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流行性乙型脑炎防治基本知识及防控措施

流行性乙型脑炎防治基本知识及防控措施

流行性乙型脑炎防治基本知识及防控措施
流行性乙型脑炎防治基本知识及防控措施

流行性乙型脑炎防治基

本知识及防控措施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流行性乙型脑炎防治基本知识及防控措施

1、什么是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又称为日本B型脑炎(JapaneseBEncephalitis)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病变为主的急性传染病。

2、是否感染了乙脑病毒后就会发病呢

乙型脑炎病毒侵入人体后,只有当人体防御机能低弱时病毒才穿越血脑屏障侵入中枢系统而发病。从乙型脑炎病毒侵入到发病,人被感染后,绝大部分呈隐性感染,仅有少数人发病,有显性感染症状(≤%)。一般要经过4~21天,平均14天左右。

3、乙脑感染者初期症状

乙脑大多数起病急骤,发热,体温常在37℃~38℃左右,常伴有头痛,轻的有恶心、呕吐以及全身不适症状。约经过1~3天后,体温上升,病情加重,发热达40℃以上。除有高热外,突出表现为意识障碍、惊厥。婴儿囟门隆起,严重时发生嗜睡昏迷,可因脑水肿、脑疝、呼吸衰竭等致命。爆发型的乙脑,甚至可以在1~2天内因呼吸衰竭而死亡。乙脑发病初期,很像上呼吸道感染,病人有些发热、头痛、全身不适。这些症状如果出现在乙脑流行季节,应引起重视,及早送医院检查。

4、乙脑病死率

乙型脑炎是一种比较凶险的疾病,我国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近年来病死率降至5%~10%左右,我省1990年-2000年病死率%,部分患者留有后遗症。

5、乙脑的好发年龄

人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但绝大多数是无症状的隐性感染者,极少数人发病,少年儿童是主要发病人群。小年龄尤其是10岁以下的儿童最为易感。因此,预防乙型脑炎对于保护儿童健康显得极为重要。

6、乙脑主要发病国家

乙脑主要在亚洲流行,东亚、东南亚在日本、朝鲜、韩国、中国、越南、泰国、印度、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等都有本病的报道。随着连年推行并扩大疫苗接种,发病率逐渐下降。

7、目前有什么疫苗可以预防乙脑

我国自1968年开始大面积接种灭活疫苗,1989年开始接种减毒活疫苗,乙脑基本得到控制。我国当前主要应用两种疫苗即地鼠肾细胞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前者临床反应轻微,免疫效果好,但要接种的针次较多,自1968年应用以来明显地控制了我国的乙脑流行。后者自1989年批准生产以来,疫苗的安全性、免疫性和免疫效果都比较好。我省多年来大力推广乙脑疫苗免疫接种,同时大力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消除蚊子孳生地、降低蚊密度和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我省乙脑发生得到有效控制。

8、我省既往乙脑发病情况

调查显示,我省乙脑1990年发病率为十万,2002年发病率已降至十万。但同时应该注意到,有部分农村地区的乙脑免疫接种率仍较低,存在流动儿童和超计划生育儿童,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导致乙脑的局部流行,我省控制乙脑发病的任务仍然很艰巨,要继续动员全社会参与,加强疫情监测;对6月至6岁儿童要进一步作好乙脑疫苗的常规免疫和加强免疫。

9、乙脑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是什么为什么农村和城市的城乡结合部是主要发病地区乙脑是一种蚊类媒介传播的人畜共患疾病,多发于夏秋季节。我省乙脑的流行季节为5~7月。受乙脑病毒感染的人和动物是传染源,通过蚊子叮咬传播。本病最重要的传染源是猪(主要是幼猪)。此外,鸟类、马、牛、羊、驴、狗、猫、鸡、鸭、鹅也可作为本病的储存宿主和传染源。蚊子不但是乙脑病毒的传播媒介,而且乙脑病毒在蚊体内可经蚊卵传代,所以蚊子也是乙脑的储存宿主,蚊与猪均被认为是本病毒的主要长期储存宿主和扩散宿主。鉴于此,乙脑的发病地区主要位于农村,同时,由于蚊子的传播,使乙脑的发病地区可能扩散至城乡结合部,甚至到城市。

10、乙脑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针对乙脑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以及易感人群,有效的预防措施包括:1、传染源的控制和管理:对病人进行严格地隔离治疗,做好家畜、家禽的管理。2、切断传播途径:重要措施是防蚊、灭蚊。充分利用蚊帐和驱蚊剂、灭蚊剂,同时搞好动物圈棚的卫生,消除积水,填平洼地,消灭蚊子的孳生地。具体措施请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咨询。3、保护易感人群:进行乙脑疫苗的免疫接种是保护易感人群的一项非常有效措施。11、哪些人有必要接种乙脑疫苗

针对乙脑的易感人群,乙脑疫苗的接种对象是:①乙脑流行地区6月龄至10周岁的儿童;②由非疫区进入疫区的儿童、成人或旅游者。

12、我省乙脑疫苗免疫接种程序如何

免疫程序的确立是根据疫苗的免疫效果和疾病的流行过程特征而决定的。地鼠肾灭活疫苗基础免疫后,抗体阳转率为60%~85%,其后抗体水平下降较快,故需定期加强接种。我省乙脑免疫接种程序为:①乙脑减毒活疫苗初次免疫满1岁龄的儿童皮下接种一针,2岁时加强免疫一针,6岁时再接种一针,以后不再接种。②地鼠肾乙脑灭活疫苗基础免疫共注射两针--出生后满6月龄的婴儿开始接种第一针,7~10天后接种第二针,1岁半至两岁及4岁时各加强免疫一针,6岁时再加强免疫一针,以后不再接种。

13、目前我省乙脑疫苗应急接种和查漏补种如何开展

(1)乙脑流行地区,开展乙脑疫苗应急接种:6月龄至10岁儿童,按省规定的免疫程序接种乙脑灭活疫苗不足5次或减毒活疫苗不足3次,今年又未接种过乙脑疫苗者,接种一剂灭活疫苗;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者,接种两剂灭活疫苗,间隔7~10天。

(2)乙脑非流行地区,开展乙脑疫苗查漏补种:6月龄至6岁儿童,按省规定的乙脑疫苗免疫程序,在冷链运转时间,进行查漏补种。

14、接种乙脑疫苗的禁忌症注意事项:为了防止加重原有疾病的病情或发生过敏反应等情况,按规定凡在发热或患急性传染病、严重慢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过敏性疾病期间以及对注射抗生素及其他疫苗曾发生过敏反应的人,都不应该接种乙脑疫苗。

15、接种乙脑疫苗有什么副反应

乙脑疫苗接种后,大多数人无任何反应出现,仅有个别人在注射后24小时内局部出现疼痛或红肿,1~2天后消退。偶有发热,一般低于38℃。发生异常反应者甚少,个别人发生于接种10分钟后,也可长达2天,其表现方式大部分为荨麻疹,而过敏性休克和血管性水肿等严重异常反应极少见。近年来,个别地区有关于注射乙脑疫苗后发生群发性癔症的报告,其多发生在上小学生中。主要为一、两名儿童在接种后,先诉疼痛,头晕等,之后在接种儿童当中就愈演愈烈,这是一种心理反应,这种反应属精神因素引起,不是乙脑疫苗所致。任何其他刺激,都有可能引发癔症,所以多先接种身体强壮的男孩子,并避免儿童在接种后相互讨论,减少一次接种所涉及的儿童人数。可有效预防群发性癔症的发生。

动物疫病防制知识 1、如何做好动物疫病防制工作? 答:预防动物重大疫病必须从提倡科学养殖入手,改善饲养环境,加强综合防控,采用合理的免疫程序。主要应做好如下几点:一是加强饲养管理。实行“全进全出”的养殖模式,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在高温季节,做好猪舍的通风和防暑降温,冬天注意猪舍的保暖和通风。保证充足的营养,增强猪群抗病能力。二是科学免疫。严格按照《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做好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口蹄疫、禽流感和新城疫等疫苗的免疫。三是药物预防。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选择适当的预防用抗菌类药物和电解多维、黄芪多糖等,并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预防猪群的细菌性感染,提高健康水平。四是严格消毒。搞好环境卫生,及时清除猪舍粪便及排泄物,对各种污染物品进行无害化处理。对饲养场、猪舍内及周边环境增加消毒次数。五是规范补栏。要选择从没有疫情的地方购进仔猪,同时,购买前要查看检疫证明,购买后一定要隔离饲养两周以上,体况正常再混群饲养。六是报告疫情。发现病猪后,要立即对病猪进行隔离,并立即报告当地畜牧兽医部门,要在当地兽医的指导下按有关规定处理。七是“四不准一处理”。按照《动物防疫法》和国家有关规定,对病(死)猪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严格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 2、如何预防高致病性禽流感? 答:对禽流感的预防必须采用综合性预防措施。一是养殖场要远离居民区、集贸市场。二是不从疫区引进种蛋和种禽。三是做好环境、鸡舍、用具的消毒。四是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杜绝鸟类与家禽的接触。五是一切外来人员进入养殖场必须严格消毒。六是定期进行疫苗的免疫接种。 3、如何预防口蹄疫? 答:一是对易感动物(猪、牛、羊等偶蹄动物)每年接种两次疫苗。二是不从疫区购入动物及其产品。三是当疫情发生时,必须立即上报,确切诊断,划定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并分别进行封锁和监管,禁止人、动物和动物产品流动并在兽医指导下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4、如何预防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答:高致病性蓝耳病是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可防难治,重在科学免疫。每年春、秋防要集中进行一次免疫和抗体监测,平时注意补针。一般情况下,商品猪在23-25日龄时,免疫一次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种母猪除在23-25日龄免疫外,配种前应加强免疫一次。种公猪除在23-25日龄免疫外,每隔6个月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免疫一次。在免疫过程中兽医要注意,一是将疫苗置于冷藏箱中并加冰保存;二是规范免疫操作;三是做好各项消毒工作。 5、如何防制猪瘟? 答:坚持骟猪打双针(对仔猪和母猪免疫猪瘟和口蹄疫疫苗),做好春秋两季普免,日常补免。其他办法参考口蹄疫和高致病性蓝耳病的防制措施。 6、疫苗免疫副反应如何处理? 答:若轻微反应,注射部位肿胀,出现经、肿、热、痛症状,一过性体温升高,减食或停食1-2日,这属正常情况,一般不必做任何处理,1-2日后自行恢复。也可使用电解多维拌水饲喂即可。 有时因个体差异,个别家畜接种后会出现急性过敏反应,表现出呼吸加快、体温升高、肌肉震颤、口吐白沫、站立不稳等症状,应及时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 7、病死猪只如何处理? 答:为防止病死猪只的疫病传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按照国家《病害动物及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16548-2006)进行无害化处理:一是选择远离居民、建筑、易燃物品,上不能有电话线和电线,下不能有天然气和自来水管道,周围有足够防火带,位于主导风下风口,避开公众视野的地方。二是挖一条高0.7米的坑,将取出的土堆在坑沿两侧。坑内用木材架满,坑沿架数条粗湿木棍,将尸体放在架上在尸体周围及上面放些木材,然后在木材上倒上柴油(也可使用修车厂废弃机油)。三是用柴油(注意燃油不能用汽油)浇透木材和尸体,在保证人员安全情况下点燃,焚烧后掩埋并撒布石灰或消毒剂。 8、如何做好卫生消毒? 答:消毒就是利用消毒药剂杀灭或清除传染源排到外界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其目的是切断传播途径,阻止动物传染病的传播和蔓延。加强饲料、饮水、地面、饲槽、饲养工具、进出车辆等的消毒,在预防传染病上具有重要意义。消毒药剂应选择无毒或低毒且高效的,并且选择二种以上不同类消毒药轮换使用,以免产生耐药性。在污水沟、水塘可投放生石灰或漂白粉。

流行性乙型脑炎 (一)单项选择题 1、流行性乙型脑炎潜伏期是:(A) A、4-21天 B、15-30天 C、1-3天 D、3-7天 2、流行性乙型脑炎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传播:( D ) A、借飞沫呼吸道传染 B、粪便污染水源和食物经口传染 C、苍蝇作为媒介污染食物经口传染 D、带病毒的蚊虫叮咬经皮肤入血 3、乙脑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者的那种组织中:( A ) A、脑组织 B、血液 C、唾液 D、汗液 4、下列哪项关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描述是错误的:(C ) A、典型乙型脑炎临床经过分为初期、极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四期 B、根据病情轻重可以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和极重型 C、自愈性疾病,病人无后遗症 D、临床表现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反射和脑膜刺激征为特征 5、以下那种消毒方法杀灭乙型脑炎病毒最有效:(C ) A、0?C 30分钟 B、干燥 C、100?C 2分钟 D、50?C 10分钟 6、我国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季节是:(B ) A、1月-3月 B、7月-9月、 C、11月-3月 D、3月-5月

7、下列哪项关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说法是错误的:( D ) A、感染乙型脑炎病毒后出现病毒血症的人或动物是本病的传染源 B、无直接人传人的证据 C、人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婴幼儿易感性最高 D、分离病人血液中的病毒是主要的诊断依据 8、发现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人后,应该采取哪些预防控制措施:( D ) A、对病人实施床边隔离,避免蚊虫叮咬 B、病家周围50米半径范围内灭蚊 C、对疫情发生地1公里半径范围内的学龄前儿童进行疫苗查漏补种工作 D、以上都正确 9、人感染乙脑病毒后,病毒血症期一般持续多长时间:( A ) A、1-3天 B、4-10天 C、11-21天 D、半年以上 10、下列哪项有关乙脑病毒人群易感性的说法是错误的:(D) A、人感染病毒后多呈隐性感染 B、患者以儿童为主 C、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D、显性感染与隐性感染之比为10 :l 11、根据《传染病防治法》,流行性乙型脑炎是哪一类法定管理的传染病:(B )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不是法定传染病 12、下列哪项是一般人群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有效方法:(D ) A、口服抗生素预防 B、戴口罩 C、开窗通风 D、灭蚊、防蚊 (二)判断题 1、流行性乙型脑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是乙类传染病(V ) 2、流行性乙脑炎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X ) 3、多数人在感染乙型脑炎病毒之后无症状或症状较轻,仅少数人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V )

动物疫病防治员 国家职业标准 1、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动物疫病防治员。 1.2 职业定义在兽医师的指导下,从事动物常见病和多发病防治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本职业共设三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1.4 职业环境条件 室内、室外,常温。 1.5 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 1.6 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毕业。 1.7 培训要求 1.7.1 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150 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120 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90 标准学时。 1.7.2 培训教师培训初、中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的教师应具有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 培训场地设备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室和具有符合国家标准的检测仪器、材料的场地。 1.8 鉴定要求 1.8.1 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技能操作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方 式。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 60 分及以上者为合格。 1.8.4 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 理论知识考试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为 1:15,每个标准教室不少于 2 名考评人员;技能操作考核考评员与 考生配比为 1:5,且不少于 3 名考评员。 1.8.5 鉴定时间 各等级理论知识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技能操作考 核时间:初级为 60分钟,中级为 60分钟, 高级为 90 分 钟。 1.8.6 鉴定场所设备 理论知识考试在标准教室进行。技能操作考核应为具有实验动物、实验器材及实验设备的场所。 2 基本要求 2.1 职业道德 2.1.1 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2.1.2 职业守则 ( 1)爱岗敬业,有为祖国畜牧业发展努力工作的奉献精神 ( 2)努力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操作能力 ( 3)工作积极,热情主动 (4)遵纪守法,不谋取私利 22 基础知识 (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 2 年以上。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 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 (3)取得中等以上专业学校相关专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 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 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 3 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 5 年以上; 3 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 5 年以上。

动物疫病防治员国家职 业标准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国家职业标准 动物疫病防治员 动物疫病防治员国家标准 1、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动物疫病防治员。 1.2 职业定义 在兽医师的指导下,从事动物常见病和多发病防治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三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1.4 职业环境条件 室内、室外,常温。 1.5 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手指、手臂灵 活,动作协调。 1.6 基本文化程度 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初中毕业。 1.7 培训要求 1.7.1 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15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12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90标准学时。 1.7.2 培训教师 培训初、中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的教师应具有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 培训场地设备 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室和具有符合国家标准的检测仪器、材料的场地。 1.8 鉴定要求 1.8.1 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取得中等以上专业学校相关专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1.8.3 鉴定方式 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技能操作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方式。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60分及以上者为合格。 1.8.4 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 理论知识考试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为1:15,每个标准教室不少于2名考评人员;技能操作考核考评员与考生配比为1:5,且不少于3名考评员。 1.8.5 鉴定时间

乙型脑炎防治方案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经蚊子传播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疾病,在人或动物间传播。该病起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而且部分人留有严重后遗症、终生致残,是严重危害人民身心健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一、病原学特征: 乙脑病原体是黄病毒科的一种嗜神经病毒,病毒颗粒为球形,直径40nm,乙脑病毒对不耐热,56℃30分钟,100℃2分钟或37℃48小时均可灭活,病毒对酸、脂溶剂敏感,对低温和干燥的抵抗力较强。乙脑病毒的抗原性较稳定。该病毒对各种常用消毒剂敏感,用5%碳酸溶液或5%来苏尔与病毒接触1分钟即可灭活。 二、流行病学: 乙脑是一种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我国除青海、新疆、西藏外,全国各地均有流行。自然界中许多家畜、家禽及野生动物均可感染乙脑病毒,成为本病的传染源。猪由于其高的感染率、较长的病毒血症期、较高的血内病毒滴度成为本病最主要的传染源,而人感染后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大。本病主要由蚊虫叮咬、吸血而传播。主要传播蚊种为三带喙库蚊,其次为淡色库蚊、中华按蚊等。人群对本病普遍易感,隐性受染相当普遍。流行地区人群往往多次隐性感染而产生持久的免疫力,故发病多为无免疫力的儿童。病后可产生持久免疫力,再次发病者极少见。我国乙脑主要发生在7、8、9三个月(约占全年病例的90%)。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在已流行过的地区,发病主要在10岁以下儿童,3~6岁儿童发病率最高。近年来,由于儿童广泛接受预防接种,成人和老年人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三、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一)临床表现:

乙脑潜伏期4~21天,一般10~14天。多数人被带毒蚊子叮咬后,表现为隐性感染。部分人仅表现为轻微的上呼吸道及消化道症状,只有少数人因感染较重而发生脑炎。乙脑临床的基本症候群为发热、头痛、呕吐、嗜睡、颈强直、肌紧张及各种病理反射,部分病人可表现惊厥、昏迷、呼吸衰竭及循环衰竭等。典型病例可有以下病程经过。 1、初热期起病急骤,体温迅速上升达39~40℃。头痛为此期的主要表现,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倦怠及嗜睡等。持续约3~4天。 2、极期病程第4~10天,主要表现为:(1)高热:多数在39~40℃以上。热度愈高,持续时间愈长则病情愈重。(2)意识障碍:为本病的主要症状,从嗜睡至深度昏迷不等。(3)惊厥或抽搐:是病情较重的表现,特别是小儿重症病人多见。反复发作或持续不止者,一般预后不良。(4)脑膜刺激征及颅内高压表现:患者常表现为颈项强直、克氏征及布氏征阳性。颅内高压表现为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血压升高、脉搏变慢等。婴幼儿仅有前囟隆起。(5)呼吸衰竭:为本病最严重的表现,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多发生于深度昏迷的病人。其中以中枢性呼吸衰竭为主。(6)循环衰竭:仅少数病人可出现循环衰竭。 32~5天内降至正常,神志逐渐清醒,一般2周左右康复。 (二)流行性乙型脑炎诊断标准 疑似病例:在乙脑流行地区、乙脑流行季节(多在7、8、9三个月),出现发热、头痛、恶心、嗜睡、颈抵抗、抽搐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确诊病例: 1、曾在疫区有蚊虫叮咬史。 2、高热昏迷、肢体痉挛瘫痪、脑膜刺激征及大脑锥体束受损(肌张力增高、巴彬斯基征阳性)。 3、高热、昏迷、抽搐、狂躁进而呼吸衰竭、循环衰竭而死亡。

国家职业标准 动物疫病防治员 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动物疫病防治员国家标准 1、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动物疫病防治员。 1.2 职业定义 在兽医师的指导下,从事动物常见病和多发病防治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三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1.4 职业环境条件 室、室外,常温。 1.5 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 1.6 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毕业。 1.7 培训要求 1.7.1 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15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12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90标准学时。 1.7.2 培训教师 培训初、中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职业书或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的教师应具有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1.7.3 培训场地设备 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室和具有符合国家标准的检测仪器、材料的场地。 1.8 鉴定要求 1.8.1 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取得中等以上专业学校相关专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1.8.3 鉴定方式 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技能操作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方式。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60分及以上者为合格。 1.8.4 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 理论知识考试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为1:15,每个标准教室不少于2名考评人员;技能操作考核考评员与考生配比为1:5,且不少于3名考评员。 1.8.5 鉴定时间 各等级理论知识考试时间为90分钟,技能操作考核时间:初级为60分钟,中级为60分钟,高级为90 分钟。 1.8.6 鉴定场所设备 理论知识考试在标准教室进行。技能操作考核应为具有实验动物、实验器材及实验设备的场所。 2 基本要求

乙脑防治知识 1.什么是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俗称“大脑炎”,是由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乙脑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蚊子叮咬了牲畜(禽)或患者后,体内感染了乙脑病毒,当感染了病毒的蚊子再去叮咬健康人时,就会把病毒传入健康人的血液中,并随着血液进入大脑,然后在那里生长繁殖,使人得病。乙脑最容易发生在夏秋季节。严重的患者病死率较高,部分患者可留有严重的后遗症,如偏瘫、面瘫、肢体痉挛、视力障碍、痴呆失语等。 2.什么季节容易发生流行性乙型脑炎 乙脑多发生在蚊子较多的夏季和初秋,7、8、9三个月是高发时间。但是,依地理环境的不同,各地乙脑的流行季节也略有不同,如华南地区的流行高峰在6~7月,华北地区为7~8月,而东北地区则为8~9月,都是因为这个时间蚊子感染力强,加上雨量适中,有利于蚊子繁殖,而天气闷热也使得晚间人们喜欢在户外乘凉,被蚊子叮咬的机会增加。 3.哪些人容易得流行性乙型脑炎 人群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基本上所有人都可能感染这种病毒,但多数人表现为隐性感染,就是虽然感染了乙脑病毒,但却没有什么临床表现;反复多次隐性感染后可以获得较高的免疫力。免疫力低的老人、未接种乙脑疫苗的儿童,以及从乙脑非疫区到疫区的人较易得乙脑。 4.流行性乙型脑炎有哪些症状 乙型脑炎患者多数发病较急,首先出现发热,体温常在37℃~38℃左右,常常伴有头痛,有的有恶心、呕吐以及全身不适症状;婴幼儿可以有惊跳和嗜睡等。大约经过1~3天后,体温上升,病情加重,发热可达40℃以上。除高热外,患者还可以表现为意识障碍、抽搐;婴儿囟门隆起,严重时发生呼吸衰竭而死亡。如果得病后6个月以上症状不消失,就会留有后遗症。如果发病早期治疗及时,可以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所以一出现症状应该尽早到医院求治。 5.怎样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 乙脑非常险恶,可以造成终生残疾,因此预防非常重要。预防和控制乙脑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 1.灭蚊、防蚊要注意杀灭越冬的蚊子和早春的蚊子。 2.做好对猪、马等牲畜的管理搞好家畜棚舍的环境卫生,降低动物圈带病毒率,从而保护易感人群。 3.预防接种及时注射乙脑疫苗,能提高易感者的免疫力,是预防这种病的最重要措施之一。 4.强身健体平时要注意增强孩子的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动物疫病防控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动物疫病防控技术》课程的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目标设计 1.总体目标 本课程是动物检疫检验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限选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临床常见动物疫病发生原因、流行特点、临床表现、预防和治疗措施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掌握常见动物疫病的诊断、预防、治疗与扑灭的专业技能。加强学生对常见动物疫病防治措施临床应用技能的培养与练习,使学生能够独立诊断动物疫病,并能提供合理的预防与治疗措施。

2.能力目标 (1)能根据养殖场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消毒程序,会正确选择和使用消毒剂,对养殖场的环境、畜禽舍、工具、门口等进行消毒,并能利用实验室检测手段,对消毒效果进行评价。 (2)能根据养殖场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会正确保存、稀释和使用疫苗;会根据不同的疫苗种类选择不同免疫途径,正确操作对动物进行免疫接种。 (3)能熟练掌握动物剖检技术,能正确解剖动物、正确识别动物内脏的形态和位置,会识别内脏器官的异常变化。 (4)能依据国家相关的法律规定做好禽流感、新城疫、口蹄疫、猪瘟、蓝耳病的上报、扑杀等工作。 (5)能根据动物常见传染病的流行特点、症状和病变做出初步诊断。 (6)能利用实验室对动物常见传染病进行检测与分析。 (7)会制定动物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8)会对禽流感、新城疫、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等抗体进行监测,并能根据监测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应用。 (9)会正确制定治疗方案,选择敏感药物,对动物常见传染病进行治疗。 (10)能正确识别寄生虫病的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并能做出初步诊断;能利用实验室对寄生虫病做出明确诊断;会使用药物治疗和预防寄生虫病。 3.知识目标 (1)掌握动物传染病的特征、发展阶段、流行过程;了解动物传染病的发生条件。 (2)掌握动物传染病的诊断方法。 (3)掌握动物传染病平时的预防措施和发生后的扑灭措施。 (4)掌握动物常见传染病的病原结构和血清(亚)型的种类;掌握动物常见传染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了解动物常见传染病的实验室诊断程序和方法;掌握动物常见传染病的防控措施及发生后的扑灭措施;了解国家有关动物常见传染病的相关法律法规。

传染病学主治考试复习题――第八章?流行性乙型脑炎 A1型题 1.乙脑与流脑的临床鉴别,最重要的是: A.意识障碍的出现与程度 B.生理反射异常及出现病理反射 C.抽搐发作程度 D.皮肤瘀点及瘀斑 E.颅内压升高程度,呼吸衰竭的出现 2.乙脑病程中最早出现的抗体是: A.中和抗体 B.血凝抑制 C.补体结合抗体 D.特异性IgM抗体 E.Vi抗体 3.一疑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者,脑脊液检查:压力220mmH2O,W BC200×106/L,糖L,蛋白L,氯化物120mmol/L,应考虑为: A.病毒性脑炎 B.结核性脑膜炎C.化脓性脑膜炎 D.虚性脑膜炎 E.不属于以上任何情况 4.鉴别中毒性菌痢与乙型脑炎的重要依据是: A.高热昏迷惊厥 B.季节性C.肠道症状 D.脑脊液常规 E.不属于以上任何情 5.下列哪项不是乙脑外周性呼吸衰竭的原因: A.呼吸道痰阻 B.异物阻塞喉部 C.肺部感染

D.低钠性脑病 E.脊髓病变引起呼吸肌麻痹 6.乙脑极期的临床表现特点应除外 A.高热惊厥 B.意识障碍如嗜睡昏睡昏迷 C.颅高压表现及呼吸衰竭 D.瘫痪多不对称,肢体松驰,肌张力减退,腱反射消失 E.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征阳性 7.乙脑病毒入侵人体后引起发病的有关因素应除外 A.机体防御机能 B.感染病毒的数量 C.病毒的毒力 D.蚊叮咬部位与季节 E.血脑屏障的健全情况 8.确诊为乙脑,住院第三日血压明显升高,瞳孔不等,颈强直,有呼吸暂停,应首先采取哪项急救措施: A.糖皮质激素B.镇痉 C.速尿 D.吸氧 E.20%甘露醇 9.重症乙脑患者,病程中出现双侧瞳孔大小不等,呼吸节律不齐,血压上升,肌张力增强,应首先采取哪项急救措施: A.肾上腺皮质激素B.镇静镇痉剂 C.中枢呼吸兴奋剂 C.中枢呼吸兴奋剂 D.血管扩张剂E.脱水剂10.某地区近年来每逢夏季就有一种传染病流行,且多发生于儿童,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第3~4天出现意识障碍,严重者伴抽搐及呼吸异常,经治疗后多数人于病程2周后痉愈,5~20%重症病人留有

常见动物疾病防控知识要点 1、重大动物疫病方面:对于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繁殖呼吸障碍综合征(蓝耳病),猪瘟等国家强制免疫的病毒性疾病,建议选用政府强制采购的疫苗,春秋两季集中强制免疫,免疫结束后,抽检血液送往县区畜牧兽医机构实验室检测抗体含量,不合格的强制补免,确保畜禽处在免疫抗体保护期内。免疫期间,加强饲养管理,卫生消毒,提高饲料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确保畜禽机体免疫应答高效。 2、猪、牛、羊类常见疫病:病毒病比如猪细小病毒病,流行性腹泻,气喘病(支原体)病,羊痘病等,主要还是采取免疫预防的措施,配合维生素,黄芪多糖效果更佳。对于常见细菌病,比如大肠杆菌病导致的仔猪黄白痢,水肿病,梭状芽孢杆菌引起的羊梭菌性疾病可选用广谱抗菌素,如喹诺酮类,氟苯尼考,磺胺类药物注射或口服,有条件的地方,可将病料送往专业兽医实验室做药敏实验,选择高敏药物对因治疗。平时家畜饲养管理,可加强卫生消毒,选用一线药物预防投喂。草食性动物如牛类,易食大量易发酵饲料导致瘤胃臌气,可插入胃导管排气,严重时立即穿刺瘤胃放气治疗,对食用过多干料,引起的瘤胃积食,可通过鱼石脂用少量酒精溶解后,加水内服;严重病例可结合强心、输液等对症治疗。 3、家禽常见病:肉鸡比如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雏鸭的病毒性肝炎,鹅的小鹅瘟等病毒性疾病,建议选用国家GMP认证企业,生产的兽药生物制品,按时免疫;细菌病比如沙门氏菌导致的鸡白痢,球虫病,大肠杆菌病主要还是采取一线药物预防给药,一旦发生群发疾病,采取二线药物,而且家禽养殖实行“全进全出”制,严禁混养,定期卫生消毒和药敏实验,掌握病菌耐药特性,针对性给药。 4、中毒病:比如有机磷农药中毒引起的泪、流涎、口吐白沫,瞳孔缩小,兴奋不安,共济失调,骨骼肌痉挛,呼吸困难,黏膜发绀等,可用硫酸阿托品和解磷定治疗;采食玉米秆、山芋藤、小白菜、萝卜叶等青绿植物中硝酸盐含量较高,厌氧闷煮时候,极易转化亚硝酸盐。如果发生中毒,可在耳尖、尾尖给动物放血,迅速用甲苯胺兰、镁兰注射治疗;黄曲霉霉毒素中毒,可乌洛托品抗炎,内服绿豆浆,注射Vc,禁喂霉烂玉米即可。

各村,机关科室、站所: 为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情,确保全镇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根据省、市统一部署,结合我镇实际,特制订本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全面落实免疫、监测、消毒、检疫、监督和应急管理等综合性防控措施,确保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新城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应免畜禽免疫密度达到100%,免疫畜禽群体平均免疫抗体合格率达80%以上;链球菌、狂犬病等疫病要做到应免尽免、不留空档;猪、牛、羊耳标配戴率100%;主要动物疫病监测任务完成率达到100%;畜禽圈舍、屠宰场等重点场所消毒面达到100%;免疫记录规范;与规模养殖场签订防控工作责任状,全面实行兽医人员与规模养殖场“一对一”监管;防疫宣传、疫病普查、免疫监管、检疫监督覆盖面达到100%。 二、工作要求 1、强化基础免疫。各村要以进行自行免疫的规模养殖场为重点,开展集中检查,督促其按程序科学免疫;防疫监管人员必须及时登门配送疫苗,并现场监督免疫接种。对散养畜禽和不具备自主免疫能力的养殖大户,要组织防疫人员,集中进行拉网式、地毯式免疫。兽医站要加强免疫档案建设,建立完整的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规范填写养殖场免疫记录,所有牲畜均需佩戴免疫标识。 2、强化消毒灭源。在开展免疫工作的同时,要以养殖密集区、行政区域交界区等重点区域,以完善畜禽圈舍、屠宰场等重点场所消毒制度为关键,以合理使用、定期更换消毒药品为抓手,严格执行消毒程序,科学规范实施操作,扎实做好辖区内重点场所的消毒灭源工作,确保消毒彻底有效。 3、强化应急管理。要按照《市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的规定,进一步建立完善疫情报告制度和疫情举报核查制度,落实防疫资金,加强物资储备,强化队伍建设,抓好应急演练,确保一旦发生重大动物疫情,能够及时、妥善处置。 4、强化疫病监测。兽医站要充分发挥兽医实验室的作用,对本镇内家禽规模养殖场进行定期采样检测,及时评估免疫效果,对于监测抗体水平不达标的,要进一步加强免疫。 5、强化检疫监督。按照农业部《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的要求,切实加强检疫证、章管理,规范开展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要认真抓好屠宰、经营、运输、储藏和无害化处理等环节的监督检查,认真查证验物,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行为。 6、强化防疫宣传。各村要加强对养殖户等管理相对人的防疫知识普及和《动物防疫法》、《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的宣传,重点做好常年强制免疫病种、免疫程序、养殖环节监管、产地报检和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等工作的宣传,引导养殖户科学防疫,增强其履行强制防疫义务的自觉性。 三、时间安排 此次春防行动从3月8日开始,4月30日结束。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3月8日-3月19日。制定春季防疫集中行动方案,做好免疫物资储备、经费安排、人员组织和宣传发动工作等。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3月20日-4月20日。监督、指导自身具备免疫条件的规模养殖场,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实施免疫,落实监管、消毒和封闭式饲养管理等各项防控措施。组织防疫人员,逐村逐户对所有散养户进行拉网式集中免疫,并做好养殖密切地区、行政区域交界处、屠宰、加工、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的免疫、消毒、监测、检疫监督等综合防控措施,确保应防尽防,不留死角。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特点与防治策略 发表时间:2011-07-08T15:24:09.48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7期供稿作者:陈虹 [导读]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起病急骤,有发热及不同程度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重型患者病后常留有后遗症。陈虹(云南省临沧市人民医院云南临沧 677000) 【中图分类号】R18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7-0072-01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起病急骤,有发热及不同程度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重型患者病后常留有后遗症。因此,及时发现、治疗乙脑,并进行精心、细致的护理,对提高该类患者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和防止后遗症的发生,均起着重要作用。 1 发病情况 近年来,我国每年的乙脑病例数波动在5000-8000例之间,在决定传染病排序中位于前10位,其死亡数和病死率分别排在第2~6位和第4~8位。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对适龄儿童进行乙脑疫苗尤其是减毒活疫苗的接种,我国乙脑发病率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并长期维持在相对较低水平,90年代以后乙脑报告发病率基本保持在1/10万以下[1]。 2 流行病学特征 我国乙脑人群分布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下儿童,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发病地区分布主要集中于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河南;季节分布主要集中在6~9月,人群分布主要集中在散居儿童、学生和托幼儿童。 3 临床特点 临床上以急性发热、头痛起病,迅速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重症者死亡率高,存活者多留有后遗症。临床诊断主要依靠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和实验室资料的综合分析,确诊有赖于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查。急性期除一般治疗外,主要是针对高热、惊厥、呼吸障碍等并发症的对症治疗,恢复期及后遗症的治疗重点是康复治疗和功能锻炼。 4 防治策略 4.1预防接种一般认为,乙脑疫苗应按季节接种。但季节性突击接种时间短,接种率低,达不到彻底控制乙脑疫情的目的。因此,应改为常年免疫门诊接种,进而提高接种率,这对预防控制乙脑的发生或流行将起到重要作用[2]。应严格执行疫苗接种操作规范,确保免疫效果。对农村的边远山区要加大宣传力度,正确引导广大群众接受乙脑疫苗免疫接种,从而降低乙脑的发病率、死亡率。 4.2控制传播媒介蚊媒控制不但对于乙脑的防治有着积极作用,也对其他蚊媒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作用。此外,家猪是乙脑病毒的中间宿主,免疫家猪对于乙脑预防有一定作用。 4.3健康教育应大力宣传乙脑预防知识,积极开展防蚊、灭蚊工作,提倡乙脑疫苗预防注射等,让群众充分认识乙脑的危害,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进行本病的知识教育,提高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 4.4预测预警动员全社会参与,加强疫情监测及预测预警。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免疫,并开展免疫接种不良反应监测,提高易感人群的免疫覆盖率。加强疫情监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充分发挥各级预防保健网的作用,做好乙脑疫情监测及预测预警工作,进一步预防乙脑的发生与流行。 4.5暴发处理发现疫情后,各级各部门应立即行动起来,采取以应急免疫为主的综合控制措施,对疫区紧邻的区域进行乙脑减毒活疫苗的应急接种。积极向群众宣传防蚊灭蚊常识,对疫点及时喷洒灭蚊剂,消除传播媒介,使乙脑流行迅速得到控制。 5 护理要点 5.1病室管理按虫媒隔离要求进行隔离,病室应有防蚊设备,湿度适宜,让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对惊厥抽搐患者,房间光线应暗淡,防止声音、强光刺激。室内应准备急救药物及抢救设备。 5.2病情观察及护理注意生命体征,尤其以体温及呼吸最为重要。观察患者面色,意识状态及瞳孔变化。观察惊厥发作先兆、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每次抽搐部位和方式。准确记录出入量。对高热患者采用综合措施,以控制体温在38℃(肛温)以下;对惊厥或抽搐患者应分析原因,给予相应护理;对呼吸衰竭的患者做好保持呼吸道畅通、吸氧、人工气道或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护理;昏迷患者采取仰卧头高脚低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畅通;有肢体瘫痪者,将肢体放于功能位,并进行肢体按摩及被动运动。 5.3饮食护理乙脑患者在不同病期应给予不同饮食以补充营养。初期及极期给予清淡、流质饮食。昏迷及有吞咽困难者可给予鼻饲或静脉输液。恢复期患者逐渐增加有营养、高热量的饮食。 5.4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注意皮肤护理,防止压疮;注意呼吸道及泌尿道感染症状的观察,防止继发感染。观察呕吐物和大便颜色、大便隐血等,早期发现消化道出血。必须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心率、尿量的变化,并做好记录,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5.5康复护理保证患者营养需要,给予鼻饲、针灸、功能锻炼等治疗,并进行指导,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5.6心理护理责任护士要热情接待患者和家属,耐心解答家属的疑问,主动进行自我介绍和环境介绍,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本病知识,使家属对疾病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取得家属的信任,为患者的康复创造条件。对于意识逐渐好转的患者,保持其情绪稳定,避免不良刺激,帮助患者逐渐适应清醒后的环境。对于语言障碍、躯体活动受限者,做好生活护理,协助进行功能锻炼。参考文献 [1]张彦平,冯子健,Leeck.中国流行性乙型脑炎防治策略[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6,77(4):193-194. [2]孔祥钦等.2003-2004年五华县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情况[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5,21(2):206-207.

试卷编号:SY-292-20120702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 动物疫病防治员中级理论知识试卷 注 意 事 项 1、本试卷依据2001年颁布的《动物疫病防治员》国家职业标准命制, 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在试卷标封处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答题要求,在规定位置填写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第1题~第80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每题1分,满分80分。) 1.职业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从事的某种具有专门业务和特定职责,并以此作为主要( )的社会活动。 A 、生活来源 B 、爱好 C 、责任 D 、分工 2.爱岗就是热爱本职工作,敬业就是用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 )的工作。 A 、自己 B 、别人 C 、社会 D 、集体 3.动物检疫检验工要树立正确的( ),不要注重金钱,贪图享受。 A 、思想观 B 、人生观 C 、世界观 D 、物质观 4.动物检疫检验工要学习先进人物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先进的思想境界和以国家利益为重的( )。 A 、历史责任 B 、无私精神 C 、物质文明 D 、精神文明 5.细胞是生物体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由( )组成。 A 、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器 B 、细胞膜、细胞器和细胞核 C 、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D 、细胞器、细胞质和细胞核 6.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口腔、咽、食道、胃、肠、肝、胰等器官组成,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消化系统具有内分泌功能 B 、消化系统具有免疫功能 C 、消化腺具有防御和解毒功能 D 、消化系统只是摄取和消化食物、吸收营养 7.过多的组织液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蓄积的现象是以下哪一项( )。 A 、坏死 B 、梗死 C 、变性 D 、水肿 8.以下哪一项是坏死的定义( )。 A 、局部组织动脉血液供应中断,引起局部组织的缺血性坏死 B 、过多的组织液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蓄积 考 生 答 题 不 准 超 过 此 线

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要点汇总 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要点汇总2021年,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精神,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强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 一.工作目标健全完善动物疫病监测.预警预报.综合防控.应急管理体系。突出抓好重大动物疫病.人畜共患病综合防控工作。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小反刍兽疫.布鲁氏菌病,实行强制免疫,群体免疫密度常年维持在90以上,应免畜禽免疫密度要达到100,免疫抗体合格率全年保持在70以上。市对狂犬病实行强制免疫,对猪瘟.新城疫等开展全面免疫。持续有效开展动物疫病监测,加强动物疫病免疫抗体抽检力度,重大动物疫病得到有效控制,确保无重大动物疫病传播流行。 二.重点工作 (一)切实加强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坚持做好养殖环节的非洲猪瘟疫情排查和监测工作,进一步加强生猪养殖场户防控措施,全面落实门禁.封闭饲养.定期消毒等制度,强化生猪调运监管和落地隔离观察措施落实,严禁餐厨剩余物(泔水)喂猪。严格落实备案运输车辆检测及生猪屠宰企业清洗消毒.非洲猪瘟自检制度。做好疫情处置应急准备工作,一旦发现疫情要按照“早快严小”的原则及时按规范处置。

(二)全力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小反刍兽疫.布病等重大动物疫病实行强制免疫,切实做到应免尽免,不留空档,确保免疫常态化.全覆盖。对散养动物,采取春秋两季集中免疫与定期补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规模养殖场实施程 序化免疫。落实国家.省.市动物疫病免疫和监测计划要求,开展春.秋季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和消毒灭原工作,群体免疫密度应常年维持在90以上,应免畜禽免疫密度应达到100,群体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70以上。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工作按照国 家防治指导意见执行。健全完善动物防疫档案记录。加强动物疫 病防控工作痕迹化管理,完善动物疫情监测.数据统计上报,做到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有据可查。 (三)认真开展人畜共患病防控。肉牛.肉羊布病实行强制免疫,应免畜免疫密度要达到100。对奶牛场.种畜场实行检测净化,对检出的阳性畜及时扑杀淘汰。对奶牛场因布病阳性畜检出 率偏高(检测阳性率2)的,实行免疫备案制,规范免疫程序。结核病重点开展检测净化,对检出的阳性畜实行扑杀淘汰。狂犬病 实行强制免疫,应免畜免疫密度要达到100。 (四)做好人工饲养的野生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紧密结合新 冠肺炎疫情防控,对人工饲养的能够开展免疫的野生动物,参照 家畜家禽的有关免疫程序,开展口蹄疫.禽流感.小反刍兽疫等疫 苗免疫,加强疫情监测工作。做好疫病排查,有异常情况及时诊 断处置,确保做到早发现.早处置。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流行性乙型脑炎防治知识讲座 活动时间:6月15日 活动地点:四楼多功能教室 参加人员:各班主任、各班学生代表 教育内容: 一、什么是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乙脑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疾病,经蚊等吸血昆虫传播,流行于夏秋季,多发生于儿童,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呼吸衰竭及脑膜刺激征为特征。部分患者留有严重后遗症,重症患者病死率较高。 乙脑于1935年在日本发现,故又称为日本乙型脑炎。 二、乙脑的传染源是什么? 动物和人均可作为传染源,主要传染者是家畜、家禽。人被感染后仅发生短期病毒血症且血中病毒数量较少,故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大。在流行期间,猪的感染率100%,马90%以上,为本病重要动物传染源。 三、乙脑是如何传播的? 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能传播本病的蚊虫很多,国内的 - 1 -

主要传播媒介为三带喙库蚊。 四、哪些人群容易感染乙脑? 人群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但感染后出现典型乙脑症状的只占少数,多数人通过临床上难以辨别的轻型感染获得免疫力。成人多因隐性感染而免疫。通常流行区以10岁以下的儿童发病较多,但因儿童计划免疫的实施,近来报道发病年龄有增高趋势。病后免疫力强而持久,罕有二次发病者。 五、乙脑的流行特征 本病流行于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一些国家,有严格的季节性,80~90%的病例都集中在7、8、9三个月内。但随地理环境的不同,流行季节略有上下,华南地区的流行高峰在6~7月,华北地区为7~8月,而东北地区则为8~9月,均与蚊虫密度曲线相一致。气温和雨量与本病的流行也有密切关系。 乙脑呈高度散发性,同一家庭同时有两个患者罕见。 六、感染乙脑后有哪些症状? 乙脑的潜伏期为4~21天,一般10天左右。患者主要表现发烧、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嗜睡不醒等症状,重者可出现抽搐、昏迷,甚至出现呼吸衰竭而死亡,常造成患者死亡或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感染乙脑后患者症状较重不一,轻者仅出现呼吸道症状或呈一过性发热。重者发病来势凶猛,很快进入极期, - 2 - 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脑膜刺激为特征,重症者常伴中枢神经衰竭。病死率可达5%~15%。 七、如何预防乙脑?

动物疫病防控知识 一、概述 过去的动物疫病主要危害动物健康,制约畜牧业生产和产品出口。但随着社会发展,人畜共患病的增加,动物疫病影响和危害远远超出了行业和一个国家的范围,上升为影响公共卫生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 ?经过“非典”和禽流感后,动物疫病的危害受到高度关注。 ?狂犬病能感染人和所有哺乳动物,全球每年有3.5~5万人死于狂犬病。 ?鼠类能传给人的疾病有50多种。 ?旋毛虫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致人死亡的疾病,可感染人和150 多种动物,目前全世界都有发生,主要通过未煮熟的猪肉传递给人。 ?据测,100kg 体重的患病猪,具有感染360 个人的潜在力。结核杆菌能使人和50多种哺乳动物,20多种禽类感染。据WHO 报告,目前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感染率印度居世界第一,中国第二。这些年来,中国结核感染呈上升趋势。 SARS 2003年来去无踪。 2003年底开始在亚洲多个国家暴发H5N1亚型高致病型禽流感,死亡和扑杀家禽8000多万只。 禽流感是一种世界性疾病,几乎遍及世界各地。特别是2003年底以来东南亚禽流感风波,造成巨大的经济损,且造成危害越来越大。 ?近年来,印度的鼠疫,英国、日本等国家的疯牛病,美国的牛结核,亚洲的非典,全球的艾滋病等均为动物疫源性疾病,疫情警报不断地惊扰着世界的神经。 ?曾与人类和谐相处的动物,如今却给人类带来越来越多的疾病,给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极大威胁

二、动物疫病的发生与流行 ?(一)动物疫病的特征 ?(二)动物疫病发生的条件 ?(三)传染病的分类 ?(四)动物传染病的发展阶段 ?(五)动物疫病的流行过程 三、传染病的分类 ?3.1.按病原体分类 ?病毒病、细菌病、支原体病、螺旋体病、放线菌病、真菌病等。 ?3.2.按受侵害的主要器官和组织系统分类 ?败血性传染病、消化系统传染病、呼吸系统传染病、神经系统传染病、生殖系统传染病、皮肤性传染病等。 ?3.3.按动物种类分类 ?猪传染病、牛传染病、羊传染病、鸡传染病、鸭传染病、鹅传染病、犬传染病等。 ?3.4.按病程长短分类 ?最急性、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传染病四种。 ?3.5.按疾病的危害程度分类 ?根据动物传染病对人和动物危害的严重程度、造成经济损失的大小和国家扑灭措施的需要,我国政府将动物传染病分为一类、二类和三类。 ?一类动物传染病: ?二类动物传染病: ?三类动物传染病: 四、动物传染病的发展阶段 ?1.潜伏期 ?由病原体侵入动物机体到开始出现临诊症状,这段时间称为潜伏期。一般来说,急性传染病的潜伏期较短,且差异范围较小;亚急性或慢性传染病的潜伏期较长且变动范围较大。潜伏期短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