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复习提纲教学教材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复习提纲教学教材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复习提纲教学教材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复习提纲教学教材

学习资料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复习提纲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1.1人口的数量变化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2

3、

过去100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

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4、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或新增人口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

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

7、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中国、巴西、韩国为现代型,世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1.2人口的空间变化

1、人口迁移: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人口迁移的判断: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行政区位的改变);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

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

5、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对人口迁出地:积极影响: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加强了与外界的交流;促进了本地区经济的发展。

负面影响:人才、劳动力的流失

对人口迁入地:积极影响: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

负面影响: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

6、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差异或变化○2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重要作用。

1.3人口的合理容量

1、环境承载力

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是就是环境人口数量。

2、环境人口容量概念及制约因素

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区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

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货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制约因素:资源(成正比)、科技发展水平(成正比)、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成反比)、对外开放程度。

3、合理人口容量概念: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

的人口数量。

4、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紧迫性表现:

日益严峻的人口过快增长问题、人口城市化问题、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

5、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

○1国际社会倡导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规模内

○2建立公平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1、城市形态的概念:

城市占据一定的空间,有着特定的外部轮廓形态。

2

3、城市土地利用的集聚效应

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的,这会导致同一种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

4、功能区之间并无明确的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5、功能区比较

6、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同心圆模式、多核心模式、扇形模式

7、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体现在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

影响付租能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的便捷程度,距离市中心的距离。

8、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

9、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其他因素:收入的高低,导致住宅区的分化;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的声誉

种族或宗教团体(唐人街等);早期土地的利用方式影响

10、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随城市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

早期:功能区分异不明显,市中心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工业聚集

一定规模后:由于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工厂企业向外搬迁,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2.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1、城市等级划分及依据:

我国的划分:特大城市(100万以上)、大城市(50~100万)、中等城市(20~50万)

小城市(20万以下)、以下为县城、建制镇等

依据:城市人口规模

2、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关系

城市等级低,服务种类少,服务范围比较小;城市等级高,服务种类多,服务范围比较大。

3、上海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变化的影响因素

上海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的出海口

上海市有发达的铁路网,使得上海有充足的原材料、劳动力、农产品以及巨大的市场

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

4、城市等级体系:

城市的服务种类、服务档次、服务范围是与城市的等级相对应的,在同一个区域中,城市的空间分布也与城市的等级密切相关,这些不同级别的城市空间组合,构成了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系统。5、城市等级与城市数目、相互距离的关系

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相距较近。(德国南部为例)6、中心地理论

2.3城市化 b c

1、城市化的含义

2、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动力:

推力: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

动力: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全,交通便利。

3、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4、城市化的意义:

○1城市市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2促使聚落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变化。

5、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发展快;水平低;发展不合理(出现畸形发展);处于初期和中期阶段

发达国家:起步早;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处于后期阶段

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热岛效应、雨岛效应、城郊热力环流、大气污染严重

(2)对水文的影响:对地下水——下渗量减少、地下水漏斗区范围和深度增大。

(3)对河流水——坡面流水的流速加快,河流汇水时间缩短,更易形成洪峰。

对水质——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造成城市水源的污染。

(3)对生物的影响:草坪和人工林品种单一;破坏生物栖息地,生物的多样性减少。

7.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生态城市”①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分散城市职能。

②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环境。扩宽主干道,建环城公路,建高架公路、地铁、轻轨交通。

③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大力加强绿化建设。

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3.1农业的区位选择

1、农业区位的含义:

○1农业生产的位置○2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联系

2、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水源、地形、土壤):改造——温室农业、梯田、施肥、浇水。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地租、政策、劳动力)

★市场决定着农业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条件(特别是保鲜和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扩展。

3、技术因素(育种、机械、化肥、农药)

★培育良种(高产、耐旱、耐寒、耐储存等品种):有利于扩大种植面积。

★机械化: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施用化肥、农药等: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3、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4、对农业活动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

水稻主要分布在季风区(气候因素)、千烟洲立体农业(地形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农业景观的变迁(市场和政策)、茶叶宜在南方酸性红壤种植(土壤因素)、大城市公路边的乳畜业、园艺业(交通因素)

5、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

利用科技改造自然因素例子:培育良种促进农业发展(袁隆平杂交水稻、橡胶树种植范围的扩大);改善局部自然条件发展农业(大棚农业生产反季节蔬菜)

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冷藏技术的进步使世界农业出现专业化和地域化

6、农业地域的含义:

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7、影响农业地域类型的因素:

○1动植物的生长需求○2自然条件○3社会经济条件

8、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

自然区位条件:气候温和,降水适中;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广阔(世界主要小麦、畜产品产地);劳动力丰富;生产方式、技术先进

10、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主要特征:[记忆]

生产结构: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的混合农业(小麦—牧羊)

经营方式:家庭大农场

科技应用:划区轮牧、种植优质牧草、轮作制

农业专业化、地域化水平较高

发展措施:东水西调

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1、季风水田农业分布及作物[记忆]

分布:亚洲的季风区(东亚、东南亚、南亚都有分布)

作物:水稻为主(水稻的习性:好暖喜湿)

2、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

○1气候以季风为主,高温多雨适合水稻生长○2地势平坦,适宜水田管理○3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4人多地少,生活习惯导致粮食需求量大○5水稻生产的历史悠久(7000年历史)

3、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记忆]

○1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2单产高,商品率低○3机械化和科学水平低○4水利工程量大

4、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及作物[记忆]

分布: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

作物:小麦、玉米

5、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

○1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2交通运输便利○3市场广阔○4地广人稀○5机械化程度高○6农业科技先进

6、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特点[记忆]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3.3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1、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及生产对象[记忆]

分布: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生产对象:牛、羊

2、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区位条件[记忆]

○1气候温暖,草类茂盛○2地广人稀,地价低○3距离海港近,交通便利

3、大牧场放牧业特点[记忆]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专业化程度高

4、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的发展措施[记忆]

1围栏放牧、划区轮牧、种植饲料、开辟水源 ○2培育良种牛,加强对牛群病害研究 5、乳畜业的分布及农产品[记忆]

分布:北美洲五大湖地区、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

农产品:牛奶及乳制品

6、乳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

1气候温凉、潮湿,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 ○2城市化水平高,生活习惯影响,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 7、乳畜业的主要特点[记忆]

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集约化程度高;多分布在大城市周围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4.1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一、经济效益

从经济利益看工厂应选择在具有明显区位优势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

二.环境效益

读课本P61《污染严重的工业的区位选择图》,分析污染严重的工业的区位应如何选择?

分析过程:某工厂——污染类型——如何治理

三.一个工厂的区位选择整体分析思路: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环境效益

4.2工业地域的形成

一、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

1.工业联系

(1)投入——产出的联系

第一种是甲企业的产出是乙企业的投入。如纺纱——织布——印染——服装制造。同一工厂中不同工

有些工厂相互之间并没有生产工序上的联系,却在地理空间上联系在一起,工厂之间这种空间联系有的为了共同利用基础设施,有的为了共同利用廉价劳动力等,如某些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的不同工业企业

2、工业集聚

在工业发展中,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发生工业集聚现象。

工业的集聚的优点,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等,最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

3.工业地域

(1

)工业地域的概念

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我们称之为工业地域。

(2)工业地域的分类

工业地域按照发育程度的不同,分为两类:

①发育程度较低的工业地域

(如食品工业),以当地农副产品加工工业为主,工业联系简单、规模小、工厂少。

②发育程度较高的工业地域

(如钢铁工业区),工业联系复杂、面积大、协作企业多、生产规模大,往往能够形成专业化很强的工业城市。我国和世界许多著名的“钢城”“石油城”“汽车城”

二、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

近些年来,一些科技含量高、工序复杂的工业(如飞机、汽车制造工业和电子工业等)开始出现分散的趋势。跨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条件,降低成本,以最终获得最大的综合经济效益。

4.3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

一、传统工业区

1、主要分布: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等。

2、传统工业区的特征

⑴一般是在丰富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

⑵以大型企业为轴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分布高度集中。

3、历史:

20世纪50年代,尤其是70年代以后开始衰落,之后许多国家对此进行了长期的改造。

二、鲁尔区的发展、衰落与整治(读课本图)

1.发展的区位特点

(1)丰富的煤炭资源(2)离铁矿较近(3)充沛的水源

(4)便捷的交通(5)广阔的市场

鲁尔区以煤炭工业为基础,以钢铁工业为主导,少数重工业部门高度集中。

2、衰落的主要原因

20世纪50年代以后,经济开始衰落,其原因是:

(1)生产结构单一鲁尔区的五大传统工业部门:煤炭、电力、钢铁、机械、化工(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3)世界性钢铁过剩(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5)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

3.综合整治措施

20世纪60年代,鲁尔区开始实施综合整治的总体规则,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综合整治。A 、调整工业结构 B 、调整工业布局 C 、发展第三产业 D 、优化环境

三、意大利新工业区(读课本图)

1.意大利新工业区发展的主要条件

①大批廉价劳动力是发展的当地条件;

②20世纪70年代 原料 和能源大幅度涨价是发展的国际条件;

③发达的信贷体系

④意大利高度开放的经济 ⑤ 政府的大力支持

2.发展特点

国内条件

3

(1)概念

指一个地区的中小企业(生产企业和生产企业之间、生产企业和非生产企业之间)以一项经营活动为中心,根据现代经营需要,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相互信赖、比较稳固的协作关系和产供销体系。

(2)作用

有助于加强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五、美国“硅谷”(读课本图)

1.特点

20世纪中、后期以来,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一些科技含量很高的新兴工业迅速发展起来。

(1)人才:从业人员水平高; (2)产品:研发费用高;(3)增长和更新速度快;(4)产品面向国际市场2.崛起原因

(1)位置优越,环境优美(2)气候宜人。这里属于地中海气候,温暖湿润(冬季)。

(3)全世界的人才高地。斯坦福大学(4)便捷的交通,通达速度快。主要是高速公路和航空运输。(5)军事订货:特殊的条件!(6)创新文化和创新环境。

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一、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与发展趋势:

分一种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两种以上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及不同地域的综合运输网。

发展趋势:交通运输不仅日益网络化、国际化(二条亚欧大陆桥、四条世界主要航海线),而且日益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集装箱运输节省包装费用,便于实现装卸作业机械化,且货物运输安全)。

二、交通运输线、站的区位因素:

a.影响铁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经济、社会因素成为决定性因素。以南昆铁路为例。

b.影响公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修筑公路,1、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那些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2、尽量少占农田耕地,处理好与城镇发展的关系。

c.港口建设的条件:港口的区位不仅要受到水域条件(如航行条件、停泊条件)的影响,还要受到陆域条件(如筑港条件、腹地条件)的影响。上海港的主要区位因素主要有:一是上海港是长江三角洲的一个河口港,兼作海港,主要港区沿黄浦江分布,三角洲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口建设提供了条件,长江一方面为港口提供了淡水,另一方面保证了船舶航行的空间,但是三角洲坡度小,泥沙容易沉积淤塞河道;二是上海港的经济腹地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三是上海港以上海市为依托。

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6.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二、直面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的产生机理。

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排泄物具有一定的容纳和清除能力(环境自净能力)。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就会出现环境问题,

2、环境问题的表现:

当今世界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海洋污染、放射性污染)和生态破坏(包括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和臭氧的破坏、生物物种的减少)和资源的枯竭三大类。

3、环境问题的分布:

城市地区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乡村地区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较发达地区严重(其原因是:环境承受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经济、技术水平落后;发达国家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

三、可持续发展

1、环境问题的防治:

从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巨大的人口压力、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从总体上,环境问题的本质就是发展问题,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

★2、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它既满足其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它的内涵概括为:生态持续发展(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条件)、社会持续发展(目的)。

(2)原则: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

6、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一、必然性:

1、巨大的人口压力

2、资源短缺

3、深刻的环境危机

二、途径

1、循环经济是重要途径。

循环经济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手段,以提高生态效益为核心,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2、循环经济在工业中的表现形式是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克服了传统工业生产只重视末端治理的弊端。能带来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3、循环经济在农业中主要表现为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将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纳入协调一致的轨道。它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形成经济上和生态上的良性发展。

留民营村是“中国生态农业第一村”

所采取主要措施:调整产业机构、开展综合利用、广开源流。

4、区域经济是否循环经济:第一,物质循环利用了没?第二,废弃物再生资源化了没?只有做到了这两点,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就会提高,就符合循环经济的基本理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 2.1 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三明九中陈良豪 一、教材分析: 荒漠化使大面积土地资源退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被列为十大环境问题之首。沙漠化日益严重地破坏着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阻力。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较大、分布较广、受害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因此教材以荒漠化严重的西北地区为典型案例,阐述西北地区荒漠化发展的地理背景和人地作用的特点,从自然、社会和经济因素分析荒漠化的形成、分布和防治措施。 本课的课程标准要求是“以区域为例,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教材首先分析了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其次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分析荒漠化的成因,并指出人类活动在荒漠化发生与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的作用;接着介绍西北地区不同时期荒漠化土地的分布特点;最后根据荒漠化形成的背景、成因和过程的差异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按照课标要求,本节内容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讲述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荒漠化形成的原因(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第二课时主要了解西北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本节教学设计是第二课时的内容,重点分析荒漠化的发展及防治荒漠化的措施。 二、学情分析 对于高二的学生来说,他们在初中及高一地理学习中已对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学生通过看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的宣传报道,对荒漠化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荒漠化的成因及防治尚不够系统和深入,对信息提取和整合缺乏系统性训练,图文转换能力和综合分析思维能力较差。 三、设计思想 设计思路: 本节内容有较强的实践性,可有效运行讨论法、探究法、调查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荒漠化的危害和防治。所以本课教学手段采用自主式、互动式、探究式的网络多媒体教学,通过引导和启发学生对如何防治荒漠化进行思考分析,培养学生自我建构知识的能力,让学生主动融入课堂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知识,结合具体实际,围绕突出矛盾,因地制宜,改善生态环境。充分利用课本插图,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思考分别穿插在相关知识学习之后,引导学生进行全面归纳。这样,一方面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升华,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设计意图: 学生学习的过程本质是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学地理教学应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目标,逐步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最终提高全面素质。 本课基于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自主探索为主线”的教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努力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分析案例,并理论联系实际,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西北地区在不同时期荒漠化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以及人类在不同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2)了解西北地区人民防治荒漠化的成功经验和治理措施,并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理解生物治沙的意义。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试卷

地理期末测试题 第I 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及附近地区略图(图1 ),回答1-2题: 1.自来水厂将移到黄浦江上游的H 处,这是因为( ) A.距中心城区近 B.交通便 C.水质较好 D.接近旅游区 2.I 是金山化总厂,它远离市区,属于( ) A.基本无污染工业 B.轻度污染工业 C.重污染工业 D.污染土地工业 3.图6中反映出该城市形成和迅速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和气候 B.河流和自然资源 C.河流与铁路运输 D.政治和军事 4.计划在①-③地建火电厂、自来水厂、服装厂,下列布局的最佳案是( ) A.①火电厂②服装厂③自来水厂 B.①自来水厂②服装厂③火电厂 C.①自来水厂②火电厂③服装厂 D.①火电厂②自来水厂③服装厂 读甲、乙、丙、丁四幅图(图3),回答5-6题。 5. 若箭头所示为河流流向,而四幅图的布局均合理,则工厂可能是( ) A .电视机厂 B .造纸厂 C .电镀厂 D .炼油厂 6.若箭头所示为风向,而四幅图的布局均合理,则工厂可能是 ( ) A .钢铁厂 B .印染厂 C .化工厂 D .水泥厂 下表为四种农作物产销资料,假如该地区是一个地势平坦的平原,可种植花卉、蔬菜、稻米和甘蔗等四种农作物,其产品全部提供某一市场消费,且地价相同,回答7-8题。 图2 图1 图3

作 物 项 目 花卉 蔬菜 稻米 甘蔗 市场价格(元/千克) 5 3 2 1 生产成本(元/千克) 2.5 2 0.8 0.4 运费率(元/千克/千米) 0.5 0.3 0.01 0.01 单位面积产量(千克) 20 15 4 10 7.这一地区可能是我国的 A.三江平原 B.华北平原 C.太湖平原 D.珠江三角洲 8.根据该表格提供的信息可知,如果土地距离城市(消费市场)为1千米,则从经济效益看,以下作物中最适宜种植的两种是 A.水稻、甘蔗 B.花卉、蔬菜 C.花卉、甘蔗 D.蔬菜、甘蔗 图4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据此回答9-11题 9.按主导因素划分,甲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 A .市场指向型 B .劳动力指向型 C .原料指向型 D .动力指向型 10.乙类工厂运费低的原因最不可能...是 A .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 B .产品科技含量高 C .以航空运输为主 D .靠近原料地和消费市场 11.现阶段,丙类工厂适宜布局在我国 A .环渤海地区 B .长江三角洲地区 C .珠江三角洲 D .中、西部地区 12.假定下表反映了德国、中国、美国、尼日利亚四国目前的人口再生产状况,那么A 、B 、C 、D 代表的依次是 地区 出生率(%) 死亡率(%) A 1.71 0.66 B 1.0 1.2 C 4.0 1.4 D 1.5 0.9 A .美国、德国、中国、尼日利亚 B .中国、德国、尼日利亚、美国 C .尼日利亚、德国、中国、美国 D .美国、德国、尼日利亚、中国 图5为某跨国公司对部分使用该公司产品的普及率所做的调查统计图,经过调查决定在中国投资建厂。回答13-14题。 13.生产该产品的工厂最有可能是 ( ) A .自行车厂 B .汽车制造厂 C .彩色电视机厂 D .手表厂 14.选择在中国建厂的原因是 ( ) 图4 图5

人教版普通高中地理必修2优秀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 1.1 人口地数量变化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数量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上地差异. 2、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其转变.理解二战以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地原因 3、掌握人口增长模式地判断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不同时期人口增长地特征和不同地区人口增长地差异, 理解相应国家不同地人口政策. 2、讲解人口增长模式含义,借助图表案例等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三种人口增长模式地 特征及差异,引导学生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地形成转变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地人口观 二、教学重点 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地差异及其成因. 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地特点和转变地原因. 三、教学难点人口增长模式地转变.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通过世界60亿人口日和中国13亿人口日图片导入第一个标题——人口地自然增长. 板书:一、人口地自然增长 (教师展示材料一,让学生明确自然增长数与自然增长率地关系;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地关系.) 材料一:人口出生率=出生人口/总人口 人口死亡率=死亡人口/总人口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教师讲解:当人口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当人口死亡率大于出生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因此,一个地区人口地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地. 过渡:下面我们从时间角度分析世界人口数量变化地趋势是怎样地呢?为什么会这样呢?板书:1、人口自然增长地时间变化 (引导学生读课本图1.2和图1.3,让学生分析) 教师首先让学生说出阅读地理曲线统计图地一般步骤和方法,然后总结归纳: 1、读图名. 2、读各个坐标分别表示什么变量(两图横坐标均表示时间,纵坐标均为相应时期人口数). 3、判读图形变化特征(两图中曲线曲率地变化反映对应时段内人口自然增长率地大小). 4、思考变量之间地因果关系(两图均反映不同历史时期世界人口数量增长地不同特点). 问:世界人口数量变化地总趋势是什么? (让学生结合课本P2读图思考题,分析回答同时让学生阅读课本图1.3,在图1.2中找出图

地理必修二的教材体系、体例

地理必修二的教材体系、体例 (一)体系与内容框架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 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 [本章内容框架]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第三节城市化 [本章内容框架]

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 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本章内容框架] 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 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本章内容框架] 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本章内容框架] 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本章内容框架] (二)体例结构 各章基本的体例结构如下: (1)内容提要。每章篇章页用设问的形式导出内容提要,帮助学生掌握本章所学的主要内容,有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再现和灵活应用。 (2)“读图思考”的设计。“读图思考”一般安排在图后,主要是引导学生对课文中图像内容的进一步探究,注意其开放性和拓展性,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堂教学改革等提供条件。 (3)“案例”的设计。“案例”的选择注意其典型性和说明性。

(4)“阅读”的安排。“阅读”是对知识的必要扩展,体现教材内容的层次性和选择性,体现了教材的弹性。 (5)“活动”的设计。“活动”在课文中适时安排,一般是就一个地理现象、事实或原理,引导学生探究。主要有资料分析、动手、辩论等活动形式。 (6)“问题研究”的设计。“问题研究”安排在每章之后,就本章重要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提供条件,并使学生通过探究加

人教版高中地理电子教材.doc

编写说明 为了帮助教师理解并使用好《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地理》,我们编写了这套高中地理教师教学用书,共分两册,分别与教科书上、下册配合使用。 本书各单元的结构分为教材分析、练习篇参考答案、参考资料三个部分。在教材分析中,对整个单元的编写意图和教学内容编排作了总的说明,对每一课的具体内容作了分析说明,同时对教学方法和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供教师参考。由于缺乏教学实践的反馈信息,编写时间又很仓促,因此这套教师教学用书在形式和内容方面都有待进一步完善。希望广大教师提出宝贵意见。 本书的编写者:第五单元:高俊昌;第六单元:刘健;第七单元:韦志榕;第八单元:覃燕飞、丁尧清。责任编辑:刘健;审定:吴履平。 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社会室 2003年9月 第五单元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 教材分析 在前四单元学习了自然地理的基础上,从本单元开始,将要学习人文地理。在人类的各种活动中,与自然环境联系最紧密、相互影响最深刻的就是生产活动。因而教材将人类的生产活动安排成人文地理的开篇。人类的生产活动也是多方面的,教材按照大纲的要求,只讲述了人类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两种生产活动,即农业生产活动和工业生产活动。 为社会发展服务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我国现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在目前以至今后的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经济建设仍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为此,教材对本单元内容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本单元教学内容的安排,主要体现了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第一,突出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教材无论讲述农业生产活动,还是讲述工业生产活动,侧重点都不在生产活动的本身,而是在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上。教材在本单元的引言中概要地阐述了人类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全单元教材就是本着具体分析两者的相互关系而逐渐展开的。在人类社会步入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人类的生产活动同样面临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由于可持续发展问题将在第8单元作单独讲述,本单元教材只是在自学园地中,安排了“持续农业”的内容,供学生自学。 第二,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以典型案例论证基本原理。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从分析实例入手,阐述基本原理(如农业区位选择和工业区位选择),并用大量事实材料进行说明。(2)从教材结构看,本单元分别用2课时讲述农业地域类型,用2课时讲述工业区域,目的是通过诸多不同类型的具体地域的分析,来论证基本原理。这也使学生认识到地理所具有的地域性特点。(3)讲述每一种农业地域类型或工业区域,都是通过分析典型案例来说明普遍规律的。典型案例的选取,除考虑到其代表性外,还照顾到世界各地,以使学生从小见大,了解世界各地人类生产活动的一般情况。(4)讲述基本原理或进行地域分析,都尽可能举中国的实例,或联系中国以及学生家乡的实际。 第三,体现发展的观念。教材无论是阐述基本原理,还是分析具体案例,都是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例如,教材分析区位因素,重点在于分析其发展变化;讲述农业地域类型,特别关注各地域类型的形

高中地理必修二湘教版 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 第一章人口与环境 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 1、人口增长模式: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速度的数量受生物学规律的制约和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策等。 根本原因:生产力发展水平。人口增长的快慢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1)老龄化问题:劳动力短缺,社会负担加重。措施:鼓励生育,吸引移民,健全社保 (2)人口增长过快问题:给资源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医疗卫生、教育就业、住房交通困难 措施:计划生育,发展生产力,转变生育观念 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 1、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土地、矿产资源、森林、淡水。 2、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自然资源(首要因素、成正比)、科技发展水平(成正比)、受教育水平(成正比)、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成反比)。 3、人口容量三个特点:临界性。相对性。警戒性。 4、人口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某一地域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人口承载力。 第三节人口迁移(人口机械增长影响特定地区人口数量,对全球总人口无影响) 1、人口迁移的判断(三要素):空间位移;变更居住地;永久性。 2、人口迁移的类型 按迁移的空间范围: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按迁移方向:从农村→农村;从农村→城市(城市化、主要类型);从城市→城市; 从城市→农村(逆城市化) 3、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对人口迁出地:利,加强与外界社会经济、科技文化联系,缓解人地矛盾 弊,人才、劳动力的流失 对人口迁入地:利,劳动力增加,人才的流入,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弊,增加生态环境的压力、公共设施负担和城市管理难度 4、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自然:气候,土壤,水源,地形,资源,自然灾害 经济(越来越重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交通通讯发展

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全解析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能据图说出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的地区差异。了解人口基数对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绝对数量的影响。 2.使学生掌握人口增长三种模式的名称和特点,能利用人口资料或图表,判断其所属的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3.使学生能进一步理解我国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 4.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教给学生读图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掌握读图的要领,提高从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资料的分析,理解世界各国公众对目前已十分庞大,并且还在不断增长的世界人口的关注。 2.利用相应的文字资料和练习题阐明人口自然增长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及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3.利用图表分析法、比较法引导学生概括世界人口变化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和同一时期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完成读图思考。 4.讲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含义,借助图表、案例分析和讨论,认识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差异,启发引导学生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深入阐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可持续发展观。 2.进一步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3.通过学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理解。 教学重点 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 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转变的原因。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提高学生从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教学难点 1.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2.比较两种“低增长率”的人口增长模式的本质区别。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10年来人口增长 历史时期人类的生产劳 动人口数量和增 长情况 人口变化的原因 农业革命之前主要从事采集 和狩猎 人口数量化少, 增长缓慢 人们获取食物的能力 低,抵御疾病和灾难 水平差,死亡率高 农业革命至工业革命期间利用简单的工 具从事农业活 动 人口数量增多, 增长速度加快 耕作和灌溉技术发 展,食物供应变得稳 定而可靠,死亡率下 降 工业革命以后工业生产活动 迅速扩大和发 展 人口数量继续 增加,增长速度 更加迅猛 用科学技术武装起来 的人类不断壮大着改 造自然的能力,人们 能获得充足的食物和 完善的医疗服务,死

新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二 第二单元 不同类型区域的发展

第二单元不同类型区域的发展第一节生态脆弱地区的发展 ——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一) 课标要求 以某生态脆弱区为例,说明该类地区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以及综合治理措施。必 备知识 一、生态脆弱区 1.概念:生态脆弱区是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稳定性较________、抵抗外来干扰和维持自身稳定的能力较________、易于生态________且难以________的区域。 2.分布:我国生态脆弱区大多位于________、林牧、________等复合交错带。二、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 1.黄土高原概况 (1)范围:________以西、日月山以东、________以南、________以北。 (2)地理位置的过渡性:黄土高原地处沿海向内陆、平原向________、半湿润向 ________ 地区的过渡地带,生态环境脆弱。 2.脆弱生态的原因 地理要素特性及表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气候较为________ 年降水量在400mm左右,降水集中 ________季节,且多________ 雨季加剧________,________季 降水少不利于植被恢复 黄土土质________ 黄土以细粉沙为主,土质________,具有 明显的________节理 遇水易分解,容易导致水土流失 地形沟壑纵 横 ________________ 易受到________的侵蚀 人类活动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破坏植被,________ 加剧 环境破坏后________复 1.水土流失:面积________,时空分布________。 2.自然灾害多发:________、以及洪水和________引发的滑坡、泥石流灾害。 3.影响农业生产:水土流失导致耕地面积________,肥力________,土地生产力下降。预习自测

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一

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一 作业要求:以高中地理教材某一册书为例,梳理该册书中的核心概念,并绘制概念框架图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天体系统: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光年:计算天体间距离的单位,1光年为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约为94605亿千米。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太阳源源不断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种现象被称为太阳辐射。 太阳活动:太阳大气经常发生大规模的运动。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自转: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 公转: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黄赤交角: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的夹角。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震波: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势向四周传播。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从高气压去流向低气压区的力。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大气环流:全球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 气团: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 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暖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准静止锋:冷暖气团势力相当,使锋面来回摆动的锋。 气旋: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的大气水平涡旋。 反气旋: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的大气水平涡旋。 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循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洋流: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 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水资源:广义上包括水圈内的水量总体。通常所说的水资源主要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水平运动:指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

新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4.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教案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本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由之路”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两部分。概念多、理论性强,知识间联系紧密。 在“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由之路”的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确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其迫切性,用前面学过的知识作铺垫,从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如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入手,让学生直观形象地通过分析数据、案例等,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通过“阅读”,让学生首先了解《21世纪议程》和《中国21世纪议程》的主要内容,知道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通过学习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行动。 在“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的教学中,要充分运用教材“活动”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逐渐递进,由材料理解推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核心思想、追求目标及基本内涵。四个基本内涵可概括为三个方面的发展: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持续发展,它们之间互相关联而不可分割。最后教师列举各年代“世界环境日”的主题,说明其所体现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思想,让学生感受到人类对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决心和美好希望。 教学重点 1.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教学难点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 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课件、填充图册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联系《21世纪议程》,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教材,掌握分析可持续发展思想本质的方法。 2.通过阅读分析案例学会归纳分析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逐步树 导入新课 师 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口激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所有这些环境问题直接威胁到整个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人类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就必须寻求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协调之路,即可持续发展之路。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概念及其基本内涵等。 板书: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由之路推进新课 课件展示: 资源预期寿命图 图的右侧表示世界14种重要资源的预期寿命,其中深色条框表示按指数增长的预期寿命,浅色条框表示消费水平不增长条件下的预期寿命。左侧条框表示各种矿物消费的年增长率。据图谈一谈你对未来资源环境状况的看法。 板书: 历史背景及必然性 生(合作探究)维系人类生活、生产的重要自然资源,在不久的将来被消耗殆尽,人类将出现严重的资源短缺现象。

人教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教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教案]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第1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城市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结合实例分析城市各功能区的形成及区位特征 3.培养学生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和把获得的有用信息、结论加以表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自主探究法 2.读图分析、讨论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增强学生对城市发展的参与意识 ●教学重点 城市的地域形态;城市地域结构特点;经济因素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城市地域形态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经济因素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的作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补充: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城市是区域的管理中心;城市是区域的服务中心;城市是区域的经济增长中心 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城市中土地的利用形式: 同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形成功能区 2.功能分区的实质:城市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 3.功能分区的特点:功能分区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一是各功能区之间无法划分明确的分界线;二是在同一个功能区中,只是该功能用地所占比例较大,其他功能用地所占比重较小而已。 4.功能区的主要类型: (1)住宅区: 城市中最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占城市空间的40%~60% ①高级住宅区:多建在城市的外缘,要求环境优美、配套设施齐全 ②低级住宅区:多建在内城或工业区附近,条件较差 (2)商业区: ①分布原则:市场最优原则——城市的几何中心 交通最优原则——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处 ②中心商务区(CBD): 它是经济活动最为繁忙的地方;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很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显

高中地理必修二课程纲要

《高中地理必修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地理 课程类型:必修 教材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4月第3版 适用年级:高一年级 授课节数:60课时 背景 现代社会要求国民能够在科学的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形成文明的生活与生产方式。这也是时代赋予高中地理课程教育的使命。高中地理必修二侧重于研究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为解释各种人文事物的时空分布及制定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理论依据。 本教材对于生活活动方面,选择了这个时代最为显而易见同时也和人类关系非常密切的人口、城市等内容为切入口,以点带面的研究地理环境对地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的深刻影响,使学生对地域文化有一个较为整体的认识。为了丰富地域文化的内容,教师也可自己增加建筑、语言等背景知识予以强化。本教材对于生产活动方面,以三大类产业为支架,重点研究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的一般规律,论证人类生产活动的合理性,为促进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高一年级下册的学生,基于自身对生活中常见的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领域的观察和感性认识,较为容易进入情景、分析案例,再结合上册对自然地理规律的认识,进行探究和思考,总结归纳出人与自然相处的一般规律,但要将规律上升为具有正确环境观和发展观的思维品格,还需要借助以区域为背景的、多个不同类型的具体案例的分析(必修三)来逐渐养成。 目标 1、通过人口相关数据与图表信息的分析,总结人口增长、人口迁移的规律和原因;初步预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可能面临的人口问题,提出应对措施;评价人口分布的合理性;区分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说出我国制定人口政策的依据。 2、通过具体的城市空间结构、区域城市结构体系、城市化等案例的分析,论证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性,总结出城市规划的一般原则;说出不同等级城市在区域的作用和定位;提出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方法,归纳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制定解决方案。 3、通过创设多种情景、案例分析等手段,准确说出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的区位因素,论证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布局的合理性;对比并能梳理出传统型和现代型工农业的特征,总结地理环境在以区域特定的环境特征和历史渊源为背景下的工农业发展历程中的作用,概述“借助自身优势,克服先天不足”的现代工农业的发展途径和发展方向。 4、通过收集、整理材料,小组讨论等方式,梳理出人类认识自然、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历史演变过程,正确的推论出人类该有的人地思想及表现,以文本形式呈现;结合中国在现代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说出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内涵,以及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5、通过日常教学中各种地理图表的解读和整理,能对常规图表进行分类,说出其要素构成;结合文字材料,大致描述图文揭示的地理现象和地理规律。 - 1 -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复习提纲教学教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复习提纲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人口的数量变化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山岀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2、人口增长的历史阶段 3、20世纪以来特别过去100多年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 过去100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 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4、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或新增人口数量受厶口自沁氐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 人口增长模式是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 7、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中国、巴西、韩国为现代型,世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人口的空间变化 1、人口迁移: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圉内发生改变。 人口迁移的判断: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行政区位的改变);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

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 5、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对人口迁出地:积极影响: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加强了与外界的交流;促进了本地区经济的发展。 负面影响:人才、劳动力的流失 如人口迁入地:积极影响: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 负面影响: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 6、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①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差异或变化②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经 济因素往往起重要作用。 人口的合理容量 1、环境承载力 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是就是环境人口数量。 2、环境人口容量概念及制约因素 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区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 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货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制约因素:资源(成正比)、科技发展水平(成正比)、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成反比)、对外开放程度。 3、合理人口容量概念: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乂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 家或地区最适宜 的人口数量。 4、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紧迫性表现: 日益严峻的人口过快增长问题、人口城市化问题、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 5、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 ①国际社会倡导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规模内 0建立公平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1、城市形态的概念: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教材新人教版必修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教材(新人教版)必修(三) 5.2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保康一中宋德国2011-10-27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了解产业转移的概念、类型;②掌握产业转移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③理解产业转移的阶段性特点。 2.过程与方法: ①利用图文资料、数据表格进行探究性的教与学; ②适当拓展知识,扩大学生知识面及提高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人文科学素养,形成良好的探究学习习惯,培养爱国、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产业转移的原因分析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合作学习、讨论学习 四.教学流程 五.主要教学过程 1.教学导入:襄樊深圳工业园奠基图导入新课(见新人教版P87) [读图] 投影图思考问题 A、比较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B、吸引境外企业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投资办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什么? [意图] 从图引出产业转移的分析案例—东亚,此环节目的一是提高学生对图的观察与区别能力;二是初步让学生了解产业转移的原因; [承接] 如果你们想办企业,你们的目的是什么? 引导学生分析产业转移的原因,获取最大利润。 【问题】企业要如何实现利润最大化?利润=产出-投入,企业要想实现利润最大化,必须降低成本,减少投入;开拓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提高产出。 [讨论]学生看图分析,积极思考,老师在旁启发提示,然后竞答。 [点评] [小结] 产业转移的概念及一般规律 [板书]一、产业转移

概念分类目的 [观看视频资料]《世界产业转移史》了解世界产业转移历史,思考影响转移因素 [投影]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在重庆作专题报告引出 [板书]影响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 1.劳动力因素 [投影] 书本图5.8 20世纪下半叶东亚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主要对象,结合动画分析转移过程及规律。 [思考]:(1)、不同时期东亚地区的劳动力差异及变化。 (2)、经济发展角度解释转移规律。 [启发] 如果仅从劳动力价格考虑,那么,企业为什么不把生产转移到劳动力价格最低的地方去?由此过度到内部交易成本因素的分析。 [过渡] 除了劳动力价格,还应考虑劳动力的素质,如果劳动力素质低,企业还应付出职工培训的成本。 职工培训成本是属于内部交易成本。 [板书] 2、内部交易成本 [小结] [引申] 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改革开放之初,为了吸引外资,我国先后采取的措施是: 建立出口加工区成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内地经济开发区上述措施的实施,其目的是降低内部交易成本. [视频资料] 美国汽车业产业转移相中湘潭九华经济区,降低内部交易成本吸引投资 [承接] 日本合资汽车图片趣味导入 [板书] 3、市场因素 [读图] 日本汽车产业三次转移的历史图 [思考]( 1 )、三菱汽车为什么要直接在销售地区投资建厂? ( 2 )、至20世纪末,三菱汽车的重点投资地区由欧美转移到东亚、东南亚的原因是什么? ( 3 )、据图5.10、5.11,三菱汽车在中国投资建厂的原因是什么? [点拨] 汽车的生产虽然已经实行了全球化,但是由于整车运输不便,并且许多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民族汽车工业,对进口汽车设置关税壁垒。所以跨国公司要把汽车组装厂设置在市场广阔的区位。市场变化,企业的专业方向也随之发生变化。 [小结] [思考] 刚才的视频中还提到,哪些因素吸引美国汽车企业将汽车产业转移向湘潭九华经济区? [板书] 其它影响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 【小结展示】国际产业转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六.[板书小结] 一、产业转移概念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最新湘教版)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 第一章人口与环境 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世界人口增长特点(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⑴时间特点:不断增长,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原因是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方式的进步 ⑵地区差异:发达国家自然增长率低,人口增长缓慢;发展中国家政治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快。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是从死亡率的下降开始的。 第二节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环境的限制 1.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 第三节人口迁移 一、人口的迁移(时间长于一年;跨行政区域分界线) 1.定义: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2.国际迁移(国家→国家):永久性移民、外籍工人流动、国际难民定居等。 3.国内迁移(行政区→行政区)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可能成为促进人口迁移的决定因素

第二章城市与环境 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 ★一、城市形态(补充) 1.定义: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是一定地域的社会、 经济、文化中心 2.特点:人口和产业活动密集,生产效率和社会经济效益比较高,交通运输和信息交流相 二、城市区位分析 1.区位:某一事物于其他事物的空间关系 2.城市区位:自然地理区位、经济地理区位(交通、资源) 3.城镇空间分布特点:①人口密集地区;②沿河、湖、海地区;③交通运输枢纽;④历史文化胜地、著名旅游地、大规模的商品集散地和边境口岸。 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利用类型: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住宅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农业用地等。 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变化

高中地理必修二全套教案

每一节课都有详细的三维目标分析,重难点分析和突破方法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能据图说出世界各大洲 人口自然增长的地区差异。了解人口基数对自然增长率、人 口增长绝对数量的影响。 2.使学生掌握人口增长三种模式的名称和特点,能利用人口资 料或图表,判断其所属的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3.使学 生能进一步理解我国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 4.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教给学生读图的方法和技巧,让学 生掌握读图的要领,提高从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资料的分析,理解世界各国公众对目前已十分庞大, 并且还在不断增长的世界人口的关注。 2.利用相应的文字 资料和练习题阐明人口自然增长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及自然 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3.利用图表分析法、比 较法引导学生概括世界人口变化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和同 一时期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 政策,完成读图思考。 4.讲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含义,借助图表、案例分析和讨论,认识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差异,启发引导学生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深入阐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可持续发展观。 2.进一步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 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3.通过学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我 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理解。教学重点 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 2.理 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转变的原因。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提高学生从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教学难点 1.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2.比较两种“低增长率”的人口增长模式的本质区别。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2、人口自然增长最根本因素: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决定因素: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材分析及教法建议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Ⅱ教材分析及教法建议 一、教材的内容分析及处理 1.“地理Ⅱ”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地位 地理二共分四章:人口与环境,城市与环境,区域产业活动,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1)从内容的比重来看,“地理Ⅱ”主要是侧重人文地理。 人文地理在高中地理课程的地位体现在:①人地关系的教育必须要通过分析人类活动和社会现象进行。②人文地理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有直接的关系,便于开展生动活泼的地理教学活动。 但是,地理Ⅱ提倡“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联系与融合”,不主张自然和人文地理的截然分离和割裂,也不拘泥于讲授纯粹的人文地理。 2)与地理一、三和选修的关系。 与地理Ⅰ的关系:“地理Ⅰ”是以自然地理知识为基础的教学模块。学生要做到比较好地理解、掌握人文地理的思想和方法,特别是要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应该有自然地理学习做基础。所以,“地理Ⅰ”是“地理Ⅱ”的基础。 与地理Ⅲ的关系:“地理Ⅲ”有两部分内容,一是从区域的角度认识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二是学习初步的地理信息技术。“地理Ⅲ”是在前两个模块学习基础上的一个高层次综合和提升,是以案例的形式剖析具体地理现象和问题的综合体。人文地理学习中获得的地理原理、思想和方法都可以在此模块中得到应用。同时,“地理Ⅲ”的学习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巩固和应用“地理Ⅱ”的学习成果。 与选修模块的关系:在七个选修模块中,有三个模块与人文地理有直接关系。它们是:选修3“旅游地理”、选修4“城乡规划”、选修6“环境保护”。但是“地理Ⅱ”与选修模块的关系不一定是基础与提高的关系,因为选修模块可以在必修模块之前开设,因此二者是互为基础的关系。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实际开课情况,调整必修模块或选修模块的教学内容,既避免重复,又能使学生有所提高。 2.各章的具体分析 1)人口与环境。《地理Ⅱ》是《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人文地理部分。显然,它是体现《标准》“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基本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的最重要部分。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1高二第一册地理教材说课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1高二第一册地理教材说课范围:我说的教材范围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社会室主编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第一册。 一、说课程价值 高中地理选修第一册是以人文地理知识为骨架编写的,它主要包括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 1.知识构建功能:本书内容涉及与人口、文化、社会、政治、经济等有关的地理问题,同人们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整本书用“人口与环境”、“城市的地域结构”、“文化景观”、“旅游活动”“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等标题,醒目地标明各人文地理分支中的重点问题,各单元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能力的培养。 2.能力培养功能:教材中设有“自学园地”----阅读篇、技能篇、练习篇、活动课,极大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地理基本技能,地理思维能力。以及地理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用地理科学观念,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事物及地理现象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本教材广泛运用了社会调查,案例分析,专用图表分析,定量评估,模式分析,自然与人文综合分析等人文地理基本方法来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3.实践操作功能:实践性操作性强是新教材的一个特点。教材运用绘制图表,设计方案、社会实践调查等手段来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如,在第一单元第一节,课后活动题中,要求学生根据信息动手绘制新中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据此分析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在第六节的课后活动中,请学生调查学校所在地的流动人口状况,写一分调查分析报告。 4.心理教育功能:新教材编写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每一单元内容的编写都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教材按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水平,增加了大量的图幅和资料。观看图片可以对知识形成直接的感性认识,阅读有关的辅助材料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知识的更深一步的理解。由此做到,先体验感知,进一步感悟理解。 5.情感教育功能:本教材注重了对高中地理教育功能——“协调人地关系”的深化。每一单元每一节内容无不渗透着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的教育以及可持续发展的人地关系思想。教材采用图片、资料、社会调查活动等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逐渐增大视野,加深对世界的了解,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初步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二、说课程价值的达成度 1.内容选取对课程价值实现的支撑度:本册教材内容主要是人文地理,人文地理学科分支很多,教材主要选取其中人口地理、城市地理、文化地理、旅游地理、政治经济地理来作为教学内容。教材编选了丰富翔实的人文地理知识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学识,促进起更好更快的认识世界,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其中自始至终都渗透着人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 2. 内容组织对课程价值实现的支撑度:从内容安排上看,本书是按照人类活动层次的提高编写的,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材首先安排人口地理内容,是关于人类自身的繁衍,迁移等基本活动的。其次安排城市地理的内容,人口地理是城市地理的基础,居住活动也是人类比较基本的社会活动。再次,安排文化地理内容,人类的文化活动,是建立在经济活动基础上的较高层次的社会活动。文化传播的基础之一,是人口的迁移。城市的居住活动,生产活动,是建筑文化景观的基础之一。最后,安排政治地理的内容,人类的政治活动是最高层次的社会活动。按照人类活动层次的提高来安排教学内容,有利于逐步加强人文地理的综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