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术语解释

1、中医学:中医学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和与疾病抗争的实践中产生的一门研究人体生理、病理、诊断、防治及康复等理论和方法的,具有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独具特色的医学科学。

2、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理论体系包括理、法、方、药四大理论要素,是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脏腑经络和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3、整体观念: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

4、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5、辨证: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到的资料(症状、体征)进行综合分析,辨清病因、病位、病性、病势,最后判断为某种性质的“症候”。

6、论治:即讨论治疗,是根据辨证的结果,决定治则和治法,实施治疗。

7、病:即疾病,是邪气作用于人体,邪正相争导致结构损伤或功能障碍的完整的生命过程,是反映疾病全过程的总体属性,特征和规律的一个概念。

8、证:即证候,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病因、病位、病性及病势。

9、症:即症状与体征,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

10、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点及个体体质不同,表现出不同的证,因而采用不同的治法。

11、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采用同一种方法治疗。

12、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13、阴阳交感:交感即感应而交合。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

14、阴阳互藏:指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中都含有另一方,即阴中藏阳、阳中藏阴,亦称为”阴阳互寓“、”阴阳互合“。

15、阴阳的对立制约:对立即相反与斗争,制约即抑制、约束。阴阳对立制约是指阴阳双方相互制约、相互斗争。

16、阴平阳秘:阴与阳在相互制约和消长的过程中达到了统一,即取得了动态平衡。

17、阴阳互根:指阴阳互为根本、相互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每一

方都以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或条件。

18、阴阳互用:即阴阳互相资生、促进和助长关系,是指阴阳在相互依存的基础上,还具有相互资生、相互为用的特点。

19、阴阳的消长平衡:是指阴阳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地减少和增长之中,并在彼此消长的运动过程中维持着动态平衡。

20、阴阳的相互转化:是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即属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

21、阴阳自和:阴阳双方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其协调平衡状态的能力和趋势,在生理状态下表现为自我协调,在病理状态下表现为自我恢复平衡。

22、气机:即气的运动。包括升、降、出、入四种基本运动形式。

23、阴气:对人体具有营养、滋润等作用的气,称为阴气。

24、阳气:对人体具有温煦、推动等作用的气,称为阳气。

25、正气:是指人体的功能活动、对外界适应能力及抗病修复能力等。

26、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

27、阴阳偏胜:指阴邪或阳邪偏盛,即属于阴或阳的任何一方超出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

28、阴阳偏衰:指阴邪或阳邪偏衰,即属于阴或阳的任何一方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

29、阴阳互损:由于阴阳之间的互根互用,所以当阴阳偏衰到一定程度时,亦可出现阴损及阳、阳损及阴的阴阳互损情况。

30、阴损及阳:根据阴阳互根原理,当阴虚至一定程度时,因阴虚不能生阳,可逐渐出现阳虚的证候。

31、阳损及阴:根据阴阳互根原理,当阳虚至一定程度时,因阳虚不能生阴,可逐渐出现阴虚的证候。

32、阴中求阳:在用补阳药时,须兼用补阴药。

33、阳中求阴:在用补阴药时,须加用补阳药。

34、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动。

35、五行学说:是研究木、火、土、金、水五行的特性,生克制化,乘侮等运动规律,用来阐释宇宙万物发生发展变化及其相互联系的古代哲学思想。

36、五行相生:生有资生、助长、促进之意。相生是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资生、助长和促进的作用。

37、五行相克:克有克制、抑制、制约之意。相克是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有克制、制约的作用。

38、五行制化:制即制约、克制;化即化生、滋生。五行制化是五行相生和五行相克的有机结合,五行之间既相互滋生,又相互制约,维持平衡协调,推动事物平衡稳定有序地变化与发展。

39、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乘,即欺负之意。

40、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克制,即反克,又称“反侮”。

41、母病及子:是指疾病的传变,从母脏传及子脏。

42、子病及母:是指疾病的传变,从子脏传及母脏。

43、滋水涵木法:是滋肾阴以助养肝阴和肝血的方法,又称滋肾养肝法。

44、益火补土法:是温肾阳以补脾阳的一种方法,又称温肾健脾法。

45、培土生金法:是通过健脾气以补肺气的一种方法。

46、金水相生法:亦称肺肾同补法,是滋养肺肾之阴的一种方法。

47、抑木扶土法:亦称疏肝健脾法、平肝和胃法,是指疏肝泻肝与健脾补中两法相结合的治法。

48、培土制水法:是用温运脾阳或健脾温肾药以治疗水湿停聚的方法,又称敦土利水法。

49、佐金平木法:是滋肺阴和清肝火以治疗肝火犯胃的方法,又称滋肺清肝法。

50、泻南补北法:是泻心火与补肾水相结合的一种治法,又称泻火补水法,滋阴降火法。

51、精:广义——泛指一切生成人体并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精微物质;狭义——肾中所藏的精气,即肾经。

52、神:广义——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和人体生命活动的综合体现;狭义——人的思维、意识、情感等精神活动。

53、藏象:是指人体内脏运动规律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藏”是藏于人体的内脏及其生理功能,包括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实际上是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象”是指五脏系统的外在现象和与自然社会相关事物的比象,其含义有三:①脏腑的内在形象。②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③指五脏与外在自然社会环境的事物与现象类比所获得的比象。

54、心主血脉:心具有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的作用。

55、心气:心脏推动血行的动力。(心脏的功能活动)

56、心主藏神:心有主司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作用。

57、肺生气:肺具有调节呼吸和主司一身之气的作用。

58、肺主呼吸之气:是指肺具有调节呼吸运动的作用,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

59、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有主司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调节气机运行的作用。

60、肺主宣发:肺气具有向上升宣和向外周布散的作用。

61、肺主肃降:肺气具有向内、向下清肃、通降的作用。

62、肺主行水:肺具有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输布和排泄的作用。

63、肺朝百脉: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百脉汇聚于肺。

64、肺主治节:肺气具有治理调节呼吸运动及全身之气、血、津液运行输布的作用。

65、肺主藏魄:人的本能动作及某些感觉与肺有关。

66、脾主运化:脾具有把饮食水谷化生为水谷精微,并把水谷精微转输至全身的作用。

67、脾气健运:脾的运化功能旺盛正常。

68、脾失健运:脾气虚弱,运化功能减退。

69、脾主统血:脾主统血是指脾有统摄血液在脉内运行而不逸出脉外的作用。

70、脾主升清:脾具有升输精微和升举内脏的作用。

71、肝主疏泄:肝具有疏通、畅达全身血津液的作用。

72、肝气郁结:肝气疏泄不及,常因抑郁伤肝,肝气不舒,气机不得畅达。

73、肝气上逆:肝气疏泄太过,常因暴怒伤肝,或气郁化火,导致肝气亢逆,升发太过。

74、肝主藏血:肝脏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功能。

75、肾藏精:肾具有贮存、封藏精气的作用。

76、肾主水:肾具有主司和调节全身津液代谢的作用。

77、肾主纳气:肾具有纳摄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

78、天癸:是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而产生的,具有促进人体生殖器官的发育成熟和维持人体生殖功能作用的物质。

79、肾阴:是肾气中具有滋润、濡养、宁静作用的部分,又称元阴、真阴。

80、肾阳:是肾气中具有温煦、推动、兴奋作用的部分,又称元阳、真阳。

81、胆汁:为精纯、清净的精微物质,称为精汁,为肝之余气所化生。

82、胃主受纳:胃具有接受和容纳饮食水谷的作用。

83、胃气:狭义——胃的功能。广义——胃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脾胃对饮食水谷的消化吸收功能;脾胃功能在舌象、脉象、面色上的反映。

84、胃主通降:胃气宜保持通畅下降的运动趋势。

85、小肠主液:小肠在吸收水谷精微的同时吸收了大量津液。

86、大肠主津:大肠在传导糟粕的同时,还能同时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

87、上焦如雾:上焦心肺宣发卫气,布散水谷精微以充养周身的作用。

88、中焦如沤:中焦脾胃受纳腐熟水谷,化生气血的作用。

89、下焦如渎:肾、膀胱、小肠、大肠排泄食物残渣和废液的作用。

90、心肾相交:心火下降,肾水上升,水火互济,维持阴阳和合的状态。

91、心肾不交:心火独亢于上,不能下降于肾;或肾水不足于下,不能上济于心,水火分离,阴阳失和。

92、精血同源:精血皆由水谷精微所化,两者之间又可相互资生、相互转化。

93、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94、气: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95、气机条畅:气的运行通畅无阻,气的升降出入之间协调平衡的状态。

96、气机不畅:气的运动受阻以及升降出入失调的状态。

97、气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

98、元气:又称原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99、宗气:是由水谷精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生成于胸中的气。

100、营气:是行于脉内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

101、卫气:是行于脉外而具有保卫作用的气。

102、血:即血液,是运行于脉中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103、离经之血:血液离开了脉管,溢出脉外。

104、津液:是机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是生成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105、经络: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统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

106、奇经八脉: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的合称。

107、经别:是别行的正经。

108、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

109、别络:别络是从经脉分出的较大脉络主干。

110、浮络:浮络是别络分出的分布在人体皮肤表面“浮而常见”的络脉。

111、孙络:孙络是别络分出的最细小络脉。

112、归经理论:药物对机体某经或某几经有特殊的亲和性,从而对该部位病变发挥主要的治疗作用。

113、引经报使:某些药物不仅自身对某脏某腑某经有天然的亲近性,还能够引导其他药物的药力到达该病处,起“向导”的作用。

114、体质:体质是人体在生命过程中由先天禀赋和后天调养所决定的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

115、病因:病因是导致疾病的原因。

116、辨证求因:以临床表现为依据,探求引起疾病或证候的原因,并由此认识疾病的病理过程,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的方法。

117、六淫: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热)6种外感病邪的总称。

118、风邪:凡致病具有风之轻扬开泄、善动不居特性的外邪。

119、寒邪:自然界中具有寒冷、凝结、收引特性的外邪。

120、湿邪:具有水湿之重浊、黏滞、趋下、阻遏阳气特性的外邪。

121、燥邪:凡致病具有干涩、收敛、清肃特性的外邪。

122、火(热)邪:凡具有火之炎热特性的外邪。

123、热极生风:火热之邪侵犯人体,燔灼肝经,耗竭肝阴肝血,肝经失于濡养,进而肝风内动。

124、暑邪:具有炎热、升散特性的火热外邪。

125、伤暑:感受暑邪病情轻者。

126、种树:感受暑邪病情重者。

127、疠气:疠气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致病性和流行性的外邪,包括一切瘟疫病和某些外科感染性病因。

128、七情: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7种正常的情志活动,是人的精神意识对客观外界事物的反应。

129、怒则气上:指过度愤怒可使肝气疏泄太过而上冲,血随气逆,并走于上。

130、喜则气缓:指暴喜过度,可使心气涣散,神不守舍。

131、悲则气消:指过度悲忧可使肺气耗伤,意志消沉。

132、恐则气下:指恐惧过度,可使肾气不固,气泄于下。

133、惊则气乱:指突然受惊,可使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虚无所定,惊慌失措。134、思则气结:指思虑劳神过度,可伤神损脾致气机郁结。

135、淤血:淤血指体内有血液停滞而形成的病理产物。

136、痰饮:痰饮是由于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137、药邪:药邪是指由于药物加工不当,或用药不当,而引起疾病的一类致病因素。

138、卒发:又称顿发、感卸即发,指感邪后立即发病,发病迅速。

139、徐发:指感邪后缓慢发病,又称缓发。

140、伏而后发:指感受邪气后,病邪在机体内潜伏一段时间,或在诱因的作用下,经过一段时间而发病。

141、继发:指在原发疾病未愈的基础上,继而发生新的疾病。

142、合病:是两个或两个部位以上同时受邪所出现的病证。

143、并病:指感邪后某一部位的证候未了,又出现另一部位的病证。

144、复发:指在疾病痊愈后一段时间后原有疾病的再度发作。

145、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机制,又称病理机制。

146、虚:即正虚,是指正气不足,抗病能力减弱,以正气不足为矛盾的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表现。

147、实:即邪实,是指邪气盛而正气未虚,以邪气盛为矛盾的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表现。148、虚中夹实:指病理变化以正虚为主,又兼夹实邪结滞于内的病理状态。

149、实中夹虚:指病理变化以邪实为主,又兼有正气虚损不足的病理状态。

150、由实转虚:疾病在发展过程中,邪气盛,正气不衰,由于误治、失治,病情迁延,虽然邪气渐去,但是人的正气、脏腑的生理功能已受到损伤。

151、因虚致实:指由于正气本虚,脏腑生理功能低下,无力驱邪外出,或导致气、血、津液等不能正常运行,从而产生气滞、血瘀、痰饮、水湿等实邪停留体内的病理表现。152、真虚假实(至虚有盛候):即某些病证属于正气虚损至极,而临床上反可见到部分类似实证的表现。

153、真实假虚(大实有羸状):即某些病证本质是邪气亢盛至极,而临床上反可见到部分类似虚羸的表现。

154、阳偏盛:是指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阳邪偏盛,脏腑、经络功能亢进,邪热过盛的病理变化。

155、阴偏盛: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阴邪偏盛,功能障碍或减退,阴寒过盛以及病理性代谢产物积聚的病理状态。

156、阳偏衰:是指机体阳气虚损,失于温煦,功能减退或衰弱的病理变化。

157、阴偏衰:是指机体精、血、津液等物质亏耗,以及阴不制阳,导致阳相对亢盛,功能虚性亢奋的病理变化。

158、阴盛格阳(真寒假热):又称“格阳”证,是指阴寒之邪壅盛于内,或阳虚阴盛,逼迫衰极之阳浮越于外,阴阳不相维系,互相格拒而表现出真寒假热的病理状态。

159、阳盛格阴(真热假寒):是指邪热极盛,深伏于里,阳热被郁不能通达四肢,阴阳之气不相交通,相互格拒而表现出真热假寒的病理状态。

160、气虚:是指元气不足,功能失调,脏腑功能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的病理变化。161、气滞:是指某些脏腑、经络或局部气机郁滞的病理状态。

162、气逆:主要指气机上逆,是气机升降失常,脏腑之气逆乱的一种病理变化。

163、气陷:是以气的升举无力,应升反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病理变化。

164、血虚:是指血液不足,濡养功能减退的一种病理变化。

165、血瘀:是指血行迟缓、运行不畅,或血液溢于脉外的病理状态。

166、血行疾迫:是指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血液被迫运行加速,失去宁静的一种病理性变化。

167、出血: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血液运行不循常道,溢出脉外的一种病机变化。168、内生五邪: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由于内在脏腑和气血津液等生理功能异常而产生类似风、寒、湿、燥、火外邪致病的病理状态。

169、风气内动:即内风,是体内阳气亢逆动变而形成的,以眩晕、肢麻、震颤、抽搐等风动之证为基本特征的病理变化。

170、寒从中生:又名内寒,是机体阳气虚衰,温煦气化功能减退,虚寒内生,或阴邪弥漫的病理变化。

171、湿浊内生:又称内湿,是指由于肺、脾、肾等脏腑调节水液代谢功能失调,导致津液输布、排泄障碍而水湿痰浊停聚的病理变化。

172、津伤化燥:又称内燥,是指机体津液不足,人体各组织器官和孔窍失其濡润,因而出现以干燥枯涩失润为特征的病理变化。

173、火热内生:又称内火或内热,是由于阳盛有余,或阴虚阳亢,或由于气血的郁滞,或由于病邪的郁结,而产生的火热内扰、功能亢奋的病理变化。

174、传变:是指疾病在机体脏腑经络组织之间的传移和变化。

175、养生:根据生命发展规律,采取各种方法保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缓衰老,以防病延衰为目的的一种健身益寿活动。

176、未病先防:是指在疾病未发生之前,采取各种措施,以防止疾病的发生。

177、既病防变:是指在疾病发生的初期阶段,力求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治疾病发展及传变的重要方法。

178、治病求本:是指针对疾病的本质进行治疗,是中医治则理论体系中最高层次的治疗原则。

179、治则:是在治疗疾病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180、正治:逆其病证性质而治,亦称“逆治”。

181、寒者热之:寒性病证表现为寒象,采用温热性质的方药进行治疗。

182、热者寒之:热性病证表现为热象,采用寒凉性质的方药进行治疗。

183、虚则补之:虚性病证表现为虚象,采用补益的方药进行治疗。

184、实则泻之:实性病证表现为实象,采用攻泻的方药进行治疗。

185、反治:顺从病症表现出的假象而治,亦称“从治”。

186、热因热用:采用温热性质的方药治疗具有假热征象的寒盛病证。

187、寒因寒用:采用寒凉性质的方药治疗具有假寒征象的热盛病证。

188、塞因塞用:用补益功用的方药治疗闭塞不通现象的虚证。

189、通因通用:用通利的方药治疗具有通泄下利现象的实证。

190、扶正:即扶助正气,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达到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191、祛邪:即祛除邪气,使邪去正安。

192、调整阴阳:指调整阴阳的偏盛偏衰,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达到疾病痊愈的目的。193、因时制宜:根据时令气候寒热燥湿的不同变化而选择适宜的治法、方药的治疗原则。194、因地制宜:考虑到地域环境的不同而选择适宜的治法、方药的治疗原则。

195、因人制宜:考虑到病人的体质、性别、年龄、生活习惯以及过去病史等个体差异性而选择适宜的治法、方药的治疗原则。

196、治法:是在一定的治疗原则指导下,针对不同病证所采用的治疗大法、具体治法和治疗措施。

197、治疗措施:是在治法指导下,对病证进行治疗的具体技术、方式与途径。

中医学基础学习知识(相互学习知识重点)

中医学基础(相关知识点) 五脏:肝、心、脾、肺、肾 整体观念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中医学基本特点官窍:目、口、鼻、耳、舌 形体:皮、肉、筋、骨、脉 辨证论治1)病、症、证 2)辨证论治辨证 论治 .整体观念:人是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相统一。1)人是有机的整体功能上相互协调;病理上相互影响;诊断上以外知内;治疗上整体调整;结构上不可分割;2)人与自然相统一:时间因素对人体的影响;地域因素对人体的影响症:症状或体征。指疾病的临床表现。 病:疾病的简称。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变机理、发病规律和转归的完整的病理过程。 证: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特性的概括,包括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和邪正关系。 辨证:将四诊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和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 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适宜的治疗方法。 阴阳的概念:阴阳是对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阴阳的基本特征 阴阳属性的相对性可变性:事物的阴阳属性随其对立面的变化而变化,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向相反方向转化可分性:阴阳之中可分阴阳 对立制约:对立——阴阳属性相反、相对制约——阴阳相互抑制、约束 阴阳的相互关系互根互用:互根——阴阳互相依存,互为前提。互用——阴阳相互促进 消长平衡:阴阳相互消长、阴阳协调平衡 阴阳相互消长:指阴阳双方在一定限度内存在着量的增减和比例大小的变化 阴阳协调平衡:指阴阳双方的消长在一定限度内保持和谐、平衡的状态。 阴阳相互转化:指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条件:“极”、“重”“甚” .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指导疾病的治疗 五行的概念:是指木、火、土、金、水五大类事物及其运动变化。 木曰曲直本义:描述树木枝曲干直的生长状态。引申义:生长,升发,舒畅,条达。 火曰炎上本义:火苗有炎热向上的特点。引申义:温热,升腾。 五行的特性水曰润下本义:水有滋润下行的特性。引申义:滋润,下行,寒凉,闭藏。 土爰稼穑本义:土主管农作物的种植和收获。引申义:生化,承载,受纳。 金曰从革本义:金有顺从变革的特性。①金属的器物可随人的意向改变形状②革土生金。 引申义:沉降,收敛,肃杀。

中医基础理论期末考试重点整理87612

中医基础理论 名词解释: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 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证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五脏一体观: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以五脏为中心在结构与机能上是完整统一的。 形神一体观:人的形体与精神是相互依附、不可分割的。 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生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 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 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 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的疾病的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体质有异,故所反映出的证候不同,因而治疗也救有异。 异病同治:指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大致相同的证侯,故可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所谓“阴阳者,一分为二也”。阴阳对立制约:是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的一种运动规律。 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 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 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和实物相互感应而交合,达到最佳状态,以及相互发生作用。阴阳交感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和变化的根源。 阴阳互藏: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阴阳消长: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过程中。 阴阳转化: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属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 阴阳自和:是指阴阳双方自主维持和自主恢复其协调平衡状态的自愈的能力和趋势。 阴阳平衡:是指阴阳双方在相互斗争、相互作用中处于大体均势的状态,即阴阳协调和相对稳定的状态。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五行相生:即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 五行相承: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生的过度制约和克制,又称“倍克”。 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向制约和克制。又称“反克”。 精: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化物质。 人体之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元气: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宗气:是由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的气,属后天之气的范畴。 营气:是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 卫气:是行于脉外而具有保护作用的气。 血:是循行于脉中而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津液:是机体一切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 精血同源:精于血都由水谷精微化生和充养,化源相同;两者之间又互相资生,互相转化,并都具有濡养和化神等作用。 津血同源:血和津都由饮食水谷精微所化生,都具有滋润濡养作用,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资生,相互转化,这种关系称为“津血同源”。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 经络:使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 体质:是指人类个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由遗传性和获得性因素所决定的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方面综合的相对稳

中医基础理论整理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 导论 一、中医基础理论的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历代名医和代表著作) 先秦、秦、秦汉时期——形成时期 《黄帝内经》(战国至秦汉)——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伤寒论》确立了辨证诊治的纲领;《金匮要略》 《神农本草经》东汉——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奠定了中药学理论基础 二、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人与自然环境和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三个方面 (二)辨证论治——辨析疾病资料以确立症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病、症、证的概念(懂得区分) 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功能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生命过程(重点在全过程) 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也可以是医生检查病人时发现的异常征象(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 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重点在现阶段)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二、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 阴阳对立制约: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相互排斥 阴阳互根互用: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者现象中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滋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 阴阳消长平衡: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出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之中,表现为阴阳互为消长、阴阳皆消皆长 阴阳相互转化:是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1、分析病因的阴阳属性 正气——指人体正常的机能活动及适应环境与抗病、康复能力。可分:阳气、阴气 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可分为阳邪、阴邪。 2、分析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 (1)阴阳偏胜(盛)——指阴或阳高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实者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①阳偏胜(阳盛):阳胜则热——实热证:高热烦躁,面红目赤 阳胜则阴病——兼津伤:咽干口渴,尿少便结 ②阴偏胜(阴盛):阴胜则寒——实寒证:恶寒肢冷,舌淡脉紧 阴盛则阳病——兼阳虚:神疲踡卧,尿清便溏 (2)阴阳偏衰(虚)——指阴或阳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 虚者补之: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释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①中医学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②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双重性 ③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知识体系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 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建立。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其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继《黄帝内经》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医学著作,创造性的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成书于两汉之间,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之四气五味的理论,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后经宋代林亿等整理而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书。《伤寒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时期 1)魏晋隋唐时期: 《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所著,我国第一部针灸专著。 《脉经》:晋代王叔和所著,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所著,中医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代孙思邈所著,使脏腑辨证更加完善。 2)宋、金、元时期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所著,确立了三因之病因分类法。 “金元四大家”:金、元时期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医学流派。 刘完素(河间)主寒凉,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火热论; 张从正主攻邪,认为病皆由邪生,故“邪去则正安”; 李杲(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治以补益脾胃; 朱震亨(丹溪)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论而主养阴。 3)明、清时期 出现了大批集成性著作。如明代张介宾之《景岳全书》,李中梓之《医宗必读》,清代王清任之《医林改错》等。 叶桂(天士),吴塘(鞠通)等为代表,创立了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温病的辨证论治的体系,形成了“温病学派”。 4)近代和现代 三、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1、整体观念 (1)定义: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密切相联,人体受社会、生存环境影响,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及其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称之为整体观念。中医的整体观念贯穿与中医的生理、病理及诊治等各个方面。 (2)整体观念主要内容 1)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①生理上的整体性:五脏一体观;形神一体观。 ②病理上的整体性; ③诊治上的整体性。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①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气候 昼夜晨昏的变化 地域环境 ②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2、辨证论治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 1、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衍化为归纳宇宙万物并阐释其 相互关系的五种基本属性。 2、肺主治节:是指肺气具有治理调节肺之呼吸及全身之气、血、水的作用。 3、元气:是人体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气,由肾精(或先天之精)化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 原动力。 4、别络:为脉络中较大者,又称“大络”。,加之任脉、督脉的别络和脾之大络,合称“十 五别络”.若加之胃之别络,又可称为“十六别络”。 5、伤寒:寒客肌表,郁遏卫阳者,称为“伤寒”。 6、痰饮:痰饮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一般以稠浊的称为痰,清稀的称为 饮。 7、内燥:是指机体津液不足,各组织器官和孔窍失其濡润,而出现干燥苦涩的病理变化。 8、邪正盛衰:是指在疾病过程中,机体的抗病能力与致病邪气之间在相互斗争中所发生的 盛衰变化。 9、正治:是指采用与疾病的症候性质相反的药物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原则。由于采用的 方药与疾病症候性质相逆,故又称“逆治”。 10、赛因赛用:是指用补益药物来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虚证,适用于因体质虚弱,脏腑精气功能减退而出现闭塞症状的真虚假热证。 11、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12、上焦如雾:雾,即雾露。喻指上焦心、肺输布气血的作用如天降雾露。 13、精: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物质。 14、经络: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系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15、中寒:寒邪之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者,称为“中寒”。 16、风为百风之长:一是指风邪常兼他邪而伤人,为外邪致病的先导;二是指风邪袭人,致病最多。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提纲 绪论 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 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述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基础理论的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历代名医和代表著作) (一)先秦、秦、秦汉时期——形成时期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二)隋唐时期——充实、系统化时期 《针灸甲乙经》、《脉经》、《诸病源候论》 (三)宋、金、元时期——争鸣、突破时期 《三因记忆病证方论》宋陈无择“三因学说”、《小儿药证直诀》 刘完素(刘河间)——寒凉派 金元 张从正(张子河)——攻邪派 李杲(东垣老人)——补土派 朱震亨(朱丹溪)——滋阴派 (四)明清时期——集大成时期

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士雄 另有吴有性著《瘟疫论》创“戾气说” 二、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和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两个方面 (二)辨证论治——辨析疾病资料以确立症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1、病、症、证的概念 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功能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生命过程(重点在全过程)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也可以是医生检查病人时发现的异常征象(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 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重点在现阶段) 2、辩证与辨病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 中医学:就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与防治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与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基础理论:就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就是阐释与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①中医学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②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双重性 ③中医学就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知识体系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 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建立。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其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继《黄帝内经》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医学著作,创造性的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成书于两汉之间,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之四气五味的理论,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后经宋代林亿等整理而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书。《伤寒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时期 1)魏晋隋唐时期: 《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所著,我国第一部针灸专著。 《脉经》:晋代王叔与所著,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所著,中医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代孙思邈所著,使脏腑辨证更加完善。 2)宋、金、元时期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所著,确立了三因之病因分类法。 “金元四大家”:金、元时期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医学流派。 刘完素(河间)主寒凉,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火热论; 张从正主攻邪,认为病皆由邪生,故“邪去则正安”; 李杲(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治以补益脾胃; 朱震亨(丹溪)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论而主养阴。 3)明、清时期 出现了大批集成性著作。如明代张介宾之《景岳全书》,李中梓之《医宗必读》,清代王清任之《医林改错》等。 叶桂(天士),吴塘(鞠通)等为代表,创立了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温病的辨证论治的体系,形成了“温病学派”。 4)近代与现代 三、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1、整体观念 (1)定义:人体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密切相联,人体受社会、生存环境影响,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及其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称之为整体观念。中医的整体观念贯穿与中医的生理、病理及诊治等各个方面。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整理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整理 1、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相融洽的科学知识体系。 2、中医基础体系形成标志,四大经典:《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3、金元四大家:①刘完素(河间)—火热论—寒凉派,《河间六书》 ②李东垣(李杲)—内伤脾胃学说—补土派,《脾胃论》 ③张从正(子和)—病由邪生—攻邪派,《儒门事亲》 ④朱丹溪(震亨)—相火论—滋阴派,《格致余论》 4、温病四大家:①清·叶天士——《温热论》 ②清·吴鞠通——《温病条辨》 ③清·薛生白——《湿热条辨》 ④清·王士雄——《温热经纬》 5、整体——是指联系性、统一性和完整体。 整体观念:认为事物是一个整体,事物内部的各部分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事物和事物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医整体观即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与外界环境(自然界、社会)的统一性。 (1)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①结构上: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事不可分割的(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联系) ②生理上:五脏一体观、形神合一 ③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 ④病理上:相互影响,局部病变与整体病变 ⑤诊断上:察外知内 ⑥治疗上:局部病变与脏腑病变,治未病,五行传变 (2)整体观念·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①生理方面②病理方面 (季节气候变化的影响、昼夜晨昏变化的影响、地方区域变化的影响、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3)整体观念·人与社会环境关系密切 6、辨证论治·病、证、症的区别 症:症状:疾病的临床表现(主观异常感觉和某些病态变化):发热、咳喘。 体征:能被觉察到的客观表现:面黄、目赤、脉数。 证:指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含病因、病位、病性和邪正盛衰变化),是确定治法、处方遣药的依据。 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过程。如感冒、痢疾。 7、辨证——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和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 8、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9、辨证和论治的关系——辨证是确定治疗方法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辨证的目的和具体实施。通过论治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是否准确。故辨证和论治是疾病诊疗中相互联系而不分割的两个方面。 10、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是对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阴和阳,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要点

名词解释 绪论(27个) 1)中医学: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 2)医学模式:为一种医学观念,是人们观察、分析和处理有关人类健康与疾病问题的观点和方法,是哲学思想在医学中的反映,是人类对生命、健康、疾病、死亡等重要医学观念的总体概括。 3)金元四大家:指金元时代最具有学术代表性的四大医学家,即刘完素(寒凉派),李东恒(补土派),张从正(攻邪派),朱震亨(滋阴派)。 4)寒凉派:以医家刘完素为代表。倡导“火热论”,认为外感“六气皆从火化”,因此治病多用寒凉方药。 5)攻邪派:以张从正为代表。主张治病当首先以祛邪为要务,善用汗、吐、下三法。 6)补土派:以李东恒为代表。他创立了“内伤脾胃学说”,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在治疗上善用温补脾胃之法。 7)滋阴派:以朱震亨为代表。他创立了“相火论”,提出了“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理论,治病时善用养阴方剂。 8)温病学派;以叶天士、吴瑭等为代表,创立了温病学说,认为外感热病多由湿热之邪所致,创立了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方法。 9)汇通学派:以唐容川、朱佩文、张锡纯、恽(yùn)铁樵等为代表,倡导中西医汇通。 10)形与神俱:形即形体、神即精神。中医学认为有形体才有生命,有生命才有产生精神活动,形乃神之宅,神乃形之主,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11)以表知里:又叫司外揣内,是通过观察事物的外在表现,来分析判断事物内在状况和变化的一种思维方法。 12)取象比类:又称援物比类、类比。是将两个特殊的事物(或两类事物)进行比较,根据两者有一系列的共同点,推论和证明它们在另一些特殊和规律上也是相同的推理方法。 13)推演络绎:又称演绎,是由一般性的原理推出特殊结论的推理形式。 14)试探:是对研究对象先做一番考察,尝试性提出初步设想,依据这种设想采取相应的措施,然后根据实践结果再作适当的调整、完善和修改原设想,以决定下一步措施的一种认知方法。 15)反证:是以结果来追溯和推测原因,并加以证实的一种逆向思维方法。16)整体观念: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整体观念就是指人体本身的整体性和人与自然的统一性,是中医学的主导思想和基本特点之一。 17)天人相应:天指自然界,天人相应指人对天地自然的依循和适应关系。18)恒动观念:是指在分析研究生命、健康和疾病等医学问题时,应持有运动的、变化的、发展的观点。 19)病:即疾病。病是指特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病理过程。 20)症:包括病症与体征。症是疾病的临床表现,即病人的主观的异常感觉或某些病态变化。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整理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 绪论 一:概念 1、中医学:是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气、阴阳、五行学说为科学方法论,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2、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述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3、中医学理论体系主要特点:①整体观念②辨证论治 4、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 5、整体观念:指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和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两个方面 6、中医“四诊”:病因、病位、病性、病势 7、辩证论治——病、证、症 ①病: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过程。 ②证:指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 ③症:指症状,疾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主观异常感觉和某些病态变化 二、中医基础理论的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历代名医和代表著作) 1、中医基础体系形成标志——“四大经典”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2、隋唐时期——中医基础补充时期代表 《针灸甲乙经》、《脉经》、《诸病源候论》 3、“金元四大家” ①刘完素(刘河间)——寒凉派——火热论,《河间六书》 ②张从正(张子河)——攻邪派——病由邪生,《儒门事亲》 ③李东垣(李杲)——补土派——内伤脾胃学说,《胃脾论》 ④朱震亨(朱丹溪)——滋阴派——相火论,《格致余论》 4、“温病四大家” ①叶桂(叶天士)——《温热论》 ②薛雪(薛生白)——《温热条辨》 ③吴瑭(吴鞠通)——《温病条辨》 ④王士雄——《温热经纬》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 1、五行:就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衍化为归纳宇宙万物并阐释其 相互关系的五种基本属性。 2、肺主治节:就是指肺气具有治理调节肺之呼吸及全身之气、血、水的作用。 3、元气:就是人体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气,由肾精(或先天之精)化生,就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 动力。 4、别络:为脉络中较大者,又称“大络”。,加之任脉、督脉的别络与脾之大络,合称“十五别 络”、若加之胃之别络,又可称为“十六别络”。 5、伤寒:寒客肌表,郁遏卫阳者,称为“伤寒”。 6、痰饮:痰饮就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一般以稠浊的称为痰,清稀的称为 饮。 7、内燥:就是指机体津液不足,各组织器官与孔窍失其濡润,而出现干燥苦涩的病理变化。 8、邪正盛衰:就是指在疾病过程中,机体的抗病能力与致病邪气之间在相互斗争中所发生的 盛衰变化。 9、正治:就是指采用与疾病的症候性质相反的药物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原则。由于采用的 方药与疾病症候性质相逆,故又称“逆治”。 10、赛因赛用:就是指用补益药物来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虚证,适用于因体质虚弱,脏腑精气功能减退而出现闭塞症状的真虚假热证。 11、阴阳:就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就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12、上焦如雾:雾,即雾露。喻指上焦心、肺输布气血的作用如天降雾露。 13、精:就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就是人体生命的本原,就是构成人体与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物质。 14、经络:经络就是经脉与络脉的总称,就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系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就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15、中寒:寒邪之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者,称为“中寒”。 16、风为百风之长:一就是指风邪常兼她邪而伤人,为外邪致病的先导;二就是指风邪袭人,致病最多。 17、伏而后发:就是指感受邪气后,病邪在机体内潜伏一段时间,或在诱因的作用下,过时而发病的一种发病形式。 18、阴偏衰:就是指机体阴气不足,阴不制阳,导致阳气相对偏盛,机能虚性亢奋的一种病理状态。一般表现为阴气不足,阳气相对偏盛的虚热证。 19、因人制宜: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等不同特点,来制定适宜的治疗原则,则称为“因人制宜”。 20、阳中求阴:就是根据阴阳互根互用理论而设立的一种治法,即在补阴的基础上适当配以补阳药,使“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适用于治疗阴偏衰的虚热证。 21、泻南补北:就是泻心火补肾水以治疗心肾不交病证的治法,又称泻火补水法、滋阴降火法;适用于肾阴不足,心火偏旺,水火不济,心肾不交之证。 22、气门:即汗孔,汗孔不仅就是排泄汗液之门户,而且也就是随着肺的宣发与肃降进行体内外气体交换的部位,故称之为“气门”。 23、宗气:就是由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所生化的谷气与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的气。 24、奇经八脉:就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的总称。由于它们的分布不像十二经脉那样有规则,与脏腑没有直接属络关系,相互之间也无表里关系,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气一元论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气一元论 中国古代哲学的物质观,从五行的多元论到阴阳二气的二元论,最终统一于气的一元论。“太极一气产阴阳,阴阳化合生五行,五行既萌,遂含万物”。天地万物皆本于气,人亦因气而生。气是构成天地万物以及人类生命的共同的本始物质,人的生死、物之盛毁,都是气聚散变化的结果。 气,是中国古代哲学标示物质存在的基本范畴,是运动着的、至精至微的物质实体,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基本元素,是世界的本原,是标示着占有空间、能运动的客观存在。气是中国古代对世界本原的粗浅认识,从云气、水气到量子、场,无不涵盖其中,可谓“至大无外”,“至小无内”。 气又是一个涵盖物质与精神、自然与社会的哲学范畴,其内涵既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又是主观的道德精神,兼容并包,错综复杂。 在中医学理论体系,就生命物质系统——气、血、精、津、液而言,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活力很强、运动不息、极其细微的物质,是生命物质与生理机能的统一。在生命物质系统的各种具体的物质概念中,气是最大的概念。 气是构成万物的本原。气是絪緼运动,至精至微的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人的生长壮老已,健康与疾病,皆本于气,故曰:“人之生死" ,全赖乎气。气聚则生,气壮则康,气衰则弱,气散则死”。 总之,气是连续性的一般物质存在,充塞于整个宇宙,是构成世界的本原,是世界统一性的物质基础。气是构成万物最基本的物质要素,万物是

气可以感知的有形存在形式。气规定万物的本质,气的内涵揭示了气的物质性和普遍性、无限性和永恒性。 天地之气动而不息,运动是气的根本属性,气是具有动态功能的客观实体,气始终处于运动变化之中,或动静、聚散,或絪緼;清浊, 或升降、屈伸,以运动变化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或形式。天地运动一气,毂万物而生。 气是构成宇宙的物质基础,气聚而成形,散而为气。形和气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而形和气的相互转化则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物之生由乎化,化为气之化,即气化。形气之间的相互转化就是气化作用的具体表现。气生形,形归气,气聚则形生,气散则形亡。形之存亡由乎气之聚散。 气贯通于天地万物之中,具有可入性、渗透性和感应性。未聚之气稀微而无形体,可以和一切有形无形之气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能够衍生和接纳有形之物,成为天地万物之间的中介,把天地万物联系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感应,即交感相应之谓。有感必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气有阴阳是两,两存在于一之中。气是阴阳的对立统一体,阴阳对立的双方共同组成气的统一体,它们是一切运动变化的根源。气之阴阳两端相互感应而产生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 新陈代谢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人之生死由乎气,气是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这种生命的物质——气,经常处于不断自我更新和自我复制的新陈代谢过程中。气的这种运动变化及其伴随发生的能量转化过程称之为“气化”。“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精化为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就是对气化过程的概括。 人体的脏腑经络,周身组织,都在不同的角度、范围和深度上参与了

中医博士入学考试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与复习题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和复习题 (七版教材) 绪论 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形成的基础和方法 3.金元四大家的代表人物和学术观点 4.整体观念的概念 5.为什么说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从结构、生理、病理、诊治等方面说明) 6.试从生理、病理两方面说明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7.证、辨证论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概念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1.古代哲学精、气的基本概念 2.精气生万物的机理 3.气的两种存在形式 4.气机与气化的概念及其联系 5.气的中介作用的意义 6.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7.阴阳的基本概念 8.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与绝对性 9.阴阳对立制约与消长、平衡的关系 10.阴阳互根互用的概念及其意义 11.阴阳交感的机理和意义 12.阴阳消长的涵义和形式 13.阴阳转化的内在依据、条件和形式 14.阴阳自和的涵义和意义 15.人体脏腑经络的阴阳划分(二分法与三分法) 16.阴阳偏胜、偏衰和互损的病理变化及其理论基础 17.怎样调整阴阳的偏胜偏衰和互损 18.五行的基本概念 19.五行的特性 20.事物和现象五行归类的理论依据和方法 21.五行相生的概念、次序和母子关系 22.五行相克的概念、次序和所胜、所不胜关系 23.五行制化的概念和规律 24.五行相乘的概念、次序和产生机理 25.五行相侮的概念、次序和产生机理 26.母子相及的涵义 27.以五行学说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28.根据五行生克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29.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30.中和思维和类比思维方法

第二章藏象 1.藏象的基本概念 2.藏象学说的形成 3.藏象学说的特点 4.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 5.五脏精气阴阳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6.心主血脉的概念及血液正常循行的基本条件 7.心藏神的概念,心称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的理由 8.心的生理特性 9.心在液为汗的机理 10.肺主呼吸与主一身之气的涵义和关系 11.肺主行水或为水之上源的机理及其临床意义 12.肺朝百脉、主治节的涵义 13.肺为华盖和娇脏的生理病理意义 14.肺气宣发与肃降的概念和体现 15.肺合皮毛的机理和意义 16.脾主运化的涵义和内容 17.脾为后天之本的原理和意义 18.脾主统血的概念和机理 19.脾主四时与脾主长夏的意义 20.脾气主升的主要体现 21.脾喜燥恶湿的临床意义 22.肝主疏泄的概念及其体现 23.肝主藏血的涵义及其生理意义 24.肝为刚脏的生理病理意义 25.肾藏精的涵义 26.肾精与肾气的关系及其生理作用,肾为先天之本 27.肾阴、肾阳的来源和功能 28.肾为五脏阴阳之本的涵义 29.肾主水的概念和机理 30.肾主纳气的概念和机理 31.肾主蛰守位的生理意义 32.肾主骨生髓通脑 33.七冲门的部位及作用 34.六腑以通为用的理论基础 35.胆为六腑之一,又为奇恒之腑之一的道理 36.胆的主要生理功能 37.胃的结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 38.小肠的部位和生理功能,“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的机理 39.大肠的主要功能及其与此相关的其他脏腑功能 40.三焦的六腑和部位概念 41.六腑三焦及部位三焦的主要生理功能 42.上中下三焦的部位划分及其功能特点 43.脑的主要生理功能 44.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及与此有关的诸因素

中医基础理论考博真题

2017年3月11号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真题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乙癸同源、水火既济 2.仓廪之官、决渎之官 3.用热远热、热因热用 4.忘了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气脱与亡阳的定义与联系 2.热、火、暑的异同点 3.忘了 4.忘了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40分) 1.何谓肾精、肾气、肾阳、肾阴?试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2.阴阳偏衰既可导致相对一方亢盛,又可导致相对一方虚损不足,对此应如何正确理解和分析? 3.风气内动的概念、成因和病机。 4.“治病求本”与“标本缓急”中的“本”的区别与联系。 2017年山东中医药大学考博,中医基础理论考题记忆版 1.为什么说“亡血家不可发汗”? 2.何谓体质?何谓征候?二者有何联系? 3.何谓七情?为什么说情志病皆从心生? 4.何谓脱气?与亡阳有何区别? 5.女子胞的生理功能?与脏腑经络之间的联系? 6.何谓循经论治?何谓分经论治?试论头痛与牙痛的分经论治? 7.对脾喜燥恶湿,胃喜润勿燥的理解? 8.金元四大家。 9.对“金曰从革”的理解及临床指导意义?

2016年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考博真题回忆 一、名词解释(20分,5个每题4分) 1.水火既济 2.经脉 3.寒性凝滞 4.阴阳格拒 5.七情内伤 二、简答题(共40分,每题8分,5个) 1.简述中医发病的基本原理? 2.何为正治?包括哪些治法? 3.何为痰饮?痰饮的分类? 4.简述宗气学说的原理? 5.心的生理功能、生理特性及其与形、体、窍、华、志、液之间的关系? 三、论述题(共40分) 1.中医藏象学说的理解?(15分) 2.中医“体病相关”理论与临床意义?(25分) 2017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 一,名词解释(2*5) 1.疬气 2.五脏化液 3.百病皆由气 4.从化 5.皮部 二,简答(10*5) 1.试论述“肝生于左,肺藏于右”。 2.阴维脉、阳维脉经脉循行及其功能。 3.试述“肾为胃之关”。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1) 李本强 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 阴阳的对立制约: 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 阴阳的互根互用: “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2) 李本强 11. 阴阳的转化: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①阴阳的对立制约;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阴阳的交感互藏;④阴阳的消长;⑤阴阳的转化;⑥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13. “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14. 凡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阴消阳长)的虚热证,宜用补阴治之。这种治疗原则,称之为“阳病治阴”;又称作“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15. 凡阳虚不能制阴而致阴盛(阳消阴长)的虚寒证,宜用补阳治之。这种治疗原则,称之为“阴病治阳”;又称作“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16. 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3) 李本强 五行学说、 1.五行学说应用于中医学领域,主要是以五行学说的基本规律来阐释人体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体表与内脏的有机联系,以及人体与外在环境的统一,从而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中医基础理论关键名词术语

关于中医基础理论关键名词术语(转贴) 中医基础理论关键名词术语 绪论introduction 中医学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中医学理论体系theory system of TCM 中医基础理论basic theory of TCM 整体观念holism concept 五脏一体观holism of five organs 形神一体观holism of body and spirit 天人一体观holism of human beings and universe 医学模式medical pattern 辨证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论治treatment variation 疾病disease 证候syndrome 症状symptom 体征physical sign 辨病disease diagnosing 同病异治different treatment for the same disease 异病同治the same treatment for the different disease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ancient philosophic basis of TCM 精jing (as the world origin in ancient philosophy) 气qi (as the world origin in the ancient philosophy) 精气学说theory of jingqi 生命life 中介medium 气机qi activity 气化qi transformation 感应induction 水地说hypothesis of jing originating from water and earth 云气说hypothesis of qi originating from cloud and air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重点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重点 1、晋王叔和编撰的《脉经》,是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晋皇甫谧编撰的《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 隋巢元方编撰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2、刘完素,倡导火热论,寒凉派。张从正,攻邪派。李杲,补土派。朱震亨,滋阴派。 3、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 4、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5、阴阳三分法:将一阴分为三阴:太阴、少阴、厥阴,一阳分为三阳:阳明、太阳、少阳。 6、阴阳总述: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交感互藏、消长转化及自和与平衡,是从不同角度来说明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动规律的,表达了阴阳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阴阳之间的这些关系及其运动规律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互相联系的。阴阳的对立互根是阴阳最普遍的规律,说明了事物之间既相反又相成的关系。事物之间的阴阳两个方面通过对立制约而取得了平衡协调,通过互根互用而互相促进,不可分离。阴阳交感是万物产生和发展的前提,万物就在阴阳交感过程中产生。阴阳的互藏则是阴阳交感的动力根源,同时也是阴阳消长转化的内在根据。阴阳的消长和转化是阴阳运动的形式。阴阳消长是在阴阳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基础上表现出的量变过程,阴阳转化则是在量变基础上的质变,是阴阳消长的结果。阴阳的动态平衡由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及其消长转化来维系,而阴阳自和表达了其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这一动态协调平衡的能力与趋势。如果阴阳的这种动态平衡遭到了破坏,又失去了自和的能力,在自然界就会出现反常现象,在人体则会由生理状态进入疾病状态,甚至死亡。 7、五行基本概念: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8、五行特性: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9、五行基本内容:五行相生与相克、五行制化与胜复、五行相乘与相侮、五行的母子相及。 10、相乘与相克虽然在次序上相同,但本质上是有区别的。相克是正常情况下五行之间的制约关系,相乘则是五行之间的异常制约现象。在人体,相克表示生理现象,相乘表示病理变化。 11、精,按其来源,可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言其分布部位,则有各脏腑之精;以其特殊功能,则有生殖之精。 12、气的运动称作气机。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 13、人体之气的功能:1、推动与调控作用2、温煦与凉润作用3、防御作用4、固摄作用(要熟背) 5、中介作用 14、人体之气分类: 1、元气,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生理功能:一是推动和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二是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 2、宗气,是由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的气,属后天之气的范畴。生理功能:宗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行呼吸、行血气和资先天三个方面。 3、营气,是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生理功能: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 4、卫气,是行于脉外而具有保卫作用的气。生理功能:卫气有防御外邪、温养全身和调控腠理的生理功能。 15、血相关脏腑:脾胃、心肺、肾。血的功能(重点):濡养、化神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