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企业异质性综述

企业异质性综述

企业异质性综述
企业异质性综述

异质性企业综述

【文章摘要】

异质性企业理论是在评判的继承

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其解释了异质性因素对企业贸易模式的影响,本文对异质性企业理论的基本模型和理论发展进行了归纳和评述,最后分析了其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异质性企业;贸易:启示

传统贸易理论可追溯到Adam Smith的绝对优势贸易理论,之后经过David Ricardo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和Heckscher—Ohl的HO理论等发展阶段,其核心思想在于用技术的绝对或相对差异来解释国际贸易的发生以及对贸易国双方福利的影响,进而指出国际贸易模式应该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垂直贸易。然而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Krugman和Brander 为代表的学者提出了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和产品差异化假说,并建立了战略贸易理论(Krugman,1979,1980)和荜断竞争贸易理论(Krugman&Brander,1983).合称新贸易理论(New Trade Theory),其对传统贸易理论中的规模报酬不变、完全市场竞争和同质产品等假设提出了严厉的评批,他们认为传统理论模型无法解释现实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间的产业内贸易占大多数的典型化事实。进入20世界90年代,国际贸易实践的发展使人们再次反思新贸易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因为大萤的经验证明,并非所有的企业都选择对外贸易。与此同时,对众多国家的企业的研究发现,同一产业内部,存在着出口企业和非出口企业在劳动生产率、资本技术密集度和工资水平上的显著差异。往往是从事出口业务的企业有这较大的生产规模和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同时其工资水平也较高。对此现象,无论是传统贸易理论还是新贸易理论都无法提供令人置信的解释。2l世纪初,以异质企业贸易模型和企业内生边界模型为代表的“新新贸易理论”(New-New Trade Theory)应用而生,该理论突破了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中企业同质性假定,将异质性纳入对企业的微观分析分析框架中,并且进行了大量的实证分析,对国际贸易结构和贸易量给予了足够的解释力,成为当前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新热点。

一、异质性企业理论的典型模型及其发展事实上,企业异质性主要表现为企业(或工厂)

生产率、专用性技术、产品质量以及工人技能方面的差异,尤其是企业生产率的差异,而当前对这种差异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贸易自由化对于产业内部结构变化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上。异质企业贸易模型就是探讨异质企业是如何从事国际贸易,贸易对企业的生产率增长和福利究竟会产生哪些影响等问题。

Melitz(2003)建立的异质性企业模型以Krugman(1980)的贸易模型和Hopenhayn(1992)动态产业模型为基础,同时引入企业生产率差异,用来解释国际贸易中企业的差异和出口决策行为。Melitz认为,存在异质性企业的垄断竞争贸易格局中,贸易自由可能会导致企业的再分配,进而可以提高整个经济的生产力水平。Melitz(2003)模型考虑了贸易自由化进一步发展下的动态效应,即效率最高的X型企业通过国内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不断进行技术、产品和企业组织的创新,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带来的是市场份额的扩大和利润的增长以及工人工资的增长,同时也导致生产要素和经济资源向

其进一步集中,而那些效率低下的企业只能被淘汰出局,整个行业的效率都会因国际贸易的自由化而得到提升。

在Melitz(2003)模型的基础上,众多学者对异质性企业模犁进行了大量创新和发展,并得出许多极具解释力的研究模型和成果,这其中以Helpman,Melitz和Yeaple(2004)的研究最为经典。他们三人拓展了Melitz模型,将异质性企业引入到了多国多部门的贸易与投资模型中,即考虑企业的国际化策略是选择出口、FDI、或是只在国内市场销售。

各个产业都是由生产率水平不同的异质性企业组成。其中生产率水平最高的企业会选择FDI或者出口或者二者结合,而生产率最低的企业则会被挤出市场,生产率居中的企业只能选择在国内市场销售,各个产业的对外开放都会使产业内的资源逐渐优化集中,并产生选择效应(selection effect)和利益再分配效应(Redistributive effect),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同时也提高劈已易国之间的福利水平。同时,他们的研究也发现企业面临着市场效应与母国集中生产效应之间的利益权衡。Melitz(2003)模犁将企业异质性的原因仅归结为生产效率的差异,对此Yeaple(2005)建立了一般均衡模型,将竞争性技术、国际贸易成本、具备异质性技术水平的工人三个因素归结为企业的异质性的原因,并认为异质性企业会在众多的竞争性技术中选取一种或几种技术,同时雇佣与该技术相匹配的拥有异质性技术水平的工人,这样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就具有异质性贸易优势。该模型还很好的解释了不断增加的技术溢价对异质性企业带来的额外收益。

Baldwin&Okubo(2006)将企业迁移引进到了Melitz(2003)模型中,该模型假定贸易双方存在大小国情况下,由于大国存在规模经济和较低的交易成本,企业会向大国逐渐迁移,这中迁移可以是以FDI的形式也可以是产品或服务的外包,甚至包括完全撤离母国,在这种情况下,大国会得到这种迁移所带了额外红利,小国的市场规模将被挤占,不过自由贸易对小国来说,依旧是有利的。

二,简评与启示

Mditz(2003)创立的异质性企业模型,后经Helpman,Baldwin等人对该模型的扩展和延伸,目前已经成为研究围际直接投资和贸易外包等领域的重要理论依据,该理论突破了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对企业同质性的基本假定,将研究视角从宏观贸易理论延伸到贸易的微观机制,即异质性企业本身的行为模式和内部特质上,同时进一步发现生产率、技术、拥有异质性技术的工人是异质性的根源,结合贸易的固定成本,解释了出口企业和其他企业生产率差异的原因,丰富了贸易和FDI的研究类型。当然,从Melitz(2003)的开创新工作算起,异质性企业理论的发展历程区区6年,理论体系并不完善,也没有形成一致的模型框架,其今后的发展至少还需回答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异质性企业理论万方数据

假定无摩擦的自由贸易环境,而这种假定在现实世界几乎是不存在的,那如何将贸易壁垒、关税、补贴和贸易政策等行为量化为企业国际化决策的影响因素呢?(2)

Melitz等人将企业异质性归结为生产效率、异厨f生性技术及工人,并认为异质性决定了贸易的类型和模式,进而决定了贸易的福利分配,那么如何将攀断这一普遍现实纳入到模型中来解释贸易模式的差异呢?显而易见,垄断因素的存在直接导致了企业组织形式的差异,进而也影响其贸易策略的选择。(3)异质性食业模型强调企业组织形式对贸易模式的影响,并解释了公司内部贸易大量存在的现象,但是企业是如何平衡企业内部贸易与市场交易的,企、监内部贸易在减少交易成本的同时,是否又会增加其他成本?譬如管理成本?如果有,那么如何衡量这些新的成本。异质性企Ⅱp理论对我国这样一个贸易大国也有着特殊的政策含义,截至2008年年底,

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高达5 7.93%。出口依存度高达32.3%,对外贸易,尤其是出口对我国的经济增长贡献率一直保持在25%以上。该理论对我国对外贸易应有以下几点启示:

第一、国际市场竞争远比国内市场激烈的多,而往往那些能在国际化市场站稳脚跟的企业有着更为顽强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就是国际竞争带来的效率,技术和管理的提升。新新贸易理论的研究成果是对我们坚定不移的推进“走出去“战略的最好注脚。中国一些有能力的大企业和大企业集团必须充分利用国际市场的资源,在国际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求强大。

第二、竞争性的效率优势是企业成败的关键,而效率又是由技术、管理、人力资源等共同决定的,如何形成我国企业自身的异质性核心技术、如何形成科学管理体制、如何充分利用和吸收国际化的人才,这是我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进行国际一体化战略必须首先解决的难题。

第三,自由贸易条件下的优胜劣汰是自发的机制,企业的贸易行为也单方面受市场调节,但是现实中,贸易政策对企业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尤其是在促进贸易平衡,改善贸易条件、保护民族工业、引导贸易流向以及形成良性有序的外贸竞争环境等方面,贸易政策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团

【参考文献】1、陈文翔.国际贸易的新发展——部门内贸易【J】.经济研究,1 991(2)

2、【美】保罗·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

学出版社,2005。

3、【英】马克·卡森.跨国公司的未来【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5。

4、Fujita,M.and P.Krugman,1995,“When 18 the Economy Monocentric

5、陈慧,李远志.电子商务条件下消费者购买决策影响因素探析[J】.北

京邮电大学学报,2007,9(2X 1-4.

6、董雅丽,杨蓓.C2C电子商务平台下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分

析【J】.消费经济,2007,(5):551.

7、黎志成,刘枚莲.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消费者行为研究.中国管理科

学,2002,1 0(6):88--9。

8、章抒.企业出口贸易生产效应及其机制的实证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9(6):

9、赵金亮.异质性视角下的出口与生产率:企业动因及行业绩效[D] .杭州:浙江

大学2012.3:87—125.

10、马相东.企业异质性与中国出口升级失衡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2年3月,

第13页.

11、李春顶,唐丁详.出口与企业生产率:新新贸易理论下的我国数据检验

(1997-2006年)[J].国际贸易问题,2010年第9期.13—21页.

企业融资地必要性

企业融资的必要性 一、融资是企业永恒的主题 资本运做、融资上市、并购重组是新经济时代的最热门的话题。企业融资有风险,但融资也有技术规律。 1.要有融资的思维 2001年到2011年的中国首富分别是刘永好、荣智健、丁磊、黄光裕(三次)、张颖、 杨惠妍、王传福、宗庆后、梁稳根,他们无一不拥有上市公司,都在利用他人的钱赚自己的 钱,这说明创造财富有方法——进行融资、资本运营。这是一个资本为王的时代,做实业仅仅可以赚钱,只有掌握资本的手段,尤其是融资技术,才能把握赚钱的艺术,才能积累财富。 作为企业家,要树立资本运营的思维方式,掌握融资的技术。 思维方式问题 企业家需要明白一点,自己的钱是有限的,用自己的钱只能是滚雪球式发展;社会的钱是无限的,用社会的钱可以膨胀式发展。 【案例】 盛大公司的成长 陈天桥,1999年创办盛大,2000年融资300万美元风险投资(中华网投入),2003年成功获得软银4000万美元投资,2004年在纳斯达克上市。32岁的陈天桥 创业5年后就拥有了150亿元资产,成为新中国首富! 陈天桥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成绩,与他的理念是分不开的,这也是中国很多企业家亟待解 决的问题。与国外企业家把企业当成赚钱的手段不同,中国民营企业家通常都对自己的企业 有着深厚的感情,把企业当做儿子老婆,这就会在融资过程中出现问题。因为融资需要让渡股份,这会让很多中国民营企业家很难接受。 共鸣理念问题 决定融资之后,还要解决共鸣理念的问题。例如,有人融进一个亿的资金,企业家是让渡10%的股份,还是让渡15%的股份呢?很多企业家就是因为在这个问题上寸土必争,最终 丧失了融资机会。 【案例】 分众传媒收购聚众传媒

中小银行为中小企业融资的必要性难点及措施分析

中小银行为中小企业融资的必要性、问题及措施分析 一、中小银行的生存取决于中小企业的发展 ㈠中小企业的社会重要性 在世界范围内,中小企业在创造价值与提供就业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我国,据估计中小企业已创造了近四分之三的城镇就业机会,并为GDP贡献了一半以上份额. ㈡中小企业与中小银行的互补重要性 银行与企业之间有着一种天然的对应关系,中小银行受资本充足率、资本回报率等因素约束难以成为大企业的资金提供者,而大银行也往往不会向小型企业,尤其是微型企业提供信贷。对中小企业而言,它们难以从资本市场筹集资金,也不能发行债券,比大企业更加依赖银行信贷,中小银行就成了它们的业务伙伴。 同时由于中小企业具有潜在的、广阔的发展前景,如果银行能够同可能取得巨大成功的中小企业一直合作,就可能充分分享到企业成长带来的机遇,这也正是成功中小企业受到追捧的原因。中小银行业务区域集中,对本地区的情况比较熟悉,能够有更多的精力了解中小企业的情况,通过与中小企业的交往掌握大量的信贷要求之外的所谓“软信息",能够为其提供量身定做的金融服务,甚至还能够提供业务经营建议,这是中小银行的优势所在.从中小银行角度看,依然能够占据中小企业信贷市场上相当比重的份额。 二、中小企业融资的难点及原因 中小企业的发展所遇到的最大问题是融资困难,这一困难的本质不只体现在中小企业本身,包括银行在技术、制度上均存在一定问题。 ㈠企业方面因素 1、中小企业治理结构不健全阻碍其融资 正常来讲公司内部的直接经营者是代理人,而所有者不参与企业的直接经营.我国中小企业表面上是有限责任公司,但实际上是家族企业或私人企业,是个人说了算或内部人说了算,企业经营者也是投资者。没有规范的现代企业治理结构,企业经营者的控制权就难以节制,就有可能侵犯融资银行的利益。 同时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由于经营历史短,信誉积累不足,也缺乏品牌及信用历史纪录,故在对中小企业的融资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现象比较严重,从而构成中小企业的融资瓶颈. 2、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银行的考核 大部分中小企业直接面向的是零售市场,下游客户就是无企业账户的个人,银行卡的应用较多,同时部分中小企业出于避税的考虑,对于个人银行卡的使用也较广泛,这就使中小企业银行账中的现金流量体现较少。 很大一部分中小企业财务数据不准确,依靠于自身需要,制度不健全,这都遮盖了企业财务管理的真实性,影响了银行融资的考核。 3、担保难 即使是优秀的中小企业也很难找到让银行满意的担保单位。而对于抵押又因收费高、银行折扣率低等原因使企业望而却步。 ㈡银行方面因素 1、信贷操作成本上的规模经济性、风险可控性使银行偏好大企业。 虽然我国中小银行多年来一直在大力宣传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并确定中小企业为中小银行支持的重点,但从信贷操作的成本、风险上来看,实际仍然倾向于大企业。

新新国际贸易理论

新新国际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基于网上文献资料整理所得 国贸1001 2号 江小梅新贸易理论是指80年代初以来,以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 提出的一系列关于国际贸易的原因,国际分工的决定因素,贸易保护主义的效果以及最优贸易政策的思想和观点。起初新贸易理论旨在用实证的方法解释贸易格局,添补传统贸易理论的逻辑空白,后来发展成为以规模经济和非完全竞争市场为两大支柱的完整的经济理论体系。 自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提出新贸易理论以来,在近20年中国际贸易理论的前沿进展甚少,其分析视角是从国家或产业层面入手,模型中企业是同质的、无差异的,无法解释国际贸易中更为微观层面的许多现象。如为什么同一产业内有的企业从事出口,而其他企业却仅仅涉足于国内市场等问题。直至2003年梅里兹提出“异质企业贸易模型”,形成了以企业层面研究国际贸易的新新贸易理论。新新贸易理论沿用了新贸易理论垄断竞争市场结构和规模报酬递增的假定,但放松了同质企业的假定,将企业生产力的差异内生到垄断竞争模型中,运用一般均衡框架下的动态产业分析方法扩展了克鲁格曼的垄断竞争贸易模型,从而成功将企业生产率内生到模型中,将贸易理论研究对象扩展到企业层面。新新贸易理论的基本逻辑是,市场份额向高生产率企业靠近,而那些低生产率的企业被迫退出,从而提高了行业生产率水平,这一效应在封闭经济中是无法实现的。 新-新贸易理论是近年来刚刚兴起的前沿国际贸易理论。该理论是用来解释最新的国际贸易和投资现象的,且以微观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企业的全球生产组织行为和贸易、投资行为。其最突出的特征在于假设企业是异质的,也就是企业是存在差别的,而不是像新贸易理论那样假设所有的企业都是同质的,只是外在的市场结构差异影响到企业行为。 新-新贸易理论包括了两个研究方向。一是关于企业的国际化路径抉择,即企业可以选择退出市场、供应国内市场、出口国外市场以及通过对外直接投资(FDI)供应国外市场等4 种类型;二是关于企业的内部化抉择,即一体化(Integration)和外包(Outsourcing)两种,再分为国内国外两种情况,企业的选择包括:(1)国内一体化,也称为国内内包(Insource at Home),是指企业只在国内生产;(2)国际一体化,又称国际内包(OffshoreInsource)和垂直对外直接投资(Vertical FDI),是指企业通过在国外设立分公司生产部分中间产品和零部件,再通过公司内贸易出口到国内母公司的生产形式,其涉及到公司内贸易(Intra-firm Trade);(3)国内外包(Outsource at home),是指企业通过在国内外包的形式组织生产;(4)国际外包(OffshoreOutsource),是指企业将部分中间产品和零部件通过在国外市场外包,再通过贸易进口到国内来组织生产,这一过程会涉及到贸易,所以又称为“长臂贸易”(Arm’s-Length Trade)。 2l世纪初诞生的新新贸易理论突破了新古典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以产业为对象的研究范畴,将分析变量进一步细化到企业,以异质企业的贸易投资作为研究重点。企业异质性有两种形式,由于产业内部不同企业生产率的差异而产生的异质性以及企业组织形式差异而产生的异质性,这两种异质性紧密相连。新新贸易理论通过异质企业贸易模型的建立,阐明了现实中只有部分企业选择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通过企业内生边界模型的建立和拓展,将产业组织理论和契约理论的概念融入贸易模型,很好地解释了公司内贸易模式,并在企业全球化生产研究领域进行了理论创新。 从研究范畴看,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没有对单独企业的研究,主要研究的是产业间贸易。在新古典贸易理论中,大多数研究都假定规模报酬不变的条件下,一般均衡模型只是限定了企业所在产业部门的规模,企业的规模则是模糊的。新贸易理论主要研究的是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产业内贸易,虽然Helpman-Krugman差别产品模型对企业的规模做出了限

企业高管团队异质性

企业高管团队异质性与 战略选择的实证研究 李卫民 (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成都610074) 摘要:高层管理团队的异质性对企业战略选择影响的黑箱问题,是急需探明的管理课题,在动态环境中,企业需要不 断调整战略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高层管理团队是企业战略制定、实施的关键。由于受到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以及政策的 影响,尝试对高层管理团队异质性与战略变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logistic 回归,并依据符号进行分析。通过对我国深沪两市 的149 家成长性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我国企业中,高层管理团队的平均年龄、平均任期与企业战略类型 的选择负相关;年龄异质性、任期异质性、团队规模和职业经验异质性与企业战略类型的选择正相关。 关键词:高层管理团队;异质性;企业战略 中图分类号:F272.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 8772(2009)18- 0199- 02 收稿日期:2009-08-16 作者简介:李卫民(1983-),男,主要从事战略管理研究。 自1984 年Hambrick 和Mason 提出“高层梯队理论”以来, 已经有大量的研究以“高层梯队理论”为基础从不同的角度解释 高层管理团队(Top Management Team,TMT)对战略的影响。高层 梯队理论强调在决策制定过程中高层管理者的价值观和认知基 础对决策制定的影响,而高层管理团队成员的人口特征和心理 特征起到决定性的作用。TMT 的特征可分为团队成员的人口背 景特征和团队异质性,TMT 的人口背景特征主要是指团队成员 平均年龄、团队任期、教育水平等;TMT 的异质性是指上述团队 成员的人口背景特征的差异化,相对的,同质性就是指团队成员 之间以上特征的相似性。管理的判断力、管理者改变的积极性和 倾向是企业战略变革的主要推动力量。 一、研究假设 TMT 的异质性在不同的方面对企业战略决策产生积极的 影响。团队异质性的好处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异质 性的TMT 为团队在进行决策时提供了多样的信息;同时,不同 的教育专业背景、职业经验背景又为团队提供了多种解决问题 的技能。第二,由于团队成员背景、经验、知志的多样性,使得团 队对相同信息产生不同观点和多层次的解释,TMT 的异质性提 高了团队对于信息的甄别和解释能力。第三,多样的信息来源和 较高的对信息的解读能力保证了异质性的TMT 有较高的决策 质量,促进了组织的发展。 另外,同质性高的TMT 成员间更容易进行相互学习,分享 信息,形成共同的价值观,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同质性的TMT 不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知识点整理版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知识点整理版 考试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 1、消费者的冲动性购买行为: 冲动购物是一种与计划购物相对的购物方式。冲动购物主要的核心应表达缺乏意志力的购买行为,一般有两种形式:①缺乏意志力的冲动性。②强迫的冲动性。 参与:指人们意识到某个事物或行为与其自身相关的重要结果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激发状态。 2、购买决策:是指消费者为了满足某种需求,在一定购买动机的支配下,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供选择的购买方案中进行分析、评价、选择及表达购后感想的活动过程。 3、促销组合:就是把人员推销、广告、营业推广、公共关系、直复营销等各种不同的促销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结合起来并加以综合运用,以达到特定的促销目标。 4、晕轮效应:也成光环效应或印象扩散效应,是指人们在管擦事物时,于事物所具有的某些特征从观察者的角度来看非常突出,使他们产生了清晰、明显的知觉,此掩盖了对该事物其他特征的知觉,从而产生了美化或丑化对象的印象。 5、公共关系:又称为公共关系,它是指企业为改善与

社会公众的关系,促进公众对组织的认识、理解和支持,以达到树立良好企业形象、促进企业商品销售的目的而进行的一系列促销活动。 6消费品:是指用来满足消费者个人需求的产品。通常可分为4类:便利品、选购品、特殊品和非寻求品。 7、消费者:是指购买与使用各种产品与服务的人,即指各种消费品的需求者、购买者和使用者。 消费者购买行为三部分组成:最终目标、可供选择的方案和环境约束。 8、消费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的经济发展状况与运行要求所制定的旨在促使消费机制正常运行,保证社会消费活动顺利进行的各项方针、制度、规定以及具体措施的总和。 9、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水平持续地和大规模地上升的现象。 10、文化:是指在一定社会中,通过学习获得的、用以指导消费者行为的信念、习惯以及价值观等的总和。文化的特点: 1、习得性: 2、民族性: 3、发展性: 4、稳定性: 5、交流性: 1 11、象征:是使用它的人赋予其价值和意义,是人类加在物质或事件之上的,它产生于并取决于使用它的人类。

融资租赁公司战略定位与发展的重要性

融资租赁公司战略定位与发展的重要性 租赁公司“做什么”是方向问题。需要采取自上而下的方法选取行业和租赁标的物。 1、首先,要分析社会发展趋势。 从我国社会的发展趋势来看,美丽中国、创新驱动、老龄化和大数据下的网络社会将对未来产生深刻影响并形成重大社会变化。 美丽中国意味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也意味着城乡一体,这其中蕴含重大的投资机会,而这种投资机会也是租赁的业务机会。环保设备、资源节约设备、食品安全设备、农村和农业发展装备等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交通工具的经营性租赁前景良好。 创新驱动意味着对资产的价值需要重新认识,随着网络的发展,好的创意将不断出现,而这些好创意的拥有者不一定能拥有实践这些创意所需要的资产,但是他们可以通过租赁方式来使用需要的资产,从而实现自己的创意。于是,这些创意者公司成为轻资产公司,而租赁公司则成为重资产管理公司。这种分工使整个社会的创新和创业变得更

加顺畅和简单,也给租赁公司带来了大量的融资租赁和经营性租赁业务机会。 老龄化意味着劳动力的减少,自动化装备将成为主流。无论工业、农业还是服务业,用自动化装备来替代人工将成为未来方向,同时养老服务也会成为一个新的庞大产业。自动化装备成为租赁的主要标的,服务老年产业的众多设施也会成为租赁业务机会。 大数据下的网络社会意味两个方面,第一,智能网络的投资是一个持续热点,智能网络和装备的大规模投资给了租赁介入的机会;第二,大数据的运用使信息变得更快更透明,也使租赁的经营方式发生改变,利用大数据可以有效的识别风险和变革传统的业务渠道。 2、要分析市场需要是什么。 总体而言,市场有三大需要。融资的需要;短期使用的需要;扩大市场销售的需要。中小企业融资的需要:融资租赁通过为中小企业融资解决这个问题;短期使用的需要:很多不同的市场主体有临时短期的需要,单独购买会因为使用效率不高造成巨大浪费,经营性租赁便可发挥重要作用;扩大市场销售的需要:在市场有效需求不足时租赁可以通过集中批量购买,缓解产能短期过剩,也可以通过融资租赁租赁

国际贸易理论脉络

国际贸易理论脉络 一、国际贸易理论的起源 1、重商主义:15-17世纪,威廉-斯塔福、托马斯-孟 原则:增加国内货币积累,防止货币外流 政策:绝对禁止金银贵重金属外流措施:禁止货币出口,国家垄断全部贸易 托马斯-孟: 实质:贸易差额论原则:贸易顺差政策:奖出限入 思想:变管理金银进出口为管理货物进出口,力图通过奖出限入,保证贸易出超,以达到金银流入目的。反对进口,鼓励出口 2、重农主义:18 世纪 50 ~ 70 年代,魁奈(Francois Quesany)和杜尔戈 主要思想:重农主义继承了 17 世纪下半期以来重视农业和主张经济自由的思潮。它以自然秩序为最高信条,视农业为财富的唯一来源和社会一切收入的基础,认为保障财产权利和个人经济自由是社会繁荣的必要因素 3、休谟(D.Humo1752)的“物价与金银流动的调整机能”理论(贸易差额平衡学说) 他认为商品价格的提高是金银增加的必然结果,但价格变动并不紧随着金银的增加而是需要一些时间,这是所谓价格滞后现象,而这种货币贬值只在最后才提高劳动价格即提高工资,这是所谓工资滞后。正是在这滞后时期,货币贬值对于工商业起了鼓舞作用。 二、古典贸易理论(传统贸易理论) 1、绝对优势理论:亚当. 斯密(1776) 斯密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劳动生产率之间的绝对差异。在劳动是唯一投入的情况下,一个经济如果在某一产品上具有比另一经济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或者其生产所耗费的劳动成本低于另一经济,那么它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了绝对优势。如果各个经济都生产自己占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然后进行交换,那么,交换各方都可以从中获得绝对的利益,从而整个世界就克以获得分工的好处。 但是其存在缺点:1、第一次从生产领域阐述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因,有力批驳了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2、斯密将劳动分工可以提供劳动生产率的命题推广到国际领域;3、其证明简单、直观4、以机会成本不变为前提;5、一国要参与国际贸易,就必须要有至少一种产品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否则,该国就不具备参加国际分工的条件。 2、比较优势理论:多伦斯、大卫.李嘉图 3、相互需求理论:约翰·穆勒、马歇尔 基本内容:国际分工中若两个国家生产力水平不等,一国在生产任何产品时成本均低于另一国,处于绝对优势;而另一国则处于绝对劣势。这样,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专门生产优势较大的那种产品,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专门生产劣势较小的那种产品。通过自由交换,双方国家均可节约社会劳动,增加产品消费,世界也因为分工和自由交换而增加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便是古典和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传统基础。 分工原则:两优取最优,两劣取次劣 缺点:1)从国际贸易实际出发的评价:1.揭示了国际贸易因比较利益而发生并具有互利性; 2.假设前提过于苛刻,不符合国际贸易的实际情况; 3.不能解释当今世界贸易的基本格局 4.不能解释当今世界各国的国际贸易政策倾向 2)从劳动价值论出发的评价: 1.未从根本上揭示出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实际是为了实现商品的价值,而非比较利益2.在该理论中出现了同一商品国内价值和国际价值的差异,交换比率的不同,这违背了李嘉图自己坚持的劳动价值论;3.该学说隐含一命题,即越是落后的国家,参与国际贸易后收益越大。没有看到国际贸易具有不等价交换的倾向和价值流向的复杂性。 三、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要素禀赋理论:赫克歇尔(1919)、俄林(1933) 基本结论:

高管团队异质性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管理自主权的调节作用

目 录 摘 要 ...................................................................................................................................... I ABSTRACT ..................................................................................................................................... II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2)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3) 1.2.1 研究内容 (3) 1.2.2 技术路线 (3)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3) 1.3.1 研究方法 (3) 1.3.2 创新点 (5) 第二章 文献综述 (7) 2.1 高管团队概念的界定 (7) 2.2 高层阶梯理论的演进 (8) 2.2.1高层梯队理论的提出和基本模型 (8) 2.2.2 高层阶梯理论修正模型 (9) 2.2.3 高层阶梯理论第二代模型 (10) 2.3 国内外关于高管团队异质性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现状 (12) 2.3.1 高管团队人口特征非异质性研究 (12) 2.3.2高管团队人口特征异质性研究 (13) 2.3.3高管团队异质性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 (16) 2.4 国内外关于管理自主权的研究现状 (17) 2.5 本章小结 (19) 第三章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21) 3.1 理论模型 (21) 3.2 研究假设 (21) 3.2.1 高管团队异质性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21) 3.2.2管理自主权的调节作用 (24)

消费者行为学

消费者行为学 一、什么叫消费者行为?它有哪些特点? 1、消费者行为是指消费者为获取、使用、处置消费物品所采取的各种行动以及先于且决定这些行动的决策过程。 2、一般特点: (1)消费者行为与产品或服务的交换过程密切联系 (2)消费者行为既有多样性,有又复杂性(3)消费者行为存在共性 (3)(4)消费者行为具有可诱导性 二、试述消费者行为研究的三种研究方法 1、决策导向研究法 决策导向研究法以消费者是一个积极、主动的问题解决者为出发点,试图重点了解消费者是如何形成策略或计划,在不同产品与品牌之间作出选择的。 2、经验导向研究法 持这种研究倾向的学者认为,在有些情况下,消费者并不是按照一种理性的决策程序作出购买决定的。相反,人们有时购买产品或服务纯粹是为了有趣、好玩,为了产生一种离奇感,为了获得一种情绪或情感上的体验,冲动性购买、寻求多样化的购买是这种体验型购买的典型例子。 3、行为影响研究法 在外部环境力量的驱动下,消费者可能尚未产生或形成关于某种产品的情感和信念,就作出了购买决定。换句话说,消费者在购买一种产品或接受一项服务时,并不一定经过了一个理性的决策过程,也不一定依赖已经发展起来的某些情感;相反,行动可能来源于环境因素的直接影响。 三、描述你的生活方式,你的生活方式与你的父母的生活方式有何不同? 四、在未来五年内,你预期你的生活方式会有什么改变?是什么原因引起这些变化?由于这些变化,你将购买什么样的新产品或品牌? 五、访问你的同学(大学生),要求他们描述最近三次在餐馆用餐的情景。你能从中得到一些什么结论? 七、基本概念:营销沟通、价格心理、渠道终端、促销 1、营销沟通就是营销人员通过设计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等手段,向消费者发出信息,消费者在获取信息后进行反馈的整个过程。 2、价格心理 3、渠道终端 4、促销:即促进销售,是指企业通过一定的方式向顾客传递信息,并与顾客进行信息沟通,以达到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行为,促进企业产品销售目的的营销活动 八、营销沟通的主要障碍 1、信息的扭曲 2、刻板印象 3、语言的含义 4、沟通时的干扰 5、收信者的个人因素 6、信息之间的不一致 九、营销沟通对消费者的影响 1、沟通来源的影响 (1)信息来源可信性与说服效果正相关 (2)信息来源的吸引性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同——取决于代言人本身对于消费者的吸引性 2、信息内容的诉求方式影响沟通效果 (1)良好沟通诉求的基本条件:完整的主张、有亮点、有独特性 (2)诉求的基本诉求:理性诉求、情感诉求 十、商品包装的基本要求

企业融资的重要性

企业融资的重要性 资金是企业经济活动的第一推动力、持续推动力。企业能否获得稳定的资金 来源、及时足额筹集到生产要素组合所需要的资金,对经营和发展都是至关重要 的。但民营企业发展中遇到的最大障碍是融资困境。大约80%的被调查民营企业。 我国的民营企业以劳动密集型、低技术的行业为主,仅制造业、批发零售餐饮业就集中了民营企业的75%。绝大多数民营企业无论是在其初创期,还是发展期,主要是依靠自我积累、自我筹资发展起来的。但是,由于这些企业管理水平低、生产规模小、创利能力弱,要进一步发展,仍受到资金严重不足的制约。民营企业有着巨大的资金需求,然而,从银行所得到的贷款,尚不足银行贷款总量的2%;通过发行股票融资的民营企业在我国证券市场的上市公司中约只占9%左右,这里还不包括那些以较高昂的代价购买别的上市公司的股份而曲线上市的;在债券市场上占有的份额则几乎为零。民营企业的融资难,突出表现为中小企业难、中西部地区难、小城镇难,而这又恰恰是我们经济发展需要加大支持力度的重要环节。 认为融资难是一般的或主要的制约因素。在创业阶段,90%以上的初始资金都是 由主要的业主、创业团队成员及其家庭提供的,银行贷款和其他金融机构或非金 融机构的贷款所起的作用很小。这种中国式创业融资模式与国外有很大差异。美 国全国的数据和州一级有关企业融资的数据都表明,即使对最年轻的公司来说, 内部融资也不会超过外部融资。在那些开业不久的中小型企业(历史是O到2年), 内部融资额的最高限度大约占资金总额的54%。捷克共和国大约2/3的企业在创 业时都接受过银行的贷款。① 根据《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 见》,②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己经有了明确的规定,产权保护也取得了一 定的进展。然而,民营企业在融资困境上却没有强有力的解决途径。民营企业对 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和其获得的金融资源极不相称。创造了30%新增工业产值 的国有企业获得了68%的银行信贷资金,而创造了70%新增工业产值的非国有 企业却只获得了32%的银行信贷资金。截止2006年6月底,小企业贷款余额为 2.64万亿元,仅占各项贷款的14.7%。证券市场的制度安排及严格的上市条件和 审核程序使得民营企业很难到股市融资。加上国家过分限制发展中小民营金融机 构和民间资本融通,导致民营企业融资渠道阻塞。 企业融资角度论述信用形式多样化的重要性 在当前经济活动中,信用形式、信用工具都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以充分适应不同的融资需要,更大限度的发挥信用的资金调剂作用。以企业为融资主体的信用形式被称为企业信用,主要包括商业信用、银行贷款、债权信用等等。 商业信用是企业在购销活动中经常采用的一种信用形式,其规模小、期限短,主要用于解决企业短期的资金不足。票据的承兑主体可以是资信优良的大型企业,也可以是商业银行。票据多次背书转让,使众多为大型企业配套服务的中小企业成为最终持票人,它们可以通过向商业银行办理贴现而最终获得资金支持。 银行贷款是企业通过信用渠道融资的主要形式。通常企业都与银行保持比较固定的联系,银行贷款从规模、期限和投向上都比较灵活,比较容易适应企业的融资需要,因此在企业外

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研究综述_盛雯雯

作者简介:盛雯雯(1986-),女,北京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专业博士研究生,美国旧金山大学公派联合培养 生,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彭红斌(1967-),男,湖北黄冈人,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基金项目:本文得到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有限度的贸易保护主义及其对我国产品出口的影响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1BGJ014;主持人为彭红斌)的资助 《经济问题探索》2013年第6期 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研究综述 * 盛雯雯1,彭红斌 2 (1.中国人民大学,北京100091; 2.北京理工大学,北京100081) 摘要:本文回顾了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的模型构建与发展演进,归纳了当前国外的实证研究成果,最 后还对该理论在中国的应用与争论进行了总结,因此相对全面地涵盖了此领域国内外的最新发展情况。本文的目的是使国内学者对此问题能形成较全面的认识,从而为将来该领域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与研究思路。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可发现,尽管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尚未解决,如企业生产率的内生化,市场结构的设定,以及企业动态调整等都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关键词:文献综述;异质性企业;国际贸易一、引言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往往从国家和产业的视角出发,假设企业是同质的,这无法解释现实中存在的企业巨大的异质特征。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贸易理论开始向微观层面演进,试图从企业参与出口的原因出发分析国际贸易产生的根源和引发的结果,大量利用微观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都发现,即使是在细分的行业内部,企业在生产率、规模和其它经济特征上也存在着显著差别。在每个特定行业内部,参与国际贸易的企业只占相当小的比例,并表现出具备更高的生产效率等一系列特征。以Melitz (2003)为代表的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认为,正是由于企业在生产率等方面存在异质性,而进入国际市场需要克服巨大的沉没成本,因此只有生产率高的企业才能通过自选择进入出口市场,生产率低的企业由于无法承担进入成本,只能在国内市场销售,这就解释为什么出口企业往往比非出口企业的生产率更高。随后来自不同国家的经验研究都表明,出口企业的生产率高于非出口企业的生产率的现象普遍存在。顺应国外学术界的发展方向,近年来国内学者也从对国家和产业层面的关注,转变为将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运用于中国现实, 从企业微观层面考察中国的贸易形态及存在的问题。 本文总结了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的理论模型与发展演进,归纳分析了国外的实证研究成果,最后还对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在中国的应用与争论进行了总结,因此相对全面地涵盖了此领域的国内外最新发展情况。本文的目的是使国内学者能对此问题形成较全 面的认识,从而为日后对此问题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与研究思路。 二、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的基本模型 对出口与企业生产率的研究是沿着理论和实证两条脉络展开的。异质性企业理论提出前,Bernard 和Jensen (1995)利用美国1976-1987年企业层面的数据,发现在同行业中只有部分企业参与出口,相对于非出口企业,出口企业在生产率、规模、资本密集度、工资等多个指标上表现得更为优异。此后,出口企业和非出口企业的异质性受到了学界极大关注,来自不同国家的实证研究表明,出口企业的生产率高于非出口企业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一重要发现直接导致了以Melitz (2003)和Bernard (2003)为代表的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的诞生。 为了解释这种独特的微观现象,Melitz (2003) 5 81

高管团队异质性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战略柔性的中介作用

高管团队异质性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战略柔性的中介作用经济转型背景下,我国企业所处的内部和外部环境愈加复杂,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在动态复杂的环境下,企业高管的素质高低将直接决定所在企业决策和管理层的工作绩效,换言之,如果一个企业希望拥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市场环境适应力,是离不开一个高素质高管团队支撑的。所以,高管团队的异质性一直都是高阶理论的研究重点,高管团队异质性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大多基于高阶理论,本文引入战略柔性这一中介变量对二者之间的关系做了进一步的解释,从崭新的视角对高管团队异质性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进行了研究。论文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及动态能力理论,以企业高管团队异质性和企业绩效为主题,探讨高管团队异质性(年龄异质性、任期异质性、教育异质性)对企业业绩提升的影响程度和高管团队异质性(年龄异质性、任期异质性、教育异质性)间接通过战略柔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程度,为我国在现阶段的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中开发和培育战略柔性、提高企业绩效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对策。具体包括:1.探讨高管团队异质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2.探讨高管团队异质性对战略柔性(资源柔性、协调柔性)的影响;3.探讨战略柔性(资源柔性、协调柔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4.探讨战略柔性(资源柔性、协调柔性)的中介效应。以日渐完善的高阶理论为基础,尝试在高管团队异质性和结果变量间加入中间变量的研究方法,力图揭示高管团队运作过程中的“黑箱”之谜,本研究探讨了战略柔性在高管团队异质性和企业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本研究对沈阳、大连、北京等地的30家企业发放了调查问卷,对回收的41份有效问卷做了预试样本分析。通过文献分析和深度访谈确定正式问卷,以沈阳、大连、北京、哈尔滨、威海等地的中小企业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共收回来自147家企业的167份相关反馈数据。 本研究的变量设计,均采用比较成熟的量表进行测度。针对战略柔性个别题项的调整,做了题项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应用AMOS 17.0和SPSS13.0统计软件对问卷中的变量进行效度和信度检验。最后,通过多元回归分析,验证高管团队异质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程度和战略柔性在高管团队异质性与企业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 本论文主要研究高管团队异质性、战略柔性与企业绩效间的逻辑关系。实证检验结果为:1.年龄异质性对企业长期绩效、短期绩效都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

高层管理团队异质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高层管理团队异质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创业板自2009年正式启动发展至今已经历了 8个多年头,作为主板和中小 板市场的有效补充的创业板市场,通过市场机制推动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的独立发展,对中国新兴行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创业板上市企业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逐渐暴露了一些组织结构上的问题,而肩负着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的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对企业绩效也有着举足轻重的 影响作用。本文以高层梯队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创业板公司高层管理团队异质性与企业绩效关系展开研究,并且还加入CEO结构权力作为调节变量,进一步探究其对于高管团队异质性与企业绩效的调节作用,以 此为依据对创业板上市公司高层管理团队的建设提供参考建议。基于高管团队异质性对企业绩效影响方面研究的相关文献和理论,本文共设置了教育水平异质性、年龄异质性、职业背景异质性和任期异质性四个异质性变量来表示高层管理团队异质性,同时选用了每股收益(EPS)这一指标作为企业绩效的衡量指标。 在对高层管理团队与企业绩效相关概念进行明确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假设。然后再对从国泰安等数据库中收集到的高管团队以及企业绩效等等的数据,利用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假设检验得到相应结论。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高层管理团队任期异质性和职业背景异质性对企业绩效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年龄异质性和教育水平异质性对企业绩效并没有显著性影响。而调节变量CEO 结构权力对高管团队年龄、任期、教育水平、职业背景异质性均存在负向的调节作用。 最后,结合实证分析结果期望能够对创业板上市公司以及其他中小型企业的高层管理团队建设以及公司管理人员配置提出一些建议。

跨国公司企业文化异质性

跨国公司企业文化异质性 一、文化异质性的新时代解读 文化异质的含义是文化的杂乱和不同。不仅一个国家的文化与另一个国家的文化有差异,就是同一国家的不同种族的文化也不一样。同族之间由于地理隔阂、气候差异、教育程度等也不尽相同。 一种文化具有独特的征候和气象,也是自己区别他文化的符号和密码。异质性就是不同文化的比较差异。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表现在:第一,义利关系问题。 西方人重利轻义,东方人重义轻利。 第二,是整体性和个体性问题。东方人强调整体性和综合性,而西方人则重视个体性。 第三,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的问题。我们东方人总是强调“和为贵”,“天人合一”等,而西方则讲究多样的标立新说。 第四,东西方感情表达方式的差异。东方人细腻含蓄的倾情和西方人的直接表露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 第五,东方思维方式里经常有意会性,而西方的是一种直观性。比如我们有些文章或在生活中喜欢用暗示,或论古喻今。这种含蓄需要你去意会,所谓此处无声胜有声,这与西方人的直观性不太一样。 文化多元并不是现代社会才有的现象。然而,文化多元并不等同于多元文化主义,前者主要是一种现象描述,后者则是一种政治理论。如果说文化多元旨在指出不同文化的共存,多元文化则不仅指出不同文化的共存,而且还要求承认不同文化的差异并平等对待它们。 二、跨国企业文化寻求异质的根据 跨国公司的扩张过程,不可避免进行跨国投资或并购。在企业并购过程中,随着组织结构的变迁,企业文化也面临同化。文化整合不仅仅是一个以收购企业文化替代被收购企业文化的简单过程,并购及并购的整合过程中的大量冲突来自于企业间文化的异质性。 通过并购整合过程中有效的文化管理,就可能克服、避免和引导并购中因企业文化的异质性而产生的文化风险,进而促进企业间在并购后文化的相互适应。整合后的海外子公司文化与本土母公司文化不可能无缝对接、完全融合,而是依然保留部分异质方面。 文化和人力资源属于异质性资源。因此,对于风险投资机构来说,最好的资源是那些难以模仿的无形资源,而不是通过交易手段容易实现的物质资源,如企业文化、商誉、团队合作精神、组织能力等。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特征在于它是竞争对手难于模仿的、异质性的和有价值的能力。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题及答案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消费者行为学开始确立其学科地位的前奏性事件是(A ) A.1960年美国心理学会成立了消费者心理学分会B.1969年消费者研究协会正式成立 C.1903年心理学家斯各特正式出版《广告论》一书D.1974年《消费者研究杂志》(JCR)创刊2.需求层次理论是1943年由美国心理学家(C )提出的。A.波登B.赫杰特齐C.马斯洛D.温得尔?斯密 3.你在购买牙膏、牙刷等生活必需品时的购买决策主要依据已往的经验和习惯,较少受广告宣传和时尚的影响,在购买过程中也很少受周围气氛、他人意见的影响,你的购买类型属于(A )A.习惯型B.冲动型C.疑虑型D.理智型 4.在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中,如果某消费者没有实践经验,心存疑虑。为减少风险,该购买者常常采用(B )的购买行为,以证实商品是否货真价实。A.不购买B.试购C.重复购买D.连带购买 5.消费者在购买活动中的情绪过程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其中,消费者作出购买决定,并付诸实现发生在(D ) A. 悬念阶段B.定向阶段 C. 强化阶段D.冲突阶段 6.在影响消费者行为的自然环境因素中,由人为因素造成的消费者生存空间状况,如空气、水的洁净程度,噪音的强弱程度等是自然环境中的( D )A. 地理区域 B. 气候条件 C. 资源状况 D. 理化环境 7.消费流行的方式中,自上而下依次引发的流行方式,通常以权威人物、名人明星的消费行为为先导,而后由上而下在社会上流行开来的方式称为(C )A.横流B.倒流C.滴流D.逆流 8.消费流行的形成大多有一个完整的过程,这一过程通常包括四个阶段,其中企业要大量提供与消费流行相符的上市商品的阶段属于(B ) A. 酝酿期 B. 发展期 C. 高潮期 D. 衰退期 9.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最早提出气质的体液学说把人的气质分为四种,其中情绪兴奋性高,抑制能力差,反应速度快,但不灵活,直率热情,精力旺盛,脾气暴躁,容易冲动,心境变化剧烈的气质类型属于(A ) A 胆汁质 B 多血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 10. 消费者的绝对感觉阈限值越小,其感受性(C ) A. 越大 B. 因人而异 C. 越小 D. 不受绝对阈限值的影响 11.经研究发现,消费者的遗忘是有规律的,消费者在识记后保持在头脑中的材料随时间的推移而递减,而且遗忘的进程(B ) A.先慢后快B.先快后慢C.速度不变D.没有规律可循 12.在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不同参照群体中,家庭成员、亲朋好友、同事等属于消费者的(A ) A.首要群体B.次要群体C.向往群体D.厌恶群体 13.在新产品的分类中,运用新技术或为满足消费者某种新的需要而发明的产品属于(A ) A.全新产品B.革新产品C.改进产品D.换代产品 14.售货员与消费者在交往过程中,如果个体表现为易激动,好挑衅,过于苛求,这是一种( D ) 的心理和行为状态。 A.情绪好与积极性高相结合B.情绪好与积极性低相结合C.情绪差与积极性低相结合D.情绪差与积极性高相结合 15.如果一个消费者的教条性倾向较小,他会(A) A.对不熟悉的事物持开放立场B.更愿意选择已经成名的产品C.更容易接受带有“权威诉求”的新产品广告D.对陌生事物非常不安并怀有戒心16.当某些人的消费行为被他人认可并羡慕时,便会产生仿效和重复他人行为的倾向,从而形成(B ) A.消费者暗示 B.消费者模仿C.从众行为D.消费习俗 17.一对新婚夫妇已经正式组建家庭,但是还没有孩子,这样的家庭在传统家庭生命周期中处于( D ) 阶段。 A. 满巢Ⅰ B. 满巢Ⅱ C. 满巢Ⅲ D. 新婚阶段 18.一则广告强调口臭在社交场合造成的尴尬局面,小刘看到了这则广告后,就去购买了被推荐的除口臭的产品。在这种消费情境下,参照群体对个体的影响类型属于(A ) A. 规范性影响 B. 信息性影响 C. 价值表现上的影响 D. 个体利用参照群体来表现自我 19.将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运用于消费者动机分析,具有多重价值和意义。下列厂商给消费者提供的各种利益和价值中,属于保健因素的是(D )A.品牌的附加价值B.商品的外观设计C.商品具有的独特形象D.商品的基本功能 20.消费者具有两种以上倾向选择的目标而只能从中择选某一项时所面临的动机冲突是(A ) 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以上都不是 21.在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过程中,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整体反映,称为(B ) A.感觉B.知觉C.注意D.记忆 22.根据消费者有无目的以及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以将注意分为( A )等形式。 A.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B.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C.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D.无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 23.从报刊、杂志、电视、电台的广告,推销员,经销商,商品包装,展销会等获得信息的来源属于( B ) A.个人来源B.商业来源C.大众来源D.经验来源 24.记忆信息保持的时间在一分钟以内的是(C ) A. 感觉记忆 B. 瞬时记忆 C. 短时记忆 D. 长时记忆 25.在各种包装策略中,将用途相同或相关的几种商品组合在一起的一种包装形式属于(C )

企业战略-企业集群内部异质性的生态学解读

★★★文档资源★★★ 内容摘要:针对以往企业群落研究中忽视其内部差异性的现象,本文提出了企业群落复合体的概念。首先,阐述了企业群落复合体的结构尺度和生存方式。继而,在对企业群落复合体客观存在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解读其异质性。最后,阐述企业群落复合体的边缘效应和反馈调节两项主要生态功能。 关键词:企业群落企业群落复合体异质性生态学 企业群落是指在特定的区域生态空间(适合该企业群落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空间,如北京、上海等)或特定的价值生态空间(该企业群落所能满足的消费者需求的性质,如家电、信息产品等)内由不同类型的企业组成,与周围企业生态环境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组织结构(物质流通网络)、价值结构(价值增值网络)和信息结构(信息传输网络),并具有特定的功能(提供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的企业集合体。企业群落内的企业个体之间,以及企业群落与企业生态环境之间的协同进化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促使越来越多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企业群落的生态功能。然而,企业群落内部的异质性及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却未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将“企业群落复合体”的概念引入企业群落的研究中,并将其定义为“在特定的区域生态空间或特定的价值生态空间内,由不同的亚企业群落组成,并通过相互之间的协作或迁移而实现动态发展的企业集合体。”企业群落复合体的概念可以看出,企业群落复合体在本质上仍然是企业群落,只是这一概念强调企业群落的内部异质性特征。 企业群落复合体的结构尺度与生存方式 结构尺度 亚企业群落尺度亚企业群落内的企业种之间有着非常频繁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亚企业群落价值增值网络上某一企业种的价值增值活动必须建立在上游企业种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基础上;或者是离开了下游企业种的价值增值活动,该企业种所提供的增值价值将失去存在意义。 企业群落复合体尺度企业群落复合体内部各亚企业群落之间的联系是局部性质的,其联系强度与各亚企业群落之间的相关性成正比。如温州地区企业群落复合体内的服装亚企业群落和鞋亚企业群落联系较为紧密,表现为鞋亚企业群落的康奈集团开始进军服装业,而服装亚企业群落的庄吉集团进军鞋业;而温州地区企业群落复合体内的服装亚企业群落与锁具亚企业群落则几乎不存在相互迁移的现象。 生存方式 企业群落复合体不是简单地指不同类型的亚企业群落在某一地域生态空间或某一价值生态空间的共存,各亚企业群落必须实现共生。 企业群落复合体的局部灭绝企业种是指采用大致相同的生产技术,生产大致相同的产品,满足大致相同的消费者需求的企业集合体。当亚企业群落发展到更高阶段时,某些企业种的生态位空间缩小或消失,且在企业群落复合体内的其它亚企业群落中没有可以继续生存的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