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国学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课程提纲第十六部分

国学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课程提纲第十六部分

国学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课程提纲第十六部分
国学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课程提纲第十六部分

国学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课程提纲第十六部分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将能够了解和掌握:1.在中国的文化精神中,礼教与乐教占据了同样重要的地位。2.中国文化是艺术的文化,存在着有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3.中国乐教中一个最根本的精神是通过艺术教育到达道德所追求的最高境界。4.艺术应当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5.中国艺术精神引导人们向善向上,强调文以载道、以道统艺。

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特征是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它是一种人文的文化,体现出一种人文的精神。那么,这种人文精神是怎样养成的呢?主要是通过传统的礼乐教育。

礼乐教育一方面讲的是礼,作为一种伦理的教育,体现出一种伦理的精神;另一方面是乐,作为一种艺术的教育,或者说是美育,体现出的是一种艺术的精神。之所以提出这个概念,是因为艺术精神所包含的意义比一般的艺术教育或者艺术宽泛得多,它并不是指写诗、绘画这样具体的艺术门类,而是指体现艺术追求和境界的一种精神。在某种程度上,它是超越了具体艺术的一种精神。

可以这样说,中国文化的精神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伦理的精神,一个是艺术的精神。二者相互配合,不可分割。礼是用来规范人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的,即“别异,明分”,确定每个人在社会上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换句话说,就是建立社会秩序。而乐,按照传统的说法,是用来“统同、合群”的。

社会是一个群体,用礼来把这个群分成各种不同的身份、地位、等级,明确各自不同的责任、权利、义务;同时又通过乐教来使得这个有不同等级的社会达到和谐一体。人们通过乐来表达自己的志向、情感,通过乐来交流,从而构建起和谐的人际关系。在中国文化中,礼、乐这两个方面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通过礼乐教化使人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合格的人、有高尚品德的人。

过去常常讲,中国历史上的文化是一种伦理的文化。这种看法有其片面性,只看到了礼教而忽略了乐教。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重视乐教的。古代社会看起来好像非常严肃,等级非常森严,其实它也是非常和谐的。

因此,要了解中国文化,如果不了解乐教,不知道中国文化是充满艺术精神的一种文化,那么这种了解就是不够全面的。

中国的文化是艺术的文化。一讲到艺术的文化,我们自然而然就会想到中国有很多的艺术形式,单从文学上讲就有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从音乐上讲,我们的音乐样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不但有传统艺术,还把外来的音乐、舞蹈都吸收进来,使之变得异常丰富。一直延续下来的就有琴、棋、书、画,如果继续上溯,还有六艺,诗、书、礼、乐、射、御,这些都是我们艺术宝库中的精髓。

比如古琴和昆曲。中国的古琴是世界上流传至今的弹拨乐中最古老的一种乐器,到现在至少有三千年的历史了。

而中国的昆曲可以跟印度的梵剧、希腊的悲剧、日本的古典戏剧“能”相提并论。但无论是从剧本文学艺术、音乐演唱艺术,还是舞台表演艺术以及整个的戏曲理论体系来讲,昆曲较其他都更胜一筹。希腊的悲剧早已消亡,只剩下了一些文学作品;印度的梵剧只是零零散散地存在于现在的印度舞蹈中;日本能剧的历史比昆曲要早几百年,但它从剧本到唱腔,再到表演艺术理论都没有昆曲那么完整和丰富。因此,昆曲可以说是这四大戏剧中保存最完整、流传最广泛的。

2001年,中国的昆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3年,中国的古琴也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例子说明,中国的某些艺术在世界上已经达到了一个顶点,其价值是无法估量的。

在中国,道德教育和艺术教育的紧密结合,使得道德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实际上常常也

是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我们经常讲“真善美”,“真”是对知识、真理的追求,“善”是对伦理、道德的追求,“美”就是对艺术境界的追求。中国人不仅讲“天人合一”,也强调“真善美”的统一。道德的追求和艺术的追求在极致点上是完全汇通、合二为一的。不仅如此,中国人还把艺术精神贯彻到日常生活之中。有人说,中国人的生活是艺术的生活。总之,中国文化中渗透了一种追求艺术境界的艺术精神。礼乐教化就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

乐教从狭义来讲,就是指音乐教育。中国古代讲的音乐是把诗歌、舞蹈都包含在内的,因此音乐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从广义来讲,乐教指所有的艺术教育,或者美育。

对于乐教,孔子曾经讲过这样一句话,他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兴于诗”,即必须从《诗经》开始,然后“立于礼”,最后“成于乐”,即通过乐来完成对一个人的培养。这就是把乐看成是人格完善的最高境界。古人之所以把音乐教育放在如此重要的地位,是因为他们认为,音乐是感人最迅速、最深刻的,音乐可以移风易俗。

《礼记》里面专门有一篇文章叫《乐记》,是讲音乐的产生和音乐的社会功能。读过之后你会体会到,它不仅仅是指音乐这一门艺术,还包括了整个的艺术教育。

《乐记》首先考察了音乐是怎么产生的。它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就是说音乐是由人心所生的。为什么呢?它又讲了:“情动于中,故形于声。”感情在心里面发动,就用声音的形式表现出来。但声音并不等于音乐,还必须“声成文,谓之音”。文,就是文饰,就是说声音经过修饰编排之后叫做音。到了音,还不是乐,必须“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就是要把一个个音节联系在一起,有了大小、高低、快慢的变化,这样才形成乐。

乐是由音生成的,而它的根本“在于人心之感于物也”。人心受到外界的感动,不管是高兴的情绪还是悲伤的情绪,都需要表达出来,喊出来。归根结底,音乐是人的感情的一种迸发。感情聚集,然后通过声表达出来,声经过修整之后变成音,音经过编排再成乐,乐就是这样产生的。

《乐记》接着讲,物感人是无穷的,人们每天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事物,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感,这是很正常的。但如果一个人的好恶没有节制的话,就难免会被物化。人如果被物化了,就成了“灭天理而穷人欲”了,必须要用正确的乐来引导、节制。因此,“乐”实际上是教化民众的一种重要手段。由此可见,中国历史上是把礼乐和刑政放在同等地位来看的。《乐记》中说:“礼乐刑政,其极一也。”就是说礼乐和刑政最终的目的是完全一样的。之后又说:“声音之道,与政通矣。”即声音的道理跟政教是相通的。

由此,《乐记》辨明了几个层次。第一层是“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如果一个人只知道声,不知道音,那就跟禽兽一样--禽兽只懂得叫喊,只会发出声音。第二层是“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众庶”就是一般人、普通人。普通人只知道音而不知道乐。第三层是“唯君子为能知乐”,只有君子才能知道乐。

《乐记》认为,礼和乐是相互配合的,并把乐提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上来强调。同时,它还认为音乐对人的感受力、震慑力是最为强大的。它讲:“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如果音乐教育进行得很好的话,那么人们会耳聪目明,血气也会和平,并且能移风易俗,这样天下都会达到一种安宁、和谐。

显然,在中国文化中,音乐绝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一种生理欲望,而是要用来使人们达到一种理想的人格。因此《乐记》说:“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小人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一种欲求,而君子是要追求一种道。这个“道”,就是一种人格的境界。《乐记》进而指出:“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就是说用道来克制欲望,既能给自己带来快乐,又能使社会安宁;如果只追求欲望而忘记了道,人们就会被迷惑而没有欢乐。

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更注重通过乐来引导社会风气、培养人们的情操。形式固然重要,但如果只停留在形式上面,停留在外在的东西上面,就根本不是乐的本质。《乐记》里讲到:

“乐者,非谓黄钟大吕弦歌干扬也。乐之末节也。”黄钟大吕是指音乐的声音;弦歌干扬,弦歌是唱,干扬是一种舞蹈的道具。就是说乐并不是指奏响黄钟大吕,大家一起唱歌、跳舞,这些都是音乐的末节。

其实这个思想孔子也讲过:“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礼难道就是玉帛这些被作为礼品的东西吗?乐难道就是这些钟鼓吗?这些都是乐的末节,都是外在的东西啊!真正的乐教,或者说艺术的精神,其实是通过这些东西来寻求人生最高的境界。

《乐记》里面特别提到了这样一个观点,音乐的根本在于培养人的品德,培养人的德行,而不是培养人的艺事。它说:“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行成而先,事成而后。”也就是说,德行是最高的、最重要的,而艺事是其次的。

中国人认为艺术不是一种竞技性的、表演性的活动。对于体育的认识也是这样,六艺“诗、书、礼、乐、射、御”中,“射”跟“御”实际上就是体育活动,但它们的本质也不是竞技性、表演性的,而是要通过这些艺术的、体育的活动来陶冶性情,来寻求人生的更高境界。

《乐记》把德行放在第一位,把艺事放在第二位。通过艺术,人们追求一个人生的根本道理。一个最高的境界,就需要由艺入道,同时要用道来统摄艺,这应该是中国乐教中一个最根本的精神。

任何艺术都不是孤立的。它不仅仅作为艺术家个人的主体意识表达,更重要的是作为人类所共同追求的境界的表达。每个艺术家的艺术作品,都应该贯彻这种精神。从某个角度也可以说,不是为了艺术而艺术,这应该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体现艺术精神的一个最根本的原则。

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有人提出中国没有艺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过分强调艺术的社会作用,或者是政治意义,而没有艺术自己的独立性。因此近代以来,很多人都在探讨所谓艺术的自觉。艺术自觉的标志是什么呢?他们认为,艺术的自觉就是艺术能够脱离政治,只反映艺术家个人的追求,这才是一种艺术的自觉。或者是为了艺术而艺术,也就是说追求形式上的完美,而不去管它的内容对大众究竟是有利还是无利。认为只有这样,艺术才是自觉。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导,现在很多的美学研究、艺术研究,都把“什么叫做艺术的自觉”作为标志性的问题。

拿中国历史来讲,很多研究者认为到了魏晋时期,中国的艺术才开始进入艺术的自觉。因为魏晋时期,强调人的个性的张扬,强调尊重自然。跟先秦两汉以来强调乐教要服从于伦理的原则,服从于治国的理念,服从于人格境界的提升相比,艺术好像完全成了一个人的自然个性的充分表露。他们认为到了魏晋时期,中国的艺术才达到了一个自觉。

其实这里也有一个误区,魏晋时期确实强调人的个性,强调尊重人的自然本性,要解决人的自然本性跟整个社会礼教对他的要求,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对他的束缚之间的矛盾,由此产生了一股“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思潮。

这一思潮最著名的代表就是“竹林七贤”,像嵇康、阮籍、刘伶、阮成这样一批人,他们是非常强调狂放、放任的。他们大都嗜酒,最著名的就是“酒仙”刘伶,他不但用酒来解渴,还曾经做过一首诗:“天生刘伶,以酒得名,一饮一斗,五斗解酲。”但这批狂放的人,是不是代表了主流呢?或者说他们的内心是不是真的狂妄?

可以说不完全是这样。如果仔细考察一下,就会发现,这批人之所以这么狂妄,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躲避当时激烈的政治斗争,通过表面的狂妄来保护自己。并不是说,他们的内心真正就是放任的,相反,他们是非常重视礼乐规范的。譬如阮籍,他是一个非常狂放的人,但是他教育自己的儿子,决不能学习他的放荡不羁。嵇康也是非常放任的,他明确地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但是他也不主张完全放任自己。他在《养生论》中说,完全放任自己最后会害了自己。

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国的艺术家们应该是有社会责任的,艺术必须要有鲜明的社会伦理内容。中国传统文化对于艺术的这种定位,对于艺术和人格培养之间关系的诠释,是非常重要、非常准确的。每个艺术家,都应该有一种非常明确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意识,而不能随心所欲。如果那样的话,很难讲社会风气会被引导到一个什么样的方向。这是非常可怕的。

之所以说明这个问题,是因为现代社会,在乐教方面实际上是比较放任的,给社会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现在,有些艺术家是缺乏社会责任感的。因此,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乐教,或者艺术教育、美育教育的看法,对现代人来讲非常重要。

美育教育的社会引导作用,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大特点。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就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观点,可见美育教育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在西方文化中,是通过宗教来进行道德教化和艺术教化的。西方艺术中,百分之九十都是宗教艺术。在西方,礼乐的教化大都是通过宗教来进行的。

中国没有像西方那样的宗教形式。如果我们抽掉关于做人的道理和人际关系这方面的教化,而仅仅去学习西方近现代以来的所谓张扬个性的表达,我们就失去了自己的根本。在根本问题上,西方的宗教所规定的伦理道德是根深蒂固的,它就是西方的道德防线。除去现象上个性张扬的表达之外,西方还有非常传统、非常深入的宗教教化。而中国如果把自己的礼乐教化抛弃了,去学习西方的张扬、放任,但又没有西方的那种宗教教化,那么就失去了自己的道德防线。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而中国的许多艺术,就曾经在这个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譬如,在以前的中国社会中,知识分子是非常少的,最初只有王公贵族的子弟才能进学堂,绝大多数的老百姓都是没有受过教育的,都是文盲。但这些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文盲,却都懂得做人的道理。这些道理从何而来呢?其实就是通过艺术的教化。说书、演戏等,都教给了他们做人的道理。尽管不识字,但他们对于做人的道理可能比那些识很多字,有很高文化的人,把握得还要准确。

这是在民众中间。在知识分子中间呢?当时非常强调艺术的修养。在艺术修养中,作为作者来讲,要寄托他的志向,寄托他的一种人格或对人生境界的追求。而作为读者来讲,也要从这些作品里去体会生活的意义、人生的价值。

对于好的诗篇和散文,人们常常会评价说“脍炙人口”。就是因为它们不仅辞章华美,更重要的是寓意深刻。宋代有一位学者周敦颐,就是周濂溪,写过一篇很短的作品叫《爱莲说》①: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这篇作品很短,但其中的寓意是非常深刻的。“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就是说人们喜欢的水里、陆地上的草木花朵,是非常多的。东晋的陶渊明最喜欢菊花,从他的诗句中就可以看到,他写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有很美的意境。而自李唐以来,人们大都喜欢牡丹花,因为牡丹花代表富贵。

周敦颐却说他自己唯独喜欢莲花,原因是莲花出自污泥却不曾被污染,在清水之中也不显得妖艳。虽然里面是空心的,外面却是笔直的。不蔓不枝,香气还传得很远。亭亭玉立地静静站在那儿,只可以远远地欣赏它,而不能随便将其拿在手里把玩。

周敦颐说,菊花是花中隐士,陶渊明是隐逸者,所以他喜欢菊花;牡丹是花中代表富贵的花,因此受到大多数人的青睐;而莲花是花中的君子。最后周濂溪感叹说:在陶渊明之后,很少听说有人喜爱菊花;跟我一样喜欢莲花的还有什么人呢?也很少了;而大家都很喜欢牡丹,就是因为世人大多数是喜爱富贵的。通过对三种花的比较,他就突出了三种花的品格,更凸现了喜爱这三种花的人的不同追求。

在中国古代的散文中,有一篇《岳阳楼记》,应该是为大多数人所熟知的。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发出的“先天之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慨叹,成为流传至今的名句。这样的名句,不仅辞藻优美,而且含义深刻。

对联里也有这样的例子。如“未出土时就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描写的是竹子,非常贴切。没有出土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节,当它长得很高的时候,几乎要接近云的高度了,中间还是空心的。表面上是描写竹子,实际上从里面能体会到一种非常重要的人的品格。人就应该像竹子一样,要有节操,而且就算到了再高的地位,也还要虚心,要谦逊有礼。

艺术精神就是这样体现在中国文化中,它引导人们向善、向上。因为在艺术精神中包含着这样的社会责任,所以它必须要载道。艺术不只是一个为了满足欲望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它是用来教化民众、和谐社会、休养生息、陶冶性情的。因此不能玩物丧志,不应该好恶无节,而应当通过艺术的修养,通过文以载道,以道来统艺,来提升欣赏的趣味、审美的境界,进而体悟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

在人生修养或者文化修养中,不仅要有伦理的修养,而且一定要包含艺术的修养。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但现在的艺术教育,特别是那种课余的艺术教育,很多都是一种功利性的教育。许多家长让小孩去学习弹琴也好,唱歌也好,跳舞也好,大都只是为了将来孩子考大学的时候能够得到特长生的优惠政策,或者是为了将来成为一个明星。这完全违背了中国艺术教育的宗旨。在这样的情况下,艺术不仅不能起到陶冶性情、体悟人生的作用,反而会助长、滋生功利心。因此,在今天如何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艺术精神、正确把握中国艺术精神的内涵,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课内容我们已经学完了,现在来看看学习情况吧。

中国传统文化教案课程

《中国传统文化》教案 绪论 一、传统的价值 传统不等于陈腐、老朽。传统文化包含着很多有价值的,也一直被人们继承的东西,比如语言、文字。 没有传统就没有任何一种文明。任何一种文明都是经过长期的积淀、传承才形成的。任何文明、文化都是传统的。 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发展总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的,如生物的发展进化有遗传,有变异。如果每一代人都从头开始,现在就还是原始社会。 人类文明中存在着具有永恒价值、值得人们长久珍视的东西。 事实上,没有一个民族、国家不珍视其传统文化。 二、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中华文明的同化力:从黄河流域扩展到黑龙江流域、珠江流域。 延续力:源远流长,历经几千年不曾中断,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凝聚力:自古以来,中华儿女对祖国的热爱;海外华人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执着。 影响力:中华文明对周围地区,对世界的影响。“儒家文明圈”;欧洲的哲学家、科学家、政治家等对中华文明的高度评价。 三、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民族自身;以理性的态度和务实的精神继承优良传统、摒弃陋习。 思考题 1、传统具有什么价值? 2、当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3、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什么意义? 一传统文化的涵义 一、文化的涵义 广义文化的涵义: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或者简单地说,人类的一切创造。

广义文化的分类: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 狭义文化的涵义:仅指精神文化。毛泽东的解释: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政治、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表现。当人们将文化与政治、经济等相提并论时,这个文化是狭义文化。 二、传统文化的涵义 世代相传的、具有民族或地方特色的文化样式和观念。民族或地方的文化一定是传统的,传统文化一定是民族的或地方的。 举例中国传统文化:语言、文字、文具(毛笔)、餐具(筷子)、乐器、兵器、建筑、国画、民乐、象棋、书法、武术、节日、农历、京剧和各地戏剧、曲艺、中医中药、中餐、各种风俗习惯等。 传统文化和古代文化的区别。古代的和仿古的。 思考题 1、传统文化的涵义。 2、当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3、传统文化和古代文化的区别。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型特征 一、伦理道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最大特色 伦理道德的含义: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规范。 中西文化的对比:“德性文化”与“智性文化”。举例:中国古代神话、希腊神话和罗马神话。 二、伦理道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普遍表现 哲学:“天命有德”“天命无常,唯德是辅” 史学:“寓褒贬、别善恶” 文学:“文以载道” 教育:“教之道,德为先”“首孝悌,次见闻” 政治:政治伦理化,伦理政治化。将君臣关系等同于父子关系。 三、中外学者的论述 欧洲学者的评论。黑格尔等。 近代中国学者的评论。“国人尚德,西人尚力”“国人崇义,西人重利” 思考题

国学经典诵读篇目复习课程

国学经典诵读篇目

国学经典诵读篇目 一幼儿园阶段 (一)国学经典: 注音版的《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二)人文成都专题诵读 (三)简要说明: "三百千"及"人文成都专题"所选的诗文,要求以普通话注音,"不求甚解、但求熟背",让孩子从小就把"三百千"完整地记忆,准确地诵读,获得基本的文化熏陶,得到规范的语言训练,对祖国对家乡有基本的感性的认识和爱。 二小学阶段 小学一二年级: (一)国学经典: 有计划地诵读完注音版的《弟子规》 有计划地复习诵读注音版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二)古典诗词: 《咏鹅》、《草》、《静夜思》、《春晓》、《清明》、《一去二三里》、《悯农》(其一)、《江上渔者》、《江南》(汉乐府)、《江南好》(词)、《风》、《咏柳》、《望庐山瀑布》、《登鹳雀楼》、《村居》、《悯农》(其二)《游子吟》、《游园不值》、《枫桥夜泊》、《春日》、《回乡偶书》、《敕勒歌》、《山行》、《梅花》、《江雪》、《长歌行》(汉乐府)。 (三)人文成都专题诵读

(四)简要说明: 有序重复,循序渐进,要巩固幼儿阶段诵读成果和强化其记忆的基础上,完成注音版的《弟子规》的诵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渐悟词义句义,但不讲解,不分析。古典诗词的诵读要特别注意"口诵心惟",要学生能背诵,还能够大概地理解其意思,以"三看三抓三品"的原则指导学生诵读。"人文成都专题诵读"中成都名胜联的诵读,不仅要让学生背,还要让其实地地去走走、议议。 小学三四年级: (一)国学经典: 有计划地诵读完注释版的《弟子规》的诵读理解。 有计划地诵读完成校订版的《朱子童蒙须知》 有计划地诵读完成校订版的《对韵歌》 (二)古典诗词: 《江雪》、《忆江南》、《绝句-迟日江山丽》、《小池》、《江南春》、《塞下曲--林暗草惊风》、《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早发白帝城》、《九月九忆山东兄弟》、《滁州西涧》、《寻隐者不遇》、《题西林壁》、《夏日绝句》、《望天门山》、《秋浦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乐游原》、《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七步诗》、《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送元二使安西》、《题临安邸》、《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芙蓉楼送辛渐》、《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鹿柴》、《赠汪伦》、《宿建德江》、《古朗月行》、卜算子【宋】刘克庄 "片片蝶衣轻"、浪淘沙【南唐】李煜"帘外雨"、虞美人·听雨【宋】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

第5课时 《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教案 教材来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主题:知书识礼 课时安排:1课时第一课时 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 设计者:曹坤丽黄店镇打车李小学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墨子及《墨子》的思想。 (2)掌握文中的出现的常用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能翻译课文。 二、能力目标 (1)学习墨子散文从不同方面层层推进进行说理的方法。 (2)学习本文用事例和比喻说理的方法。 三、情感目标 理解墨子“尚贤事能”的思想并思考其对现实的指导意义。 教学重点: 1、重点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 2、理解“尚贤事能”的思想及对现实的指导意义。 3、把握墨氏议论文的特点。 教学方法:诵读、归纳、探究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 教学准备:让学生准备写反思日记所需的笔记本。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墨子》选文。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1、注释: (1)列德:以德行安排位置。 (2)农与工肆之人:指指农夫、工匠和商人。 (3)断予之令:给予其决断的权利。 2、学生与原文对照,反复读译文。 所以古时圣王为政,任德尊贤,即使是从事农业或手工、经商的人,有能力的就选拔他,给他高爵,给他厚禄,给他任务,给他权力。即是说,如果爵位不高,民众对他就不会敬重;俸禄不厚,民众对他就不信任;如果权力不大,民众对他就不畏惧。拿这三种东西给贤人,并不是对贤人予以赏赐,而是要把事情办成。所以在这时,根据德行任官,根据官职授权,根据功劳定赏。衡量各人功劳而分予禄位,所以做官的不会永远富贵,而民众不会永远贫贱。有能力的就举用他,没有能力的就罢黜他。举公义,避私怨,说的即这个意思。。 三、温馨点击。 介绍《尚贤》及《墨子》。 四、活动广角。 1、背诵《尚贤上》选段。

中华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中华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现在,大部分学生家长忙于自己的工作需要,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关心不够,养成了孩子自由散漫的生活作风和学习习惯,致使学生的学习水平、生活习惯等方面差异很大。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我发现一部分学生对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对《三字经》、《弟子规》等的内容有了一定的学习积累,对《论语》等的内容有了初步的背诵基础,大多数学生对祖国的传统文化表现出较浓郁的兴趣。我们生在中国,长在中国,理应把传统文化致使精髓灌输课堂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志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让学生做个堂堂正正、真正的中国人。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经典驿站”“名人长廊”“名胜佳境”“艺术乐园”四个单元。 “经典驿站”部分主要学习、了解中华民族传统原创经典,让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文化滋养,培养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喜爱之情。 “名人长廊”部分主要学习和了解古代历史名人,借鉴他们为人处事的方法。本章节主要介绍了“孔子”“孟子”“晏子”“孔融”四位历史名人的故事。 “名胜佳境”:部分主要了解黄河、泰山等名胜,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继承,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使其具有初步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

“艺术乐园”部分引领学生步入民族文化的艺术殿堂,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绚丽缤纷,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信心。本章节主要分为“歇后语”和“民谣”两个部分。 我们重点学习“经典驿站”“名人长廊”这两个部分。教材基本呈现形式为:“经典回放”,“温馨点击”,“活动广角”。 本教材突出了原典性、知识性、情感性、趣味性、实践性和地方特色,通过诵读、感悟、熏陶、探究、交流、合作等基本活动方式,达到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目的。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特点,营造浓厚的探索实践氛围。 2、以提升学生素养为目的,逐步培养其良好得到人文素养,塑造其诚信向上的民族气节和人生信念。 3、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培养其初步的探究学习能力,形成其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目标 1、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感受传统文化的继承,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使其具有初步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感悟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 3、养成良好品德。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自强不息、以德化人,其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出正直、顽强、善良、对社会有用的人。此外,在道德培养方面,中国文化强调气节,所谓"士可杀不可辱"强调情操,所

国学课程实施方案

国学课程实施方案 城子小学孙旭颖 一、活动目的: 国学经典文章内涵丰富,语言精练,句式齐整,富有韵律,易于诵记,名篇佳作篇目繁多,美不胜收。让学生从小诵读古文,不仅能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培养对文学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语感,打下扎实的文学功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全面提高整体素质。我们的学生正处于记忆的黄金时期,也是学习语言、积累文化的最佳时期。因此,吟诵古文活动对于他们今后的治学修身、熏陶性灵、引导价值判断、提升审美品味以及培养语文能力,塑造少年儿童的灵魂,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更具有无与伦比的作用。 二、基本原则: 1、熟读成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国学读本的内容达到“认识字、发音准确、流利诵读,对其中大部分篇目能背诵”的目标 2、教学相长:教师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同时,自己也要广泛学习国学内容,不断提高国学素养,学生背诵的篇目教师先要进行研读,力争做到熟读成诵。 3、教研同步:将“国学经典诵读”作为一项研究课题,学校领导与教师要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边交流,提高国学经典的教育效果,使教师和学生通过此活动在思想和知识能力上有所提升。 三、工作安排和要求 1、参与年级:根据教育局的精神,我校四年级全体学生及部分教师参与“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2、四年级教学内容及目标:

(1)、一级古诗词专题诵读:20首古诗以及弟子规总序 (2)、二级古诗词专题诵读:40首古诗以及弟子规至入则孝 (3)、三古诗词专题诵读:60首古诗以及弟子规的总序、入则孝和出则弟。 四年级基础还比较弱,学生只掌握了三级的内容,以上至八级还需要再以后学习中继续落实。 3、教学目标: 我校的整体教学目标是:增强语文能力,夯实文化功底。塑造良好品德,奠定优雅人格;激发读书兴趣,培养良好习惯。 4、课时安排: 国学经典诵读主要由四年级语文教师负责,每周利用每天早读时间完成此项活动。 (1)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学生自由诵背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诵读理解。让学生坚持天天吟诵,按照各年级的要求完成诵读任务。 (2)利用写字课时间,将要求所吟诵的经典、古诗词,再通过书写加强记忆,达到一举多得的目的。 (3)召开家长会传达其精神,引导、鼓励学生家长积极参与,父母与孩子一起学习,共同引导孩子进入国学的殿堂。 4、评价方法: (1)学校定期检查学生背诵要求篇目的情况,然后结合情况对学生和教师总结评价,对表现优秀的班级和学生给予适当奖励。 (2)校领导听推门课,参加学校研讨课、教学评优活动。学校依据评价方案进行综合评价。

国学经典教学计划

《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通过开展经典颂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广读博览,日积月累地增长语言文化知识,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学习《笠翁对韵》、《菜根谭》。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对应,单字对、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十一字对,节奏明快,琅琅上口,从中可得语音、修辞的丰富知识,是训练儿童做诗对句、掌握对偶技巧、声韵格律的最佳启蒙读物。 三、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1、总体目标:通过学校组织小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便捷的方式,获得中华文化的熏陶和修养。 2、具体目标:①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②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③培养小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④通过天天颂读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 四、教学措施 1、以激发学生兴趣,多鼓励、多表扬为原则,让学生愉快地、自主地参与这项活动,并在活动中感到生活更加充实、有意义,体验成功的喜悦。 2、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3、每节课前背诵已学过的诗文两分钟。 4.给家长发校信通,介绍诵读活动,请家长协助搞好此项活动。 5、每星期一早上老师利用早读时间,亲自检查一个学生,会背了即算通过,给他一百分,该生即指定为本周经典诵读班长。让他利用课余时间去检测组长,

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大纲

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中国文化概论》是江西师范大学通识教育人文与社会科学系列的课程。 本课程以学习和研究中华民族数千年所创造的灿烂文化为目的,使学生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提高人文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从而创造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和联系 该课程内容十分丰富,涉及中国历史、地理、经济、政治、语言、文学、艺术、科技、教育、宗教、哲学等诸多领域,因为“文化”的内涵包罗了人类社会历史的方方面面。因此本课程是对中国文学、社会学、历史学、经济学、语言学等课程的概括与总结,尤其注重中国文化的特点的分析与总结。 三、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主要应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历史地和科学地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准确而深刻地认识中华民族、认识中国的国情,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新的先进文化。 四、课程的教学媒体构成与主要内容 1、文字教材:《中国文化概论》,国家教委推荐教材,张岱年、方克立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音像教材:与本课程相关的录音带或录像带,如“中国文学”、“中国古代史”等课程的录音、录像,经典作品录像等。 3、辅助教材:文、史、哲各类相关著作。 五、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及教法建议 1、教学重点(*)与难点(△)

“文化”的内涵,△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政治结构,*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的转变。 2、教学法建议 由于本课程的内容博大精深,要求学生的知识面宽,所以必须强调要大量阅读文史哲等方面的书籍;在教学时尽量采用讨论,分析与总结的方法,采取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的方法,将典型事例与理论紧密结合起来,将典籍研习与社会考察结合起来。 六、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 1、由于课时有限而课程的内容较多(包括绪论近二十章),一定要掌握和突出重点。 2、注意与已学过的课程相联系,如哲学、历史、文学等方面的课程,力求达到融会贯通。 七、教学总课时、学分及考核方式 本课程课内学时为36课时,2学分。平时成绩为总成绩的20%,期末采用开卷考试,占总成绩的80%。 八、各章节教学进度及安排 绪论(2课时) 掌握“文化”的内涵与界说,了解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认识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目的、意义,了解学习方法。 上编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2课时) 认识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理解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 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2课时) 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特点,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及形态,研究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迂缓的原因,掌握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2课时)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标准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课程类别: 适用专业:授课单位: 学时:编写执笔人: 学分:修定日期: 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1.1课程性质与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是面向全校各专业开设的公共选修课。 本课程旨在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简明扼要的介绍和评价,帮助学生了解并吸取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崇尚和平等民族精神,从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 本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和依托,和校园文化活动相呼应,并与其他人文类选修课共同构成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1.2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意见》、《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结合学生生源基础和特点,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进行优化整合,提炼设

计出三大个模块9个专题,采用专题形式进行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辅以小组讨论或社会考察。 2、课程目标 2.1知识目标 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面貌、基本特征和主体品格有初步的、比较全面和正确的了解。 ②、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服装、礼仪、哲学、宗教、文学艺术和科技等发展历程有初步的了解。 ③、基本掌握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进程中,起关键作用的人物、流派和他们的贡献。 ④、能比较准确地叙述最能揭示传统文化特征的最基本的命题、概念。 2.2能力目标: ①、分析了解民族文化的历史与现实,认识中国的国情。 ②、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分析中国文化的精华与糟粕,能够正确理解华夏传统文化与其他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的开发利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3态度(情感)目标: ①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浓厚兴趣; ②增强对中国优良传统文化精神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增强其爱国主义精神; ③用健康的传统文化观念诠释人生,对待工作。

国学经典课程纲要

国学经典课程纲要 一、课程开发背景 我校是一所城区中心学校,科研立校一直是我校办学的特点,2009年,当时考虑到大、中、小学生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的缺失已成为一个社会话题,我校正式开始“国学经典教育研究”,并被教育部授予“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示范校”。我校学生的文化素养整体水平较高,绝大多数家长认为开展国学经典教育很有必要。 我们通过对各地国学经典教育的研究,以及我校前期开展的国学经典教育实践发现:我国的国学经典教育存在两个问题:—是教材无选择性,表现为要求学生整本诵读而没有加以去芜存菁地选择;其次是教学无整合性,表现为一些“国学人士”主张以“四书五经”为主体内容的读经运动,一味苦读,死读。 怎样不断探索,寻求适合国人发展的国学经典教学方式呢?新课程语文教材的“主题单元”板块式编排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于是,我们在原有研究基础上,开创了“国学经典主题式教学”课程体系。意在打破原先以知识逻辑体系框限人和知识单元“见学不见人”的弊端,从而使得系统性退隐幕后,让学生通过主题学习,建构和凸现后隐的课程体系。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性目标 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国学经典,认识国学经典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二)技能性目标 1、学生掌握主题式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会朗读和诵读,乐于背诵积累国学经典精粹篇章,增强文化底蕴,滋养语文素养。 2、形成一定的收集、整理、传播、交流、运用信息的能力; 3、学生具备一定的与人和谐共处的能力。 (三)体验性目标 1、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初步建立良好的道德心理机制; 2、欣赏并感受国学经典精髓的自然美、人文美,提高语言审美鉴赏力; 3、激发学习国学经典的兴趣,体会国学经典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人文素养。 三、教材的选编及课时安排 1、选材的原则:

山东省国学经典地方课程《传统文化》一年级上册教案设计

一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2013——2014 学年度第一学期) 、指导思想 《传统文化》是经山东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地方课程,学习传统文化,在研读中华经典的同时,注重国学思想精髓与当代教育思想的结合,并融入学生创新能力拓展和研究性学习等内容。通过这些经典内容的学习,能使学生明白热爱学习,孝敬老人,关爱他人等道理,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 b5E2RGbCAP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两个单元《经典驿站》和《艺术乐园》,共有十八课当你畅游于这套教材的时候,你会看到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世界。在“经典驿站”里,你会感悟到我们民族语言的魅力,会聆听到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事的语重心长的教诲;你还会学到读书的方法和道理,会欣赏到具有浓郁民族文化气息的风景人物,每篇文章都是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精华之作;在“艺术乐园”里,你会领略到流传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中国的民族艺术??p1EanqFDPw 三、教学目标 1. 能够熟读、背诵这些经典名句。 2. 能够理解这些名篇名段的意思。 3. 学习了这些经典文章之后,能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能聆听到古代圣贤语重心长的教诲,并能在实际中学以致用。DX 四、教学重难点 国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是,经常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倡导学生先求熟读,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国学教学的重点之二是,在教学中,有许多品

德教育渗透其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注重教育学 生,要用实际行动体现国学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RTCrpUDGiT 国学教学的难点是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这些蒙学经典都是古文,古文与白话文相比,会有更多的生僻字和多音字,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学生初步理解学习内容就成为教学难点,如果这些难点得到突破,将会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5PCzVD7HxA 五、教学措施 1. 教学形式多样化。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 2. 注重游戏教学。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我将运用游戏“对句、接龙、找宝藏、小老师”等。 3. 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六、教学进度

传统文化课程

暑期补课——————传统文化课程教案 一、给你一分钟,怎么说中国 不久前,笔者的一位好友到瑞士小山村因特拉肯参加了为期一周的国际培训。培训第一天,为使学员彼此了解,组织者举办了一个题为“文化之夜”晚会,要求30多位来自世界各国的学员,用一分钟时间介绍一下自己国家的文化特色。学员们做了短时间的精心准备后,依次开始介绍了。 法国学员拿了一瓶红葡萄酒,一瓶白葡萄酒,介绍了各自的产地,说明其好处,然后请大家品尝。 爱尔兰学员带来一瓶威士忌。 亚美尼亚人用幻灯片介绍了国家所在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她说:“原来我们有两个邻国,现在我们有五个。” 塞浦路斯的一位老兄十分自豪地说:“我是希腊族人后裔,我们讲希腊语。世界各国人学数学时通用的、,我们天天都在用。” 加拿大学员说:“我们国家很大,但是什么都没有:我们穿中国的衣服,开美国的车,用日本的电器,我们的绑匪来自南美游击队……” 津巴布韦学员跳起一段非洲传统婚礼上的舞蹈,一边手舞足蹈,一边又说又唱,一个人宛如一个乐队。 接着,科威特人说:“我们除了石油,什么都没有。谁知道现在的国际油价是多少?”有人说60多美元,有人说超过70美元。这位老兄狡黠一笑说:“我们希望它超过100。” 日本人带来一只很小的风筝,一边抖落,一边说,这是日本人非常喜欢的运动,风筝可以画上各种图案,有时甚至是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然后对笔者的好友说:“当然啦,您可能不喜欢。” 韩国人教大家在足球场上如何加油,他让大伙一起用韩语喊“大韩民国”,然后奋力击掌4下。 轮到笔者的好友上场,他给大家唱了一段《茉莉花》,听众报以善意的掌声。他自知自己的展示并不精彩,回国后,在笔者面前懊恼万分。 笔者责备好友,为什么不多做准备呢。好友说,有啊。可是,想来想去,都不知如何在一分钟内把中国文化最有特色的地方介绍出来。讲老庄,玄奥难懂;讲孔子,三言两语怎说得清;讲饮食,怕给人留下中国人就知道吃的误解;讲奥运,国际上可能没人认为是什么新奇大事。与西方人相比,东方人的公共表达往往显得矜持不安,缺乏一种轻松和幽默。是中国人的思维使然吗?有这种感受的中国人很多,但问题仅仅在于公共表达吗?

国学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课程提纲第十二部分

国学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课程提纲第十二部分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将能够了解和掌握道家以下主要思想:1.道法自然。2.道常无为。 3.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4.权与术。 5.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下面我们来学习道家的主要思想,首先看道家自然无为的思想。最早提出这个思想的是老子。老子的思想里讲到道法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另外又讲到道常无为。道法自然和道常无为可以看做是道家思想最核心的东西。那么自然无为究竟应该怎样来理解呢? 有的时候,人们会把自然看成是道的代名词,道就是自然,自然也就是道。但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名词相同的问题。道实际上的含义是什么?道的含义是自然,没错。但这个自然不是指自然界,而是指“自然而然”,也就是整个宇宙,或者说是天地万物的一个根本的特性,指它的本来面貌。同时,这种整个宇宙或者整个天地万物的本然状态,又是通过每一个具体的事物体现出来的。它是一个包括了宇宙万物的整体和宇宙万物中每一个具体事物的共同的状态。 整个宇宙万物的本然状态,就具体体现在每一个具体事物的本然状态里。所以,这个道不是一个凌驾于天地万物之上的东西,也不是在天地万物之外的东西,而是天地万物自身包含的一种状态。 现在很多人在讲道,或者讲自然的时候,都把它看成是生成万物的最后一个根源,这个说法是有争议的。虽然老子《道德经》里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描述,但事实是,离开了万物,就没有道,道就在万物之中,也就是老子讲的“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的这个“一”。 天的道就表现为“清”,地的道就为“宁”。清也好,宁也好,都是道的表现,离开了清和宁就没有这个道,并不是说在清和宁之上有一个道产生了天和地。老子非常强调道随万物,万物是在它们的自然本性中体现出道的存在的意义的。 既然要遵循整个天地万物的这样一种自然状态,那么表现出来的特点又是什么呢?很简单,就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就是说万物在那儿生长,但是你不据为己有;你可以做很多事,但是你并不认为自己就有多了不起;万物在那儿生长,你也不去主宰它。这样的状态就是一种无为的状态。有人把无为理解成什么都不要做,在那儿等就成了。实际上这种理解有问题,《老子》里面就有这样一句话,叫做“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粗看之下,以为是尊重万物自然而不敢为之了。但是我们不要忘了,辅,是辅助的意思,不是不让你有所作为,但是要辅的是什么呢?万物之自然。不是让你不为,而是让你不要以自己的意志来改变它。这个“为”是以自己的意愿改变它的意思,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要去辅助万物,就是要随万物之本性而因势利导。无为的正确理解应该就是这样,老子其实也讲得很清楚。 其实这一思想跟儒家的思想,不是根本对立的。儒家也强调天、地、人,说“天有其时,地有其才,人有其治”。所以天地万物,人也是要参与进去的。怎么参与进去?“赞天地之化育”!赞也是辅助的意思,跟现在讲的赞助意思相近,儒家并不是要你以主观意愿去改变自然,而是要赞天地之化育,参与到天地中去,辅助天地。 中国人始终把大禹治水看成是最好的无为而治的典型,就是因为他能够因势利导。水是往下流的,要治水灾,就要疏通河道,让水按照它的本性流出来,就不会成水灾了。如果违背了水的自然属性,你要流我不让你流,水高一尺,我就把堤岸、河坝筑高一尺,这样下去能解决问题吗?总有一天水会把堤坝冲毁。因为你违背了水性,想堵住它,不让它流动,这怎么可以呢?所以因势利导是无为而治,或者是自然无为的最根本的一个观念。 汉代的黄老之学,政治上就强调无为而治,它的意思是什么?难道汉代的皇帝,从汉高祖到汉武帝都无所作为吗?不是这样的。汉代刚建立之时,战乱刚息,民生凋敝,这时百姓

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课程简介

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课程 课程简介: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涉及的领域较为广泛,包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 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内容。 本公司将开展了一系列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本系列课程分为三类: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古科技;彩绘。带领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体验亲自动手制作的无限乐趣。 课程特色: 中国传统文化手工系列(包含传统节日与民俗文化)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 以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为基础,带领学生了解此节日、相关民俗文化的由来、特点等。 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想象力,制作该节日的 代表作品。深入了解民俗文化,学习相关知识。古科技系列 中国古代科技传承至今,古科技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16 世纪前的绝大部分时间,中国古代科技始终处于世界的前列。对世界造成了重大影响,为世界科学技术做出了重大贡献。我们将带领学生制作扬谷机、投石机等古代机械装置, 赞叹古人智慧的同时,学习所用的物理知识。融 入现代科技,在传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改进。 未来星空俱乐部

课程大纲: 中国传统文化手工系列 第一课 传统灯笼(新年) 第二课 五彩花灯(元宵) 第三课 思念的风筝(清明)(一) 第四课 思念的风筝(清明)(二) 第五课 龙舟大赛(端午)(一) 第六课 龙舟大赛(端午)(二) 第七课 灯船(中秋) 第八课 精美的古代头饰 第九课 毛笔制作 第十课 扎染 第十一课 国粹———脸谱 第十二课 扇子文化 第十三课 古代乐器 第十四课 油纸伞 第十五课 影子舞台———皮影戏(一) 第十六课 影子舞台———皮影戏(二) 古科技系列 第一课 神奇古建筑———榫卯结构(一) 第二课 神奇古建筑———榫卯结构(二) 第三课 冷兵器———投石机 第四课 地动仪 第五课 风车扬谷机 第六课 手推平板车 第七课 电动水车 引导式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动手合作,增强学生的团队互助意识。 第八课 手摇纺线车 第九课 舂米机 第十课 桥梁大师 第十一课 杆秤 第十二课 计时器 第十三课 造纸术 第十四课 印刷术 第十五课 马车 第十六课 篆刻技术 课程目标: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学生了解并学习相关知 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未来星空俱乐部

国学经典课程

国学经典课程 兰州建兰路小学首开国学经典教育课程 新学期里该校正式将国学经典教育课程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全校学生除了每天10分钟的国学经典诵读外,每周一至六年级的小学生,还要由经过专门培训的国学教师为他们上一节《国学经典教育》课,在兰州市公立中小学里尚属首次,此举是率先落实中宣部、教育部关于国学经典“进学校、进教材、进课堂”的重要举措。 6岁女孩缘何成“国学小明星” 来源:山西日报2011年09月02日。 3岁会背《论语》,4岁学背英文,5岁诵读高中语文课本,6岁已经可以广泛阅读。这位生活学习在山西国学教育基地的李心然小朋友,似乎有些神奇 ---2011年6月底,李心然还作为国际儒学联合会第四次儒学普及工作座谈会最小的特邀代表,在她的老师李刚和王建平的带领下,赴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参加了会议,并在大会上背诵了《大学》《论语》等国学经典名篇,她还朗读了高中语文课本《孟子》节选,最后又即兴背诵了莎士比亚经典选段《Spring》,赢得阵阵掌声,获得了“国学小明星”的美称。 “身心日健,从晨练起;人文日新,从晨读起;品

格日健,从勤俭起;智慧日新,从实践起。”这是山西国学教育基地的日健日新教育理念,也是他们为孩子营造良好成长环境的精髓。李心然等小朋友们在这里一起看书背诵、游戏健身、唱歌跳舞、学棋艺、学书画,快乐生活,茁壮成长。 老子讲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们国学教育基地的教育之道,就是老子的道法自然。多年来我们总结出一套愉悦式教学法,那就是:给孩子童心,给孩子自信,引导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对于童蒙养正期的孩子,顺应就是尊重,放手就是信任。老师在教学时,一定是要求孩子们手指着每个字来读,这样孩子的手、口、眼睛、耳朵、心都会集中到教材上,“专心”“定力”“心静”,诵读效果自然非常好,认字认得也特别快。最主要的是,一群孩子在一起背诵,远比一个孩子独自背诵更有氛围。孩子们互相感染,从中感受到了诵读的快乐,有了乐趣,就不再不耐烦了。 餐前感恩词、《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大学》《中国地理歌》《中国历代王朝兴衰四字歌》。 童蒙孩子的品格是养出来的,是成人用自己的美好行为和情感滋养的结果。而国学经典中,强调做人的教

“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

诵读经典,积累精华,陶冶情操 ----“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设计 课程名称:《国学经典诵读》 授课对象:1-6年级学生 课程指导思想: 贯彻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在学校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试点工作的通知》(教语用函[2010]6号)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提高国人的文化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提升教师师德和知识积累;让青少年在中华五千年悠久历史所积淀的精美华章的滋养中建立道德行为规范,通过背诵积累,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提升学生文明素养。 本学期开始,我校开发“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在全校实施。 课程目标: 1、通过全面开展国学教育,让学生了解中华文明,传承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塑造其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全其人格修养;通过背诵,培养学生挑战自我,勤奋学习的态度和毅力。激发学生诵读国学经典、阅读国学经典作品的兴趣。

2、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形成人人爱国学,人人学国学的良好氛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敦厚善良的心性。 3、普及国学知识,使学生的说与写的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促进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建立教育新模式、探索育人新途径。 4、通过师生同诵同写同讲的活动,促进教师自身文化素养的提升,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课程内容: 1、自编我校《国学经典诵读》教材,诵读经典诗词、诸子典籍等。 2、开展丰富的诵读经典、书写经典、试讲经典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激发其对于祖国文字的热爱之情。 3、国学课与语文课相结合,并推荐优秀经典的课外阅读书目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热爱语文的兴趣。 课程实施: (一)实施原则 1、勤于积累,学以致用的原则。要注重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以积累为主,逐步引导学生走向运用,使国学成为学生真正的营养。 2、与特色活动相结合的原则。通过丰富有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国学,提高其学习国学的兴趣。

《传统文化》课程实施方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实施方案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中的展现。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积累的文明成果,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它博大精深,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伟大贡献。 学习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习诵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了解历史名人、名胜古迹、科技发明、艺术创造(如建筑、绘画、书法、戏曲)和民俗风情等传统文化内容,对少年儿童人格的陶冶和智慧的启迪,对培养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把传统文化带进校园,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更是学校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为了进一步丰富育人环境,切实落实市局下达的办出学校特色的指示,营造良好的育人气氛,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我校从实际出发,把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作为我校特色教学内容,并制定本期传统文化教学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不断深化课程改革,以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体现传统文化的“先做人,后读书”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与资源共享奠定基础。 二、实施原则 1、育人性原则:根据学校实际,结合时代特点和形式需要,发挥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使广大师生在校园传统文化的教学中提高思想道

德修养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方针。 2、整体性原则:传统文化教学要符合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围绕学校教学工作,密切联系学校实际,弘扬传统文化精神。 3、特色性原则:创新学校教书育人的途径和方法,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在继承中挖掘新意,通过传统文化来领导新事物。用融合的手段为我校教书育人注入生机与活力。 三、整体思路 1、本期传统文化教学内容 中国传统节日:除夕、春节、元宵、立春、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重阳节、中元节、中秋节、冬至、腊八节等十三个节日。 2、教学内容的具体设施如下: A、我校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具体由于薛丽安排实施。 B、本期学习内容:采取各个节日由全体成员收集资料,集体研讨制成学案,然后再交学校领导审核后,制成册子,供每个老师教学时备用。为共享资源。 C、各任课老师要尽量写出每节课教学反思、心得体会。学生写出心得,并由全体成员集中讨论,整理归纳,制成小册子,为共享资源。 3、校园传统文化建设 外墙以校报、橱窗、醒目标语为主。室内布置坚持传统文化精髓统一规划与个性化相结合。 具体内容如下:

国学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课程提纲第五部分

国学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课程提纲第五部分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将了解和掌握以下内容:1.中国根源性典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2.“三玄、四书、五经”内容概要。3.这些典籍共同的特点就是“述而不作”和“理念相通”。4. 三玄《周易》、《老子》、《庄子》的核心思想。 这一讲我们讲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性典籍。中国早在三千年前的商周时代就已经有了文字,用来记载个人和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事情。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典籍可以说是浩如烟海。这些经典,任何人用他毕生的精力都只能窥其一斑,即便给他几辈子的时间,也很难遍览。 中国文献的传承有两个特点,使它虽然数量繁多,但却统之有序。一个就是孔子说的,叫做“述而不作”。所谓“述”就是叙述,“作”就是创作、发明。中国古人可以说是比较谦虚的,他们认为自己其实不是在创作什么新东西,只是在叙述、阐发前人的一些思想。这样一来,中国历史文献的传承就跟西方的文献传承有了很大的不同。很多西方的文献都是强调个人的创作,而中国的古人大都是以阐发前人思想或者前代经典性著作作为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 再一个就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并没有像现在这样细密的学术分科。文学、历史、哲学、宗教、艺术、政治、经济、法律、军事,乃至于农、工、医、科技等,都是混杂在一起的,后来才慢慢形成了经、史、子、集这样简单的四部分类。清代编《四库全书》,就是按照四部分类来分的,即使这样,也有很多的交叉。比如现在我们说的哲学,对应在四部里,应该是哪些科目、哪些图书呢?有的人说是子部,但有些经部和集部的内容也可以归到哲学类去,而且将子部完全归入哲学也不确切,因为其中有很多东西,讲文学也是离不开的。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典籍分类的方法和现代有很大差异,按现在的分类标准去安排是行不通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各部分虽然谈论的具体问题不同,但它们的内在其实都遵循着一个共同的理论基础,秉承着同一个价值观念。 一个述而不作,一个理念相通,这两个特点就使得中国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汇聚成几部具有根源性影响的著作,成为中国文化的源头,也使后人得以由此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和根本精神。 这些根源性典籍,我们大概可以用“三、四、五”这三个数字来加以概括,说简单点就是三玄、四书、五经。三玄是指《老子》、《庄子》、《周易》;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的是《周易》、《三礼》、《书经》、《诗经》,还有《春秋》(三传)。 加起来是多少呢?十二本。在这十二本书里,五经里面的《周易》跟三玄里面的《周易》是重复的,那么就减掉一个,等于十一本。另外,四书里面的《大学》和《中庸》其实是《三礼》里面《礼记》中的两篇文章,如果把它们再放到《礼记》里面去,那又少掉两个,等于九本。这九本书就构成了中国文化的根源性典籍。 从春秋战国一直到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这九本书是中国文化内容的根源。不管是论述哲学思想,还是论述文学历史;不管是讲政治、经济、法律,还是讲农、工、医、科技,都离不开这几部典籍的根本理念和价值观念,引经据典都不会超出这九本书。 毫不夸张地说,如果不了解这九本书,就很难了解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反过来,即使了解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但不能将它们统摄到这九本书里去,也把握不住中国文化的理论基础和核心价值观念。所以,这九本书统领了整个中国文化,是我们把握中国文化根本精神的必读书。 《周易》正式形成于汉代,当时人们十分重视“象”这一部分,称为象数学。为什么?因为大家都用《周易》来占卜,而占卜的方法主要是跟象、数有关。实际上,《周易》最初就是用来占卜的,在《系辞》里就非常明确地讲了易是什么,易就是占。 到了魏晋的时候,汉代的象数之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象数学是用比较固定的模式来作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

精心整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 八里中心小学 一、课程目标 中国古代文化经典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知识,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的遗产。它不仅为当代中国人所 以“厚德健体、崇文明理”为校训,经典的古诗词的诵读与积累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丰厚学生的人文底蕴,培养崇尚文明礼仪、行为文明雅致,明白事理,勤于探究,善于思考的西新人。 基于以上三点,我们决定在全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课程,其目的在于宏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塑造一代具有丰厚文化底蕴及现代意

识为一体的跨世纪人才,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同时,在诵读中开发儿童的记忆潜能,陶冶情操,为学生健全的人格发展与良好的性情修养形成奠基。基于这种目的,我们确立《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课程目标如下: 1、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了解国古代的优秀诗文。 2、在读古文、背古诗的过程中,宏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爱国情感。 3、丰富学生的文学储备,加强其文学功底,促进学生成为一代具有丰厚文 4 5 古诗作为一种文学载体,一直以来被语文教材选作范例。尤其是新课程改革以来,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上已明确规定了各年级要求背诵的篇目。结合学生实际,我们将唐诗宋词作为诵读的首选,并确定了具体目标: (二)古代蒙学教学

在所有的蒙学书中,最流行的便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经》《弟子规》,读《三字经》以习见闻,三字一句,合辙押韵,便于低年段学生诵读,所以《三字经》被列为低年段学生诵读内容之列。 (三)成语故事 故事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而成语故事的学习不仅能提供文学滋养,而且融会在成语故事中的智慧、风骨、胸怀和操守都将成为新一代青少年学习 1 的开发就是充分尊重和满足学生需要,以学生素质发展、个性和人格得到更充分,自由发展和健全为目的的,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以学生需求为本。 2、趣味性原则。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