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认识千米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认识千米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认识千米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千米。

2.能正确、熟练地念出千米的读音。

3.能估算和测量距离。

4.能够正确使用千米来描述距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认识千米及其使用。

2.难点:如何准确估算和测量距离。

三、教学内容

1. 认识千米

(1)引出话题

小学生大部分都跑过长距离了。课堂上给学生展示一张长跑比赛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比赛地点两侧的的道路标志牌,并询问他们对标志牌上的数字是否熟悉。

(2)千米的含义

将“千米”两个字分开,写在黑板上,再请学生们拼读。译成汉语“千米”是由“千”和“米”两个词组成的,意为“1000米”的长度单位。

(3)与平时生活联系

与学生们一起谈谈平时生活中什么东西的长度相当于千米。

2. 认识千米的读音

(1)千米的读音

让学生听读“千米”,并指导他们正确发音并背诵单词。

(2)脑筋急转弯

请学生们回答这个问题:“千米是千只米虫爬的距离吗?”

三、教学方法

1.听众式教学法。

2.课堂讨论和互动式教学法。

3.示范指导和实践操作式教学法。

四、课时安排

本课时为45分钟,安排如下:

1.导入新课,引出话题。(5分钟)

2.介绍千米的含义。(10分钟)

3.与平时生活联系。(5分钟)

4.认识千米的读音。(10分钟)

5.脑筋急转弯。(5分钟)

6.练习。(10分钟)

五、教学步骤

1. 导入新课,引出话题。

教师展示一张长跑比赛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比赛地点两侧的道路标志牌,并询问他们对标志牌上的数字是否熟悉。

2. 介绍千米的含义。

将“千米”两个字分开,写在黑板上,再请学生们拼读。译成汉语“千米”是由“千”和“米”两个词组成的,意为“1000米”的长度单位。

3. 与平时生活联系。

与学生们一起谈谈平时生活中什么东西的长度相当于千米。

4. 认识千米的读音。

让学生听读“千米”,并指导他们正确发音并背诵单词。

5. 脑筋急转弯。

请学生们回答这个问题:“千米是千只米虫爬的距离吗?”

6. 练习。

1.学生们围成一圈,每个人说出自己知道的与千米有关的事情。

2.请几名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1km=______ m

–3km=______ m

–5000m=______ km

六、教学评估

根据听学生的回答、观察学生的表现、课堂练习和作业完成情况来评估教学效果。

七、作业

完成课本上的相关练习。

八、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中,引进新单元内容,先由图片入手,再通过谈及生活中类比事物,引出了千米这一概念。结合教具,着重操作性练习,加深学生对千米的认识,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了新知识,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 认识千米 苏教版

《认识千米》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千米(公里),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间表象。 2.使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并适时渗透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掌握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千米慨念的建立。 教具学具:米尺、多媒体及课件一套。 学情分析:“千米”是一个常用的长度计量单位,在学生的生活中经常会听到、看到有关千米的使用信息,建构效果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由于“千米”是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离学生“可视性”的体悟和感受经验比较远,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习过程中千米概念的建立比较困难,是学习的难点。 :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谁来说一说你已经认识了那些长度单位?,你能按顺序说一说吗? 预设一:学生按顺序说。表扬:这个同学能按照一定的顺序说出来。 预设二:学生没有按顺序说。师:你能按一定的顺序说一说吗? 师:我们全班一起说一说。 毫米厘米分米米 2、关于这几个长度单位,你知道哪些知识呢? (毫米可以用字母mm表示,厘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分米可以用字母dm表示,米可以用m表示。 1米等于多少分米?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说明:每两个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3、你能用手比一比1毫米有多长吗?1厘米呢?1分米呢?1米呢? 4、如果想测量1支钢笔的长度,可以使用什么长度单位?一枚硬币的厚度呢? 能用分米来测量教室的长和宽吗,你想用什么单位? 5、那如果测量我们滨海到北京的距离,用什么作单位比较合适呢?你是怎么想的? 6、测量较长距离的长度,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就嫌小了,需要使用更大的长度单位,这个单位就是刚才同学们所说的千米。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认识千米”(板书全课题:认识千米)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千米》教案(校级一等奖)

《认识新的长度单位——千米》教案 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教材第20到21页例1、想象做做1-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千米这一长度单位,知道1千米=1000米,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和熟悉的事物,通过测量、实验、推想、交流等活动经历认识千米、感知1千米有多长的过程,初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 3.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认识千米,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与同伴交流中体验学习数学的愉悦心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1千米和1米的关系,使学生建立千米的观念, 教学难点:正确估计路程的长度,增加学生对千米的感性认识。 教学准备:课件、米尺、彩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入千米 1.回忆旧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 生:我们学已经学过厘米,米,分米(师贴,乱) 师:还有谁补充的? 生:毫米 师:你能把这些长度单位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整理一下吗?请写在你自己的本子上。 谁愿意到前面来给它们排排队? 生:排。 师:跟你们一样吗 生:一样 师:那你们知道这些长度单位,用字母怎样表示吗? 生:mm,cm……(师板书) 师:1毫米有多长吗?你能用手比划一下吗?。 师:1厘米呢?1分米呢?1米呢?(师拿出米尺) 师:这些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1厘米=10毫米……(师画弧线) 2.引入千米 师:我们已经学过了4个长度单位了,如果请你给同学们再介绍一个新的长度单位,你想介绍什么呢? 生:……(其中有千米) 师:大家知道的长度单位还真不少。其中一个单位,是我们生活中也经常见到的,它就是……,千米。 师:它应该排在这一排的哪个位置上呢?请哪位小朋友来给它排排队。(生贴)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2.1.1 千米的认识 教案

千米的认识 教材第20、第21页的内容。 1.在学习了米、分米、厘米和毫米的基础之上,认识新的长度单位——千米,同时了解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初步建立1千米也就是1公里的长度观念,知道千米和米这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即1千米(公 里)=1000米。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测量的良好学习习惯。 4.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熟练地掌握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卷尺,挂图,米尺和盒尺。 老师提问:我们曾经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和毫米) 老师请同学们具体表示一下1米、1分米、1厘米和1毫米的长度。 老师请学生把下面的填空题补充完整。 1米=( )分米1米=( )厘米90分米=( )米80分米=( )厘米 1.教学千米的认识。 (1)老师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的比较大的长度单位是米。例如老师买了3米布,这根木棍的长度是1米等,这些都是用米作单位的。那么日常生活中是否存在比米更大的长度单位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2)认识千米。 老师出示教材第20页例1图。 老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图后,说一说图中的180千米、60km、98千米所表示的意思。例如:铁路边里程碑上的“180千米”,指的是从某地到这个里程碑的路程是180千米,然后指出日常生活中,像这样计算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时,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又叫作公里,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公里)。 老师板书课题:千米(公里)的认识 老师提问:1千米到底有多长呢? 2.教学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老师提问:同学们都喜欢体育运动吗?你们参加过100米的短跑比赛吗?下面我们就来看一幅图。 老师:如果你在这个长100米的跑道上来回走上5次,就是10个100米,也就是1千米,可以用km来表示。 老师板书:1千米=1000米 请学生记忆千米和米的进率。 老师提问:同学们每天上学有步行的,有骑自行车的,还有坐公共汽车的。如果一个人步行每小时能走5千米,骑自行车每小时可行驶15千米,现在请你们估算一下,从自己家到学校有多少千米。 3.实际操作、测量,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老师拿着卷尺带学生到操场上,以人或者树的位置为起点,先测量出100米的距离,让学生仔细观察,目测100米的实际长度。然后让学生用一般的步行速度走一走,所需时间大约是一分十几秒,还要告诉学生10个这样的长度就是1千米,同学们如果用一般的步行速度,走12分钟左右的距离大约就是1千米。现在就请同学们想象一下1千米有多长。 老师还可以让全体学生参与测量操场一周的长度,让每个学生都准备好米尺或盒尺,要求学生共同合作,完成测量。选好一个记录员,然后学生们开始进行实际操作。 (1)实际操作,合作测量。 (2)整理数据,计算长度。 (3)推算出1千米的距离。 (4)亲自走一走,感受1千米的距离到底有多长。 1.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的第1题。 (1)读题,弄清题意。 (2)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说出自己的想法。 (3)老师指导,集体订正答案。 2.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的第2题。 (1)学生审题。 (2)学生完成,老师进行个别辅导。 (3)集体订正答案。 请查阅资料后再填空。 我国的长城是世界八大奇观之一,它的总长大约是( )千米。

《认识千米》(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认识千米 教学目标 1.了解长度单位千米与米的关系; 2.掌握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方法; 3.能够与小组同学合作完成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方法;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 2.合作学习法; 3.演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引入新课,询问学生对千米的认识; 2.引导学生想一想,身边有哪些东西的长度可以用千米来计算; 3.展示图片,介绍在地球上,人类从一开始就懂得测量物体的长度,然而,当时的人们没有固定的标准,所以,很难将测量结果互相比较。 观看视频 观看有关长度单位“千米”的视频,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兴趣。 讲解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方法 1.展示千米、米的物体,让学生简单地比较两者之间的大小关系;

2.引导学生发现,1千米 = 1000米; 3.让学生举例说明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方法,例如1千米=1000米,3千米 =3000米等。 合作学习 1.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 2.给每个小组一个实际问题,例如“小明家到学校有多少千米?”或“你的家乡到上海有多少千米?”; 3.让小组成员合作,计算出答案,并口头上报。 演示法 1.用班里的一个同学作为演示对象,示范如何计算千米与米的换算; 2.特别是在转换中避免一些常见的错误,如忘记一些转换基本公式和将数字顺序弄反等。 总结回顾 1.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 2.通过学生的回答和总结,加深学生对千米与米之间换算的印象。 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册的相关习题; 2.自行寻找其他与千米与米换算有关的实际问题解决。 教学反思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掌握长度单位的基本概念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是三年级数学中较为基础的内容,但是,对于学生来说,这项任务需要复杂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技能。因此,在教学中使用了情境教学和合作学习等方法,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讨论,提高了学生们的参与感和信心。同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教师还运用了演示法和观看相应视频的方法,向学生展示了一些图表和图片,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方法。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认识千米-苏教版

认识千米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千米(公里),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表象。 2,利用迁移的规律,体验探索千米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学会估算和分析问题. 3,感受千米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千米"在生活中的作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学情分析 "千米"是一个常用的长度计量单位,在学生的生活中经常会听到,看到有关千米的使用信息,建构效果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由于"千米"是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离学生"可视性"的体悟和感受经验比较远,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习过程中千米概念的建立比较困难,是学习的难点.因此,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时,我从教材的设计意图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改造和组织了教学过程.首先,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段教学的融合,让学生在体验中发现,在发现中建构,在建构中实践,在实践中内化和提升.其次,在采集教学素材时,紧紧抓住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践感受,环绕着教学重点"千米的认识",组织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研究和发现,让学生在愉悦的情趣中感受"千米",建构"千米",应用"千米". 三、重点难点 重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掌握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难点:感受千米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千米"在生活中的作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教学过程 活动1 【导入】 一、复习 1、提问: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2、口答:1米等于几分米,1分米等于几厘米,1厘米等于几毫米,1米等于几厘米。 3、做一做:在下面的( )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1)、单人书桌的长度是60( )。 (2)、深圳国贸大厦的高度是160( )。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千米和吨教案苏教版

第二单元千米和吨 课题:认识千米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2.在实践活动中,学会积累与查找资料,继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常用的长度单位? 学生互相比划并说说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 2.出示:给下面的物体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铅笔长18() 一枚1元硬币厚约3() 学校跑道一圈长250() 课桌长约10() 3.课件出示教材第20页例1。 提问:这是沪杭铁路,它的全长是180()? 追问:为什么沪杭铁路的长度要用千米做单位? 4.举例: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 5.教师出示教材第20页的图片:你知道每幅图片上的数字表示什么含义吗? 说明: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做单位。千米可以用字母“km”表示。千米又叫公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千米。 二、交流共享 1.初步体验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1)师:1千米到底有多长,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课前的活动。(出示照片) 我们学校的跑道从()——()大约是100米,你怎么记住它的? 明确:像这样的100米,我们走10次就是1000米,也就是1千米。(板书:1千米=1000米) 教师指导学生读出这个算式时,要注意前面的数和后面的单位之间需停顿一下。

三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千米3教案 苏教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千米3教案苏教版----8e69913a-6ea6- 11ec-a012-7cb59b590d7d 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千米3教案苏教版 知道公里数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在特定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并理解千米的含义,并建立千米长度的概念。2.能力目标: 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3.情感目标: 它可以解决一些有关公里的实际问题,体验公里的应用价值。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活动: ①走100米,数数大约有几步。②走200米,看用多长时间。③了解交通工具的一般 速度。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对话:孩子们,你们听说过五指山吗?在《西游记》中,如来佛的手掌被称为五指山。在数学王国里,还有一座五指山,五个兄弟住在长度单位里。1.复习所学的四个长度单位。 (学生比出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有多长;说出表示的符号并板书;说出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2.填入合适的长度单位。 世界上最小的鸟大约有2只;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约452()高;世界上最矮的成年人 大约是8岁;世界上最薄的笔记本电脑大约有15英寸厚。引入:谁住在拇指峰?2、知 识公里:人生1公里。 (1)板书课题:认识千米(公里km) 公里在生活中被广泛使用。你在哪里听过或看过“公里”? (2)播放相片:这是曹老师在从无锡到宜兴的高速公路上拍摄到的一些镜头,你了 解到哪些信息呢?①指路标志:(距宜兴?千米) ② 限速标志: ③汽车的里程表、时速表:④地图: (3)公里是长度单位,通常用于测量相对较长的距离。它还可以表示车辆每小时行 驶的距离。① 除了汽车,你知道哪些车辆可以以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吗?② 哪些物体 可以以公里为单位测量?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 千米和吨单元教案与反思

第二单元千米和吨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原创不容易,【关注】店铺,不迷路! 课题:认识千米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 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2.在实践活动中,学会积累与查找资料,继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常用的长度单位? 学生互相比划并说说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 2.出示:给下面的物体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铅笔长18() 一枚1元硬币厚约3() 学校跑道一圈长250() 课桌长约10() 3.课件出示教材第20页例1。 提问:这是沪杭铁路,它的全长是180()? 追问:为什么沪杭铁路的长度要用千米作单位?

4.举例: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 5.教师出示教材第20页的图片:你知道每幅图片上的数字表示什么含义吗? 说明: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可以用字母“km”表示。千米又叫公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千米。 二、交流共享 1.初步体验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1)师:1千米到底有多长,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课前的活动。(出示照片)我们学校的跑道从()——()大约是100米,你怎么记住它的? 明确:像这样的100米,我们走10次就是1000米,也就是1千米。(板书:1千米=1000(米) 教师指导学生读出这个算式时,要注意前面的数和后面的单位之间需停顿一下。 提问:1千米里面有几个100米吗?(10个) 追问:走100米你花了多长时间?如果让你走1000米要多长时间?走1000米的感受和100米的一样吗? 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由发言。 (2)完成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组织交流,说说是怎样思考的。 (3)提问:课前我们做过调查,我们学校的环形跑道一圈是多少米?几圈是1千? 学生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回答。 回答预测: ①一圈200米,5圈是1千米。 ②一圈250米,4圈是1千米。 ③一圈400米,2圈半是1千米。 说一说:你感觉1千米长吗?自由交流。 2.强化概念。 引导思考:我们刚才感受到的1千米是个环形的,如果我们把1千米的跑道拉直,会有多长?想一想,从学校门口往南走到哪儿是1千米?向北?向东?向西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 千米的认识|苏教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2、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学会查找资料,培养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意识,发展数学推理、估测能力,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具体情境中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知道1千米=1000米,结合生活经验和简单推算感受1千米的实际长度。 难点: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千米有多长的长度观念。 教学准备: 课前分小组观察100米的跑道,走一走,记录下走的步数和时间。 在学校跑道上跑5圈(注:本校的跑道一圈正好是200米),记下自己的感受。 了解市内比较熟悉的两处建筑物之间的距离,记录相关的数据。 上网查阅国内外著名的河流、公路、铁路等的长度,记下数据。 米尺,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激趣引新 同学们,老师已经和你们相处了一年多了,这节课,老师想更深入地 了解一下你们。谁能告诉老师,你的身高是多少? 指名回答。预设学生回答有两种: 一种是1米()厘米,二种是()厘米。 拿出一枚硬币:想知道这枚硬币的厚度,你想用什么做单位?(毫米) 指外面操场上的旗杆:要知道旗杆的高度,你想用什么长度单位?(米)你能把已经知道的长度单位从小到大排一排吗? 指名:毫米 10 厘米 10 分米 10 米 相邻的长度单位间进率是多少? 看来你们对已学的长度单位了解得还不少。谁来快速说一说。 示: (1)数学书的厚度是5()。 (2)数学书的长度是25()。 (3)课桌的高度大约是7()。 (4)我们教室的长大约是8()。

认识千米和吨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认识千米和吨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 册) 认识千米和吨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篇一」第二单元千米和吨 课题:认识千米第 1 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2.在实践活动中,学会积累与查找资料,继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常用的长度单位? 学生互相比划并说说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 2.出示:给下面的物体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铅笔长18() 一枚1元硬币厚约3() 学校跑道一圈长250() 课桌长约10() 3.课件出示教材第20页例1。 提问:这是沪杭铁路,它的全长是180()? 追问:为什么沪杭铁路的长度要用千米作单位? 4.举例: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 5.教师出示教材第20页的图片:你知道每幅图片上的数字表示什么含义吗? 说明: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可以用字母“km”表示。千米又叫公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千米。 二、交流共享 1.初步体验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1)师:1千米到底有多长,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课前的活动。(出示照片)

我们学校的跑道从()--()大约是100米,你怎么记住它的? 明确:像这样的100米,我们走10次就是1000米,也就是1千米。(板书:1千米=1000米) 教师指导学生读出这个算式时,要注意前面的数和后面的单位之间需停顿一下。 提问:1千米里面有几个100米吗?(10个) 追问:走100米你花了多长时间?如果让你走1000米要多长时间?走1000米的感受和100米的一样吗? 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由发言。 (2)完成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组织交流,说说是怎样思考的。 (3)提问:课前我们做过调查,我们学校的环形跑道一圈是多少米?几圈是1千米? 学生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回答。 回答预测: ①一圈200米,5圈是1千米。 ②一圈250米,4圈是1千米。 ③一圈400米,2圈半是1千米。

认识千米和吨_教案_(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认识千米和吨_教案_(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千米和吨 课题:认识千米第1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2.在实践活动中,学会积累与查找资料,继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常用的长度单位? 学生互相比划并说说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 2.出示:给下面的物体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铅笔长18() 一枚1元硬币厚约3() 学校跑道一圈长250() 课桌长约10() 3.课件出示教材第20页例1。 提问:这是沪杭铁路,它的全长是180()? 追问:为什么沪杭铁路的长度要用千米作单位? 4.举例: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 5.教师出示教材第20页的图片:你知道每幅图片上的数字表示什么含义吗? 说明: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可以用字母“km”表示。千米又叫公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千米。 二、交流共享 1.初步体验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1)师:1千米到底有多长,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课前的活动。(出示照片) 我们学校的跑道从()——()大约是100米,你怎么记住它的? 明确:像这样的100米,我们走10次就是1000米,也就是1千米。(板书:1千米=1000米) 教师指导学生读出这个算式时,要注意前面的数和后面的单位之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认识千米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认识千米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3、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活动:①走100米,数数大约有几步。②走200米,看用多长时间。③了解交通工具的一般速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谈话:小朋友们,听说过五指山吗?西游记里如来佛的手掌就叫五指山,在数学王国里,也有一座五指山,住着长度单位五兄弟。 1、复习已学过的四个长度单位。 (学生比出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有多长;说出表示的符号并板 书;说出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2、填入合适的长度单位。 世界上最小的鸟体长约2();世界上最高的建筑高约452(); 世界上最矮的成人高约8();世界上最薄的笔记本电脑厚约15()。

导入:拇指峰上住着谁呢? 二、认识千米: 1、生活中的千米 (1)板书课题:认识千米(公里KM) 千米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你曾在那里听过或看过千米? (2)播放相片:这是曹老师在从无锡到宜兴的高速公路上拍摄到的一些镜头,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呢? ①指路标志:(距宜兴?千米)②限速标志: ③汽车的里程表、时速表:④地图: (3)千米是一个长度单位,常用来计量比较长的路程,也可以表示交通工 具每小时行驶的路程。 ①除了汽车,你还知道哪些交通工具每小时行驶的路程可以用千米作单位? ②哪些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千米作单位? (4)小结:学到这儿,你对千米这个长度单位产生了什么初步印象? 2、教学1千米与1000米: 现在大家一定很想知道1千米到底有多长,一起来看:(1)播放录象:(走100米的镜头)看,这是我们昨天在操场上活动时拍的录象,我们数了数,走100米大约要200步。

最新精编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二单元千米的认识

第一(dìyī)课时 千米(qiān mǐ)的认识 教材(jiàocái)第20、第21页的内容(nèiróng)。 1.在学习(xuéxí)了米、分米、厘米和毫米的基础之上,认识新的长度单位——千米,同时了解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初步建立1千米也就是1公里的长度观念,知道千米和米这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即1千米(公里)=1000米。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测量的良好学习习惯。 4.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熟练地掌握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卷尺,挂图,米尺和盒尺。

老师(lǎoshī)提问:我们曾经学过了哪些(nǎxiē)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límǐ)和毫米) 老师请同学(tóng xué)们具体表示一下1米、1分米、1厘米(lí mǐ)和1毫米的长度。 老师请学生把下面的填空题补充完整。 1米=()分米1米=()厘米90分米=()米80分米 =()厘米 1.教学千米的认识。 (1)老师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的比较大的长度单位是米。例如老师买了3米布,这 根木棍的长度是1米等,这些都是用米作单位的。那么日常生活中是否存在比米更大的长度单位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2)认识千米。 老师出示教材第20页例1图。

老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图后,说一说图中的180千米、60km、98千米所表示的意思。例如:铁路边里程碑上的“180千米”,指的是从某地到这个里程碑的路程是180千米,然后指出日常生活中,像这样计算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时,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又叫作公里,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公里)。 老师(lǎoshī)板书课题:千米(qiān mǐ)(公里(ɡōnɡ lǐ))的认识(rèn shi) 老师(lǎoshī)提问:1千米到底有多长呢? 2.教学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老师提问:同学们都喜欢体育运动吗?你们参加过100米的短跑比赛吗?下面我们就来看一幅图。 老师:如果你在这个长100米的跑道上来回走上5次,就是10个100米,也就是1千米,可以用km来表示。 老师板书:1千米=1000米 请学生独立记忆千米和米的进率。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千米》教案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千 米》教案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千米》教案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千米和吨 课题:认识千米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2.在实践活动中,学会积累与查找资料,继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常用的长度单位?

学生互相比划并说说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 2.出示:给下面的物体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铅笔长18() 一枚1元硬币厚约3() 学校跑道一圈长250() 课桌长约10() 3.课件出示教材第20页例1。 提问:这是沪杭铁路,它的全长是180()? 追问:为什么沪杭铁路的长度要用千米作单位? 4.举例: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 5.教师出示教材第20页的图片:你知道每幅图片上的数字表示什么含义吗? 说明: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可以用字母“km”表示。千米又叫公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千米。 二、交流共享 1.初步体验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1)师:1千米到底有多长,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课前的活动。(出示照片) 我们学校的跑道从()——()大约是100米,你怎么记住它的?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千米》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千米》教学 设计及教学反思 【篇一】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千米》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0~21页例1及想想做做1~5。 教学构想: 例题首先呈现了三幅涉及长度单位“千米”的图片,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千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而产生认识千米的心理需求。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介绍千米。这里的介绍包含了三个要点:第一,千米是一个长度单位,而且是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第二,指明了它的应用范围,作为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千米通常被用来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第三,千米的不同名称及字母表示方法。初步了解上述内容后,再引导学生思考“1千米有多长”这个核心问题,联系他们的具体感受,进一步明确:10个100米是1000米,就是1千米。即:1千米 =1000米。这样教学,有利于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日 1 / 12

常生活经验,在掌握千米基本含义的同时,初步形成对1千米实际长度的体验。最后,再要求学生联系学校环形跑道的长度,试着说说“大约几圈是1千米”,帮助他们从不同角度丰富对1千米实际长度的体验。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能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2、在实践活动中,学会积累与查找资料,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千米。 教学难点:建立1千米的单位长度观念。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常用的长度单位? 学生互相比划并说说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 (板书:米、分米、厘米、毫米) 2 / 12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