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乘加、乘减

乘加、乘减

乘加、乘减
乘加、乘减

课题:乘加、乘减第1课时总第个教案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乘加乘减式题。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选择合适的算式,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乘加、乘减计算的算理。

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1~5的乘法口诀口算乘加、乘减式题。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先学探究

小明今天想带各位小朋友去他家参观金鱼呢?想不想去啊?不过咱们可得

正确他提的问题才能去呢!有没有信心答对啊?

1.看卡片口算:(抽几道题问学生用哪句口诀算的)

3×5 4×3 8×4 6×5

5×9 6×4 3×2 2×8

7×1 4×5 9×3 2×7

2.填空:(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

(1)3个2相加得(),再加上1个2是()。

(2)4个3相加得(),再减1个3是()。

学情预判:

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

回答得真棒!咱们一起去咯!(出示图:四个鱼缸,有3个鱼缸里有4条金鱼,一个鱼缸里只有1条)这些金鱼是生物小组的同学精心培养的,你们喜欢吗?

问题:他们一共养了多少条金鱼?

1、探究

讨论:要知道鱼缸里一共有多少条金鱼?你是怎么知道的?

交流:(1)把每个鱼缸里金鱼的条数加起来就可以了(4+4+4+1)

板书:4+4+4+1=13(条)

(2)先把3个4条相加再加1条。(4×3+1)

板书:4×3+1=13(条)

2、再次提问

你还有其他方法列式吗?(引导学生发现如果把第4个鱼缸也看成有4条金鱼可以列出乘法算式)

可小组相互交流一下,你是怎么想的?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4-3

问:4×4表示什么?为什么要减3

3、归纳

像4×3+1这样的算式有乘法又有加法,我们叫它乘加算式,4×4-3有乘又有减,我们叫它乘减算式,你能看着这两个算式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吗?

师:在一个算式里,有乘法又有加法,或有乘法又有减法,应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三、反馈完善

1、教材第31--32页第1、3、4题

第1题,你是怎样列式的?4×5+2=22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第3题,

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3、第4题,

先按照规律再画5个圆,引导学生发现排列规律,然后解决问题。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学习了什么知识?

五、课堂作业

第32页第2题

六、板书设计

乘加乘减

金鱼图图

一共养了多少条?

4+4+4+1=13 (条)

4×3+1=13(条)

4×4-3=

市级公开课《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教案以及教学反思

市级公开课《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教案及教学反思 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读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算式,了解并掌握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算式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结果。 2、使学生通过思考、交流,主动认识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顺序,培养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体会乘除两步计算在运算顺序上的一致性,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使学生逐步养成独立思考、主动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通过比较体验书写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记忆内容发张、变化间的联系,培养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难点: 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口算本、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32÷4 = 9×5= 36÷9= 40÷8= 45÷9 = 24+8= 56÷7= 49÷7= 42÷6 = 24÷8= 45+20= 45÷5= 30 – 5 = 42+6= 56÷7= 9×2=

4×9 = 8×7= 24—8= 6×9= (2).计算下面各题 45+20+7 15+8 – 6 52 – 20 – 9 27 – 8+4 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算式,是按什么顺序来计算的? 二、学新: 1.教学例6 (1)出示例题 2×3×4 36÷4×3 先出示例题,再知道学生读算式。(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读,分别读2乘3再乘4,36除以4再乘3) (2)引导思考计算过程 谈话:第一道题是连乘,第二道算式是乘除混合。这两道算式该怎么算呢?先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 (3)交流算法 交流:第一道题怎么算? 这道题是怎么算的?你能完整地说一说吗?先算2×3=6,再算6×4=24 交流:第二题怎么算?大家一起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集体说计算过程,教师板书。 (4)概括算法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乘加和乘减(教案)教学设计

第4单元表内乘法(一) 第6课时乘加乘减 【教学内容】:58页例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了解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3、能够正确地进行乘加或乘减的运算,并通过计算帮助自己记忆乘法口诀。 4、进一步学会合作、交流,在合作中建立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了解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3、能够正确地进行乘加或乘减的运算。 难点: 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一群小朋友在玩旋转木马,看他们玩得多开心呀! 出示课本图片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合作探究,学习乘加和乘减 1、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 小朋友从画面上你能收集到那些信息和同桌交流一下。 2、引导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 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一共坐了多少人? 3、这个问题你会解决吗? 想一想可以怎样列式?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3+3+3+2 3×3+2 4×3-1 教师小结。乘加或乘减的算式都是先做乘法,然后再做加减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用不同方法进行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领悟乘加或乘减法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 三、巩固练习 1、指导完成58页做一做1、2题。 58页1题在引导学生看清图意后,列出不同的算式,明确运算的顺序。

[设计意图] 通过练习巩固对乘加法和乘减法的运算顺序的认识和理解。 四、拓展性学习 1、在口里填上正确的数。 8+9=口×口+口 7+5=口×口+口 9+7=口×口+2 =口×口-口 =口×口-口 8×6=口×口-2 4+6+8=口×3 3+4+5+6+7=口×口 [设计意图]给学生有一定的展示场地,发挥他们的智能。 【教学反思】:

《乘加乘减》教学反思

《乘加乘减》教学反思 田横镇中心小学 李仲铮

《乘加乘减》教学反思 1、创设生活情境——体会数学的亲切 《乘加乘减》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能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解决乘加乘减问题的过程,掌握一些初步的思考方法和解题策略,培养应用意识。于是我将教材进行了重组,经过对生活的深入观察,帮助学生寻找富有生活性和开放性的数学学习素材。整节课置身于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生活情境中,并通过主题图信息的刺激很自然地激发起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内驱力,真是水到渠成,相得益彰。而且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提供熟悉的,感兴趣的事情作为教学的切入点。为学生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可观察、思考的素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创设问题情境,增加思维含量,启迪学生思维。 2、积极评价,增强参与的信心。 要使学生处于愉快的学习情境中,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就要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获得自信。教师要善于运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让学生感到老师时刻在关注着他。教师还要善于运用语言的艺术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作出积极正确的评价。

整节课的评价相对较少,课中有一些学生精彩的发言,如:当学生说自己的想法时,可以说整个思路很清晰、完整,语言严密。我没能及时抓住这些闪光点加以评价,而让这些资源白白流失。长此以往,学生的积极性很容易挫伤。因此,在学生汇报交流想法时应认真倾听,过后可适当增加教师对学生、学生对学生的评价机制,同时也能更有效地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 3、注重教学的开放性,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我采取了较为开放的教学形式,在充分观察思考的基础上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探索不同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思想。 4、用生活经验作为数学问题的参考 通过练习使学生领会到数学问题的解决需要生活经验来做参考,进一步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多注意让学生说完整的句子,把意思表达清楚,对一些数学术语要加强训练.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注重让学生在不断的体验中提高,在不同的体验中应用。通过练习体验使学生学会观察、思考。通过同桌交流等形式,使不同层次学生得到关注,通过组间评价、学生自评、教师点评,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

《小数连乘、乘加、乘减》教学设计

《小数连乘、乘加、乘减》教学设计 《小数连乘、乘加、乘减》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5×2×7?25×4×8?9×10×6 2、说出运算顺序:12×(5+60)30+7×85250×4÷200 小结:刚才我们复习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而小数的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二、新授 1.教学教材第11页例题7. (1)出示例题7: (2)分析:题目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怎样列式计算? (3)生尝试练习。 抽生板演:0.9×0.9×100 =0.81×100 =81(平方米) (4)分析订正:大家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学生质疑或师提问:) ①这个算式是先算的什么,再算的什么?(先算0.9×0.9,再乘100.) ②0.9×0.9是什么意思?(求的是一块砖的`面积)

③为什么要用0.9×0.9呢?不可以就用0.9×100吗?(因 为占地的是瓷砖的面积,而不是瓷砖的边长。) ④再乘100呢?求的是什么?(100块砖能够铺地的面积。) ⑤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5)如果有110块够吗? ①学生独立完成,汇报思路: 第一种:0.9×0.9×110第二种:0.9×0.9×10+81 =0.81×110=0.81×10+81 =89.1(平方米)=89.1(平方米) ②学生说出第二种算法先算的什么,再算什么,并说出每一步的意思。 (6)小结: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一样的,今后我们在进行小数四则运算的时候一定要先搞清楚运算顺序再计算。 三、练习 1、完成第11页“做一做”。 生完成在练习本上,抽生板演,并说出运算顺序。 2、课堂作业:第13页练习二5-10题。 3、拓展练习:计算(2.4+3.6)×0.5你能想到哪些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知道小数的运算顺序和整数运算顺序相同。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孙建青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二年级学生 2.学科:数学 3.课时:1 4.学生课前准备: ①预习信息窗1。 ②发现信息,提出有关问题。 ③教师准备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课件。 二、教学课题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三、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发现信息、提出问题运用乘加乘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启发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计算方法,体会一个算式里既有乘法又有加减法时,要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3.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四、教学思路 学生课前预习信息窗1,发现数学信息并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课中,教师引导、启发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探究乘加、乘减的运算法则,让学生在讨论、交流、自主探究中,理解运算法则的先后顺序,并运用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模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教材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加法、减法和乘法与除法,为本课的混合运算作了铺垫。本节课通过情境图和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发现信息并提出问题。教材中的情境图比较贴近学生的实

际生活,这样的设计使学生较容易的就能提出与这节课有关的问题。易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六、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数学模型教学法。 七、教学设计 课始口算 教师预设:多媒体出示下列题 8×4 = 7×9 = 2×7 = 9×9 = 5×7 = 8×5 = 2×8 = 9×8 = 8×6 = 3×8 = 6×5 = 2×9 = 9×6 = 5×9 = 7×7 = 7×8 = 9×3 = 6×6 = 4×4 = 3×4 =学生预设:排火车式口答,全班交流订正。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建模兴趣。 谈话预设:同学们喜欢旅游吗?谁来说一说你的旅游经历。 学生预设: 生1:我去过青岛看见了美丽的大海; 生2:我去过五莲山; 生3:我去泰山爬山了; …… 师导入预设:旅游真是一件有趣的事,其实在旅游中也蕴藏着许多数学问题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着旅游团走进泰山去探究旅游中的数学问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乘加乘减教案[人教版]

乘加乘减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理解乘加、乘减的意义,能正确进 行有关的计算。 2、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用多种方法灵活计算乘加、乘减,实 现算法多样化。 3、培养学生的友好合作意识、探究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 4、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 的乐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答问题。 【教学难点】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玉米、香蕉、橘子等水果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动画演示)春天,勤劳的小熊种下了一些玉米,到了秋天,小熊种的玉米丰收了。(出示主题图)请大家认真看图,从图上你能得到那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学生:有4棵玉米树,每棵有3个玉米棒) 生:一共有几个玉米棒子。 师:你能列出式子吗?

生:(列式):3×4=?4×3=?3+3+3+3=? (灵活利用课文的主题图,创设宽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师:小熊看到自己种的玉米成熟了,掰下1个玉米棒子,高兴地往回走。(同时动画显示1棵玉米少了1个玉米棒子,小熊的肩上扛着1个玉米棒子。) 师:你能结合这幅图的意思,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1:小熊掰走了一个,还有几个? 生2:还剩下几个玉米棒子? (板书:还剩几个玉米棒子?) 师: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你们先自己动脑筋想一想,也可以借助学具摆一摆,再在小组里互相说说,。(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小组汇报解决的方法:(教师板书) 3+3+3+2=3×3+2= 3+3+3+3-1=4×3-1= 师:请同学们认真地观察列出的算式,想想右边一列算式有什么特点,跟左边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生:左边的一列算式里只有加法和只有减法,没有乘法。 生:右边的算式中,有乘法,也有加法和减法。 师:我们以前学过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算式,那今天这种有乘有加或有乘有减的算式,就叫乘加乘减。今天我们就学习乘加乘减。

小学五年级数学连乘乘加乘减练习题及答案

五年级数学连乘、乘加、乘减练习题及答案 .不夯实基础.难建成高楼 . 在里填上适当的数1. ))×(2.5× (1)0.32×1.25×2.5=(1.25× (2)3.87×1.8+1.8×6.13=1.8×(+)(3)10.1+1.5××1.5=1.5× - ) (4)6.2×9.9=6.2×(2. 用简便方法计算. (1)28.4×99+28.4 (2)0.125×4.8 (3)28.4×10.1-2.84 3. 小明去商场买钢笔和铅笔各5枝.钢笔每枝2.5元.铅笔每枝0.25元.小明共用去多少元?(用两种方法解答.) 4. 一台复读机198.8元.一台电视机的价钱是一台复读机的9.6倍.买这样的5台电视机共付多少元?(得数保留整数.) 4 / 1 5. 某工厂利用生物提纯技术生产一种保健药品.每天可生产0.24吨.如果每500克保健品可以卖28.5元.那么这个厂每天生产的这种保健品可以卖多少元?

重点难点.一网打尽.6. 世博会期间新建的音乐室和大礼堂都要用面积是0.09平方米的方砖铺地.音乐室用砖600块.大礼堂的面积是音乐室的2.5倍.大礼堂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7. 用简便方法计算. (1)6.4×1.25×12.5 (2)15.12-6.82-8.18 (3)0.76×0.43+0.24×0.43 (4)5.86×0.4×0.5×0.5 4 / 2 9.625) +-(4.716(5)19.625 .方能一显身手!应用创新举一反三.决定从中但为了配合希望工程活动.元的科技书400本.8. 明月实验小学准备购买每本2.5用两种方法(元为贫困山区的小朋友购买课本400.剩下的钱还可以买多少本科技书?拿出.) 解答 9. 在上面里填上合适的数; (1)(2)两个因数的积是22.2.其中一个因数扩大3倍.另一个因数也

三年级数学上册六采摘节__混合运算乘加乘减的混合运算计算法则教学反思青岛版六三制

《乘加、乘减的混合运算计算法则》教学反思这部分知识很重要,是学生初次接触混合运算,同时又是进一步学习四则运算的基础,由于学生长时间习惯了从左往右运算的顺序依次计算,开始学习这部分内容容易形成思维定势,导致运算顺序的错误,因此在教学时从分步列式出发,让学生弄清每一步所表示的意义,为什么先算乘法,再一步步引导学生接受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将学生推向认知发生的主体地位,引导探究,注重体验。 一、结合生活实际,提出数学问题。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再把学到的数学应用到现实中去。才会喜爱数学。本课我选择学生喜爱的、贴近生活实际的、有学习价值的材料作为学习资源,吸引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选择适宜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运算顺序。运算顺序是人们共同遵循的计算规则,是一整套合理的规定。教学混合运算,要让学生知道并遵守规定,还要让他们体会这些规定的合理性。因此,教师没有简单地告诉学生计算混合运算时要先算乘后算加减,而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解答得出运算顺序。这样,学生既深刻地理解了新知,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三、利用生活经验,进行独立思考。独立思考是学生自主探索的一个主要过程,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础。本课教学中,我结合学生实际,利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经历数学问题的独立思考,让学生在全班交流时勇于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乐于表现自己,积极地参加课堂的学习活动。 四、获取新知后,建立数学模型,解决生活问题。在授完新课后,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交流,得出解决混合运算的一般规则,然后让学生利用这个规则去解决其他问题,这样能促使学生深刻地理解、有效地巩固所学知识。 当然我在执教本课教学的过程中却忽略了学生对列综合算式的意义的理解,忽略了对学生算理上的指导,放的太少,说的太多。因此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出现了几种错误情况,如:运算顺序弄错、脱式的格式不对、在乘减的混合运算中将减数与被减数的位置颠倒等,于是课后我又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了计算练习,并对计算错误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让他们明白自己错出在哪里,以免今后出现类似的错误。 这次的教学虽然存在种种的不足,但同时也让我收获了很多数学教学上的经验,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改进自己的不足,从而优化数学课堂,优化自己的思想。 1

连乘乘加乘减教学反思

连乘乘加乘减教学反思 刚上完连乘,乘加,乘减(包括带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这节课,我以为学生只要掌握运算顺序就可以学的很好了,但通过课堂情况来看,并不乐观,学生在做混合运算时出现了以下的几个问题:1)格式不对,不少的同学总是把等号对齐题目,甚至有几个同学在横式后面加上了得数。 2)知道了运算顺序,但还是习惯于把先算的结果写在前面,没有算的写在后面,导致出错。或者还是从左往右计算。 3)计算态度有问题,比较粗心,如抄错数字,减法忘记借位。看错运算符号。 4)对于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很迷糊,在列综合算式需要加小括号时总是忘记加。 将以上学生的问题罗列出来,为的是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多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教学时讲解更细致一些。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同时,在混合运算的教学中我打算抓住以下四点进行教学:1.运用数学术语读题意和口述运算顺序。 在学习混合计算题时,要求学生意读题意。如:16 4+18 读作:16乘4的积再加18,和是多少。 50 5-5读作:50乘5的积减5,差是多少。这样做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差、积、,乘等数学用语的含义,不但可以减少学生在读题时读错数的现象,也为后面学习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叙述题作了必要的渗透。 2.掌握脱式计算方法。

在教学中我发现有的学生还是习惯在算式的后面直接写等号,我提醒用脱式计算后,等号忘记擦去。这说明学生要很好的掌握脱式计算还需要加强练习。 3.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解题步骤,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连乘乘加乘减教学反思二: 连乘、乘加、乘减是小数乘法这个单元的内容。生活中需要用连乘或乘加、乘减解决的实际问题很多,教材选择了学校图书室用正方形瓷砖铺地这一学生较为熟悉的素材,设计了用100块瓷砖来铺,够吗?110块呢?的问题情境。通过解决这一问题,呈现了小数连乘、乘加两种算式,通过这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引导学生学习小数连乘、乘加运算,使学生体会到小数的混合运算顺序和整数的一样,小数的混合运算也是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已经有了整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经验,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并不困难。但是要注意的是,教学时应当让学生感受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道理一样,避免盲目地进行知识的迁移。因此本节课,我努力做好以下两点:1)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现代教育中,知识不再是教育追求的根本目的,而是实现创新的手段。因此,要让学生感受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并不难,完全可以进行知识的迁移。但这样一来,学生对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就相当于死记硬背。所以,本课我采用教材给我们提供的情境,启发学生用不同思路解决,使学生在解

小学二年级数学加减混合、乘加和乘减的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复习题组(一)姓名:学号:(加减混合、乘加和乘减的解决问题) 一、直接写得数 50-16+11= 6×7-22= 3×8÷4= 27+13-17= 12-1×1= 0×2+8= 90-(14+17)= 20+(90-10)= (14+7)÷3= (60-6)÷6= 二、填空 1、在含有小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 2、下面是田径队人数的统计表,请完成以下表格(单位:人) 三、选择题 1、从36与24的和中去掉12,差是多少?正确列式是()。 A. 36+12-24 B. 36+(24-12) C.36+24-12 2、16与9的和除以5,差是多少?正确列式是()。 A.16+9÷5 B.(16+9)÷5 C.(16-9)÷5 四、解决问题 背面是我们学过的不同类型的“解决问题”,请你在解决的时候,做到以下几点:(1)读清题目,弄清题意,从最后问题出发,找出中间问题和有用的信息。(2)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列式计算,并作答。(3)把得到的结果套进原来的题目里进行检查。

1、学校原来有34个排球,借给同学们14个,又有同学还回来8个,现在有排球 多少个? 2、小军要看一本100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了25页,第二天看了15页, 还剩下多少页没看? (用两种方法解答) 第一种:第二种: 3、同学们参加植树活动,二年级有5个小组参加,每组8人,三年级有80 人参加,两个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植树劳活动? 4、8个同学做花,每人做5朵,送了18朵给幼儿园小朋友,还剩下多少朵? 5、王爷爷家养了8只鸡,鸭子的只数是鸡的4倍,王爷爷家有鸡和鸭子共多少只? 6、同学们种了30棵月季花,又种了4行菊花,每行8棵。种的月季花比菊花少多 少棵? 7、小亮妈妈买公园门票,买了三张成人票和一张儿童票,价钱如图所示。妈妈要 家长签名:

二年级乘加乘减口算100题

乘加减两步(进位、退位) 班级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 57+4×6=22-2×4=6×1+35=9×6+7= 57+2×8=2×7+48=8×1+55=67+3×6=73-8×2=8+3×2=64+3×3=24+3×3= 2×7+47=76+4×4=1×6+37=96-1×9= 4×3-5=65+1×8=77+1×6=83-2×2= 3×7-8=3+1×8=19+9×1=81-8×4= 2×3+76=3×8+67=8×6+26=8×5-34= 4×4+9=5×9+37=8×4-8=33-4×2=61-1×5=20-3×6=9×9-48=72-6×8= 9+4×1=1×6+8=1×8+33=7×7+34= 5+8×1=50-7×2=50-4×1=2×6-7= 13-7×1=34+7×7=6×4-7=73-7×2= 9×2+19=3×2+26=27-9×2=36+5×9=55-7×1=82-1×9=93-7×5=43-5×3=50-8×2=70-3×3=4×9+28=68-9×1=86-7×1=91-3×9=22-1×7=9+7×9= 80-4×3=1×5+7=6×3+16=6+1×7= 1×7+14=3×3+55=3×2+47=2×4+53=31-1×4=70-7×4=7×5-6=6×1+48= 3×5+38=80-7×9=7×2+17=91-3×9=57+1×4=43+2×4=32-1×8=6×7+9= 7×9-5=36-1×9=14+2×9=100-6×3=27+7×5=60-1×4=57-6×8=46-8×1=100-9×1=8×6+25=8×3+18=72-8×7= 4×1+69=3×3+58=65-9×4=5×4-19=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教案

《乘加乘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58页 教学目标: 1、学会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2、能够正确地进行乘加乘减的运算。 3、学会用含有乘加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了解含有乘加乘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激趣引新 1、背诵1-5的乘法口诀。 2、(课件出示图形题)指名学生列式计算,并说出使用的口诀。 二、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教学例5 教师谈话:同学们去过公园吗?今天小明的妈妈就带小明去游乐园游玩。瞧,他正在玩什么?(课件出示P58游乐园图。) 生:旋转木马。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从图上我们可以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生:每个木马上可以坐3人,3个木马上坐满了3人,还有一个木马上坐了2人。 师:根据这幅图我们可以提一个什么问题? 生:旋转木马上一共坐了多少人? 师:这个问题我们怎么解决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2、生汇报交流,师根据生的回答板书 方法1:根据每匹小木马上的人数,用连加计算,列式:3+3+3+2=11(个)。 方法2:前面3匹的人数一样,可以列乘法算式,加上另外2个人。列式:3×3+2=11(个) 方法3:假设每匹小木马上的人数是3人,那就是4个3,实际上却多加了一个人。因此,算完后要把这个人拿走也就是减掉。列式:4×3-1=11(个) 3、引导观察算式 师:同学们请观察这三道算式,你能读懂这些算式的意思吗?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生观察回答) 教师指出:像3×3+2,3×4-1这样的算式里既有乘又有加减的,我们把它们称为乘加、乘减。(板书课题) 那么,这两个算式该怎么算呢? 思考:在3×3+2中,我们先算什么?(在3×3下面画一横线)这部分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还要加2? 在3×4-1中,3×4(下面画一横线)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还要减1? 学生思考,指名回答。 4、小结:在乘加乘减的算式中,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1、完成P58做一做第2题 2、完成P58做一做第1题 3、完成“练习十二”的第1题 通过上下两题对比的形式,使学生了解算式之间的关系,从而获得记忆乘法口诀的方法。

六年级数学连乘乘加乘减

课题六:连乘、乘加、乘减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2页的例6及后面的“做一做”,练习二十二的第1—3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迁移和 类推水平。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迁移和类推水平。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教师把教科书第92页的“复习”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先想每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每题都让学生说一说含有什么运算,是什么式题,该怎样计算。能够有意识地让中、差生说,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水平。 二、学习新知 1.自学例6。 教师:“我们已经学会了整数连乘、乘加、乘减式题的计算方法,小数的运算顺序跟整数一样。今天我们就学习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式题的计算方法,看哪位同学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把新知识学得又快又好。” 然后让学生独立算完。集体订正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板书计算的过程。再强调一遍运算的顺序。 2.基本练习。 做例6后面的“做一做”。 做题前,提醒学生要看清运算顺序再计算。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实行个别辅导。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二十二的第1题。 教师提醒学生先看清运算顺序再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实行个别辅导。还能够利用这段时间对小数乘法计算有困难的学生实行辅导。集体订正 对于有错误的学生要让他们说一说是怎样错的。 2.做练习二十二的第2题。 此题能够结合学生做题的情况,让学生分析计算中的错误,是怎么错了,应该怎样计算。 3.做练习二十二的第3题。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集体订正。 注意让学生说一说题里的数量关系,以及列式和计算的方法。

乘加乘减

乘加乘减 备课人:主讲人:第二单元第8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22-23页。 教学目标: 1、会计算乘加、乘减问题,让学生感受解决实际问题的不同方法。 2、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象、操作等能力。 3、在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教学思想。 重点:乘加、乘减试题的计算方法。 难点:感受解决实际问题的不同方法。 教学过程: 一、口算训练,导入新课 1×6= 5×3= 3×2= 5×4= 2×5= 3×4= 3×1= 0×7=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自由观察,询问学生你能发现图中的哪些数学信息,根据数学信息提出哪些问题? 三、自学探究,尝试反馈 (一)教学红点问题:一共有多少个正方体? 1、出示正方体图片:前3行,每行5个;第4行2个,一共有多少个正方体? 2、出示自学指导问题: (1)有几种计算方法? (2)每种计算方法你能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式吗? (3)有乘法、加法(减法)时,先算什么那? 3、学生自学带着问题去探究。 4、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全班简单交流解决自学指导问题,学生尝试表达,教师小结:(1)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思考会有不同的方法.(2)乘加、乘减得计算顺序。 (二)自学绿点问题一共有多少个圆片?学生尝试解决,在课本上列出算式。

5、出示尝试题 (1)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5×5+4= 3×4+1= 4×4-2= 4×5+3= 2×5-3= 4×3-2= 四、讨论交流总结提升 1、更正 2、讨论:(1)遇到乘加、乘减这种混合运算时他们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2)为什么先算乘法再算加减 3、总结:乘法是比加、减法高一级的运算,再计算时,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五、巩固运用达标测试 当堂完成课后自主练习4/5题。 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乘加乘减》的个人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乘加乘减》的个人教学反思 关于二年级数学《乘加乘减》的个人教学反思范文 二年级数学《乘加乘减》的个人教学反思1 1、创设生活情境——体会数学的亲切 《乘加乘减》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能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解决乘加乘减问题的过程,掌握一些初步的思考方法和解题策略,培养应用意识。于是我将教材进行了重组,经过对生活的深入观察,帮助学生寻找富有生活性和开放性的数学学习素材。整节课置身于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生活情境中,并通过主题图信息的刺激很自然地激发起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内驱力,真是水到渠成,相得益彰。而且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提供熟悉的,感兴趣的事情作为教学的切入点。为学生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可观察、思考的素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创设问题情境,增加思维含量,启迪学生思维。 2、积极评价,增强参与的信心。 要使学生处于愉快的学习情境中,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就要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获得自信。教师要善于运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让学生感到老师时刻在关注着他。教师还要善于运用语言的艺术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作出积极正确的评价。 整节课的评价相对较少,课中有一些学生精彩的发言,如:当学生说自己的想法时,可以说整个思路很清晰、完整,语言严密。我没

能及时抓住这些闪光点加以评价,而让这些资源白白流失。长此以往,学生的积极性很容易挫伤。因此,在学生汇报交流想法时应认真倾听,过后可适当增加教师对学生、学生对学生的`评价机制,同时也能更有效地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 3、注重教学的开放性,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我采取了较为开放的教学形式,在充分观察思考的基础上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探索不同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思想。 4、用生活经验作为数学问题的参考 通过练习使学生领会到数学问题的解决需要生活经验来做参考,进一步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多注意让学生说完整的句子,把意思表达清楚,对一些数学术语要加强训练。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注重让学生在不断的体验中提高,在不同的体验中应用。通过练习体验使学生学会观察、思考。通过同桌交流等形式,使不同层次学生得到关注,通过组间评价、学生自评、教师点评,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 二年级数学《乘加乘减》的个人教学反思2 《乘加乘减》这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乘法的意义和学习了1—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使学生体会到由于观察、思考的角度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让学生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乘加,乘减教学设计(公开课)

乘加乘减教学设计及反思 南乐县第四实验小学李丽娜 【教学目标】 1.通过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理解乘加、乘减的意义,能正确进行有关的计算。 2.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用多种方法灵活计算乘加、乘减,实现算法多样化。 3.知道乘加、乘减算式的运算顺序。 4.利用乘加、乘减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答问题。 【教学难点】 利用乘加、乘减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谈话:秋天到了,小兔子一家要准备过冬的粮食。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小兔子一家都有谁?小兔子家里有兔妈妈,兔爸爸和两个兔宝宝,他们分别是小白兔,小灰兔。我们一起看看他们为过冬准备了哪些粮食?小白兔采了2堆蘑菇,孩子们请你们数一数每一堆蘑菇各

有几个蘑菇? 生:每堆都有5个蘑菇。 师:小白兔一共采了几个蘑菇?谁能列出加法算式 生:加法算式5+5=10(个) 师:它的简便算法谁会? 生:乘法算式5×2=10(个) 师:我们再一起看看小灰兔为过冬准备了什么粮食? 生:也准备了蘑菇,但它比小白兔多采了2个。 师:哦,那小灰兔采了多少个蘑菇,怎么用算式表示? 生:加法算式5+5+2=12 (个)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课 师:有简便算法吗?小组交流,汇报成果 生:小灰兔采的蘑菇数量比小白兔多2个,意思就是在求小白兔采蘑菇多少的算式后面加上2就是小灰兔采蘑菇的数量。 师:5×2+2 是这样吗?那么这个算式应该先算哪一部分呢?(小组交流) 生:先算和小白兔采的一样多的部分,也就是先算乘法,结果是12个。 师:如果这样列算式呢?2+5×2 生:还是先算乘法,因为那两个是在5×2的基础上多出来的 师:那这样的算式我们还能叫做乘法算式吗?

二年级乘加乘减口算100题

乘加乘减两步(进位、退位) 班级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 寸间 __________ 57+ 4X 6 = 22 —2X 4= 6X 1 + 35= 9X6+7= 57+ 2X 4 = 2X 3 + 48= 3X 1 + 55= 67+ 3X 6 = 73 - 5X 2 = 8+3X2= 64 + 3X 3 = 24 + 3X 3 = 2X 4+ 47= 76 + 4X 4= 1X 6+ 37= 96 —1X 9 = 4X 3- 5= 65 + 1 X 4= 77+ 1 X 6 = 83 —2X 2 = 3X 5—8= 3+1X6= 19+ 5X 1 = 81 —3X 4 = 2X 3+ 76= 3X 2 + 67= 3X 6+ 26= 4X 5 —34 = 4X 4+ 9= 5X 3+ 37= 3X 4—8= 33 —4X 2 = 61 —1 X 5 = 20 —3X 6= 6X 6—28= 72 —6X 5 = 9+4X 1 = 1X6+8= 1X 4+ 33= 4X 4+ 34 = 5+6X 1 = 50 —3X 2= 50—4X 1 = 2X6—7= 13—5X 1 = 34 + 5X 5= 6X 4—7= 73 —4X 2 = 6X 2+ 19= 3X 2 + 26= 27—6X 2 = 36 + 5 X 6 = 55 —5X 3 = 82 —1 X 5= 93—2X 5 = 43 —5 X 3 = 50 —6X 2 = 70 —3X 3= 4X 6+ 28= 68 —6X 1 = 86 —3X 1 = 91 —3X 4= 22—1 X 6 = 9+3X6= 80—4 X 3 = 1X5+7= 6X 3+ 16= 6+1X4= 3X 6+ 14= 3 X 3+ 55= 3X 2+ 47= 2X 4+ 53 = 31 —1 X 4 = 70 —6X 4= 3X 5—6= 6X 1+ 48 = 3X 5+ 38= 80 —4 X 3= 6X 2+ 17= 91 —3X 6 = 57+ 1 X 4 = 43 + 2X 4= 32 —1 X 5 = 6X4+9= 4X 6—5= 36 —2X 6= 14+ 2X 6 = 100—6X 3= 27+ 4X 5 = 60 —1 X 4= 57—6X 4 = 46 —5X 1 = 100—6 X 4 = 4X 6 + 25= 6X 3+ 18= 72 —4X 4 = 4X 1 + 69= 3 X 3+ 58= 65—6X 4 = 5X 4—19 =

乘加乘减教学反思(通用4篇)

乘加乘减教学反思(通用4篇) 乘加乘减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乘加乘减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乘加乘减教学反思1 作为一名刚刚入职的新教师,9月18日上午,我进行了加入教师行列以来非常重要的一次讲课:小学二年级乘加乘减,于老师、曲校长和我们实验二小的各位前辈在我教课结束后,对我提出了非常中肯、实用、有价值的建议,使我在数学教学设计上有了新的认识。这一天,我的收获颇丰! 以下是几位前辈的评课及其提出的宝贵意见,我将其整理如下: 1、课堂的放与收存在一些问题。课堂上让学生讨论、研究这一点不错。但是,在总结学生成果,呈现学生作品时存在问题。我在授课时随意找学生汇报自己的解题方法,这使得呈现的内容缺乏针对性,是随意的,缺乏目的性,没有层次。而且也会使得原本一些不想本节课呈现的内容也出现了。这使得本节课信息量大而不精。所以,在如何放,如何收,是本节课我要重点改正的地方。 2、缺乏数学的抽象化思维。本节课大部分内容我都是以生活

情景进行教学,如玉米被一个一个掰走,小汽车开走两辆等,让学生直观具体的体会到乘减是一个优势,但是却过于强调生活化,没有把乘减的数学抽象化思维展现出来,不能从生活中的数学抽象出数学算理,假设思维。 3、连加、加减混合运算与乘加乘减运算的梯度、联系没有诠释好!没有让学生体会到从连加、加减混合运算如何上升为乘加乘减运算,前后缺乏对比、总结与升华,使得学生过于追求求解方法的多元化。 4、乘加被弱化了。由于乘减的出现是本节课的难点,所以我从乘减的角度设计本节课,这使得原来很顺应学生思维的乘加被忽略了,这也体现出了作为新教师的我缺乏经验,顾前不顾后,在解决了一个问题的同时又出现了其他的问题。这一需要我在未来的实践中继续磨练。 5、问题的提出方式。出示情境图后,所提出的问题应是玉米地里还剩多少个玉米?还是现在玉米地里一共有多少玉米?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如果求一共,很多学生很容易会想到用加法,而如果求还剩,那么学生较倾向减法。 6、课堂中的很多细节需要我注意。如:对情景图的阐释,要说明每个玉米杆上有3个玉米,有三个玉米杆,让学生体会到3个玉米为一组。在列式解答时,需要加上单位,给学生留下答题要带单位的好习惯。 以上是各位前辈对我提出的几点建议,每一点都直中要害,每

四年级数学上册 连乘、乘加、乘减教案 沪教版

连乘、乘加、乘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知道小数的运算顺序和整数运算顺序相同。 2.根据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小数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使学生掌握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进行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 4.能利用学过的小数乘法和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通过旧知迁移新知识的方法来学习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 2.自主探索的过程,培养学生理性的思考,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索、思考的过程。 2.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进行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 教学难点: 能解答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有关问题。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旧知 1.先计算,说出每题的运算顺序。 (1)12×5×60 (2)30×7+85 (3)250×4-200 2.小结:刚才我们复习了整数运算顺序,接下来进行小数计算。 【本环节通过三个式题复习整数连乘、乘加和乘减的运算顺序,的运算顺为下面学生将整数运算顺序迁移到小数做准备。】 二、沟通旧知,建立联系 1.出示例题: 2000年全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达到2.044亿吨,2005年全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比2000年的2倍多0.342亿吨,2005年全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是多少亿吨? (1)尝试着独立列式解答

分步算式:综合算式: (2)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3)生板演综合算式及运算过程:(略) (4)集体交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先乘后加,是否符合题意? 归纳:在列综合算式进行计算时,其运算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一样。 【由情景引入,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让学生初步体会小数的运算顺序与整数的运算顺序的一致性,由情景引入为运算顺序的一致性提供了依据。】 2.补充题: (1)小胖用边长是0.9米的瓷砖铺地,共买了100块,小胖家有多大? (2)独立列式解答: 0.9×0.9×100 =0.81×100 =81(平方米) (3)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0.9×0.9求的是一块砖的面积,再乘100求的是100块砖能够铺地的面积。) 不可以就用0.9×100吗? (因为占地的是瓷砖的面积,而不是瓷砖的边长。) (4)0.9×0.9的积为什么不是8.1? 【巩固小数乘法的难点,提高混合运算的正确率,也使学生体会到小数的混合运算也是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3.小结:在计算小数的混合运算时其运算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一样,先确定顺序再正确计算,注意小数点的位置。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试一试,先说说每题的运算顺序再用递等式计算下列各题。(可选择几题) 39-5.2×7.4; 80.72+2.6×4.3; 21.5×0.4×6.8; 7.06×(5.1-2.7); 0.89×60-14.2;(0.028+0.062)×1.01. 【各题目计算结果小数部分位数较多,除了注意学生的运算顺序是否正确外,还要注意学生的计算正确率。】

二年级乘加乘减口算100题(5页)

班级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 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 72+4×7=25-6× 3=6× 3+55=5× 9+7= 76+5× 9=5× 9+38=6× 3+77=78+6×7=82-6× 5=8+5× 3= 73+6×5 =23+5×5= 5× 9+37=78+4× 6=4× 9+57= 87-4× 9= 4× 6-5= 76+5× 9= 78+4× 7= 85-5× 3=5× 7-8=6+4× 9= 28+5× 3=82-5× 5= 5× 6+77=5× 9+77=5× 9+27=5× 6-53= 4× 5+8 =4× 9+57=6× 5-8=55-4× 3=72-4× 5= 20-5× 7=6× 9-38=72-5× 9= 8+4× 3=4× 9+8=4× 9+55=5× 9+53= 6+5× 3=50-5× 3=50-4× 3=5× 7-7=25-5× 3=53+5× 7=5× 5-17=82-5× 3=5× 3+28=5× 3+27=27-5× 3=58+4× 9=57-5× 3=82-4× 9=85-5× 5=35-4× 5=50-5× 3=70-5× 5=4× 9+28=78-5× 3=87-5× 3=82-5× 9= 25-4× 7=8+5× 9=80-4× 5=4× 6+7=5× 6+27=8+4× 7= 4× 9+23=5× 6+57=5× 3+37=5× 5+55=52-4× 5=70-5× 5=5× 5-7=5× 3+38=5× 6+58=80-5× 9=5× 3+27=82-5× 9=72+4× 5=36+5× 5=52-4× 9=5× 9+8 =5× 9-5 =57-4×9=23+5× 9=200-5×5=28+5× 5=70-4×5= 72-5× 9=37-5× 3=200-5× 3=5× 9+25=5× 6+28=72-5× 7=4× 3+78=5× 6+58=75-5× 5=4× 5-28=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