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常见急危重症的

常见急危重症的

常见急危重症的
常见急危重症的

常见急危重症的

快速识别要点与处理技巧

一、常见急危重症的范畴

急危重症通常指病人的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包括“六衰”;衰竭的脏器数目越多,说明病情越危重,两个及两个以上脏器衰竭称“多器官功能衰竭”(MOF)

概念

?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最终导致多器官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MOF)。

?MODS的病因

1、感染性病因:如败血症和严重感染。

2、非感染性病因:如大手术和严重创伤。MODS最早发现于大手术后,是大手术后的重要并发症。严重创伤后,无论有无感染存在均可发生MODS,创伤36小时内发生MODS 常有低血容量性休克,常导致加重和加速MODS的发生发展。

?MOF: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是指机体在严重创伤、感染、中毒、大手术后等应激状态下短时间内同时或相继发生2 个或2 个以上器官功能衰竭

概念

?MOFE: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 in the elderly)

是以老年多器官功能衰退为基础,以老年多器官慢性疾病为先导,在某些诱因激惹下,由单一器官功能不全而诱发多个器官功能衰竭。老年器官功能随年龄增长而衰退,在此基础上多器官慢性疾患使器官功能进一步减退,处于衰竭临界状态。此时,某些并不严重的应激情况即可影响其器官功能,并导致连锁反应,类似多米诺现象,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据统计,老年人中,心肺慢性疾病多见。诱因以肺部感染居首,占72.73%,败血症占7.28%,手术或创伤仅占1.82%。另外,脑血管意外、消化道出血、大量饮酒、肾毒性抗生素的应用等均可成为MOFE 的诱因。此点与中青年人因外伤、大手术、烧伤及感染败血症等诱发的MOF 有很大不同。

MOF的注意要点

①原发的致病因素是急性的,继发的受损器官远离原发损害的位;

②从原发损害到发生MOF,往往有一间隔期,可为数小时或数天;

③受损器官原来的功能基本正常,一旦阻断其发病机制,功能障碍是可逆的;

④在临床表现上,各器官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不同步,有的器官已呈现完全衰竭(如无尿性肾衰),有的器官则可为临床不明显的“化学性”衰竭(如血转氨酶升高)。

MOF的病死率很高,并随衰竭器官的数目增加而增高。累及1个器官者的病死率为30%,累及2个者的病死率为50%-60%,累及3个以上者的病死率为72%-100%,4个以上死亡率基本为100%。病死率还与病人的年龄、病因和基础病变等因素有关。

1、脑功能衰竭:

如昏迷、中风、脑水肿、脑疝形成、严重脑挫裂伤、脑死亡等。

2、循环功能衰竭:

由于各种原因所引起的循环功能衰竭,最终共同表现为有效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一组综合征(休克)。常见病因,可分为创伤性、失血性、失液性、感染性、心源性、过敏性、神经源性和内分泌性等类型。

3、呼吸衰竭:

包括急性与慢性呼吸衰竭,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又可分为Ⅰ型呼衰(单纯低氧血症)、Ⅱ型呼衰(同时伴有二氧化碳潴留)。

4、心力衰竭:

如急性左心衰竭(肺水肿表现)、慢性右心衰竭、全心衰竭和泵衰竭(心源性休克)等。

5、肝功能衰竭:

表现为肝昏迷,包括急性肝坏死和慢性肝硬化。

6、肾功能衰竭:

可分为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慢性肾功能衰竭(后者又称为“尿毒症”)。

7、有生命危险的急危重症五种表现

A. Asphyxia 窒息及呼吸困难

(常见胸部穿透伤、气胸或上呼吸道梗阻)

B. Bleeding 大出血与休克

(短时间内急性出血>800ml)

C. C1:Cardiopalmus 心悸

C2 :Coma 昏迷

D. Dying (die) 正在发生的死亡(濒临死亡)

(心脏停搏时间不超过8 ~10分钟)

二、急危重症的快速

识别要点

——生命“八征”

(T、P、R、BP,C、A、U、S)

通过对生命“八征”的重点体格检查,来快速识别病人是否属于急危重症——T、P、R、BP,

C、A、U、S。

1、体温(T):

正常值为36 ~ 37℃;

体温超过37℃称为发热,

低于35℃称为低体温。

2、脉搏(P):

正常60~100次/分、有力;

同时听诊心音,心律整齐、

清晰有力,未闻及杂音。

3、呼吸(R):

正常14 ~ 28次/分、平稳;

同时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晰

一致,未闻及干湿罗音。

4、血压(BP):

正常收缩压>100 mmHg

或平均动脉压>70 mmHg

(平均动脉压=舒张压+1/3脉压差)

一旦血压低于此数值,即应

考虑休克的可能性;

而舒张压如果超过90mmHg,

4

5、神志(C ):

正常神志清楚、对答如流,

采用格拉斯哥评分≥ 9分;

如果病人烦躁、紧张不安,往往提示休克早期;而神志模糊或嗜睡,说明即将发生昏迷;

各种急危重症的晚期都会出现昏迷,分为浅昏迷(刺激无睁眼反应)、中度昏迷(无应答反应)与深昏迷(无肢体反应)三种程度。

6、瞳孔(A ):

正常直径 3~5毫米,双侧等大等圆,对光反应灵敏;

瞳孔散大并固定提示心跳停止,瞳孔缩小提示有机磷或毒品中毒,而一大一小为脑疝形成。

7、尿量(U ):

正常 >30ml/h ;如果小于25ml/h 称为尿少、小于5ml/h 称为尿闭,提示发生了脱水、休克或者急性肾功能衰竭。

8、皮肤黏膜(S ):

皮肤苍白、四肢湿冷提示休克;

皮肤和口唇甲床紫绀提示缺氧;

皮肤黏膜黄染可能为肝细胞性、溶血性或者阻塞性黄疸所致;

皮肤黏膜广泛出血说明凝血机能障碍,提示发生了 DIC (全身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生命八征(2) respiration 血 压 BP blood pressure

8

三、急危重症的处理技巧

危重急症的医学专业特点

? 突发性、不可预测,病情难辨多变

? 救命第一,先稳定病情再弄清病因

? 时限紧迫,病情进展快、预后差,应争分夺秒、强化时间观念,赶在“时间窗”内

尽快实施目标治疗

? 注重器官功能,防治多器官功能障碍,必须全身综合分析和支持治疗

1、最重要的专业思路与对策

——对有生命危险的急症者,必须先

“开枪”、再“瞄准”,即:

? 判断、但暂不诊断

? 对症、但暂不对因

? 救命、但暂不治病

所谓先“救人”、然后再“治病”,而不遵循“治病→救人”的常规!

患者病情按轻重缓急分为五类

皮肤粘膜 skin & membrane 刻不容缓地立即抢救,心肺复苏 生命垂危患者

(1)先“开枪”、再“瞄准”!

?A、呼吸困难(Asphyxia)

—端坐体位

—立即开放气道

—给予有效吸氧

(2)先“开枪”、再“瞄准”!

?B、大出血(Bleeding)

—立即彻底止血

—建立静脉通路

—快速补液扩容

(3)先“开枪”、再“瞄准”!

?C1、心悸(Cardiopalmus)

—端坐体位

—有效吸氧

—建立静脉通路

(4)先“开枪”、再“瞄准”!

?C2、昏迷(Coma)

—开放气道

—有效吸氧

—建立静脉通路

(5)先“开枪”、再“瞄准”!

?D、濒死状态(Dying)

—立即人工呼救、仰卧位

—尽快心肺复苏

—电击除颤+复苏药物

2、最基本的五项急救首要措施

——适用于任何急危重症:

(1)体位?a?a仰卧、侧卧或端坐位

(2)开放气道?a?a保持呼吸道畅通

(3)有效吸氧?a?a鼻导管或面罩

(4)建立静脉通路?a?a应通畅可靠

(5)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a?a酌情静

脉输液(多选平衡盐液和糖水)

常见的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类型:

水失衡?a?a如脱水(禁食、腹泻等原因)、血容量不足(各种休克都可引起),或者相反为水中毒(稀释性低血钠)、血容量过多(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左心衰竭);

电解质失衡?a?a如低/高钠血症、低/高钾血症、低血钙、低血镁等;

酸碱失衡?a?a如代谢性酸/碱中毒、呼吸性酸/碱中毒、混合性酸中毒

3、广义的ABCD“万用”急救流程:

适用于任何急危重症?a?a

A.判断+气道:快速判断,

确定病人昏迷后开放气道

B.呼吸:给氧+ 人工呼吸

C.循环:心脏+ 血管+ 血液

D.评估:抢救过程中不断检查和

床旁持续监测生命八征

万用的急诊施救措施与流程

A/ 第一步

?判断(贯穿)

Assessment是否昏迷?

?开放气道

Airway open

如果昏迷或者呼吸道阻塞、

立即开放气道

B/ 第二步

呼吸

Breathing

?有效吸氧

?人工呼吸

C/ 第三步

循环

Circulation

?心脏(心力、心律)

?血管(有无出血)

?血液(量和质)

D/ 第四步

评价

Diagnoses

?生命八征

?心电监护

?氧饱和度

4、狭义的ABCDE急救流程:

仅适用于心肺复苏——

? A 判断+气道:徒手开放气道

? B 呼吸:口对口人工呼吸

? C 循环:胸外心脏按压

? D 电击除颤+复苏药物

? E 评价

5、现场急救“七大”基本技术:

要求医护人员必须人人掌握的基本功,通过长期的模拟训练提高动手能力。具体包括两大类基本操作技能,涉及到心肺复苏有3项,涉及到创伤急救有4项,它们分别是:

(1)基础生命支持(BLS):

有关现场心肺复苏的基本操作技能共有3项技术——

a.徒手心肺复苏ABC

b.电击除颤D(及心电图识别)

c.复苏药物(及气管插管)

(2)基础创伤急救(BTLS):

有关创伤的现场急救基本操作技能共有4项,称之为外伤的四大急救基本技术——

d.止血

e.包扎

f.固定

g.搬运

6、各种支持疗法与高级手段:

呼吸支持——人工呼吸机、人工肺

循环支持——强心、抗休克、血管

活性药物、抗心律失常

脑功能支持——降颅压、亚低温

肾功能支持——人工肾、血液净化

肝功能支持——人工肝、保肝药物

总结

?通过对生命“八征”(包括T、P、R、BP,C、A、U、S)的重点体格检查,来快速识别病人是否属于常见急危重症的“六衰”范畴。

?有关急危重症的处理技巧,请记住最重要的思路是先“开枪”、再“瞄准”,采取最基本的五项急救首要措施,广义和狭义的ABCD(E)急救流程,现场急救“七大”基本技术,以及各种支持疗法与高级手段。

常见急危重症的范畴

一、常见急危重症的范畴 急危重症通常指病人的脏器功能衰竭,包括“六衰”;衰竭的脏器数目越多,说明病情越严重(两个以上成“多功能脏器衰竭”),而最危险的情况莫过于心跳骤停。 1、脑功能衰竭: 如昏迷、中风、脑水肿、脑疝形成、严重脑挫裂伤、脑死亡等。 2、各种休克: 由于各种原因所引起的循环功能衰竭,最终共同表现为有效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一组综合征。休克的常见病因,可分为创伤性、失血性、失液性、感染性、心源性、过敏性、神经源性和内分泌性等类型。 3、呼吸衰竭: 包括急性和慢性呼吸衰竭,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又可分为Ⅰ型呼衰(单纯低氧血症)、Ⅱ型呼衰(同时伴有二氧化碳潴留)。 4、心力衰竭: 如急性左心衰竭(肺水肿表现)、慢性右心衰竭、全心衰竭、和泵衰竭(心源性休克)等。 5、肝功能衰竭: 表现为肝昏迷,包括急性肝坏死和慢性肝硬化。 6:肾功能衰竭: 可分为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慢性肾功能衰竭(后者又称为“尿毒症”)。 6、有生命危险的急危重症五种表现 A.窒息及呼吸困难(常见胸部穿透伤、气胸或上R梗阻) B.大出血与休克(短时间内出血量>800ml) C.心悸或者昏迷 D.正在发生的死亡(心脏停搏时间不超过8~10分钟) 二、急危重症的快速识别要点——生命“八症” (T、P、R、BP,C、A、U、S) 通过对生命“八症”的重点体格检查,来快速识别病人是否属于急危重症 体温(T) 正常值为 36 ~ 37℃; 体温超过 37℃称为发热; 低于 35℃称为低体温。 脉搏(P) 正常 60~100次/分、有力; 同时听诊心音,心律整齐、清晰有力,未闻及杂音。 呼吸(R) 正常 14 ~ 28次/分、平稳;

常见急危重症的快速识别要点与处理技巧

常见急危重症的快速识别要点与处理技巧一、常见急危重症的范畴 急危重症通常指病人的脏器功能衰竭,包括“六衰”;衰竭的脏器数目越多,说明病情越危重(两个以上称“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最危重的情况莫过于心跳骤停。 1、脑功能衰竭: 如昏迷、中风、脑水肿、脑疝形成、严重脑挫裂伤、脑死亡等。 2、各种休克: 由于各种原因所引起的循环功能衰竭,最终共同表现为有效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一组综合征。休克的常见病因,可分为创伤性、失血性、失液性、感染性、心源性、过敏性、神经源性和内分泌性等类型。 3、呼吸衰竭: 包括急性与慢性呼吸衰竭,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又可分为Ⅰ型呼衰(单纯低氧血症)、Ⅱ型呼衰(同时伴有二氧化碳潴留)。 4、心力衰竭: 如急性左心衰竭(肺水肿表现)、慢性右心衰竭、全心衰竭和泵衰竭(心源性休克)等。 5、肝功能衰竭: 表现为肝昏迷,包括急性肝坏死和慢性肝硬化。 6、肾功能衰竭: 可分为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慢性肾功能衰竭(后者又称为“尿毒症”)。 7、有生命危险的急危重症五种表现 A. Asphyxia 窒息及呼吸困难(常见胸部穿透伤、气胸或上R梗阻) B. Bleeding 大出血与休克(短时间内急性出血量>800ml) C. C1:Cardiopalmus 心悸或者C2 :Coma 昏迷 D. Dying (die) 正在发生的死亡(心脏停搏时间不超过8 ~10分钟) 二、急危重症的快速识别要点——生命“八征” (T、P、R、BP,C、A、U、S) 通过对生命“八征”的重点体格检查,来快速识别病人是否属于急危重症——T、P、R、BP,C、A、U、S。 1、体温(T):正常值为36 ~ 37℃;体温超过37℃称为发热,低于35℃称为低体温。 2、脉搏(P):正常60~100次/分、有力;同时听诊心音,心律整齐、清晰有力,未闻及杂音。 3、呼吸(R):正常14 ~ 28次/分、平稳;同时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晰一致,未闻及干湿罗音。 4、血压(BP):正常收缩压>100 mmHg或平均动脉压>70 mmHg (平均动脉压=舒张压+1/3脉压差) 一旦血压低于此数值,即应考虑休克的可能性;

产科急危重症的早期识别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产科急危重症的早期识别、处理 一、产科急危重症的概念 1、产科急危症是指健康孕妇在妊娠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产科并发症,可分为产前、产时、产后急危症。 产前急症主要有: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 产时急症主要有:脐带脱垂、羊水栓塞、子宫破裂、肩难产等; 产后急症主要有:产后出血、胎盘滞留伴出等。 2、产科重症是指产科重症主要是因为妊娠并发症或合并症而处于危重症的状态。 产科常见的并发症或合并症有:子痫前期、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合并重症肝炎或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妊娠合并阑尾炎、妊娠合并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妊娠合并血栓性疾病(包括肺栓塞)、妊娠合并突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扭转或破裂等。 产科急危重症可归结为妊娠时继发于产科并发症或合并症的严重危急状态,即4P(子痫前期、产后出血、早产、妊娠相关疾病)疾病。

死亡率和患病率增高的主要危险因素。 2、对以下症状的妇女也应重视并做相应的处理:1)胎膜早破;2)面色苍白、无力;3)虚脱;4)严重头痛;5)视物不清;6)呕吐;7)出血倾向;8)全身水肿。 三:初步处理原则 1、识别; 2、对急症的快速反应及初步处理: 1)让患者平静,医务人员的思考要有逻辑,关注患者的需要; 2)要时刻有人关注患者; 3)专人负责,以免造成混乱; 4)呼救,请相应科室会诊。 5)如患者昏迷需评估呼吸道是否通畅、呼吸及循环情况; 6)如已休克,立即抢救;如怀疑休克,立即治疗;如没有休克可能发展成休克,应立即做好休克防治工作。

三:及时转诊及转诊时机 1、转诊原则: 1)、就近寻求可获得救治的助产机构; 2)、危重急症争取转诊一步到位,避免在转诊中的延误; 3)、凡是高危妊娠应在二级以上助产机构分娩。 4)、有严重内外科并发症的孕产妇直接转诊到有能力处理的综合性医院。 5)、做好出诊、接诊记录、 2、转诊时机: 1)、转诊目的是为了保证母婴安全,因此不要延误,要为上级医院成功抢救病人创造条件; 2)、转诊的最好时机应是在识别高危时,不应等病情危重再转; 3)、产科急症因做初步急救处理,并估计在转诊途中不会发生意外时方可转诊,如病情危急无法转诊应及时请上级医院会诊,如路途遥远,为缩短转诊时间,应在转诊时同时呼叫上级医院派车中途接诊。 4)、转诊过程中,陪同并给予转诊前转诊途中的的处理。 3、出血休克患者转诊前处理: 1)、平卧位,保暖、吸氧、避免剧烈震动,观察生命体征; 2)、保持静脉通道,应用宫缩剂,抗生素; 3)、局部压迫止血,观察子宫收缩及外出血情况; 4)、转诊一次到位。建立完善的急救机制和组织、培训,精湛的急救技能和及时有效的转诊是降低孕产妇及围生期死亡率保证母婴安全的最重要措施!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常见急危重症的

常见急危重症的 快速识别要点与处理技巧 一、常见急危重症的范畴 急危重症通常指病人的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包括“六衰”;衰竭的脏器数目越多,说明病情越危重,两个及两个以上脏器衰竭称“多器官功能衰竭”(MOF) 概念 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最终导致多器官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MOF)。 MODS的病因 1、感染性病因:如败血症和严重感染。 2、非感染性病因:如大手术和严重创伤。MODS最早发现于大手术后,是大手术后的重要并发症。严重创伤后,无论有无感染存在均可发生MODS,创伤36小时内发生MODS 常有低血容量性休克,常导致加重和加速MODS的发生发展。 MOF: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是指机体在严重创伤、感染、中毒、大手术后等应激状态下短时间内同时或相继发生2 个或2 个以上器官功能衰竭 概念 MOFE: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 in the elderly)是以老年多器官功能衰退为基础,以老年多器官慢性疾病为先导,在某些诱因激惹下,由单一器官功能不全而诱发多个器官功能衰竭。老年器官功能随年龄增长而衰退,在此基础上多器官慢性疾患使器官功能进一步减退,处于衰竭临界状态。此时,某些并不严重的应激情况即可影响其器官功能,并导致连锁反应,类似多米诺现象,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据统计,老年人中,心肺慢性疾病多见。诱因以肺部感染居首,占72.73%,败血症占7.28%,手术或创伤仅占 1.82%。另外,脑血管意外、消化道出血、大量饮酒、肾毒性抗生素的应用等均可成为MOFE 的诱因。此点与中青年人因外伤、大手术、烧伤及感染败血症等诱发的MOF 有很大不同。 MOF的注意要点 ①原发的致病因素是急性的,继发的受损器官远离原发损害的位; ②从原发损害到发生MOF,往往有一间隔期,可为数小时或数天; ③受损器官原来的功能基本正常,一旦阻断其发病机制,功能障碍是可逆的; ④在临床表现上,各器官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不同步,有的器官已呈现完全衰竭(如无尿性肾衰),有的器官则可为临床不明显的“化学性”衰竭(如血转氨酶升高)。 MOF的病死率很高,并随衰竭器官的数目增加而增高。累及1个器官者的病死率为30%,累及2个者的病死率为50%-60%,累及3个以上者的病死率为72%-100%,4个以上死亡率基本为100%。病死率还与病人的年龄、病因和基础病变等因素有关。 1、脑功能衰竭: 如昏迷、中风、脑水肿、脑疝形成、严重脑挫裂伤、脑死亡等。 2、循环功能衰竭: 由于各种原因所引起的循环功能衰竭,最终共同表现为有效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一组综合征(休克)。常见病因,可分为创伤性、

常见急危重症考点总结

休克 概述 病因与分类 病理生理 临床表现 诊断 病情评估 治疗与预防 概述 机体遭受强烈的致病因素侵袭后,有效循环血量显著下降,不能维持机体脏器与组织的正常灌注,继而发生全身微循环功能障碍的一种危急重症。 主要病理学特征是重要脏器组织微循环灌流不足、代谢紊乱和全身各系统的功能障碍。 病因与分类 目前多主张按休克的发生原因和病理生理改变进行分类 各型休克可单独存在,也可合并存在(复合性休克)。 休克原因分为三大类: 低血容量 心泵功能障碍 血管功能失常 休克的病因及分类 原因分类常见原发病 低血容量 失血性休克 消化道大出血、异位妊娠破裂、产后大出血、动脉瘤及血管畸形破裂 等 失液性休克严重烧伤、急性腹膜炎、肠梗阻、严重呕吐及腹泻等 创伤性休克严重骨折、挤压伤、大手术等 心泵功能 障碍 心源性休克 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急性重症心肌炎、严重二尖瓣狭窄伴心动过 速、严重心律失常等 心脏压塞性 休克 大量心包积液、心包内出血、张力性气胸等 血管功能 失常 感染性休克 脓毒症、重症肺炎、中毒性菌痢、化脓性胆管炎、创面感染、流行性 脑脊髓膜炎、流行性出血热等 过敏性休克药物、食物、异种蛋白等过敏 神经源性休创伤、剧痛、脊髓损伤、麻醉、神经节阻滞剂、大量放胸腹水等

病理生理 有效循环血容量绝对或相对不足,是各类休克的本质。 各种病因的休克发生后,机体发生一系列相应的病理生理变化,主要体现在微循环的代偿及失代偿、机体代谢变化、炎症反应及各系统脏器功能障碍甚至衰竭等。 依据休克的病理生理改变,将休克分为三个临床时期: 1.休克早期(微血管痉挛期、微循环缺血缺氧期) 在病因作用下,出现组织灌注不足,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代偿性强烈兴奋,儿茶酚胺大量释放,血液重新分布,微循环变化主要发生在皮肤黏膜、骨骼肌及腹腔脏器,主要特点是毛细血管前后阻力增大,前阻力血管更明显,导致真毛细血管网关闭,动静脉吻合支开放。代偿的目的是维持动脉血压,从而保障心、脑血液供应。 2.休克期(微血管扩张期、可逆性休克失代偿期) 休克处于失代偿阶段。由于组织缺血缺氧,局部酸性代谢产物滞留,导致毛细血管床对儿茶酚胺类物质敏感性降低,微循环毛细血管前阻力下降,真毛细血管网开放,微循环灌注增加,回心血量减少,血压显著下降,进一步加重组织缺血缺氧。 3.休克晚期(微循环衰竭期、休克失代偿期) 微循环衰竭期。微血管发生麻痹性扩张,真毛细血管的血液淤滞,血液呈高凝状态,广泛微血栓形成而导致血流停滞,出现持续低血压和严重血液动力学障碍,心、脑、肝、肺、肾等器官代谢和功能障碍不断加重,重要器官发生不可逆性损伤,可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和多系统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临床表现 各期休克的临床表现 1.休克早期(微血管痉挛期) 由于血液重分配,此期心脑灌流可正常,患者神志一般清楚。此期为休克的可逆期,应尽早消除休克的病因,及时补充血容量,恢复循环血量,可以有效防止向休克期发展。 ①面色苍白,四肢冰凉,出冷汗,口唇或四肢末梢轻度发绀 ②神志清,伴有轻度兴奋,烦躁不安; ③血压大多正常,脉搏细速,脉压可有明显减小,也可骤降(见于大失血),所以血压下降并不是判断早期休克的指标; ④呼吸深而快; ⑤尿量减少。 2.休克期(微血管扩张期) 进入失代偿期,但症状与病情尚具有可逆性。 常见表现: ①全身皮肤苍白与青紫交织、发凉,口渴明显; ②表情淡漠,反应迟钝; ③体温正常或降低; ④脉搏细弱,浅静脉萎陷,收缩压进行性下降至60~80mmHg,心音低钝; ⑤可出现呼吸衰竭; ⑥出现少尿甚至无尿。 3.休克晚期(微循环衰竭期) 进入不可逆的失代偿期,是休克的晚期,积极救治部分患者可存活,但多伴有多系统器官功能障碍,主要表现:

常见急危重症的快速识别要点与处理技巧

常见急危重症的快速识别要点与处理技巧 一、常见急危重症的范畴 急危重症通常指病人的脏器功能衰竭,包括“六衰”;衰竭的脏器数目越多,说明病情越危重(两个以上称“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最危重的情况莫过于心跳骤停。 1、脑功能衰竭: 如昏迷、中风、脑水肿、脑疝形成、严重脑挫裂伤、脑死亡等。 2、各种休克: 由于各种原因所引起的循环功能衰竭,最终共同表现为有效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一组综合征。休克的常见病因,可分为创伤性、失血性、失液性、感染性、心源性、过敏性、神经源性和内分泌性等类型。 3、呼吸衰竭: 包括急性与慢性呼吸衰竭,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又可分为Ⅰ型呼衰(单纯低氧血症)、Ⅱ型呼衰(同时伴有二氧化碳潴留)。 4、心力衰竭: 如急性左心衰竭(肺水肿表现)、慢性右心衰竭、全心衰竭和泵衰竭(心源性休克)等。 5、肝功能衰竭: 表现为肝昏迷,包括急性肝坏死和慢性肝硬化。 6、肾功能衰竭: 可分为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慢性肾功能衰竭(后者又称为“尿毒症”)。 7、有生命危险的急危重症五种表现 A. Asphyxia 窒息及呼吸困难 (常见胸部穿透伤、气胸或上R梗阻) B. Bleeding 大出血与休克 (短时间内急性出血量>800ml) C. C1: Cardiopalmus 心悸或者 C2 : Coma 昏迷 D. Dying (die) 正在发生的死亡 (心脏停搏时间不超过8 ~10分钟) 二、急危重症的快速识别 要点——生命“八征” (T、P、R、BP,C、A、U、S) 通过对生命“八征”的重点体格检查,来快速识别病人是否属于急危重症——T、P、R、BP, C、A、U、S。 1、体温(T):

小儿危重症的早期识别-危重症的早期识别

小儿危重症早期识别 小儿疾病的特点是起病急,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尤其各种急重症对儿童健康危害极大,及时有效地救治危重患儿是降低儿童死亡率的关键,而早期识别小儿可能存在或发展的危重征象是及时救治的前提。下面就告知各位家长如何做到小儿常见危重症的早期识别。 一、危重症患儿与一般患儿的识别 1、一般危险症状:不能喝水或吃奶;频繁呕吐;嗜睡或精神差;有过惊厥或正在惊厥 2、一般体征: ㈠体温:应注意体温升降的方式、发热的程度、发热的类型及发热伴随症状,休克或极度衰弱患儿体温常有下降,体温过高41℃以上或过低35℃以下,都提示病情严重。 (1)是否过高或过低 (2)四肢是否温暖 (3)体温维持情况 ㈡皮肤: (1)是否红润或苍白、青紫、发花 (2)是否有出血点、有无瘀斑、黄疸、水肿或皮疹等 (3)是否有压疮 ㈢意识状态: 凡能影响大脑功能获得的疾病皆能引起意识状态的改变:如兴奋、恐惧、不安、焦虑、抑郁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根据其程度分:清醒、嗜睡、意识模糊、瞻望、昏睡、浅昏迷、深昏迷。 二、各系统症状判断: 1、呼吸系统: (1)呼吸频率、节律是否规则 (2)呼吸是否费力、有无吸气时凹陷,鼻扇、有无呻吟、点头状呼吸等,呼吸音是否有罗音 (3)痰量、颜色、性质 2、心血管系统: (1)心率及心律 (2)心音,是否有杂音 (3)血压、脉压差 (4)四肢循环情况(毛细血管再充盈情况) 3、神经、运动系统: (1)前囟是否饱满或凹陷 (2)瞳孔反应 (3)四肢肌张力高或低 (4)对刺激的反应,是否剧烈头痛 (5)哭声是否尖直或微弱 (6)是否有抽搐(全身或局部) 4、胃肠道: (1)是否有腹胀或肠形 (2)是否排便,担保是否带脓血,是否有异味 (3)是否有胃肠减压,减压液量、颜色、性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