌制.商代已经利用牛进行犁耕.西周得农业在农具得制作技巧上有所提高,对木、石得加工以及工具得结构进一步得到改善,经过加工处理得农具更加省力。西周时,人们普遍采用耦耕,就就是使用耜来耕作生产.“耦”就是两人配对合作,“耦耕" 即就是以两人合力耕田作为基本劳动力得生产单位。原始得犁应就是木制得,有得则可能就是木犁身、石犁铧。战国中后期,铁农具在生产上已占主导地位,铁农具数量大,种类多。简易得铁犁铧,一直从战国到西汉广为使用.传统农业就是以使用畜力牵引或人力操作得金属工具为标志,生产技术建立在直观经验得基础之上,并以铁犁牛耕为其典型形态。战国时期铁器在农业生产上得使用并与牛耕结合,具有划时代得意义,它使人们告别了刀耕火种得新石器时代与青铜器时代,大大推动了古代农业生产力得发展,标志着传统农业生产技术得初步形在生产工具方面,铁农具被广泛使用。战国时期,我国社会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得重大变革,促成这种变革得根本动力,就是当时农业经济得迅猛发展,其中尤以农业生产工具得进步(即铁农具与畜力得使用)最为显著。至战国时期,铁资源得广泛开发,冶铁技术得不断进步,使得生产工具采用铁为材质成为可能。这一时期,铁得发现并应用于生产领域,就是人类经济史上一个划时代得变化。从木石农具发展到铁制工具得革命耕作上从单纯依靠人力发展到利用畜力,就是农耕得动力上得革命。它们促进了这一时期得社会生产力得提高. 秦汉时期,手工行业中,冶铁业就是最重要得行业。铁农具得使用,

古老的传统产业-西藏的农牧业

古老的传统产业——高原农牧业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区域经济>>>>资料>>正文 发布时间:2006-1-413:58:53 农牧业基本概况 20世纪50年代,的农牧业仍笼罩在封建农奴制度下,三大领主占有着绝大部分的耕地、草场、森林、牲畜及农奴。广大农奴被束缚在领主庄园和部落里,使用极其落后的生产工具,进行着简单的农牧业再生产,农牧业经济长期停滞不前。20世纪80年代以后,农牧业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水利化、良种化及精耕细作水平逐渐提高,给传统农牧业注入了现代化活力。目前,农牧业总产值仍约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0%以上,农牧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80%以上,因此,农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产业。 一、雪域春色--农业(种植业) 农业属于典型的高原农业。其农作物分高原和低地农作物两种,高原农作物主要有;青稞、荞麦、豌豆、马铃薯、油菜、圆根、萝卜、圆白菜等。低地农作物的种类多,农作物品种具有区域性特色,主要有:稻谷、鸡爪谷、玉米、辣椒、大蒜、韭菜、冬见、黄瓜、扁豆等,还种植多种水果及经济作物,如;香蕉、橘子、桃、梨、黑枣、杏、甘蔗等。种植业中的四大作物:青稞、小麦、油菜、豌豆皆属喜冷凉作物,特别是青稞只适宜该地带种植。农作物的耕作制度一般随海拔不同而相应地发生种类更替变化。青稞在是普遍种植的作物,随海拔升高,种植面积不断加大,最后成为高寒地区的单一作物。种植制度上也随海拔的升高发生显著变化。 总体来说,的农区是综合条件较好的地区,一般地势平坦,海拔较低,水资源丰富,既有利于农作物的种植、生产,也有利于种树种草,这就为农林牧各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奠定了基础,还有利于目前的传统农业向立体、高效农业的转化。 二、高原主业--畜牧业 畜牧业独具特色,源远流长,是我国传统的五大牧区之一。在海拔4000~5000米的高原,与绿草相映,牛羊与流水齐鸣,千百年来藏民族纵横驰骋,经济生活的基础就仰仗畜牧业。在可以说没有纯农区,但一定有纯牧区。的畜牧业经济无论从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出口创汇的份额,还是从轻工业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有其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如素有“世界屋脊的屋脊”之称的阿里,平均海拔4500米,被世人视为“地球第三极”。阿里高原水草丰美,拥有4亿多亩广阔草场,牛羊成群,是主要的牧区之一。在丰富的畜产品中,当地盛产的山羊绒是国际市场的抢手货,被誉为“软黄金”。近5年来,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阿里地区依靠国家和兄弟省市的大力支持,先后投资7000多万元,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畜牧业基础设施;完成新牲畜良种选育站20处,新修标准羊圈1.5万间,修建牲畜药池60座,草原围栏3万亩,无水草场开发打井181眼,修建羔宫4万多处。目前,阿里地区白山羊数量已由5年前的90多万只增加到110多万只,一只山羊过去一年产绒最好的也只有148克,现在平均产线达222克。全地区年产羊绒由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15万千克增加到目前的24.4万千克。1999年,全地区的山羊绒销售收入达到3000多万元,占牧民人均收入的70%以上。阿里的日土县、饲养绒山羊历史悠久,这里有世界著名的白绒山羊,经过长期自然和人工选育,品种不断得到优化。经农业部鉴定,日土县的山羊绒品质创下了羊绒纯度最高、绒细度最细、绒毛单位面积毛束密度最高等几个世界之最。 畜牧业在又分为农区畜牧业、草地畜牧业和城镇郊区畜牧业。农区畜牧业,含半农半牧区和林区的畜牧业,其不仅是种植业的延伸,也是农畜产品加工工业的支撑点。草地畜牧业是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是藏族人民世代经营的传统产业,有土地面积122万平方公里,其中草原面积近83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3,占全国草原面积的26%,其产品具有广泛的国

0943.西藏自治区公益性岗位劳动合同-格律法学院

西藏自治区公益性岗位劳动合同 编号: 甲方(用人单位)名称: 法定代表人(委托代理人):联系电话: 地址: 乙方(劳动者)姓名:性别: 家庭住址: 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 根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和《西藏自治区公益性开发管理暂行办法》,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基础上,签订本劳动合同,共同遵守执行。 一、劳动合同期限 第一条本合同期限为一年。合同期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 二、工作内容及工作地点 第二条根据甲方工作需求,乙方同意从事工作。经甲乙双方协商同意,可以变更工作岗位。 第三条乙方应按照甲方的要求,按时完成规定的工作数量,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 第四条乙方的工作地点。 三、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第五条甲方安排乙方执行工时制。 (一)实行标准工时工作制度的,甲方安排乙方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每周不超过40小时。甲方由于工作需要,经与乙方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乙方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不得超过3小时,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

(二)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0小时。 (三)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由乙方自行安排。 实行综合计算工时或不定时工作制的,要经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批准。 第六条甲方安排乙方延长工作时间,或因需要在法定节假日工作的,应安排相应的补休时间,如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支付劳动报酬,所需费用由甲方承担。 第七条乙方在合同期内享有国家和自治区规定的各项休息、休假、产假的权利,甲方应保证乙方每周至少休息1天。 四、劳动保护,安全卫生和劳动条件 第八条甲方必须执行国家和自治区有关劳动安全卫生的法规标准,采取劳动保护措施,提供和改善劳动条件,保证安全生产和劳动者健康。 第九条甲方应对乙方进行必要的上岗前教育,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岗位,应会同劳动就业服务机构进行岗位培训,并经地(市)及其以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十条甲方应按国家有关规定,不得安排女职工从事禁忌的劳动和工作岗位。 五、劳动报酬 第十一条按照国家和西藏自治区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乙方的岗位补贴为自治区公布的最低工资的120%计算,即元,鼓励用人单位根据公益性岗位特点,自筹资金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 第十二条甲方应以法定货币形式按月于每月日支付乙方工资,不得克扣或无故拖欠。 六、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 第十三条甲方应按国家和自治区有关社会保险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为乙方按自治区公布的全区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缴纳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费用元;社会保险费个人缴纳的元,由甲方从乙方工资中代扣代缴。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