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城市公园夜景照明设计

浅谈城市公园夜景照明设计

浅谈城市公园夜景照明设计
浅谈城市公园夜景照明设计

浅谈城市公园夜景照明设计

发表时间:2019-05-29T17:05:58.747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第4期作者:陈俊潮[导读] 公园是大家经常去的休闲场所,老少皆宜,本文就城市公园夜景照明设计进行阐述。

温州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温州 325000 摘要:对公园夜景照明设计进行探究,提出新的设计思路:公园功能性照明应根据夜景照明风格进行设计,其内部可将当地文化融入灯光展现,通过视角分析规划各区域的照度,增强层次感,根据不同分区定位,使用相应色温营造环境氛围,以期达到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设计分析;设计原则;视角分析、分区定位;色温规划;照明方式选择;灯具选择;照明模式;电气安全、照明安全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人们的夜生活不断增多,夜景照明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并能营造出夜间的美好气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公园是大家经常去的休闲场所,老少皆宜,本文就城市公园夜景照明设计进行阐述。

1 设计分析

在进行夜景照明设计之前,设计者应根据建设单位的要求来思考整体照明风格,然后到现场踏勘了解公园现状,挖掘出设计的亮点,完成踏勘后还需了解当地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合理地运用到设计当中,努力塑造和谐统一、动静相宜、雅俗共赏的城市夜景环境。

2 设计原则

公园为人们的游览观赏、休闲娱乐、开展文化活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场所,内部拥有完善的设施和优美的环境。公园的景观元素包括:园林建筑、道路、山石、水景、雕塑小品、乔灌木、花卉等,照明设计应遵守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首先应满足功能性照明的要求,由于公园是公共场所,人员众多且流动性强,很多基础设施也会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像公园里的庭院灯和草坪灯,经常因为年久失修而无法使用,有一些管理良好的公园,也因为夜景照明的设计年代较为久远,无法融入新的设计风格。针对以上情况,设计者首先要考虑功能性照明是否还能满足需求,如灯具造型优美且能满足正常照度要求,可对灯具光源进行更换,令其色温能融入新的设计当中,若已不能满足需求,则需重新设计该部分内容。

(2)要体现公园的环境特色,用灯光展现园林意境,可适当地增加一些光雕小品来烘托文化氛围,使游园者产生共鸣。

(3)照明不宜过亮,更不能产生眩光,因为公园附近通常是住宅小区,公园的夜景照明应着重塑造幽静的自然景观环境,提供人们休闲、放松的场所并且不能影响到正常休息。

(4)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公园的入口、水景、山石、标志性的建筑和景观小品应重点用照明表现,在深入研究其周围环境的基础上,借助照明手段,恰当地突出被照主体在环境中的地位,并且和周围环境照明协调一致。对于主体采用重点布光,加强关键部位和装饰细节的照明。注意建筑立面亮度的变化过渡自然,层次分明,确保夜景照明的整体效果,灯具尽量隐蔽安装,或与建筑装饰结合在一起,保证景观的日间效果不被破坏。公园内部的夜景照明应注意光环境的连续性,以点带面,避免留有暗区。

(5)对植物照明时应考虑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不宜对树木和草坪进行大功率、长时间的投光照明。

3 视角分析、分区定位

公园的视角主要分为以下三点,(1)远视点:高层住宅俯瞰(2)中视点:车行、人行浏览(3)近视点:游园线路观赏。在设计时,应合理规划不同区域的照度,使光环境具有层次感,引人入胜。

分区定位指在对整个公园划区域进行主题设计,园中主要景观场所可定为活力文化展示区,在设计时应加强照明的表现手法,突出其趣味性。园中较为幽静的场所可定为休闲游览区,亮度要柔和怡人,可采用局部照明指明游园线路。

4 色温规划

不同的色温产生不同的视觉意象和心理感受。在同一项目中,色温的设置应尽可能做到立意鲜明,和谐统一。内敛节制的色温运用,往往使照明作品百看不厌,回味悠长。

一般来说,3000K的色温适用于休闲游览区,营造温馨浪漫的园林韵味。3300K左右的色温适用于活力文化展示区,可塑造亲切宜人的光环境。4000K色温白中带黄,雅俗共赏,这一色温对于表现植物景观清新亮丽、生机盎然的视觉意象也最为有力。

5 照明方式的选择

根据被照物的特征和要求,合理选用最佳的照明方式。夜景照明方式有泛光照明、轮廓灯照明、内透光照明等几种,设计时综合使用多种照明方式,以达到最佳的夜景照明效果。下面举例对公园内一些重要节点的设计进行阐述:(1)公园内滨水界面照明设计着重表现埠头、驳岸与驳岸栏杆构成的照明景观,塑造从陆地到水体的过渡层次,形成优美的水中倒影。在灯具选择上,可采用符合当地文化的庭院灯设置于埠头,不仅满足了照度需求,突出了埠头景观的地域特征,而且为游客和市民提供了形象鲜明的符号认同。台阶部分可选用地脚灯,有很好的引导和警示作用。埠头的立柱可使用投光灯照亮,在水面形成倒影。驳岸栏杆可设置窄光束LED投光灯照亮栏杆立柱,营造整洁有序的视觉形象。驳岸立面可采用线形LED灯具洗亮,为避免线状灯具的单调排列,穿插堤岸壁灯进行调节,形成点与线的有机结合。

(2)植物照明设计对于广场树阵、孤植、列植等乔木可采用大功率投光灯着重刻画树干的挺拔以及树叶的繁茂。对于乔灌草相结合的密集植物群落,可选择小型投光灯,使其灯体被灌木遮挡掩藏,内透光线形成明暗对比,增加趣味。对于规则种植的绿地草坪或林间游道,可使用草坪灯,利用不同造型达到单向出光、双向出光和发散出光的效果。此外,还可以在植物群落中设置特殊造型灯,如芦苇灯,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6 灯具选择

浅析山地城市公园规划设计

浅析山地城市公园规划设计 山地城市公园对于城市景观的塑造和影响显然高于平原城市公园,因为它影响的不仅是城市的平面肌理,还影响了城市的立面景观,它是构成城市天际线重要而美丽的一部分。我国许多山地城市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人们已经有能力改造自然山水环境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但一味地改造往往会带来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反过来阻碍城市空间的发展和城市生活品质的提高,也并不能从根本上去解决城市中环境资源减少、绿地空间狭小等问题。因此,因地制宜有效利用自然山体环境建设城市公园,改善城市风貌,避免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浪费是山地城市公园设计的重点考虑因素。本文从国内外山地城市公园设计案例和文献浅析山地公园规划设计。 1山地城市公园相关概念 所谓“山地”,从地理学的角度来说,是指陆地表面形成的高耸的地貌形态。山地具备两个明显的地理学特征:有一定的相对高度和绝对高度;而从风景园林的角度来说,它是不同于平地概念的具备特殊地理环境特征的园林基地,也就是地形起伏比较大。而“山地公园”是在规划设计用地范围内基地地形为山地或具有山地的地形特征的公 园绿地。山地城市公园是利用山地的特征和植被所营造的游玩休憩场所,是一种复合生态系统。山地城市公园顾名思义就是山地公园在城市中的一种存在,是山地公园与城市公园的结合体。

2国外相关文献 (1)斯德霍格雷(Thomas?J?Stohlgren)等一行研究者以一定的技术为研究基础,分析美国洛杉矶国家公园的植物种类,重点分析其多样性景观,且对麋鹿生境和水岸生境的植物种类进行丰富度调查以及分析,统计出不同尺度下物种多样性和不同生境下物种多样性的相关科学数据。(2)拉福林(DanielC?Laughhn)等一行研究者对美国大峡谷公园的山地植物群落进行了研究。他们从森林防火、森林结构、可燃物载量以及地形学角度对不同海拔地区的下层植物群落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得出适宜较低山地的林地下层植物种类和适宜亚高地的林地下层植物种类。(3)国际上有名的“宫胁昭方法”是一种在城市中营造近自然林的方法,是由日本宫胁昭教授提出的。这种方法是将所选的乡土树种的幼苗,按自然群落的结构密集种植在接近天然森林土壤的种植带上。种植以后利用种群之间的自然竞争,优势种会被保留,2~3年便可郁闭,10年后便成林。这种“宫胁昭方法”管理粗放,种植简单,而其最后形成的植物群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3国内相关案例 案例分析总结———以兰山山地生态公园为例:兰山山地生态公园位于兰州皋兰山山顶,占地面积5200亩,整个公园以山体本身为基调,依山而建,是典型的根据山地本身的地形特点所建造的山地公园。兰山山地公园最独特之处在于黄河穿城而过,不仅仅让公园有山

浅谈城市生态公园植物景观设计

浅谈城市生态公园植物景观设计 发表时间:2016-08-09T15:09:41.757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11期作者:范雨薇[导读]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设生态性质的园林城市是城市规划和园林建设的新目标。 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设生态性质的园林城市是城市规划和园林建设的新目标。本文阐述了生态公园的产生背景,国外城市生态公园的建设经验,我国城市公园的现状以及对植物设计在城市生态公园中的功能和配置原则进行分析。并对设计中植物配置手法及配置时应注意的问题予以介绍,以充分发挥植物设计作用,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关键字:生态公园设计植物配置 1、生态公园的产生背景: 20世纪20年代,面对城市化的迅猛发展,从保护自然景观的角度出发,西方一些有识之士将绿地设计成与自然一致的植物生境和植物群落。20世纪60年代,人类开始反思,工业文明虽然带来经济高增长们也使环境遭到破坏,城市生态化进程愈来愈受到重视。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开始实施人与生物圈计划(MAB),随后 “绿色城市”运动的兴起,城市自然保护与生态重建活动广泛开展起来,景观生态学等相关理论进而得到完善,城市生态公园的模式和概念逐步形成。 2、国外城市生态公园建设的经验: 很多欧洲国家和地区人口相对密集,生态和土地等资源相对紧张,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工作起步相对较早,很多理论和实践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2.1、伦敦William Curtis生态公园建设经验 1977年建成的伦敦William Curtis生态公园是影响最大的生态公园,原址是货车停放场地,面积Iha,通过植被的自然演变,无脊推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逐渐增多。1984年,发现的蝴蝶已达21种,1985年,该公园被办公区所取代。但该公园引起的巨大反响,创造的多种生境和物种满足了市区学生接触大自然的需求,并激发了人们对城市生态的兴趣,证明小块空地建造生态公园的可行性。随后,伦敦生态公园得到了发展,在废弃煤场、废弃码头、市中心的建筑密集区等先后建造了10余个生态公园。 2.2、瑞典斯德哥尔摩国立城市公国(Stockholm National City Park)建设经验 斯德哥尔摩地区作为瑞典最大的人口聚集区,人口超过180万,并在持续增长中。1995年,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受法律保护的国立城市公园。这个公园占地27km2,从斯德哥尔摩北部延伸到南部。公园不但拥有丰富的自然和生态资源,而且还具有大量的文化和环境遗产,成为一处文化景现地带。斯德哥尔摩国立城市公园始终注重生态能力的维护,并注重通过管理来协调和解决不同功能空间的分配问题。 包括国立城市公园在内的森林和绿地从斯德哥尔摩市区的外围延伸到中心地区,被称为城市“绿楔”,这些“绿楔”将斯德哥尔摩心地区的公园和其它绿地与外围生态区域连接起来形成网络。“绿楔”对于为斯德哥尔摩居民提供绿地,以及维待该区域生物多样性等方面都是重要的。斯德哥尔摩的城市生态系统至少在净化空气、调节小气候、减低嗓声,地表排水和水土涵养、文化娱乐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3、荷兰兰斯塔德〔Ranatad)“绿心”建设经验 兰斯塔特德处莱茵河三角洲,通过高速铁路、公路、海港、水运体系与欧洲内陆和世界联系,为世界上可达性最好的城镇群体之一,具有“网络型城市”和“区域型世界城市”的特征。 兰斯塔德的各城市和城镇之间彼此接近,城市间被楔形绿带分隔,中心区是一片宽2-40 km不等的集约型耕作郊区农业带以及游览休息区,被称作“绿心”。“绿心”作为兰斯塔德的生态核心,一方面为该地区创造了优良的生态环境,避免了建成区持续发展所带来的城市问题;同时促进了网络型城市结构的形成和城市之间职能的有机分工。 3、我国城市公园现状: 在我国,园林的发展历史已经有几千年,然而适应现代园林景观研究只有四十几年。许多城市的公园建设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也逐步走向生态化、自然化。 以往我国城市绿地系统主要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传统的景观公园,强调观赏性,将公园等同于花园或旅游点,自然景观多被人工景观取代。另外一种是为缓解环境恶化而建立的防护型城市绿地。以上两种规划体系实际上一直将植物当作城市景观的装饰和环境的防护工具来对待。而植物作为其他物种栖息地的作用往往被忽视,人们很少有机会享受与野生动物相处的乐趣。公园是市民休闲、愉悦身心的重要场所,不仅要满足市民游憩的需求,也要更好地发挥完善城市生态和恢复物种多样性的功能。 4、城市生态公园设计中植物的作用: 多种多样的绿化品种丰富着我们的环境,它们不同的造型美化着我们的环境,同时它们四季都在变换着形象,因而给我们城市赋予了不同的性格和容貌,形成了不同的风景。植物具有保持水土、调节气候、降音减噪、防御风沙、美化环境等效果。首先,城市生态公园具有很高的艺术美和观赏性,因植物的形态、质地和色彩等特征充当着景观中的特别焦点,为人们提供游览、休憩、娱乐的场所。其次,植物具有改善周围环境的作用,通过自身的吸收、蒸腾、光合作用来调节气候,从而维护城市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5、城市生态公园设计中植物设计的原则: 5.1、符合园林绿地的性质和功能要求 在生态园林设计时,首先要从该绿地的性质和主要功能出发,园林功能很多,具体到某一绿地,要分析其具体的主要功能,植物的配置要与当地的人文环境相结合。 5.2、考虑园林艺术上的需要 5.2.1、遵循统一、均衡的原则

城市景观照明工程技术规范

城市景观照明工程技术规范(表 摘要:为了规范和发展城市景观照明工程技术,照明学会组织有关单位的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成立了《城市景观照明工程技术规范》编制组。 1 总则 1.0.1 为使城市景观照明工程建设走向规范化、标准化,特制定本技术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省市城市建筑物外景、道路、水系、桥梁、立交桥、广场、名胜古迹、公园、商业街、生活居住区、迎宾区、文化休闲区、橱窗、广告及标志等景观照明。 1.0.3 城市道路、体育场、栈场等功能性照明应符合相关专业性标准的规定。 1.0.4 在执行过程中,尚应符合国家或地方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 2.0.1 灯具luminair 收集、分配或改变光能方向和分布的器具,包括除光源以外所有用于固定保护光源、调节光能的全部部件,以及与电源连接所必需的线路附件。 2.0.2 配光曲线luminous intensity distribution curve 是描述灯具的发光强度在不同方向上变化的曲线,根据灯具的特点它可以是一根或是一组曲线。通常配光曲线是以总光通量为1000 lm来绘制,因此当灯具的光通量不是1000 lm时,发光强度应根据光通量的比例加以修正。 2.0.3 照度(E) illuminace 被照面单位面积上得到的光通量,反映物体被照明程度,单位为勒克斯(lx)。 2.0.4 亮度(L) luminance 发光面在观察方向上单位投影面积发出的光强,是反映人眼对物体明亮感的参数,单位为尼脱(nt)。(1 nt = 1 cd/m2)。 2.0.5 泛光照明floodlighting 用单个或成组的投光灯从外面照射照明对象物,使其亮度和色调区别于周围环境的照明方式。 2.0.6 轮廓照明outline lighting 用白炽灯泡、串灯、霓虹灯管或其他线状、带状光源勾画建筑物轮廓的照明方式。

浅谈城市生态公园的审美与文化

浅谈城市生态公园的审美与文化 ——以孝感槐荫公园为例 摘要:“在生活条件迅速变化的社会中,能保持与自然和祖辈遗留下来的历史遗迹密切接触,才是适合人类生活的环境”。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当代生态环境意识的崛起,天人合一的创想与当今和谐社会的建设给城市景观设计带来新的构思——生态景观。以下我以孝感槐荫公园为例,从孝感地域特色出发,探索生态、文化与园林景观的关系,对生态景观的审美与文化进行分析。 关键词:生态设计景观设计人文文化地域文化 风景资源具有的独特环境特征和生态功能,蕴涵着无形的文脉和人类漫长时间跨度内形成的历史轨迹,更是风景资源内孕育着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生态能,我们对风景资源要倍加珍惜。 一.生态设计 城市建设中,既有生态问题,也有文态问题,还有生态与文态相结合的问题。所谓生态,主要是讲人与环境的关系---这当然很重要,但在讲究生态时,要全面考虑园林网络系统对市民工作和生活环境质量的提高。不能只讲生态,而很少讲文态;也不应相反,即只抓文态,不管生态,而要把两者融会贯通,巧妙地结合起来。 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都称为生态设计。这种协调意味着设计尊重(提高或保持)物种多样性,减少对资源的破坏,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首先,设计应重点考虑地域性。地域性包含了传统乡土文化、土地资源等要素。无论是自然生态资源还是人文资源,都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而形成的,设计应重点考虑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开发利用的过程就是资源减少的过程,应在节约的前提下把已开发的项目做精,最大限度地发挥不可再生资源的效能。其次,设计应以顺应自然资源的循环为出发点,任何对自然资源的断章取义的设计手段都是对生态的破坏,设计应符合生态群落的自我调节功能。生态设计是使环境走向生态化并趋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当然,生态设计要与景观设计相结合,才能创造宜人的人居与游憩环境。 中国园林景观师承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战国时的管子提出“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的理念。传统文化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推崇“人杰地灵”,“景物因人成胜”。这其中包含了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画论所遵循的“外师造化,内发心源”,是以自然山水为创作模型。中国园林景观滋生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亦是模仿自然山水景观或直接经营自然山水,其许多的美学思想就来源于画论。更由于白居易、文征明等诗人画家亲自参与造园活动,于园林中应用了大量的诗词歌赋,使中国园林带有浓厚的诗情画意色彩。中国古代哲学“儒、道、佛”尊崇自然、追求清净无为的思想使文人园林形成了特有的恬静淡雅的气质,即“意”的确立。中国园林注重情景交融,“情”即“意”,情由意生;“景”即“境”,景由境成。而“意境”正是中国传统园林的造园宗旨。 二.生态与人文文化的结合 城市建设中,既有生态问题,也有文态问题,还有生态与文态相结合的问题。所谓生态,主要是讲人与环境的关系---这当然很重要,但在讲究生态时,要全面考虑园林网络系统对

城市夜景照明规划策略研究

城市夜景照明规划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19-08-26T15:54:43.060Z 来源:《城镇建设》2019年12期作者:戴传斌 [导读] 城市夜景照明规划设计是一门综合多学科研究,涉及城市规划学、城市美学、色彩心理学及行为心理学等研究。 深圳市壹光壹城照明设计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172 摘要:城市夜景照明规划设计是一门综合多学科研究,涉及城市规划学、城市美学、色彩心理学及行为心理学等研究。我国的照明事业起步较晚,目前城市照明体系研究尚没有纳入到城市总体规划当中,许多城市的照明设计尚不完善,实践中还存在很多误区,进行夜景照明规划设计的相关理论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由此进行夜景照明规划设计的策略研究,希望对城市的夜景照明研究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并对我国城市夜景照明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夜景照明;规划与设计;照明策略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昼出夜伏的生活规律在逐渐发生变化,夜生活时间逐渐增长,人们对城市夜景观的品质需求正在逐渐提高,在满足基本照明需求的同时,更多地倾向于满足心理和情感需求方向发展。由此可见,现阶段夜景观中所提倡的“亮化工程”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让人们能够从心理感受到安全、舒适,满足和提高人们审美及文化体验的多元化夜景照明是未来照明设计发展的新方向,国内各主要城市已经加大了对夜景环境的营造力度。与此同时,夜景观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象征,一座城市的风貌不仅仅体现在白天景观当中,夜景观也是城市的一张“名片”,能够体现城市的发展风貌,国际上很多都市都因拥有迷人夺目的夜景而使人流连忘返,如巴黎、伦敦、横滨、曼哈顿等,皆因其独特的,符合城市特征的夜景而成为知名的旅游城市。由此可见,城市夜景观已成为城市规划设计领域的重要部分和重点研究内容。 1城市夜景照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大规模的城市夜景照明建设,特别是以市政管理单位主导的城市照明必然产生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规划时间比较短,缺乏持续、长远性考虑。基本是项目前期论证时间相对较长,但给施工留出的时间太短,缺少精品意识。如厦门金砖五国会议的夜景照明项目给施工方只留出了45天,要完成近20亿元的项目规模建设,势必对项目的质量会产生一些影响。二是“长官意识”比较明显,盲目上马或套用效仿其他城市夜景项目效果,即使有些城市虽然有专家论证,但最终都由领导拍板决定,导致建设效果、区域光环境和城市规划不统一、不协调、不和谐,缺乏整体性。这些问题和隐忧从根源上来说不利于整个行业和城市建设的持续发展,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城市夜景照明在全国遍地开花的同时,重建轻管问题、用电安全问题、节能问题、生态问题、光健康问题、滥用激光灯等问题同样值得我们关注[1]。 2城市夜景照明规划目的及意义 2.1改善城市环境 城市夜景照明规划设计是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白天城市景观的延续,是城市不可忽视的另一张“名片”。目前,许多城市因城市亮化工作出现了很多“千城一面”现象,使得城市夜景观缺少城市特色、地域特色、人文特色[2]。合理的照明规划设计可以有效地改善美化城市面貌,凸显城市个性。 2.2促进经济发展 城市的夜生活也从侧面能够反映出城市的经济,是城市经济阶段发展的产物,优秀的城市夜景观可以通过有效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进而促使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推动旅游消费、吸引投资,并对城市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2.3增加城市夜晚安全性 夜景观在保证人身安全方面要求更高,它不仅要求美丽和谐,展示城市特色,更重要的是保证居民的安全问题,改善城市的治安状况,保障交通安全。有研究表明,城市犯罪率和交通事故率与城市夜间照明密切相关。优秀的城市夜景可以有效地提高居民夜间生活的安全性,使其感到安全放心,满足居民的心理需求。 3城市照明规划策略 3.1效率策略 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按道路性质、环境条件提出道路照明分级规划,规定照明水平、光色、显色性和照明设施要求,对机动车道路照明进行全面测量统计,与规划标准对照,制定改造、维护计划。在十字路口,人与车相遇,交通繁忙,应加强照明[3]。对于人行路径或集中活动区域,在有高差变化或可能发生危险的地方应提供足够的照明,并应保证一定的环境照明,避免过于强烈的亮度对比,同时提供心理安全感。通过标识照明帮助市民夜间定向定位,保证夜间的可达性。为提高驾驶员的视觉舒适度,选用截光型灯具以减少眩光。不对称配光灯具可减少溢出光线,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3.2展现城市特色策略 逐步完善整体照明的布局,整合景观及建筑的夜景照明,构建丰富合理的照明格局,突出城市特色景观节点,突出城市历史渊源及现代活力。找出最具特色夜景的道路载体和景观照明载体,以其为重要照明轴线,配合几条主要道路及重要建筑和开放空间的景观节点,突出城市独特的夜景模式,并制定与城市规划相协调的夜景整体规划方案。 3.3市民生活改善策略 照明规划策略从以物体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中心,从以夜景为中心到以夜生活为中心,以“宜居”为核心照明战略,充分利用夜间活动聚集的影响,促进市民生活空间的照明建设,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精神和生命健康需求。应该注意夜生活的载体——街道,休息区和与人类行为有关的其他因素,而不仅仅是强调装饰照明。改善居民区内或附近公共场所的照明质量,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维持维护和管理条件。对于不符合开发要求的现有照明设施的改造,应适度推广新设施。选择有条件的城市公园,延长开放时间,提供夜间庭院照明,增加公民夜生活的兴趣[4]。 3.4绿色照明策略 应按照国家标准中有关功率密度的规定,尽可能实施节能环保。做好新照明工程的能耗记录,对现有功能照明和景观照明进行能源调查,并在城市建立照明能源管理系统。在此基础上,开展照明能耗研究工作,提出节能措施。加强节能管理,推广节能措施和节能产品,

城市夜景照明设计的创意表达

城市夜景照明设计的创意表达 摘要: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夜景照明”日益为人们和社会所关注,它既丰富了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又塑造了形象鲜明、独具特色的城市外部形态。城市夜景照明设计作为一门经营空间的艺术设计,是人们“改善城市景观环境”精神需求上的一种产物,其建设成功与否,与夜景照明设计的创意表达有着直接的关连性,它是城市夜景照明建设项目主题思想得以推广和实施的重要环节与保障。本文从“重”理念、“续”文脉、“话”时代、“构”整体、“表”层次、“突”主从等六个方面解析了城市夜景照明设计的创意表达,并结合案例论证,提出观点和建议。 关键词: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设计;创意;环境 1987年,日本朝仓教授提出“光构成”理论,他将光引入造型领域,并提出了光的装饰机能以及光作为艺术表现创作素材的两大重要观点。此后,夜景照明理念逐渐跨入城市规划领域、建筑领域及艺术领域,并不断得到改进与提高。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类生活、审美水平的普遍提升,人们逐步意识到创建一个特色鲜明、环境优美、生态平衡、舒适宜人的生活环境的重要性。而“城市夜景照明设计”作为顺应时代需求脱颖而出的新事物,是城市规划设计、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创造和实现这一美好环境构想具有深远的作用与意义。它是建立在城市自然及人

文景观环境的根基上,经过宏观规划、设计改造,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与创意艺术表现而形成的城市夜间综合景象。它不但通过灯光艺术再塑了城市外部形象,展现了城市特色风貌,而且利用照明技术彰显了城市综合实力,促进了城市全面发展。城市夜景照明设计作为一门经营空间的艺术设计,是人们“改善城市景观环境”精神需求上的产物,其建设成功与否,与夜景照明设计的创意表达有着直接的关连性,它是城市夜景照明建设项目主题思想得以推广和实施的重要环节与保障,有效地揭示了城市夜景照明设计的本质,体现了夜景照明建设的必要性,更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轻松愉快、景色宜人、陶冶性情的精神场所。那么在城市夜景照明设计中,我们应如何处理才能更具创意? 一、“重”理念 “设计贵在创新”,要设计出具有独特个性和高品味的城市照明环境,就必须要有卓越的设计理念。设计理念卓越,首先在城市夜景照明设计的艺术构想上要有不同于一般的立意,要新颖独特,另辟蹊径。在夜景照明设计中,通过城市主观文化内涵的挖掘、提炼与创造,彰显其独特的个性魅力与浓厚的文化气息,这是夜景照明设计能否具有艺术创意的关键点。其次,要开辟新视野,开拓新思维,开创新观念,追求新的审美愉悦,体现时代甚至超越时代步伐的、求新求异的创新精神与意识,集中体现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艺术构想与总体布局的统一,创作手法与形式法则的统一,功能追求与审美价值的统一。对卓越设计创意的追求,实质上既是对设计师创新思维才能的挖掘与体现,也是对城市夜景照明项目软资产的开发与建设,更是对照明设计

浅析城市生态公园设计方法与技术探究——以共青城生态文明公园为例

浅析城市生态公园设计方法与技术探究——以共青城生态文明公园为例 发表时间:2018-08-13T09:33:39.36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1期作者:聂丽娜 [导读] 摘要:城市在发展进程中产生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人们逐渐意识到改善生存环境的重要性。 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城市在发展进程中产生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人们逐渐意识到改善生存环境的重要性。城市生态公园作为城市绿肺,对城市环境的恶化起到一定缓解作用,人们对城市生态公园的建设越来越关注。在经济飞速发展和人类生活环境发生巨变的今天,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被赋予了新的内涵,生态环境的发展和保护依赖于科学技术的革新。本文以共青城生态文明公园为例,探究了生态公园的设计方法和新型材料技术的运用,阐明了新材料技术的应用对生态公园发展的意义。 关键词:城市公园;生态系统;设计方法;技术研究 一、城市生态公园的概念和意义 1.生态公园的基本概念 城市生态公园,指以生态学和生态文化为指导思想,结合了传统城市公园和主题公园(人造景观)各自的特色而建立的一种新型的城市公园,是公园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城市生态公园的基本要素:①“城市的”。城市生态公园是城市公园发展的一个阶段,是城市绿地的一部分,其本质是为城市和城市居民提供服务的,与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有着本质的区别。②“生态的”。不同于其他性质的城市公园,城市生态公园的设计必须遵循生态原则,担负着地域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职责,同时,对自然和生态知识起着宣传的作用。③“公共的”。公园的基本性质之一就是面向大众服务的场所,满足人的活动要求,这也是城市生态公园的重要职能。 2.城市生态公园的意义 作为城市公园的一种类型,城市生态公园具有特殊的意义,它极大地维护了城市本身的生态平衡,在对城市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改善了整个城市的生态水平。由于在设计过程中关注了当地的生态系统,尽可能地保留和使用了本土植物,保证了物种的多样性,同时,避免了千篇一律,保留了独特的地域生态环境。 二、城市生态公园的景观设计原则 1.生态优先的原则。城市生态公园是建立在以人工生态系统为主导的城市区域内,它以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为目标。因此,其景观设计应服从于生态优先的原则,其余的使用功能和美学功能应该尽可能地服从和协调于生态设计的要求。 2.自然性、生活性、科学性、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城市中的人们向往绿色,渴望回归大自然环境。因此,在景观设计时,整个生态公园应综合考虑当地条件中的土壤、气候、降雨量等自然条件,以人为本,充满生活气息,用科学的、艺术的手法将各种矛盾融合统一在规划中,形成最理想的景观环境,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3.保护资源、节约资源的原则。城市生态公园在景观设计中要尽可能使用再生原料制成的材料,尽可能将当地的材料循环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潜力,减少生产、加工、运输材料而消耗的能源,减少施工中的废弃物,并且保留当地的文化特点。 三、共青城生态文明公园的设计方法及技术探究 1.水环境生态设计 共青城生态文明公园的水体分为三种类型:湿地净化区、湖体区、湿地沼泽区。湖体面积约为17.6万平米,设计平均水深1.5米,湿地沼泽区的水面积约为5.8万平米,设计平均水深为50厘米,这两区域总蓄水量29.3万立方。根据当地蒸发系数,估算出湿地公园的补水量约为2000吨/天。 (1)海绵城市的利用 共青城生态文明公园建设充分体现“海绵城市”建设理念,采用“渗、滞、蓄、净、排”等技术,所有小路、人行道及绿道采用透水砖等透水材料,停车场采用植草砖等材料,道路两侧绿带设置生态草沟,用于汇集道路和绿地自身径流雨水及瞬时暴雨截留功能,具有滞留、净化、蓄存和下渗功能,起到缓减雨涝、涵养地下水源、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公园的绿地因地就势,局部建设成为雨水花园,汇集周边绿地径流雨水,雨水花园底层铺设碎石及粘土层,面层散铺种植土,并种植半湿生植物,通过低洼地势汇集周边径流雨水,形成雨季池塘景观,旱季湿地景观,在保证雨水下渗的前提下,通过汇集雨水改善局部小气候、小环境从而带动城市生态公园整体生态系统建立。(2)污水处理再生利用 污水的再生利用在园林景观中运用非常广泛,各种水景及灌溉都可利用再生水。补水计划利用周边现有污水处理厂取2000吨尾水经过湿地净化区处理后达到地表Ⅳ类水质跌流入人工湖区,并通过景观水区、人工湖区构建水生态水质保持系统维持水质。通过对上游持续再生水补给,逐步营造湿地自然景观,改善入湖水质,为水生植物和鸟类提供良好的栖息地。 (3)生物技术的利用 共青城生态文明公园湖面水质控制充分利用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微生物在水体中等生物的生命活动,对水中污染物进行转移、转化及降解作用,从而使水体得到净化,创造适宜多种生物栖息繁衍的环境,控制水生态系统平衡。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增强公园水体的环境承载力。首先通过水生植物净化系统,如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其净化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①植物的根、茎和叶吸收污染物质;②根、茎、叶表面附着的微生物转化污染物质;其次通过水生动物调控系统,在水体中投放滤食性软体动物、杂食性鱼类、食藻浮游动物等;最后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在公园水体中投入水质调控类制剂及藻类调控类制剂,提高污染物生物降解速率。 2.植物生态设计 绿地是提供光合作用的绿色再生机制,它具有清洁空气、释放氧气、调节温湿度、保持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环境功能。以改善和调节生态环境为根本目标,在技术上以生态原理为依据,充分利用绿色植物吸收有害气体,在释放氧气、杀菌、滞尘、减噪的功能,是具有不同生态特征的植物各显其能,尤其在共青城生态公园大量使用水生植物,即达到生态环保的作用又符合湿地的特征,在设计中遵从自然规律,并能发挥最大生态功能的植物系统。 (1)园林植物生态效益原则 ①生态可持续性原则 以生态效益为主,维护生态平衡,以生态观光为切入点,融入当地文化元素,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浅析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要点

浅析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要点 摘要: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要求各个城市在2015年之前完成城市照明专项规划。不少省住建厅也专门下达文件要求确保城市照明专项规划的顺利进行。作为从事照明工作设计者,不揣浅陋谈些城市夜景照明设计的要点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肌理夜景照明设计要点 住建部印发的《“十二五”城市绿色照明规划纲要的通知》建城[2011]178号要求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和东中部地区县级城市,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划编制要求,于2015年前完成城市照明规划的编制或修编工作,并按法定程序批准实施。认为要完成城市照明专项规划首先是认知城市,梳理城市,明确城市结构组成,从而建立城市夜景照明系统。 1、城市肌理 “城市是历史的场所,人们记忆中的、历史性的以及其秩序性是其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是反映社会及文化习俗的“集体的表现。”它们形成了一种建筑构成的场所。 1898年英国人霍华德提出了“田园城市”的理论。 1933年以“功能城市”思想为核心的雅典宪章,形成了以居住、娱乐、工作和交通四大功能来理解城市结构的规划思想。 20世纪50年代末,英国建筑师史密森提出了房屋、街道、区域和城市的概念,强调了可识別性、归属性、多元性。 中国经过封建社会漫长的历史发展,到明清时期,已形成都城、省城、府(州)城、县城、镇五级行政中心组构的城镇体系。

近代中国的城市转型,既有新城的崛起,也有老城的更新。自20世纪末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景观照明发展迅猛,但同时也显示出建设 管理无序、重视觉形象而轻社会经济效益、浪费能源、光污染严重等问题。究其根本,缺少在科学的系统性理论指导下,对城市照明进行行之 有效的规划是重要原因。 从我国国情需求出发,在对城市景观照明进行广泛调查和专题研究 的基础上,对城市景观照明规划的现存问题从规划理念、程序内容和改 进方法等方面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2、城市夜景构架 城市的发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不能一概而论。下面以我们在设计实践中的心得、经验,重点浅析城市各个部分的夜景照明设计要点。 (1)老城区 对于城市中的老城区,夜景照明设计中既要表现中国建筑的形体美,还要注意表现体积感、空间感。 (2)欧式风格区 欧式民居风格协调、雅致。在夜景照明设计时,注意建筑细部的刻画,控制灯光的亮度。对于巴洛克建筑用光用色强调其浪漫性、强烈的曲线光影关系。 (3)公建区 当你从高楼林立、道路拥挤的中心城区来到公建区时,那开阔的广场、造型优美的博物馆,使得原本郁闷的心情突然得到了释放,心胸顿时开朗起来。夜景照明设计时,广场要安静、温馨,功能照明与景观照明相融合。

浅析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设计

浅析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设计 发表时间:2016-11-14T14:51:35.480Z 来源:《低碳地产》2016年8月第16期作者:王严安[导读] 城市的湿地景观,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深圳市希尔景观设计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52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湿地独具的自然生态资源,己成为人类关注的焦点。城市的湿地景观,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湿地系统在生态上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在对其进行景观设计施工时,应充分考虑生态方面的考虑。景观设计师需要在思想中树立生态的观念,从而在对城市湿地系统的景观设计中,做到美学与生态兼顾,使自然与人类生活环境有良好的结合点,使人与自然达 到和谐。 【关键词】生态视角;城市湿地公园;自然;文化景观的设计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湿地保护问题日益突出。而城市湿地公园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为前提,结合人口资源现状,满足人们游览休闲需求,同时提供科研教育功能,采用“保护、利用、发展、优化”的模式,加强了城市湿地对于动植物以及人类的意义。同时,在发展建设中,我们需要充分明确城市湿地公园的环境效益以及它的建设对于城市环境的功能价值。为了实现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建设,我们该进行怎样的城市湿地公园文化景观设计呢?对此我们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探讨与研究。 1 城市湿地公园 (一)基本简介 城市湿地公园,是作为一种城市绿地,适合开发为公园的一种湿地类型,能够供人们观赏、游览,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同时对湿地进行了一定的保护。城市湿地公园的主要功能分区为重点保护区,开展各种科学研究与湿地保护活动;湿地展示区,主要在于展示湿地的生态系统,体现生物的多样性,展现湿地的魅力风采;游览活动区,开展各种娱乐活动,设立各种娱乐和基础设施,供游客休憩玩乐;管理服务区,主要为了加强对湿地的管理,减少对湿地的破坏。 (二)功能价值 保护生态环境:湿地是我国非常珍贵的自然资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湿地为城市提供水资源,影响城市的局部小气候,为城市带来降水,有利于清新空气,保护环境;湿地具有丰富的资源,具备适宜的气候环境,广大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场所,是动物生长的乐园。 传播文化、提供休憩的功能:城市湿地公园,以城市文化为载体,有利于传播优秀的文化,展现城市的魅力风采;湿地公园,开展环保知识宣传,有利于提高人们环保意识;公园为人们提供大量的游乐基础设施,便于人们休闲放松,丰富了广大市民的精神生活,是城市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将城市湿地开发为城市公园,将生态保护与观光旅游相互结合,在环境保护的同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湿地公园的各种游乐设施与独特的风光景观,吸引了广大游客的前往,带动相关经济产业的产生与发展,实现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生态视角下城市湿地公园文化景观设计研究 (一)展现城市文化魅力 首先,一个城市的湿地公园文化景观设计要以人文历史为主导,体现该城市的历史特征,融人地方的文化传统,展现景观的精神特质。在城市湿地公园文化景观设计中,充分展示城市自然而然,原生态的祖先传承下来的文化内涵,如著名的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在景点设计与规划上,充分展现了城市的历史文化风貌,独特而富有韵味,其中的洪园景点,展现五常水乡文化,洪氏文化的内在涵义;文化景点的设计要重在展示当地的民俗文化和传统特产,如西溪小花篮,西溪米酒,还有越剧,舞龙、舞狮等民间艺术表演,要保护和修缮历史文物遗迹,发扬名俗风情,民间艺术等文化形式,构建城市生态文化。文化,就如同一个城市的内在灵魂,展现了一个城市的精气神。经济快速发展,如果城市景观的设计,只是重在体现高端、奢侈,那么景观难免就会显得空洞,没有韵味,就如同身着华丽,但眼神空洞的女子一般,不会真正吸引到别人。因此,城市湿地公园在进行文化景观设计时,我们要融入城市本身的风土人情,地域特色,在设计时要不断创新形式,用独特的视角展现城市的文化底蕴(图1)。 (二)践行绿色理念 在城市湿地公园文化景观设计中践行绿色理念,实现绿色建筑,绿色景观,绿色交通的设计方法。在建筑设计中开发利用太阳能,采用自然通风,节水节能生态,使用无污染材料,减少文化景观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例如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中的三堤景观,福堤、绿堤、寿堤,木制建筑,生态又环保;其中著名的十景,设计绿色环保,富有意境,“火柿映波”,一望无际的柿林,点点橘黄的柿子,为西溪秋色装点了风采,绿色自然的景观,给人宁静安逸的感觉,践行了绿色环保,而又不失风采;“高庄宸迹”,由高庄,竹窗,书屋,桐荫堂蕉园诗社等建筑组成,绿色低调,又不失雅致。在景观设计中,设计绿色的出行方式,采用摇橹船的方式,独特新颖,节能减排,降低能耗。配置植物景观,根据城市地域特色,进行适当选择,配置什么样的植物、密林、地被、绿篱、草坪或者花镜等等,选择不同的颜色搭配,实现植被形状的多样构造,植物景观的设计有利于增加城市氧气产生量,改善城市空气,增加地面透水性,降低了地表径流,实现了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化建设(图2)。

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doc

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JGJ/T163-2008 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 Codeforlightingdesignofurbannightscape 2008-11-04发布2009-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告 第141号 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T163-2008,自2009年5月1日起实施。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国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08年11月4日 前言 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二○○四年工程建设城建、建工行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4]66号)的要求,编制组对国内外大量夜景照明工程和规范文献资料进行了深入实测调查和分析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范。 本规范主要技术内容:总则、术语、基本规定、照明评价指标、照明设计、照明节能、光污染的限制、照明供配电与安全等。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大街19号;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物理研究所;邮编:100044)。 本规范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本规范参编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北京照明学会、上海照明学会、东芝照明(北京)有限公司、欧司朗(中国)照明有限公司、上海同音灯光音响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广茂达灯光景观工程有限公司、深圳高力特通用电气有限公司、国际铜业协会(中国)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赵建平肖辉乾李景色沈天行 汪猛杨春宇王大有李铁楠 朱红李奇峰许东亮刘剑平 汪幼江恽为民高京泉施文勇 1总则 1.0.1为在城市夜景照明设计中,贯彻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技术经济政策,塑造城市夜间形象,增加城市魅力,丰富人们夜间生活,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使用安全、维护管理方便,实施绿色照明,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使用于城市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建筑物、构筑物、特殊景观元素、商业步行街、广场、公园、广告与标识等景物的夜景照明设计。 1.0.3城市夜景照明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夜间景观landscapeinnight,nightscape

浅谈城市公园绿化景观设计

浅谈城市公园绿化景观设计 摘要:城市公园建设可以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美化环境。改善城市面貌,城市公园绿化的首要任务是改善生态环境。本文对城市公园的设计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城市公园;景观;设计 Abstract: urban park construction can improve the urban environment quality, and beautify the environment. Improve the urban landscape, urban park greeni ng’s first priority is to improv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is paper, the urban park design problem is analyzed and discussed. Key words: city park; Landscape; design 随着经济、社会和科技进步推动了公园绿地景观建设快速发展,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如何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营造具有亲和力和特色的环境景观,已成为一项关系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迫切任务。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的休息地,是市民的另一种生活方式,也是日常生活和身心再生所必需的“平常景观”,是居民日常工作与生活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城市园林设计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为城市居民营造一个舒服、美丽、安全的城市环境时应注重综合利用各学科理论来指导城市园林规划设计。 1 公园景观设计理念思考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加上现代化生活的快节奏,人们越来越追求通过某种途径获得生理和心理上的平衡。而城市公园逐渐成为人们活动的理想场所,其可为人们提供休憩娱乐的场所,公园景观设计的逐渐得到重视,鉴于城市公园的作用,其更应该在设计上从产生意图出发考虑。 1.1生态可持续性。保持场地原有的肌理及原生态基础,加以保护性改造,通过河涌、河岸、公园的不同水生态设计,形成一个自我净化系统;整体规划河涌网络纵贯的本区,保持这一生态廊道的连通。同时通过设计有生态绿岛,具有家具抽象符号和长度标听环形单车径及散步跑步径,穿行于绿色生态景观空间。同时,在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必须整合地块周边生态系统,完善生态自我修复,打造自然健康的生活环境。同时本公园项目地处乐从家具、钢铁商贸区西侧,且与沙滘村和葛岸村富有文化历史的两村紧密联系,其公园设计特点应当融合现代与历史两个方面,体现现代商贸的风采,又延续历史文化传统,充分体现商贸风采与传统记忆 1.2城市的互补作用。城市公园作为日后发展居住区的一个重要辅助设施,通过设计一个全开放的公共绿地,营造山丘、树林、河流、浅滩、湿地不同要素

夜景照明设计方案

目录 一、项目背景 二、设计原则 三、灯光分析 四、设计方式 五、效果图 六、布灯图及灯具资料 一、项目背景 该大厦位于慈溪中心城区商贸黄金地段CBD区块,以新颖的设计理念、独特的个性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慈溪市标志性建筑之一。大厦占地1227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地下二层,裙房4层,其上部为双塔型主楼,为未来慈溪市的新型写字楼代表之作。 作为晚间大厦的外衣,灯光设计本着高效节能,高雅大方的原则,依据《JGJ T-163 2008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我们对大楼照明夜景进行了整体规划。务求以人为本,美观大方,亮化与美化并重,务求打造夜间CBD段新标志。

二、设计原则 1、确保先进性原则灯光主要采用先进的LED光源为主,符合现代化商务办公楼的气质,体现会长级商务大楼的王者风范。 2、节能环保原则商务办公楼的绚丽多彩与绿色节能完美结合,彰显其先进性。 3、以人为本灯光绚丽而不失庄重,将大楼总体照度控制在20—500Lux以内,亮度适合人眼的观赏,不产生眩光与视觉疲劳。 4、灯光与大楼形体美和谐统一原则,光色与大楼结构巧妙结合起来,做到见光不见灯,灯光与建筑材质或完美映衬。

三、灯光分析 二级照度区域20—100Lux 该区域灯光为建筑主体灯光,能给远处的观众视觉上的吸引,而又区别于参加灯光表演的动感LED灯光,为凸现建筑材质与灯光相互辉映,虽然照度不高,亮度与光色却能吸引人的眼球。 三级照度区域5—50Lux 该区域为夜景灯光表演的主体部分,LED灯具的特殊属性,虽照度不高,但光波长,给人的感觉异常明亮,动感的灯光在晚间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一级照度区域50—250Lux 该区域灯光给身在其中的客人最直接的感受,应严格遵循人体规律,使光照度均衡,使身在其中的客户能身心舒爽,光色在2700K—3500K以内,平均照度100Lux左右,符合商业照明规范。

夜景照明技术要求

第二章工程技术要求 一、设计与施工技术标准和规范 本系统工程实施所涉及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产品标准和规范、工程标准和规范、验收标准和规范等必须至少符合以下有关标准和规范: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版) 《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163-2008 《城市夜景照明技术指南》(北京照明协会) 《市政工程设计技术管理标准》(1993年) 《建筑工程设计技术管理标准》(1993年)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7) 《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89-2001) 《室外环境照明指南》(CIE-37) 《都市城区照明指南》(CIE-92) 《泛光照明与装饰工程照明指南》(CIE-94) 《城区照明指南》(CIE-136)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98-94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范》GB50198-1994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1995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1994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 50311-2000 《城市住宅区和办公楼电话通信设施标准》YD/T 2008-83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