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WCDMA网络扰码规划的研究

WCDMA网络扰码规划的研究

WCDMA网络扰码规划的研究
WCDMA网络扰码规划的研究

WCDMA核心网原理及关键技术

WNC_100_C1 WCDMA核心网原理及关键技术 课程目标: z掌握WCDMA网络结构及网元功能 z了解WCDMA核心网接口及协议 z了解2G/3G核心网主要差异 z了解移动网络的区域划分和编号计划 z了解WCDMA核心网关键技术 参考资料: z3GPP TS23.002 V3.4.0 z3GPP TS23.002 V4.3.0 z3GPP TS23.002 V5.4.0 z《中兴通讯WCDMA基本原理》

第1章WCDMA网络结构 知识点 z WCDMA系统网络结构 z WCDMA系统接口与协议 1.1 WCDMA网络的演进 WCDMA网络的规范是按R99-R4-R5阶段演进的,演进过程中,核心网基本网络逻辑 上的划分没有变化,都分为电路域和分组域,只是到R5版本增加了多媒体子系统 (IMS)。网元实体的变化主要体现为,R99的MSC到R4阶段逻辑上分为MGW和 MSC Server,同时增加了传输信令网关(T-SGW)和漫游信令网关(R-SGW),到R5 阶段在R4的基础上增加了IMS(多媒体子系统)。同时,R4和R5阶段增加了相应的 接口。 各版本发展的情况: ●–R99:标准已完成,已商用  功能冻结:1999.12,商用版本:2001.6  基于2.5G网络结构,电路域基于传统的TDM ●–R4:标准已完成,已商用  功能冻结:2001.3  采用软交换技术,控制与承载(TDM/ATM/IP)分离  引入TD-SCDMA ●–R5:标准已完成  功能冻结:2002.6 引入多媒体域(IMS)和无线新技术HSDPA

WNC_100_C1 WCDMA核心网原理及关键技术 1.2 UMTS系统网络结构 1.2.1 UMTS网络子系统的划分 从网元功能上将UMTS系统分为无线网络子系统和核心网子系统两部分介绍,结构图 见下图。 下面UMTS网络结构是基于R99的,UE、UTRAN和CN构成了完整的UMTS网络 (UE在图中未体现),从规范的角度来看,CN侧网元实体沿用了GSM/GPRS的定义, 这样可以实现网络的平滑过渡;而无线侧UTRAN则基于WCDMA技术的R99定义, 其变化是革命性的。 图 1.2-1 UMTS系统网络结构图 此外,UMTS网络的规范是按R99---R4---R5阶段演进的,上图是基于R99系列规范 描述的网络结构,在R4/R5阶段的规范制定中,核心网的网元的定义接口发生了变化。 1.2.2 UMTS R99网络基本构成 UMTS R99网络基本构成如下图所示。 核心网分为电路域(CS)和分组域(PS),电路域基于GSM Phase2+的电路核心网的 基础上演进而来,网络单元包括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访问位置寄存器(VLR)、 网关移动业务交换中心(GMSC),分组域基于GPRS核心网的基础上演进而来,网络

中国联通WCDMA网编号计划及扰码规划(汇总)

中国联通WCDMA网编号计划和频率及扰码规划 1 编号 1.1 移动用户相关编号 MSISDN、IMSI、HON、TMSI、P-TMSI等号码的分配仍遵循现有GSM网的分配方式,新增号段由总部再统一分配。具体参见QB/CU 040-2008《中国联通GSM/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技术体制》V2.0第9.1节。 MSRN号码遵循目前使用的编号结构: ?结构1: 8613000 M1M2M3 ABC ?结构2: 8613090 M1M2M3 ABC ?结构3: 8613200 M1M2M3 ABC ?结构4: 8613254 M1M2M3 ABC ?结构5: 8615644 M1M2M3 ABC 其中:M1M2由总部统一分配,随着网络发展,可以扩展。当前网络中的具体分配方案见附件一,M3由各省自行分配,每个VLR分配一个M3。 1.2 位臵相关编号 1.2.1 位臵区标识(LAI) GSM与WCDMA的位臵区独立进行分配,由三部分组成:MCC+MNC+LAC。其中,MCC与IMSI中的前3位相同,MNC与IMSI中的前2位或3位相同,LAC为一个2字节编码,表示为 X1 X2 X3 X4 。(范围为0000~FFFF)。全部为0的编码和FFFE 编码不用。 GSM系统的X1 X2 的分配见表1,X3 X4 的分配由各省市自行分配。

WCDMA系统的X1 X2 的分配见表2,X3 X4 的分配由各省市自行分配。

各省应在全省范围内对X3 X4进行统一规划和分配,并遵循以下原则: (1)根据各地市移动用户数、人口数等按比例分配; (2)一个地市的编码连续分配,不同地市号段间有一定预留; (3)一个地市无论是否设臵MSC和RNC,均应设臵独立的位臵区及LAC码。 (4)网络建设初期位臵区以RNC为单位划分,今后随着业务量提高进行细分。 1.2.2 基站识别码(BSIC) 基站识别码(BSIC)用于识别的相邻基站,为6比特编码。其结构为: NCC(3bits)+BCC(3bits) 网络色码(NCC):识别不同国家(国内区别不同的省)及不同运营者,结构为XY1Y2,其中,X可扩展使用;Y1Y2的分配如表3。 基站色码(BCC):用于区分相同BCCH频率的小区,由各MSC (Server)局自行设定。 1.2.3 路由区编号(RAI) GPRS、WCDMA的路由区编号独立进行分配。 路由区标识(RAI)由位臵区标识(LAI)加上路由区域码(RAC)组成,由于位臵区标识(LAI)由MCC+MNC+LAC三部分组成,因此,路由区标识是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的: MCC+MNC+LAC+RAC RAC是一个固定长度为1字节的标识,取值范围为 0x00 ~ 0xFF(0~255),用于标识一个位臵区内的一个路由区,RAC在该位臵区中应是唯一的。RAC由各省市自行分配。 在建网初期,位臵区和路由区宜设臵为相同区域,在网络开通后根据寻呼信

TD邻区频点扰码规划指导手册

一、邻区规划 1.1TD-SCDMA几个基本原则 地理位置上直接相邻的小区一般要作为邻区; 邻区一般都要求互为邻区,即A扇区载频把B作为邻区,B也要把A作为邻区;在一些特殊场合,可能要求配置单向邻区,如当高层室内覆盖的窗口室外宏小区的信号较强, 为了避免UE重选到室外小区起呼后往室内走产生掉话,配置室外到室内小区的单向邻区, 这样可以降低室外宏小区的负荷。 对于密集城区和普通城区,由于站间距比较近(0.5~1.5公里),邻区应该多做。 目前对于同频、异频和异系统邻区理论最大可以配置32个(但是目前在LMT-R只能配置24 个),所以在配置邻区时,需注意邻区的个数,把确实存在相邻关系的配进来,不相干的 一定要去掉,以免占用了邻区名额,把真正的相邻邻区没有配置而在某些区域形成干扰。 实际网络中,既要求配置必要的邻区,又要避免过多的邻区。 对于市郊和郊县的基站,虽然站间距很大,但一定要把位置上相邻的作为邻区,保证能够及时切换,避免掉话。 因为TD-SCDMA的邻区不存在先后顺序的问题,而且检测周期比较短(一般32个同频邻区只需要320ms的测量周期),所以只需要考虑不遗漏邻区,而不需要严格按照信号 强度来排序相邻小区。 由于仿真模型误差或者人工参照mapinfo添加邻区主观上的误差会造成重要邻区的漏配等,可参考2G H1表,来避免重要邻区的漏配。 页脚内容1

1.2GSM-TD的邻区配置原则 邻区配置原则 配置总体策略 1)TD-GSM网络同PLMN 2)空闲状态 用户优先驻留TD网 T D<->GSM双向重选 3)连接状态 C S业务进行TD->GSM单向切换,挂机后通过小区重选返回TD网络 P S业务进行TD<->GSM双向重选 TD->GSM相邻小区配置规则 建议邻区数量控制在6个以内; GSM->TD相邻小区配置规则 目前23G操作策略为CS单向切换(TD->GSM),IDLE/PS双向重选。通话过程中发生TD->G 网切换在通话结束后UE若检测到TD网络,则尽快发起由G网到T网的重选。为了保证能及时回到T网,需要给现网中大多数的GSM小区配置TD邻区,工作量大且容易出错。 页脚内容2

W-小区主扰码规划操作指导书-20041101-A-2.0

WCDMA RNP 小区主扰码规划操作指导书 (仅供内部使用) For internal use only 拟制: URNP-SANA 日期: 2003-04-24 审核: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H U A W E I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All rights reserved

修订记录

目录 1概述 (7) 1.1 写作目的 (7) 1.2 规划原则 (8) 1.3 规划方法 (8) 2应用小区主扰码规划工具之前的准备工作 (9) 2.1 是否创建了一个PLMN网络, (9) 2.2 是否在地图视图上建立了基站和小区的分布 (11) 2.3 是否建立了3g 载频并附加到小区上 (11) 2.4 是否进行了小区覆盖预测 (12) 3小区主扰码规划工具的操作过程 (13) 3.1 设置需要规划的小区范围 (13) 3.2 同频相邻小区自动规划 (13) 3.3 设置扰码组和扰码的范围 (14) 3.4 运行UMTS扰码规划工具 (15) 3.4.1 Step 1 (16) 3.4.2 Step 2 (16) 3.4.3 Step 3 (17) 3.4.4 Step 4 (18) 4小区主扰码规划的分析 (20) 4.1 对自动生成的扰码规划报告的分析 (20) 4.1.1 相关参数设置 (20) 4.1.2 调整方法 (21) 4.1.3 码资源复用的举例说明 (22) 4.2 手工配置小区主扰码的分析 (24) 4.2.1 确定使用的码资源 (24) 4.2.2 规划方法 (25) 4.3 最小复用距离及扰码资源的预留 (25)

广东移动,WCDMA关键技术

WCDMA关键技术 广东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企业发展部 200x-x-xx

WCDMA 关键技术 第一章 概述 本文是一篇讨论WCDMA 关键技术的文档。其中列出的功率控制、切换技术、负荷平衡、动态信道分配、准入控制、拥塞控制、动态AMR 调整等几个专题都是构成WCDMA 系统的空中物理层接口的核心技术。本文在对各关键技术原理进行介绍的基础上,还重点的分析了这些关键技术所涉及到的一些参数的设置问题。希望能通过本文,对公司未来的WCDMA 网络建设有所帮助。 第二章 功率控制 一、技术描述 1、 上行开环功率控制 1.1 PRACH 信道 对于PRACH 信道的功率控制主要是由UE 根据UTRAN 侧配置的参数进行计算, PRACH 前缀的初始发射功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Preamble_Initial_Power = Primary CPICH TX power – CPICH_RSCP + UL interference + Constant V alue (3.1.1.1-1) 其中: Primary CPICH DL TX power :PCPICH 发射功率; CPICH_RSCP :UE 接收到的PCPICH 信号强度 UL interference :是上行干扰,通过系统信息广播给UE Constant V alue :是修正值 PRACH 的功率控制方式如下:当UE 发出前缀后,在规定的时间未收到NODEB 的应答,则UE 会在下一个发前缀的时刻把前缀的发射功率在前一个前缀功率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调整步长Power_Step 。PRACH 消息部分控制信道的发射功率就等于UE 发送的最后一个AP (收到nodeB 肯定的应答)的发射功率基础上增加P p-m 。PRACH 消息部分数据信道的发射功率可以根据UTRAN 侧为其配置的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的功率增益因子c β和d β来得到。 其中: Power Ramp offset :连续的两个前缀之间的功率偏差; Pp_m :消息部分控制信道和最后一个前缀之间的功率偏差 1.2 上行DPCH 信道 对于UE 来说,当建立DPCCH 时,UE 将按照以下功率水平启动上行内环功控:

浙江移动TD频点扰码使用规范—V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TD频点扰码使用规范 版本号:1.0.1 2012-9-20

背景 随着TD用户规模不断扩大,数据业务大规模推广,智能终端更新普及,各地市网络规模、用户数量以及网络负荷逐步升高,全省TD网络由于频点扰码规划不合理导而引发的诸多问题也逐步凸显出来,成为制约网络质量进一步提升的关键因素。 在此背景下规范全省TD频点扰码使用,保证频点扰码的统一性、规范性,使网络优化管理向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为TD网络建设提供一个相对规整的频点环境,为日后频点优化工作提供的更多的调整余地,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TD频率规划原则,第二部分为TD扰码规划原则,第三部分为TD邻区规划原则,第四部分为A频段1.4M压缩技术应用原则。 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全省TD-SCDMA频点扰码的使用原则,本标准适用于全省各地市TD改频及日常频点扰码优化。 TD频率资源状况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关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使用第三代公众移动通信系统频率的批复》(工信部无函 [2009] 11号)和《关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增加TD-SCDMA系统使用频率的批复》(工信

部无函 [2009] 572号)文件,目前中国移动TD-SCDMA系统可使用频率资源为85MHz,具体如下: A频段(2010~2025 MHz):共计15MHz,可供室内室外覆盖使用。 F频段(1880~1920MHz):共计40MHz,可供室内室外覆盖使用。但目前鉴于TDL试点情况,F频段后20MHz(1900-1920)暂时可以用于TDS的频率组网,同时尽量规避小灵通的频点。 浙江全省目前现网使用A频段和F频段。 TD频率规划原则 1.鉴于现网大量TD终端仅支持A频段,为保证这些终端能够正常 使用业务,全网所有TD小区均采用A频段作主载波,F频段仅 作辅载波。Fa1-Fa3用于室内站点规划,Fa4-Fa9用于室外站点 规划。 2.为兼顾市场上大量仅支持A频段的HSDPA终端,需在A频段上 保持一定数量的HSDPA载波。A频段必须满足规划4个H载波 Fa2/ Fa3/ Fa4/ Fa5,F频段必须满足规划4个H载波Ff2/ Ff3/ Ff5/ Ff6 3.为降低干扰,提升网络质量,室内、室外应尽可能保持异频。 4.HSDPA载波和R4载波必须采用异频组网方式。且H与R4均可 做主载波。Fa2/ Fa3/ Fa4/ Fa5/ Ff2/ Ff3/ Ff5/ Ff6固定做 HSDPA载波, Fa1/ Fa6/ Fa7/ Fa8/ Fa9/ Ff1/ Ff4固定做R4 载波;

TD-SCDMA网络优化增加邻区时的扰码规划方案

33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年第期(收稿日期:2010年1月22日) Evolution of TD-SCDMA Indoor Distribution System Design Y ang Cha ng (China Mobile Group Design Institute Co.,Ltd.,Beijing 100080) Abstr act The introduction of new technology in indoor distribution system in TD-SCDMA 3rd phase project, such as A-band equipment and HSDPA space division multiplexing,brought many new challenges to site planning an d constructio n.By analyzin g the evoluti on of the main eq uipment,this p aper focus on analyzing cov erage issues and capacity iss ues in indoo r distribution system design ,and gives consolidated comments on site planning and design.At the end of article,some key problems of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in indoor distribution system were been discussed. Keywor ds TD-SCDMA,indoor distribution system design,coverage,capacity TD-S CDMA 网络优化增加邻区时的扰码规划方案 郭宝武峰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西有限公司太原分公司 太原030001)摘 要 由于C DMA 网络可以支持单频组网,所以扰码规划很重要。TD-SCDMA 网络频率规划时需要做频点、扰码 整体规划。在实际优化过程中,会发生已经运行一段时间的在密集市区的TD-SCDMA 小区需要添加邻区的情况,本文给出了优化增加邻区时的扰码检查方法及新的扰码筛选方法。 关键词 扰码下行同步码组表扰码相关性码组表 1两种不同的TD -S CD M A 频率、扰码规划方案 目前,中国移动T D-SCDMA 网络的无线频谱是A 频段:2010~2025MHz ,共15MHz ,今后会引入新的F 频段1880~1900MH z 。A 频段按照T D-SCDMA 每个频点1.6MHz 的带宽,可以分为9个频点。相比GSM 900MHz 的95个频点,这9个频点显得较少,但 是T D-SCDMA 是CDMA 系统,可以支持同频组网,因此T D-SCDMA 网络需要合理规划频率与扰码。T D-SCDMA 二期工程规划每个小区1块R4载波, 2块H 载波,设置R4载波为小区主载波,辅载波为支 持HSDPA 的载波。就室内、室外怎样使用频点,还有 HSDPA 使用哪个频点,这里有两种规划方法: (1)室外宏基站主载波使用F7、F8、F93个频点。20109

WCDMA下行分集技术

摘要众所周知WCDMA系统中在上行采用了分集接收技术,实际上在下行也采用了分集技术即称为下行发射分集技术。文章对下行发射分集技术的种类及原理进行了阐述,并对采用不同的发射分集技术的效果进行了定量的分析总结。 由于无线传播环境的恶劣,在蜂窝移动通信中,基站的发射信号往往是经过多次反射、散射和折射才到达移动台的接收端的。这样很容易就造成了信号的多径衰落。在衰落环境中,多天线分集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善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在3G系统中,多天线的发射分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技术。信号通过多个空间上分开足够远的天线发射出去,实现空间分集。天线之间的间隔足够远,可以保证每个天线发射出去的信号经过信道后所遭受的衰落是不相关的。WCDMA系统使用了开环和闭环发射分集技术。 一、开环发射分集 在WCDMA系统使用了两种开环发射分集方案,分别是空分发送分集(STTD)和时间切换发射分集(TSTD)。 空分发送分集(STTD)是将在非分集模式下进行信道编码、速率匹配和交织的数据流在4个连续的信道比特块中使用STTD编码。STTD 编码方式如下图所示。空分发送分集(STTD)除了同步信道(SCH)以外均可使用。 图1 STTD编码方式 时间切换发射分集(TSTD)是根据时隙号的奇、偶,在两个天线上交替发送基本同步码和辅助同步码。例如奇时隙时用第1个天线发送,偶时隙则用第2个天线发送。采用TSTD,在移动台中可以很简单地获得与最大比值合并相当的效果,大大提高了用户端正确同步的概率,并缩短了同步搜索时间。时间切换发射分集(TSTD)专用于同步信道SCH。 二、闭环发射分集 专用物理控制信道(DPCCH)和专用物理数据信道(DPDCH)共同组成的专用物理信道,经扩频/扰码后被天线的特定复数加权因子W1和W2加权处理(加权因子由UE决定),用户设备根据接受到的下行公共导频信道(CPICH)的某个时隙来估计各发送天线的信道响应。闭环发射分集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图2 闭环发射分集示意图 闭环模式发射分集关键是加权因子的计算,按加权因子计算方法不同分为两种模式:模式一采用相位调整量,两个天线发射DPCCH 的专用导频符号不同(正交);模式二采用相位/幅度调整量,两个天线发射DPCCH的专用导频符号相同。 (1)闭环发射分集模式一 在用户端,若对应的时隙号为奇,则第二个天线的信道响应先旋转90度再计算,若时隙号为偶则不旋转。基站端则实际使用相邻的且处于不同旋转集的两个时隙所对应的相位调整量,进行第二个天线的相位调整。当信道变化速率较低时,本模式实际可起到2 bit反馈控制的效果,而当信道变化速率较大时,也有一定的平滑作用。

广东联通wcdma频率及扰码规划原则

广东联通WCDMA频率及扰码规划原则 (2009年2月V1.0版) 一、频率规划原则 根据工信部规定,中国联通可用的频段是1940MHz-1955MHz(上行)、2130MHz -2145MHz(下行),上下行各15MHz。相邻频率间隔采用5MHz时,可用频率是3个。 载波频率是由UTRA绝对无线频率信道号(UARFCN)指定的。在IMT2000频带内的UARFCN的值是通过下述公式定义的: UTRA 绝对无线频率信道号 根据可用频段和绝对无线频率信道号计算公式,中国联通可用的频率号见下表: 频率规划应遵循如下原则: 1、为了尽可能降低PHS对WCDMA的干扰,我省除珠海外其余20个地市按 照总部要求从高端向下顺序使用频率,即单载波基站采用9763号频率, 二载波基站采用9763号、9738号频率。 2、珠海分公司为了避开澳门和记电信WCDMA频率干扰,单载波基站暂时使 用9738号频率、双载波基站暂时使用9738号、9713号频率。

3、原则上室内外采用同频设置,个别区域(如超高楼层)如同频设置确实 通过优化无法解决干扰问题,可慎重选择异频设置。关于室分异频组网 请见《广东联通WCDMA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指导意见(试行)》。 二、扰码规划原则 1、WCDMA扰码 3GPP规范定义的扰码被分为512个扰码组,每个组包括1个主扰码和相应的15个辅扰码。每个小区分配1个主扰码,并且只能分配1个主扰码。为了提高小区内用户终端的接入速度,512个主扰码进一步被分为64个主扰码组,每个组内包括8个主扰码(色码)。 2、扰码规划原则 (1)保证扰码隔离要求:需要有足够多的扰码用于室外基站; (2)方便规划设计:对地市边界、室分、市区后期新增基站预留一定扰码; (3)便于优化测试:尽量有规律地规划扰码,方便在优化测试中发现问题、 定位小区方位。 3、广东联通扰码规划指导意见 根据联通总部扰码规划原则及我省实际情况,广东联通WCDMA扰码规划指导意见如下: (1)根据总部统一要求:分配6组(第59~64组)共48个扰码用于省际边界扰码规划,分为A、B两组,每组24个扰码。这6组在能满足隔 离要求的情况下,可用于地市间边界或室内覆盖。 (2)分配4组(第55~58组)共32个扰码用于室内覆盖系统,这4组扰码不允许用于室外站。当室分4组扰码不够用时,可以使用为省际边 界分配的6组在市区可用于室内覆盖系统,因此室内覆盖系统共可使 用10组扰码。 (3)分配6组(第49~54组)共48个扰码用于地市边界,当地市边界基站较密,A、B两组边界扰码不够用时可用这6组扰码,分为A’和B’, 并且A与A’配对使用,B与B’配对使用。

WCDMA技术简析

WCDMA技术简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通信业务种类和数量需求的剧增已不再满足于使用第二代系统。于是,一种能够提供全球漫游,支持多媒体业务且具有足够容量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就应运而生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是一种能提供多种类型、高质量的多媒体业务,能实现全球无缝覆盖,具有全球漫游能力,与固定网络相兼容,并以小型便携式终端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进行任何种类的通信系统。 3G的三大主流国际标准包括:WCDMA、CMDA2000和TD-SCDMA。移动通讯系统的演进如图所示,本文将主要对WCDMA技术进行解析和介绍。 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 Access)简介 WCDMA由欧洲标准化组织3GPP 所制定,由于它的物理层具有同时支持不同类型业务的能力,因此受全球标准化组织、设备制造商器件供应商运营商的广泛支持,将成为未来3G 的主流体制。 WCDMA全称为宽带码分多址接入,每个载频的所有用户共享频率、时间、功率资源,用户之间只依靠特征码来区分。其核心网基于GSM/GPRS 网络的演进,保持与GSM/GPRS 网络的兼容性。核心网络可以基于TDM 、ATM和IP 技术,并向全IP 的网络结构演进。核心网络逻辑上分为电路域和分组域两部分,分别完成电路型业务和分组型业务。 WCDMA系统基本特性包括:采用宽带CDMA技术,带宽为5MHZ;物理层可灵活的在单载波上传输各种速率的数据;多用户检测技术;传输分集技术;自适应天线技术;RAKE接收机技术。 WCDMA与TD-SCDMA、CDMA2000的技术参数的比较下图所示:

WCDMA与其他两个标准相比,有其自身的技术优势: 1、在利用CDMA技术方面,在小区复用系数、利用多径能力、可变扩频增益、软切换及软容量方 面较好; 2、在同步方面,WCDMA不需要小区同步; 3、在功率控制方面,WCDMA采用“开环+自适应闭环功率控制”,提高了功率控制的速度,可 抵消一般的快衰落; 4、系统容量和覆盖方面,从单载扇小区容量来看,WCDMA容量最大,拥有60个语音信道, CDMA2000拥有30个语音信道,TD-SCDMA为24个语音信道;从系统覆盖范围看,WCDMA 和cdma2000较TD-SCDMA系统更具优势,覆盖半径更大; WCDMA系统结构 UMTS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通用移动通信系统是采用WCDMA 空中接口技术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通常也把UMTS系统称为WCDMA通信系统。UMTS系统采用了与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类似的结构,包括无线接入网络(Radio Access Network ,RAN)和核心网络(Core Network ,CN)。其中无线接入网络用于处理所有与无线有关的功能,而CN处理UMTS 系统内所有的话音呼叫和数据连接,并实现与外部网络的交换和路由功能。CN从逻辑上分为电路交换域(Circuit Switched Domain, CS )和分组交换域(Packet Switched Domain, PS ),电路域为用户提供“电路型业务”或提供相关信令连接,而分组域则为用户提供“分组型数据业务”。UTRAN 、CN

扰码规划与定义

WCDMA扰码定义与扰码规划 这次我们来讨论WCDMA系统中的扰码定义与扰码规划使用中的一些原则。 一、扰码与扰码组定义 WCDMA系统中,上行使用扰码来区分用户,下行使用扰码来区分小区,也就是说,扰码用来区分不同信源的信号。 对于上行物理信道,可用的扰码有长扰码和短扰码两种。长扰码和短扰码的数量均为224个。长扰码和短扰码的区别首先是长度的不同,长扰码是从Gold序列中截取的,长度为38400chips,周期正好为10ms,也就是一个无线帧的长度,短扰码是从S(2)码族中选出的,长度是256chips。其次,产生长扰码和短扰码的序列生成器的构成不同。目前在上行主要采用长扰码来区分用户。在同一个RNC 之内,不同用户的上行扰码是不同的。短扰码用在多用户检测(MUD, Multi-User Detection)技术当中,目前暂时不使用。 对于下行物理信道,共有262143(218-1)个扰码,但是只使用其中的0~8191号这8192个扰码。下行扰码也是从Gold序列中截取的,长度为38400chips,周期为10ms,即一个无线帧的长度。

如上图所示,这8192个扰码被分为512个集,每个集中有16个扰码,其中第一个扰码称为主扰码,后面其他15个扰码称为从扰码。从图中可以看出,主扰码的编号为16×i,从扰码的编号为(16×i+1)~(16×i+15),i 为扰码集的序号。目前系统主要采用这512个主扰码来区分小区,从扰码暂时未用。512个主扰码被进一步分为64个组,每组8个主扰码。第j 个主扰码组包括的主扰码的扰码号为16×(8×j+k ),其中j=0~63,k=0~7。主扰码分组的目的是为了简化小区搜索的过程,加快UE 识别小区的速度。 二、扰码规划 WCDMA 系统中的扰码规划类似于GSM 系统中的频率规划,主要是为小区分配主扰码。WCDMA 系统中下行链路共有512个主扰码,每个小区分配一个主扰码作为该小区的识别参数之一。当小区的数量超过512个时,可重复分配一个主扰码给一个小区,只要保证使用相同主扰码的小区之间的距离足够大,使得接收的信号在另外一个使用同一主扰码的小区覆盖范围内低于门限电平即可。 所以扰码规划的主要思想是确定两个使用相同扰码的小区的最小无线传播距离。与GSM 频率规划中一样,这个距离称为复用距离。具体计算过程 如下图1所示,假设两个小区i 和j 使用的是相同的扰码,两个小区间的距离的链路损耗为L ij ,两个小区的覆盖半径分别为R i 和R j 。为了避免两小区由于扰 码相同产生的扰码模糊干扰,两小区间的距离必须足够大,使得在同一点远端所使用具有相同扰码小区的无线传播信号,远远小于本端使用相同扰码的小区无线信号。 所以必须满足以下不等式: 10log[L ij -max(R i ,R j )]α-10log[max(R i ,R j )]α≥PG dB (1) 其中:α表示路径损耗指数,PG dB 为处理增益,单位为dB 。上述不等式左边第一 项表示的是远端小区j 最小路径损耗,第二项表示的是本端最大路径损耗。由上述不等式可以得到满足不等式要求的L ij : L ij ≥max(R i ,R j )(1+10PG dB /10α)(2) 扰码规划的最小复用距离需满足(2)式。扰码规划的目的就是确定扰码空间的复用模式。由R max 代替max(R i ,R j ),复用小区集中的小区数K ,其中小区间复用 距离L=R min ,R min 为覆盖面积最小小区的半径。则有满足扰码规划的最小小区复用 数:

WCDMA第三代无线通信系统无线技术介绍-1

一、前言 属于第三代无线通信技术的WCDMA服务之所以可以提供更高的频宽,以符合各式多媒体与无线宽频需求,所注重的一点就是它比原来的第二代GSM无线通信系统来说,大幅改进了无线部分的多工技术,使得我们可以在有限的无线通信频带中,透过更新的无线传输技术来提供更为丰富与大量的使用者资料。 我们都知道,3GPP R99核心网络与GSM/GPRS核心网络是可以存在同一个架构下的,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可以保有GSM/GPRS系统业者原有的投资,并且沿用了现在最为稳定的核心网络架构,减少系统过渡到3G通信系统时,所产生的诸多相容问题。不过在无线通信接收端的部分,可就没有这么容易解决了,WCDMA所采用的无线通信多工技术与GSM/GPRS完全不相同,也就是说虽然他们可以共用相同的核心网络设备,不过在无线通信的接收端技术,彼此就是差异相当大的部分,因此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可以让各位真正的了解这些技术上的不同差异。 二、无线网络Cell的概念 如图一所示,在无线网络的环境中,我们会通过基地台来传送与接收使用者手持设备的资料,不过无线网络的资源是有限的,在有线的网络环境中,如果我们需要更多的频宽,可以通过更多的物理线路来提升两端点的可用频宽,可是无线网络的环境里,因为实际的传输媒介为我们生活的空间,而这部分的资源并不会因为我们需要更多的频宽而增加。

图一,无线网络Cell覆盖的示意图 因为这样的因素,所以每个基地台无线电所覆盖的范围就需要经过适当的考虑。例如:如果在一个认可稠密的区域,每一个无线电所覆盖的范围就要缩小,这样在同一个区域中,就可以建构一个以上的基地台无线通信区域,如此就可以增加该区域可容纳的使用者数目。相对的,如果我们把一个基地台无线电所覆盖的范围加大,那样在这个大区域范围中,所能接受的使用者数目,就仅限于一个基地台无线通信范围中,所能接受的人数了。 三、FDMA、TDMA、CDMA与SDMA 以目前常用的无线通信多工技术来说,我们可以大略的把各种技术区分为四类。FDMA(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如图二所示,FDMA主要是通过切割许多小的无线通信频带,而每个无线通信频带都属于一个专属的使用者来传输资料,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在一个大的频带范围中,切割出许多小的频带,让多个使用者可以同时传输资料。

TD 网络频点、扰码规划规范初稿2010

安徽移动无线网频率应用指导原则 一、TD频率资源状况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关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使用第三代公众移动通信系统频率的批复》(工信部无函 [2009] 11号)和《关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增加TD-SCDMA系统使用频率的批复》(工信部无函 [2009] 572号)文件,目前中国移动TD-SCDMA系统可使用频率资源为85MHz,具体如下: A频段(2010~2025 MHz,原B频段):共计15MHz,可供室内室外覆盖使用。 F频段(1880~1900MHz,原A频段):共计20MHz,可供室内室外覆盖使用。 E频段(2320~2370 MHz,原C频段):共计50MHz,可供室内覆盖使用。 二、TD频率规划原则 (一)总体规划原则 1. 鉴于现网大量TD终端仅支持A频段,为保证这些终端能够正常使用业务,全网所有TD小区均采用A频段作主载波,F频段仅作辅载波。随着单频段终端的逐步退网之后, A、F频段均可作主载波,以提高频点配置和调整的灵活性,降低信令信道、上行UP等干扰。 2. 为降低邻区关系与互操作参数配置的复杂度,提高无线资源管理(RRM)算法与负荷均衡机制的灵活性,要求采用A频段与F频段共小区方案(即归属同一逻辑小区,共用广播信道)。

3. 为降低干扰,提升网络质量,室内、室外应尽可能保持异频。 4. HSDPA载波和R4载波必须采用异频组网方式。 5. 为兼顾市场上大量仅支持A频段的HSDPA终端,需在A频段上保持一定数量的HSDPA载波。 6. 对于当前已经出现业务拥塞的室外或室内站点,应使用A频段载频进行扩容。对于当前负荷较低,为满足未来业务需求而新建、扩容的室外宏站,应配置一定量的F频段载波。 7. 对于当前业务量需求较大的室内分布系统,应采用A频段进行扩容,如果现有A频段频点已无法满足业务需求,考虑通过新增F频段进行扩容。 (二)A频段使用原则 A频段是TD-SCDMA系统最早使用的频段,产业支持程度最好,该频段为TD-SCDMA主用频段。 1. 室外覆盖优先使用2015-2025MHz频段,室内覆盖优先使用2010-2015MHz频段。即Fa1-Fa3用于室内站点规划,Fa4-Fa9用于室外站点规划。 2. 站型小于S333或03站点用A频段进行规划。 3. 对于以上9个频点的使用,Fa3-Fa6设置为HSDPA载波。

wcdma技术简介

WCDMA技术简介 一.通信系统概述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是模拟制式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时间是本世纪七十年代中期至八十年代中期,1978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研制成功先进移动电话系统AMPS,建成了蜂窝式移动通信系统。其它工业化国家也相继开发出蜂窝式移动通信网。这一阶段相对于以前的移动通信系统,最重要的突破是贝尔实验室在七十年代提出的蜂窝网的概念,蜂窝网,即小区制,由于实现了频率复用,大大提高了系统容量。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典型代表是美国的AMPS系统(先进移动电话系统)和后来的改进型系统TACS (总接入通信系统)等。AMPS使用800MHz频带,在北美、南美和部分环太平洋国家广泛,使用TACS使用900MHz频带,分ETACS(欧洲)和NTACS(日本)两种版本,英国、日本和部分亚洲国家广泛使用此标准。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特点是采用频分复用FDMA 模拟制式,语音信号为模拟调制,每隔30kHz/25kHz一个模拟用户信道。第一代系统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其弊端也日渐显露出来: (1)频谱利用率低 (2) 业务种类有限 (3) 无高速数据业务 (4) 保密性差易被窃听和盗号 (5) 设备成本高 (6) 体积大重量大 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典型代表是美国的DAMPS系统、IS-95和欧洲的GSM系统。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发源于欧洲,它是作为全球数字蜂窝通信的TDMA标准而设计的,支持64kbit/s的数据速率,可与ISDN互连。GSM使用900MHz频带,使用1800MHz频带的称为DCS1800。GSM采用FDD双工方式和TDMA多址方式,每载频支持8个信道,信号带200kHz ,GSM标准体制较为完善,技术相对成熟,不足之处是相对于模拟系统其容量增加不多,仅仅为模拟系统的两倍左右,无法和模拟系统兼容。 DAMPS(先进的数字移动电话系统)也称IS-54(北美数字蜂窝),使用800MHz频带,是两种北美数字蜂窝标准中推出较早的一种,使用TDMA多址方式。 IS-95是北美的另一种数字蜂窝标准,使用800MHz或1900MHz频带,使用CDMA多址方式,已成为美国PCS 个人通信系统网的首选技术。 由于第二代移动通信以传输话音和低速数据业务为目的,从1996年开始,为了解决中速数据传输问题,又出现了2.5代的移动通信系统,如GPRS和IS-95B。 CDMA系统容量大。相当于模拟系统的10~20倍,与模拟系统的兼容性好。美国、韩国、香港等地已经开通了窄带CDMA系统,对用户提供服务。由于窄带CDMA技术比GSM成熟晚等原因,使得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远不及GSM ,国内有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四地的窄带CDMA系统在运行。但从发展前景看,由于自有的技术优势,CDMA技术已经成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 移动通信现在主要提供的服务仍然是语音服务以及低速率数据服务。由于网络的发展,数据和多媒体通信有了迅猛的发展势头,所以第三代移动通信的目标就是宽带多媒体通信。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是一种能提供多种类型、高质量的多媒体业务,能实现全球无缝覆盖,具有全球漫游能力,与固定网络相兼容,并以小型便携式终端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进

频点及扰码规划原则

频率规划 按照横向分组配置到小区 按照纵向分组决定主载波和辅载波; V1始终做主载波,V2固定做辅载波1; 无颜色的是R4载波,蓝颜色的是室外HSDPA载波当HSDPA和R4载波大于3时,对应的辅载波可以在V4~V6中进行选择 扰码规划 TD-SCDMA系统使用扰码来区分不同业务用户的小区属性(即表示该业务用户目前是在哪个小区进行业务),所以扰码规划至关重要。目前系统共有128个扰码,长度为16chip,被均分在32个码组里面。实际使用时,首先要确定每个逻辑小区下行导频码(SYNC_DL)在32个可选码组(一个下行导频码对应4个扰码,它们即可看作一组)中的对应的序号,

一旦确定了下行导频码,就可以根据其所处的码组在对应的4个扰码中为小区选择一个扰码。32个码组的相互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 备注: SYNC_DL称为下行同步码,总共32个,在小区初搜,下行同步时标识小区 SYNC_UL称为上行同步码,总共256个,用于区分上行同步用户 Scrambling Code称为扰码,总共128个,用于区分不用业务用户的小区属性 Basic Midamble Code又被称为训练序列,总共128个,用于上下行信道估计,功率测量和上行同步保持 图0-1TD-SCDMA码组 TD-SCDMA系统在小区内区分不同用户时依靠的是OVSF码,在同频组网的条件下,区分不同小区间不同用户的数据就等效于使用OVSF码与扰码按位相乘之后得到的复合码。 但由于TD-SCDMA的扰码长度比较短(只有16chip),而且系统的扩频因子比较小,所以不同小区间的复合码就存在重合(相同)的情况。特别是在上行采用较低扩频因子的情况下,一个符号对应的chip数将低于16,扰码仅有部分片断能够起作用,这样小区间出现复合码重合的概率将会更大。这个时候,当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相邻小区的UE恰巧分配到的OVSF信道码与扰码相乘而得到的复合码是一样的,而且这两个UE彼此间的距离比较近时,就可能会出现无法区分两路数据的情况,现场测试时会发现这两个小区之间有较大的同频干扰,如果这种干扰继续扩大,会造成链路质量恶化,降低系统容量。

WCDMA 系统的调制技术

?移动通信? WCDMA系统的调制技术 蒲迎春 吴晓文 (深圳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518004) 摘要 介绍第三代移动通信WCDMA系统的调制技术,包括QPSK调制和解调的基本原理,以及WCDMA系统的调制方式。分析了在实际应用中多普勒频偏和频率稳定度对调制性能的影响,并简要介绍了调制、解调的实现方法。 关键词 WCDMA QPSK 调制 解调 Abstract The modulation technology of the third generation mobile WCDMA sys2 tem including the QPSK i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including the QPSK.We also analysize the impacts on the system capabilities caused by Doppler frequency shift and its own frequency stability. K eyw ords WCDMA QPSK modulation demodulation 数字调制/解调技术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空中接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的应用环境中,移动通信信道将呈现不同的衰落特性。调制使数据信息与信道特性相匹配,以便有效地发送和接收数据信息。高效调制方式一直是移动通信研究的重要课题。 数字系统的两个基本资源是发射功率和信道带宽。通信系统的设计应尽可能有效利用这两个资源,这对于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尤其重要。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具有宽带、综合业务、全球范围高度一致性、高质量、高度灵活的特性,基本上从下列几方面对其无线传输技术(R TT)进行评价:频谱效率、技术复杂性/经济性、质量、灵活性、优选准则、对网络接口的影响、手持机能力和覆盖/功率效益。特别是对调制技术,要求频谱效率高和误码率低。 IM T22000R TT的两个主流方案是WCDMA和CDMA2000。WCDMA的数据调制方式为BPSK(上行)和QPSK(下行),扩频调制采用HPSK(上行)和QPSK(下行)。CDMA2000的数据调制采用BPSK(上行)和QPSK(下行);扩频调制方式为BPSK(上行)和QPSK(下行)。本文主要讨论QPSK调制方式。 图1 QPSK调制原理 1 QPSK调制原理和性能 1.1 QPSK数字调制原理 QPSK基本原理见图1。输入比特流D (n)以1/T速率进入调制器输入端,作串/并转换,映射为两组数据I(k)、Q(k)=±1,速率为1/2T,经正交调制后得调制输出S(t)。 在QPSK中,I(k)和Q(k)比特流排列一致,载波相位只能在2T时间内变化一次。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