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修改稿)

浅谈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修改稿)

浅谈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修改稿)
浅谈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修改稿)

李浩你好:我写了篇有关探索教学模式的教学文章,现给你交来,请审阅,能否在学校的书上发表。

浅探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

德阳五中陈秀全

学校的教育活动有百分之九十的时间以课堂教学形式进行的,研究课堂教学模式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初中化学是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部分,必需推进素质教育,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研究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是十分重要。

一、研究课堂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21世纪的教育,应该是素质教育,教育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化学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化学知识的传授,而应当成为关于化学的广泛应用及社会价值的教育,要主动地适应受教育者的兴趣和目的多样性的需要。特别是初中化学属于义务教育阶段,是化学基础教育阶段,不仅仅要关心提高化学课程的理论水平。

初三化学是起始学科,仅仅设一学年,受中考时间、分数、学校的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初中化学教学时间短、任务重、适应慢、难度大,教学效果不尽人意。研究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精心设计和选用一定的教学模式,精心设计和选用一定的教学模式,有利发挥教师的创造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师生共同活动,完成教学任务。

二、课堂教学模式

我国关于课教学模式的说法大致有三种。第一属于方法范畴,认为教学模式就是教学方法,或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第二、教学模式是各种教学方法在具体时间、地点和条件下表现为不同的空间结构和时间序列,从而形成不同的教学模式;第三、教学模式是人们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对教学结构作出的主观选择。综合各种认识下,我们所要研究的教学模式是教学过程的结构,在教学理论指导下,根据新课程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配有相应教学策略和教学措施,并将教学模式具体转化为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

三、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

1、教学理论和教学思想

任何教学模式都有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为依据。教学理论和教学思想决定了教学环节的选择和教学策略的运用,明确了教学评价的指向,可以认为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的一种简化形成。

2、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标准。教学目标是教学模式构成的核心因素,它对教学策略、教学程序、教学评价等起着制约作用。正确地制定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价值与态度目标),首先要转变观念,增强改革意识,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育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教育学生有社会责任感;教育学生人格健全、身心健康,有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教育学生独立自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成为学习的主人;教育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自已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

3、教学程序

教学程序是教学活动环节的顺序结构,确定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应该完成的各项教学任务。

4、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教学活动中为教学服务并体现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原则。教学策略确定了在教学活动中师生活动的方式、方法、任务、地位、关系等。教学策略一般可分为教师的策略、学生的策略。教学策略一般可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联想推理、类比迁移、分层递进、形象比喻、模仿操作、自主探究、师生合作等。

5、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效果的测量。教学评价是以教学为中心,依据教学程序、教学策略、教师素质、师生活动、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既要评教、评学,又要评价对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

四、介绍几种课堂教学模式

I、目标——启发教学模式

1.教学理论现代教学论认为人的抽象思维能力需要一定的发展过程。然而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虽有一定的发展,但仍以经验型的抽象思维占优势。

2.功能目标培养学生在引导、启迪、思考、讨论、交流、回答中,及时反馈信息,进行自我调控,为接受新知识铺平道路。

3.教学程序:情景--→问题--→交流--→小结--→实践--→评价

4.教学策略

教的策略是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引导思考、评价激励

学的策略是自我设问、积极讨论、合作交流、创造思维

5.教学评价:创设问题设计的合理;教师主导作用的出色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讨论交流的合作意识的充分展示;学习过程和认识过程的统一。

案例:第三章第四节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第一课时)

一、理论依据: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一定的发展过程。

二、功能目标:主导和主体结合;加强双基和发展智能同步;学习过程和认识过程统一。

三、实施条件:

1.学生知道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而且组成元素都是固定的,有助于学习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

2.本节教材的写法采用的是简述模式,需要记忆的知识比较多,这样使学生学习感到很困难。

四、教学过程:

目标一化学式反映物质的组成

【板书】一、化学式反映物质的组成

【情景】(投影)水分子、氧气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的结构模型。

【问题】(投影)用什么样的符号来准确表示水、氧气、二氧化碳?

【小组内交流】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想法和组内的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

【小组间交流】哪个小组的学生,把你们讨论的结果向大家汇报一下?

【小结与板书】象H2O、O2、CO2(板书)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来表示纯净物组成的式子,称为该物质的化学式。

【情景】(投影)构成水、铁、氧化铜的微粒图示。

【问题】(投影)物质的组成与化学式有什么关系呢?

【阅读与交流】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78内容和图3—24。并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和组内的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

【小组间交流】哪个小组的学生,把你们讨论的结果向大家汇报一下?

【小结与板书】由分子构成物质的化学式是分子真实组成的反映;由原子构成物质的化学式是构成物质的原子的真实反映;由离子构成物质的化学式是构成物质的离子种类和离子间的最简整数比的真实反映。

任何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不同的物质组成不同。这里的固定组成是指其组成元素的种类和对应的原子

(或离子)个数比都是固定的。因此,国际上可以用不同的化学式来表示不同的纯净物。

【练习与实践】(投影)请同学们根据下表中各物质的化学式,赏试写出物质所含的原子或离子个数比:

物质名称所含的原子或离子个数比化学式

氢气H2

铜Cu

碳 C

氧化铜CuO

氯化钙CaCl2

二氧化硅SiO2

碳酸钙CaC03

【小组自评】请帮你的组内同学批阅一下。

目标二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板书】1.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情景】(投影)

【问题】(投影)通过卡通上同学的讨论,你能说出化学式可以表示出哪些含义?

【小组内交流】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想法和组内的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

【小组间交流】哪个小组的学生,把你们讨论的结果向大家汇报一下?

【小结与板书】

(1)表示一种物质;

(2)表示该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

(3)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或原子;

(4)一个分子由几个原子或离子构成。

【练习与实践】(投影)1.写出下列符号中数字的含义:

3 CO2中的“3”表示。S O2中的“2”表示。

2.尼古丁[化学式为C10H14N2]是香烟燃烧产生的一种致癌物,根据尼古丁的化学式可知,尼古丁是由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个分子中含有个原子。

【小组自评】请帮你的组内同学批阅一下。

目标三单质化学式的书写

【板书】2.单质化学式的书写。

【情景】(投影)氦气、氧气、臭氧、铁、碳的结构模型。

【练习与实践】请同学们根据氦气、氧气、臭氧、铁、碳的结构模型,分别写出它们的化学式。

【小组自评】请帮你的组内同学批阅一下。

【问题】请同学们想一想:(投影)

1.氦气、氧气、臭氧、铁、碳这些物质都属于哪类物质?

2.这些物质的化学式写法为什么会有差异?

3.单质的化学式应该如如何书写?

【小组内交流】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想法和组内的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

【小组间交流】哪个小组的学生,把你们讨论的结果向大家汇报一下?

【小结与板书】

(1)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一些固态的非金属单质(如碳、硫等等), 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

(2)由分子构成的单质(如:氧气O2、氮气等等), 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标出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

【练习与实践】(投影)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铝氧气臭氧铁氖气碳氮气氯气氢气硫

五、板书设计(略)

六、练习与实践(略)

七、课后反思(略)

II、引导------探究教学模式

1、教学理论认为:认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产品。学生认知结构中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导致新旧知识的同化,不仅使新知识获得了意义,而且知识也因得到了修饰而获得新的意义。用引导------探究的方式可以教会学生学习

2、功能目标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发扬探究精神,激发创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学力。培养学生学会查阅资料、分析资料、测定和处理数据的科学方法。

3、教学程序:课题兴趣--→素材疑问--→点拔、假设、验证--→评论、结论

4、教学策略:

教的策略是分层递进;学的策略是自主探究。

5、教学评价:直接经验的获得;知识结构的形成;思维能力的培养。

案例:第二章第三节奇妙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一、理论依据: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由表及里、由浅及深、由此及彼”这一规律。

二、功能目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自学能力(阅读、观察、思维、想象以及化学实验操作)。

三、实施条件:

1、学生已经获得了氧气实验室制法初步知识,有过动手做实验的初步实践;

2、这部分教材的写法采用的是实验装置图示展示模式,便于学生学生自学;

四、教学程序:

[创设情景]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接触了二氧化碳,那么在实验室中如何制取它呢?和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

一样吗?

[投影]复习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并归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设计思路。

1.反应原理的确定:选用什么样的反应药品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按照什么样的反应生成这种气体。

2.反应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确定:

反应装置的确定: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来确定(固+固→气体加热和固+液→气体不加热)收集装置的确定:根据所制取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来确定(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和排水法)3.检验气体:需要检验制得的气体是否是所需的气体。

[探究括动]1.所需药品的讨论。

[实验探究]碳酸钠固体、大理石分别与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交流与讨论]小组内同学通过观察讨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该选择什么反应药品?

[小结并板书]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只能选择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

[探究话动]2.理论分析装置的确定,并讨论方案的可行性。

[投影]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交流与讨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装置和收集装置是否是给制氧气的一样呢?

[小结并板书]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反应装置可选择用双氧水制氧气的装置;收集方法只能选择向上排空法[探究括动]3.实验验证。

[投影]操作步骤:检查装置气密性,装药品,连接仪器、收集、检验和验满。

[讨论交流]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思路

[小结与板书] 归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反应原理:碳酸钙+盐酸——氯化钙+二氧化碳+水。

发生装置:与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相同。

收集方法: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检验方法: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是二氧化碳。

验满方法:用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火焰熄灭,则收集已满。

[反思与拓展]本节课我们一起探究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反应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检验和验满方法,建议同学们要善于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学习。

[课后实践]尝试利用一些生活用品如饮料瓶等设计一套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Ⅲ、辅导------自学教学模式

1、教学理论现代教学论认为大脑的情感边缘系统部分是通向持久记忆的大门,激发情感,会把学到的东西溶入记忆中去。

2、功能目标调控学习过程,达到有效学习;从感知、理解、识记等方面逐步得到发展,从而达到双基落实和知识技能的提高。

3、教学程序

主题情感--→目标、阅读、思考--→设疑、讨论、质疑--→反馈、评价

4、教学策略

教的策略:创设情境、激活思维、组织讨论、评价激励;

学的策略:知识编码、有效记忆、集体效应、创造思维。

5、教学评价教学目标多元化、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学习结果的检测等。案例(略)

浅谈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及改进策略

浅谈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及改进策略 【摘要】:化学实验既是教学手段,更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在倡导以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来实现课改新理念的今天,由于农村学校优质生源的流失以及实验经费的不足等原因,造成很多教师在意识上和行动上对化学实验的不重视。在教学中“重讲授,轻实验”,针对这种情况,宜采用多种策略来改进实验,增强学生探究实验的乐趣,促使学生更热衷于实验探究。 【关键词】:农村初中实验教学现状分析改进策略 著名化学家戴安邦先生曾指出:“化学实验教学是全面实施化学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是化学学科素质教育的有效组成部分。化学实验以其丰富的内涵在通过化学教学培养学生的素质中以发挥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可见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更是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化学教学的灵魂。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化学教学效果和开发学生创造能力,在加强素质教育的今天,显得更加突出,尤为重要。那么,在广大的农村乡镇中,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如何?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农村化学教师如何按照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有效的改变中学化学实验的教学过程?笔者作为一名农村初中化学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及改变策略浅谈几点看法。 一.当前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分析 1.实验教学的地位没有得到真正的理解。 少部分农村初中虽然器材和药品配备较齐全。但由于教师短缺,化学教师兼几门学科的教学,除担任化学教学外,还担任数学、生物等课的教学,即使不兼这些课,也代几个平行班的化学教学,同时兼任实验管理员,基本上农村的乡镇中学并没有专职的实验员,都是由化学教师担任。而一节分组化学实验课从准备实验仪器到使用完毕清洗收拾实验仪器至少需要两三节课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即使认识到化学实验的重要性,由于力不从心将分组实验改为演示实验,甚至放弃实验干脆以讲实验代替做实验。 2.不注重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按课程设置,初中三年级才开化学课,化学课开设既是起始年级,又是毕业年级,本来上课时数较少,教学上赶进度现象比较严重,因而无时间圆满完成实验教学任务,不注重实验能力的培养。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注重的主要是化学知识及解题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而对化学实验的研究不够,平时的听课也只重视知识的传授与思维能力的研究,至于实验的成功与否、实验经验的积累、实验的后记则往往不被重视。从工作量上讲,化学实验是一项费时费力、颇为麻烦的工作,而有的学校在计算教师的工作量时,对化学教师准备化学实验和预做化学实验都不计工作量,因而也影响了化学教师和实验员开展实验教学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着怕麻烦、怕失败的倾向,使得本来有条件做的实验也省略不做,能够补充的实验也不补充。更有甚者,干脆就不开学生实验,造成人力和财力上的浪费。 3.国家的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必需教具不足、实验教学严重缺乏。 国家的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且这不足的经费配置又严重不公平,“重城轻乡”。由于经费的限制,办学条件受到制约,虽然我县部分农村初中都通过了教育强镇的评估,实验器材和药品配备只是看起来较齐全。可实际上化学教具很少,尤其农村中学化学教具很少, 象我们学校连一些基本教学挂图和模型都没有,教师也难以将某些有规律可循的知识迁移到挂图或模型上。缺仪少药较严重,致使学校无能力开足开全演示实验或探究实验。另外,因化学实验是一种消耗实验,一些仪器需时常添补,化学药品用完不能再生,更需及时添补,而有的学校只注重一次性投资而不能够时常补充,从而造成仪器药品不全而难以开足开全实验,尤

《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结题报告

《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结题报告 执笔人:毕建祯 随着化学新课程的启动和推进,我校作为一所城乡结合部的一所普通完中,在实施化学新课程的过程中,遇到了新的问题和困难。特别是对于新课程提倡的探究性实验,在学生学和老师教的过程中,困惑最大。针对此现状,我校化学组成立了《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组,并被列为集美区级课题。经过几年的实践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总结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提出如下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实验是帮助学生获得化学知识、掌握实验技能,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实验能力的一种教学手段,它在初三化学教学中始终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初三化学实验课改前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而把探究性实验作为初中化学的基本教学要求,第一次在2001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中正式提出。大纲指出:教师应“适当引入一些探究性实验”,“应逐步加强学生的探究性实验”,“适时地安排一些学生自主探究的实验”,“探究性实验和综合实践活动能较好地体现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等等这些指导性的言语都在告诉我们探究性教学应该启程了。 (2)厦门市从2003年进入国家化学新课程标准实验区,面对新的教材和新的化学课程标准要求原有的实验教学方式是统一的实验要求、实验教学模式,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单一的实验内容又脱离社会实际,已逐渐显示出不足之处。为了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因此开展化学探究性实验的教学与研究,是化学教学走素质教育之路的有效途径。 (3)我校随着厦门市一起进入国家化学新课程标准实验区,在实践过程中,根据我校学生特点和学校化学实验室仪器设备条件,把新人教版教材上的50多个实验按分类可分为学生探究实验、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家庭小实验等,而其中有以学生探究实验为主(上册13个,下册11个)。这次我们共选择了其中的19个进行探究教学,但学生在进行探究性实验时存在诸多的问题,如:刚开始大多学生只习惯于思考老师向他们提出的问题,而不会主动地去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或者敢于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和方案;当老师给学生设置了问题情景后,让他们能独立地设计实验去解决问题时,学生多半会到教材中找现成的实验方案,很少有学生能创造性地去设计新的实验方案。而大家知道,学生会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恰恰是探究性实验最重要的两个环节。随着新课程实施的不断深入以及我校实验室条件的不断改善,在汲取过去几年新课程实施中的经验和不足,我校化学组确立“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课题,旨在进一步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主体发展。同时也想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一个平台。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化学探究性实验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根据化学教学的内容或日常生活、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对自然界及研究的现象提出问题,从问题或任务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实验活动,利用已知的、外加的因素去作用于研究对象,借助化学探究性实验,独自或与他人合作加以探索,来认识研究对象的未知性质、组成、变化特征,以及与其他对象或现象的联系等的一种教学方式。其教学过程中一般围绕八个要素展开,即:提出问题(或创设情境)、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借助该形式,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实验设计、现象观察,结果分析,从中发现科学概念或原理,达到获得知识,形成概念,掌握技能,优化思维,培养情感体验,提高综合能力的目的。 在新课标中强调“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教师要注意改进传统的实验教学,精心设计各种探究性实验,促使学生主动学习,逐步学会探究”。本课题着重研究如何帮助学生了解化学探究性实验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态度,使学生掌握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探究性实验教学实践中让学生获得探究的体验和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素质。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炼出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实施的指导策略; 2、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的范文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的范文 论文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下面是初中化学教学论文的范文,请参考!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范文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广大教师竭力探索和追求的目标。只有积极探索,不断总结,通过各种途径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达到“减负高效”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适应新时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2011年教育部对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完善,并于2012年秋季开始执行。修订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新增加了“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条,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广大教师共同的目标。本文笔者就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一谈自己的体会,希望得到同行的指正。 一、认真研读课标,精心设计教学 备课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高质量的备课孕育高水平的教学。只有认真做好备课工作,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样可以避免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备课离不开教材,更离不开课程标准的指导。有的教师凭经验教学,常常把课标置之一边。对课程标准提供的“案例”与“情境素材”很少借鉴,对课标提出的“活动与探究建议”及“实施建议”也很少采纳。因而出现教学中随意拓宽加深教学内容、拔高教学要求、加重学生学习负担等脱离课程标准要求的情况。因此,必须认真研究课程标准,仔细领会课程标准要求,充分发挥课程标准在备课中的指导作用。备课时要明确课堂教学的整体思路,学生“学什么”和“如何学”,教师要心中有数,要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以最恰当的方式学习最有价值的内容。 二、优化教学策略,凸显主体作用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要想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方式。要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构建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体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启发讲解、实验探究、自主学习等多种教学方式和策略,借助各种教学媒体和手段,设计具有

教师优秀论文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的基本方法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的基本方法 要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必须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化学生科的特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得到系统而牢固的化学知识,并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达到这一目的,应掌握好初中化学教学的基本方法。 一、讲课清楚 1、概念清楚 化学概念是化学现象的抽象和概括,每一个概念,都有具体的内容和使用范围,概念教学至关重要。因此,①注意概念的意义;②重视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③注意概念的作用;④突出概念中的关键字、句,结合实例加以记忆。 2、实验清楚 生动有趣的化学实验是引导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如制取氧气的实验,应先向学生讲清楚仪器的装置,使用的药品,反应的条件,上集方法和气体如何检验。再让学生观察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产生大量气泡的现象,最后介绍反应原理及反应方程式。 3、化学用语清楚 化学用语是描述、揭示各种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和变化规律的,具有简明、直观、概括性强的优点,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重要的常用元素符号、分子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达到会写、会读、会用,了解它们的化学意义,逐步熟练地掌握这些工具。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教学中应该分散难点,形象记忆,循序渐进,反复练习,书写规范,灵活应用。 4、举例清楚 教师所举例题,一要有代表性,代表某种类型,代表某种类别;二要有针对性,为了使学生掌握某种方法或技巧,或纠正某种错误;三要题型新颖,富有启发性,并要有一定的梯度。 教师在讲解例题时,要注意到不同程度的学生,根据学生实际做到精、中、慢。 精:基础知识、重点知识做到精讲,突破难点,脉络分明,方法灵活。 中:以中等程度的学生为基础,兼顾两头,选用适当的选择题,使全体学生的思维都得到发展。 慢:针对程度比较差的学生,教师在讲解重点内容、疑难知识时的速度要放慢一些,要给学生有一定的思考时间,必要时要强调、重复。 二、听课明白 教师把课讲清楚了,学生不一定就明白了。因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共同活动的双边过程,学生学习积极性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从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不同,加强疏导和引导来提高教学效果。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初中化学优质课听课心得体会

初中化学优质课听课心得体会 初中化学优质课,我非常有幸聆听了全体教师的教学活动。参赛选手的激烈的比拼和专家们精彩的点评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感受颇多,受益匪浅,很想和同仁们一起交流。 一、感慨优质课的精彩 说真的,一天半听下来感觉一点都不累,课中高潮迭起,令我们观摩者心旷神怡,基本上是在享受盛餐。总体的特点有:1.新课导入各有千秋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场白为教学任务的完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尽管各位老师的开场白各不相同,但各位老师的开场白却告诉了我们一个共同的道理:导入新课应新颖别致、亲切自然、切合主题、有吸引力。形式主要有:①复习导入:如从了解学生对水的净化引到活性炭的作用而进入主题。②诗歌朗诵导入:如师生共同朗诵引入《分子和原子》,让听课者感到亲切自然,另有用郑板桥的竹子引入《竹子里的奥秘》等。③图片导入:上课铃响,老师首先向同学们展示了各个图片,由此导入新课。琳琅满目的美丽图片把同学们一下子带入了异彩纷呈的化学世界之中来。④实验导入:用酒精灯的点燃与熄灭引入课题《燃烧与灭火》,生活中闻到桂花香引入《分子和原子》等。⑤歌曲导入:未上课之前,几乎每位老师都用多媒体播放音乐,优美动听的歌曲把听课者都带入了一种美妙的境界之中。这种方式在给听课者带来音乐享受的同时,自然地导出了新

课。 2.探究活动实实在在 科学探究既是教学内容也是学习方式,这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9节课中的科学探究真可谓本次活动中的一大亮点:探究主题广泛,概念、定律、原理、生活知识都成了探究的载体;探究形式多样,有实验、讨论、寻找规律等;探究活动实在,每一个活动都是形成知识和能力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不象是为了渲染气氛,贪图热闹的秀场。 3.多媒体应用恰到好处 多媒体的最大优势就是可达到直观,高效,生动有趣的效果。从上课教师的表演中,我们真正感受到的选手们多媒体使用的那种绝佳的效果;如《竹子里的奥秘》,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利用多媒体独有音频、视频效果,巧妙插入动画、新闻的片断,起到独到的教学效果,如《探究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和《爱护水资源》这样的例子每一课都有。另外实物投影的配合增加了演示试验的效果,让学生看着更真切,如《水的组成》。 4.我的课堂我做主 教学过程其实是师生交往的过程。9节课明显以学生活动为主,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主要为学生创设思维空间、思维的范围、思维的时间,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有些教师的语言幽默时尚,有些教师的声音优美动听,在和谐、热烈、亲切、活跃的气氛中一节课就悄悄结束了。有的教师在下课时还不忘把课堂作为逃生演练场,让学生在课堂上了学会逃生本领。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 【】新课改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新教材对每位初中化学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挑战。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其自身的存在的一些不足越来越凸现出来,转变教育理念,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成为时代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教学理念科学探究课堂结构教学模式化学评价方式新课程改革实施已两年多了,它让我第一次感到我所从事的职业与我向往的事业联系在一起兴奋,也使我更深层次地感到教师职业的神圣和伟大。新课改的课堂教学理念强调,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改变原有被动的接受式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探究性、参与性、体验性和实践性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促使学生“三维”目标的整体发展。因此,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是体现新课改理念的关键。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实际谈谈我对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浅见: 一、激发兴趣,转变观念,灵活应用教学方法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发明创造的源泉,也是求知的巨大动力。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因势利导,及时排除不利于学生认识兴趣发展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扫除学习中的障碍,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自觉学习。九年级学生刚接触化学,开始会对化学颇感兴趣,尤

其对化学实验更感到有意思。但当学到化学用语和化学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往往会把化学视为“第二外语”或认为化学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使原有的兴趣消失。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知识的分化,使原有的、暂时的兴趣转变为稳定的、持久的兴趣?为此,需要教师寻求更有效、更灵活的方法将知识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较多的知识,能力提高的更快。例如对于不同的内容,有的使用课件可能效果较好,但有的使用课件适得其反;对于化学演示实验,有的实验教师演示效果较好,但有的通过播放视频效果更好。二、改变学习方式,重视实验教学,把合作探究引进课堂新课改要打破以讲授、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倡导学生参与合作,师生互动,探究创新的教学模式,努力引导学生自主钻研,鼓励他们求异创新,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1.合作学习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新课程的实施更注重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获取进步,在互助合作中获取知识应成为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同学之间相互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共同提高。所以在教学中要教会把学生置于集体之中,处理好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学会合作学习。 2.科学探究活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自然科学,在教学中,提倡和鼓励学生通过化学实验进行探究性学习,要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动手参与实验操作,努力发挥化学实验在探究

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的原则

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的原则 在化学探究式教学设计中,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探究式教学设计应当体现开放性原则(多样性) 探究性学习的目标是多维的。既有知识与技能,也有过程与方法,还有情感态度价值观。探究的能力也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如观察与实验能力,获取信息能力,表达与交流能力,与人共处能力等等。例如,实验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实验能力;接受式探究有利于培养检索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合作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与他人相处、协调合作能力,等等。 探究学习的开放性原则启示我们:各种类型的探究式学习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挥其最大的效能。教师要根据探究问题的本身、学生的特点、时空条件以及学校的资源等,做出恰当的选择。探究学习的开放性要求我们: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往往不是单一地采用某种类型的探究,而应当采用多种类型的综合探究。 就学生所获取的化学知识而言,探究性学习也是开放的。在探究性学习中,知识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多渠道的。除了书本知识外,学生还要广泛地获取未经加工处理的第一手资料,经过头脑的加工形成结论,使学生获得的知识超出二手的书本知识的极限。因此,教学要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获取信息的途径。 2.探究式教学设计应体现自主性的原则 探究式学习与接受式学习的最大区别在于:接受式学习是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探究式学习是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所以,自主

性应当是探究式学习的最根本的标志。 自主性原则就要求教师,应当尽量避免将活动方案或结论知识现成地传递给学生,应该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主性原则还意味着教师应当把自己摆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协助者,向学生提供的是帮助和支持。 3.设计应当体现过程性原则 化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最主要价值在于它对学生成长发展所起的作用,也就是它的教育价值。强调探究性学习的教育价值,注重的自然是探究的过程。学生的体验和表现比结果更重要,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交流合作,在探究中得到发展,是探究性学习的最主要目的。过程教育比结果教育更重要是探究性教学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重要标志。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 善引导,促发展,培养化学学习兴趣

善引导,促发展,培养化学学习兴趣 【内容摘要】我们一直都生活在化学环境中,每时每刻都和化学打交道。中学生学好化学,是他们正确认识生活、具有科学精神的根本。要让学生学好化学,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是前提,兴趣的持久性和广泛性得以保持是关键。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形成和发展,应着重引发动力、引导探索、引起思考、引入应用。只有把兴趣转化为乐趣,把乐趣转化为志趣,学生的化学学习态度才能转变,学习效益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关键词】化学学习兴趣培养内因态度 在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一直都生活在化学环境中,每时每刻都和化学打交道。愈来愈多的事实表明,化学科学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推进了现代社会的文明和进步。所以,我们的化学教学应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着力培养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和能力。教学的艺术在于吸引学生想学和想做。要使学生做到越学越想学,最后能以学为乐,步入科学境界,成为一名具有现代知识水平的新型学生。 中学时期正是人生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中学生大脑中已储存大量信息,却缺乏必要的整理,缺乏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思维过程。中学生不同于小学生,青春期后想自立自强,这是一种可贵心理。中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往往会促使他们去冒险。所以,他们不喜欢枯燥的讲授,喜欢互动式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因此,我认为,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因,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是中学生正确认识生活、具有科学精神的根本。 一、引发动力,促进想学 渴望了解化学的秘密是中学生的特性,不断探索陌生的事物是他们的本能。兴趣是吸引中学生的磁铁,更是推动他们学习的动力。 首先,运用生动曲折的故事和奇异的实验以及似是而非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例如,在化学入门的第一节课,我首先出示一块手帕,让大家猜想:用火点燃后会是什么样子?同学们毫不犹豫地回答说烧坏了,我微笑着没有说话,把一块手帕在酒精灯上点燃,熊熊大火持续了1分钟左右,火灭了,

浅谈初中化学的几种教学方法

浅谈初中化学的几种教学方法 摘要: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它同农业、能源、材料、资源开发、国防建设以及 环境保护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对实现我国“四化”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中 学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它不仅能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 有关专业奠定基础,也能为毕业生参加工作解决处理一些实际问题打下基础要想 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必须从初中抓起,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 求知欲入手,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起,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课时少、任务重、内容分散及有些概念极易混淆等矛盾,帮助他们过好基本概念关,实验操作关等,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灵活运用化 学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就自己在多年工作实践中的一些做法,谈点滴 体会。 初中化学教学方法关键词:河北省新河县振组及资源防及境保护密切级 奠及混淆矛盾助智独立关键词:一、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乐学伟大的科学家 爱因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斯坦求知的巨大动力,发明创造的。兴 趣的培养在于导。教师源泉诱在教学过程中应因势利导,引导他们及时排不利 于发展学生认除识兴趣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扫学习中的障碍,起他除 唤们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自觉地学。 学生刚接化学,开始会对化学有些兴趣,尤其对化学实触颇验更感到有意思。但当学到化学用语、无素符号和基本念时,概常会感到抽难懂、味,往往 会把化学视为“第二语”象枯燥乏外或认为化学是一“死记硬背”的学科,有可能 会使原有的兴趣门消失。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 生突破初中化学知识的分化,使原有的、时的兴趣为稳定暂转变的、持的兴趣?为此我们及时对学生进行了化学史教育,讲化久学的发展和形成,结合书本介绍 科学家探索化学的事,如奥秘轶道提出近代原子学说,居里夫人一生获两次,谈尔顿荣诺贝尔奖闻名世界的中国代发明如造术、等,论化学与现代化建古 纸火药设和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地认识到:化学用语是国际通清楚用的语言,是国际上用来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化规律的一表变种特形式的交流工具。并感到学好化学知识是多么重要,他将殊直接关系到国的发展和建设。这样做 增了他们学习的自觉性祖强和积极性。 初中化学需识记的知识比较多,有时又很集中。如教材中第一单第节里一 下就出现了二种素符号,让学生很难记元六十七元住,为此我们从讲言开始,将需记住的素符号分批分期地布绪元置给学生,并经常提问查。我们把素符号、原子等制成小检元团卡片,把化合价成顺口,把重点内容成语,简化记。编 溜写韵忆例如在气还原化的实验过程中,应是先通气,把试管内氢氧铜氢 空气排后再用精加热,当色化完全为红色时,净酒灯黑氧铜变铜要先精,等试管完全后再气流。这个实验经撤酒灯冷却撤掉氢演示讲解后,我们用“ 早 出归;到早” 个来示,氢晚灯迟退十字表使学生很快地掌握,并能完整准确地说出其个顺的含及十字序义为什么。 另我们还根据初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多地依于学习兴外赖趣,其形识记 能力过抽识记能力,喜欢动手,再造想力象超象象比较丰富的特点,成立了 化学科技兴趣小组,目的即为锻学生炼动脑、动手、动、动口能力,从激发兴 趣着眼,训练发现思维笔和创新思维,发动学生利用小瓶、料、、等广泛药

初中化学实验培训心得体会

初中化学实验培训心得体会 赵桂荣 近期,我有幸参加了全县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培训学习。新的《课程标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于我们每一个实验教师来说,都是一种新生事物,都是一种挑战。作为一名参加培训的教师,我非常感激这次培训班,也非常珍惜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我抱着认真的态度参加了学习,悉心聆听了专家的专题报告对新课程实验配备标准解读。提高了自身的思想境界,拓宽了知识层面和认知深度。 通过学习刘老师就中学化学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报告,是我对于化学实验室是进行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技能、开展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场所。加强化学实验的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实验室在化学教学工作中的作用,才能贯彻执行新课程理念,发挥化学实验教学在整个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因此严格遵循实验室管理制度、严格遵循实验室管理的规章制度是实验工作正常运转的保证。为此学校必须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教师职责;仪器、设备、药品保管、使用制度;仪器维修、损坏赔偿制度;学生实验守则;实验室安全、保卫、环境卫生制度;化学危险品领用制度等。做到在使用中逐步完善,在完善中自觉执行,一切按制度办事,切实做到有章可循,有矩可守。 刘老师就实验的改进的讲解使我深深的认识到教学中对实验研究还是大有可为的。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明确教材中的每一个实验目的和要求、所用仪器、操作步骤,虚心向同行学习交流,及时总结改

进实验,研究实验成败的原因。认真阅读实验杂志,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扩展自己的视野,积累经验。根据大纲要求,能开足全部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配合学校对学生加强科学素养的教育。 同时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并运用于实验教学与实验管理上。可有效弥补当前实验教学的不足。通过数字化实验室的建设可有效提高我们实验教学的精度和效度。 培训中也学习到了延中在实验室建设中的一些好的做法,如面向全校学生开放实验室,使学生在实验室里充分施展其才能的空间,促使他们动手、动脑、活跃思维,并努力创造条件,使同学们课外的科研性实验,小制作等顺利开展。 总之,这次培训组织得力,效果良好,受益匪浅,我们要把这次培训中学到的好的经验,好的做法在今后的教学中大力推广,以其全面提高我校的实验教学水平。

浅谈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及改进策略

论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及改进策略 【摘要】:化学实验既是教学手段更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在倡导以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来实现课改新理念的今天由于农村学校优质生源的流失以及实验经费的不足等原因造成很多教师在意识上和行动上对化学实验的不重视。在教学中“重讲授轻实验”,针对这种情况,宜采用多种策略来改进实验增强学生探究实验的乐趣促使学生更热衷于实验探究。 【关键词】:农村初中实验教学现状分析改进策略 著名化学家戴安邦先生曾指出:“化学实验教学是全面实施化学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是化学学科素质教育的有效组成部分。化学实验以其丰富的内涵在通过化学教学培养学生的素质中以发挥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可见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更是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化学教学的灵魂。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化学教学效果和开发学生创造能力,在加强素质教育的今天,显得更加突出,尤为重要。那么,在广大的农村乡镇中,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如何?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农村教学教师如何按照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有效的改变中学化学实验的教学过程?笔者作为一名农村初中化学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及改变策略谈谈几点看法。 一.当前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分析 1.实验教学的地位没有得到真正的理解。少部分农村初中虽然器材和药品配备较齐全。但由于教师短缺,化学教师兼几门学科的教学,除担任化学教学外,还担任数学、生物等课的教学,即使不兼这些课,也代几个平行班的化学教学,同时兼任实验管理员,基本上农村的乡镇中学并没有专职的实验员,都是由化学教师担任。而一节分组化学实验课从准备实验仪器到使用完毕清洗收拾实验仪器至少需要两三节课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即使认识到化学实验的重要性,由于力不从心将分组实验改为演示实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

一、概念表述———不能忽略关键 有了实验的基础,概念教学的下一步就变成了语言的表述.我们不能小看概念的表述,尤其是不能让学生简单地去记忆概念的定义,因为在以后的学习中,学生思维的对象就不再是先前做过的实验,而是某个概念具体的定义了.因此,让学生理解概念的表述,既是思维由形象走向抽象的需要,也是以后更复杂化学知识学习的需要.譬如对于这里分子和原子概念的定义的理解,教材上是如此描述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它是化学变化的最小粒子.仔细分析这些描述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并不是分子和原子最精确的定义,但却是最适合初中学生理解的概念解释.因此对于这些表述我们要引领学生看清楚、弄明白. 比如说其中有这样的一些关键词:保持、化学性质、最小粒子、构成、化学变化等.这些关键词怎样才能为学生所理解,关键其实仍然在于将这些理解与先前做过的实验,以及其它相关实例进行结合.这样的思路是符合学习心理学中关于概念教学的要求的,我们认为学生的概念理解需要一个感知基础,这个基础同时又必须是学生所熟悉的.在上一步的生成中,我们通过实验,让学生有了分子和原子相关的感性认识,此时上升到语言这种理性认识时,学生就容易理解了.反之,如果忽视了相关的实验,而是让学生去记忆这些关键词,那是没有效果的. 二、概念理解———重在未知事例 对概念的理解不是表现在对已知事例的解释上,而是表现在对未知事例的解释上.因此化学概念的理解重在给学生提供与概念建立过程中相似或相反的事例,以让学生去进行判断.如果学生判断无误,那我们认为其对概念的掌握是有效的,如果有误,则说明对于他们而言,概念仍然需要加强.譬如对于分子和原子的概念,我们可以结合物理变化中的液化与汽化等,让学生判断水的汽化与铁的熔化等过程中参与的是分子还是原子?又如对于溶解度这一概念,其本指“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的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质量”.对于这一概念的理解,我们可以让学生举出不同的例子,如氯化钠、硝酸钾等,结合不同的溶解度让学生去描述、去想像、去构思,以便在自己的思维中似乎真的出现了不同的物质在100克的水(或其它溶剂)中慢慢溶解的情形. 三、概念运用———重在复杂情境 我们这里所说的概念运用,是指在一个更为复杂的环境(可以是问题情境,也可以是习题情境)中,学生自然地能够联想到需要运用某一个概念,能够知道怎样运用这个概念进行问题的解决.由于在复杂的问题解决中,概念充当的只是基础性的作用(更多的是思维方式以及逻辑推理能力),因此此时概念的强化容易为教师所忽略.而事实上此时正是强化概念的另一个大好机会,因为只有将概念放到一个大的网络中,才能显示其强大的基础作用.同样如上面提到的溶解度概念的教学,在一段时间后会遇到类似于这样的题目:某温度时,M物质的溶解度为30克,则该温度下M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这样的问题中涉及到不止一个概念,学生的注意力一般就不会集中在溶解度这一个概念上,这种注意力的分散容易让学生忽略溶解度这一概念本身的认识,从而容易导致解题出错.而反过来,如果在这一情境中我们能够引导学生强化对溶解度概念的认识,那就可以收到概念强化的作用. 一、分层评价学生作业 分层评价学生作业,就是对好中差学生的作业不按同一个标准进行评价。对A层次学生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B层次学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C层次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

浅谈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南京竹山中学陶爱玲 【摘要】 针对当前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弊端,结合教学实际,将思维导图引入初中化学教学中,使之成为一种教与学的策略,不仅能提供有效的思考框架,而且能记录和引导思维过程,还可以通过图形和色彩激发学生更多的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有利于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思维导图化学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素质教育,实质是强调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知识的容器,在知识大爆炸的如今,素质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希望学生能掌握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从而能更为有效地进行学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一线教师,笔者一直以此为训,努力探求学生学习的最佳方法和途径,以期最佳的学习效果和能力培养。 在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老师上课时学生都能听懂,对着例题练习都会做。但到考试或实际应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时却觉得无从着手。学生经常感叹化学“一听能懂,一看可会,一做出错”;而许多教师则感叹,为什么我讲得越来越多,而学生掌

握的越来越少呢?为什么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呢?……所有这些都暴露出以知识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的严重弊端。我们传统的注重知识传授的课堂教学方式,从根本上讲,它忽视了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其表现就是“满堂灌”、“填鸭式”,使大批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的“知识容器”,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学生不能较好地辨别和建构概念与命题框架,只是死记硬背大量的事实与公式。这样,知识的存储就处于零星状态,没有形成知识的网络。并且学习过程中只重视模仿性地做题,而对化学中的概念、规律缺乏深入的理解,对化学问题的分析缺乏正确的方法,所以在知识提取时表现出较大的难度。 众所周知,当今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仅靠课堂所传授的那点知识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需要的。因此,课堂教学要与时俱进,就不仅要“授之与鱼”,而且更要“授之与渔”。也就是要将以知识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转变为以能力中心的课堂教学,从而使学生自己学会学习,而思维导图就可以实现这一目标。 本文正是在此前提下,针对传统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指导学生如何应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前预习、课堂笔记、课后复习教学开展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二、思维导图的制作与教学优势 1.思维导图简介

初中化学课改心得体会

初中化学课改心得体会 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演员只管自己演出是否成功,而对观众能否接受理解演出内容并不关心。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的观念必须改变,教师的角色必须改变,要由演员变为导演,让学生去做演员。在教师的导演下,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和能力演好自己的戏,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新一代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此次课程改革所产生的更为深刻的变化,将反映在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教学行为的改变上。因为任何一项课程改革的设想,最终都要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实现、去完善。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也必须随之改变,才能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教师角色为何需要发生变化 人类已迈入21世纪,知识正在取代资本和能源,成为未来社会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其结果必然是重视教育,重视人才。新课程改革立足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式的学习,和现有的学科教学相比有很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以"问题"为载体;注重调查。研究性学习以研究问题为目的,没有教材和大纲,这给老师和学生留下了更多的创造空间。 呈开放性态势,注重实践。从研究问题的提出,资料的获得,到研究结果的得出,都突破了原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学生走出书本,走向社会。 由学生自己完成学习任务,注重能力培养。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按自己的兴趣选择研究学习的内容,自由组合小组,制定实施计划,设计方案。直至完成学习任务。 强调学生的感受和体验,注重研究过程。可见研究性学习突出的是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和过程性。它的出现改变以往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他将同时成为学习者、组织者、协作者、参与者、研究者、指导者、促进者。 教师的角色将发生哪些转变 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

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探索论文

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探索论文 所谓探究式教学,就是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地投入观察、实验、调查、阅读、讨论、资料收集和辩论等教学活动,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发现或掌握相应原理和结论。探究式教学的灵魂在于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觉地去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探讨客观事物的规律和属性,发现事物的内在的联系和发展趋势,从而总结出规律,形成自己独到的观点和看法。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合理应用探究式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形成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问题是探究式教学的核心,一切探究活动都是围绕这个核心展开的。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设计出难易程度适中的问题。教师还要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阅读材料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考,吸引学生自觉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性和主动性。改变以往教学中知识传授的模式,使学生通过主动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获得新知识,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经验,从学生熟悉的领域入手,提出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诱导学生积极探究的问题。例如,在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下面几个问题问题:(1)通过观察,说说生活中那些现象说明了的空气的存在?(2)通过阅读教材,说出空气中含有哪

些成分?(3)思考哪些因素可能会引起空气中成分的变化?当然, 探究式教学不仅仅是教师提出问题,更要将新知识置于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阅读教材和交流讨论等途径,学会发现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获得新知识。 探究式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成为学生的发现和 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进而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如果探究学习活动过难或过复杂,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就容易出现失误,从而偏离探究的方向。因此,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倡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相同问题,鼓励学生创新。在设计教学情境,提出思考问题时要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尽可能地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方法,表达自己的内心体验,鼓励学生多与与其他学生的学生进行交流,丰富自己的学习经验。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水平的差异,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以多肯定少批评,以鼓励和引导为主,善于发现学生的成绩与进步,用蛮强的激情感染学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树立学好化学恒心和自信,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过程,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学学习与进步的一种重要手段。 与传统实验教师做实验,教师提问题,学生来验证不同,探究 实验是通过学生的“做”来发现实验结果,学生实验前并不知道实验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而且在实验器材和材料相同的情况下,因为实验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范文两篇

篇一 一、实现独立开课,加强对实验课重要性的认识 以往有机化学实验与有机化学理论课合并开课,在期末总成绩中只占30%的比例,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不足,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自2012级开始,药学类专业学生的有机化学实验实行独立授课,同时增加学时,目前学时数为64学时。有机理论课分两个学期开课,为了方便学生在实验课程教学中对理论知识的更好掌握及运用,避免以往由于实验室场地、时间安排冲突和教学人员不足等实际问题而导致的实验课内容超前于理论课,而使学生上课目的性不够明确。 二、合理设置,实现教学内容循序渐进 根据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教学对象的特点,我们在实验教学内容上进行了精心的选择和安排,教学课程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基本实验操作训练部分占总学时数约40%,合成综合性实验占40%,研究性实验占10%,设计性实验内容占10%。充分考虑基本实验方法和技术出现的顺序及频率,重要的实验操作至少要训练两次以上,帮助学生灵活运用这些实验基本功打好基础。为此前期我们安排熔点和沸点测定、常压蒸馏、水蒸气蒸馏、提取、色谱分离、折光率测定、旋光度测定、重结晶等实验,尽可能对各种基础操作进行训练。运用前期所学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技术,对物质进行合成,或对天然物质有效成分进行提取,然后对产品进行鉴定及含量分析,对学生实验技能的综合训练做到由浅到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因为有机实验授课安排在理论授课的后半段,在前期实验基础操作训练结束进行合成实验及设计实验时,理论授课大概已经进行至杂环化合物的章节教学,对于学生将理论教学知识运用于实验教学没有太大障碍,还有助于有机化学理论知识的复习及巩固,提高教学质量。在学时安排上,实行弹性分布设置,不再是原来机械地一周固定几学时,而是根据实验内容选择相应的学时数,最短为3学时,最长为6学时。 三、渗透绿色化学理念,引入现代有机化学实验技术与方法 我们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环保意识,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必须要“从自我做起”,从而养成良好的实验行为习惯,在实验中所产生的废液必须分类回收,如果可能尽量做到循环利用,尽可能做到“三废”对环境的零排放。尽可能将前一实验的产物或废弃液实现在下一实验的再利用。如将柱色谱实验中洗脱液乙醇和其他实验中回收的乙醇装于指定废液瓶,在蒸馏实验中让学生将回收的乙醇进行蒸馏纯化得到95%乙醇,并保存待用;将此纯化后乙醇再用于茶叶中咖啡因的提取实验,提取回收的乙醇还可以用作溶剂或用于仪器的洗涤;将合成的乙酸乙酯用于折光率的测定等等。在这些回收利用和循环使用的实验中,强化学生的绿色化学思维和环境保护意识。为帮助学生开拓视野,适当了解除教学中使用的常规反应仪器外的其他实验技术与方法,在实验室条件允许下,提供了一些开放性的实验项目。 四、教学形式多样化,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改革以往实验均是教师讲解示范,然后学生进行操作的教学模式,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增加学生上台讲解示范环节。在第一次课时,组织学生自行组队,每次上课均安排学生轮流上台介绍实验注意事项,实验操作步骤及方法等,然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教师再总结点评。教师在点评时还可通过PPT或操作示范视频,对学生易犯的错误操作及安全隐患要进行必要的补充和强调。通过这种学生参与教学的方式,大大提高了预习效果,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也促进学生实验操作更加规范。除正常的实验教学外,每年均组织学生进行有机实验技能操作竞赛。在开赛前一个月,实验中心的有机化学实验室全天开放,通过提前预约登记,教辅人员协作安排方式,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实验复习项目进行强化训练。 五、改革实验考核体系,实现客观全面评价 考核是实验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掌握知识水平的操作技能情况的综合客观评价。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