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现状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论证表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现状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论证表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现状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论证表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现状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论证表

山东轻工业学院

硕士学位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论证记录表

题目: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

现状及对策研究

论证时间年月日

论文类型基础理论√

国家任务

导师推荐√应用研究部省(市)任务自选

开发研究学校任务

国际合作

其它√

注:请在后面空格内打“√”

课题研究设计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该部分内容主要包括:①课题的来源背景,选题的依据;②国内外在本选题领域内研究设计现状(文献综述)。

一、选题的目的和研究意义

1.选题的目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社会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也发生了急剧变革,中国传统的“养儿防老”、“父母在,不远游”等一系列传统思想逐渐被人们忽略。特别是80后、90后逐渐占据了生活的主导,思想活跃,不再固守传统耕种生活方式,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本上都是年轻人。现在,仅靠土地,获得收入已经难以持家,而外出务工是改善生活条件的主要出路。越多越多的农民为了生存离开家乡进城务工,留下老人苦守家乡。老人们不愿意随着子女进城,一是不愿意离开家乡这个“根”;二是人进城而户口不进城,基本养老保障、住房保障和医疗保障问题基本无法解决,不如留在家乡踏实。

同时,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使得人民平均寿命普遍提高,老年人口比例的不断上升,使得我国社会的老龄化问题也在不断加剧,而在农村尤甚,空巢老人逐年增多。

独生子女政策,也进一步加剧了空巢老人的出现。尽管农村生育第一个女孩的夫妻可以有条件的生育第二个子女,但出现双女户的比例约在50%。在农村,女儿们出嫁后,由于传统习惯,这部分老人也成为无人照看的空巢老人。

据统计,全国有老龄人口已达1.6亿,城乡"空巢老人"比例分别为49.7%和38.3%。到2050年,中国的老龄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人,老龄化水平将超过30%以上。据专家预计,到2030年,空巢老人家庭的比例或将达到90%,届时将有超过两亿的空巢老人。

仅笔者所工作的苍山县兰陵镇,12万人口中,超过60岁以上的农村老人超过1.5万人,由于兰陵镇年轻农民(重点是45岁以下的农民)纷纷进城务工,近9000人成为空巢老人,空巢老人比例超过60%。

“空巢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功能逐渐衰退,生活自理能力越来越差,对他人帮助的依赖性越来越高,心理上也就越来越脆弱,对养老服务需求也日益迫切。“我以少壮,息我以衰老”。而完善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体系成为当今社

会亟待研究解决的一个课题。

2.选题的意义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而在人口众多的农村,老龄化趋势更加明显,而且相比城市,农村老人的身体和智力老化速度更快,而经济发展、医疗条件相对城市仍然落后,社会保障体系仍然不健全,大多数老人仍然主要依靠子女提供养老服务。近年来,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农村留下了行动不便的老人,有的村甚至成为了老人村。论文将从人口调查数据以及在中国大陆版图上选择苍山县兰陵镇作为中国的一个缩影,分析农村空巢老人形成的原因、存在的问题,为地方政府而至中国政策研究者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空巢老人的服务对策和建议,对于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借鉴指导意义。

二、国内外城乡一体化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成果

目前,世界上跟踪研究“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最主要的研究成果就是“居家养老”。经研究工作者发现,居家养老是最人道的方式,符合老人们的心里需求。特别是欧美、日本这些国家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经过研究摸索,逐渐建立了比较成熟的居家养老模式和相关配套体制,并在鼓励子女“常回家看看”方面想出了很多妙招。

(1)日本:让老人回归家庭

日本素有“银发之国”之称,因为日本因老龄化问题而使社会问题变得日益严重。在日本,主要原因就是日本建立起了完善的社区服务制度,实行居家养老,并能够让老人发挥余热。日本政府从2000年开始实行护理保险制度。“脱离医院,让老人回归社区、回归家庭”是这项保险的主要目的。国民每年缴纳少额的日元就可以在65岁后接受这项保险提供的服务。

(2)德国:大学生以劳换租

德国研究者发现,安排一些大学生和独居老人合住,有利于空巢老人养老。大学生帮助老人做晚餐、清扫房间,陪老人看电视、聊天、散步、外出采购等,来换取入住老人富余住房资格。这样,既照顾了老人,又省下了宿舍的租金。

(3)新加坡:为赡养立法

新加坡研究者发现立法能显著解决空巢老人问题。1995年,新加坡国会通过《赡养父母法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为“赡养父母”立法的国家。在此法令下,被控未遵守《赡养父母法令》的子女,一旦罪名成立,可被罚款1万新元或判处一年有期徒刑,从而有效避免了空巢老人的大量出现。新加坡政府还规定,从2008年4月起,凡年满35岁的单身者购买政府组屋,如果是和父母同住,可享受2万新元的公积金房屋津贴。

(4)法国:“别墅家庭”解孤寂

法国的研究者发现,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往往会选择“家庭护士”来料理生活起居。虽然生活无忧,但老人心中的孤寂却无人理会。为此,研究者们倡导的一项名为“别墅家庭”的计划正在法国悄然兴起,缺少温情的老人挑选一户人家,让他们搬到自己的家中,组成一个大家庭,重新感受到了来自家庭的温暖和亲情。

(5)美国:开发全面监测系统

美国研究者依托先进的计算机研制出一种全新监测系统,该系统由一个与互联网连接的电脑、电视界面、电话和一系列传感器组成。这些传感器被精心放置在老年人活动的关键地点,如浴室、厨房、入口和卧室,用来监视老人家中情况并记录他们的行为。如果家里一段时间没动静或房门传感器在异常时间关闭,系统就会向家人发出警报。但这种系统特别不人性化,解决不了空巢老人的寂寞。因此,研究倡导空巢老人入住老人公寓,并将自由房产抵押或卖出,获取养老金或者入住老年公寓资格。

综上所述,外国学者对空巢老人做了一定研究,但大多数是站在各自国情上进行的研究,后期研究超越了理论层次,专注解决方法,也没有严格的城市和农村之分,尽管不和我国国情和农村社情有差异,但对我们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提供了借鉴意义。

2.国内研究成果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许多学者纷纷加入到研究者行列,希望通过研究,找到适合我们国情、社情的解决老龄化问题,解决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办法。多数学者认为,我国的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是一个新问题,还处在研究的初级阶段,因为我们城乡二元制结构亟待破解,我们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亟待完善,我们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亟待系统化。尽管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随着农村的深刻变革,中国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一定会得到逐步解决。

(1)关于空巢家庭概念研究

长期关注空巢家庭问题的专家徐勤,用一个形象的比喻说明了空巢家庭的含义。所谓“空巢”,即指子女长大成人后从父母家庭中相继分离出去,只剩下老年人独自生活的家庭。简言之,空巢家庭即指无子女或虽有子女,但子女长大成人后离开老人另立门户或因各种原因(工作、求学、外出打工等)剩下老人独自居住的家庭。

穆光宗(2002)利用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将空巢家庭看作是家庭生命周期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是指子女不在身边的老年人家庭。随后按照两种分类方法进一步地对空巢家庭进行了细分,第一种分为纯空巢家庭和类空巢家庭,其中前者包括单身空巢家庭和配偶空巢家庭,后者包括虽然子女不在身边但其他亲属在身边的空巢家庭:另一种分为年老的空巢家庭和年轻的空巢家庭。正在面临挑战的主要是传统的、年老的空巢家庭。

(2)关于空巢家庭产生原因研究

黄润龙(2005)认为形成空巢老人家庭的原因有:(1)生育率下降:(2)离婚率上升:(3)年轻人独立性意识增强:(4)老年人生活水平提高。

龚文君(2007)认为我国农村空巢家庭的形成,大致有以下几点原因:(1)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2)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3)农村老龄人口的高龄化。

姚引妹(2006)认为,中国农村空巢家庭或空巢老人的出现,除与发达国家相同的原因外,主要有以下二个原因:(1)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为农民走向高效率的就业岗位提供了可能性;(2)农村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身份制”和“户籍制度”松动,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就业更自由,制度的宽松最终使经济落后地区的青年农民外出打工成为现实。落后地区农村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从农村流出,农村呈现出比城市更快、更为严重的老龄化趋势,是农村空巢家庭和空巢老人产生的主要因素;(3)计划生育政策使家庭子女数量减少,家庭规模小型化。

(3)关于空巢老人生活困境研究

黄润龙(2005)认为,在农村“三农”问题未解决的形势下,向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对于子女来说,将是一个很大的负担。农村家庭的供养资源正在减少,供养能力下降,传统的家庭养老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空巢家庭也将成为乡村社会面临的突出问题。具体表现如下:(1)农村部分空巢老人生活较困难。很多经济薄弱的乡村连低保金都无法保证。农村老年人的养老保障体系十分脆弱,有的老人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严重侵害,未能解决基本温饱问题。(2)大多数空巢老人医疗无保障。农村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尚不完善,缺医少药,医药费即使能报销,报销数量极低。少数发达地区虽已实行了大病住院医疗保险,为病患者解决了难题,但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广大农村老人口常的看病、吃药费用问题。尤其是慢性病患者,更是贫病交加。(3)空巢老人对生活照料十分忧虑。目前,空巢老人生活能自理的占90%,半自理和不能自理的占10%,内有0.4%需照料而无人照料。随着人口高龄化,这些数字将迅速上升,但总有一天老人将会失去自我照料能力,老人更忧虑发生意外无人知晓。

(4)关于空巢老人养老研究

黄润龙(2005)在认真分析了我国空巢老人家庭状态之后认为,空巢家庭本身对社会没有任何危害,但针对空巢老人的服务应该跟上:(1)要高度重视空巢家庭发展趋势;(2)要加快完善养老、医疗保障机制;(3)要以人为本,多形式、多层次地发展老年服务事业。空巢老人逐年增多,生活照料问题将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为此要发挥老年人互助作用,对身患疾病、缺乏自理能力的空巢老人开展入户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好老年护理院,以解决病残、空巢老人需要生活照料的实际困难,在社区开办老人口托所、聊天所,建立社区婚姻服务机构,要为空巢、独居老人再婚牵线搭桥,营造欢乐之家,使之过上安详健康的晚年生活。

姚引妹(2006)认为,要真正解决农村空巢家庭的养老危机,还必须从我国农村社会的实际出发,走我国养老的乡土特色之路。为此,一是要加强对中国传统“孝”文化宣传,提高民众家庭养老意识;二是要以土地保障为依托,积极探索现行老年人多兀养老保障形式;三是要继续全面贯彻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特困老年人救助体系;四要在农村建立老年活动中心等社会养老保障设施,使老年人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课题研究设计方案:

该部分主要包括:①课题研究设计的主要内容和目标;②技术方案的分析、选择(技术路线,技术措施);③实施技术方案所需的条件(技术条件、试验条件);④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技术关键;⑤预期能够达到的研究设计目标。

一、主要内容和架构

(一)主要内容

本文在分析农村空巢老人的现状及现行养老模式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农村空巢老人产生的深层次原因。重点阐述了家庭养老模式、社会养老模式、自我养老模式的利弊。以苍山县兰陵镇推行新农村社区,实施新型农村养老模式为例,提出了农村社区化养老模式为主结合其他符合农村实际的养老模式,解决空巢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的问题。使老人安度晚年。

全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导言,包括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研究现状、论文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创新论文研究方法。

第二章是农村空巢老人的现状及养老模式,这一章是本文的重点之一。

第三章是研究分析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模式的利弊,以苍山县兰陵镇为实例。这一章也是本文的重点和难点。

第四章是提出建立新型的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模式。这一章也是本文的重点和难点。

第五章是结语和本文不足之处。

(二)主要架构

第一章导言

一、选题背景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第二章农村空巢老人的现状及养老模式

一、空巢老人的概念

1.空巢老人

2.农村空巢老人

3.新农村空巢老人

二、农村空巢老人的现状

1.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的现状

2.兰陵镇农村空巢老人的现状

三、现有的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模式

(一)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模式的现状

1.家庭养老模式

2.社会养老模式

3.自我养老模式

(二)兰陵镇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模式的现状

1.家庭养老模式

2.自我养老模式

3.社会养老模式

4.隔代养老模式

第三章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模式存在的利弊

(一)家庭养老模式存在的利弊

1.独生子女家庭养老存在的利弊

2.双子女家庭养老存在的利弊

3.多子女家庭养老存在的利弊

(二)社会养老模式存在的利弊

(三)自我养老模式存在的利弊

(四)隔代养老模式存在的利弊

第四章建立新型农村养老模式

(一)社区养老模式

1.新型农村社区养老模式

2.农村集中供养养老模式

3.农村敬老院(老年公寓)养老模式

4.自助与他助相结合的社区化养老模式

(二)通过土地流转获得养老保障的养老模式

(三)居家隔代养老模式

(四)“搭伙”养老模式

第五章结语

一、结语

二、不足之处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综述法

通过查阅图书馆、互联网和中国知网上的著作、资料和期刊文章,整理和分析相关文献,获取研究相关信息,而后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整理、分析和梳理,作为本研究最基本

的资料。

(2)比较分析法

通过比较国内、国外或者城市、农村的不同养老方法,探讨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方法,借鉴相关的研究成果。

(3)共性分析和个性分析法

空巢老人的养老是一个共性问题,是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但也会有地域差别。一方面通过分析兰陵镇的空巢老人养老情况获得共性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寻找普遍存在的问题,寻找适合农村不同社情的养老模式。

(4)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调研

通过发放问卷、实地访谈调研,对兰陵镇的空巢老人问题进行详细调查,包括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当地政府正在积极采取的措施,从而探索出一条适合当地社情的空巢老人养老模式。

三、可行性分析

现已搜集到有关空巢老人养老论述的网站若干,论文50余篇,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了分类整理,并对重要文献资料、论文进行了仔细研读,对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机制问题进行了认真而深入的研究。现阶段我对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研究从宏观上有了比较准确的把握,对于研究内容与主要观点已有清晰的思路,研究方法的运用也较为娴熟。

四、预期成果及创新之处

(一)预期成果、

本研究将最终形成一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中国特色区域经济方向的硕士毕业论文。字数约3万字。

(二)创新之处

第一,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论文是在对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理论文献进行广泛研读,并深入我工作过的兰陵镇农村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的。

第二,在研究视角上,从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空巢老人问题到兰陵镇存在的农村空巢老人问题,实现了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便于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三,在研究方法上,以宏观角度为主,以系统论与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有效运用实证研究、比较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

研究进度安排:(包括论文撰写)

论文工作计划(2011年6月至2013年3月)

序号起止日期论文工作的阶段要求检查方式备注

1 2011年6月至

2011年12月

确定论文选题,写好研究综述和开题报告,正

式开题

导师,学位点

2 2012年1月至

2012年6月

进一步收集参考文献,完成半数论文内容写作导师,学位点

3 2012年7月至

2012年9月

毕业论文写作完成初稿导师,学位点

4 2012年10月

至2012年11

毕业论文修改一稿导师,学位点

5 2012年12月

至2013年1

毕业论文二稿导师,学位点

6 2013年3月毕业论文三稿导师,学位点

初稿完成日期12年9月定稿日期13年3

主要参考文献:

该部分内容主要包括:①详细列出参考的文献名称,原则上不得少于20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3篇;②参考文献按在开题报告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出,书写格式按正规出版物或期刊中文献标注格式。

[1]陈文山:《刍议农村“空巢老人”生存现状及养老》,《对策经济师》2011年第10期。

[2]姚宝丽:《谈社会转型过程中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问题》,《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

[3]赵枫:《关爱“空巢老人”——社区图书馆亟待关注的社会课题》,《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年第24期。

[4]焦克源:《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现状、问题与出路——基于内蒙古卓资县的调查》,《广东农业科学》2011年第15 期。

[5]梁硕轩:《关于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需求与养老保障问题的思考》,《企业导报》2010年第12 期。

[6]李翔:《结构功能主义视角下的农村空巢老人社区养老服务初探》,《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年第8期。

[7]贺睿莹:《北京市空巢老人生活水平调查报告》,《经营管理者》2011年第16 期。

[8]祝坤:《运用社会工作方法改善贫困空巢老人精神生活》,《改革与开放》2009年第16期。

[9]谢配云:《湛江市某医院对空巢老人患者的家庭及社会支持的调查研究》,《现代医院》2008年第7期。

[10]杭荣华:《心理干预对社区空巢老人的抑郁症状、孤独感及幸福感的影响》,《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年第14 期。

[11]陈少君:《城市空巢老人的生活满意度不容乐观——对武汉市中心城区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调查与思考》,《武汉学刊》2009年第4期。

[12]徐璀骅:《空巢老人,空的不只是“巢”》,《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15 期。

[13]刘鑫:《空巢老人要为自己找乐》,《百姓生活》2011年第8 期。

[14]谢哲会:《建设“百家农村空巢老人帮扶服务中心”解农村老人居家养老难题》,《中国民政》2008年第8期。

[15]何林霞:《我国城市空巢老人健康状况及社区服务情况的研究进展》,《全科护理》2011年第21期。

[16]钱小春:《机构养老空巢老人心理分析与护理》,《对策理论导报》2005年第7期。

[17]张丽:《河北省邢台县农村空巢老人高血压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国药物与临床》2011年第8期。

[18]王桂枝:《农村空巢老人的护理问题研究》,《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年第7期。

[19]张丽:《河北省邢台县农村空巢老人焦虑情绪调查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山西医药杂志》2003年第8期。

[20 ]王宇琳:《空巢老人精神赡养的法律保护》,《当代经济》2011年第13期。

[21]刘佳:《联手编织爱心网共同照护空巢老人》,《钢铁文化》2003年第6期。

[22]朱征:《城镇“空巢老人”养老模式的比较分析》,《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1第5期。

[23]张瑞娟:《住院空巢老人孤独情绪调查及心理护理干预的研究》,《山西医药杂志》2011年第7期。

[24]高晓玉:《社区护士对空巢老人的家庭护理》,《青海医药杂志》2011年第5 期。

[25]聂淼:《我国留守和空巢老人心理问题研究进展》,《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年第12期。

[26]余昌妹:《温州城区空巢老人社区卫生服务需求及利用分析》,《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年第12期。

[27]陈柯柯:《温州市空巢老人社区卫生服务需求和供给调查》,《医学与社会》2002年第6期。

[28]周璇:《“空巢老人”的困境是道德的困境》,《祝你幸福(知心)》2011年第4期。

[29]代安:《空巢老人的另类自救非洲儿子北京爹》,《东方养生》2011年第3期。

[30]《空巢老人:与寂寞做伴的日子》,《健康生活(下半月)》2011年第5期。

[31]肖项:《换位思考,反求诸己——在自我教育中调适农村空巢老人之忧思》,《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10期。

[32]姚国勇:《农村空巢老人有了免费保姆》,《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1年第6期。[33]广羽:《空巢老人:当孤独来敲门》,《工友》2011年第5期。

[34]彭乾曼:《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研究》,《才智》2002年第14期。

[35]张瑞娟:《住院空巢老人焦虑情绪调查及心理护理干预》,《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年第6期。

[36]张建凤:《社区护理干预对合肥市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中华护理杂志》2011年第6期。

[37]王晶:《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困境与对策研究》,《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38]赵纹纹:《劳动力流动背景下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危机及其化解》,《科技信息》2011第12期。

[39]余冲:《城市空巢老人社会支持系统构建的探讨——以南昌市NH社区为例》,《社会工作(实务版)》2003年第2期。

[40]李立志:《一对空巢老人的20载真实生活》,《百姓生活》2011年第5期。

[41]唐谭:《与空巢老人相处的10个月》,《大众心理学》2011年第4期。

[42]孙清廉:《空巢老人的身心健康应关注》,《健康生活》2002年第3期。

[43]汪文奇:《我国城市空巢老人的体育需求与满足研究》,《安徽体育科技》2003年第2期。

[44]张广利:《城市高龄空巢老人特殊需求分析》,《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

[45]曹永钦:《睢县“空巢老人”不再寂寞》,《决策探索(下半月)》2003年第4期。

[46]祝坤:《个案工作与朝鲜族空巢老人精神需求的满足》,《中国老年学杂志》2002第4期。

[47]姜娜:《岳阳地区农村空巢老人健康状况》,《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年第6 期。

[48]刘新霞:《高校医院为空巢老人提供养和医一体化养老服务新模式探讨》,《中国校医》2003年第4期。

[49]毛成宽:《话园社区为孤寡空巢老人喜过元宵节》,《祝您健康》2011年第4期。

[50]魏静:《甘肃省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制度研究》,《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导师意见

导师签字:

年月日

开题报告审议情况:

出席人数:

同意人数:

不同意人数:

组长(签字):

组成人员(签字):

院(系)审核意见:

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研究生处审核意见:

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2021关于空巢老人社会支持现状调研报告(最新)

篇一 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使社会流动人口迅猛增加,这直接导致了城市家庭结构的变化,大量空巢家庭出现,空巢老人的照料问题日益明显。根据走访调查的结果,可以将老人生活支持划分为经济支持、生活支持和精神支持,又根据社会支持的来源将其划分为正式支持和非正式支持,不同社会支持对空巢老人呈现出不同的作用和特点。 【关键词】空巢老人社会支持体系研究 空巢老人与社会支持概述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重,中国的老年人所占人口比例也越来越高,2021年我国老年人口比重达13.7% 。全国老龄委办公室称,2021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2亿,未来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进入快速增长期。“空巢家庭”指无子女或虽有子女,但子女长大成人后离开老人另立门户,剩下老人独自居住的老年家庭。①空巢老人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无儿无女无老伴的孤寡老人,一是有子女但与其分开单住的老人,还有一种就是儿女远在外地,不得已寂守空巢的老人。随着我国城市的不断扩张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自己的家乡和亲人,选择到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地方工作、生活,这就导致了空巢老人的现象愈演愈烈,由此引发的“空巢老人综合症”愈发严重。空巢老人综合征通常表现为心情沮丧、郁闷失眠、食欲减退甚至流泪哭泣。有的会认为自己有对不起子女的地方,没有尽到父母责任;有的也会责备子女,认为他们对自己不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而忽视父母的感受。有数据显示,空巢老人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达到60%,而达到疾病程度,需要医学关注、心理干预的空巢老人,比例占到10%~20%。预计到2050年,我国临终无子女的老年人将达到7900万左右,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占54%以上。②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也再次引发关注,而城市老年人面临的问题尤为严重。年轻子女思想开放、个性张扬,他们喜欢独立自主,尝试新鲜事物,大多数子女要么外地工作,要么离开父母另立门户,剩下老年父母相互扶持。长时间下去,城市老年人面临着生活、疾病、经济和心理等多方面的压力,生活质量下降,主观幸福感降低。目前老年人空巢问题的社会支持系统尚未完善健全,针对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空巢老人现象还将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因此社会关怀和社会支持显得尤为重要。 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支持对维系正常的社会生活是必不可少的,而人们生活中所遇到的许多问题往往也是由于缺乏必要的社会支持造成的。社会支持在社会学、心理学、人口学等方面都有不同的概念界定,但大体含义分为两类:一类是将社会各个网络资源所提供的支持统称为社会支持;还有一类是社会成员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无偿帮助行为的总和。本文的社会支持是指城市空巢老人从社会网络资源所获得的各种社会支持。按照功能划分,社会支持可分为经济支持、生活支持和精神支持。经济支持包括生活消耗以及生存消费方面的支持,生活支持包括日常生活照顾等方面的支持,精神支持包括幸福归属感、心理调节等方面的支持;按照支持者的不同,社会支持可分为正式支持和非正式支持。正式支持包括政府、单位和社会的支持,非正式支

20xx年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状况调查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7050-69 20xx年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状况调查报告(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20xx年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状况调查 报告(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快,老年人养老问题越来越被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所重视与关注,而老年人群体中,“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尤为突出。在研究老龄问题时,常常把无子女或有子女但与父母分开居住,只剩父母单独生活的这类老人喻为“空巢老人”。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这类老年人已超过老年人总数的50%。伴随城镇化的加快,农村中青壮年外出务工、经商、求学的人数愈来愈多,促使“空巢老人”也不断增多。“空巢老人”群体的不断扩大,给社会保障带来严峻的挑战。如何更加关心“空巢老人”的晚年生活,最近,我们在江西宜丰县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形成了调查报告。

目前,该县有常住总人口29.15万人,其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39127人,占总数的13.42%,其中农村老年人28849人,占全县老年人口的73.7%。农村“空巢老人”占农村老年人总数的57%。为准确了解该县农村“空巢老人”的情况,我们重点调研了这类老人的家庭生活状况,主要是老人的基本情况、经济状况、医疗保障、精神生活、权益保障等五个方面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调研中的农村“空巢老人”专指无子女或有子女但子女不在本乡辖区内居住的、只剩老年独自生活的、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基本缺失的老年人。我们对该县16个乡(镇、场)“空巢老人”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摸底统计,对该县潭山、双峰、石花尖、新昌、石市等五个乡(镇、场),每个乡(镇、场)按二个村60周岁以上“空巢老人”进行抽样,采取点面结合,随机抽样,上户问卷调查等方法,辅以一定的座谈会形式,收集有效样本57个。现根据调查情况和我们的初步研究,就全县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存在的突出问

空巢老人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

空巢老人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 1 2020年4月19日

大学生社会实践:空巢老人调查报告 活动主题: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状况调研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一、引言 1、调查背景 当子女由于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而离家后,独守空巢的中老年夫妇因此而产生的心理失调症状,称为家庭空巢综合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其中空巢老人现象特别引人关注。了解空巢家庭老年人生活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总结帮扶空巢家庭老年人的经验做法,研究探讨对策办法,加强城镇空巢家庭艰巨老年人的帮扶工作,给上级党委研究老龄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2、调查目的 透析空巢老人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3、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 二、正文 (一)空巢老人生活现状 2 2020年4月19日

经过问卷调查,我们对空巢老人问题进行了数据统计,下面分析。 据市统计局城调队统计,城市居民家庭中空巢老人家庭已占到54.0%。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正成为一个需要迫切研究和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今年,天津市老龄办组织开展了对空巢老人家庭的生活状况和养老需求的抽样调查,昨天,调查报告正式发布。老人们经过填写调查问卷,真实地反映了自己的经济状况、健康医疗情况、住房情况、生活照料情况、精神文化生活状况、养老意愿和需求等等,同时也表示了自己的心声。 32.4%的空巢老人独自居住;87.1%的空巢老人有退休金;1.8%的空巢老人生活不能自理; 以上的数据来自天津市老龄办最新发布的《天津市空巢老人家庭生活状况和养老需求调查报告》。此次调查涉及了有关空巢老人生活的诸多方面,从具体的数字能够了解她们的真实需求。 1、居住方式 独自一人居住的有389人,占32.4%;老夫妇俩共同居住的有811人,占67.6%。女性空巢老人中独居的比例远高于男性。 3 2020年4月19日

2021年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状况调查报告

2021年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状况调查报告 After reading or practice, get the feeling, and after reflection and summary,to guid the work or life. 姓名: 班级(单位): 日期:

2021年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状况调查报告 温馨提示:本文是通过读书或实践后,对某个事件、某个现象、某个问题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性文章。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修改后套用。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快, 老年人养老问题越来越被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所重视与关注, 而老年人群体中, 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尤为突出。在研究老龄问题时, 常常把无子女或有子女但与父母分开居住, 只剩父母单独生活的这类老 人喻为空巢老人。据不完全统计, 全国这类老年人已超过老年人总数的50%。伴随城镇化的加快, 农村中青壮年外出务工、经商、求学的人数愈来愈多, 促使空巢老人也不断增多。空巢老人群体的不断扩大, 给社会保障带来严峻的挑战。如何更加关心空巢老人的晚年生活, 最近, 我们在江西宜丰县进行了实地调研, 并形成了调查报告。 目前, 该县有常住总人口29.15万人, 其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39127人, 占总数的13.42%, 其中农村老年人28849人, 占全县老年人口的73.7%。农村空巢老人占农村老年人总数的57%。为准确了解该县农村空巢老人的情况, 我们重点调研了这类老人的家庭生活状况, 主要是老人的基本情况、经济状况、医疗保障、精神生活、权益保障等五个方面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调研中的农村空巢老人专指无子女或有子女但子女不在本乡辖区内居住的、只剩老年独自生活的、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基本缺失的老年人。我们对该县16个乡(镇、场)空巢老人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摸底统计, 对该县潭山、双峰、石花尖、新昌、石市等五个乡(镇、场), 每个乡(镇、场)按二个村60周岁以上空巢老人进行抽样, 采取点面结合, 随机抽样, 上户问卷调查等方法, 辅以一定的

城乡空巢老人

城乡社区问题解析 ——小议城市“空巢老人”现象 [摘要] 随着社会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城市“空巢老人”现象普遍化,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我国的老年人大多是居家生活的,在社会工作的压力下,子女大多外出工作、学习而没有时间陪伴老人,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由于身边没有子女的陪伴和照顾,在独立生活中会遇到许多困难。本文通过对城市空巢老人现状及原因的分析,从社区、个人、社会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城市空巢老人现状分析解决对策 [正文] 一、问题提出 “空巢家庭”的概念是由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蔡文媚教授提出的。空巢老人是指那些身边无子女共同生活的老年人,其中既包括无子女的老人,也包括与子女分开居住的老人。其分类按照居住形式可以分为夫妇偶居的空巢老人和孤老独居的空巢老人。按照年龄可以将其分为低龄空巢老人和高龄空巢老人,低龄空巢老人的年龄为60一79岁,80岁以上为高龄空巢老人。考虑到空巢的程度及其产生的影响.又可将子女都在国外或外地,或无子女的老人定义为绝对空巢;与子女在同一城市,但不在一起吃住的老人定义为相对空巢。 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自20世纪70年代起出现了快速转变:由年轻型转变为了老年型。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发布报告指出,2010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超过1.49亿,占总人口11%以上,全国城市老年人空巢家庭(包括独居)的比例已经达到49.7%,与2000年相比提高了7.7个百分点,预计2030年我国空巢老年人家庭的比例将达到90%。 如今,家庭结构小型化、老年人家庭空巢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如何妥善解决这个难题已经成为了中国社会迫在眉睫的问题。 二、中国“空巢老人”现状分析 目前全国60岁以上人口为1.34 亿,占总人口10.8%,至少有2340多万老年人独守空巢。到2010 年,城市老年家庭中的“空巢率”达到80%以上。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占世界老年人口的五分之一,而且每年仍以3.3%的速度递增,中国正式进入了“老龄时代”。专家预计,到203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近3亿,而空巢老人家庭比例将达到90%,这意味着届时将有超过两亿的空巢老人。社会出现了许多“2 + 4 家庭”,即夫妻双方要照顾4位老人。下一世纪,空巢家庭将会成为社会面临的突出的老龄问题。为此,解决老有所养、老有所管问题,成为涉及千千万万个家庭、牵动社会神经的敏感问题。 1.经济状况 与农村相比,绝大部分城市空巢老人主要靠退休金生活。空巢老人其他的主要生活费来源为子女资助、配偶遗嘱补贴或企业养老补贴。据陈建兰09年发表的文章中关于苏州城市空巢老人生活状况调查表明,在得到子女资助的空巢老人中,不少老人反映子女给钱有时只是象征性地意思一下,而老人也会在一些特定时刻将这些钱返还给子女,返还的形式常常是给孙辈礼物,如过年时给压岁钱、过生日时给红包、开学时给点钱意思一下等等,因而老人在这方面的收支基本持平,等于谁也没给谁钱。子女给老人现金还有另外一种常见的情况,那就是子女会定期或经常到老人家里吃饭,所以给的钱就相当于是伙食费了。 目前的工作收入也是部分空巢老人的经济来源之一。低龄老人由于身体状况较好以及市场提供的

关于空巢老人调查报告

关于空巢老人调查报告 留守老人很多都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心酸历史,他们是历史的见证者,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社会发展繁荣的今天,我们更不能忘了那些留守在农村的老人们,让他们也能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如下是给大家整理的关于空巢老人调查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作用。 一、调查长安区空巢老人的目的 (1)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尤其是空巢老人的问题更是值得人们关注。他们有的没有儿女,孤苦无依;有的想念自己的子女,却可能远隔天涯或因工作忙碌没有在身旁;他们渴望沟通交流,却找不到能够诉说的对象;他们希望能够融入社会,然而他们能做的越来越少。空巢老人孤独、寂寞,生活中有许多困难与不便,需要获得精神上的慰藉,需要得到社会的关注关爱。 (2)通过此次对长安区周边社区空巢老人的走访调查,能使我们提高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强我们对空巢老人这一弱势群体的认识与关注,提高我们自身尊老爱老的意识,更好的为我们身边的空巢老人献出爱心。 二、关于调查长安区空巢老人的背景及意义 (一)调查长安区空巢老人的背景 随着我国人口生育水平持续下降和老年人口平均期望寿命不断延长,我国人口年龄结构老化也日趋明显,我国老年空巢家庭数量也呈上升之势。所谓空巢家庭,是指子女长大成人后从父母家庭中相继分离出去、只剩下老人独自生活的家庭。可以预料,空巢家庭将逐步在我国城市地区成为主要的家庭形式之一。因此,我们需要了解长安区空巢老人的生活基本状况,分析影响长安区空巢老人生活质量提高的因素,进而实现长安区的进一步和谐构建。 (二)关爱长安区空巢老人的意义 关爱空巢老人,是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国家、社会、家庭和每个公民的应尽责任;是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国家、社会、家庭和每个公民的应尽责任。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空巢老人的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作为新一代大学生,我们更要起到带头作用,为社会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一份力量。

2019年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状况调查报告

2019年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状况调查报告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快,老年人养老问题越来越被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所重视与关注,而老年人群体中,“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尤为突出。在研究老龄问题时,常常把无子女或有子女但与父母分开居住,只剩父母单独生活的这类老人喻为“空巢老人”。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这类老年人已超过老年人总数的50%。伴随城镇化的加快,农村中青壮年外出务工、经商、求学的人数愈来愈多,促使“空巢老人”也不断增多。“空巢老人”群体的不断扩大,给社会保障带来严峻的挑战。如何更加关心“空巢老人”的晚年生活,最近,我们在江西宜丰县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形成了调查报告。 目前,该县有常住总人口29.15万人,其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39127人,占总数的13.42%,其中农村老年人28849人,占全县老年人口的73.7%。农村“空巢老人”占农村老年人总数的57%。为准确了解该县农村“空巢老人”的情况,我们重点调研了这类老人的家庭生活状况,主要是老人的基本情况、经济状况、医疗保障、精神生活、权益保障等五个方面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调研中的农村“空巢老人”专指无子女或有子女但子女不在本乡辖区内居住的、只剩老年独自生活的、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

基本缺失的老年人。我们对该县16个乡(镇、场)“空巢老人”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摸底统计,对该县潭山、双峰、石花尖、新昌、石市等五个乡(镇、场),每个乡(镇、场)按二个村60周岁以上“空巢老人”进行抽样,采取点面结合,随机抽样,上户问卷调查等方法,辅以一定的座谈会形式,收集有效样本57个。现根据调查情况和我们的初步研究,就全县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存在的突出问题、对策建议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述。 一、江西宜丰县农村“空巢老人”的调研基础情况 (一)基本情况 全县“空巢老人”总户数2554户,总人数3538人。按年龄分类:60—69周岁1567人,70—79周岁1088人,80—89周岁728人,90周岁以上155人;按性别分类:男2235人,女1303人;按有无子女分类:无子女老人1287户,子女未住一起1267户;按经济状况分类:低保户363户,低保边缘户659户,非困难家庭1532户;按居住形式分类:独居1288户,与老伴同住1266户。 (二)经济状况 在上户调查的57户中,独居26户(其中无子女者8户)、与老伴同住28户、与智障儿子同住1户、与孙子女同住1户、与年迈母亲同住1户。总体看来,这些老人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以

城市空巢老人社会支持现状调查报告

城市空巢老人社会支持现状调查报告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城市空巢老人社会支持现状调查,希望能帮到您,上站,发现学习。 城市空巢老人社会支持现状 【摘要】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使社会流动人口迅猛增加,这直接导致了城市家庭结构的变化,大量空巢家庭出现,空巢老人的照料问题日益明显。根据走访调查的结果,可以将老人生活支持划分为经济支持、生活支持和精神支持,又根据社会支持的来源将其划分为正式支持和非正式支持,不同社会支持对空巢老人呈现出不同的作用和特点。 【关键词】空巢老人社会支持体系研究 空巢老人与社会支持概述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重,中国的老年人所占人口比例也越来越高,2011年我国老年人口比重达13.7% 。全国老龄委办公室称,2013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2亿,未来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进入快速增长期。“空巢家庭”指无子女或虽有子女,但子女长大成人后离开老人另立门户,剩下老人独自居住的老年家庭。①空巢老人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无儿无女无老伴的孤寡老人,一是有子女但与其分开单住的老人,还有一种就是儿女远在外地,不得已寂守空巢的老人。随着我国城市的不断扩张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自己的家乡和亲人,选择到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地方工作、生活,这就导致了空巢老人的现象愈演愈烈,由此引发的“空巢老人综合症”愈发严重。空巢老人综合征通常表现为心情沮丧、郁闷失眠、食欲减退甚至流泪哭泣。有的会认为自己有对不起子女的地方,没有尽到父母责任;有的也会责备子女,认为他们对自己不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而忽视父母的感受。有数据显示,空巢老人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达到60%,而达到疾病程度,需要医学关注、心理干预的空巢老人,比例占到10%~20%。预计到2050年,我国临终无子女的老年人将达到7900万左右,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占54%以上。②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也再次引发关注,而城市老年人面临的问题尤为严重。年轻子女思想开放、个性张扬,他们喜欢独立自主,尝试新鲜事物,大多数子女要么外地工作,要么离开父母另立门户,剩下老年父母相互扶持。长时间下去,城市老年人面临着生活、疾病、经济和心理等多方面的压力,生活质量下降,主观幸福感降低。目前老年人空巢问题的社会支持系统尚未完善健全,针对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空巢老人现象还将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因此社会关怀和社会支持显得尤为重要。 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支持对维系正常的社会生活是必不可少的,而人们生活中所遇到的许多问题往往也是由于缺乏必要的社会支持造成的。社会支持在社会学、心理学、人口学等方面都有不同的概念界定,但大体含义分为两类:一类是将社会各个网络资源所提供的支持统称为社会支持;还有一类是社会成员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无偿帮助行为

关于空巢老人问题的调研报告范文(精选3篇)

关于空巢老人问题的调研报告范文(精选3 篇) 空巢老人问题的调研报告1 随着中国现代化程度的快速推进和城镇化加速发展,以及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加剧,我国城市空巢老人现象也呈日益加剧状态。根据20xx年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周岁及以上有1.77亿万人,是总人口数量的13.26%,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有1.19亿,约占总人口的8.87%,这就是所谓的“银色浪潮”现象,而伴随着这种现象的则是本报告所讨论的“空巢现象”。所谓“空巢现象”是文学上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比喻子女在成长或成年后像鸟儿一样离开家庭,仅留下老年成员居家生活。城市老龄人口“空巢化”形势正呈大大加深的趋势,因此关注空巢现象,关爱空巢老人具有非常迫切的现实需要,空巢现象也由此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一、城市空巢老人的概念 空巢老人是指无子女,丧子女或虽有子女但不与子女居住在一起的,身边没人照顾的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或者是指没有子女照顾、单居或夫妻双居的老人。主要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无儿无女无老伴的孤寡老人,二是有子女但与其分开单住的老人,三是儿女远在外地,不得已寂守空巢的老人。城市空巢老人则是指生活在城市区域范围内的无子女,

丧子女或虽有子女但不与子女居住在一起的,身边没人照顾的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 二、城市空巢老人的成因 城市空巢老人的产生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来自人口内部结构的因素,也有来自个人主观观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原因。对城市空巢老人的的成因可以归纳为以下五点: 1.物质经济基础 “家庭养老是农业社会的产物,以家庭代际关系为基础。伴随着工业化的到来,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社会财富迅速增长,家庭养老的经济基础逐渐被打破,家庭养老的功能被大大削弱。”由于教育、医疗、住房等诸方面的支出,导致人们的家庭经济压力较大,平时家庭收入大多用于抚养下一代,等到中年又要为孩子的成家而大量投入,老年时期则没有了一定的经济积累来实现自助养老。而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新的一代越来越重视物质追求,追求高品质的生活质量,导致自己入不敷出,使得新的反哺代际关系难以形成。物质经济方面的原因主要存在两方面:其一是部分城市家庭收入水平增高,居住条件的改善,使得子女纷纷离巢自居。其二是很多城市空巢老人的经济来源比较单一,收入较少,满足自己的生活都已经很是困难,子女不得不出外打工用来维持生活和赡养老人,原来他们在城市生活却只能住在一起,他们的经济条件不允许他们另购住房,子女出外打工以后在新的城市生活,从而导致他们隔城生活,长时间的分离。这些

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

空巢家庭的养老问研究 摘要: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和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空巢老人现象日益凸现。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各种迹象表明,空巢家庭将是21世纪我国老人家庭的主要模式。而农村空巢老人问题已成为新时期农村老龄工作面临的新课题、农村社会关注的新焦点。如何化解他们的养老困境,已成为一个带有普遍性的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 一、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问题 (一)劳动和经济负担较重。随着城市化以及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而大量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使农村人口老龄化状况日益严重。他们参加农业劳动的比例高达80%。同时,外出打工的子女多数也将承包的土地交由父母耕种,这样一来无疑加重了农村空巢老人的劳作负担。本该颐养天年的他们,真可谓苦不堪言。 (二)农村空巢老人的身体状况令人担忧。伴随年龄的增长,老人的身体机能衰退,健康状况明显下降,患病率也随之上升。尽管很多地方实行了农村医疗合作,空巢老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仍有不少人连补偿起付标准线以下的费用也负担不起。每次病痛发作,吃一些廉价的止痛药,隐瞒自己病情不说。另一方面也是出于节俭,舍不得花钱看病。 (三)缺乏幸福感,孤独无助。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表明,在独居的和没有配偶的老人中,感到孤寂的比例更高。在农村,青壮年很多是夫妻双双外出谋生,加剧了农村家庭的空巢化与老人的养老难问题。外出的青壮年把小孩接去一同生活后,留守老人不但在生活上受影响,连起码的精神慰藉也没有了。 二、农村空巢老人问题出现的原因 (一)社会的变迁改变了家庭的各种关系。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农村中青年进城务工,造成许多农村老人留守家中无人照顾,这样就导致了空巢家庭的出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一方面直接带来了经济发展以及个人收人的提高,客观上有利于增强对老年保障的经济支付能力;另一方面直接改变了农业单一的生产方式,促使更多的青壮年子女在外寻求发展机会。 (三)现代价值观念的冲击加剧。在经济的转型期,现代人的价值观念对传统家庭文化的冲击很大,有“万事孝为先”的传统受到了挑战。在市场经济浪潮面前,年轻一代更看重经济关系,家庭成员的地位不再是依靠年龄和经验,而是获取经济资源的能力、对政策制定的影响力和社会关系网络。而所有这些,恰恰是农村空巢老人相对缺乏或日益减少的资源。这就间接促使了家庭成员角色的重新定位,进一步加剧了空巢家庭的产生。地位的缺失又更加导致处境的恶化,使这些空巢老人“弱上加弱”。 三、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建议 (一)加快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逐步实现农村养老的社会化。社会化的养老方式,是与现代化社会相适应的制度。目前,农村老人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家庭赡养,而子女的外出务工并不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援助,这就意味

2020年城市空巢老人生活状况与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报告

2020年城市空巢老人生活状况与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 报告 养老问题,尤其是空巢老人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注重的话题。2020年的全国两会,就有一批提案涉及这方面的问题。空巢老人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是三个方面的问题:生活保障、日常照料服务、精神慰藉问题。针对这三个方面的问题,不同的地区表现不同的现实情况。本文以武汉市为例,对武汉市社区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与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实行了调查与分析,并针对存有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对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武汉市社区空巢老人生活状况心理健康 一、导言 据全国老龄办数据统计,我国现在已有老龄人口1.69亿,占总人口数的12%。专家预计,到203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近3亿,而空巢老人家庭比例或将达到90%,这意味着届时将有超过两亿的空巢老人。而就整个武汉市来说,据其老龄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截止2009年5月,武汉市有老年人130余万人,空巢老人约占30%,约39万人。并且随着独身子女的父母步入老年,能够预见,武汉市老年人家庭的“空巢化”也将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近年来,以汉口百步亭社区为代表,武汉的一些社区正在大力倡导空巢老人关爱服务,展开了针对空巢问题的“结对子”等志愿服务活动,引起了社会的积极反响和政府的注重,但是当前关于武汉市空巢老人的研究却鲜见报道。所以,对武汉市空巢老人当前的生活状况和心理健康方面问题的调查与研究,对今后关爱空巢老人这个方面,具有可参考的现实意义。 二、调查方法及过程 (一)调查目的

一方面了解武汉市社区空巢老人的基本生活状况及心理健康方面 的问题,为今后在武汉市社区展开空巢老人关爱服务提供背景资料和 依据;另一方面了解社会不同群体对于空巢现象的观点和态度,从中探 讨让空巢老人生活更幸福的出路,并预测未来空巢现象的发展趋势。 (二)调查地点及调查对象 我们走访了武昌的珞桂、方桂圆、广八路、仪表厂、四眼井等社 区及其周边的大街小巷;汉口的荣东、荣西、荣华、玉带、集贤等社区 及其周边的大街小巷;汉阳的自立、青石桥等社区及其周边的大街小巷,共获得有效问卷284份。其中A卷58份,B卷142份,C卷84份。在 A部分针对空巢老人的调查中,男性占46.6%,女性占51.7%,其中 60-70岁的占39.7%,70-80岁的占44.8%,80-90岁的占22.4%,其整 体文化水准较低,高中及以上的只占12.1%。信息缺失1.7%;在B部分 针对18岁以上不同群体的调查中,男性占54.2%,女性占45.1%,初 中及以下的占49.3%,高中的占26.8%,大学及以上的占23.2%,信息 缺失0.7%,而在年龄分布上,18-25岁的占22.5%,25-35岁的占 18.3%,35-45岁的占14.1%,45-60岁的占36.6%,60岁以上的非空巢老人占8.5%。 (三)调查方式 我们主要采取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的形式实行调查,同时结合相 关文献、报道及养老政策实行资料收集和探讨。我们的调查问卷分成A、B、C三个部分。A部分是针对空巢老人的,旨在了解空巢老人的生活 现状;B部分是针对18岁以上的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包括非空巢老人),旨在了解这些不同的中青老年群体对空巢现象的观点和态度;C部分是 针对所有的老人用的一个积极的心理健康测量表,叫做“老年人生活 幸福满意度量表”,旨在通过量表对空巢老人与非空巢老人的心理健 康方面的整体情况做一个对比分析。另外,我们利用SPSS统计软件实 行定量分析,同时辅以一般性的描述分析,并对个案实行较深入的分 析探讨。

空巢老人关于2020调查报告总结【篇】

空巢老人关于2020调查报告总结【篇】 空巢老人调查报告1 一、引言 1、调查背景 当子女由于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而离家后,独守“空巢”的中老年夫妇因此而产生的心理失调症状,称为家庭“空巢”综合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其中“空巢老人”现象尤其引人关注。了解空巢家庭老年人生活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总结帮扶空巢家庭老年人的经验做法,研究探讨对策办法,加强城镇空巢家庭艰巨老年人的帮扶工作,给上级党委研究老龄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2、调查目的 透析空巢老人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4、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 二、正文 (一)空巢老人生活现状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对空巢老人问题进行了数据统计,

下面分析。 据市统计局城调队统计,城市居民家庭中空巢老人家庭已占到54.0%。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正成为一个需要迫切研究和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今年,天津市老龄办组织开展了对空巢老人家庭的生活状况和养老需求的抽样调查,昨天,调查报告正式发布。老人们通过填写调查问卷,真实地反映了自己的经济状况、健康医疗情况、住房情况、生活照料情况、精神文化生活状况、养老意愿和需求等等,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32.4%的空巢老人独自居住;87.1%的空巢老人有退休金;1.8%的空巢老人生活不能自理; 以上的数据来自天津市老龄办最新发布的《天津市空巢老人家庭生活状况和养老需求调查报告》。此次调查涉及了有关空巢老人生活的诸多方面,从具体的数字可以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 1、居住方式 独自一人居住的有389人,占32.4%;老夫妇俩共同居住的有811人,占67.6%。女性空巢老人中独居的比例远高于男性。

农村空巢老人问题及对策分析

农村空巢老人问题的对策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在经济结构、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市化进程和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计划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落实,人们的居住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家庭小型化趋势日趋明显,农村开始出现空巢家庭并呈现逐渐增多之势。农村传统的养老模式受到了挑战,农村空巢老人面临养老困境。面对未富先老的社会实际,如何探索解决社会转型过程中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已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研究课题。本研究通过实证调查和理论分析认为居家养老顺应人口老龄化的客观要求,适合我国的现实国情,既符合我国的传统文化习俗,又满足老人居家的愿望,可以充分整合家庭资源和社会资源,通过社区服务来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是我国养老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农村空巢老人经济适宜的养老模式。最后,从家庭、社区、国家(政府)三个维度探讨了农村空巢老人居家养老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农村空巢老人家庭社会政策 一、空巢空巢老人的定义人 1 空巢老人的定义及分类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蔡文媚教授较早提出了空巢家庭的概念。空巢老人是指那些身边无子女共同生活的老年人,其中既包括无子女的老人,也包括与子女分开居住的老人。其分类按照居住形式可以分为夫妇偶居的空巢老人和孤老独居的空巢老人。按照年龄可以将其分为低龄空巢老人和高龄空巢老人,低龄空巢老人的年龄为60~79岁,80岁以上为高龄空巢老人。考虑到空巢的程度及其产生的影响,又可将子女都在国外或外地,或无子女的老人定义为绝对空巢;与子女在同一城市,但不在一起吃住的老人定义为相对空巢。 二.对空巢老人成因的研究 空巢老人形成的原因复杂多样,其原因可分为个人原因、家庭原因和社会原因三种,最重要的因素是社会因素,社会的发展使空巢家庭的出现成为必然。尤其是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推行,家庭子女数锐减,对于双独联姻组成的家庭,客观上无法同时满足双方老人与子女共同生活的要求,必然有一部分老人主动或被动独立生活而空巢。学者李克认为导致老人空巢的原因有六点:一是社会经济进步和居住条件改善。二是对自由空间和平静时间的向往。三是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四是家庭模式的小型化、核心化。五是社保体系和老龄体系落后和不完善。六是社会养老和机构养老发展滞后。 现代价值观对空巢老人形成的影响,一是冲击传统孝文化,即手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潮的影响,许多年轻人认为如果在家庭中供养老人,就会牺牲很多家庭的利益。二是冲击传统家庭权威。传统老年人在家庭中扮演权威角色,而随着社会发展老年人在家庭中财产所有权等方面的丧失,导致他们在家庭中的地位和权威逐渐下降。又因代际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差异。导致很多老年人与子女分开居住。 三、对空巢老人现状的研究 从经济状况、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三个维度对城市空巢老人现状进行研究。从经济状况看,大部分城市的老年人经济独立,但有相当大比例的老人对可能出现的医疗费用表示担忧。从生活照料看,去医院看病和生病或犯病时无人照料是空巢老人生活上遇到的最大难题。从精神慰藉看,有相当大比例的老人感到孤单、寂寞、现阶段对空巢老人的社会支持还是以子女、

空巢老人调查报告(共6篇)

篇一:关于城市空巢老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关于城市空巢老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摘要]本文是通过对郑州市的空巢老人生活状况所提及的问题进行的调查与分析,主要涉及空巢老人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空巢老人概念的界定;空巢老人的基本特征;以及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等内容。 1导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相关资料统计中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而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空巢?家庭已成为社会热切关注和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郑州是一座人口众多的大城市,虽然经济并不算特别发达,但经过调查老龄化的形势也日趋严重,与此同时空巢家庭中的空巢老人也成为了老年人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的生活状况问题也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 本次调查所界定的空巢老人是指没有子女或虽有子女但不和子女生活在一起的老人,这些老人的年龄都在60周岁及以上。 2研究方法 2.1 抽样方法 2.2 收集资料方法 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中我们也搜集了大量的文献,在调查过程中通过与老人的聊天即个案访谈,所以这次调查以问卷法为主,并辅以文献法和访谈法。这次问卷调查始于2010年5月22日,这次调查共调查了200名老人,基本上都是由我们组12名同学到不同的社区及广场公园进行访问完成的。 本次调查在问卷回收后,通过社会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分析。 3结果分析 3.1 城市空巢老人的基本特征 在本调查的200名空巢老人中男女分别有100人,各占50%,年龄在60-69岁,70-79岁。80岁及以上的分别有80人,89人,31人,各占被调查人数的40%,44.5%,15.5%。在文化程度方面,按性别比较(如表一所示):小学及以下的男女分别有18人、57人,占总数的9%、28.5%;初中的分别有34人、22人,占总数的17%、11%;高中或中专的分别有23人、13人,占总数的11.5%、6.5%;大专及以上的分别有25人、8人,分别占总数的12.5%、4%。在婚姻方面,未结过婚的有1人,占0.5%;初婚有配偶的有145人,占72.5%;再婚有配偶的有6人,占3%;离婚未再婚的有2人,占1%;丧偶的有43人,占21.5%;其他婚姻形式的有3人,占1.5%。 余194个老人均有子女,子女个数从1个到5个以上不等,平均子女个数为3.85个。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表二工作状况 有效正式退休后有过继续工 作经历 正式退休后没有继续工作经历 尚未退休,仍在工作 有效百分 频率 百分比比累积百分比 没有工作其他合计

空巢老人现状调查报告三篇

空巢老人现状调查报告三篇 (篇一) 近几年来,*乡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背井离乡到城市打工,子女不在身边的留守老人现在成为日益庞大的一个特殊群体。在新农村建设中,留守老人问题日益突显,为了解这一特殊群体的生产、生活状况及其带来的社会问题,我办近期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高桥、拉片、**、菇类村四个村进行了专题调查。 一、调查村基本情况与现状 *乡辖四个村46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村住户1420户,总人口5430人,外出务工1560人,占总人口的28.72%,其中60周岁以上的老年566人,占总人口的10.42%。子女不在身边的留守老人122户,215人,占60周岁以上老年人的37.98%。其中:高桥村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248人,留守老年人74人,占60周岁以上人口的29.83%;**村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118人,留守老年人57人,占60周岁以上人口的48.30%;拉片村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109人,留守老年人52人,占60周岁以上人口的47.71%;菇类村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91人,留守老年人32人,占60周岁以上人口的35.16%。 1、在调查访问过程中发现,大多数留守老人生活特别简朴艰难,居住环境非常差,饮食非常简单。尤其是**群众的留守老人,他们只求温饱,特别是在农忙季节饱一餐饿一顿是经常的事;部分老人因年纪大,翻犁田土,种菜、吃菜都困难,无法对房屋进行修缮,房前屋后杂草丛生、屋顶瓦片支离破碎,逢雨天时外面下大雨、室内下小雨更是家常便饭,令人担心。 2、留守老人还承担着繁重的体力劳动。除少数年龄特别大,行动不便的留守老人外,普遍从事农业生产劳动,有的70岁以上仍然从事体力劳动,与其他老年人相比,劳动强度更大。如拉片村懂保的谢奶,女,71岁,老伴早逝,儿子、媳

浅析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

浅析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 摘要: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和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空巢老人现象日益凸现。空巢家庭是新出现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已经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相对于城市里的空粱家庭,农村空粱家庭的老人可利用的养老资源更少,养老保障问题更为严重,也更容易被忽视。建立和完善以农民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为重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是“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 关键词:农村;空巢老人;现代化;养老保障 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是21世纪中国人口发展的主旋律。当今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已是不争的事实,它所带来的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就是高龄、失能老人养老问题,尤其是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尤为突出。20XX年年初,全国老龄办发布的《农村空巢、类空巢 家庭老人状况调查报告》表明,全国农村老年空巢和类空巢家庭共3288万户,占农村老人家庭总户数的%;空巢、类空巢家庭中的老人共4742万人,占全国1. 08亿农村老年总人口的%。 各种迹象表明,空巢家庭将是21世纪我国老人家庭的主要模式,空巢老人们的生活和精神状态巫待社会关注。而农村空巢老人问题已成为新时期农村老龄工作面临的新课题、农村社会关注的新焦点。如何化解他们的养老困境,已成为一个带有普遍性的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 一、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问题 农村空巢老人因身体状况、社会环境的原因,在经济、情感、心理方面处于弱势地位,这使得他们面临许多亚待解决的困难与问题。 (一)劳动和经济负担较重。农村相对于城市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随着城市化以及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而大量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使农村人口老龄化状况日益严重。20XX年12月,全国老龄办发布的《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显示,到20XX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增加到1. 49亿,占总人口比例%。城市的纯老户(空巢户)为 %,其中,单身孤老户%,夫妻户%,与其他家庭成员一起居住的占%;农村的纯老户%,其中,单身孤老户9. 6%,夫 妻户%,与其他家庭成员一起居住的占%。所以,农村空巢老人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经济条件、外部环境方面,其所面临困难远远超过了城市空巢老人。虽然,青壮年外出务工的收人高于种地收人,但他们对留守老人的经济支持往往很有限,

空巢老人的调研报告

空巢老人的调研报告 我国已经进入了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养老问题,尤其是空巢老人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空巢老人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是三个方面的问题:生活保障、日常照料服务、精神慰藉问题。与此同时生产生活方式不断改变,家庭结构也正由“大家庭结构”向“421小家庭结构转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单独居住或老年夫妇独立生活,儿女不在身边又无他人照料,形成了一个新的群体—“空巢老人”,他们的生活状况问题也正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 为关爱空巢老人,及时了解全区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及关爱情况,倾听广大空巢老人对社会养老服务的意见和建议,探讨空巢老人的生活需求、生活困难,进一步改善空巢老人生活环境、提高生活水平,新浦区妇联于XX年8月在全区范围开展了空巢老人生活状况及关爱情况调研活动,对空巢老人的生活、健康、心理、医疗、养老、关爱等状况进行了摸底调查。调研以问卷调查为主要方式,辅之以访谈,对200位空巢老人进行个体化调查。 一、我区“空巢老人”基本情况 (一)“空巢老人”概况。全区总人口44万,60岁以上老人4万,占全区总人口数的11%,空巢老人近4000人。空巢老人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超过五分之三的空巢老人婚姻状况

为已婚,20%的空巢老人没有固定职业。 (二)“空巢老人”生活状况及关爱情况 1.“空巢老人”的家庭状况。根据本次调查显示,近80%的空巢老人有子女,20%的空巢老人没有子女或子女已过世。对于有子女的空巢老人,近50%的空巢老人希望或愿意与儿女一起生活,41%的空巢老人不希望或不愿意与子女住在一起,另有9%的空巢老人表示住不住在一起无所谓。不能与子女一起生活的原因,有48%是因为生活习惯与子女分开居住自由,22%是因为子女工作忙没有时间照顾,30%是因为经济原因子女无能力照顾。 2、“空巢老人”的经济状况。空巢老人主要生活来源54%依靠退休金或养老金,其他生活来源依次为儿女供养、务农等。 3.“空巢老人”的健康状况。身体健康无疑是空巢老人是否拥有高质量生活的重要影响因素。据调查结果显示,70%的空巢老人患有高血压、听力障碍、心脏病、糖尿病、肠胃疾病等慢性疾病。50%的空巢老人在患病后仅采取简单治疗和间歇性治疗。 二、当前“空巢老人”生活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经济来源不稳定。城镇空巢老人生活条件相对好些,生活来源以企事业单位的退休金为主,一般都在1000元以上,基本生活需要能满足,经济压力相对

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探析

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探析 郭裕 (安康学院政治与历史系,陕西安康,72500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城乡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前往东南沿海和大中城市务工,造成许多农村老年人留守家中,无人照料,这样就出现了空巢老人。正确认识与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已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需要社会、政府、社区以及个人的全面参与,实行家庭养老、社会养老和社区养老结合的养老保障体系,开展多方面的养老方式,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 关键词农村空巢老人原因社会政策 空巢老人[1]是指那些身边无子女共同生活的老年人,其中既包括无子女的老人,也包括与子女分开居住的老人。其分类按照居住形式可以分为夫妇偶居的空巢老人和孤老独居的空巢老人。按照年龄可以将其分为低龄空巢老人和高龄空巢老人,低龄空巢老人的年龄为60~79岁,80岁以上为高龄空巢老人。考虑到空巢的程度及其产生的影响,又可将子女都在国外或外地,或无子女的老人定义为绝对空巢与子女在同一城市,但不在一起吃住的老人定义为相对空巢。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农村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转型较快,农村传统的生产生活发生了较大的改变。特别是农村的劳动力不断外流,我国传统的“育儿养老”模式正逐步被打破,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农村空巢老人问题。现阶段我国农村空巢老人规模较大,分布在我国的各个地方,这己经成为我国社会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目前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的基本情况 根据民政部的数据,目前我国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农村留守老人约4000万,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7%;城乡家庭养老条件明显缺失。而且,空巢化还在持续。不仅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上学造成大量家庭“空巢”,城市青壮年外出上学、就业以及异城居住和同城分别居住情况也十分普遍。2010年,全国65岁以上“空巢老人”有4150万人,到“十二五”期末将超过5100万人,占老年人口的近1/4。有专家预言,“空巢家庭”将是21世纪我国城市,甚至是许多农村地区老年人家庭的主要模式。这对于中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