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07年西南政法大学考试真题

2007年西南政法大学考试真题

2007年西南政法大学考试真题
2007年西南政法大学考试真题

2007年真题(本年真题由于一些客观原因无法搜全,敬请见谅)

法学综合卷

法理学部分

一、命题分析(每小题15分,共45)

1、从一般意义上说,法是理念上的自由(黑格尔)

2、法的内在道德是一种程序上的自然法(富勒)

3、权利的一般形式即人权(马克思、恩格斯)

二、简述题

1、法律实现的条件

2、平等与正义

3、国家不能无法而治

三、材料题

有关三兄弟分羊的问题

问题是有关公平正义方面的

四、论述

关于苏格拉底之死的材料,自拟题目写不少于800字的小论文

刑法学专业卷(含刑法、刑诉)

一、概念比较(每小题10分,20)

1、管制与缓刑

2、徇私枉法与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

1、意外事件与过失犯罪的相似之处和最根本的区别

2、简要回答合同诈骗罪的概念和特征

四、案例分析(20),

陈某被两人追杀,迫不得已之下,抢了正在行驶的丁某的摩托车(丁某摔在地上,未受伤),逃命而去。待行驶到安全的地方,陈下车,撬开车的后面工具箱,发现现金3000元以及一张未到期的活期存单,陈顿生歹念,将现金和存单据为己有,将摩托车推下山去,随后陈某用伪造的身份证取出了存单中的现金问:分析本案中陈某各行为的性质并说明理由

五、论述(20)

试论述不作为的成立条件

2008年真题

法理学 150分

考试科目: 法理学(1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提出法学是“关于正义和不正义的科学”的是()

A.古希腊思想家

B.洛克

C.古罗马思想家

D.马克思

2.19世纪西方分析法学派代表人物奥斯丁的主要代表作是()

A.《法理学的范围》

B.《论当代在立法和法学方面的使命》

C.《法律的概念》

D.《论法的精神》

3.具有较好的预防功能的法是()

A.程序法

B.判例法

C.不成文法

D.成文法

4.针对未来发生的不特定事项而做出、制定和发布普遍性行为规范的行为是()

A.具体法律行为

B.中性行为

C.抽象法律行为

D.消极法律行为

5.英美法系对法律的基本分类()

A.公法和私法

B.根本法与普通法

C.程序法与实体法

D.普通法与衡平法

6.大陆法系的主要法律渊源是()

A.判例

B.法学家的学说

C.习惯

D.制定法

7.《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一条规定:“机动车行驶时,驾驶入、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使用安全带,摩托车驾驶人及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戴安全头盔。”该规定对自由限制体现的是()

A.伤害原则

B.父爱原则

C.法律道德主义

D.冒犯原则

8.亚里士多德对正义的著名划分是()

A.分配正义与平均正义

B.个人正义与制度正义

C.形式正义与具体正义

D.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

9.法律在实践中被遵守、被执行和被适用指的是()

A.法律效果

B.法律效力

C.法律实效

D.法律效益

10.下列有关法律规则和法律条文的正确表述是()

A.法律规则就是法律条文

B.法律条文是法律规则的表现形式

C.法律规则的完整结构必须体现在一个条文中

D.一个法律条文不能内含几个法律规则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法学思想主要体现在()等著作中。

A.《政治学》

B.《理想国》

C.《政治家篇》

D.《法律篇》

2.法律创新需要注意的问题有()

A.法律创新要以社会生活为来源

B.法律创新一定要使新法和旧法一刀两断

C.法律创新要以正确的理论为基础

D.法律创新最好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

3.以下关于法律概念的正确表述是()

A.日常术语不能成为法律概念

B.在具体的法律适用中必须借助于法律概念来进行

C.法律概念就是指法律中的专门术语

D.法律概念较日常生活运用的概念更具确定性

4.以下属于大陆法系的国家或地区是()

A.中国台湾

B.香港特别行政区

C.日本

D.法国

5.以下关于法律意识的正确表述是()

A.法律意识就是法律心理

B.法律思想体系不属于法律意识

C.法律意识是法律创立和完善的重要思想依据

D.法律意识对于正确适用法律和遵守法律有重要作用

6.法学家对法律所作的解释是()

A.非正式解释

B.学理解释

C.无权解释

D.任意解释

7.司法权具有的特点是()

A.终局性

B.中立性

C.主动性

D.独立性

8.有关法律与政治关系的正确表述是()

A.法律对于政治有相对的独立性

B.政治权力需要受到法律的约束

C.法律可以促进政治的发展

D.政治问题也可能通过法律来解决

9.有关法制和法治关系的正确表述是()

A.法制是法治是前提

B.实现了法制就是实现了法治

C.法制属于人治,法治是法律的统治

D.法制属工具操作范畴,而法治属政治理想范畴

10.法律对利益的调整机制具体表现在()

A.表达利益要求

B.平衡利益冲突

C.消除利益冲突

D.重整利益格局

三、判断分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每小题5分,共20分。)

1.法律的作用是有局限性的

2.自由的每一种形式都制约着另一种形式,正像身体的这一部分制约着另一部分一样。只要某一种自由成了问题,那么整个自由都成问题。

3.法律现代化是全球化的法律完全取代民族性的法律的过程

4.不具有法律知识的人就不具备法律意识

四、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法律原则在法律适用过程中的作用

2.法治的含义

五、论述题(本题共40分,每小题20分)

1.试论“人生而自由,却又无往而不在枷锁之中。”(本题20分)

2.试论执政党政策和国家法律之间的关系(本题20分)

六、材料题(本题30分)

一个女人“绑架”了一座城市

2007年10月7日下午5时左右,广州一女子爬上花都区花山镇平西村的一座高压电塔,到深夜仍未肯下来。

救援人员为救下女子,当晚决定停电救人。据称,此次事件令花都在4个小时损失60万度电,停掉了三条关键电力“通道”中的两条,该女子脚下这个城市的灯火一片一片地为她而熄灭,大约半个花都的行政区域内,路灯大片大片地熄灭,交通信号灯失灵,城市的霓虹灯瞬间消失,该范围的工厂不得不停工,市民们也不得不点起了蜡烛。这次停电直接损失近40万元,间接损失不计其数。

参与营救的许多人直到后来才从报纸上获知了这个搅动了整座城市的女人的姓名。她叫廖固求,湖南安化人,39岁,是一个16岁男孩和3岁女孩的母亲。

问题:请用所学的法理学知识对该事件作600字以上的评论。

考试科目:专业基础A (150分)

刑法总论部分(50分)

一、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犯罪行为,应依据我国刑法属地管辖原则管辖的有()

A.中国公民乘坐中国民航客机在飞行至公海上空时实施犯

B.外国公民乙在中国境外打猎时子弹飞进中国境内致中国公民受重伤

C.中国国家工作人员在中国领域外犯罪

D.外国人乘坐外国民航客机进入中国领海上空后在飞机内实施犯罪

2.下列关于刑法溯及力问题的表述,正确的有()

A.我国现行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取从旧兼从轻原则

B.从旧兼从轻原则是罪刑法定原则的当然要求

C.刑法生效前实施的犯罪行为,如在现行刑法中其法定刑与行为时的法律规定相同,应当适用现行刑法的规定

D.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理的刑事案件,适用行为时的刑事法律

3.关于犯罪客体,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A.犯罪的同类客体是刑法对犯罪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

B.犯罪同类客体是指某一类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受刑法保护的社会关系

C.每一种犯罪的直接客体都是不同的

D.犯罪客体就是为犯罪行为侵犯的为刑法所保护的人或物

4.关于单位犯罪,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A.单位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单位才负刑事责任

B.单位组织抗税,既不能对单位也不能对自然人追究刑事责任

C.单位犯罪,均应实行双罚制

D.个人为进行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单位实施犯罪,不以单位犯罪论处

5.下列情形中,应进行数罪并罚的有()

A.甲因贪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在执行期间,发现其还有另外一起贪污罪行

B.乙因贪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期执行5年,在缓刑考验期间,发现其还有另外一起贪污罪行

C.丙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后被假释,在假释考验期间,又犯盗窃罪

D.丁三次分别收受他人财物3万元、5万元、4万元

二、辨析题(本题7分。要求对命题进行判断并着重阐明理由。)

继续犯是犯罪行为完成以后,犯罪行为已经停止但不法状仍然继续存在的犯罪。

三、论述题(本题10分。)

论述刑法中的国家工作人员。

四、案例题(本题18分。)

甲、乙共谋杀害丙,决定由甲购买两把匕首,还商定行动时为防止丙听到动静后逃走,甲从前门进去,乙从后门进去。2007年8月17日行动当晚,甲因为家中来客耽误一个小时。乙先到现场,未等甲来,即一个人进入丙家,黑暗中将睡在乙床上的人用甲购买的匕首刺死。甲到现场时,杀人行为已经结束。乙被公安机关抓捕归案后,还供述了其参与实施的另外一起公安机关久侦未破的抢劫案件,并经查证属实。经公安机关做甲父母的工作,甲在外逃一段时间后,被其父母找到并强行将其绑至公安机关。到案后,甲如实供述了策划过程,并一直辩解自己的行为不是故意杀人既遂,而只是故意杀人的预备。另经审理查明:

(1)被刺死的人不是丙而是丁,丙当晚因为出关而请丁照看门户,致丁被误杀。(2)乙2004年8月18日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3)甲出生于1989年7月15日,精神正常。乙出生于1986年1月15日,精神正常。

阅读分析上述案例后,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的行为是否构成共同犯罪?为什么?

(2)甲、乙原本想杀害丙但实际上杀死了丁,如何认定其行为性质?为什么?应当用什么刑法理论解决这一问题?

(3)甲、乙各具有哪些法定量刑情节?为什么?

(4)甲的辩解能否成立?为什么?

民法总论(50)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民事责任是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2、我国现行民法对胎儿利益的保护范围仅局限于继承领域。

3、法人越超目的范围的行为原则上是无效的。

4、新入伙的有限合伙人对入伙前有限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5、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债权人向债务人主张抵销的,诉讼时效中断。

二、简述题(10分)

法人的行为能力与自然人的行为能力有何区别?

三、论述题(15分)

论公序良俗原则。

四、案例分析题(15分)

2006年10月3日,乙在甲的服装店里看中一套标价2000元的西服,正欲与甲砍价,恰逢有人找甲,甲当着乙的面嘱托在店内玩耍的朋友丙说:“请帮我看管一下店,我马上回来。”甲出去后,乙提出其有事不能久等,要求丙尽快将西服卖给他,丙提出要等待甲回来。后来丙见乙要走,于是答应代替甲出售该套西服。双方经过协商以1800元的价格出售给乙。甲回来后,得知西服以1800元的价格被出售,觉得卖亏了,立即找到乙要求退款并取回西服。乙以丙构成表见代理为由予以拒绝,双方为吃发生争议。

请根据上述案件事实回答下列回答并说明理由:

1.丙是否得到甲的委托授权出售店内的服装?

2.丙出售西服的行为是否构成表见代理?

3.甲要求退款并取回西服是否有理由?

刑事诉讼法学总则部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应当由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其回避问题的人员包括()

(1)检察长

(2)副检察长

(3)公安局局长

(4)派出所所长

2.对有下列哪些情形的人,公民可以将其扭送到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处理()

(1)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2)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3)被害人指认他犯罪的

(4)通缉在案的

3.被取保候审的人和被监视居住的人都应当遵守的规定包括()

(1)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住处

(2)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3)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4)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

4.下列人员中,不能担任辩护人的人包括()

(1)外国人

(2)正在被劳动教养的人

(3)正在被执行刑罚的人

(4)人民团体推荐的人

5.下列机关中,在刑事诉讼中享有侦查权的机关包括()

(1)公安机关

(2)人民检察院

(3)人民法院

(4)监狱

二、判断分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每小题5分,共10分。)

1.共同犯罪案件中,如果数名被告人的口供能够相互印证,但没有其他证据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2.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只能是刑事被告人本人。

三、简述题(第1小题8分,第2小题7分,共15分。)

1.如何理解和掌握“有逮捕必要”?

2.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的案件有哪些?

四、材料题(本题15分。)

材料:

《刑事诉讼法》第36条规定:“辩护律师自人民检察院对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诉讼文书,技术性鉴定材料……”“辩护律师自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之日起,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所指控的犯罪事实的材料……”

2007年10月28日修订,将于2008年6月1日起施行的《律师法》第34条规定:“受委托的律师自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查阅、摘抄和复制与案件有关的诉讼文书及案卷材料。受委托的律师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有权查阅、摘抄和复制与案件有关的所有材料。”

答题要求:(1)对比《刑事诉讼法》和《律师法》上述关于律师查阅、摘抄、复制案件材料的权利的规定,分析《律师法》在保障律师查阅案、摘抄、复制卷材料权利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

(2)请指出《律师法》规定的律师查阅、复制、摘抄案件材料的权利的不足之处,并简要说明理由;

(3)分析《律师法》生效以后能否适用于刑事诉讼中,并简要说明理由。

2009年真题

法理学

一、不定项选择题

(略)

二、命题分析

1、法律是从“身份法到契约法”。

2、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

3、法律的价值在于经验,而不在于逻辑。

三、简述题

1、法律价值冲突的解决。

2、法律与人权。

四、论述题

1、试论法律的利益调控机制。

2、试论法律对自由的合理限制。

五、材料题

法律与风俗习惯的关系问题自拟题目

专业基础A 暂缺

西南政法大学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考试答案

西南政法大学普通本、专科 课程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A卷) 专业行政管理年级2008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一、概念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行政主体:指依法享有国家行政职权,代表国家独立进行管理并独立参加承担法律责任的组织。 2.国家公务员:在我国,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3.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 经依法审查, 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 4.行政复议:是指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适当性进行审查并作出决定的一种法律制度。 5.行政诉讼被告:被原告指控其具体行政行为侵害原告的合法权益而由人民法院通知应诉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ABCD; 2.ABCD; 3.ABCD; 4.ABCD; 5.ABCD; 6.ABCDE; 7.ABCDE; 8.ABCD; 9.ABCD; 10.ABCD。 三、判断分析(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其中判断正误1分,说明理由2分。本大题共15分) 1.错误/成文法也是美国行政法的重要渊源。 2.错误/国家公务员仅是其中之一。 3.正确/处罚法明确规定 4.正确/行政强制执行案件通常不具紧迫性,且基于人性化考虑。 5.正确/行政诉讼法明确规定 四、简述问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我国国家公务员的范围(至少答对6个要点得满分,每个要点1分) (1)中国共产党机关的工作人员; (2)人大机关的工作人员; (3)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 (4)政协机关工作人员;

西南政法大学试卷(A卷)

西南政法大学试卷(A 卷) 200 6 —200 7 学年第 二 学期 课程 英语视听 专业 英语专业年级 2006 级 本试卷共 4 页,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考试方式:闭卷 Part I. Listen to the following 10 short conversations and decide which is the best answer. 1. A) He watched television with his friend. B) He stayed at home talking with his friend. C) He went to see a film with his friend. D) He went to see his schoolmate. 2. A) When the meeting is to be held. B) Who are going to attend the meeting. C) Where the meeting is to be held. D) What’s to be discussed at the meeting. 3. A) The necessity of writing to Mr. Johnson. B) Who is going to contact Mr. Johnson. C) The arrangement of the Wednesday meeting. D) Where they are going to meet Mr. Johnson. 4. A) Jack brought the tape to the party. B) The tape had been returned to Paul. C) The tape was missing. D) Jack lent his tape to Paul. 5. A) The man wants to reserve a room. B) The man reserved a room some time ago. C) The man has booked a room with no bath. D) The man wants to buy a flat on the second floor. 6. A) Both editions are the same price now. B) It has two editions with the same cover. C) The paperback edition is on sale. D) The hardcover edition is more expensive. 7. A) His TV sets are all of the same brand. B) He doesn’t have the newest models right now. C) He has the best TV sets for sale.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专业年级 :_________________ 考试教室:____________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

西南政法大学法理学2006-2007第一学期试题

2006-2007第一学期试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1、柏拉图关于法律的主要著作包括() A、《理想国》 B、《政治家》 C、《政治学》 D、《尼各马可伦理学》 2、关于“法律解释”的正确理解是() A、法律解释是成文法出现后的必然现象 B、法律解释必须完全根据法律规范的字面含义进行解释 C、法律解释有完善立法的作用 D、法律解释的效力高于被解释的法律文本 3、法律对利益的调整机制为() A、表达利益要求 B、消灭利益冲突 C、平衡利益冲突 D、重整利益格局 4、有时被人们称为价值法学的是() A、社会法学 B、分析法学 C、自然法学 D、哲理法学 5、以下著名法学家,属于法国的是() A、霍布斯 B、洛克 C、卢梭 D、孟德斯鸠 6、法律与宗教的区别表现为() A、法律的产生远早于宗教 B、法律的基础是人的理性的自觉力量,而宗教则不是 C、法律规则人的外部行为,而宗教规范则相反 D、法律对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明确,而宗教规范则相反 7、法律对社会的影响后果超出了立法者本来的意图,这说明法律具有()功能。 A、显性功能 B、隐性功能 C、正功能 D、非功能 8、“法是由事物的性质产生出来的必然关系”的命题出自() A、马克思 B、霍布斯 C、孟德斯鸠 D、康德 9、对利益作了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式的分类的是() A、德国的赫克 B、法国的爱尔维修 C、英国的边沁 D、美国的庞德 10、关于国家和法的关系,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法治国家和法发生联系,人治国家和法不发生联系 B、法律形式受国家形式的影响 C、国家的性质和特征决定法律的性质和特征 D、国家制度的完善离不开法律的重要作用 11、科学技术对法律系统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战,具体言之,科技对法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科技的发展() A、扩大了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的范围 B、对立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C、对法律实施提供了全新的手段 D、提高了法律实施的效率 12、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社会是法律的产物 B、法律是社会的产物 C社会性质决定法律性质 D、法律性质决定社会性质 13、亚理士多德把正义分为() A、形式的正义 B、分配的正义 C、平均的正义 D、实质的正义 14、通过法律实现自由表现在()。 A、法律将自由意志规定为自由权利 B、法律界定各项自由权利之间的界限 C、法律为自由权的实现提供保障 D、法律为了各项自由的协调而限制自由 15、()用“法律不应该被看作奴役,法律毋宁是拯救”这句话来表达法律与自由的一般关系。 A、康德 B、黑格尔 C、洛克 D、亚理士多德 二、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判断下列各题正误,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说明其正确或错误的理由。 1、差别对待是违反平等要求的。() 2、法律至上会导致对道德作用的否定。() 3、在我国学理解释具有法律效力。() 4、立法者仅凭自己的良好愿望就能制定出良好的法律。() 三、简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6分,共18分) 1、简述法律价值冲突的原因? 2、简述如何通过法律实现正义? 3、简述法律与道德的区别?

西南政法大学 中国法制史试卷 及答案

2010 —2011 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中国法制史专业法学1、2、含知识产权班年级2010级 本试卷共 7 页,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180 分钟;考试方式:闭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1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将“明德慎罚”作为刑事政策原则的王朝是【】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汉朝 2.公元前536年于郑国“铸刑书”,率先将刑法铸在了铁鼎上的政治家是【】A.子产B.子驷 C.叔向D.邓析 3.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封建成文法典是【】A.《吕刑》B.《九刑》 C.《法经》D.《秦六律》 4.秦的司法判例称为【】A.决事比B.条例 C.法律答问D.廷行事

5.汉代,由司法判例产生的惩治思想犯罪的罪名是【】A.诽谤罪B.妖言罪 C.非所宜言罪D.腹非罪 试卷第1页(共7页) 6. 中国传统立法史上由繁到简的里程碑是 【】 A.《新律》B.《泰始律》 C.《北魏律》D.《北齐律》 7.以“刑律统类”的方式编纂律典,出现于 【】 A.三国两晋B.隋朝 C.唐代后期D.五代 8.宋代的贷死之刑是 【】 A.斩右趾B.加役流 C.宫刑D.刺配 9.元代由地方政府所辑录编制的一部典章制度汇编是 【】 A.《至元新格》B.《至正条格》 C.《大元通制》D.《元典章》 10.明律为禁止大臣结党,设置了 【】 A.奸党罪B.阿党附益罪 C.见之故纵罪D.内外官交结罪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1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西南政法大学刑法分论试题及答案

西南政法大学刑法分论试题及答案

西南政法大学试卷(卷4) 2014—2015年第 1学期 课程刑法分论专业经济、行政法学院年级 2013 级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 总 分 核分 人 题 满 分 20 20 20 20 20 得 分 本试卷共页,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180 分钟;考试方式:闭卷 得 分 评卷人 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甲以强奸为目的劫持乙至家中地洞中,对其多次强奸,后因无钱支付儿子学费将乙出卖。甲某的行为构成( C ) A.拐卖妇女罪的情节加重犯(奸淫被拐卖的妇女的) B.非法拘禁罪、强奸罪、拐卖妇女罪三罪,要并罚 C.非法拘禁罪、强奸罪、拐卖妇女罪,其中非法拘禁罪与强奸罪系牵连犯,从一重定处定强奸罪,对甲以强奸罪与拐卖妇女罪并罚 D.非法拘禁罪与拐卖妇女罪的情节加重犯(奸淫被拐卖的妇女的),应并罚。 2、甲某先后拐卖妇女10人,在拐卖妇女过程中,奸淫2名被拐卖的妇女,强迫2名被拐卖的妇女卖淫。甲某的行为构成( A )

A.拐卖妇女罪(情节加重犯) B.按牵连犯从一重罪定处原则定强奸罪 C.按牵连犯从一重处原则定强迫卖淫罪 D.拐卖妇女罪、强奸罪、强迫卖淫罪三罪并罚 3、按刑法理论通说,以下构成侮辱罪( D ) A为取乐用刀片将女性的裤子划破 B甲男在公共场所强行与年轻美丽妇女接吻 C同性恋乙女强行猥亵女同事 D甲男为泄愤当众将乙女衣服脱光 4 以下应数罪并罚( B )。 A勒索财物后又杀死被绑架人的 B醉酒驾车撞死一人在逃跑过程中拒不停车又撞死撞伤多人的 C因车速过快将被害人撞成重伤后怕承担药费等责任将被害人扔到河中致死被害人的 D用暴力非法拘禁被害人,致被害人死亡的 5.以下不属于刑讯逼供罪的对象有( D )。 A、犯罪嫌疑人 B、刑事被告人 C、因受贿被逮捕的人 D、被双规的大贪官 6.铁路附近的农民李某为走近道,将牛赶过铁路时正遇一火车驶来,牛受惊李某怎么赶也不动,致火车发生脱轨事故,有二节车箱翻车,直接经济损失三百多万元。李某构成( A )。 A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B交通肇事罪 C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罪 D过失毁坏交通设施罪 7.关于故意伤害罪与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 D )? A.为自己或亲人使用为目的寻找人体器官出售者的,不构成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 B.医生明知是未成年人,虽征得其同意而摘取其器官的,成立故意伤害罪 C.某医生为甲作手术时,偷摘甲一个肾脏出售给需要肾移植的病人,构成故意伤害罪 D.23岁的甲为救母急需钱,听说乙有门路寻找到买家,要求乙给三万元就可出售自己一个肾脏,乙联系了医生和买家,作了移植手术后,乙获利5万元,因系甲主动自愿要求出售器官,乙不构成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 8 强奸罪(未遂)与强制猥亵妇女罪的本质区别是( C )。 A.犯罪主体不同 B.客观行为特征不同 C.主观是否有发生正常性行为的故意不同 D.犯罪对象不同 9、李某上亍时发现与父母走失的儿童(五岁)在独自哭泣,李某将该儿童带到自己家,问了幼儿家电话号码后,打电话给其父母,称其子自己检到了,但想让自己送其子回家需给自己一万元,否则自己不会交出其子。幼儿父母要其减少钱,李某不愿,对方报警后抓获李某。李某构成( B ) A绑架罪 B敲诈勒索罪 C无罪 D拐骗儿童罪 10.以下构成强奸罪的是:( B ) A、15岁的男中学生与13岁的女同学谈恋爱发生了性行为未造成严重后果

西南政法大学试卷( A 卷)

西南政法大学试卷( A 卷) 200 6 —200 7 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法理学专业法学年级2004级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10 分) 1、通过分析某一法律规范在整个法律体系和所属法律部门中的地位和作用,来揭示其内容和含义,这种法律解释的方法称为() A、文理解释 B、系统解释 C、目的解释 D、语法解释 2、“积极自由是指个人有干什么的自由;消极自由是指个人不受外部力量干涉的自由。”对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进行区分的思想家是:() A、柏拉图 B、伯林 C、哈特 D、康德 3、《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草案)》中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年龄、身体残疾等因素而受歧视。”此条款主要体现了法律的哪种价值:() A、秩序价值 B、自由价值 C、平等价值 D、效益价值 4、下列关于法律解释的哪一表述是错误的?() A、法律解释作为法律职业技术的核心在任何有法律职业的国家中,其规则和标准也有所不同 B、法律解释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解释者往往只使用其中的一种方法 C、法律解释必然存在于法律适用之中 D、法律解释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性,但是它有客观性 5、约翰·洛克(1632—1704),著名的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是近代西方自由主义的奠基人之一。其代表作《政府论》下篇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经典著作。在这部著作中,洛克阐述了他的自然权利学说,洛克所论述的“自然权利”不应该包括以下哪项?() A、生命权 B、财产权 C、自由权 D、追求幸福权 6、“法律的存在是一回事,它的优缺点是另一回事,法律是否存在与它是否符合某假定的标准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一个法律,我们可能恰巧不喜欢它,或者它可能不符合我们用以认可法律的标准,但只要它确实地存在,它便是法律,这是一个事实。”哈特的这段话体现了:() A、法律为正义奠定了原则基础,提供了正义的标准和尺度。 B、正义为法律奠定了原则和基础,是衡量法律好坏的标准。 C、正义推动了法律的进化,正义观念的进步引起法律观念的进步。 D、法律与正义分离,至少没有必然的联系。 7、第21届联合国通过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公约第九条规定:“人人有权享有人身自由和安全。任何人不得加以任意逮捕或拘禁。除非依照法律所确定的根据和程序,任何人不得被剥夺自由。”下列对于公约的理解,正确的是:() A、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等专属立法事项,应当由立法机关通过法律来规定,行政机关不得代为规定,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行为必须要有法律的授权,不得抵触法律。 B、该规定中的人权是集体人权

西南政法大学试卷(A卷)

西南政法大学试卷(A 卷) 200 6 —200 7 学年第 二 学期 课程 英语视听 专业 英语专业年级 2006 级 本试卷共 4 页,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考试方式:闭卷 Part I. Listen to the following 10 short conversations and decide which is the best answer. 1. A) He watched television with his friend. B) He stayed at home talking with his friend. C) He went to see a film with his friend. D) He went to see his schoolmate. 2. A) When the meeting is to be held. B) Who are going to attend the meeting. C) Where the meeting is to be held. D) What’s to be discussed at the meeting. 3. A) The necessity of writing to Mr. Johnson. B) Who is going to contact Mr. Johnson. C) The arrangement of the Wednesday meeting. D) Where they are going to meet Mr. Johnson. 4. A) Jack brought the tape to the party. B) The tape had been returned to Paul. C) The tape was missing. D) Jack lent his tape to Paul. 5. A) The man wants to reserve a room. -------------------------------------------------------- -----------------------------------------------------------------------------------------------------------------密-----------------封-----------------线-------------------内-----------------线-------------------内-------------------不-------------------内-------------------不----------------------------------------不---------------------要---------------------要-----------------------答-----------------------答--------- 学生姓名:名:___________________ 学___________________ 学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专业专业年级 :

2006—2007学年西南政法大学考研法理学期末考试题试卷及答案

2006—2007学年西南政法大学考研法理学期末考试题试卷及答案 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 西南政法大学考研——法理学期末考试题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 (本大题共 10 小 题,每小题 1 分,共10 分) 1、通过分析某一法律规范在整个法律体系和所属法律部门中的地位和作用, 来揭示其内容和含义,这种法律解释的方法称为( ) A、文理解释 B、系统解释 C、目的解释 D、语法解释 2、“积极自由是指个人有干什么的自由;消极自由是指个人不受外部力量干涉 的自由。”对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进行区分的思想家是:( ) A、柏拉图 B、伯林 C、哈特 D、康德 3、《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草案)》中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 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年龄、身体残疾等因素而受歧视。”此条款主要体现了法 律的哪种价值:( ) A、秩序价值 B、自由价值 C、平等价值 D、效益价值 4、下列关于法律解释的哪一表述是错误的, ( ) A、法律解释作为法律职业技术的核心在任何有法律职业的国家中,其规则和 标准也有所不同 B、法律解释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解释者往往只使用其中的一种方法 C、法律解释必然存在于法律适用之中 D、法律解释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性,但是它有客观性 5、约翰?洛克(1632—1704),著名的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是近代西方 自由主义的奠基人之一。其代表作《政府论》下篇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经典著

作。在这部著作中,洛克阐述了他的自然权利学说,洛克所论述的“自然权利” 不应该包括以下哪项,( ) 试卷第1页(共10页) A、生命权 B、财产权 C、自由权 D、追求幸福权 6、“法律的存在是一回事,它的优缺点是另一回事,法律是否存在与它是否符合某假定的标准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一个法律,我们可能恰巧不喜欢它,或者它可能不符合我们用以认可法律的标准,但只要它确实地存在,它便是法律,这是一个事实。”哈特的这段话体现了:( ) A、法律为正义奠定了原则基础,提供了正义的标准和尺度。 B、正义为法律奠定了原则和基础,是衡量法律好坏的标准。 C、正义推动了法律的进化,正义观念的进步引起法律观念的进步。 D、法律与正义分离,至少没有必然的联系。 7、第21届联合国通过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公约第九条规定:“ 人人有权享有人身自由和安全。任何人不得加以任意逮捕或拘禁。除非依照法律所确定的根据和程序,任何人不得被剥夺自由。”下列对于公约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等专属立法事项,应当由立法机关通过法律来规定,行政机关不得代为规定,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行为必须要有法律的授权,不得抵触法律。 B、该规定中的人权是集体人权 C、我国没有加入这个公约,由此公约的规定在我国不具有国内法的效力。 D、该规定体现了集体人权高于个体人权。 8、所谓法律目的解释方法,指法官在解释法律条文时可以用法律条文的立法目的作为解释

西南政法大学刑法分论试卷5试题及答案

西南政法大学试卷(5卷) 2013—2014学年第 1 学期 课程刑法专业年级 本试卷共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80 分钟;考试方式:闭卷 一、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杨先生将自己房屋租给刘丽,租赁合同只出租地上部分,不包括地下室。地下室存放了杨为女儿婚礼特意买的茅台镇珍藏酒业特需专供酒216瓶,价值53640元。刘丽将地下室的酒18箱价值数万元的酒用于送人(地下室未上锁)。刘丽得知杨已报警,即将酒款全部归还杨先生,杨先生原谅了刘丽,下列正确的是( B ) A刘丽构成侵占罪B刘丽构成盗窃罪 C因已归还不构成犯罪D侵占罪是自诉犯罪,因杨放弃追究刘丽不构成犯罪 2、王某打的到某县城去,应支付300多元的士费,王某用匕首威胁,拒支付的士费后离去。王某行为( B ): A.因数额小无罪 B.抢劫罪 C.不属于抢劫财物不构成抢劫罪 D.不符合当场立即劫财不构成抢劫罪 3、以下构成盗窃罪的是(B ): A.军人进入军队仓库中盗得价值3千多元的军用毛毯、军靴等 B.吸毒者为吸毒入户盗得毒贩的海洛因 C.强奸者将被害人强奸后,见被害人无能力反抗又将被害人手机和钱包拿走 D.因仇恨他人车生意比自己的车好,为他人作不成生意盗出他人车开下悬崖毁坏 4.某甲的大货车超载,路过一检查站时,被运政部门人员拦住检查,检查人员朱某正登车检查时,甲突然发动汽车夺路而逃,朱抓住汽车把手不放,甲为摆脱朱某,在疾驶后突然急刹车,朱某被摔在地,头部着地死亡。对朱某死亡,甲构成( D )。 A.故意(直接)杀人罪 B.交通肇事罪 C.过失致人死亡罪 D.故意(间接)杀人罪 5.甲男对乙女说自己能将10元变成100元,乙女便将家里的4000元现金交给甲,让甲当场将4000元变成4万元。甲用红纸包着4000元钱,随后“变”来“变”去,趁机调换了红纸包,然后将调换过的红纸包交给乙,让乙2小时后再打开看。乙2小时后打开,发现红纸包内是餐巾纸。甲的行为是( A )。 A.盗窃罪 B.诈骗罪 C.侵占罪 D.抢夺罪 6.下列犯罪系危安国家安全的犯罪有( D )

西南政法大学法理学试卷及答案

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 西南政法大学法理学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1 分,共10 分) 1、通过分析某一法律规范在整个法律体系和所属法律部门中的地位和作用,来揭示其内容和含义,这种法律解释的方法称为() A、文理解释 B、系统解释 C、目的解释 D、语法解释 2、“积极自由是指个人有干什么的自由;消极自由是指个人不受外部力量干涉的自由。”对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进行区分的思想家是:() A、柏拉图 B、伯林 C、哈特 D、康德 3、《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草案)》中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年龄、身体残疾等因素而受歧视。”此条款主要体现了法律的哪种价值:() A、秩序价值 B、自由价值 C、平等价值 D、效益价值 4、下列关于法律解释的哪一表述是错误的?() A、法律解释作为法律职业技术的核心在任何有法律职业的国家中,其规则和标准也有所不同 B、法律解释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解释者往往只使用其中的一种方法 C、法律解释必然存在于法律适用之中 D、法律解释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性,但是它有客观性 5、约翰?洛克(1632—1704),著名的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是近代西方自由主义的奠基人之一。其代表作《政府论》下篇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经典著作。在这部著作中,洛克阐述了他的自然权利学说,洛克所论述的“自然权利”不应该包括以下哪项?() 试卷第1页(共10页) A、生命权 B、财产权 C、自由权 D、追求幸福权 6、“法律的存在是一回事,它的优缺点是另一回事,法律是否存在与它是否符合某假定的标准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一个法律,我们可能恰巧不喜欢它,或者它可能不符合我们用以认可法律的标准,但只要它确实地存在,它便是法律,这是一个事实。”哈特的这段话体现了:() A、法律为正义奠定了原则基础,提供了正义的标准和尺度。 B、正义为法律奠定了原则和基础,是衡量法律好坏的标准。 C、正义推动了法律的进化,正义观念的进步引起法律观念的进步。 D、法律与正义分离,至少没有必然的联系。 7、第21届联合国通过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公约第九条规定:“人人有权享有人身自由和安全。任何人不得加以任意逮捕或拘禁。除非依照法律所确定的根据和程序,任何人不得被剥夺自由。”下列对于公约的理解,正确的是:() A、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等专属立法事项,应当由立法机关通过法律来规定,行政机关不得代为规定,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行为必须要有法律的授权,不得抵触法律。 B、该规定中的人权是集体人权 C、我国没有加入这个公约,由此公约的规定在我国不具有国内法的效力。 D、该规定体现了集体人权高于个体人权。 8、所谓法律目的解释方法,指法官在解释法律条文时可以用法律条文的立法目的作为解释的根据,当采用文义解释及其他解释方法,得出两个不同的解释意见而难以判断哪一个解释意见正确时,应当采纳其中最符合立法目的的解释意见。以下对于法律的目的解释,理解正确的是: () A、目的解释不需要考虑立法者的意图。 B、目的解释方法,必须在法律规定之间出现冲突,或者在法律规定之间出现漏洞,无法进行有效衔接的时候运用。 C、目的解释高于文义解释。 D、目的解释要求我们不能按照字面意思来解释法律。 9、“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段话选自马克思的下列哪篇著作:() A、《关于出版自由的辩论》 B、《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C、《共产党宣言》 D、《巴黎手稿》 10、我国《合同法》第41条规定:“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应当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格式条款和非格式条款不一致的,应当采用非格式条款。”对该法律条文的下列哪种理解是错误的?() A、该法律条文规定的内容是法律原则 B、格式条款本身追求的是法的效率或效益价值,该法律条文规定的内容追求的是法的正义价值 C、该法律条文是对法的价值冲突的一种解决 D、该法律条文规定了法律解释的方法和遵循的标准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四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10 分) 1、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下列表述哪几项是错误的?() A、法在本质上是社会成员公共意志的体现 B、法既执行政治职能,也执行社会公共职能 C、法最终决定于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国家结构、国际环境等条件 D、法不受客观规律的影响 2、关于法与宗教的关系,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法与宗教在一定意义上都属于文化现象 B、法与宗教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特定人群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C、法与宗教在历史上曾经是浑然一体的,但现代国家的法与宗教都是分离的 D、法与宗教都是社会规范,都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但宗教同时也控制人的精神

【期末复习】西政期末考试刑法分论题库试卷试题及答案

西政期末考试刑法分论题库试卷4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某甲与某乙投宿同一旅馆同一房间,某甲得知乙是一家大公司的采购员,携带一笔巨款,准备进货。于是晚上某甲便机请乙喝听装饮料(内掺有安眠药),乙服后很快就错昏睡不醒,某甲便乘机将某乙携带现金的皮包扭开,拿走定货现金15000元。甲的行为构成( D )。 A.盗窃罪 B.诈骗罪 C.抢夺罪 D.抢劫罪 2.甲、乙二人某天晚上携带凶器潜入商店准备进行抢劫,但在进店后发现值班人员睡着了,两人就在没有使用凶器的情况下取得大量商品。甲乙的行为构成( A )。 A.盗窃罪 B.抢劫罪 C.抢劫罪预备和盗窃罪 D.抢夺罪 3.甲偷乙的自行车被乙当场抓住,甲为挣脱逃跑而将乙打成重伤。甲的行为构成( A )。 A.抢劫罪 B.故意伤害罪 C.抢劫罪和故意伤害罪 D.抢夺罪和故意伤害罪 4.甲自己饮酒过量醉倒在路旁,乙从此经过,见有机可乘,就将甲身上的钱掏走,钱包内有现金850元。甲的行为构成(C )。 A.抢劫罪 B.抢夺罪 C.盗窃罪 D.抢劫罪和盗窃罪 5.甲系某宾馆服务员,在上班期间,经常乘客人不在房间之机,窜入房内以旅客的名义偷打国内、国际长途电话。甲的行为构成( B )。 A.贪污罪 B.盗窃罪 C.侵占罪 D.不构成犯罪 6.王某盗窃正在使用中的电话线数额不大,但造成了严重后果。王某的行为构成( B )。 A.盗窃罪 B.破坏公用电讯设施罪 C.盗窃罪和破坏公用电讯设施罪 D.危害公共安全罪 7.盗窃由单位已盖好印章的空白转帐支票,并冒充签发支票单位的人员向商店骗购大量货物的,应定(A )。 A.盗窃罪 B.票据诈骗罪

2014年西南政法大学期末考试刑法学试卷附答案

2014年西南政法大学期末考试 《刑法学》试卷(附答案) 一、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10空,每空1分,满分10分) 1.首要分子是指在(犯罪集团)或者(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 2.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人)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刑法规定之罪的,适用刑法。 3.对于中让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4.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其构成的要件之一是,偷逃应缴税额在(5000)元以上。 5.根据刑法规定,构成侵犯著作权罪,其主观方面表现为以(营利)的直接故意。 6.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 Y)1.盲人犯罪,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N )2.身强力壮、有较丰厚收入的儿子,对身患重病的父亲长期不送医院就医,结果其父因延误治疗而死亡。行为人之行为构成不作为形式的杀人罪。 ( Y )3.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 ( N )4.背叛国家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

( Y )5。犯罪行为在客观方面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但根据刑法规定,有故意犯罪行为和过失犯罪行为两种基本形式。 ( N )6.信用卡诈骗罪,就是指利用信用卡、信用证进行诈骗活动,骗取钱财数额较大的行为。 ( N )7.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应以职务侵占罪论处。 ( Y )8.张三与李四有仇。某日,张三见李四前往公用的水并打水,便抢先一步在水井中下毒,结果导致李四饮水后死亡。张三的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 ( Y )9.《刑法》第233条规定,过失致人死亡,“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是指在其他过失犯罪中导致他人死亡,就直接以其他犯罪定罪处罚,而不再以过失杀人罪论处。 ( Y )10.空白罪状,即在刑法分则条文中不直接叙明犯罪特征,而是指出该犯罪行为所违反的其他法律和法规。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1.甲欲杀乙,误将丙当乙杀死,甲的行为属于事实上的认识错误之( A )。 A.目标的错误认识 B.手段的错误认识 C.因果关系的错误认识 D.行为误差

西南政法大学试卷(A卷)

西南政法大学试卷(A 卷) 200 6 —200 7 学年第 二 学期 课程 英语视听 专业 英语专业年级 2006 级 本试卷共 4 页,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考试方式:闭卷 Part I. Listen to the following 10 short conversations and decide which is the best answer. 1. A) He watched television with his friend. B) He stayed at home talking with his friend. C) He went to see a film with his friend. D) He went to see his schoolmate. 2. A) When the meeting is to be held. B) Who are going to attend the meeting. C) Where the meeting is to be held. D) What’s to be discussed at the meeting. 3. A) The necessity of writing to Mr. Johnson. B) Who is going to contact Mr. Johnson. C) The arrangement of the Wednesday meeting. D) Where they are going to meet Mr. Johnson. 4. A) Jack brought the tape to the party. B) The tape had been returned to Paul. C) The tape was missing. D) Jack lent his tape to Paul. 5. A) The man wants to reserve a room. -------------------------------------------------------------------------------------------------------------------------------------------------------------------------密-----------------封-----------------线-------------------内-----------------线-------------------内-------------------不-------------------内-------------------不----------------------------------------不---------------------要---------------------要-----------------------答-----------------------答----- 学生姓名:名:___________________ 学___________________ 学 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专业专业年级 :

西政法理学进阶期末试卷及答案汇总

2006-2007第一學期試題 一、不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 小題,每小題2 分,共30 分) 1、柏拉圖關於法律の主要著作包括() A、《理想國》 B、《政治家》 C、《政治學》 D、《尼各馬可倫理學》 2、關於“法律解釋”の正確理解是() A、法律解釋是成文法出現後の必然現象 B、法律解釋必須完全根據法律規範の字面含義進行解釋 C、法律解釋有完善立法の作用s D、法律解釋の效力高於被解釋の法律文本 3、法律對利益の調整機制為() A、表達利益要求 B、消滅利益衝突 C、平衡利益衝突 D、重整利益格局 4、有時被人們稱為價值法學の是() A、社會法學 B、分析法學 C、自然法學 D、哲理法學 5、以下著名法學家,屬於法國の是() A、霍布斯 B、洛克 C、盧梭 D、孟德斯鳩 6、法律與宗教の區別表現為() A、法律の產生遠早於宗教 B、法律の基礎是人の理性の自覺力量,而宗教則不是 C、法律規則人の外部行為,而宗教規範則相反 D、法律對權利和義務の規定明確,而宗教規範則相反 7、法律對社會の影響後果超出了立法者本來の意圖,這說明法律具有()功能。 A、顯性功能 B、隱性功能 C、正功能 D、非功能 8、“法是由事物の性質產生出來の必然關係”の命題出自() A、馬克思 B、霍布斯 C、孟德斯鳩 D、康德 9、對利益作了門捷列夫元素週期表式の分類の是() A、德國の赫克 B、法國の愛爾維修 C、英國の邊沁 D、美國の龐德 10、關於國家和法の關係,下列命題正確の是() A、法治國家和法發生聯繫,人治國家和法不發生聯繫 B、法律形式受國家形式の影響 C、國家の性質和特徵決定法律の性質和特徵 D、國家制度の完善離不開法律の重要作用 11、科學技術對法律系統提出了一系列の挑戰,具體言之,科技對法律の影響主要表現在科技の發展() A、擴大了法律調整の社會關係の範圍 B、對立法產生了巨大の影響 C、對法律實施提供了全新の手段 D、提高了法律實施の效率 12、下列哪種說法是錯誤の?()。 A、社會是法律の產物 B、法律是社會の產物

西南政法大学《中国法制史》期末考试题

西南政法大学《中国法制史》期末考试题 一、填充题: 1、关于夏商周的刑律,史载:“夏有乱政,而作;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周有乱政,而作。” 2、在周代,后世意义上的“法”的概念尚未形成,作为社会控制手段的只有“礼”和“刑”。二者的关系,后人总结为“”、“”。 3、中国的中央审判机关,夏商周时期叫司寇,秦汉时期叫廷尉,隋唐时叫大理寺。 4、仿照《周礼》六官的构思,中国自隋唐时代即在中央设立吏、、、兵、刑、工六部。 5、春秋时期,郑国人私造法律,刻在竹简上,史称“”。 6、战国时,秦国变法领导人“改法为律”,此后中国历代法典一般称为律。 7、《云梦秦简》中,有关审理案件的原则、治狱程式、调查勘验方面的规定,称为式。 8、秦汉的诉讼中,被告或其家属不服判决时,可以要求复审,称为乞鞫。 9、自汉文帝刑罚改革后逐渐形成的新的五刑是笞、杖、、、死。 10、唐律中的制度,即在伤害案件发生后,规定一定的期限,限满时根据被害人的死伤情况,决定加害人所应负担的刑事责任。 11、唐代遇有重大疑难案件,皇帝特诏大理寺、刑部、御史台长官共同审理,称为三司推事。 12、元朝的法典有《大元通制》和、《至正条格》、《风宪宏纲》。 13、明初,朱元璋仿照《尚书》的体例,颁布了许多关于打击贪官污吏的刑事特别诏令,合编成书,称为。 14、明清时期,遇有特别重大的案件,皇帝下令六部和大理寺、都察院、通政使司的长官共同审理,称为九卿会审。 15、明清时代,地方审判分为州县、、提刑按察司、四级。 16、我国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刑法典是1907-1910年间由沈家本主持制定的《大清新刑律》。 17我国近代最早的两个宪法性文件是《钦定宪法大纲》和《重大信条十九条》。 18、是中央革命根据地制定的第一部宪法性文件。 19、孙中山的“五权宪法”理论是以“分治”原则为基础建立起来的。 二、判断正误并作出更正或简单说明理由: 1、西周时,“周公制礼”、“吕侯制刑”。前者是进行道德建设,后者是进行法制建设。F 2、周代的宗法政治制度是一种国家政治组织与原始宗教组织合一的政治模式。这种模式的特征是:王者家族首领既是宗教领袖、又是政治领袖。F 3、周代的法律适用原则“刑不上大夫”,意思是贵族犯罪不受法律制裁。F 4、春秋时,郑国的子产铸刑书,晋国的赵鞅铸刑鼎,是我国最早公布的与其他部门法分离的独立的刑法典。F 5、法家主张,“至治,夫妻交友不能相为弃恶盖非,民人不能相为隐”,意思是奖励告奸,包括亲属之间互相告奸。T 6、“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孟子提出的以人民为国家主人的观点。F 7、汉文帝、景帝废肉刑,是用笞刑和徒刑取代了所有的肉刑。F 8、曹魏明帝时,陈留王(即被废黜后的汉献帝)之孙犯故杀罪,当地长官依法判处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