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龙门石窟简介

龙门石窟简介

龙门石窟简介
龙门石窟简介

龙门石窟简介:

龙门石窟与山西云冈石窟、敦煌莫高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

它位于洛阳市城南十三公里,这里是香山和龙门山两山对峙,伊河水从中穿流而过,远望犹如一座天然的门阙,所以古称“伊阙”。到了隋朝,隋炀帝杨广曾登上洛阳北面的邙山,远远望见了洛阳南面的伊阙,就对他的侍从们说,这不是真龙天子的门户吗?古人为什么不在这里建都?一位大臣献媚地答道,古人非不知,只是在等陛下您呢。隋炀帝听后龙颜大悦,就在洛阳建起了隋朝的东都城,把皇宫的正门正对伊阙,从此,伊阙便被人们的习惯的称为龙门了。

龙门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温泉增辉。自古以来,龙门山色被列入洛阳八大景之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说:“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石窟就开凿于山水相依的峭壁间。它始凿于北魏孝文帝由平城(今山西大同市)迁都洛阳前后。当时孝文帝深感国都偏于北方不利于统治,而地处中原的洛阳自然条件优越,于是在公元493年迁都洛阳,同时拉开了营建龙门石窟的序幕。龙门石窟经历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和北宋等朝,雕凿断断续续达400年之久,其中北魏和唐代大规模营建有140多年,因而在龙门的所有洞窟中,北魏洞窟约占30%,唐代占60%,其他朝代仅占10%左右。据统计,东西两山现存窟龛2345个、佛塔70余座。龙门石窟是我国古碑刻最多的一处,有古碑林之称,共有碑刻题记2860多块,其中久负盛名的龙门二十品和褚禭良的伊阙佛龛之碑,分别是魏碑体和唐楷的典范,堪称中国书法艺术的上乘之作。龙门全山造像11万余尊,最大的佛像卢舍那大佛,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最小的佛像在莲花洞中,每个只有2厘米,称为微雕。

龙门石窟是历代皇室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它是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北魏和唐代的造像反映出迥然不同的时代风格。北魏造像在这里失去了云岗石窟造像粗犷、威严、雄健的特征,而生活气息逐渐变浓,趋向活泼、清秀、温和。这些北魏造像,脸部瘦长,双肩瘦削,胸部平直,衣纹的雕刻使用平直刀法,坚劲质朴。北魏时期人们崇尚以瘦为美,所以,佛雕造像也追求秀骨清像式的艺术风格。而唐代人们喜欢以胖为美,所以唐代的佛像的脸部浑圆,双肩宽厚,胸部隆起,衣纹的雕刻使用圆刀法,自然流畅。龙门石窟的唐代造像继承了北魏的优秀传统,又汲取了汉民族的文化,创造了雄健生动而又纯朴自然的写实作风,达到了佛雕艺术的顶峰。

龙门石窟也是书法艺术史是宝藏。著名的书法精品龙门二十品,是后代碑拓鉴赏家从龙门石窟众多的石刻造像题记中精选出来的书法极品。这些碑刻不仅记录了发愿人造像的动机、目的,还为石窟考古分期断代提供了依据。清代学者康有为曾大力提倡整个社会书写要用魏碑体,还称赞魏碑有十美,如:笔法跳跃,结构天成,血肉丰美等。时值今日,魏碑体还作为标语、装潢用字广泛使用。由此可见,二十品在书法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龙门石窟是佛教文化的艺术表现,但它也折射出当时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时尚。石窟中保留着大量的宗教、美术、建筑、书法、音乐、服饰、医药等方面的实物资料,因此,它是一座大型石刻艺术博物馆。

【洞窟简介】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区南面12公里处,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这里有东、西两座青山对峙,伊水缓缓北流。远远望去,犹如一座天然门阙,所以古称“伊阙”。自古以来,为游龙门的第一景观。

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3年)前后,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现存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2680余品,佛塔70余座,造像10万余尊。其中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这些都体现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极高的艺术造诣。

奉先寺是龙门唐代石窟中最大的一个石窟,长宽各30余米。据碑文记载,此窟开凿于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在位时期,于公元675年建成。洞中佛像明显体现了唐代佛像艺术特点,面形丰肥、两耳下垂,形态圆满、安详、温存、亲切,极为动人。石窟正中卢舍那佛坐像为龙门石窟最大佛像,身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1.9米,造型丰满,仪表堂皇,衣纹流畅,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实在是一件精美绝伦的

艺术杰作。据佛经说,卢舍那意即光明遍照。这尊佛像,丰颐秀目,嘴角微翘,呈微笑状,头部稍低,略作俯视态,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妇女,令人敬而不惧。有人评论说,在塑造这尊佛像时,把高尚的情操、丰富的感情、开阔的胸怀和典雅的外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她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卢舍那佛像两边还有二弟子迦叶和阿难,形态温顺虔诚,二菩萨和善开朗。天王手托宝塔,显得魁梧刚劲。而力士像更加动人,只见他右手叉腰,左手合十,威武雄壮,栩栩如生。

潜溪寺

潜溪寺是龙门西山北端第一个大窟。它高、宽各九米多,进深近七米,大约建于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代初期。窟顶藻井为一朵浅刻大莲花。主佛阿弥陀佛端坐在须弥台上,面颐丰满,胸部隆起,衣纹斜垂座前,身体各部比例匀称,神情睿智,整个姿态给人以静穆慈祥之感。主佛左侧为大弟子迦叶,右侧为小弟子阿难。两弟子旁边分别为观世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特别是南壁的大势至菩萨,造型丰满敦厚,仪态文静,在故宫博物院有1比1的复制品陈列。阿弥陀佛与两侧的两位菩萨共称为西方三圣,即掌管西方极乐世界的三位圣人,是佛教净土宗信仰的对象。

宾阳中洞

宾阳中洞是北魏时期代表性的洞窟。“宾阳”意为迎接出生的太阳。宾阳三洞开凿于北魏时期,是北魏的宣武帝为他父亲孝文帝做功德而建。它开工于公元500年,历时24年,用工达80万2366个,后因为发生宫廷政变以及主持人刘腾病故等原因,计划中的三所洞窟(宾阳中洞、南洞、北洞)仅完成了一所即宾阳中洞,南洞和北洞都是到初唐才完成了主要造像。

宾阳中洞内为马蹄形平面,穹窿顶,中央雕刻重瓣大莲花构成的莲花宝盖,莲花周围是八个伎乐天和两个供养天人。它们衣带飘扬,迎风翱翔在莲花宝盖周围,姿态优美动人。洞内为三世佛题材,即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主佛为释迦牟尼。他是佛教的创始人,原名叫悉达多·乔达摩,原是古印度净饭王的儿子。他和我国的孔子生活在同一时代,比孔子要年长12岁。他在29岁时出家修行,经过六年,悟道成佛,创立了佛教。由于北魏时期崇尚以瘦为美,所以主佛释迦牟尼面颊清瘦,脖颈细长,体态修长。衣纹密集,雕刻手法采用的是北魏的平直刀法。由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政策,所以洞中主佛的服饰一改云冈石窟佛像那种偏袒右肩式袈裟,而身着宽袍大袖袈裟。释迦牟尼所有侍立二弟子、二菩萨。二菩萨含睇若笑,文雅敦厚。左右壁还各有造像一铺,都是一佛、二菩萨,着褒衣博带袈裟,立于覆莲座上。

洞中前壁南北两侧,自上而下有四层精美的浮雕。第一层是以《维摩诘经》故事为题材的浮雕,叫做“维摩变”。第二层是两则佛本生故事。第三层为著名的帝后礼佛图。第四层为“十神王”浮雕像。特别是位于第三层的帝后礼佛图,它们反映了宫廷的佛事活动,刻划出了佛教徒虔诚、严肃、宁静的心境,造型准确,制作精美,代表了当时生活风俗画的高度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非常可惜的是,在上个世纪的三、四十年代被盗往国外了。现在分别陈列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和美国堪萨斯州纳尔逊艺术博物馆。

宾阳南洞

宾阳南洞的洞窟为北魏时期开凿,但洞中几尊主要的佛像都是在初唐完成的。洞中主佛为阿弥陀佛,面相饱满,双肩宽厚,体态丰腴,体现了唐朝以胖为美的风格。宾阳南洞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四子魏王李泰在北魏废弃的基础上又续凿而成,为其生母长孙皇后做功德而建,属于过渡时期的作品。

摩崖三佛龛

摩崖三佛龛共有七尊造像,其中三身坐佛,四身立佛,这种造像组合在我国石窟寺中极为罕见。中间主佛为弥勒,坐于方台座上,头顶破坏,仅雕出轮廓,未经打磨。据佛经记载,弥勒佛是“未来佛”,是作为现在佛释迦牟尼的接班人而出现的。武则天利用弥勒信仰为其登基制造舆论,登基后又自称“慈氏”(即弥勒),推动了弥勒信仰的风行。摩崖三佛龛的开凿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随着武周政权

的垮台,摩崖三佛龛也因此而停工。虽然这组造像是半成品,却为我们了解石窟造像的开凿程序提供了一份宝贵的实物资料。

万佛洞

万佛洞因洞内南北两侧雕有整齐排列的一万五千尊小佛而得名。洞窟呈前后室结构,前室造二力士、二狮子,后室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是龙门石窟造像组合最完整的洞窟。窟顶有一朵精美的莲花,环绕莲花周围的为一则碑刻题记:“大唐永隆元年十一月三十日成,大监姚神表,内道场运禅师,一万五千尊像一龛”。它说明了该洞窟是在宫中二品女官姚神表和内道场智运禅师的主持下开凿的,完工于唐高宗永隆元年即公元680年。洞内主佛为阿弥陀佛,端坐于双层莲花座上,面相丰满圆润,两肩宽厚,简洁流畅的衣纹运用了唐代浑圆刀的雕刻手法。主佛施“无畏印”,表示在天地之间无所畏惧,唯我独尊。主佛端坐在莲花宝座上,在束腰部位雕刻了四位金刚力士,那奋力向上的雄姿与主佛的沉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更加衬托出主佛的安详。主佛背后还有五十二朵莲花,每朵莲花上都端坐有一位供养菩萨,她们或坐或侧,或手持莲花,或窃窃私语,神情各异,像是不同少女的群体像。五十二代表着菩萨从开始修行到最后成佛的阶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

在洞内南北两壁整齐地刻有一万五千尊小佛像,每尊只有四厘米高。在南北两壁的壁基上各刻有六位伎乐人,舞伎在悠扬的乐曲声中翩翩起舞,体态轻盈,婀娜多姿。

整个洞窟金碧辉煌,向人们展现了西方极乐世界的理想国土,烘托出一种热烈欢快、万众成佛的气氛。

洞口南侧还有一尊菩萨像,她是龙门石窟唐代众多菩萨像的精美范例。菩萨通高85厘米,头部向右倾斜,身体成"s\\\'形的曲线,整个姿态显得非常优美端庄。我国著名戏剧大师梅兰芳早年参观龙门时,被她那优美的形象所吸引并大加赞赏,此后经过艺术加工,成功地运用到他的表演中。

莲花洞

莲花洞因窟顶雕有一朵高浮雕的大莲花而得名,大约开凿于北魏年间。莲花是佛教象征的名物,意为出污泥而不染。因此,佛教石窟窟顶多以莲花作为装饰,但像莲花洞窟顶这样硕大精美的高浮雕大莲花,在龙门石窟也不多见。莲花周围的飞天体态轻盈,细腰长裙,姿态自如。

洞内正壁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主像为释迦牟尼立像,著褒衣博带式袈裟,衣褶简洁明快。这是释迦牟尼的游说像,即释迦牟尼外出讲经说法时的形象。二弟子是浅浮雕,左侧弟子迦叶深目高鼻,胸部筋骨突兀,手持锡杖,似一西域苦行僧,可惜其头部早年被盗,现存法国吉美博物馆。

龙门石窟中最小的佛像,仅有2厘米高,这些高不盈寸的小千佛位于莲花洞南壁上方,生动细致,栩栩如生。

奉先寺

奉先寺是龙门石窟规模最大、艺术最为精湛的一组摩崖型群雕。主佛莲座北侧的题记称之为“大卢舍那像龛”,因为它隶属于当时的皇家寺院奉先寺而俗称“奉先寺”。这里共有九躯大像,中间主佛为卢舍那,为释迦牟尼的报身佛,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达1.9米。佛像面部丰满圆润,头顶为波状形的发纹。双眉弯如新月,附着一双秀目,微微凝视着前方。高直的鼻梁,小小的嘴巴,露出祥和的笑意。双耳长且略向下垂,下颏圆而略向前突。圆融和谐,安祥自在,身着通肩式袈裟,衣纹简朴无华,一圈圈同心圆式的衣纹,把头像烘托的异常鲜明而圣洁。

饱经沧桑、老成持重的大弟子迦叶,温顺聪慧的小弟子阿难,表情矜持、雍荣华贵的菩萨,英武雄健的天王,咄咄逼人的力士与主佛卢舍那一起构成了一组极富情态质感的美术群体形象。

奉先寺的九躯大像的背后有很多长方形的小龛,这是大约在宋、金时代,人们为了保护大像龛,依龛修建了木结构屋檐式建筑,这些建筑影响了佛像的通风,加速了佛像的风化,因而后来被拆除。

奉先寺大型艺术群雕以其宏大的规模、精湛的雕刻高踞于我国石刻艺术的巅峰,成为我国石刻艺术的典范之作,也成为唐朝这一伟大时代的象征。

古阳洞

古阳洞在龙门山的南段,开凿于公元493年,是龙门石窟造像群中开凿最早、佛教内容最丰富、书法艺术最高的一个洞窟。它规模宏伟、气势壮观。洞中北壁刻有楷体“古阳洞”三个字,到了清末光绪年间,道教徒将主像释迦牟尼涂改成太上老君的形象,讹传老子曾在这儿练丹,所以古阳洞又叫老君洞。

古阳洞是由一个天然的石灰岩溶洞开凿成的。窟顶无莲花藻井,地面呈马蹄形。主像释迦牟尼,着双领下垂式袈裟,面容清瘦,眼含笑意,安详地端坐在方台上,侍立在主佛左侧的是手提宝瓶的观音菩萨,右边的是拿摩尼宝珠的大势至菩萨,他们表情文静,仪态从容。

古阳洞大小佛龛多达数百,雕造装饰十分华丽,特别是表现在龛的外形、龛楣和龛额的设计上,丰富多彩,变化多端,有的是莲瓣似的尖拱、有的是屋形的建筑、有的是帷幔和流苏,并且在龛楣上雕造有佛传故事,如:古阳洞南壁释迦多宝龛上,有树下诞生、步步生莲、九龙灌顶等,讲述的是悉达多从他母亲摩耶的右腋下诞生,刚出生,就走了七步,每一步脚印都生出一朵莲花,这叫步步生莲,他站在方台上,天空中有九条龙为他喷水沐浴。

古阳洞是北魏皇室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这些达官贵人不惜花费巨资,开凿窟龛,以求广植功德,祈福免灾,而且留下了书法珍品—龙门二十品。古阳洞中就占有十九品,另一品在慈香窑中。龙门二十品是指从北魏时期精选出不同的二十块造像题记,它们记载着佛龛的雕凿时间、人物、目的等。二十品的特点是:字型端正大方、气势刚健质朴,结体、用笔在汉隶和唐楷之间。清代学者康有为曾大力提倡整个社会书写要用魏碑体,现在,龙门二十品仍有无穷的艺术魅力,每年吸引无数的海外友人,漂洋过海,为的是能够亲眼目睹这一书法奇珍。

药方洞

看完古阳洞,我们来到了药方洞,药方洞因窟门刻有诸多唐代药方而得名。它始凿于北魏晚期,经东魏、北齐,到唐初还仍有雕刻。洞中五尊佛像,身躯硬直少曲线,脖子短粗,身体硕壮,菩萨头冠两旁的带子很长,下垂到胳膊上部。这都是北齐造像的特征。洞门两侧刻有药方150多种,所用药物多是植物、动物和矿物药。药方涉及内科、外科、小儿科、五官科等,所涉及药材在民间都能找到,很大程度上方便了老百姓。这些药方不仅可以治疗常见的疾病,而且还能治疗疑难杂症,如:疗噎方可以治疗食道癌。其中有95方在公元10世纪被一位日本学者收录在《医心方》中,足见它的价值和影响。药方洞的药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药方,对研究中国医药学起重要的作用。

擂鼓台中洞

看完了西山石窟群,我们过漫水桥来到了东山石窟。在东山脚下的公路未开通以前,巨石上方原是一片平台。传说当年奉先寺竣工时,武则天亲自率百官驾临龙门,主持这次规模盛大的开光仪式,庞大的乐队便在这平台上擂鼓助兴,于是后人便把这里叫做擂鼓台。相临擂鼓台的三个洞叫擂鼓台三洞。

这是擂鼓台中洞,又名大万伍佛洞。是一座武周禅宗窟,中国佛教的禅宗是以专修禅定为主的教派。“禅定”就是安定而止息杀虑的意思。洞顶作穹隆形,并有装饰华丽的莲花藻井,造像是一佛二菩萨,主佛为双膝下垂而坐的弥勒佛,壁基有二十五尊高浮雕罗汉群像,从南壁西起到北壁西止。罗汉群像构成一个半环形装饰带,罗汉群像均罗汉身旁都刻有一段从《付法藏因缘传》里摘录的经文介绍该罗汉的身世及特点。所刊经文中多杂以武周新字,这是是武周时期禅宗所经营的洞窟。

擂鼓台北洞

擂鼓台北洞是龙门石窟中开凿较早,规模最大的密宗造像石窟,密宗属于中国佛教的派别之一,它源于印度,产生于公元七世纪以后,佛教的密教是佛教中的最后一个派别,密教传入中国,在中国的弘扬,乃至远播日本、朝鲜,还有密宗领袖和他们的宗教活动,都和洛阳及龙门石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擂鼓台北洞为穹隆顶,马蹄形平面,高4米,宽4.9米,窟顶为莲花藻井,周围环绕四身飞天。其因风化剥蚀已不清。据说,北洞的主像,中洞的三尊佛像以及南洞的一尊佛像,都是民国时期从别处搬移进去的。洞内三尊大坐佛中,东壁的主佛为毗卢遮那佛,意为太阳,即除暗遍明之意,因此又称“大日如来”,

它头带宝冠,胳膊上带着臂钏的菩萨装形象,像高2.45米,结跏趺坐于0.9米高的须弥台坐之上。

在北洞的前壁南侧,雕有八臂观音一尊,像高1.83米,赤足坐于圆形台坐上,在前壁的北侧还雕有四臂十一面观音,像高1.9米,赤脚立在圆形台坐上。

看经寺

看经寺为武则天时期所雕刻,双室结构,前室崖壁有数十个小龛造像,主室进深1170厘米,宽1116厘米,高825厘米,平顶,方形平面,四壁垂直,三壁下部雕出高均180厘米的传法罗汉二十九祖(正壁11身,两壁个9身),为我国唐代最精美的罗汉群像,是据隋代费长房《历代法宝记》刊刻的。这种不雕佛像仅雕罗汉的大窟,似是一大型禅堂,可能是禅宗所主持开凿的。看经寺是龙门东山最大的一个洞窟,29尊传法罗汉保存完好。

香山寺

香山寺位于十三朝古都洛阳城南13公里处的香山西坳,与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西山窟区一衣带水,隔河相望,与龙门石窟东山窟区和白园一脉相连,并肩邻立。

香山因盛产香葛而得名。香山寺微始建于北魏熙平元年(公元516年),唐垂拱三年(公元687年),印度来华高僧地婆诃罗(日照)葬于此,为安置其遗身重建佛寺。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武则天在洛阳称帝,建立武周王朝,梁王武三思奏请,敕名“香山寺”,并重修该寺,当时香山寺危楼切汉,飞阁凌云,巍巍壮观,武则天常驾亲游幸,御香山寺中石楼坐朝。留下了“香山赋诗夺锦袍”的佳话。唐大和六年(公元832年),河南尹白居易捐资六七十万贯,重修香山寺,并撰《修香山寺记》,寺名大振,这篇文章开篇第一句即是对香山寺的推崇“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十寺,观游之胜,香山首焉”,白居易自号“香山居士”与如满和尚等人结成“香山九老会”吟咏于该寺的堂上林下,会昌六年(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遗命葬于香山寺如满大师塔侧。宋金时期香山寺犹存,元末废弃,清康熙年间重修,乾隆皇帝曾巡幸香山寺,称颂“龙门凡十寺,第一数香山”,这句诗摘自他当时所作的诗《香山寺二首》,被镌刻在石碑之上,位于香山寺的乾隆御碑亭就矗立着这块石碑,已有两百多年了,清末民国初年,香山寺又渐荒芜了,1936年香山寺进行重新修建后,为蒋介石庆祝五十寿辰而在寺内建一幢两层小楼。蒋介石和宋美龄多次在此避暑,这幢小楼位于香山寺内东南侧,被称为“蒋宋别墅”。解放后,香山寺又进行了多次修葺,如今,为了实施“旅游强市”战略,拓展龙门石窟景区的观光项目,丰富香山寺的文化内涵,提升香山寺的旅游品位,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洛阳市委、市政府及龙门石窟管理局依据《龙门石窟区规划》和《洛阳市龙门石窟保护管理条例》,投资600万元于2003年上半年完成了对香山寺的改造。该改造工程从2002年年底到2003年四月上旬完成,历时100天,创造了我国寺院速度之最。这也是香山寺历史上的第五次修复,新香山寺借鉴唐代风格,对蒋宋楼,乾隆御碑亭,衣钵塔等作为历史文物予以修缮、保留、保护。在原址上新建了钟楼、鼓楼、大雄宝殿,整修了天王殿、罗汉殿、步游道等。

【文物珍藏】

龙门博物馆藏有造像36座、题记8块、雕像48件、器物32件、瓷器64件、青铜器32件、砖雕64块、石刻16件、书画碑刻160件、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

国家牡丹园简介:洛阳国家牡丹园,又名洛阳国家牡丹基因库,位于河南省洛阳市邙山中沟西,创建于1987年,1992年林业部批准建立国家牡丹基因库,同年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题名“国色牡丹园”。2003

年3月国家林业局批准建立国家牡丹园,这是我国目前唯一的以国家名义命名的花卉专类园。国家牡丹园占地面积700亩,其中牡丹观赏园(分南园和北园)面积500亩,育苗200亩。拥有紫斑牡丹,稷山矮牡丹,卵叶牡丹,杨山牡丹,四川牡丹丹,狭叶牡丹,大花黄牡丹等,野生牡丹群和中原牡丹,西北牡丹,西南牡丹,江南牡丹等四大园艺牡丹种群。载植牡丹80余万株。生年繁殖优质商品牡丹30万株,并出口至10余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已经为国内野生牡丹引种驯化,新品种培育和商品牡丹繁殖最大的基地。“洛阳

牡丹甲天下,花开时节动京城”。洛阳国家牡丹园主任张西方携全体职工热忱欢迎国内外同行及花卉爱好者到洛阳治谈业务

{白马寺}华夏文明第一次大规模吸纳外来文化,是佛教的传入。公元64年,汉明帝刘庄夜梦金人,遣使西域拜求佛法。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了西天取经的故事。三年后,汉使同印度高僧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返回洛阳,汉明帝亲自迎接。第二年,在洛阳西雍门外建起了寺院,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故名白马寺。从此,在东土大地、洛河之滨、天子脚下,便有了中国最早的佛寺,它是佛教在中华大地上赖以发荣滋长的第一座菩提道场,历来被佛教界尊称为“释源、祖庭”。白马寺内宝塔高耸,殿阁峥嵘,长林古木,肃然幽静,寺内的主要建筑分布在由南向北的中轴线上,前后五座大殿错落有致,严谨有序。大雄殿内的23尊元代“夹苎干漆”造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他们全都是由丝、麻制成,每尊重量仅有3到5公斤,从元代至今700多年来未经修缮,仍然色彩如新,是国内罕见的稀世珍品,也是白马寺的镇寺之宝。中国第一座古刹是洛阳白马寺,中国第一座古塔是白马寺内的齐云塔,中原第一座比丘尼道场是白马寺内的齐云塔院,最早来华的印度僧人禅居于白马寺,最早传入的梵文佛经收藏于白马寺,他是中国最早的译经道场,中国的第一个汉人和尚在这里受戒,正是这些第一使得白马寺能够稳居中国伽蓝之首座,而永远彪炳于中国佛教史册之卷首。时至今日,每年元旦,中外朋友都要聚集于白马寺来聆听“马寺钟声”,用108下钟声消除心中一切烦恼。

在河南十三朝古都洛阳市东郊一片郁郁葱葱的长林古木之中,有一座被称为“中国第一古刹”的白马寺。这座一千九百多年前建造在邙山、洛水之间的寺院,以它那巍峨的殿阁和高峭的宝塔,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游人。

洛阳白马寺[2]为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乃佛教传入我国后官办的第一座寺院,被中外佛教界誉为“释源”、“祖庭”。白马寺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史载:东汉永平七年,汉明帝刘庄因夜梦金人,遣使西域拜求佛法。公元六十七年,汉使及印度二高僧摄摩腾、竺法兰以白马驮载佛经、佛像抵洛,汉明帝躬亲迎奉。公元六十八年,汉明帝敕令在洛阳雍门外建僧院,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故名该僧院为白马寺。白马寺座北面南,总面积二百余亩,其主体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2]、接引殿、毗卢阁五层殿堂及中国第一释迦舍利塔。白马寺是一处保存完整、古色古香的古建筑群。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2001年1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4A景区。

白马寺山门

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由官方营造的第一座寺院。它的营建与我国佛教史上著名的“永平求法”紧密相连。相传汉明帝刘庄夜寝南宫,梦金神头放白光,飞绕殿庭。次日得知梦为佛,遂遣使臣蔡音、秦景等前往西域拜求佛法。蔡、秦等人在月氏(今阿富汗一带)遇上了在该地游化宣教的天竺(古印度)高僧迦什摩腾、竺法兰。蔡、秦等于是邀请佛僧到中国宣讲佛法,并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跋山涉水,于永平十年(67)来到京城洛阳。汉明帝敕令仿天竺式样修建寺院。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遂将寺院取名“白马寺”。

从白马寺始,我国僧院便泛称为寺,白马寺也因此被认为是我国佛教的发源地。历代高僧甚至外国名僧亦来此览经求法,所以白马寺又被尊为“祖庭”和“释源”。

白马寺建寺以来,其间几度兴废、几度重修,尤以武则天时代兴建规模最大。白马寺为长方院落,坐北朝南,寺内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毗卢阁、齐云塔等。游览白马寺,不但可以瞻仰那些宏伟、庄严的殿阁和生动传神的佛像,而且可以领略几处包含有生动历史故事的景物。

白马寺原建筑规模极为雄伟,历代又曾多次重修,但因屡经战乱,数度兴衰,古建筑所剩无几,人民政府为保存这一著名文化古迹,曾进行过多次修葺。现有五重大殿和四个大院以及东西厢房。前为山门,山门是并排三座拱门。山门外,一对石狮和一对石马,分立左右,山门内东西两侧有摄摩腾和竺法兰二僧墓。五重大殿由南向北依次为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和毗卢殿。每座大殿都有造像,多为元、明、清时期的作品。毗卢殿在清凉台上,清凉台为摄摩腾、竺法兰翻译佛经之处。东西厢房左右对称。整个建筑宏伟肃穆,布局严整。此外,还有碑刻40多方,对研究寺院的历史和佛教文化有重要价值。

现存白马寺坐北朝南,是一座长方形的院落,占地约4万平方米。寺大门之外,广场南有近年新建石牌坊、放生池、石拱桥,其左右两侧为绿地。左右相对有两匹石马,大小和真马相当,形象温和驯良,这是两匹宋代的石雕马,是优秀的石刻艺术品。白马寺的山门为明代所重建,为一并排三座拱门,代表三解脱门,佛教称之为涅盘门。部分门洞券面上刻有工匠姓名,皆为东汉遗物。寺内现存五层大殿,坐落在一条笔直的中轴线上,两旁偏殿则互相对称。天王殿,正中置木雕佛龛,龛顶和四周有50多条姿态各异的贴金雕龙。龛内供置弥勒佛,即“欢喜佛”。他笑口常开,赤脚趺坐,形象生动有趣,令人忍俊不禁。殿内两侧,坐着威风凛凛的四大天王,是佛门的守护神。弥勒佛像之后是韦驮天将,佛教的护法神,昂然伫立,显示着佛法的威严。

白马寺大门东走约300多米,有一座金代大定十五年(1175)造的十三层的齐云塔,直插云霄。齐云塔始建于五代时期,原为木塔,北宋末年金兵入侵时烧毁。金朝大定年间重建此塔,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

白马寺建筑规模雄伟,现在的布局为明嘉靖时重修,仅存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四座大殿。山门东西两侧有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二僧墓。后院毗卢阁内的断文碑,刻有白马寺的历史,是寺内重要古迹,所传唐经幢(读床)、元碑刻都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寺内原来还出土了玉石雕刻的弥勒佛像,已被盗往美国。各殿内的佛像大多是元代用干漆制成的,特别是大雄宝殿的佛像,是洛阳现存最好的塑像。据记载,三国魏时白马寺前有大石榴,京师传说:“白马甜榴,一石如牛。”

白马寺有中国佛寺“祖庭”之称,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因汉明帝“感梦求法”,遣使迎请天竺僧人回洛阳后而创建。历代屡有修葺增缮,唐代前期达到最盛,武则天曾派亲信薛怀义任住持,安史之乱后即有残损,明嘉靖三十年(1551)重修后,始成今日之规模布局。寺址位于汉魏洛阳故城雍门西,现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宝殿、接引典及毗卢阁等建筑,殿堂共达百余间。山门外有东汉来华的天竺僧迦摄摩腾、竺法兰之墓,青石bao砌。寺内还有唐代经幢。元代华严大师文才撰、赵孟頫书写的《洛京白马寺祖庭记碑》及原存石刻弥勒菩萨像已被盗往美国。大雄宝殿内供奉释迦牟尼佛、药师佛及阿弥陀佛,东西分置十八罗汉,均为元代以来干漆工艺制成。寺后部有清凉台,台上建有毗卢阁,西侧配殿中置摄摩腾和竺法兰之像。白马寺有金大定十五年(1175)所造齐云塔,塔为四方形密檐式,高35米,塔身挺拔秀丽。

白马寺建成后便成为东汉最主要的译经场所。摄摩腾、竺法兰首先在这里译出了第一部汉文佛经《四十二章经》,之后天竺僧人昙柯迦罗又译出了第一部汉文佛律《僧祗戒心》。随着佛经汉译本的逐渐增多,佛教在我国日益广泛传播开来。所以尽管后来佛教派系繁多,刹庙林立,但白马寺一直被佛门弟子同尊为“释源”,即中国佛教的发源地。

白马寺原来的建筑规模极其宏伟壮观,千百年来已几度兴衰,现存建筑多为明清两代修建。整个寺庙坐北朝南,为一长形院落,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宝殿、接引殿、毗卢阁等,均列于南北向的中轴线上。虽不是创建时的“悉依天竺旧式”,但寺址都从未迁动过,因而汉时的台、井仍依稀可见。整个寺庙布局规整,风格古朴。园内古树成荫,四时落英缤纷,增添了佛国净土的清净气氛。白马寺山门采用牌坊式的一门三洞的石砌弧券门。“山门”是中国佛寺的正门,一般由三个门组成,象征佛教“空门”、“无相门”、“无作门”的“三解脱门”。由于中国古代许多寺院建在山村里,故又有“山门”之称。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 曾重建。红色的门楣上嵌着“白马寺”的青石题刻,它同接引殿通往清凉台的桥洞拱形石上的字迹一样,是东汉遗物,为白马寺最早的古迹。山门左右两侧各立一匹青石圆雕马,身高1.75米,长2.20米,作低头负重状。相传这两匹石雕马原在永庆公主(宋太祖赵匡胤之女)驸马、右马将军魏咸信的墓前,后由白马寺的住持德结和尚搬迁至此。走进山门,西侧有一座《重修西京白马寺记》石碑。这是宋太宗赵光义下令重修白马寺时,由苏易简撰写,淳化三年(992)刻碑立于寺内的。碑文分五节,矩形书写,人称“断文碑”。山门东侧有一座《洛京白马寺祖庭记》石碑,这是元太祖忽必烈两次下诏修建白马寺,由当时白马寺文才和尚撰写,至顺四年(1333)著名书法家赵孟頫刻碑,立于寺内的,人称“赵碑”。过东西对称的两碑,便是白马寺的第一殿——天王殿。

天王殿系元代建筑,明清两代均重修,为一座单檐歇山式建筑。殿基高0.9米,长20.5米,宽14.5米,是明朝由原山门殿改建而成的。整个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四周绕以回廊。屋顶正脊有“风调雨顺”、后脊有“国泰民安”几个大字。殿内两侧泥塑四大天王像。中央佛龛内是明代塑造的弥勒笑像。在佛教传说中,弥勒菩萨将继承释迦牟尼佛位,成为未来佛。可是白马寺天王殿内这尊笑口常开的弥勒佛,却以另一个民间传说为蓝本:相传五代时,浙江一带有位名叫契此的和尚,他经常用一根锡杖肩背一个布袋来往于热闹的街市,人们叫他布袋和尚。这位和尚逢人乞讨,随地睡觉,形似疯癫。他在临死时,说了这样一个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于是人们就把他当做弥勒的化身,并根据他的形象塑造了一尊佛像,供在寺内的天王殿里。这是印度佛教中国化的一个缩影。

编辑本段大佛殿

天王殿后是一座大佛殿,长22.6米,宽16.3米,殿脊前部有“佛光普照”、后部有“法轮常转”各四个字。殿的中央供奉着三尊塑像:中为释迦牟尼佛,左为摩诃迦叶,右为阿难。这三尊像构成了“释迦灵山会说法像”。这取材于一个佛教禅宗典故。据说有一次释迦牟尼在灵山法会上面对众弟子,闭口不说一字,只是手拈鲜花,面带微笑。众人十分惘然,只有摩诃迦叶发出了会心的微笑。释迦牟尼见此,就说:“我有正眼法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这样,摩诃迦叶就成了这“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禅宗传人,中国佛教禅宗也奉摩诃迦叶为西土第一祖师。白马寺大佛殿的“释迦灵山会说法像”就是根据此传说塑造而成的。三尊旁边,还有手拿经卷的文殊和手持如意的普贤两位菩萨。释迦牟尼佛像背后是观音菩萨像。殿内还有一口引人注目的大钟,高1.65米,重1500公斤,上饰盘龙花纹,刻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字,

并附诗一首:“钟声响彻梵王宫,下通地府震幽冥。西送金马天边去,急催东方玉兔升。”据传此口钟与当时洛阳城内钟楼上的大钟遥相呼应,每天清晨,寺僧焚香诵经,撞钟报时,洛阳城内的钟声也跟着响起来,因此,白马寺钟声被列为当时洛阳八景之一。从此这一形象也深入人心,被人们大众所接受,成了慈悲和快乐的化身。

编辑本段大雄殿

大佛殿之后,是一座悬山式建筑“大雄殿”。它长22.8米,宽14.2米。殿前有一月台,是寺院内最大的殿宇。由歇山顶改为悬山顶,面积有所缩小。殿内贴金雕花的大佛龛内塑的是三世佛:中为婆娑世界的释迦牟尼佛,左为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右为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三尊佛像前,站着韦驮、韦力两位护法天将的塑像,执持法器。两侧排列十八尊神态各异、眉目俊朗的罗汉塑像。这十八罗汉都是用漆、麻、丝、绸在泥胎上层层裱裹,然后揭出泥胎,制成塑像,这种“脱胎漆”工艺叫夹苎干漆工艺,在国内是独一无二的,乃寺中塑像之精品,每座佛都是空心的,一只手即可托起。背后殿壁上还排列整齐地刻镂着五千余尊微型佛像。

大雄殿后有接引殿,为一般寺院所罕见。长14米,进深10.7米。为双层殿基,是寺内最小建筑。殿内供西方三圣。中为阿弥陀佛立像,左边为持净瓶的观世音菩萨,右边握摩尼宝珠的是大势至菩萨,均为清代泥塑。

编辑本段毗卢阁

是白马寺内最后一座佛殿,坐落于清凉台上,系一组庭院式建筑。清凉台原是明帝少时读书乘凉之处,后为摄摩腾、竺法兰译经之所。在寺中位置最高,长43米,宽33米,高5米。正面大殿毗卢殿为重檐歇山楼阁式建筑,长15.8米,宽10.6米,初建于唐,元、明、清历代都曾重修。阁内正中有一座砖台座,设一木龛,龛内供奉一尊毗卢遮那佛像,左立文殊,右立普贤,这一佛两菩萨,在佛教中合称“华严三圣”。

毗卢阁外两侧有两座配殿,即摄摩腾与竺法兰配殿,分置二高僧泥塑像,以示纪念。今山门东西两侧尚有二僧之墓。

白马寺东南有一座齐云塔,为方形密檐式砖塔。塔边长7.8米,通高35米,13层。每层南边开一拱门,可以登临眺望。旧与清凉台、腾兰墓、断文碑、夜半钟、焚经台合称“白马寺六景”。千百年来,民间流传两句谚语:“洛阳有座齐云塔,离天只有一丈八。”原是五代后唐李存惠修造的九级木结构佛塔,高500尺。

寺南还有两座夯筑高土台,台上立着一块“东汉释道焚经台”字样的通碑,这就是“六景”之一的焚经台。这个焚经台记述了佛教徒与中国方士之间的一场角逐,以佛教取胜而告终,汉朝佛教由此兴盛。

“明月见古寺,林外登高楼。南风开长廊,夏日凉如秋。”这是唐朝诗人王昌龄笔下的白马寺。今天这座著名古刹仍名扬海内外,巍然屹立在邙山脚下。

白马寺现任方丈是释印乐法师,白马寺于2005年11月1日举行方丈升座庆典法会,释印乐法师荣膺白马寺方丈,结束了白马寺方丈8年缺位的历史。

洛阳旅游攻略(亲身体验)

游玩路线 洛阳三日游线路特色:第一天:白天去王城公园欣赏牡丹,晚上可去真不同品尝洛阳水席。第二天:龙门石窟-关林参观龙门石窟一定要选在上午,这样光线充足,便于摄影。游览整个石窟景区需时约4个小时左右。从石窟出来后可坐公交到关林,参观需时约1-2 个小时。第三天:白马寺-小浪底 线路设计: D1王城公园 D2龙门石窟→关林 D3白马寺→黄河小浪底 第一天:白天去王城公园欣赏牡丹,晚上可去真不同品尝洛阳水席。 第二天:龙门石窟-关林参观龙门石窟一定要选在上午,这样光线充足,便于摄影。游览整个石窟景区需时约4个小时左右。从石窟出来后可坐公交到关林,参观需时约1-2个小时。 第三天:白马寺-小浪底 洛阳二日游线路特色: 第一天:天子驾六—王城公园(牡丹花会期间最好)—白马寺。(天子驾六与王城公园,距离不太远,打的6元左右,公交车可直达)第二天:龙门石窟-关林 线路设计: D1天子驾六博物馆→王城公园→白马寺 D2龙门石窟→关林 第一天:天子驾六—王城公园(牡丹花会期间最好)—白马寺。(天子驾六与王城公园,距离不太远,打的6元左右,公交车可直达) 第二天:龙门石窟-关林 龙门石窟一日游线路线路特色:奉先寺就在龙门石窟西山石窟之中。 线路设计: D1潜溪寺→宾阳中洞→宾阳南洞→万佛洞→莲花洞→奉先寺→古阳洞→药方洞 奉先寺就在龙门石窟西山石窟之中" 饮食

洛阳水席是洛阳一带特有的传统名吃。有两个含义:一是全部热菜皆有汤-汤汤水水;二是热菜洛阳水席吃完一道,撤后再上一道,向流水一样不断地更新。洛阳水席的特点是有荤有素、选料广泛、可简可繁、味道多样,酸、辣、甜、咸俱全,舒适可口。 洛阳水席的特点:一是有荤有素,素菜荤做,选料广泛,天上的飞禽、洛阳水席2地下的走兽,海中的游鱼,地里的菜蔬均可入席。可以根据设席者的经济状况,可简可繁,丰俭由人。二是有汤有水,味道多样,酸、辣、甜、咸俱全,舒适可口。三是上菜顺序有严格的规定,搭配合理,选料认真、火候恰当。洛阳水席,又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可据情而定,故深受城乡人民的普遍欢迎,长盛不衰。 洛阳水席,历史悠久,古今驰名。千年以来,久传不败。红白大事,宴请宾客,率先用之。 洛阳水席,来自民间,是洛阳一带特有的传统名吃。酸辣味殊,清爽利口。唐代武则天时,将洛阳水席旨进皇宫,加上山珍海味,制成宫廷宴席,又从宫廷传回民间。遂形成特有的风味。因仿制官府宴席的制作方法,故又称官场席。 胡辣汤是洛阳别具风味的小吃,只有早上才能吃到。特点是麻辣鲜香。胡辣汤的主料是精粉面、粉条、肥猪肉等,配料则为花生仁、芋头、山药、金针、木耳、葱花、蒜片、面筋泡等,调料包括糖、花椒、茴香、干姜、桂籽、胡椒、精盐、酱油等。 购物 洛阳购物攻略 洛阳的工艺品和土特产琳琅满目,购物场所比较多且集中,所以非常方便。著名的唐三彩,在洛阳已有百年的历史。洛绣是洛阳传统的工艺品,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还有牡丹、梅花玉、黄河鲤鱼等。 传统购物 丽景门在“真不同”中州店后面,城门里有家三彩艺是专营现代唐三彩的店家,里面品种繁多,式样别致,买唐三彩的首选地。过了丽景门往后走就是洛阳的老街了,整条街道风格古朴,还能吃到各种各样的小吃。 现代生活 洛阳现代一点的购物中心当属地标性质的新都汇,位于洛阳市西工区中心中州中路与解放路交汇处,邻近王城公园及洛阳火车站,从这两个地方打的过来都只需一个起步价6元。它有四层三部分组成: 国际名店街:家乐福超市、各种品牌服饰专卖店。 中华食通天:小吃广场、餐饮店。推荐:百碗羊汤。 休闲娱乐城:酒吧、电影院。推荐BABYFACE

龙门石窟作文16篇

《龙门石窟作文》 龙门石窟作文(一): 游龙门石窟 洛阳的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区南几公里处,是世界文化遗产。站在龙门桥上远远望去,那里真像是一座天然的门阙,难怪被称为伊阙。 进入龙门石窟景区,我们首先到达的就是宾阳三洞,洞中的帝后礼佛图,线雕精美,构图严谨,虽然人物众多,但依然井井有条。之后往前,就是万佛洞了。万佛洞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洞窟,大的石佛足有两三米高,小的只有一瓶洗发水一样大小。在万佛洞中,许多石佛的头被盗走,听说一尊石佛还被盗往国外,至今下落不明。 出了万佛洞,我们就来到了奉先寺。奉先寺中的主佛卢舍那大佛,身高足有17。14米, 犹如一座小山坡,身材庞大,仪态端庄,表情睿智含蓄,面部雕刻的栩栩如生,神采奕奕,但可惜的是这座大佛缺了一根手指,如果加上这根手指,就十全十美了。大佛身旁还有许多佛像,有端庄秀丽的文殊菩萨,有雍容矜持的普贤菩萨,有雄壮威严的天王和凶猛强悍的力士。 洛阳龙门石窟的佛像,有的体态匀称,仪态端庄;有的身材魁梧,体型健壮;有的紧握双拳,高举手臂;有的凶猛强悍,勇武干练;有的栩栩如生,神采奕奕这些佛像都不是完整的,都缺胳膊少腿的,大部分都没了头,有的甚至只留下了胸口这一小部分。 洛阳龙门石窟,是我国古代人民用汗水雕刻出来的佛像,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 龙门石窟作文(二): 龙门石窟 下车了,一片山壁上的小洞映入眼帘,近看,原先是一尊尊小佛在里面酣睡着,但是,他们是在伤残中沉睡着。 我渐渐走着走着,那一群群小洞逐渐汇集成了一个大洞,在大洞之中,其中的几个大佛,坐立其中,身旁则是一些小佛相伴。大佛慈祥的坐立在中间,抬起历经风霜的脸,怀着勉强的笑容,应对着人们,并容忍他面前的拍照声,和说笑声。 让我感兴趣的是那些贵族的佛像,当时,他们把自己刻成佛,期望自己也能够在死后得到成仙,或有时想自己过世之后,向世人表示出自己的风度,炫耀自己的地位吧,最影人注目的是就是武则天的佛像了,我望见他的头居然在一块石头上,这究竟是有何用意,一问导游,我明白了,原先这是武则天的佛像了,由于公事繁忙,所以在武则天死亡之时,他的佛像居然都还没有雕刻完成,于是干脆就留下了一个半成品。 走着走着,一个一个大洞最终汇集成了一个巨洞,我望见了一尊巨佛,原先他就是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一个佛,他照样像其它大佛一样,勉强睁开疲劳的眼睛,从残破的脸上对我们露出了微笑,他的双手早已经被当年残暴的侵略者所夺去了,身上布满着伤痕,身旁的护法神,似乎也受了重伤,艰难的站立在那里,有的甚至掉了脑袋,也许他们是为了保护大佛而重伤的吧。这是我最不想看到的景象,

关于龙门石窟的作文600字优秀作文

关于龙门石窟的作文600字 篇一:龙门石窟程翊珈 暑假中有无数件事,有辛苦的,有开心的,也有愤怒的。但我印象最深的便是那个让人惊讶的龙门石窟。 七月里,我们按着早制订好的旅行计划来到河南洛阳。上午游玩过少林寺后,就匆匆赶到龙门石窟了。 说实话,我心里可不想去龙门门石窟,听了名字便知道肯定是古人在山上刻了一座又一座的佛像。我上午去少林寺已经看了不知几百座佛像了,现在还要我来看佛像,我又不是和尚! 于是,我很不情愿地来到了龙门门石窟。看着路边一个又一个洞窟里的佛像,心想,就只有这几个佛像,还和莫高窟齐名呢,真是名不副实。 随着越往里走,佛像也开始多了起来,我却依然漫不经心跟在爸妈的后面。 不一会儿,也走了不少路了,一个平台出现在了眼前,我抬起头来看了一看,随即,我惊呆了,这里的山明显地凹了进去,眼前的一个巨窟立刻映入眼帘,那尊佛像前所未有的巨大,抬头遥望,那佛像刻得惟妙惟肖,背后和身上的彩绘也依稀可见。由于这在唐代雕刻的,人物较胖,因此也更显慈祥。他站立着,两旁稍小的佛像护着他,他的眼睛看着每一个人,让人感到莫名的威严。佛像手势仍是一个指天,一个指地,退后一步看,如一顶天巨人,向前一步看,又如一天界智者。整个佛像看上去浑然天成,完全不像是人工雕琢而成。旁边的佛像则肯定是他的徒弟了,一老一少,一高一矮,古人用这两人的对比将中间的佛像显得更加高大。 旁边千万遵佛像重重叠叠,各不相同,让人惊叹不已。看着这么多惟妙惟肖的佛像,我的烦躁之心早已烟消云散,心想:啊!这龙门门石窟真不愧为中国的四大名窟之一。它让人家宁心静气,让人感受到唐朝曾经的辉煌。这一尊又一尊的佛像素凝聚着古人一点一滴的智慧,它们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啊! 这次的龙门门石窟之行让我深深感受到文化的美丽是无限的,它耐人寻味,每一种文化都有它独特的魅力,每一种文化都给以心灵的享受。 篇二:游龙门石窟 7月8日,我和姥爷、妈妈去了洛阳的龙门石窟。龙门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是我去洛阳玩的主要目标。 龙门石窟的大门前是一大片青青的草地,游人很多,由于刚下过雨,地面还有些泥巴。走到售票处,买了票才可以进去,我不要票,姥爷半票,妈妈全票,有了票就进入了龙门景区。一进门,就见到一个小池子,池子上还有一个人造瀑布,水里还有许多鱼儿和水草,水草长得很茂盛,看起来有一米长呢!我用手摸了摸水,好凉好舒服,我把水往身上泼,更舒服了。妈妈说前面的路还长着呢,催我快走。我就小跑着追上了妈妈,蹦蹦跳跳地和妈妈一起往前走。走了没多远,就看到了一些佛像,可是佛像不完整了,甚至有一些佛像都不见了,被偷到了别的国家。我看到一个雕刻精美的菩萨的手臂不见了,旁边的小牌子上说手臂被美国一个纪念馆所收藏。继续往前走,我又看到了一个雕刻着好多好多小佛像的地方,一边的

洛阳民间风俗介绍

洛阳尔雅风俗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从夏朝开始共有13个王朝在洛阳定都。它是河洛文化发源地,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是千余年的中国政治经济中心,也是中国重工业城市。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现在洛阳已经成为闻名中外的休闲城市。 千年帝都,华夏圣城,文明之源,天下之中 丝路起点,运河中枢,牡丹花都,山水之城 三代创世,魏晋风流,汉唐雄风,宋家文气 洛阳是这个世界上唯一能号称国色天香的古都;洛阳,出河图洛书育三皇五帝,“天下之中”的地位不仅是地理上的,更是华夏先民对祖地心理上的认同;洛阳是中华文化的读本和华夏文化从萌芽、成长走向繁荣、壮大的中心和象征。洛阳有着深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那么,他的民俗风情正如苏东坡所说:“洛阳古多土,风俗犹尔雅 一、民间语言——洛阳方言 进到洛阳城内,不看其人,先闻其声。降声调的发音,似曾相识的词语,都让会让你耳目一新。 在长达千余年的时间里,洛阳一直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洛阳方言也被称为“雅言”。南宋陆游说:“中原惟洛阳得天地之中,语音最大。”现今,洛阳市区内老城区、洛龙区主要以洛阳方言为主。其中,老城区作为老洛阳的象征和标志,洛阳方言更是地道。试想一下,漫步在老城区的东西大街,感受历史街区的传统风貌,体悟古城的历史文化气息的同时,听着地道的古城方言,就好像穿越世纪,回到历史。洛阳方言有着“洛阳味”。但是,随着普通话的普及,洛阳方言中的土话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但它确在洛阳风俗习惯中留下浓重的一笔,是对洛阳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 我举几个例子大家乐一乐: 嚷ver=最近丝跟着=几个人一起古壮---蹲下 qin qiao--辣椒 qin qiao--辣椒居球:足球 虽然洛阳方言正在被逐渐同化,但来到洛阳城,与街边的老人聊聊天,与没有店牌的古老商铺老板对上几句话,你马上就能听出洛阳方言的意趣,很快就能从洛阳方言中体会到洛阳人积极、乐观却又淳朴安适的生活哲理。 二、饮食传统——汤食和洛阳水席 听着地道的洛阳方言,走在古朴的城区街道上,很多游人都希望寻求到属于洛阳的最真实的味道。那么我们就从舌尖上的味道说起。了解洛阳,各种汤食则是在最佳选择。 洛阳人美好的一天,是从早晨的一碗酸辣爽口的“不翻汤”开始的;而洛阳人舒适的一天的结束,也是以鲜美的汤食画上句号。可汤食都包括哪些呢?“说起洛阳的汤呀,洛阳本地人自然而然地想到了牛肉汤、驴肉汤、羊肉汤、鸡肉汤、丸子汤、豆腐汤、不翻汤、臭杂干汤……呵呵呵呵,这么多汤呀?可不是嘛。”你随便拉个洛阳的本土人一问,十个有九个一定是这样回答的。洛阳汤食店有正宗的,也有不正宗的。正宗的已有百年历史,不正宗的更是比比皆是。洛阳大约有千家汤店,有马、高、李、任等各种正宗或不正宗的牛肉汤、羊肉汤、不翻汤、丸子汤、豆腐汤店每天在洛阳城内张罗着。想要区分正宗与否,只有现在的老洛阳人才能辨别,一口一个味,一句便道出地道否。但是,对于我们来说,一份七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关于旅游对龙门石窟环境影响问题的思考》

关于旅游对龙门石窟环境影响问题的思考 摘要:近年来,我国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的同时也使得很多资源被破坏,旅游环境质量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严重影响旅游业的可持续与协调发展。本文首先对龙门石窟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研究了其开凿历史,对龙门石窟的文化遗产珍贵性与稀缺性进行了分析,但是随着经济和旅游业的不断发展,龙门石窟风景区的旅游资源和环境都受到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因此本文通过对龙门石窟一些旅游项目的介绍,对景区现在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有助于提升龙门石窟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建议,提出要建设一流的环境,对商业活动进行适当的控制,合理调节客流数量,坚持先保护后开发的原则,实现持续的优化管理模式,提升人才的专业素质,希望可以为合理开发利用龙门石窟人文景观、改善景区的旅游环境、实现景区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龙门石窟;环境;利用;保护 1、绪论 1.1选题原因 在最近几年,中国的相关的机构十分重视环境管理,主要侧重于规范生产行业,比如制造业和采矿业等。另一方面,也越来越重视对服务行业在发展过程中给环境造成的后果。一般情况下,服务业是为其他人提供服务的一种活动。服务业被更广泛地定义为"任何交易最终不能落回到你的身上"。因此,服务业的涵盖范围很广,从餐饮服务到医院照顾甚至金融机构。 服务行业之所也能够收到人们的关注,不仅因为它涵盖范围很广,而且因为它本身对环境所产生的潜在的积极和消极并存的影响。这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当讨论到影响环境质量的服务部门时,虽然影响不算很大,但是却以一个持续增长的态势发展,所以对于旅游行业而言,其潜在的影响也非常大,所以本文通过对龙门石窟的介绍和其旅游业的发展,对其受到的环境影响进行了分析,从而更好的了解旅游业给环境质量带来的影响。 1.2研究背景 近年来,中国的旅游经济取得了极大的发展,世界遗产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尤其迅速。与此同时,我国世界遗产景区在发展过程中,最普遍的一个问题就是重开发轻保护,这就很容易导致世界遗产景区受到破坏。世界遗产是宝贵的资源和稀缺的资源,所以必须坚持"可持续旅游发展"战略,对其进行保护式的开发。对世界遗产的保护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在此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 在现在,中国的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还不够坚实,还存在很多不健全的理论体系,存在很多不够完善的法律法规,景区的管理体制还没有完全理清等问题。对待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的进行解决,允许其继续发展,那么我国的世界遗产景区发展也就无从谈起。因此促进我国的世界遗产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在对上述提到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和解决的过程中,需要坚持做到:优先保护管理,然后开发利用,还要突出我国文化的建设重要意义,不能以经济效益作为唯一的目标与标准,采用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提升管理水平。一般情况下,文化遗产的开发必须要依照一个合理的计划,按照可持续发展原则,满足本地游览和科学用途的概念进行工作,一定要尽其所能保护世界遗产景区的环境,只有依照这样的方式,将其作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才能无限期地保存和利用,在未来的发展中做出其应有的贡献。 龙门石窟作为世界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在其超过1500年多年的历史中,受到古往今来的人们的关注。尤其是进入后现代,由于外国人对龙门石窟的介绍,在国内外都有了非常

游龙门石窟(小学生作文1000字)

游龙门石窟(小学生作文1000字)

游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2000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是镶嵌在古都洛阳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龙门原称“伊阙”。到了隋朝,隋炀帝杨广曾登上洛阳北面的邙山,远远望见了洛阳南面的伊阙,就对他的侍从们说,这不是真龙天子的门户吗?古人为什么不在这里建都?一位大臣献媚地答道:“古人非不知,只是在等陛下您呢。”隋炀帝听后龙颜大悦,就在洛阳建起了隋朝的东都城,把皇宫的正门正对伊阙,从此,伊阙便被人们的习惯的称为“龙门”了。而石窟里,刻的是佛像。因为隋、唐朝时流行佛教,人们都认为把佛像刻在石壁上,能让佛祖消除你的罪孽。于是,人们就在这里凿开了佛像。龙门石窟至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是我国的四大石窟之一。 五一放假期间,我们随着如织的人流首先来到了龙门石窟的“三佛洞”。三佛洞之间的中洞是雕刻最精美的一个洞窟,洞中央的佛与两旁的菩萨雕刻的精美绝伦、栩栩如生,让谁看了都交口称赞。 接着,我们来到了“万佛洞”。走近万佛洞,首先跃入眼帘的是阿弥陀佛和二力士,阿弥陀佛端坐在莲花宝座上面露慈祥,左右二力士护卫。洞窟的顶上有一朵精美的莲花,

在洞窟的石壁上刻着一个个密密麻麻但栩栩如生的小佛。我让妈妈打开掌上电脑,查了一下万佛洞共有小佛多少个。哇!不得了啊!万佛洞左右壁竟共有佛像15000尊!我赞叹古人的勤劳与智慧。 正想着,妈妈一把摇了摇我。我如梦初醒,这才意识到我们已经到达了奉先寺。“这是什么台阶啊!”“这奉先寺怎么要走这么高的台阶!”我一边发着牢骚,一边走着。到了奉先寺前,我才知道楼梯没有白爬。看那尊卢舍那大佛像,雕工精细、栩栩如生。据说,它是女皇帝武则天用自己的私房钱投资建成的。中间主佛为卢舍那大佛,是释迦牟尼的报身佛。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达1.9米。佛像面部丰满圆润,头顶为波状形的发纹。双眉弯如新月,附着一双秀目,微微凝视着前方。高直的鼻梁,小小的嘴巴,露出祥和的笑意。双耳长且略向下垂,下颏圆而略向前突。圆融和谐,安详自在,身着通肩式袈裟,衣着简朴无华,一圈圈同心圆似的衣纹,把头像烘托地异常鲜明而又圣洁。 一路前行,我们又游览了古阳洞,药方洞,莲花洞等洞窟跨过连接东西两山的石桥,来到了河对岸的观景台,此时暮色渐浓,抬眼向对岸望去那些精美的石刻逐渐在暮色中隐去,只留下若隐若现的轮廓。

洛阳龙门石窟景区规划

洛阳龙门石窟景区规划 更新时间: 2006-08-09 09:35:45.0 作者:来源: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阅读次数: 91 项目分类:旅游规划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郊的龙门山下,距洛阳13千米。龙门石窟密布于伊河两岸的峭壁上,南北延绵约约一千米,现存大小窟龛2100多个,造像10万余尊。龙门石窟石质之优良,窟龛、造像和题记之多,自然山水环境之优美,都居国内石窟前列。龙门石窟与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岗石窟合称为我国三大石窟宝库。龙门石窟具有世界历史文化遗产意义;在亚洲石窟艺术群中地位十分重要;其历史价值、文化艺术价值和爱国主义教育价值在我国石窟中独具风格。 龙门石窟的开凿始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是国务院公布的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状龙门石窟重点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总面积12.46平方千米,已划入洛阳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 一、基本景点规划原则 以石窟文物保护、进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统筹协调为基本规划原则。规划成果包括三个部分:石窟区总体规划、中心区详细规划、基础资料汇编。内容涵盖文化遗产、风景名胜、保护规划等多方面问题。 二、龙门石窟保护规划 根据调查研究和石窟保护需要 1、增加绝对保护区,以加大保护力度,从根本上保持窟区整体空间风貌。 2、根据新的状况,分别对重点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界线进行了调整。 3、为了保护石窟地下安全,防止煤矿等地下开采对石窟岩体稳定性的破坏,以及防止过度开采地下水引起的紊乱,恢复“泉水四溢”的自然景象,划定地下安全保护区,面积10.79平方千米。 4、分别确定绝对保护区、重点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和地下安全保护区的保护内容、

龙门石窟作文500字(精选3篇)

龙门石窟作文500字(精选3篇) 龙门石窟作文500字(精选3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龙门石窟作文500字(精选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龙门石窟作文500字1八月中旬,我,爸爸和表姐一家一起去西安游玩。我是第二次去西安的,所以表姐一家去的很多地方我都去过,比如说大雁塔、明城墙、嵩山少林寺、华山……,但是他们还去了一个我没去过的地方,让我记忆犹新——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是在武则天做皇帝的期间开凿的。武则天是史上唯一的一个女皇帝,当时洛阳为东都、神都,高宗和武则天长期居住于此。龙门石窟的造像在规模、雕刻技艺等方面都达到了空前完美的高度。它是中国乃至世界最杰出的古典艺术之一。这一时期造出的石雕数量之多竟占了整个龙门石

窟的十分之六,成为当时中国佛教造像最多的石窟。 我们先看了一个名叫宾阳三洞的洞窟。坚硬的石头上有三个大窟,窟上刻着一尊尊佛像,大的佛像旁边还有许多小佛像,刻工非常精细。连佛的神情、衣服、姿态也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大的`石窟旁边还有几个小的石窟,里面的佛跟人差不多大,虽然小一点,但还是非常精致。 我们向前走到了万佛洞。万佛洞是有很多佛的洞。里面最小的佛像仅仅有两厘米。我一开始以为是洞内的墙壁上那些密密麻麻的东西是花纹,但仔细一看原来是许多尊佛像。每个只有两厘米的佛像都雕刻得非常细致。真是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啊! 最后,我们来到了最大的石窟——奉先寺。奉先寺里最大的佛高达17.4米。佛的一个耳朵就有1.9米。佛的穿着很朴素,面带微笑,像一位和蔼的老奶奶。石窟内壁的花纹雕刻得非常漂亮。最大的佛左右两边各有一个菩萨和一个徒弟,非常壮观。 这次旅游让我去到了我梦寐以求的龙门石窟。龙门石窟这个景点让我知道了不少有关历史的知识。 龙门石窟作文500字2龙门石窟位于龙门山与香山上,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 那里山清水秀,环境清幽,气候宜人,被列入洛阳八大景之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说:“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

关于龙门石窟的作文5篇

关于龙门石窟的作文5篇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关于龙门石窟的作文一:游龙门石窟(507字)星期天一大早我还没起床,就听爸爸说要带我去洛阳的龙门石窟游玩,我高兴极了,一下子就从床上蹦下来。天气格外清朗,爸爸驾着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驰,我们经过两三个小时的奔波,终于到达了洛阳的著名景点龙门石窟。一进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成群结队的游客,随后我们找了一名导游,我们一边观赏,一边听导游解说龙门石窟的来历:龙门石窟位于河南洛阳南郊的伊河两岸,从北魏至北宋400余年开凿有2100多个窟龛,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3600余品,它不仅体现了佛教文化,更给我们展示了当时书法碑刻艺术。一路上几乎所有的石壁上都凿有大大小

小的佛像,有的躺着、有的立着、有的在微笑、有的在发怒……样子千姿百态。跟随着导游的介绍我们来到了龙门石窟最大的卢舍那佛像跟前,在卢舍那佛像面前能让人感觉到自己很渺小,导游讲这尊佛像有17米多高,仅其头部高度就达4米多高,他的面部表情看起来慈善安详,好像在为我们的祖国祈福。随后我们又观赏了潜溪寺、宾阳中洞、万佛洞、莲花洞等著名景点。其中莲花洞中有一个最小的佛像,它仅有两厘米大小,被称为“微雕”。不知不觉观赏完整个景区已是下午4点多了,但我一点也没有感到累,我为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这壮丽的瑰宝而骄傲!关于龙门石窟的作文二:龙门石窟(790字)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你们好!我是导游小邓,初次见面,请多多关照。我们要去游览世界文化遗产三大石窟之一——龙门石窟。另两个石窟是云冈石窟和敦煌莫高窟。好了,现在我们处于河南洛阳南边约十三公里处。大家看,龙门石窟就在

洛阳介绍导游词

洛阳介绍导游词 【篇一:导游词洛阳概况】 一、洛阳市概况 1.洛阳简介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是联合国命名的世界文化名城, 世界四大圣城(耶路撒冷、麦加、洛阳、雅典)之一,丝绸之路东方 起点之 一。 (配洛阳在中国地图、河南省地图上显示的地图) 洛阳城位于洛水之北,水之北乃谓“阳”,故名洛阳,又称洛邑、雒阳、神都。[1]境内山川纵横,西靠秦岭,东临嵩岳,北依王屋山——太行山,又据黄河之险,南望伏牛山,自古便有“八关都邑,八面 环山,五水绕洛城”的说法,因此得“河山拱戴,形胜甲于天下”之名,天下之中、十省通衢”之称。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开始,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等十三个正统王朝 在洛阳建都,拥有1500多年建都史,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最早、朝代 最多、历时最长、跨度最大的城市,普天之下无二置,四海之内无 并雄。先后100多个帝王在这里指点江山,因此有“千年帝都”之称,与西安、南京、北京并列为中国四大古都,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 武则天定都的城市,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法定命名为神都的城市,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源头与核心,河图洛书 在此诞生,儒、释、道、玄、理肇始于此。丝绸之路与隋唐大运河 在此交汇,中国的国名便源自古 洛阳,国花牡丹因洛阳而闻名于世,被世人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 洛阳是中国的特大城市之一,国务院首批享有地方立法权的13个较大的市之一,中国著名旅游目的地和文化圣地。国内生产总值位居 中部城市第五,非省会第一。 2.区划洛阳辖6个区、1个县级市、8个县、:涧西区、西工区、 老城区、瀍河回族区、洛龙区、伊滨区、吉利区、偃师市、孟津县、新安县、洛宁县、宜阳县、伊川县、嵩县、栾川县、汝阳县。洛阳 下辖经济功能区:伊滨区、洛阳新区(正厅级)、洛阳国家高新技 术产业开发区(独立享有管辖权)、国家洛阳经济技术开发区。(配 洛阳城区图,显示出各个县区) 主城区:涧西区、西工区、老城区、瀍河回族区、洛龙区、伊滨区、吉利区、伊滨区(开发区)

龙门石窟游记的作文350字

龙门石窟游记的作文350字 中国著名的四大石窟,分别是龙门石窟、元岗石窟、莫高窟、麦积山石窟这四个石窟都是中国闻名的旅游景点,而我去过了其中的龙门石窟,现在我要讲一讲游玩的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郊区,我走到山脚下,发现这里的山非常高,崖壁和地面几乎垂直,龙门石窟分为东山石窟和西山石窟两处,东西石窟的中间相隔了一条很宽的河。我们先来到西山石窟,看到河对岸的东山石窟那边树木覆盖面积很广,青翠欲滴。右手边的石窟岩石坚硬无比,十分巨大,很难想象古人再没有先进的机器和工具的情况下,是怎样在这一块块崖壁上,用手和普通的锤子雕出一尊尊惟妙惟肖的佛像石窟的。我们继续往里走,映入眼帘的是山岩上密密麻麻的各式各样的佛像、佛塔等,往洞窟里面仔细看去,在佛像上,可以看见许多精美之处,有的你可以看见菩萨那浅浅的笑容,有的可以看见头发上的一根根发丝,有的甚至可以看见衣服上的褶皱,还有的可以看见精美的彩色图案。但是由于气候温度和地壳的变化,经过长年的风化,石窟中有的没有头,有的没有手臂,还有的甚至已经风化严重,整个石窟只剩下几块凸起的石块。经过专家的统计,龙门石窟中的佛像大大小小共有9万7千多座,并且每个佛像面容,表情各不相同。其中龙门石窟的精华之处就是——卢舍那大佛,这座大佛高约17米,宽和深度约40米,十分壮观。建造这座大佛在当时用了上万两的白银,历时整整25年才建好。传说,这座大佛就是按照武则天的形象建造的。这座大佛神态安然,嘴角微笑,慈眉善目,那挂在脖子上的佛珠清晰可辨,眼睛微闭,神态安然。这样看去,会让人心里变的宁静。 这些就是我游玩的洛阳龙门石窟,让我真切的感受到老祖先的智慧与精妙,也让我非常的佩服,也感谢老祖先留给我们伟大的视觉财富。洛阳石窟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级的文化宝库。

中国旅游景点龙门石窟英文介绍

中国旅游景点龙门石窟英文介绍 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与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下面为大家带来中国旅游景点龙门石窟英文介绍,欢迎大家阅读! Longmen Grottoes is located at the foot of YiqueMountain 12km south of Luoyang City proper,whereYi River traverses northward between two mountainpeaks which are just like a pair of Chinese gatetowers. Indeed,Yique,the name of themountain,actually means "gate of Yi River" in Chinese,and Emperor Yang of SuiDynasty,when enjoying the beauty here,exclaimed with admiration,"Isn't this the DragonGate!" and that is the origin of the name:Longmen,he "dragon gate" in Chinese.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郊12公里处的伊阙山下。当年隋炀帝在此游玩时,望着整齐的伊阙山口,脱口说出“此乃龙门耶”,故被称之为龙门。 The rocks of the mountain are hard and tough,quite ideal for stone sculpture,and LongmenGrottoes are the third cluster of cave temples commissioned by the imperial court,

龙门石窟导游词

龙门石窟导游词 龙门石窟导游词 感谢大家来到我们洛阳,我希望大家会记住我,记住龙门石窟,记住洛阳,我也希望大家回去后在亲朋好友中多多夸夸我们洛阳,赞美我们的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欢迎阅读。 龙门石窟导游词一 尊敬的各位游客们: 大家好! 今天,我很荣幸能陪同大家游览龙门石窟。 为使各位游客能对洛阳这座古老城市的历史文化和古迹有初步的了解,我将洛阳的历史及龙门石窟的大致情况,途中向大家做简单的介绍:洛阳在历史上曾是众多朝代建都的城市,素称“九朝古都”。龙门石窟距市区13公里的龙门是洛阳南面的天然门户,这里两岸香山、龙门山对立,伊水中流,远望就象天然的门阙一样。“举世闻名的龙门石窟就雕刻在伊河两岸的山崖上,南北长约1公里。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时开始营造,经过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延至北宋,累计大规模开凿约四百余年,现存窟龛2345个,碑刻题记2800余块,佛塔70余座,造像近11万尊。其窟龛、造像和题记数量之多,居中国石窟之冠,与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佛教艺术宝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于1961年确定龙门石窟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

保护单位。200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通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来到龙门石窟脚下,我们下车,首先沿着伊水西岸游览西山。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千佛窟。千佛窟只有一间屋大小,高三四米,两旁石壁上密密麻麻地排列着无数个小佛像,说他是千佛库真是名副其实。这些小佛像大的有三四厘米,小的却只有两厘米,可别看它们的个头儿像个小不点儿,但都雕刻的很精细,虽然数目众多,但是排列的却非常整齐。 接下来,我们就来到龙门石窟最有名的地方——奉先寺。这里共有九尊佛像,其中中间的佛像最大。这尊佛像,身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1。9米,它的'雕工极为精湛,大佛坐姿端正,面容慈祥,双耳垂肩,就连衣服的褶皱,皮肤的纹理都雕刻得清晰可见。其他八尊佛像也都身材高大,形态各异。总体看来,奉先寺洞穴雄伟壮观,气势磅礴,再加上周围淡淡的薄雾,更是显得神秘莫测,真不愧是神来之笔呀! 由于时间的关系,龙门石窟西山的讲解到处结束,给大家留出一些自由时间,龙门石窟还有更多的美景:东山上的石窟、香山寺、白园大家可以再去细细游赏!希望大家玩得开心、不虚此行。 龙门石窟导游词二 各位游客们:

洛阳龙门石窟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洛阳龙门石窟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其居天下之中的良好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促使古代各朝统治者选择在此建都,因此,洛阳作为都城,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繁荣发展,其中龙门石窟就是古代佛教文化、艺术的集中体现,也是佛教中国化的象征。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时期,这一时期正是北魏统治中心从塞北向中原转移的时期。之后,历代统治者在北魏开凿的龙门石窟基础上,进行了长达千余年的开凿,逐渐形成了绵延长度达1千米,大小洞窟2300余个,各类佛像10万余尊的庞大石窟群。特别是在唐朝武则天统治时期,统治者的心理诉求与佛教发展达成一致,开启了佛教造像的高潮,这一点也可在佛像的艺术特征中窥见一二。那么,由此可见,龙门石窟的佛像雕刻经过了漫长历史的洗礼,其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对于今天仍不可磨灭,是研究佛教文化的重要资料。 如今洛阳龙门石窟作为一处具有鲜明价值的景点,其发展建设与保护历年为国家所重视,在1961年国务院公布龙门石窟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龙门风景名胜区,被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龙门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4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全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但是近年来随着旅游事业的风行,各地区加紧对当地的资源开发,以吸引游客,然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以及各种客观因素的存在,使石窟雕像遭到了很大的损害。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对龙门石窟文化遗产资源的分析,来探究对其保护的价值所在以及对其保护的策略。 一、石窟价值 龙门石窟是书法艺术史是宝藏。龙门石窟是中国古碑刻最多的一处,有古碑林之称,共有碑刻题记2860多块,其中久负盛名的龙门二十品和褚禭良的伊阙佛龛之碑,分别是魏碑体和唐楷的典范,堪称中国书法艺术的上乘之作,是后代碑拓鉴赏家从龙门石窟众多的石刻造像题记中精选出来的书法极品。这些碑刻不仅记录了发愿人造像的动机、目的,还为石窟考古分期断代提供了依据。清代学者康有为曾大力提倡整个社会书写要用魏碑体,还称赞魏碑有十美,如:笔法跳跃,结构天成,血肉丰美等。

龙门石窟旅游营销方案

龙门石窟旅游营销策划方案——鱼跃龙门处,百帝十万佛! 熊大寻旅游营销策划公司为龙门石窟创意策划了“鱼跃龙门处,百帝十万佛!”、“石刻是佛——时刻是福!”的旅游形象口号,依据是隋炀帝命名“龙门”,并正对龙门建都城洛阳,洛阳自古105个皇帝,龙门石窟共十万尊佛像。鱼跃龙门、人生质变、非帝即佛!从几十年如一日卖石刻艺术,转型到卖吉祥卖文化,从吸引少数人到吸引13亿!另外,我们还创意了震撼性奇观:56米高的水晶龙门,每年底举办“鱼跃龙门奖”,将当年从鱼变为龙的人物邀请来并颁奖,如莫言获诺贝尔、李宇春获超级女声冠军、王宝强等等草根变大腕的人物,由巨星成龙颁奖,获奖者通过双手抚摸水晶龙门,注入自己的能量,最后吸引大众来收费接能量。 这个震撼性、世界级的创意,把龙门从人们听说的东西变成看见的东西!这就是巨大的市场需求!并通过成功人士能量注入,把一个观光项目又变成了体验项目。这体现了熊大寻旅游策划公司的一个理念“我们经手的项目,一定发现世界奇观!如果没有,就去创造!”。龙门石窟发现天然大睡佛!这也是我们历史上第一次发现的。 龙门石窟景区旅游策划方案 熊大寻策划机构/文 第一部分定位策划 一、龙门石窟旅游战略SWOT分析 (一)优势 1、国家AAAAA景区,世界文化遗产,知名度非常高 龙门石窟上过中小学课本。1961年国务院公布龙门石窟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龙门风景名胜区被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龙门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中国石刻艺术最高峰,佛窟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窟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龙门地区的石窟和佛龛展现了中国北魏晚期至唐代(公元493~907年)期间,最具规模和最为优秀的造型艺术。这些详实描述佛教宗教题材的艺术作品,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 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际(公元493年),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和宋等朝代,前后长达400余年,形成了南北长1.3公里、拥有2345座窟龛、10万余尊造像、2800余块碑刻题记的石窟遗存。 3、山水资源绝佳

洛阳龙门石窟观后感

洛阳龙门石窟观后感 导读: 洛阳龙门石窟观后感 文/清一愚人 龙门石窟,不愧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称号,从自然特点来看,两岸山崖之间伊河从中穿过,故古称伊阙(PS:伊阙之战,战国时代秦国名将白起曾在此地全歼韩魏联军24万),而实地观察其景确实颇有气势,又在古都洛阳南郊如同南天门一般,由此可说,“龙门”之谓,非虚言也。 至于雕刻的各种石窟,即使是我这种对佛教史、石窟建造、雕刻艺术等方面并不了解的人也同样叹服其数量之多、地位之重、工艺之精湛、内容之丰富。真的是令人叹为观止! 龙门石窟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代(公元494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可以想见,距今最早要有1500年之久的古代,修建营造这些石窟是十分艰难的。尤其是最为出名、最为壮观修建于唐高宗时期(公元675年完工)堪称龙门石窟标志的“奉先寺”(原名大卢舍那像龛),所雕佛像恢弘壮丽,却让人“敬而不惧”,极具美感和艺术性,称之为栩栩如生也不为过。在没有电钻、雷管、炸药、升降台的一千多年前,这样的工程只能是“国家工程”,是要以无数工匠付出的汗水甚至鲜血为基础,外部要有深厚的文化环境以及大唐帝国强大的物质实力才能实现,故我称之为文明结晶、盛世杰作!

香山寺,被称作洛阳八景之冠,的确不错,我今日也才终于知道白居易香山居士的由来(因其晚年隐居于此故自号香山居士),香山寺旁蒋介石也曾修建住宅,不得不说此地修的办公室比南京总统府里的宽敞舒适,而挂的老蒋照片也多了一点。 白园是白居易的墓园,白居易之墓比白马寺中狄仁杰(一说武后男宠薛怀义)的某梁国公之墓都要豪华。在此地也有来自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致敬白居易的纪念碑。日本的纪念碑是高度评价和感激白居易的,因为白居易的作品确实深刻影响和启发了日本文学,例如在写于十一世纪的日本第一部长篇小说《源氏物语》中,引用白居易诗歌多达九十多次。 由此我又有两点感想,一是如同苏东坡所言“曹孟德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以及曹孟德之子曹丕所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所体现的,很多政治家,军事家在当时无论权势再如何滔天,对于千百年后都是浮云罢了。而真正能够直击涤荡心灵的,还是包括文学在内的艺术,生时并不得志的李杜、梵高还是白居易,在后世通过时间证明了他们永恒的值得为人永远记住的价值(这其中也包括曹孟德,他同样是位相当杰出并留有深渊影响的文学家)。二是也由此可见,中华文明对于古代整个东方世界的深刻深远影响,这种影响是持续至今,浸润在每个人骨子里的。所以,身为中国人的你我他们,应当具有理所应当的文化自信! 旅行不仅仅是游历,也是磨砺。无论大雨,还是酷暑,都为旅行带来的极大不便,但最终我们还是克服了。王荆公曾云:“世之奇

游龙门石窟作文400字5篇

游龙门石窟作文400字5篇 游龙门石窟作文400字一:游龙门石窟(478字)清晨,灿烂的阳光照耀着大地,我们和姑姑全家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龙门石窟旅游。 一下车我就看到了许多石洞,我惊奇的发现石洞里有许多佛像,我听说这些佛像都是过去的人们一点一点的凿出来的,其中有的佛像只有手掌那样大,最大的佛像大约有五、六层楼高,是用了25年才刻成的。来到西山石窟,看到龙门石窟最高的佛像,它叫奉先寺大佛。是唐代石窟中最大的一个石窟,主佛卢舍那高17、14米,面容饱满,修眉长目。静静的坐在那里耳朵垂下来,眼睛平视前方,站在石像脚下,望着石像,感觉石像真像一位顶天立地的巨人。 龙门石窟共有2100多个石窟,雕有10万余尊佛像,令我眼花缭乱,我不禁佩服古人的聪明才智。 来到东山石窟,站在桥的对面,真是两山对崎,伊水中流,风光秀丽。东山石窟里的大佛,大部分都被偷走了,真是太遗憾了! 我又来到白园,白园里有白居易的坟墓,所以这里就叫“白园”,白居易的坟墓旁有德国、日本等各国人民为了纪念白居易给他立的一块墓碑,上面写着对白居易纪念的话语。 我们走出龙门石窟,回头观望,更显得雄伟壮观。龙门石窟的建成是我国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它不愧为著名的游览胜地之一。

游龙门石窟作文400字二:游龙门石窟(491字)我的家乡在洛阳,洛阳是九朝古都,它拥有许多的名胜古迹,龙门石窟就是其中之一。今天,爸爸妈妈带着我去洛阳八大景之首的“龙门石窟”游览。 龙门石窟距洛阳市南十公里,依山傍水,景色优美,它全长大约有一公里。 走进龙门石窟,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由我国十大元帅之一的陈毅元帅亲笔题写的“龙门”二字。前方不远处有一眼清澈的泉水从山上淙淙地流下来。 我们边走边看,最小的石佛只有两厘米大小,雕刻得非常精致,叫人惊叹。随后,我们来到了龙门最大的石窟——奉先寺。我们先看到的是卢舍那大佛,她大约有十七米高,头有四米高,耳朵有两米长。从正面看卢舍那大佛仪表端庄,面带微笑地俯视着我们,从下面仰望,她威严地盘坐在莲花座台上,她的手一只在上,手心朝下,另一只手在下,手心朝上,据说:因为它是龙门石窟最大的佛,她的这个动作表示“天下唯我独尊”的意思。导游说:奉先寺完工于武则天统治的唐朝鼎盛唐时期,所以她的面容与武则天有些相似。在她的身旁还雕刻有七尊佛像,两尊是她的弟子,五尊是天王,这七尊佛像神形兼备,巧夺天工。 游览了龙门石窟,我心中不由得赞叹:龙门石窟真是我国石雕艺术的宝库啊!我是个洛阳人,我为洛阳而骄傲! 游龙门石窟作文400字三:游龙门石窟(421字)天,我和我爸爸,妈妈,我大姨,

游龙门石窟1000字作文

出游计划 一、出游目的地:洛阳龙门石窟一日游 二、出游时间:2019年10月3日 三、出游方式:自驾游(往返160公里) 四、出游人员:一家四口 五、出游费用估计: 交通费:100元(国庆节高速免费) 景区门票:90*2+45元(学生半价,妹妹免票) 其他费用:200元(餐费、停车费、小交通费等) 合计约:600元(实际消费500元) 六、出游安排 9点出发,10点半到景区,游玩4个小时,下午根据情况安排其他景点或活动,预计晚上7点或8点到巩义。(实际上因为出发晚、堵车,没有安排其他景点) 七、游览过程 进入景区,我们先看到的是大石门,然后有龙门,再往前走,就看到摩崖三佛,真是壮观,我们又看了万佛洞,有行多洞里都有小佛像。下来呢,是最壮观的卢舍那大佛像。我们又到了东山石窟上去看,显然比西石窟少许多石窟。因为我们已经筋疲力尽了,所以我们就没有上香山和白园。我们就走出了景区,这一些的浏览就结束了。 游玩了一天的龙门石窟,我看到了许多的石窟,许许多多的佛像,像回到了唐朝,看到了那时的富饶,了解了历史,知道了他们当时如此的信佛。

作业:游龙门石窟 10月2日,经过一天的努力,终于把大部分的作业完成了。爸爸说,假期的后几天要下雨,我们趁明天去龙门石窟玩一天吧。我和妈妈都说好。爸爸还让我做了简单的出游计划。 10月3日早上,我们驾车上高速时已是9点30分,虽然高速上的车比平时要多些,但洛阳离我们并不远,我们不到一个小时就下了高速。爸爸开车跟着导航向景区走,导航上那红得发黑的堵车提示硬是用了一个多小时才来到景区停车场。 停车场很大,但车位还是不好找。爸爸开玩笑说,景区是“人从众”,停车场是“轟轟轟”。爸爸用微信买了门票,我们就向景区走去。 游客服务中心往景区去大约不到3公里,沿河的景致还不错。我们还在路边的饭店吃了午饭。来到景区大门时,已是中午1点半了。 伊河水面很宽阔,河边杨柳伊伊,河上游艇来回穿梭。一路上,爸爸、妈妈和我轮流抱着妹妹,妈妈主要负责后勤,爸爸和我是抱妹妹的主力,爸爸称我是“抱娃神器”。我们随着人群沿着河向前走,走过大石门,穿过龙门桥,桥上桥下都是人。我想起了学过的那个词“接踵磨肩”。 不一会,我们就来到了第一个重要景点“潜溪寺”。“潜溪寺”是伊河西岸龙门山北端第一个大窟,窟顶为一朵浅刻大莲花,窟内供奉主佛为阿弥陀佛,大佛神情睿智,给人以静穆慈祥之感。但周围小型石窟里好多是空空如也,那此搞破坏的人真可恨! 再往前走是第二个重要景点--奉先寺,这里有一尊极为有名的佛像“卢舍那大佛”。爸爸用手机百度了一下告诉我,“卢舍那大佛”唐高宗为武则天建造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