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康复护理学》讲义

《康复护理学》讲义

《康复护理学》讲义
《康复护理学》讲义

第一章:康复医学概论

(示例:蓝色的字红色的字)

第一节

一、康复(rehabilitation)定义:

WHO医疗康复专家委员会1981年提出:“康复是指综合地和协调地应用医学的、社会的、教育的、职业的和其他措施,对患者进行训练和再训练,减轻致残因素造成的后果,尽可能提高其活动功能,改善生活自理能力,重新参加社会生活”。

二、内容范围:

各种措施包括医学的、工程的、教育的、社会的、职业的一切手段,

分别称为医疗康复(medical rehabilitation)、

康复工程(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

教育康复(educational rehabilitation)、

社会康复(social rehabilitation)、

职业康复(vocational rehabilitation),

而构成全面康复(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①医学康复(medical rehabilitation):

即利用医疗手段促进康复。

历来医学领域内使用的一切治疗方法都可以应用,

也包括康复医学所特有的各种功能训练。

②教育康复(educational rehabilitation):

通过各种教育促进聋哑儿童、智弱儿童、肢体伤残儿童等受到应有的教育,

包括“九年义务教育”及中高等教育。

对能接受普通教育的残疾人应创造条件使其进入普通学校接受教育,

对不能接受普通教育的残疾人,应开设特殊的学校,使其接受特殊的教育。

③社会康复(social rehabilitation)

从社会的角度推进和保证医学康复、教育康复和职业康复的进行,

维持残疾者的尊严和公平待遇,

使其适应家庭、邻里、工作环境,

充分参与社会生活。

④职业康复(vocational rehabilitation)

使残疾人获得较合适的职业,并维持下去,

这对于发挥其潜能,实现人的价值和尊严,

取得独立的经济能力并贡献于社会很有意义。

三、康复服务的方式: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康复服务的方式有三种:

①IBR:康复机构的康复(Institution-based-rehabilitation,IBR),

包括综合医院中的康复科(部)、康复门诊、专科康复门诊,

康复医院(中心)、专科康复医院(中心)等等。

有较完善的康复设备,

有经过正规训练的各类专业人员,工种齐全,

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

能解决病、伤、残各种康复问题。

康复服务水平高,但病、伤、残者必须来院,方能接受康复服务。

②ORS:上门康复服务(out-reaching rehabilitation service,ORS),

具有一定水平的康复人员,

走出康复机构到病、伤、残者家庭或社区进行康复服务。

服务内容有一定限制。

③CBR:社区康复(community-based-rehabilitation,CBR)或称社基康复或基层康复,

依靠社区资源(人、财、物、技术)为本社区病、伤、残者就地服务。

强调发动社区、家庭和残疾者、残障者参与,

以医疗、教育、社会、职业康复(全面康复)为目标,

但应建有固定的转诊(送)系统,解决当地无法解决的各种康复问题。

四、康复医学的定义:

康复医学(rehabilitation medicine):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促进病、伤、残者康复的医学学科。研究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处理(治疗、训练)等问题。是医学的第四方面(the fourth phase of medicine),与保健、预防、临床共同组成全面医学(comprehensive medicine)。

五、康复医学的对象范围、组成:

1、康复医学的对象:主要是由于损伤以及急、慢性疾病带来的功能障碍者;

老龄带来的功能障碍者;

先天发育障碍者。

2、组成:康复医学由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组成。

康复基础医学包括:运动学、人体发育学、神经生理学、残疾学和治疗学的基本理论;

康复临床医学包括:康复诊断学(功能评定)、

康复治疗学(总论:康复医学专门的治疗技术;

各论:主要病种的康复)。

六、康复医学的基本原则:

康复治疗是以下列三项基本原则为基础来组织实施的。

1、功能训练:康复工作着眼于保存和恢复身体的运动、感知、语言交流、日常生活、职业和社会生活等

方面的能力,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功能训练。

2、整体康复:从生理上(身体上)、心理上(精神上)、职业上和社会生活上进行全面的整体康复。康复的对

象不仅是有功能障碍的器官和肢体,而更重要的是整个人。

3、重返社会:人是在社会中生活的,残疾使人暂时离开社会生活的主流。

康复最重要的是使残疾者改善功能,适应社会环境。

同时又要对生活和工作环境作必要的改变,使之适应残疾人的功能状况,以便使残疾者能

作为社会上的一个有用的成员,重新参加社会生活,履行社会职责。

七、医学康复程序:

、评价:康复评价包括问诊、诊查、化验、和诊断思考等内容。

可概括为情报的收集和处理。

2、设定预期目标:在评价过程中,将有价值的情报综合起来,从对恢复有利的条件中即可预测出可能恢

复的限度,这就是预期目标的设定。首先可制定一个“当前的目标”(short goal),随

时追加、随时更改即可。

3、制定治疗程序表:制定一个为达到目标的治疗程序表。

4、治疗的实施:根据治疗程序表,各部门密切配合,运用各自的专业技术进行治疗。

5、再评价:实施治疗后,要定期反复进行功能评价,并要不断观察和记录。

6、决定康复后的去向:恢复已达顶点,症状已固定后,决定患者今后的去向。

①复职体力检查:探讨能否回归原岗位。

②一般就业体力测验:确定其尚存的某种体力和今后适合的工种。

第二节康复医学的工作方式

工作方式:“多学科工作方法”(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或“协作组工作方法”(team approach)。

康复医学涉及多个学科,由多学科专业人员组成康复协作组进行工作,

称为“多学科工作方法”(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或“协作组工作方法”(team approach)。

协作组由康复医师(rehabilitation physician)、

物理治疗师(又称体疗/理疗师)(physio-therapist,PT)、

作业治疗师(occupational therapist,OT)、

言语治疗师(speech therapist,ST)、

假肢及矫形器师(prosthetist)、

心理治疗师(clinical psychologist)、

医学社会工作者(medical social worker)、

职业咨询师(vocational counselor)等组成。

第三节康复医学的工作内容

康复医学的工作包括:康复预防、康复评定、康复治疗。

一、康复预防三层次:

按照WHO专家技术报告,康复预防(rehabilitation prevention)分三个层次进行:

(一)一级预防:是预防伤病(impairment)的产生。

即预防能导致残疾的各种损伤、疾病、发育缺陷、精神创伤等的发生,应避免各种生活、

生产、交通事故,传染性疾病,营养不良,防止生育缺陷、注意围产期保健等等。

(二)二级预防:在已发生伤病时防止产生永久性的残疾、防止伤病成为残病(disability)。

(三)三级预防:在轻度残疾或缺损发生后,要积极矫治,限制其发展,避免产生永久性,严重的残障,即

防止残疾成为残障(handicap)。

二、康复评定(rehabilitation evaluation and assessment)

康复评定是对伤、病、残患者的功能状态进行评定。

康复评定是康复治疗的基础,没有评定就无法规划治疗、评价治疗。

康复医疗始于评定,止于评定。

康复评定主要包括:

1、运动功能评定(如徒手肌力检查法、

关节活动度测定、

步态分析、

偏瘫运动功能评定等)、

2、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3、肌电图及其他的神经肌肉的电生理测定、

4、心肺功能测定、

5、心理测验、

6、职业评定等。

三、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的特点:

1、具有教育的特性:

2、强调主动参与:

3、主张综合性的治疗:

4、应纵贯治疗的始终:康复评定应从伤病的急性期开始进行,并贯穿于治疗的始终。

在康复治疗方案中常用的治疗方法有:

(一)物理疗法:(physical therapy)广义的物理治疗包括运动疗法。

由于我国的习惯,物理疗法多指电、光,声,磁、水、蜡、压力等物理因子治疗。

(二)运动疗法:(kinesio-therapy)是徒手或借助器械,让患者进行各种运动以改善功能的方法。

(三)作业疗法:(occupational therapy)是针对患者的功能障碍,从日常生活活动、手工操作劳动或文体活动中,

选出一些针对性强、能恢复患者功能和技巧的作业(常常合并有让患者感兴趣的因素),让患者按

照指定的要求进行训练,以逐步复原其功能的方法。

(四)言语矫治:(speech therapy)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对有言语障碍的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

(五)心理辅导与治疗:是通过观察、谈话、实验和心理测验法(智力、人格,神经心理等)对患者的心理异常

进行诊断后,采用精神支持疗法、暗示疗法、催眠疗法、行为疗法、松弛疗法、音乐

疗法和心理咨询等对患者进行治疗。

(六)文体治疗:选择患者力所能及的一些文娱,体育活动,对患者进行功能恢复训练。

(七)中国传统治疗:将按摩、针灸、体育锻炼等传统康复治疗的方法用于康复。

(八)康复工程:是应用现代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恢复、代偿或重建患者的功能。

(九)康复护理:是除治疗护理手段外,采用与日常生活活动有密切联系的运动治疗、作业治疗的方法帮助残疾者自理生活的康复评定

(十)社会服务:在患者住院时,帮助患者尽快熟悉和适应环境,正确对待现实和将来,和家人一道向社会

福利、服务、保险和救济部门求得帮助;

现代康复医学的重要内容,可以归纳为:

一个目标:使残疾者的功能和能力得到恢复,为他们重返家庭和社会创造基本的条件。

两种手段:一是主要应用康复医学中的功能恢复训练、代偿和适应等手段;

二是辅之以必要的药物和手术。

三大类伤病及其功能恢复的理论:神经系统伤病及其功能恢复的理论;

肌骨系统伤病及及其功能恢复的理论;

心肺系统疾病及其功能恢复的理论。

四大评定:躯体功能、精神功能、言语功能和社会功能的评定。

五大治疗: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心理疗法和康复工程处理等。

第四节残疾学

一、残疾的概念与分类:

(一)概念:

残疾(disability)是指造成不能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身体和/或精神上的功能缺陷,

包括程度不同的肢体残缺、感知觉障碍、活动障碍、内脏器官功能不全、精神情绪

和行为异常、智能缺陷等。

(二)残疾的分类:由不同的角度残疾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介绍两种分类法。

1、世界卫生组织关于残损、残疾和残障的国际分类法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impmrment,disabilities,and handicaps,IClDH~WHO,1980)

将残疾按照性质、程度和影响,分为三类:

(1)impairment(残损,又译为结构功能缺损);指疾病或外伤引起的解剖结构、生理及心理功能暂时或永

久的丧失或异常,如偏瘫(运动功能障碍)、截肢(形态异常)

等,为生物学水平的残疾。

(2)disability(残疾,又译为个体能力低下):指由于残损较严重造成的功能能力和活动的丧失或减低,患

者不能以正常的行为、方式和范围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及其他

活动,为个体活动能力的障碍。

(3)handicap(残障,又译为社会能力障碍):是残损、残疾的程度严重,使患者不能参与学习、工作及社

会生活,而限制或妨碍了发挥其应有的社会作用、享受社会

权利、履行社会职责。其影响反映在社会学水平方面。

针对WHO提出的残疾的不同层次,康复的主要对策。

针对impairment:采用“治疗、训练”的措施,

即:采用康复医学专门的治疗技术如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心理疗法等,配合医学的常规处理,促进运动、感觉、官语、心理等功能的恢复,并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及继发的合并症,促进失语、失用、

失认等大脑高级功能障碍的恢复。

针对disability:采用“适应、代偿”的措施,

如:强化瘫痪患者尚存的肌肉;使用生活辅助用具、支具等达到生活自理;利用假肢、手杖、步行器等促

进步行能力的恢复。

针对handicap:采用“改善环境、改革”的措施:

如:改建房屋、街道、公共设施以便利残疾人的生活;教育家属确保护理的进行,教育社区群众对其采取正确态度;立法规定企事业雇用残疾人的比例,促进职业的恢复;对儿童确保受教育的场地,使老人和重症者过有意义的生活,通过福利制度对其收入给予保障。

2、我国的残疾分类(1987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分类)

1、视力残疾,

2、听力语言残疾;

3、智力残疾;

4、肢体残疾;

5、精神残疾

本分类主要根据残疾部位,立足于我国国情,暂未包括内脏残疾。

二、残疾评定:

(一)、意义:对残疾的性质、范围、类别及严重程度作出判断,

为估计预后、制定和调整康复治疗方案、

评估治疗效果以及提出进一步全面康复计划提供依据。

1、康复治疗前:进行初次评估是为了判断残疾的性质、种类、程度、范围,预测康复的可能性,为制定

康复计划提供依据。

2、康复治疗中期:进行中期评估是为了了解患者在治疗下有无功能改变,评估治疗效果,判断仍然存在

的功能障碍及其程度,为调整康复治疗计划提纲依据。

3、康复治疗结束时:进行结局评估是为了评估总的疗效,帮助患者拟定出院后进一步全面康复计划。

(二)、步骤:

1、病史询问:着重了解生活及劳动能力、个人家庭、经济、文化程度、职业特长。

2、体检:体格检查重点是:与残疾有关的肢体、器官、系统的检查。

如:皮肤、视力、听力、肌肉骨骼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及

直肠功能。

3、综合功能检查:运用康复评定检查方法,着重综合功能检查,如转移能力、平衡能力、步态、日常生

活活动能力、心理状态、语言能力、职业能力、社会生活能力等。

4、专科会诊:如遇语言、精神障碍、骨科情况复杂者,进行耳鼻喉科、神经科、精神科、骨科等专科会

诊。

5、实验室检查、影像检查等。

6、汇总资料,写出残疾评定报告:

1、患者有无残疾。

2、残疾的性质:(病残?伤残?发育残?先天残?)

3、残疾的数量:单一?多数?或复合?

4、残疾类别:感官残疾?神经残疾?M、骨骼残疾?心肺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

5、具体残疾及程度(如:二级盲)

6、残疾的发展性质:永久?进行性的?一过性(可恢复)?

7、残疾对学习、工作、劳动的影响(受?受一定?完全不受?)

8、残疾总评:残损(轻、中、重);残疾(轻、中、重);残障(轻、中、重)

9、康复的潜力:大、中、小

10、康复建议:(医疗康复,职业康复、社会康复)

残疾评定的原则:1、实用性:2、综合性:3、动态性:

4、可靠性:

5、规范性:

6、法律性:

三、残疾预防

(一)、一级预防:应放在首位,目的:减少各种病损的发生。

(二)、二级预防:目的:限制或逆转由病损造成的残疾。

(三)、三级预防:目的:防止残疾转化为残障。

第五节社区康复(community-based-rehabilitation,CBR)

社区康复的定义:(或称社基康复或基层康复)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委员会(1981)所下定义:“社区康复是指在社区层次上采取的康复措施,这些措施是利用和依靠社区的人力资源而进行的,包括依靠有残损、残疾、残障的人员本身,以及他们的家庭和社会。”

强调发动社区、家庭和残疾者、残障者参与,以医疗、教育、社会、职业康复(全面康复)为目标,就地服务。

但应建有固定的转诊(送)系统,解决当地无法解决的各种康复问题。

第二章:康复医学评定

康复医学评定又称康复评定(rehabilitation evaluation,assessment):是用客观的量化的方法有效和准确地评定残疾者功能障碍的种类、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度和预后;

康复评定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正确的康复治疗的基础。

康复医疗过程中可能重复多次康复评定,且往往以康复评定开始,又以康复评定结束

第一节:肌力测定

肌力是指肌肉收缩的力量,肌力测定则是测定人体主动运动时相关肌肉或肌群的收缩力,是对肌肉功能评定的重要方法,尤其是对周围神经病损的评定十分重要。

通过肌力测定可以发现神经、肌肉系统疾病及程度。选择治疗方案比较治疗效果。

肌力测定方法简单,标准明确,可靠性,灵敏度均高。

常用的肌力测定方法有:徒手肌力检查(manual muscle test,MMT)、

应用简单器械的肌力测试、

等速肌力测试(isokinetic muscle test)。

一、徒手肌力检查:徒手肌力检查(Manual muscle test,MMT)是由K.W.Lovett 1916年提出的,

以肌肉抗重力和抗阻力的程度,将其分级,经多次修改,沿用至今。操作简单,不需特殊

器械,不受检查场所的限制。只要检查者正确掌握了各肌肉的解剖及功能、体位与抗重力、

阻力的关系施加阻力的部分,就可得出准确可靠的结果。

1、手法检查分级标准:

级别名称标准相当正常肌力的%

0 零无可测知肌肉收缩0

1 微缩有轻微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运动10

2 差在减重状态下能作关节全范围运动25

3 可能抗重力作关节全范围运动,但不能抗阻力50

4 良好能抗重力,抗一定的阻力运动75

5 正常能抗重力,抗充分阻力运动100

2、每一级肌力又可用“+”和“-”号进一步细分。

如测得的肌力比某级稍强时,可在该级的右上角加“+”号,

稍差时则在右上角加“-”号。

具体标准:肌力细分标准:

级别标准

五级能抗重力及最大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

四级+四级与五级之间

四级能抗重力及中等度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

四级-三级与四级的中间水平,能抗重力及弱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

三级+此级与四级-只是抗阻力大小程度的区别

三级不施加阻力,能抗肢体重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

三级-抗重力完成关节活动范围的50%以上

二级+抗重力完成关节活动范围的50%以下

二级解除重力的影响,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

二级-解除重力的影响,可完成关节活动范围的50%以上

一级解除重力的影响,可完成关节活动范围的50%以下

一级可触及肌肉的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的活动

0级不能触及肌肉的收缩

3、MMT的程序:

①观察:ROM的质量,对称性,肌肉有无萎缩、肥大,姿势,步态。

②触诊:

③病人的体位:

④充分固定:固定面的近侧部分靠病人的体重;及人为的固定。

⑤给患者以清楚的解释和要求。

⑥检查全范围的主动运动后,还有检查抗阻(等张)、等长收缩。

⑦观察主动肌的替代肌群。

⑧检查记录必须清楚:等级,病人的体位,观察意见,日期,签名。

方法:××肌××级。如有痉挛:加S(轻度)、SS(重度);

如有挛缩:加C(轻度)、CC(重度)。

二、器械检查:

当肌力超过3~4级时,为了进—步地作细致的定量评定,需利用特制的器械来进行肌力测定。

目前常用的器械有握力计、捏力计、拉力计、等速测力器(亦称等动测力器)等。

1、握力:用握力计测定于抓握的力量,以握力指数评定。

握力指数=握力(kg)/体重(kg)×100

握力指数>50为正常。

2、捏力:用捏力计测定拇食指对掌的力量,其值为握力的30%。

3、背肌力:用拉力计测定背部肌肉力量,以拉力指数评定。

拉力指数=拉力(kg)/体重(kg)×100

正常标准:男150~200,女100~150。

4、四肢肌群肌力:用测力计测定在标准姿势下通过钢丝绳及滑车装置的作用力,

测定四肢各组肌群的肌力。

5、等速测力器:采用先进的等速训练仪(YBEX)测定在全关节运动范围内肌肉实际收缩速度和肌肉力量,弥

补了等长或等张收缩测力的不足,其测试肌力的准确性,有效性和重复性是相当完美的。

等速测力器除了应用测试肌肉力量外,还用作于阻力的训练。

上肢:肩:

前屈:三角肌前部、喙肱肌;后伸:背阔肌、大圆肌、三角肌后部

外展:三角肌中部、冈上肌

水平后伸:三角肌后部水平前屈:胸大肌

外旋:冈下肌、小圆肌内旋:肩胛下肌、胸大肌、背阔肌、大圆肌

肘:

屈:肱二头肌、肱肌、肱桡肌;伸:肱三头肌、肘肌

前臂:

旋后:肱二头肌、旋后肌;旋前:旋前圆肌、旋前方肌

腕:

掌屈桡偏:桡侧屈腕肌掌屈尺偏:尺侧屈腕肌

背伸桡偏:桡侧伸腕长、短肌背伸尺偏:尺侧伸腕肌

下肢:髋:

屈:髂腰肌伸:臀大肌、掴绳肌

内收:内收大、长、短肌、股薄肌、耻骨肌外展:臀中肌、臀小肌、阔筋膜张肌

内旋:臀小肌、阔筋膜张肌外旋:股方肌、梨状肌、臀大肌、上、下子肌、闭孔内外肌

膝:

屈: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伸:股四头肌

踝:

跖屈:腓肠肌、比目鱼肌内翻背伸:胫前肌

内翻跖屈:胫后肌外翻跖屈:腓骨长、短肌

第二节:关节活动范围测定

一、ROM的有关概念:

1、关节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是指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常以度数表示,亦称关节活动度。

2、①主动ROM:肌肉主动收缩所通过的运动弧。

②被动ROM:完全由外力使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无随意肌动作)

③主动-助力ROM:肌肉不能独立完成ROM,有外力(机械的、徒手的)帮助完成。

3、①生理运动:关节主动产生的运动。

②附加运动:不能被人选择性主动产生的运动,但对充分的、正常的ROM是必须的运动,可由别人来完成。

如髌骨的活动。

二、决定ROM的因素:有3:1、关节的解剖结构情况;

2、产生关节运动的原动肌的肌力;

3、与原动肌相对抗的拮抗肌伸展性。

三、ROM异常的常见原因:

1、关节、软组织、骨骼病损所致的疼痛与肌肉痉挛;

2、制动、长期保护性痉挛、肌力不平衡及慢性不良姿势等所致的软组织缩短与挛缩;

3、关节周围软组织疤痕与粘连;

4、关节内损伤与积液、关节周围水肿;

5、关节内游离体;(骨骼阻滞)。

6、关节结构异常;

7、各种病损所致的肌肉瘫痪或无力;

8、运动控制障碍等。

四、ROM测定的方法

①线测法:

②量角法:

③可展性金属线法:

④图解、描记法:

⑤估计法:

⑥x线摄影机等测量。

五、评定分析:1、主动ROM<被动ROM。(正常情况下)

2、当被动ROM受限时,主动ROM受限的程度一定会更大。

3、关节被动ROM正常,主动ROM受限,常为神经麻痹或肌肉、肌腱断裂所致。

4、被动ROM和主动ROM均部分受限,为关节僵硬,

5、被动ROM和主动ROM均不能者,为关节强直。

6、关节活动超过正常范围亦是一种异常表现。

第三节上下肢功能评定

一、上肢功能的评定:

上肢,尤其是手的功能是相当精细和复杂的。上肢的功能包括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

手的运动功能包括:手指运动功能、握力、捏力、手的灵巧性和稳定性、手的整体功能等,

手的感觉功能:包括触觉、深压觉、两点分辨觉、综合感觉等。

上肢功能评定应选用能较全面地检查:三指(拇、食、中)抓握、圆柱状抓握、侧捏(钥匙捏)、拇指与其他各指

的对捏、运用上肢放置物体、前臂的旋前和旋后以及书写等能力的试验。

二、下肢功能的评定:下肢的功能评定以步行能力评定、步态分析为主要内容。

(一)步行能力的评定:步行能力可作宏观的、相对精细的和半定量性质的评定。

常用方法有Hoffer步行能力分级、Holden的功能步行分类。

(二)步态分析:

步态分析(gait analysis,GA)是在康复医疗中,对人体步行功能进行客观的、定量的评定。

1、步态分析所用术语:

(1)步长(step length):(又称单步长)行走时左右足跟或足尖先后着地两点之间的距离称为步长,以cm为单

位表示。步长与身高有关,身材愈高,步长愈大。

正常人约为50~80cm。

(2)跨步长(stride length):(又称复步长,跨距)同侧足跟(或足尖)前后两次着地点间的距离称为跨步长,单

位为cm。

正常人跨步长是步长的两倍,约为100~160cm。

(3)步宽(stride width):是两足足中线之间的距离,单位为cm。

正常人约为5~11cm。

(4)足角(foot angle):(又称趾偏外角度)是足跟中点到第二趾的连线与前进方向形成的夹角。

正常约为6.75°左右。

(5)步频(cadence):单位时间内行走的步数称为步频,单位是:步数/min。

正常人平均自然步频约为95~125步/min左右。

(6)步速:单位时间内行走的距离称为步行速度,单位为m/s。

正常人平均自然步速约为65~100m/s左右。

2、步态周期及时相:

(1)步态周期(gait cycle,GC):

行走时,从一侧足跟着地起到该侧足跟再次着地为止所用的时间被称为步行周期。

(2)步行周期的传统分期和RLA分期:

将每一步行周期分为站立相和迈步相外,每个时相又根据经历过程细分为若干个时期。

分期方法有两种:一为传统划分法,

另一种是目前通用的是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州Rancho Los Amigos(RLA)医学中心提出

的RLA划分法。

3、步态分析的方法种类:

(1)目测分析法:属于定性分析,不能计量,难以准确地比较,主观成分较多。

(2)定量分析法:此类方法借助器械或专用设备来观察步态,得出可记录并能计量的资料。

(三)引起异常步态的原因与表现:

(1)下肢长度不等:(短腿步态)如一腿缩短>2.5cm时,患腿支撑时可见同侧骨盆及肩下沉,故又称斜肩

步,摆动时则有代偿性足下垂。如>4cm,则以患肢足尖着地代偿。

骨性长度:髂前上棘——髌骨——内踝尖。

表面长度:脐部——内踝尖。

(2)关节挛缩强直步态:

①髋关节屈曲挛缩时,引起代偿性骨盆前倾,腰椎过伸,步幅缩短。

②膝屈曲挛缩<30°则仅快步时出现异常步态,>30°时可出现短腿步态。

③膝伸直挛缩、摆动时,可见下肢外展或同侧骨盆上提,以防止足趾拖地。

④踝跖屈曲痉挛时足跟不能着地,摆动时以增加髋及膝屈曲度来代偿,呈跨栏步态。

(3)疼痛性步态:

①一侧下肢负重引起疼痛时,常呈现防痛步态,

特点:患侧站立相缩短,健侧摆动加快,使患侧尽量不负重,出现短促步。

②脊柱结核或其它脊柱疾患病人,由于避免行走时脊柱振动引起疼痛,常迈小步慢速行走,态对称,

背部板硬。

③腰椎间盘突出所致单侧根性神经痛的病人,为减轻疼痛而出现脊柱侧弯、躯体倾斜,患侧腿站立

相缩短,且足跟轻轻触地。

④髋关节疼痛病人,患肢负重时同侧肩下沉,躯干稍旧斜,避免足跟着地。

⑤膝关节疼痛病人,膝常稍屈曲,以足尖着地行走。

(4)上运动神经元损害步态:

①脑卒中所致偏瘫病人中,由于下肢痉挛而呈现伸肌协同模式,髋保持伸直内旋,膝伸直,足内翻

下垂。在整个步行周期中,由于膝不能自主屈曲,导致摆动相时患肢需沿孤线摆动,经外侧回

旋向前,呈回旋步,且缺乏足跟着地和蹬离动作,而以足尖甚至外缘着地。严重者也出现患侧

上肢的屈曲共同运动。

②脑性瘫痪者,由于髋内收肌痉挛,双膝内侧常靠近,双足尖着地,而出现剪刀步态

③小脑疾患者,小脑共济失调步态(cerebellar ataxic gait):为小脑功能障碍所致。

患者行走时不能走直线,呈曲线或“z”形前进,两上肢外展以保持身体平衡。因步行摇晃不稳,

状如醉汉,故又称酩酊或醉汉步态。由于共济失调,步宽加大,步幅长短不一,呈蹒跚步态。

④基底神经节病变者如帕金森病,帕金森步态(Parkinson gait):

是一种极为刻板的步态,表现为步行启动困难,

行走时双上肢僵硬而缺乏伴随的运动,

躯干前倾,髋膝关节轻度屈曲,踝关节于迈步相时无跖屈,拖步,步幅缩短。

由于帕金森病患者常表现为屈曲姿势,致使重心前移。

行走时上肢缺乏摆动动作,为了保持平衡,患者小步幅快速向前行走,

不能随意骤停或转向,呈现出前冲或慌张步态。

(5)下运动神经元损伤步态:由于特定肌群失神经支配,而出现异常步态。

①臀大肌步态:臀大肌无力者,髋关节后伸无力,足跟着地时常用力将胸部后仰,使重力线落在髓关节后

方,以维持髋关节被动伸展,站立中期时膝关节绷直,形成仰胸挺腰腹的臀大肌步态。

②臀中肌步态:臀中肌麻痹多由脊髓灰质炎引起,一侧臀中肌麻痹时,不能固定骨盆,也无力提起、外展

和旋转大腿,髋关节侧方稳定受到影响,表现为行走中患腿站立相时,躯干向患侧侧弯,

以避免健侧骨盆下降过多,从而维持平衡。两侧臀中肌受损时,其步态特殊,步行时上身

左右交替摇摆,状如鸭步。

③股四头肌步态:股四头肌麻痹者,行走中患侧腿站立相伸膝的稳定性将受到影响,表现为足跟着地后,

臀大肌为代偿股四头肌的功能而使髋关节伸展,膝关节被动伸直,造成膝反张。如同时

有伸髋肌无力,则患者俯身用手按压大腿,使膝伸直。

④胫前肌步态:胫前肌无力时足下垂,摆动期增加髋及膝屈曲度,以防足趾拖地。

形成跨越步。

⑤小腿三头肌无力时患侧髋在支撑后期呈下垂状,身体向前推进缓慢。

(四)矫治原则:

原则有二:(1)、尽可能消除引起步态异常的原因。

(2)、步态训练:Qd-Bid,1-2h/次。采用支架、拐杖、步行器、平衡杠。

第四节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一、ADL定义:

ADL:是指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及适应生存环境而每天必须反复进行的、最基本的、最具有共性的身体动作

群。即进行衣、食、住、行,保持个人卫生整洁和进行独立的社区活动等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评定目的:1、准确了解、概括残疾者ADL的各项基本动作的状况;

2、明确他们是如何进行ADL的;

3、能做多少ADL,哪些ADL难于完成;

4、功能障碍的程度如何。

5、确定康复目标,制定康复计划,评价康复疗效。

二、ADL分类:

(一)基本的或躯体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基本或躯体ADL(basic or physical ADL,BADL or PADL)

是指:每日生活中与穿衣、进食、保持个人卫生等自理活动和坐、站、行走等身体活动有关的基本活动。

(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工具性ADL(instrumental ADL,IADL)

是指:人们在社区中独立生活所需的关键性的较高级的技能,如家务杂事、炊事、采购、骑车或驾车、处理个人事务等,大多需借助工具进行。

三、ADL评定方法:ADL提出至今,已出现了大量的评定方法。

常用的标准化的PADL评定方法有:Barthel指数、

Katz指数、

PULSES、

修订的Kenny自理评定等。

常用的IADL评定:有功能活动问卷(the functional activities questionary,FAQ)、

快速残疾评定量表(rapid disability rating scale,RDRS)等。

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一)直接观察:

(二)间接评定:

五、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的制定:自行设计ADL量表。其要求:

1、测定内容应包括所有ADL的基本活动,而不是单一项的活动;

2、度量标准应能可靠的体现患者现有的功能水平,并能敏感地反映功能的变化;

3、能适应病情变化的需要(如:需要轮椅活动到能站立行走时仍能适用);

4、应能适应各种类型患者;

5、应有利于功能状况的交流,为康复工作者、患者及其家属、工作单位等提供信息。

第八节肌电图与低频电诊断

神经电生理检查(electrophysiologic study,EP5)的范围包含:周围神经检查;中枢神经检查。

其方法包括: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EMG);神经传导测定;各种反射检查。

诱发电位(evoked potential,EP)检查;

还包括低频电诊断(low frequency electrodiagnosis):

直流-感应电诊断(Galvanic-Faradic electrodiagnosis);

强度-时间曲线(intensity-time curve,or strength-duration curve)检查等。

一、肌电图:

(一)肌电图检查的定义:

肌电图检查法(electromyography,EMG):

是使用仪器将单个或多个肌细胞在过各种功能状态的生物电活动,加以捡拾、放大、显示和记录,通过对肌电位的单个或整体图形的分析,以诊断疾病或评定功能的—种临床电生理学检查方法。

(二)仪器设备:

肌电图检查仪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电极、放大器、扬声器、显示器、记录器、

辅助处理计算机。

(三)肌电图的基本参数:

1、相数:相(phase):是指波形偏离基线(零电位)再回到基线为一相;

峰或折(peak,turn):是指每次电位转向幅度超过20μV为一峰,不论其是否过零线;

2、时限:运动单位电位时限(duration):

指其自第一个相偏离基线开始,至最后一个相回归基线止。

3、波幅:

4、极性:

5、峰或相间期(inter-peak interval) :

6、频率(frequency):单个电位每秒发生的次数,或电位群的发放频率。

7、频谱(frequency spectrum)或功率谱(power spectrum):

8、面积(area):

(四)肌电图检查的步骤:

1、观察插入时的电活动。

2、观察放松时的自发性电活动。

3、观察轻收缩时的运动单位电位特性。

4、观察中度与重度用力时的运动单位募集情况。

(五)插入电活动:

插入电活动(insertional activity):是指肌肉神经支配正常时,当针插入肌肉,由于针的机械刺激,

引起肌纤维的活动,在肌电图示波屏上出现一串电位波动。特点:“针动则电现,针停则电止。”

(六)放松时的肌电图:

当肌肉完全松弛时,无明显的电活动,示波屏仅见一条基线,称为电静息(electrical silence)。

正常情况下肌肉放松时出现的电位为自发电活动(spontaneous activity)。

(七)、轻用力时的肌电图:

正常的运动单位电位:当受检者做轻用力随意收缩时,

示波屏上出现一些双相或三相的电位,

幅度在0.5-1mv左右、

频率在5-20Hz,即为运动单位电位。

(八)最大用力时的肌电图:正常情况下最大用力时肌电图为干扰型;

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

神经电图检查法:应用一定参数的电流刺激运动神经或感觉神经,以引出肌肉或神经的动作电位,

测定运动或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NCV;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NCV);或研究各种激(诱)发电位出现的时间、电位的形

态(时相)、宽度和幅度等参数,以诊断疾病,评定神经、肌肉功能的方法,称为神

经电图检查法(electroneurography.ENG)。

神经传导速度测定(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NCV):是研究周围神经的感觉或运动兴奋传导功能,神

经传导研究一般用表面电极刺激和记录,其优点是方便、无痛,易为受试者接受。

有时也用针电极,可以准确定位。

(一)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测定: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检查时,有逆行法与顺行法两种。

逆行法:是刺激感觉或混合神经干,在没有肌肉的指端或皮肤记录感觉电位。

顺向法:是在没有肌肉的指(趾)端或皮肤刺激,在相应的神经干记录。

(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测定: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检查必需检查二次。

刺激电极置于运动或混合神经干的不同两点,

而记录电极置于肌肉的同一点,方能计算出两点之间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三、神经反射检查:

(一)F波或F反应:

M波:刺激神经干时,运动纤维的兴奋双向传导,向下传导引起肌肉兴奋,

其电反应称为M波。

F波或F反应(F wave,F response):向近心端的传导将上达于运动神经元,激发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此

兴奋再回返传导,引起同一肌肉的二次兴奋(迟发性反应),此为

F波或F反应(F wave,F response)。

(二)H反射:刺激混合神经干而强度尚不足以刺激运动神经引起M反应时,即先刺激了感觉神经,兴奋经后

根至脊髓前角细胞,引起前角细胞兴奋,产生肌肉反应(M波),

即为H反射(Hoffman reflex,HR)

(三)眨眼反射:眨眼反射(blink reflex):是在一侧眶上切迹刺激(刺激三叉神经眶上支),在双侧下睑(眼轮

匝肌上)用表面电极可记录到CMAPs(复合性肌肉动作电位)。

(四)自主神经反射:

自主神经反射主要检查自主神经的功能。在躯干刺激,在四肢纪录。潜伏期常达1-2秒。

(五)阴部神经反射:阴部神经反射在会阴部刺激,在肛门周围纪录。

可以了解与泌尿、射精、排便等等有关的神经功能。

四、低频电诊断:(low frequency electrodiagnosis):用低频电流刺激神经肌肉组织,根据神经肌肉组织对电流

的反应特点来判断有无病理改变。

低频电诊断的方法甚多,主要是:直流-感应电诊断(Galvanic-Faradic electrodiagnosis)

第三章:康复医学治疗

第一节物理疗法

一、物理疗法的定义、分类:

(一)物理疗法的定义:

物理疗法(physical therapy,PT)是:

应用躯体运动、按摩、牵引、机械设备训练等力学因素

和电、光、声、磁、冷热等其他物理因素预防和治疗伤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二)、物理疗法的分类:

1、根据物理因素的性质可分为:?、力学类(躯体运动、按摩、牵引、器械运动等)

?、其他物理因素(电、光,声、磁、冷热等)类;

2、根据治疗中患者的主、被动状态可分为:

?、主动性物理治疗:即在治疗师指导和监督下由患者主动地进行的运动疗法,

?、被动的物理治疗:指由治疗师施加的电、光、声、磁、冷热、按摩和牵引等不需患者主动

活动的治疗。

二、运动疗法:

(一)运动疗法的定义:

运动疗法(kinesiotherapy,therapeutic exercise或movement therapy)是:

在物理治疗中利用力学的因素(躯体运动、牵引、按摩、借助器械的运动等)缓解患者症状

或改善功能的一种治疗方法,

亦称治疗训练(therapeutic exercise)。

当完全由患者主动进行时可称为体育疗法。

(二)运动疗法分类:运动疗法的内容丰富,分类方法也很多。

1、从临床实用观点,运动疗法可分为三大类;

(1)传统的运动疗法:包括:①维持关节活动度的运动疗法;

②增强肌力的运动疗法:

③增强肌肉耐力的运动疗法

④增强肌肉协调能力的运动疗法;

⑤恢复平衡功能的运动疗法;

⑥恢复步行功能的运动疗法;

⑦增强心肺功能的运动疗法。

(2)神经生理疗法(neurophysiological therapy,NPT),

NPT是主要针对治疗中枢神经损伤引起的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方法。

包括:①Bobath疗法;

②Brunnstrom疗法;

③本体感神经肌肉促进疗法

(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PNF);

④Rood疗法。

(3)运动再学习法(motor relearning program,MRP)。

2、根据动力来源分为: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

?主动运动(active movement):

根据运动时有无外力的参与又分为随意运动、助力运动和抗阻力运动。

①随意运动(voluntary movement):

运动时无外力(徒手或器械)的参与,动作完全由患者主动收缩肌肉来完成。

②助力运动(assisted movement):运动的完成部分借助于外力的帮助,

部分由患者主动收缩肌肉来完成。

③抗阻力运动(resisted movement):

运动时必须克服外界阻力才能完成,又称为负重运动。

?被动运动(passive movement):运动时患者完全不用力,肌肉不收缩,

肢体处于放松状态,由外力完成整个过程。

3、根据肌肉收缩的形式分为等长运动、等张运动和等速运动。

?、等长运动(isometric movement):

肌肉收缩时张力明显增加,但关节不产生肉眼可见的运动,

又称为静力性收缩(static contraction),主要用于骨科疾患。

?、等张运动(isotonic movement)

肌肉收缩时张力基本保持不变,但肌纤维长度缩短或延长,由此导致关节发生肉眼可见的运动。

根据肌肉收缩时肌纤维长度变化的方向,等张运动又分为以下两种:

向心性等张运动(concentric isotonic movement):肌肉收缩时肌纤维的长度变短,又称为向

心性缩短(concentric shortening)。

离心性等张运动(eccentric isotonic movement):肌肉收缩时肌纤维的长度被拉长,又称为离

心性延伸(eccentric lengthening),

?、等速运动(isokinetics):利用专门设备(如Cybex)根据运动过程的肌力大小变化调节外加阻力,

使整个关节依照预先设定的速度运

(三)改善、维持ROM的运动疗法:

A、关节活动技术:关节活动技术主要用于改善和维持关节的活动范围,以利于患者完成功能性活动。

1、主动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具有温和的牵拉作用,能松解疏松的粘连组织,

牵拉挛缩不严重的组织,有助于保持和增加关节活动范围。

2、主动助力运动:常用的有器械练习和悬吊练习。

(1)器械练习:

(2)悬吊练习:

(3)滑轮练习:

3、被动运动:是指完全靠外力来完成的运动和动作。

(1)关节可动范围运动:

治疗者根据关节运动学原理完成的关节各个方向的活动,

具有维持关节现有的活动范围,预防关节挛缩的作用。

方法:每天应活动或运动关节1-2回,

每回让所有关节至少做3次全范围的运动。

被动活动的注意事项:

①应确定被动活动的顺序。

②活动肢体宜充分放松,并置于舒适自然的体位。

③当被动活动某一关节时,其近端关节要固定。

④医生的双手保护关节,最大限度地利用具杠杆力。

⑤被动活动的动作应缓慢柔和但要有力,要有节律性。

⑥被动活动应在无痛范围内进行。

(2)关节松动技术:利用关节的生理运动和附属运动被动活动患者关节,以达到维持或改善

关节活动范围,缓解疼痛的目的。

常用手法:包括关节的牵引、滑动、滚动、挤压、旋转等。

(3)持续性被动活动(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CPM):由加拿大著名骨科医生Albert

Robert在1970年提出并运用于临床的一种治疗方法,该方法是利用机械或

电动活动装置,使手术肢体在术后能进行早期、持续性、无疼痛范围内的

被动活动。

B、关节松动技术:

关节松动技术(joint mobilization):是指治疗者在关节活动允许范围内完成的一种针对性很

强的手法操作技术,具体应用时常选择关节的生理运动和附属运动作为治疗手段。

治疗作用:有三:缓解疼痛;改善关节活动范围;增加本体反馈。

C、软组织牵拉技术:

牵拉:是指拉长挛缩或短缩软组织的治疗方法。

其目的:主要为改善或重新获得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伸展性,降低肌张力,增加或恢复关节的活动范围,防止发生不可逆的组织挛缩,预防或降低躯体在活动或从事某项运动时出现的肌

肉、肌腱损伤。

牵拉种类:

(1)手法牵拉:

(2)机械装置被动牵拉:

(3)主动抑制:这种牵拉主要用于肌肉的神经支配完整,患者能自主控制的情况下,而对那些由

于神经肌肉障碍引起的肌无力、痉挛或瘫痪,则无太大作用。

临床上常用的主动抑制方法有以下几种:

收缩-放松:a.紧张的肌肉处于舒适、拉长的位置;

b患者紧张的肌肉抗阻做等长收缩;

c 患者自动放松;

d治疗师被动拉长紧张的肌肉。

收缩-放松-收缩:a.紧张的肌肉处于舒适、拉长的位置;

b患者紧张的肌肉抗阻做等长收缩;

c 患者自动放松;

d拮抗肌向心性收缩,患者全范围的活动肢体。

拮抗肌收缩:a.紧张的肌肉处于舒适、拉长的位置;

b与紧张的肌肉拮抗的肌肉做等张收缩;

c 稍加阻力,允许关节运动;

d紧张的肌肉即可放松。

(4)自我牵拉:由患者自己完成的一种肌肉伸展性训练,可以利用自身重量作为牵拉力量。

(四)增强肌力的运动疗法:

A、增强肌力的训练原则:

(1)阻力原则:这一原则是为使肌力增强,肌肉活动训练时必须遇到一定的阻力。

若在无阻力状态中进行训练,不能达到增强肌力的目的。

(2)超常负荷原则:这一原则又称过度负荷原则。这一原则认为,在训练中,除非使肌肉的负荷

超过日常的活动,否则不能改善肌力。

(3)训练次数宜多的原则:该原则认为,为达到增强肌力的目的,—次的收缩训练是往往不够的,

若无关节疾病或肌腱炎,训练的次数宜多不宜少。

(4)训练至疲劳但不过度疲劳的原则:疲劳是指由于以前的活动结果而引起无力或不愿再进行原有

的或新的活动。如训练中途没有休息而直接进入疲劳则更有

效。

B、增强肌力的方法:

1、主动助力运动:根据助力来源分徒手助力和悬吊助力运动。

(1)徒手助力运动:当肌力为1级或2级时,治疗者帮助患者进行主动锻炼:随着主动运动

能力的改善,治疗者逐渐减少帮助。

(2)悬吊助力:运动利用绳索、挂钩、滑轮等简单装置,将运动肢体悬吊起来,以减轻肢体

的自身重量,然后在水平面上进行运动锻炼。

2、主动运动:当肌力3级或以上时,让患者将需训练的肢体放在抗重力的位置上,进行主动运动。

3、抗阻力运动:

(1)抗等张阻力运动:

(2)抗渐进阻力训练:也称为渐进抗阻力训练。

(3)抗等长阻力运动:

(4)等速运动(isokinetics);又称为可调节抗阻力运动

(五)神经生理治疗技术:

常用的为:神经生理与神经发育疗法(neurodevelopment treatment,NDT)

运动再学习技术(motor relearning program,MRP)。

A、神经生理与神经发育疗法:

定义:是根据神经生理与神经发育的规律,应用促进或抑制方法改善脑病损者运动控制能力的一类康复治疗方法,又称:易化技术。

其典型代表为: 1、Rood技术、2、Bobath技术、

3、Brunnstrom技术、

4、PNF技术。

1、Rood技术:又称多种感觉刺激技术,可用于任何有运动控制障碍的病人。

Rood的治疗方法:

(1)诱发肌肉反应的感觉刺激方法(促进):

①快速擦刷:

②轻微触摸:

③冰刺激:

④快速、轻微牵伸肌肉:

⑤轻叩肌腱或肌腹:

⑥挤压肌腹:

⑦继发牵伸:

⑧牵伸手或足的内部肌:

⑨抵抗阻力:

⑩强力挤压关节:

(11)对骨突处加压

(2)抑制肌肉反应的感觉刺激方法:

①轻微的关节挤压:

②缓慢触摸与轻微挤压背侧脊神经区:

③将病人由仰卧慢慢转至侧卧:

④中度温热刺激

⑤对肌腱止点处加压:

⑥持续牵伸:

2.Bobath方法:Bobath方法是原籍德国后移居英国的物理治疗师Eerta Bobath于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初研究出来治疗小儿脑瘫(cerebral palsy)和成人脑卒中后偏瘫的

治疗方法,以后又由她不断地修改和发展。

常用的一些技术如下:

①Bobath式握手:

②反射性抑制模式(reflex inhibiting pattern,RIP):

③控制的关键点(key point,KP):

④促进技术:

⑤本体和皮肤刺激:

3、Brunnstrom疗法:Brunnstronl疗法是原籍瑞典后移居美国的PT Signe Brunnstrom于20世纪

50年代提出的。在治疗方面,她主张用联合反应、TNR(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ATNR(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TLR(紧张性迷路反射)、皮肤和本体刺激等引

出协同运动模式,再训练患者控制、修正和利用协同运动模式,逐步地力图摆

脱协同运动模式,最后争取恢复原先的独立、自主的随意运动。

(1)Brunnstrom疗法中常用的一些术语:

联合反应(associated reaction AR):是指偏瘫患者的健侧肢体用力做随意的抗阻收缩时,引起的患侧肢体不随意的紧张性活动(其关节运动多为共同运动形式),为脊髓水平的

反应。

共同运动(synergy movement):是指肢体在做随意运动时不能做单个关节的分离运动,只能做多个关节的同时运动。

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tonic neck reflex,TNR):

颈屈时(如枕枕头),上肢屈肌下肢伸肌优势;

颈伸时(如枕头枕肩部),上肢伸肌下肢屈肌优势。

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asymmetric tonic neck reflex,ATNR):(拉弓反射)

头转向一侧时,面对侧上下肢伸肌优势;

头背对侧上下肢屈肌优势。

紧张性迷路反射(tonic labyrinthine reflex,TLR):

仰卧位时,上下肢伸肌优势;

俯卧位时,上下肢屈肌优势。

紧张性腰反射(tonic lumbar reflex,TLR):

当上半身转向左侧时,左上肢右下肢屈肌优势;

右上肢左下肢伸肌优势。

侧卧位时:上侧的肢体屈肌优势;

下侧的肢体伸肌优势。

站立位时:上肢屈肌优势;

下肢伸肌优势。

(2)、体位疗法:

可以通过紧张性反射机制,改善肢体肌张力状态和诱发正常的活动。

如:脑血管意外患者左侧肢体偏瘫,呈上肢屈肌下肢伸肌痉挛模式。

4、PNF技术:

定义:PNF技术是指通过刺激本体感受器来促使某些特定共同运动模式中肌群的收缩。这

种共同运动模式(如螺旋对角线运动)开始把肌群中各个肌肉置于最大牵拉位,

然后达最大程度的缩短。

PNF的作用:

①放松肌肉,增加ROM;

②协调肌肉,稳定关节,稳定身体姿势;

③增强肌力。

B、运动再学习疗法(motor relearning program,MRP)

该技术把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训练视为一种再学习或再训练的过程,以神经生理学、运动科学、生物力学、行为科学等为理论基础,以脑损伤后的可塑性和功能重

组为理论依据。

认为实现功能重组的主要条件是需要进行针对性的练习活动,练习的越多,功能重组就越有效,特别是早期练习有关的运动。而缺少练习则可能产生继发性神经萎缩或形成不正常

的神经突触。

(六)运动治疗处方:

通过必要的临床检查和功能评定后,根据所获得的资料和患者的健康状况(如心血管和运动器官的功能水平)、年龄、性别、平时对运动的爱好及对运动治疗的耐受能力,为患者选择一定的运动治疗项目,规定适宜的运动量并注明在运动疗法中的注意事项,称之为运动治疗处方,简称为运动处方。

一个完整的运动处方应包括运动治疗项目、

运动治疗量、

运动治疗的注意事项3方面内容。

(十)运动疗法常用设备:

根据使用的目的可以分为:增加关节活动范围的器械,

增加肌肉力量的器械,

增加平衡与协调能力的器械,

增加全身综合素质的器械;

根据应用部位可以分为:上肢运动器械,下肢运动器械,全身运动器械。

有的器械既可以改善关节活动,又可以增加肌肉力量;

既可以用于上肢治疗,又可以用于下肢治疗。

三、人工物理能的物理疗法:

(一)、分类:1、电疗法①直流电疗法、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电化学疗法;

②低频电疗法

③中频电疗法

④高频电疗法

2、光疗法:①红外线疗法

②蓝紫光疗法

③紫外线疗法

④激光疗法

3、超声波疗法:

4、磁疗法:

5、冷热疗法:

6、水疗法:

(二) 电疗法:

1、直流电疗法、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与电化学疗法

以直流电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直流电疗法(galvanization)。

借助直流电将药物离子导入人体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称为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ion-tophoresis)。

利用直流电极下的化学反应治疗肿瘤的方法

称为电化学疗法 (elec-trochemotherapy)。

2、低频电疗法:

应用频率在1000Hz以下的脉冲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低频脉冲电疗法。

3、中颇电疗法:采用1KHz~IOOKHz中频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中颇电疗法。

4、高频电疗法:采用100KHz-300GHz的高频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高频电疗法。

根据波长将高频电流分为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微波等5个波段。

近来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仅短波、超短波和微波疗法。

(三)、光疗法:

应用人工光源或日光辐射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光疗法

(phototherapy,lighttherapy)。

1、红外线疗法:应用红外线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红外线疗法(infrared therapy)。

2、蓝紫光疗法:以蓝紫光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蓝紫光疗法

(blue and violet light therapy)。

3、紫外线疗法:应用紫外线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紫外线疗法

(ultraviolet therapy)。

4、激光疗法:应用激光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激光疗法(1aser therapy)。

(四)超声波疗法

以超声波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超声波疗法(ultrasoundtherapy)。

在超声波治疗的同时以超声波将药物透入的疗法

称为超声透入疗法(phonophorems)。

常用的治疗方法有:(1)接触法:(2)水下法: (3)水囊法:

超声波治疗时声头与治疗部位之间不得有空气间隙,以免超声衰减,影响透入人体。

(五)磁疗法

应用磁场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磁疗法(magnetotherapy),或称磁场疗法。

(1)静磁场疗法:应用恒定磁场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静磁场疗法

(static magnetic field therapy)。

①直接敷磁法:

②间接敷磁法:

③耳磁法:

(2)动磁场疗法:应用动磁场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动磁场疗法

(dynamic magnetic field therapy)。

①旋转磁场疗法:采用旋磁治疗仪进行治疗的方法为旋转磁场疗法

②电磁疗法:采用电磁治疗仪进行治疗的方法为电磁疗法

(electromagnetotherapy)。

(六)水疗法:应用水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水疗法(hydrotherapy)。

(七)石蜡疗法:以加热后的石蜡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石蜡疗法(paraffin therapy)。

(八)冷疗法:利用低温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低温疗法(hypothermia)。

利用低于体温与周围空气温度,但在0℃以上的低温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冷疗法

(cold therapy)。

(九)传导热疗法:

以各种热源为介体,将热直接传导于人体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传导热疗法。

(一)石蜡疗法

(二)泥疗法:以各种泥类物质加热后作为介质,涂敷在人体的一定部位,

将热传至机体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泥疗法。

四、牵引疗法:

牵引治疗是应用力学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将外力施加于患者身体一定部位,通过牵伸关节和软组织而达到治疗目的一类治疗方法。

康复治疗中常用的有颈椎牵引、腰椎牵引及四肢关节功能牵引。

颈椎牵引主要用于治疗颈椎病。

腰椎牵引主要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四肢关节功能牵引用于较僵硬的关节,以改善其活动范围。

1、颈椎牵引:采用颌枕吊带牵引法。

通常采用坐位牵引,也可采用仰卧位牵引,

牵引时,头稍前屈,约前倾20°;

牵引重量通常从3-5kg开始,逐渐增至8-10kg或更多,但以不超过体重的l/4为宜。

颈椎牵引一般每日进行l-2次,每次15-30分钟,多数病人选用20分钟。通

2、腰椎牵引:牵引体位为卧位牵引、立位牵引与倒立位牵引。

牵引重量一般相当于病人体重或稍增减10%以内为宜。

每日牵引1-2次,每次20~30分钟。

3、四肢关节功能牵引:将受累关节近端肢体适当固定,在其远端肢体按需要的方向(屈、伸、内收、外展、

内旋、外旋)用适当重量进行牵引。每次牵引时间为15分钟左右,每日可进行数次。

牵引重量不宜过大,重量的大小以引起可耐受的酸痛感觉、不致产生肌肉痉挛为宜。

康复护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xx护理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康复:是指综合地、协调的应用各种措施,消除或减轻病、伤、残者的身心和社会功能障碍。 2、残疾:是指因外伤、疾病、发育缺陷或精神因素等各种原因造成身心功能障碍,以致不同程度地丧失正常生活。 3、肌力:指肌肉主动运动时的力量、幅度和速度。 4、良姿位:指躯体、四肢的良好体位,具有防畸形,减轻症状,使躯干和肢体保持在功能状态的作用。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 康复的对象是(D) A.疾病 B.健康人 C.所以人 D.功能障碍者 2.健康是指(E) A. 身体没有疾病 B. 身体和精神都没有疾病 C. 身体和精神都没有疾病,并且都不衰弱 D. 身体强健,精神积极健康 E. 身体、精神和社会的完美状态

3.康复医学的三大基本原则(A) 1 / 12 A. 功能训练、整体康复、重返社会 B. 对症治疗、整体康复、重返社会 C. 功能训练、整体治疗、重返社会 D. 功能训练、整体康复、回归家庭 E. 对症治疗、整体治疗、回归家庭 4.三级残疾预防目的是(A) A. 防止残疾转化为残障 B. 预防各种损伤或疾病 C. 预防继发性残疾 D. 防止伤、病转化为残疾 E. 临床前期的“三早”预防 5.整体康复的内涵包括(E) A.努力倡导尊重、关爱残疾人的文明环境 B.让社会和环境更好地适应患者 C. 帮助患者调整与家庭和社会的关系 D. 积极推动立法,充分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E.以上都是 6.有关康复护理人员在康复中的角色,不正确的是(D) A. 观察者

B. 实施者 C.教育者 2 / 12 D.治疗者 E.病房管理者 7. 小儿脑性瘫痪不发生于(C) A.出生前 B.出生时 C.出生后2个月 D.出生后1个月 8.长期卧床患者泌尿系统会有哪些变化(E) A、随尿排出的钾、钠、氮减少 B、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加,排尿较少 C、低钙血症、低钙尿症 D、不易形成尿储留 E.尿路感染的几率增加 9.原始骨痂形成期一般是骨折后(B) A.2~3周 B. 4~8周 C. 8~12周 D. 1年以上 0.哪项不是持续被动活动(CPM机)的作用(D) A. 缓解疼痛 B. 改善ROM C. 防止粘连和关节僵硬 D. 增加肌力 11.婴儿多大时开始会爬(D)

康复护理学-第一章绪论作业

《康复护理学》习题作业 第一章 绪论 【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康复医学 2.康复护理学 二、填空题 1.康复护理的最终目的是使伤残者的 和 得到恢复,重建患者的 ,最大限度地恢复其 ,以平等资格 。 2. 康复医学着眼于 ,因而具有 、 、 ,并充分体现了“生物——心理— —社会”的医学模式。 3. 指导康复治疗的四大原则是 、 、 、 。 4. WHO提出康复服务的方式有 、 、 。 三、单项选择题 1.关于康复护理的对象,下列 的描述是错误的。 A.躯体残疾者 B.功能障碍的老年病人 C.急性期的病人除外 D.功能障碍的慢性病患人 2.下列 不属于全面康复的范畴。 A.心理、脏器及肢体功能 B.家庭功能 C.日常生活能力 D.就业能力 3.康复护理不强调 。 A.“自我护理”和“协同护理” B.“特别护理”和“周到的照顾” C.鼓励家属参与 D.充分发挥伤病残者的潜能

四、问答题 1.康复护理学有何新进展?2.康复护理应遵循哪些原则?3.康复护理的内容包括哪些?

参 考 答 案 第一章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康复医学: 广义:应用医学科学及其有关技术,使功能障碍者的潜在能力和残存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医学科学。 狭义:康复医学是以功能为导向,为了达到全面康复的目的,主要应用医学和康复工程的技术,研究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处理的一门医学科学(国际上通 常所指的康复医学)。 2.康复护理学:是一门旨在研究伤病者与伤残者身体、精神康复的护理理论、知识、技能的科学。 二、填空 1.残存功能、能力、身心平衡、生活自理能力、回归(重返)社会。 2. 整体康复、多学科性、广泛性、社会性。 3. 功能训练、全面康复、融入社会、改善生存质量。 4. 康复机构的康复、上门康复服务、社区康复。 三、单项选择题 1.C 2.B 3.B 四、问答题 1.康复护理学有何新进展? (1)康复概念渗入临床各科护理 康复护理与临床护理相互结合,互相渗透,相辅相成,是提高残疾者功能独立性,改善其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的有效措施。 (2)康复护理是社区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残疾人,老年病人,慢性病人康复需求量大,但财力有限,康复机构有限,因此,开展社区康复护理势在必行。 (3)重视康复护理的研究工作 (4)加紧培养康复护理人员 (5)建设中国特色的康复护理 2.康复护理应遵循哪些原则?

康复护理学试题及答案

康复护理学试题及答案 单选题 1.冠心病Ⅰ期康复目标中哪项不包括D(分值:1分) A.低水平运动试验阴性; B.连续走200米; C.上下1层楼 D.运动能力达到4~6METs; E.能够适应家庭生活 2.以下哪一块肌肉不是肩关节的内收肌D(分值:1分) A.背阔肌; B.胸大肌; C.大圆肌; D.三角肌后部 3.卒中患者,女,68岁,能用手杖独立步行50米,该患者用Barthel指数评估,行走项评分为多少分(分值:1分)D A.5分; B.20分; C.10分; D.15分; E.0分 4.利用控制异常运动模式,建立正常运动模式的神经肌肉促进技术称A(分值:1分) A.Brunnstrom技术; B.Bobath技术; C.Rood技术; D.PNF技术; E.运动再学习 5.长期卧床病人消化系统不会出现以下哪项变化C(分值:1分) A.产生一定程度的高蛋白血症; B.胃肠蠕动减弱,胃内食物排空的速率减慢; C.食物残渣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 D.胃液的分泌减少,食欲下降; 6.下面属于运动性失语特点的是C(分值:1分) A.理解能力较差,复述较好; B.理解能力较差,复述较差; C.理解能力较好,复述较好; D.理解能力较好,复述较差

7.行周期分为站立和摆动相两个阶段:C(分值:1分) A.站立相占40%; B.摆动相占50%; C.摆动相占40%; D.站立相占70%; E.站立相占30% 8.矫形器的基本作用不包括E(分值:1分) A.稳定支持和保护; B.预防矫正畸形; C.减轻轴向承重 D.改善生活独立能力; E.装饰作用 9.肩关节外展的正常范围是E(分值:1分) A.0o~120o; B.0o~130o; C.0o~160o; D.0o~170o; E.0o~180o 10.关于协调性训练,下列哪项是正确的D(分值:1分) A.两侧轻重不等的,先训练重的一侧; B.症状轻的患者,可以从步行中开始进行训练; C.先从小范围缓慢的动作过渡到大范围快速动作; D.从简单的单侧逐步过渡到比较复杂的双侧; E.两侧残疾程度相同的,原则上先从左侧开始 11.患者,男,20岁,右手腕部被刀割伤2小时。查体:右手垂腕,垂指畸形,腕关节不能背伸,掌指关节不能伸直,手背桡侧感觉减退。临床考虑右手桡神经损伤,其康复治疗错误的是(分值:1分)E A.配合超短波治疗消除局部炎症、水肿; B.右手腕关节固定于功能位; C.对右手功能进行评定,包括畸形、关节活动范围测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等; D.轻运动量开始的被动运动为主,患者出现主动运动时,应积极进行主动活动; E.开始即应进行主动活动的训练,以便早日康复 12.高频电疗法采取的电流频率为B(分值:1分) A.0~1000kHz; B.100kHz以上; C.0~100Hz; D.0~1kHz; E.1kHz~100kHz

康复护理重点

康复护理 绪论: 1、康复: 综合协调个应用各种措施,以减轻伤、病、残患者的身心和社会功能的障碍。使患者尽可能达到生活的自理、自立、重返社会生活 2、康复护士的角色: (1)照顾者:护理人员提供患者所需的日常生活活动的照顾 (2)协调者:协调患者的各种训练活动,反馈出现的问题 (3)教育者:帮助患者及家庭成员学习自我健康管理的有关知识 (4)督促者:督促患者遵守治疗的时间安排和进度 (5)管理者:安排各种训练的顺序 3、ADL:为英文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的缩写,是指人们为独立生活每天必须反复进行的最基本活动 4、康复护理对象:功能障碍的残疾人、慢性病患者,处于疾病短暂状态的人群 5、康复护理特点: (1)实施时间上具有灵活性(2)实施范围正扩大到各级医院和社区 (3)护理计划和护理目标要求个体化(4)达到护理康复目标有赖于康复小组、患者和家属的共同参与(5)中心环节是变被动护理为主自我护理(6)康复护理是多种康复治疗在病房的延续 (7)着眼点不仅在医院康复,也在社区和家庭 6、康复小组成员包括:医生,康复护士,物理疗法师,作业疗法师,言语矫治师,心理工作者,社会工作者 脑卒中康复护理: 1、脑卒中(名解):是指急性起病、迅速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症状的急性脑血管性临床事件 2、良肢位(名解):是指为防止或对抗痉挛姿势的出现而设计的一种治疗临时性的体位 3、肩手综合征的预防及护理(简答): (1)确的腕部体位,避免完全掌屈位。(2)避免患手静脉输液。 (3)康复训练中避免长时间侧方负重和被动关节活动中手指的过度伸展(4)保护肩关节,预防肩关节半脱位。(5)患手向心性加压缠绕和冰水疗法。(6)加强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 4、跌倒后果:(简答) (1)外伤:软组织损伤、骨折、脑外伤甚至死亡等(2)恐惧:与害怕再跌倒有关 (3)疼痛:与跌倒后的组织损伤有关(4)影响患者康复,增加费用,延长住院时间 5、判断题: (1)脑卒中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诊断?错 (2)良肢位也称功能位?错 (3)脑卒中康复从恢复期开始?错 (4)良肢位中仰卧位受颈紧张性反射和迷路反射的影响,异常活动罪强,同时也增加了压疮的发生?正确(5)偏瘫患者步行训练时,护士应该在患侧保护。正确 6、选择题: (1)脑血管病康复时间:早期 (2)良肢位是:正确的体位 (3)常用良肢位有:仰卧位,患侧卧位,健侧卧位 (4)良肢位中受颈紧张性反射和迷路反射的影响,异常活动最强的体位是:仰卧位 (5)早期康复意义在于:早期康复可以增加感觉信息的输入,可杜绝或减轻废用综合症的发生,缩短康复疗程,提高康复疗效 (6)体位变换不正确的是:不管病情是否允许均要进行体位变换

医学微生物学复习要点、重点难点总结

医学微生物学复习要点 第1章绪论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名词解释 微生物:是一类肉眼不能直接看见,必须借助光学或电子显微镜放大几百或几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医学微生物学:是研究与人类疾病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基本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及特异性防治原则的一门学科。 中介体:是细菌细胞膜向内凹陷,折叠、卷曲成的囊状结构,扩大膜功能,又称拟线粒体。多见于革兰阳性菌。 质粒:是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为双股环状闭合DNA,控制着细菌的某些特定的遗传性状。 异染颗粒:用美兰染色此颗粒着色较深呈紫色,故名。用于鉴别细菌。 荚膜:某些细菌在其细胞壁外包绕的一层粘液性物质。 鞭毛:细菌菌体上附有细长呈波浪弯曲的丝状物。鞭毛染色后光镜可见。菌毛:菌体表面较鞭毛更短、更细、而直硬的丝状物。电镜可见。 芽胞:某些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胞质脱水浓缩,在菌体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的小体。 简答题 1.简述微生物的种类。 细胞类型特点种类 非细胞型微生物无典型细胞结构、在 活细胞内增殖 病毒 原细胞型微生物仅有原始细胞的核、 缺乏完整细胞器 细菌、放线菌、衣原 体、支原体、立克次 体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有完整上的核、有完 整的细胞器 真菌 2.简述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大小:测量单位为微米(μm) 1μm = 1/1000mm 球菌:直径1μm 杆菌:长2~3μm 宽0.3~0.5μm 螺形菌:2~3μm 或3~6μm 形态:球形、杆形、螺形,分为球菌、杆菌、螺形菌。3.分析G+菌、G-菌细胞壁结构与组成特点及其医学意义。细菌细胞壁构造比较 G+菌G-菌 粘肽组成 聚糖骨架 四肽侧链 五肽交联桥 同左 同左 无 特点三维立体框架结构,强 度高 二维单层平面网络,强度 差 含量多,50层少,1~2层 其他成分磷壁酸外膜:脂蛋白、脂质双层、 脂多糖 医学意义: 1、染色性:G染色紫色(G+)红色(G-) 2、抗原性:G+:磷壁酸G-:特异性多糖(O抗原/菌体抗原) 3、致病性:G+:外毒素、磷壁酸G-:内毒素(脂多糖) 4、治疗:G+:青霉素、溶菌酶有效G-:青霉素、溶菌酶无效 4.简述L型菌的特性。 1、法国Lister研究院首先发现命名。 2、高度多形性,不易着色,革兰阴性。 3、高渗低琼脂血清培养基2-7天荷包蛋样、颗粒、丝状菌落。 4、具致病性,常在应用某些抗生素(青霉素、头孢)治疗中发生,且易复发。 5、临床症状明显但常规细菌培养(-),予以考虑L型菌感染 5.分析溶菌酶、青霉素、链霉素、红霉素的杀菌机制。 溶菌酶:裂解 -1,4糖苷键,破坏聚糖骨架。 青霉素:竞争转肽酶,抑制四肽侧链和五肽交联桥的连接。 以上两者主要是抑制G+菌。 链霉素:与细菌核糖体的30S亚基结合,干扰蛋白质合成。 红霉素:与细菌核糖体的50S亚基结合,干扰蛋白质合成。 6.为什么G-菌的L型菌比G+菌的L型菌更能抵抗低渗环境? G+菌细胞壁缺陷形成的原生质体,由于菌体内渗透压很高,可达20—25个大气压,故在普通培养基中很容易胀裂死亡,必须保存在高渗环境中。G-菌细胞壁中肽聚糖含量较少,菌体内的渗透压(5—6个大气压)亦比G+菌低,细胞壁缺陷形成的原生质球在低渗环境中仍有一定的抵抗力。 7.叙述细菌的特殊结构及其医学意义。 荚膜:a、抗吞噬作用——为重要毒力因子 b、黏附作用——形成生物膜 c、抗有害物质的损伤作用 鞭毛:a、细菌的运动器官 b、鉴别细菌(有无鞭毛、数目、位置) c、抗原性——H抗原,细菌分型 d、与致病性有关(粘附、运动趋向性) 菌毛:普通菌毛:粘附结构,可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特异性结合,与细菌的致病性密切相关。 性菌毛:a、传递遗传物质,为遗传物质的传递通道。 b、作为噬菌体的受体 芽胞:a、鉴别细菌(有无芽胞、位置、大小、形状) b、灭菌指标(指导灭菌,以杀灭芽胞为标准) 8.分析细菌芽胞抵抗力强的原因。 1、含水量少(约40%)—繁殖体则占80% 2、含大量的DPA(吡啶二羧酸) 3、多层致密膜结构 第2章细菌的生理 名词解释 热原质:热原质(致热源),是细菌合成的一种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产生热致源的细菌大都为格兰阴性菌,热原质即其细胞壁的脂多糖。 菌落:单个细菌分裂繁殖成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分为三型: 1.光滑型菌落 2.粗糙型菌落

康复护理学试题

康复护理学试题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1.康复: 二、单选题 1.有关康复护理的原则,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 A.康复护理侧重于“替代护理” B.功能锻炼贯穿于康复护理的始终 C.重视心理护理 D.协作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2.康复护理的最终目标是( ) A.减轻痛苦,促进康复 B.使患者尽量减少继发性功能障碍 C.提高生存质量 D.重返家庭,回归社会 E.以上都是 3.康复医学的主要对象是() A.病伤者 B.有功能障碍者 C.疼痛患者 D.老年人 E.以上都是 三、填空题 1.狭义的康复护理对象包括()、()、()。 四、简答题 1.康复护理的原则? 2.康复护理人员的作用? 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ADL(狭义): 2、ROM: 3、肌张力: 4、肌力: 二、单选题 1.徒手肌力检查的优点是。 A.适用于不同肌力的肌肉测试

B.可测试握力和捏力 C.只能测试4级以上的肌力 D.只能测试4级以下的肌力 2.下列不会对徒手肌力检查产生干扰。 A.疼痛、疲劳、运动、饱餐 B.病人和检查者的体位 C.检查者的经验 D.肌肉收缩的力量 3.以下平衡练习原则的是。 A.先练习站位再练习坐位 B.从单足到双足站立平衡 C.先练习坐位再练习卧位 D.先练习坐位再练习站位 4.以下关于平衡练习不正确的是。 A.最不稳定的体位开始训练逐步进展到最稳定的体位B.从静态平衡到动态平衡 C.从支撑面由大到小,重心由低到高 D.由自动态平衡到被动动态平衡 5.下列哪项吞咽训练方法可以提升咽喉部。 A.门德尔松手法 B.声门上吞咽 C.呼吸训练 D.吞咽与空吞咽交替 6.下列哪项不是ADL训练的内容。 A.交谈 B.穿衣 C.园艺活动 D.棋牌活动 7.吞咽训练主要对咽部进行。 A.冷刺激和空吞咽训练 B.舌肌与咀嚼肌训练 C.发音器官训练 D.颊肌与喉部训练 8.吞咽障碍最常见和最大的威胁是。 A.营养不良 B.感染 C.误咽 D.低蛋白血症 9、留置导尿管更换的时间是。

《康复护理学》试题库及答案(二)

《康复护理学》试卷 一、名词解释(15分) 1、康复 2、ADL 3、运动疗法 4、作业治疗 5、康复工程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全面康复包括、、、、五部分内容。 2、自我护理理论由美国当代著名护理理论学家提出的。此理论包含、 、、、、六部分内容。 3、人体中运用最为普遍的杠杆是。 4、协调与平衡功能评定的方法包括、、三种。 5、ADL包括、、、等四方面。 6、生存质量的评定包括六大方面的内容,即、、、、 、。 7、是作业治疗中最基本的、也是最常用的方法。 8、康复工程中常用的器械有、、和轮椅。 三、单项选择题(20分) 1、现代医学模式是 A.生理医学模式 B.生物医学模式 C.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D.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2、下列哪项不属于康复医疗服务的对象 A.急性创伤 B.急性胃溃疡 C.手术后 D.年老体弱者 3、下列哪项不属于康复治疗技术 A.物理治疗 B.心理治疗 C.文体治疗 D.药物治疗 4、全补偿系统最适合下列哪种病人 A.昏迷 B.手术前的病人 C.糖尿病病人 D.偏瘫患者 5、重度二级智力残疾是指 A.IQ小于20 B.IQ在20~30之间 C.IQ在35—49之间 D.IQ在50—69之间 6、下列哪项属于静态收缩 A.等长收缩 B.等张收缩 C.等速运动 D.向心性收缩 7、由信息细胞释放到细胞外的小分子信息物质为 A.第一信使 B.第二信使 C.第三信使 D.第四信使 8、能完成全关节活动并能抗自体重力属于徒手肌力评定的 A.1级 B.2级 C.3级 D.4级 9、下列哪项不属于关节活动度评定的工具 A.测角器 B.圆规 C.X线片 D.铅垂线 10、下列哪项属于中枢神经损伤的步态

《康复护理学》习题三答案

《康复护理学》习题三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康复医疗应就是(C) A、临床医疗得后遗症处理 B、临床医疗得重复 C、与临床医疗并进,早期介入 D、药物治疗为主 2.下列哪项不就是康复得目得(C) A、回归社会 B、提高生存质量 C、治愈疾病 D、减轻家庭、社会负担 3.国际功能、残疾与健康分类正确得就是(B) A、残疾、残损、残废 B、病损、活动、参与 C、疾病、残疾、残障 D、个人、家庭、社会 4、不属于小儿脑性瘫痪得高危因素就是(D) A、脑缺氧缺血 B、颅内出血 C.早产与低出生体重 D.营养不良 5、小儿脑性瘫痪不发生于(C) A、出生前 B、出生时 C、出生后2个月 D、出生后1个月 6.帕金森病得四大主征(B) A、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与面具脸 B、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与姿势步态障碍 C、肌强直、静止性震颤、僵冻现象与急促现象 D、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开关现象、剂末现象 7.原始骨痂形成期一般就是骨折后(B)

A.2~3周 B、 4~8周 C、 8~12周 D、 1年以上 8.哪项不就是持续被动活动(CPM机)得作用(D) A、缓解疼痛 B、改善ROM C、防止粘连与关节僵硬 D、增加肌力 9、下列哪项不属于支配手部得神经(B) A、正中神经 B、坐骨神经 C、尺神经 D、桡神经 10、对康复护理学理解不正确得就是(C) A.护理得对象就是各种功能障碍 B.护理得重点以恢复功能为主 C.康复护理过程中病人被动接受康复治疗 D.康复护理得目标就是减少功能障碍 11、对康复对象得功能障碍与功能残存得程度等评估一般需(C)次。 A.1次 B、 2次 C、 3次 D、 4次 12.局部皮肤完成,呈紫色或深紫色,或有血庖,伴有疼痛,局部硬结,压疮为(D)期。 A.I期 B、 IV期 C、 V期 D、可疑深部组织损伤期 13、间歇导尿期间每日饮水量控制在(C)以内。 A.1000ml B、 1500ml C、 2000ml D、 3000ml 14.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训练得原则就是 (B) A.多训练健肢来补偿患肢得不足 B.多训练患肢,多使用患肢 C.患肢多作阻抗运动,增强肌力 D.随病情得发展与患者得意愿进行训练 15.脑卒中最常用得运动功能评定法 (B) A.Lovvet法B、 Brunnstrom法C、 PNF法D、 Bobath法 16.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评定BrunnstromⅣ期得表现就是(D) A、无任何运动 B、可诱发联合运动 C、可随意引起协同运动 D、出现相对独立于协同运动得活动 17.不就是常见偏瘫肩痛得原因就是(C) A、肩关节半脱位 B、肩关节运动协调障碍 C、肩关节周围炎 D、肩手综合症

医学微生物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表格

医学微生物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表格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M e d i c a l M i c r o b i o l o g y 医学微生物学 球菌(一)——革兰阳性化脓菌属 金黄色葡萄球菌A群链球菌肺炎链球菌 形态与染色G+,葡萄串珠状排 列,会发生L型转 换(变成G—)G+,链状排列,早 期有荚膜(后期消 失) G+,矛头状,成双排列,宽端相 对,尖端向外 培养基普通培养基血液、葡萄糖培养 基,血清肉汤培养 基 血液、血清培养基 菌落特点光滑,边缘整齐, 不透明,金黄色, 有β溶血环灰白色,表面光 滑,边缘整齐,有 较宽的β溶血环 (血平板) 草绿色α溶血环,菌落中央下 陷,有自溶酶分泌 生化反应分解甘露醇,触酶 (+),血浆凝固 酶(+)不分解葡萄糖,不 被胆汁溶解,触酶 (—) 被胆汁溶解 抗原葡萄球菌A蛋白与 IgG结合抗吞噬, 荚膜多糖,多糖抗 原多糖抗原,菌毛样 M蛋白抗原、P抗 原 荚膜多糖、C多糖、M蛋白 抵抗力抵抗力较强,耐热 耐盐,耐干燥,易 发生耐药性不耐热、耐干燥, 对一般消毒剂、抗 生素敏感 有荚膜株耐干燥,抵抗力一般较 弱 致病物凝固酶(使血液凝 固),葡萄球菌溶 素(插入破坏细 胞),肠毒素(引 起食物中毒),表 皮剥脱毒素(引起 剥脱性皮炎),毒 性休克综合征毒素 -1黏附素、抗吞噬M 蛋白、肽聚糖、致 热外毒素、链球菌 溶素(抗O试 验)、透明质酸 酶、链激酶、链道 酶 荚膜、肺炎链球菌溶素O、脂磷 壁酸、神经氨酸酶 致病化脓感染、食物中 毒、烫伤样皮炎综 合征、毒性休克综 合征化脓感染、猩红 热、风湿热、急性 肾小球肾炎 (机会致病)大叶性肺炎、支气 管炎、败血症、继发炎症

康复护理学复习题知识

康复护理学复习题知识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康复护理学》作业习题 第一章概论 【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康复医学 2.康复护理学 二、填空题 1.康复护理的最终目的是使伤残者的和得到恢复,重建患者的,最大限度地恢复其,以平等资格。 2. 康复医学着眼于,因而具有、、,并充分体现了“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 3. 指导康复治疗的四大原则是、、、。 4. WHO提出康复服务的方式有、、。 三、单项选择题 1.关于康复护理的对象,下列的描述是错误的。 A.躯体残疾者 B.功能障碍的老年病人 C.急性期的病人除外 D.功能障碍的慢性病患人 2.下列不属于全面康复的范畴。 A.心理、脏器及肢体功能 B.家庭功能 C.日常生活能力

D.就业能力 3.康复护理不强调。 A.“自我护理”和“协同护理” B.“特别护理”和“周到的照顾” C.鼓励家属参与 D.充分发挥伤病残者的潜能 四、问答题 1.康复护理学有何新进展 2.康复护理应遵循哪些原则 3.康复护理的内容包括哪些 第二章康复护理评定 【习题】 一、名词解释 1.ADL(狭义) 2.分离性感觉障碍 3.残疾 二、填空题 1.国际上通常把残疾分为、和三类。 2.格拉斯哥昏迷量从、、等三个方面综合评价病人的。 3.活动受限是指按正常方式进行的日常活动能力的和工作能力的,它是建立在的基础上的。 4.认知包括、、、、、等六个方面的内容。

1.下列不属于感觉障碍。 A.感觉缺失 B.感觉模糊 C.感觉过敏 D.感觉倒错 2.徒手肌力检查的优点是。 A.适用于不同肌力的肌肉测试 B.可测试握力和捏力 C.只能测试4级以上的肌力 D.只能测试4级以下的肌力 3.下列不会对徒手肌力检查产生干扰。 A.疼痛、疲劳、运动、饱餐 B.病人和检查者的体位 C.检查者的经验 D.肌肉收缩的力量 4.为了避免干扰,进行感觉评定时应让受检者。A.洗手 B.采取坐位 C.采取卧位 D.闭目 5.格拉斯哥昏迷量表对昏迷的界定是。 A.≤3分为昏迷

康复护理学重点

康复护理学重点 第一章概论 1、亚健康:一般是指机体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或者有病症感觉而临床检查找不出证据,但已有潜在的发病倾向,各种适应能力不同程度减退,处于一种机体结构退化、生理功能减退以及心理失衡的状态。 一、亚健康与临床的区别 1)亚健康与亚临床的区别: ①亚健康有主观临床表现,但缺乏客观检查证据 ②亚临床有客观检查证据而没有主观临床表现。 2)亚健康与慢性疲劳综合症的区别: 亚健康至今还没有统一的诊断标准,而国际上已经建立了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诊断标准,通过积极有效的干预30%的慢性疲劳综合征病人可以恢复健康状态。 2、康复: 是指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消除或减轻病伤残对个体身、心、社会功能的影响,使个体在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方面达到或保持最佳状态,从而改变病伤残者的生活,增强其自理能力,使其重返社会,提高生存质量。 二、康复对象包括病伤残者,老年人群和亚健康人群 三、康复范畴:①医学康复或称为医疗康复②康复工程③教育康复④职业康复⑤社会康复。 3、康复医学:是以研究病伤残者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治疗为主要任务,以改善躯体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生存质量为目的的一个医学专科。四、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 临床医学是康复医学的源头,康复医学是临床医学的延续,临床医学是保命治病、稳定病情;康复医学则是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五、康复医学服务方式:①机构内康复(IBR)②社区康复(CBR) 4、残疾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广义的残疾包括残损、残疾和残障。 ①残损: 发生在器官水平上的残疾。是指心理上,生理上、解剖结构上或功能上的任何丧失或异常。如骨骼残损,言语残损,听力残损,视力残损等。残损不是疾病,是疾病的后果。 ②残疾: 发生在个体水平上的残疾。是指由于残损导致机体的功能障碍,以至于个体不同程度的丧失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一种状态。 ③残障: 发生在社会水平的残疾。是指由于残损或残疾限制或阻碍了个体发挥正常的社会作用,不但个体生活不能自理,而且影响到不能参加社会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一种状态。 六、残疾分类①lCIDH分类《国际残损、残疾和残障分类》 ②ICF分类《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七、我国残疾分类: ①视力残疾②听力残疾③语言残疾④智力残疾 ⑤肢体残疾⑥精神残疾。(1995年听力语言残疾分为听力残疾和语言残疾)

医学微生物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重点大全

名词解释:1.微生物: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体型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的总称.2.非细胞型微生物:无典型的细胞结构,是最微小的一类微生物.无产生能量的酶系统,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增殖.核酸只有一种类型RNA或DNA,如病毒.3.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分化程度较低,具备原始细胞核,呈裸露DNA环状结构,无核膜、核仁.细胞器很不完善,只有核糖体.4.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分化程度较高,有核膜和核仁,细胞器完整.5.致病微生物(病原微生物):能够引起人类和动植物发生疾病的微生物.6.条件致病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只有在特定情况下导致疾病的一类微生物.7.菌落:菌落是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由单个细菌分裂繁殖成一堆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8.质粒:质粒是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质中,为闭合环状的双链DNA,带有遗传信息.控制细菌的某些遗传性状,可独立复制,不是细菌生长必不可少的,失去质粒的细菌仍然能正常生活.9.芽胞:芽胞是某些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在菌体内部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小体,是细菌的休眠形式.10.细菌L型:细菌的细胞壁的肽聚糖结构受到理化或生物因素的直接破坏或合成被抑制,这种细胞壁受损的细菌在高渗环境下仍可存活者,称细菌细胞壁缺陷型或细菌L型.11.中介体:中介体是细菌部分细胞膜内陷、折叠、卷曲形成的囊状物,多见于革兰阳性菌.它能有效的扩大细胞膜的面积,相应的增加了呼吸酶的含量,可为细菌提供大量的能量.功能类似于真核细胞线粒体,又称为拟线粒体.12.普通菌毛:普通菌毛是遍布于某些细菌表面的很细、很短、直而硬的丝状物,每菌可达数百根,为细菌粘附结构,能与宿主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与细菌的致病性密切相关.13.性菌毛:性菌毛比普通菌毛长而粗,呈中空管状结构.由致育因子F质粒编码.14.菌毛:菌毛是某些细菌表面存在着的一种直的、比鞭毛更细、更短的丝状物.与细菌的运动无关.由菌毛蛋白组成,具有抗原性.15.鞭毛:鞭毛是在许多细菌的菌体上附有的细长并呈波状弯曲的丝状物,为细菌的运动器官.16.荚膜:荚膜是某些细菌在细胞壁外包绕一层粘液性物质,为多糖或蛋白质的多聚体,用理化方法去除后并不影响菌细胞的生命活动.凡粘液性物质牢固地狱细胞壁结合,厚度≥0.2μm,边界明显者为荚膜.17.微荚膜:微荚膜是某些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其细胞壁外包绕的一层粘液性物质,厚度<0.2μm者为微荚膜.18.异养菌:异养菌必须以多种有机物为原料,如蛋白质、糖类等,才能合成菌体成分并获得能量.包括腐生菌和寄生菌.所有病原菌都是异养菌,大部分属于寄生菌.19.热原质:热原质是细菌合成的一种极微量的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为细胞壁的脂多糖结构,故大多源于革兰阴性菌.20.细菌素:细菌素是某些菌株产生的一类具有抗菌作用的蛋白质.其作用范围窄,仅对有近缘关系的细菌有杀伤作用.可用于细菌分型和流行病学调查.21.培养基:培养基是由人工方法配制而成的,专供微生物生长繁殖使用的混合营养制品.22.消毒:消毒是指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并不一定杀死芽胞和非病原微生物.23.灭菌:灭菌是指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包括病原微生物的繁殖体,芽胞和非病原微生物.24.无菌和无菌操作:无菌是指不存在活菌.无菌操作指防止细菌进入人体或其他物品的操作技术.25.防腐:防腐是防止或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的方法.26.滤过除菌法:滤过除菌法是用物理阻留的方法将

《康复护理学(甲)》必做作业答案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康复护理学(甲)》课程作业答案(必做) 第二章康复护理学概述 一、名词解释 1.康复护理学---是以康复医学和护理学理论为基础的研究促进伤、病、残者的生理、心理康复的护理理论、知识、技能的一门学科。 二、简答题 1.康复护理方法特点? 答: (1)强调自我护理为主。 (2)“功能评估”和“功能锻炼”贯穿护理过程的始终。 (3)高度重视心理护理。 (4)注重团队协作和配合。 (5)加强健康教育和指导。 2.康复设施环境要求? 答:康复环境设施的基本要求应做到无障碍设施,对出入口、阶梯、电梯、房门以及门把手、开关、窗户和窗台的高度等均应本着这个原则建设和改造。 (1).病房要求室内应宽敞,病床之间的间隙应不小于1.5 m,出入口宽度应大于1m,以方便轮椅出入;病区最好设置活动室、餐厅,方便患者平时交流、活动;病房内应有较大的存放衣物柜;因住院康复时间较长,大小便失禁,换洗衣服较多;室内光线和通风良好,居住环境适宜。 (2).地面要求地面应防滑,有弹性,防止患者练习支具站立时滑倒骨折。(3).走道要求以坡道设施或电梯代替,电梯空间不小于1.5 m×1.5 m,电梯出入口不小于85cm,除掉门槛的障碍,解决使用轮椅者或其他代步器(拐杖、助行器等)活动困难者的行走障碍。 (4).卫生间要求厕所的房门采用以轨道推拉式门,方便偏瘫、截瘫或视力障碍者进出;厕所应宽大,均以坐式马桶为主,两侧要有扶手。 (5).病床要求高度不超过45cm,床脚要能制动或无滑轮,床应有护栏,可摇起,床垫应有弹性,必要时配备防压疮垫。 (6).普通设施门把手、电灯开关、水龙头、洗面池等的高度均以80 cm为宜,以利于长期乘坐轮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者的使用;房间的窗户和窗台的高度略低于一般病房的高度,以不影响坐轮椅者的视线为宜,利于其直接观望户外景色,减轻心理障碍因素;走廊墙上应安装85cm高的扶手,以利于患者站立行走训练时扶持,防止滑倒。 (7).感应设施高位截瘫者可用“电子环境控制系统”装置,通过用口吹的气控方法来协助解决开关灯、电视、窗帘等日常生活活动环境的控制。

康复护理学试题与标准答案

康复护理学试卷及答案 单选题 1.冠心病Ⅰ期康复目标中哪项不包括D(分值: 1 分 ) A. 低水平运动实验阴性; B. 连续走 200M ; C.上下 1 层楼 D. 运动能力达到4~ 6METs ; E.能够适应家庭生活 2.以下哪一块肌肉不是肩关节的内收肌D( 分值: 1 分 ) A.背阔肌; B.胸大肌; C.大圆肌; D.三角肌后部 3.卒中患者,女, 68 岁,能用手杖独立步行 50M ,该患者用 Barthel 指数评估,行走项评分为多少分 (分值: 1 分 )D A.5 分; B.20 分; C.10 分; D.15 分; E.0 分 4.利用控制异常运动模式,建立正常运动模式的神经肌肉促进技术称A( 分值: 1 分 ) A.Brunnstrom 技术; B.Bobath 技术; C.Rood 技术; D.PNF 技术; E.运动再学习 5.长期卧床病人消化系统不会出现以下哪项变化C( 分值: 1 分 ) A.产生一定程度的高蛋白血症; B.胃肠蠕动减弱,胃内食物排空的速率减慢; C.食物残渣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 D.胃液的分泌减少,食欲下降; 6.下面属于运动性失语特点的是C( 分值: 1 分 ) A. 理解能力较差 ,复述较好; B. 理解能力较差 ,复述较差; C. 理解能力较好 ,复述较好; D. 理解能力较好 ,复述较差

7.行周期分为站立和摆动相两个阶段:C( 分值: 1 分 ) A. 站立相占 40%; B. 摆动相占 50%; C. 摆动相占 40%; D. 站立相占 70%; E.站立相占30% 8.矫形器的基本作用不包括E(分值: 1 分 ) A.稳定支持和保护; B.预防矫正畸形; C.减轻轴向承重 D.改善生活独立能力; E.装饰作用 9.肩关节外展的正常范围是E(分值: 1 分 ) A.0o ~120o; B.0o ~130o; C.0o ~160o; D.0o ~170o; E.0o ~ 180o 10.关于协调性训练,下列哪项是正确的D( 分值: 1 分 ) A.两侧轻重不等的,先训练重的一侧; B.症状轻的患者,可以从步行中开始进行训练; C.先从小范围缓慢的动作过渡到大范围快速动作; D.从简单的单侧逐步过渡到比较复杂的双侧; E.两侧残疾程度相同的,原则上先从左侧开始 11.患者,男, 20 岁,右手腕部被刀割伤 2 小时。查体:右手垂腕,垂指畸形,腕关节不能 背伸,掌指关节不能伸直,手背桡侧感觉减退。临床考虑右手桡神经损伤,其康复治疗错误的是 (分值: 1 分 )E A.配合超短波治疗消除局部炎症、水肿; B.右手腕关节固定于功能位; C.对右手功能进行评定,包括畸形、关节活动范围测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等; D.轻运动量开始的被动运动为主,患者出现主动运动时,应积极进行主动活动; E.开始即应进行主动活动的训练,以便早日康复 12.高频电疗法采取的电流频率为B( 分值: 1 分 ) A.0 ~1000kHz ; B.100kHz 以上; C.0 ~ 100Hz; D.0 ~1kHz ; E.1kHz ~ 100kHz

医学微生物学重点复习资料

医学微生物学复习资料汇总 绪论 微生物: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 到的微小生物。 3、病原微生物:少数具有致病性,能引起人类、植物病害的微生物。 机会致病性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只有在特定情况下导致疾病的微生物。

4,郭霍法则:①特殊的病原菌应在同一种疾病中查见,在健康人中不存在;②该特殊病原菌能被分离培养得纯种;③该纯培养物接种至易感动物,能产生同样病症;④自人工感染的实验动物体内能重新分离得到该病原菌纯培养。 5、免疫学:㈠主动免疫;㈡被动免疫。 第一篇细菌学 第一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第一节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1、观察细菌常采用光学显微镜,一般以微米为单位。 2、按细菌外形可分为: ①球菌(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 ②杆菌(链杆菌、棒状杆菌、球杆菌、分枝杆菌、双歧杆菌) ③螺形菌(弧菌、螺菌、螺杆菌) 第二节细菌的结构 1、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 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胞 2、革兰阳性菌(G+):显紫色;革兰阴性菌(G-):显红色。 3、

细胞壁结构革兰阳性菌G+革兰阴性菌G- 肽聚糖组成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五肽交 联桥构成坚韧三维立体结构 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构成疏 松二维平面网络结构 肽聚糖厚度20~80nm 10~15nm 肽聚糖层数可达50层仅1~2层 肽聚糖含量占胞壁干重50~80% 仅占胞壁干重5~20% 磷壁酸有无 外膜无有 4、G-菌的外膜{脂蛋白、脂多糖(LPS)→【脂质A,核心多糖,特异多糖】、脂质双层、} 脂多糖(LPS):即G-菌的内毒素。LPS是G-菌的重要致病物质,使白细胞增多,直至休克死亡;另一方面,LPS也可增强机体非特异性抵抗力,并有抗肿瘤等有益作用。 ①脂质A:内毒素的毒性和生物学活性的主要成分,无种属特异性,不同细菌的脂质A骨架基本一致,故不同细菌产生的内毒素的毒性作用均相似。 ②核心多糖:有属特异性,位于脂质A的外层。 ③特意多糖:即G-菌的菌体抗原(O抗原),是脂多糖的最外层。 5、细胞壁的功能:维持菌体固有的形态,并保护细菌抵抗低渗环境。 G-菌的外膜是一种有效的屏障结构,使细菌不易受到机体的体液杀菌物质、肠道的胆盐及消化酶等的作用。 6、细菌细胞壁缺陷型(细菌L型):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结构受到理化或生物因素的直接破坏或合成被抑制,这种细菌壁受损的细菌在高渗环境下仍可存活者称为细菌细胞壁缺陷型。 原生质体:G+菌细胞壁缺失后,原生质层仅被一层细胞膜包住 原生质球:G-菌肽聚糖层受损后尚有外膜保护 ■细菌L型的诱发因素,如:溶菌酶,青霉素,溶葡萄球菌素,胆汁,抗体,补体等。 溶菌酶:能裂解肽聚糖中N-乙酰葡萄胺和N-乙酰胞壁酸之间的β-1,4糖苷键,破坏聚糖骨架,引起细菌裂解。 青霉素:能与细菌竞争合成肽聚糖过程中所需的转肽酶,抑制四肽侧链上D-丙氨酸与五肽桥间的联结,使细菌不能合成完整的肽聚糖,在一般渗透压

康复护理学复习题

《康复护理学》作业习题 第一章概论 【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康复医学 2.康复护理学 二、填空题 1.康复护理的最终目的是使伤残者的和得到恢复,重建患者的,最大限度地恢复其,以平等资格。 2. 康复医学着眼于,因而具有、、,并充分体现了“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 3. 指导康复治疗的四大原则是、、、。 4. WHO 提出康复服务的方式有、、。 三、单项选择题 1.关于康复护理的对象,下列的描述是错误的。 A.躯体残疾者 B.功能障碍的老年病人 C.急性期的病人除外 D.功能障碍的慢性病患人 2.下列不属于全面康复的范畴。 A.心理、脏器及肢体功能 B.家庭功能 C.日常生活能力 D.就业能力 3.康复护理不强调。 A.“自我护理”和“协同护理” B.“特别护理”和“周到的照顾” C.鼓励家属参与 D.充分发挥伤病残者的潜能 四、问答题 1.康复护理学有何新进展? 2.康复护理应遵循哪些原则? 3.康复护理的内容包括哪些? 第二章康复护理评定

【习题 】 一、名词解释 1.ADL(狭义) 2.分离性感觉障碍 3.残疾 二、填空题 1.国际上通常把残疾分为、和三类。 2.格拉斯哥昏迷量从、、等三个方面综合评价病人的。 3.活动受限是指按正常方式进行的日常活动能力的和工作能力的,它是建立在的基础上的。4.认知包括、、、、、等六个方面的内容。 项选择题 三、单 1.下列不属于感觉障碍。 A.感觉缺失 B.感觉模糊 C.感觉过敏 D.感觉倒错 2.徒手肌力检查的优点是。 A.适用于不同肌力的肌肉测试 B.可测试握力和捏力 C.只能测试 4 级以上的肌力 D.只能测试 4 级以下的肌力 3.下列不会对徒手肌力检查产生干扰。 A.疼痛、疲劳、运动、饱餐 B.病人和检查者的体位 C.检查者的经验 D.肌肉收缩的力量 4.为了避免干扰,进行感觉评定时应让受检者。 A.洗手 B.采取坐位 C.采取卧位 D.闭目 5.格拉斯哥昏迷量表对昏迷的界定是。 A.≤3分为昏迷 B.≤8分为昏迷 C.≤10分为昏迷 D.≤15分为昏迷

康复护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康复护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康复:是指综合地、协调的应用各种措施,消除或减轻病、伤、残者的身心和社会功能障碍。 2、残疾:是指因外伤、疾病、发育缺陷或精神因素等各种原因造成身心功能障碍,以致不同程度 地丧失正常生活。 3、肌力:指肌肉主动运动时的力量、幅度和速度。 4、良姿位:指躯体、四肢的良好体位,具有防畸形,减轻症状,使躯干和肢体保持在功能状态的作用。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 康复的对象是(D) A.疾病 B.健康人 C.所以人 D.功能障碍者 2.健康是指(E) A. 身体没有疾病 B. 身体和精神都没有疾病 C. 身体和精神都没有疾病,并且都不衰弱 D. 身体强健,精神积极健康 E. 身体、精神和社会的完美状态 3.康复医学的三大基本原则(A)

A. 功能训练、整体康复、重返社会 B. 对症治疗、整体康复、重返社会 C. 功能训练、整体治疗、重返社会 D. 功能训练、整体康复、回归家庭 E. 对症治疗、整体治疗、回归家庭 4.三级残疾预防目的是(A) A. 防止残疾转化为残障 B. 预防各种损伤或疾病 C. 预防继发性残疾 D. 防止伤、病转化为残疾 E. 临床前期的“三早”预防 5.整体康复的内涵包括(E) A.努力倡导尊重、关爱残疾人的文明环境 B.让社会和环境更好地适应患者 C. 帮助患者调整与家庭和社会的关系 D. 积极推动立法,充分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E.以上都是 6.有关康复护理人员在康复中的角色,不正确的是(D) A. 观察者 B. 实施者 C.教育者 D.治疗者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