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平远县林业生态保护的对策建议

平远县林业生态保护的对策建议

平远县林业生态保护的对策建议
平远县林业生态保护的对策建议

平远县林业生态保护的对策建议

摘要:阐述了平远县林业生态保护现状,分析了林业生态保护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林业生态保护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林业生态保护;现状;平远县

中图分类号:S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9011003

1 引言

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林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不仅要承担起生态建设的重任,更要做生态保护的先锋,尽可能地创造出丰富的生态成果,惠及更多的民众。

2 平远县林业生态保护现状

平远县地处广东省东北部,是粤东北重要绿色生态屏障,韩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全县林业用地面积163.2万亩,约占国土总面积的80%。“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貌特征,

决定了林业在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多年来,平远县在林业生态保护工作中,坚持以“树养人丁水养财”的理念为引导,全面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不断巩固提升生态优势,实现森林资源持续增长。至2014年底,

全县森林面积161.5万亩。森林覆盖率78.05%,活立木蓄积量749万m3。与2010年同期相比,全县森林面积增长8.9

万亩,森林覆盖率增长4.35%,活立木蓄积量增长261万m3。

2.1 林地林木保护管理成效显著

加强林地保护管理,编制了《平远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开展林业生态红线划定工作,严格执行林地定额管理和用途管制的制度,规范征占用林地审核审批程序,依法征收森林植被恢复费,加强林地执法检查监督,进一步完善林业产权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山林权属争议调处机构,加大山林权属纠纷调处力度,山林权属纠纷积案逐年下降。加强林木采伐管理,严格执行限额采伐制度,认真做好采伐申请、伐区作业设计及审批、核发林木采伐许可证、采伐公示、凭证采伐、伐区检查验收等各环节工作,每年林木采伐量均控制在年度限额以内,从源头上控制森林资源消耗。

2.2 木材流通管理得到加强

2012年,在原有5个固定木材检查站的基础上成立了流动木材检查站,成为全省29个首批开展木材运输巡查工作

的县之一,流动木材检查站坚持全天24 h巡查制度,巡查范围覆盖全县所有乡镇的县道、乡道和村道,更加有效地查处和打击各类违法违章运输木材行为。通过开展木材运输巡查,建立固定检查与流动巡查相结合的木材运输执法检查新机制,全方位加强木材流通领域的管理,使全县木材运输秩序

得到明显改善。

2.3 木材加工企业管理逐步规范

严把木材加工企业办证审批关,集中开展木材经营加工企业整治,关闭了一批规模小、效益低的木材加工企业,有效改善平远县木材经营加工企业数量过多、布局不合理、管理不规范的状况,初步实现木材加工产业优化升级。进一步加强木材加工企业的检查监管,统一规范台账登记管理办法,促进木材加工企业依法经营,严防加工企业自收购木材的行为。

2.4 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力度加大

建立了国家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配备专(兼)职人员,积极开展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加强对野生植物经营单位和个人的管理,严禁非法采集野生珍稀植物。以签订承诺书等形式不断规范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及经营利用,拓宽野生动物保护渠道,不定期对集贸市场、酒店等场所进行清理排查,同时设立举报电话,依靠社会和群众力量加强监督,对检查发现和群众检举、揭发破坏野生动物行为,以及在野外电、网、打野生动物的行为,坚决依法查处。

2.5 古树名木保护管理不断完善

开展古树名木普查,对平远县1982株古树名木全部建

立了档案,实行挂牌保护,划定保护范围,全面落实养护管理措施,古树名木普遍长势良好,保护率100%。认真执行

树木移植管理相关规定,依法严管树木采挖移植。实行苗木园登记造册制度,加强花木市场监管,坚决打击非法采挖和移植大树、古树、珍贵树种行为,减少自然生态破坏和珍贵树木流失。

2.6 林业防灾减灾取得明显成效

加大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力度,提高森林防火意识,组建基层护林防火队伍,落实管护责任,强化野外火源管理,健全森林消防队伍建设,有效提高森林火灾的预防、控制和扑救能力,连续多年实现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5‰以下的目标。大力推进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检疫御灾、防治减灾体系建设,加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力度,连续多年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0.5‰以下,灾害测报准确率达85%以上,无公害防治率达100%,无重大病虫害和外来有害生物入侵。

3 林业生态保护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思想观念的束缚

平远县地处山区,是欠发达地区,信息比较封闭,在一定程度上思想观念相对滞后。

(1)生态意识不强。受传统生活方式影响,部分群众对新时期环保概念的认识不足,生态意识观念仍较淡薄,文明礼仪仍较落后,乱砍滥伐林木、乱征滥占林地和烧田坎、地坜坎等野外随意用火引发森林火灾的现象时有发生。

(2)危机意识不强。黄田水库是平远主要饮用水源地,近年来,由于受到农业、畜禽养殖业、酿酒制造业的较快发展及水源地上游非法开采稀土行为造成污染等因素的影响,县城居民饮用水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但部分百姓对此的认识和行动还不足,危机意识、忧患意识仍不够强。

(3)责任意识不强。一些企业对生态建设比较漠视,

为了眼前利益掠夺自然资源,如仁居镇稀土矿、东石镇铁矿和耐火石矿,给林业生态建设增添了一个又一个的伤疤,生态方面的欠账不断累加,林业生态建设付出的代价加大。

3.2 体制机制的弊端

体制机制创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障,但在平远的具体实践中,受到前体制机制的影响和制约十分明显。

(1)基层林业管理体制不顺畅。2011年简政强镇事权改革后,乡镇林业站撤销并入农业服务中心,由乡镇管理,造成林业生态保护政令渠道不畅通,决策部署难以落实。同时,基层林业干部队伍流失现象严重,多年来没有注入新鲜“血液”,致使基层林业干部队伍年龄日趋老化,技术人才紧缺,严重影响了平远县的林业生态保护。

(2)补偿机制不健全。随着各级越来越重视生态建设,林木采伐越来越严格的控制,生态公益林虽然获得效益补偿,而且逐年有所提高,但补偿标准仍然偏低,与其实际效益相差甚远。商品林不但没有生态补偿,而且采伐受到严格控制,

除个别镇分配到少量的杉木采伐指标外,近几年基本没有发放采伐指标,群众切身利益受到损失,也极大地挫伤了广大群众保护森林资源的积极性。

(3)林权历史遗留问题多。由于历史等多种原因,山

林纠纷时有发生,引发林农矛盾,林农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3.3 现实条件的限制

(1)森林防火形势依然严峻。森林火灾是对森林的重

要威胁之一,位居破坏森林的3大自然灾害(火灾、病害、虫害)之首。平远县林地面积大,森林覆盖率高,林内可燃物多,发生森林火灾的潜在危险大,特别是纯松林较多的南部乡镇山火隐患更大。加上该县林地都是农林交错,群众祭祀烧纸、焚烧稻草、烧田烧荒等现象普遍存在,在春耕秋收、年节关头等重点时期尤为突出,极易引发森林火灾。

(2)林业执法难度大。林业行政案件具有涉及面广、

突发性强、工作量大,难于及时发现和调查取证困难等特点,不法分子的作案手段、作案设备越来越发达,盗砍滥伐林木、擅自收购和非法运输木材、捕猎野生动物的方式越来越隐蔽,加上交通、通讯越来越发达,使巡护排查和打击的难度明显加大。

(3)林权纠纷遗留问题多,调处难度大,林区维稳压

力增大。

4 推进林业生态保护发展的对策建议

加强林业生态保护,要坚持以依法治林为核心,全面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最大限度减少森林资源消耗,坚决守住生态底线。

4.1 加大林业法律宣传教育力度

深入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增强人们对林业生态保护的价值认知和心理认同,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程度,使之成为积极投身林业生态保护的源动力。充分利用普法宣传月活动,通过电视、广播、宣传标语、培训、讲座、送法下乡等渠道,多形式、多角度、深层次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重点宣传《森林法》、《森林法实施条例》、《野生动物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条例》、《森林防火条例》等林业法律法规,使广大民众知法、懂法、守法,积极营造与林业生态保护相适应的外部法制环境。

4.2 强化各项林政管理措施

始终坚持“严管林”,划定林业生态红线,强化森林资源、湿地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管理,积极构建国土生态安全体系,促进森林资源持续稳定增长。

(1)加强林地保护管理。坚持把林地放在与耕地同等重要的位置,重点加强资源开采监管,结合平远县实际实施最严格的保护管理措施,严格控制林地转为非林地。

(2)加强林木采伐管理。在严格执行森林限额采伐管

理的前提下,兼顾群众的切身利益,科学合理地分配商品林采伐指标,调动森林经营者的积极性,实现森林资源永续利用和森林经营良性循环的统一。

(3)强化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建立健全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保护好野生动植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维护该县物种安全。

(4)加大林业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强林业执法队伍和森林公安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积极开展林业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各种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

4.3 切身做好林业防灾减灾工作

(1)加强森林防火工作,贯彻落实森林防火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加强森林防火的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和森林扑火队伍建设,提高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的综合防控能力,最大限度减少森林火灾造成的损失。

(2)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和野生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加大森林病虫害和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大力推进工程治理和防治机制创新,加强森林检疫工作,做好野生动物病源病疫监测防控工作。

4.4 全面加强护林队伍建设

(1)加强护林队伍建设。严格按照新时期生态林业发展的整体要求,全面加强护林队伍建设,以业务技能、法律法规知识为重点,切实做好护林员的培训工作,提高护林队

伍的整体素质。同时,进一步落实护林责任制,强化奖惩措施,适当提高护林员工资待遇,调动护林积极性。

(2)加强森林消防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县镇各村专业和半专业扑火队伍,加强业务培训和实战演练,提高实战能力。

4.5 理顺基层林业站管理体制

鉴于目前基层林业站机构撤销,管理体制不顺,严重影响基层林业工作的开展的实际情况,建议从以下途径解决相关管理体制问题。

(1)恢复基层林业站设置。在各镇农业服务中心增挂“林业站”牌子,明确林业工作人员编制,确保基层林业各项工作的落实。

(2)理顺林业站管理体制。林业站作为县林业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受县林业局和镇政府双重领导,以县林业局为主。在各镇成立林业行政执法中队,隶属县林业局管理,行驶原林业站职能,加快推进林业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工作。

4.6 完善林业生态保护机制

林业生态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和社会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和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各级政府要坚持生态优先,把经济建设置于生态环境条件约束之下,决不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要将林业生态保护与地方政府工作考核挂钩,建立健全林业生态保护的激励、制约和考核机制。

把林业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等同起来,实施责任落实和责任考核,加大责任追究的执行力度。完善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将生态公益林激励性补助资金实行差异性补偿,提高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等重点区域的补助标准。

参考文献:

[1]韩垂辉.平远县现代林业发展对策研究[D].广州:华南农业大学,2008.

[2]何伟.林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基于平远县林业的实证分析[D].广州:华南农业大学,2008.

[3]平远县林业局.2015年工作总结[R].梅州:平远县林业局,2016.

[4]刘辉强.浅析兴宁市森林资源保护对策建议[J].安徽农

学通报,2010(12)

[5]翁宗智.关于生态保护与林业发展的几点思考[J].华东

科技,2012(5).

分析人类与森林生态系统的关系

分析人类与森林生态系统的关系 答: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长足进步,生物学与生态学的深入探究,森林生态系统的理论逐渐被人们所关注,这是人类实践经验知识积累的结果,也是人们对森林认识深化的必然,更是生态文化历史发展的结晶。 森林在地理、历史和生长、繁殖等方面具有强大的优势,它是自然界中能够再生产和能够扩大再生产的资源。只要人类热爱森林、合理利用森林,并严加管理和保护、促进,森林资源是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一部人类史,就是人与自然共同演化的历史。自然既是人类孕育的温床,又是人类社会赖以建立、生存的坚实基础。森林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它不仅为人类提供生活所需要的物质,更重要的是协调维护着自然生态平衡,保护与改善着人类的生存环境。 森林具有多种功能、多种效益,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保障,以林业建设为主体的生态建设已经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第一道安全防线。林业不仅是一个周期性长、投入大的公益性行业,而且是融入“社会?生态”这个复杂的巨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是维护人类社会、生态系统和谐的主体之一。现代科学家认为,现代和谐林业应该是:其一,以人?地系统为对象;其二,和谐地协调人与人、人与环境、陆地生态系统诸因子间的关系,促进人的生理和心理平衡;其三,“人地共荣”为最高目标。因此,和谐林业的内涵可以理解为:以和谐发

展理论为指导,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全社会参与协调“社会、生态”系统的探究和管理,采用生态化技术,协调人与人、人与环境、陆地生态系统诸因子间关系,倡导生态文化,维护人类心理系统与生理系统健康,实现人类社会与大自然和谐共荣。 显然,和谐林业理论之一旨在解决生态危机,并着力于从林业的角度去解决社会危机和人类心灵危机。也就是说,和谐林业的目标就是维护生态系统的健康,为人类提供一个安全的生态环境;大力培育生态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文化基础,建设现代林业产业体系,满足人类对森林产品的需求。所以,林业是一个与工、农业有着不同公益性的产业部门。过去、现在、将来,人类社会都离不开森林。如今华夏大地的生态化和人居环境的园林化,与社会林业的生态系统经营,是现代化国家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标志。森林为人类生活、生存环境与社会游憩事业,拓展了一个新的天地,创造了更为美好境界的未来。所以发展林业,有利于改善人类与地球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今天,人们只有正确认识森林与湿地生态系统和农田、草原、荒漠、城市、河流和湖泊(陆地水源)等生态系统之间的生态学联系,才能真正掌握物质循环与能量交换的平衡机制,才能够充分发挥森林的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

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功能红线划定技术指南

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功能红线划定技术指 南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附件 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功能红线 划定技术指南(试行) 环境保护部自然生态保护司 生态红线划定技术组 二○一四年一月

目录

前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导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指南。 国家生态保护红线体系是实现生态功能提升、环境质量改善、资源永续利用的根本保障,具体包括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和自然资源利用上线(简称为生态功能红线、环境质量红线和资源利用红线)。本指南主要内容包括生态功能红线的定义、类型及特征界定,生态功能红线划定的基本原则、技术流程、范围、方法和成果要求等。 本指南由环境保护部自然生态保护司组织制订,主要编制单位为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河北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1 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功能红线划定工作,省级及以下行政区生态功能红线划定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指南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指南。

《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 《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国发〔2010〕46号)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国发〔2011〕42号) 《关于发布全国生态功能区划的公告》(环境保护部中国科学院公告〔2008〕35号) 《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环发〔2008〕92号)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环发〔2010〕106号) 《全国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国函〔2012〕13号) GB/T 12343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编绘规范 GB/T 13923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CH/T 9005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基本规定 SL190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生态保护红线:是指对维护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具有关键作用,在提升生态功能、改善环境质量、促进资源高效利用等方面必须严格保护的最小空间范围与最高或最低数量限值。

【整改措施】保护森林措施

保护森林措施 毁林开荒、乱砍滥伐,使我国本来就不多的森林资源破坏非常严重。火灾、虫灾等也加剧了对森林的破坏。面对森林严重不足,对现有森林资源的保护就日益重要。 首先禁止乱砍滥伐,改变"靠山吃山"的落后思想。我国政府已规定,对天然林、原始森林一委严禁采伐。这对一些身居深山老林的百姓(少数民族)来说,应该转变过去"靠山吃山"的观念。山上的森林不是"上帝"只传给你的,还要留给子孙后代的。如果现在把树木砍伐光了,山秃了,几年后会带来"泥石流"等灾难。 同时,制定并实施多项林业生态工程计划,大力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 主要措施如下: 对森林资源保护,最重要的是提高民众对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认识,强化人类生存环境意识,此外还要做好以下工作: 1、健全森林法制、加强林业管理 要管好林业,首先要建立和完善林业机构;二是加强林业法制宣传教育;三是严格森林采伐计划、采伐量、采伐方式;四是严格采伐审批手续;五是重视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的防治;六是用征收森林资源税的方法,加强森林保护。 2、合理利用天然林区 利用森林资源,一定要合理采伐,伐后及时更新,使木材生长量和采伐量基本平衡。同时要提高木材利用率和综合利用率。 3、分期分地区提高森林覆盖率

在本世纪末使我国的森林覆盖率达到20%,应分期分阶段和分不同地区来实现。 4、营造农田防护林,加速平原绿化 我国应尽快建立起西北、华北等地区的农田防护林,发挥森林小气候作用,抗御自然灾害。积极推广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建设。提高单位面积上的生物生产力和经济效益,同时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改善土地和环境条件,减少水土流失。 5、搞好城市绿化地带 城市应大力植树造林,把城市变为理想的人工生态系统。我国城市绿化面积很低,上海市仅为人均0.5m2,距国家人均10m2的差距很大,和国外差距更大。 6、开展林业科学研究 重点开展对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三者之间关系研究。特别是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注意改善生态状况,力求生态、经济、环境三者之间相对协调发展。 7、控制环境污染对森林的影响 大气污染物如SO2、O2、酸雨及酸沉降等都能明显对森林产生不同伤害,影响森林的生长、发育。水污染和土壤污染随着污染物的迁移、转化也将对森林产生影响,控制环境污染的影响有助于森林资源的保护。 1从生态平衡的观点谈保护森林的重要作用

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解析

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解析 摘要: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在这种情 况下,不仅中国的经济会受到影响,我国公民的身心健康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在当今时代,环境保护几乎成了公众最关心的问题。因此,有关部门必须提 高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并采取一定的措施。 关键词: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分析 1实施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国内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但环境问题不容乐观。工业污染的恶化和人 口增长的影响反映在环境的恶劣状况上。能源的匮乏使人们不得不更加重视生态 环境的保护。林业作为一种自然资源,也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森林资源不仅是 人类重要的能源供应,而且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支柱。它可以为人们提供足够的 氧气,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这对人们的生活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林业资源是 一种可再生资源,但在工业文明大发展的背景下,其过度开发速度远远超过了其 再生速度,这给人们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问题,影响着人们的健康。但随着 近年来的发展,林业资源的过度开发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为了促进农业的 发展,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林场工作人员应该认识到森林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把它付诸实施。 2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 2.1环境恶化严重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许多生产活动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 从现实的角度看,“世界工厂”的标题是响亮的,但它增加了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调查表明,我国部分地区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生态环境恶化的情况十分严重。 如果我们没有对调控措施做足够的研究,其他生态问题的发生将变得更加不可控制,人类的长期生存愿望将难以实现。 2.2大气污染加剧 经济飞速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对生态环境的日益破坏。工业生产造成空气 污染,近年来空气污染日益严重。有关部门一直在研究空气污染的治理方法,但 仍有城市经常出现空气质量报警现象。例如,中西部地区某些城市全年空气质量高、天气良好的天数不到30天,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过快的城市空气质量更不好。 2.3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我国自然灾害频发,例如:2018年4月初华北西北地区低温冰冻、2018年7 月初江西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频发;2018年9月8日,云南省墨江5.9级地震;2019年3月,四川省梁山州木利县森林火灾等直接经济损失达100亿元,造成无数人员伤亡。洪水、地震、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都是不可控制的,在这个阶段, 只能在预防工作、环境治理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来减少自然灾害的影响。 3加强环境保护措施 3.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林业生态发展的过程中,基本的工作具体包括扩大森林资源,提高物种多样性,维护森林地区的安全,保护生态环境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确保工作的有效性,首先,我们需要更加注意其基本工作。在开展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大多数工 作单位对林业保护工作都制定了一定程度的规章制度,在开展市场工作的过程中,要加强巡视执法,确保基本工作效果。然而,在我国的森林保护过程中,虽然采 取了大量的保护措施,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人为因素,威胁着林区的安全。

林业“三大体系四大地位和使命五大功能

林业四大地位 —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 —在生态建设中具有:首要地位; —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基础地位; —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 林业“三大体系、四大地位、四大使命、五大功能”: 林业的“三大体系”指现代林业建设的三大目标,即,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 林业的“四大地位”是温家宝总理在中央林业工作会议上指出的,“一是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林业具有重要地位;二是在生态建设中林业具有首要地位;三是在西部大开发中林业具有基础地位;四在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林业具有特殊地位”。 林业的“四大使命”是回良玉副总理在中央林业工作会议上指出得,“一是实现科学发展,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重大举措;二是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首要任务;三是应对气候变化,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战略选择;四是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重要途径”。 中央林业工作会议明确赋予林业五大功能,即:生态、经济、社会、碳汇和文化功能。 林业“四个地位”、“四大使命”和“五大功能”: 一、“四个地位”: 1、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2、在生态建设中具有首要地位;3、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基础地位;4、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

二、“四大使命”: 1、实现科学发展,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重大举措;2、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首要任务;3、应对气候变化,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战略选择;4、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重要途径。 三、“五大功能”:1、林业具有巨大的生态功能,在实现生态良好,维护生态安全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2、林业具有巨大的经济功能,在推动经济发展,维护经济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林业具有巨大的固碳功能,在应对气候变化,维护气候安全中发挥着特殊作用;4、林业具有巨大的保健功能,在调节人体生态机能,促进人的身心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5、林业具有巨大的美化功能,在树立地方形象,改善投资环境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在云南省委林业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央为什么把林业摆到如此重要的地位?这是由林业既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公益事业、又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具有多种功能的基础产业决定的。 (一)林业具有巨大的生态功能,在实现生态良好、维护生态安全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生物地理专家把森林喻为“地球之肺”,把湿地喻为“地球之肾”,把荒漠化喻为地球一种很难医治的疾病,把生物多样性喻为地球的“免疫系统”。 林业部门不仅可以生产出经济建设所必须的物质产品,而且还能够生产大量的生态产品。它是怎么生产生态产品的呢?我们种一棵树,保护一片湿地,就相当于建了一个工厂,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保护物种基因,减少噪音,减轻光辐射等等,湿地也可以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还可以净化水质。当今世界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唯有生态产品十分短缺,生态产品具有公益性,不像商品那样可以交换,想买都买不到。我们一定要努力工作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把更多更好的生态产品奉献给社会和人们。 (二)林业具有巨大的经济功能,在推动经济发展、维护经济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来理解。第一,木材、钢铁、水泥是经济建设不可或缺的世界公认的三大传统原材料。和钢材、水泥相比,木材是绿色的环保的可降解的原材料,用木材代替钢材和水泥单位能耗可从800降到100,可以减少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对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意义十分重大。我国是木材消耗大国,供需矛盾十分突出。2007年我国进口林产品折合原木达到1.55亿立方米,占全国年木材消费量的一半左右。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木材需求量还将大幅度增加。而全球保护森林资源的呼声日益高涨,许多国家开始限制原木出口,维护木材安全已成为我国一个重大战略问题。我们必须逐步改变大量依靠进口木材的局面,立足国内43亿亩林地来解决我国的木材供应问题。这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第二,森林是一种仅次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第四大战略性能源资源,而且具有可再生、可降解的特点。森林生物质能源主要是用林木的果实或籽提炼柴油,用木质纤维燃烧发电。在化石能源日益枯竭的情况下,发展森林生物质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能源替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工程建设论文-工程论文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工程建设论文-工程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对于一个国家的长效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改善生态环境、人文环境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为此,需要重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实现国家的健康发展。本文主要探讨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新形势下发展的方式,希望能够为我国的林业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新形势下;林业;生态工程;建设 我国当前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正在有序地开展,林业建设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由于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发展的时间较晚,其中的问题还比较突出,需要相关部门进行反思和改进,笔者从事林业工作多年,简要阐述以下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重要性,以及我国在

这一方面发展的现状,并为其提出一些发展的建议,希望能够为我国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帮助,推动其健康发展。 1发展林业生态工程的必要性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这是因为森林对于改善空气环境、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等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如果森林受到损坏,将严重制约人类的发展,为此,一个国家要重视林业工作。现如今,我国倡导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这种建设工作得益于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在现阶段,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林业在改善生态环境中的作用,使其为经济建设做出贡献,提供更多的林业产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保护自然文化遗产,发展森林文化等多样化需求,让森林数量和质量都得到提高[1]。 2我国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现状

我国林业工作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将“生产木材”作为工作的中心,这种工作方向会伤害我国的林业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不健康的发展模式。为此我国开始向林业生态建设方向转变,我国林业建设进入了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坚持三大效益兼顾,生态效益优先,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进入了理论发展的快车道,同时,实际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2.1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更加全面化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是一个非常全面的过程,其与多个环节存在着联系,例如其要培育森林资源,保护珍稀树种,在有能力的前提下退耕还林,防沙治沙,保护森林中的野生动物,由此可见,林业生态工程并不仅仅是保护森林和树木,其还要保护与森林有关的其他事物,在林业生态工作方面,这种发展的理念更加科学[2]。

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现状总结报告

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现状总结报告 新中国建国60周年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取得进展,污染物排放总量逐步得到控制。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质量问题日渐突出。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环境保护事业,环境污染治理力度逐步加大,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得到基本控制,局部地区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上世纪80年代初期,全国环保治理投资每年为25-30亿元,约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0.5%;2007年,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达3388亿元,约为1981年的135倍,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32%。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稳步增长。2008年,全国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801亿元,是1981年的334倍。年末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8106万立方米,是2000年的3.8倍;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70.2%,比2000年提高35.9个百分点;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3.3%,提高9.6个百分点。2008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321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2321万吨,分别比2005年下降6.61%和8.95%,实现了两项污染物排放总量双下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迅速。经过不懈努力,环境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环境污染治理力度逐步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得到加强,污染治理投入稳步增加,全国环境质量严重恶化的趋势基本得到了控制,环境保护事业快速发展。 一、环境保护事业积极稳步发展 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在上世纪50、60年代开始孕育,70年代,我国的环保事业在艰难中起步,开始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1972年6月,我国政府代表团参加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环境保护开始摆上国家议事日程。

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现状(3篇)

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现状(3篇) 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现状(3篇) 第一篇: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分析 摘要:如何加快推进生态环境建设进程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难题,而林业生态环境作现代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可以说是在生态环境建设进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积极意义。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文章以“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对其哲学基础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剖析现状,发现问题,并最终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与对策,以供大家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哲学问题;思考 1前言 作为现代林业发展重要的内容的林业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可以说是备受关注。而要想真正做好上述工作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为此,笔者认为一定要充分认识我国林业发展的现状,并从哲学的角度对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进行思考,立足现状,加快推进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进程。 2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哲学基础 2.1矛盾的对立与统一关系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林业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可以说是林业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缺一不可的,同时两者之间的关系

既是统一的,又是对立的。如果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环境效益的话,就会慢慢导致林业产业的发展陷入混乱的状态;另外,如果过分强调林业发展的生态效益,那么势必会造成林业资源的浪费,无法充分发挥林业的经济效用。 2.2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在诸多因素中,人是唯一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因素。为此,笔者建议一定要充分发挥人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主观能动性,在深刻认识和了解生态环境建设本质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林业资源,在获取良好经济收益的同时,带来最小的资源与环境代价,从而实现林业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3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分析 从当前所了解的实际情况来看,虽然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取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依然面临着一定的难题与困境: 3.1源于意识层面的问题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点来看,正确的意识有助于客观事物的发展。换言之,先进的意识是尤为重要的,但是,从当前所了解的实际情况来看,部分地区并没有充分意识到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这就在某种上阻碍了林业生态环境的发展。尤其是从政府层面俩看,宣传的力度不够,宣传不到位,导致林区群众的林业生态建设意识薄弱,法律意识不强,乱砍滥伐的现象普遍存在。此外,林业具有显著的商品生产属性,有的地

浅谈森林生态系统及相关问题

浅谈森林生态系统及其各方面的研究 摘要:森林是人类亲密的伙伴,是我们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资源。拓为我们提供木材,能源,固定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为人类提供赖以生存的氧气,同时为人类遮风挡雨,美化自然环境,固定水土,减少荒漠的迁移和泥石流的发生。森林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结构多样性、食物链、食物网以及功能过程多样性等。我国对其各方面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步,通过对生态系统研究的加深,相信我们会更好的保护森林,并让其更好的发挥功能。 关键词:森林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经营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一森林生态系统及其相关概念 森林生态系统是以乔木为主体的生物群落(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非生物环境(光、热、水、气、土壤等)综合组成的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结构多样性、食物链、食物网以及功能过程多样性等,是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进行物质交换、能量流动的自然生态科学。 地球上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有四种,即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和北方针叶林。是陆地上生物总量最高的生态系统,对陆地生态环境有决定性的影响。 生态系统是典型的复杂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更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结构多样性、食物链、食物网以及功能过程多样性等,形成了分化、分层、分支和交汇的复杂的网络特征。认识和揭示复杂的森林生态系统的自组织、稳定性、动态演替与演化、生物多样性的发生与维持机制、多功能协调机制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的经营管理与调控,需要以对生态过程、机制及其与格局的关系的深入研究为基础,生态系统的格局和过程一直是研究的重点,是了解森林生态系统这一复杂的巨系统的根本,不仅需要长期的实验生态学方法,更需要借助复杂性科学的理论与方法。 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的多样性及其变化,涉及从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区域等不同的时空尺度,其中交织着相当复杂的生态学过程。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格局与过程不同,即在单一尺度上的观测结果只能反映该观测尺度上的格局与过程,定义具体的生态系统应该依赖于时空尺度及相对应的过程速率,在一个尺度上得到的结果,应用于另一个尺度上时,往往是不合适的。森林资源与环境的保护、管理与可持续经营问题主要发生在大、中尺度上,因此必须遵循格局-过程-尺度的理论模式,将以往比较熟知的小尺度格局与过程与所要研究的中、大尺度

如何进行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514299680.html, 如何进行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 作者:张丽丽 来源:《农业与技术》2015年第14期 摘要:如何有效的实施林业生态系统的建设,是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等环境 保护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提高我国林业建设的一些方法和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深入研究,并进行了深入论述,以供广大林业工作者受到启发。 关键词:生态林业;林业建设;生态工程 中图分类号:F3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733077 1 提高生态林业建设水平的措施 1.1 建设好生态平衡的可持续性发展 只有建立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林业资源,才能体现社会、生态平衡和经济效益的共同发展。要按照林业建设生态发展的要求,进行科学的有效计划。真抓实干的进行林业规划建设,能够使生态环境得到很好的优化,保证生态林业的持续发展能有序进行。当前生态农业的基本保护区域有原生林带、自然保护区、风沙地带等区域,其中森林系统还包含着道路、居民区、水区两边等地区的防护林。它们通过线、点、面等相互贯通共同构成网络状分布。从整体上保证了科学的、有目的的林业规划,充分发挥生态林业的作用,从而使经济建设和环境改变的需要。 1.2 稳定的生态林业性和各式各样的形式 根据各个地方的生态、气候、地质条件、经济条件等方面的特点差别,我国的生态林业的建设必须建立与其相适应的各种各样的形式。这些形式,被广泛应用到生态林业的各个方面,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各种林业生态环境的变化和发展,合理地、科学的、有效地使用和发展我国的森林资源。 1.3 生态农业要发展均衡 如何根据当地的地理状况和自然条件的发展特点,以及当地生态农业发展需要,建立起与其相适应的地区森林资源,对当地经济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就必须进行合理规划,科学引领,提高本地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要形成完备、有序的、具有良好经济效益的林业生态链。进一步使生态环境得到优化,促进经济的发展,保持生态平衡。当然,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变化,确保生态农业的均衡发展。 1.4 建立林业生态一体化以及多方面的生态建设

国家森林公园标准体系综述

国家森林公园标准体系综述 标准的制定及编制情况:相关标准有哪些,主要涉及哪些方面(管理、技术、服务等),这些标准是否适合国家公园建设的需要等等 本文主要探讨我国现有的国家森林公园标准体系以及该体系与我国现有的 国家公园标准适应性。 目前我国已出台的森林公园标准有《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国家森林公园设计规范》两项国家标准;《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范》、《中国森林认证森林公园生态环境服务》、《中国森林认证森林公园生态环境服务审核导则》、《中国森林认证森林公园生态环境服务操作指南》、《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森林公园工程技术规范》六项行业标准以及各地地标五项。(红字标准需购买) 《国家森林公园设计规范》为适应森林旅游与森林公园建设的需要,规范森林开发建设和工程设计,确保设计质量对森林公园的内部区划;环境容量与游客规模;景点与游览方式设计;植物景观工程设计;保护工程设计;旅游服务设施工程设计(包括生态文化及科普宣教设施、餐饮、住宿、娱乐游憩、购物、医疗保健、导游标志及信息化管理系统);基础设施工程设计,等方面做出了规定。 《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作为森林公园保护、开发、建设和管理的依据,规定了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评价的原则、方法、风景资源基本质量与风景资源基本质量公式;森林公园区域环境质量评价;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利用条件评价;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 《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范》对于森林公园的基础资料调查与现状分析;森林公园的范围、性质与发展目标;功能分区;容量与人口;客源市场分析与预测;发展战略、主题定位和营销策划;保护规划;森林景观规划;生态文化建设规划(包括宣教中心、博物馆、展览馆、标本馆、解说步道、解说牌、警示牌、指示牌及标牌解说词、导游词与多媒体解说内容等);森林生态旅游与服务设施规划;基础工程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社区发展规划等方面做出了规定。 《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对于森林公园的区划;环境容量;游客规模;景点设计;游览路线设计;植物景观工程设计;保护工程;安全、卫生工程;旅游服务设施工程;基础设施工程(道路交通、给排水、供电、供热、通信、广播电视、燃气)等方面做出了规定。 严格意义上讲,我国的国家公园实际上主要建立在台湾地区,而在中国大陆只有云南省按照其省级的国家公园标准建立的先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与尚在 试点中的黑龙江汤旺河国家公园。我国尚未有国家公园方面的国家标准,但云南省按照其省级的标准建立了《国家公园总体规划技术规程》与《自然保护区与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检测技术规程》。 《国家公园总体规划技术规程》适用于云南省境内国家公园总体规划的编制。 《自然保护区与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检测技术规程》

林业生态工程学复习题要 (2)

第一章绪论1.根据森林经营的目地和特点,可以将森林分为几类? (1)防护林;(2)用材林;(3)经济林;(4)薪炭林;(5)特种用途林。 2.防护林体系? 在一定地域内,根据需要建立的多功能、多用途的森林生态系统,是根据防护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生产发展的特点,及对防护作用的要求,将有关林种有机结合起来,以达到最大防护作用的有机结合体。 3.林业生态工程? 根据生态学、林学和生态控制论原理,设计、建造与调控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工程技术,其目的在于保护、改善和持续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 4.林业生态工程与传统的造林和森林经营相比,有什么不同? 对象不同,着眼点不同,地点不同,目的不同 (1)对象不同:传统的以林地为对象;林业生态工程以在特定的,需要防护的地段上,设计、建造和调控人工复合生态系统。 (2)着眼点不同:传统的主要关心木本植物与环境的关系,林地上木本植物的种间关系以及临汾的结构功能、物流与能量流。林业生态工程关心整个区域人工复合生态系统中物件共生关系与物质循环再生过程,以及整个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物流与能流。 (3)地点不同:传统的只考虑在林地上采用综合技术措施,而林

业生态工程需要考虑在复合生态系统中的各类用地上采用综合措施。人们常说的“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即此意思。 (4)目的不同:传统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林地的生产率,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经营。而林业生态工程的目的在于提高整个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实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经营。 5.林业生态工程的主要内容? 生物群落建造工程(保护型、防护型、经济型),环境改良工程(城镇、工矿区、劣地),食物链工程(桑基鱼塘系统中的鱼、动物控制病虫害的动物) 6.根据地形地貌,林业生态工程有哪些类型? 山丘区林业生态工程,平原区林业生态工程,风沙区林业生态工程 7.根据规模,林业生态工程有哪些类型? 流域性的林业生态工程黄河中游,长江中上游,淮河太湖,辽河流域,珠江流域 区域性的林业生态工程沿海,太行山 跨区域的林业生态工程“三北”,平原,防沙治沙 8.我国生态环境存在哪些问题? 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面积扩大,水资源缺乏、污染严重,森林破坏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城镇生态环境有待改善,草场退化、沙化和盐碱化面积逐年增加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 促进生态环境建设(新编版)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促进生态环境建设(新编版) Safety work has only a starting point and no end. Only the leadership can really pay attention to it, measures are implemented, and assessments are in place.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934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促进生态环境建设(新 编版) 【摘要】林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林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森林面积和蓄积的“双增长”,森林覆盖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各项林业工作不断深入。林业既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公益事业,又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产业,既有不可代替的生态效益,又有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林业生态建设 一、突出抓好林业重点工程建设 一是在平原农区实施高标准农田林网绿化工程,提高农田防护功能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二是突出抓好退耕还林工程,使坡耕地的水土流失得到遏制。落实和兑现补偿政策,加大造林地管理、管护投入,建立健全管护队伍,调整结构和开发特色产业,解决退

耕农民的长远生计问题;三是认真抓好天然林保护工程,重视集体林的管护,通过公益林建设、封山育林、飞播造林等措施,进一步保护、恢复和发展天然林资源。同时,开展多种经营,开发新产业,妥善安置富余职工,维护林区稳定。四是高度重视野生动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巩固提高现有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切实保护好各地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湿地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五是实施湿地保护工程,对湿地资源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湿地保护、恢复等措施,有效保护湿地资源。六是实施村庄绿化和坡塬丘陵困难地区林业富民工程,积极发挥林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作用,帮助农民致富增收。 二、加快建设高效林业产业,实现兴林富民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林业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林业特色产业发展潜力很大。一定要处理好兴林与富民的关系,处理好生态与产业的关系,把发展林业和林农致富紧密结合起来,把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紧密结合起来,在改善生态的同时,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一

林业生态保护与天然林保护具体措施分析

林业生态保护与天然林保护具体措施分析 摘要:近年来,随着自然环境的不断沙化,我国在林业保护方面不断提出各项 林业保护规定,以确保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有序推进。在目前,我国的七大防护林 工程对涵养水源和防风固沙等已经起到了维护生态平衡的作用,并且在林业资源 保护中,对天然林的保护也是重中之重,国家通过注重保护林业资源和制度建设,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之后对天然林的保护措施落到实处,在原有的基础上强化 林业生态保护工作,是保护生态环境和天然林业资源的重要措施。本文就对天然 保护林的林业生态保护具体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林业生态保护;天然林保护;林业资源 前言 近年来全球性的环境变化使现阶段生态问题逐渐受到世界各地人们的广泛关注,绿色、 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大量的推广下,得到人们的青睐,但生活方式的转变对于大环境来说只是 杯水车薪,因此,对于林业生态和天然林的资源保护成为了提高生态环境的重中之重[1]。森 林资源有“地球之肺”的美称,林木通过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为人类和动物们制造稳定的生 态环境,林业资源的经济价值远远比不上其本身的生态价值。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巨大 的木材需求量,使林木资源遭到可怕的打击[2]。在我国北方地区,气候干旱,一年四季都有 严重的风沙问题,为抵抗风沙,涵养水源是唯一的解决办法,这不仅是木材产品的可持续发 展的有效方法,还是改善干燥气候的重要措施。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对传统的破坏环境为代价获得经济效益的做法有了更深的认识,现今,我国对林业生态 的着重保护和关注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谋发展的共赢措施。 一、了解天然林保护的重要性 1.1水土流失 我国国土面积大,从高原到盆地,从沙漠到雨林,南北生态差异明显,北方的大部分地 区风沙肆虐,植被稀释,一但遇到强降雨,就会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在国际上,我国目前 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会导致淤塞河道、影响水库等水利工程效益从而引 起水灾,还会破坏耕地降低土地肥力,严重影响工农业的生产[3]。而其主要原因就是在过去 全面发展时期的经济建设过程中对当地植被进行了严重破坏,同时在发现植被破坏的严重性 后由于社会经济的需求未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使当地植被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这种打击 在短时间内是无法得到有效改善的。因此实行林业生态保护对当地生态能有效进行恢复,并 改善当前水土流失现状,这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生物多样性 天然林中生活着大量的珍稀动植物,这些动植物是属于全球的共同财产。通过对天然林 的保护,不仅可以有效的改善现阶段环境状态,减少水土流失,同时对提高生物的多样性, 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4]。在形成多年的天然林中生物资源极其丰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抵 御外力破坏的能力为天然林中的生物提供了生存繁衍的条件,在生物与环境的相辅相存过程 中实现了生态可持续发展。因此,保护天然林可有效提高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对更新 世界基因库有重要意义。 1.3经济发展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严峻,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生活、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我国开始大力建设林业生态工程,这对于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有着极大的助益。但是,目前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林业管理部门的重视,积极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1 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薄弱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我国的人均森林资源占有量较少,同时由于人们缺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在诸多偏远山区,存在着乱砍滥伐的现象,导致我国许多地方的环境质量较差,森林覆盖率严重下降,进而引发严重的水土流失,严重者还会导致该地出现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同时,存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建设的林业生态工程被破坏的现象。 针对该问题,需要林业部门加强重视,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各种方式来提高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加深对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进而更好地支持国家进行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在国家的各类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投入使用之后,在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趋势下,人们会对其林业资源进行良好的保护,实现其永续发展[1]。 2 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不完善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目前,我国的林业生态工程属于公共项目,其建设资金多依靠财政补贴或者是企业的投入,且无盈利。因此,这样不健全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使得许多基层的林业生态工程管理人员只能获得较少的管理费,不利于对林业生态工程的有效管理,易导致该工程被人为破坏。此外,也使得林业管理部门难以有效地对林业生态建设工程进行监督。 基于该问题,需要林业部门积极制定完善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及林业生态建设的激励机制,并且需要加大资金的投入,从政府、企业、社会多个方面为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筹集资金,保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可以实现长远稳定发展。同时,还需要积极探索具体的林业分级管理方法、资金补偿对策、林业采伐对策,使得林业的所有者、管理者都可以获得相应的资金补偿、政策支持,进而促进该项工程的稳定发展[2]。 3 林业建设规划方式不合理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规划方式不合理,将会对该地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不利于水土保持。基于此,需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人员在进行工程规划时,不断提高其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规划意识,并且在深入了解该地生态环境基本情况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规划设计。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通过有效地规划可以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进行改善,促进该地区物种的平衡发展,进而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各个地区在进行工程规划时,需要详细地对该地的自然环境条件、社会发展条件、经济水平条件、适种植被条件进行详细地调研,进而合理、科学地进行规划设计,以此来有效促进该地生态环境的改善。 4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质量差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功能红线划定技术指南

附件 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功能红线 划定技术指南(试行) 环境保护部自然生态保护司 生态红线划定技术组 二○一四年一月

目录

前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导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指南。 国家生态保护红线体系是实现生态功能提升、环境质量改善、资源永续利用的根本保障,具体包括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和自然资源利用上线(简称为生态功能红线、环境质量红线和资源利用红线)。本指南主要内容包括生态功能红线的定义、类型及特征界定,生态功能红线划定的基本原则、技术流程、范围、方法和成果要求等。 本指南由环境保护部自然生态保护司组织制订,主要编制单位为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河北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1 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功能红线划定工作,省级及以下行政区生态功能红线划定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指南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指南。 《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国发〔2010〕46号)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国发〔2011〕42号) 《关于发布全国生态功能区划的公告》(环境保护部中国科学院公告〔2008〕35号) 《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环发〔2008〕92号)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环发〔2010〕106号) 《全国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国函〔2012〕13号)GB/T 12343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编绘规范 GB/T 13923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CH/T 9005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基本规定 SL190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生态保护红线:是指对维护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具有关键作用,在提升生态功能、改善环境质量、促进资源高效利用等方面必须严格保护的最小空间范围与最高或最低数量限值。 生态功能红线:指对维护自然生态系统服务,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具有关键作用,在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区、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的最小生态保护空间。 重要生态功能区:指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蓄洪水、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关系到国家或区域生态安全的地域空间。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研究(共4篇)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研究(共4篇) 第一篇 一、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存有的问题 1.1林业生态工程的质量较低 (1)部分地区在短期内退耕面积太大、速度太快带来良种生产供应不足、劣质种苗被栽种、树苗种类单一化等问题‘进而造。成补植任务 过大既增加了造林成本又抑制造林质量的提升。另外,有众多地区在 造林上采用散乱作业.粗植滥造的施工万式同样防碍施工质量的提升。 (2)林业作为一个经济部门或产业部门来看待.而完全忽视其生态效益 与社会效益。过度的采伐造成我国森林资源越来越少加剧了生态环境 的恶化。 (3)居民缺乏生态环境意识和法制观念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相当严 重因为对生态环境的相关法律及法规宣传力度不够一些部门、单位以 及个人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缺乏深刻认识没有形成全民 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4)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缺乏科技支持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林业生 态工程建设过程中存有科研成果转换率低、推厂速度慢、科技含量低、治理措施缺乏科学性、应用设备落后等众多问题。 (5)缺乏政策性保护一是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缺少政府投入.尤其是新造 林没有管护投入‘无法巩固建设成果二是林业税费负担严重影响了群 众绿化造林的积极性三是没有建立相对应的激励机制和补偿制厦以调 动社会力量厂泛参与林业生态环境建设。 (6)林业生态工程管理水平较粗放它主要包括四个万面,一是林业生 态工程建设规划的可操作性较差二是经济林的发展缺少整体规划和数 量调控三是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过程中普遍存有责任分配不明确的现象:四是缺乏独立的监理队伍及监理机制。

二、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所存问题的对策分析 2.1创新林业科技创新体制 逐步建立起以币场需要为导向以促进林业企业发展为途径.以科技带动为核心以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目标的科技创新新体制为推进林业的发展和生产能力的提升可以尝试实行“数字林业”发展的理念即利用现代远程信息技术功能科技手段推动林业科技进步,实现林业发展的信息化、科学化和精确化,是林业经营和管理走上科技发展的道路和现代化发展的轨道 2.2多渠道多途径筹措工程建设资金加大投入力度 一要坚持以政府资金投入为主体并多渠道多途径.多万位、多层次的吸引相关企事业单位合社会个人资金支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引导积极投资发展林业二要国家的服务部门在服务、信贷、税收等万面实行资金政策倾斜,对国家、政府、企业的一些重大工程项目应给予税收优惠.资金补助和贷款贴息等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三要持续扩大公益林补偿面积对于公益林的补偿标准要逐步提升积极引导社会投资力量进入林业系统 2.3突出重点,强化林业生态工程的带动作用 川继续发挥‘三北”防护林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天然林保护、防风固沙、退耕还林等典型国家重点生态工程的买施‘持续提升工程建设水平和建设质量。进一步扩大城市绿地湿地的绿化建设,做好城乡结合绿化带.休闲公园、隔音带等重点村压绿化建设第四做好林业相关农田水网.园林绿化、城乡小庭院休闲娱乐场所建设 2.4增强生态系统建设的应用技术开发和研究 (1)要持续开发林业科技新产品对传统的木材加工制造进行科技创新.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林业的发展保驾护航提升木材加工业的科技含量。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