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配送作业实务课程标准

配送作业实务课程标准

配送作业实务课程标准
配送作业实务课程标准

《配送作业实务》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配送作业管理》是高职、中专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配送作业管理的基本理论,训练学生在现代化信息技术下,快速集货、拣选、配装、送货的能力,最大限度满足客户多品种、小批量购买的需求,为后续课程及顶岗实习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课程定位

配送作业管理是物流管理工作的核心业务之一,作为一门核心课程,是继《现代物流管理》和《仓储作业管理》课程之后,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其任务是:通过教学并参加一定时间的实习,使学生掌握配送环节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掌握物资配送的方法,并将其运用到配送管理的实践中去,以保证物资在配送中质量完整、数量无损,并且能把物质在恰当的时间送到恰当的地点。其功能在于培养学生具备配送中心管理与运作的基本知识,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前导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管理学基础、现代物流管理、采购管理实务、仓储作业管理后续课程:运输管理实务、物流信息管理、供应链管理等课程

(三)课程设计思路

(1)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课程内容

在广泛进行社会与企业需求调研的基础上,确定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对物流企业从业人员工作职责进行划分,确定职业岗位所应具备的专项能力;将专项能力转化为教学模块;将与配送相关的七个教学模块结合在一起,形成《配送作业管理》课程。

因为课程内容主要针对配送中心实际而具体的工作任务,因此,具有明显的职业导向性和确定的目标,具有较强的过程属性。根据这一特点,课程主要解决“怎样做”(经验)和“怎样做更好”(策略)的问题。在课程内容的设计方面,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来传授相关的课程内容,实现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整合,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以配送作业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根据配送中心的工作内容与工作流程确定课程内容的前后顺序,同时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知的心理顺序,将七个模块进行横向与纵向组合,模块一;模块二到模块六;模块七形成三级纵向,模块二到模块六形成横向;通过垂直方向逻辑顺序的叠加确定职业能力的深度,通过水平横向组合确定职业能力的广度。

(2)专业能力与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培养相结合

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通过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等方法能力,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最终解决问题;学生实践活动采取分组进行,每个小组成员既有明确的分工与责任,同时又需要相互之间的密切配合与协作来共同完成工作任务,由此培养学生的有效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社会能力。通过专业能力与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培养相结合,最终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实现由“职业技能”到“职业资格”再到“职业能力”的跨越。

(3)对学生能力进行整体考核

学生的考核以各项目的学习目标为依据,从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三个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综合的考核与评价,坚持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课上考核与课余考核相结合,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同一性评价与特质性评价相结合,以人为本,遵循评价的完整性、连续性、互动性与科学性的原则,过程评价作为考核的重点,注重学生能力发展的渐进过程。

二、课程目标

(一)课程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如下知识:

1、配送及配送中心的基本理论知识;

2、配送作业的基本流程;

3、各类型配送中心配送作业的区别;

4、成本与绩效优化的基本知识。

(二)职业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形成如下能力:

1、能正确运用物流行业的技术标准、规范组织施工;

2、能正确填写一般物流配送过程涉及到的相关资料;

3、能合理安排、协调物流配送的进行;

4、能正确运用物流配送中的各种知识能力进行实际操作。

5、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

6、具有健康的心理、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客户服务意识;

7、拥有健康的体魄,能适应施工岗位对体质的要求。

(三)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目标

助理物流师资格证书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一)课程教学内容(学习情境规划和学习情境设计)

教学内容分为七个模块,三个层面:

第一层面:既“第一模块:配送中心认知”,目的是让学习者对配送中心和配送作业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和初步的认知,为下一部具体配送作业的掌握做好准备。

第二层面:即“第二模块”——“第六模块”:按照配送中心的具体工作任务来进行划分,分别是“订单处理作业”、“拣货与补货作业”、“包装与加工作业”、“配货与送货作业”、“退货作业”五个模块,各模块之间相互独立,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作内容;各模块之间具有作业的前后顺序关系,形成相互之间的联系。

第三层面:即“第七模块:配送作业绩效评价”,目的是在学习者完成各项配送作业之后能够对工作的效果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通过对配送作业的回顾与反思,达到不断提高配送服务水平、减低配送成本的目的。

教学内容的组织遵循横向组织为主,纵向组织为辅的原则。通过垂直方向逻辑顺序的叠加确定职业能力的深度,通过水平横向组合确定职业能力的广度。

(二)学时安排表

四、课程实施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的方式,即安排实训将课上内容及时消化,并掌握相应技能。除了将知识讲解清楚外,还配有校外观摩实训、软件实训、物流实验室实战模拟及校外顶岗实习。

在实训课程中,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先进带动后进”。采用“轮岗制”保证每个学生能够掌握较全面的技能。

五、教学评价、考核要求

学生的考核以各项目的学习目标为依据,从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三个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综合的考核与评价,坚持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课上考核与课余考核相结合,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同一性评价与特质性评价相结合,以人为本,遵循评价的完整性、连续性、互动性与科学性的原则,过程评价作为考核的重点,注重学生能力发展的渐进过程。考核的具体方案如下:

理论考核:采取闭卷答题的形式,占课程总成绩的40%,在学期末进行;考题分客观题、主观题和计算题三种。实践考核:分为案例分析,配送实际作业操作,职业技能竞赛三种形式,占课程总成绩的60%(三项分别占10%、40%、10%)。考核随堂进行。

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一)硬件条件

已建成一个物流管理实训中心,同时与络捷斯特、京东等企业也有相关的合作,能够进行学生的参观与实训。

(二)师资条件

从学科结构来看,本课程组教师的学科交叉、互补较好。主讲教师学科专业主要是物流管理、国际贸易。教师之间的学科交叉与融合的特点满足了现代物流综合实训课程教学的要求。

(三)信息化教学资源

充分开发和利用幻灯片、投影片、多媒体软件、电子教案等,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创设形象生动的工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建议加强常用课程资源的开发,建立多媒体课程资源的数据库,努力实现跨学校多媒体资源的共享,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诸如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和电子论坛等网络信息资源,使教学媒体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使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互转变;使学生从单独的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

七、参考书和其他参考文献

《配送中心管理与运作》,朱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5

《配送中心管理与运作》,郑玲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1

《物流配送中心管理技术》,刘昌祺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6

《仓储与配送管理》,郑克俊主编,科学出版社,2010.4

八、其他说明

本标准应根据地方经济和专业发展的需要,及时进行调整。

电子商务物流实务课程标准

《电子商务物流实务》课程标准 一、课程的性质 《电子商务物流实务》是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职业技术能力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熟练地、系统地掌握现代物流管理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相关方法和技能,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从事相关的物流相关工作打好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主要学习现代物流管理基础知识、基本理论,重点讲述现代物流管理的各种理论和实践操作,使学生了解物流相关的各种理论知识,掌握物流相关操作技能。为提高学生物流方面的素质,增强物流理论与实践能力打下基础。 根据3年制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本课程应该达到以下教学目标: (一)、专业知识培养目标 1.掌握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知识; 2.掌握主要电子商务物流技术; 3.掌握电子商务下的供应链管理知识; 4.掌握企业采购与供应物流管理知识; 5.掌握电子商务下生产物流计划与控制知识; 6.掌握现代销售与回收物流管理知识; 7.掌握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保管原则知识; 8.了解搬运装卸与运输、包装合理化知识; 9.掌握电子商务配送与配送中心知识; 10.了解现代物流运作模式知识;

11.了解物流服务管理流程,理解物流服务管理原则。 (二)、专业技能培养目标 1.能够掌握主要物流技术; 2.能够设计搬运和运输方案; 3.能够设计包装外观; 4.能够进行配送中心规划设计; 5.培养学生的自学的能力,利用网络、文献等获取信息的能力。 (三)、素质培养目标 1.分析实际问题并提出新的解决方案的能力; 2.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 3.具有较强的商务交流、人际沟通和合作协调能力; 4.具有现代物流从业人员的精神和气质,爱岗敬业,以及较强的服务意识; 5.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协作精神。 三、课程的课时分配

仓储与配送实务课程标准

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学院 《仓储与配送实务》 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信息工程系(物流管理)编制单位:信息工程系物流管理教研室编制日期:2014年9月1日

《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物流管理专业制定时间:2014年9月1日 课程代码:所属系部:信息工程系 学分: 6 学时:108 先修课程:《现代物流概论》后续课程:供应链管理 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程考核方式:考试 一、课程名称 《仓储与配送实务》 二、课程性质与适用对象 仓储配送在物流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一切物流活动得以顺利执行的关键点,现代仓储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对于优化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系统,提高国民经济的运行质量有着重大的意义。 《仓储与配送实务》是物流管理专业必修的一门核心课程,是培养仓储专业一线的工作人员、作业班组负责人、部门主管及业务经理等仓储配送人才的必修技能课程。它与《供应链管理》、《运输实务》、《货代与报关实务》等几门课程构成了物流管理人才必备的专业技能框架。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独立或与人合作完成合同签订、入库作业、在库管理、响应客户投诉等作业任务,并能够以较强的成本意识、科学的评估手段来策划和优化仓储过程管理与控制。 本课程适用于全日制大学专科教育(。 三、课程培养目标 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懂管理基本知识,熟练掌握作业流程,会选择使用各类设备,能指导他人进行物流作业活动,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应用型、技能型和创新型的高素质劳动者。 四、参考课时 课程的周学时为6学时,共108学时;在实训阶段采取课堂与实训场所一体化的授课方式。 一、课程定位与课程设计 1. 课程定位 《仓储与配送管理》是物流专业的一门主要的专业课程,也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本门课程前序课程为《现代物流概论》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理解仓储、仓储管理及物流配送的基本概念及功能,掌握仓储作业、配送中心运作的具体操作过程及现代化仓储管理

《仓储与配送实务》课程标准

《物流管理综合实训》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仓储与配送实务 课程代码:mj3131 建议课时数:48学分:3 适用专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 1.前言 1.1课程的性质 该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属于专业综合课程,开设在第五学期。主要是对全部所学专业课程进行综合实践训练,并对典型职业岗位的核心技能进行强化训练。课程内容主要含盖仓储与配送岗位实训。同时也是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管理类专业的选修课程。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是前各学期专业方向的主干课程,如仓配与配送管理、运输管理实务、采购管理、供应链管理。后续课程是第六学期到企业的毕业顶岗实习。 课程直接为培养学生的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能力服务,同时为学生的上岗实习教学奠定基础。 课程坚持能力本位,理论与实训相结合,以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基本技能培养为主线展开教学。 1.2设计思路 《物流管理综合实训》定位于服务于无锡商贸经济发展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决定了其课程设计必然是基于区域物流行业企业的工作过程,按项目来组织课程,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选择和组织单元内容。课程内容反映完成工作傻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工作任务以岗位及其操作程序为逻辑展开。 2.课程目标 2.1职业能力目标 (1)能够运用管理的内容做安全管理工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升职业道德素质(2)能够运用各种设备知识认识与了解仓库和自动化仓库的各种设备操作操作能力(3)熟练操作条码制作与识别设备的能力及操作RFID设备的能力 (4)手动搬运设备及各种非机动车辆的操作能力,机动车辆的识别能力 (5)熟练进行仓储配送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资料的输入、维护操作能力

(6)使用WMS及配合无线手持终端设备进行全自动立体化仓库入库操作的能力 (7)入库商品的验收与处理能力 (8)托盘识别与使用堆垛、托盘装卸与搬运操作、托盘货物堆垛能力。 (9)使用半自动托盘缠绕机对托盘化货物进行加固操作的能力 (10)入库商品理货操作及根据商品的特征选择货架和货位,进行堆存堆垛操作能力(11)各种典型商品的堆放与储存及仓库温湿度的控制和货物的防损、防腐、防霉操作能力 (12)仓库商品盘点作业能力及仓库成本核算与分析能力 (13)使用WMS及配合无线手持终端设备进行全自动立体化仓库出库操作的能力(14)使用WMS进行摘果式电子拣货及使用WMS进行播种式电子拣货操作能力(15)能够运用补货策略进行各货位的补货操作能力 (16)商品包装操作、手工打包机械操作、半自动打包机打包操作能力 (17)配送中必各种形式订单的处理操作能力,配送中心各种单证的填制、修改、输出操作能力 (18)能够根据订单要求,进行配送线路设计的能力 (19)货物配货计划编制及货物装车积载操作能力 (20)给校园客户实施配送作业进行运输、调度、跟踪操作能力 2.2知识目标 (1)6S管理的内容和6S管理活动的推介方法 (2)容器类、货架类、分拣机、输送机类设备知识 (3)条形码制作,识别与输出设备知识、无线识别设备的知识 (4)各种小型手动搬动设备知识与操作要求,各种运输车辆的知识。 (5)仓储配送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知识 (6)WMS入库流程操作步骤,无线手持终端设备使用知识,堆垛机工作步骤 (7)商品入库验收的步骤,验收进出现各种货物与实际情况不符的处理知识 (8)托盘知识及托盘成组方法知识,卸与搬运作业流程知识,叉车操作知识 (9)半自动托盘缠绕机操作规程知识 (10)入库商品理货操作理货操作流程,货架与货位知识,堆存堆垛操作知识 (11)各种货物堆放的方法,温湿度的控制方法,防锈、防腐、防霉处理技术 (12)仓库盘点知识,成本核算与分析知识,WMS成本核算与分析功能的知识

最新中职配运作业实务教案:1.2配送的基础知识

【课题】1.配送的基础知识 2.运输与配送的关系 【教材版本】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运作业实务. 【教学目标】 (一)认知领域的目标 1.知道和认识(知识) 说出配送的概念; 知道运输与配送的区别和联系 2.理解 理解配送的定义; 通过比较来理解运输与配送的关系; 3.迁移 通过运输与配送的区别和联系,说明各自服务的范围。 (二)情感领域的目标 1.接受 注意观察与收集成功配送企业的信息; 2.反应 跟随老师,参与课堂活动及独立完成课外作业; 3.价值化 通达对配送的功能自我归纳,引起我能在配送中心做什么的思考; (三)动作技能领域的目标 1.模仿 模仿学习配送的方法; 2.控制 树立一切为客户着想的服务理念。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配送的概念,特点。 教学难点:运输与配送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 讲述法、比较分析法。 研讨法 案例教学法 【课时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旧课复习,导入新课(6’) 上一节中我们学习了: 1.运输的产生; 2.运输的概念; 3.运输的特点; 4.运输的作用; 等内容,那么是否运输这一种物流活动就能解决客户的所有需要?当客户的需求量不是很大,而品种却多而杂,是否运输是最经济的解决方法呢?本次课我们学习配送的概念、特点、功能,再来回答这些问题。并就运输与配送的区别和联系进一步加深对运输与配送的理解。 (二)案例中百物流配中心(10’) 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配送中心具有集货,储存,分拣,配货,配装,送货,附加增值服务等多种功能,可以说是一个小的物流系统,凡物流所具有的功能,配送中心都具有。 二、新授及课堂练习 1.2配送的定义 1.2.1配送的定义 教师分析讲解: 配送:是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配送定义内涵:

仓储管理实务课程标准修订稿

仓储管理实务课程标准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仓储管理实务》课程标准 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仓储管理实务》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在物流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因为不论是第三方物流还是企业物流,仓储活动都是核心活动,它沟通采购、运输与配送等相关重要物流活动,是生产活动的重要节点,也是保证物品需求的重要据点。它前接《采购管理》、《运输管理》,后续《配送管理与应用》等课程,是物流专业的核心课程和主干专业课。 《仓储管理实务》作用在于培养学生具有仓储经营管理能力、仓储设施设备操作能力、仓库保管作业能力等多种岗位职业能力,达到本专业高职学生应具备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并获得仓储职业资格证书考证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仓储岗位职业能力、职业道德素养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物流管理专业高职学生的顺利就业打下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 1.基于仓储与配送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理念 2.工学结合的理念 3.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理念 4.注重学生能动性的理念 5.注重学生技能培养的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 1.市场需求研究

通过对山西地区物流的发展研究确立了市场对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从而确定了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2.企业岗位需求研究 在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对相关物流企业的研究确定了物流公司岗位分布,确定了《仓储管理实务》课程培养的技能方向。 3.学情研究 学习本门课程之前,物流专业学生已经学习了《物流学基础》《物流信息技术》《商品知识》等课程,掌握了有关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和软件操作能力,并对物流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些都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在本门课的教学中,我们还充分考虑了相关课程之间的联系。对部分知识重叠的章节,有选择的进行取舍。在教材建设上,以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仓储管理实务》为基础,本着“必须、够用”的原则,同时为了避免与其他课程的重复章节,对原教材内容进行了删减与合并。为达到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目标,该教材与物流师职业资格认证培训教材相结合,增添了许多新的知识和技能,如仓库规划设计、自动化仓库操作等内容。同时为提高学生动手能力,针对仓储配送作业的各个环节,加大了实训课程的学时比重,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时间和相应的技术指导,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色。 为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物流方面的知识,我们采取,一方面通过请专家教授进行讲座使学生了解物流现状及前沿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校外参观等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所学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学生之间交流所学心得体会,了解自己所学知识的不足,从而更能有的放矢的进行后续学习。

配送管理实务课件——教案

第 1 次课教案 2008年3 月3 日星期一 章节:第一章配送中心概述§1-1配送中心的基本概念 教学任务: 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实际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配送中心和物流中心的运作,对本门课程的学习有答题的概念。 重点、难点: 配送中心和物流中心的区别 教学内容提要: 一、海尔公司的物流发展——物流服务的发展,物流中心的发展 二、盐业配送中心简单介绍 三、大连集龙物流中心介绍 四、中国邮政邮件处理中心;中国烟草 五、配送中心和物流中心的区别 复习思考题、作业: 课后小结:

第 2 次课教案 2008年3 月5 日星期三 章节:第一章配送中心概述 §1-1配送中心的基本概念§1-2配送中心的地位及功能 教学任务: 通过本节学习,了解配送的发展历史及配送的一些相关概念;了解配送中心产生的背景及相关的一些概念。深刻理解配送中心在经济领域中的重要地位; 重点、难点: 配送的概念;配送中心产生的背景;配送中心的概念; 教学内容提要: §1-1配送中心的基本概念 一、配送制的出现及发展 二、配送中心产生的背景 三、配送中心的定义 §1-2配送中心的地位及功能 一、配送中心的地位 二、配送中心的功能 采购功能;储存功能;分拣功能;分装功能;集散功能;加工功能;信息功能;复习思考题、作业: 课后小结:

第 3 次课教案 2008年 3 月10 日星期一章节:§1-3 配送中心的类型 教学任务: 熟悉配送中心的基本类型; 掌握配送中心的各项功能。 重点、难点: 配送中心的基本类型;配送中心的各项功能 教学内容提要: 一、综合配送中心; 1、区域配送中心 2、城市配送中心 3、储存配送中心 4、流通配送中心 二专业配送中心 1、供应配送中心 2、销售配送中心 3、加工配送中心 三、特殊配送中心 复习思考题、作业: 思考P15页的案例,回答案例思考题 课后小结:

(完整word版)仓储管理实务课程标准

《仓储管理实务》课程标准 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仓储管理实务》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在物流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因为不论是第三方物流还是企业物流,仓储活动都是核心活动,它沟通采购、运输与配送等相关重要物流活动,是生产活动的重要节点,也是保证物品需求的重要据点。它前接《采购管理》、《运输管理》,后续《配送管理与应用》等课程,是物流专业的核心课程和主干专业课。 《仓储管理实务》作用在于培养学生具有仓储经营管理能力、仓储设施设备操作能力、仓库保管作业能力等多种岗位职业能力,达到本专业高职学生应具备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并获得仓储职业资格证书考证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仓储岗位职业能力、职业道德素养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物流管理专业高职学生的顺利就业打下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 1.基于仓储与配送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理念 2.工学结合的理念 3.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理念 4.注重学生能动性的理念 5.注重学生技能培养的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 1.市场需求研究 通过对山西地区物流的发展研究确立了市场对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从而确定了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2.企业岗位需求研究 在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对相关物流企业的研究确定了物流公司岗位分布,确定了《仓储管理实务》课程培养的技能方向。 3.学情研究

学习本门课程之前,物流专业学生已经学习了《物流学基础》《物流信息技术》《商品知识》等课程,掌握了有关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和软件操作能力,并对物流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些都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在本门课的教学中,我们还充分考虑了相关课程之间的联系。对部分知识重叠的章节,有选择的进行取舍。在教材建设上,以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仓储管理实务》为基础,本着“必须、够用”的原则,同时为了避免与其他课程的重复章节,对原教材内容进行了删减与合并。为达到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目标,该教材与物流师职业资格认证培训教材相结合,增添了许多新的知识和技能,如仓库规划设计、自动化仓库操作等内容。同时为提高学生动手能力,针对仓储配送作业的各个环节,加大了实训课程的学时比重,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时间和相应的技术指导,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色。 为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物流方面的知识,我们采取,一方面通过请专家教授进行讲座使学生了解物流现状及前沿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校外参观等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所学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学生之间交流所学心得体会,了解自己所学知识的不足,从而更能有的放矢的进行后续学习。 4.课程设计 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就业为导向,邀请行业专家对物流管理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并以此为依据确定本课程的工作任务和课程内容。根据物流管理专业所涉及到的仓储管理教学管理基础知识内容,分解成若干教学活动,在仓储管理实训和校内实习和校外顶岗实习中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整个课程内容以够用为度。 由于课程内容主要针对实际而具体的工作任务,因此,具有明显的职业导向性和确定的目标,具有较强的过程属性。根据这一特点,课程主要解决“怎样做”(经验)和“怎样做更好”(策略)的问题。在课程内容的设计方面,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来传授相关的课程内容,实现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整合,以过程性操

《配送管理实务》课程标准ok

《配送管理实务》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课程学分制定人修订人合作企业 0310611 3 季金震 季金震 中储南京分公司 适用专业 总学时 制定时间 修订时间 审核部门 物流管理 54 2009.05 2011.09 管理专业委员会 1.课程性质与设计思路

( 1.1 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在开设《运输管理实务》课程之后的一门重要的专 业必修课程。“配送”与“运输”、“仓储”在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框架中三足鼎立, 同时也是物流行业主要职业岗位的技能框架基础。该课程是以掌握配送的基本运作模 式与方法,按照用户的需要,有效、合理地开展物流配送活动,不断提高物流服务水 平与物流配送效率,降低物流配送成本,是物流企业特别是物流配送企业从业人员必 须具备的重要职业技能。 《配送管理与实务》课程理论抽象,但实用性强,需要教师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 使理论现实化,问题表面化,化复杂为简单,使学生掌握其基本要求和操作技能,便 于良好地开展实际工作。 1.2 设计思路 1.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课程内容 在广泛进行社会与企业需求调研的基础上,确定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 对物流配送企业从业人员工作职责进行划分,将配送职业划分为相应的工作岗位,确 定职业岗位所应具备的通用能力和核心能力及知识要求;将能力和知识要求转化为教 学模块(项目);将与配送相关的八个教学项目结合在一起,形成《配送管理实务》课 程。 根据配送中心的工作内容与工作流程确定其内容的前后顺序,同时考虑学生在学习 过程中认知的心理顺序,将八个教学项目进行横向与纵向组合,模块一即项目一;模 块二即项目二到七;模块三即项目八形成三级纵向,模块二的项目二到项目七形成横 向;教学模块的组合遵循横行组织为主,纵向组织为辅的原则。通过垂直方向逻辑顺 序的叠加确定职业能力的深度,通过水平横向组合确定职业能力的广度。 因为课程内容主要针对配送中心实际而具体的工作任务,因此,具有明显的职业导 向性和确定的目标,具有较强的过程属性。根据这一特点,课程主要解决“怎样做” 经 验)和“怎样做更好”(策略)的问题。在课程内容的设计方面,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 来传授相关的课程内容,实现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整合,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 性知识为辅,以配送作业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 理的理解为辅。 2.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作为学习的行动主体,教师在学习过程中起着组织者与协调人

配送作业实务期末试卷B

江苏省连云港工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12级五年制报关《配送作业实务》期中试卷B 卷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 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配送的本质就是送货,它们是一样的。( ) 2.国际运输业的快速发展使运输工具不断更新,运输费用也随之上升。( ) 3.配送与运输结合,把干线运输与支线运输统一起来,使运输系统更加完善。( ) 4.配送是物流中的一种特殊的、综合的活动形式,它将物流与商流紧密结合,包括了商 流活动和物流活动,也包含了物流中若干功能要素的一种形式。( ) 5.对流运输和迂回运输从本质上来说是相同的,都是常见的运输形式。( ) 6.国际多式联运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现代运输方式,需要几个经营人全程负责的运输方 式。( ) 7.国际多式联运中通常不使用集装箱来运输,而使用特制的运输工具。( ) 8.对流运输和重复运输从本质上来说是相同的,都是常见的运输形式。( ) 9.国际多式联运的经营人必须具备组织社会各种运输方式的能力。( ) 10.直达运输是指将物品从配送中心直接送到用户的运输方式。( ) 二、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标准答案,每小题1分,共15分) 1.在物流系统的基本功能中,__________功能实现了物流活动的“空间效益”。 A .运输; B .储存; C .流通加工; D .搬运。 2.下列__________项是配送中心中体积重量最大的拣货单位。 A .散装; B .单件; C .箱; D .托盘 3.配送运输一般使用__________运输工具。 A .火车; B .轮船; C .火车和汽车; D .汽车。 4.验收工作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 A .保证质量; B .核对数量; C .核对数量和检查质量; D .分清责任。 5.目前,在我国的物流企业中应用最广的是__________。 A .条码技术; B .电子商务; C .电子数据交换; D .合理全球定位系统。 6.商品条码的前3位是_________。 A .厂商代码; B .校验码 C .项目代码; D .国家代码。 7.条码和扫描技术在物流管理中主要应用于__________。 A .超市和零售商店的销售记账; B .物料搬运过程的跟踪; C .企业员工的管理; D .超市和零售商店的销售记账和物料搬运过程的跟踪。 8.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是__________。 A .EOS ; B .GPS ; C .POS ; D .GIS 。

《网店运营与管理实务》课程标准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网店运营与管理实务》 课程标准

《网店运营与管理实务》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 学时:54(理论课学时数:27 实践课学时数:27) 学分数:3 适用专业:市场营销(电子商务) 一、课程性质 专业选修课 二、课程定位 《网店运营与管理实务》是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课程的主要功能是:训练和培养学生利用淘宝、拍拍平台从事网店建设与运营的实践能力。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从事与网店经营相关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与该课程相关的前导课程有:《网上贸易实务》,后续课程有:《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物流》。 通过本课程的讲解、演练与实践活动,促进本专业学生更好地掌握网上开店、网店运营等基本理论,建立起电子商务网店平台并开展电子商务业务,具有对网店运营、网店推广等技能的实际运用和操作能力。

三、课程的设计思路 ㈠设计理念 课程内容的选择是以网店经营的实际环节为依据,打破了以原理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构建相关理论与实践知识,锻炼技能,发展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与实践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技能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㈡设计思路 课程内容完全按照网店经营的操作流程进行安排,采用情境教学、理实一体的授课方法,通过笔试、操作、加面试的考试方法,全面考核学生实际经营网店的能力。 1.遵循职业性。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高职教育是一种适应市场需求、培养高等技术应用人才的职业教育。所以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网店运营与管理实务》就应该达到直接为提高学生专业操作技能服务,并最终为学生就业、创业服务的教学效果。因此,本课程的设计突出职业性,着力营造职业氛围,逐渐提高学生网店管理意识,培养学生“网店经营能力”。 2.坚持实践性。以就业创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必须突破传统的“教材导向”的书本型教学模式,建立适应时代需要“以就业创业

运输管理实务课程标准

《运输管理实务》课程标准 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1.1课程性质与作用 《运输管理实务》是物理管理专业的职业技术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可满足物流行业企业对物流运营管理人才在货物运输组织与管理业务岗位上任职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等要求。以研究货物高效位移为首要任务,利用现代物流设施设备来实现最经济的商品输送活动并把握规律性的应用科学。该课程的前续课程包括《物流管理基础》、《物流信息技术应用》、《电子商务》等课程,后续课程包括《快递业务管理》、《物流营销与客户服务》等课程。 1.2课程基本理念 本课程在内容安排与设计上倡导建构主义的知识观,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整合理论课程、强化技能训练,突出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通过多个来自物流实践中的案例分析加强学生独立思考与学习能力的锻炼。在课程总体结构的设计上,遵循过程导向的课程观,按照物流企业运输活动的实际流程展开。通过完成各个实训项目,逐渐树立过程意识、成果意识和质量意识。 1.3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总设计思路:在分析企业运输管理职业岗位能力需求的基础上确定课程目标;根据物流运输业务完成的需要构建课程工作任务;通过项目和任务训练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素质。 本课程以不同运输方式承担的运输业务为载体设计工作任务,内容包括:公路货物运输、铁路货物运输、航空货物运输、多式联运以及配送业务管理。以每项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并以业务流程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从该项业务的准备货委托开始,到货物交付结束。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上,让学生在职业情景中模拟托运方、代理人与承运方等不同角色学习业务操作,并通过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教学活动方式练就相关能力。

物流单证实务课程标准

《物流单证》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物流单证 适用专业:物流服务与管理 1.前言 1.1课程的性质 《物流单证》课程是物流管理与服务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该课程以物流单证竞赛为目标,主要包括仓储、运输单证和国际货代单证。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基本掌握仓储、运输和国际货代业务的各种单证的填制、审核和修正。 1.2设计思路 遵循“课程为专业服务,专业为人才培养服务”的思路,本课程在设计上,紧密结合物流管理专业在物流流程剖析及物流管理岗位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分析的成果,来精心选取教学内容,并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合,以增强课程的实用性,针对性。 在讲授具体内容之前,先通过情境导入的方式,引出教学内容。结合教学内容组织了相关的案例,使教学内容和案例互为补充,既增加了趣味性,又丰富了教学内容,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积极性。 在日常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等,在课堂上尽量的做到师生互动,以提高教学效果。并根据教学情况,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小组交流等方式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把理论教学与能力培养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本课程的总学时数为36课时、学分数为2分。 2.课程目标 2.1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解决的能力; 2.2知识目标 1、掌握仓储单证的性质、作用、流转程序及相关单证的填制; 2、掌握运输单证的性质、作用、流转程序及相关单证的填制; 3、掌握国际货代单证的性质、作用、流转程序及相关单证的填制。

2.3素质目标 1、养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品德; 2、养成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及时发现问题的学习习惯; 3、使学生初步运用物流相关专业技能,解决企业的某些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调研能力、 分析研究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3.课程内容和要求 4.教学活动参考设计

采购管理实务课程标准

《采购管理实务》课程标准 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1、课程的性质 《采购管理实务》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同时也是理论性与实践性均较强的一门综合性课程,教学中要求理论必须与实践密切结合 2、课程的作用 《采购管理实务》课程在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计在第三学期进行,其先导课程为《物流基础》,后续课程为《运输管理》、《仓储管理》等。本课程通过对物流活动的起点——采购活动的学习和演练,是专业课程学习的重要一环。 (二)课程基本理念 课程开发遵循“设计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指导思想,课程的目标是职业能力开发,课程教学内容的取舍和内容排序遵循职业性原则,课程实施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为了行动而学习,通过行动来学习。课程本着就业导向,能力本位,以学生为主体,多元智力的学生观,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和教学观,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突出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为指导思想,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采购业务知识的同时,更提高了应用的技能。在课程设计时充分考虑物流行业的需要、以及采购工作在未来发展的方向结合目前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特点进行课程设计。按照每一教学单元的知识、技能在实际职业工作中出现的频度,内容的难度和要求掌握的程度进行排序。针对需要模拟的情境结合学生所处环境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 二课程目标

经过课程学习,应使学生掌握采购管理的基本知识与能力,并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团队意识。并通过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具有采购管理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型物流专门人才,以适应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 具体目标如下: 1、理解采购基本流程 2、掌握采购申请步骤与方法 3、掌握供应商的选择和管理方法 4、学会MRP采购方法 5、掌握库存控制方法 6、理解JIT采购内容与方法 7、理解招标采购流程,掌握招标采购方法 8、理解供应链采购概念,掌握供应链采购的实施条件 9、掌握采购谈判技巧,学会采购谈判的组织与管理 10、掌握电子商务采购的步骤与方法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一)学习领域的描述 1、采购管理概述(4课时) 内容:采购概念与分类、采购管理(概念、目标、职能、内容)、采购管理与库存控制 2、采购申请与需求分析(4课时) 内容:采购申请、采购需求分析、ABC分析法 3、供应商选择与管理(4课时) 内容:供应商调查、开发、考核、选择、使用、激励与控制 4、MRP采购管理(8课时) 内容:生产企业采购、MRP系统、MRP采购实施 5、订货点采购与库存控制(4课时)

《仓储与配送实务》精品课程标准

《仓储与配送实务》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根据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仓储与配送专业方向典型职业活动必备的知识和能力分析整合的专业技能(方向)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基础性与实践性,为将来学生工作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仓储与配送的过程及趋势、掌握相关概念和业务流程等基本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对物流业的整体认识,培养学生具有独立理解、分析和解决简单仓储与配送过程中发生问题的能力。 二、参考学时 68学时 三、课程教学目标 1.理解仓储的基本概念; 2.会对仓库进行分类; 3.能对仓库进行储位管理; 4.掌握货品堆码的方法; 5.掌握进货入库的作业流程; 6.能根据接单进行拣货和补货作业; 7.能根据出货流程进行货品复核、合流和点货上车作业; 8.能根据客户信息进行车辆调度; 9.能在配送的过程中进行签收、收退和核单作业; 10.掌握返品处理的作业流程; 11.能对仓库货品进行盘点; 12.了解仓库安全知识; 13.会操作物流ERP软件; 14.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五、教学内容与要求

六、教学实施 根据该课程标准,学校在教学实施前,要组织相关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明确课程实施的载体,制定课程实施具体方案,细化考核标准和确定评价方法。 教学中仓储与配送的认知部分可以组织学生到仓储与配送企业实地参观、借助网络进行信息搜集等形式组织教学;仓储与配送基础知识及其功能要素的构成的内容,可以设定学习任务,把学生分成小组,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网络搜集相关信息,学生合作自主完成此部分内容的学习;对于仓储与配送各环节作业等部分的内容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案例分析、播放录像和视频资料、角色分工模拟情境等形式组织教学。 本课程教学可采用模拟情境、实地参观、案例分析、任务驱动、实际操作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了解仓储与配送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在仓储与配送行业工作的职业意识和职业习惯。 七、考核与评价 本课程考核原则是坚持评价主体、评价过程、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即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相互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相结合。 过程性评价中注重对学生搜集、整理、分析仓储与配送各活动的资料过程与能力的评价,运用所掌握的仓储与配送基本知识分析仓储与配送实际业务过程与能力的评价,同时也要对学生在课堂讨论、实地参观、小组合作等活动中所表现的学习态度、合作意识等方面进行评价。 结果性评价可以采用笔试、案例分析、调查报告、课业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财务管理实务》课程标准

财务管理实务》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现代财务管理是基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围绕公司价值最大化这一逻辑起点展开,利用资金时间价值及风险报酬原理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运动进行综合性管理。《财务管理实务》课程是依据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岗位进行充分调研论证后,将原《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财务报表分析》等课程,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念,进行整合开发的一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核心课程。 本课程集理论与实用价值于一体,在本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了更好的学习和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奠定基础,先修课程为《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统计基础》等课程, 同时它为后续《财务报表分析》、《证券投资学》、《审计》等课程的学习作铺垫。 我院的财务管理专业以培养中小企业一线财务管理工作岗位工作人员为培养目标,而中小企业的财务人员的主要工作除进行日常会计核算之外,还要进行大量的资金筹划及管理工作。因此,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财务管理理论,熟练掌握企业具体财务管理业务的处理方法和技能,能够正确计算、分析和进行实务处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本课程对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主要支撑作用,对财务管理人员资格考证也非常关键,对提升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管理能力与就业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牢固树立企业理财观念,掌握财务管理基本理论与方法,在熟练掌握公司筹资、投资、资金营运和收益分配等财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能灵活地根据公司的特点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资金运动进行分析、评价及决策,完善学生专业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基本的理财能力和财务数据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一)知识目标 1.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与评价方法。 2.筹资渠道的选择与运用。 3.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及复合杠杆原理。 4.中小企业资本结构的确定方法。 5.现金、应收账款、存货等流动资产的管理方法。 6.债券、股票等投资价值评价方法。 7.项目投资财务指标的计算与评价方法方法。 8.企业利润分配的一般程序与股利政策的选择。 9.企业全面财务预算体系及构成、编制具体编制。 (二)能力目标 1.能较熟练地运用有关复利知识,解决有关租金、还款计算等资金时间价值问题。2.能够确定企业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会计算资金成本及企业资本结构的判定。 3.能利用财务指标分析评价企业项目投资的可行性,利用资金的时间价值评价证券投资的可行性。 4.能确定企业最佳现金持有量、应收账款信用政策及存货的经济采购批量等。5.能编制财务预算,具备企业财务控制专员岗位的工作能力。 6.能根据企业的财务目标,合理确定企业的财务管理内容、管理原则、利润分配程序,制定股利政策。

第三方物流运作实务课程标准

09级中专物流管理专业 《第三方物流运作实务》课程标准 徐州机电工程高等职业学校 二○○九年五月

《第三方物流运作实务》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概述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课,是该专业学生学习和掌握第三方物流的基本概念、开发与设计等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专门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第三方物流的业务内容、含义、作用等,熟练掌握第三方物流与电子商务的关系,并且对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战略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本课程是与物流管理的的主干课程。通过本门课程教学,应使学生了解现代第三方物流产生及发展演变,掌握第三方物流的基本理论和独特的研究领域,从市场及企业管理的角度全方位地认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运作及管理模式,认清其发展规律,将提高理论知识和培养实际运用能力有机结合起来. (三)课程的设计思路: 本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是以现代物流专业相关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以案例分析、项目谈判为线索构建任务引领型课程。课程内容的选取,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并充分考虑了学生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内容包括:物流概念及发展演变、第三方物流理论、现代客户服务理念、物流系统的设计与计划、物流项目谈判、第三方物流中的项目招投标、第三方物流合同等。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学习第三方物流运作实务这门课程、学生可以掌握第三方物流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可以完成订单处理、仓储、装卸、运输、采购、订货、配送的自动化水平,能够独立的完成物流各环节的一体化运作。 (二)、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配送的功能要素与流程。 2)、掌握配送与送货的区别。 3)、掌握配送与物流的异同。 4)、了解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及发展趋势。 5)、掌握第三方物流运作中客户服务实务 6)、重点掌握第三方物流系统与传统物流系统的区别。 7)、重点掌握项目中的技巧与方法。

仓储管理课程标准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 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 课程标准

佳木斯市技工学校 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 《仓储管理实务》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一)课程定位 本课程标准是根据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写的。编写本课程标准时,坚持构建“行动导向、技能递进、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本着“项目教学、任务教学”的原则,突出物流应用能力的培养。《仓储管理实务》课程是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课程,也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课程内容依据对物流行业企业的调研、兼顾企业岗位就业群需要,并通过解析仓储类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获得。本课程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任务驱动型项目活动培养学生具有专业的技能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使学生掌握仓储作业的基本知识以及仓储作业管理的基本技能,初步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并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团队精神,

提高学生仓储作业方面的职业能力,并通过理论、实训、实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有仓储作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型物流专业人才,以适应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物流仓储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方法,获得仓管员、高级仓管员职业资格证书。课程标准中教学内容和学时,可根据具体教学需要做适当的调整和补充。课程方面的简介如下: 1.课程名称:仓储管理实务 2.课程代码:12151137 3.学时:102学时 4.学分:6学分 5.适用层次:中专 6.适用专业: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 7.课程衔接: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现代物流基础》课程,后续课程有《物流信息系统》课程。 (二)课程任务 《仓储管理实务》是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专业技能课程,本课程是物流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属于岗位能力课程。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能够掌握仓储作业实务的相关理论知识,掌握仓储作业各流程环节下的具体操作技能,能完成仓储作业相关环节和流程的基本工作,并具备在将来的物流仓储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职业活动 (一)课程设计总体思路 本课程设计思路从行业和毕业生分析入手,通过企业调研、毕业生调查、专业教师顶岗实习和行业实践专家研讨会四种渠道对仓储、配送岗位中出库操作员、拣货员、理货员、仓管员等岗位的任务、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涵盖内容进行分析分解,确定未来工作所需的

物流技术与实务课程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 《物流技术与实务》课程基本要求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根据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要求开发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本课程主要介绍了一些物流的基本原理,物流职业活动中涉及的简单技术和操作,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具有较强的基础性,为学习专业核心课程奠定基础。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各物流的基本原理,掌握物流活动中涉及的物流技术及操作流程,培养学生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品质以及动手能力,为就业提供实践经验。 二、课时 72课时。 三、学分 4学分。 四、课程目标 (一)职业素养 1.具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爱岗敬业,尊 纪守法; 2.具有正确的择业观念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吃苦耐劳、诚实守信; 3.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较强的自我管理、自律能力; 4.具有一定的竞争意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较强的沟通能力

和人际关系协调能力; 5.具备继续学习、自我提高及终身学习的能力; 6.具有安全作业观念、环保节约意识及创新精神; 7.具有严格按照物流操作规程工作的意识和良好的专业行为规 范。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 1. 理解效益背反基本原理,能说明时间与空间两因子对物流服务效率的影响; 2. 掌握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 3. 会根据已知信息进行简单的仓库选址; 4. 会画仓库布局图; 5. 能根据货品属性进行储位编码; 6. 会根据订单选择合适的拣货方式; 7. 掌握车辆装载的方法和调度的方式; 8. 了解物流数据采集基本技术。 五、课程内容及要求

六、教学实施 (一)教学策略 根据该课程标准,学校在教学实施前,要组织相关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明确课程实施的载体,制定课程实施具体方案,细化考核标准和确定评价方法。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涉及面较广的课程,在教学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