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华文化认同文献综述

中华文化认同文献综述

中华文化认同文献综述
中华文化认同文献综述

新疆警察学院少数民族学生中华文化认同

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巩彩霞

(新疆警察学院治安系,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

【摘要】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对文化认同的概念、国内外文化认同的研究现状进行研究,涉及全球化和多元文化背景。研究了新疆少数民族中华文化认同问题现状,这对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总结了当前的一些研究方法和成果、重点问题和发展趋势等。

【关键词】文化认同;中华文化认同问题;综述

一、前言

文化认同是增强一个国家民族凝聚力的关键,保持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是我国当前文化认同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对正确认识中华文化的价值,发挥文化的重要功能,对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近年来文化认同成为当今国内外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7-2015)中含“文化认同”的文献进行相关检索,篇名含“文化认同”检索词的文献共4549篇,关键词含“文化认同”检索词的文献共2796篇,篇名含“中华文化认同”检索词的文献共173篇,关键词含“中华文化认同”检索词的文献共32篇,可见对中华文化认同的研究数量相对较少。这种研究不仅具有独特的学术意义,而且是现实的迫切需要,可望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理论价值。文化认同是民族共同体凝聚的精神纽带是这个民族得以延续发展的

精神食粮。

文化的内涵就是指一个复合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所获得其它能力。[1]这是巩彩霞(1993-),女,新疆塔城人,新疆警察学院治安系学生,大学本科,主要研究方向:治安学。

文化学的奠基人美国学者泰勒在其所著《原始文化》中提出的被国内外学者公认的文化的定义。把“文化”概念引入现代汉语

的第一人德意志思想家赫德(Herde)认为“文化”所强调的是不同人类群体独特的发展路径,因为人们生活在不同的环境里,所以就会形成不同的语言,从而产生不同的文化。文化认同,就是指对人们之间或个人同群体之间的共同文化的确认,是人类对于文化的倾向性共识和认可,并因此产生归属意识,“文化认同是人类对于文化的倾向性共识与认可,这种共识与认可是人类对自然认知的升华,并形成支配人类行为的思维准则与价值取向”。[2]文化认同中的文化理念、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都体现着一定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因此可以说文化认同的核心是价值认同和价值观认同。[3]中华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认同的精神基石,中华文化亦称华夏文明,它是一个久远博大的体系,包含着千千万万的分支和脉络。广义的中华文化是指生活在中国领土上的古今各民族人民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侠义的中华文化专指各民族的语言、文学、艺术及包括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4]本文所指的是侠义的中华文化,是指中华民族所包含的56个民族在长久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文字、语言和风俗等形式为载体的传统人文和伦理精神、道德思想、人本观念等共同的特征。中华文化认同就是指中华各民族以文化认同为中介,对内它是对中华文化的价值尤其是精髓与优秀部分的体认。[5]对外则表现为有特殊感召力和国际公认知名度的文化身份确认。[6] 我们在期刊网上浏览了数百种相关论文,下载了一百余篇有关文化认同的文章,研读了五十余篇。国内

外对文化认同的研究成果对中华文化认同有着较大的理论指导意义,所以我们将国内外关于文化认同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希望为中华文化认同的研究提供借鉴。

二、相关动态研究

(一)国外相关研究

1文化认同研究

(1)理论研究

在国际学界,20世纪60年代后期,文化认同问题在社会学和人类学的研究领域内逐渐开始凸显。国外对于文化认同的理论研究比较早,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于文化认同的内涵与认同危机以及认同的构建等问题的研究。如克莱德·M.伍兹(Clyde M.Wads)的《文化的变迁》,克利福德·格尔兹的《文化的解释》等,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中强调了现阶段文化认同的危机。他说道“每个社会都设法建立一个意义系统,人们通过它们来显示自己与世界的联系。这些意义体现在宗教、文化和工作中,丧失意义就造成一种茫然困惑的局面,这种局面令人无法忍受,因而也就迫使人们尽快地去寻求新的意义,以免剩下的一切都变成一种虚无主义或空虚感。”

[7]塞缪尔·亨廷顿在《我们是谁?一一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一书中从政治学的视角对文明之间的冲突、族群认同、国家认同、认同危机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论述了美国的文化及意识形态所受到的各种挑战。马丁·怀特认为“成员之间如果没有一定程度的文化共同体,国际体系特别是国际社会就不会形成”。[8]从文化构建的角度对文化

认同进行了探讨。另一方面是关于文化认同的作用问题的研究,这一研究主要涉及国家文化安全和国家文化软实力以及文化对未来社会

的影响,强调了文化认同对国家对未来社会的重要作用和重要地位等。代表作有美国哈佛大学著名教授塞缪尔·亨廷顿所著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加]D.保罗·谢弗(D.Paul Schafer)所著的《文化引导未来》(2008年),[美]塞廖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Lawrence Harrison)主编的《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

社会进步》,曼纽尔·卡斯特(Manuel Castells)的《认同的力量》等。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塞廖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理论,他认为冷战后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或经济政治因素,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9]荷兰文化哲学家冯·皮尔森在《文化战略》中认为“文化战略就是人类的生存战略,具体到一国的文化战略就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传播和发展文化的基本指导

思想、目标、方法和政策。”[10]弗朗西斯·福山认为“文化将取代意识形态,是国际关系中的战略资源,将成为国家间竞争的现实内

容”[11]美国前国防部长约瑟夫·奈最早提出著名的“软实力论”。“软实力”由文化吸引力、政治价值观吸引力及塑造国际规则和决定政治议题的能力构成。[12]所以文化要素是国家软实力的基本构成要素。国外学者分别强调了文化认同对国家对未来社会的重要作用和重要地位。

(2)国外对中华文化认同的研究

今天的海外华人遍布在六大洲130多个国家, 2013年其人口大

约在3975.8万(Poston Yu,2013)。国外对中华文化的研究主要是对

居住在东南亚、北美和世界其他地区的华人华侨追寻中华文化的文化意识和行为的讨论。

英国学者沃特森在《多元文化主义》中讲到“如果我们希望华侨居住国政府和人民宽容地对待华侨的文化认同,那么我们也就更应该包容地对待居住地的主流文化,我们就应该理解华侨文化认同的多重结构。毕竟,多元文化主义依然被一些民族反对,他们觉得少数群体对文化平等的要求会威胁他们脆弱的联合。”[13]加拿大学者卜正民(Timothy Brook)和施恩德(AndreSchmid)认为在构建民族国家的过程中,必须有一个使各民族“走向富裕和强大的未来的目的性动力”这个动力能够“将所有民族带到同一个叙述体系中,但同时又宣告他们自己的性质,以作为文化独特性和独立性的证据。”[14]哈克应具在《文化身份的形成:交织在国籍和种族间的马来西亚中国人音乐运动》中探讨了年轻的马来西亚华人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形成在音乐运动上

的反应。从歌词中分析揭示了交织在马来西亚国籍身份和中国民族认同在这些文化产品中的体现。创建了本地风格。年轻艺术家热衷于在他们的音乐中强调马来西亚国籍和中国身份,用歌曲证明这两个并不

矛盾,这两个身份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马来西亚华人对中华文化的历史民族的认同和马来西亚政府的官方举措。[15]

2全球化与文化认同关系研究

(1)理论研究

近年来全球化的影响越来越广泛,在全球化与文化认同关系这个

问题上,众多国外学者虽然有不同见解,但主流有以下两点:第一是文化趋同论。这种观点认为文化的全球化意味着文化的同质化。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不同的文化价值将逐渐趋于相似。美国人类学家葛登·马特斯认为全球化的人类已经处于“文化超市”中,人类的文化认同成为了“民族的认同”和“超市化的文化认同”,文化属性越来越淡化。[16]第二是文化异质论。这种观点拒斥文化的同质化。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是文化异质论的典型代表,他强调冷战后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文化认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最有意义的东西,各国人民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不是政治的或者经济的差异,而是文化的区别。[17]换言之文化的多样性与差异性会引起不能调和的冲突。美国著名人类学家乔纳森·弗里德曼在《文化认同与全球性过程》中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比较分析了在与外部世界接触的过程中,不同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如何重新塑造自己民族的认同。他认为世界霸权、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发展过程、现代性这些中心化世界体系的衰落,与以民族为基础的文化认同的增长呈现的是一种相反的关系。[18]因为趋同论和异质论它们是同时存在的,所以都有一定的片面性,与此同时有些学者就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融合论。例如费瑟斯通就认为文化全球化可以产生“第三种文化”。

(2)实证研究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2004年人类发展报告—今天多变世界中的文化自由》中指出,由于全球人口的流动以及新的居住地人口来源

构成的重组,使得人们的身份和文化认同度出现多重化现象,事实上在当代这样一个人口流动频繁的社会中,人们具有多重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身份已经成为新的势态,既要认同新的文化,同时要寻求新的文化环境对自己的认同;这种势态下带来了当代流动社会中不同群体间的文化歧视、冲突、认可、忠诚等涉及文化身份的复杂问题。[19]一些西方学者将地方文化认同的视野放大到全球全球环境中,发现一些大的地方文化认同也随着很多国际政治环境的格局而形成。这种地方随着当代政治、经济、文化关系的新格局的出现,出现了区域性的国际组织,包括经济组织、政治组织等,这些组织也会造成新的地方性认同的出现,例如在欧洲随着欧洲国家联盟的扩大以及欧洲国家联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共同的经济基础、共同的文化和共同的社会生活都有可能使人们形成更广泛的文化认同,人们即是欧洲某个国家的人,同时也是欧洲人,形成人们对欧洲文化的体验与欧洲情结,在这个过程中,欧洲不同国家的国家概念也是被强化的,但欧洲文化认同也同时在不断被强化着。[20]

从国外研究现状来看,对文化认同的研究不仅具有系统的理论分析,而且还具有各自独到的见解和对一些案例的实证研究,是值得

参考的宝贵思想资源。但是其研究与分析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和缺陷,学者仅仅站在各自狭隘的角度,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分析文化认同理论,这样就容易曲解文化认同问题,很难把握文化认同的本质。

(二)中国相关研究

文化认同问题已经成为国内学术界关注的重大理论问题。郑晓云

的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文化认同论》(1992 年)是中国第一部关于文化认同的学术专著,,该书深入的研究了文化认同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理论,为我国文化认同理论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纵观已有的研究成果,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关于中华文化认同研究

自20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国学者从多层面对中华文化认同问题进行了大量的探索,无论是在出版专著还是发表论文方面都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态势,学术成果丰硕。

国内关于文化认同的理论研究最早的是郑晓云的《文化认同论》,郑晓云认为文化认同是文化的核心。中华文化作为中国的主体文化,一方面是可以被选择的,但中华文化的形成,也同样是有其历史的必然性的,所以中国各民族选择中华文化作为主题文化认同既是历史选择的必然,也是符合国家民族构成的逻辑,中华文化成为中华各民族认同的构成要素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华各民族的认同不仅建立在国家之上,也建立在中华各民族发展的历史与形成的共同的中华文化之上。[21]何燕楠和张景书认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就是指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对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在平常生活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支配自己行为的思想准则和价值观,对于我们共同的国家的归属感和自信心。[22]苏振芳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各民族在长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展中慢慢形成的,中华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鲜明的个性特征。[23]许嘉璐认为中华文化的核心就是“注重人格、注重伦理、注重利他、注重和谐的

东方品质和释放着和平信息的人文精神。”[ 24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讲到中华文化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它集中地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 , 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 25 ]徐学书在《增强中华文化认同促进国家与民族昌盛》中认为中华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以儒释道思想相互交融的思想观念为基础的共有生活价值观及其生活方式,爱国、和谐、创新思想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26 ]董栓柱和董晓钟在《在加强两岸文化交流中增进中华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一文中认为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自强不息精神是中华文化的不竭动力,大一统是中华文化的价值追求,兼容并包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品格。[27]

2全球化与中华文化认同关系研究

白翠红认为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

的基石,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虚无主义等对中华文化认同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她提出要通过加强母语教育,加强中华文化历史教育,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加强各民族文化的整合措施来增强国民的中华文化认同意识。[28]张平功在《全球化与文化身份认同》一书中主要论述了全球化对中国电影文化产业的冲击,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电影文化产业的转型与突破等对中国文化认同的影响等。[29] 韩震在《全

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中认为全球化进程的深化激化了文化认同问题和认同危机出现的背景条件和环境要素,全球化进程和现代性的发展使社会文化出现多样性展示、流变性呈现和断裂性改变,所有这些都促使人们产生文化上的焦虑和自觉。[30]

3多元文化背景与中华文化认同关系研究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张海洋分析了中国的文化认同兼有族群认同、国民认同和历史文化认同三重含义,这三种认同在中华各民族成员身上都能相互兼容而不必相互排斥,他提出了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的理念模型,指出多元文化在中国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强调运用民族学和人类学的方法探讨全球化时代中国的多元文化与和谐社会、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中国人的文化认同等问题。[31]周阳、黄向阳在《大学生多元文化认同的成因与对策研究》中分析了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多元文化认同的形成因素,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际地位的提高,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着高度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度提高的同时,对西方文化的认同度有所下降,他提出要加强对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引导。[32]滕星和苏红在《多元文化社会与多元一体化教育》中认为不同民族具体文化现象的差异 ,反映了世界文化的多元性,这些多姿多彩的文化是整个世界的共同财富 ,继承和发展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共同的责任,他强调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文化不断渗透与融合,在这种竞争与比较的格局中 ,每个社会与个人都在寻求新的突破 ,于是各民族纷纷走出自己的文化模式 ,开始接触其他民族的文化模式 ,世界文化呈现一体化发展趋势。[33]

4新疆少数民族中华文化认同研究

王霞认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身份认同的基本依据,她认为中华文化的突出特点是多元一体,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文化特征,其中一体指的是中华民族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水乳交融、血脉相连和紧密联系的文化整体;多元指的是在整体的中华文化中保留和发展着的各民族文化形态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实现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边疆多民族地区文化认同的核心。[34]杨晓雁认为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很大程度上是边疆少数民族大

学生文化适应程度的关键在于其对中华文化认同的态度,她强调整合的文化认同态度能够促进文化适应,使个体对新的文化环境产生归属感,从而有效减少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35]黄娇娇认为在新疆这样的少数民族地区中华文化认同的内涵是指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和合作

发展中消除了民族偏见和隔阂,产生的在政治、文化、情感和心理上的统一性和归属感;分享共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共同文化模式带来的利益,并认可在其指导下的思想准则、价值观念和发展趋势。[36]

三、小结

从国内研究来看,我国对中华文化认同问题的研究虽然起步晚,但是比较重视,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现有的成果来看,理论研究较多,实证研究十分有限,宏观研究多,针对某一地域或者某一族群的中华文化认同问题的系统的研究还比较欠缺,这正是本课题力图拓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泰勒·爱德华.原始文化「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2]郑晓云.文化认同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4.

[3]赵菁、张胜利、廖健太等.论文化认同的实质与核心[J].兰州学刊.2013,(6):184-189.

[4]王霞.民族地区中华文化认同与边疆文化安全[J].黑龙江民族从刊.2012,(5):46-51.

[5]俞祖华.近代国际视野下基于中华一体的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与文化认同 [J].人文杂

志.2011(1):130-137.

[6]詹小美、王仕民.论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与条件[J].2011(12):32.

[7][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译,三联书店,1989:197 .

[8]Barry Buzan.From International society[J].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al,1993(47):3.

[9] [美]塞廖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4.

[10]C. A.马·皮尔森.文化战略[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15

[11]Francis Fukuyama. The End of History[J].The National interest,1989:16

[12]Joseph S.NyeJr. The Changing Nature of Worm Power[J].Polnical Science Quarterly,1990:105

[13][英]W.C.沃特森.多元文化主义[M].叶兴艺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6.

[14][加]卜正民、施恩德.民族的构建:亚洲精英及其民族身份认同[M].吉林出版集团责任有限公司2004:8

[15]Huck Ying Ch'ng.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Studies[J]. 2014, Vol.35 (6) :604-620 .

[16]Gordon Mathews. GlobalCultureIndividualIdentity[M].London:Routledge.2000:11

[17][美]塞廖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4

[18][美]乔纳森·弗里德曼(Jonathan Friedman).文化认同与全球性过程[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58

[19]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04-CULTURAL LIBERTY IN TODAYS DIVERSE WORLD,THE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2004

[20]关于全球化过程中的欧洲文化认同,参阅David morley& Kevin robns SPACE OF INDENTIT,Routedge press,1995

[21]郑晓云.文化认同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323

[22] 何燕楠、张景书.浅析多元文化背景中的中华民族文化认同[J]前沿,2012

(23):208-209.

[23] 苏振芳.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9):168-173

[ 24 ] 许嘉璐 . 甲申文化宣言[ N] . 文学报 , 2004 -09 -09

[ 25 ]胡锦涛.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N]. 人民日报. 2003-01-07

[ 26 ]徐学书.增强中华文化认同,促进国家与民族昌盛. [ 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1(4)

[27].董栓柱,董晓钟.在加强两岸文化交流中增进中华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J].统一论坛,2011(12).

[28] 白翠红.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着力点:中华文化认同[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05:38-40

[29] 张平功.全球化与文化身份认同[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3,09:245

[30] 韩震.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7-9

[31]张海洋.中国的多元文化与中国人的认同[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26-29

[32]周阳、黄向阳.大学生多元文化认同的成因与对策研究[J]. 传承,2008 (7):54-55

[33]滕星、苏红.多元文化社会与多元一体化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1997(1):22-23

[34]王霞.民族地区中华文化认同与边疆文化安全[J].黑龙江民族从刊,2012,(5):46-51

[35]文化认同与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4(1):133-135

[36]黄娇娇. 多元文化背景下新疆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分析「D]. 新疆医科大学,2014. Police academy of Xinjiang minority students of Chinese cultural identity problem research literature review

GONG CAI-xia

(Public Security Department, Xinjiang Police College, Urumqi, Xinjiang 830011, China)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literature analysis, the concept of cultural identity, cultural identity at home and abroad research, current research situation in globalization and multicultural Background. Study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cultural identity of the Xinjiang minority nationality, the national unity and reunification of the motherland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realistic significance,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methods and achievements of the current, major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etc.

Key words: Cultural Identity; The Chinese cultural identity; summarize

国内外卓越教师计划文献综述

国外卓越教师内涵与培养文献综述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国际间的竞争总体上表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从根本上来说其实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最终要通过教育来实现,由此一来,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对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卓越人才呼吁卓越教师,20世纪80年代以来,“培养卓越教师”逐渐成为美英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普遍共识,也成为各国政府、社会公众以及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广泛关注的焦点。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收集整理,旨在了解与该领域相关的研究成果,分析当下该领域的研究现状。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笔者将目前的已有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国外各个国家有关卓越教师计划的建立与发展,这里主要介绍了英美等西方国家的卓越教师计划的发展历程;第二,收集国外学者关于卓越教师的内涵理解与把握,旨在分析各个国家在国外卓越教师内涵理解上的异同点;第三,主要是分析国外各个国家对于卓越教师培养途径的选择。 一、国内外卓越教师计划 1999 年,澳大利亚政府创建《21 世纪教师》( Teachers for the 21st century) 计划,意在提高澳大利亚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努力追求教育的卓越及公平,使学生的学习成就得到提高。2001 年,新加坡出台《教师事业发展计划》( Teachers’ career development plan),旨在鼓励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也为新加坡教师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保证。2007 年,日本颁布《教育职员正法》 ( Staff education amendment act),以法律的形式对教师提出要求,旨在提高教师必要的资质和能力,使教师能够习得最新的知识及技能,做到自信、自豪地从教,从而赢得社会的尊敬和信赖。(李贵安,2016)2011 年,英国出台《培养我们下一代的卓越教师》( Training our next generation of outstanding teachers) 计划,规定中小学为优秀教师设置卓越教师岗位,并大力拓展卓越教师在校内发挥作用的空间。2012年,联邦德国实施了“卓越教师教育计划” ( Excellent teacher scheme),旨在激励大学教师改革教育方式,推动教师的州际流动,从而整体提高教师教育质量。2014 年,美国教育部启动“让所有人拥有优秀教育者”( Excellent educators for all initiative) 项

教师职业认同及学校影响因素研究综述_蒲阳

第38卷 第5期 宁 波 大 学 学 报 (教 育 科 学 版) V ol. 38 No.5 2016年9月 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 (EDUCATIONAL SCIENCE EDITION ) Sep. 2016 教师职业认同及学校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蒲 阳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所,北京 100101) 摘 要:综述了国内外教师职业认同相关研究的内涵、结构及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对职业认同进行了概念界定。同时对已有研究中职业认同的学校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包括学校层面、课堂层面和同伴层面的影响因素。学校层面的影响因素主要从学校情境、管理风格加以探讨;课堂层面的影响因素包括:教学科目、课程内容和师生关系等;同伴层面的影响因素则体现在教师文化和同伴互动两方面。 关键词:职业认同;学校;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627(2016)05-0075-08 近30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教师职业认同做了大量研究,涉及教师职业认同的许多领域,并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一定进展。本文总结了其中部分内容,主要涉及教师职业认同的概念、内涵、结构、以及教师职业认同的学校影响因素、其他影响因素等领域,以期对提升教师职业认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一、教师职业认同的内涵 本研究的核心概念为职业认同,英文是 professional identity , 相近的概念还有 self identity 、 role identity 和 teachers’ identity 等。该类概念翻译成中文后,又有职业认同、专业认同、身份认同、自我认同、角色认同和教师认同等不同的名称。本部分首先对职业认同(professional identity )概念的内涵做一个梳理,并澄清以上相关概念的关系及彼此间的差异,进而对职业认同的结构、研究方法进行综述。 (一)教师职业认同的内涵 如同职业认同概念在词语使用上的多样化,对该概念内涵的界定也众说纷纭。目前对教师职业认同的界定主要有以下几类: 1. 教师职业认同是自我概念 收稿日期:2016-04-10 基金项目: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 “十二五”规划课题 “影响中小学教师职业认同的学校因素研究”(DIB141175) 作者简介:蒲阳(1975-),女,贵州遵义人,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教师发展。E-mail: pu1yang2@https://www.wendangku.net/doc/e83804892.html, 持有该观点的研究者往往倾向于以个人对教师职业的感知与评价为研究重点,把职业认同与教师的观念或自我概念联系在一起,主要从对教师职业价值、行为的理解和接受角度对职业认同做出解释。该类研究明确指出教师是一种高度自我涉入的职业,教师的职业认同就是教师个人 对自己身为教师的概念。[1] 是教师在教学中的焦点关注、教学意义建构和教学决策制定等过程中 表现出来的自我概念。[2] 是教师个人对自己身为教师的概念,是教师知觉工作情境、赋予意义并 采取行动的核心。[3] 是教师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一种感知与评价,是对该职业的基本性质、价值及主要规范的认识。是教师自己对如何看待自身专业形象的整体性看法。[4] 2. 教师职业认同是角色认同 持该类观点的研究者往往强调将社会规定的角色标准作为模板,以此来考察教师职业发展中的状况或存在问题。 (1)把对职业认同的研究重点放在教师角色上。认为教师职业认同是教学的个人维度和社会假定之间的张力,作为一名教师即是在他自己看来和在别人看来像一名教师,通过不断争论后 定义社会认为是正统的认同。[5] 是教师在面临外界环境变化的压力时,作为教师主体能否做出“投降于环境还是行动的一种理性抉择。”[6] (2)明确对教师角色类别进行了细分。Beijaard 等人指出教师职业认同是教师自己怎么看待他们作为学科专家教师(subject matter

强化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

强化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就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族名,同时又有一个共同的总称,那就是中华民族。中华民族起源于多元,经过长期的交往融合,形成了多元一体格局。我国各个民族尽管在地域分布、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方面不尽相同,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也有差异,但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里平等的一员,都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都和中华民族大家庭血肉相连、休戚与共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是实现民族大团结、祖国大统一、中华民族大振兴的思想基础,是爱国主义的集中体现。爱国主义是我们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自强、自主的精神支柱,是团结中华民族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大精神力量,当代爱国主义对我们来说,就是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热爱中国人民。强化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就要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利益是中国各民族利益的集中体现,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要自觉维护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处理各族人民根本利益与各个民族特殊利益的关系,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强化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就要加强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在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共同繁荣的实践中,各族人民深刻认识到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友谊。要坚决反对民族分裂主义,自觉维护祖国统一,这是新疆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我当前贯彻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就是要认真研究如何加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团结各族兄弟姐妹共同建设和谐社会。我们认为,维护和发展“四个认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应该成为当前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首先,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注重国家认同、公民意识的教育和宣传,并在各项工作实践中努力贯彻公民权利义务平等,以此树立和巩固公民意识、构建现代法制观念下的国家认同和公民身份认同,推动单一民族认同向国家公民认同发展。其次,要积极促进各族人民的文化交流,使各族人民通过文化认知、文化认可的过程,增进相互理解,促进文化认同,培育共同文化。第三,要挖掘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有益价值,促进各族人民的共同历史记忆,用共同的理想、信念和感情,团结凝聚各族人民,塑造起各族人民从心理上、文化上认同的国民精神,强化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第四,要保持清醒头脑,坚持开展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渗透、反分裂斗争。长期以来,国内外敌对势力对新疆的渗透、分裂、颠覆活动从来没有停止过,其斗争的尖锐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不会因人们的意志而转移。在坚持正面宣传引导的同时,要有针对性地批驳“三股势力”散布的种种歪曲和杜撰新疆历史,包括民族发展和宗教演变历史的谬论。同时,加强对思想文化、宣传舆论阵地的领导和管理,切实维护民族地区文化安全。们坚信,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有了高度的认同感,就一定会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会焕发勃勃生机,伟大的中华民族就会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今后的民族团结工作要注意把握几点:一是要坚持“公民一律平等”的宪法精神,树立和强化公民意识,克服狭隘民族情绪,坚持“是什么问题就按什么问题来处理”,不能把与民族关系无关的问题随意上纲上线,混淆不同性质的矛盾,避免把民族问题无原则地“泛化”“强化”和“高度政治化”;二是民族团结教育要强调各民族的“合”而不是“分”,多讲共同性,强调56个民族是一家,强化中华民族整体意识;三是明确当今中国是现代公民国

教师教育技术素养的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教师的教育技术素养研究

教师的教育技术素养 1.前言 本文采用文献法,对国内近几年有关教师教育技术素养的定义和内容进行了回顾,然后比较得出了评论,并总结得出了自己的一点看法。在教育改革这一大的趋势下,国家开始重视教师综合素养的培养,特别是教师的教育技术素养。然而笔者在检索相关信息时,发现2001 年至今这类文章只有28 篇而且都不是权威人士所写,发表在核心刊物上的更少,而且对教育技术素养的定义和内容没有统一的界定,所以笔者通过文献法,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学者们对教师教育技术素养的定义以及相关内容。 2.主题 2.1对教师教育技术素养的回顾 (一)顾富民的观点 教师教育技术素养,就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情境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思想、方法和手段辅助教育、教学时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情意、美学等各方面素质的综合。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素养由理论素养、技能素养、情意素养和美学素养等四个基本要素组成。 第一,理论素养是有关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认识总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知识要求教师理清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脉络,从理性上认识各种常用媒体的功能和特点,以及使用的步骤、程式和运用的原则,如有关投影片制作的知识等。现代教育技术基础理论主要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视听教育理论、学习理论、传播理论、系统科学理论等。 第二,技能素养是指现代教育技术媒体实践技能、教学实施技能。就技能素养而言,教师应了解并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现代教育技术教材的制作以及在此基础上组成的教学设施,诸如电化教室、视听教室、语言实验室、微格教室、微机教学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闭路电视系统、有线(无线)广播系统以及投影、幻灯教材制作室、电视教材制作室、多媒体软件开发室、教学备课室等等的使用。实施教学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先进性、优越性得以体现的关键所在。教师应了解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掌握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掌握各种教学媒体的功能特性和使用技巧,学会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媒体进行选择与组合。掌握教学的原则、模式与组织形式,学会编写教学教案,实施教学,以期提高教学技能和教学效果,实现教育最优化。

文化认同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文化认同 周述波 (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93) 自20世纪90年代以降,文化认同问题成为世界性热门话题与高频词汇。各个学科无不借助于认同概念来建立相关的研究,形成了历时性与共时性交杂的认同“概念丛”。鉴于这个舶来的关键词在当代的显学地位以及复杂内涵,我们不能不重新审视之,谱系之,敞开之。 一文化认同现象的发生根源及言说语境 何谓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人类对于文化的倾向性共识与认可。”[1] 事实上,文化认同作为一种人类普遍现象,早在文明之初就存在着,“当社会组织从家庭扩大到氏族和部落,成员的联系纽带从血亲扩大到姻亲观念认同时,氏族成员的认同便已经初步具备文化的内涵。”[2]文化认同“界定了同边陲相对立的中心的特征,是时间性/或空间性的,并展示了更‘原初’的特征”[3]。郑晓云认为,人类文化认同产生源于三个方面,即劳动实践,自身发展的族体归属,自然祟拜为核心的原始宗教[4]。 文化认同作为一种现代社会问题,则是西方现代性引发的结果,并在西方后现代性影响下日益突出,以至于在世界范围内出现多次文化认同的危机。西方工业社会现代性的开拓,造成了殖民国家文化主体性的形成和被殖民国家文化主体性的丧失,引起了近现代的文化认同现象。“认同作为一个现代问题受到人们的关注,则是伴随现代性及其引发的文化危机而出现的。”[5]两次世界大战使知识分子在世界范围内漂泊与散居,也强化了文化认同问题。“所有这些跨越疆界、国家、民族、地区的流动、移居、放逐和迁徙,形成了20世纪以来全球性的‘散居’现象,并且带来了空前突出的文化身份问题与文化‘认同危机’。”[6]文化认同也与20世纪60年代欧美社会中现代主义衰落、后现代主义来临以及人文领域“文化论转向”带来的文化研究有关。“‘认同’在社会学和政治学等领域的兴起,与20世纪80年代前后世界学术话语的后现代转向有着密切关联。”[7]冷战结束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也使得各种异质文化的接触变得空前剧烈与频繁,文化认同问题更加凸显。“全球化时代各种文化之间的碰撞、竞争不可避免地会反映到人们对文化身份的认同中。”[8] 305. [2]闵杰.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第二卷)[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264-265. [3]俞正燮.节妇说. [4][7][10]胡适.贞操问题[J].新青年5卷1号. [5]鲁迅.我之节烈观[J].(署名唐俟).新青年5卷2号. [6][日]与谢野晶子.周作人译.贞操论[J].新青年4卷5号. [8][9]钟叔河.周作人文类编5·上下身[C].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13、20. [11]徐仲佳.论《新青年》“贞操问题讨论”的现代性 意义[J].德州学院学报,2006,(1). [12]吴俊编译.东洋文论—— —日本现代中国文学论.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522. [13]陈子善.名人笔下的郁达夫·郁达夫笔下的名人[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5. [14]刘思谦.中国女性文学的现代性[J].文艺研究, 1998,(3). (作者简介:徐仲佳,男,山东青岛人,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26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 中国文化是迄今世界上最久远、最稳定、最辉煌、最丰富、最发达的文化之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悠悠五千载,经历了萌生期、形成期、确立期、繁盛期和总结转型期几大时期。在中国文化的形成期,春秋时代,出现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千古思想文化大景观,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大解放浪潮。按照两汉司马谈和刘歆的划分,诸子主要为儒、墨、道、法、农、杂、纵横、名家等,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理论的奠基石,深远地影响着后来中国文化的发展。 如今有很多学校开展古典诗文诵读活动,内容基本上都是那个时期的作品,并以儒家的典籍为主,旨在弘扬民族文化,陶冶情操,丰富思想。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的收视率,于丹的《论语》心得一书的热销,就足以证明这一点。这些专家学者拉近了普通百姓与深奥莫测的古代典籍的距离。虽说对于丹、易中天等人的论述众人褒贬不一,但我觉得其影响力是不可低估的。这些学者毕竟唤起了人民群众对民族文化精髓的关注。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指出,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体现在对本民族人文文化的认同程度。缺少人文精神的民族最终会走向虚无、走向异化。如此说来,当前国民对传统文化的追随,便是民族凝聚力逐渐增强的体现了,由此可见,诵读千古美文不仅是正确的,也是极其必要的。我最喜欢的莫过于源自《周易》的一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化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由此可见一斑。其大意是天体运行体现刚健精神,人亦效法天

地而自强不息;君子的胸怀像大地一样宽广,德行像大地一样深厚,所以能滋长万物,承载万物,容受万物。这句话同时也是清华、北大两座高校的校训。自立自强,刚健有为是中华民族的主流精神和民族性格之一,使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傲然屹立。这种自强不息的民族性格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志存高远“志”是指某种坚定的信念,是对某种价值目标的宏愿和决心,同时也是追求人生目标,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种强大精神动力。所谓“志不立,天下无可立之事。”“把志气奋发得起,何事不可做?” 二、刻苦坚忍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吃苦耐劳的精神。这种刻苦并非心血来潮、一曝十寒,而是坚忍不拔,持之以恒。古人特别注重“守志”,强调志向的一贯性、稳定性和坚定性。苏轼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梁启超说:“人之大患,莫甚无恒。”中华民族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弘毅坚忍的性格。 三、乐观进取《论语》有“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语,表现出乐观进取的精神。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靠着上述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奋发进取,战天斗地,百折不回。这种精神成就了光辉灿烂、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在四大文明古国中,惟有中国文明绵延不断,生生不息。“厚德载物”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宽广仁厚、兼容并包的精神特质。也主要是儒家思想,既仁爱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厚德载物”的精神特质充分

学习《论语》经典增强中华文化认同

学习《论语》经典增强中华文化认同 摘要:文章指出,在教学中运用《论语》经典,能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知悉传统礼仪和节庆活动,珍视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优秀文明成果,培养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关键词:论语;孔子;生命 作者简介:程劲海,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实验中学教师。(湖北荆州434000)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09-127-03 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纲要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下面笔者就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第四单元为例,谈一谈《论语》对现行教材的指导作用。让我们在《论语》的世界中,找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一 【相关《论语》表述】①“未知生,焉知死?”②“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③“仁者爱人”“推己及人”等等。 【设计意图】本单元引导学生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从小树立一种崭新的人生观及相应的道德行为,帮助学生认识、悦纳自己的生命,并尊重其他生命,进而主动思索生命的意义,找出自己的定位与存在的价值,回馈社会,造福更多的生命。 “未知生,焉知死?”的意思是活着的时候应该怎样做人还没弄懂,哪有时间去研究死人的事情和该为死人做些什么。类似的表述还有“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或“天道远,人道迩”等,所以“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我们获知更多的如“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孔子 眼中滚滚奔流的河水、江水,不只是一种自然存在,其中流淌的还有挽不回、留不住的光阴。孔子告诉学生,向前,向前,昼夜不断地向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宇宙向前迈进,人生也是如此。就在孔夫子看着流水兴叹时,他给自己,给他的学生,也给后人描述了这样一种人生轨迹:“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在《论语》中, 孔子首先讲求自身的和谐。“三十而立”并不是一个外在的 社会坐标,如用房子、车子、票子、位子来衡量你是否取得

我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我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提起中国文化,我脑中首先涌出的词汇就是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这是初高中教科书上对我国悠久文化的特点总结。但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我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早已不再停留在这两个抽象的词汇上,下面我将从中国文化的形成和主要特点两个方面来谈谈我所理解的中国文化。 首先关于中国文化的形成。文化的本质内蕴是自然的人化,所以我认为中国文化的形成与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中国人对自然条件的“人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地理环境可以大致概括为:东南沿海,西北内陆毗邻茫茫沙漠、戈壁,而西南地区则耸立着世界屋脊。海洋、高山、沙漠这些自然屏障为中国文化的独立发生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而这一点对于一种地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是极为关键的,它关系到了文化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同时中国独特的自然环境也为其独特的文化形成奠定了基础,比如其大片平原和充沛的雨水、适宜的气候使得中国农业文明及其发达,而海洋文明则不如西方临海国家那样强大。但文化形成的关键还是在于人类对自然的“人化”过程,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基础、中央集权统治、宗法制社会结构、礼乐教化制度、不同地域间的文化融合、宗教的传入等等,这些都是人类在进行社会生产活动中逐渐确立起来的或者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着的“人化”过程,它们是形成中国文化的基础,也是中国悠久文化的不竭源泉。 其次关于中国文化的特点。中国文化特点数不胜数,这里我想列举几点我认为比较明显重要的。第一就是具有浓厚的宗法制家族色彩。不同于古印度和古希腊的奴隶制,中国社会是由氏族血缘纽带联系起来的宗法社会。在这样的制度下,家族观念深入人心,“大世家”、“家长制作风”等等词汇都有所反映。在宗法观念下,个人是被重重包围在群体之中的,因此,每个人首先要考虑的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之类。这样又可以引申出对君臣、夫妻、长幼、朋友等关系的一整套处理原则,三纲五常也可以看成是宗法制家族的产物。在宗法制家族观念的影响下,中国人的伦理观也逐步形成,所以我认为浓厚的宗法制家族色彩是中国文化一大显著特点。其次我认为相对于海洋文明那种竞争开放的文化特点,中国文化绝对具有本分保守的特点。的确,小农经济基础下的人们安于劳作,安土重迁,并且古代国家政策主张重农抑商,人们大都固守一片土地过一辈子,并不四处走动开拓视野。这种生活模式形成了中国人较保守的思想观念,中国文化便也随之打上了保守的烙印,如中国人的性观念就不如西方国家开放,对于一些新鲜事物中国人也不愿主动尝试。这种保守本分的观念也容易滋长一种自大的情绪,清朝皇帝“天朝之大无所不有”的落后观念就是一个证明。最后我认为中国文化较之其他文化还有一个重大特点,那就是绵延不绝。试比较中国文明与同时期发轫的玛雅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等古文明,你就会发现大多古文明都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没落甚至完全消失,但中国文明浩浩荡荡上下五千年却在朝代更替、外族入侵等等磨难中绵延不绝。这当然同中国文化的认同力和适应力密不可分,例如中国历史上因战争而引起的民族融合,就使得汉族文化和外族文化在磨合中互补长短,这大大地丰富了中华文化,使得中国文化更具生命力,历史上著名的北魏孝文帝改革就是很好的例证。当然除了上述我所例举的三个特点之外,中国文化还有诸多特点,如课本上所说的人文传统、尊君重民、中庸协和等等,这些特点我也十分认同,因课本有所讲解故不再赘述。 作为一个青年人,我或许还没有很厚重的文化积淀,但我一直以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为骄傲。平时看到日剧、韩剧里频繁出现的汉字,甚至是韩国首都汉城的改名,我都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极大影响力,至少在东亚文化圈绝对是最有底蕴的一位。希望今后的中国文化更加开放更加包容,当然坚持原有特色更为重要。

教师素质文献综述

教师素质研究文献综述 海南师范大学作者:邵锐 前言 新世纪到来,时代的飞速发展,人类文明的高度进步,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代的教师应以怎样的素质面对教育的改革,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认真思考。不少国家在大力进行教改时,都不约而同地把提高教师素质和能力作为突破口,或视为决定性环节。“没有教师的质量,就没有教育的质量”。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是他们胜任本职工作的基础,不大力提高,就不能适应教改发展的要求,教改也将是不可能的。未来学校和教育的质量、人才的质量,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对教师素质的研究,有关教育的未来发展,对搞好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当前的许多关于教师素质研究的文献关于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存在许多的相似之处: 一、思想道德素质,包括“职业思想”和“职业道德”两部分。前者主要是从政治方向方面提出的要求,解决立场、理想、信仰等问题;后者主要是从精神、行为方面提出的要求,要求教师应具有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 二、文化科学素质,包括一般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基础知识主要指教师应具有广博的知识面和合理的知识结构,也即是要具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具性学科(如外语)知识;专业知识是指教师所教学科的知识,这是教师胜任其本职工作所必须具备的核心知识,教育科学知识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应具有的职业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三、职业能力素质,包括教育能力、教学能力、组织能力。教育能力,能对学生进行更好的教育,侧重于心理教育,进行思想引导。教学能力,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收获知识,并且能以一种有趣的方式学习,提高学习兴趣。组织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更为有效的管理学生,提高学生的听课质量。 四、承担社会责任的素质。教师应关注人类命运,承担社会责任。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它不仅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具有积极的富有创造性的生活态度和生活能力及活泼向上的心理状态。这是现今社会赋予教师的一种社会责任。这种胸襟,这种责任感,是教师思想素质的根本。 五、身心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教师应该有健康的身体在教师的职业病中,患病率排在前两位的为咽喉炎、脊椎病。其中患咽喉炎的人数占教师人群的40%,患脊椎病的也高达20%,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还有增加的趋势,“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群体的健康观念与现状,能否胜任其肩负的历史重任,无疑成为社会所关注的问题,只有教师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用更多的精力在教学上。心理素质,教师要坚韧、刚强、自信、自强,爱心,耐心。时代变化了,教师的职责也变化了,无疑地,给教师带来了越来越大的社会压力。教师教育对象是有思想、有活力,并且担负着新世纪建设任务的独生子女,自然,其任务是非常艰巨的。教师只有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适应现代学生的要求,以平和的心态进行教学。 六、了解和掌握新科技的能力。要求教师有较强的对科技的适应能力,要求教师了解新知识、新技术。新世纪是信息社会,教师与信息、培养人才息息相关。由于信息的迅速传播及电子技术的广泛使用,就使传统的教与学的内容不能适应今天—明天的需要。教师必须能够及时调整或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探求综合贯通新知识(或现代知识)学习新科学技术,适应

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的概念 很难定义,学术界没有完全统一的说法。 ?中华文化辞典把文化认同的解释为一种肯定的文化价值判断。即指文化群体或文化成员承认群内新文化或群外异文化因素的价值效用符合传统文化价值标准的认可态度与方式。经过认同后的新文化或异文化因素将被接受、传播。 文化认同的意义 ?“文化认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最有意义的东西”。总之,“文化认同”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体认,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是凝聚这个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这个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因而,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而且是最深层的基础。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作为民族的认同和国家的认同的重要基础的文化认同、价值认同不仅没有失去意义,而且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最重要的“软实力”。主张以复兴传统文化来重建文化认同 ?简单以祭祀孔子,复兴儒家经典为例 ?现在,儒家学说在儒家的徒子徒孙们的鼓吹之下,卷土重来,于是,04年的时候就有400万的儿童被强迫拉去读经,朝气而性灵的脑瓜最先接受的却是经书(小孩子们能读得懂那些晦涩的经典吗?),新儒家蒋庆和王达三等人甚至还叫嚣着要把“儒教”建成“国教”,并写入宪法。最强烈的“并发症”莫过于“祭孔大典”了。现在就开始“预热”,恐怕到了孔子的生日(9月28日)的那天,全国上下免不了会有一场劳力伤财的“祭孔活动”。面对

着如此猖獗的传统大雾,如此后劲十足的热浪,我知道我的言论改变不了什么,但我还是觉得我有必要发出自己的声音,一种反对的、冷静的声音。将文化认同与现代性相对立 ?现代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安东尼?吉登斯认为:“‘现代性’大略地等同于‘工业化世界’……现代性的第二个维度是资本主义,它意指包含竞争性的产品市场和劳动力的商品化过程中的商品生产体系。”[2](P16)吉登斯没有提及文化的现代性,其实,生产关系与社会制度的变革必然要求文化上的变革。本文所谓的现代性就是指伴随着生产关系与社会制度的现代化,在文化领域发生的现代化变革。众所周知,中国近代以来生产关系与社会制度的变革是在外来文明刺激下发生的,文化上的变革也以外来文化之影响为主导。问题是,科学技术、经济体制与社会制度的移植并不触及民族的社会文化心理,相对容易“洋为中用”,而文化不仅关乎人们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深层次的东西 将文化认同与全球化相对立 ?在全球化所引发的诸多问题中,有两个重要问题与文化认同密切相关:一是“全球化”是否是殖民主义的最新形态?有人提出,“全球化”就是“美国化”,意味着美国政治、经济、军事、技术、文化的霸权在全球的扩张;二是是否存在文化的全球化,文化的全球化是否会吞没本土的、民族的文化,使得文化多样性丧失,导致全球文化生态失衡?这些疑虑造成人们将文化认同与全球化相对立,主张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复兴民族传统文化、保护民族文化的异质性与纯洁性,来抗击文化的全球化

教师教学能力文献综述

教师教学能力 相关概念鉴定: 1教学 学者赵风云[4] 赵风云. 英语师范生学科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系英语研究所,2010:6.】认为教学可从两方面进行诠释:从微观层面上来说,教学是教师把各种策略和技术运用在课堂上,它是一种课堂行为,从整体上来说,教学是对整个教学环境加以考察,理解老师,理解学生和课堂的任务之间是怎样相互作用的。 2能力 《教育大辞典》说到能力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各心理学工作者对能力进行了诠释:如曹宇巍把能力看成是一个人在活动的情景中,以一定的知识与技术能力为基础,对活动目标起直接影响作用,且在影响活动目标达成以及成果效应的个性心理特征。[5]曹宇巍. 新课程背景下师范生物理教学能力培养的研究[D].陕西:陕西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物理)系研究所,2009:13.康锦堂认为能力是对知识和技能具有驾驭能力,且能使活动能被顺利完成所必须具有的心理特征。学者杨华:[6] 杨华. 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以能力为目标[D].四川:四川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系研究所,2011:4.认为能力指人们在成功的做完某一活动或者任务时经常地,稳固地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是一种整体的效应。 3教学能力 学者贺璐认为教师教学能力是指以教师个人智力为基础由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发展起来的完美结合。【【7]贺璐.浅析大学教师的教学能力[J]. 改革与开放,2011(6):156-158. 学者周舒舒认为现代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能力,以及拓展能力,即自我完善和自主发展的能力[8]周舒舒. 北京体育大学排球专项本科生教学能力形成影响因素的分析[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体育学系研究所,2011:6. 二、教学能力研究的测量工具 随着时代的进步,国内外很多学者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关注越来越多,因此,研究工具较以前多样化和丰富化,问卷主要分为自编问卷和经典问卷。 如罗刚,黄如凤[9] 黄如凤. 师范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现状调查[J].教师成长,2011,56(11):56.依据《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及培训大纲、师范生选修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要求、教学实践中对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的要求进行设计用以测定师范生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现状;赵风云[4] 赵风云. 英语师范生学科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系英语研究所,2010:6.】在前人经典问卷的基础上自编关于英语师范生学科教学能力调查问卷以及借鉴Annelies Gilis, Mieke Clement, Lies Laga, Paul Pauwels和朱晓燕的英语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而制定的教学能力量表用以测定英语师范生学科教学能力结构框架、发展现状;学者蹇世琼,饶从满,回俊松[10] 蹇世琼,饶从满,回俊松.教育实习中实习生教学能力发展的调查研究———基于 D 师范大学的调查[J].教师教育研究,2012,24(1):74.自行设计了““关于

关于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的调查报告

摘要: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希望. 影响着国家的发展乃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本文采用总体描述和抽样调查的方法, 展示了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认知情况的现状, 分析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认知情况. 同时对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认知情况问题提出一些新的建议, 希望能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有一定帮助,并通过此次活动唤醒大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关键词: 中华传统文化认知、大学生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些大家耳熟能详,而谁又能给出准确理解?对于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御,酒令,歇后语等中华传统文化又会怎样呢?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根基,但因为诸多原因,传统文化呈现出很大的断层. 青年一代,当出生时,就已经处于文化的断层,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要么不了解, 要么有严重的误解.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一方面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一方面又缺乏全面清晰的认识和体验,这极为不利于自身的全面发展. 我们进行此次调查,旨在唤醒大学生,学校,乃至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关注, 强调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提出传承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就调查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大学生作为当今时代的中坚。 二,中华传统文化内容及重要意义 1. 中华传统文化及其内容:中华传统文化,包括中国语言文字和典籍,也包括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既包括中国古代教育,也包括中国古代文学;既包括中国古代艺术,也包括中国古代史学;既包括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也包括中国古代宗教与中国古代哲学。 2. 中华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的重要意义:探索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了解与探究中华传统文化有助于中国当代与未来的文化建设和创新,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加强当代大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当代和未来中国文化建设和创新,有利于当代大学生培养诚信的高尚情操。 三.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认知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世界多元文化令人眼花缭乱,我们唯有高擎中华文化的大旗,弘扬民族传统,加强国民教育,尤其是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才能继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大学的时间是宝贵而又有限的,作为一个大学生,作为一个炎黄子孙,学习掌握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不仅能够丰富自己的校园生活,更能增强爱国情怀. 为了了解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认知情况, 我们对不同大学学生进行了采访与问卷调查.本课题从"认同,知晓,态度"三个大方面调查了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

核心素养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文献综述

核心素养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摘要: 英语学科是初中课程中比较重要的学科。对于英语课程的学习,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困难。有的学生不能适应英语学科中思维逻和语法句式的教学要求,导致了对英语学习中不顺利。也有的学生由于长时间的跟不上教师的进度直接就导致了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的丧失。本文在阅读了大量的近几年关于初中英语课程中阅读教学的核心素质培养的的文献,来针对初中英语课程中如何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提出一些想法和建议,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一些启发。 关键词:阅读教学核心素养实践研究 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的听说能力、写作能力、阅读能力、语法能力等都有着一定的要求。其中,阅读能力是检验学生词汇量、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情况的有效手段。[1]付野认为:初中英语教学对整个英语基础教育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是沟通小学英语和高中英语的桥梁。英语阅读能力是英语四项基本技能之一,它既是学生学习英语的手段,又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容,一直都是英语教学的重点,阅读不管在积累词汇还是在熟悉语法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拥有良好英语学习素养对整个英语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新课改以来,八年级的英语阅读课文大量增加。面对英语阅读教学的比重在不断的增加的现状,我们要积极的采用措施来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核心素养,提高阅读教育效果,为整个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一些实际性的问题是阻碍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原因,影响着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养成。[1]付野在教育实习期间,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发现了现阶段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首先,教师方面,表现在对教学目标的不明确、教学内容不够丰富,教师缺少对学生阅读策略的指导,教学模式固化、教学评价主体一元化和教学反思不足这七个方面;学生方面,学生缺乏对英语教材的阅读兴趣并且在课堂上对阅

增强两岸中华文化认同 推动两岸文化交流合作

增强两岸中华文化认同推动两岸文化交流合作 摘要:台湾与祖国大陆在文化上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分支。本文从文化认同的角度研究两岸关系,克服文化认同的困难和阻碍,增强台湾同胞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推动两岸 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实现祖国早日和平 统一。 关键词:中华文化;文化认同;两岸关系;交流合作 海峡两岸传统文化本为一体,台湾文化深深地打上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妄想海峡两地隔,妄想台独自快活。我且当头来棒喝,台湾无处不中国。”台湾作家李敖2005年访问大陆时写下了《台湾无处不中国》一诗,对此是个很好的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一样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子民,台湾社 会与大陆社会一样都是在中华文化基础上建构和发展起来的。共同的文化传统,自古以来一直是维系两岸人民最重要的精神纽带,成 为实现祖国统一的重要基础。因此增强台湾同胞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可以有力地推动两岸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实现祖国早日和平统一。 一、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文化是一个纷繁复杂、包罗万象的范畴,历史学、社会学、哲学、心理学、政治学、国际政治学等不同的领域和学科对文化有着不同的界定和理解。狭义的文化是指某一特定社会群体在一定历史时期

形成的,体现该社群的心理、精神、气质和独特追求的生活方式、生存样式、行为模式、思维方式和情感模式的总和。[1]广义的文化则包括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一切活动的总和,涵盖政治、经济、教育、社会、科技、宗教、道德、艺术等多个范畴。本文的讨论主 要在狭义范畴展开。 我国具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灿烂辉煌,为人类文明史上所罕见。中华文化是多元一体的文化,一方面,中华文化由诸多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诸如齐鲁文化、巴蜀文化、三晋文化、百越文化、闽台文化等等)构成;另一方面,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诸多的区域文化相互融合,构成了中华文化的统一体,决定了各区域文化的发展方向。世界上任何一个伟大民族的背后都有一种优秀的民族文化作为支撑。没有一种优秀的民族文化,一个 民族就没有灵魂,就没有凝聚力、创造力和生命力。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写照。刚健、自强不息的思想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坚忍不拔、努力向上的拼搏精神。“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根本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宽容仁厚的精神,要求合理地对待人 际关系、民族之间和思想文化之间的协调关系,他使人们可以在大千世界找到自己的位置,从而产生很强的认同感、归属感、满足感和自豪感。“兼收并蓄”的开放精神。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海纳百川的兼容开放精神,是中国各地域、各民族文化文明长期发展的结晶,

大学生专业认同调查研究的文献综述

大学生专业认同度文献综述 摘要:相对于外国而言,我国大学采取的是分专业形式。基于这种现象,大学生选择的专业对于将来就业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那么现在的大学生对于自己专业的认识有多少呢?大学生对于自己选择的专业的认同度有多少呢?又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大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呢?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就以上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字:大学生认同专业影响因素 笔者与2014年9月23日在“知网”中以“大学生专业认同”为检索词,分别以“题名”、“摘要”、“关键词”为检索词进行了跨库检索(包括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检索时间跨度是2014年9月23日至2014年9月24日,匹配度为“精确匹配”。共检索到1793篇。其中用题名在结果中检索到文章129篇,其中硕士17篇,博士4篇,期刊110篇,关键字检索文章4篇,其中期刊4篇,摘要检索2篇,期刊2篇。 在我国,大学生的数量与日俱增,据最新数据表明中国在校大学生的数量已经达到2468.1万人次。大学生作为国家发展的主力军,国家建设的主体力量,其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已经成为发展过程中的不可忽视的因素。大学四年,作为为国家各个领域输送各种人才的准备阶段,“人才”们的选择就显得尤其重要了。为了为将来希望从事的工作打好基础,大学生对于自己在大学所选择的专业至关重要,那么对于自己的专业到底多少人有过深度的了解,专业认同感又有多少? 大学生专业认同感——作为一个新兴名词,很多人可能还是第一次接触,专业英语解释文professional,新华字典中对于专业的解释是: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专业分工的需要设立的学业类别。一种需要特殊教育训练之后才能从事的职业,他们的主要工作通常是为其他人提供特别的技术顾问与服务。从事这种工作的人,称专业人士,通常会以它为一种志业。中国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根据国家建设需要和学校性质设置各种专业。各专业都有独立的教学计划,以实现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认同英语为identity,认同是指人对自我及周围环境有用或有价值的的判断和评估。人无论怎样都需要被肯定,但是很多人却得不到它,因为自己不够优秀,更确切地说是因为标准不适合自己,个体长期处于得不到承认的境地,体验到的更多的是疏离感,就会出现过多的我没有用我没有价值的判断和评估即认同感缺失。认同主要分成以下两种,一是自我认同,是个人认同,是指自己对自我现况、生理特征、社会期待、以往经验、现实情境、未来希望、工作状态等各层面的觉知,统合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