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数学建模个人经验谈——组队和分工

数学建模个人经验谈——组队和分工

数学建模个人经验谈——组队和分工

数学建模竞赛是三个人的活动,参加竞赛首要是要组队,而怎么样组队是有讲究的。此外还需要分工等等,一般的组队情况是和同学组队,很多情况是三个人都是同一系,同一专业以及一个班的,这样的组队是不合理的。让三人一组参赛一是为了培养合作精神,其实更为重要的原因是这项工作需要多人合作,因为人不是万能的,掌握知识不是全面的,当然不排除有这样的牛人存在,事实上也是存在的,什么都会,竞赛可以一个人独立搞定.但既然允许三个人组队,有人帮忙总是好的,至少不会太累。而三个人同系同专业甚至同班的话大家的专业知识一样,如果碰上专业知识以外的背景那会比较麻烦的。所以如果是不同专业组队则有利的多。

众所周知,数学建模特别需要数学和计算机的能力,所以在组队的时候需要优先考虑队中有这方面才能的人,根据现在的大学专业培养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数学专业的较为有利,尤其是信息与计算科学可以说是数学和计算机专业的结合,两方面都有兼顾,虽然说这个专业的出路不是很好,数学和计算机都涉及点但是都没有真正的学通这两门专业的,但对于弄数学建模来说是再合适不过了。应用数学则偏重于数学,但是一般来讲玩计算机的时间不会太少,尤其是在科学计算和程序设计都会设计到比较多,又有深厚的数学功底,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有不少的人会认为第一人选是数学方面的那第二人选就应该考虑计算机了,因为学计算机的会程序,其实这个概念可以说是对也可以说是不对的.之所以需要计算机方面的人是为了弥补数学方面的人在算法实践方面的不足,但是不是所有的计算机方面专业人都擅长算法实践的,如果要选的话就选擅长算法分析实践的,因为学计算机的不一定会程序,并且会程序的不一定会算法。拿出一个算法,让学计算机的编写程序实践不一定能行,不是小看计算机的,但是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多的,不然可以看到参加ACM的数学系的居多,比学计算机的搞的好。因此一定要弄清这个概念,不是计算机的就适合的。所以在组队中有两种人是必需的,一个是对建模很熟悉的,对各类算法理论熟悉,在了解背景后对此背景下的各类问题能建立模型,设计求解算法.一个是能将算法编制程序予以实现,求得解。当然有可能是一个人就将这两种都具备了,这样的话再找个任意具备上述两种能力的人就可以了,以减轻工作量,不然非累死不可。第三个就是专门需要写作的啦,从专业角度看是需要别的专业,比较适合的有生物、土木、机电、电信或机械等专业.在数学建模中各种背景的问题都会出现,所以有其他专业同学的话可以弥补专业知识方面的不足。

综上所述,组队要根据分工而来的,三个人要具备一个数学功底深厚,理论扎实,一个擅长算法实践,另一个是写作(弥补专业知识不足),如果一个组能有这样的人员配置是比较合理的。但是往往事

事不能如意,所以不能满足这种人员配置的时候就尽量往这样人员配置靠。

数学建模竞赛新手教程(2)--建模中的分工与合作

佚名

引用:

有些同学觉得,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一下自己的数学水平,或是别的水平,我不以为然。既然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其目的就应该是,而且是强烈的目的,去拿一等奖.

我们应该如何分工?传统的标准答案是---—数学,编程,写作。

但是对于每一个参加过数学建模竞赛的同学来说,感悟各不相同,所以答案也各不相同。下面就是我的一家之言,有经验的朋友也可以一起讨论一下.

分工不用那么明确.但有个前提是大家关系很好。不然的话,很容易产生矛盾。提醒一点,在搞竞赛的那几天,睡不好觉,心情急躁,很容易与搭档们发生冲突。分工太明确了,会让人产生依赖思想,不愿去动脑子。假如写手只是实现一个打字员的功能,把数模高手的思想表达出来,那是不够的,写手要有自己的思想,能够检查对方的错误,能够提出自己的思想。

按我的想法,理想的分工是这样的。数学建模竞赛小组中的每一个人,都能胜任其它人的工作,就算小组只剩下她(他)一个人,也照

样能够搞定数学建模竞赛。在竞赛中的分工,只是为了提高工作的效率,做出更好的结果,并不是由于能力不适合做别的工作。

我一直都这么认为,只有能够独当一面的人,才能更好的与他人合作。其实想想也应该是这样的,在以后的学习、工作、研究中,数学能力、编程能力、论文写作能力,哪一项是可以缺少的呢?

当然,现实并非如此。我们很难找到三个这样的人凑到一起.所以,凑合着用吧,我给一点儿建议。三个人中,一定要有一个人脑子比较活,善于思考问题,这个人,嗯,免强归于数学方面吧;一定要有一个人会编程序,能够实现一些算法.这就够了,另外需要有一个论文写的比较好,不过写不好也没关系,也可以学嘛,多看一看别人的优秀论文,多用几次Word,Visio就成了。(强烈推荐一篇论文《Word 在论文写作中的技巧》,这篇文章我这儿有,不过怎么让大家看到呢?待我想想,网上应该能搜到吧).

说到看论文啊,我真是觉得,优秀的论文就像《九阴真经》一样,看了之后会让你功力大增的。大家一定要多看,特别是想在数学建模竞赛中取得好成绩的朋友。看过论文之后,明白的不仅仅是论文要怎么写,也在同时学到了作者的思考方式。我建议,有决心的朋友不如背论文。

常常有人问,搞数学建模竞赛是不是需要我学习很多知识啊?比如《图论》、《概率论》、《神经网络》、《组合数学》、《小波分析》、《泛函》、《最优化》...。.

我的回答是,一门都不用,甚至连高等数学都可以不学,有我么多时间去学这么多课程,还不如把时间拿来去看懂别人的论文呢.很

多优秀的论文,其高明之处并不是用了多少数学知识,而是思维比较

全面、帖合实际、能解决问题或是有所创新.有时候,在论文中可能碰见一些没有学过的知识,怎么办?现学现用呗,在优秀论文中用过的数学知识就是最有可能在

数学建模竞赛中用到的,你当然有必要去翻一翻啦。

有些同学觉得,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一下自己的数学水平,或是别的水平,我不以为然.既然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其目的就应该是,而且是

强烈的目的,去拿一等奖。这样,会取得好成绩的。

分工就说到这儿,下面讲合作。合作真的很难,哈哈,我也没心得。上次合作做数模,我差点儿被气爆了,可能是我耐性不够吧。我只能说一句话—--—以大局为重。我想,如果合作者中有一个是小mm,肯定就不一样了吧,希望大家合作愉快!

数学建模竞赛队员的选拔和组队问题

2011级信计《数学模型》课程论文 题目:出版社的资源配置问题 姓名:学号: 摘要 数学建模竞赛队员的选拔和组队问题 该模型解决了选拔数学建模参赛队员及确定最佳组队的问题。本文主要采用了层次分析法,并用计算机编程计算,在综合考虑15名队员个人的各项指标后,从中选出了9名优秀队员,又考虑到整队的技术水平,最终将挑出的9名队员分成三队,并建立了最佳组队的方案。具体在针对问题二选拔队员时,要全面考察了队员的六项指标,并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权重得到15名队员的综合排名,最后淘汰掉排名靠后的6 名队员。为了组成3个队,使得这三个队整体技术水平最高,我加入了权重,并依次选出了数学成绩较好、计算机成绩较好及综合成绩较好的三名同学,而且在考虑组队的过程中,尽量让问题简化,按成绩优劣均分队员,使三组的总体技术水平相当。针对问题二,只要考虑计算机能力而不再考察其它情况,设置添加了一名队员S16。比较分析综合排名,S13的综合能力排第九,而S16的综合能力排在S13之后。如果直接选拔S16,队伍的总体水平下降。可见这种选拔方式,有可能影响队伍的总体水平,所以不可取。针对问题三,提出了建模队员选拔机制建议,帮助教练组提高建模队员选拔的效率和质量。 一、问题重述 一年一度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高等院校的重要赛事。由于竞赛场地、经费等原因,不是所有想参加竞赛的人都能被录用。为了能够选拔出真正优秀的同学代表学校参加全国竞赛,数学建模教练组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但是每年在参赛的时候还是有很多不如意之处:有的学生言过其实,有的队员之间合作不默契,影响了数学建模的成绩。参加数学建模需要的学生应具有较好的数学基础和必要的数学建模知识、良好的编程能力和熟练使用数学软件的能力、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还要求思维敏捷,对建立数学模型有较好的悟性。 目前大多数高校选拔队员主要考虑以下几个环节: 校内竞赛获奖情况,数学建模暑假培训班考勤记录,培训课程的考试成绩,学生个人简介,面试,老师和学生的推荐等,通过这种方式选拔出队员。然后按照3人一组分为若干小组,为了使得小组具有较好的知识结构,一般总是将不同专业的学生安排在一起,使得每个小组至少包含一位数学基础较好的同学、计算机编程能力强的同学。各组

我的数学建模心得体会

数学建模心得 真正对建模的了解,还是我参加建模培训之后慢慢增加的, 原来这也是运气和实力的竞争,不但要求参赛人员具备创新和思 维敏捷能力,而且要对知识能够融汇贯通。 令我最难忘的是在确定了参赛人员后,我们四十几个人在一 起生活的点点滴滴。我们代表的是学校来完成这场无烟的“战争”,要更加紧张起来,否则对不起老师对我们的信任和期望。那段时 间我们不是在建模室用电脑练习处理数据、写论文,就是在教室 中听老师给我们讲知识、大家讨论问题,就这样互相探讨,一起 努力着,奋斗着、、、、、、从来不感觉到枯燥和无聊,我们很充实。 有时讨论问题累了或没有头绪了,我们偶尔会闲聊一下,讲个笑话,开个玩笑等等,来放松一下,之后我们就会完全投入到学习 当中,那段时间我们一起吃饭,一起玩,一起闹,一起紧张,遇 到问题一起去面对,真的很开心。 数学建模的暑期培训告一段落了,经过这一阶段的培训,我终于对数学建模有了全面而深入的认识,而不像以前只是肤浅的了解。当然比赛并不是全部,平时还穿插有各方面的讲座。每天的生活起居在炎炎烈日下变得非常规律,虽然放假了每天早上还是不能贪睡,每天8点半前老老实实的起床奔向211;中午下课了顶着炎炎烈日通常都胃口不佳,强忍着烦躁的心情在一食堂随便扒几口饭,回寝室速速上床午睡,然后直到晚上自习结束。日子流水一样过去,扪心自问,我

到底长进了多少呢? 我想,收获的是多方面的。在知识方面,我在已经过去的那一个月中,已经从四五位老师那里学到了从人口模型、捕食者模型到装箱问题、延迟问题等等各式各样新奇、却又紧贴生活实际的模型和建立方法。并且还有具有丰富数模竞赛审阅经验的老师来为我们讲解数模论文写作时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告诉我们通常评分的原则,好让我们在写论文是有的放矢,抓住得分点。每个老师都会主动把课件留在电脑上,让我们自行参考,特别是一些具体的程序,是没办法在上课时看几眼就自己领会的,需要下来自己的不断实践。因此,我很喜欢这样教学相长的氛围,老师和学生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隔阂,而是互相敞开心扉,尽情交流、探讨学习中的问题。 以上说的知识是在课堂老师归纳总结以后,做成系统的课件给我们讲述的。实际上,我认为这只是起到投石问路、抛砖引玉的作用,它们更多的是教会我们数学模型建立的思路。比如人口模型,从最开始的指数增长,到随着西方世界人口趋向饱和以后增长放缓,模型的严重偏离实际引发人们修改模型,引入一个限制因子,再到进来因为认识到人的出生到成熟、交结异性、繁衍后代以及妊娠期不可避免的会延迟人口的增长,所以又在微分方程组中加入了延迟的因素……人口模型的发展仍没有结束,或许在可见的将来也都不会结束,但它有最初等的指数增长一路走过来,凝聚的是一代代人理性思维的光辉。而我们正是踏着这条道路,在仅仅一两堂课的时间内,走过这些崎岖的思想之路,无形中让我们了解到数学建模的精髓,那就是提出模型

数学建模竞赛参赛队员选拔与组队

2014年河南科技大学模拟训练一 承诺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数学建模选拔赛的规则. 我们完全明白,在做题期间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 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研究、讨论与选拔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选拔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 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 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选拔规则,以保证选拔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 选拔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选择的题号是(从A/B/C中选择一项填写): A 队员签名:1. 2. 3. 日期: 2014 年月日

2014年河南科技大学数学建模竞赛选拔 编号专用页 评阅编号(评阅前进行编号):

我校数学建模竞赛参赛队员选拔与组队 摘要 一年一度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高等院校的重要赛事。但在对参赛队员进行选拔时,往往会遇到很多难题,以至有时并不能选出真正优秀的队员代表学校参加全国竞赛。本文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研究了数学建模竞赛参赛队员选拔与组队问题。我们针对本题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不同的模型或算法,过程如下:问题一:假设问题给出的数据均为可供分析的可靠数据,不存在错误数据,利用SPSS对已给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EXCEL分析数据;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综合成绩的五个因素:校内竞赛答题稿成绩、校内竞赛答题稿答辩成绩、数学模型公选课测试成绩、软件比赛成绩、三次模拟点评成绩,做无关性处理;从而作出五个环节的成绩汇总表(表1); 问题二:根据成绩汇总表(表1)用SPSS作单个样本统计量表(表2);对统计量作T检验得单个样本检验表(表3);由表2和表3得出第一组评委比较严格,第四组和第五组评委比较松; 问题三:利用席位分配(Q值法)从参加竞赛的120个队中选出相对优秀的36个队公费参加全国竞赛;根据评奖标准各个高校最多推荐10个国家奖,最后我们首先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准则层(P)对目标层(O)的权重再利用动态规化法对选出的10个队进行重新组队,用MATLAB求解,选出整体实力最强的组队法,以及最佳组合阵容,使得我校获得全国奖最大化。 关键字:标准化处理、主成分分析法、T检验、席位分配法(Q值法)、层次分析法、动态规划法

田汸数学建模七日谈之六:组队建议和比赛流程建议

今天进入数学建模经验谈第六天:组队建议和比赛流程建议 组队建议和比赛流程建议: 数学模型的组队非常重要,三个人的团队一定要有分工明确而且互有合作,三个人都有其各自的特长,这样在某方面的问题的处理上才会保持高效率。三个人的分工可以分为这几个方面: 数学员 数学员:学习过很多数模相关的方法、知识,无论是对实际问题还是数学理论都有着比较敏感的思维能力,知道一个问题该怎样一步步经过化简而变为数学问题,而在数学上又有哪些相关的方法能够求解,他可以不会编程,但是要精通算法,能够一定程度上帮助程序员想算法,总之,数学员要做到的是能够把一个问题清晰地用数学关系定义,然后给出求解的方向; 程序员 程序员:负责实现数学员的想法,因为作为数学员,要完成大部分的模型建立工作,因此调试程序这类工作就必须交给程序员来分担了,一些程序细节程序员必须非常明白,需要出图,出数据的地方必须能够非常迅速地给出;ACM的参赛选手是个不错的选择,他们的程序调试能力能够节约大量的时间,提高在有限时间内工作的工作效率; 写手 写手:在全文的写作中,数学员负责搭建模型的框架结构,程序员负责计算结果并与数学员讨论,进而形成模型部分的全部内容,而写手要做的。就是在此基础之上,将所有的图表,文字以一定的结构形式予以表达,注意写手时刻要从评委,也就是论文阅读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在全文中形成一个完整地逻辑框架。同时要做好排版的工作,最终能够把数学员建立的模型和程序员算出的结果以最清晰的方式体现在论文中。因为论文是评委能够唯一看到的成果,所以写手的水平直接决定了获奖的高低,重要性也不言而喻了。 三个人至少都能够擅长一方面的工作,同时相互之间也有交叉,这样,不至于在任何一个环节卡壳而没有人能够解决。因为每一项工作的工作量都比较庞大,因此,在准备的过程中就应该按照这个分工去准备而不要想着通吃。这样才真正达到了团队协作的效果。

2023研究生数学建模

2023 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策略分析 2023 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是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的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之一。该竞赛是一项面向在校研究生进行数学建模应用研究与实践的学术竞赛活动,旨在推动研究生数学建模教学与实践,提高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本文将介绍 2023 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的规则和策略,为参赛者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和指导。 一、竞赛规则 2023 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的规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竞赛题目:竞赛题目由主办方提供,参赛者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一篇数学建模论文。 2. 参赛对象:参赛对象为在校研究生,参赛者需要自由组队,每队 3 人,专业不限。 3. 比赛时间:竞赛时间为 3 天,参赛者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论文撰写和模型求解。 4. 评分标准:竞赛评分主要由论文质量、模型求解准确度和团队合作能力等几个方面组成。 二、竞赛策略 1. 组队策略:组队策略是 2023 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参赛者需要选择一支具有不同专业背景和团队合作精神的队伍。同时,参赛者还需要充分考虑到队员之间的分工和协作,以确

保团队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2. 论文写作:论文写作是 2023 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最重要的一环。参赛者需要严格按照竞赛要求撰写论文,注意论文的结构和格式,同时要注重论文的语言表达和论证能力。 3. 模型求解:模型求解是 2023 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参赛者需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建模能力,创造性地求解模型,并充分考虑模型的可行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4. 团队合作:团队合作是 2023 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参赛者需要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精神,积极沟通和协作,共同解决难题,共同完成论文和模型求解等工作。 三、总结 2023 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和创新性的学术竞赛活动,参赛者需要充分理解竞赛规则和策略,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和团队合作精神,努力完成论文和模型求解等工作。同时,参赛者还需要注重细节和思维创新,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数学建模参赛队分工流程

一、第一天上午 1. 各自对立思考1个小时,主要分析题目的问题背景,已知条件,建模目的等问题。至少每人必须提出10到15个问题,并回答自己的问题。 2. 重点用语言的形式表述清楚问题的结构,即用语言描述自己的初步模型。(要自己提出的模型,可能就会产生一些假设。) 3. 再和队友讨论。讨论1个小时。形成自己团队的初步模型,同样是以语言形式描述的。 4. 接下来查找一些文献,讨论修改团队的模型,形成一个最终较完整的模型。并根据讨论最后形成对问题的统一认识,形成问题重述部分的内容。 注:1)如果问题有好几问,可以重点讨论第一个问题,但是也要考虑其他问题与第一问的关系!(一般建模中的几问都是有一定联系得);也可以同时考虑,同时建模。 2)注意参考文献的处理,参考别人的方法一定要在文中注明!这也是要求一直留意查找文献的目的。 二、第一天下午 将自己团队的模型数学化,用数学符号和数学语言公式的形式,表述自己的模型。此时会继续需要查文献,产生一些假设条件,并产生自己论文中的符号说明。 三、第二天上午 一个人开始写文章,语言重在逻辑清晰,叙述简洁明了!图、表准确。文章格式正确、内容完整。(问题重述,问题分析,模型假设,符号说明,模型形式,以及参考文献都已经在第一天的讨论中有了一定的共识。) 其余两个人(在不清楚时3人讨论),开始考虑第一个问题的模型的求解,即研究模型的解法。查找文献或者自己提出对模型的求解方法。此时可能需要继续对第一天建立的模型进行修改,简化等处理。(讨论后,及时告诉写文章的队友)。 四、第二天下午 写文章的继续。 编程的开始编程计算模型。此时,可能需要根据所采取的算法对模型的表述重新修改。 另一人帮忙编程,并开始考虑第二个、第三个问题的模型及求解方法。并一起讨论,形成共识,写进文章中。(此时,同样可能需要查文献,符号表示,产生假设) 五、第三天上午 应该给出所有问题的计算结果了(最迟下午6点前)。 产生论文初稿。 六、第三天下午 进行模型的分析。主要是分析编程计算出的解的现实意义等,通过图、表等形式说明自己的结果。并一定进行误差分析(因为模型是对实际问题的近似,同时在建模中也进行的假设,所以必须进行误差分析。) 注:如果模型的计算在下午才出来,需要加紧进度。晚上不要休息了! 七、第三天晚上 对模型进行总结推广(3人讨论1个小时,切忌不要在这个问题上过多的讨论,只需写一段。只讨论模型本身的问题,假设的合理性去处和条件的放松,模型的求解方法等。文章的此部分必须有,但是一定不能太多。) 重点精力放在对模型的摘要的书写上,一定3人认真讨论2小时左右。摘要A4纸2/3,主要是模型的目标,方法,结果。用清晰简洁的语言叙述,突出创新的内容。 注:

数学建模竞赛参赛队员的选拔与组队

数学建模竞赛参赛队员的选拔与组队 摘要 如何选拔最优秀的队员并科学合理的组队,是一个非常具有实际意义的数学模型问题。本篇文章根据实际数据,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给出了可以判断队员组队情况好坏的一般规律,并联系实际,运用所得规律进行科学的预测。 为了给出可以判断队员组队情况好坏的一般规律,本文综合考虑队员的性别、所属学院类型、在校期间的成绩。为了分析前两者的影响,本文对三类(获国家奖、获省奖、没获奖)队伍的性别分布及所属学院类型分布进行了对比。发现: 规律1:队员不同的性别组合对数学建模成绩没有显著影响。 规律2:三个队员中至少有两个来自理工类学院时,组队效果好。三个队员都来自文科类学院,组队效果不好。 在分析成绩的影响时,首先,联合使用计算机筛选(以课程开设学院为筛选依据,仅筛选出统计与数学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人文学院、马克思学院开设的课程)与人工筛选,选出每个人学过的能反映数学建模能力的所有课程。根据实际经验,数学建模是数学能力、计算机能力和写作能力的综合运用,利用筛选出的成绩可以对每个人的各项能力进行量化。而后,为了得到衡量数学建模综合能力的指标,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求解出数学能力、计算机能力、写作能力对数学建模综合能力的权重分别为0.5396、0.2969、0.1634。文中使用了两种方法确定了两个综合能力指标,其一为队伍能发挥的 最大综合能力,该指标下每个队伍的单项能力为三个队员该项能力的最大值;其二为平均综合能力,该指标下每个队伍的单项能力为三个队员该项能力的平均值。经过对比,得到如下规律: 规律3:队伍能发挥的最大综合能力越高,组队效果越好。队伍能发挥的最大综合能力低于80.6时,组队效果不好,高于90.69时,组队效果非常好。 规律4:队伍能发挥的平均综合能力越高,组队效果越好。队伍能发挥的平均综合能力低于75.32时,组队效果不好,高于88.48时,组队效果非常好。 根据以上规律对问题二的5支队伍进行预测,发现:这5支队伍都有很大的几率获奖(国家奖或省奖),X1很有可能获得国家奖,X5最好成绩应该为省奖。 同时对我们自己小组的成绩进行预测,发现如果我们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我们很有可能获得省奖,再进行一定的努力后,也有很大可能获国家奖。 最后本文结合得到的一般规律和实际情况,对学弟学妹们在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组队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的一些经验与心得

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的一些经验与心得 : 摘要:本文以参赛大学生的视角, 依据作者的参赛经历, 主要以建模竞赛中的三 类角色, 分别为:数学建模、计算机编程、论文写作, 作为切入角度, 从题目选择、前期准备、团队协作、精神品质四方面, 浅谈对于数学建模竞赛的认识和体会, 为广大备战数学建模竞赛的学生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数学建模竞赛; 认识与体会; 近几年, 数学建模竞赛的规模不断扩大, 影响力不断上升, 受到广大高等院校师生的欢迎和重视, 吸引了大批数学建模爱好者。[1]其比赛类型也从最初的全国大学 生建模比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 扩展到了现在的亚太地区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APMCM) 、五一数学建模联赛等。数学建模是沟通现实世界和数学科学之间 的桥梁, 是数学走向应用的必经之路。[2]随着题目类型的丰富, 来自各领域的大 学生逐步将数学理论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提高了当代大学生对数学领域的探索和研究。本文以作者的参赛经历为基础, 从题目选择、前期准备、团队协作、精神品质四方面, 总结了一定经验和心得, 希望能为参赛大学生提供一些参考。 1、尽早确定选题方向 选题对于建模竞赛来说十分必要, 它可以使得竞赛的准备更有针对性。选择合适题目对于竞赛事半功倍。在参赛之前, 小组成员可以针对兴趣, 多尝试不同类型的赛题, 通过实际的训练来切实的提高解题能力, 确定主要研究方向。之后, 可针对确定的选题方向, 缩小前期准备的知识学习范围。以大数据赛题为例, 可以多学习各类回归模型、优化模型等, 积累和总结同类题目的解题思路, 加强Excel、R语言 等数据处理软件的应用能力。这在真正比赛中可以为团队节省不少时间。 2、重视前期准备工作 对于主攻论文写作的学生, 首先, 应该熟练掌握一种写作软件, 如:Word, Latex。论文排版的美观, 是一篇论文能够顺利通过评审的关键条件之一。在此基础上, 还要提高论文写作的速度, 掌握软件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且, 要善于学习论文写作的格式。其中, 摘要的写作尤其重要。在摘要中, 一定要明确写出解决的问题、运用的方法、得到的结论, 使用最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示论文成果。对于擅长计算机编程的学生, 第一, 熟悉各类建模软件, 如:MATLAB、R语言等, 选择最适合研究方 向的软件进行深究。其重点在于, 可以积累与选题相契合的各类代码, 在遇到相应问题时可以迅速做出选择。第二, 熟悉图形的代码。图片通常比文字和表格更加直

2023年建模心得体会(15篇)

2023年建模心得体会(15篇) 建模心得体会1 一个月的集训对我来说,无论是在意志方面,还是在知识的利用方面,都是一个难得的锻炼机会。通过做模型,开拓了自己的知识面,也提高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模型讨论,是自己在欣赏到身边同学席位的多样性和创造性的同时,看到了自己的特点与不足,从而对自己的能力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通过建模集训,以下几点给我感受颇深: 一)队员之间的配合至关重要。每个人都有特长与不足,队员之间应该做到优势互补。因而队员之间要学会沟通,了解彼此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还要学会配合。要彼此配合好,我觉得队员们做到:对自己的弱项,要虚心想队友请教,而对于队友的弱项,自己在弥补的同时还不应影响队友的积极性;每个队员都应该有团队责任感和荣誉感,对员之间最忌讳的就是存在依赖性,“三个和尚没水喝”就是一个很好的警示;每个队员都要有大局观。建模过程队员之间难免出现意见不一致的时候,这时就要求队员保持清醒理智的头脑。自以为是,听不进别人意见的队员我觉得不适合建模。但是队员也不能失去自己的立场,一味盲从。 二)每个队员的心态也非常重要。首先,一个人要有充分的信心,这是成功的条件之一,否则的话,遇到一点点困难就会逃避;另外,一个人不要将名利看得太重。如果看得太重的话,只回增加心理负担,也会促使自己去做一些急功近利的事情,从而影响自己的发挥。我个人认为,成功有一定的机遇成分,一些东西是强求不得的。所以我平时都是以“多学点东西”为动力的。 三)创新思维的培养不容忽视。从历年来获奖论文中可以看出,那些有创意的思想构成了论文的闪光点,而那些闪光点是获奖必不可少的。其实,创新思维是一种习惯。只要养成此习惯,平时就可以一点一滴的积累创新灵感,到了该用的时候,这些灵感就有可能用的上。不是说创新灵感只出现在参赛的三天之内。

数学建模参赛经验收获总结

数学建模参赛经验收获总结

参赛经验与收获 1.参赛的收获 参加建模比赛最直接的收获当然是应用数学,计算机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然后是获得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其次是自学能力,包括查找,获取,消化,吸收并运用新知识的能力的提高。再次是对团队精神的真切体会。最后的收获是结识了一批有共同志趣的朋友。 1.1 学到的知识与技巧 数学知识:运筹学、优化理论、概率与统计、微分方程及其稳定性、图论及网络、模糊数学、数值计算、…… 数学软件:mathematica , matlab , lindo&lingo , SSPS、…… 编程技能:算法设计,编程语言,技巧规范 排版软件:Word,TEX,图形处理 论文写作:格式,技巧 信息检索:图书馆、Internet、知情人 1.2 奖励 1).各赛区组委会聘请专家组成评阅委员会,评选本赛区的一等、二等奖(也可增设三等奖),获奖比例一般不超过三分之一,其余凡完成合格答卷者获得成功参赛奖。 2).各赛区组委会按规定的比例将本赛区的优秀答卷送全国竞赛组委会。全国竞赛组委会聘请专家组成全国评委会,按统一标准从各赛区送交的优秀答卷中评选出全国一等、二等奖,获奖比例为全国参赛队数的百分之十左右。 3).全国与各赛区的一、二等奖均颁发获奖证书。竞赛成绩记入学生档案,对成绩优秀的参赛学生,各院校在评优秀生、奖学金及报考(或免试直升)研究生时应予以适当考虑。对指导教师的辛勤努力应予以表彰。 另外,学校还会给予适当的补助和奖励。 1.3 其它 自学能力,包括查找,获取,消化,吸收并运用新知识的能力的提高。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求解复杂问题:实际问题的分析论证约化过程,运用数学手段建立实际问题的模型,求解模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检验、解释。 再次是对团队精神的真切体会。 最后的收获是结识了一批有共同志趣的朋友。 3. 经验之谈

数学建模个人经验谈——组队和分工

数学建模个人经验谈——组队和分工 数学建模竞赛是三个人的活动,参加竞赛首要是要组队,而怎么样组队是有讲究的.此外还需要分工等等,一般的组队情况是和同学组队,很多情况是三个人都是同一系,同一专业以与一个班的,这样的组队是不合理的.让三人一组参赛一是为了培养合作精神,其实更为重要的原因是这项工作需要多人合作,因为人不是万能的,掌握知识不是全面的,当然不排除有这样的牛人存在,事实上也是存在的,什么都会,竞赛可以一个人独立搞定.但既然允许三个人组队,有人帮忙总是好的,至少不会太累.而三个人同系同专业甚至同班的话大家的专业知识一样,如果碰上专业知识以外的背景那会比较麻烦的.所以如果是不同专业组队则有利的多. 众所周知,数学建模特别需要数学和计算机的能力,所以在组队的时候需要优先考虑队中有这方面才能的人,根据现在的大学专业培养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数学专业的较为有利,尤其是信息与计算科学可以说是数学和计算机专业的结合,两方面都有兼顾,虽然说这个专业的出路不是很好,数学和计算机都涉与点但是都没有真正的学通这两门专业的,但对于弄数学建模来说是再合适不过了.应用数学则偏重于数学,但是一般来讲玩计算机的时间不会太少,尤其是在科学计算和程序设计都会设计到比较多,又有深厚的数学功底,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有不少的人会认为第一人选是数学方面的那第二人选就应该考虑计算机了,因为学计算机的会程序,其实这个概念可以说是对也可以说是不对的.之所以需要计算机方面的人是为了弥补数学方面的人在

算法实践方面的不足,但是不是所有的计算机方面专业人都擅长算法实践的,如果要选的话就选擅长算法分析实践的,因为学计算机的不一定会程序,并且会程序的不一定会算法.拿出一个算法,让学计算机的编写程序实践不一定能行,不是小看计算机的,但是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多的,不然可以看到参加ACM的数学系的居多,比学计算机的搞的好.因此一定要弄清这个概念,不是计算机的就适合的.所以在组队中有两种人是必需的,一个是对建模很熟悉的,对各类算法理论熟悉,在了解背景后对此背景下的各类问题能建立模型,设计求解算法.一个是能将算法编制程序予以实现,求得解.当然有可能是一个人就将这两种都具备了,这样的话再找个任意具备上述两种能力的人就可以了,以减轻工作量,不然非累死不可.第三个就是专门需要写作的啦,从专业角度看是需要别的专业,比较适合的有生物、土木、机电、电信或机械等专业.在数学建模中各种背景的问题都会出现,所以有其他专业同学的话可以弥补专业知识方面的不足. 综上所述,组队要根据分工而来的,三个人要具备一个数学功底深厚,理论扎实,一个擅长算法实践,另一个是写作〔弥补专业知识不足〕,如果一个组能有这样的人员配置是比较合理的.但是往往事事不能如意,所以不能满足这种人员配置的时候就尽量往这样人员配置靠. 数学建模竞赛新手教程<2>--建模中的分工与合作 佚名 引用:

建模经验

数学建模总结 经过数学建模,学到了很多东西,不仅仅是一些建模思路和实际问题数学化的思想,更重要的是团队的合作,奉献精神…… 数学建模包括论文写作、建模解答、分析答辩三部分,建模一个小组有三个成员,每名成员各有侧重,在平时练习时可以注重练习一个部分,这样在建模时可以把每一个部分做的相对好一些。三个成员虽然分工各有侧重,但并不是每个成员就固定在一项工作中,每名成员对每一部分都要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又有侧重。建模解答是比较难的,也是很重要的一块儿,需要三个人互相讨论得出结果。建模一共三天,要合理安排时间。 首先是讨论建模思路,这一点很重要,有了建模思路,下面的问题才能一步步解决,理清建模思路是个开始。每名成员都要参加,各抒己见,在各种不同的想法中找出一个合适的思路,理清思路之后开始建模。这个过程尽量在一天或一天半之内确定,以为后续工作留下足够的时间。如果有两种或几种不同的意见,商量之后取其中一种,等一种方法做完之后,可以考虑用其他的方法,作为检验。 第二、论文撰写和建模。论文撰写和模型建立与求解是同步的。因此这就要求每名同学对模型要足够了解,这样才能保证论文写作与建模同步,写出更好的论文,答辩的同学同样要对建模非常熟悉才能轻松答辩。论文包括摘要、问题重述、模型假设、模型分析及建立模

型、模型求解、模型检验、模型优缺点分析、模型推广、参考文献、附录。 摘要是一篇论文的窗户,通过摘要了解论文的内容和主题。摘要主要是向别人表达清楚自己用了什么方法,解决了什么问题,以及等等所用的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如何对自己的方法进行扩展,改进。尽量把自己所用方法的新颖的一面展现出来。问题重述不仅仅是把题目抄一遍,而是要表达出对题意的理解。后面就是具体的模型的建立,分析,求解。 第三就是要耐得住寂寞,建模是很枯燥的一件事,需要三个同学齐心协力,互相鼓励。要有毅力和恒心,坚持就是胜利,有些同学就是因为刚开始忍受不了而放弃。保持良好的心态是建模胜利的前提,因为题目有时会很难找出建模思路,这时不能焦躁要慢慢找出破绽。一步一步地进行。 第四要团结,团结就是力量,当三名成员有不同的见解时,应该客观地思考一下他人的意见,而不是固执的坚持己见。但是,发现问题一定要及时指出,以免做不必要的工作。三名成员要保持数据共享,不要只顾一个人埋头算了半天,才发现两个人算的是一样的东西,浪费时间,降低效率。有想法就提出来,综合大家的想法,共同思考。 第五就是平时练习的时候,做完一道题目后,参考一下其他组的做法,看看和自己的做法有何不同,找出其中比较好的方法记录下来,如果发现有问题则在自己的论文里尽量避免出现类似的错误。听听其

6.数学建模个人经验谈——培训

数学建模个人经验谈——培训 很多刚接触数模的朋友都会碰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什么都不会做,看着题目不知道咱们下手,干着急,然后,一旦经过指导之后就知道该怎么做了,同时在做的过程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发现不是算法不了解就是软件不会使用。假使一个题目会做了,但是如果碰到另一个题目又不会了,又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如何使新手尽快的成长是个大家很关心的问题,讨论的也很广泛。各个学校都又不同的方法,有的是开数学建模培训班,有的是以题带练,有的是通过协会普及教育...,各个学校都已形成自己的风格和方法。纵观这些方法,个人感觉有很多不是太科学的地方,有的学校投入很多但是出不了成绩,这时就需要调整下培训方法了。 检验数模学的成果如何是每年的全国赛和美国赛,形式都一样是以通讯的方式完成给定的选题。而做课题的一般进程就是建模型,解模型,写论文这三步。所以从这三个方面去培训是最有效的,因此个人认为最有效提高自己的水平就是以题带练,在实践中提高自己。 建模型:建模型是最为关键的一步,新手往往是无从下手,这是因为知识面不光,缺乏背景知识,背景知识对建模型来讲是很重要

的,如果课题的背景刚好是本专业的,那就会知道问题的关键是什么,该怎么样去解决,而事实上往往不是这样,问题的背景是所不熟悉的领域,这个时候就需要查资料了解这个问题的背景和了解问题的发展,特点,关键所在以及前人是怎么解决的等等。因此需要训练查找资料和查找文献的能力。 新手在知道该怎么做以后碰到的问题就是不会做,这个就是相关知识的缺乏了。比如需要做聚类分析,需要用遗传算法,需要做相关性分析等等的时候不知道该怎么做?这个就是相关知识的缺乏,当然知道了解掌握全部的算法和知识是不现实的,但是常用的算法和知识是必备的,也是必须的,数模论坛的ducy前辈(董乘宇)曾总结过数模竞赛应当掌握的十类算法(具体可去数模论坛查找):蒙特卡罗算法,数据拟合、参数估计、插值等数据处理算法,线性规划、整数规划、多元规划、二次规划等规划类算法,图论算法,动态规划、回溯搜索、分支定界等计算机算法,最优化理论的三大经典算法:模拟退火算法、神经网络算法、遗传算法,网格算法和穷举法,一些连续数据离散化方法,数值分析算法,图像处理算法。基本上涵盖了数模中几乎所有的算法了,如果掌握了这些对于运筹优化类的问题就可以轻松解决了,但是随着近些年的发展看概率统计的手段在数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所以除了上述十大算法之外还应当对统计方法有相当的了解和掌握。先前说过,要掌握所有的知识是不现实的,参加数模的其中一个能力就是现学现卖的能力,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知识并将

数学建模竞赛参赛的队员选拔与组队问题

数学建模竞赛参赛的队员选拔与组队问题 【摘要】 本文根据竞赛队员的选拔和组队问题的基本要求,制定合理假设并求解。依据各种能力的权重,建立能力加权值图表,由能力加权值排名进行参赛队员的选拔。在确定最佳组队的问题上,首先以综合加权能力为依据选择,再根据相对优势制定调整方案。为参赛队员组队的方案参照了最佳组队的方法并进行了推广,使所有队伍之间能力相差降低。最后,建立与最大值及差值相关的目标函数,将队员组队,并将模型进行推广和改进。 关键词:加权相对优势差值 一、问题描述 问题描述:在参加数学建模竞赛活动中,各院校都会遇到如何选拔最优秀的队员和科学合理的组队问题。今假设有20名队员准备参赛,根据队员的能力和水平要选出18名优秀队员分别组成6个队,选拔和评价队员主要考虑的条件依次为有关的学科成绩(平均成绩)、智力水平(反映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动手能力(计算机的使用及其他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写作能力、外语水平、协作能力(组织、协调)和其它特长,每个队员的基本条件量化后如下表(略): (1)在20名队员中选择18名优秀的队员参加竞赛; (2)确定一个最佳的组队使得竞赛技术水平最高; (3)给出由18名队员组成6个队的组队方案,使整体竞赛技术水平最高;并给出每个队的竞技水平。 二、问题分析: 队员选择上,关于队员的选取,要从20名队员中淘汰两人。可采取排名然后去除后两名的方法。根据原表格的数据,队员的评估指标分为了7项。这7项指标的平均值、波动程度都不同。因此,每种能力的权重不一致,因此采用表示差距的方差和原始指标的积来表示该队员在这项能力上的加权指标。 组队原则上:为了组成一个最强的组队方案,首先从综合加权能力的排名入手,再让每位队员的劣势得以补充。 综合所有的18名队员进行分组,可以根据以下原则进行分组强弱队员结合,综合实力较差的队员要有加权能力较强的队员给予补充;强弱能力结合,某一项能力较差的队员要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准备方法——建模资料文档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准备方法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于每年9月上旬(今年是9月7日)举行。但是在此之前,需要做好哪些准备,让各个参赛队员在竞赛中做到有备无患呢?在总结过去多年培训指导各种数学建模竞赛的基础上,仅就个人观点,介绍一些关于如何准备数学建模竞赛的经验和体会,仅供参考。在这里主要向大家介绍竞赛的基本情况,包括如何组队、如何选题以及在竞赛中如何合理分配时间。通过本次学习,希望大家能够了解数学建模竞赛的基本情况,为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以及其他各类数学建模竞赛做好准备。 一、如何组建优秀数学建模队伍 进入大学阶段参加各种科技竞赛,可以体会到一种和中学竞赛不同的感受,这种感受来自团队合作。以前的各项赛事都是以个人为单位参加竞赛,它们都是考查个人的能力。但是在大学中,由于难度和任务量的加重以及对团队合作精神的关注,因此大部分的赛事都是以团队为单位参加的。竞赛在考查个人能力的同时,还考查团队成员的合作精神。在数学建模竞赛中,团队合作精神是能否取得好成绩的最重要的因素,一队三个人要分工合作、相互支持、相互鼓励。从历年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竞赛成绩优秀的队员往往并不是每个人在各个方面都特别擅长的队伍,而是团队相处得最融洽的队伍。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竞赛的过程中,切勿自己只管自己的那一部分,一定要记住这是一个集体的竞赛。很多时候,往往一个人的思考是不全面的,只有大家一起讨论才有可能把问题搞清楚。因此无论做任何事情,三个人一定要齐心才行,只靠一个人的力量,要在3天之内写出一篇高水平的论文几乎是不可能的。让三人一组参

赛一方面是为了培养合作精神,其实更为重要的原因是这项工作确实需要多人合作,因为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知识掌握也往往是不全面的。一个人做题,经常会走向极端,得不到正确的解决方案。而三个人相互讨论、取长补短,可以弥补一个人所带来的不足。 在队伍组建的时候,需要强调“队长”这个名词概念。虽然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并没有设立队长,作为队长在获得的证书上也没有特别标注。但是在队内设立“队长”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在比赛中可能会碰到各种突发状况,队长是很重要的,他的作用就相当于计算机中的CPU,是全队的核心。如果一个队的队长不得力,往往影响一个队的正常发挥。竞赛是非常残酷的,在3天3夜(72h)的比赛中,大家睡眠时间都得不到保障,怎样合理安排团队时间就是队长需要做的事情。在比赛过程中,由于睡眠不足,大家脾气都会很急躁。在这种情况,往往会为了一些小事而发生争吵,如果没有适当的处理,有些队伍将会放弃比赛,而队长就应该在这个时候担起责任。 在明确“队长”这个概念后,接下去谈谈怎样科学选择队友。在数学建模竞赛中,题目要求完成的工作量是很大的,因此这项任务是必须分工完成的,各有侧重、相互帮助,这样才能获得好成绩。而科学地选择队友则显得非常重要,也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一般情况下选择队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着手: 1. 在组队的时候需要考虑队伍成员的多元化,尽量和不同专业、不同特长的同学组队。因为同系同专业甚至同班的话大家的专业知识一样,如果碰上专业知识以外的背景那会比较麻烦的。所以如果是不同专业组队则有利的多。因为数学建模题有可能出现在各个领域,这也是数学建模适合各个专业学生参加的原因所在,也是数学建模竞赛赛事的魅力所在。 2. 在数学建模竞赛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因此每个人都应该明确自

数学建模课程教学经验总结

数学建模课程教学经验总结 数学建模课程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和综合应用数学知 识的重要课程。在教学实践中,我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现将其总 结如下。 一、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数学建模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数学知识和良好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在教学中,我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将所学数学知识应 用到实际问题中。通过举例、实地考察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数学建模的思维和方法。 二、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数学建模课程强调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因此我在课堂中注重培养 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要求学生分工合作、共同解决问题。通过团队合作,学生能够相互交流、互相启发,形成 合力,进一步提高数学建模能力。 三、注重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 数学建模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理论知识的运用需要通过实践 操作来巩固。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实践 操作。通过给学生提供真实的案例和问题,让学生亲自动手解决,从 而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四、鼓励创新思维和探究精神

数学建模课程要求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和探究精神,因此我在教学中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鼓励学生自主思考、 提出自己的见解,并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指导。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五、注重综合评价和反馈 在数学建模课程的教学中,综合评价和反馈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我 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如作业、小组讨论、实验报告等,对学生的学习 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同时,我也注重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指导他们 改进和提高。 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心理健康 在数学建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心理 健康。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同时,我也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提 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通过以上几点教学经验的总结,我对于数学建模课程的教学有了更 深刻的认识。希望这些经验对于今后的数学建模课程教学有所帮助。 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我们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